财政增收

2024-08-04

财政增收(精选十篇)

财政增收 篇1

关键词:财政职能,财政支农支出,农民增收

建设西部强省, 主题是富裕三秦百姓, 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统筹考虑。陕西省是农业大省, 2009年农村人口2 131.2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56.5%。没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富裕, 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 西部强省就无从谈起。但是, 陕西省农民收入持续多年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基数低, 增长慢, 农民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 不仅与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差距大, 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等相比, 也存在相当大差距。要改善这种状况,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非常措施, 支持农民增收,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009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 129元, 在全国排第18位, 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高9个位次。城乡收入比高达4.11∶1, 远高于全国城乡收入比平均值3.33∶1, 与同期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仅低于贵州和云南, 是全国城乡收入比超过4∶1的4个省份之一。从最近五年情况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 272增加到14 129元, 增加了5 857元, 增幅70.8%, 年均增幅11.3%, 同期农民收入由2 052元增长到3 438元, 增长67.5%, 年均增幅10.9%。

而事实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数字。因为统计意义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有很大区别,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 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 归农民所有的收入,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性基金, 需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 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至6倍左右。

国际上通常认为, 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 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 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 说明我省基尼系数已超过0.5 (我省没有相关数据) , 其提示的危险系数可想而知。

(二) 农民收入与GDP增速不相匹配,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2009年, 陕西省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 186.65亿元, 超过山西804.06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21 732元, 按汇率折算超过3 000美元 (达到3 005美元) , 在全国排17位, 农民收入在全国排第27位。与2005年相比,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3 933.72亿元增加到8 186.65亿元, 净增加4 252.93亿元, 增长108%, 年均增幅15.8%, 而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幅10.9%, 远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情况看, 2009年, 全省县及县级以上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83.5%, 而县以下消费额仅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6.5%。从历史数字看,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1978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比34.9%, 2000年下降至18.6%, 2005年再度下降为16.9%, 而2009年较2005年再度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市场逐步萎缩, 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与全社会消费能力相比, 与农村人口占比相比, 差距越来越大。从一定程度上讲, 与城镇较强的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相比, 农村资源外流严重, 农业弱质愈加严重。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上不去, 农村市场就打不开, 农村消费就拉动不了, 将会严重阻碍当前经济发展。

(三) 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财政总支出来看, 2009年全省财政总支出1 841亿元, 用于“三农”的支出482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26.2%, 比2006年“三农”支出增加了3.1个百分点。但73.8%的支出用于非农领域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他支出) ;按照全省总人口3 772万人计算, 人均财政支出为4 881元, 而占总人口的70%多的农业人口, 只享受了482亿元的财政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到30%。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陕西省对农村的投入明显不足, 城乡财政资源配置很不均衡。从支农支出比重来看, 2006-2009年全省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3%、12.6%、12.6%、14.5%, 年均增长12.6%, 但与占全省总人口的农业人口的比重相比, 财政支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从支出结构来看, 以2009年为例, 全年支农支出267.7亿元, 基础设施类支出占到52.5%, 补贴类支出占到20.8%, 事业经费支出占到17.1%, 产业发展支出占到8.4%, 救灾类支出占到1.2%。可见,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较少, 养人的钱比办事的钱多, 支出结构明显不合理。从支农资金管理来看, 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由10多个单位和部门分管, 自成体系, 各自为战, 同一性质的资金隶属不同部门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衔接沟通和统一规划安排;就同一部门而言, 在支农资金安排上相对分散, 形不成合力, 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 造成资金使用的不少浪费。从金融支农来看, 到2009年末, 全省仍有100多个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农民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普遍存在。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列为重中之重, 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 要求政府必须采取非常措施, 要从发展农村, 发展农民, 发展农业的角度, 在短期内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加农民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在经济与社会资源配置中大力向农村倾斜, 补贴农业, 补贴农民, 充分发挥经济稳定器的积极作用。

二、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

(一) 农民收入构成

从农民收入构成的发展趋势看, 农民收入逐步从以农业收入为主导阶段过渡到了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并重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 农民收入构成日趋多元化, 显示出四个特点。一是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所占比例快速下降,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 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5.7%, 比2005年的54.5%下降8.8个百分点。二是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 由2005年的36.9%提高到2009年的41.6%。五年来, 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5%。三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实, 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4年以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农机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 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 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5.9%提高到2009年的10.1%。转移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6.3%。四是非农收入增长慢,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偏低。2005-2009年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第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07.3元, 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9.7%反而降到8.9%,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7.7%。陕西的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的收入只占63%, 而江苏、浙江两省非农收入 (指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二三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分别在两省农民收入中占到78.5%和80%。

(二) 农民增收的趋势分析

1、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的就业效应和创业环境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近几年, 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09年底, 全省实际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1 584万, 城镇化率达到43.5%。其中, 西安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8.8%, 极大地集聚了资本、技术、人才、劳力等各类生产要素。2010年, 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这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进程, 提高农村资源要素的集聚度,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2、“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的实施强化了产业支撑, 一批主导产业县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从2009年产业发展看,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达到1 200万吨。粮食亩产达到240.7公斤, 较上年提高3.8公斤。果业、蔬菜、畜牧业的规模、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2009年苹果和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创全国第一。苹果总产805万吨, 优果率达到75.4%。设施蔬菜种植工程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蔬菜产量1 257.6万吨, 较上年增长17.9%。生猪新增存栏197万头, 增幅达到19.8%。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0.1%、14.9%和12.9%。据统计, 洛川、宜川等果业大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眉县2009年农民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2 5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 阎良区人均瓜菜收入2 423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5%, 显示了产业助农增收的强大拉动力。

3、农村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形成促农增收新增长点。

2008年以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扶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形成了一波创业的新高潮, 大大刺激了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速很快。2009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57元, 较上年增长33.5%, 来自第三产业收入249元, 增长9.3%。2010上半年, 农民现金收入中, 家庭经营性第二产业收入52元, 增长7.5%, 第三产业收入达到262元, 增幅18.2%, 显示了较强的增长力。

4、工资性收入上升空间大, 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工资性收入增收依赖于转移就业人口数量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 农民就业空间逐步增大。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902万人, 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62.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加之, 中、省支持农民培训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农民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劳动报酬的提高。

5、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 是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保证。

中央提出支持西部大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 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向西部倾斜,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我省农村经济提速有利时机, 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把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放到最大, 可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影响我省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很多。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 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农业科技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民农业收益仍然偏低。二三产业收入偏低, 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难以形成强大的增收推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民增收缺乏基础支撑。

三、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继续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

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20%用于农业、5%用于扶贫”的政策要求, 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支出有限支持农业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真正实现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省级财政在保持支农投入力度不减、比重不降基础上, 通过完善对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考核、通报、奖励制度,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更多采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等政策手段, 鼓励和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 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新格局。

(二)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着力支持农民增收重点项目

要积极转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 从目前简单采取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 向更加关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引导和示范先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支持建设制约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末级渠系的更新改造, 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支持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 和治沟造地工程,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支持以打坝治沟造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等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 控制水土流失;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改善区域生态,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二是支持发展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大区域、大产品、集中做大;小区域、小产品、分头做强”的思路, 重点支持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和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粮食生产要以支持实施种子工程、高产创建为重点,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稳定粮食总产。果业继续以苹果、猕猴桃为重点, 支持推广关键技术, 实行标准化生产, 坚持果畜结合, 提高果品质量, 实现提质增效;畜牧以生猪、奶牛为重点, 继续支持百万头生猪大县、万头生猪示范村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促进规模扩张;蔬菜以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主, 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特色产业要以支持发展集中连片的核桃产业基地为重点,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红枣、茶叶、蚕桑、中药等区域特色产业。三是支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统筹资金, 加大投入, 支持杨凌设施蔬菜和生猪养殖示范园区为重点, 促进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 加快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新格局,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植保工程、种子工程, 支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根据陕西省农业发展情况, 重点扶持生猪、奶牛养殖机械、果业机械、设施大棚机械的推广,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支持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支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三)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 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增收 篇2

经济是源,财政是流,源远才能流长;经济是根,财政是叶,根深才能叶茂。较强的财政实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近年,兴文县委、县政府提出“以路兴县、以水兴县、以城兴县、以业兴县”四大发展战略,经济实现高位增长,经济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加。

2011年,兴文财政收入47908万元,同比增长85%,增加收入1406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027万元,同比增长40%,增加收入8010万元。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完成4510万元,同比增长50%,增加收入1501万元;地税完成15035万元,同比增43%,增加收入4508万元;财政完成8482万元,同比增长31%,增加收入2001万元。财政支出完成151917万元,同比增长40%,增加支出43183万元。虽然,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总体上来看,兴文县仍属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县,依然面临着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安全压力大、发展不平衡等不少困难,培植财源已成为兴文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认清形势,正视困难

我县财源结构单

一、历史欠债多、包袱重、财力较弱等现状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任务重、压力大,收入矛盾突出的基本现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创税能力低。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4.1亿元,排全市第九位,全省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总量最大的简阳市是我县的4.9倍。支柱财源匮乏,全县工业企业多属于煤炭采掘企业,财政收入中资源性收入占60%以上,煤炭产量对我县财政收入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以业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规划了26.2平方公里的太平工业集中区,也引进了一些企业,但大都处在税收优惠期或建设期,上缴税金少,对财政的贡献率低。

(二)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够兴旺。2011年,我县城镇化率为29.4%,排全市第十位。城镇化是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促进县域产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收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带动县域消费、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产业。

(三)农业产业化率低,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如石海茵红李、柑桔、赵氏泡菜等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没有形成产业化,产业链条短,不能形成农户、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一体化发展格局,致使我县大多数农产品增值幅度小,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同时,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趋于频繁,我县不少地方干旱的时候缺水,发生洪涝只能眼睁睁地受淹,也造成了农业生产不稳定,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近年异常的气候条件对我县烤烟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尤为突出。

(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拓展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增人增资、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保障性支出等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加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财政自给率低,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2011年,一般预算支出中财政自给率仅为31%,许多非税收入纳入财政收入口径,2011年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就占五分之一,财源拓展压力越来越大。

二、理清思路,增添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财政实力,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两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手段,发挥财政的导向和支持作用,优化社会资本与县域资源的配置,着力培育特色经济、民营经济,扶持效益好、财政贡献率高的产业和企业。

(一)调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要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发挥它们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强化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减少市场弱点带来的浪费与危害,实现结构调整的优化;第三,必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结合起来。

(二)壮产业。

第一、围绕做强工业上项目,培植工业支柱财源。坚持“以业兴县”不动摇,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托资源优势,培植壮大煤硫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集群化发展的工业格局。一是以大项目进园区为总抓手,不断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壮大主体财源。狠抓太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园区平台承载能力。按照“两化”互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道路和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项目的同时,适度发展金融、教育、医疗、通信等服务行业,切实解决园区企业职工住宿、购物、看病、子女上学等问题;二是狠抓项目落实,着力增强重点项目拉动能力。紧盯大客商,引进大项目和优质项目,壮大工业支柱,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依托煤、硫、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抓好攀钢集团、佰瑞德集团、地奥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在我县的投资开发和项目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电力公司、锦巍集团、五星集团、华福集团等一批本土企业,逐步形成以煤、硫、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县域工业体系。

第二、围绕创税农业上项目,培植农业支柱财源。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应进一步加大,由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向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农业“漂亮转身”。一是大力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转变思路,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突出推进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依托蔬菜、食用菌、桑蚕、畜牧、林果五大主导产业,加大“农字号”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流通项目,使财政增收由生产环节转到农产品深加工、购销环节,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二是抓基地项目建设,扩张特色农业规模。在扩张量的同时,同步实现了质的提升,提高基地的经济产值和规模化水平,既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途径,又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供应了充足的原料,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优质粮油、烤烟、蚕桑、特色水果、山地乌骨鸡、珍稀实用菌等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三是稳定和完善农业政策。继续推进“春风工程”和百万元产值村建设,同时,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项目,加强农业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围绕开发旅游业上项目,培植旅游支柱产源。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要继续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认真落实扶持旅游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依托我县“一海一山一古镇”特色旅游资源,打好“石海牌”和“僰苗文化牌”,培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促进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相结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兴文石海、僰王山风景区为着力点,以太安石林、九丝王城、中国大鲵生态观光旅游、仙峰避暑度假旅游为辅,丰富旅游景点布局。加快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整合力度,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旅游内容,积极打造川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形成特色旅游产业群,开发乡村游、生态游、农家乐等地方特色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一体化,实现县域财源稳定增长。

第四、围绕商贸流通服务业上项目,培植商贸服务业支柱财源。抓住宜宾市建设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着力构建川滇黔结合部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大项目,建设大市场,形成大流通,发展大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实现服务型经济向税源经济的转变。围绕太平工业园区“一园三区”建设,完善太平物流中心,加快仙周物流中心,提速玉屏物流中心建设。合理布局全县商业网点,构建由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连锁店,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

(三)重争取

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实施的差别化政策为契机,立足我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省级乌蒙山区扶贫县、扩权强县试点县、革命老区县的县情,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和经费安排,特别是争取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城建、交通、水务、农业、扶贫开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我县倾斜,推进兴文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县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强基固本,开源节流

(一)优化环境,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良好的政务环境、有序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精简各类评比检查,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治理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在兴文注册,避免财源的流失。抓住宜宾打造“长江上游白酒经济带”这一契机,壮大发展酒类产业,增加财源。

(二)强化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对财政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税收的征缴力度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的有力举措,对我县而言,建安营业税、运输营业税的就地解缴显得尤为突出;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财政收入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财政收入科学预测和税收秩序的规范;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资产收益的管理;杜绝盲目、重复建设和超标准建设问题,严格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从严控制和节约财政投资。

财政增收30%好事还是坏事 篇3

说到财收高增长的原因,金部长说,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进口环节税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4%、38.2%和25.3%。显然,三个税种中,所得税增长最快。

所得税高增长,基础是利润高增长。据报道,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幅为42.1%;与此同时,来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税金总额为6271亿元。9000多亿元利润,6000多亿元税收,税金已超过利润的三分之二。中国企业的税负还要怎么重?而众所周知,一、二、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工业)是大头,而今2万多亿元财政收入(中国财政收入95%以上来自税收),工业税金才占了6000多亿元,还有三分之二出自其他门类,包括广大股民贡献的、增幅更大的印花税,金部长还没有提及呢。

最近以来,不断听到加税(或变相加税)的政策出台。先有证券交易印花税从1‰提高到3‰,别看只有2个千分点,对财政增收利莫大焉,据测算,印花税调高后,按前些时一天3000亿~4000亿元的成交量,中国股市一年的交易费用约为5000亿元,已超过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5600多亿元)。其中券商佣金费率平均为2‰、印花税3‰。印花税上去2个千分点,税收就将增加2000亿元,而2006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总共才1 74亿元。

接着又决定从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说是“部分商品”,共涉及2831项,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这一动又是大刀阔斧!自6月18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这一政策以来,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公告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随便举几个例子:中国玻纤,出口退税调整将影响利润8557万元,而该公司2006年净利润不过1.36亿元;沙隆达,影响利润2350万元,公司2006年净利润为2295万元;等等。更多的则是“无法估计”、“难以预测”……

日前,从中小板上市公司众和股份的一则公告中又得知,财政部、国税总局6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入就业税收优惠的通知》及相关征管办法,称从7月1日起,公司原享受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动,从增值税先征后返、所得税全免,变更为“增值税按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退税”、“所得税采取工资成本加计扣除”,这一来,1200万元利润(退税优惠)又没了。

现在,终于有一个税种——利息税要减(停)了。一算,利息税实施9年来总共不过征收2146.4亿元,一年才200来亿元。就算停征,与印花税大增比起来,国家也是得远大于失。

从具体税种来说,不是说不该调整,例如,出口退税的调整是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一些企业往往安置几个残疾人便享受福利企业的免税待遇,等等,这些都该作调整。问题是,在一些税种增税的同时,另一些税种更应该减税。这些年来.我们的宏观经济总是以居民(农民)收入增长百分之五、六,GDP增长百分之九、十,财政收入增长百分之二十几的“剪刀差”,出现在世人面前。今年居民收入增长好不容易达到百分之十几,财政收入增幅居然超过30%!财政收入大增,支出呢?都说教育是重中之重,可是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为225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增幅仅为17.7%,这还是一再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后硬挤出来的。

竹溪县“卖破烂”财政增收两百万 篇4

湖北省竹溪县切实加强规范国有资产“阳光”处置管理, 依法回收变卖产权, 增加财政收入。据该县产权交易中心统计, 上半年已对行政事业单位旧机动车辆、闲旧房产等国有资产实行进场公开处置7宗, 实现处置收入201万元, 已进入财政特设账户, 比评估价增值35万多元, 增值率达17.6%。

该县在变卖处置闲置、废旧国有资产时, 认真执行县政府《关于加强全县国有资产转让监管, 确保进场交易的意见》, 采取公开拍卖、公开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 依法交易, 阳光操作, 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又使国有资产变废为宝, 保值增值, 获得最大市场价值, 同时增加了财政收入, 避免了国有资产私自处置和暗箱操作等潜伏腐败因素。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探讨 篇5

所谓的财政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个部分。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就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财政政策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应。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要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的多,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2002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则达到8.6%, 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 ①;2010年与2009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而无良性转变,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还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难道不值得人们认真思考、深入探索么? 农民过低的消费市场份额,表明由于农产品产销市场不畅,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急需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二、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一)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纵观近年来中美加三国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五种农产品生产成本看,我国只有稻谷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其他4种无论是否包括土地使用成本,均高于美国和加拿大。

(二)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

(三)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据世贸组织资料,我国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和国内综合支持量(AMS)均为负数。

(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市。仅2008年就达2361亿元。

(四)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等城市产业而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政策,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政策性根源。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全面大力发展工业及为工业服务的的交通、建筑、采矿等等经济部门,而相对地轻视农业部门;国家充分提供面向城市、市民的公

共产品,保障职工、市民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等方面的需要,而极少向农村、农民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使得农民基本上只能自力更生;长期以来,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手中提取了大量的纯收入,用于支持城市和工业建设;从信贷资金上来看,本来缺乏资金的农村却存在着资金流出,而资金富裕的城市却存在着资金流入;在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情况下,国家却依然坚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等,无异于雪上加霜。

三、现在三农出现的问题

我国理论界把农村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概括为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那么,“三农”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公共物品供给也严重不足,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是贡献最大的区域,农业是贡献最大的产业,农民是贡献最大的群体。中国“三农”积累受到盘剥。而对“三农”的反哺却很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测算,目前我国农业的综合支持量只有2%,而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业支持水平很高。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0年则降为7.75%。

(二)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三)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减少。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60%,教育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较少。国家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很少。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农民直接可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况且水利,生态建设的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一直全部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资规模,并且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多采用有偿的方式,增加了还款的负担。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素质提高滞后于科技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制约了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业的转移。

一个国家农业支持水平与支持力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对通过财政预算支持农业规模的影响程度更大,但是,从农业支持来源或承担者来说,可能是纳税人,也可能是消费者。因此,除了财政预算途径支持农业外,还可以通过价格支持由消费者承担的方式对农业的支持,即实施农业补贴。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低并下降,投入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投资不足,财政补贴方式不当,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的基础,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速度。

四、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分配政策

1.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支出力度不够大。农村公共品尤其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提供。现阶段,如果政府完全履行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职

能,必将有效化解城乡间的不平衡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使农民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结构调整,改善家庭经营条件,提高自身收入。

2.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应该是今后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各级财政应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补充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额外的财政补贴,从公平原则看,建议按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类别,实行差别补助,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财政增收 篇6

以原油为例,张有生测算了条例修改前后的区别。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原油产量为2.03亿吨。为简便起见,姑记为2亿吨。

原资源条例规定,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量,课税数量即为“量”,单位税额量即“额”,为“8~30元/吨”,为便于计算,取值每吨20元。

那么,2010年全国原油应缴资源税额应为20元×2亿=40亿元。

但在条例修改后,采用从价定率,假设原油按每桶80美元至100美元计,而1美元约合人民币6.3元,每吨约为7.3桶,这样2亿吨原油价值为:(80~ 100)×6.3×7.3×2=7358~9198(亿元)。

原油比例税率为5%~10%,取7%,则应纳税额为(7358~9198)×7%=515~644(亿元)。

按照这种粗略估算,从量定额时,应缴税额为40亿元;从价定率后,则为515亿元到664亿元。条例修改前后,应缴税额增长了超过10倍。这数百亿的资源税将全部收归资源地所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俗语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在原有的资源税条例中,资源大省仅拿到微薄的“小头”,资源开发未能给地方带来显著增加收入,反而因为被开采,而给当地生态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修复。这对资源大省来说,有欠公平。

资源税则完全是地方税种,条例修改后,相当于中央财政利益对地方财政的让渡。

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负责人就此答记者问时强调,“此次改革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了中央财政收入,是对中央与地方利益的调整。”

张有生还指出,由于我国资源大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通过条例修改后,中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将因此获得大幅提升,这与中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西部经济,提高中西部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一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国务院9月7日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还明确提出,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的对象有三种,即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到10月10日公布时,煤炭却未列其中。

对此,张有生分析道:“如果对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就会加大煤炭价格上涨的预期,必然会加剧煤电矛盾。目前,煤炭价格政府已经完全放开,一旦价格上涨,必然会带动炼钢、冶金、建材等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并会传导到消费端,势必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反,由于油气价格有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税条例修改不会较快传导消费端。“但从价计征是资源税改革的基本方向,将会渐进稳妥地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除了原油、天然气税收征缴方法的改变外,还对焦煤和稀土提高了税额标准。

焦煤和稀土还是从量计征,但提高了税额标准,其他煤矿为每吨0.3~5元,焦煤提高到每吨8~20元;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为每吨0.4~30元,稀土矿的固定税率提高到每吨0.4~60元。

财政增收 篇7

1 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现状

1.1 经济来源单一

在我国农村, 经济来源主要靠农民种植或养殖、出外务工等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总收入中, 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在减小, 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加大, 同时财产和转移性收入也呈现递增趋势。这说明工资性收益和财政转移性支付上升空间较大, 会逐步取代传统收入渠道在总收入中的主要地位。根据2001~2009年有关农村收入的调查数据显示,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增幅很小, 表明我国在农村金融上发展缓慢, 财政支农的力度不高[2]。因此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农村财政金融体系,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增加农民的经济来源, 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创收。

1.2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

从建国初期以来, 随着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我国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但从整体看来, 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市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 阻碍了农民的创收, 农村经济形势呈现下滑趋势, 农民增收再度出现困难。而且由于城镇化的发展, 逐渐加大了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之间的差距, 农村人口的收入远远不及城镇人口的收入, 农村收入水平落后于城镇收入水平的态势也在进一步扩大, 同时农民收入的增收率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收率。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 亟待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以保障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2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分析

根据《农业法》的规定, 必须要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资金, 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 并确保其始终处于增长趋势。在财政支农资金上一定要构建稳定增长的各项机制, 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2.1 健全的财政支农政策实现有效监督

在财政支出资金时既要规范有序, 又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按照上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各种强制性制度和约束内容来执行, 明确在财政支农支出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对于国家在农业投入上的范围、方式和比例等项目要予以明确, 并制定出各种相关的法规准则和工作规范, 确保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可操作性。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实施上, 要按照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出各种工作规范细则, 并将财政支农的预算落实到各个部门,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监督和约束政府的财政支农行为。

2.2 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就要拓宽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 除了财政支出外, 还可利用社会投资的外来资本来发展农村经济。现阶段,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还不够广泛, 在农村资金的投入上还是主要依靠着财政的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引导作用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也就无法将财政资金的功能有效发挥开来。在这一方面上, 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 采用各种财政优惠政策, 吸引各种外来投资, 这样, 国家财政、农民和投资方均能从中获得收益,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2.3 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为了切实有效地减轻农民税收负担, 首先就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税费制度。在实施全面免征农业税的同时, 要加强对农业其他各税的减免力度, 对县乡税务管理体制进行相应改革。尽量减免农村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等, 增加各项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将各种贷款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使农民所担负的税费逐步降低, 以此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另外, 要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制定出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来提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投放率。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贷款和保险上的风险较大, 如果遭遇财政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就会陷入困境, 进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而如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支持, 那么就能提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投放的积极性, 有利于农村各种金融业务的开展, 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其次, 还要对农村农业的收费问题进行规范, 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杜绝地方政府对农村的各种乱收费情况的发生, 而增加农民的负担, 及时严格的整顿和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最后, 对农村税负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优化各种税收制度, 并实施透明化的原则接受社会的监督, 对于政府向农村征收的税费要及时正确地向社会公布出来。

2.4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要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其中一项重要保障就是要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 可以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中, 将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吸纳进去, 针对在农村中开展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在农业保险机构中开办农业保险的农民, 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险补贴;还可对于在农村开设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支持, 加强它们的经济实力, 降低其财政风险, 提高各个资源群体或农户个体的积极性, 共同推动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3]。另一方面, 为提高农村贷款机构的安全系数, 全面结合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 对向农村贷款机构进行贷款的对象实行法定农业保险。对农村税负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优化各种税收制度, 并实施透明化的原则接受社会的监督, 对于政府向农村征收的税费要及时正确地向社会公布出来。

财税补偿金融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社会对农业的投入上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它主要是运用贴息和优惠奖励等各种补贴保护政策, 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 使得农村金融具备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信用度, 来吸引社会对农村的投资, 将社会的资金流引向农村农业, 以此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出财政政策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在财政支农上的投入力度, 发挥出财政政策在农村金融投资上的有效作用, 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税费的改革, 从多个方面完善农业的保险机制, 以此来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季刚, 邵勇, 李晓红.中国财政金融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效率比较与完善措施[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 .

[2]聂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政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9, 22 (6) .

财政增收 篇8

从本县经济发展出发,努力培植财源,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不断创新税收征管手段,完善征管体制,进一步加强煤炭税费及其他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等行为,确保2009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是统筹兼顾,管好财。

加强财政系统人员自律意识,强化内部监督,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对预算内、外资金及各类专项资金,根据资金来源、资金性质严格划拨和管理。把发现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非税收入的管理,严查坐支、挪用和白条收费,堵塞漏洞。

三是以人为本,理好财。

坚持“一保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优先保证“双保”和“低保”支出。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的资金使用效益,用足财政金融优惠政策,提高财政贴息资金投入,并依法保障对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旅游、文体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

四是完善机制,监好财。

加强财政监督,完善监督措施,做到既有专项监督检查,又有系统的监督管理措施,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使各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各项专用资金使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轨道。

五是转变作风,服好务。

财政增收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10年的5 916元, 年均增长12.6%, 这与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落实和支农机制的完善密不可分。“十二五”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因此, 研究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推动政策思路调整,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十分必要。

国内一些学者曾就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展开研究。孙文祥 (2005) 通过建立滞后项的回归模型证实, 支农生产费及事业费、基本建设费、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增收有正面影响, 而农村救济费支出为负面影响。刘旦 (2006) 通过VAR模型论证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长期协整关系, 得出了长期农民收入与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呈负相关关系, 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刘玉川 (2010) 证实, 支援农业生产费、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 而科技三项费用则阻碍农民收入增加。由于模型和验证方法相异, 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建立回归模型, 并在模型中考虑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变量因素的滞后性, 以中国财政年鉴1978—2009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和农民收入数据为支撑, 探索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国财政支农现状分析

1. 财政支农总额不断增加。

自1978年以来, 我国财政支农总额除1980年、1981年和1999年有所下降外, 各年支出总额均呈快速上升态势, 平均增速为14.3%: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三农”支出达9 884.5亿元, 较上年增长15.2%。

2. 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不稳定。

1978年以来, 比重最大的年份是1978年, 达到了13.43%, 而比重最小的是2003年, 只有7.12%, 整体上有下降趋势。另外,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受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调整影响较大, 它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扩张和紧缩而上下波动。

3.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和农村救济等项目, 从资金支出结构来看, 农村生产费及事业费偏高, 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偏少, 甚至低于农村救济费, 2002年—2006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结构如表1。

二、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为自变量:

X1: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总额;X2: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总额;X3: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三项科技投入的总额;X4: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救济的总额。

考虑到时间序列上物价波动较大, 选取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Y) 为因变量, 建立初始模型如下: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以改进分析效果, 建立变换模型: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OLS回归:

回归结果表明, F=105.909﹥F0.005 (4, 24) =2.78, 说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模型的整体效果比较好;同时, 可决系数R2=0.946, 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 农民收入变化的94.6%可由其他四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均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其中以农村生产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

三、统计结果分析

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1.086, 是影响农民收入最直接的因素。从农产品供给角度来看, 农业受气候等客观条件影响较大, 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这就决定了国家必须保障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通过转移支付补贴的形式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

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弹性系数为负, 当期支出增加影响农民增收效果, 主要原因为时滞和“筛子现象”。

之所以出现时滞现象, 是因为农业基本建设周期较长, 当期支出效果延迟显现。为验证该构想, 假设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存在三年时滞, Xt-3代表三年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构造改进模型如下:

对数据进行OLS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弹性升高到0.378, 该支出对三年后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 证明时滞现象的确存在。

而“筛子现象”的存在, 是因为财政支农资金在不同管理层级间被截留, 只有部分资金真正用在农业项目上, 导致国家财政支出效率变低。

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农民增收相关系数为0.169, 仅存在微弱的相关性, 说明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研究周期长且费用高, 而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又长期不足。

4. 农村救济费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救济费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较高, 达到了0.51, 可以较快地临时性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但持续性不强。

四、财政支农改进路径分析

1. 调整财政支农目标。

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取代农产品供应短缺成为“三农”问题的重点。因此, 财政支农的首要目标也应转向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农民收入, 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均衡发展。

2. 建立支农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要逐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 确保其增长速度超过其它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财政支农服务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吸引更多生产要素流向农业和农村。

3.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 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明确支出重点, 由注重生产性投入向公共性投入转变, 支持农业科研,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4. 推动涉农行政体制改革。

着重就农业相关行政机构和职权进行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推动部分涉农事业单位转企业, 逐步降低农村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费用占农业生产财政投入的比重。健全财政支农的审计监管工作, 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量到位, 严惩截留支农资金的行为, 最大限度克服“筛子现象”。

参考文献

[1]陶维乐.陶泓宇.财政支农问题浅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3 (4) .

[2]孙文祥.蔡方.我国财政支农经济绩效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 2005, (11) .

[3]刘旦.财政支农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J].北方经济, 2006, (12) .

[4]刘玉川.财政支农与我国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研究, 2010, (22) .

[5]王德文.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J].管理世界, 2005, (5) .

[6]柯柄生.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下降现象不容忽视[J].农村经济管理, 2008, (9) .

[7]赵鸣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J].中国财政, 2008, (15) .

[8]吴小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管理的建议[J].中国财政, 2008, (19) .

[9]刘汉屏, 汪柱旺.农业发展与财政支农政策选择[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8 (1) .

财政增收 篇10

一年来, 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增幅较大,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 财政质量不断提高。至11月份, 全区全部财政收入实际完成206368.47万元, 占市达任务数的98.71%, 占年初预算的137.58%, 超时间进度的45.91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增长76.14%, 增收89204.25万元。

至11月份, 全区一般预算支出45857.44万元, 占年初预算的112.96%, 同比增长0.12%。

二、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

(一) 分月份看, 呈现了上半年收入增长迅速、下半年收入增长放缓的趋势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月增长迅速, 7月份以来收入增长放缓, 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029.54万元, 占年初预算的132.02%, 占市达任务数108.07%。

(二) 主体税种增长幅度平稳, 小税种贡献率较高

截至11月份, 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的57.46%, 增值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14%、营业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6.69%、企业所得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6.79%、个人所得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1.94%。到11月底, 小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42.54%, 较上年同期增长60.69%。

存在问题:

1、需继续主动加强与国、地税部门的协调配合, 及时发现、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虽从“十一五”到“十二五”, 我区财政收入实现了持

续快速的增长, 财政实力日益壮大, 但各项改革和园区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仍然很大, 增支压力不容忽视。

三、扩大财政总量, 完善收支结构, 推动高新区财政科学发展

(一) 着力夯实收入基础, 推动征管基础工作上档升级

一是加强户籍管理。密切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国、地税部门的配合, 深化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 做好信息比对反馈, 把纳税人基础登记信息准确性列入今年立项监督范围, 不断提高纳税人各项基础信息的准确性。

二是强化普通发票管理。结合推广使用新版发票, 加强对普通发票使用情况监控分析工作, 开展发票数据与申报数据的监控比对, 将发票管理与数据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依法开具和索取发票的宣传力度, 及时曝光发票使用中的违法行为和案件。

三是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强化催报催缴工作, 继续保持全年综合申报率100%的良好态势, 同时开展对长期低零税负企业的评估检查, 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

四是加强国地税协作。与地税部门加强协作和沟通, 进一步做好纳税人信用等级联合评审工作, 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 联合开展税收检查。

(二) 着力提高收入质量, 推动收入质量上档升级

一是以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为目标, 加强依法治税。坚持内外兼治, 对内:强化法制培训。增强干部规范执法意识和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能力;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 组织好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 按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查处不作为、滥作为等执法行为, 促进执法质量的提高。对外:整顿和优化税收秩序。重点开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整治;规范五大卖场的个体税收管理;查处虚假零负申报行为, 净化税收环境提高税法遵从度。严格规范税收优惠管理。明确审核备案程序和标准、审批权限, 加强清理核查, 防止出现政策执行不到位现象。

二是以牢牢把握收入主动权为目标, 强化收入预测分析实施三级分析预测。按照上年纳税排名, 确定区局重点税源企业。区局班子对重点税源定期走访调研, 随时掌握税源发展态势;收入核算部门从宏观和微观角度, 做好收入的事前预测和事后分析;税收管理员基于对重点税源的管控, 每月25日前对下月税收预测, 每月2日前对上月税收完成情况, 分别形成书面分析报告。通过三级分析预测, 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及时预警监控。建立收入预警通报制度, 对重点企业税源同比波动明显以及收入与税款逆向变动的纳税人及时发布预警通报, 予以预警提示。加强预测考核。把税收预测准确率、疑点指标查实率等指标列入绩效考核, 促进税款增收。重点企业月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预测误差率不高于5%, 重点企业月纳税在100万元以下的预测误差金额不超过5万元。非重点企业当月预计税收入库超30万元的, 管理员必须及时报告收入核算科。

三是以实现“无虚收, 无新欠, 无过宽批缓”为目标, 严格欠税缓缴管理。依法实施欠税公告, 及时通过门户网站、电子大屏幕等形式发布欠税公告。加强审批缓缴税款管理, 严格缓缴税款申请资料真实性审核, 确保无过宽批缓现象。

(三) 着力强化税源管理, 推动税源管理工作上档升级

一是实行“点线面”三维立体税源管理。在“点”上管好大户, 防范执法风险。开展“让大企业远离税收风险活动”。辅导企业对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内部制度、流程进行整改。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严格的内控机制, 实现管理前移。随时监控大企业涉税疑点数据, 进行善意提醒, 帮助大企业自查自纠, 把税收违法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推进信息管税:重点抓好两个平台的良好运行。确保税源管理平台良好运行, 实现登录率100%, 逾期任务率为零;确保外部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良好运行, 一窗式票表比对率实现100%、三方协议签约率、网上扣款成功率达到市局规定标准。应用好数据分析成果。提高数据信息分析质量和应用水平, 形成数据分析查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针对原因定措施、督促落实抓成效的闭环管理链条。

三是推进税种管理:在货物劳务税上, 完善增值税抵扣管理, 继续做好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试点工作, 加强对稽核异常增值税抵扣凭证审核检查;在企业所得税上, 适当推行核定征收, 加强汇总纳税企业管理, 抓好预缴申报管理, 提高汇算清缴质量, 对连续两年亏损企业的企业提前进行分析评估。实现所得税贡献率、负担率、零申报率和预缴比例四项考核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摘要:进一步做好高新区财政工作, 必须以财源培植和支出管理为重点, 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努力提高理财水平, 把支持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下一篇:分体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