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新格局

2024-08-01

产业互联新格局(精选十篇)

产业互联新格局 篇1

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发展特点来看, 由于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特殊背景, 以及用户的习惯, 未来互联网金融产业中的主要玩家将会是综合性的平台。首先, 互联网行业具有巨头垄断的特性, 互联网行业中以平台型的公司为主, 而平台型公司为了增强用户粘性, 势必要追求其功能的丰富性, 能够满足用户各方面的不同需求, 长期发展下来, 用户已经形成了在一个平台上获得所有服务的使用习惯。以阿里巴巴为例, 淘宝基本垄断了90%的网购市场。其次,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金融行业全牌照混业经营已经成为趋势, 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均以此作为发展战略。

目前, 从商业模式来看,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 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P2P、征信、网络理财等, 他们围绕金融行业的核心价值链进行创新, 针对新兴的需求或者未被传统金融行业完全满足的需求, 或是衍生出新的价值点, 或是拓展出新的价值链。

互联网支付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5年6月, 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 其中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9亿。近年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 移动端用户正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5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88.9%, 其中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76亿。随着用户量的增长,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移动支付企业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增加各类支付应用场景, 包括扫码支付、刷卡支付、无卡支付、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公共缴费及各类生活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 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企业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支付用户, 并且掌控着这些用户的资金流数据、交易数据和用户的账户信息, 逐渐成为金融行业为不可或缺的“咽喉要道”。支付是商业活动的基础环节也是必经环节, 因此理论上支付可以关联互联网金融的任何业务, 目前, 产业内现有的通过支付延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从一些外围的业务向其核心价值链, 从最初仅仅是市场营销、产品宣传, 到投资理财, 再到借助其大数据基础开发的征信业务等。新兴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为用户提供了相比传统银行更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并且将该服务下沉到零散但是海量的小额账户中, 补充了传统银行在受理环节、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环节上服务的不足, 同时也开发出了这些海量的低净值用户的价值。通过对现有支付结算业务的整合, 这些用户只需要拥有一个账户即可实现所有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所能提供的基础功能, 在提供支付这项“免费”服务的同时开发出更多的相邻利润池, 由于其累积了海量的用户及用户信息, 拥有大数据的同时, 互联网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有点能够充分发挥, 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与第三方支付相比, 银行支付也在不断升级其支付服务, 主要体现在网上支付的优化和移动端的开发, 但是与第三方支付企业不同, 银行支付业务更多的是对自身体系的支持, 而并不是对外扩张。

众筹, 即大众筹资, 主要的业务模式是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发起一个项目, 包括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设计发明等等, 跟投人如果认可发起人的项目, 就可以对其投资。现代众筹由于借助了互联网的力量, 能够使其项目迅速得到传播, 获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进而获取所需资金。众筹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 门槛更低, 项目也更多样, 并且更加开放, 有些时候投资回报率和项目的商业价值也不再是投资人评判项目的唯一标准, 只要支持者喜欢这个项目, 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所需资金, 这为资金不足的个人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众筹的本质看, 其对金融模式的创新在于真正的去中介化, 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在一个平台上互通信息并且进行交易。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个特性, 使得众筹对项目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 如何包装项目、项目的创意和灵感如何也变得十分重要, 因此用户是否支持成为了项目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中国的众筹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 众筹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2011年首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成立到现在, 已经基本形成股权众筹、权益众筹、公益众筹等众筹发展模式, 其中, 权益众筹是我国众筹行业的主要模式, 典型的平台有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等。根据艾瑞咨询今年发布的《中国权益众筹市场研究报告》, 截止到2014年12月, 全国约有110家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 其中, 权益类众筹平台75家,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科技、技术、影视、摄影、出版等多个领域。从政策角度看, 2014年底,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 》就众筹的监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规范, 股权众筹行业联盟也于2014年底成立, 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众筹融资逐步走向规范化。尽管如此, 众筹在我国的发展依旧还处在比较初步的阶段, 目前, 我国的众筹融资用户规模约为100万人, 相比6.68亿的网民规模, 渗透率不足千分之二, 因此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众筹这种融资形式要成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的一个主要融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

P2P信贷是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热门但同时也最具争议的一个细分领域, 这一方面源于国内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过分单一,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套利空间变小之后, 更多的资金一时间缺乏投资去向, 另一方面也源于国内小微企业对融资渠道的渴求。传统金融机构由于风控及业务模式僵化, 使其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因此, P2P得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在P2P信贷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 其业务规范性问题也逐渐凸显, 近期有多个P2P平台被立案调查, 资金托管问题、资金池问题、资金挪用、担保问题、自融自用问题都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逐步完善, P2P行业的监管政策也会更加明确。除了监管问题外, 另一个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是风控模型的建立, 如何以比传统金融更低的成本完成信贷审核, 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P2P平台的定位虽然是信息中介, 但其本质与传统信贷一样, 需要对融资需求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定价, 如何低成本地完成风险评估是目前P2P行业及传统金融行业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逐步完善, 金融征信行业的不断发展, 如果P2P行业能够掌控数据, 实现其风控模型的规模效益, 就可以完成去渠道化的蜕变, 实现更深远的发展。

中国的征信行业一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 几乎没有其他征信机构有发言权, 并且数据维度十分单一, 仅有信用卡和银行贷款记录等数据, 线上的数据几乎空白, 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征信行业一直停留在最初级的状态。2015年初, 央行公布了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 其中包含腾讯、阿里等, 并要求这8家机构在6个月内做好准备工作。我国有着良好的网络征信发展基础, 线上交易经过长期的发展, 不管从交易规模上还是从用户规模上都有大量的积累, 得益于此, 大数据技术能够迅速应用。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地发展, 风控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其价值链闭环中不可或缺得的一环, 而风控的基础是征信,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阿里均在列央行首批的8家征信企业。

低碳技术引领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篇2

从全球经济领域看,低碳技术与经济是未来20年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增长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各国均寄希望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相关产业来增加就业和复苏经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绿色新政和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旨在争夺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借此实现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权。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中国在本轮危机中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中,中国能否借助于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调整机遇,尽快转向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国际位置的重要战略因素。

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是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中国不可能人为地减缓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但可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发展低碳经济,要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推进四类产业发展:

一是新能源产业要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核电要实现成套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保持国内领先;风电要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大型海上风机产业化;太阳能发电要重点发展薄膜电池,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能级;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要以示范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国内形成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二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主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两大重点,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三是节能服务业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交易平台。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培育完善环境能源交易所功能,不断拓展节能减排与环境领域的技术、资本和权益交易,开发创新碳交易、碳金融产品市场。

从“互联网+”新格局看产业新变化 篇3

“互联网+”新探索 青创城华丽转身

4月18日,青创城以“开放、联合、共赢”为主题召开了青创城2016战略发布会暨青创网2.0正式上线发布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举胜,青创城董事长林志成、总经理林伊莎,以及行业嘉宾悉数到场。

据了解,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是由贸盛投资(福建)有限公司全资投资的一个项目,青创城一期规划总占地面积60多亩,总投资超3亿元人民币,一期可容纳600多家电商企业同时办公。

林志成介绍, 2015年,青创城以O2O创新发展模式为方向,以“海盗精神”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联合纺织服装产业带,目前拥有线下300多家实体服装店与线上3000多家服装供应商,依托成熟的产业经济核心区位优势,着力引聚电商在外中小卖家回归、承上启下。

“承上”是指让有开发生产实力,无销售渠道的中小型加工厂,到青创城来实现销售。“启下”是指石狮3万多家中小卖家在互联网B2C平台开店,由于信息不透明,虽有销售能力,但无法快速组织货源,通过青创城可以一站式找到需要销售的商品。

发布会现场,青创城分别与广东新塘牛仔谷、衣联网、厂家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苏宁云商百货事业部总经理郭良也在现场宣布“苏宁易购青创城男装馆”及青创网2.0版本正式上线。

电商大会聚焦“互联网+实业强市”

作为海丝海博会分展区,石狮电商大会举办至今已经成为海西备受各界关注与行业颇具影响力的本土电商年度盛会。互联网+“实业强市”暨第四届石狮电商大会如期在海西(石狮)电子商务园区隆重举行,强调实业的重要性。

本次盛会由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组委会、石狮市人民政府主办,石狮市电子商务协会、海西(石狮)电子商务园区、淘工厂联盟、拍鞋网、四季星座网石狮服装网批中心联合承办。

大会由福建省石狮市政协副主席施心新致开幕辞,特邀阿里巴巴集团、苏宁易购等代表共襄盛会,福建省石狮市副市长杜举胜、石狮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和副会长、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相关领导,以及电商专家、业界精英、电商企业负责人、200多位网商CEO、300多位期待应用网上零售的传统企业代表和生产商、100多位线上操盘商和创客、50多家全国性媒体记者到会。

在本次大会上举行了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石狮市人民政府关于《石狮市出口童装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以及中国品牌纺织服装“互联网+”论坛暨东方纺织商城·全球纺织服装一站式直购平台启动仪式。

本次电商大会业界精英紧紧围绕着“互联网+实业强市”主题展开讨论,围绕阿里巴巴实力产业群为石狮产业转型提速、以顾客体验为核心的O2O融合之道、中国“质”造助力中国供给侧改革、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创富生态圈—微小店百城CEO计划、O2O落地实操分享、速卖通石狮专区发展战略、大数据赋能“互联网+外贸”、外贸企业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思维应用”—追求商业本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规范网上商品价格行为等热门话题,与会专家代表进行了深度对话和思想碰撞。

为期三天的本届石狮电商大会,与会专家、业界精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与分享了“互联网+‘产业生态’”,为石狮乃至海西电商产业发展“支招”,为构建本土线上线下“源头好货”实力产业群、网货交易、微电商、跨境电商、电商诚信体系、价格规范的园区与关联企业提供了合作与交流契机,同时也为传统企业、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青年分享了成功经验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站式直购平台正式启动

在本次电商大会上,东方纺织商城全球纺织服装一站式直购平台正式启动。由东方纺织商城首席架构师、满堂金财富俱乐部联合创始人田泽湘阐述了东方纺织商城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公园”,构筑“中国纺织服装强国梦”的伟大目标。

会上,田泽湘对该平台的“纺织+服装+智造+互联网=联盟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全面解读。据介绍,福建东方高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东方纺织平台,创新业模式,打造了“东方O2O纺织服装一体化平台”和“720度永不落幕的秀场”。

该平台通过流行趋势、款式设计与面辅料的完美结合,为设计师、服装品牌、服装厂、面辅料供应商提供全球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互联互通联盟构造纺织服装—步成衣的产业O2O生态圈,让全球无忧共享纺织服装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行业特色的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平台。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生动化进行多维度完美演绎,提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聚集化的品牌价值,让“东方纺织商城”在全球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直购平台。

“我们与参与平台的人实行合伙人制,增强平台上资源的粘性,打造一个资源共享平台,而不仅仅是淘宝类的贸易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创客,共享资源与利益。”东方纺织商城创始人洪建忠表示,东方纺织商城专业为设计师、服装品牌企业打造服装纺织面料、辅料的直购平台,通过流行趋势、款式设计与面辅料的完美结合,为设计师、服装品牌、面辅料供应商,在快速服装研发、智造、销售提供全球一站式服务。”

淘工厂联盟发布最IN流行趋势

4月18日晚,结束了白天的智慧风暴,本次电商大会最具亮点和看点的“穿越时光”阿里巴巴(石狮)实力产业群选品会暨淘工厂联盟2016夏季新品发布会隆重举办,通过T台秀一展淘工厂联盟服饰品牌厂商今季流行趋势与时装动态。

本次发布秀以“穿越时光”为主题,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凸显创新性与时代性,以时尚脉动的韵律带给网络快时尚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

本场发布秀分为“华年”、“绽放”、“探险”、“狂野”、“优雅”、“椰风”、“余韵”七个章节,通过作品展现人们不同的生活场景与角色转换,犹如时尚的音符谱写一曲异彩纷呈的华美乐章。

“穿越时光”暨淘工厂联盟2016夏季新品发布会由海博会组委会、石狮市人民政府主办,淘工厂联盟承办,石狮市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和海西(石狮)电子商务园区协办。本次新品发布会与阿里巴巴1688平台线上同步呈现。

移动互联网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篇4

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有关专家认为, 全球半导体产业及周边相关产业正在从PC转向移动通信和无线领域, 从而逐步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数据显示, 以PC市场为主的半导体产业渐渐失去了以往的主导地位, 而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要应用领域的ARM架构处理器正在市场蹿红, 全球各大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以抢占日益扩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从市场情况看, 全球半导体产业经历了2010年高达30%的快速成长后, 2011年骤然减速。日本地震和海啸、泰国水灾等事件对全球半导体市场供需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 (SIA) 的数据显示, 2011年, 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 但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无线半导体市场却在持续增长。根据i Suppli的数据, 2011年, 无线半导体市场销售收入占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7.5%, 彰显市场影响力。虽然研究机构对今年半导体市场的增长预期并不乐观, 但研究机构一致看好2012年无线半导体市场的发展潜力。Gartner预计, 2012年全球手机销量将增长7.5%, 平板电脑销量则将增长6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支撑2012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Gartner认为, 到2015年,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固态硬盘总计对半导体市场增长的贡献可达77%。

从区域结构上看,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心明显有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有关专家表示, 近年来, 在全球四大区域市场中, 亚太市场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日本和欧洲则下降明显, 美国市场基本持平。受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 近年来, 国际半导体企业开始陆续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环节向我国转移, 使我国半导体产业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一环, 产量和产值迅速提高, 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其中, 封装测试在我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而处于上游的IC设计成为最薄弱的环节, 芯片制造业则处于两者之间。目前, 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芯片制造逐步向我国转移, 国内企业发展较快, 但这种产业结构的特点是利润水平偏低, 定价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低、高端核心芯片、关键设备和材料等基本依赖进口以及相关标准和专利受制于人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 篇5

——花建研究员在“两岸文创产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打造智慧链——产业要素的新组合

当代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互联网新思维,仿佛“七剑下天山”,更新了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为主要引擎;快捷的迭代更新;极致的用户体验;发达的平台经济;免费/低价的商业模式;广泛开放与联通;高度的专业化。

作为知识型、创意型、绿色型的新兴产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来不是无本之木,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一是对各类资源的高度倚重,即根据市场需求,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等有机整合起来;二是对多元包容的高度依赖,即在保护文化多样化和广泛开放的前提下,让不同文化要素各显特色,又相互交融和启发;三是对创意的高度依赖:文化产品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必须极大地释放人的创意、知识、智慧和技能,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上述三大条件往往是相互割裂的。文化生产被分割为在地文化生产(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等)、在场文化生产(表演、放映、会展等)、在线文化生产(数字内容、视听互动等)等不同门类,大量的文化企业采用的是类似传统制造业和行政管理的模式,即由上而下的金字塔型层级管控,采用以区域和行业为划分的批量生产和销售,限制了生产效率。而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和文化资源,具有轻资产性、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低标准性,使得传统的投融资模式难以与之对接,导致文化产业新产品的开发举步维艰,文化价值的兑现困难重重。而“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新组合,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创意、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和连贯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便于人类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进行跨时空、跨领域的灵活组合,把在地、在场、在线三大文化生产方式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贯通,使得开发价值的文化创造、寻找价值的文化金融、实现价值的文化市场这三大环节逐步实现对接和交融,推动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又吸引大量文化投资变现成为文化财富。它推动人们对文化产业的组织形态、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深刻的革命,从而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了人类对文化财富的创造力、享受度和拥有量。

技术颠覆了模式,思维更新了自我,业态释放了财富,这已经成为互联网思维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三部曲。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探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形成更加广泛和多样的智慧链,开发包括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新模式。比如互联网文化产业金融,突破长期困扰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以互联网众筹等方式,使得文化筹资越来越平民化和大众化,针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模式的弱点,启动了更加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又如互联网文化项目开发,颠覆了金字塔型的传统企业层级管控,以众创和众包推动大量文化新产品的开发,实现外包化、低成本化、社会化。而互联网文化企业孵化器,作为高端的服务业,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型企业。比如:2008年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批来自传统报社的中青年,创办了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企业——“创业家传媒”体系。它颠覆了传统的纸质报纸模式,把三大领域:内容(媒体端)、服务(商业端)、客户(用户端:创业者、投资者、服务商等)组成一个闭环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虚拟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与硅谷的孵化器、风险投资、上市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帮助万兴科技、优曼家纺、hihey艺术网等创业项目获得融资200多亿元。

建设平台链——跨界融合的大机遇

互联网提升和重塑了文化产业的服务平台,正在造就强大的平台型企业和平台型经济。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不同类型的服务平台连接起来,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垂直联通、从内容到技术的水平连接,形成纵横贯通、覆盖区域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平台体系,激发出更大的产业乘数效应。有鉴于此,近年来许多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纷纷制订规划,把建设先进的服务平台,作为激发文化生产力的加速器。

所谓“平台经济”,本意指借助有效的服务系统和交易空间,促使双方和多方之间形成广泛的交易和合作增值效应。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视听表达、仿真技术等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平台经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信息和资源的集聚,使得众多分散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品牌、许可证等被聚集,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使上下游关联方汇集在一起,实现高效率的信息集聚和资源交易;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融通和交换,使得人与机、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形成了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交换的新型关系,使得过去要突破重重壁垒、效率极低的功能融合和价值交换,可以通过高效的服务平台体系来集成,这种组合本身就会成为激发创意的引爆器。

正如Skype的创始人尼古拉斯·詹姆特罗姆所说:“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有可能相互关联。要有一种这样的能力,即能够捕捉同时发生的不同事物,然后将它们联系起来”。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联系多样平台的高手。他在1986年收购了全球领先的三维动画电影研发企业平台——皮克斯,亲自领导它长达10多年。他从中获得了与过去在计算机和通讯企业开发平台工作的不同经验。这两种平台思维形成了强大的跨行业视角,便于把高度个人化的互联网终端和震撼性的视听表达相结合,开创了基于互联网传播视听内容的新模式,开发了 iTunes、iPod、iPhone和iPad,根本性地更新了人类的视听文化商业生态。

“互联网+”给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文化产业通过科技、金融、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肩的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恰恰是吸引全世界的创新资源。近期,英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基金会发表重要报告

《中国的吸引力状态》,依托大量数据和研究指出:“吸引力”指一个国家和城市更好地吸收新思想、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创造机会的能力。今天的中国以“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为三大战略,以长三角、珠三角、环北京三大城市群为代表,正在建设大量的服务平台、创业园区和研发中心,成为一个对全球创新资源都极具吸引力的国家。

比如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开创中国领先、世界首创的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模式。它针对文化产业的互联网金融需求,创立了文金所等新模式,突破了文化资源和文化产权轻资产、低标准化、不确定性、低通兑性、流通性差的难点,以信息发布、登记确权、交易鉴证、清算交割为四大重点功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等实现文化产业的资金融通,大大便利了供需双方实现文化产业项目的场内和远程交易。在2014年完成各类文化产权交易601亿元,成交26488宗,实现26904个项目挂牌,全年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18%。上海文交所正在稳步建设连接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境内外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网络,在海内外建立了30多个专业化的交易服务中心,涉及国际品牌、文化城镇产权、影视旅游、珠宝玉石等专业领域。在倡导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产业的产权交易服务,从创建平台—创造模式—创立规则,将更多地造福各国人民。

依托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中国文化产业正在形成多个新的爆发点:其一是诞生了越来越多新型的平(台)企(业)合一的文化企业;其二是正在培育具有百亿级交易收入、千亿级交易流量的文化创意平台经济高地。在人类逐步进入到后工业化的体验经济时代,从追求价廉物美,到物有所值,再到体验享受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正在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业、旅游业等结合,发挥“越界、渗透、提升、拉动”的作用。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的过程中,单一的服务平台已经难以满足规模化、集约化的需要。把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平台、O2O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等组合起来,形成平台经济高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拓展服务链——高水平的用户参与

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产业用户的高水平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精准度和覆盖面,扩大了各类文化消费市场的范围和深度。在互联网提供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服务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企业可以获取无数小众群体的即时反馈,也让用户广泛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采用可量化的精确市场定位技术,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投放,从而大大提高文化消费用户的满意度,形成生生不息的命运共同体。

文化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在消费文化内容时,具有极为多样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用户观赏同一幅中国山水画,也会有前后三种不同的收获:“第一次,看山就是山;第二次,看山不是山;第三次,看山还是山。”这为“互联网+”基础上的文化产业服务,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传统的文化商业模式下,被忽略不计的用户“微情绪”,在互联网时代被集中成为有用的“大数据”,成为开发新产品的“市场指南”,其特点就是“两低两高,个性对接”:“两低”是指降低获取用户信息的成本、降低文化产品配送的成本,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搜索引擎等,广泛获取海量消费者信息,通过数据配比和模式分析,采用最佳的投资和生产方式,开发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并且以网络传输和物流配送来降低零售成本;“两高”是指高度的信息汇聚、高灵敏的反应,即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大量的文化内容集聚起来,包括数据、出版、音乐、游戏和视频,向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配送。

著名的伦敦泰特艺术中心依托互联网做过一系列有趣的观众调查。过去有人认为艺术展览官网,会吸引许多观众在网上匆匆浏览,从而减少到现场买票观摩的观众数量,也会使得艺术展览的资助者悄悄流失。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80.6%的观众认为:“艺术展网页开启了我对艺术思考的新方式”;65%的观众在网上观展后,觉得意犹未尽,希望继续到现场观摩;更有超过50%的观众表示:愿意考虑在网上观展之后,在线捐助给泰特艺术中心。这些数据使得艺术策展人大受鼓舞,他们根据观众的情绪和反馈,不断策划新的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使得艺术中心的线下和线上展览相得益彰。

互联网推动了许多文化产业企业迈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企业。正如美国学者戴夫·格雷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中强调的:互联式的企业不像一部冷冰冰的机器,更像一株生机勃勃的植物!它的客户环绕周围,分享信息,自我组织,形成一个个热闹的网络社区。企业必须把服务的根系扎入这个巨大网络,从客户群体中反复吸取营养,成为这个巨大网络中更加灵敏和主动的核心小网络。正是在向客户学习的过程中,去中心化的企业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传统大规模、批量化、流水线的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互动服务正在变为现实。我国互联网教育的龙头企业——沪江网的CEO伏彩瑞,在历经14年创业之路后深有体会地指出:在线教育领域有很多特殊性,领域非常垂直,用户特别细分,形式特别多样。

其他许多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如艺术品和高端印刷领域的雅昌、旅游演艺领域的宋城演艺、流行音乐现场服务领域的合纵文化、原创音乐产业的A8等,都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网络,让用户与合作者也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把更多的生产主导权和控制权交给了企业和客户互动的节点,借此来学习和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让各个文化生产力的节点具有很强的自组织功能。这样高水平的用户互动,可以灵活地协调多样化的节点和组团,为企业和用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这些新型文化企业员工的角色也开始转变,管理和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如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所概括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顾客用户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许多通讯、电脑、仿真、视听表达技术的专用名词,如“迭代”、“叠层”、“互联”等正在被广泛地理解和运用,成为许多文化产业企业管理的独特结构。这种管理语言的变化,象征着思维模式的变革,推动着运作机制的创新。许多依托互联网的文化产业企业,舍弃了金字塔型的层级模式,也不把部门分割成为一个个机械执行指令的齿轮,而是根据本专业的特殊需求,灵活地运用网络规律,颠覆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核心要素“顾客”,创造了网络服务模式的核心要素“用户”。它们的运营模式采用了电脑和通讯技术的“叠层”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层叠架构。其中最底层的是低价/免费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层”,开始时用户数量少,一旦用户规模超过临界点,网络效应就会滚雪球般吸引越来越多的海量用户,形成“携用户令诸侯”的规模优势,甚至形成推动整个文化商业生态的大动能。而在这个基础层上的“叠加层”,又可以派生出丰富的增值服务,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馈基础层。整个垂直叠加的层级系统,可以通过迭代方式,周期性地进行技术更新,形成生生不息的成长节奏。比如,中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腾讯,发展起通讯与社交、媒体与资讯、娱乐、商务等四大业务板块,形成基础服务、流量平台、变现渠道等叠层结构,旗下微信活跃用户超过8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注册创业开发者达到80万户,2014年4月11日的微信同时在线用户高达2亿多户,它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互联网企业中名列第四位。

可以预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将如澎湃的春潮,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从而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

“阿里浪”联手划定移动互联新格局 篇6

4月29日晚间,新浪宣布旗下子公司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权,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对新浪微博估值为近35亿美元。而在收购前夕,整个新浪的市值也不过如此。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高估值入股新浪微博,马云要的绝不是财务投资收益,而是因为他需要给华尔街讲一个价值上千亿美元的故事。

更深层次分析,社交媒体老大新浪微博(以用户数而论)出让股权给电商老大,意味着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大洗牌和大整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将是未来的主要操盘手。

阿里巴巴的“生态圈”构想

与雅虎的股权纷争一直是悬在阿里巴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八年前,雅虎以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的股权,随后马云疲于夺回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去年,“长征”计划似乎见到曙光,阿里巴巴以62亿元现金加8亿集团优先股回购了20%的股权,而剩余的部分,阿里巴巴需要在2015年前以超过735亿美元的市值上市才能顺利收回。

5月10日,阿里巴巴CDO陆兆禧将正式接替退休的马云出任CEO,而他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加速阿里巴巴电商资产整体上市进程。入股新浪微博则是马云给予新任CEO最好的上任礼物,“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其产生的“社会化电商”协同效应确实给资本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从曹国伟的公开信看,阿里巴巴将与微博在“账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方面实现合作”。倘若双方磨合顺利,通过淘宝天猫上的交易信用记录分析用户习惯,再加上微博社交内容及兴趣图谱所体现的用户性格偏好,几乎能解析一个自然人的全部生活内容。许多美国投资机构认为,阿里巴巴的上市将继谷歌、亚马逊后,再造一家千亿美元级别的互联公司,而亚马逊去年最受人瞩目的项目即是基于AWS大数据计算的广告业务。

4月底,淘宝与微博推出的“橱窗推荐”业务可看作这一概念的实践。消费者分享某个淘宝商品的链接,而“橱窗”会推荐符合用户需求的类同产品,点击链接指向淘宝买家主页,这个项目的后台支持是阿里巴巴的广告分发平台。

5月3日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刚用淘宝搜索过宝贝,刷微博就有相关商品推荐。亲,‘阿里浪’来了!”

有新浪内部人士曾对媒体表示,这是微博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微博的主流广告形式依然是品牌展示,而这种推荐似乎更能让用户接受,商户的容纳空间显然也更大。

而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微博更是构筑阿里巴巴生态圈的基石之一。从前年开始,阿里巴巴先后收购或入股丁丁优惠券、友盟、陌陌等移动APP,友盟的广告平台,丁丁的地图,加上优惠券构建了用户入口,淘宝的本地生活提供了交易载体,支付宝则完成整个O2O的交易闭环。微博的加入,为这个生态圈提供了用户分享推荐的社交土壤,从商品交易延伸到个人生活。

O2O,微博微信必有一战

当微博与阿里巴巴联姻描绘出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之时,业内人士开始回过头审视微信这张“船票”的含金量。今年初,微信宣布用户数超过了3亿个,超越中电信、中联通成为“第二运营商”,它夺去了微博的用户使用时间,基于QQ及通讯录所赋予的强社交属性,比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和媒体平台新浪微博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都要更好,但在商业化探索上,微信却似乎没领先多少。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其2012年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腾讯将首先测试游戏平台,并探索O2O商业模式、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显然,老本行游戏依然是微信试水商业化的排头兵。2012年4月,腾讯4亿元收购韩版微信kakao talk14%股权,在腾讯入股后不久,kakao talk上线游戏平台,三个月就收入5,160万美元,扭亏为盈。腾讯试图在微信上复制这次成功实验。

但另一方面,游戏行业的天花板明显。腾讯去年全年网络游戏营收228.49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52%以上,而另外五家游戏公司网易、盛大、畅游、完美、巨人的收入总额也才204亿元,即使微信市场通吃也不到500亿元,与数千亿元的O2O潜在市场规模相比,显然没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2012年9月,微信推出的会员卡则是刘炽平口中的O2O“探索”,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商家利用会员卡进行CRM服务及促销推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而财付通也可以借此在移动端追赶老对手支付宝。但O2O是一个体力活,腾讯并没有这方面经验。相比美团、大众点评上千人的线下营销队伍,整个微信团队才200多人,而技术出身的领军人张小龙也更强调产品本身,微信的会员卡目前仅限于星巴克等大型连锁企业,对于更广大的中小商家,微信显得无能为力。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生态圈”似乎分工更加明确,各自在擅长领域可以更加专注。但阿里巴巴的体系里并不是纯粹的“一家人”,数据与业务彼此开放程度不一定像看上去那样和谐。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就曾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阿里巴巴对美团投资时就没涉及具体业务,仅做了财务投资。

“O2O是个苦活,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是个机会。”马云2012年曾在央视的采访中如是表示。在未来,“‘微博’+‘淘宝’+‘丁丁’+‘支付宝’”与“‘微信’+‘财付通’”在这个领域必有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百度何时出手?

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新闻见诸报端后,腾讯、百度再次被卷入报道行列,成为比较与猜测的对象。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首字母合称“BAT”),作为国内仅有的三家市值超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在各自核心领域(搜索、电商、即时通讯)均垄断超过60%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它们开始挥舞手中钞票跨界收购参股,单笔投资金额远非传统VC所能比拟。几乎在所有的互联网主流领域,都会见到至少两家巨头的身影。

nlc202309011541

前年,在团购最火的时候,美团、F团、36团(后改名知我网)成为参股对象;垂直B2C概念兴起时,阿里巴巴与腾讯又分别入股名鞋库、好乐买;在线旅游领域,腾讯与百度则借艺龙与去哪儿向传统老大携程发起冲击。而在移动互联网高潮来临之际,巨头抢滩登陆,“BAT”江湖再起纷争。

阿里巴巴入股新浪之前,传言中的买家还有百度。而今年3月媒体热炒的百度收购UC浏览器传闻,进入4月似乎也销声匿迹,2009年就入股UC的阿里巴巴通过增持“横刀夺爱”也将尘埃落定。不同于手握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的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都试图通过并购入股来补票,而“并购战”中百度却略显迟缓。

在移动互联网江湖,百度目前的位置稍显尴尬。去年11月,百度收购了创新工场的魔图精灵,它在图片应用市场上落后于美图秀秀;入股了刷机工具卓大师,在它前面则是用户数超千万个、已被腾讯收购的刷机精灵。而自主开发的百度地图及百度手机助手同样在行业中排名前三甲,前面分别是高德地图和91手机助手。这种境况类似于传统互联网的“千年老二”搜狐——在每个领域都占据一席之地,却无法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三巨头”之一的百度来说断然不是好消息。

另外,除了市场总额较小的刷机精灵外,美图秀秀、91手机助手及高德地图均先后宣布用户数超过1亿个,已经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门槛。而在这个“亿级俱乐部”中,还有腾讯的微信、手机QQ、QQ手机管家、“淘宝系”的微博、淘宝以及UC浏览器、墨迹天气、360安全卫士、搜狗输入法等,UC浏览器及墨迹天气均在阿里巴巴的收购视线里,360与搜狗是百度搜索的两个对手,把它们买过来于情于理都是不可能的。今年3月,百度宣布移动搜索客户端用户数过亿个,在这个“亿级俱乐部”中占据一席。但是移动端的用户浏览习惯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移动端多入口的APP分发似乎是大势所趋,通用搜索很难在移动端复制PC端的垄断地位与广告价值。

也正因为此,百度的收购逻辑一直围绕着“中间页”战略,投资重点是搜索引擎下游,对接传统服务行业的垂直业态。从2011年起,百度先后入股了齐家、安居客、去哪儿等网站,今年又以亿美元注资子公司爱乐活。而前年3.06亿美元入股去哪儿,是除了阿里巴巴刚过去的这笔5.86亿元投资外,今年5月以前互联网行业的最大手笔。从这个角度说,百度收购节奏缓慢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差钱。

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端”的价值远高于“页”。搜狗CEO王小川就认为,未来的手机页面就是一个浏览器,而独立的APP就是用户的需求节点。过去几年,除了去哪儿上升为最大的流量入口,百度的其他投资并没有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近期关于百度的最大新闻则是收购PPS,而PPS最大的优势在于1,000多万的手机客户端装机量,这个数字是视频行业的第一,占总市场规模1/3。记者了解到,这个收购已经完成,融资金额3.7亿美元——互联网行业第三笔超过3亿美元的投资,这似乎预示着百度也开始重视“端”的力量。在视频行业,爱奇艺加上PPS的市场份额已为国内第一,腾讯尚未在腾讯视频上发力,而阿里巴巴压根就没有投入,这或许是百度重新崛起的蹊径。

除此外,在O2O的新红海上,百度也不愿意缺席。去年10月,百度在百度地图事业部基础上拆分成立LBS事业部,与移动·云事业部成为百度架构两大事业部,百度地图上升为战略产品,在移动流量入口层面,它的地位甚至高于传统的通用搜索。

同时,在新浪微博归属敲定后,高德地图在传闻中成为“BAT”的下一目标,三巨头的收购传言同时出现。这一次,百度能否抢得先机?

互联网网间互联互通格局期待新突破 篇7

目前, 工信部“宽带提速”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 “宽带中国”战略亦呼之欲出。到2015年, 我国固定宽带用户将超过2.7亿户, 城市和农村家庭接入能力基本将达到20Mbit/s和4Mbit/s以上。根据宽带接入目标估算, 到“十二五”期末, 互联网骨干总带宽将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0倍, 与之相对应的是, 网间互通流量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

互联网网间互联互通一直是制约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瓶颈。近年来, 各运营商骨干网网间质量大多达不到工信部网间通信质量的标准要求, 网间链路拥塞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信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云计算“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完成, 西部地区云计算产业将受政策推动发展迅速, 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将呈现总体向富能源、高纬度地区转移的趋势, 从而带动全IT产业链的区域变迁, 我国互联网流量的格局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亟需新增骨干直联点

自2001年进行互联互通建设以来, 我国8家骨干互联单位 (含铁通) 的骨干网间互联方式一直以直联为主、交换中心为辅, 在京、沪、穗三地建有骨干直联点和国家级交换中心。随着互联网流量规模的革命性发展, 此格局已不能适应新的网间流量疏导需求, 互联网网间架构调整迫在眉睫。

这一紧迫性首先体现在网间架构调整亟需新增骨干直联节点上。我国国土面积辽阔, 由于仅有京、沪、穗三个直联点, 数量较少, 每个直联点疏导流量的区域范围过大, 大部分网间互通流量需要通过远距离传输疏通, 网间互通流量绕转现象突出, 一方面, 各骨干网的带宽、服务器、路由器等资源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 传输原因造成的时延增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信质量。通过互联网监测平台监测发现, 电信、联通西部省份网间互通时延超过电信、联通网间访问平均时延的25%。在西部增加骨干直联点, 可以减少西部上千公里的流量绕转, 有效提升西部地区的用户访问质量。

笔者建议近期选取运营商互联网骨干网核心节点所在城市建设骨干直联。选取骨干核心节点, 便于提高网络流量疏导效率。重点可考虑西北及北方城市, 以弥补该区域互联节点的缺乏, 并缓解流量绕转严重的现状。根据各骨干网网络结构, 成都、西安、沈阳大致符合上述条件。未来随着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壮大, 高能源地区将吸引大数据计算规模发展, 当地流量将呈爆发式增长, 内蒙古、新疆等云计算热门地区也可以成为未来建设骨干直联节点的重点考虑地区。

建设本地直联及区域交换中心

“十二五”期间, 我国区域网间互通流量增长, 中、西、东北部地区互联网发展迅速, 网间互联需求明显提升。就近过网、区域内过网成为发展中的强烈诉求。同时, 在一些经济强省, 部分城域网间互通流量需求已经达到某些省份的网间互通需求, 因此可考虑采取特殊的发展措施, 适度新增本地直联与区域交换中心, 合理有效疏导区域内流量。

本地直联以及区域交换中心的建设可以为地方互联网创新产业和发展提供高质量通信平台, 为网络视频、动漫等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流量分发渠道, 助力地方打造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吸引互联网企业落户,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美国是全球建立交换中心最早的国家。早在1991年就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商业性互联网交换中心。发展至今, 美国交换中心已多达84个, 如Equinix、PAIX、Telx等大型交换中心在美国多个地点都设有交换节点, 实现本地流量的疏导, 中小ISP之间通过交换中心进行互联互通。欧洲中小型互联网运营商较多, 互联互通主要通过交换中心方式进行。欧洲各国共有133个交换中心, 其中成员数量超过100个的大型交换中心有20个。此外, 欧洲公益性交换中心发展较好, 例如阿姆斯特丹交换中心和伦敦交换中心都是成员数量超过400个的大型公益性交换中心, Facebook、Akamai等互联网公司以及CDN公司都是其成员。欧美各国交换中心的良好发展帮助其分流了大量的网间互联互通流量, 降低了骨干网的流量压力, 骨干网的网络质量相应较好。

我国正处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时期,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人民币1091.9亿元, 同比上升64.4%, 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除了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外, 更多的互联网中小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由于网间互通障碍, 目前还存在互联网企业为保障用户访问性能而不得不进行多运营商网络连接的情况。将互联网企业纳入区域交换中心, 实现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流量疏导, 将帮助中小互联网企业有效缩减多方网络接入的生产成本。

笔者建议前期选取两三个互联网产业发展良好的城市进行本地直联和区域交换中心的试点, 并根据不同流量特性开展不同方式的试点。例如, 在用户较多的地区进行本地直联试点, 在信源较多的城市进行区域交换中心的试点;远期再根据试点的经验和成果, 进一步优化调整互联架构。

配套政策亦需同步

互联网改变农药营销新格局 篇8

由于超低的经销门槛体系,高度分散的种植市场,专业细化的产品结构,复杂多样的病虫草害,因而基层农资店还在不断地增加之中。

如此众多的农药厂商,如此复杂的经销渠道,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营销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然而,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以社交媒体平台为基础的新型数字营销为农药企业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农药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今,上网查信息、手机看资料已经成为农药经销商和农户的日常习惯。而互联网的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平台也在不断涌现,让企业可以更便捷地与全国的经销商和农户进行交流和互动。企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在无形中也成为企业聚集经销商、零售商和农户的圈子,并由此形成的电子商务功能,帮助企业跨越传统面对面营销所要面对的地理、人员和费用的障碍,从而让企业竞争进入了互联网阶段。●

德力西电气领跑互联网+服务新格局 篇9

作为低压电器领军企业,德力西电气早在2014年就已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出E服务体系,领跑电气制造业。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五星服务理念,依托互联网+思维,德力西电气再次创新变革服务运营模式,首创电气行业“滴滴打车”预约平台———德家技术服务预约微信平台,缔造便捷、高效、交互式的全新应用体验,推动E服务体系进入2.0时代。通过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升级服务体验,深化探索产业转型之路,引领行业共同推进电气供给侧改革。

拥抱“互联网+”,就是要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运营模式,提升企业对市场和客户的响应速度。作为行业首家五星认证服务荣誉获得者,德力西电气基于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推动德家一键预约平台从初始预约服务种类到后期点评打分,形成一个完美的O2O闭环,利用新型社交媒介积极推动“E服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升级。

较之传统模式,微信预约平台操作流程更加简单,一键轻松搞定,为消费者节省一大笔时间、人力、交通等成本。用户只需点击“现场技术支持”,在后台填写简单信息,便有专业工程师直接上门服务。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一站式周到服务,预约平台还强化了互动追踪功能———“我的订单”随时随地掌控工程师出单状态,后续更有“点评打分”系统反馈五星服务体验。除了一键呼叫工程师解决技术问题,用户还可一键预约现场技术培训,专业工程师会第一时间为你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为满足部分客户特殊需求,系统还提供企业、产品相关各类资质、认证证书更新下载等功能,以往复杂的线下环节统统简化,一键解决用户诸多需求。此外,微信服务号还提供选型查价功能,基于目前个性化定制的趋势和电气行业特殊的状况,号采用独特人性化设计;产品陈列界面由市场销售大数据分析后自动生成,行业独创;产品按热销度排名,迥别于当下业界的通用模式,让客户在采购时一目了然、快捷简便;考虑到消费者分享、存储、查找报价单的便捷体验,微信服务号在优化自动导出功能同时,更实现与各类邮箱间的互联互通,并可直接微信分享,满足各种场合下特殊需;线下门店信息一体化自主查询、扫码辨真伪、多渠道价格同步、60秒专业客服回复……

据了解,德力西电气一键预约平台的诸多功能,在中国低压电气界都属于独创。企业基于互联网+思维,运用当下前沿社交模式进行整体创新升级,最大化扩展五星售后服务受益人群,并引领行业进入“互联网+”新时代。据悉,在全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通过德家技术服务预约微信平台,消费者均能预约售后工程师上门服务。

陶瓷产业振兴开创新格局 篇10

陶瓷产业基地:吸引企业投资和规模发展的热土

2007年,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高档墙地砖项目、乐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墙地砖项目和高档卫生洁具等三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到浮梁县三龙乡;佛山欧瑞特投资8亿元,建设12条墙地砖生产线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陶瓷工业园区桃源里。中外合资鸿强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墙地砖及琉璃瓦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这些建陶项目的落户标志着我市建筑陶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广东客商投资的和川粉体项目、港资景德镇戴娜丝缇陶瓷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2003年以来,先后有近百家陶瓷企业在景德镇落户,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给我市陶瓷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也加快了我市陶瓷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

在市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下,经过市科技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2008年5月8日,科技部火炬计划管理中心批准同意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景德镇陶瓷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为我市进一步聚集高技术陶瓷产业搭建了平台。

陶瓷研发基地:创新科学技术和孕育成果的源泉

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科技管理部门的积极争取下,组织实施了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陶瓷科技项目近300个,争取科技经费4000余万元,取得环境友好型复合陶瓷透水砖的生产方法、环保型纳米陶瓷刀及其制造方法、陶瓷外螺旋轴套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等陶瓷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大规格陶瓷薄板(砖)的压制成型设备、彩色釉中彩瓷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孔隙率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等陶瓷专利近100件,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景德镇,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在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科研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亿元。中心现有科研工作者114人,其中博士26人、硕士2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队伍。五年来,该中心先后承担了一批对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部省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总数为196项,科研经费达316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部省级项目62项。取得成果142项,其中74项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许多项目成果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陶瓷教育基地: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温室

景德镇现已具有较完整的陶瓷教育体系,具有雄厚陶瓷系列专业的师资队伍。陶瓷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重点。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仅2007年上半年就引进硕士以上人员40人,其中博士后和博士9人,使专任教师硕博比达到48%。学院继2006年左和平等5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人选之后,2007年李月明等4人被评为全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人选。学院组织申报了“陶瓷艺术与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评选出了“无机材料测试技术”和“陶瓷造型”两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候选课程。材料学院、热工系暑期已顺利搬迁到新校区,基本完成了新、老校区的办学格局。景德镇陶瓷学院已构建了硕士、本科和职业教育等较为完善的陶瓷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有硕士点23个,其中5个硕士点为省示范性硕士点,教师中博士34人,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达9000多万元。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推荐下,经科技部的反复审查,景德镇陶瓷学院被授予全国材料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全国55家,江西省仅景德镇陶瓷学院和南昌大学两家。

陶瓷交流基地:打造科技合作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连续举办四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和陶瓷高新技术成果展,规格和品位一届比一届高,每届都汇集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经过我市的努力,科技部同意自2008年起,每年与省政府共同举办一次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

2007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首次由科技部与省政府共同举办。论坛共收到涉及高技术的论文90多篇,论坛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技术陶瓷产业化”和“加强交流,促进粉体制备加工、检测及其应用技术的科学发展”为主题,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围绕国家发展高技术陶瓷科技产业最新政策、先进陶瓷粉体材料、透明陶瓷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的档次,为跟踪世界陶瓷发展前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上一篇:月经初潮下一篇:合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