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必然性

2024-07-26

设计必然性(精选十篇)

设计必然性 篇1

1 设计必然性概念的创建

1.1 为什么要提出设计必然性

当今我国设计界长久以来,一直缺乏足够的设计哲学及方法论方面的论述,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缺少理论依据和章法。一个设计目标完成需要考虑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因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有缜密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因为设计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导致设计结果不够理想。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的主要结症在于:定位模糊、关系混乱、秩序缺失。

设计,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创作活动。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满足功能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设计并不是偶然性的纯粹追求表面,而是以创新、系统、可持续的理念和技术去创建必然性成果的艺术。

通过以设计必然性为核心理念的设计方法体系所达成的成果才是设计的最佳成果。以设计必然性为核心的设计理论,尊重设计的客观规律,注重设计创研的逻辑定位、逻辑关系和逻辑秩序,强调设计成果存在的必然性。设计必然性使设计创研客观真实,逻辑严谨,构思缜密;也使设计事半功倍,不犯低级错误,减少损失,避免浪费。

1.2 设计必然性

设计必然性,确切地说是尊重设计的客观规律,分析提取与设计目标本身具有必然联系的设计条件及因素,梳理并确定设计背后的规律,把握必然性的内因与外因,在设计创作中,按照理性的逻辑秩序提炼、推演、平衡设计目标的各项关系,并创新升华,使设计的创作研发形成有迹可循的发展趋势,并达成具有设计必然性的成果。

设计必然性强调设计与目标之间的逻辑规律。设计作品之所以有好坏高下之分,与设计策划的逻辑定位是否准确,设计创作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设计过程的逻辑秩序是否严谨有密切关系。优秀设计创作的过程一定是构思缜密、环环相扣的过程,设计所呈现的最终结果一定有其产生并形成的必然趋势,由开始创作到最后成果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严格以设计的必然性作为理论指导。

1.3 设计必然性的核心要素

设计必然性的构成要素包括:设计的逻辑定位,设计的逻辑关系,设计的逻辑秩序。

1.3.1 设计的逻辑定位

设计的逻辑定位是指设计开始前,提取与目标有必然联系的重要条件与因素,把握目标的诉求源点,明晰目标必然的内因与外因,针对目标做出精准定位。逻辑定位是整个设计过程与最终成果的根基,是设计之旅的原点。逻辑定位的关联认知包括:目标的价值观、背景、性质、目的、经营、业态、功能、成本预算(投资)、愿景、科学技术、目标人群等。设计中的逻辑定位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设计成果所呈现的最终状态。

1)价值观宏观:现代的设计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外观造型改进或技术创新,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方面,这将促使设计师对设计中的经济、人文及社会价值进行有机融合;微观:包括项目建设方(经营者)的价值观念和设计方的价值观,建设方(经营者)与设计方通过磨合,针对设计项目本身所达成共同的价值观。

2)背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伦理、民俗、地域等。

3)性质即设计目标的属性,如环境艺术设计中分为房地产、度假村、酒店、文博、商业、餐饮、娱乐、会所、住宅、办公空间等。

4)目的设计目标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的具体用途及目标值。

5)经营设计目标本身的经营方式。设计目标本身的经营决策取决于对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判断。设计目标的经营模式和需求直接影响设计创作的方向和因素,是设计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条件。

6)业态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位置、规模、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是设计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7)功能是目标项目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功能的范畴。项目本身的功能需求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即设计目标的方向始终都由项目本身的功能所决定,是设计创作的指向标。

8)成本预算(投资)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是对设计目标的策划、设计、建设、实施、经营及后续维护等相关成本控制及管理细致、周密的资金预先安排和计划,是设计目标从策划、设计至建设、实施、经营等流程的成本控制依据,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因此,预算是一种可以具体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最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

9)愿景设计目标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诉求。

10)科学技术环境艺术及室内设计作为独立的综合学科,从属于建筑设计,是环境艺术、空间艺术的综合反映。项目设计中的科学技术支持贯穿整个设计项目的整体与始终。

11)目标人群设计目标建成后的使用人群及面向的群体定位。

1.3.2 设计的逻辑关系

设计的逻辑关系即按照逻辑定位的引导,梳理并平衡设计中存在的各种内因、外因的关系,从宏观至细节对每组关系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以清晰的逻辑关系作为整个设计的主脉与节奏,并应用于设计的具体创作研发之中。设计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设计中各种重要的内部与外部的因素、条件等。

1.3.2. 1 内在关系

1)业态功能性质、业态、功能、成本、市场定位、目标人群等。

2)环艺设计空间、结构、造型、元素、色彩、材质、照明、设备、家具、陈设、艺术品等。

3)科学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电气、设备、节能、可持续等。

4)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等。

5)情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理感应等。

6)成本控制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成本控制等。

7)愿景预估近期诉求、中期诉求、远期诉求等。

1.3.2. 2 外在关系

1)哲学思考宗教信仰、哲学思考、世界观、价值观等。

2)文化根基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伦理、民俗、地域、物产等。

1.3.3 设计的逻辑秩序

设计的逻辑秩序是指以逻辑定位为基础,在设计中按照逻辑严谨、有秩序、有条理的流程进行创作研发,从整体至局部明晰并确定每组逻辑关系的主与次、先与后、大与小、强与弱、图与底等的秩序,以此合理的逻辑秩序贯穿于设计创作研发的始终,直至生成最佳设计成果。设计的逻辑秩序主要包括:设计阶段的创研秩序、设计中重要内外因素的主次秩序等。

1)设计中逻辑秩序关联的创研流程:①立项;②调研;③搜集;④整理;⑤分析;⑥提炼;⑦策划;⑧优化;⑨创新;⑩整合;11升华等。

2)设计中逻辑秩序关联的重要内外因素:①哲学思考;②文化根基;③业态功能;④审美意识;⑤情感体验;⑥专业特性;⑦科学技术;⑧成本控制;⑨愿景预估等。

1.4 设计必然性的不同层面

1)设计是有哲学思考的

设计是以人为本,必然离不开信仰与哲学思考的层面。站在设计者与被设计物的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不同的设计目标由于其本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等客观内外要素的不同,以及所拥有的时代特征各不相同,必然产生不同的信仰诉求和哲学思考;其次,每个设计者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特殊个体,每一个特殊个体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因此,作为不同特殊个体存在的每一位设计者所设计出的作品必然形态各异。

2)设计是有文化根基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集体共识。设计是生长于文化土壤中的综合艺术学科。设计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设计的不竭源泉,设计需要文化作为强大支撑。

不同的地域具有特定的文化土壤,其所产生的文化必然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地域的设计目标所做的设计创研应当考虑其本身的文化根基。例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美国的帝国大厦等,这些建筑受到当地文化、地域、环境、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呈现的设计目标结果截然不同,这也是文化根基对设计目标最终结果的影响。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每个设计师的文化认知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反映到设计作品的文化定位。文化根基直接影响设计师对设计必然性中逻辑定位、逻辑关系、逻辑秩序的正确认知。

3)设计是有“方程式”的

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设计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好的设计通常是经过合理的方法论,即“方程式”推演得出。我们常常会评价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建筑好不好看,其中“好看”的原因就是由设计成果表象背后所存在的必然性规律决定。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我们所熟知的设计方法论有很多,如中国传统营造法式、人体工程学、黄金分割、三大构成等。

2 设计必然性的重要性

设计不是漫无目的的天马行空,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断,任何优秀的设计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设计需要遵循事物本身的客观必然规律,是经过设计师客观合理的逻辑推演与受控的主观灵感相结合的产物。设计是服务行业,设计师的独特个性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对设计要有冷静、理性的考量。设计一定是有规律的,设计一定是可以传承的。现实中的设计往往在看似偶然性的外表下仍能找到潜在的规律,设计一定是有迹可循的,而这些潜在的规律能更好的继承发展,并形成体系。设计必然性尊重客观规律,由三大核心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缺一不可,它是真正引导设计师直抵设计彼岸的必然之路。

2.1 设计逻辑定位的重要性

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一个庞大的逻辑网络,设计的逻辑定位则是这张网络的中心。一切设计工作以这个中心展开,所以说设计的逻辑定位是设计必然性这一逻辑思考的先行要素。设计,究其根本是要满足不同需求,解决不同问题。准确的设计逻辑定位能使设计工作事半功倍,为设计指明方向。

设计中逻辑定位要把设计的事物进行划分,要锁定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逻辑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设计的最终成果。设计作为一项社会性的综合学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逻辑定位决定了设计的基本要素必须考虑周全,逻辑定位是设计创作的第一步。精准的逻辑定位能够引导设计创作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避免因逻辑定位错误而导致设计创作内容脱离目标。错误的逻辑定位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2.2 设计逻辑关系的重要性

研究设计中的逻辑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因为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设计目标中的逻辑关系并加以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明确项目的设计方向,明确设计目标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逻辑推演,处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项目设计整个过程进行合理把控。

设计中需要我们理性处理的关系有很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零件。这里举一个生活化的例子——插座设计,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一个五孔插座,在我们插下一个三插的插头之后,另一个双插头由于位置不够而无法使用,这为我们带来许多不便。这个不合理的设计失败在没有处理好同一插座上双孔与三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可见,再细微的逻辑关系,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来说都至关重要。设计必然性强调我们重视设计的逻辑关系,从而减少不合理设计。

2.3 设计逻辑秩序的重要性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物的发展有其先后,有其主次,设计亦是如此。遵循其内在应有秩序,是保证设计创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设计中把握逻辑的先后与主次极其重要。设计的逻辑秩序缺失,会导致设计的主次颠倒,流程错乱,甚至设计成果被全盘推翻。例如:紫禁城是严格按儒家经典《周礼》为营建原则建造,它将严谨的等级秩序贯穿于紫禁城建筑营造中,无论位置、布局还是建筑体的规模、形制、色彩乃至装饰等,都鲜明地体现着儒家“礼”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功能上也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显现了儒家礼制在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嫡庶关系中的表现。中国从公元7世纪起,就制定了皇族、贵族、官员和普通百姓建筑上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式样等方面的限制条文,并纳入法典。这些建筑上所形成的严格规定,都是出于对等级秩序的要求。可想而知,如果将严谨的逻辑秩序抽离,今天的紫禁城也就不成立了。

3 设计必然性让设计最佳化

灵感是子弹,设计方法论是枪,枪在设计师手中!灵感是受控的,而不是随意的,是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的。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但灵感并不等于设计!灵感是碎片式的,它缺乏系统、严谨的逻辑,而设计是系统的。灵感是存在于设计师脑中的闪光点,任何一个闪光点不能盲目的发散,需要缜密的逻辑思考将灵感系统地组织起来,处理好设计灵感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运用设计必然性的方法论进行有机整合、创新,才会在设计创作中使偶然成为必然,使设计成果走向最佳化。

做设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知道事物的表象,也要知道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最佳设计成果是“计算”出来的!它需要我们尊重设计的客观因素与客观规律,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运用设计必然性的理论,分析并精准确定每一个设计目标的逻辑定位,清晰梳理与设计目标有必然联系的各项逻辑关系,把控并遵循严谨、合理的逻辑秩序,一定能“计算”出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最佳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希腊]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与设计理论[M].周玉鹏,张鹏.刘耀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德]托马斯.史密特著.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肖毅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美]Herbert Bangs著.宗教建筑学的回归:黄金分割率与现代主义的衰落[M].陈亚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园林设计的自然性论文 篇2

摘要:本文中对自然性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运用的价值、生态与自然、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师法自然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自然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自然性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运用的价值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能够调动人们对于自然的亲近感,同时能够给人真实和美的享受,所以园林绿化工作者要利用好大自然自身的性能,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一)植物自然性的价值。虽然人为的色彩搭配和园林绿化设计能够带给人更多的颜色需求和审美需求,但是无论是从可操作性而言,还是从经济环保角度分析,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性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核心。

(二)差异性价值。在自然性利用上必须突出区域性,也就是在绿化中突出不同自然性的差异与搭配,这样才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体现景观的层次与差异,构建一个精致丰富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植物色彩差异或者形态差异等构建一个区域性明显的独立景观,发挥自然性的景观化效果,突出设计中的思想与色彩等暗示作用,以此达到园林绿化设计的效果。保证园林绿化设计的自然性与景观性价值,突出的园林绿化特征,这必须依靠自然性的合理组合与搭配来实现。

(三)季节性价值。在自然性的运用中还必须关注自然性的季节性变化,因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季节性色彩差异,而在绿化设计中必须将这个特性考虑在设计范畴之内。因为绿化设计虽然是艺术设计的范畴,但是以植物为设计对象的园林绿化设计必须将时间考虑在设计维度中,因此自然色彩的运用必须突出季节的特征。如春天的嫩黄与嫩绿,夏天的花朵盛开,秋季的果实与红叶、冬季的常绿与枯枝等都可以作为自然色彩运用到绿化设计中。因此在绿化设计中四季的交替所赋予的色彩最为丰富,是设计中不能忽视的自然性的体现,完全可以丰富设计的内涵与表象,这就是自然性的季节性价值。

二、生态与自然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所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园林设计中生态准则的使用则是为了在使用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坏影响降到最小,一起又能发生最大的效益。靠近自然的设计方法,其终究的意图也是为了让设计作品起到跟自然植物界所起到的效果相似的生态效益,能修养水源、净化空气、调理气候、变成其他动植物的栖息地,也能逐步变成生物物种基因库等一系列的功用。

(一)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遵从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量体裁衣地挑选适生植物,特别是挑选乡土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使用的一项基本准则,是自然设计运用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本丰富的国度,挑选性很多,但并不是一切的植物都习惯一切的园林环境。地域散布不一样,生态习性不一样,习惯性也自然不一样。现在有些设计师很喜欢把在某个本地看到的植物换个空间,转眼就搬上了自个的图纸,却疏忽了植物的地域性、习惯性;也有设计师不管设计哪个本地的景观,千遍一概都是那几种栽培物,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态的软弱度。因而,笔者主张园林绿化设计时,有必要思考本地的环境条件,挑选适合的树种,确保各种绿化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栽培成活,成长发育杰出,充分发挥美化环境的归纳功用和生态效益。

(二)添加生物多样性

随城市进程的日益加剧,生物原有的群落遭到较大影响或损坏,使生物体原有的、赖以成长的环境正在逐步不见,某些对环境习惯能力差的物种其种群数量骤减甚至绝灭,一些多样的遗传资本遭受丢失。此外,城市的兴建也会带来很多外来物种,恰当的外来物种可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但也有一些不恰当的引种对本地物种构成了严重威胁。以上海为例,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在遍地丛生,严峻侵蚀着本来就已软弱的生态系统。笔者提倡的生物多样性,是一种建立在本地生物资源库基础上的生物多样性。本来每个地域自身就有一个多样的生物体系,例如,各地的植物志即是一个最有利的证实,这些植物都是乡土树种,关于树立一个丰厚多样的生态体系是最佳的保证。利用好、复活好一个原有的生态体系,是一种健康的添加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更能完成地域的自然赋性,表现地域的差异性和特征。在构建一个美化体系的主干树种和基调树种时应多用本地的特征树种、乡土树种,充分反映本地植被的特征,对其在城市改变中的适宜性进行验证,逐步构成一个挨近自然的植物群落,才能使园林美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构成更调和的态势,园林中所说的“虽为人做、宛自天开”的作用才能被非常好地表现。

三、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所谓接近自然的园林设计,其关键要素即是要含糊设计与周边环境的界限,不管与建筑的还是与自然生物界的界限。

(一)与居住空间的建筑环境融合

建筑不是孤立于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单元,它是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怎么把建筑和周围环境调和一致起来,是园林设计者需思考的问题。首要,设计应尽可能坚持原有的自然面貌,充分思考地势、建筑与景象的叠加要素,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将美化景象与硬质环境简略、自然、调和的结合在一起,构成精致的环境空间。其次,要重视居住空间设计的真假合作,通常以虚的自然景象烘托实的居住空间,虚实相生、彼此转化,赋予居住空间真假融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改变。再则,从微观的居住环境选址遵守自然景象;到中观的居住空间和自然空间的`详细处理,重视各类自然景观元素的运用;再到微观的室内美化,寻求室外化的室内空间,构成一致的环境,让美化设计始终贯穿于其间,实现园林设计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充分融合。

(二)含糊大型园林的界限

大型园林景象(如公园),应力求界限含糊,与自然环境发生调和的依存关系,并与自然景物一致起来,如风景名胜区与植物园等。在这样的景象设计中,远山被看作是整个园林的布景,园林中的水与河流相通,不一样的自然地势交叉作为自然构造的延伸,在自然景象与人工园林之间几乎没有分界。而城市居住区园林或小型园林绿地,虽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可利用景象要素如植物、假山和细巧建筑物对现有场所进行较为精心的处理,以此来含糊园林的界限,似有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

四、师法自然

自然存在的本身就有其本身的规则与特征,而园林设计是对自然的再使用和再创造,从自然中罗致有关的元素更利于设计师对设计的掌握与交融。园林设计师常常自诩为城市的美容师,但是在设计中常会出现这样的表象:很多城市、院子美化的准则多寻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不能说是学习的缺失,但至少也是对自然短少查询、短少了解的成果。这个国际已有太多的制作,而园林设计正好是对这种制作的补偿,所以更要考究自然,而非操纵自然。

(一)“野草”之美

所谓“野草”之美是指平常之美,那些被忘记、被轻视、被蹂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由于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而这些才应该是现代最“自然”的自然。当园林设计师在做任何新建或改造的过程中,首要应该做的即是实地勘测、因地制宜地作设计图,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充分使用原有现场的全部自然条件。

(二)还原真实的自然之美

我们提倡设计中的自然流露是建立在初始自然之上的自然。在设计中应首要做到单元化,即按不同地域的不一样条件,查询剖析其特有的自然特征,遵从各地不一样的自然观,加以细分、充分使用,做出地域特征,合理使用区域条件。所谓自然观即是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起伏的地势等,这是一个大的抽象的影响着全部生物界的自然观。但是,单一块地的自然观则应具有单元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这样的自然景观才是真实属于每个单元、每片土地的。而园林设计师的责任即是遵从与利用这一准则。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空间的自然性概念解析 篇3

[关键词]自然化 建筑心理学 自然空间

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并将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塑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建筑空间环境,建筑空间是通过人为手段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空间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从人类启蒙时代寻求安全、被保护等简单和原始的需要,逐步发展为种类复杂、层次各异的心理需求,正如罗伯特·舒尔茨所指出,人们的居住有两种基本需要:获得居住某地的特有经历和敞向世界的精神感受,也就是既强调入从自然中分隔(居住某地),又强调入与自然的交流(敞向世界),人们主要是以这两种基本的需要为目的而建造建筑空间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建筑空间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出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其造就了空间的某种共性。现代建筑的空间中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所以称之为自然空间。空间的自然性具体表现在:

一、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是空间结构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任何人与空间造物都是处于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如城镇)中,并以它所处的环境为背景的。这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注重与环境的融合,表现传统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思想是统一的,例如岭南庭园,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等更加的融合环境,体现世俗生活。他们将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溶于自然因素之中,强化人与自然的对话。在这里,建筑空间与环境产生相互融合的关系。

现代建筑思想有对环境相互交融的思想,布鲁诺·赛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指出的“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这一原则,强调建筑空间与环境交融的关系。布鲁诺·赛维在这里提醒空间的塑造者们不能忘却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期望通过现代建筑的空间重塑这种关系,从20世纪初开始,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提出“有机建筑”,强调空间与自然的关系。赖特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但不是模仿自然,现代建筑注意空间组合与结合周围环境,并且在阐明空间观念的重要性时,还往往借鉴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哲理,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二、空间自身的表述方式

传统的建筑在处理空间与实体的关系上均表现出以空间表达为主的、通过实体与空间的“图底互换”实现空间的意义,自然空间趋向空间的净化,摒弃了所谓的折衷主义的复古思潮与繁琐装饰,建筑空间的造型为几何形的抽象组合,形成简洁、明亮、轻快的外部特征,空间设计自然流畅。密斯在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上设计的德国馆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这一建筑空间由许多花岗石板、大理石板、玻璃板以及水面等实体围合而成。通过水平向和竖向的实体以“围而不合”的方式组合空间,所有空间并不独立封闭,而是相互滲透,空间与实体之间并不是独立地表现空间,而是相互依存,在空间意义表现方面成为一种“图底互换”的关系。

三、空间的组织关系

建筑设计中空间的自然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空间不同于以往的古典主义建筑,它在建筑空间中加入了时间因素。希鲁诺,塞维称之为现代建筑语言的第六个原则——“时空连续”。有机空间在强调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非对称和不协调的手段,打破了对称传统建筑空间的单个灭点的透视方式,时空的加入意味着建筑空间视点的不断改变,并通过动线设置将不同的空间连成网络,使人在其中能获取空间的整体印象。

四、空间的界面处理

空间的识读主要通过空间界面来表现,界面是围合空间的实体要素,但是无论在岭南庭园还是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空间成为表达的主体,界面不仅是围合空间的元素,还成为表现空间意义的手段。界面参与空间的表达,是通过界面的复合多义来实现的。现代建筑为了适应灵活使用和可变的功能,空间分隔日渐自由,如密斯的“全面空间”和“流动空间”,使室内空间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贯通。由于空间界定的弱化,空间界面具有多种作用,界面表现多义性的倾向,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晚期现代派追求空间性质的不定性和模糊性,例如追求一种亦真亦假的模糊的空间感觉,或者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外部空间内部化,或者形成一种介于室内和室外的中间领域。又例如路易斯·康和贝聿铭的作品,界定空间的界面也趋于复杂化,多义性明显。这一切有利于形成界面融入空间表现,体现自身的复合多义。因此,在空间界面方面,表现为复合多义:空间界面不仅围合空间,而且参与空间意义的表达,表现建筑空间的具体涵义。

设计必然性 篇4

关键词:CI,企业识别,背景,必然性,偶然性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首字母缩写而来, 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的设计家莱蒙特·诺维和保罗·朗多在1930年左右的时间提出。CI由理念识别 (Mind Identity简称MI) , 行为识别 (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 和视觉识别 (Visual Identity简称VI) 三部分组合而成。接下来我们要解析这三部分各自的含义与功能, MI这一部分内容是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 并规划出企业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 它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 是企业的高层设计, 是CI的核心, 是推动CI计划的基础, 这就好比人类的大脑。BI这一部分内容是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 表现为对内制定制度、培训员工;对外公关营销、社会活动等。也就是说这是企业在MI的指导下的所有经营管理的相关行为, 也就是企业的做法, 是动态的表现, 就好像人在大脑的支配下, 所产生的行动, 例如我们想在餐桌上拿起一双筷子, 在去拿这个行动的时候, 我们不会去拿起旁边的刀叉。VI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 将上述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 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由此可以看出VI是企业理念的形象化、视觉化、也可以说企业的脸面, 是静态的识别符号, VI分为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两个部分, 基础部分包括了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辅助的吉祥物等。应用部分是基础部分的媒体应用, 包括了名片、信笺等办公事务用品、企业广告、建筑环境、商品包装和展示陈列等。由此可以看出MI、BI、VI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各有特点和自己的体系, 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CIS (企业识别系统) 。

接下来在探究CI的产生之前, 我们要去到二战之前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 这个时期是CI的萌芽期, 欧洲工业革命 (Europ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是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 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 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 工业设计在新技术的运用下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从工业设计方面说, 由建筑学家发起的设计革命已经扩展到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所有领域。在同时期, 德国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创办了包豪斯设计学院, 它是“国立魏玛建筑学校”的简称, 创建于1919年的德国魏玛和国时期, 是一所教学科研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建筑及设计艺术学校, 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创建的设计学院, 它的宗旨和授课方向是使艺术和手工艺与工业社会需求相统一, 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但在工业品造型方面, 而且在平面设计方面也把历史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德国AEG电气公司创办于1883年, 在1907年聘请设计师贝伦斯担任企业内所有广告、标志等设计工作,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企业聘请专业设计师的典范, 这标志着CI已经开始萌芽。

CI是在美国诞生, 其背景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是欧洲为CI

2. 杨恩德.《空间陈设艺术》.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原研哉[日].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伊拉姆[美].李乐山译.《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

在美国的诞生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战时期, 德国法西斯帝国主义滥杀犹太人, 挑起民族争端, 造成人们居无定所, 所以在二战期间, 大量的优秀设计人才开始流入美国, 这是CI在美国诞生的偶然因素。其二是美国企业的发展壮大, 美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多民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经济复苏,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工商企业发展迅速, 各行各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 企业经营朝向多角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原来的企业经营战略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企业现状, 建立一套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组织性的识别体系, 通过传达独特的经营理念, 树立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美国正因有着先天的人才、资源、土地等优势, 所以企业蓬勃发展, 这是CI在美国产生的必然因素。其三是美国的公路文化, 众所周知, 美国的所有公路都是高速公路, 而且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所以私家车成为了出门代步的必须工具。高速公路的发达带来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餐厅、加油站、快餐店、旅馆、停车场等应运而生。为了吸引驾车的人, 这些店铺都设计得简单明了。如加油站红蓝并用的招牌、可口可乐招牌上的白色波浪都是考虑到在瞬间吸引过往司机的作用。公路文化也使用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同时应运而生, 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店也迫切需要统一识别, 就举例麦当劳和肯德基, 同样都是卖汉堡堡的, 所以要让顾客能够再次光临, 出现“回头客”, 就得和竞争对手区分开。另外在建筑物、广告、标志等视觉设计上, 要求有规格统一、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认同的样式, 这加速了CI在美国的诞生。在这个时期最有代表的企业必然是IBM, 在1956年, 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 (IBM) 正式导入CI, 当时的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计算机市场的开发竞争中, 有意识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记忆, 这一形象记忆能体现公司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IBM公司通过CI的引入, 塑造了公司的独有企业形象, 使IBM公司在赢得公众信任的同时也在计算机行业中占据了霸王的地位。

日本在美国之后, 将CI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第三个阶段来到70年代以后的日本, 7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革命及信息时代的来临, 这是CI之所以能进入成熟期并广泛推广的客观基础。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的国家, 撇开历史因素, 我们应该对日本民族予以肯定, 在从美国引入CI的时候, 日本没有照搬照用, 而是创新地去研究CI, 将理念识别提到了三个组成要素的第一, 因为日本企业对CI的理解和追求, 是在实际需求中提升的, 其CI的理论更加符合东方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而建立起了非常有特色的日本型CI。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时日本的大荣百货、马自达等。

从CI的萌芽期、诞生期和成熟期的探索中可以得出, CI是在世界战争的偶然大背景与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下应运而生, 它是一个辩证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李锐试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原则2004年

空间思维的必然性 篇5

1、早期人类直观、浑沌的整体性思维

早期人类的思维,表现为一种直观的、浑沌性的整体思维,这一时期包括了整个前逻辑思维(亦称“原始思维”)和前逻辑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漫长的历史发展。所谓思维的直观性,是指思维具有的感性具体性,即思维还没有从感性具体中分离出来,一切思想意识的发生,都是由从某种具体的刺激物所引起,一切“思想”经验的交流,都要借助某种具体的或形象的实物、坐标、手势等媒介,才可实现。例如,他们没有抽象的“头”的概念。而只说“你的头,我的头”等等,或者运用形象的“会意”,表示事物的某些属性,如“硬”就说“象石头”,“长的”就说“象大腿”等等。所谓“浑沌的整体”,它包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指思维中的随意想象的空间性,原始人类是富于想象的,但是这种想象又是随意的和主观的。上山围猎,他们可以把某一意外事故同空中的飞鸟,山上的动植物,河里的鱼蛙,家里的主妇随意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并猜测存在因果的关联。但是他们并不理解这种思维的立体性质。

二是指思维中的思维形式的“一统性”,即在原始人类的思维中,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还没有分离开来,而是统一的隐含在某个具体的认识物中。例如,在北美的一些部落里,存在着一种“象征性的语言”,当两个部落要发生冲突时,一个部落就送去“战斧”一把,以示对另一个部落的挑战,而另一个部落如果接受挑战,就要把斧头拾起,如果将“斧头”掩埋,则表示“和平的成立”。这里,沟通两个部落的信息,既是某种实物,某个认识的客体,又是某种思想、意识的代表者。作为意识的表达者,它既可以表示“挑战”这个概念,也可表示“这是向我们部落挑战”的判断。还可表示“凡是有部落送来战斧就是向我们挑战,这个部落送来了战斧,所以,这个部落是向我们挑战”的推理。

三是指思维成果的笼统一体性。即在原始人类的某个认识成果里。往往包含着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或原始宗教里,既有家族血缘关系的知识,又有宗教、自然、历史、哲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在我国彝族原始宗教的传说中,就包括了“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人类由来、彝族历史、农牧狩猎的经验以及原始宗教、信仰、习俗等知识。这说明,原始人类还没有关于知识的分类,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初始的知识,混杂在同一认识系列中,因而,各种知识:上白天文,下至地理的种种猜测,统统混聚于某个浑沌的认识整体里。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前逻辑思维开始了向逻辑思维的过渡,从而使直观、浑沌的整体性思维的发展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致达到了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节点,这就是大约出现在人类50以前的现实。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个时期的思维方式,虽然是直接浑沌整体思维发展的至高点,但它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直观、浑沌的性质。

恩格斯在评述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时曾精辟地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又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考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就是直观的结果。因此,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逐个地加以研究。

由此可见,古希腊人对于世界整体性的认识虽然大大地超过了原始人类的认识水平,它用对世界整体的描绘代替了原始人类的虚幻的联想和主观描述,但是这种描述,仍然缺乏对细节的深入了解,因而一样带有原始的、素朴的性质。于是,按照认识自身的辩证法,为了真正看清事物的总画面,它就必须把认识对象从世界的整体中抽取出来,分别地,—个个地考察它们,必须使自身的“缺陷”“屈服另一种观点”,于是终于被分析性的思维所取代。

2、人类抽象、局部、分化性思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的出现,随着农业、航海业以及战争、建筑业的需要,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浅表了解和笼统、浑沌的认识,而需要对这个浑沌的认识整体加以支解,深入内部,去了解各个部分具有的性质及其功能。这样的一种认识可以说从古希腊的先哲把思维从世界的整体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的时候便开始了,而以亚里斯多德创立的古典形式逻辑科学,最富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到了17、18世纪,这种把研究对象从客观世界总体联系中割裂出来、孤立起来加以研究的方法,达到了极点,从而无论是它的“优点”,还是缺点,都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作为这种抽象的,局部的和分化的思维方法,使得各种经验科学得以建立起来,例如,化学、医学和解剖学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科学成果。从哲学母腹中不断分离出来的近代自然科学,以其巨大的成就迫使着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空白的自然科学退出了科学认识的舞台,表明了人类对直观浑沌笼统思维的扬弃。近代科学发展的日益数量化、体系日益公理化、方法由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因而大大精确化了人类的认识。同时,由于这种方法的割裂性、孤立性和片面性,使得本是互相联系的科学失去了应有的联系,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成了一些互不联系、各成一体的封闭体系,例如,物理学有物理学研究的一套概念、理论和方法;化学也有一套研究化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这样,各门科学都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而不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因而使得单一、定型化或固定化的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带来了如下不良的后果:第一,它使得各个学科成了互不来往的“孤岛”或“闭关自守”的“独立王国”,从而不能借鉴相关学科的重大成果,以丰富或补充自己的理论与学说。第二,这些学科体系自成一体,互相脱节,因而对于复杂的认识对象,不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揭示或验证某一研究对象的各种本质,妨碍了科学的综合与交叉科学的建立。

随着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愈来愈成为各门科学研究对象的整体及其内在本质的立体网络的障碍,愈来愈影响着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更多奥秘的揭示。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是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在大大小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而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他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现代科学对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最近钱学森教授还提出了渺观世界)的不断突破,必然要求各门科学从原来的单打一的互不联系的情况走向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工作的新阶段,必须把各个事物、各种性质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亦即必须进行整体性的思维。

现代人类整体性或立体性的思维

现代人类思维,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前提、辩证思维为核心而发展起来、完善化了的立体思维。19世纪科学上的三大发现(细胞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标志着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从事物的整体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系统考察物质世界的思维时代,而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方法的出现,则是这一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关于什么是立体思维,我们己在前面作了阐述。至于立体思维的思维形式、方法、与规律的丰富内容,不是这篇拙文所能说清的,我们只好留到以后作专门讨论。

钓鱼岛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篇6

2012年的“9·11”,全球范围烧起了两把火。一把,是日本在9月10日决定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同一天,中国宣布钓鱼岛领海的基点基线,双方火花一碰之后,中国各城市烧起的反日怒火;另一把,是针对美国电影《无知的穆斯林》,穆斯林国家烧起的反美怒火,当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为之丧命。两件事,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事后却不无可能证明,能有所关联,这即是“偶然性”。

我曾指出,钓鱼岛事件之所以发生、演变及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主要有三:(1)大趋势是美国战略的“重返亚洲”,剑指中国,这才有以“美日安保条约”为饵对日本的怂恿,支持日本挑衅中国;(2)第二个大趋势是日本在20年的经济疲困下,目睹中、韩崛起,刺激右翼军国主义复活,在美国壮胆下,悍然将钓鱼岛“国有化”,一旦事态发展到此一地步,对中国而言已别无选择,因为(3)钓鱼岛之得失,不仅关系中国民族主义与情绪,关乎巨大经济利益,更关乎巨大战略意义(与东海大陆架的划界有关),所以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无可退让。但这三个原本隐而不显的“必然性”,却因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个“偶然性”的举措(主张将钓鱼岛“都有化”)而被引发了,并汇聚成了一个必然将事态导致紧张的逻辑。这一切,原本都是在美国的盘算之中,即使今天不是钓鱼岛,明天也可能发生在某某岛。

美国剑指中国、重返亚洲的“模式”有几个要领或原则:(1)自己不出面,由代理人或马前卒打第一线;(2)目的在耗损中国、折腾中国;(3)但必须门面不破,因为一旦破了,中美就有直接交锋之风险,这无论在经济及军事上都不符合美国利益。所谓模式,即一体适用,既适用于南海,也适用于东海,即适用于菲、越,也适用于日本。

一切的谋略如此的顺理成章,然而事态却未能尽如美国的意志发展。关键的变化表现在两个人的发言上:

(1)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中国,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晤,稍后在回答记者时说,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安全义务“并不意味美国任由那些国家采取特定立场”;

(2)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电视台受访时,承认自己错估形势。他说,曾预想中日之间会因购岛一事发生摩擦,却未料事态会如此严重。他将考虑派出特使赴中寻求中方理解。

逻辑上,野田的变化(虽然稍后他还是很硬,强调在钓鱼岛“国有化”问题上,日本不可能让步)与帕内塔的“变化”有关,因为日本是美国的马前卒,卒要听帅的话。但帕内塔又为什么说出不会让日本“为所欲为”的话?只有两个合理的解读:

(一)跟中国有关。习近平对帕内塔说,日本的购岛行径是一场“闹剧”,并批日本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要日本悬崖勒马,并促美方不要介入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争议,要美国“谨言慎行”。

帕内塔应该是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上感受到了事态严重的压力,感受到美国有可能面对到的风险。如前所云,这不符合美国利益,因此需要踩一下日本的刹车。

(二)跟穆斯林世界掀起的新一轮反美风潮有关。美驻利比亚大使丧生后,事隔数日之久,美国才确定这是一桩恐怖组织的袭击,是预谋的,跟那部侮辱穆斯林影片无直接关系。这说明恐怖组织并未因本拉登被击毙而销声匿迹,反而开始以新形式新手段对美国展开反扑。

设计必然性 篇7

自信息科技发展以来, 我国的服装产业迅速崛起, 服装品牌遍布, 多样化的风格充斥着整个消费市场。因此, 市场对服装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着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育不断的发展。新形势下, 服装产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根据各类开设服装设计专业院校的培养方案, 对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以此使服装专业设计类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我国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步入社会加入职业岗位, 面临角色身份的转换。这种角色身份转换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自身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否开好头起好步, 能否顺利地把丰富的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过人的聪明才智最大可能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 提高自身角色身份转换速度, 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 是摆在初涉社会大学生面前亟须解决的大事。

近年来, 国内外各类服装院校均对服装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及模式做着广泛的研究。目前, 法国、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 在对服装类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由于西方服装产业的发展一直领先于中国, 在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方面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综合来看, 国外在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十分重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 对本专业的社会需求评价做深入分析, 整体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梳理过程得到很高的重视, 教学模式始终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 国内所开设有服装设计专业的各类院校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培养服装设计师为主的院校, 其服装设计专业通常开设在艺术设计学院的系统之下, 更侧重服装创意设计方面的学习。第二类是培养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双项技能的服装设计与工程院校, 着重打造应用性人才。第三类是打造服装工艺师的院校, 着重培养学生的服装工艺制作技能。在国内各类学科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下, 教学的手段及方法不断更新, 而服装设计课程的教育模式依然显得相对守旧, 与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传统模式已经不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能力、技能素质, 造成教育与实际需求的不平衡。随着服装消费市场的广泛, 教育与市场需求联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国内的服装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也受到强烈的关注。

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如今, 我们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服装专业教育的需求。因此, 为了使学习者适应市场需求, 在专业教育方面必然要加强改革。从而提高教育的水平与学习者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 设计类课程是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与必修环节。同时, 服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在复杂的多边环境下, 教育者有必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 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

目前,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创新不足产品风格定位不稳、款式抄袭现象严重, 而这些现象涉及的都是构成服装品牌的核心问题。产品是服装品牌发展的基础, 而服装的设计是品牌以及产品价值的最好体现, 有设计便有风格, 有风格便有品牌定位, 其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因此服装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服装产业的大形势发展。服装的设计被列为服装产业的关键, 以此为据, 理论研究与教育更将是促进服装产业发展的催发剂。高校的专业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是理论研究的主要来源, 通过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培养与打造, 加强国内服装品牌的原创性, 来提高服装产品的品质。

服装设计类课程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最基础环节也是必修课程。目前, 许多高校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刚刚兴起, 在发展初期, 普遍存在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待改善的现象。因此, 以各项教学方式相结合为手段的系统服装设计教育体系有必要被提出以及应用。

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 在整体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 其高等服装设计教育经历了一段艰辛和辉煌的创业之路。在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学者们的研究和实践下, 中国的服装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让我们存在这样的疑问:服装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是否影响了服装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 高等服装设计专业院校面临着的严峻课题是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的设计师。因此, 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加快培养国际化外向型服饰艺术设计人才, 成为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如今, 在国内的高校, 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式办学正在兴起。因此, 从教学体系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对就业的影响较为明显。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 更注重学生的款式创新能力, 使设计的作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 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毕业生的实用性, 是服装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中国服装产业处在腾飞的阶段, 服装教育受到绝对地重视。为国家与社会以及中国服装产业培养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是服装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作为服装艺术设计高等教育, 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下, 对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情况有必要被关注并顺应时代的发展。现在是信息科学的时代, 网络、市场充斥着各类新鲜的事物。作为职业教育培养机构, 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前沿信息的积累,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此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人文素质课的学习, 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质教育基础。加上知识结构的培育, 培养出文化素质与知识结构全面具备的优秀设计人才。其次, 目前我国各方面科技发展迅速, 社会正向高科技化发展, 各行各业都以高科技技术进行创新。服装的流行集中体现在服装的舒适、功能等方面, 这些都是需要在高科技条件下实现的, 这也要求我们在对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 要注重科学。

目前, 中国服装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的现象, 教学效果没有完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学院派设计过分追逐夸张的舞台效果, 设计理论夸张, 但一旦进入市场, 便展现出市场应变能力差等现象。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创新教学模式来适应市场人才的要求, 使学生能在步入社会时快速地适应服装设计生产和市场。

虽然有部分研究开始涉足国外借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模式等, 但目前我国某些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在教学的根本思想和实际实施上, 还是沿用早期灌输型的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室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模式等没有普及或者具体化采用的原因也和其表现出的缺陷有关。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实现服装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点, 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传统服装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实践性和显效性, 并拓展学生突破性的设计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以缩短学生的求学与社会应对这一磨合期, 以市场的真实课题项目做推动, 使学生迅速的适应生产与市场, 加强学生的岗位角色感。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较为特殊的门类, 涉及到很多边缘学科。如果简单僵化地套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践知识缺乏、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

因此,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对实践能力、时尚把握能力的特点, 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贴近市场和潮流需求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需要院校、企业与师生之间相互协作, 共同努力, 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紧跟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的需求,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公司在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上, 表现出对能力的重视, 其中实践经验尤为突出。纵观各大企业招聘启事, 工作经验的要求非常突出。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上, 注重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 包括对市场的调查、产品定位, 设计过程中对面料、款式独特的把握, 以及产品用何种形式宣传、营销等。因此, 服装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当前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 不能关起门来教授和学习服装设计, 应以鼓励开放和动手实践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企业中寻找可利用项目, 让学生参与完成。一方面增加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参考岗位角色教育模式的方法, 快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并不断从当前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中提取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为企业带去更新鲜的资源与人才实力。

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 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专业服装设计类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 服装专业课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服装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具有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理论知识的灌输强度太大。应从理论的单向学习向强调实践探索精神的学习方式转变, 将学习基础知识与技术能力的过程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必须要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的基本现状, 尽可能从以往烦琐与陈旧的知识, 向时尚前沿的最新潮流信息转变, 加强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及服装工业发展的联系。建构适应现代服装产业需求的适应性新型教学模式, 是培养具备服装专业课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材的重要保证。

必然之路:绿色室内设计 篇8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建造与装饰建筑, 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呢?判断建筑是否绿色, 更关键地还在于它所表现的绿色是不是符合生态学原则。

“天然”不等于“绿色”:“绿色”原则强调尊重自然, 但自然界是非常复杂的, 并不是天生就能够为人类所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石材是建筑装修过程中常用的材料, 然而自然界的很多石材都含有放射性元素, 释放出放射性气体。这会直接导致人体癌变, 危及人的生命。我国的有关标准, 石材的放射性等级可分为A、B、C三类, 其中只有A类石材才适用于家庭的室内装修, B类石材可适用于商场等公共空间, 而C类石材只能用于公路桥梁等设施。再如室内植物的选用。很多植物确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并不是任何地方的绿植都是越多越好。植物的光和作用告诉我们, 一般情况下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时, 会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 释放出氧气。但在晚间, 则正好相反, 会吸收氧气, 导致室内含氧量的减少。因此, 如卧室等, 就不宜放置过多的植物。

符合标准的不一定就是绿色的:对于某种材料个体而言, 其加工过程及所含物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但符合标准可能只是意味着其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各种材料在建筑环境中所挥发有毒物质的量与两个方面有关, 一是材料本身单位数量 (面积或体积) 中所含有毒物质的含量, 二是材料的总体数量, 因此, 虽然所用材料有毒物质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但由于在某一建筑环境中使用的数量很大, 那么, 其最终挥发的有毒物质的总量也会很大, 很有可能超过国家的安全标准。另外, 有毒物质的致病特性很可能因为多种物质的叠加而产生更强的毒性, 从而使得对人体的危害大大增强。建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还与使用者在该环境中的时间有关, 使用者在含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呆的时间越长, 其受危害的程度就会越大。因此即使在建筑装饰中选用的材料全部符合绿色标准, 但如果使用与搭配不当, 同样会产生非绿色的建筑环境。

室内设计的该与不该

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合适的温、湿度, 必要的风速, 新鲜的空气, 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等。既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关注环境, 在自身和对环境的需求上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 又要在使用过程中保护使用者, 不污染环境。

目前许多的室内设计中, 因为对“绿色室内设计”概念考虑不清, 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的浪费。

1. 不科学的功能设计

从建筑自身的角度来讲, 建筑设计的不合理或后期使用功能与初期设计的功能不相符而带来的浪费, 如空间过于迂回, 隔墙过多或空间过高, 装修时必须吊太低的天棚等等;从室内设计师来讲由于设计师缺乏对于功能组织的把握能力, 室内空间分划出现各种各样的违反原则的方式, 都是对功能性问题解决不利的方面。

2. 盲目堆积设计

不考虑室内的功用特点, 盲目地进行设计的堆积, 也带来了很大的浪费。社会发展至目前阶段, 人们更加欣赏简洁明快的风格, 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设计师应充分把握住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欣赏格调的变化, 过多的设计无疑会消耗大量的建材, 也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走向一个反面——以浪费资源为美。设计师应担当起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师作用, 极力推行符合环保精神的审美标准。

3. 为设计而改变建筑结构

室内装修往往会进行建筑结构改动。比如取消某一部分墙体或在墙体上开洞或取消某一根承重柱, 加固某一根梁, 砸开某一位置的楼板等。这些结构的改动影响了建筑本身的结构稳定性, 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某些建筑由于结构改动后带来了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 如取掉某根柱子以后带来的结构失稳, 而不得不进行再加固而形成了三次施工, 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 更加浪费。

4.能源浪费

室内最大的能耗往往来自环境控制中的设备需求, 设计中应避免过多的没有必要的设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 应尽快引入室内设计。

5.建材使用不当

化工材料含有对人体有伤害的各种物质, 如甲醛、苯存在于各类含有胶的建材中, 而这两种物质对人的伤害相当大;有些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避免或减少这类建材的使用对环境和人身有益。建材使用的不当还表现在对材料选择的浪费, 设计师应注意风格问题, 出于不必要的原因大量使用稀有的或贵重的材料, 都是对资源的浪费。

绿色室内设计的必然之路

要想在我国全面实行“绿色室内设计”, 应考虑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法律法规的健全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 人们正越来越自觉地在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绿色的因素。如同任何社会生活都应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实现绿色的建筑与室内环境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 依靠其规范作用,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 来规范人们在建筑与室内的设计、建造、使用等所有过程的活动, 确认、调整、保护和发展这一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国目前建筑装修市场的真实情形并不乐观。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有部分内容强调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但只是从大的原则性出发, 距离真正可操作的程度却还相差很远。

2.绿色环保, 以人为本——“绿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以人为中心”, 也不代表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 “以人为本”必须是适度的, 是在尊重自然原则制约下的“以人为本”。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对使用者利益的考虑, 必须服从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这一大前提。

因此, 要创造绿色的室内环境, 除了必要的法律法规, 还要通过道德约束使人们的行为自律, 使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贯穿于一切相关的活动之中。

我国国民关于绿色建筑室内的基本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本身的缺陷、执法措施的不力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使建筑业成为容易藏污纳垢的行业, 腐败现象蔓延, 殃及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与施工、管理质量。这些不健康的行为与绿色建筑思想背道而驰, 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原则的普及推广。

3. 建筑室内, 生态系统——提倡一体化设计

建筑归建筑, 室内归室内, 这种局部来考虑问题的思想是时候要摒除了, 我们应该树立整体的系统观念, 把室内、建筑、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对待。在进行城市或区域规划时, 就应考虑今后单体建筑和室内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可能地为今后单体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建筑与室内也必须坚持一体化设计, 从建筑设计开始, 建筑师就应该充分考虑今后建筑的使用要求, 如果由专门的室内设计师担任室内环境设计任务, 那么室内设计师一开始就应该加入设计的行列, 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工作中来,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建筑设计中所出现的先天不足, 减少室内装饰设计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重复思考, 减少资源的浪费。

4. 集采诸家, 科学设计——室内设计与其他工种的紧密协作

室内环境设计古已有之, 在近现代发展成专门学科, 除了室内环境设计这一门主课之外, 还有很多相关的辅助课程, 如人类工程学、工效学、环境色彩学、环境光学、环境声学、环境温度学、工程力学、材料学、古今中外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史和美术史等等。随着室内环境设计内涵的进一步扩大, 室内环境设计的参与者再也不仅限于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了, 整个室内环境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除了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以外, 还有更多的工种与人员参与其中, 包括电器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照明工程师、甚至还有社会学家等等, 很好地综合各个学科的优势, 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绿色室内设计。

5. 设计使用, 全程参与——设计与室内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群众参与

在绿色室内环境中, 使用者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突出, 使用者在室内环境中的行为成为影响室内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室内环境中的各种设施须由使用者来操作, 室内环境中日常用品的增减更是受使用者所左右, 而室内各种设施操作的正确与否、室内用品选择的合理与否, 都有可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态环境形成的各种因素。因此, 对于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而言, 其硬件的建成不可能成为室内生态环境的唯一决定因素。室内生态环境的形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有时这一过程甚至比初期的硬件建成更为重要。事实上, 只要使用者对原有室内环境中的任一元素进行更改, 就有可能因这些新元素的材料成分、使用特点、耗能特征、视觉特性等的不同而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室内生态环境的研究, 必定会涉及到使用者的行为, 从这一角度来说, 使用者也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设计师”, 使用者素质的高低、生态意识的强弱, 都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态环境的质量。

论居住区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近代中国的住宅发展缓慢、滞后, 但殖民者的入侵仍然带来了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随后战争频繁, 民不聊生, 住宅的发展几乎停滞。

建国以后, 随着人口大量增长, 城市不断扩大, 大量的成片住宅出现, 已基本形成了现代住宅小区的雏形, 但那时的住宅仅仅能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 并没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且建筑以平房为主, 容积率低, 环境较差, 缺少人为布置的景观。改革开放后, 由于建筑产业的发展, 施工工艺的进步, 社会分工的细化, 层数不高的楼房开始大量涌现, 其中以企业、单位集中建房为主, 这时的住宅区也称为单位家属区。但住宅区规划、房型设计等都不完善, 且人均居住面积较小。进入90年代, 住宅商业化的提出和房产改革的深化, 使“商品房”成了时下流行的名词。开发商们闻风而动, 异军突起, 房产热越演越烈。进入新的世纪, 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 使得很多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不应求, 房产大军更是如鱼得水, 不断炒作, 使房屋价格一路飚升, 房地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住宅小区。

2 现代住宅小区

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大致如下:

2.1 开发商的资本运作、土地及前期工作;开发商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 并通过种种手段购买到土地。

2.2 规划设计、施工建造;

在获得土地后首先进行规划设计, 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施工开始的同时进行发售工作, 边建边买, 充分利用业主的资金。

2.3 后期工作;

在施工结束后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后期的物业管理工作, 维持小区的正常的运行。由于资金等原因, 一般较大的小区要进行分期开发, 也就是重复上面的三个过程。

3 未来住宅小区———生态小区

3.1 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 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与区域和城市融洽, 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 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可持续性的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 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因此, 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 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 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3.2 生态住宅的内涵

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 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 在能源系统, 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 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 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室内外采用节水型器具, 采用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 (3) 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室内保证自然通风, 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 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 声环境系统方面, 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 要求室外日间噪声50d B、夜间噪声小于40d B, 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 B、夜间噪声小于30d B。 (5) 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 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 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 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 (6) 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 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 使用3R (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的材料。

3.3 生住宅的类型及特点

3.3.1 生态住宅的类型

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 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 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 去营造, 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 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 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 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其他类型除以上述外, 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3.3.2 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 而且, 从规划上看, 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 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 在具体设计上, 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例如, 除普通草本植物外, 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 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 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 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 注重节省能源, 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3.4 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 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 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 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 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利用水资源;规划用地;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结束语

从人类诞生至今, 住宅一直是在发展、进步的, 这也直接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住宅的建设数量和质量也将继续提升。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小区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一直到使用、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都是无害的, 不是种点儿草那么简单。由于要采用许多最新技术和建筑材料, 要建设垃圾及水处理装置, 一般房地产开发商根本无法承受。这些环保住宅现在可能很超前, 但它是我们住宅的发展方向。

摘要:人类的住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从人类诞生初期的巢居、穴居, 到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部落, 从奴隶社会城市的出现到封建社会城市的大量涌现和飞速发展, 伴随着里坊制的产生、发展、兴盛、桎梏, 人类住宅的质量、规模、材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 伴之而起的信息化和科技化对人类社会生产和居住生活也将引起极大的变化, 并将刺激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生态小区的出现必将使人类的住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 住宅的发展有着欣欣向荣的明天。

关键词:住宅的发展,现代住宅小区,生态小区,生态住宅

参考文献

谈依法治校的必然性 篇10

歌唱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的歌谣, 激越澎湃, 和谐优雅。

哲学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绚丽多彩, 令人神往。

伟人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壮丽辉煌, 令人遐想。

历史的车轮走进这金秋十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新月异, 法律意识的深入人心。当前, 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教育问题, 说得最多的还是教育问题。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学校暴力案件层出不穷;学校违纪违规事件屡见不鲜。不知有多少学生因教师的体罚而身心备受摧残, 也不知有多少教师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而心灵备受煎熬;不知有多少学校因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举步维艰, 也不知有多少学校的领导因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经济浪潮中而纷纷落下马来;更不知有多少家庭因学校的教育而苦恼神伤。请看这样一组画面:

浙江省金华市一名高中生, 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的下降和家长的压力, 竞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2004年2月23日, 云南昆明某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 因不满同学的言论, 而将四名同窗残忍地杀害于大学校园!

2003年, 辽宁省某中学因食物缺乏有力的监管, 而导致该校3000名学生集体中毒!

河北某中学, 因安全措施力度不够, 楼梯垮塌造成五名学生坠楼身亡!

2004年, 河北某女教师, 竞用刀划伤41名小学生的掌心, 来提高学习成绩!

还有一位教师, 因为学生的调皮, 竞用吃粪便的方法来对这些学生进行惩罚教育!……

面对这一幅幅悲壮的画面, 面对这一组组怵目惊心的数据, 面对这一件件血腥的材料,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 我深感震惊, 深感悲凉。为了驱除笼罩在我们校园上空的阴霾, 为了使我们的校园阳光普照, 多少有志之士, 痛定思痛, 振臂高呼!终于“依法治校, 依法治教”的呐喊响彻天宇, 华夏大地顿时掀起一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热潮!

依法治校, 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育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条件下, 加强学校行政管理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依法治校能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从而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也保障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外来的侵害。

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 我深感责任的重大。如何实现依法治校,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养, 依法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让学校事事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其次、要转变观念, 摒弃过去陈旧腐朽的“人治”思想, 让“法治”精神在脑海中生根、发芽。第三、强化服务意识, 讲求奉献精神。急学校之所急, 想教师之所想, 乐学生之所乐, 忧家长之所忧。第四、加强民主管理, 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的职能作用,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第五、依法治校要体现以人为本。学校是培养人, 教育人的地方。学校管理的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这就决定了人性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是相互依存, 相辅相存的, 二者不能偏废。没有人本精神, 依法治校就缺乏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脱离法治而空谈什么“以人为本”, 就犹如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这样的“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保障。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 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依法治校”最终落到实处。最后、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 明确学校办学的方向, 使教师学法、懂法、守法, 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让“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在校园中传扬。

依法治校是一剂良药, 他可治愈学校伤痕累累的躯体!

依法治校是一股清泉, 他可滋润学校干枯的心灵!

依法治校是一缕春风, 他必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依法治校是一轮朝阳, 他必将让我们的校园灿烂而辉煌!

上一篇:职业咨询下一篇:公共政策监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