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2024-08-25

继承权的法律保护(精选十篇)

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篇1

一、女性财产继承权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立法的不断完善, 对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在已存在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女性权益的保护, 是相对明确, 并且十分全面的, 同时对保护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继承关系也在不断的复杂化, 而我国现行的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法规, 已经很难将这些复杂的继承关系全面覆盖, 同时由于传统习惯和现代观念两方面对我国现在的继承法律产生冲击,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实现性别平等, 并在继承权中表现出来, 我国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 一) 农村和边远山区受继承习惯的影响

首先在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 就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 老一辈人认为血统的延续和财产继承都应以男性为主, 因为男性为家庭的生产劳动创造的贡献较多; 对上一辈的抚养和下一辈的养育, 男性承担的责任较多, 这就导致了大家理所应当的认为男性应当在财产继承时占主要部分。同时, 这也是老一辈们防止, 因为女性参与了财产继承, 而导致原有的财产过度的分散, 而造成男性对家庭的养育能力下降。在一些边远山区和农村, 甚至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家庭的财产只能由男性来进行继承, 女儿嫁出去了就不再是自己的家人, 而由于思想的落后, 教育水平的落后, 导致很多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妇女, 认为自己就是没有继承权的, 有些据理力争的也会被反对和抵制。

( 二) 离婚率提高, 女性再婚导致的继承权问题

这一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老年女性再婚, 因为他们自身继承了亡夫的财产, 再婚时就会受到子女的阻挠, 或再婚后有无继承权而产生种种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水平的不断开放, 现在许多人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 他们不再对婚姻持有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甚至为了避免家庭责任, 避免因为离婚而带来的经济问题, 而采取非法同居的行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空白的, 这就导致了非法同居的女性在权益方面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二、当代我国女性财产继承制度的立法问题

( 一) 立法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 民事立法在不断的完善, 完善速度也十分的快, 但相关的法律学者在财产继承法立法方面, 观念上还是有很多的误区。我国继承法的颁布, 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 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 想要将继承法实施起来, 还要面临隐藏在制度背后的观念障碍。所以想要继承法得到真正的实施, 就需要立法者不断的检讨和反思继承法在观念层次的问题。

( 二) 法定继承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继承法中有专门的一章来规定法定的继承制度, 男女均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这是我国法定的继承制度, 法定继承制度的范围代、位继承、继承顺序和和转继承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在这专门的一章中, 立法者有意的, 在建立男女平等的继承制度, 但真正实施起来, 却与这一立法初衷有所差距。通过调查不难发现, 在真正的司法活动和社会生产生活中, 对女性的财产继承权是没有特殊法律保护的, 而是与男性的继承权和配偶继承权保护一概而论的。而现阶段的现象是,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落后的村庄、开放的汉族人民、保守的少数民族人民, 女性财产继承权被侵害的现象都十分普遍,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继承制度在女性财产继承方面立法是有缺陷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配偶法定继承权保护不力

我国将配有规定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这是我国对配偶继承权重视的一方面表现。法律规定, 配偶同子女和父母共同享有继承权, 但第一顺序的继承权也并不意味着能够很好的保护她的利益。现在的社会现象大多是以三口之家为主, 那么配偶在家庭中做出的贡献就会比父母多, 但在继承方面去父母同样享有继承权, 我国的此项立法明显的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此方面的立法。

2. 将“必留份”制度等同于“特留份”制度

必留份是指能够保证继承人基本生活的财产份额, 只要是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和老人, 其中包括教育费、抚养费、生活费以及医疗费等。必留份的份额大小, 应当根据现实情况而决定, 他可能大于继承人的继承份额, 也可能小于继承人的继承份额。而特留份一般是针对有医嘱的财产继承而言。而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 却对遗嘱的自由产生约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的财产继承权缺少保护。

3.“代位继承”制度缺陷

代位继承主要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晚于继承人, 由继承人的直系晚辈来继承其财产的制度。我国在继承法中对此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定, 实行代位继承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是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 二是子女没有丧失继承权。而随着我国国民思想的不断开放,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代位继承方面的关系也变得十分的复杂, 而立法对此没有进行更新和完善, 这就导致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法律不能覆盖的方面, 这就导致不能对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进行有效保护。

4. 遗嘱继承制度的缺陷

我国对遗产继承也有着明确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制定于1985 年, 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的继承法对遗嘱的审查问题, 没有做出相关规定, 同时我国没有专门的制度针对遗嘱审查。在2000 年时, 司法部门制定并且颁布了《遗嘱公证细则》, 用以规范遗嘱的公证行为, 确定遗嘱的法律效力。但《遗嘱公证细则》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指导公民确立遗嘱和完善遗嘱制度方面很难发挥最好作用。第一, 遗嘱保密和实际效力很难确定; 第二, 是遗嘱检验制度的缺失; 第三, 如确定此遗嘱无效后, 对女性财产继承权保护的制度是空白的。

5. 遗产制度的缺陷

继承权是针对遗产而言的, 我国遗产继承是实施的有限责任继承制度, 在此制度中, 如何确立遗产的范围和法律地位就表现得十分重要。而恰恰我国在此方面的制度存在着疏漏。第一, 遗产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 第二, 遗产的范围过窄; 第三, 我国没有明确的建立遗产处理的制度。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叙述和调查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现在实行的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体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财产义务同财产权利相一致的特征, 这是融合了我国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的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 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稳定, 同时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 也不难看出我国在此项制度上对女性的忽略, 女性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的现象是普遍发生的。本文通过对女性财产继承权的现实问题, 以及女性财产继承权在法律中的立法问题, 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阐述。我国在追求更高、更快发展时也应在此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立法, 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我国的进步。

参考文献

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篇2

一、教学目标

了解遗产继承、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的含义和不同,了解遗产的内容、法定继承的范围、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遗产的内容、法定继承的范围、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公民的什么样的财产受法律的保护?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我们每人都有生老病死,不管你生前的财产是多是少;不管你是否愿意,

都有一个死后财产的“处分”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与之有关的知识。

二、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板书)

1、什么是遗产继承(板书)

请学生看书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制订遗产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指的.是谁?继承权是指什么?遗产继承包括什么?

(同学们一边回答问题,教师一边带领同学们画出书上的正确答案。)

2、遗产继承的方式(板书)

首先,请学生们看书并找出遗产继承方式的正确答案。

(1)法定继承(板书)

请学生们看书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法定继承?

②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③遗产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同学们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带领同学们画出书上的正确答案。)

请同学们看书第51页的“议一议”。

(教师总结:张某的一儿一女及他的姐姐均有继承张某遗产的权利。因张某的姐姐和张某一起生活。)

请同学们看书的第51页的“想一想”。

这样做不合法,依据继承法的遗产分配原则,一般情况下,公民李某的遗产,应当由其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等分配。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但是,不让出嫁的女儿继承遗产的“习惯”是不合法的。

(2)遗嘱继承(板书)

让同学们看书并回答问题:

①什么是遗嘱继承?

②遗嘱继承必需具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③遗嘱继承是否继承顺序的限制?

(同学们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带领同学们画出书上的正确答案。)

请同学们听案例并结合案例的内容讨论下面的问题:

郑州张方的父亲于197月6日突发脑溢血死亡。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张方发现有一张1994年10月7日在工商银行的定期5年的5万元存款单。因母亲已于前年不幸病故,家中只有他和妹妹俩人。他们商定由张方持存单到银行办理过户和存款手续。但工商银行以他的手续不合法为由,拒绝给他取款,也不办理存单的过户。

请问:银行这样做对吗?张方和妹妹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银行的做法是正确的。首先,存款人死亡后,即产生继承问题,也就是要根据存款人生前立的遗嘱或依照《继承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将属于被继承人(存款人)的个人财产予以分割。只有依法取得继承该笔存款的人,方有权要求银行办理存款的提取和过户手续。其次,因为取款时,合法的继承人需要有能证明自己合法取款的证明,才能从银行取得该存款的所有权。

张方和妹妹应取得证明自己合法拥有该存款的证明。该证明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公证。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向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这时需要遗嘱、继承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和户口本)、存款人的死亡证明等。银行凭公证处办的继承权证明书,办理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二是在对该存款的争议或是在尚未设立公证机关的地方,继承人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就存款人死亡后的继承问题进行审理,做出对该笔款处理的法律文书。

(提问)张方的父亲有遗嘱或没有遗嘱,张方及妹妹继承则分别属于遗产继承的哪一种方式?

巩固新课

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篇3

文/吴晨旭

原文: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出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

解读:

赡养包括经济赡养与精神赡养。所谓精神赡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尊重被赡养人的人格和关心其意愿,在精神上给予其慰藉,使其愉悦、开心,以享受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

案例:

曾经,精神赡养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备受争议。直至2007年6月,江苏省海安县86岁杨老太的一纸判决,才使这一争论尘埃落定。

杨老太一直与儿子一起生活。2004年8月,老人和儿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儿子一气之下搬了出去。之后,行动不便的老人曾请求儿子看在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份儿上搬回来居住,可是儿子、儿媳不为所动。于是,老人将60岁的儿子告到法院,请求判令儿子每月支付900元生活费,每周探视5次,每次陪护4小时以上。

2007年6月,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原告有退休金,其日常生活足以得到保障,无须他人提供经济帮助。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生活费的请求不予支持。法院同时认为,赡养父母不能仅被理解为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本案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定期探视符合人伦,亦于法有据,判定被告每周不少于两次探望原告,每次陪护时间不少于1小时。

房产继承权公证书是否存在有效期

文/亓红

近日,总有读者咨询房产继承公证书的有效期问题。老人一般都会问,因为家里面的各种原因,如果办完继承权公证书后,先不打算到房产部门办理房产继承更名的相关手续,那么这个房产继承权公证书是否会过期?

笔者在哈尔滨市公证处了解到:房产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的程序,依法对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因此,从法律上讲,继承权公证书是一直有效的,不存在期限问题。不过,根据房产部门的规定,如果房主死亡,房产部门办理房产继承更名时候,一般会需要房主的全部继承人到哈尔滨公证处申请办理房产继承权公证,由继承人持继承权公证书到房产部门办理更名过户手续。

如果当事人办理完房产继承权公证书后,不打算立即更名,也是可以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当事人办理完继承权公证书后,就必须及时到房产部门办理更名过户手续,当事人对于房产继承权公证书的有效期方面的担忧或者顾虑大可放心。但另一种情况除外,如因该房产继承发生诉讼,则有诉讼时效。

汉朝的身份继承法律制度 篇4

一、汉朝的身份继承之宗祧继承法律制度

1. 祭祀活动与宗祧身份继承。

宗祧继承也被称之为祭祀继承,系汉朝时期最为重要的身份继承法律制度之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先秦时期将祭祀与军事置于同等地位,将其作为“国之大事”。汉朝时期的人们由于受到科学条件的局限,认为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之外还存在另外的一个世界,在另外一个世界有自己已经离开人世间的祖先们安然地生活着。而且,人们相信祖先们具有超凡的能力且足以影响其子孙后代,对于祖先必须虔诚地进行供奉以此求得祖先对后人的恩泽和庇佑。汉朝时期,以及汉朝之前的先秦时期,家族的祭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家族活动,祭祀本身就是家族权威的象征,而主持家族祭祀活动的人在家族之中拥有权威地位,西周时期便已经将嫡长子或者长孙作为家族祭祀的主持人,实际上也就延伸到其将来成为家族权威的身份继承人,相关身份家族祭祀主持人继承特定身份的做法在东周和秦朝时期经过发展,到汉朝时期更为成熟完善。

2. 汉朝宗祧身份继承的内容。

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嫡长子长孙继承制度到了汉朝时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统治者的立法规定之后将嫡长子继承制度法律化,对此问题在《二年律令·置后律》中便有相关的记载。在各种身份继承之中,皇位的继承“兹事体大”,对皇族和对国家均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可谓最为突出的身份继承,而皇位的继承也通常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且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通常也还是得遵循此约束。汉景帝曾经想将自己的帝位传给弟弟梁王,有人便向汉景帝劝说此种做法并不符合制度。汉朝时期宗祧继承制度,表明已经将身份继承实现了法律体系化,将嫡长子立为所谓第一继承人,在被继承人身亡之后依法确定嫡长子所谓合法的继承人,构建了长幼分明、层次分明、体系分明的身份继承法律制度。该时期人们的身份继承观念较为突出,将嫡长子继承作为“汉法之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汉统治者十分重视嫡长子身份继承制度,对于社会政治中的一些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执行的继承事项,统治者通过法律的强有力手段予以更正。汉朝时期已经将宗祧继承这个身份继承制度实现了法律化,将其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

二、汉朝的身份继承之爵位继承法律制度

1. 汉朝爵位继承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密切挂钩。

除宗祧继承之外,爵位继承是汉朝时期身份继承的又一重要方式。所谓爵位就是帝王授予其治理之下臣民的一种荣誉,爵位等级越高则表明相对应的权利越大和充分,臣民们所获得的爵位能够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汉朝时期通过法令的方式对于爵位继承予以模式化、秩序化、等次化,将爵位身份继承分为不同的12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爵位可拥有不同规格数量的宅田,爵位身份和经济利益之间密切挂钩。按照《二年律令》的记载不同等级爵位薪俸待遇的不同,关内侯爵位被赐予二千石的封赏,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和官大夫、大夫爵位分别被赐予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三百石的封赏。《二年律令》同时记载了不同等级爵位授田授宅的标准,关内侯授95顷田、95宅,大庶长授90顷田、90宅,大上造授86顷田、86宅,而较低爵位的上造授2顷田、2宅,其余各等次爵位按照级别授予相应的田宅。由此可见,汉朝时期的爵位身份继承与经济和政治利益密切挂钩,不同等次爵位的经济政治待遇悬殊,爵位继承对人们的影响极大,统治者对此也高度重视,因此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予以长期固定下来。

2.“死事”和“疾死”系汉朝爵位继承的两种不同方式。

按照汉朝法律的规定,“死事”和“疾死”是该时期爵位继承的两种不同方式。所谓“死事”,也就是有爵位的人由于公事而死亡,将其爵位继承给有继承权的人。实际上,严格地讲,汉朝法律规定有爵位的人由于公事而死亡或者因公受伤20天内死亡的均可以“死事”的理由将其爵位继承给有权继承的人。《史记》记载,纪信子被楚军烧死之后,其爵位由其子继承;鲁侯涓在沛地的时候是舍人,其到了咸阳之后当上了郎中,后被汉帝封侯4800户,其功劳能够与舞阳侯媲美,其因公死亡之后由其母继承爵位;汉王被楚国军队在荥阳地区包围起来,为了搭救汉王的周苛被项羽破城之后烹弑,周苛为国捐躯,周苛就是较为明显的因公死亡,后来周苛的儿子周成继承了周苛的爵位被分为高景侯。由此可见,“死事”系一种优抚制度,在“死事”身份继承的场合,有爵位者都是为国家而死的,因此这些因公死亡的有爵位者的爵位被其相关人员继承,表示统治者的优待。汉朝法律明确规定了有爵位者因公死亡即“死事”的法定继承次序,有爵位者因公死亡之后按照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妻子、祖父、祖母、同居户籍中人的次序继承同级爵位。西汉初期,爵位身份继承主要以嫡长子继承为主,后来逐步将继承的权利人扩大到了孙子、侄子乃至养子。除了“死事”之外,还有“疾死”也是一种爵位身份继承的方式。所谓“疾死”也就是因为疾病等原因而非因公的自然死亡,在此种爵位继承方式下,有爵位者自然死亡之后的继承权人大致和上述“死事”爵位继承相同,而不同之处在于,“疾死”下的爵位继承并非完全是平级的,大部分的继承者均要被降低两级继承,爵位最低的有爵者死亡之后其继承人不能再继承爵位,避免继承者产生坐享其成的对社会和国家不利的心态。此外,和“死事”爵位继承不同,“疾死”爵位继承必须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法律制度。

三、汉朝的身份继承之户主继承法律制度

1. 汉朝户主继承法律制度的功用分析。

在各种身份继承法律制度之中,汉朝时期的户主继承亦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身份继承法律制度。户主继承,对于国家的赋税征收、徭役征发和每一户的家庭生活均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汉朝统治者严格规定了户主继承法律制度,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每一户家庭均能够较好地尽到对国家的赋税和徭役义务。为此,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户主继承法律制度的创建,将其作为重要国策予以推行,确保户籍数量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按照该时期的通常做法,嫡长子继承制系从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户主继承基本要求,因此嫡长子继承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被纳入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同时还得到整个社会和民众的充分认可。汉朝时期户主继承被称之为“代户”,该时期法律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户主继承人可以优先选择被继承的土地,户主继承人选择了土地之后其他的诸子再对其他土地进行继承。汉朝法律还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如果继承人没有立户的可以立户,继承人继承土地和住宅之后不足以立户的,官府予以补充相应的田宅。

2. 汉朝户主继承法律制度的一般规定。

汉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对户主继承的次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顺序为:被继承人的儿子→妻子→女儿→孙子→耳孙→祖父母→兄弟之子[2]78。由此可见,汉朝时期对于户主继承法律制度的继承次序,虽然同样属于身份继承,但是继承的顺位有所改变。汉朝时期和其他的封建王朝同样属于男权社会,男权社会之下由男子承担家庭和家族的“延续香火”的重要任务。因此,男子、嫡子在汉朝时期在家庭和家族成员之中尤其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法律制度中确认了嫡长子继承,将嫡长子作为最为重要的户主身份继承人,家庭中的长子、长孙作为优先的户主身份继承人,而女儿只有在特殊的情形之下才具有户主继承权。女儿能够继承户主本身便说明,汉朝社会虽然属于男权社会,但是女性同样拥有相应的权利地位,女性地位在汉朝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在许多朝代的女性并无继承户主身份的权利。按照汉朝法律制度的规定,上一顺位的继承人还在之时,下一顺位的继承人就没有户主继承权,这和现代法律制度还是有些类似之处,而不同之处在于现代法律制度中相同顺位的继承权人之中有着不同的直系亲属,而在汉朝时期的法律之中直系亲属作为继承人之时的继承权也必须分清先后秩序[3]83。

3. 汉朝户主继承法律制度的特殊规定。

上述一般规定属于汉朝户主继承法律制度,除此之外汉朝法律还规定了代位继承、遗腹子继承两种特殊的户主继承法律制度。《二年律令》中记载:“毋女令孙,毋孙令耳孙”,在没有女儿作为继承人之时,被继承人的孙子成为合法的继承人;而在没有孙子的时候,孙子的下一代耳孙便可依法成为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由此可见,上述继承关系类似于如今的代位继承,表明汉朝时期的户主继承法律制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汉书》记载:戴王刘前去世之前并没有留下子嗣,因此除去了封国,但是其后宫有遗腹子,皇帝便将册封刘前的遗腹子为泗水王,继承了刘前的爵位。《汉书》的这段记载,便是关于遗腹子的特殊继承。当前,我国的法律之中明确规定了遗腹子继承,而在汉朝亦有类似的规定和做法,表明汉朝时期户主继承法律制度较之于前朝有所进步。按照汉朝法律的规定,更为特殊的情形还在于,奴婢在特殊的情形之下也可能成为户主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如果并无任何亲属作为继承人,被继承人的奴婢可以成为合法的继承人,这比那些动不动就没收充官的其他封建王朝的法律制度先进和文明得多,其实这样的制度更加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避免社会产生更多的动乱,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是有着较大好处的。

摘要:汉朝身份继承法律制度主要有宗祧继承、爵位继承、户主继承三种,汉朝统治者通过对这些身份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达到了保障国家财政税收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汉朝,身份继承,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M].中华书局,2010.

[2]徐世虹.张家山二年律令简所见汉代的继承法[J].政法论坛,2002(5).

关于继承的法律意见书 篇5

房屋继承

养子女能继承亲父母遗产么,如何界定收养关系

一、养子女能继承亲父母遗产么

养子女是指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为收养人所收养的子女。根据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生父母之间的继承关系有两点:

(1)养子女是养父母的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养父母的遗产;

(2)依据上述的法律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消除,养子女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然而,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虽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但是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体现了继承法律关系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二、如何界定收养关系

事实收养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收养当事人双方均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其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以父母子女相称,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公认;双方相互间有扶养的事实。

(3)养子女与生父母在事实上已终止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未曾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对此,中国有关政策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对待。据此,凡符合前述条件的事实收养,国家承认其收养的效力,并予以法律保护。

遗产继承办理都需要哪些材料,亲属关系证明怎样写

一、遗产继承办理都需要哪些材料

法定遗产继承公证须提交的材料如下:

1、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证书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3、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

4、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

5、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如系第二顺序法定继承,则还应提供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6、法定继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该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7、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除亲自到公证机构为意思表示之外,需提交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等。

二、亲属关系证明怎样写

亲属关系证明

字第号

根据档案记载(或经调查或经向知情人和调查),兹证明(男或女,年月日出生,年月日死亡,生前住xx省市街号)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共有以下人:

父亲:,年月日出生,年月日死亡。

母亲:,年月日出生,年月日死亡。

配偶:,年月日出生(于年月日与被继承人结婚),现住省市街号(或于年月日死亡)。

长男:,年月日出生,现住省市街号(或于年月日死亡,生前未婚亦无子女)。

次男:,年月日出生,现住省市街号。

省市公证处

公证员

年月日

论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问题 篇6

关键词:涉外;无人继承;遗产

无人继承财产,亦称之为“绝产”。它是指原财产所有人具体明确,但是由于原财产所有人在死亡时没有留有遗嘱,而按照一般的遗产继承程序又无法确定遗产继承人时,该遗产被确定为无人继承财产[1]。由于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确定无人继承财产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及责任承担方面,不同的国家对此都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本文主要从无人继承财产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及责任的涉外性和法律适用建议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无人继承财产主体的涉外性

无人继承财产的主体既包括接受财产继承的继承人,也包括死亡时留有遗产的被继承人,他们在涉外继承的法律关系中相辅相成,相互依存[2]。在涉外无人继承财产主体方面,只要有一方当事人具有涉外性,即具有外国国籍或者在外国拥有固定的住所,那么在财产继承的法律关系中就应当以涉外继承关系来处理。

二、无人继承财产客体的涉外性

民法中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而在继承法律关系当中也不例外,其客体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财产。无人继承财产的客体的涉外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对于继承人来说,只要其国籍或者居住地与被继承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处于不同的国家,那么其遗产继承就具有涉外性;对于被继承人来说,只要其死亡时遗留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与继承人的国籍或者经常居住地处于不同国家,那么财产的继承就属于涉外无人继承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

三、无人继承财产涉及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涉外性

在涉外无人继承的法律关系中,无人继承财产的主体与客体互享权利、互负义务,但其权利和义务又因不同国家对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归属的法律规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国立法在无人继承归属上通常都规定在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后由国家来继承剩余的财产。虽然对于无人继承财产归属上各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对于国家作为继承人的定位以及身份问题仍然具有较大差异。目前大致有两种理论[3]:

1.特殊继承人理论

该理论把国家和政府假定为法定继承人,认为若发生无人继承的财产状况,不论该财产处于哪个国家,都应该以被继承人的国籍身份来确定继承人,也即以该被继承人的国籍国作为法定继承人来继承该遗产。

2.先占权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自罗马法,是指被继承人既无法定继承又无遗嘱继承时,其死亡后的遗产应作为无主物处理。对于该无主物,国家有权依照先占理论将其收归国有而无需经任何其他国家的同意。

以上两种理论对于无人继承财产归属的定位各不相同,但在权利义务方面,两者又具有一致性。上述两种理论均承认了国家作为无人继承财产的最后继承人地位,但国家本身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又因其以何种身份来参加继承而有所不同。前一种理论认为国家作为该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应按照继承法对普通自然人的规定来处理继承问题,即国家在继承前要以被继承人的遗产对其生前债务进行偿还,清偿完后的剩余财产才能收归国有。而后一种理论认为国家只是该无人继承财产的先占者,对于被继承人生前负有的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在遗产管理人对相关债务清偿后,国家对剩余财产享有所有权,即使后来又有新的继承人出现,并对该遗产主张所有权,国家也不负有返还该财产的责任。

四、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建议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还没有达成共識。有些国家根据涉外继承的一般原则来处理相关问题,少数国家根据遗产继承的准据法作出相关规定。例如,在统一制中,主要有适用继承的准据法、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和财产所在地的法律等规定;在分割制中,把无人继承财产按照动产和不动产分别处理,适用不同的法律情形[4]。

我国对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同样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以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确立如下标准:首先,要按照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来处理,与国际接轨;其次,对于没有条约规定的,要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分别处理,不动产可以收归国有,动产可以按照国际互惠原则进行协商处理;最后,对于既无条约又无互惠关系的,可以依先占原则把该无人继承财产视为无主物收归国有。

五、结语

总的来说,当今世界人员交往和财产流动日益密切和频繁,由此产生的涉外遗产继承问题越来越多,由于世界各国立法的不同,如何恰当的解决涉外无人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适当的法律,不断完善国内法律制度,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有关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归属问题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萍.论涉外财产继承的法律适用[J].宁夏社会科学.2003(06)

[2]李莎.国际私法中涉外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J].中国公证.2007(03)

[3]谢慧.无人继承财产法律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07)

[4]吴俊霖.浅析我国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J].知识与经济.2011(12)

作者简介:

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篇7

关键词:宣告死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宣告死亡是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自然人死亡的制度;原则上, 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果。遗嘱继承又称意定继承, 指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是与法定继承相对应的一种继承方式, 如果二者同时存在, 遗嘱继承通常优于法定继承。宣告死亡和遗嘱继承是关于死亡的两种法律制度, 在特定情况下二者的法律效果会产生冲突。笔者探讨的特定情况是: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后, 失踪人在生存地所立的遗嘱与宣告死亡结果引起的法定继承的冲突问题。

一、特定情况的界定

笔者选取的这种情况在时间和遗嘱的内容两个方面具有特殊性, 意在截取典型, 说明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和宣告死亡后遗嘱继承的实际效力。

1、立遗嘱的时间是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后

失踪人在生存地立下遗嘱, 然后在法院撤消宣告死亡前自然死亡。排除以下两种情况:如果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前, 失踪人立下遗嘱并且这份遗嘱客观地出现在管辖法院的辖区内或者在失踪人亲属, 利害关系人的掌握中, 宣告死亡后的法律效果等同自然死亡: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如果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后, 失踪人在生存地立下遗嘱, 然后回到原来的生活地域, 法院根据申请依法撤消了宣告死亡, 这份遗嘱的法律效力遵守继承制度的一般规定。

2、遗嘱内容的界定

失踪人在生存地立下的遗嘱内容处分了死亡宣告前原住所地的个人财产, 是否有效?即失踪人在生存地法律行为的效力范围是否适用于原住所地。如果失踪人在生存地立下的遗嘱内容没有涉及到自己原来的个人财产, 所立遗嘱的内容在失踪人自然死亡后依照继承法确定其效力和执行问题。

二、现行法条如何解决该冲突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条的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是说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而死亡是自然人权利能力消灭的惟一原因。《民法通则》第二十四条第2款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可以看出民法通第九条和第二十四条的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在宣告死亡后果与实际后果的冲突协调问题上, 由于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 表现在司法实践上, 必然导致法律规则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 (试行) 》第三十六条第2款中规定:“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 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 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 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这一条款说明了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在宣告死亡期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了优先性。

那么是否认为失踪人在生存地所立的遗嘱绝对优于宣告死亡结果引起的法定继承呢?如果说宣告死亡后果与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冲突的, 则以实际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那么宣告死亡判决在没有被撤销前它的效力、权威性、强制性又何在?这样一来, 以实际后果取代了宣告死亡后果, 将会使宣告死亡制度设立的宗旨和意义荡然无存。相反, 一味以二者冲突时宣告死亡后果为准, 将会使虽被宣告死亡但仍然在异地生存的人的人格及能力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到该公民在异地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由此可见, 对宣告死亡后果与自然死亡后果的冲突及协调问题决非一个简单地非A即B地直线式的认识问题, 对该问题的解决, 仍需要根据民法原理进行深入地分析, 在此基础上, 才有可能对二者的冲突进行合理地解决。

三、法理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 (试行) 》第三十六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笔者提出的特定问题难于给出答案或产生不当的效果:如果完全遵行它, 被宣告死亡人在生存地所立遗嘱的法律效力优先于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效果, 遗嘱可以推翻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定继承, 造成原住所地的相关财产秩序的混乱, 违背这项制度的立法宗旨。如果遵循宣告死亡制度稳定原住所地的相关财产秩序这一立法宗旨, 否认笔者所讨论的这类特定遗嘱的效力, 会与现行法条冲突, 即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可见, 我国现行的法律存在漏洞:法律确认失踪人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 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优先性, 却没有明确这种优先性是不受地域限制的绝对优先, 还是受到限制的相对优先?解决的办法必须求助于对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及奉行的原则进行分析。

1、宣告死亡制度设置的目的

按照传统民法理论, 宣告死亡制度或者说死亡宣告, 并不是剥夺失踪人的主体资格, 而是使失踪人因长期下落不明所造成的不稳定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 是为了结束因自然人失踪而导致的其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以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宣告死亡法律制度重点保护的是利害关系人的权益, 当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重新出现或者说有人确知他没有死亡时, 那么由于死亡宣告所产生的效果将给自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反如果已经死亡的自然人因长期生死未明, 则不能解决因失踪人生死不明而引起的民事关系的不确定问题, 而宣告死亡制度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因此, 宣告死亡制度涉及到失踪人的利益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相冲突的问题。两相权衡, 民法以牺牲失踪人的利益而保全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尤其是当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被认为实质上涉及社会生活秩序时, 民法所作的选择是具有合理性的。宣告死亡制度在重点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之外, 奉行利益相对平衡的诚实信用理念, 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2、对失踪人利益的有限保护原则

宣告死亡制度奉行了利益相对平衡的诚实信用理念。任何法律制度都是对某种法律关系中的利益进行分配的工具, 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 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在自然人失踪后导致的不稳定民事法律关系中, 宣告死亡制度重点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对失踪人的利益采取了相对否定的态度。失踪人在死亡宣告后被撤消前, 如果因为自己实施法律行为与他在原住所地的利害关系人发生利益冲突, 法律应该有限地保护 (甚至不保护) 失踪人的利益。原因何在?在于失踪人对于这种利益冲突的出现主观上具有过错, 甚至是故意或严重过失。

失踪人有充足的时间将自己生存的信息传回原住所地, 消除失踪引起的不稳定状态。以我国的现行法律为例, 从失踪人在原住所地音信皆无到法院宣告死亡, 包括法定期间, 公告期间;二者相加后, 正常失踪的长达5年时间, 意外原因的也有3年时间。法律为失踪人传递生存信息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现代社会通信设施的普及为失踪人传递生存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存在技术阻碍。电话、电报、传真、EMAIL等等, 失踪人传递生存信息在技术上通常不存在障碍。

失踪人传递生存信息不存在智力障碍, 在笔者的这种特定情况里, 失踪人有能力立遗嘱。如果他有能力立遗嘱, 就表明他有足够的智力传递生存信息;即使他立下的是口头遗嘱, 他同时也能请求别人代为传递生存信息。

通过以上因素的考察, 排除了失踪人不适时传递生存消息的合理性。因此, 如果失踪人没有传递生存信息, 在原住所地域内引起相关的法律关系不稳定, 无须多言失踪人至少有过失, 主观上是有过错的。

四、解决该法律冲突的思路

基于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是消除因某人失踪在原住所地引起的法律关系的混乱状态;因为失踪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 在原住所地, 法律侧重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相对轻视失踪人的利益;失踪人在生存地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获得的利益应受法律完整的保护。

为了既能实现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宗旨, 又能妥善协调因该制度的实施导致的宣告死亡后果与实际实施的法律行为的冲突问题, 因而在立法技术上就有必要对宣告死亡后果与实际死亡后果或实际实施的法律行为的范围加以适度的限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划定地域上的界限。认定失踪人死亡地域范围仅限于以失踪人原住所为中心的法院管理区域内, 超过这个地域的法律关系即不受死亡宣告效力的影响。因此, 失踪人于死亡宣告后在其他地域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上面对宣告死亡后果范围的限制,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实质上也是对实际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如果该民事法律行为与死亡宣告后果相抵触的, 除了失踪人或其利害关系人依法撤销宣告死亡判决外, 该民事法律行为在判决生效的范围内不得与宣告死亡判决所引起的后果相冲突。二者冲突时, 应以宣告死亡后果为准, 这是因为宣告死亡判决发生的后果具有法律强制力, 在没依法撤销前, 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与之抵触, 否则无效。同样, 失踪人在自然死亡前所作的与宣告死亡后果相冲突的处分行为亦为无效。

因此, 对于笔者所讨论的特殊遗嘱, 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后, 失踪人在生存地立下遗嘱, 然后在法院撤消宣告死亡前自然死亡。法律效果应该是:第一, 如果遗嘱内容处分了自己在原住所地的个人财产, 在原住所地, 法定继承优于遗嘱继承。原因是:在原住所地, 失踪人被宣告死亡后, 遗产根据继承法分配给继承人, 失踪引起的不稳定的财产关系获得了稳定;如果承认上述遗嘱, 稳定的财产关系将会再一次经历混乱, 这有悖于立法目的。由此引申, 即使遗嘱立于失踪后死亡宣告前, 这份遗嘱如无正当理由而在原住所地出现于死亡宣告后, 法律效果同上。

第二, 如果遗嘱内容处分原住所地的个人财产是失踪人于被宣告死亡后在生存地获得的合法财产, 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依照继承法确定其效力。现代社会发达的民事法律制度和便利的证券交易制度为投资、经营行为提供了隐蔽性和广阔的地域, 失踪人被宣告死亡后可以利用上述制度将在生存地取得的财产投资到原住所地, 如果这些财产进入遗嘱内容, 在原住所地也应遵循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第三, 如果遗嘱内容没有涉及到自己在原住所地的个人财产, 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四条第2款, 所立遗嘱的内容在失踪人自然死亡后依照现行的继承法确定其效力和执行问题。

综上所述, 为解决宣告死亡中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优先效力问题, 应对现行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三十六条第2款进行修改, 对宣告死亡的空间效力加以考虑, 准确阐明在怎样的地域范围内生效, 明确规定宣告死亡的地域效力及自然人在宣告死亡期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对优先性。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尹田:论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J].法学研究, 2001 (6) .

[3]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4]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论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与继承 篇8

一、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

冷冻胚胎能否视为法律上享有权利的“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司法实践有着极大的影响。关于胚胎的法律性质, 主要存在三种争议。一是主体说, 该说将胚胎认定为早期阶段的自然人。二是客观说, 此说主张胚胎仅是精子和卵子捐赠者的财产, 将其视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三是中间说, 此说主张胚胎处于中间位置, 既不是一项单纯的财产, 也不是一个被法律承认的自然人。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也并未对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但笔者倾向于中间说。首先, 不应将胚胎视为法律上的主体。依照现代各国法律的规定, 胚胎不是法律上的人, 不应享有生命权。胚胎具有生命的迹象, 是“潜在”的自然人, 但还不是自然人, 不能享有自然人一样的法律保护。若将胚胎视为自然人, 在伦理上面是存在缺陷的。随着胚胎冷冻技术的提高, 冷冻胚胎可能在自然人去世多年后依然保存完好, 如果将胚胎视为主体, 那么销毁胚胎的行为, 无异于杀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 要么让胚胎移植出生, 要么医疗机构永久性的保留胚胎。如果让胚胎移植出生, 容易造成世界人口的进一步膨胀, 人伦关系和血统辈分也会变得非常混乱, 令人难以接受。如果让胚胎永久性的保留在医疗机构, 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其次, 也不宜将冷冻胚胎视为物。如果将胚胎认定为法律上的物, 也有可能产生与常理相违背的结果。冷冻胚胎虽不是人, 但具有发展成为人的潜力, 若胚胎为物, 那么从胚胎成长为人便是由物转变为人的过程, 目前的法律体系还无法解释从权利客体到权利主体转变的过程。而且, 根据传统民法理论物是可以转让的, 若胚胎为物, 也就意味着胚胎可以自由转让, 这是与人类尊严相违背的。

最后, 既然不应将胚胎视为法律关系主体, 也不宜将冷冻胚胎视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那么能否有一种更为适宜的观点呢? 中间说介于上述主体说与客体说之间。提出该学说是为了保护独立存在却又不适合界定为人也不适合归类为物的法益。胚胎作为人类潜在的生命, 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这是对人类尊严和伦理道德的维护。在给与胚胎充分保护的同时, 并不意味着, 胚胎具有自然人一样的地位, 因为胚胎发育成人的可能性毕竟是有限的, 如果胚胎具有和自然人同样的法律、道德地位, 将会带来难以预计的伦理道德风险, 也会制约科学的进步,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以中间说的模式来保护胚胎。

二、冷冻胚胎的继承问题

在无锡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中, 胚胎能否被继承是此案的焦点问题, 就此问题, 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一审法院认为胚胎是含有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 有发展成生命的潜能, 但沈某与刘某夫妻均已死亡, 代孕在我国也不合法, 因此已无法通过手术达到生育的目的, 故冷冻胚胎不能成为继承的标的。二审法院认为胚胎是介于人与物之间的过渡存在, 应受到特殊尊重与保护, 但在行使权利时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和损害他人的利益。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 胚胎不能买卖、赠送和禁止实施代孕, 但并未否定权利人对胚胎享有的相关权利, 不能基于部门规章的行政管理规定对抗当事人基于私法所享有的正当权利。

笔者是赞同二审法院结论的。上文中我们认为胚胎是一种介于主体与客体间的中间体, 它有成为人的潜力但又还不是人, 虽然有和一般之物不同之处, 但某些情况下还是可以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冷冻胚胎虽然没有被我国《继承法》第3 条作为遗产的范围明确的在前面六项列举出来, 但因其是介于主体与客体间的中间体, 此时有理由将其纳入到该条第七项“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中去。在一审中, 法院认为如无法实现生育的目的, 冷冻胚胎的继承将毫无意义, 因此认定胚胎不能被继承。实际上中国大陆不允许代孕与胚胎能否继承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不能以此认为胚胎不能被继承。若想实现胚胎成为人也并非无计可施, 一是等待我国立法的改变, 再一个可以到代孕合法化的其他国家进行代孕。因此, 笔者认为冷冻胚胎是可以被继承的。

综上, 冷冻胚胎不同于一般的物, 它是介于主体与客体间的中间体, 在我们给与它人类的尊重与保护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它还未成长为人类, 因此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物, 既为物, 便可以被继承。无论从法理或情理上冷冻胚胎都应该被继承, 继承冷冻胚胎对于失独父母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摘要:人类社会中的不孕现象不断增多, 很多夫妻选择通过人工辅助生育技术来延续生命, 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生育方式, 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2014年的无锡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便是全国首例进入司法程序的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本文将就此案讨论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与继承。

关键词:冷冻胚胎,法律地位,继承

参考文献

[1]孙国良.夫妻冷冻胚胎处理难题的法律解决[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 (1) .

[2]朱振.冷冻胚胎的“继承”与生育权的难题[J].医学高新技术伦理, 2015 (3) .

[3]张圣斌, 范莉, 庄绪龙.人体冷冻胚胎监管、处置权归属的认识[J].法律适用, 2014 (11) .

孟子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篇9

关键词:民贵君轻,暴君放伐论,性善论

孟子, 名孟轲, 战国时期邹 ( 山东邹县) 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泰斗级人物, 仅次于孔子, 人称“亚圣”。孟子的很多观点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但在此基础上, 也提出了一些更为有建设性, 更具革命性的观点, 这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下面分别就继承与发展进行陈述与分析。

一、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

( 一) 仁政思想

作为孔子的头号崇拜者, 他曾经说, 孔子的思想是出类拔萃。现实中, 孟子把向也孔子学习作为其一生的理想。因此, 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如出一辙。而其最核心的思想, 便是仁政思想。

进入战国时期, 封建地主制度在中国完全确立, 而封建制度本身的一些固有顽疾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封建地主大肆地兼并土地, 使得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激化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要寻求一种先进的统治方法, 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在众多出谋划策的学者当中, 孟子受到了最大的重视。他提出, 为有对被统治者施行仁政, 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者, 自能得天下。进而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仁政主要包括三项主要内容:制民之产; 不违农时, 保护生产; 减租减税, 反横征暴敛。

“制民之产”, 即为让人民有自己的财产。正对应孟子所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让百姓能有稳定的财产, 才能安定民心。而在当时, 农民最迫切的愿望便是拥有土地。这一主张正符合了当时的形势, 孟子认为,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使得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既然让人民有“恒产”可以使天下长治久安, 那么一切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的政策, 也就自然地随之而来。要让人民有财产, 首先就要不违农时, 保护农业生产。为了让人民的财产不减少, 也就必然要实行减轻租税, 反对横征暴敛。只要主思想正确, 接下来的政策必然顺理成章。因此, “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精髓就是‘民本’思想。”它与孔子的“仁”, “礼”思想一脉相承, “仁政”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讲, 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 二) 尊贤举能; 徒法不足以自行

孔子提倡“为政在人”, 而孟子对这一点的学习是很认真的, 所以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尊贤举能, 便是最直接的体现。即所举之人必须是贤人, 能人。另外, 对应孔子的“人存政举, 人亡政息”观点, 孟子进而提出了“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思想。孔子与孟子都提倡人治,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流观点, 即为“贤人治国”思想。如果说孔子是主张人治的始祖, 那么孟子则是他最好的继承人。与孔子一样, 他的思想依旧存在片面性。从他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可以看出, 孟子的观点反映出他的“英雄史观”, 即片面强调了当权者的个人作用, 无视法律。他曾经说: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期间必有名世者。”可见, 他已经认为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历史的发展, 这种历史循环论, 在今天看来, 即是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进化的理论。从这一点来讲, 尊贤举能, 徒法不足以自行, 更是对孔子法律思想“为政在人”, “人存政举, 人亡政息”的继承。

( 三) 重教化, 省刑罚

对应孔子“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 孟子对其思想再一次继承, 即为“重教化, 省刑罚”。孟子与孔子一样, 崇尚道德教化, 而将刑罚置于次要位置。但孟子并不是主张放弃刑罚, 而是从“德主刑辅”的思想出发, 提出了“先德而后刑”的主张。对于可开化的人进行教化, 而刑罚的实施则要慎重。“省刑罚”, 也是孟子仁政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刑罚多, 即是对百姓的不仁, 主张统治者减少刑罚。这样才能是国家安定。总而言之, 孟子与孔子一样, 也是主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

二、孟子对孔子法律思想的发展

不能突破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在这一点上, 孟子也是十分成功的。经过对孔子思想的学习研究, 孟子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 在一些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建树, 并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解答。

( 一) 从“重礼”到“重心性”

孟子已经从“礼”这种形式, 上升到“人性”这种实质上来了。心性论是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其内容包括一系列小内容。它是以性善论为基础, 强调人格休养, 道德教化, 舍生取义等等。在以天人之际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哲学中, 其核心应在于人, 而不在于天。这既是孟子所崇尚的。

心性论对今后的儒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 与孔子的“仁”相比较,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答了为什么要“仁”。这种意义, 他弥补了孔子仁学的缺憾, 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从而使其真正变得切实可行; 其次, 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 从而将宇宙人生打成一片。孟学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孟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主要即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 二) 从“以德治国”到“如何有德”

如果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是良策, 那么孟子就是最早分析这一良策该如何实施的人。以孔子的德治思想治理天下, 是儒家学派的共同观点。但现实告诉我们, 不可能人人都对“以德治国”感兴趣, 总会有缺德的人。针对这一现象, 孟子通过对社会犯罪原因的分析, 解答了如何能让人民“有德”的问题。孟子认为, 要让人民有德, 必须让人民有稳定的财产, 即上文提到的“恒产”。孟子这种从客观实际入手分析的举动即是对孔子“礼”的发展。这种挖掘犯罪原因的论断正是当今犯罪学理论的萌芽。“有恒产者有恒心”, 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 是十分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即为物质决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有恒产, 就有恒心, 从而达到“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 三) 从“当权者严于律己”到“民贵君轻, 暴君放伐”

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其“仁政”的思想基础上, 提出了“当权者要严于律己”的主张。到了战国时代, 孟子在其基础上, 又加之以重民思想, 演化为了儒家革命论, 即孟子所说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并直接指出, 暴君可以诛杀, 因为即便君权十分重要, 但君权要有限, 应顺应民心, 不可胡作非为。这相对于孔子的思想来说, 无疑是更加具有革命性的。孔子的原始民主思想, 只是强调了当权者个人的修为, 具有单向性; 而孟子的理论对孔子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民贵君轻”和“暴君放伐”思想进一步鼓励了民主运动的思想, 从单一的个人修为, 发展为君民互动的发展模式, 这不得不说是孟子思想理论中的精华之处。

( 四) 孟子先验的人性论

性善论是孟子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也是他一切理论观点的出发点。所谓性善论, 即是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生来就具备美好的品德, 都能接受道德的教化。性善论的提出有它的历史背景。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 孟子所在的战国时期, 各个国家都已经通过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统治过程中出现了专制, 暴政等弊端, 使得不同层次的百姓产生了不同性质的想法, 社会思想一片混乱。为了挽救这种混乱的局面, 就必须探索出人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现实需要的迫切性, 使得孟子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 关于人性的论证更加系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形成的。

孟子所谓的性善, 包括四个“善端”, 即是广为人知的“仁”、“义”、“礼”、“智”。这四个“善”构成了性善的所有内容。“端”即为萌芽之意, 正所谓“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 《孟子·告子上》) 因为孟子认为“四善”的根源在于心, 所以性善论也为他的仁政主张提供了依据。

之所以说性善论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是因为孟子的这一人性论太过于理想化。的确, 人的确有美好品格, 但绝不是生来所具备的。首先, 孟子把天下大治寄托于一位有德的明君, 这即是过分相信某个人的作用, 而这种思想的根源, 就源于他这种先验的人性理论。即便是在当时, 孟子的理论也不是被多数人所认可, 正因为他的性善论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思想, 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脱离实际的。

三、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 揭示了犯罪的一个社会原因

“无恒产”作为社会犯罪的一个原因, 在《孟子·梁惠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当中让人人有德, 降低犯罪率,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 二) 指导现代社会的民主

当今社会中, 在满足了人民物质需要之后, 如何建设一个民主的社会, 如何能促进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 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 孟子的这些民主思想也可以为现代人所利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 性善论对法治发展的风向标作用

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必然要追求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 这也是历朝历代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 难免会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 这并不是因为人的本性不善良, 而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孟子也意识到了人性的可失性, 所以也提出了“存心养性, 养浩然之气”的修心方法。我国法律制度目前已经对性善论进行了吸收, 例如我国现行的劳教制度。正是因为“人之初, 性本善”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才会愿意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通过教化摒除后天恶性, 重新变为善人。正是这种先验的人性论, 为现如今的劳教制度提供了文化与心理的资源, 使得中国的现代法治能够进一步健全, 人性化。从发展的角度看, 事物总是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思想觉悟上的提升也会受到时代环境等外在因素, 以及个人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发展是绝对的, 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孟子的理想人格, 性善论, 在现代社会有所表现, 这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进步。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论述, 对比反映出了孟子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研究“孔孟”法律思想, 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法律思想。中国法治的发展, 一定要有历史的积淀做基础, 不忘本原, 才是中国法律发展的最适宜原则。在改革内部法律的时候, 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的法律思想, 让法律更人性化; 在面对西方近代的法律思想的时候, 我们要提倡的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 而是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结合中国实际来消化吸收外来法律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只有批判的吸收, 不失本色, 才能保证中国的法治建设沿着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1.

[2]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45.

[3]毛濛.从性本善看孟子的仁政[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04) :45.

浅析转继承在公证实务中的法律困境 篇10

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中,涉及转继承的案例往往出现以下困境:第一,全部合法继承人均可继承;第二,所有代位继承人都放弃,由继承人与转继承人共同继承;第三,本位继承人选择放弃,由代位继承人与转继承人共同继承;第四,部分转继承人选择放弃继承权利,本位继承人与代位继承人等其他转继承人共同继承;第五,部分转继承人死亡,由本位继承人、代位继承人及其他转继承人共同继承,或部分放弃。

综合分析上述情况,前三种可根据《继承法》进行公证实务操作,出错率较低。后两种情况由于涉及人员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在当前公证实务操作中也出现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1)一部分公证人员认为,这两种情况可以由这位转继承人与其他继承人共同分割财产,或者由转继承人将财产按继承分割转赠其他继承人。(2)若转继承人选择放弃,则被转继承人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将继承遗产,并以此类推。

二、转继承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善用法律的思维分析问题

在公证实务中,法务人员往往面临着继承权稳妥交接与法律关系复杂性的选择。若法务人员一味追求稳妥的操作过程,在转继承公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关系,设计共有财产分割或赠与、税收法律关系的分割与补全等。

因此,办理转继承相关案例的公证员应熟练运用法律的思维,从《继承法》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杜绝懒惰心理,防止求稳心态影响办案结果。若未经过统筹分析,简单直接的授意适格申请人主张权利并接受申请,则易违背当事人自治原则,打破最基本的法律底线。

(二)根据案例的实际分析问题

在转继承在公证实务中,法务人员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第一顺序的转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利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否可从中获得转继承的权利?然而,由于我国《继承法》仍久待完善,我国已经出台的法律未能对这一情况进行明确的解释条例、给出规范的解决方法因此,法务人员应学会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分析转继承相关问题。

按规定,第一顺序的转继承人自愿或自然死亡后放弃继承权,则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即可享有转继承的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第二顺序继承人往往存在身份难以查明、生存情况未知、居住地点与办案地点相距较远、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在更复杂的案例中,还会遇到转继承人死亡,造成新的代位继承、转继承等法律问题,从未谋面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突然出现,要求参加遗产分割等道德问题。在复杂的实际案例中,法务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遵守被继承人的生前希望进行遗产分割,防止有心之人钻了法律的漏洞,造成不公平情况的发生。

(三)遵守原则确定继承人

当继承人的确定出现问题,无法复合立法精神,违背了社会大众的期待时,法务人员可以适当运用法律原则处理案件,规避法律规矩不合理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实际法务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原则来确定继承人。

首先,遵守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法律道德原则的一部分,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遵守国家公共秩序与社会一般道德,不得违反相关律法、违背善良风俗。这一原则的设立旨在当法律无法规范全部损害国家利益、有损社会公益、搅乱道德秩序的行为时,可根据公序良俗原则,合法有效地对这类行为进行制裁与规范。

其次,遵守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在实际法务工作中,继承人的确立应保证公民的私有财产不轻易被收归国库,以免侵害公民合法享有的私有财产继承权,打破公民遗产不可轻易收归国有的原则,同时,这一做法也确保公务人员的行为符合公众期望,符合《继承法》的立法本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证实务工作中,由于转继承情况复杂、涉及因素较多,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此情况下,法务工作人员应善于将法律规章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不违背宪法、《继承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条例的基础上,使其符合社会伦理道德需求,将民众的诉求作为解决转继承权案件困境的突破口,保证民众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稳定秩序。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深入的普法工作,我国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随之不断加强。在这一大趋势下,公证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其重要性收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接收,并逐渐融入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继承公证的一部分,转继承公证对于继承公证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中并未就转继承给出明确定义与规定,复杂的转继承实务缺乏明晰的司法解释,这一境遇造成了转继承在公证实务中遭遇种种法律困境。本文将就转继承在公证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困境做出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转继承,转继承公证,继承法,公证制度

参考文献

[1]肖丽娟.转继承中的代位继承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08.

上一篇:降水规律下一篇:《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