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

2024-05-24

现代科学技术(精选十篇)

现代科学技术 篇1

余姚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 历经女子小学堂、学宫小学、康节小学、实验小学, 一百多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体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注·提”教学实验先进单位、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学校现代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更离不开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努力。

余姚市实验小学本着“科教兴国, 教育先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根本大计”, 努力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指示, 积极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巩固和发展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积极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 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校的实际,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 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的方法

1. 以组织为保障, 规范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早在1988年学校根据现有条件 (学校有传统, 设备有保障, 师资有优势, 教师有基础) , 将计算机教育作为了学校特色来发展, 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重视校园现代化建设。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组员都是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能力的专职教师, 同时建立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小组。设想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制定了教师培训等规划, 以其努力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现有2名电教专职教师 (兼任网管工作) , 3名计算机专职教师, 还有4名兼职信息管理教师。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省教坛新秀、市学科骨干教师等。学校还与市科协及电教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 以其及时得到前沿的信息, 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 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

2. 以现代化为目标, 按标准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 1998年基本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标准。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电化教室、语音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音乐、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设备配置也均达到或超过省级示范实验小学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字化进程的加快, 近几年学校又分别添置和更新了实物 (视频) 展示台、录音机、电视机、打印机、液晶投影仪等设施设备。做到了每位教师都有一台最新的电脑, 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至几台打印机, 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展示平台, 学校建立了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安装了浙大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安博管理软件, 构建了闭路电视系统, 同时为每个专用教室都配备适合现代教育的设备, 校园音响作到了全覆盖, 等等。学校拥有两台摄录像机, 一套视音频编辑系统, 并拥有完整的一套调音台、影碟机系统, 卫星天线一套, 电子屏幕一块, 还有一个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齐全的蓝翔梦剧场等。去年学校又投入60万元, 建设了两个省级标准的主播教室。

3. 以应用为目的,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

学校重视网站建设, 专门请杭州市电脑公司进行网络规划, 一名计算机专职教师赴上海和宁波进行了网页制作培训。学校网站开设了学校概况、教师之家、雏鹰天地、教育科研、百年校庆、家校联系、BOLG等栏目。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 学校先后又开辟了“走进河姆渡”、“小学科普网”、“书香校园”、“青苗文明岗”、“春晖文明岗”、“教学资源库”等子网页, 每个字网页都分别由专人维护。2009年确定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9~2014年) , 同时学校校园网站获浙江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

为使设备发挥效益, 学校近几年每年都要购置大量的学科类教学软件资源, 供教学使用, 现已形成6大类的资料库。同时学校制定出台了电化教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多媒体课件制作奖励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登记制度、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制度, 等等。现代化的设施环境, 为实现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近两年, 学校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了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特别是在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导下, 学校教学模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以培训为手段,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 教师培训是关键。学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十五培训规划》, 先后组织了校长、专职电教人员、学科教师三个层面的培训, 并做到培训与学习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师资优势, 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自培制度, 学校利用级段和教研组组合形式进行长期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从199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第一轮以中级培训为主, 普及计算机知识;第二轮以课件学习为主, 提高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 第三轮以网络培训为主, 创新学习、科研模式) 。有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三级考核。随着学校网站众多子网页的添设, 这些维护员的网络管理水平日益见长, 学校又通过他们来提高其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制作水平。现全校95%以上教师均能使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50%以上的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自己制作课件, 在平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

5. 以科研为依托, 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课题

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1994年确立《小学计算机教学研究》实践课题, 并在1995年在宁波市立项, 1997年课题在宁波市评比中获三等奖。1998年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优势, 将《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申报了宁波市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获二等奖, 课题主报告还荣获浙江省首届计算机教育论文二等奖。

1999年起, 学校分别向省电教馆、宁波市教科所申报了《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2003年两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分别在浙江省、余姚市立项。《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获省三等奖, 宁波市学科论文一等奖;《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获宁波科研成果三等奖。近三年学校先后有《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电化教育中实施快乐教育》《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计算机操作教学中的“三结合”》等近十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学校进一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深化。

●●我们的成效

1.提高了信息化进程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学习资源, 改善学习环境,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的要求。去年学校再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9~2014年) ”, 以此学校进一步以校园网为依托, 以教科研为先导, 从管理、教学、提高师生素养等入手, 全面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建设。现学校的两个校区实现了网络视频对接, 管理者通过视频进行事物的商讨, 教师们通过视频进行教研对话, 学生通过视频相互展示自己。学校95%以上教师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会运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电脑备课、网络沟通等这不仅拓展了教师的信息视野,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增强了学习兴趣, 显现了学习效果。

2.凸显了师生素质

学校先后涌现出信息技术的省特级教师一名、宁波市名教师一名、省教坛新秀一名。多名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在省级、宁波市级获佳绩。三年级至六年级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 保证每周一课时, 让学生从小就学习信息技术技能, 培养信息素养。学生的操作水平、信息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十余年来在各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赛中有280多人次获奖, 并取得宁波市第18次夺冠的殊荣。学校初步实现了办公无纸化, 这对师生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曾连续四次获余姚市教育十大新闻, 2000年又获宁波市教书育人十件新事之一, 并多次受到嘉奖。

●●我们的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篇2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现代文化的最主要因素,其表现为:现代科学确立的新的世界观影响着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双重的社会意识及文化效应;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含量日益增大,已成为人的教育和发展中的首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新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与文化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式样;科技与文化的联姻,大大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现代科技成为促使文化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作 者:秦志敏 郭兴梅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6(12)分类号:G05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文化 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挑战大学生性道德 篇3

马克思曾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异化现象,也造成技术排斥人、危害人的反人性后果。生育节制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提高了驾驭自己性生活的能力,给人类生育带来福音;同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正随着降临,它将性行为从生育的过程和目的中剥离了出来,这为大学生的意外怀孕提供了“庇护”,对大学生的性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性和大学生性道德

性是人类世界的最基本构成,是最自然、最必然、最直感的客观存在。两性关系构成了最初的人类社会关系,没有两性关系就没有人类,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他同时指出性爱是人类两大生产之一,没有性爱就没有人类的繁衍,没有性,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就不会继往开来。随着机体性发育的成熟,在体内性激素的作用下无需外界环境的诱惑就会产生性行为的心理冲动和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在这点上人和动物是一样的,但,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性行为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它构成了最初的人类社会关系,这是人类性行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性关系是道德的基础,他曾精辟地谈到“性关系可以直接地看为基本的道德关系,看为是道德的基础”。②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性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成熟男女大学生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合理要求,但只要有性,就有性道德,因为“两性的自然规定通过它们的合理性而获得了理智的和伦理的意义”③,人们始终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权衡和调整个人的性行为,使复杂的两性关系具有高尚的精神。大学生发生的性行为和性关系已不是单纯的自然关系,而是高度社会化的一种社会关系,反映出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他们的性关系中除了性吸引、性渴求外还具有好感、赞赏、尊重、关心、爱护、责任、义务等思想感情和道德因素,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道德和美的文化传统以及婚姻制度和民族风情等,具有了社会规范性和规定性,蕴含了道德和法律的意义。所以,大学生两性关系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即大学生性道德,用来维系和调整大学生男女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生育节制技术对大学生性道德的影响

“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势的根源”④。生育节制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提高了驾驭自己性生活的能力,出现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技术性”性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生育节制技术自由地控制生育,不再为意外怀孕而担忧。可以说生育节制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性道德。

1.冲击大学生性道德观念,滋生了性解放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生育节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增多,给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向以传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当前中国大学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性伦理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接受知识最前沿的群体是参与这次变革的主力军,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扩展使得大学生对性的基本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他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中感到无所适从,于是生育节制技术在大学生脑海里有了一席之地,大学生也从生育节制技术那里找到了为自己的性行为“诡辩”的理由。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各种新的婚姻与性观念也随之涌入,不再是呈现一边倒的“解放”倾向,而是呈现多元化倾向。正是因为这种多元的妥协,大学生原先持有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学生对婚外情、婚外性行为、性与爱的分离多了一份宽容,也多了一份无奈。

生育节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更为性开放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婚前性生活的机会和刺激越来越多了,一方面帮助大学生破除了对性的神秘感和负罪感,弗洛伊德学派关于“性表现本身值得向往的观念”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由性禁锢向性开放过渡,有了生育节制技术的“安全保障”,性行为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成了一种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享受,大学生性享受的意识大大增强了。同时,西方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互相砥荡,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也催化了大学生滋生性享乐思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逐日攀升,掀起了大学生性开放思潮,大学生性行为由原来的“地下活动”变成“阳光活动”,公开场所拥抱、亲吻等性行为现象日益增多;校外租房同居、一夜情、钟点房越来越多;性行为对象随着恋爱关系的多变性也呈多边性,大学生性解放观念和享乐思想在慢慢滋生。当前中国大学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性伦理大变革。

2.挑战大学生性道德规范,大学生性行为开放性失度

有人说,规范是对人的自由的一种限制,性意识自由是人的本性所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失去一定的自由只是规范的表面现象,并不是一切规范都是妨碍自己、扼杀自由的。毕竟不存在一个无限制、绝对自由的社会,从来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与规范总是相辅相成的。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他人与社会任何人都是不可能维持生存、求得发展并创造价值。中国传统性道德要求性行为只有男女以夫妻身份发生才为合理,即这种性行为是发生在建立婚姻关系后,其他一切婚前的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但是当自动售套机进入高校校园后,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学生潜在的性冲动,唤醒了他们的性意识,传统性道德规范几乎被大学生抛在脑后,使他们表现出的行为与大学生这个角色不一致:传统的贞操观在当代大学生中也已到了崩溃边缘,62%的同学认为珍视贞操是对人性的压抑;7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得知未来伴侣曾和他人发生过性关系后,仍愿意与之结婚;85%的学生认为,发生性关系的男女不一定非得结婚。因此,传统的性道德规范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挑战。

nlc202309040258

3.影响大学生性道德评价,不自觉认同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条件,“性-孕-育”则是人类生殖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互为因果又协调一致的生殖链,两性交合,潜在着受孕的可能性,受孕即意味着生育后代,生育就是两性关系发展的结果,这是人类的一个生理连锁反应过程,而且世代重复,永无休止。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性的结合史和演变史,他包括择偶、婚配、两性结合受孕、生育以及由此而缔结家庭与人际关系。中国古代也提出“性也,为后也,非为色也,”强调性是为了生殖,这是纯生物学观点,有片面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性欲的满足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生育子女是人类亘古不息的源泉,人的性行为如果从这一生殖链中孤立出来就和动物没多大区别。生育节育制技术的发展昭显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却又扩大了性自由度,将性行为从生育的过程和目的中剥离了出来,使大学生不再为性行为的后果担扰;把情爱与性爱相分离,把男女间的关系还原为生物的本能,让部分大学生产生对与什么人发生性行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只求得到快乐和满足。

婚前性行为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性科学研究按照性欲满足程度的分类标准,将人类性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核心性性行为,即两性性行为;二是边缘性性行为,如接吻、拥抱、爱抚等;三是类性行为。本文所指的婚前性行为属第一种范畴,它是指男女生在恋爱期间发生的性交行为。过去,婚前性行为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是一种罪恶,是社会所不允许和道德所反对的,被认为是对人类正统家庭观念和世俗价值取向的颠覆。但是,生育節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婚前性行为提供了方便,这很容易被大学生曲解为:“这是不是对在校生非婚内性生活的默许?这是不是告诉学生可以在学生宿舍过性生活?所以,生育节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认同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当代大学生性道德凸显新的四大矛盾

1.性权利与性责任的矛盾

性行为是大学生最私密的个人行为,但它同时也受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制约。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自主选择性行为方式和性伙伴的权利,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有权利就有责任,情爱虽有向个人行为发展的迹象,但在校园,仍是一项社会行为,所以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生育是两性关系发展的结果,是性行为的结果,但是生育节制技术将性行为从“性-孕-育”的生殖链中剥离了出来,使大学生不再为性行为的后果担扰甚至可以不负责,导致双方彼此并对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弱化,所以说生育节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双方的社会责任。

2.生育节制技术与爱情婚姻的矛盾

婚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性生活,现在的避孕已经走在阳光下,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放纵自己的情欲了,并不是说就可以用为所欲为的方式来对待爱情,以为避孕爱情就是不向对方负责,就是可以任意地享受性生活,这决不是爱情生活的全部。如果一个人真正爱一个人的话,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为现在和未来负责的,当恋人在同居的过程中已经视性关系为儿戏的时候,那他们的婚姻中的核心成分爱情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性也不一定是真正吸引对方的,这直接动摇了婚姻家庭基础。

3.性爱与情爱的矛盾

完整的爱情应该是分为情爱与性爱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情爱虽然以性为目标,但与性爱尚有区别。简单说,性爱是以单纯的性与身体接触为目标,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具有完全的生物性;但情爱有许多人性的成份在其中,是一种包括个性、理想和情操的混合体,它更多地具有社会属性。只有性爱则不能称为爱情,那只能是一种生理本能,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是一种需要。生育是情爱的升华与结晶,生育节育制技术将性行为从生育的过程和目的中剥离了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割裂了性爱与情爱相辅相成的关系,事实上造成了情爱与性爱的矛盾。只有性爱而缺少情爱的爱情是低级的爱情或婚姻;只有情爱而没有性爱的恋爱是精神恋爱,也不可取。

4.性道德教育滞后与性问题突显的矛盾

今天,性道德教育滞后与性问题突显的矛盾,相对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现状更显严峻。大学生性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性观念、爱情观及人生观的转变,这显然与我们缺乏科学的性道德教育有关。我国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一直以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想抓而要不知道如何抓的局面,有的高校干脆平时不闻不问,一旦有了问题就像“消防队员”一样进行救火。大学生处于性成熟又未完全成熟阶段,他们经历着性发育的剧变,对自身生长发育的变化充满好奇,有“性”幻想和冲动,极易走进思想误区,认为只要有生育节制技术作保障就没后顾之忧,就可“随心所欲”了。这期间若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性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如女大学生卖淫、流产堕胎、性贿赂等,影响社会的稳定。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9页.

②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2页.

③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页.

|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编校:武 琼

《现代零部件》引领现代技术 篇4

MC资讯栏目介绍了国内外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独立总成等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发展动态, 有利于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浏览行业的大量信息:好!

特别报道栏目深入报道汽车行业及其制造业的会议和活动等, 使读者及时了解汽车行业最新发展水平:新!

MC策划栏目聚焦当下行业热点, 透视产业发展前沿, 介绍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和总成技术, 关注汽车零部件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应用, 可以让读者有选择性地吸收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独!

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和车身技术三大技术栏目介绍了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底盘及其零部件、车身及其零部件的先进技术与研究成果, 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专!

《现代零部件》的编辑人员对待作者热情而又真诚, 对待工作认真而又仔细, 内容的专业性和编辑人员的工作态度使之成为一本工程技术人员愿意投稿的杂志:喜!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篇5

本书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三大部分,共二十三章。第一部分种植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莱、甘薯、马铃薯、棉花、果树、蔬菜、花卉、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和蚕桑等农作物;第二部分养殖业,包括猪、牛、羊、家禽、兔等畜牧业和水产业;第三部分林业,包括概述、生态工程林和商品林。分别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农、畜、林三业的生产、储藏、加工、消费、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生长发育及遗传基础;现代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采收、包装、储运、加工、流通等产后现代商品化处理技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最后为全章小结。本书除了对党校大专班学员系统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外,还可供农业院校师生、科技人员及农业行政部门领导等作为参考资料。本教材受四川省委党校的委托,由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我省有关农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共同参与编写。参加编写的单位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参加编写的人员有20多人,他们中有许多是我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科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书中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体会。

后现代科学? 篇6

阶级仇性别恨看来不易最终解决问题,后现代们当中于是生出一个比较温和的“说法”:首先,你得承认科学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真理吧?(是,我们承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你科学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可吹的,在认知真理这方面,你比起巫术、诗歌、武侠小说等等来,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是的,那么……)那么,我们也就退一步,承认你科学还是蛮重要,蛮有可取之处。不过你可得虚心一点哟,让我们来后现代地改造你一下子,否则——瞧,生态危机、核武军备、文化殖民……若不改造的话,你科学可是大大地危险。

严肃地说,我十分赞赏这样的后现代立场,虽然一面觉得这样的立场毋需那么一“后”也能达到。严肃地讲,科学的成就的确使人类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幻象,即自己能够(也许已经)洞悉作为“被动的对象”之自然界并由此而能驾驭它。严肃地讲,这种幻相又极易导致另一个幻象,即洞悉并驾驭自然便是我们人类存在的目的,驾驭外在之物的过程中也就实现着对自我内在的理解。从需要解脱于这一幻象的立场出发,严肃地讲,我赞赏包括我们今天将要评述的大卫·格里芬(DavidRayGriffin)的学说在内的,诸种所谓“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主张。这类主张者的名单上我想还至少可以加上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和奥地利哲学家弗里茨·瓦尔纳(FritzWallner)。我甚至对激进的后现代立场,即大卫·格里芬口中的“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也不无赞赏,起码在它们有效地破灭了科学幻象这一点上。但是且慢,难道我们人类不是“被一幅幻相所囚”吗?“此幻象根植于我们的语言,从此使我们无法解脱”(维特根斯坦语)。那么,在为解放而狂欢之前,我们应当逐一审核新的自由方案,看它所预示的解脱是否又只是一种幻象。

大卫·格里芬,美国神学家和宗教哲学家,同时应该也是一位科学哲学家,和“后现代世界中心”的创立者。他关于“后现代科学”的主张本不甚时新,收入《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里的论文都成于一九八七年以前。但是中文本在九五年八月出版,时值后现代在中国也开始向科学领域进军的季节,又带着这么个多少被商业化地篡改过了的书名(原书名为TheReenchantment ofScience,按译者马季方的译法应该是“科学的返魅”),想必会在中国的后现代界激起一些注意。为了后现代或是为了科学,都该认真地考察考察格里芬氏的学说。

首先,让我举双手赞成他关于要求一个“比我们的现实更加美好的、没有危险倾向的世界秩序”的宣言(英文版序言,该书第20页)。接着我们看到他正确地指出了,对于憧憬中的后现代社会,三个方面——“一种新的科学、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社会”——的发展将是互为条件的(前言,第21页)。《后现代科学》一书的主旨便是要昭示一种新的科学,即返魅的科学。这就是说:

现代性及对现代性的不满皆来源于马克斯·韦伯所称的“世界的祛魅”。这种祛魅的世界观既是现代科学的依据,又是它产生的先决条件,并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科学本身的结果和前提。(第2页)

“自然(世界)的祛魅”何谓?它意味着,从根本上,否认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由此,自然被剥夺了其性格(原书译为“特性”),因为没有经验就不可能有性格。这些性格包括创造力,以价值观或道德规范为根据的行为自决,和内在神性。假如你们不打算耗脑力于这些复杂的术语,假如你们能够容忍散文式语言的不缜密,我便可以简洁地把这个意思表达为:现代科学所面对的是,并且必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自然——甚至连“死气”也并没有,干脆就是一个“空洞的自然”。相应地,前现代社会中那浪漫、诡秘,活跃着上帝、魔鬼和白衣小精灵,与诗人或巫师的语言交互感应的自然,便是“附魅的自然”。

尽管“空洞的自然”和“异化的世界”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合,因为世界包括“人”本身在内;尽管现代性的捍卫者们会争辩说,世界的异化,它的意义的坍塌,正该归咎于后现代式怀疑主义对“人”之价值的毁坏——但是,格里芬(他并不是第一个)还是勇敢地跨过了这两个概念之间那小小的裂谷:祛魅的自然导致了一个听不到人的音乐的世界,无论对于他的希望,还是他的痛苦或罪恶,这个世界都无动于衷。人类的存在对宇宙亦无任何深刻的价值,再没有一种共同力量,鼓舞人们向着具有更高意义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科学和技术也将停滞于肤浅的和狭隘的目标,从短期看,它导致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毫无意义的活动,从长远看,它正把人类推向自我毁灭的边缘。

面临此境该如何是好?格里芬教导说,人类必须重建一种“返魅的科学”。它将在并不回归前现代状态的条件下,使自然重新化作人类的温暖家园。所谓“返魅”,就是说让“心灵”重返万物,准确地说,是重新返回到这样的认识:万物都有自己的“心”,都有主体性、经验和感觉。

这不是要回到再“前现代”不过的万物有灵论那儿去了吗?格里芬教授怎会出此下策呢?原来他出色地找到了类似于万物有灵论的一种新“说法”,即“自然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原初的物)皆具有行为自决能力”。这个关于行为自决的普遍性的理论是相当复杂和狡黠的,你可以说它实质上就是万物有灵论,也可以说它不是,就像你可以说人是或不是动物一样。后现代的万物有灵论。

让我来试着复述一下他这“行为自决论”:每一实际存在都是一个具有空间延展性和时间延续性的偶然事件的活动;每一活动或事件都是一个主体;每一主体都“感受”到那些使自己“发生”的因素,而形成自己的“经验”;每一事件(主体)都是因先前经验的作用而开始——这是活动的“形的一极”。然而紧接着,每一主体都不仅仅被动地受制于诸经验,它主动地决定对之作何反应,继而决定眼下应采取何种经验。这一自决阶段被称为“神的一极”,因为它不仅仅是对现实事物的反应(如形的一极所为),而且它对理想和责任亦做出反应。

这里的“主体”概念也是极其狡黠的,它不是一件连续的、不变的存在。它是跳跃的,积极的,在时空中乍然闪现;它是事件,是偶然性。如果我没有误解格里芬,那么“格里芬先生”,或者“我”,都并不是主体,因为这些名称都意指那个不变的存在物: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昨天的格里芬先生就是今天的格里芬先生。这决不是主体,这是同一的、没有自由的存在物。自由在哪里?只有在那变动、生成、消灭的一瞬间的那个我、那个“格里芬先生”。这自由的一刹那中我们才是主体,是存在本身,而不是存在的“物”。

于是万物生生灭灭,世界不息地涌动着无数旋生旋灭的自决和自由,而贯穿它们的必然性或规律,只是这个世界的“形”的方面。“从实质上来说,主体与客体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不同只表现在时间性上”。(第194页)如果只有作为事件和活动的“我”才是主体,而作为物体的“我”只是客体,那么任何物体,当把它看成事件和活动时,也应该是主体,是自由,是自决——我把这种对主客体二分的否认,视作格里芬氏哲学中最核心的后现代成分。

如果瞬间的自由仍被永恒的必然所支配,此种所谓自由就只是哲学家们的又一次字眼的把戏,对实际科学将无所损益,后者所研究的正是永恒的必然。瞬间的自由必须能左右永恒的必然,这便是格里芬氏的信念。为此,他修改了因果性的面貌:

(1)心或分子生命中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基本的群集活动;

(2)每一事件产生于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件;(3)每一事件对未来所有事件都产生影响。

假若因果性真的是这个样子,自然界的图景就大大改变了。收在《后现代科学》中的不同作者的诸作品,便是试图从不同方向和层次上来证示这一改变。

在物理学中,局域的、近距作用的法则将被“全息”的法则所替代;一个粒子可以与任何远距离的事物发生联系,这种“超距作用”在量子物理学中原本是大有争议的猜测,现在便被大卫·伯姆(DavidBohm)荣誉教授认定为无可置疑的了(第三章)。

分子与原子之间不再是纯粹的构成与被构成的关系,而表现为有机的整体:每一原子可以接收到来自分子的经验,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就像一个人类社会中各个成员相互调适一样(大卫·格里芬,第十章)。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生理学:肉体之所以能产生心灵,心灵之所以能支配肉体,皆是因为肉体的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经验,并且都能感受到整体肉体的经验——即心灵经验——而协作行动(同上)。诸如“意念致动”之类通常被鞭挞为伪科学的现象,在斯坦利·克里普纳(Stan-leyKrippner)和威利斯·W·哈曼(Willis W.Harman)两位先生看来,也必定是货真价实的了。

至于比分子或细胞更高层次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自由意志更是无可怀疑。进化论把进化看作自然选择的偶然结果,当然就远不如相信猿猴“决心”要进化成人类(查尔斯·伯奇,CharlesBirch,第四章)。

生态学是多少更具有后现代味的学科,算是较受这帮学者们欣赏(第六、七章)。而宇宙学则不那么走运——假若自由并不受制于永恒的必然,自然规律就会是不断演化着的(鲁珀特·谢尔德拉克,RupertSheldrake,第五章)。那么,宇宙并不是偶然地、更不是必然地演化出人类,人类诞生完全出于宇宙自主自愿的决定,所以布赖恩·斯温(BrianSwimme)相信,如果让老奶奶们在海滩篝火边给所有孩子们讲一堂宇宙的“创世纪”,未来人类就不会再碰上意义丧失的麻烦(第二章)。

不幸的是,即使写出了这样的创世纪故事,在我看来,将来的孩子们恐怕也是在空调房间中的电脑屏幕上得到它们。很明显,这些充满蛊惑气息的雄论中,为了保证激情而不止一次地忽略了细节上的缜密。不过让我们先撇开细节问题。我们单刀直入:格里芬及其同事们的学说,就其主旨来说,能否为我们带来解脱?

假若我们把提供自然图景看成科学迄今为止继承下来的一桩权利,假设我们是在一个法庭上聆听后现代学者们要求取消科学的这份继承权的起诉书,那么我十分坚决地认为该起诉书的证据依然不足,律师的富于修辞性的慷慨陈词依旧无济于事。

假设格里芬们只是提出自己的主张,假设他们并不同时要求取消科学的既有权利,则我们对证据的要求就可以更宽松。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虚拟的法庭上,我觉得同样适用真实法庭上的原则:当某一主张侵及他人权利时,主张一方必须提出更强有力的证词。而格里芬们的证词,无论是量子力学的超距作用,灵学的所谓意念致动,激进的生态学原则甚至宇宙大爆炸学说的一些相关结论,其本身的真实性都还在未定之天。

在起诉书中,证据们被罗织起来,支持一个观点。假若这个观点本身是强烈地合乎常理的,则具体证据的弱势又可多少被掩湮一些。假若格里芬们的主旨观点是逻辑上强有力的,或有雄厚的思想史背景,他们的处境也会更有利一些。可是“普遍的行为自决论”或“宇宙的整体有机论”都不是这样强壮的观点。后者早被现代科学的还原论击败过一次,前者只是后者的精致形式,而使之精致化的论证过程又远非无懈可击。

且举一处,也许是十分关键的一处,来说明它的疏漏:认为“每一实际存在都是一个具有空间延展性和时间延续性的事件”,此种看法必会引出如下反洁:空间和时间本身是否实际存在?它们和普通的实际存在有何关系?如果我没有猜错,浮现在格里芬脑子里的,大概是康德式的或牛顿式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只消请教一下任何一本关于相对论的科普读物,就能知道现代科学的实验结果是如何充分可信地已经证明了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时间可以“伸缩”,空间可以“弯曲”,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黑洞内部,几乎无穷小的尺度下,或者宇宙大爆炸发生之时),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可能都将失去意义。虽然关于这些极端情况人们还知之甚少,但谈论时空的消失,比之格里芬的把“每一实际存在”都塞到一个“时间”和“空间”交织成的框架(而这个框架本身似乎不是“实际存在的”)里去的做法,恐怕要更加“后现代”一些。

即使格里芬和他的智慧过人的同事们能够在将来排除掉所有类似陷阱,他们还将最后遇到一个也许是不可克服的困难,即关于语言的问题,也是关于幻相的问题。事实上,我指的是作为语言的数学。我们记得,在西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了“万物皆数”。今天看来,他等于在说自然界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数字(及其运算)进行描述。遗憾的是他的“数”当中没有无理数,所以无法描述正方形的对角线。在、π这样的无理数出现之后,人类才有可能以数作为语言,谈论“正方形的对角线”、“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等等话题。负数使我们能够讨论正反两个方向,矢量与坐标使我们能够讨论所有位置与方向。自从牛顿提出微积分,用数来描述天体的运动便道坦途平,这也正是现代科学的起步时分。从尺子、温度计到超声探头,多数科学仪器造出来是为了把现象变成数字;从牛顿三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多数定律和理论是为了藉数字来研讨现象。电子计算机之神秘能力,无非在于它把一切信号,包括文字图像,都转化成二进位数字来处理。现代科学之区别于其它诸文化型式,之控驭自然界的巨大能力,也离不开这点关键。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在不断进步,科学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归根结底,任何数学都绝不可能表达“自由”!我甚至相信,一切数学都必然依赖于一套空洞的、无价值无情感的符号,既不可能是浪漫主义的,也不可能是后现代的。我想指出这实际上仍是个语言问题,任何关于“自由”的充满激情的理想,任何雄辩的后现代主张,既然它们不可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自身,它们就不可能对科学本身有创造性的或建设性的贡献,更不可能使自己成为一门科学。因此,“我们为一幅幻相所囚,此幻相根植于我们的语言,从此使我们无法解脱。”直到人类能创造出一种既可以取代数学来实现控驭自然界功能同时又能表达出价值观和自由的新的语言形式,在此之前将不可能有格里芬们心目中的那种后现代科学,顶多能形成一个围绕科学的后现代文化氛围。我不清楚将来某一天,通过人脑与电脑的直接联通,电子脉冲能否取代数字成为新的语言工具。让我们姑且搁置这个幻想,那么,一切后现代主张,将恐怕只能形成些随起随落的文化的思潮,而很难像科学塑造现代社会那样,塑造出一个技术上有所不同的后现代社会。

现代营养科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篇7

本文从现代营养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性角度,以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政策制定为重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做一概要论述。

1 树立营养科学理念,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食物中获取人体生长与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确保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人人享有健康”基本人权的主要内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已成为一个令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食物供应显著好转,膳食结构逐步调整,营养需求基本满足,营养状况不断改善。但由于饮食不科学、膳食不平衡、生活方式不适当,导致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呈现明显上升的势头。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全国成人超重与肥胖人数分别达到2亿人和6000万人,血脂异常患病与高血压患病人数均达到1.6亿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为2000多万人,而且这些慢性病都已出现低龄化趋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儿童营养不良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达17.3%,低重率为9.3%;10岁男、女儿童的身高分别比城市矮5.4cm和5.6cm,体重分别低5.2kg和4.6kg。今日的儿童应是新一代的现代农业建设者,如此健康状况怎能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更令人堪忧的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居民高达70%,再加上诸多慢性疾病的上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新形势下“病从口入”造成的“东亚病夫”会不会重现,值得深思!

营养科学是实践性强、应用广、与国民生活最贴近的大众科学。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要树立营养科学观,大力倡导科学饮食,宣传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版)及相关营养知识,消除“营养盲”,并从儿童抓起,培养科学的、文明的饮食习惯,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确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不同人群的膳食结构与模式,以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2 按照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体营养的需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拥有总人口13亿人,乡村就业人口占70%,人均耕地仅0.1hm2,食物资源相对紧缺,且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国情下,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食物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仍然是今后农业长期承担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体营养的需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必然选择。

2.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物消费既是人们的生理需要,又是一种经济行为

我们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将相关的消费结构、食物结构、营养结构、技术结构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科学引导,以便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营养源,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

目前营养学研究证实的人体必需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42种(包括氨基酸9种、脂肪酸2种、碳水化合物1种、矿物质15种、维生素14种、水1种),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些营养素如何在膳食结构中合理地组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2008年1月由卫生部发布、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食物划分为谷物与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和坚果,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以及纯能量食物(植物油、淀粉、食糖、酒类)五大类,并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提出了成年人每日各类食物摄入量,从而形成了以10条膳食指南为主体并加以量化的较为理想的膳食模式。这对于正确引导食物消费、改善居民营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2.3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

《指南》强调“谷类食物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源”,其供能比例应占人体每日摄入总能量的55%—65%,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类食物250—400g。与此同时,《指南》还指出目前粮食加工与消费中存在的主要误区,一是片面追求大米、白面越白越好,二是城市居民谷物供能比下降至49%(其中大城市降至41%)的非合理范围。前者造成谷物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粮食供应紧缺的局面;后者导致膳食结构的偏离,引发一些慢性疾病。《指南》的上述要求,不仅从营养学角度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方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而且指出了合理利用谷物资源、扩大杂粮生产的必要性。营养学家的这一阐述,同农业专家强调狠抓粮食生产、人均400kg不可少的论断是一致的。事实上,除个别年份外,目前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徘徊在380kg左右,处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这充分表明粮食问题的严峻性。

2.4 优化奶业结构,加强大豆食品开发利用

《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饮奶300ml,摄入大豆30—50g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众所周知,除人奶外,牛奶是世界公认的“接近完善的食品”;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化学物质。但是,2002年全国人均每日仅摄入奶制品27g,而豆制品与干豆类仅分别为11.8g和4.2g,近20年来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降势头,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扭转。针对奶业现状,2007年9月国务院已颁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今后,除牛奶外,还要积极开发营养丰富的水牛奶、羊奶等,以优化奶业结构。目前,大豆产业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多年来大豆产量徘徊在1600万t左右;二是豆油生产能力猛增,年进口大豆3000万t上下;三是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四是产业发展方向有待调整。从营养科学角度看,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应大力加强大豆食品的开发利用,不应过分偏重油用方向,特别是城乡居民2002年日均摄入烹调油达42g,已超过合理摄入量25g的68%,因此《指南》提出“减少烹调油用量”的明确要求。至于说到用大豆生产柴油问题,这是不符合国情的,更是不妥的。长期以来,大豆被认为是低产作物,而实际并非如此。在采取适宜的高产栽培条件下,大面积达到3000kg/hm2以上的产量是完全可能的,而高产优质杂交大豆品种选育的新进展,显示出突破单产3500kg/hm2以上的潜力,至于小面积超高产实验,早已创造出5000kg/hm2以上的记录。从优质、高产的方向看,大豆的蛋白质产量比水稻、小麦、玉米高20%—30%以上,且质量优异。再从环保角度看,大豆系豆科作物,也是一种节能型环保作物,可固氮60—75kg/hm2,节省化肥400—600元。这对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作为大豆的故乡,这一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产业,应科学地“定位”,并通过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2.5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优化肉类生产结构

成人的日推荐摄入量为:鱼虾类50—100g,畜禽类50—75g,蛋类20—50g。这是综合对比分析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特点,针对部分城市居民猪肉食量过多,为预防心血管等疾病而提出的,而且在其排序上体现了引导消费者做出适当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动物性食物生产持续地大幅度增长,2006年水产品产量5290万t,禽蛋2946万t,肉类8051万t,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从而为城乡居民营养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营养价值看,鱼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8%左右,脂肪平均为5%,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蛋类的蛋白质含量为12%左右(全蛋),是经济方便的优质蛋白质来源。禽类含蛋白质16%—20%,牛羊肉为20%,而猪肉仅为13.2%,且脂肪含量最高达18%。2006年,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65%,禽肉占20%,牛肉占10%,羊肉占5%。总的看来,按照《指南》的建议,今后城镇居民应适当降低猪肉的摄入量,以便进一步优化肉类生产结构。从资源合理配置和防病保健考虑,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加强草原与淡水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

2.6 蔬菜水果和薯类生产向优势地区转移,增加花色品种和精细加工

《指南》推荐成人每日吃蔬菜300—500g,其中富含维生素的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每日200—400g;薯类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50—100g。大家知道,蔬菜含水分多,能量低,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是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而马铃薯、甘薯则是各具营养特点、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物,且产量较高、耐贮运,有利于在抗灾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国蔬菜、水果和薯类生产有了很大发展,2006年人均产量分别达到430kg、131.5kg和130kg(鲜重)。今后,居民必需的这些产品同其它食物一样,要按照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逐步向优势地区转移,并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增加花色品种和精细加工,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其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的作用。在水果生产方面,应结合经济林的营造,利用丘陵、坡地种植果树,以节约耕地资源。

2.7 限量饮酒,节约粮食资源

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不超过15g,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据2002年调查,45—59岁中年人每天饮用酒精5—10g,可能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但我国是一个酒类消费大国,城乡成年居民饮酒率达22.4%,其中城市和乡村男性分别达到43.3%和41.8%,酒精消费量分别达到每天26g和29.1g。而大量饮酒,可影响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引起肝脏中毒。酿造1kg白酒需要2—4kg粮食,全国为此消耗粮食达1000万t以上,而要增产这些粮食是十分不易的,因此今后应倡导生产果酒,适当消费低度酒,并革除过度劝酒、酗酒等陋习,以节约粮食资源。

2.8 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合理消费

在我国,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内市场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应是一主体。在我国农业面临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运用现代营养科学来正确引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包括食物生产在内的农产品生产与合理消费,已成为一项正确的最佳选择。从国际经验看,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农业部把人类营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为一大重点,并在科研、教育与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农业部主管下,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先后实施国家学生午餐计划、学校早餐计划等10多项。2005年为此拨款500多亿美元,仅学校午餐、早餐计划的受益学生就达3700多万人。这不仅拉动了内需,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且从孩子抓起,改善了居民的营养与健康。这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3 在现代营养科学指导下,制定相关农业政策

营养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一支重要支撑,在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鉴于目前营养人才十分缺乏,营养知识尚未普及,作为第一步应从政府宏观管理方面大力加强。

(1)尽快制定《中国人民共和国营养法》,保障营养事业的稳定迅速发展,指导13亿国民的饮食消费,加强和完善农业、食品工业、商业、餐饮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市场规范管理。

(2)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要“在提高全民营养认识的基础上,注意营养安全,确保所有的人们都能持续地达到营养充足”。为此,要把“食物营养安全”纳入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之中,作为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以避免类似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再次发生。

(3)把营养素含量及其组成作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一项内容,并按有关规定,在农产品及其加工标签中予以标示,并进行监督检验,以增强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手段,通过育种、栽培、养殖和营养强化等途径,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中的营养价值。为此,要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科技攻关和开发利用,以便在有限人均资源基础上开辟更广阔的营养源。

(5)在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以及科技入户等有关活动中,要把传授营养基本知识列入其中,以便提扫除“营养盲”,正确引导农业生产和消费,开源节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食物资源。

(6)在各级党校课程设置中,把现代营养科学列入其中,以提高领导干部的营养观念,充实营养知识,推动营养工作发展。

(7)在中央和省级农业主管部门中,配备营养师或公共卫生人才,分管营养相关业务,并加强与卫生、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8)以农村和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为重点,实施学生营养餐、学生奶和大豆行动计划等专项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促进新一代农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A].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

[2]孙政才.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67-374.

[3]蒋建平.食物、营养与现代农业发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102.

[4]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2-40.

[6]陈君石,韩蕃璠.新营养科学浅析[J].营养学报,2006,28(6):461-467.

[7]蒋建平.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与模式[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8-57.

[8]邓富江.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满足人民肉食需求[J].农产品加工,2008(4):4-5.

现代科学技术 篇8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 林业经济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 林业在支持其他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对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由于森林资源相对紧张而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无法适应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总体局势。因此, 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就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我国现代林业技术的改革措施分析

1.1 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

任何一项改革项目的实施都需依靠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后盾, 而人才作为技术的掌握者更是改革过程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 要实现我国林业发展向现代化方向改革, 应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必须认识到人才在技术创新领域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面的从事人员大多不具备迎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体系, 而倾向于用过去的经验和相对落后的技术理念来看待现如今的林业技术改革, 显然这样的从业者无法在林业技术创新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1]。对此, 应加大对这类人员的知识技术培训, 使他们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产生重大的飞跃, 从而在改革后的全新林业发展模式中担负起具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为我国的林业技术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瞄准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在现代林业技术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其改革创新的目标在于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促使林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因此, 针对林业技术的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林业需求, 始终将市场导向作为改革过程中的突破口。林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林业技术改革的项目中来, 为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筹集对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使林业企业的经济利润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可知, 林业技术的创新应以市场为依托, 时刻对市场动态和新的形势进行调查了解, 保持市场信息的畅通, 这样既能解决项目资金的来源问题, 也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得到改善。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2.1 林权改革

现代化的林业改革固然需在林业技术方面加大力度, 但同时决不能忽略林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其中, 林权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点改革项目。传统的林权管理对林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提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 改革林权还能够迎合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林农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使林业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这2大项目得以共同开展。因此, 应尽快实施林权方面的改革以保证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2 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林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林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在林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推广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达到有效的林业技术推广, 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推广体系的带动下, 还应对市场情况做到充分了解, 始终以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2]。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与当前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应督促对市场动态信息加以实时关注, 并利用好推广体系使信息采集效率得以提高。林业技术推广的提高, 在增加林农收入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 如果只注重技术与管理, 而忽略了林业发展的基础, 即森林资源, 同样不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指导下, 应尽量保证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对林业经济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3]。因此, 应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作为保障林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 将森林资源利用技术充分重视起来。另外, 还应继续倡导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以便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结论

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因此,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有必要对现代林业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指出了实行林业技术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对林业技术改革的措施和今后的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希望这些措施和策略能够为林业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常立儒, 王世忠.森林健康理念的诠释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15) :245-247.

[2]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9 (20) :98-99.

现代林业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篇9

1 林业工程发展历程

1993年9月欧洲安全合作会议为贯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探讨了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北方及温带森林可持续发展专家研讨会”上, 就如何检验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森林是否达到了持续经营或达到了什么程度, 中国正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尖锐矛盾, 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持续的增长, 使林业承受着生物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另一方面突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和频繁的水、旱、风等自然灾害, 都与森林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密切相关。特别是1998年在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 更为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人们在灾害过后痛定思痛, 更加深了对森林在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的认识。于是, 全国最大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启动并实施。的生态地位, 将其区划为禁伐区或一般生态保护区, 并落实到山头地块, 严格执行管理措施;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 建立商品林基地:根据各地的条件和优势, 确定转产项目,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到2010年, 天然林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利用人工林的方向转变, 恢复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 使现在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 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影响极为深远的战略措施, 它的启动和实施为林业工程展现了-个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林业工程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转变经营思想和观念, 从单一的木材采伐利用向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转变, 从单纯的木材经营向多种资源的开发和分类经营转变, 从主要加工利用天然林木材资源向开发利用人工林木材资源和农业剩余物转变, 从培养木材生产和加工型人才向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林业工程, 21世纪将在促进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 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增强综合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2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林产化学加工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 主要包括树木提取物、木材热解、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林产生物化学及木材制浆等专业研究领域。

2.1 从树木的根、枝、叶、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

树木提取物, 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天然香精香料等。重视高产脂树种的选育, 建立松脂工业的原料基地, 我国采脂树种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油松等, 引种国外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要改进采脂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 开发一批材料工业、塑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香料工业需要的新产品, 扩大松香、松节油的应用范围, 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随着木材制浆工业的发展, 浮油松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我国除脂松香外, 要发展浮油松香的生产。在我国和许多国家, 栲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

2.2 木材热解是以农林副产物为原料, 在隔绝空气或通人少量

空气条件下, 使天然多分子化台物通过分解及二次缩合的途径制取多种林产化工产品的方法。活性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 如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与设备的改进, 目的是消除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气相与液相污染;廉价活性炭的生产与开发, 适直废水、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 活性炭新用途、新品种的开发, 在国内外部受到重视。术材的气化、液化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 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物生成, 将木屑、树皮、稻壳、棉籽壳及作物秸秆的粉碎产物用特制的机械挤压成棒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 可以大大改善燃烧性能, 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炭化处理, 获得成型炭化燃料, 是木质能源的一种新的利用形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2.3 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是将原料 (木屑、玉米蕊、甘蔗等) 和催化

剂硫酸、盐酸、酶等一起加热, 使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生成单糖的过程。单糖经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加工可制得酒精、饲料酵母、糖醛和木糖醇等产品, 水解后剩下的残渣, 可制成活性炭和木素衍生物, 用作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填料, 也可直接用作燃料和肥料采用多种原料, 充分利用生物技术, 大力开发单细胞蛋白生产技术, 同时开发糖质饲料生产技术。

2.4 林产生物化学是以农林废料、植物纤、维资源为原料, 采用

生物技术制取单细胞蛋白、酒精、酶制剂、功能性食品、有机酸及香料化合物等高附加值产品;还有以粮食加工、食品工业及制浆造纸工业的废水、废渣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制取酒精、单细胞蛋白等产品, 达到变废为宝, 综合利用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保健意识日益加强, 对功能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植物纤维资源为原料,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半乳低聚糖、木低聚糖及葡甘低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 利用发酵和酶法生产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生物技术在木质纤维原料中的应用与研究, 将给人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高效、实用的林产化工产品。

2.5 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促进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职能。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制浆造纸原料将逐渐地由非木材纤维原料向木材纤维原料转变, 培育速生优质树种, 发展造纸丰产林基地;调整企业规模, 提高大型企业的比重, 改进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与膨胀, 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担忧。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 都与森林资源的减少有着紧密的联系。广泛深入地开展森林与生态环境、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 积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 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主体作用, 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林业工程,科学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芳, 李辉.国有森工天保工程区长远发展思路及其对策措施初探[J].林业勘查设计, 2002, (1) .

现代科学技术 篇10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体验本身不仅是重要的学习变量, 而且也是重要的学习产物和素质。因此, 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引导他们积极动脑想、动手做、动嘴问。如,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十册《认识圆》一课中, 老师用flash设计了“小蚂蚁找水源”游戏:一只口渴难耐的蚂蚁得到一条信息——水源藏在离自己3厘米处, 小蚂蚁该到哪儿找水呢?同学们带着问题饶有兴致地用直尺在白纸上尝试寻找水源地点。操作体验结束后, 学生们充分交流各自意见, 教师则借助动画演示小蚂蚁找水的线路。结合直观演示, 学生很容易发现距离“O点”3厘米处的所有点围起来, 形成了一个圆。这样就形象生动地利用课件揭示了圆的概念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深化学习探究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学习活动, 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数学课堂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可以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数字信息》一课, 教师制作一个师生网络互动学习平台, 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平台, 自主浏览, 学习探究。互动学习平台设计为“你知道吗”、“数字解码”、“我来编码”三个学习版块。“你知道吗”提供“114”、“110”、“12315”等一些常用特殊电话号码。学生互动讨论问题: (1) 这些号码各表示什么电话? (2) 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 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数字解码”提供大量居民身份证号、班级学生的编号、地区邮编号码、人工分信与机器分信的录像资料等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 (1)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什么信息? (如, 出生日期、男女等信息) (2)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什么信息吗? (3) 你还有什么发现?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吗? (4) 阅读邮政编码、宾馆房间号码、运动员号码等相关信息, 你又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一模块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信息的结构、意义和价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引导学习反思

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新发现、新方法和新体会在学习群体内充分讨论, 逐步形成知识经验的同化, 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新结构。如, 教学苏教版第六册《年、月、日》课尾, 教师没有局限于大小月份的记忆方法及全年天数等知识点的简单学习, 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06、07、08年等年份的年历, 引导学生做进一步观察、质疑、反思。刚才, 我们通过研究2005年的年历, 你们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二月很特殊, 只有28天?教师充分肯定该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 并建议他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二月很特殊”的缘由。教师追问:其它年份的大小月是不是都是这个规律?特殊的二月是不是总是28天呢?于是, 教师引导学生查看06、07、08年年历信息, 确认大小月的规律, 使学生自己去探究二月还可能是29天。所以, 启发学生学习数学时, 要学会“边学边问边做”。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挖掘学习潜能

求异就是提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方法、设想, 它是创新潜能的重要特征, 也是创新的核心与灵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 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思考、总结、归纳等多种实践活动, 获取直接感受, 唤起创造潜能, 形成策略构想。

教学苏教版第三册《统计》中, 教师组织谈话: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元旦, 你们想开个庆祝会吗? (学生表现得很活跃) 如果让你布置庆祝会场, 你会考虑带些什么? (花、气球等) 怎样知道全班同学带的盆花各是什么颜色呢?学生建议开展统计活动。教师则根据学生带哪种颜色花的意向, 通过操作画板画出红黄蓝各色花。学生发现这样的统计方法缓慢而且吃力, 因此有的建议用汉字记录, 有的建议用“√”记录, 有的建议“○”记录……教师以画图统计的笨拙方法, 利用现代媒体很好地构建了一个让学生求异创新的学习平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上一篇:中学乒乓球技术教学下一篇:POP广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