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

2024-07-19

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精选五篇)

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 篇1

一、一年级新生现状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午睡课后的情景, 因为是第一天上课, 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 所以觉得特别累, 下课的音乐响了, 也不见几个苏醒。教师提醒大家可以醒来后, 就继续在教室里看新本子上的名字, 其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 多认识几个新同学。这时围上来两三个胆子大的孩子, 一个大眼睛的女孩问教师:“老师, 你怎么不睡觉?你在写什么呀?”教师说:“老师在看本子上的名字, 没有时间睡觉。”这时又凑上来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问:“老师, 大班的老师说, 到了小学里谁要是表现不好老师会骂的, 是真的吗?”我一听忍不住笑了:“哦?真这样说的吗?”孩子一脸认真地点点头。教师暗自想:幸亏开学的第一天没有生气发火, 不然在孩子的眼里会留下可能终身难忘的印象呀!为了及时消除孩子刚入学紧张的心理, 教师就故意问:“那你今天有没有听见老师骂你?”孩子们一边使劲摇头一边说:“没有。”为了更好地维护好一年级老师的形象, 教师解释说:“上了小学, 哪个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会批评指正, 这不叫骂。如果你表现很好, 老师同样会喜欢你, 懂吗?”孩子点点头, 放心地一蹦一跳出去了。望着他的背影, 教师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年级的新生是多么可爱呀!他们习惯了幼儿园轻松、愉快的游戏生活, 进入小学都带着好奇和新鲜感, 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会有部分新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甚至会像第二个孩子说得那样, 对小学的老师多少充满了畏惧。当孩子心理有了这种压力, 能学好知识吗?教师又怎能顺利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呢?但是作为教师, 往往会对一群杂乱无章、不懂规矩的新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如打了上课铃, 一群小不点儿蹦呀跳呀唱呀闹呀, 个个满头大汗, 乐不可支。教师进来一看如此状况, “啪”的一声响, 教鞭重重地敲在讲台上。顿时, 活跃的身影全都定了格, 一张张笑脸全都傻了, 一双双惊恐的眼睛齐刷刷地指向了讲台前的老师。只见教师一脸严肃, “这可不是幼儿园了, 任你们闹任你们吵。现在上一年级了, 就得懂规矩、守纪律、爱学习。上午布置的作业写好了吗?”“没——有———”稚气的话语拖得长长的。“上小学了, 可不能这样嗲声嗲气了, 说话要干脆, 跟老师说一遍, “没有。”“没有。”孩子们的声音挺干脆, 但没有了童稚。

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威严下逐渐变乖了, 但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心的距离却拉开了。那如何善待孩子的童真童趣, 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呢?

二、一年级新生的教育策略

1. 从熟悉校园开始

开学第一天, 教师可以牵着学生的小手带领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认一认教学楼的名字、操场、男厕所、女厕所, 自己的教室在第几层楼, 自己坐在第几排, 在班级里有几个熟悉的小伙伴……让学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 减少孤独感, 增强自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亲近学生, 研究学生

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 体贴和关心学生, 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教师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 , 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 掌握哪些是乖学生, 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和学生们混熟悉了, 甚至有时还有学生不经意间冒出“妈妈, 我要……”的话。等学生发现叫错了, 会情不不禁地掩起小嘴巴。教师在和学生相视而笑中, 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3. 与家长多沟通

充分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和“家校路路通”, 与家长探讨新生入学该准备些什么, 既有学习用品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心理准备。同时, 让家长重视做好孩子入学的准备, 及时告诉孩子小学和幼儿园学习的要求有所不同。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的学习是一种义务, 要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家长应告诉孩子:上小学要学很多知识, 有了丰富的知识, 就会长很多的本领, 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这样, 就能从心理上消除孩子对学习的畏惧、紧张。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因为小学生活比较紧张, 课程多, 休息时间短, 孩子会很难适应, 家长要在家里有意识地增设有一定难度的游戏、绘画、计算等活动, 逐步延长孩子的安静时间, 以适应小学生活。

三、结束语

“细无声, 润心田”, 这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法, 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品质。小学一年级教师面对的是六七岁的孩子, 工作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只要教师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 多呵护孩子的童稚, 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就能给他们一个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童年。

摘要:通过从熟悉校园开始;亲近学生, 研究学生;与家长多沟通三方面探究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 从而让他们早日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角色转变,沟通,家校联系,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余幸, 刘筱蔼.小学新生适应障碍及预防干预措施[J].中国校医, 2007 (03) .

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程序 篇2

1,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

2,升旗仪式(少先队员行队礼,一年级同学行注目礼)3,校长讲话

4,全体同学大声跟读入学主题语(右手握拳,放置耳边)入学主题语: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我上学,我成长;

(3)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4)我是小学生,每天都向上

5,宣布一年级新同学入学,一年级班主任将新同学带回。6,仪式结束。

相关准备工作:1,关于整队:其他年级按原做操队列在大操场整队。一年级新同学在跑道上,面向国旗排成两列横队,一年级班主任排在自己班级横队的右侧。其他年级班主任排在本班纵队前,相关任课老师排在班级纵队后面。

2,关于主题语:请各班主任在教室先做好宣读入学主题语的准备工作,主题语宣读采用跟读方式。主持人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全体队员(包括一年级新同学)右手握拳,放置耳边。

3,请各班主任通知学生周四穿校服。

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调查 篇3

学生识字始终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家长、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在开学后总是把所有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从“一、二、三”开始教。这样做符合实际情况吗?是高效的吗?究竟什么该教,什么不用教?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调查。

为了了解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量,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识字教学工作,开展了此次“红山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情况调查”。

二、调查方式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本校2010届一年级全体新生,共108人。调查时间为开学后的第二周(此时学生还未开始小学阶段识字学习)。调查内容采用国家语委会颁布的2500常用字和1000次常用字字表。

调查方式采用了请家长协助的方式。调查检测前,为了避免家长因为功利心理,造成数据失实,我们给每位家长发了《告家长书》,详细解释调查目的,并向家长承诺,调查数据不作为学生成绩,不排名次,不在班级公布,希望家长配合,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测试利用休息日,请家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认识字检测,家长依次指出检测表上汉字,孩子读出所知汉字的读音,读对即被确定为认识该汉字。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字表的字数多的情况,可分时分段进行,最后统计出该生的识字总量。

三、数据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新生共计108人,无一人不识字。入学前识字总量为67716个,人均识字627个。其中,识字量最大的为3000个字,识字量最少的为7个字。识字量具体分布如下表:

统计分析:入学前识字量在1~500字的有57名学生,占总人数53%;识字量在501~1000字的有24名学生,占总人数22%;识字量在1001~1500字的有12名学生,占总人数11%;识字量在1501~2000字的有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识字量在2001~2500字的有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识字量在2501~3000字的有1名学生,占总人数的1%,

四、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已经百分之百识字,但在识字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在我们这样城郊结合部的学校,这种情况的出现很自然。为了进一步具体地了解学前儿童识字的方法、途径,我们又开展了一次跟踪调查。我们分别采用个案追踪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识字量在20个以下和1500个以上的孩子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孩子识字量在20个以下,识字量较少主要有两个因素:

1没有条件识字:有些孩子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以识字7个的孩子为例,他父母早年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又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孩子由不识字的奶奶照顾,虽然孩子的智力完全正常,但家长完全不具备引导孩子识字的条件。

2识字意识淡薄:一个家长这样说:“我一直以为,教孩子认字识字完全是小学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孩子识字。”调查发现孩子识字量少有不少是因为家长有能力引导孩子识字,但完全没有帮助孩子识字的意识,认为认字识字是学校老师该做的事情,家长根本不需要引导孩子识字。

(二)孩子识字量在1500个以上,主要是因为家长都很重视识字,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部分家长采用的识字方法主要有:

1生活识字:接受调查的每个家长都提到了这种方法。“生活识字”是外出游玩、超市购物时,借助路牌、广告牌、超市商品、包装袋等帮助孩子识字。

2阅读识字:家长购买一些儿童读物,每天读给孩子听,在反复朗读的同时帮助孩子识字,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就由孩子读给家长听。有的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一位爸爸已经开始跟一年级的儿子一起读《庄子》了。

3字卡识字:借助识字卡片帮助孩子识字。

4电视识字:收看电视节目时借助字幕引导孩子识字,同时鼓励孩子收看教育频道的识字节目,边看边学。

5字典识字:部分家长已经教会孩子查字典,引导孩子用查字典的方式识字。

6上课识字: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识字培训班。

这次测试的结果也让部分家长大吃一惊。有一名新生的家长是双职工,经常加班,根本没有时间教孩子识字,通过这次调查,父母意外发现孩子已经认识近500个汉字,一问才知道,就是因为孩子经常和奶奶看戏曲节目,通过字幕识字的。

这些识字方法,我们认为对于学龄前儿童都是有效的,是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顺其自然地进行的。只要不是过分苛求孩子,应该说也都是科学的。

五、初步做法

对于此次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反思。看到学生已有识字量差距这么大,有的教师顿时觉得无所适从,这下课堂教学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学生在学前识字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的效率。

新生识字率悬殊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

1针对家庭困难没有识字条件的学生,我们发扬“刻苦奉献、团结实干”的红山精神,每天放学后低年级组老师轮流辅导这部分孩子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帮助他们缩小与其他同学在识字量方面的差距。

2针对家长识字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及时与这部分家长一对一沟通,帮助家长明确识字的重要性。家长会上,我们邀请识字量大的孩子家长作经验介绍,向其他家长介绍好的识字方法。

3对于识字量大的这部分学生,发挥好他们的带头作用,将他们合理地安排到各学习小组中,合作学习时让他们作为小老师,帮助其他孩子更好地识字,也激发他们自身的识字兴趣。

4最关键的是,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前测”,学习新课前先用几分钟调查一下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对于大家已经认识的生字,教学中不多赘述;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认识的生字,教学中请会的孩子来教;大家都不会的生字,才是老师课堂教学要“多费口舌”的重点。

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 篇4

一、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教学艰难。上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总是会出现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整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一年级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 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行为规范方面适应不良。调查表明 ,很多一年级新生缺少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自觉遵守,更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即使部分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出现不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入学之初,班主任会用大量的时间给一年级新生讲述这些行为规范, 但仍会存在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

3.自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相比于幼儿园 ,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随着一年级生活的开启,标志着儿童要摆脱依赖性,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部分一年级新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小学生不会自己褪裤子上厕所,不好意思求救于教师,就特别容易尿裤子;有的小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文具,课桌上总是一团乱。

二、入学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生”这一角色带来的压力。儿童进入小学 ,身份就从“孩子”变成“学生”,这一称谓的转变,寓意着儿童角色内容的深刻转变。儿童进入小学就会束缚于“小学生”这一身份,进入小学后不能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以“玩”为主,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此外,小学生必须主动遵守新的行为规范,以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主体角色的深刻转变在幼儿内心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小学一年级新生必然会产生入学适应上的困难。

2.课程内容机械、乏味。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大多以游戏或直接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小学课程内容是系统化的知识内容,远离幼儿的生活。在呈现形式上,主要以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的授课模式。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发展水平虽较之幼儿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健全,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年级新生在学习适应上出现困难。

3.入学准备不充分。入学准备主要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能力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准备。 从目前看,绝大部分家长忽略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他们只是以儿童识字数量的多少衡量入学准备的充足与否。其实,这些远远不够,如果过于强调,甚至不利于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培养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这些隐于无形的内在能力储备更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困难期。

三、入学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教育的依据。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年龄阶段是逐渐过渡的,事实上,六七岁的儿童还带有很多学前儿童的特征。小学一年级作为起点阶段,身心特征更接近学前儿童,对这些孩子的要求不能超负荷,应接近于幼儿园。

2.实现课堂教学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到了小学 ,游戏让位于学习,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一日生活的中心。由于一年级新生还过多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对于这一变化无法适应,产生心理冲突,便萌生出对学习的厌恶。因此,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努力实现游戏化的课程教学,使游戏服务于教学,让儿童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习得知识与经验。

3.加强家校沟通与协作。家庭和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主体,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顺利解决,离不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沟通与配合。在家校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学校应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入学适应的理解,综合锻炼与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以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困难期。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转折阶段,作者指出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发言稿 篇5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作为家长代表来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首先要向辛勤培育孩子们的各位老师,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作为一名一年级新生的家长,短短x个月时间,我见证了学校执着的追求,勃发的激情和打造一流小学的气魄,我想,也正是这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向我们展示了xx小学的团结拼搏和青春活力。

在这里,从老师们一条条温馨短信的叮咛中,从孩子们一路走来踏实奋进的脚步中,从那些洋溢着兴奋和愉悦的小脸上,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师德的高尚,爱生的情深,专业的精湛。为此,我们由衷地感叹,把孩子交给xx,交给这里的老师,我们放心,我们自豪!

在这里,我还要对亲爱的同学们说,感谢你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好父母,让我们懂得了要用一生的耐心和信心来陪伴孩子;感谢你们,教会了我们学无止境,让我们懂得了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同学们,时间就象一张网,撒在哪里,哪里就有收获。爸爸妈妈都相信你们已经为自己订好了目标,那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相信,在这个崭新的龙年里,在xx小学这个卧虎藏龙之地,有老师们的画龙点睛,你们定将龙跃凤鸣,飞得更高!

上一篇:《三峡》教学实录下一篇:室内设计师与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