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

2024-07-06

客家传统(精选十篇)

客家传统 篇1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是村民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哲学观念融合在一起的营建结果[1],其外部空间格局、内部空间秩序、院落空间形态等方面蕴藏了古人将自然条件、文化精神、哲学观念巧妙融合在一起的规划思想[2]。通过传统村落空间营建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解析传统营建过程的特征及其文化语境,剖析传统人居智慧理论与方法,为进而探索地域范围内的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路线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福建闽西地处武夷山南段山区,境内山地占94.8%,现龙岩与三明部分辖区。其独特的山水地貌形成许多形态多样的山间河谷盆地,通过与客家文化有机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7个,是福建传统村落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旨在挖掘村落人居环境的营造智慧,解释空间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深层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特色的挖掘、传承、保护与更新发展提供路径与建议。

1.外部空间:风水数术的山水形势改造

风水学在我国分成福建和江西两个流派,闽西虽然隶属与福建,但临近江西,反受江西派的影响。江西派以“理形”为主导,重视形胜,村落的布局则依山就势,将山、岗、河川等自然元素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并以此构建“后龙脉,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的理想人居环境。当然,并非所有村落都可以寻获理想的风水形势,许多有缺陷的风水格局需要补充与改造。笔者总结闽西传统村落的外部环境特征,归纳山与水两种改造形式。

1.1水环境的改造

闽西客家村落多布局在汀江流域,得山得水对于闽西客家村落并非难事,改造水系是闽西客家村落的主要形式,并自成体系。水系的改造首在水口设置。作为沟通内外交通要道的水口,左右两侧龟山与蛇山夹峙,具有守卫的象征意义。水口忌宽求窄,有水口不通舟的说法[3]。其次是水口环境的营建,主要采用筑坝、植树、造桥以及建宫等4种方式。水口筑坝的功能是提高水位、控制流速与储存水量,风水上讲确保财富如水般不“一泻而去”,如中都的奖坊村、湖洋上迳村和上登村等;水口植树以构筑屏障,着重选择枫树、榛子树等高大乔木,围护水口,不受外族破坏;水口造桥在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中最为常见,风水上的目的是为财富加一道锁;水口建宫是在水口上建设宫、庙、楼、阁,建宫的目的也是为了锁住风水,体现风水术中的“关镇”的理念[4]。当然,闽西客家村落中并不都具有得水的天然条件。缺水村落多采用凿井挖塘的办法进行完善,典型的村落如中都的仙村,在村中开凿72口水井,挖掘36个水塘,并在塘边筑堤,遍植高大乔木以营造水口。

1.2山环境的改造

山环境的营建主要有围林补山与建塔阁补形两种手法。围林补山是在村落山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而采取的改造措施。围林所修补的山一般为村落背后的龙脉山,这里的龙是指山脉走势而形成的一种空中气流[5]。龙脉与村落形成前高后低的形势,但有些村落的龙脉形势上有欠高大,与村落构不成明显的高低态势,因此闽西客家人在龙脉上大范围广植高大乔木,形成围合形的风水林,营造山林合一,与村落高低有致的空间形态。较为典型的就是上杭古田镇的五龙村,古田会议遗址所在的李家宗祠背后的微丘上广植高大乔木,构建了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增加村落外部景观的深度感与距离感。此外,两翼护山形势不理想的村落则采用建塔的补形方法,理想护山形势是地平而不险峻,形态缓和而不突出,确保聚气而不阻气。常有的村落护山缺失时通过建楼阁案来完善,护山险峻时通过建塔来镇煞气,实现“化凶为吉”。这在闽西客家村落中较为常见,诸如培田村的关帝庙,院田村的文昌阁等。

2.村落空间:礼制等级的传统思想渗透

2.1向心性与礼制秩序

闽西地区崇山峻岭,沟壑纵横,远离政治中心,呈现相对的封闭状态,聚族而居有利于闽西客家移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有利的发展空间。因此,村落空间的营造上首先体现向心的空间形态。不同区域向心趋势不同,距离冲突地域较近的村落,由于专注于防御,村落空间向心性减弱,院落向心趋势则增强,村落空间的尊卑秩序相对弱化;距离冲突地域较远的村落,尊卑秩序内化于院落空间,村落空间的向心趋势得以加强。向心空间主要通过宗祠来表达,宗祠位于院落中心时,院落向心趋势大,村落向心趋势弱;宗祠位于村落中心时,院落向心趋势小,村落向心趋势强。如南靖的田螺坑,位于汀州与漳州的交界处,是客家与福佬两民系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带,防御是村落的主要功能。村落由5个土楼群组成,即5个院落空间组成,宗祠设于土楼建筑的中心位置,具有强烈的中心性。为抵御山匪入侵,土楼在高度、规模上都超过礼制等级制度的限制。同样,培田村因临近官道,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因此村落空间强调尊卑秩序而无需专注于防御,宗祠的位置则位于院落外,布置在村落的核心区域,而院落空间则类似于北京四合院,讲究对称,布局上强调尊卑有序。

2.2对称性与等级秩序

对于村落层面的空间,“对称”始终是不同功能空间、不同尺度空间组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礼制秩序的主要方式。上至皇城营建,下至院落空间建造,无不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与城镇建制不同的是,城镇的轴线是南北向,村落轴线则依据山形地势而定,而且采用的不是严格的对称形式,特别在闽西客家区,由于复杂的山地形态、水流走向以及小型的盆地限制,村落的对称受到天然的制约。轴线走向可以是南北向,也可东西,不拘一格;对称形式可以是象征性的,无需严格中矩。一般说来,村落以宗祠为核心构建中轴线,将院落空间串接成一体,各实体空间根据与轴线的关系亲疏、距离远近,体现其等级尊卑关系。当然,以土楼为院落构建的村落空间,由于圆楼的多向性特征,以大门确定其轴线,多少圆楼就有多少轴线,这些轴线应是平行的。为进一步明晰村落的空间等级关系,通常在圆形土楼群中建一方楼,清晰引领土楼群的地理方向。如南靖的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就是采用这种营造手法。

3.居住院落空间:地域特色的营造技巧表达

聚族而居的院落营造模式蕴含着宗族血缘、风水理念、防御功能的内在表达。这就是客家人在恶劣环境中,为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构建的复杂的人居环境系统,追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6]。

3.1防御空间的营造

院落防御空间是通过多手段的营造措施。首先是外部空间,利用自然山水形态,结合院落布局构建具有防御意向的外部环境;同时在院落前后不种植树木,即使是风水林,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是外墙防御,主要是外墙与入口,通过修筑厚达1-2米的外墙,并采用三合土夯筑,参合糯米和红糖水等建筑工艺,形成坚固墙体。墙体上预留枪眼、炮楼位置,构建立体防御体系;开口是院落防御的薄弱环节,一般通过少设出入口,及在入口处砌建条石块门框,设置10cm以上厚的实木门板,以及猫眼、横门栓等措施拒敌于院落之外。此外,院落内建设四通八达的巷道和天井,顶层设置环形通道,并构建粮食储备间、外墙排泄暗道及水井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实现防御时的生活供给。最后是注重精神层面的防御理念与气氛的营建,利用住防一体的模式、高大的围墙、曲折迷离的巷道、严密的布局以及周到细致的生活体系,为族人带来心理安全方面的慰藉,同时给入侵者以震慑。

3.2聚族而居的演绎

闽西村落的空间构成中,院落是构成村落的基本单元,这是由聚族而居的特性决定。首先,闽西客家聚族而居的规模较大,一方面是因为村落在早期形成中人口规模小,另一方面防御需要一定规模的人口集聚,因此早期村落是院落的形态。院落空间往往采用堂屋式,早期的堂屋是祖堂居中,居住厢房分置两翼的“一堂二横”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溢出的人口部分则进行重新集聚,有的在原来堂屋的轴线上分别纵向、横向增加堂屋与横屋,解决居住问题,通过多次的增加与扩充,最终在地形与生活容量的制约下,堂屋围拢演绎成为现代意义的院落空间。院落的雏形到成熟形态,祖堂始终处在中心位置,以此为原点进行纵横向的空间扩展直到成熟。可以说,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是院落空间发展的原始动力。闽西客家的院落是闭合的居住空间形态,院落与村落构建二元的村落空间体系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更是家族血缘为主导的聚族而居的模式所主导。

3.3风水理念的运用

风水理念院落空间的应用,体现在布局朝向、入口、空间形态以及内部功能组合上。首先,院落的朝向不受南北向限制,由周边山形水势而定。闽西客家村落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间盆地中,每个盆地都有特定的风水形态,因此每个村落的朝向不同。院落主入口设置半圆形广场,形如铜钱,意味财源广进;主入口对侧安排半圆形水池,构筑聚气的风水格局,确保院落“吉气集聚,运道恒升”。最后是院落内部布局,祖堂的方形与院落的圆形不仅在形态上相互呼应,也表达出闽西客家人“天人合一”的风水哲学思想观。

4.结语

通过从村落外部空间、内部空间、院落空间三个层面探究闽西客家传统村的营建模式,我们可以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模式与山水关系、价值体系、礼制秩序、防御需求相关,营建了富有人居特色的传统聚落,体现最优经济原则和生态环境价值观,是闽西客家空间营建模式的集中体现。

摘要:通过村落外部空间、内部空间、院落空间三个层面,探究闽西客家传统村的营建模式。首先,分析外部空间要素与山水环境的分布特征,总结“围林补山与建塔阁补形”的外部空间的营建手法与改造技术;其次,以“向心”集聚与“对称”组合的模式为对象,研究村落内部空间秩序,进而论证“对称”与礼法的融合模式;最后,通过聚族而居、防御需求、风水理念等机制,阐明院落空间的营建技法。研究表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模式与山水关系、价值体系、礼制秩序、防御需求相关,其营建模式体现了最优经济原则和生态环境价值观。

客家优秀传统 篇2

摘要: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通过分析客家优良传统的产生及它的丰富内涵和客家优良传统与时代文明的结合点,探讨如何在梅州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开发并利用客家优良传统,并且根据已建成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馆和亮胜客家艺术中心的建筑在客家优秀传统的意义和弘扬的作用及意义,关键字:客家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客家博物馆、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先贤背负中原文明辗转南迁,在艰苦卓绝的迁徙和开拓中,淬炼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又在漫长岁月中与南方土著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既是汉民族的又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文化传统。

客家优良传统是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母体上产生、成长起来的。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富有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好学上进、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因此客家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个支系,既充分吸收、利用了母体的文化营养,又吸纳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并将两者加以融合形成了独特而灿烂的一种新的文化传统。客家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是人类迁徙史的活见证,在人类文明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梅州建成广东客家博物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广东客家博物馆的落成,将成为梅州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志,大大提升梅州的人文价值和知名度,通过品牌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业的长远影响,推动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将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州、走进梅州,促进梅州的开放和发展,推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各项事业的进程,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广东客家博物馆的落成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它将对优秀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客家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和绚烂多姿的客家文化,而这些都已慢慢被时光所淡化,被历史的烟尘覆盖。广东客家博物馆落成后,将成为客家地域历史文化的宝库,成为人们跨越时空、穿越历史烟尘、亲近传统文化的途径。客家博物馆为客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物证,为人们继承优秀客家传统文化遗产提供了载体,客家儿女将在这里了解客家历史、感受客家文化,留住客家文化的根脉。客家博物馆为弘扬和发展客家文化提供了依据和阵地。解读历史是为了建设未来。客家博物馆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明、光彩夺目的客家文化呈现给人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宣传和教化作用,让客家人以史为鉴,在思索中得到教益,在重温历史、熏陶文化中走向文明、走向成熟,从而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客家博物馆还将激发人们爱国爱乡的热情,成为维系海内外客家人携手并肩、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客家博物馆作为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心和客家学研究成果的展览展示基地,从而推动客家文化的研究和普及;要通过客家博物馆大力宣传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弘扬客家人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客家文化的推陈出新,使客家文化成为梅州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支点,促进梅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亮胜客家艺术中心”是东山教育基地文化功能区的重点项目。它与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市艺术学校在东山教育基地核心地带形成一个艺术族群。建成后,将为客家文化艺术尤其是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提供一个排演、提升、展示、交流的大平台,为我市打造“世界客都”品牌增光添彩,为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客家山歌、广东汉剧起到重要作用。

叶剑英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在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左侧,距梅州市区33公里。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等文物,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陈列分九个章节,以编年体与小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在对叶剑英的生平进行客观、真实介绍的同时,着重表现叶剑英在几个革命危难时刻的伟大贡献,充分向世人展现叶剑英伟大光辉的一生。《共和国元帅图片展》 展出了11年时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叶剑英故居及客家村落民居 叶剑英故居是普通的客家民居的代表。它向人们展示叶剑英生长、生活的环境,也是展示客家民风、民俗的极好场所;同时叶剑英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了光辉业绩,叶剑英同志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新的历史功勋,是客家人引以为豪的榜样和精神支柱。

客家优良传统是客家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外显地体现在客家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等内容,也内化成客家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并且渗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生活和交往习俗的各个方面。客家优良传统是在现时代多元文化大环境下对客家人生活信念培养下具有正价值的优秀传统。

从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优秀的先人事迹,我们可知道客家优秀传统的精髓可以表现为: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精神;念祖恩,爱国爱乡;喜思好学,崇文尚武,乐善好施,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客家优良传统的文明史中,“怎样做人”在传统美德中占据着突出地位,它是客家优良传统灿烂文化的核心,如“仁爱孝亲”、“利国助人”、“敬长”、“俭朴”、“诚实”、“谦虚”等等。客家优良传统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的传统美德,是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集体关系的一种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因此,在当代梅州客家人生活信念教育中,大力弘扬客家优良传统,可以使当代梅州客家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与人合作。而加强当代梅州客家人的生活信念教育,也可以反哺客家优良传统地传承。

(1)王东林,对客家民系形成几点异议 [J],客家学研究,1993(3):30—35.

(2)唐兆民,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绿色崛起梅州模式的探讨,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6卷第4期,2008年8月,60—62;

(3)肖平,客家人[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宁化 最传统客家味 篇3

如沙县小吃一样,并非所有宁化精品都适合往外推广,宁化的客家烧卖等41个客家小吃被评定为“福建名小吃”,在未来拓展中,则筛选了烧麦、松丸子、兜汤、扁食、黄粿、蛋皮、客家煎包、伊面、勺子粉、客家肉丸、红枣薏米汤、茶叶蛋等十几个品种为初期主打产品。

这种模仿,不存在对错。但宁化当地美食的竞争力确实毋庸置疑的强悍——哪怕依托的是相同名号,当地人还是能把他们的口味做到个性十足,譬如生鱼片、早茶和擂茶。

生鱼片其实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美食。古人用“鲙”字专门代表生鱼片,白居易就写过“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的诗句。不过如今还保留最传统鱼生做法的不多,当地旅游局官员告诉我们,大概只有宁化的客家人、广府人和北方赫哲族人。

在宁化,会做生鱼片的家庭很多,逢年过节,生鱼片也是宁化家庭的大菜。只是刀工因人而异,好手艺也难得。而三明此地的生鱼片前头被冠以“宁化”二字,依仗的是当地好食材和这份刀工技术。宁化生鱼片所用的鱼,是当地的草鱼。顶级的草鱼,藏在深山的溪流当中,其次,是在小山塘中养育的。用草鱼有讲究,因其肉质比较厚,骨头也比较少。而宁化是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河多水多,植被良好,因此,草鱼所处水域的水质,亦有保障。

央视制作的客家系列纪录片中提到,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南迁的中原地区汉人原本并无吃生鱼片的习惯,但他们到宁化后,接受了土著居民茹毛饮血的习俗,并将生鱼片的吃法保存至今。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石壁,在当地繁衍生息数代,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那,为什么生鱼片的传统没有随着客家人的足迹传播?当地旅游局的官员猜测这也与“三江源头”有关,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其他地方“有这么好的生态”。再者,宁化当地历代少战乱,南宋时人口就到了11万,适合休养生息,这也促使了生鱼片手艺的世代流传。

如今在宁化县城,有一群精于生鱼片的手艺人,他们并非某一家酒楼的厨师,而是“自由职业”。哪家酒楼有客人要吃生鱼片,酒楼会通知师傅到店中,现场制作。不过,我们就餐的那家叫做“福临门”的酒楼不同,老板伍先生自己就是做生鱼片的好手,听说我们对宁化的鱼生兴趣颇深,便现场表演了一番。

伍老板说,做生鱼片,要选择2斤半左右的草鱼,其肉质最好,超过3斤,肉太老,少脆感,太嫩,肉不够成熟,无甜味。捕获草鱼后,要将其置于活水中养两天,让其将体内的泥巴等杂物吐出,这叫“抖鱼”。如今酒楼的抖鱼,一般就在酒楼进行,而传统的抖鱼方法,是将鱼放到溪水或水井中。如果用溪水抖鱼,最好把草鱼置于竹笼中,放于湍流的山溪中两三日,清洁的同时,还能利用水的不间断冲刷,使鱼肉更为紧致。

现场制作时的技艺,则归结于一个“快”字。好的师傅,可把杀鱼到上桌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技术稍差点的,也不能超过5分钟,好刀法的师傅,生鱼片做好,鱼头还能动,鱼嘴还在张合。杀鱼时,惯用两把刀,一把杀鱼,一把片鱼。厨师先用毛巾裹住鱼头,开膛,掏肚,去头,快速用刀背去鳞去皮剔骨,片出两条长长的鱼片,用毛巾包好,以保鲜保洁。而后就是切片。宁化的生鱼片不提前放血,鱼肉血污用干净毛巾擦干后,师傅用手腕带动刀背,以推拉之法快速走刀片鱼,切下的鱼片要均匀,且薄如蝉翼,晶莹剔透,色泽红白相间极具美感。盛放鱼片的器皿也有讲究,要覆上一层保鲜膜,膜下铺上冰块,膜上盛放生鱼片,使之保鲜。

蘸酱是酱油、麻油、醋,还有吃日本鱼生常用的芥末。宁化生鱼片入口的感觉,鲜嫩自不必说,与日本鱼生的差别,还在于其强烈的清脆口感,入嘴细嚼,似乎还能听到类似吃鱼籽的声响。宁化生鱼片对清热去火有好功效,据传还能明目。而杀鱼时去除的鱼骨头、鱼皮,还可用来蒸豆腐汤,又是另一道美味。

客家早茶

福临门的招牌不只在生鱼片。店中许多小吃都是手工制作。我们晚饭时到达,点了份糍粑,几个店中小弟便带着我们下两层陡陡的楼梯,看他们打糍粑。

宁化的糍粑,也是用糯米制作,先将糯米浸泡三四个小时再蒸,蒸熟后倒入石臼中,先压一压,使之更有黏性,然后用木槌舂烂,使之成羹状,女工们再将其捏成一个个热糍粑。这些步骤与其他地方的糍粑制作没有太大差别,但宁化糍粑的佐料粉不同,其使用了特殊的豆粉,是将黄豆壳炒熟磨成粉制成。热热的糍粑,先蘸白糖,再蘸豆粉,就可以吃了。福临门女工捏糍粑和蘸白糖豆粉的速度极快,一是因为熟练,再者,刚刚打出的糍粑太烫,速度一定得快。

店中还有比沙县芋饺大得多的芋饺包、烧卖、黄粿等小吃。这些小吃,也是宁化客家早茶的组成部分。

宁化小吃的丰盛,与当地地形亦有关联。三明山多盆地少,但在宁化有两个较大的盆地,一个在宁化县城,宁化旅游局官员称这是三明区域内最大盆地,另一个在石壁村,这一盆地从石壁一直延伸到江西。目前,宁化是全国、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拥有优质的粮食资源。而北民南迁,使得这里的人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传统烹饪技巧,又结合土著居民烹调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宁化县城内东方红大酒楼的早茶集中展示了这种丰富。

东方红早茶餐厅位于东方红大酒楼二楼,进门就能看到“专业打造福建早餐行业第一品牌”的广宣牌。这里每日早晨七点半左右开门,营业至上午10点,按人头收费,散客30-35元/位。早茶是自助形式,七七八八的小吃点心(包子、馒头、烧卖、艾粿、糍粑、玉米、锅边……)、汤羹加在一起,总共有三四十种。宁化人吃早茶特别喜汤羹类,东方红早茶提供的烹制好的汤羹通常有二三十种,如美容的红枣薏仁汤、银耳汤、生地大骨汤、冬瓜骨头汤、猪肺汤、红豆枸杞汤、三鲜汤等等,据说以前还有牛鞭汤。这些汤羹都是选用宁化当地山区新鲜食材搭配烹制而成,最主要不是为填肚,而是滋补,且会根据时令调节变化。但宁化最出名的汤类是兜汤,有牛肉、猪肉、羊肉兜汤多种。关于兜汤名字来由,有一种说法是说做兜汤时,所有食材是放在一个漏罩里兜着,烫熟后再放入碗中,再者,兜是“端”的意思,兜汤最早是挑着担满街走的商贩们制作的,食客都是在路边“端着吃”,所以这种汤被命名为“兜汤”。不过,宁化本地人给了我们另一个解释:在宁化客家语言中,兜有“根”的意思,兜汤,意思是补根,补元气。做兜汤时,要将肉切成小厚片,加入酱油、盐、味精抓匀,拌入地瓜粉,搓透,再将锅置火上倒入高汤,放入八角、山奈、辣椒干、生姜、蒜头、香菇、鱿鱼干、葱,慢火熬出味道后,再把肉片逐片放入锅中烧开后撇去浮沫,调好味,起锅淋上麻油、葱花即可。

nlc202309061748

东方红早茶的老板娘其祖先据说是明代从河南迁抵宁化的客家人,其早茶手艺是世代相传而来。宁化人喜欢喝汤的习惯据说也是因客家人中原移民的身份,这些移民的思想和生活习俗更多受到道教医学影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而从中原迁至宁化后,亦觉得当地气候潮湿多雨,水性寒凉,所以在饮食上尤其注重阴阳冷热的调和,烹调手法则喜煮煲蒸炖,保留食物原汁原味和营养。

宁化的客家美味最初是分散于各个小吃店中。东方红早茶是宁化最早的早茶店。老板娘从1980年代就开始涉足早茶,她原本在客家宾馆工作,承包了宾馆的早餐,之后宾馆改制,她便根据其自助早餐的形式,开创了宁化第一家早茶店,这种自助早茶形式大约在1990年代末在宁化兴盛。如今东方红也是宁化规模最大的早茶酒楼,老板也表示,他们不考虑做其他形式的餐饮,他们“终身只做早茶”。

“荤”的擂茶

三明好些地方都有擂茶,如泰宁、将乐、宁化,但各地擂茶都不同,尤其是宁化的客家擂茶。泰宁、将乐的擂茶,是用芝麻、陈皮、花生、藤茶等原料擂碎,冲成“茶汤”,而宁化的擂茶,是当地人的主食,可以当饭吃,与台湾客家聚集地新竹、苗栗的擂茶更为接近,两地擂茶人还常有交流。宁化的农村妇女,喜欢每家出点东西,每日凑在一起做擂茶,度过农闲、雨天。当地人家娶妻生子盖房子,若不想大摆筵席,也就请人吃擂茶。

游客一般到石壁村体验本地擂茶。村中有七八家擂茶馆,张三金擂茶馆是最早、名声最大的一家。

张三金擂茶馆老板娘名为张三金,做擂茶馆已经13年。宁化擂茶是个力气活,在张三金的后厨,挂着一排擂棒,擂茶工们依据力气和经验选择对应的擂棒,力气小的用短点的,张三金用的大概1.3米。

宁化客家擂茶,其“茶”并非指茶叶,而是各种草药,如鱼腥草、车前草、薄荷、小叶金钱、大叶金钱、田螺菜、香草、艾叶等。制作擂茶的第一步骤是将各种草药剁碎,加点盐巴,放在擂钵中,用擂棒擂。我在其他地方见过的擂茶,多是拿根短短的擂棒,把擂钵置于桌上,就可操作。但宁化的擂茶不同,我得坐在矮凳上,将大大的擂钵用力夹于双脚间,一手持擂棒上端,一手持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换擂,张大姐帮我扶着擂钵,我还是擂得摇摇晃晃。她自己则单手扶擂钵,单手擂茶,身形稳稳的。擂茶需半小时,青草药的气味出来后,加点芝麻、花生等配料进去。

擂茶还要用到大骨汤。大骨汤要慢火一直熬,擂茶好了后,把擂好的草药冲入大骨汤中,并放入红豆、扁豆、绿豆等豆类以及地瓜粉皮,加入瘦肉、小肠等,煮开,再盛入擂钵中,最后加点葱,倒点炒好的芝麻,搅拌开,擂茶就完成了。张三金的擂茶馆,一擂钵擂茶80元。

制作擂茶时,要根据不同时节放不同的草药,当地人将擂茶当饭吃,也当药膳用,夏天会用些清热去火的,冬天则强调滋补。不过也正因为中草药多,吃起来有一股草药味,有些慕名而来的游客表示并不习惯其口味。我倒觉得还好,虽有青草药的气味和口感,但并不浓郁,很好接受。

在宁化吃擂茶,可以点点陀子。陀子也是宁化名菜,用老豆腐制作而成。宁化菜偏咸辣,用点辣椒、香蒜炒陀子,与擂茶倒是很配。

客家传统医药卫生习俗述略 篇4

一、传统治病习俗

客家人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不断摸索总结, 保留了大量的验方、偏方和特色疗法, 保证了客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繁衍生息。受楚越文化和畲瑶等少数民族的影响, 江西客家巫文化盛行, 在疾病诊治方面亦是如此。康熙《瑞金县志》记载:“瑞之俗, 颇不近古, 多信巫觋, 凡有疾病, 则用巫觋架刀山, 闭黄泉门, 杀牲狼, 借子胆, 所谓人俱 (惧) 毙者是也。”[2]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赣南客家形成了独特的病因观, 他们认为, 人之所以生病, 是遇到妖魔鬼怪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受到惊吓。小孩受到惊吓会丢失魂魄, 魂魄不在身导致生病。所以家人通常会请道士帮小孩子“叫夜” (也叫喊魂) , 把丢失的魂魄找回来, 这样病就好起来。抑或请巫师在小孩子熟睡时, 用米检测是否受到惊吓, 受到什么样的惊吓, 然后除之。

大人受到惊吓而生病, 通常会找巫师问诊, 俗称“问仙”。巫师会配置“仙水”, 病人喝之治病。或到各大寺庙找各路神明问诊, 抽药签, 找相应的药方用于治病。如果病情严重, 则要请道士“做法”, 捉拿妖孽;更有甚者, 请道士“上刀山”、“闭黄泉门”等, 用以治疗恶疾。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现在已经被剔除了。客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 根据我国中医药原理在医疗上总结出许多偏方、验方, 创造出许多特色疗法。如“挑积”, 是赣南客家民间中医先辈们根据中医针灸学中的挑刺疗法, 摸索总结的一套专治小儿疳积的民间医术。历经师徒世代相传, 盛行一方。挑积, 专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等症及小儿腹胀、便秘、烦躁不安、眨眼、咬手指过于频繁均可用挑积疗法医治。

客家人还利用当地资源, 创造出许多药方、验方。兴国解毒剂系兴国县一民间医生捐献方, 曾用于国内某集体食物中毒的抢救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而得名。其组方为:鲜小叶鸡尾草、青木香、田七、鸡血藤、茜草、香附子和冰片。兴国解毒剂的主要功用是解毒、凉血、化瘀。主药小叶鸡尾草是常用解毒草药, 当地民间有用其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虫蛇咬伤、疔疮疖肿的传统, 临床中用其干品煎服也有较好的解毒之功。

二、预防保健习俗

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发掘了许多医疗保健知识,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预防保健习俗。

1. 端午药俗。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 赣南各地集贸市场都会聚集大量的草药摊, 有的甚至整条街都是。农村集镇、大街小巷中草药亦篮担成市。赣南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买些草药, 或煎汤沐浴, 或泡茶饮用, 抑或晒干保存, 以备不时之需, 逐渐演变成赣南客家一大习俗。赣南农村集市和篮担卖的草药主要以鱼腥草、夏枯草、艾草、桑枝、枫枝、节节草 (俗称驳节草) 、海金沙 (俗称蛤蟆藤) 、金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黄荆、石菖蒲为主。这些药都生长在房前屋后, 非常常见, 也比较容易采集, 普遍价格低廉。赣南客家人会把市场上买来的或自己采来的海金沙、艾草、桑枝、枫枝、节节草、痱子草、忍冬藤等煎水沐浴, 可祛风除湿, 消毒止痒, 对关节痛, 皮肤病如痱子、疖子、湿疹、风疹等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也会买或自采金银花、野菊花等泡茶, 用于清热解毒, 疏风平肝。也会单独买白花蛇舌草用于凉血消肿, 祛瘀散气;会买石菖蒲, 用于端午泡药酒, 据说饮之能“通血脉、治骨痿, 久服耳目聪明”。赣南客家人还将艾草、辛夷、薄荷等置于家中以防时疾, 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用于消毒止痛、温通血脉、消肿止痛等。农历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这一时期确实是赣南各种传染病、流行病易发期。由于空气闷热潮湿, 很容易滋生细菌, 食物也极易腐败, 饮食不洁可使细菌及其毒素进入体内而导致急性胃肠炎、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

2. 月子药浴。

坐月子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官复原的时期, 一般需要6—8周。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期或产后期。客家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是家庭的传后人, 所以对坐月子非常讲究, 认为坐月子是女人的一次重生。月子做不好, 将来会落下病根, 会得“月子病”。有些客家妇女身体不好, 甚至会再生一胎补做一次月子, 以求把身体养好。客家妇女坐月子期间主要有“食补”和“药浴”两大特色。食补水分的补给以糯米酒 (酒娘也叫月子酒) 为主, 把糯米酒放在锅里煮沸, 渴了当水喝。在酒里除了勾兑水外, 还可以放生姜、枸杞、红枣、鸡蛋等一起煮。动物蛋白来源主要以土鸡为主, 月子期间一般要吃20—30只鸡。赣南客家人还会把酒娘和土鸡一起煮, 做成鸡子酒。鸡用油和姜一起炒, 再加上酒娘, 用文火煮熟。产后的当天要吃一只能祛风驱寒化瘀活血的大公鸡, 此后一般食用子鸡。酒娘的作用是活血, 有助于排恶露, 同时可以温暖子宫, 帮助子宫内膜调理。

药浴是指客家人坐月子期间 (产后的第三天开始) 要用草药进行沐浴, 擦洗身子。通常的做法是在端午期间把药采回、晾干, 然后一扎扎捆好备用。月子期间将药材放至大锅里煎熬, 待冷却至与人的体温相仿时, 产妇进卫生间坐在椅上洗浴 (一定不能坐在盆里洗, 亦不能洗太久) 。洗的次数因人而异, 有些产妇整个月子期间都洗, 一个星期洗一到二次的占多数。药材主要包括:艾草、姜苗、枫枝 (叶) 、菖蒲、勾藤、九节茶 (赣南叫白节风) 。这些药物合用具有温散寒邪、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可治产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头痛、全身酸胀、手足麻木、关节不利、腰膝无力等症, 也可以预防由于产后体质虚弱所致的其他各种病症, 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凡产后坐月子进行药浴的客家妇女, 大多身体健强, 面色红润, 不易感受外邪, 少生疾病。

三、食疗养生习俗

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饮食, 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 人体气血充足, 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主张:“为医者, 当晓病源, 如其所犯, 以食治之, 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饮膳为养生之首务, 饮食养生是我国中医重要的传统理论。客家人也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

客家人饮食偏咸辣。中医认为, 咸能补肾, 且能软坚散结;辛能散风除湿。这与当地气候潮湿, 疾病多发的环境特点是相适应的。同时也喜欢食酸, 他们会把萝卜、豆角和白菜等腌制起来, 制成酸菜, 逐渐演变成为当地的开胃美食。在蔬菜缺乏的季节, 普通人家又不容易吃到肉, 这时赣南客家人往往会炒几升大豆, 既作小孩的零食, 又补充蛋白质。客家人通常就地取材, 青蛙、泥鳅、鳝鱼、鳖、蛤、蚌、田螺、小螃蟹等水中之物, 无不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米酒里放鸡蛋煮熟就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酒娘蛋。酒娘蛋是客家人招待贵宾的必需品, 是对客人最尊敬的表达形式。酒娘蛋滑嫩爽口, 滋阴补阳, 对哺乳期妇女通利乳汁效果明显, 对女孩子丰胸、缓和痛经亦有一定的疗效。客家人亦有“补夏”、“冬补”的习俗。补夏以鸡蛋为主, 并有“立夏不食蛋, 上墈滚下墈”的谚语。冬至食狗肉, 据说冬至吃狗肉, 可以消灾祛病, 亦可以御寒、大补元气之功效。

四、起居卫生习俗

客家人笃信风水, 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并有着自身的和谐观[3]。赣南客家人勤劳简朴, 恬淡为上, 早睡早起, 辛勤劳作, 形成了自身的起居习惯;热衷宗族民俗活动, 积极参与民俗体育健身运动;一生无求, 知足常乐, 身心健康, 延年益寿。

赣南客家人爱洁净、讲卫生。同治《安远县志》在“风俗”中描述安远客家人“嗜好:沙明水净, 人生其间, 好洁几于成癖。”[4]著名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的特性》中对客家人爱干净、讲卫生为“一般汉人留意”的良好习惯颇有好评:“客家人是最勤劳的民系……他们最爱洁净, 虽以经济限人, 饮食居住, 不能纯合卫生原则, 然其对于身体及衣服器用的洗戳, 实较一般汉人为留意。”[5]千百年来, 这种讲卫生、爱洁净的习俗得以延续。赣南客家人庭院收拾整齐, 人畜分离, 讲究卫生。我们在江西赣方言区和客家方言区田野考察时, 也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摘要:客家人在恶劣的环境和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客家特色的医药文化。本文以赣南为例, 从传统治病、预防保健、食疗养生、起居卫生等四方面阐述了客家传统医药卫生习俗。

关键词:赣南客家,医药卫生,习俗

参考文献

[1]安远县志:卷一之八一.地理·星野.

[2]瑞金县志:卷二.风俗.

[3]李晓文, 叶金莲.试论客家人的和谐观——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4]安远县志:卷一之八.风俗.

客家传统 篇5

广东菜一直是海外中国菜的代表,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广东菜中,客家菜也有这不错的重要地位。所以继续还是带您探索中国美食文化,看看客家菜的重要地位体现在哪里?

客家菜属于广东菜中的一种,也是汉族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与古代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常见的传统客家招牌菜有梅菜扣肉、盐h鸡、三杯鸭等等。

客家菜与另一菜系潮州菜相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于“肥、咸、熟”,在广东菜系中独树一帜,因此客家菜以其独有的风味在中华美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客家菜的菜品特色

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客家菜属于广东菜中的一种,也是汉族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与古代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常见的传统客家招牌菜有梅菜扣肉、盐h鸡、三杯鸭等等。

客家菜与另一菜系潮州菜相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于“肥、咸、熟”,在广东菜系中独树一帜,因此客家菜以其独有的风味在中华美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客家菜的菜品特色

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取玫瑰酒一杯置于两杯之间,然后整钵放入铁锅,加瓦盆作盖,取中火烧锅,鸽熟时杯中还存清酒半杯,但其酒味已荡然无存,只是鸽肉酒香扑鼻而已。

②另外,现今客家烹饪技艺中,有许多做法,溯本追源,极其古老,在现代菜谱中独具特色,如东江肉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而《礼记注流》中记载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

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跳丸炙”,是因其弹性能跳而名。

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如此种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客家菜的饮食特色

它可以用四个字来说:就是素、野、粗、杂的传统吃法。

吃粗吃杂――客家人的文化传统。

以粮食而言,稻米是主食,其它包括番薯和芋都归为杂粮之属。

以菜肴而言,总的特色是:

1、重山珍,轻海味。

这既不算粗,也不算杂。这是由客家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客家居域多为山区,只有山珍,没有海味(少数例外)。

2、重内容,轻形式。

这与客家人大多喜欢实实在在、不甚追求花里花哨的性格有关。

3、重原味,轻浑浊。

这可以说是客家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例如袁枚即提倡菜肴的本味、独味,反对鱼翅、海参同烧,鸡与猪肉为伍,以至各不得其味。

李渔也主张在烹调时保持主料的本色、本味,认为最好吃的荣料,大多宜于单独烹制。

4、重蒸煮,轻炸煎。

这是因为客家人大多比较适应温性和清淡的饮食,较不适应热性的饮食。

所以吃粗吃杂,不挑食,不偏食,有益于平衡营养,有益身体健康。而且《黄帝内经》中有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原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吃野

饮食中的“野”,一般指野菜、野果、野味,而吃野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而客家人也承继了这一传统。

“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鲜、无污染,这正是营养学家所提倡的。由于客家地处山林区,野味资源丰富,所以野味更是客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吃素

客家对吃素有两种理解,一是不吃荤,二是没油吃。

不吃荤的“荤”指肉类或动物油,没油吃的“油”兼指植物油和动物油。在无荤可吃的情况下,客家人最偏爱的素食大概莫过于豆腐了,它只需少许植物油即可,这也许是豆腐风靡客家地区的一条重要原因。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 篇6

关键词:传统器具;设计;客家;赣南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在本质上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感性体验为表象,其原因在于赣南客家的传统器具设计并没有依托一套严格的计算体系。客家工匠的造物行为往往不是从某种科学定律出发,而是从既有的片段式的经验中寻求指导,缺乏逻辑的计算和精确的数据支撑。这种沿袭至今的历史现象,容易给人造成假象,即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是基于某种习惯的行为因素,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殊不知,假如没有可靠的理论作为指导,赣南客家传统器具是不可能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有史以来进化缓慢,恰恰是因为它缺乏看似正统的设计文化,冲破了理论的枷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数据、运算等都不是纯粹的科学行为,都带有强烈的人伦、道德色彩,探究宇宙奥妙的科学行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因此,对赣南客家传统器具的设计研究,必须解读其设计行为中的理论成分,诠释它的文化语境。

一、理性经验

“理性经验”是吕品田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中提出来的,通常指具有理性的经验,它与感性经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中的理性经验,多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并指导工匠的造物活动。

儒家 “人文”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1],而且与“礼乐”关系密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与儒家在人文精神上一脉相承,二者之间直接关联。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人文特征的形成,是无数个体片段性经验在逻辑层次上的累积。其制作领域的大量经验都因缺乏缜密的逻辑意识,而最终未能形成系统的观念体系,更无法形成一种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的强大科学力量。从意识形态来看,赣南客家的古代科学思想仍然属于封建制度的产物,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某种落后观念服务的。赣南客家传统器具的科学萌芽只有和人文精神联姻才能不断壮大,因此,其设计的出发点更倾向于解决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评价科学发展程度的标准并不是科学本身,而是人文思想的革新程度。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的理性经验表现在各种造物活动中,其人文精神也不例外。“人文”的核心在于超越个体,遍及整个宇宙,它是处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边界的一种思想观。如此看来,赣南客家传统器具的设计哲学,与东方哲学的范畴是一致的。而中国古代哲学是没有本体论的,其思想里最流行的就是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这与赣南客家在宗教信仰上的多神崇拜组合在一起,使赣南客家人思想中有家族爱、忠君爱,有对等级的追求和热情,有对物质的爱等[2]。

二、道与技、气与器、情与伦

“道”与“技”的说法来源于《庄子》,“技”指的是某种技能,“道”指的是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的某种规律。庄子人文,“技”是可以传授的,而“道”是不可以传授的,只有靠长期实践,顿悟得“道”。人类的各种造物行为,当其达到最佳状态时,便是一种最接近自然的,最接近道的理性行为。一直以来,道是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核心目标。技艺纯熟的客家匠人大都认为道就在自然万物的造化中,因此醉心于对自然大道的领悟。道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而技是得道的一种方式。道是本原的,技则是通往道的一种技术形式。因此,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经验主义也就自然产生,祖祖辈辈积累的各种经验零散地体现在各种造物行为中,并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还被进一步引入政治、道德领域,与封建统治方式的价值观相结合[3]。

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气仍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概念,气化生万物,万物也皆以气为根本[4]。不管宇宙万物的生命形态如何发生改变,皆以气为根本,其进化都是由气发生、发展的。“气”与“器”是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反映,即一般和个体的关系。王夫之认为:气贯通于万物之中,气在器中,阴阳二气不脱离具体有形器物而独立运行,必定附于物而成为具体形质[5]。赣南客家传统器具的设计活动恰当的再现了中国哲学的这一基本思想,如评价客家工匠手艺“初期如生”、“巧夺天工”等。器在根本上是“天人合一的”的具象表现,即天气和人生的“和合”。器物设计中,只有追求天地之灵气,才能产生经典之作。气与器的关系必须理顺,气在先,器在后,造物活动中的理性经验服从于“气韵”和“载道”,但二者也常常矛盾。当某种经验被过分夸大的时候,它就会掩盖“气”。此类器物虽然技术巧妙、形式精美,但缺乏灵动之“气”,因此被人诟病。

关于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日常情感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也较为明显。赣南客家的日常生活,常常将宗族作为情感纽带来敦促社会行为,其特点较为突出。客家工匠有时候会为了迎合某种特定情感的需求,不惜牺牲新的科学经验。赣南客家传统器具有许多沿袭多年的形式,当某种先进的技术出现时,尽管它可以改变制作的落后,但匠人们仍然习惯旧有的制作方法,其原因在于难以舍弃情感因素。匠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于新科技的厌倦与怠慢,其实源于他们一直以来恪守的、守旧的伦理道德观。由此可以看出,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中的某些固有的形式特征,并不是科学设计的结晶,而是伦理道德观的物化表现。

参考文献:

[1]《中庸》第十二章

[2]李涛著.龙之殇·中华文化的尴尬与嬗变[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4]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107.

客家传统 篇7

客家是在历史上从秦代开始, 由于政治斗争、耕地、战乱等原因导致的北方中原南迁汉人与南方的畲、瑶等土著逐渐融合发展演变而来的一只最具独特性的汉民体系。客家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客方言, 独特的民俗文化、餐饮习惯和情感特质。

围屋, 字面意思为围起来的房屋, 所以也被人成为东方的城堡, 是一种集家、祠、防于一体, 具有鲜明防卫的封闭式建筑。由于客家人特殊的历史环境原因, 大部分赣南客家围屋都以方字形为主, 主房屋的四周砌以外高墙为主,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它的防御安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赣南客家围屋是以半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它们和闽西圆形的土楼还有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大部分的赣南客家围屋为砖石结构, 墙基为坚固的花岗石所砌, 墙身为青砖、麻石、河卵石所砌, 所以结构非常坚固。砌墙用的粘合物大部分是石灰、桐油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土, 粘性特别强, 墙体千年不松。赣南围屋这些建筑特征构成了独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

赣南客家围屋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民居, 是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组成部分, 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民的高水平建筑艺术, 在建筑业内被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 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更使得建筑家, 历史学家、艺术家及海内外广大游客为之陶醉。客家围屋是民、赣、粤等的客家人祖先聚居形成的建筑形式。也是赣南客家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贵遗产。客家系是在我国汉族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孕育发展出来的。因此, 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人民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之上, 历经千辛万苦, 长途迁移为了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创造出来的, 赣南客家人以顽强的毅力, 艰辛的劳动, 乐观的精神建设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家园, 形成了一幅“锁在深闺无人识”的自娱自乐, 自耕自作的悠然景象。

二、围屋建筑结构与功能

1. 围屋的建筑结构

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 其鸟瞰平面为方形, 其四角构筑有朝外突出的炮楼, 外墙厚一米左右。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 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 但是在屋顶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或者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设有一直两口井。围门一般为一孔, 大者则有两孔。围屋平面主要有“口”和“国”字形两种形式。前者即除四周围屋外, 围内别无房屋, 此数量较少, 规模也较少;后者则在围屋内, 还建有一座祖堂的厅屋组合式主体建筑, 小者或一明二暗, 但更多的是三堂两横中轴线对称的厅屋组合式居民, 大者面积近万平方米。围屋外墙体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 即三分之一厚的外墙体用砖或石砌, 三分之而后的内墙体则用土抷;也有的外墙用三合土垒筑而成, 即用石灰、黄泥和沙, 或石灰.黄泥和鹅卵石相伴筑墙, 此种围屋墙体的坚韧耐久性毫不逊色于钢筋混凝土墙。

2. 围屋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它的外墙厚1至3米, 高三、四层约10至15米, 四角向外凸出建有炮楼;炮楼和四周围墙匀设有瞭望空和射击孔。围屋一层作厨房、柴草间、牛猪栏;二.三层为贮藏室和寝室;四楼即顶层楼是战略用房, 既不住人也不置放杂物, 且间间友们联通;其走马楼上下环行四通发达。一座围屋一般只有一扇外门供进出 (个别大围如龙南关西围有两扇外门) 。此门使整个围屋的安危所在, 股门墙特别加厚, 门框亦巨石至成, 并备有横竖栅栏杆, 以防不测。厚实的门板包以铁皮, 有粗实门杆。板门后大多还有一道闸门, 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为防火攻, 门顶上还设有水漏。如们一旦被攻破, 可以从两侧和炮楼予以夹击, 还可以在通往围屋内一道道港门窄路途中阻击。围屋中还掘有水井, 设有专门囤积粮食的仓库, 其他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一旦有事, 紧闭外门, 可以坚守1~2月之久。

三、围屋文化

1. 建筑构造艺术

围屋虽是以防卫为主要特征的居民, 但因建围着匀是富商或地方名绅, 所以, 他们在建围是除考虑如何将围屋建的坚固、易守难攻外, 还有着意于如何将围屋建得气派和富丽堂皇。因此, 在围屋的构造艺术之上, 往往竭尽精巧之能事, 在现代看来让人叹为观止。

围屋的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围内, 特别是方字形的厅堂建筑中。在赣南客家围屋中, 往往一个厅堂质量的高低, 直接代表着这房人的地位及脸面。所以赣南客家人对厅堂中的门窗额枋、柱联柱基、天花铺地等, 都会花大价钱想尽一切办法来精益求精的进行装饰。例如在围屋的祠堂大门门面, 一般为仿木构牌楼线脚雕刻。梁架的制作非常精致, 前厅的天花板上一般绘制民间彩画, 甚至还有澡井;朝厅堂开设的门, 环板上匀雕刻人物或植物花卉、瑞兽等, 其风格非常近徽雕;天井两侧的厢房, 则用八扇格扇门, 围屋窗棂多为不同的拐子纹和雕花棂相结合。厅堂里的柱子一般有木质或石质, 石质四面题刻对联且柱基上雕饰, 纹饰一般为瑞兽。另外, 客家围屋的围内一般踩用卵石拼铺, 其地室外铺地花样。

2. 围屋宗族文化

住在围内的居民, 一般都是同一个姓氏, 追溯其上几代可以发现他们都是有着共同祖先, 都有辈分或大或小, 维持着非常强的血缘性, 所以宗族文化能很好地遗留下来。

祖堂是赣南客家围屋里最不可缺少的室内公共空间, 位置位于建筑的中轴线上。祖堂的作用是客家人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议会的场所, 例如每年的祭祖、族长组织开展各种会议以便于围屋的日常生活管理。祖堂是用来维持宗族血缘关系的主要场所, 在平时客家人都是个小的几口之家为政, 只有在祭祖时以大家庭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如果遇上战乱或外敌入侵 (与周边村庄发生各种耕田山林纠纷) 时, 族长便把全围屋人组成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来抵御对方的攻击。

赣南客家围屋所住居民之多, 即使都是有血缘关系, 也肯定会发生鸡毛蒜皮之事。所以客家祖先在建造围屋之时, 便制定了一套非常的日常管理管理, 即公约。例如龙南的田心围, 前厅便有一禁碑, 上书:“祖堂乃先公英灵西索, 永禁堆放竹木等项;天井、丹永禁浴身污秽;围内三层平港道, 乃朝夕出入公共之路, 永禁接詹载竖及砌结浴所猪栏、鸡牺等项。围外门坪斗角周墙角, 永禁架木笠厕, 蔽塞外界”。

自古客家人就对不同的神灵的崇拜, 通过祭拜期望神灵对他们进行庇佑保护。神灵信仰是客家围屋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故围屋建筑以不同形式来祭拜神灵, 有的围屋把土地庙建在围屋内, 定期祭祀以求保护。

土地庙一般建在在围门的内侧, 每月的初一、十五, 居民们都要在祭拜。即使战乱时期被困, 都不忘向神灵祈祷保佑平安。

四、结语

在通过对赣南客家围屋的走访调查, 我们发现, 从围屋的外建筑面到其内部建筑结构, 或是围屋所体现出的客家文化, 给后人呈现出的是一种非常有凝聚力量的宗亲家族气息。在感受之余也让我想起作为现代人是否有责任和义务把这种赣南客家建筑和文化好好保护和继承发扬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要, 而且非常必要。

摘要:围绕赣南客家围屋独有的特征:展示赣南客家威武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和特色。赣南文化的缩影—客家围屋, 承载了千百年优秀的赣南客家文化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关键词:围屋,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形态

参考文献

[1]黄崇岳, 杨耀林.客家围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钟东林.赣南客家画报[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

[3]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4]邱恒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商务印书馆, 1998.

客家传统 篇8

由于洛带古镇几年来观光旅游占主导地位, 对文艺资源和节庆文化的开发相对较多, 比如洛带古镇的客家火龙节、水龙节就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被称为中国的狂欢节。但是, 由于观光旅游重游率低、消费低的特点, 洛带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与国家旅游局的期望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急需以客家文化的深度开发和持续发展作为突破口。实际上, 客家文化中的艺术资源、建筑资源、民俗资源等都还有很多未应用到旅游业中来。本文试以客家建筑中的两个符号“蜜蜂”、“兔子”为例来做一说明。

一、隐藏于建筑符号中的客家秘密——高踞屋檐的蜜蜂和守候祖屋的兔子

建筑是凝聚民族文化的大舞台, 民族审美思想、民族心理就隐藏、固化在其中, 不易变化, 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常常变成一个个的符号嵌进建筑里, 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

在洛带, 荷香清幽的福池对面是一座清乾隆18年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兴建的江西会馆, 该馆整体布局严谨, 空间安排合理, 构思独特, 古色古香的精美木雕将人们的记忆引向久远的时代。但是很少有人们注意到, 这座会馆的瓦当上雕凿的花纹, 除了蝙蝠等瑞兽, 竟然还有一种普通的小昆虫——蜜蜂。我们知道, 能够站在高高房檐的瓦当上的, 一般是人们认为可以镇宅、招财、祈福、迎祥的神兽、瑞兽, 或者是一些吉祥图案, 如青龙、白虎、朱雀、蝙蝠等等, 除了客家人, 中国历来就没有将蜜蜂这一不起眼的小昆虫雕塑在瓦当这一富有神圣意味的物件上的传统。经过细致的调查, 我们还发现, 客家人不仅让蜜蜂站上了会馆、祠堂那高高的屋檐, 而且在客家人祖屋内的神台上, 也雕刻上了蜜蜂。这一不容忽视的细节向我们揭示了客家人什么样的内心情感?

原来, 客家人在从中原南迁至南方丘陵山区的历史过程中, 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养蜂取蜜的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因此如果有蜂群降落在自家的仓库、箱中或衣橱, 客家人不仅不会害怕、驱赶, 反而视为招财进宝的吉兆, 对蜜蜂十分友善、喜爱、照顾。正因为客家人视蜜蜂为“吉祥物”、“摇钱树”, 所以才在祖屋、会馆等十分重要的地方刻上蜜蜂的形象。客家人中还流传着许多赞扬蜜蜂或以蜜蜂设喻的山歌、民谚等。在男女恋爱对唱的山歌中也常常将女子比喻为花朵, 将男子比喻为蜜蜂。而蜜蜂勤劳的本性, 也与客家人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传统一致。所以, 如果要选一种最能代表客家人品质的动物的话, 也许还真是蜜蜂莫属。

洛带古镇上有一个巫氏大户人家建造的“巫氏大夫第”, 是洛带镇建筑最早而又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 由巫氏入川后第二代传人巫作江建于乾隆末至嘉庆初年, 在这个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厅、院坝、前中后三堂、东西花厅等组成的民居建筑群里, 最高的建筑就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存放祖宗神位的堂屋, 而就在堂屋的大门两边, 精雕细刻的梁枋下面, 居然雕刻着一对奔跑的兔子, 两只兔子一左一右守在堂屋的大门边, 构成一幅富有动感和人情味的场景。人们不禁要问, 客家人为什么要以兔子而不是鹿子、狮子或其他惯常使用的动物形象来装饰堂屋的大门呢?客家人为何对兔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原来, 客家先民虽多数来自中原大户或贵族, 但当其在南方的丛山峻岭中面临营养短缺的窘境时, 能毅然创新思变, 把原来排除在“六畜”之外的兔肉做成美味佳肴和营养保健品, 形成了“飞禽莫若鸪, 走兽莫若兔”、“无兔不成席, 一兔顶三鸡”的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由客家人长期选育而成的通贤乌兔经现代研究证明是所有畜禽肉类中烟酸含量最高和胆固醇含量最低的珍品, 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客家人毫不讳言对兔子的喜爱, 给婴儿也戴上兔头帽以求吉祥。

这两种装饰在建筑的重要部位的动物都是与客家人关系最密切的, 也是客家人的重要贡献之一, 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他们反映了真实的客家生活状态, 构成了客家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

二、客家蜂文化和兔文化的现代意义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客家蜂文化和兔文化不仅代表了客家人艰苦创业的历史, 也蕴含着客家人的生活智慧。现代科技证明, 蜂和兔这两种动物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凡价值和特殊的益处。蜂蜜含有约15种矿物质、20种氨基酸、葡萄糖、果糖、维生素B群、丰富的维生素C、13种有机酸、3种无机酸、多种活性酶、乙酰胆碱等, 对肠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肝脏病、神经系统病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蜂蜜中含有70%以上的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 饮用后不必再经过消化就马上可以被吸收, 经过约20分钟后即可进入人体血液中, 因此蜂蜜既是体质衰弱者、胃肠功能不佳者、产妇、幼儿等合适的滋补品, 也是运动后、熬夜者、工作疲劳者消除疲劳的最佳饮料。《本草纲目》把蜂蜜的作用总结为清热、补中气、解毒、润燥、止痛, 原蜜造血功能好, 对女性是是很好的美容食品。男性常服能保肝、强身。因此, 蜂蜜被人们看成是“使人保持愉快和青春的良药”。而兔子价廉物美, 兔肉是古今中外公认的美容肉、益智肉和保健肉, 李时珍称兔肉为“食之上品”, 陶弘景也称赞“兔肉为羹益人”。其中客家珍品通贤乌兔肉质细嫩鲜美无膻味, 对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和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具有较高疗效。客家人对兔肉有最好的利用, 如美味的蒸汽白斩兔、兔肉焖芥菜心、满月兔蒸汤等, 福建客家菜的满月乌兔蒸羊耳三点, 汤鲜肉滑, 消食益气、健脾利尿, 是开食婴儿和幼儿的最爱, 被称为“客家第一汤”;另一客家名菜黄酒炖乌兔公集美味滋补于一体, 对肾气渐衰的老弱病人和哺乳妇女催奶有立竿见影之效。

旅游业由于综合性较强, 对文化含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产业常常会起到提高附加值、促进新产品开发、形成新的产业链条的作用。如洛带所在的龙泉驿区是我国的水蜜桃之乡, 政府利用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 通过发展观花赏果的近郊旅游休闲业, 为人民增收提供了重要途径。但是龙泉驿区由于气候资源不突出, 观光农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由于对具有客家特色的购物、娱乐、餐饮等方面的产品开发不够, 洛带古镇上充斥着缺乏特色的廉价旅游商品。区、镇政府每年花费数百万来开展各项大众文艺表演虽然聚集了人气, 但是古镇上乏善可陈的旅游商品却难以激起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因此, 对古镇来说, 开发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丰富古镇特色、提高旅游业产值的必由之路, 对客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以及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

以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蜜蜂文化和兔文化来说, 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旅游开发。如设计蜂、兔形象的系列旅游商品、食品、纪念品、工艺品, 以蜂、兔为主题开展旅游文化活动并形成品牌, 在文艺活动中穿插蜂、兔内容的节目, 甚至可以形成蜂、兔主题的节庆活动, 等等。在发展策略上, 以一两个重点品牌带动整个蜂文化、兔文化的全面开发。

比如, 针对城市近郊旅游中女性比例较高、女性在旅游出行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的特点, 结合现代女性注重美容美体健康的潮流和蜂、兔产品特别适合女性使用的特点, 开发富有女性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借以带动整个蜂文化和兔文化产品链的开发, 号召“常饮客家蜜, 人比桃花美”、“常食客家兔, 人比桃花艳”的客家旅游消费时尚。

近几年的中国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 1998年~2001年我国女性游客的数量呈增长趋势, 并且一直超过男性。随着现代女性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她们具有强烈的旅游需求, 并且对购物的需求大。洛带古镇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比较适合女性旅游, 如购物旅游、美容旅游、保健旅游、春季郊游、花果赏玩等。

参考文献

[1]《洛带镇志》

[2]叶必森:蜜蜂朝房的由来.蜜蜂杂志 (月刊) , 2007.6

[3]陈仁和:客家兔文化.中国牧业通讯, 2006.2

客家传统 篇9

随着当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许多传统村落的水体环境被严重破坏。单一的规划方式, 大量不透水材料的运用, 大面积道路的硬化, 严重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 曾经的青山绿水消逝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污水横流 (见图1) 。

1930年, 社会学家芒福德就在《技术与文明》一书中说到, 在机械时代, 为了尽快盈利和投入使用, 建筑都用最快的速度拼凑起来, 这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比如当今人与自然的不平衡状态。

而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村民们, 用他们的经验与智慧, 摸索出了丰富的有机技术, 来适应当地的水体环境。这种有机技术不同于当代的机械技术, 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 能与水体环境保持良好平衡状态的可持续技术。也正是这种有机技术, 使得那里的传统村落完整的保存至今 (见图2) 。

本文深入挖掘了这种生态的, 但尚未被学界充分认知的有机技术。技术本指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 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本文所指的有机技术, 是指福建客家传统村落在适应当地水体环境过程中产生的顺应自然水文规律的生态经验。笔者希望通过这项工作, 可以重拾当地传统村落“青山绿水”的记忆, 并为当地新村建设与水体环境的结合提供借鉴。

2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选址与区域水系的有机结合

福建客家地区地势高峻, 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境内地处高峻的武夷山脉南段, 峰峦迭翠, 绵延成串。地表水系发达, 河流纵横, 支流众多, 水系呈树枝状分布, 河道坡降大, 水流速度快, 河水易涨易退 (见图3) 。

此外, 受移民文化的影响, 客家人对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仍持着极大的包容态度。从中原一路迁徙的客家人, 为了生存, 必须与土著相互杂居。而在此过程中, 无论是中原的汉人, 还是当地土著, 都需互相包容对方, 抛开排外思想。同样的, 客家人在建设自己家园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他们在面对当地险恶的山势及复杂如毛细血管般的水系支流时, 并没有发挥“人定胜天”的力量去强制改造, 而是采取了极大的包容态度, 有机地顺应着山势水体, 逐渐融入到环境中, 壮大着他们的家园。

受树枝状水系和移民文化的影响, 客家先民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地开垦着耕地。在闽西, 利于耕种的土地面积本来就不多, 又因耕地的开垦离不开水系, 因此当地的耕地大多呈星点状分布于溪河两岸的台地或山坡上。而客家先民们为了减少劳作奔波, 往往就地结为聚落, 依山而居, 依水而耕, 从而形成了传统村落与树枝状水系有机结合的特征 (见图4) 。

3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总体布局与河溪网络的复杂共生

树枝状的河溪网络、肆意横流的水系特点, 使得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总体布局在应对水体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复杂共生的有机技术。复杂, 即针对各传统村落水体环境的差异, 村落的总体布局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共生, 指的是村落的营建通常以不破坏水系为前提, 若是实在不得已, 也只是根据水系的流向而将其稍作改道, 因此是一种共生①的状态。具体以三个地处不同海拔的村落为例, 来阐述这种复杂共生的有机技术②。

地处大山深处的岩太村地势相对最高, 海拔800~1000米, 地处水系源头, 水系形态也最为自由。因此, 岩太村的布局便被肆意横流的水系所打散, 各个建筑有机地顺应不同的水流流向而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见图5) 。

培田村的地势相对最低, 海拔300~400米, 所处盆地宽阔且平坦, 村前溪水沿笔架山脚下盆地边缘流过, 耕地与住宅建筑分区明确。大片耕地沿溪边布置, 便于灌溉;建筑布局集中且相对规整, 但仍有三条主要水圳从村内穿过 (见图6) 。

大德村地势较培田村高, 海拔500~600米, 所处的河谷盆地也相应地变得狭窄。一条大溪从盆地中间穿过。大德村的耕地多位于山脚台地处, 从山上流下的细流方便了耕地的灌溉, 也给住宅的建设留出了宝贵平坦之地。此外, 还有较多耕地穿插于住宅之间, 建筑布局较培田村自由, 但自由度不及岩太村高 (见图7) 。

由此看来, 虽然在福建客家地区, 细流众多, 水系形态自由, 客家先民在营建村落的过程中虽有诸多不便, 但由于其在移民过程中产生的对自然的包容态度, 对当地的错综纵横的水体环境也是秉持着异常尊重的态度, 采用与河溪网络复杂共生的有机技术, 因水制宜地来规划自己的家园。

4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建筑与各类水体的生态交织

在中国古代风水说中, 对住宅适应水体环境的手法有着详尽的描述, 王其亨先生的《风水理论研究》一书中就有阳宅适应水的具体要求:宅址要处于高地, 不能离河太近, 避开河川桥梁交冲处等。由此可总结出古代风水说中阳宅适应水环境较为理想的形式 (见图8) 。

在福建客家地区, 建筑对各类水体环境的应对方式固然也受到了风水说的影响, 但因为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原因, 他们也在不断修正着风水说,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机技术:只要有条件, 建筑通常紧贴河道而建;天井内的生活废水流入四周水渠后从门口东拐的水道排出;降雨时屋顶排水汇入楼旁四周水系后直接排入河溪中, 少量雨水还可通过建筑的墙体吸收, 天晴之后蒸发回到大气, 减少了地表径流的压力。因此, 水平的地表径流、竖向的降雨雨水都与建筑呈现交织的关系, 形成了一种建筑与各类水体多维交织的有机技术 (见图9、图10) 。

但是, 村落内建筑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基本手法, 甚至没有一栋建筑完全以这种方式来适应水体环境。因为每栋建筑的外环境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 有时位于溪边, 有时位于山泉水道旁, 有时遇到了河流弯道, 有时又远离了河溪环境。位于溪边的建筑会以前院或菜地与溪边的公共环境相隔, 远离河溪环境的建筑则会在前院外挖一池塘来防火, 等等 (见图11—16) 。此外, 建筑本身也会受到较多条件的约束:有的家庭富裕, 房子便讲究些, 有的家庭贫困, 便简陋些;有的家庭喂养了较多的家禽, 辅助用房便需要多一些;有的家庭信妈祖, 则需要建妈祖阁, 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还有很多, 将他们排列组合, 其可能性就变得不可计数, 交织的手法也变得生态多样了。

5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道路对水流路径的被动适应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内的道路与水流路径的交接方式非常丰富, 但这些交接都是在保证水系自然运动连续性的基础上的, 通常是本着道路为水系“让路”的原则, 是一种道路对水流路径被动适应的有机技术。当道路不可避免地与流动的水系相遇时, 或是道路中间留出一道空隙让水系流过, 或是路面抬高, 水系从路面下流过, 而当水系需要变道时, 如从道路左侧变到道路右侧时, 就在变更的一段上铺设长石条, 使水系成为暗渠。总之, 村落内古代道路的发展演化是以不妨碍水网系统的正常运作为前提条件的。

下面就以永定县古竹乡大德村内的道路为例, 来说明其多样的被动适应的有机技术 (见表1) 。

6 当代启示

6.1 当代福建客家新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代的福建客家新农村建设, 过度依赖了“机械技术”而无视水体环境。村内的泥巴卵石路变成了干净平整的水泥路, 钢混结构的建筑外涂各色涂料或贴砖,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楼平地而起, 一条条笔直干净的水泥路横穿村落, 生活环境似乎在日益改善。然而, 更大的隐患却在背后迭起:忽略环境特性的线性规划布局, 粗放式的集中排水, 不透水材料的大范围使用, 大面积硬化的道路, 完全没有考虑到它们对河川水文的负面冲击:管道的快速输送, 排水效率的增加, 严重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 导致其水位暴涨暴落, 洪水量大增 (见图17—19) 。另外, 如此中央集中式的排水系统, 一旦疏于维护, 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反而造成更大的灾害。

6.2 对当代福建客家新村建设之建议

本文在实地调研和结合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 就当代新村建设与水体环境的结合, 谈一些导向性的建议。

首先便是向传统学习, 学习古人在自然面前谦逊的态度。新村建设不应过度依赖当代的机械技术, 而应传承传统的有机技术。这些技术经过了历史实践的证明, 是可持续的、顺应自然规律的。但本文所说的向传统学习, 并不在于崇尚回归传统, 毕竟传统社会与当今社会的背景大有不同。向传统学习, 目的在于传递方法背后的精神,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

接着是向欧洲学习, 学习他们化集中为分散、化硬为软的治水思路。他们也曾经历过我们现在的这个阶段, 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去追求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冰冷的现代建筑。但随着越来越多弊端的出现, 欧洲的治水态度已经从集中式改为了分布式, 颠覆了当代“尽快将水排除”的排水观念, 而是设法将雨水留在基地③。另一个排水革新的观念就是“化硬为软”, 主要是指将硬化的到路面、建筑材料变“软”。当然这里的“软”并不是绝对地回归到传统村庄的泥巴路上, 而是设法大面积减少村庄中无法渗水的铺面。

总之, 只要抓住传统和自然最重要的精神, 充分利用自然机制, 批判地继承传统的有机技术, 并借鉴国外经验, 新村建设适应水体环境的方式也将是有机的, 顺应水体的自然规律的, 可持续的。

7 结语

受自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福建客家传统村落在适应水体环境的过程中蕴藏着有机、复杂、村落空间与水体环境多向度交织的生态技术。这种传统的生态技术, 是客家古村落的记忆, 见证了它们的生命历程, 体现了闽西客家水土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是客家文化延续的保障, 更是客家村落能在千百年间健康生存的法宝, 反映了他们永续利用水体的方式。对它们的挖掘, 能保障客家村落持续地健康发展, 并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客家村落文化, 也可为日后福建客家地区古村落传统生态技术的再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为当地新村建设与水体环境的结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福建省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1994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3]鲍智明.客家民系在闽西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探析[M].福建地理, 2006.

[4]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5]林宪德.城乡生态[M].台北:詹氏书局, 2007.

客家传统 篇10

一、平面包装设计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的包装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发展水平还远远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包装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如简单粗俗、缺乏创意、没有特色、包装过度等。很多包装设计者为了迎合市场上某些消费群体, 从而设计出低级审美趣味的包装产品。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包装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缺乏创新思想。

当前, 我国平面包装设计教学体系并不完备,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手段单一, 教材老旧, 教学内容缺乏时代特征。传可以说包装设计教育整体上并未与市场充分对接,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够全面, 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不高, 设计出来的产品缺乏新意, 不够高端, 与包装行业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传统客家装饰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客家文化是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结晶, 是中原文化与地区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客家人在长期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坚韧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对生活还有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传统客家装饰图案寓意深远, 承载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是客家吉祥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客家装饰图案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地十分广泛, 如传统建筑墙体、地面、门厅、花窗上的装饰, 传统手工艺品剪纸、雕刻、彩绘、壁画中的技艺, 传统服饰中的图样, 传统生活器物上的花纹等。图案主要采用动物类、植物类和文字类, 体现客家人长期迁徙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三、传统客家装饰图案与平面包装设计教学的结合

传统客家装饰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元素, 能够为平面包装设计教学提供巨大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够从客家装饰图案素材中寻找设计灵感, 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 从而打造出高层次的设计作品。

(一) 教学过程中渗透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带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 承载着客家人对生活抱有美好希望的深厚情感。传统客家装饰图案以吉祥如意为主题, 寄托着客家人祈盼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福寿安康、生活美满团圆的希望。在平面包装设计教学中, 要将客家人的迁徙历史作为教学重点, 从而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客家装饰图案的渊源。

从客家传统服饰色彩的选择中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的关系, 并以这样的思想去构思包装色彩, 提升包装色彩的艺术美感。在教学过程中对客家人经常使用的天然材料进行分析, 如竹子、稻草等, 拓展学生选择包装材料的途径,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既能够为客家人抵御外敌侵略, 又反映出客家人精神上强大的凝聚力。在平面包装设计教学中, 要善于将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客家民居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 让学生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设计出民族气息浓厚的作品来。

(二) 教学过程中让客家装饰图案与消费者需求相结合

外观包装已经成为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行平面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所以, 在平面包装设计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这一实用性目的进行针对性教学, 帮助学生建立起设计行为的目的意识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对客家文化进行深度解析, 抓住客家文化产品的特征来建立系统教学体系, 让学生头脑当中产生系列包装设计的概念。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不同, 对包装的要求也不同。在平面包装设计教学中, 应建立起产品特点、文化特征、消费者需求三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让学生根据不同消费人群去设计差异化产品包装。客家文化产品多种多样, 如体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剪纸、雕刻、彩绘等。以剪纸为例, 图案多选择神仙、瑞兽、水果、五谷等, 反映出客家文化当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对剪纸作品的包装设计中要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来进行设计。

(三) 教学过程中融入客家独特工艺

在教学当中穿插客家独特工艺介绍能够帮助学生从制作的角度上去理解客家文化,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性。客家装饰图案很多是依靠传统客家工艺产生的, 如雕刻工艺、编织工艺等。编织工艺主要应有在竹编上, 编织成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客家文化特色, 以合理的图案色彩搭配吉祥图案, 使得包装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富含浓厚的文化气息。客家传统装饰图案很多以木质材料作为载体, 工艺上以雕刻为主。在平面包装设计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客家装饰图案进行创新应用, 如有的产品包装就是以客家特色建筑。

当前, 我国包装行业正面临重大调整, 包装材料上追求绿色环保材料, 包装思想上讲求新意和文化内涵。客家文化当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传统装饰图案体现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在包装设计教学中, 要融入客家人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特点, 将吉祥图案作为教学素材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此外, 在教学中还要建立起客家地域文化元素与商品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明确文化内涵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联性, 从而设计出辨识度高、简洁大气、意蕴悠长、接地气的好作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用性不再是决定消费行为的唯一动机, 平面包装设计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产品包装风格各异, 但是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却并不常见。专业院校要充实教学资源, 善于从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吸收养分, 并将它们应用在平面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

上一篇:经济拐点的转型机遇下一篇: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