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距离

2024-09-04

情感距离(精选五篇)

情感距离 篇1

一、走进心灵, 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是非能力差, 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动作, 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的, 都会不加选择模仿,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合理把握孩子的这一行为特征, 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孩子的面前要注重约束、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中国有句老话“喊破噪子, 不如做出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模仿的对象,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 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表率, 用热情的话语、亲切的眼光, 爱抚的举止主动与孩子交谈, 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文明的举止, 形成高尚的品质、健康的人格, 让他们活泼快乐的成长。在与孩子学习、交往的过程中, 作为幼儿老师要检点自己的言行, 加强自身的修养, 了解孩子的爱好、特长、兴趣, 因材施教、因需指导, 对不同类型和行为差异的孩子, 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孩子, 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关注, 让孩子感到老师就是他们信任的朋友, 有什么不懂的能主动的发问, 有什么困难能与老师沟通。

二、激情引趣,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幼儿年龄小, 生活经验少, 理解能力低, 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源泉, 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掌握知识还重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注重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课程设计, 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相应的方法, 有效开发孩子智力, 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多思,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 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 让孩子们多思多想、亲身体验、自我发展, 感受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孩子多问, 要使用适当的语言方式、语言技巧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确定学习内容时, 要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如, 在给幼儿讲《小猴子捞月亮》、《猴子摘玉米》、《小马过河》等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故事, 孩子们就会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非常感兴趣, 非常爱听, 老师要引导孩子大胆的提问, 并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并能从故事中懂得生活的道理, 学到一定知识。鼓励孩子多动, 在日常生活中, 有的孩子喜欢拆一些小东西, 遇到这一情况, 这是孩子探索知识的一种愿望, 老师要合理的加以引导, 要告诉孩子哪些东西能拆, 哪些不能拆, 与孩子们一起研究组装的过程, 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 学会思考, 学会运用,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

三、用活方法, 催生孩子学习动力

教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处处留心, 时时用心, 转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催生孩子学习动力, 让幼教之路走的更宽、更远, 使教学活动常教常新, 充满活力。老师要引导孩子学会积极思考, 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鼓励孩子勇敢地举起小手, 对孩子的回答无论对错、全面, 都要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巧妙的引导正确的思维、告之标准答案, 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爱”, 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让孩子尝试着去爱别人、感受别人爱,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勤学好问、勇敢果断、爱护公物等良好的思想品德, 鼓励他们在日常交往与生活中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 分享快乐。让他们养成团结友爱、活泼开朗的性格。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由衷地表扬。笔者在教学中, 常用“小朋友今天表现真好”、“你今天的表现真棒”、“你的画画得真不错”!表扬孩子, 给他们更多的赞美, 给孩子们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 孩子们的表现一定就会越来越好, 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四、放飞梦想, 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童趣、童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启蒙益智, 寓教于乐, 老师要关注孩子的思维习惯、认知能力、发展倾向, 尊重孩子学习、发展的个性差异, 在语言、计算、音乐、美术等教学过程中, 让孩子快乐成长, 放飞梦想。提高识字、计算等认知能力, 启迪孩子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组织活动时, 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参与问题的“想象”过程, 增强他们创造的才能, 教师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与孩子一起去探寻答案, 做孩子的成长引路人。培养孩子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对音乐、美术、舞蹈和其他表演艺术的感知能力, 让他们增强集体观念、文明理念。教师要精心策划一些主题活动,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在主题活动中让孩子展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艺术专长, 并让孩子们在各类趣味活动中展现童真、童趣,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 互相促进, 体会成功, 体验成长, 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 我们要对孩子多一点爱心, 多一些赏识。给孩子搭建一个成长的舞台, 创造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孩子就会还你一个灿烂的明天。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要树立“理解、忍耐、宽容、信任”的意识, 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孩子的想法, 探触孩子的心灵, 放飞他们的成长梦想, 拉近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用积极的心态、饱满的情趣、智慧的语言, 引发孩子学习、生活的情感, 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思念的距离情感美文 篇2

饿着肚子的时候,我打了个电话给你!什么都没说,只是问了一句,你吃饭了没?

无聊的时候,我打了个电话给你!什么都没说,只是问了一句,在干什么呢?

为事所困的时候,我打了个电话给你!什么都没说,只是问了一句,这天开心不?

明明我没有很想你,可想的每一件事都是你;明明我很想你,却总告诉自我,我不在意!

我不在意那个到时刻吃饭会打电话叫我回去的你;我不在意那个睡觉怕我冻到为我盖被子的你;我不在意那个冒着大雨还跑到街上为我撑伞的你!

我又一次欺骗自我,我不在意!只是偶尔想起会开心不已!

如果我没有欺骗我自我,那我该怎样办?

你已经成为了唯一泛起我心中涟漪的泪滴;已经成为唯一穿透我心房的弓箭!所有的伤痛与忧愁都正因你而开始在心口流淌!

为什么你没有在我的身边,可看到什么想到的都是和你有关的事?为什么你没有和我通电话,可听到什么想到的都是和你有关的事?

我知道,我没有烦恼,有的只是对你的担忧;我知道,你没有不安,有的只是对我的思念!可,我真的知道吗?

我不清楚你会不会像我这样的想你,我更不清楚你会不会像我这样的烦你,可我清楚,你的手臂就应开始痛了,都说了叫你不好太操劳了!可你却总是用这样的话来敷衍我,我还要再为你们辛苦五年,然后就休息!我还清楚,你的腰就应开始痛了,都说了叫你不好老长时刻坐着看电视!可你却总是用这样的话来搪塞我,我还要再看会电视,然后就休息!

此刻我不在你的身旁,还有没有人记得帮你揉揉手臂,揉揉腰啊?还有没有人记得拖你出去外面走走?

你说,不好老是打电话给你,会照顾你自我!你说,不好老是对着你撒娇,你会厌恶你自我!我说,我就是不放心你,谁让咱们相距几千里!我说,我就是钟爱对着你撒娇,谁让我钟爱你!几千里正因一句我钟爱你而变得平淡无奇,正因一句我钟爱你而变得毫无好处!

让情感穿过时间 让呐喊跨越距离 篇3

关键词:创设情境;以情感情;由情入理;比较阅读;辩证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强调它的阶级斗争、政治分析和思想教育。但现在的学生与那个时期相距太远,因而无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不过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本文亦是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握情感脉搏,注重融情入教,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感环境,拉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以情感情,由情入理,努力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文章后考虑“假如我们为刘和珍拍部电影,谁适合扮演主人公”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此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了解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又使刘和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鲜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接近文本。学生非常兴奋,纷纷列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说出理由,再由其他同学多角度地用文中的人物事迹去比对。大家否定了章子怡,因为她的气质太凌厉,而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否定了刘亦菲,因为她太柔弱,而刘和珍处变不惊、大智大勇;否定了张柏芝,因为她太率性,而刘和珍有远见卓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曾“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最后一致选定董洁,因为她的气质坚毅刚强、温柔和蔼,比较符合文中刘和珍留给大家的印象。经过如此激烈的争论、细致的比对,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拉近了与文章中事件和人物的距离。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无我之境”进入“有我之境”,更为理解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追求真理的坚决,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乐观、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她“微笑”“温和”“欣然前往”的事实,使“暴徒”“受人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同时,这样美好的青年却被“撕毁给别人看”,先有段政府的虐杀,后有流言家的污蔑,学生就很容易与鲁迅先生的“出离愤怒”以至三番四次“说不出话”产生共鸣,也能很容易领悟到“有话—无话—有话—无话”如此一咏三叹、一波三折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慨和斥责,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复杂心绪的自然流露。

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我采用联系法来解读。《记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4月1日。1912~1926年这一时期鲁迅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发表了许多杂文、散文。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许多杂文,所以我们可以把他此时期的其他作品与本文进行横向比较。

这时期,鲁迅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而《狂人日记》中终于觉醒的先觉者马上就被当作狂人陷于孤立,《药》中的夏瑜被自己的亲叔叔夏三爷出卖,本文中的“庸人”则把“忘却”当作“救主”:这些都是在表达唤醒麻木国民的主题。为了挽救国民、挽救中国,才会有辛亥革命,才会有“三·一八”请愿,可是医生却被病人作为药吃掉,徒手请愿也只能“在府门前喋血”,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行动的局限性。鲁迅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先行者也对这些行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指出其不足,同时肯定其作用。辛亥革命毕竟革掉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三一八”必然会激励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药》中瑜儿的坟上也必定会出现花环,因为“希望是不能被抹杀的”。这些思想都曾经出现在鲁迅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因而用比较阅读法学习,学生能轻松地体会本文的主题,也会对鲁迅同时期的作品和思想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认识。

当然,以上用来进行比较的篇目都是小说体裁,而本文是针对政治事件的杂文,所以更有针对性,更侧重批判反动势力,且语言更为深刻犀利,情感更为深厚强烈,见解更为深邃精辟,这样比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杂文这种文体的特点。

情感距离 篇4

现今社会, 人们由于各种原因与家人和朋友分隔两地, 相互之间维系情感上的交流成了生活中必要的行为之一。现代科技让我们可以跟家人和朋友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打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除了传统的书信方式, 我们最常用到的不外乎是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讯等, 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远距离交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有所差别的。

一、远距离交流方式的探讨

1. 传统交流方式的情感特征——以家书为例

家书作为散文的一种形式, 是亲人之间互报平安、倾诉衷情、议论时政的一种私密性文字, 所涉及的内容均为真人真事, 社会真相也极少遮掩, 更不需要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2。因而家书所体现出的情感的真挚性特征就尤为明显, 情感的宣泄和交流是家书必不可少的, 人们通过家书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尽情私语、尽语真情。从家书的往来形式、传播特色来看, 其信息流动是双向的, 带有互动性和延展性。

人们在使用家书进行远距离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主要有:写家书、寄家书、读家书和盼家书。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人们在进行这一系列行为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

写家书:不同于办公软件可以随时随意进行修改的特点, 人们在书写时总是会小心翼翼, 落笔之前字斟句酌, 甚至是辞藻堆砌以表现出词句的流畅华美。因而家书就显得更为正式, 我们在字斟句酌时往往会倾入更多的感情, 并且这种感情更为真挚和自然。

读家书:相对于电子信件整齐划一的字体和页面, 阅读亲人的亲笔笔迹更能使人们产生愉悦感。手写笔迹显得更为生动, 它是家人对话过程中个人性情的自然彰显, 它甚至透露着写信者的心态、情绪、思想甚至健康状况等。除此之外, 家书是家人发自内心的真实的亲情心声, 读家人的信就像是在读家人的心, 心语往往是优越于口头的言语。

寄家书和盼家书:家书中流露着真挚的感情, 家书外则充满着期盼之情。人们在寄信时, 希望信件早点被对方收到以及期盼马上得到对方回信的心情是书信给人们所带来的特殊情感体验。“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中体现的那份乱世年代中得到家人平安消息的盼望之情, 以及“远信入门先有泪”中得到家书一瞬间的情感的强烈震荡, 都体现出一种人们寄的盼的不是信里的内容而是情的特殊情感体验。

2. 信息时代下远距离交流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电讯手段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 传统交流方式已经逐步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对于传统交流方式的“白纸黑字”而言, 现代通讯革命下的远距离交流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呈现出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的多元化特征, 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保持联系。信息时代下实现远距离交流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四种:

手机通话:手机通话的交流方式会产生交谈这一行为。交谈是一种强大的社交和情感手段, 不同于短信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它让我们以自然的韵律进行情感交流——停顿、节奏、音调变化、犹豫和重复3。人们在手机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声音的语调变化、语速快慢等来感知对方的情绪。在远距离交流中, 手机通话往往能够使人们快速投入到交谈中, 进入与你实际身处位置相对立的另一个精神所处的空间, 从而和对方进行互动交流。

短信:全球每天有数十亿条短信通过手机传递。尽管短信在远距离交流方式中的情感交流不像手机交谈那么有效, 但是作为沟通工具它更加具有优势:短信显得不那么冒昧;并且人们可以在关注其他事情的同时, 通过短信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短信的约束较小, 人们只需要用拇指在手机小键盘上点按就可以收发信息, 这一行为可以私下进行, 因此人们可以在上课、开会、甚至是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收发短信。由于发短信如此的毫不费力, 使其逐渐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情感组成部分。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传送和接收信息的现代化通信方式, 它除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 还能加入声音、图片、影像等作为附件, 因此也是一种多媒体交流。在远距离交流中, 电子邮件产生的情感体验类似于传统的书信。相对于短信和手机通话而言, 电子邮件不需要及时回复, 交流过程中没有对方的不断打扰, 因此人们在使用电子邮件来进行交流时, 更多的会产生一种远距离想象, 此时的情感体验更偏向于个人的感受。

即时通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即时通讯作为远距离交流的方式。即时通讯 (Instant Messenger, IM)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工具, 国内常用的有MSN、QQ、移动飞信、微信等。它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以及视频交流等, 有效节省了沟通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在远距离交流过程中, 即时通讯这种交流方式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通感性的、直接的、感性的情感体验。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的共同传递, 让交流方式更加的丰富有趣, 提高了远距离交流的质量, 使得远距离交流更加的人性化。

二、交互设计在远距离交流中的作用

1. 提出交互设计的理由

除了必要的电话、短信等交流方式之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即时通讯工具, 甚至是社交网络中的微博、轻博客等。基于这种远距离交流方式的转变, 交互设计在网络通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其作用。因为交互设计的目标就是为用户开发一种有用、好用、想用的产品, 从而让用户通过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4。交互设计不仅关注如何能更简单的识别产品和更轻松地进行操作, 更重视如何使用户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好的交互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远距离交流用户的基本交流需求, 更能为远距离交流用户创造丰富愉快的情感体验, 提高远距离交流的质量。

2. 交互设计在远距离交流中的运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远距离交流的四种主要方式, 近几年随着苹果、三星、HTC等智能手机的流行, 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APP第三方应用程序。APP中用于社交沟通的应用程序被开发的异常火热, 由于它的个性化、人性化及灵活性, 使得人们在使用它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交互设计在APP产品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款下载火热的APP背后不仅有大量的用户需求研究, 更有完美的交互设计方案作为支撑。

3. 通过交互设计解决远距离交流过程中的矛盾对立情感

通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 无论正在做什么, 都可以跟远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 分享想法和感受, 然而如果我们与亲人朋友一直保持频繁的联系, 我们做自己事情的时间就大大被削弱了, 甚至是一天的生活都会充满了干扰。每次单独的互动可以是快乐和有所收获的, 但整体的影响却会令人难以忍受。这种情感影响反应了一个矛盾:对保持联系的人来说是正面影响, 而对受到干扰的人来说却带来负面影响和烦恼。

基于这种矛盾对立情感的提示, 人们在远距离交流中需要的是能够提供丰富的互动并且又没干扰的交流方式, 这一愿望是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的。其实并非所有的互动都需要及时进行, 使得参与者一直在线回复, 不断相互干扰。运用交互设计中的系统观思想来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通过用户使用方式的研究提出一套解决方案, 例如开发一个智能型存储转发的第三方平台, 让发信息的人在方便的时候发出, 并由这个智能型存储平台来分析该信息的紧急性, 若非紧急信息, 这个信息会保存在第三方平台上, 此时对方无需立即查看并回复, 当接收人时间方便时这个第三方平台再自主发送给他。

三、结语

在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与别人联系, 并且联系的频繁程度是以前不曾想象的。人们在进行远距离交流中即有愉悦的情感体验、也有失望憎恨的情感体验, 这些情感体验有的来自于科技的发展, 而有的则来自于设计的影响。在强调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的今天, 我们应该通过设计的力量, 减少远距离交流中的矛盾对立情感, 把用户的失望和憎恨减少到最低程度, 并将这种关系转变为喜欢。

摘要:当今社会, 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远离亲人朋友到异地生活的现象越来越为普遍, 定期的交流成了他们之间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由于受到地域限制的影响, 人们在进行这种远距离交流的行为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情感体验。本文主要探索人们在远距离交流过程中的主要方式, 分析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远距离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提高远距离交流的质量、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交流方式。

关键词:远距离交流方式,情感体验,交互设计

注释

11.3.唐纳德·A·诺曼.情感设计[M].何笑梅欧秋杏,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24.李辉.家书的审美之维[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情感随笔:爱的最远距离 篇5

“世界是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泰戈尔

泰戈尔的名言很是经典,说出了人类那份情感的距离。纵观情感的美文,那些被誉为爱情的经典,无一列外地是将最感人的瞬间定格成为一种永远,将那刻骨铭心的情感留给一份令人回味的凄美。梁祝的凄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喜,泰坦尼克号上的生死离别,悲剧注定的凄美,都是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她与他的相逢就是在彼此青春的年华,那时她是个骄傲的女孩,尽管他对她一直很好,但是她对他却没有感觉。尽管他一直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任何事,但是始终得不到她的那份爱,时光就在这种状况下飞逝。

她是那种很招人的女孩,身边总会有不少爱慕她的男子,她整日总是游刃有余地徘徊在这些人中间。于他来说,他只能远远地望着,望着她穿梭于宝马、奔驰之间。他只在心里默默地安慰着:爱是要让她幸福!虽然爱应该是自私的,但是他的爱却是一直的隐忍,只希望她过得好。

外面美丽、青春的她在情感的问题上却那么幼稚,于自己的情感来说,她就像一片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舟,自己都茫然地找不到目标。当那些不管是羡慕她的美丽,还是希望得到她真爱的人相继离开的时候,她竟然选择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富商,甘愿做起了小三。

然而,他依然不会去责备她,依然远远地守护着这份内心的情感,宁肯相信这是她喜欢的方式,也许爱,他就这么一任她的放从。

然而情感的空白总是需要填补的,在这期间一个深爱他的女孩走进了他的视野。那个女孩对他是那么的依恋,以至于他就这么慢慢地陷入了爱河。她会为他煲汤,会为他洗衣,会和他一起探讨文字的喜乐,会陪他一起柴米油盐的生活。内心里,他的那份对于她的向往在淡化,也许他明白了爱就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也许,他应该在内心中忘记她了吧!

人类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在心里忘记一个人,爱她,也会恨她,爱与恨的纠结一定会让人很难忘记,这也许就是一种负累,情感的背负是最为沉重的话题。他心里清楚,也许忘记就可以获得一种重生,如凤凰涅盘。

就在他和那个深爱自己的女孩结婚后的不久,她出现了,找到了他,她在他的面前痛哭,用泪水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她告诉他自己这么多年一无所获,这么多年以后,她觉得还是他最爱她,是最适合她的人,她想知道他是都还能不能接受现在的她?

他瞧了一眼自己无名指上那枚新娘亲自为自己戴上的戒指,那是一种承诺,一份责任,他轻轻地但是很坚定地说:我想我不能,对不起!

是啊!以前她是不给他爱的资格,而现在,他依然没有资格。其实,爱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她无限伤感地离去,不知道是否会在他的内心出现涟漪。

回到小区楼下,抬头看着自家窗户映出的灯光,窗棂上透出了妻子那期盼的身影,他不仅有些感伤,泪水竟然不自觉地落下。其实他是知道自己的内心的,在人生爱的舞台上,他与她是没有交集的。就如同,在她的情感里,自己一直在唱着一出独角戏,没有人去欣赏,没有人去叫好;而在妻子的情感里,他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是她情感舞台的主角,有人去观赏,有人会在乎。

海里鱼儿与天空飞鸟的距离,是否注定无法相依;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运行轨迹的交汇,是否会让彼此融为一体。爱会在平淡的生活中留下自己的轨迹,孤独的时候能给予对方的只是关心,而不是同情,人只能在一份执着的坚持和守侯中去找寻爱的勇气。距离成就的浪漫不知是否可以继续演绎,牵挂只是为了深情地把爱意去传递,人生也许会有很多遗憾,但是不要有悔恨的泪滴。

上一篇:上网服务下一篇:本土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