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模型

2024-08-12

行为金融模型(精选十篇)

行为金融模型 篇1

关键词:DHS模型,行为金融学,保守性偏差,归因性偏差

1、引言

DHS模型是由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于1998年构造的一个基于非均质信息的模型, 是目前行为金融学中的典型模型之一。由D H S模型可得:证券市场的过度自信投资者会对新的信息过度反映, 只有新的信息不再出现, 他们才会慢慢回归理性。但市场上的非理性投资者不仅仅只有过度自信投资者, 也充斥着保守的投资者, 他们通常会有与过度自信投资者相反的观点。在信息到来之初, 他们对新的利好或者利空消息反应不足, 保守性偏差占主导地位, 等到市场近一步确定他们的判断的时候, 他们又会产生过度自信的情绪。这两种情绪在证券投资市场是时刻存在的。而如何确定这两种情绪的关系, 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的临界条件又是什么, D H S模型并没有给出。因此, 本文在D H 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使得能更清晰的描述证券市场内的行为心理因素。

2、模型的建立

2.1 模型建立的几点说明

本文在模型的讨论过程中, 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1) 原DHS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仍成立。

(2) 本文的模型建立的算法与原模型相同。

(3) 本文的建模对象为股票市场的截面模型。

2.2 模型的推导

根据已有理论知, 截面市场现象里的变量是不同的股票或者不同的股票投资组合, 是在空间维度上的现象, 用以揭示短期惯性现象和长期的反转现象, 此现象完全可由固定的风险厌恶情况下的变化的风险感受来解释。

假设一个Ⅳ期模型, 时期T=0, 1, 2, 3。市场中只有投资者和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在T=3时的最终正确价格为θ, 而且θ服从的正态分布。假设θ*=0, 在T=0时刻, 风险资产的价格为0, 到T=1时刻, 市场关于未来的风险资产价格的随机信息到来, 为

不同于DHS模型在I时期投资者得到的带噪声的私有信号, 这里的S1是一个带噪声的公共信号。其中ε~N (0, σε2) 。因此, T=1时刻, 股票价格是投资者用该时刻的有偏预期方式作用于该时刻的信号S1=θ+ε而形成的关于θ的期望值。在T=2时刻的随机信息为离散的S2=1, -1。

假设T=2时刻, 新信息S2的加入使得投资者对T=1时刻的信息S1=θ+ε的有偏预期方式发生了进一步的修正。股票的价格是用新的有偏预期方式作用于信号S1=θ+ε而形成的关于θ的期望值。可以得到

其中E1和E2分别是T=1, 2时刻, 在投资者不同的有偏的预期情况下的数学期望算子。因为本文的模型中投资者的预期方式是随前期收益状况而变化的, 所以E1和E2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对DHS模型的改进就体现在对投资者归因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现象的描述和计算上。在D H S模型中, 过度自信现象被描述为某个信息所反映未来价格波动的方差被投资者低估, 模型中关于价格的信息为S1=θ+ε, ε~N (0, σε2) 1/σε2为信息精度。

本文对归因性偏差的处理为:如果T=2时刻的信号对价格影响的方向和T=1时刻的信号对价格的影响方向一致的话, 则出现归因偏差现象。投资者对方差的估计会减少一个量, 将这个量定义为βσ2ε, 其中0<β<1, σε2是对于价格信息的估计风险, 1/σε2是信息精度。1/σε2意味着当投资者看到自己的初期预期与第一期市场信息趋于一致时, 他会产生过度自信, 高估了信息的精确度, 预期的方差要比真实的方差减少β倍的比例。β越接近1, 表明归因性偏差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对风险的估计越不足, 市场中过度自信的氛围越明显。总而言之, β代表了归因性偏差的强弱。如果两个信号对于价格的影响方向不一样, 则投资者对方差的估计保持不变, β=0。

本文对保守性思维偏差进行处理为:保守性思维偏差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于新的信息不能充分信任和利用。在现实情况中, 我们经常不能完全信任得到的新消息, 尤其是在周围的人都没有对新消息作出反应的时候。在数学模型中可以将此现象描述为投资者面对信息S1=θ+ε, ε~N (0, σε2) 时, 对于1/σε2信息精确度估计不足, 换句话说, 投资者判断的投资风险要比实际风险大。利用DHS模型的计算过程, 在D H 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投资者有偏判断方差ασε2, α>1。新引入的α (α>1) 表示投资者保守性思维引起的反应不足的程度, 也就是对新信息精确度的低估, α越接近1, 表示对信息的低估越轻, 越信任新信息, 对实际情况的偏离也越小。

将β (0<β<1) 、α (α>1) 两个变量代入DHS模型计算, 即可得T=1, 2时刻的风险资产价格[1]: (假设所有的随机变量都是正态分布, 并且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

其中:当S1S2>0时, 0<β<1;当S1S2<0时, β=0。

2.3 模型分析

在DHS模型中, σε2表示的是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始终对信息的精确度的高估 (σc2<σε2) , 在改进以后的模型中, ασε2≥σε2, 代表了投资者在T=1时刻对信息精确度的低估, βσε2≤σε2代表了投资者在T=1时刻对信息精确度的高估。这种更加合理的假设将对短期惯性现象和长期反转现象的理论产生新的解释。

套用DHS模型[1]中的计算方法, 讨论各个时期价格的协方差[2], 来确定价格与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

由上可知, 从T=0到T=1时刻的价格变化, 与T=1到T=2时刻的价格变化是正相关, 也就是说具有保守性偏差和归因性偏差的投资者显示出短期的惯性现象, 这个结果与DHS模型一致。但在T=2到T=3时刻却与DHS模型不同, 在DHS模型中, T=2时刻到T=3时刻的价格变化与T=1时刻到T=2价格变化是无条件负相关的, 而改进的DHS模型中cov (P3-P2, P2-P1) 正负取决于 (7) 式中分子

的正负。也就是相关性为负的条件是

化简后得到:

从式 (11) 可得:

(1) 模型出现过度反应的条件实际上是归因性偏差的效果大于保守性偏差的效果。

(2) 心理变量β和α, 受到最终预期的价格方差的影响。

(3) 当股票市场上, 某种股票或者股票组合的未来预期越不明了, 即σθ2越大, 由 (11) 可知β越小, 即股票的价格越容易出现过度的波动。若最终预期比较稳定, σθ2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此时股市中投资者的保守心态越少, α也越小;若投资者的归因性偏差心理预期越强 (可以近似解释为投机心理) , β越接近1, 越容易产生过度波动。

由此根据公式推出的结论与逻辑事实基本相符合。

2.4 与DHS模型的比较

在建立的模型中, 由于心理变量β和α的加入, 对于惯性产生的机制也变得不同。DHS模型认为, 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归因偏差时形成惯性现象的内在机理。而本文改进的D H S模型, 引入了保守性偏差, 所以投资者的保守性偏差引起对新信息的反应不足和归因偏差时形成惯性现象的内在机理。这种不同, 导致后来的结论也有所差别。DHS模型认为投资者始终是处于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状态, 只有不再有新的信息出现时, 价格才逐渐向理性价格回归。这一点, 可以在DHS模型T=3时期得到体现;而在改进的DHS模型中, 投资者对新的信息的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于投资者保守性偏差而产生的对新信息的反应不足, 第二阶段因为归因偏差导致的过度自信, 只有当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大于保守性偏差下的对新信息反应不足的情况下, 才会产生价格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的条件就是。图1为改进后的DHS模型, 当时的价格拟合曲线图。

3、结语

心理变量β和α可以作为投资者群体的一个心理倾向指针。若能精确量化投资者的保守程度和投机程度, 无疑将会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产生质的影响, 这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Kent Daniel, David Hirshleifer, Avanidhar Subrahmanyam.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LIII.NO.6.December1998P1839-P1880.

[2]马啸.证券市场行为金融学模型及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56-58.

[3]薛求知等著.行为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董梁, 李心丹, 茅宁.基于中国投资者行为偏差的DHS模型修正[J].复旦学报.2004年05期.

行为金融学 篇2

【主旨】:识别心理因素对自己、对他人及整个金融环境的影响。

【关键问题】:如何运用行为金融学来选择股票以便战胜市场,这一任务并不简单。

人类不是完美的信息处理者,他们会频繁地产生偏差、犯错误和产生感性的幻觉。会因为心理上的变化,而不是基本面的变化,改变了对市场的看法。

以情绪为基础的【额外】风险,是一种由心理上的错误而产生的风险,是基本面风险之外的一种风险。

大的意外并不是来自不可预期的基本面风险,而是可预期的情绪风险。

大多数投资者在他们对心理错误的脆弱性方面过度自信。投资者应该保护自己不受过度自信的影响,而且不能蔑视情绪风险的因素。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持有一个高度分散的正确组合(主要指数基金)比试图战胜市场的做法要好得多。

过度自信的确会战胜聪明才智。

行为主义的分析涉及:

框架

透明度

乐观主义

过度自信

事实:

1、决定风险承担行为的主要心理并不是恐惧与贪婪,而是恐惧与希望。

2、尽管犯错是人之常情,然而却一再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

认识错误——》理解错误的原因——》避免这些错误。

一个投资者的错误可能成为另一个投资者的利润,一个投资者的错误可能成为另一个投资者的风险,投资者忽视其他人的错误对他自己的危险。

行为金融学的三大主题:

1、直觉驱动偏差。从业人员持有使他们倾向于犯错的有偏差的信念。

2、框架依赖。(假设)在客观考虑之外,从业人员关于收益和风险的观念受到决策问题在何种框架内考虑的重大影响。

3、无效市场。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效应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

-------------

取号游戏 P6

合理决策要求你对其他选手所犯的错误有一个认识。认命在决策过程中犯错误而导致证券价格与在没有错误的环境中应该有的证券价格不同。

两个看待行为现象的不同途径:

1、聚焦于证券价格。

典型性对市场定价的观点:投资者对好消息和坏消息都存在过度反应,因此导致过去的输家价格被低估而过去的赢家价格被高估。

2、分析投资者行为。

处置效应:将框架概念用于损失实现,投资者倾向于将输家持有时间过长而将赢家过早抛出。

你会在人们做金融决策的任何地方发现行为现象,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效应是极为昂贵的。

异象挖掘提出了两个问题:

1、市场是否有效?

2、行为金融除了市场无效以后,是否还包含其他的东西。即,如果市场是有效的,直觉驱动偏差与框架依赖是否是无关的?

行为金融的力量在于少数关键概念蕴含着大量不同的故事。

----

【直觉驱动偏差】

涉及到认知偏差,即根植于人们思考方式所带来的误差。

关键字:

易得性偏差

典型性

赢家——输家效应

均值回归(与股票市场预测)

赌徒谬误(与股票市场预测)

过度自信与专家判断

锚定——调整与盈利预测

模糊性规避

-----

其他的直觉推断法:

过度乐观

有效性幻觉

后见之明偏差

控制幻觉

自我归因错误

直觉驱动偏差的定义:

1、人们在自己发现事物的时候发展出一般性原则

2、他们依赖直觉推断法从他们可以处理的信息中进行推断

3、因为人们所用的直觉推断法不是完美的,他们倾向于犯一些特定的错误,此外,4、人们在特定场合的确犯错误。

影响金融决策的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典型性(基于成见的判断)。

直觉判断会带来偏差,典型性可能产生误导。

分析师所作的长期盈利预测倾向于出现近期成功的方向性偏差,特别地,对于近期的赢家比对近期的输家要乐观得多,在这方面,他们存在过度反应。

过去的输家收益异常偏高,表明投资者对这些股票的前景有不恰当的悲观性。

尽管金融专家认识到均值回复现象,还是不一定能正确应用它。

均值回归意味着未来收益将更接近它们的历史平均值,但它并没有说它们将会低于其历史平均值。

预测过低,来源于赌徒谬误(小数定律)。赌徒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错误诠释了被技术性地称为之“大数定律”的平均值。他们认为大数定律像大样本的时候一样适用于小样本。

正确答案包含在低值和高值之间。当人们过度自信的时候,他们会设置过窄的置信区域,将他们的所猜的高值设得过低,低值设得过高,比他们所预测的更频繁地吃惊。他们预测时过度自信。

大多数人对新信息反应过于保守,他们被锚定在某个位置上,而未作出充分的修正来反映新的信息。

模糊性规避实际上是对未知的恐惧,人们偏好于熟悉的东西。

【框架依赖】

关键字:

损失厌恶

心理会计

框架依赖(与面对风险)

享乐主义编辑与风险容忍度

自我控制(与股利)

后悔(与养老金配置)

货币幻觉(与通货膨胀)

损失厌恶意味着人们有一个回避一定损失的自然倾向。但是损失厌恶可以被恐慌所平衡。

人们的行为方式依赖于他们选择问题所表达的方式,框架依赖是因为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的原因。

当一个人难以看透一个含糊的框架时,他的决策将明显依赖于他所用的特定框架。

认知问题关系到心理上组织信息的方式,尤其是将结果转化为盈利和亏损的过程。

人们对损失的感知与可比规模的盈利倾向与来得更强烈,在可能的情况下,人们偏好于使损失模糊化的框架,并采用享乐式编辑(偏好于一些框架甚于其他一些框架。)的方式。

框架依赖从认知和情绪上影响到人们对待通货膨胀的方式,人们的情绪反应是受名义价值所驱动。

后悔并不只是损失所带来的痛苦,它是与应该对损失负责的感觉相关联的痛苦。后悔能影响人们所做的决策。一个对后悔感觉强烈的人不会对多样化有很强的偏好,并考虑未来。

有困难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被说成是缺乏自我控制。

风险容忍度并不是唯一的,它取决于几个因素:

最近面对风险的经历

人们组织他们心理账户的方式

人们对亏损的体验方式

--------

【无效市场】

关键字:

代表性(以及市场对过去赢家和输家的处理)

锚定与调整(以及市场对盈利报告的反应)

损失厌恶(以及股票的的风险溢价)

情绪(以及市场波动性)

过度自信(以及试图利用误定价)

代表性方法是赢家——输家效应的原因。保守主义(由于锚定——调整效应,对包含的新信息不能做充分调整)是盈利公告后价格变动的原因。心理会计是历史股权溢价相对其基本面来说过高的原因。

盈利预期中的保守主义会导致误定价。

价格可以大幅度地偏离基本面价值,并且可以长时间的偏离。价格对基本面价值的偏离并不自动导致无风险的盈利机会。

个人投资者在历史上不愿意持有股票可能源于他们的评估期限太短(短视的损失厌恶),可通过降低监测他们资产组合绩效的频度来提高他们持有股权的舒适度。

直观推断偏差和情境依赖可能导致价格长期地偏离基本面价值,但最终却会逆转。

你是一个什么程度的驾驶员?与你在路上遇到的驾驶员相比,你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人对于他们的驾驶水平是过度自信的。

过度自信的两个含义:

投资者持有坏的赌注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处于信息劣势;

他们按审慎的标准进行更为频繁的交易,这导致过大的交易量。

战胜市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风险的错误观念影响了自我控制、储蓄行为及红利之谜。

并不是每一个误定价的机会都会给你一个红包,或者甚至5分硬币都没有。智钱可能会回避一些交易,尽管他们已经识别到误定价,因为与情绪有关的风险。

------

【预测市场:赌徒谬误、过度自信、锚定】

策略分析师倾向犯下赌徒谬误,他们推荐的股权与其市场预测有着很高的正相关性。

在高于平均值的市场表现后,向均值回归对预测意味着未来的市场表现将会更接近均值,而不是说为了使其满足平均率而会低于平均值。

经验是投资者对市场预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当股票价格在历史记录或其附近徘徊时,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对他们的投资组合比有长期经验的投资者预期高得多的收益,并且对他们战胜市场的能力更有信心。

人们倾向于通过简单的外推他们在图中看到的趋势而形成自己的预测,在进行精确预测方面倾向于表现出过度自信。他们的置信区是不对称的,因为他们的预测被锚定在图中展示的早期历史上,锚定效应取决于过去历史的显著性程度。

趋势赌博的人使用外推法,他们打赌趋势将继续。犯下赌徒谬误的人则预测价格逆转。不同的人群中在理解上存在着系统性的区别,这也导致他们的预测中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别。策略分析师倾向于犯赌徒谬误,个人投资者容易在趋势上打赌。在上升的市道中,普通投资者战胜了专家,过山车市场挫败华尔街专家。

情绪是直觉驱动偏差的反应,可在较长的时期内影响市场价格。情绪反应了市场的总体错误和偏差。情绪的存在增加了精确进行市场预测的难度。基本分析派与技术分析派都诠释情绪问题,但是诠释的方式各不相同。

大多数人对随机过程的特征和如何预测这些过程的未来行为都只有很弱的直观理解。人的直觉与小数法则相一致,他们预测的游程都很短。在赌徒谬误情况下,他们预期反转发生的频率比实际发生的要大。人们倾向于将他们的预测和概率判断基于一个事件的典型性程度。而基于典型性的预测表现出过大的波动性。

在预测未来时,人们倾向于被过去的显著事件所锚定。结果他们的反应不足。

对于几乎所有的短期预测,除了将历史增长率外推,想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很困难的。

一个最佳的预测会比被预测的过程本身少很多变动性。最优预测的关键是让不匹配的可能性最小化,但一个变动的预测所做的则正好相反。

通货膨胀对股权的估值会发挥一个重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货币幻觉;

2、锚定——调整效应,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变化反映不足。

----------------------

【情绪指标:有效性错觉】

看多情绪对于未来的市场表现完全没有给出任何信号。看多情绪指数在预测市场的未来方向上和抛硬币差不多。

投资者仅仅集中于证实他们观点的证据,而忽略了那些相矛盾的证据。他们只寻找那些证实性的证据,忽略那些非证实的证据。

如果P,则有Q。大多数人在评估这种形式的判断的有效性时都会遇到困难。人们用一个导致他们寻找实证性证据(P和Q都成立时)的直觉法来代替寻找否定性证据(P和非Q都成立时)的逻辑上正确的方法。

有一种证据只提供支持,而不会提供证伪的机会。

一个有偏差的观点+一个过度自信的态度,这个无用指标仍然被使用的原因:

1、其逻辑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2、别人相信它

3、流行的金融出版物继续神话它

4、由成功而有趣的评论员所作而非常有说服力

5、最终意义上,技术分析人员还没有学会如何让他们的观点有效。

这种联系是确定的:在市场上升后,看多情绪也将会上升,在市场下跌后看空情绪也会上升。当市场一直在上升时,保持看空情绪的确是很困难的。情绪指数在预测过去时表现很成功,它只是在预测未来时才有困难。

---------------------------

【战胜市场:典型性、后悔与后见之明】

用直觉驱动偏差而不是风险来解释价值投资的长期内的成功。

直觉驱动偏差和情景依赖导致市场无效。证据表明没有足够的“智钱”存在以消除市场无效。

知道价格是无效的和利用这种无效性是两回事。它不是容易到手的钱,恰恰相反,直觉驱动偏差和情景依赖正好在前面挡路。

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不会较长时间地存在。

套利存在一些限制。

一些人确实持续地战胜了市场,但不意味着战胜市场是容易的,战胜市场比大多数人所想象得更难。

要么市场有效性是一个幻觉,要么误定价是一个幻觉。

动量根源于处置效应,而不是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

股票收益在短期表现出动量特征,而在长期则是反转特征,短期中显然反应不足,长期中显然反应过度。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动量为基础的策略,投资者应该将交易量纳入考虑之中。

追逐动量会产生很高的交易额,从而需要一个集中于管理交易成本的策略。

利用与对意外盈利的迟缓反应相关的动量机会。

决定分拆股票的公司经常就是那些分析师对其所做盈利预测较为悲观的公司。

当公司回购股票时,投资者往往反应不足,但是公司管理者经常宣称他们回购股票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司股票价值被低估。

价值投资在长期内的成功、盈利公告后价格漂移、推荐后价格漂移,都与市场有效性相悖。这反映了一种因果关系,直觉驱动偏差致使价格偏离了基本面价值。

大多数人都难逃有效性幻觉的影响。他们强调证实他们观点的证据,而轻视不支持他们观点的证据。甚至是市场有效性的支持者们都可能无法免除有效性幻觉的干扰。

-----

【盈利公告的有偏反应:直觉驱动偏差、保守主义(过度自信、锚定与调整)、显著性】

误定价是复杂的,有时候误定价导致反转,而另一些时候它导致动量效应。动量和反转是并存的,尽管它们处于时间的完全不同的两端。它们是对有效价格的系统偏离。盈利公告后价格漂移,一个与中期的动量效应和长期的过度反应有关的更一般现象的一部分。

分析师和投资者在识别大的盈利意外的信息方面行动迟缓,相反他们过度自信地锚定在以前持有的对公司前景的看法上。分析师的预测倾向于对盈利利息反应不足,而市场价格则对分析师的预测又反应不足。

分析师和投资者对盈利公告的反应方式与一个不佳的暖气系统对冬季气温的急剧下降的反应方式一样。

超常收益并不是突然就可以赚到的,它们是分布在不同时间内,倾向于集中在盈利公告后的头三个交易日,而不是在整个季度中均衡地分布,并且在公告后的三个季度中一直缓慢调整。

投资者对一系列变化赋予过小权重的倾向,除非近期的变化是显著且有助于一个稳定的内在原因的。

【个人投资者:框架依赖、直觉驱动及情绪时间线】

注意力和新闻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的三个指标:

近期消息

近期的极端价格波动

近期的过度成交量

在走上网络交易后,投资者交易更积极,承担的风险更高,并且比他们进行网上交易之前的盈利能力更差。

一个极度(超过30%)的资本损失会导致投资者愿意卖出股票的可能性降低了32%;一个中度资本损失使卖出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了21%

扳平症指持有输家股票时间过长的赌博性倾向,处理扳平症的办法是运用止损指令,无论是外部强制还是通过自我强加的规则来实现。

与一只正在下跌的股票相比,一只价值正在上升的股票被卖出的可能性要大70%。大多数人表现出亏损厌恶,他们在与亏损达成协议时具有极大的困难。

情绪决定了风险容忍度,而对风险的容忍度在投资组合选择中起到关键作用。

从常规的行为中偏离的人们会变得对后悔的痛苦特别脆弱,因为后悔是与事实相悖的。人们最后悔的是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当进入到长期时,我们最后悔的是没有行动。

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预测被锚定在过去的表现上,在他们的一只股票处于上升趋势时,他们认为其上升空间不大,但下跌空间很大,对下跌的趋势则相反。

个人投资者特别具有产生直觉驱动偏差的倾向,主要的情绪与附属于投资者目标的恐惧、希望和渴望有关:

1、简单分散化规则

2、后见之明偏差

3、过度乐观主义

4、过度自信

5、自我归因偏差

6、对不熟悉的事物的恐惧

-------------

【退休金储蓄:短视的风险厌恶、心理账户、享乐式框架、自我控制】

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损失的可能性,短视性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持有过少的权益证券而持有多国的固定收益证券。风险容忍度低主要来自损失厌恶,然后是过度自信。

投资者需要克服短视行为并实施自我控制,以便为退休做储蓄。

在总量上看,家庭在他们一生的时间内的储蓄率比他们的医疗账单的规模、遗产的影响以及他们在一生时间内是保守还是进攻性的投资显得更为重要。

在收到一笔意外横财中,人们决定储蓄多少取决于他们受到这笔钱的形式。

人们倾向于进行归类,他们运用心理账户来帮助他们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发展出有助于处理他们冲动的规则来建立那种心理会计结构。

享乐式框架关系到为了产生最愉悦的心理反应而将货币在各种独立的心理账户中进行配置。用一个小的正面的结果来部分抵消一个大得多的损失。

实施自我控制关系到好的习惯的形成,而好的储蓄习惯会充分利用心理会计,即好的储蓄习惯利用了情景依赖。

----------

有三种行为学现象与IPO 密切相关

1、新股发行抑价

2、长期表现不佳

3、热卖市场

类似性例证、后悔、趋势赌博、代表性方法和框架依赖都起到重要作用。

新股发行市场容易受到时尚的操作,类似举办音乐会。降低入场费,采用策略制造事件,使得投资者高估将发行的新股的价值。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市场会纠正自身当初过于乐观的估计。类似的推理同样可用于热卖市场和所谓机会窗口中。

公司管理层、分析师、投资者一直在玩两个游戏:股票推荐游戏和盈利预测游戏,游戏的三方都会受到直觉驱动偏差的影响。分析师作出悲观性预测是盈利游戏中很有趣的一部分。盈利游戏导致公司在管理利润时开始引入利润阀值决策。

就盈利游戏而言,分析师预测是有深度缺陷的,但推荐人与承销商有关联时,对其推荐要格外警惕。

行为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综述 篇3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标准金融学自上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为解释金融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发挥了巨大作用。标准金融学的核心在于“理性人”假定:(1)人是利己的,在经济活动中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2)人是理性的,即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正确处理,做出最优化的投资决策。这一假定为标准金融学的公理化、体系化、逻辑化创造了可能,也使得标准金融学能发展繁荣至今。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在市场中几乎不存在,人的理性通常受到自我认知水平以及客观信息条件等诸多影响。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其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的模型虽然存在诸多局限性,但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了解现实市场是如何运行的,下文将对这些模型进行简单综述。

一、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1.DSSW模型

该模型由De 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在1990年提出,以Samuelson在1958年所提出的跨期代际模型为基础。模型假设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人,套利交易者类似标准金融学理论中的“理性人”,对风险资产的未来价格有无偏预期,而噪声交易者则会受到情绪影响而导致对价格预期产生偏差。当噪声交易者乐观时,他们将会对资产价值高估,反之则会低估,由于这种情绪变化造成的价格变化无法预测,因此套利者们进行的“无风险套利”实际上是存在风险的。为规避这种危险,套利者将不会进行完全套利而保留一定的仓位以备行情出现变化,这就导致市场中的长期均衡价格与实际价值发生偏离,存在泡沫。

2.LST模型

该模型由Lee,Shleifer和Thaler在1991年提出,重点在于关注证券市场中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模型同样认为市场参与者分为理性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持有封闭式基金的风险除了标的资产的价值浮动外,还包含了噪声交易者的情绪波动。由于噪声交易者情绪造成的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资产组合配置来消除,因此投资者就要求基金的收益率高于直接购买基金标的资产的收益率,已获得风险补偿,反映在市场上便有了基金以低于资产净值的价格发行,即基金处于“折价”状态。

LST模型提出两个假说:(1)封闭式基金投资者整体受情绪影响,理由在于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交易人“不完全理性”的特征,Bleaney和Smith在2000年的研究指出,即使是英国这种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很高的封闭式基金市场,依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很大影响。(2)小市值公司的股票比大市值公司的股票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这一结论是符合经验的,因为小市值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完全,相比与基本面联系紧密的蓝筹股,价格更容易受到小道消息的影响。

3.HS模型

该模型由Hong和Stein在1999年提出,又称统一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组成:“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这两类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挖掘者基于观测到的关于未来的价值信息进行预测,局限性是完全不考虑当前和过去的价格信息;惯性交易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根据过去的历史价格进行预测,但预测仅仅是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除此之外,模型还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挖掘者中逐渐扩散。

二、基于市场反应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1.BSV模型

该模型由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在1998年提出。他们认为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通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关注近期数据,以某种模式的相似性来对未来进行预期,而忽略了对历史总体数据的考量。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某些典型的小样本影响而对整体判断出现了偏差;二、保守性偏差,即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这两类偏差,前者将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过度,后者将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足。

BSV模型认为,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与上述有限理性和保守主义倾向密切相关。在中期内,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有限,倾向于保守主义,造成反应不足;而在长期,随着信息量增多,连续好消息或坏消息出现的可能性增多,投资者容易产生过度反应,使收益出现反转。

2.DHS模型

该模型由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在1998年提出。模型认为信息的获取造成了投资者的心理偏差,一般分为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当投资者处于过度自信时,他们通常会高估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而低估公开的信息,这造成投资者在对待私人和公開两类信息时拥有不同的权重,如果公共信息证实了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则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如果二者相反,投资者的自信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自我归因偏差则是当事件发生与投资者的行动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为自己的高能力,而当两者不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外外在的噪声,它一方面导致了短期的惯性和长期的反转,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过度自信。

三、总结

行为金融学区别于标准金融学,与现实市场的运行情况联系得更为紧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然而目前各个模型之间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在某些问题上也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行为金融学揭开了标准金融学理性人假设下无法解释的理论盲区,从人类的真实心理出发研究金融市场的本质,并从金融学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未来发展前景仍将十分广阔。(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蒋玉梅,王明照,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影响效应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8,(18):109-111

[3]杜志维,基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0,(9):203

[4]Chariles Lee, Andrei Shleifer, Richard Thaler, investor sentiment and close-end puzzle[J], Journal of Finance,1991,(46):75-100

刍议金融经济的金融套利行为 篇4

一、金融套利行为概述

金融套利行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上的概念是指不均衡的市场状态为金融市场带来了便利的条件, 从而使其获取利益, 狭义上的概念指的是一类投资策略, 由于金融市场运行不均衡, 通过利用金融工具这样的工具, 在价格差异获取收益, 出现此类金融套利行为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二、金融套利行为双重意义分析

1. 积极意义。

金融套利行为有其积极地作用, 它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得与金融市场相吻合的效应、定价、制度等效率进一步提高, 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 更好的促进金融市场的货币有效流动, 这样金融市场的方向就更加明确, 自由化和一体化是今后的方向发展, 金融经济发展的离不开金融市场环境的营造。因此, 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 金融套利行为对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进而保证了金融市场在良好的氛围下快速的发展。

2. 消极意义。

金融套利行为有其消极的作用, 它的快速发展, 使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使得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很差, 使金融组织一味的追求效益, 忽略了稳中求进, 这样使得金融业务更加复杂, 使得金融监管制度落实上难以到位, 失去先前设计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和基础, 就造成了金融市场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一些金融的不法行为有所抬头, 风险发生的概率逐渐变大, 也为金融危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阻碍了金融经济稳健快速的发展。

我们要秉承着事物具有两面性, 把每一面都要认真的分析, 把握好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从而促进金融经济良性发展。

三、金融套利的主要模式

1. 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金融套利的主要模式之一, 也是利用运行不平衡状态获利的行为, 因为市场的变动, 某种商品在不同时间会出现价格差异, 而套利者就是利用这种特性获取利润, 跨期套利的价格波动往往指的是特殊情况下的价格变化, 而不是指商品正常波动的情况。跨期套利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高利的房贷或者是低利息的融资来获取高额利润。

2. 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是金融套利的主要模式之一, 套利者主要是根据空间位置不同, 从而引起的不均衡, 套利者在这种不均衡中进行套利行为。不同的市场会通过价格、市场制度、政策法规等一些因素反映出来, 从而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给套利者可乘之机, 从而获取利润。

3. 跨商套利。

跨商套利是金融套利的主要模式之一, 商品作为中间交换的介质, 价格作为敏感的反映, 它会根据商品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 最终还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 价格进行相应的变动的时候就会获取利润, 这种行为的出现, 不是任何的商品都是可以的, 它是围绕着合适的商品开展的。

四、加强金融套利管理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金融套利行为的出现,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是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结果, 也是在金融市场中显而易见的行为。面对这一行为, 我们不能任其自由发展,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 对金融套利行为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地干预, 对正面的影响要积极地倡导。使金融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金融套利管理的思路如下:

第一, 大力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金融市场的稳定器, 只有基础设施配备精良, 且与金融市场尤其良好的匹配性, 才能使金融市场在高效的渠道上进行交易。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金融交易网络、金融通讯手段等, 如何建立高效的交易网络, 如何建立便捷的通讯手段。这就要求金融从业者, 尤其是金融的技术支持方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法, 更新金融交易网络版本, 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到适时升级, 减少金融交易的时效性, 提高金融交易的信息化速度。

第二, 着力推进金融市场的自由程度。金融市场要想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发展, 就要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体系, 只有金融市场稳定了, 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把金融市场的自由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减少政府的监管力度,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促进金融资金的资本不管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都能自由流动, 进而提高金融市场的活力。

第三, 不断提升金融参与者的整体素质。要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那就要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 把世界先进的金融管理理念引进来为我所用, 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既懂国内金融现状, 又懂国际金融规则的人才, 促进我国的金融业能持续高效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 金融套利行为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 它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消除弊端, 发挥优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将其放到战略层面, 首先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 其次在基础设计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由化, 最后将整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的自身素质提升上来, 把这把双刃剑的弊端消除掉, 使金融市场在良好的环境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渤.关于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20)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下的投资行为 篇5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心理行为;证券投资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金融学流派,它将其他相关学科的许多特点融入到一起,试图通过实验与验证等方法来解释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传统金融学说认为金融活动应该遵循绝对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设,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则认为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者们很难做到绝对理性,这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受到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遵从最优决策模型。行为金融学流派的出现克服了传统金融学无法解释的金融市场异常现象,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个人投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

1.认知偏差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在决策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抽象、推理和判断等,而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偏见就产生了。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不会这么一步步按程序去认知事物,而总是尽力寻找捷径,依据常识、自己的经验,甚至是直觉来做出决策。这样也许可以得出合理的结果,但也往往更容易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2.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是一种心理偏差,是人类在决策或者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外部环境、意外的影响等客观因素,,高估自己的成功的可能性。

3.后悔厌恶理论

后悔厌恶理论认为投资者作出决定之前,首先要衡量各种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最大的遗憾,然后选择一个后悔程度最小的方案作为最后决定的方案。

4.心理账户

人们通常根据收入的来源、保存方法和用途进行分类,然后把这些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随性的使用意外获得的资金,这些意外获得的资金包括意外的遗产和所得税的返还,赌场赢来的钱,股票市场的资本利得等。

5.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具体指的是投资者在某些情况下模仿别人决策的从众行为,这些情况包括风险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为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对媒体,或者投资专家的建议形成了依赖。

二、投资者心理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投资与决策的过程中,证券投资者不仅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也将影响人类的心理因素等主观感受,还会受到人类自身的情绪和偏见以及其他投资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无处不在,甚至在一些时候心理因素在投资者的决策中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处理和加工各种外部信息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地忽略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这是由于许多奇怪现象的出现都是心理因素的存在所决定的。如同样的前提条件下,由于不同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决策的结果将不同、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各地的社会风俗和习惯也不同,受教育水平和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自然也就不一样,这样就使得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出现了偏差。由于大量缺乏理财知识培训和投资交易经历的年轻股民涌入证券市场,加上国内证券市场具有的特殊定位以及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欠缺的原因,股票市场被非常多的个体投资者当成一个可以一夜暴富的高度投机场所,高市盈率和高换手率是国内证券市场具有的独特现象,也是典型的行为偏差和效应的具体表现。

三、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管理的指引作用

1.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管理上的差异

传统金融学通过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传统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决策进行管理;而行为金融学则是采用基本面分析和行为金融理论来进行的。传统金融理论,假定投资者可以理智的按照建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资产配置策略选择实现方案,而忽略了投资者决策、交易和操作环节;在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金融模型和资产配置策略之外考虑决策过程中的投资者心理变化的因素,同时,把投资管理过程比作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是投资者行为的调查和市场信息交流的过程。

总之,两者之间在理论假设上的主要差异是这样的,传统金融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资本市场是有效的,相应的也忽略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然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投资决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情感的影响,认知偏差,心理偏差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限制,制度因素等。

2.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的要求

根据行为金融学,投资者应该在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投资。首先,将自己的投资目标明确,要把握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投资者投资理论和实践操作需要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符合,以此来避免一些自己的性格特点,以防产生冲突。像一些投资经理投资之前可以编写一个投资计划的综合方法。因为它可以保持客观性,方便实时参考,使投资者避免短期投资冲动。

四、小结

中国的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很多方面不够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市场的过度投机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僅包括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包括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在进行投资管理过程出现,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资产价格的估计上产生失误,这是因为他们在此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心理和行为的偏差,这是一个迭代过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其中,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它趋于合理化,这样他们就可以改善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也具有风险规避和理性投资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12年4月

[2] 魏法明,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3] 李苏军,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心理行为研究,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

[4] 方建武、马亚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人员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5] 庄致、池洁,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普遍金融投资者心理行为偏差的调适和矫正,《财会研究》,2010年13期

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研究 篇6

关键词:金融套利,行为,影响

1 金融套利的定义

1.1 金融套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经济模式是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制度下, 经济没有自主发展的自由, 缺少自由的经济市场, 而金融套利需要利用因市场自由发展出现的不均衡现象, 所以在计划经济下, 金融套利无法存在。计划经济时期对自由经济行为带有偏见, 金融套利行为往往会被简单的认为是一种投机的行为, 不被当时的社会所理解和认可。因而金融套利行为是在计划经济过后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出现的, 是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产物。

1.2 金融套利行为是利用市场出现的不均衡获利的投资行为

如果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投资者就无法利用市场的不均衡进行套利, 也就没有金融套利行为。市场经济的自由也是供需双方选择的自由, 当人们通过供需现状来选择进行怎样的经济行为的时候, 难免会有人选择错误的投资方向, 这就导致市场不可能一直处在供需平衡的状态下, 可能更多的处在一个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下, 这就给了金融套利投资者的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不均衡获利的投资行为才是金融套利行为。

2 金融套利行为出现的背景

2.1 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为金融套利提供了机会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种供求关系, 这三种供求关系分别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供求平衡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在这种状态下, 消费刺激着生产, 生产也能满足消费对产品的需求, 市场处于一个完美的经济循环状态。但是市场的自由发展往往令供求关系并不那么协调,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等一些市场缺陷, 供求关系通常处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状态。比如某一项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种紧俏的产品或者服务就会促使很多投资者投资这项产品或者提供这种服务, 但是投资者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们一样选择了同样的投资, 投资者难以意识到需求是不是达到了饱和, 投资者对市场的盲目性投资导致当需求饱和的情形下继续投资使供需关系又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当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时, 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失去信心又容易一窝蜂地撤掉投资项目反而又导致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状态。供求关系的失衡促使产品的价格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 也就导致价格体制的失衡给金融套利创造了条件。

2.2 金融制度存在的漏洞给金融套利留下利用的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着很多漏洞, 缺乏全面的市场监管, 对一些新型产业不能够及时的研究出管理办法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还有一些产业的发展不适应政府过多的监管, 这些因素都会使市场的发展得不到有力的监管。缺乏监管的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漏洞, 这些漏洞都会成为导致市场失衡的隐患, 从而也为金融套利创造了生存环境。

3 影响金融套利的因素

3.1 经济的发展状况左右着金融套利行为

金融套利是利用市场经济的不平衡获利的, 因而套利行为受市场发展的影响, 市场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是否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经济的发展会在不同程度和方面改变市场现状。经济发展使市场经济形成一个整体, 使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加快, 资金的流通也较快, 为金融套利行为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交易的加快, 影响市场的因素增多, 市场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也会增多, 市场承受的压力增大, 市场出现的漏洞也会增多, 金融套利就有更多可利用的机会。

3.2 科技的发展给金融套利提供了方便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生产工具, 特别是像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经济之间的交流, 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新技术工具也为金融套利提供了便捷。在获取信息方面, 手机、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都使投资者能够更快、更准、更及时地了解金融信息。在分析市场方面, 金融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 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决策。工具的革新不仅使金融套利变得方便快捷, 也为金融套利节约了成本, 新型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投资者独立分析的能力, 投资者在获取信息上也不用耗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为金融套利节约了一定的资金。

4 金融套利行为带来的影响

4.1 金融套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套利有助于市场优化。金融套利是对市场经济不平衡的利用, 当市场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下的时候也就不存在套利行为, 而当市场发展出现不平衡的时候, 金融套利行为才会出现。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不可能总是那么协调, 当资源配置出现不协调比如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时, 金融套利的行为就会引导投资者对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分析和了解而将资源投入到比较容易获得收益并且是有利于市场达到平衡的方面, 从而为实现市场的平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市场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相反, 如果金融套利行为不发生, 投资者就很难看到市场的内部情况, 也很难选择出正确的资金投入方向, 可能在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形时还将资金投放到生产方面造成市场更加失衡。

4.2 金融套利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金融套利冲破了金融制度的制约。金融套利行为需要自由市场的支持, 金融套利利用市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金融制度对它的束缚, 而金融制度在金融监管方面, 对金融套利监管的难度使金融监管力不从心, 分散了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其他方面的监管力度, 某种意义上为金融市场带来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4.3 金融套利促使金融监管的改革

金融套利对金融监管制度的突破暴露了金融监管的不足。金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地对金融套利等金融活动的监管, 将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成熟暴露出来, 促使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金融套利等自由市场的产物也让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能有更好的认识, 在进行金融监管的时候给予市场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因为市场一方面需要相应的监管来调控, 另一方面需要足够的自由空间去发展。

5 管理金融套利的方法

5.1 给经济自由的发展空间

政府在对金融的管理上, 一方面要给予金融市场足够的自由化空间, 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另一方面当出现金融犯罪等损害金融秩序的行为时, 要加大打击的力度, 为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发展环境。

5.2 培养金融人才

金融市场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 在培养金融人才的时候, 一方面要注重强化金融人才的金融理论, 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探讨, 使金融人才在金融实践中也能够应用自如。

金融套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虽然金融套利是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获取利益, 但是金融套利的行为暴露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足, 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在发展中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且积极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金融套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监管制度, 却在另一方面促进了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进和革新。

参考文献

[1]潘菁.关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的探讨[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2 (5) .

[2]高景秋.关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6) .

[3]王兆刚.关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09 (21) .

[4]朱永威.关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的探讨[J].经济生活文摘 (下半月) , 2013 (3) .

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探析 篇7

1 常见金融套利行为分析

1. 1 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的行为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当中,有些商品都会随着市场方面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促使商品的价格出现一定的波动,而有一些套利者就会趁机借助这个机会来获取更加高昂的利润,通常这种情况都比较特殊,所以并不是指那些在商品价格正常的波动情况当中所发生的行为。还有一种跨期套利的行为就是低息融资以及高利放贷。这两者方式都从其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利润的获取[1]。

1. 2 跨市套利

这种套利的行为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所导致的均衡失调的问题出现,而且一般在某些完全不同的商品市场当中也由于相应的商品价格而受到有关政策、法规及市场管理制度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商品价格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就直接给套利者们创造了套利的机会,所以多数套利者都开始主动抓住这一实际套利空间,通过在不同空间当中来选购商品以此来从中获取相关的收益。

1. 3 跨商品套利

这种套利的行为和以上两种套利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套利者都是在商品的价格当中寻找差异性来获取相应的利润,通常这种套利都要求套利者能够真正恰当的选择商品,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跨商品套利的行为。所以,不论是跨市套利还是跨期套利行为都无法随时发展,都必须要能够真正满足相应的条件才能够进行。因此随着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套利的行为发展至今已经无法真正通过正常渠道来实现,甚至说很难保持着一种均衡的发展态势来进行,因此对于套利行为的防范工作也相对来说比较艰难。

2 金融套利行为特点的具体剖析

2. 1 风险较小

一般情况下,多个金融产品之间的价差变化比单一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要小得多,且获利大小和风险大小都比较容易估算。所以,金融套利行为在金融市场中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风险比较低的对冲机会,故颇受相关投资者的青睐。

2. 2 成本较低

金融套利行为在金融市场中是常见的金融现象,套利者能够在零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可观的利润,往往还不需要投入实际的成本,同时多向投资报酬却较纯单向投资者稳定得多,因此这也给套利者带来了套利的空间。

3 金融套利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3. 1 影响金融制度的实施和运行

金融套利直接打破了金融制度方面的制约和约束,金融套利行为的实施都必须要获得自由市场方面的支持,金融套利才能够利用市场方面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打破金融制度对于它的束缚。不过在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方面,对金融套利监管难度的增加将促使整个金融监管工作变得力不从心,从而直接分散了金融监管对于金融市场其他方面所具有的监管力度,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直接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其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2]。

3. 2 金融套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套利能够有效地帮助经济市场的优化发展,金融套利行为也给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种不平衡的作用,当经济市场真正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金融套利的行为也就不存在,所以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时才会促使金融套利行为出现,同时金融套利行为的出现也能够对促进市场平衡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使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相关产业发展。

3. 3 促使金融监管工作进行改革

金融套利直接打破了金融监管制度,这就暴露出了金融监管制度的不足之处。从而导致金融监管制度很难真正有效地对金融套利等金融活动进行监管,这就直接说明了金融监管制度仍然不够成熟,因此就必须要促使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改革。另外,金融套利自由市场也应当促使金融监管部门对整个市场发展得到更好的认识,同时在进行金融监管的过程当中还必须给予市场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3. 4 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金融套利行为的出现既活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使金融产品得以创新发展。套利者通过在不同空间、不同产品以及不同阶段中进行套利来获取相应的收益,其必须要精心寻找可行的套利产品,因而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基础金融产品到后来日益增加的金融衍生品,无不是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即使金融套利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性,而金融套利行为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

4 管理金融套利行为的对策

4. 1 构建完善金融制度

通常一套有效的建设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影响套利者的套利思想,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保证资金能够更好地灵活流通起来,最终充分地发挥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有效作用,实现节约市场有效运行成本的目标。同时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也能够有效的处理好在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对金融活动加以规范,有效打击违法的金融活动行为,最终保证金融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和发展。

4. 2 推行自由化金融发展理念

通常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节约更多成本,同时保证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当中推行相应的自由化发展理念,并以此来将一些鲜活生命力的发展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金融市场当中。同时还必须要构建比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以此来强化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推进金融的发展[3]。

4. 3 提高金融人才综合素质水平

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细微谨慎的行业,因此金融工作人员其本身的素质就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而作为金融机构当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强化其自身的专业学习知识,善于在工作当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并利用自身知识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最终有效提升金融市场当中的信息化水平,促使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 4 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创新制度

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总离不开人们减少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努力,而通过专业化经济和分工协作使人们在交易中获得收益。因此要通过金融管制的办法,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创新制度,迎合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安全性、营利性的需求,来提高金融产品的交易效率以及可靠性,实现金融市场的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健康稳定发展。

5 结 论

农村二元金融模型与分成制模型辨析 篇8

下面分别列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型与分成制模型模型,以作比较分析:

共同假设:不完全信息

农村二元金融模型[1]:

委托人(政府)的目标函数:maxs(rf(x))

参数意义:

r:贷款利率,0

x:代理人(正规金融机构)付出的劳动量;

f(x):贷款数量;

c(x):贷款劳动成本;

:代理人的期望效用;

s(·):代理人支付给委托人的酬金,包括政府税收和政府政策给农民的低利率优惠;

Mf(x):边际贷款数量;

Ms(·):边际支付酬金;

Mc(x):边际贷款劳动成本。

分成制模型[2]:

委托人(雇主)的目标函数:max(1-α)f(x)-F

参数意义:

x:代理人(雇员)的产量;

f(x):代理人的产值;

α:分成比例,0<α<1;

F:代理人的固定收入;

C(x):代理人的劳动成本;

ū:代理人的期望效用;

Mf(x):代理人的边际产值;

Mc(x):代理人的边际劳动成本。

可见,这两个模型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相似之处:

⑴共同假设:不完全信息。

⑵都属于委托-代理模型(principalagent model)。(1)信息是不对称的,两者都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里必须指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完全信息是指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但可以是对称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2)必须同时满足两个约束,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又称个人理性约束individual rationality constraint)和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不同之处:

⑴委托人的收入来源。委托人的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目标函数,参与约束以及激励相容约束稍有不同。而收入来源的不同,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同。

⑵模型的有效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农村二元金融模型是无效的,分成制模型是有效的。因为前者的激励相容约束并不满足,在实证中,

正规金融机构表现为r Mf(x)(1-Ms(rf(x)))

而非正规金融机构表现为r Mf(x)(1-Ms(rf(x)))>Mc(x)。

2、理解

上面列出的两个模型都是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前提下,然而如果是信息是完全的又如何呢?为了更好地理解两个模型,下面分别列出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两个模型的表达式。

共同假设:完全信息

农村二元金融模型:

委托人(政府)的目标函数:maxs(rf(x))

参与约束:rf(x)-s(rf(x))-c(x)≥ū(1)

效率约束:r Mf(x)=Mc(x)(2)

参数意义(同上)

分成制模型:

委托人(雇主)的目标函数:max(1-α)f(x)-F

参与约束:αf(x)+F-c(x)≥ū(1)

效率约束:Mf(x)=Mc(x)(2)

参数意义(同上)

对模型来说,不完全信息和完全信息的区别在于x的可靠性。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x是不可靠的,分成制的有效性在于使既可靠又极大化;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x是可靠的,这时委托人的目标是使x既可靠又最大化。前者没有最大化,从根本来说是为了保证可靠性而付出的代价。因而模型的激励相容约束变成了效率约束。

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农村二元金融模型是有效的,而分成制模型是无效的。

对分成制模型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设存在x*,使αMf(x*)=Mc(x*),必有Mf(x*)≠Mc(x*);对农村二元金融模型来说,设存在x*,使r Mf(x*)(1-Ms(rf(x*)))

3、结论

在不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农村二元金融模型是无效的,分成制模型是有效的;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农村二元金融模型是有效的,而分成制模型是无效的。因此,两大模型的应用范围是不同的,在不完全信息前提下应用分成制模型,在完全信息前提下应用农村二元金融模型。

摘要:本文首先比较分析农村二元金融模型与分成制模型的相似与不同,再改变共同假设由此及彼地理解模型,最后得出结论,指出两大模型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农村二元金融模型,分成制模型,信息经济学,博弈论

参考文献

[1]、陈双立.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二元金融功能差异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9(1)

行为金融模型 篇9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在员工变革行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研究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在领导风格对员工变革行为的作用机制上,大多以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为主,而很少关注与变革型领导同时出现的魅力型领导[4-7[4,5,6,7]。第二,现有研究大多考虑单个影响因素,然而面对诸如组织变革这种压力事件,须考虑事件特性和影响个体对情境评估的合作资源两个方面[1[1]43。第三,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大多是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而这两种理论都不是从员工自我认知的视角来解释领导风格对员工变革反应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以领导和下属的一致性表现为视角,强调榜样的作用;社会交换理论则以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为视角,强调互惠的重要[8[8]。然而,社会认知理论指出自我和环境的认知才是影响员工行为的内在动机[9[9]。

因此,结合实践与理论的需要,文章聚焦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利用员工针对组织变革调整模型[1[1]45,兼顾变革事件特征和资源两个方面,引入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和行为推理理论,将魅力型领导(变革事件特征)的榜样作用与员工特质(心理资源)相结合,探讨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预测机制。

1 文献回顾和理论建构

1.1 魅力型领导和变革支持行为

1.1.1 魅力型领导内涵及测量

魅力(Charisma)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神赋的礼物”。20世纪20年代,韦伯(Weber)把魅力与权威、领导放在一起探讨,用以描述一种社会权威[10[10]。1976年豪斯(House)首次提出“魅力型领导(Charismatic Leadership)”,在组织架构当中探讨魅力一词,使其成为一种综合了特质、行为、影响力与情境变量的系统性研究取向[11[11]。目前较公认的魅力型领导定义是:在特定情境因素下,领导对环境高度敏感,关心员工需求,擅长愿景激励,勇于承担风险,展示超常规行为,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员工对领导十分忠诚,有较强的献身精神,愿意服从并支持领导的一种领导关系[12[12]。

对于魅力型领导的测量,我国学者董临萍等对国外学者Conger等开发的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本土化的量表。该量表包括“愿景激励”、“关注环境”、“关心下属”、“敢于冒险”、“超常行为”、“品德高尚”6个维度,包含28个项目[13[13]。

1.1.2 变革支持行为内涵及测量

对变革支持行为概念的界定是从对变革反应的研究开始的。Herscovitch和Meyer将员工变革反应划分为主动抵制、被动抵制、遵从、合作和争先五个维度,将主动抵制和被动抵制归类为对变革的抵制行为,遵从和合作归类为对变革的被动应对,而争先则属于对变革的主动应对[14[14]。Holt、Armenakis和Field认为员工做出对变革的接受和参与行为就表示其对变革的支持[15[15]。Kim、Hornung和Rousseau正式提出变革支持行为(Change-Supportive Behavior,CSB),将其定义为:员工对变革积极主动的参与、推进和贡献[16[16]1665。Bovey和Hede的行为意向矩阵丰富了CSB的内涵,认为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包括对组织变革的发起、拥护、支持、参与、争先等行为[17[17]。

对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测量,Kim等开发的3个问项的Likert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16[16]1679。

1.1.3 魅力型领导和变革支持行为

以往研究在变革管理因素中考虑了家长式领导、参与型领导、授权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领导风格对变革行为的作用,而对于源自西方的魅力型领导却很少关注。已有关于领导风格范式研究表明,魅力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在变革时期特别有效。Bass和Riggio也认为魅力型领导在变革时期尤为有效,但该理论尚缺乏实证支持[1[1]48。因此,在中国变革情境下,魅力型领导是否有效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魅力型领导风格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员工认知起作用的,可以用自我概念理论进行解释。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18[18]。即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它组织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影响成员自我认知和评价、形成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魅力型领导对员工的作用就在于:其一,魅力型领导使员工的自我概念与组织的价值观、信仰等保持一致,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其二,魅力型领导通过激发员工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影响员工动机,员工在和领导的互动中不断检验和验证与其自我概念一致的部分并内化为自我认知,从而保持并强化其原有的自我概念。比如领导的信赖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证实自己是有变革能力的。其三,魅力型领导所具有的行为特征如愿景激励、对环境的敏感度、对下属需求的敏感度、承担个人风险、展示超常规行为等所带来的良好行为对员工起到了良好的角色表率作用。根据自我概念理论,这种榜样作用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地自我概念,从而干预员工对变革的认知,促使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产生。因此,提出假设H1:魅力型领导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1.2 中介作用:变革开放性(Openness to Change)

1.2.1 变革开放性内涵及测量

变革开放性这一概念由Millera、Johnsonh和Grauce提出,认为变革开放性是员工愿意支持变革以及对变革结果的正向评价,它全面反映了个体对变革的认知与情感,能够衡量个体对变革所持有的态度[19[19]。

对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测量,Wanberg和Banas在Millera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变革开放性包括变革接受度和对变革的积极看法两个子维度[20[20]135。

1.2.2 变革开放性的中介作用

魅力型领导的愿景激励、对环境的敏感度、对下属需求的敏感度、承担个人风险、展示超常规行为等行为特征能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对下属需求敏感度高的魅力型领导,往往倾向尊重员工的意见。通过诸如质量监督小组的方式,让员工参与公司管理,满足员工对参与的需求,使得员工对组织决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表现出愿意支持变革的态度,为实现组织目标产生更多有利的角色外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变革这样的危机情境下,魅力型领导通过愿景激励增强员工对组织变革成功的信心,同时魅力型领导强大的影响力往往使得员工认同魅力型领导的危机处理方案,并积极推进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对变革结果持有乐观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魅力型领导使得员工对待组织变革表现出愿意支持变革以及对变革结果持正向评价的态度。同时,根据自我概念理论,当领导愿景与追随者的自我概念一致时,魅力型领导的激励效应就会显现。因此,本文认为魅力型领导会增强员工变革开放性。

行为推理理论(Behavioral Reasoning Theory),简称BRT理论(见图1),是指行为的合理性在个体的信念与价值观、综合动机(包括态度、主观规范、控制感)、行为意图、行为之间起桥梁和衔接的作用[21[21]。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产生不是单个动机的结果,而是受员工变革的态度、个人规范、控制感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根据变革开放性定义,变革开放性反映了个体给予变革支持的意愿和对变革可能结果的正向评价[1[1]42。因此,变革开放性构思属于BRT理论所界定的综合动机范畴。Millera等指出,员工关于组织变革方案及其执行过程的开放性态度,对于变革的成功至关重要,高水平的变革开放性意味着更少的变革抵制行为和更多的合作[19[19]。Wanberg等研究表明,变革开放性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抑制工作愤怒和离职倾向[20[20]132。可见变革开放性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用变革开放性来衡量员工行为的全方位动机和意图,基于BRT理论探索变革开放性在魅力型领导和员工变革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出假设H2:变革开放性在魅力型领导与员工变革支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1.3 调节作用:坚韧人格(Hardiness Personality)

1.3.1 坚韧人格内涵及测量

“坚韧人格”起源于古法语中的hardir,意为“使顽强”。最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坚韧人格概念的是Kobasa,他将坚韧人格定义为一组能够帮助人们管理应激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特质。它包含3个子概念:投入(commitment)、控制(control)与挑战(challenge)[22[22]。Maddi认为坚韧人格必须同时具备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因素,并称其为坚韧人格的“3C”结构[23[23]68。Wanberg等提出坚韧人格包括自尊、乐观和知觉的控制等多个特质[20[20]135。坚韧人格的相关研究在国外非常活跃,但在国内却鲜见。卢国华、于丽荣和梁宝勇认为,坚韧人格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包含担当性、控制性、挑战性和坚持性四个维度[24[24]322。

对于坚韧人格的测量,Maddi等修订的包含18个项目的个人观念调查表(Personal Views Survey,PVS-IIIR)是目前国外最新的量表[23[23]69。以国外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根据中国人对坚韧性的理解,卢国华等编制了中国的坚韧人格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更适应中国化的坚韧人格研究[24[24]324。

1.3.2 坚韧人格的调节作用

BRT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考虑合理性在动机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由于组织变革所带来的强烈的不确定性,魅力型领导这一领导风格特征(变革事件特征)并不能是员工主动支持变革的唯一合理性解释。在组织变革推进过程中,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合理性还取决于组织的支持,个体能够获得的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按照员工针对组织变革的调整模型,员工行为受到事情特征和应对资源的两方面影响。坚韧人格(心理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特征对员工应对组织变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韧人格包括自尊、知觉的控制、乐观等。自尊是对自我或自我价值的整体评价,高自尊的人通常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这会影响到他们对变革的应对,因为积极的变革应对通常符合他们对自己的高评价。知觉的控制类似于控制源取向,指一个人对自己控制外部能力的信心,内控的人更认为自己能够掌控行为和事件的发展,从而影响其对变革结果的评价。心理学将乐观定义为一个人对已有结果的积极归因和将来结果的积极预期,乐观影响人们以积极的方式看待工作和生活,所以也会影响员工的变革态度和行为[25-26[25,26]。现有研究也表明坚韧人格影响变革开放性[25[25]。由此可见,坚韧人格会影响变革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提出假设H3:坚韧人格强化魅力型领导与变革开放性之间的关系;H4:坚韧人格强化变革开放性与变革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存在带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变革支持行为预测模型见图2。

2 理论贡献

本文摈弃了过去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领导风格和员工变革反应关系的探讨。以自我概念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行为推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将领导的榜样作用与员工特质相结合,探讨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预测机制。一方面,展示了员工变革行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另一方面,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推演和模型构建,揭示了变革开放性在魅力型领导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坚韧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从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为寻找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3 管理启示

组织变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成功的关键。魅力型领导能够促进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产生,提升员工的变革开放性。具有坚韧人格和变革开放性的员工往往会产生变革支持行为。因此,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管理者自我能力培养,建设魅力型的领导风格

管理者要制定远大的愿景。管理者的愿景是否具有前瞻性是组织能否开展变革的首要条件,具有前瞻性的愿景是组织开始重大变革的基本因素。管理者将组织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相结合,提出一套令人心动的愿景,鼓励员工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和潜力,投入到组织的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当中,促进组织变革的成功,从而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管理者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热情。要善于表达和演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式的教育并不太注重培养人的表达和表演能力,认为说的多做的就少。然而事实上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更应该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去说服、激励、鼓舞员工。

管理者要善于管理自身形象。管理者要对组织变革持有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塑造出成功领导者的形象,让员工觉得领导者是有能力的,从而使得员工对组织未来充满信心;管理者要有亲和力,随时关心员工,善于表达对员工的信任,增强员工组织认同感;管理者还要不断砥砺自身,建立良好的行为典范,成为员工仿效的楷模。

3.2 加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员工追随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在进行招聘时,关注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员工,采用适当的甄选手段和工具挑选具有坚韧人格的员工。在没有招聘到完全符合条件的员工时,通过相应的培训与开发,增强员工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培养和保持员工的坚韧人格。并且,通过恰当的工作设计、薪酬管理、福利管理等将具有坚韧人格的员工留在组织当中,促进变革支持行为的产生,推进组织变革的成功。

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本文以行为推理理论为视角,结合员工针对组织变革调整模型和自我概念理论,从领导者和员工双重角度建构起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预测模型,是文章创新之处,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从以下方面突破。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用数据分析变革开放性的中介作用是完全中介还是部分中介,分析坚韧人格的具体调节效应。

进一步结合中国文化的具体情境进行本土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中庸价值观”、“关系”等特殊文化因素会对变革开放性产生影响,而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下去,探析其具体作用机制。这些传统文化因子在西方文化情境下不一定会发生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找出差异之处。

行为金融学的后悔理论 篇10

今天专家们为这种“忽悠”行为找到了理论支持:行为金融学。

这个融合了金融学和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新学科,原本致力于从消费者的个体行为及心理动因来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趋势,但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商业形式当中,试图影响每个人的消费决策。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巨幅打折广告,购物网站上极尽夸张的商品描述,都是行为金融学的体现,而现在,商家们正探索将其应用在更广阔的商业世界当中。

例如,移动App设计师们正绞尽脑汁,探索如何利用行为金融学争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手机几十个App中最吸引人的那一个。

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设计一个能够触发情感反馈的系统”,如果你玩过《愤怒的小鸟》和《2048》,或者乐此不疲地刷了几个小时的微信朋友圈,就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了:数字世界就是专门围绕“上瘾习惯”而设计的,它会用合适的方式满足你,让你一直玩下去、一直用下去。

这是因为数字技术可以最直接地满足人们的行为学需求。比如,支付宝会提醒你缴水电费、还信用卡,余额宝能实时显示当前的收益数额。不过,前者被设置为主动推送消息,后者则需用户自己查询,这符合行为金融学两个主要理论中的一个—“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时,反应要比面对可能的收益时更加强烈。换句话说,“再不还款,信用就要留下污点”比“今日收益158元”更具刺激作用。

行为金融学的另一个主要理论是“后悔理论”: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常常会后悔牛市时没买入或过早地卖出,熊市时则后悔没能及时出手套现。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非理性的贸然行动。

因此,一些投资类App就尽量消除能让用户觉得后悔的刺激要素,比如,它们一般不会显示股市的长期走势图。

上一篇:会计流程优化下一篇:商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