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要求

2024-07-07

文化与社会要求(精选五篇)

文化与社会要求 篇1

由于高校外事工作的功能性有了明显的变化,自然,对于外事工作人员具备的素质要求也必将呈现出新的变化。因为其工作人员素质的优秀与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和声誉,还间接影响着学校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不可小觑,而且还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任务。

1 素质的含义及本质

素质最初是心理学、生理学上的概念,主要指人通过遗传基因获得的生理学上的特征。现在意义上素质是逐步突破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范畴,扩大到了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主要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性质综合体。

个人素质即是指社会个体在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禀赋基础上,借助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综合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从三个基本层面来看:自然素质是指先天遗传性和生理性方面的性质,包括身体形态的发育状况、生理机能水平、活动能力以及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等等,是个人素质外在基础;心理素质是指先天与后天合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性质,包括知、情、意、行4个因素,是个人素质的发展的内在依据;社会素质,即社会文化素质,指后天教育和实践所形成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等等。所以,个人素质发展的主要内容,标志着个人素质的发展方面和性质及水平,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关键。

2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社会文化素质的要求

2.1 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对从事高校外事工作的人员来说,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代表国家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我们常把外交和国防并提,形容外交人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强调外交人员和部队官兵都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政治坚定是对外事工作人员的首要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强的思想道德防线。不论是在政治风浪里,还是在相对平静的和平时期,都要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经得住考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对社会主义事业牢固的信念,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学校的利益:既做到不崇洋媚外,也不表现出大国主义的思想情结和傲慢的态度;以不卑不亢态度和真诚的心态与世界各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合作交流。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吸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

2.2 科学文化素质

高校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众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出自高校,由此,世界各国间高校的交流也渐渐从一般的单一向度的文化交流向多种方向扩展开来,如学术交流、科技成果交流、教育交流、人员交流等众多领域。在这情况下,高校的外事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向复合型人才迈进,这样,对于外事工作才能应付自如,驾轻就熟。

文化修养:“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总的来说,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

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需要我们的日积月累,要多读书看报,多查阅文件、档案材料,多写笔记、摘抄报刊上好的文章、记录下一下好的演说词等等。通过整理、分类、编小标签,以便于日后查找。外事工作人员既要系统化、规范化地学习掌握外事知识,熟记于心,还要学习了解国外一些国家的习俗与礼仪包括宗教和信仰,因为这些能体现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现象,而它的形成大多与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不开,所以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当今的社会,计算机的使用极为普遍,这为及时掌握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利用网络平台获得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高校及教育机构动态等等,如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负责国际事务的副会长Madeleine Green在接受《美国参考》采访时说:“一些高校正从国际化战略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大部分院校尚未做到,只是做些零星的工作。他们在考虑招收外国学生和学生赴海外留学。但也有学校正从综合战略角度进行努力。”这则讯息为国际交流工作的思路提供参考价值。

2.3 劳动技能素质

这里的劳动技能是指外事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外语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一个合格的高校外事工作人员,要练好基本功即“五勤”、“四多”、“一化”。“五勤”是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眼勤是指多读书看报、多看文件材料;耳勤是说多听,广泛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嘴勤是指积极主动介绍我国的情况,宣传我国的主张,同时有效地进行外交谈判和外交交涉;手勤是说凡事要亲自动手,决不能养成依赖的作风;腿勤是指广交朋友,不要错过送上门的工作机会。“四多”是讲遇事多思考、多分析研究、多提看法、多实践。“一化”就是讲要学会外语,做到外语化。

外事工作人员的基础是外语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最起码的要求。在对外交往中外语的使用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除了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发展,还尽量熟悉掌握与学校相关学科的专业性词汇。这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外事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与国外的专家学者、友好人士等打交道,因此,交朋友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交朋友,可以了解对方情况以及相关需要。学会主动结识和了解朋友,并建立友好朋友关系,关键是通过交谈,用真诚的心去交往。

政策水平的掌握方面。把握形势、掌握政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既要关心国际动态,也要关心和了解国内的发展趋势。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交往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内政和外交的互动性更加突出,国际问题可能引发国内问题,国内问题也可能造成国际影响,把握和驾驭频繁发生的互动关系,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对我们能否胜任外事工作的考验。

2.4 审美素质

外交是一门艺术。“外事工作无小事”,在外事工作中,一次会谈,一次宴请,甚至一次握手,都是有其意义的。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达成某项共识,或就某件事情同对方进行协调,要想做得好,必须提高外事工作人员的审美素质。

人的审美素质,亦称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人的感知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等方面。感知美,即对于美的事物与形态的认知及其反应的敏锐与准确,以及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的基本辨识与感知的能力;鉴赏美,即对于文学艺术或美的事物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对于艺术现象或作品的审美层次以及美的元素做到准确的鉴别与欣赏;理解美,即对于文学艺术与美的作品的审美判断与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于艺术作品与审美物象予以深度的理解,把握其内在的实质和丰富内涵,并能够激发美的情感;创造美,即在以上诸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美的形象或意象的创新的能力。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积淀为自身的基本素质,转化为在社会各种活动中的创新与创造。

外事工作人员在对外交往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的音美、形美、意美,翻译上应最大程度再现原文风格。各种礼节、仪式中的仪表美,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俗话说,积久成习,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规范礼仪的实践操作,树立礼仪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自如。具体表现在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等各方面。

要提高审美能力,外事工作人员还应注重审美情趣的养成,如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我们应具有审美素质,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活动,是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对美的感受、鉴赏、理解、创造及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工作中成功举办重大活动、成功的合作谈判、精彩的演说、精确的语言文字翻译等等,都能体验到美。在我校的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举办2013蛇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留德华人的一首震撼整个国际中心的女高音《青藏高原》把身处莱茵河畔人们一下子带到了古老而遥远的东方,留德学人的一曲扬琴弹奏激烈而悠扬,让外国朋友近距离体验了中国音乐的美。

以上所述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干练的外事能力,才能胜任自己本职工作。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世界各国交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高校外事部门是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外事工作人员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外事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社会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聪.高校教师的涉外礼仪素质.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黄金祺.怎样当好外交外事人员:论涉外人员素质修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杨立斌.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林区教学,2007(Z1).

[4]刘斯慧.从高校外事翻译工作的特点谈译员素质.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

文化与社会要求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走在时代进步潮流前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品格的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定了文化的基本属性,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既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划清了界限,也同僵化的思想文化划清了界限;确定了文化的根本任务,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确定了文化的发展动力,这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确定了文化的发展途径,这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确定了文化的发展格局,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确定了文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就是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文化与社会要求 篇3

关键词:“三个代表” 文化建设 精神防线

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中迎接挑战

不言而喻,“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反映了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按“三个代表”来统领,这是客观必然。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中国,在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存在、互相对立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文化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自然异常激烈。对这一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我们按“三个代表”要求统领先进文化,以迎接不良文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惟其如此,才能使文化既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既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有效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和毒素;既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益的精神成果,又成功抵制其有害的、消极腐朽的思想意识。经过这样的文化创新,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必胜的信念迎接挑战。

2 确立“破立”结合、“疏堵”兼顾的文化建设方略,在消极文化批判整肃中迎接挑战

毋庸赘言,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既要树立先进文化的旗帜作引导,也要消极落后的文化观念做反面教员,使人们在正反对比中看得更清楚。所谓“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同时,必须着力于对那些消极文化的本质做出深入系统的批判和肃清,从正反两方面掌握迎接挑战的主动权。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时,就明确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任务:“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他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思想文化战线建设的实践表明,对这些消极腐败思想的整顿“肃清”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在这个实践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继承”和“学习”,而对那些掺杂其中的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价值观念,却较少深入系统研究,更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说服力的宣传、教育、引导。因此,在面对党风建设中这些消极文化挑战之时,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和宣传教育部门主动自觉地承担起“肃清”的使命,既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也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外来文化中的消极表现,进行系统的深刻的理论分析,以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目标。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做好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继承、改造利用工作,并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传诸社会,传诸群众。这样,人们不仅了解“是”,而且知道“非”;不仅知道“美”,而且看到“丑”;不仅明确“善”,而且洞悉“恶”;从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肃清封建残余思想和外来消极文化的自觉性。

3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文化建设的管理中迎接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谈到先进文化建设的任务时指出,对那些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文化,其影响、传播自有规律。其中,政策、制度的引导,法律法规的规范作为有序管理手段和方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面临党风建设中不良文化的挑战,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做到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刚性的法律制度规范“两手抓”,发挥管理工作的特殊作用。

——不断明确政策导向,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信仰的同时,对于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范畴的其他内容,给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指导规范.尤其对那些有较强政治色彩的内容,要做出明确的界定与引导,如关于“宗教”与“邪教”、“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信仰自由”与“党员信仰取向”、尊重“个人利益”与“党员履行奉献义务”等较敏感的问题。通过政策界定与引导,为党风建设创造党内党外有别、时代文化发展与创新循环而进的良好文化氛围。

——严密制度法规,对不良行为亮红灯。众所周知,多年来我们文化法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不仅立法数量少,制度不健全,而且立法层次也较低。为此,应加快立法的进程,加快制度更新和完善健全的步伐,以逐步形成较完备的文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党员干部管理法规体系,为依法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这是加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当前文化管理及相关内容的党员干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党员干部中,那些无视法律法规而热衷于到“灯红酒绿”场所“放松”的行为;那些乘“考察”之机大过侈糜生活之瘾的举动;那些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而行封建迷信、愚昧庸俗之实的种种荒唐表现;在文化市场建设上,那些盗版活动猖獗、走私音像出版以及娱乐场所的违法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原因固然复杂,但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健全制度法规是推进文化建设步伐进而迎接党内建设挑战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1.

文化与社会要求 篇4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 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 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社会风险加大, 从2009年以来就有很多影响较大的社会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 严重制约了社会和谐发展。面对这种现实, 究其根源就在于我们传统的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本身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因此,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一场政府改革, 是还政于民和还权于民的过程, 核心问题就是强调政社分开, 强调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进而形成稳定社会的三元权力博弈格局的“铁三角”, 以达到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平衡, 最终形成建立在“有限的政府”、“有边界的市场”、“有组织的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制衡和良性互动基础之上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这就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终极目标。

2 必然要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提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 而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其中,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 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1]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层面, 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是以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 最终建立现代社会治理体制,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以此来彰显国家治理能力。

2. 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 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可以在社会层面助推富强之梦、和谐之梦和幸福之梦的实现。

发展是第一要务, 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社会环境的安全稳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经济的持续增长, 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但是继云南昆明的暴恐事件后, 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不断发生, 造成民众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下降。所以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坚持源头治理, 形成并保持稳定和安全的社会秩序, 可以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实现国家富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和谐, 是中国梦在社会领域的升华。和谐是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各项机制, 如诉求表达机制, 权益保障机制等, 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影响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 使其各得所好, 和谐共处。安全与和谐的梦想集中沉淀在人民的心理层面就表现为幸福之梦。[2]安全与和谐稳定是人民感知幸福的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以人为本, 坚持群众路线, 是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 深得民心的有力保障, 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必要举措。

2. 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现代社会发展 “问题倒逼” 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国家政治决策层面提出, 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积极回应。

2. 2. 1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与社会失范的挑战

社会转型必然会带来我国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社会阶层不断分化, 阶层化的社会结构 ( 或者说社会结构正在经历一个阶层化的分化过程) 意味着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3]尤其表现为上层精英化与低层碎片化及其固化趋势逐渐形成, 这是引发底层群体反叛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2. 2. 2 社会利益结构分化与利益失衡的挑战

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利益冲突日益增多, 目前, 我国利益群体的现状是: 主流群体弱势化; 弱势群体边缘化; 边缘群体极端化。要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 难度是非常大的, 就如李克强所说: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所以,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协调者而非社会利益的代表者, 必须建立公平有效的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

2. 2. 3 社会不公与社会伦理价值危机的挑战

目前, 由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的扩大, 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公导致的官与民的对峙, 贫与富的差距、城与乡的差别, 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仇官仇富现象的频发, 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 还会造成社会伦理价值的偏离与丧失, 势必造成社会冲突加剧。

2. 2. 4 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与维稳压力的挑战

目前我国发展进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社会矛盾频发、社会问题集中的高风险时代。这些社会矛盾都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如城市拆迁, 农村土地征收等问题, 致使公权强、私权弱, 个体诱发群体, 成为社会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这些矛盾集中爆发, 短期体现的是维稳压力增大, 长期体现的却是执政危机。

3 必要举措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中央的部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总体思路, 在这里, 根据中央的精神,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强调政府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必要举措。

3. 1 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

社会治理创新, 当前最核心、最本质问题就是要转变社会治理思路, 创新思维方式。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滞后, 根源在于政府对其属性、功能认识不足。因此, 创新社会治理理念, 应树立从一元到多元、从集权到分权、从管制到服务、从人治到法治的管理理念, 这已是大势所趋。

3. 2 社会治理主体的创新

治理理论强调“国家不再是最高权威, 它变成了多元制系统中许多成员之一, 而且为谈判过程贡献自己独有的资源。随着网络、合伙组织以及其他经济和政治治理模式的扩大, 官方机构最好也不过是同辈中的长者。”[4]因此要由单打独斗转向协作共治。“社会治理主体除了一直承担重要甚至主导角色的政府外, 还应包括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作为政府重要补充力量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组织、公民社会等。”[5]那么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主体, 核心就是要培育改革社会组织, 走群众路线, 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3. 2. 1 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一方面, 政府加快实施政社分开, 必须认识社会组织发育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政府要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变消极管理为积极管理, 做到“活而不乱, 为我所用”。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很“幼小”, 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 政府控制过严与监管不足, 行政化色彩浓厚, 致使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违背其成立的宗旨, 带来志愿不足、公益性差、信誉差等问题。所以必须以法律的方式加强管理并解禁社会组织的门槛障碍。

3. 2. 2 走群众路线, 推动公民自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就强调, “把社会管理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所以社会治理创新更需要依靠群众, 为群众谋利, 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3. 3 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

3. 3. 1 坚持依法治理

社会治理离不开法治, 法治是规则之治, 也是良法之治。[6]可以说, 利益分配永远没有绝对的公平、利益调节与均衡必须依靠法治。所以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才能很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一方面, 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治理的最重要的主体, 必须具备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据最新统计, 中央两轮巡视共82人落马, 包括9名部级高官。这说明部分领导干部法制意识淡薄, 权大于法、法外特权等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 要求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一切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只有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并加以规制, 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 3. 2 坚持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在于强化社会主流意识, 特别是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 一个社会能否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认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强化道德约束, 建立完善的诚信他律体系和机制, 加强“底线伦理”的宣传教育, 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是规范社会行为重要原则。

3. 3. 3 坚持源头治理

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重在治本, 目前很多地方城市进行的网格化管理, 在提供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实施精细化管理, 能够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将矛盾控制在基层, 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这才是治本之道。

3. 4 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

3. 4. 1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关键是要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近十年以来, 重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 究其原因, 大多是由于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论证、评估不够。比如关于PX项目, 很多城市相继出现群体性抗议事件, 就在于政府对这个项目的公开性、透明性不够, 没有充分考虑市民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缺乏重大项目的风险评估能力。所以任何政府决策必须考虑社会稳定风险, 对风险保持敬畏。加强风险管理, 关键在于树立由救火到预防的危机管理思维转型。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 要以妥善解决群众利益为社会风险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尽量做到, 在加快消化积案的同时, 争取不再增添新的不合理矛盾。

3. 4. 2 完善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

由社会不公带来的社会伦理价值危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有序, 所以国家调整利益的政策维度应该是更多地为弱者而定, 由国富到民富。

3. 4. 3 健全有效的公共安全机制

总体而言, 我国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近年来, 食品药品安全、经济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直接触及了人民生活有序的底线。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根本保障在于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深化安全生产监管制度, 关键在于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坚持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部门协同机制,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形成强大合力来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3. 4. 4 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目前, “网下冒烟网上着火”现象成为政府治理虚拟社会的新挑战, 据统计, 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网络舆论引导、信息安全等成为社会治理最为紧迫任务。所以要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第一, 要做好对虚拟社会管理的立法工作, 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 要强化队伍建设, 完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育体系; 第三, 要重视网络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 积极引导,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总之,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采取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来推动, 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运转中不断探索。

摘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也是社会发展“问题倒逼”的必然结果, 面对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以创新治理理念为前提, 创新治理主体为保障, 创新治理方式为根本, 创新治理制度为突破, 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关键词:治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 2014 (1) .

[2]洪向华, 王道勇.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治理创新[N].光明日报, 2014-02-23.

[3]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社会学研究, 2012 (2) .

[4][美]朱迪·弗里曼, 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毕洪海, 陈标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5]覃正爱.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A].社会治理创新——第二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6.

文化视野与时代要求 篇5

文化视野与时代要求

文章首先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独特性角度,思考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的文化视野问题与当今文化发展问题.接着,文章探讨了新的文化流变情况下的文化视野问题以及先进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积累的问题.文章认为,在新世纪,文化创新极其重要,它是我们党文化发展事业的不竭动力和永葆生机的源泉.

作 者:陈遵沂 Chen Zunyi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 刊 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PARTY SCHOOL 年,卷(期): “”(11)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视野   文化流变   文化积累   先进文化   时代要求  

上一篇:格斗游戏下一篇:阅读推广活动组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