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岗位

2024-07-18

课程与岗位(精选十篇)

课程与岗位 篇1

1.《营养与配餐》课程开发意义

《营养与配餐》课程是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修课程, 讲述了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营养状况评定、膳食调查、食物营养及利用、配餐与食谱编制等, 在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本课程开发建设, 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设计理念:本课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 按照营养配餐师等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遵循营养配餐师工作流程[2],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组织教学过程, 进而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设计思路:2.1 深入企业、人才市场调研, 经企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反复分析论证, 得出本课程主要面向营养师、配餐师等职业。2.2 邀请一线营养师和配餐师对工作过程进行解析, 得出主要工作流程, 分解为典型工作任务, 并以此为学习情境, 选取教学内容。2.3 丰富与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创建开放的实训实践模式。2.4 教学效果反馈, 动态调整。

3.《营养与配餐》课程开发实施过程

3.1 以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要求为指导, 科学选取教学内容。以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要求为指导,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达到胜任营养师等岗位的要求。营养配餐师工作的一般流程为:对配餐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对配餐对象进行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食物营养评价→为配餐对象编制合适的食谱→对食物进行合理加工→营养干预。基于以上工作过程, 把《营养与配餐》教学内容设计为6 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学习情境: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食品营养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食谱编制、食物的合理利用、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3.2 针对不同学情, 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3.2.1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营养与配餐》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比如在“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这一学习情境里, 需要学生掌握设计膳食调查表格、估计食物重量、使用食物成分表、膳食评价等技能。我们创新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中有学、学中有做、以做促学”。以“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这一情境为例:首先把“膳食调查与评价”这个大任务分解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四个子任务:“设计膳食调查表格”、“估计食物重量”、“使用食物成分表”、“膳食评价”。再把子任务布置下去, 同时告知学生目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即以后作为营养配餐师需要做的工作。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利用电脑软件使用食物成分表等。在“估计食物重量”这一子任务中, 教师准备若干蔬菜水果、馒头、杯盘碗等教学道具, 让学生对估计食物重量有更直观的认识。3.2.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法、项目教学法、游戏法、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准备了膳食宝塔模型并把塔中食物模型全部打乱, 把全班同学分成6 组, 要求每组同学把食物模型重新放回正确的塔层里, 用时最短并正确的一组为赢, 赢的一组给予适当奖励。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来,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成就感。3.2.3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建成了《营养与配餐》课程网站, 上传了PPT课件、习题、企业录像、营养讲座视频、电子图书等教学资源, 供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学院出资建成了营养仿真实训室, 实训室配备50 台电脑, 每台电脑上预装了“营养之星”专家系统, 学生通过此营养配餐软件, 可以模拟对个人或集体进行各项检查得到营养状况评价, 同时给出营养指导原则和制定个性化食谱。仿真实训室为顺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保障。

3.3 课证融通, 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公共营养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纳入到期末考核, 以此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公共营养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期末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 平时考核成绩占40%,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公共营养师三级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即为期末考试成绩。在此考核评价体系下,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

结语

通过基于岗位工作工程的《营养与配餐》课程开发设计, 根据营养配餐师工作流程把教学内容分为了符合学生逻辑思维的6 个学习情境;引入了案例法、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游戏法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改革了考核评价体系, 把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纳入到期末考核中, 实现“课程融通”。

摘要:对《营养与配餐》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 提出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营养与配餐》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案, 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营养与配餐的职业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营养与配餐,岗位能力,工作过程,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课程与岗位 篇2

作者:刘汉明修俊贤潘立新

摘要通过对危险任职岗位对人员心理素质涵义、结构的分析,提出的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主要渠道的思想,并结合脱险过程中的危险对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的特点,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而提出了“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并对各种培养模式的具体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任职课程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

在一些任职岗位中,由于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工作危险或需要对险情进行有效处置,要求岗位任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如在未来战争中,各种超强度的刺激将会引起官的心理高度紧张和恐慌,而过度的紧张则会对心理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出现心理疾病,破坏官兵身体各部位器官协调,引起思维混乱,从而对官兵作战技能、智能的发挥形成严重的障碍。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再高的军事技能、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也将难以体现出来,从而严重制约作战能力的发挥。因此,弄清楚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及其结构,探讨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开展这一类任职教育教学应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1.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及其结构

1.1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涵义

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职业心理素质的组成之一,它特别强调面对岗位危险对任职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从心理素质的角度,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可以定义为人的心理素质在任职岗位上面对风险时的适应性程度,它强调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在风险任职岗位的具体化;从岗位素质的角度,把任职岗位心理素质作为岗位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指从事风险岗位任职活动所必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强调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数量。

将这两种角度的观点结合起来,可以认为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个体拥有的对风险岗位活动起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首先,它是风险岗位对其任职人员都要求具备的心理品质,不同的风险岗位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对心理素质特点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从事面对风险岗位所需的基本心理品质,任何准备任职此类岗位的人均需要这些品质。如在潜艇失事后,所有潜艇艇员都面临着离艇脱险的风险,要求潜艇艇员必须具备脱险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及相应的心理素质,否则就难以适应脱险岗位的要求,导致脱险失败甚至牺牲;其次,任职岗位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1.2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

目前,对于职业心理素质应有的结构尚没有定论,同样,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也缺乏统一的认识。由于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和要求,因此,不同的岗位也应有不同的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的结构。潜艇艇员脱险救生是指当潜艇失事后,艇员着脱险装具从潜艇内通过救生通道到达艇外,再经过必须的水中上浮过程到达水面的过程。就潜艇艇员脱险救生行为而言,我们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

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是指面对潜艇失事后的复杂、危险的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主动地实施脱险行动的心理素质。潜艇失事后,潜艇舱内面临着进水、失火、浓烟等各种危险和困难的情况。同时,艇员在黑暗的艇内和水中脱险本身也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因此,艇员具备较高的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是有效完成脱险的必要保证。

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是指能够成功应对脱险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由于艇员是在黑暗的艇内和水中进行脱险的,在此过程中,众多因素可能对脱险产生不利的影响,艇员如果不能正确处置这些不利的影响,将可能危及艇员的生命。而艇员具备较高的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心理保证。

2.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岗位心理素质的形成即有先天因素的作用,后天的培养同样不可缺乏。由于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结构,因此,不同的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应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与方法。以下将结合潜艇脱险任职岗位心理素质培养,对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

潜艇失事时,水下脱险是艇员救生的基本途径之一。此时,潜艇内可能存在断电、固壳破损、部分或全部舱室进水,艇内常压环境遭到破坏等现象,而这些都将成为艇员出现心理反应的应激源。在这些应激源的作用下,艇员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有的甚至产生心理危机,如恐慌、恐惧、紧张等,从而导致无法完成水下脱险,甚至造成无谓牺牲。因此,加强潜艇艇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潜艇艇员的成功脱险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对潜水与脱险心理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心理结构分析和心理素质测评,仅有个别研究是针对心理素质培养的,尚未有针对艇员脱险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报导,在工作中也缺乏有效的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潜艇脱险救生课程的改革,对潜艇艇员的.脱险心理素质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认为,岗位心理素质机既可以通过一般的心理训练得到提高,而岗位教学与训练应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的主渠道。针对潜艇指挥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的要求,结合潜艇脱险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复杂、危险情况,提出在课程中采取“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训练模式来提高艇员脱险岗位心理素质,并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探索与实践,分别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

2.1“超前抑制”的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由于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是指艇员心理能够预先适应脱险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情况的心理素质。如果能够让学员预先了解脱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并尽可能的事先有所体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脱险心理适应性。因此,我们提出了“超前抑制”的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就是在教学训练中尽可能地呈现潜艇失事后和脱险过程中的复杂、危险的场景,让学员事先做好接受各种残酷情景刺激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艇员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由于艇员脱险是在潜艇舱内进水、失火、浓烟等各种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进行潜艇脱险训练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艇员对脱险岗位的心理适应性。具体采用的方法有:一是视觉冲击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影视资料中近似真实的潜艇失事情况,让学员感受失事潜艇艇内复杂、危险情况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为此,我们截取了俄罗斯《水下72米》等电影中的脱险视频在教学中使用。二是情景描述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教学中,提供了典型的潜艇失事及脱险案例,通过案例及案例教学,让学员了解案例中所描述的潜艇失事和实际脱险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危险的情况。三是环境设置法。在潜艇脱险课程的实作训练中,采用遮盖发射管上观察窗、关闭脱险塔内照明光源等办法,营造近似于实际的潜艇脱险环境进行训练。

2.2“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由于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是指能够成功应对脱险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如果能够让学员预先了解脱险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并尽可能的有所体验和处置训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脱险心理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了“危机模拟”的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就是通过模拟近似于实际脱险过程中可能发生、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突发事件,进行相关的应对训练,以提高学员应对危险突发事件的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在潜艇艇员脱险过程中,将有众多的对脱险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与事件,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进行相应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艇员脱险过程中危险处置的心理素质,即脱险岗位的心理稳定性。

结合脱险救生课程训练规范中的有关应急预案的落实,在课程的实作教学训练中,设置了“紧急退管处置训练”、“肺气压伤的救治演练”两项典型的应对危急情况的处置训练。在经鱼雷发射管出艇脱险时,进行人员退管的应急处置训练,管内人员敲击所发出的紧急信号,将震撼每一名在场人员的心神,提高了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艇员在失事潜艇舱室内处于高压下或在脱险时,肺气压伤是可能发生的疾病之一,通过在训练中设置虚拟的肺气压伤事件,并对模拟的发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提高了学员在处置相应事件时的心理稳定性。

目前,“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脱险岗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与方法已成为潜艇脱险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计划所规定的固定教学与训练内容,分别在潜艇预选士官、潜艇初级指挥等教学班次中开展,较好地促进了学员脱险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受到了学员和部队的广泛肯定。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危险任职岗位对人员心理素质涵义、结构的分析,提出的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岗位心理素质主要渠道的思想,并结合脱险过程中的危险对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的特点,认为脱险岗位心理素质主要体现为脱险岗位心理适应性、脱险岗位心理稳定性两个方面,并进而提出了“超前抑制,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和方法,并在潜艇脱险课程教学训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对涉及到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任职教育课程的教学具有比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今后的工作主要有两种方面,一是由于条件限制和训练中风险控制的要求,在“危机模拟”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中所采用的方法尚未能反映出需要艇员自身在脱险过程中处置的险情,这有待于今后通过通过进一步的方法研究和训练条件建设加以解决;二是对心理素质培养效果方面,仅是通过一般的对话,来初步了解任职课程的岗位心理素质的培养效果。今后,可进一步采取心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岗位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培养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基于专业岗位任职课程的岗位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韩秋风,刘勇等.心理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1-7.

【3】修俊贤等.潜艇艇员水下脱险心理危机与干预措施[j].潜艇学术研究,,(5):63-66.

【4】余浩,肖卫兵,何存道.潜水员心理素质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5):980-863.

【5】修俊贤等.潜水员心理素质培养问题的探讨[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8(4):249-250.

课程与岗位 篇3

摘要:粮油检验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粮油质量检验员的职业岗位联系紧密。本文就其课程标准与粮油质量检验员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作进行研究,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水平。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研究

关键词:课程标准;对接;岗位要求;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3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功利化,以就业为目标,忽視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二是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形成。三是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学科化现象严重,与企业生产过程脱节,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标准。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坚持既有利于就业,又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坚持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上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四个方面协调发展。

显而易见,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应该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确定。由于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涵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岗位,故应该区分胜任岗位、适应岗位和发展岗位来分别说明,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所谓胜任岗位是指高职学生毕业时即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岗位;适应岗位是指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经过短期的学习和自我调适即能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岗位;发展岗位是指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通过自我学习后能够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岗位。而专业课程对接的职业岗位则应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行动领域,进而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等科学而细致的工作后才能确定。严格说来,专业课程标准无法真正对接职业岗位,而只能对接职业岗位的核心工作要求。这是因为我们在将职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职业行动领域全部转化为学习领域,而只能将主要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由此,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可以理解为:满足胜任的工作要求、有利于适应的工作要求以及服务于发展的工作要求。

为了更好的提高粮油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优良的职业能力与综合水平。我们在教学中对粮油检验课程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对接,通过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1、校企合作开发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行业企业技术革新动态,适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我们聘请了在粮油仓储、加工等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共同开发与粮油质量检验员岗位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开发与设计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基本知识点,给学生持续发展的空间。

2.1 教学资源的选择

选用国家粮食局人事司组织编写的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粮油质量检验员(第三版)》作为基本教材 ,该教程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操作技能为核心,提高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为支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题,注重职业培训的适用性、时效性和规范性,在内容的筛选上除阐述传统使用的操作技术外,还大量吸取了近年来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和新动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在教学中根据相关法规及技术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教学内容的序化

根据不同企业之间粮油质量检验员岗位职责的不同,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点,教学内容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由粮油样品、粮食油料物理检验、成品粮物理检验、粮食油料化学检验、植物油脂检验、粮油制品理化检验、粮油卫生检验等章节组成)以项目为载体重新进行序化,即由玉米质量检验、小麦米质量检验、稻谷质量检验、大米质量检验、面粉质量检验、大豆质量检验、花生质量检验、植物油质量检验等8个教学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教学任务,例如玉米质量检验项目,包括了样品的制备、色泽气味的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杂质检验、不完善粒检验、水分测定、淀粉含量测定、脂肪酸值测定等教学任务。

2.3教学情境的设定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完善学生的社会能力。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为教学场所,教学场所的环境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通过学习环境与时间场所一体化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实上践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迁移能力。以玉米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为例,在上课前一周将任务书发放到学生手中,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完成任务书的内容,在具体讲授本次课时,随机选取2~3个小组,每个小组抽取1~2名同学进行提问,记入实验成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不会像以前一样鸭子听雷似的,在完成任务书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分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具体实验操作时,以一个长方体的木箱代替汽车车厢,装满玉米,学生使用套管式扦样器模拟仓房散装粮进行扦样,然后用分样器法进行分样得到试验样品,然后进行样品的称取、筛选、杂质的挑选、不完善粒的挑选、杂质的称重、不完善粒的称重等操作过程,检验数据直接填写到检验报告单,不允许先写到草纸上再抄写到检验报告单上;数据书写错误时按规定方法进行修改,更改率的多少记入实验成绩,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爱岗敬业精神;有效数字的保留、数据处理等按国标要求进行。双实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按规定报告检验结果;双实验误差大于允许差,重新测定,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处理,报告检验结果,不允许编造数据,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

2.4教学安排灵活化

依据行业岗位职业能力需要,进行市场和企业调研,完成专业的岗位需求调研报告,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创建了“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培养方案,该模式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企业提供师生顶岗实习的平台和必要条件,帮助学校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学生的课程结构。学生在校期間,除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需分时段接受专业教学部的安排,在对口企业完成规定时间、规定任务的顶岗实践。在该模式下,学生同时接受学校与企业双管齐下的理实结合教育,同时提升理论素质与操作技能,零距离接受企业管理、接触企业文化,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从而强化职业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职业特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旺工淡学、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

2.5课程评价过程化

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是诊断预期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及课程调整的重要依据。高职教育的成功不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的,而是以学生在社会中被认可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才是检验高职教育课程质量的标准。我们改变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模式,将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注重学生的平时练习和创新能力,将成绩评定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评价上,采用“校企共评”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成绩由企业按照企业岗位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从知识、技能和素质多方面进行考核。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职业资格的获得;既关注形成性评价,又进行终结性评价;既关注了学校本身的评价,又关注了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考核方式过程化的模式,既能准确地评判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 教学效果

3.1 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逐年提高

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粮油储藏与检验、粮食加工专业2013级、2014级的教学中采用了新的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2013级和2014级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验操作考核通过率均为100%,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率分别为90.3%和92.6,比没有采用新的课程标准的前两界学生的通过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

3.2一次就业率明显上升

由于在教学中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在加上认识实习的教学,学生在跟岗实习时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在实训基地现场,同学们在企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虚心学习、不怕困难,他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谦虚好学、不辞辛苦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合作企业的指导老师和主管领导的一致好评,实习结束只要学生同意就可签订劳动合同。

4结束语

实现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两者的有效对接,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缩短企业培训

课程与岗位 篇4

近几年来,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 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金融中心, 切实采取措施, 着力构筑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 不断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目前, 大连市拥有分行 (分公司) 以上级金融机构71家, 大连市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各业协调发展, 中外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 功能较为完备、运行比较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 是区域内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金融中心城市。

1. 网点分析

实际数据统计, 银行营业网点的比例决定了学生用工人数的多少, 由右图可看出学生分配在原国有银行比较多。

2. 学历构成分析

虽然今后银行招聘的最低学历是全日制本科, 但目前银行的现状仍然以专科和本科为主, 且进修本科和专科也统计在其中, 即中专毕业生通过业余学习, 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 目前在这两个比例中也不乏其人。

3. 用工分析

我校目前学生主要安置在大连市各大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 从事前台柜员和服务工作, 有签订合同的正式工, 也有通过中介的派遣工。现在已与大连市几家银行进行了劳务派遣试点, 推算用工需求≈1657*15*14.24%=3539 (人) , 需要用工人数为3500多人, 除此之外, 学生进修专科和本科, 还有可能成为43.45%比例的人员。

二、证券、保险业从业需求

证券行业目前对职业中专学生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各个岗位几乎都看不见我们的毕业生, 即便有也是十几年前的老面孔, 这使得我们的调查虽然短暂迅速但也充满无奈。

保险公司目前的人员需求情况是:保单录入和电话保险推销、车险办理等用工需求量大。

证券公司的主要需求是证券分析师、高级理财顾问和理财师以及基金经理且对学历的要求很高。

三、就业形势

1. 银行就业现状分析

(1) 就业状况:我校为各大银行输送了大批前台柜台服务的毕业生。就业程序是这样的:每年由银行来面试, 择优录用形为规范好、技能过硬, 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 选中后先是进行半年的实习期, 实习期过后, 银行对表现出色, 喜欢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签订合同。

(2) 就业稳定性:

(1) 银行用工待遇问题

录用职业中专学生“五险一金”不给予缴纳, 外地户口学生不予签订用工合同, 导致我们的毕业生流失严重。

(2) 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够。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过硬, 但文化底蕴不行, 表现在报告的书写表达及处理能力, 微机的排版能力等。

(3) 毕业生的岗位服务礼仪尚待提高。服务礼仪欠缺, 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欠佳, 常因服务态度不好而被客户投诉等, 这些原因导致银行与学生的签约率降低, 所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稳定就业率的关键。

2. 证券、保险业就业现状分析

我校毕业生分配到保险公司的占小部分, 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岗前培训后胜任相关工作, 由于学生第一次步入社会, 对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证券公司暂时不需要职业中专的学生, 主要原因是我校学生学历水平未达到标准, 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还需要有证券从业资格。

四、专业设置改革思路:

加强我校将是专业金融事务专业的建设, 增设保险专业, 建立保险实训基地, 做到无缝对接, 零距离接轨。在人才培养上以满足各大保险公司对保单录入、保险展业推销为主, 在课程开设上以《保险基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学》、《机动车辆保险》等专业课程为主,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保险技能, 未来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五、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六、探索与思考

1. 改革教学理念

(1) 加大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加强《金融保险技能》实训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主线、研发适合本校与实训单位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具体开设的课程为《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银行柜面基本技能》、《证券基础与实务》、《保险基础与实务》、《银行会计与实务》。

(3) 推进以从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改革, 以达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的准入标准。

2. 加强校企合作和培训基地的改建

为金融、保险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多元化, 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邀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3. 强化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结合我校实际, 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走教科研之路,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柜员岗位系列课程 篇5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71.4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二级分行各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对重要单证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被查面不得小于 √A 0.B 0.3 D 0.6 C 0.2正确答案: B多选题

2.营业机构拦截到他行遗失的重要单证时,应该 √ A 逐级上报至一级分行凭证管理部门

B 经一级分行批准后,按规定执行相应处理C 处理结果书面报告至总行备案

D 处理结果书面报告至一级分行备案正确答案: A B D

3.柜员收到客户要求兑付的有价单证,必须审核以下几方面 × A 有价单证是否真实 B 有价单证是否已到期

D 有价单证需本人亲自办理兑付 正确答案: A B C C 有价单证是否为本行兑付4.有价单证丢失时,营业机构上报的内容应包括 × A 事件具体情况

C 弥补损失方案

D 整改措施 B 处置情况正确答案: A B D判断题

5.已兑付、作废及停止使用的待销毁的有价单证应设表外科目单独核算。√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6.非现金等价物类物品,无需存放于现金库房保管。√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 错误

7.分行及其以下机构组织的全面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两次。√ 正确 错误

课程与岗位 篇6

【关键词】 医用电子仪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1 引言

随着国内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对引进医用电子仪器的投入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要想确保医电仪器能够可靠运行,必须有强大的医电仪器生产、维护人才作为依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效带动了医电仪器相关行业的兴起,也直接刺激了当今高职教育对于医电仪器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则是高职院校医学器械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学科的实践性极强,对提高学生专业基础以及实践技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能否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同时,随着新的医疗器械不断研发成功,并投入到现今的市场之中,这也对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医疗器械专业学生要求越來越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必须注重于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的改革,以适应现今市场对于人才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2 对接岗位需求的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设置特点

基于对接岗位需求的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进行设计时,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2.1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作为医疗器械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其知识构建上应该注重与实践技能、市场能力需求相一致,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于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统一,体现课程的实用特性。

2.2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

现今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医用电子仪器维护人才多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以一线操作动手为主。特别在开展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时,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今后该专业所面临的就业方向,对于就业方向的各个岗位需求进行深刻剖析,确定未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标准,比如岗位的专业能力需求、社会能力需求等。按照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实现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与岗位能力的匹配。

2.3符合多样化的需求

由于每个学生自身都存在较多差异,包括其个性、兴趣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高职院校在进行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化这一因素,结合现实学生对于课程的需要来进行有效引导,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对接岗位需求的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的构建

3.1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的设计阶段,应该准确定位现今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到一线医疗器械厂家、维修等行业进入深入调查,实时掌控现今岗位性质变化趋势,并且对于毕业学生进行相关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性质、任职能力需求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汇总,筛选出有用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成立由政府部门牵头,高职院校以及大型医疗器械的知名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研发团队,对于医疗器械就业方向、岗位需求变化进行有效探讨、分析,确定未来岗位需求变化,找准现今市场需求,比如对于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修、医学影像设备等先进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相关技能。

3.2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契合现实企业真实工作,教师可以有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现今企业的项目计划有效借鉴到当今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学到的知识有效解决企业遇到的项目困境。比如在对于学生进行模拟医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设置成可控放大器、调光灯、稳定电源等项目,对其学生进行分组,并委派相关任务,由学生自身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查阅资料、设计、选择元器件进行组装实验,而后由教师进行验收点评总结。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接受到企业工作任务,拉近与现实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3对接岗位培训资源,有效实施课程教学

在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仿真工作环境的投资力度,确保在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模仿当今医疗器械企业的车间布局以及现场生产管理模式,创建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在实训室内科学规划成资料区、实训区以及教学区等各个区域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企业员工角色进入实训室,体验正规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真实感受现实的工作氛围,并在学校教师以及企业专家共同引导下,完成医用电子仪器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医用电子相关行业崛起速度可见一斑,但是现今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却难以胜任岗位需求。而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是医疗器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所以,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现今对接岗位需求的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课程设置特点,并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以及对接岗位培训资源,有效实施课程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唐琳.项目教学模式在电子电工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2]董海新.浅谈医用电子维修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J].职业,2010(5):109-110.

[3]冯奇,毛伟,徐茂,等.完全开放式的医用电子仪器综合示教仪的研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2(9):30-32.

[4]吴德贻.医疗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前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3):53-55.

课程与岗位 篇7

一、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学习单元简介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以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其工作内容, 并通过提炼, 确定成本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成本会计岗位的若干学习单元。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 《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学习单元可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编制、产品成本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编制。在每个学习单元下, 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主题学习单元。如表1所示:

二、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

现以“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学习单元下的主题学习单元“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为例, 说明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分解为“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部分, 具体的内容如表2所示:

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 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完成。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各个环节的实施, 强调“学中做”、“做中学”, 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课程的教学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资讯阶段的实施。

在具体的学习任务实施中, 知识应用包括掌握与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相关的显性知识、体会默会知识、理解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理论知识, 并在成本会计岗位操作中应用理论知识, 该阶段的实施为1课时。首先, 在相关资料准备妥当的基础上, 分发给学生资料, 相关资料包括学生用成本会计教材、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实训大案例。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的PPT, 将本主题学习单元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做大概介绍, 简要介绍辅助生产车间的特点、核算所用的账户设置、辅助生产车间主要经济业务的类型及核算的大致流程。其次,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查阅知识点, 教师应指出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难点和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内容。经过知识点的介绍、学生查阅知识点后, 开始熟悉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实训大案例, 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案例中的关键内容, 并在下课前给出相关联的参考书目, 以便于学生课后查阅, 为下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 计划与决策阶段的实施。

该阶段的实施需要2课时。首先, 教师根据案例的需要将班级分组。经过资讯阶段, 学生对本主题学习单元的显性知识、实训案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再次分析案例中给定企业的生产特点, 明确成本会计岗位该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分组后, 每个小组推荐组长, 由组长根据案例分配工作任务。其次, 教师明确小组案例讨论目标。教师明确案例讨论必须达到的目标, 包括了解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开设;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特点, 并结合特点, 确定该企业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方法;确定了核算应采用的具体方法后, 应制定出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具体流程。再次, 学生讨论案例, 教师对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讨论目标, 学生进入案例讨论过程, 教师在此环节主要起指导和答疑作用。学生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检查各组讨论形成的结果, 并进行点评。各小组讨论环节完成的质量主要通过最终是否完成案例讨论目标来衡量, 例如对给定企业情况的了解程度, 是否能确定采用哪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制定的成本计算流程是否合理可行等等。最后,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的点评, 教师指出同学们对案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辅助生产费用的理论知识, 结合大家对案例的了解, 确定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制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流程。

(三) 案例的实施阶段。

经过计划与决策阶段, 学生已经根据案例制定了具体的核算流程, 因而在案例的实施阶段, 主要侧重于学生做, 教师负责指导和答疑。因为是成本会计岗位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的实施, 因而教学场地设在会计岗位实训室, 整个具体核算的过程需要5课时。首先, 教师提供案例中辅助生产费用核算所需的材料。提供的材料包括给定企业发生的与辅助生产费用相关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空白记账凭证, 空白明细账账页。其中原始凭证主要有根据领料单汇总编制的领料凭证汇总表、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及福利费用计提表等、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其他费用分配表等, 这些都是证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原始凭证, 除此之外, 原始凭证还包括用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记账凭证应提供三类, 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明细账账页格式应为多栏式, 用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登记。其次, 根据制定的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流程, 学生开始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流程如下: (1) 根据案例中给定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同时开设制造费用明细账以及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 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期初余额。 (3) 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及福利费用计提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其他费用分配表等等, 填制记账凭证。 (4)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时填制的记账凭证以及相关的原始凭证, 登记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结出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的合计数。 (5) 根据选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对本月发生的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进行分配, 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6)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 (7) 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将本月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转出。同时登记业务所涉及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学生按照流程进行账务处理,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有问题时,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讨论解决, 也可以提出问题, 由老师指导解决。教师应控制学生账务处理的进度, 保证在规定课时内完成任务。

(四) 检查与评价阶段。

实施阶段结束后, 教师要检查学生对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这一过程的实施应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需要1课时。检查与评价阶段主要包括检查和评价两个阶段。检查阶段主要由学生分组汇报案例实施的结果, 结果可以通过PPT汇报, 同时向学生和教师展示辅助生产费用核算过程形成的账务核算资料, 包括核算过程中编制的原始凭证、填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明细账等。评价阶段侧重于教师点评, 评价学生的案例实施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成本会计岗位的该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主要目的是通过点评, 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一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岗位相应的工作内容, 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实施的教学保障

(一) 教学硬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教学实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 融教、学、做为一体。学习任务中, 资讯、计划与决策、检查与评价三个阶段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但是具体操作的实施阶段因为模拟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 需要设置仿真的成本会计岗位,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岗位实训室的建设, 充分运用实训室, 使《成本会计岗位操作》的教学真正与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匹配。

(二) 教学方法。

为保证“学习任务”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保证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出一个案例,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 给学生提供仿真的环境,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教学方法又有多种选择。需要教师讲解知识点时, 可以采用讲授法;学生对某一流程的实际操作不理解时, 教师可以进行演示, 采用演示法;当发现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理解不足时, 可以采用提问引导法,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案例时,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到了点评总结时, 又可以采用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三) 考核方法。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考核中, 依托模拟的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来对各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 平时侧重于过程考核, 占该课程总评成绩的60%。过程考核的依据主要是每个主题学习单元结束时各小组形成的账务核算资料, 各小组的案例实施结果汇报情况, 各小组讨论情况等, 具体考核时, 又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三个方面, 按照不同的权数计算得分。期末的测试主要是考核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 占总评成绩的40%。因而, 该课程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 辅以期末测试, 便于综合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在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中,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做到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并重。在各项教学保障到位的同时, 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以课程开发的目标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做好学生的“导师”, 使学生熟悉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会进行账务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积极思考, 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 更好的解决问题。

摘要: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基于工作过程, 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而具体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应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探讨, 侧重于对该课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的安排, 以及相应的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键词: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任务,成本会计,岗位操作

参考文献

[1].沈俊伟.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改探讨[J].经济师, 2010, 8:152~153

[2].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02:147~148

课程与岗位 篇8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质量标准,为教学主客体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其核心是划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和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水平的表现标准。课程标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粮油检验课程主要是培养有相应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岗位职业技能对接是探索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一条新路。为了使粮油检验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相对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组建教学团队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通过聘请高校教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从企业聘请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等途径,建设一支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需要的资源互补型双师教学团队。

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及“项目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适合课程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落到实际教学中,探索一种在专业课教学中更能适应“市场”,适应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粮油检验工作流程,围绕岗位核心能力,校企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构建了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导向”实践课程体系。由8个项目30个任务构成,注重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和承接关系,从而使前后续课程有效地衔接起来。采用“串并结合”的教学过程,进行阶段式教学,两种授课方式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符合学生对知识、技能吸收并掌握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方法

组织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以“从业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为出发点,了解和跟踪目标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由专业教师团队、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反复论证与研讨,从众多的实际工作任务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一一对应,形成工作任务,完成行业职业领域(岗位)典型化工作任务的剖析与研究。

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及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模块,安排教学进程,构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设计本专业的课程模块。整个教学过程走完,学生也就了解了整个工作流程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四、按照粮油质量检验员岗位职业标准,以“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

(一)以项目贯穿教学,体现工作过程

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人才,成立由企业专业参与的课程建设小组,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按照粮油检验工作的业务流程,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载体,并贯穿课程始终,从典型的工作项目中提炼出学习内容,学生完成了指定的工作任务也就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角色扮演,创设学习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选择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设立学习情境,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岗位,项目组的合作贯穿在整学期课程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组成,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的知识,掌握职业能力,体现职业精神,养成职业素养。

(三)完善教学资源,建设项目题库

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习指导书,建立了项目题库,实训项目的素材、操作实录和教学课件。学生可利用题库中提供的素材,发挥想象,大胆创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五、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基本模式

(一)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标准

知识和技能点的选取要着眼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解决职业岗位中的技术问题。课程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逻辑顺序进行序化,课程评价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的多少来评定。这样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比较接近,比较容易实施。但是这种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名称,以工作流程作为课程的实施流程;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这种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一个课程中可能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他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

(三)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

以一个真实项目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整门课程包括几个项目,以完成项目为课程目标,学生主要以团队的形式工作,围绕项目开展自主性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由于项目往往是跨专业的,所以一般适用于综合性课程。

以上三种模式,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该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粮油检验课程标准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改革中逐步摸索,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包含现在的岗位要求和未来的岗位要求两个层次,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维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发展四个方面。专业课程标准对接的职业岗位标准应区分胜任的工作、适应的工作和发展的工作分别确定。高职专业课程标准不但要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还要与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包括知识对接、技能对接和职业素养对接。因此理清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点是确保“精度”对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俞启定,和震.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5-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0-251.

[3]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谈,2011(14).

[4]王玲,李建华,柳连忠.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资格接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24.

课程与岗位 篇9

一、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及各专业对体育的功能需求

本文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之前对五大专业培养目标及对体育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1. 机械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加工和管理等方面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 具有专业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的第一线应用型、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2) 对体育的需求:要求有很好的肩部肌、脚肌和躯干肌的力量, 平衡能力, 下肢静力性耐力和上肢的协调、准确性, 目测力等。

2. 化工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 能在化工、轻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工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的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 对体育的需求:要求有很好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下肢的静力力量、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长时间工作能力等。

3. 电子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掌握基本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 具有相关的电子线路工程设计、信号及信息处理工程研究、微电子制造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2) 对体育的需求:要求有很好的手指和腕关节协调性, 触觉的敏感性, 很好的注意力及反应速度等。

4. 建筑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层, 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建筑工程的结构和检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 对体育的需求:要求有很好的高空的平衡能力、悬垂攀爬能力、前庭器官的稳定性、身体敏捷能力等。

5. 文科专业

(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广泛的适应性,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2) 对体育的需求:要求有很好的耐力、很快的反应速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注意力的专注意识、好的目测力和很好的上下肢的协调性。

二、根据职业特点设计了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计划

本文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了多类体育课, 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具体内容分工如下:

1. 机械专业

教学主项: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 网球;教学副项:举重、负重下蹲、推铅球、负重跑、单双杠、射飞标;发展能力:平衡能力, 下肢静力性耐力和上肢的协调、准确性, 目测力、注意力。

2. 化工专业

教学主项:中长跑、足球、篮球、羽毛球;教学副项:丛林穿越、野外生存、定向运动、急救生存练习、负重下蹲、射飞镖;发展能力: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下肢的静力力量、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长时间工作能力。

3. 电子专业

教学主项: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健身操;教学副项:短跑、跳绳、乒乓球的多球接发球训练, 捡运球的练习, 射飞镖;发展能力:手指协调性能力, 动作的准确性, 触觉的敏感性, 注意力的专注意识及反应速度。

4. 建筑专业

教学主项:篮球、足球、乒乓球、对墙击球练习;教学副项:引体向上, 双杠的支撑摆动、屈臂伸, 平衡木的走跑跳以及攀岩、爬绳、爬竿、手倒立、障碍跑;发展能力:前庭器官的稳定性、高空的平衡能力、悬垂攀爬能力、身体的敏捷能力。

5. 文科各专业

教学主项: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跑、有氧健美操;教学副项:跳绳、游泳、平衡木、自行车、定向越野、野外生存、训练反应的体育游戏;发展能力:耐力、很快的反应速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注意力的专注意识、好的目测力和很好的上下肢的协调性。

课程与岗位 篇10

1 职业岗位能力调研

本专业在一系列课程开发之前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该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如荆州荷花机床厂、浙江海德曼机床有限公司、浙江艾迪西有限公司等开展了广泛、全面、深入的调研活动,并从企业的职业岗位入手,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的数控技术应用情况及对本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后发现现今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结构包含生产一线工人、工艺技术及编程人员、机床维修维护和机床调试与设计及生产组织管理等四类岗位。

1.1 生产一线工人

生产一线工人也就是在现场进行产品制造的机床操作工人,这个岗位要求工作者具备机械工程图读图识图技能,能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中等复杂图样的能力;且需具备常用工程材料的选用、毛坯类型、热处理选择的能力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操作机加工夹具使用能力;操作者还需具备常见零件精度的检测能力和零件装配、调配的能力。

1.2 工艺技术及编程人员

工艺技术及编程人员职业岗位要求从业者需具备普通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夹具选用与设计的能力;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夹具选用与设计,以及数控加工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CMA)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1.3 机床维修维护岗位

该岗位需具备电气图及电气接线图的读图能力;普通与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机床常见故障检测维修的能力,也需具备液压与气压系统的调试能力;要求从业者具备仪器仪表设备的点检和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电气元件的接线、排线技巧;能对特种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会使用特种检测设备,了解工业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对设备及产品影响的知识。

1.4 机床调试与设计及生产组织管理岗位

这个岗位要求从业者需具备机床的安装调试与初步设计及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组织能力,及生产协作和机电设备销售的能力,这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数控系统综合技术、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生产计划等相关技能和知识。

2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1 课程结构构建

在对职业岗位充分分析后,对学生的课程进行了解构,形成了新的课程结构,它是按照一般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课程体系,并确定了课程的门数、顺序和课时。按照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拓展课逐级递进,要求每一门课程要对应相应的职业能力。在职业基础课程中将原有的“机械制图”及“机械制图大作业”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工程图的识图与绘制”,并开发了新课“机械零部件拆装与测绘课程”,这门课是单开三周实践课,以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进行巩固和拔高;将“材料学”、“工程力学”及“热处理学”整合成“机械工程基础”去除了不必要的及不适应的内容。在职业技能课程阶段,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拆解为“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和“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两门课程,并增加了课时数;增设了“过程测量与统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工量具的使用;重新购置了数控机床维修教学模型机,新开发了基于工作项目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使学生在真实的机床故障环境下进行学习,并通过参加全国数控一系列大赛来完善该门课程的教学。在职业拓展课程中,除了原有的课程以外,增加了一些电类的课程,如新开发了“机电设备维修”和“数控系统综合训练”两门课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整合,形成了新的核心课程体系,这些课程是机械工程图的识别与绘制、机械工程基础(上、下)、计算机辅助CAD、机械零部件拆装与测绘、零件的普通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系统综合训练、机电设备维修机过程测量与统计等。

2.2 教学资源开发

教学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课程教材的编写以及开发以网络和多媒体为途径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已完成了《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机械零部件拆装与测绘》、《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设备维修》、《数控系统综合训练》及《过程统计与测量》等课程的教材编写,其中《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是“十一五”规划教材。这些教材在正式出版之前都要经过三年的校本教材的开发时间,边教学边修改,使之更能适合学生,适应教学。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及机电设备维修课程已经开发出了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其余课程正在开发当中,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专业课程的开发

专业课程的开发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来把握,选择之前先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以什么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二是是否要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其回答是肯定的;三是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来说,课程内容应以适应企业职业岗位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且不要求纯粹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只要掌握本专业能满足职业岗位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即可。在课程教学的设计上,应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始终贯穿其中,注重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及适用性、针对性。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四点要求:首先是课程内容融入岗位化;其次是课程内容满足够用化;再就是课程内容体现个性化;第四是课程内容简单模块化。以“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培养的学生具备高级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的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以典型的工作情景为任务,以购置的亚龙558型机床为载体进行教学。通过设置刀架类故障、主轴类故障、驱动类故障、螺距补偿与机械测量等情景模块让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增强了他们的技术能力。课程的内容选择由简单到复杂,体现由易到难的排序。在课程实施中,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教学,以教师主导的学生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也相应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当然,因为某些硬件设施及教学师资的不足,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课程开发的教师本身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不熟悉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近几年,该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都深入到企业中,使得教师本身及课程体系构建日益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为了提高数控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及职业迁移能力,对该专业的课程开发应立足于企业的岗位需求,解构和重构专业课程,整合开发形成新的课程,以期使专业课程更加实用,更贴近岗位实际。

关键词:岗位对接,数控专业,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周凌华.基于任务导向的《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开发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

[2]冯贵层.与工作岗位对接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

上一篇:电商品牌传播下一篇:中药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