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企业

2024-07-16

后勤企业(精选十篇)

后勤企业 篇1

一、企业文化的特定功能与实现途径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 在这种竞争中, 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 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研究企业文化, 其目的是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如下四种功能。

第一、企业文化有导向功能。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 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 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 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 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目标、经营宗旨可以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能引导企业和员工明确地认识到, 怎样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符合国家的法规和政策, 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人本主义教化与引导的管理, 具有持久性, 而且管理成本低而富有成效。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 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紫京集团以“让企业轻装上阵, 让顾客得到满意, 让员工超值发展”为使命, 紫京人以科学的态度去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 这种目标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 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 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第二、企业文化有自控功能。自控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紫京集团在日常管理中, 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服务, 自行编制了《紫京四方饭店管理》、《海外项目管理与服务规范》、《写字楼管理与服务》和《厂 (矿) 区物业管理规范》, 完成主营业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文化中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 可以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鞭长莫及的时候。通过激发人的荣辱之心、廉耻之心和愧疚感, 促使其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趋向合理化。

第三、企业文化有内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 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 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 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 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 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 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紫京集团以“持续有效发展, 做专做强做大”为企业定位, 以“打造中石化生活后勤服务第一品牌”为目标, 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经营宗旨, 共同价值取向, 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凝聚点, 使员工产生共同语言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增强内凝力, 减少内耗, 使企业和员工一体化。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感情, 进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 强化了团体意识, 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把本员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企业步调一致, 形成统一的整体。

第四、企业文化有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 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 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 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紫京集团秉承“为社会创造财富, 给员工创造机会”的企业宗旨。实践证明: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 会在企业员工中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吸引力, 从各个方面把成员聚合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精神可以刺激人们确立自勉自励、奋发进取的观念和行为, 能激发人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发展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 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 互相支持。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 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 企业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他们会加倍努力,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观念误区与建设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为此, 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 树立科学发展观, 讲究经营之道, 培养企业精神, 塑造企业形象, 优化企业内外环境, 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要注意避免出现把企业文化妖魔化的错误倾向,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鼓吹“文化功能”, 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此种说法不但搞不好企业文化, 还会影响其它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二是曲解“以人为本”, 现实中的员工切身利益和个人目的, 难免出现与企业利益和宗旨不一致的问题, 员工也必须遵守企业的一切准则规定, 尊重客户和竞争对手, 因为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 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三是滥用“民主管理”, 决策要讲民主, 但经营管理一定要有权威, 在员工这种权威情况下, 才能更加有效发挥管理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层面着手。建设企业文化应逐步建立并完善以下七种主流文化。

第一、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 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是崇尚和谐理念, 体现和谐精神, 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倡导和谐企业, 培育和谐精神,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

第二、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应率先垂范。对于企业家来说, 信誉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可以取信于股东、客户和员工, 团结周围的人, 在企业合作中尤其重要。企业家应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企业员工的诚信也必不可少。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意识教育, 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诚实守信、职业道德渗透到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第三、责任文化。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不但要强调经济责任, 还要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在股东的经济责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之间达到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平衡, 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 科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四、创新文化。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精神最基础的内涵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是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创新文化主要有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建立创新文化, 企业领导者应首先创新观念, 并将先进的观念转换成每个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应鼓励冒险与革新, 让员工有选择的权利, 能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

第五、激励文化。行为科学认为, 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 使其内心渴求成功, 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 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 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 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 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

第六、廉洁文化。廉洁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 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根基之一, 廉洁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 以文化为表象形式的一种文化, 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产物。廉洁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廉洁, 即公正不贪, 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 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 主要表现为营造廉洁氛围, 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员工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 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廉洁自律, 恪守宗旨, 能为员工谋利益, 能为企业求发展;三是实施的职业性, 主要表现为员工爱岗敬业, 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 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处事公道正派, 诚实守信, 廉洁高效。

第七、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特定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它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状况与水平, 在认识自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集中反映。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形成于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实践活动, 又指导和影响人后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环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是“自然人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企业的环境责任来源于环境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收益, 应该为使用环境支付成本。现代化的企业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文化, 在保持企业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 保持与环境、与自然的和谐。

企业后勤年终总结 篇2

企业后勤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即将结束,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过去的一年在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宾馆、食堂全体员工本着一切为广大员工和宾客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为重点,提高广大员工满意度为目标,以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共同提高了宾馆、食堂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更好完成20xx年的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20xx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基础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运转

1、通过会议形式实现宾馆、食堂管理上的及时性、针对性、公开性;通过每天早会,有序安排工作,分析研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传达公司的方针政策,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加强员工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每周班组例会,做到工作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的开展,强化各岗位间的工作衔接、协作,有效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增强班组的凝聚力;

2、制定各岗位周计划卫生,分解各岗位卫生区域,提高卫生清洁质量及效率,并且通过每周一次大扫除,有效巩固卫生清洁质量,每周针对性的组织各岗位人员对环境卫生进行互查,编制检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督促整改;同时,每周对个人区域设备的完好率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联系维修,制定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台帐,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宾馆、食堂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根据公司发展要求,9月底制定了宾馆、食堂6S推行工作计划,并于10月中旬完成宾馆、食堂6S推行,通过6S活动,有效优化了宾馆、食堂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员工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塑造了良好的后勤服务团队形象,有效的提升了宾馆、食堂的基础管理。

二、增强服务意识,征集广大员工意见,提高满意度

依每月生活管理委员会为平台,及时将宾馆、食堂管理工作及经营情况反馈于广大员工,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并通过生活委员将广大员工的意见收集,通过研讨、落实、跟踪验证的闭环管理逐步实施广大员工的宝贵意见,有效整改宾馆、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每月的后勤服务回访为契机,及时了解后勤服务承诺的履行情况和广大员工的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宾馆、食堂的菜肴质量,为每周制定菜谱提供依据,而且不断创新菜品,不仅满足广大员工的就餐口味,而且提高了食品原材料采购的计划性和采购速度,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用我们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换来广大员工的满意,12年月度综合满意度平均达到%。

三、完善物资采购验收流程,有效控制成本,确保饮食安全

1、通过组织生活委员和财务人员对蔬菜、肉类及鲜活类原材料进行市场询价、定价的方式,有效掌控食品原材料的市场行情;同时,以降耗为核心、拓宽采购渠道为目的,先后于今年3月份、6月份、9月份对调味品、大米、烟酒等较大宗的食品原材料重新组织生活委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了市场调查,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与之签订采购合同,另增加了大米和蔬菜供应商,形成竞争,保障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及时性和采购质量,有效的控制了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2、采购物品无论大小都做到了手续齐全、程序清晰,采购执行采购员申报、主管审核、部门领导批准的程序,采购以从紧控制、够用为度的原则;食品验收严格执行财务人员、厨师、采购员共同现场验收确认,财务人员、采购员负责对数量进行验收,厨师负责对质量进行验收,严格按照《员工食堂物资供应管理暂行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各类食品的质量和广大员工的饮食安全。

四、完善硬件配置,提高后勤服务档次

经过前期紧张、有序的准备,3月28日新食堂搬迁投入使用,根据公司要求,结合食堂实际,组织生活委员对新食堂厨具等进行了询价、采购,有效改善了食堂硬件设施;同时,7月份、10月份对宾馆大厅沙发和会议室椅子皮革进行了翻新及包厢餐具等配置,从硬件上改善了宾馆整体档次,提升了公司对外形象,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

五、制定包厢标准菜谱,提高接待质量

为使包厢用餐接待标准化,提高接待质量,9月份组织厨师进行研讨,制定了包厢标准菜谱,规定了操作程序,明确了装盘形式、指明了菜肴的质量标准,有效的提高了宾馆包厢用餐接待质量。

六、加强班组人员管理,克服人员不足,完成公司各项接待工作

20xx年宾馆、食堂人员的流动较大,在人员不足及新进人员岗位技能较差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对班组人员的岗位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交给的各类大型接待活动及窑系统检修期间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大型接待18项,如:20xx年区域年终总结会、泰国SC水泥公司和川崎节能公司接待、质量体系审核组、广西区域600装载机专业培训、区域电气、区域财务、区域矿山卡特发动机专业培训、内控工作组、广西区域20xx年中期和年终检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公司各项日常会务接待等;大型窑系统检修4次,打包工作餐10709份,及时有效的保障了检修现场工作人员的饭菜保供工作;在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促使宾馆、食堂管理迈向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七、加强班组人员安全意识的宣贯

安全工作零事故坚持每日安全检查记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因素,同时,通过每天早会和每周安全例会,及时向班组人员传达公司各项安全要求,时刻向员工灌输安全工作责任重大的思想意识,提醒员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0xx年各项安全工作零事故。

存在不足:

1、培训方式单一,培训的主要内容放在了理论知识培训方面,弱化了实践培训,培训考试验证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利用每周培训的平台;

2、人员思想引导不到位,20xx年宾馆、食堂人员流失较大,员工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3、宾馆用餐接待管理不到位,包厢标准菜谱制定滞后,日常用餐接待质量不高。

20xx年工作思路:

1、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宾馆、食堂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梳理各岗位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及标准,实行主管、班长二级检查制度,每天对公共区域的卫生和食品加工过程等进行督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各岗位工作质量。

2、加强培训,强化员工队伍素质

加强岗位间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多面手,以有效应对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岗位人员临时短缺而产生的应急情况,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大培训效果,强化员工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细化服务措施,提高满意度

实行季度“技能大比武”,相互之间切磋和交流,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员工之间的技能交流,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利用每周班组例会,相互研讨交流“我为员工/宾客做了什么,有何收获和体会”,使员工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将一周内发生在身边的服务案例进行剖析,从广大员工/宾客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服务,以便找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以优质服务稳定民心,以满意服务赢得民心,提高宾馆、食堂的服务满意度。

4、加大人员思想引导,提高优质服务

引导班组人员树立“做好各项接待和为员工服务是我们的本分”及“生活服务无小事”的意识,使职工食堂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各项服务工作中去,从而达到凝心聚力,提高优质服务的目的。

5、巩固6S推行成果,强化基础管理

梳理20xx年6S推行工作,查找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针对性整改,逐步建立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让各岗人员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下按时按量、高效率、高标准的完成任务,强化基础管理,全面体现高素质企业形象。

6、加强食堂成本管控,制定食堂标准菜谱

以降低采购成本,节省支出,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员工满意度为目的,制定食堂标准菜谱,并定期进行菜谱调查,以员工为向导,通过调查、分析、反馈等方法,定期改进,加强菜肴质量,降低食堂成本,稳定服务质量。

以上是我个人20xx年年度工作总结,俗话说:“点点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不断积累经验,与宾馆、食堂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企业后勤年终总结

20xx 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胜利的号声已经接近尾声,为了做好20xx年的后勤工作,现对20xx年的后勤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时间做好后勤内部服务,为公司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后勤部按照公司提倡员工之间及部门之间服务的理念,努力做好对内的服务,为员工在公司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提高食堂质量关,让员工满意。

搞好食堂一直是后勤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大多数员工在公司就餐放心满意是后勤部着重关注问题。20xx年,食堂进一步在菜品花样上下功夫,确保员工可吃到相对喜欢的菜肴;同时,20xx年,员工食堂还多渠道收集员工对于就餐满意度的信息,根据员工满意情况适时调整菜品出品,尽可能确保餐品符合大多数员工的口味。

(二)员工宿舍的管理,为员工提供安全干净的住宿空间。

论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革 篇3

【关键字】电力企业;后勤

我们都知道目前整个电力企业已经逐步走向了市场,并且在整个市场话的进程当中,不断地运用一些营销方式来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作为为整个电力企业服务的后勤部门也不应该再停步不前,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且已经得到了电力人的认同。

1、电力企业后勤部门现状

目前来看,电力主业同电力后勤之间在表面上似乎是分开的,但真正的关系仍然是同一个领导班子来管理两个系统,电力后勤之所以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的现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整个的管理人员并没有依据分配关系这样的一个关键性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来作为依据,并且没有将分配关系理顺,这样问题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同整个电力企业一样的领导人和可以很好处理问题的员工。要想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要去对分配关系进行调整,要调整调整分配关系就涉及到了消费以及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的再分配,消费分配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是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正才是整个电力后勤管理改革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生产资料得不到公平的分配,这样消费分配也就是职工工资也不可能是公平的,这一定会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就是影响整个后勤管理的发展。

2、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思想层面的建设

无论任何企业要想实行改革,首先要做的是从建设企业文化的思想层做起,使电力企业的后勤员工的思想层面同整个企业文化的思想层面相一致。所以说一个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建设任务就是思想层面的建设。思想层支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直接影响了人的工作情绪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甚至工作方法都是由人的思想来决定的。所以,电力企业要做的是首先使电力企业后勤员工的思想层面同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同步,才能更好的实施改革。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是要让员工人认识到整个电力企业后勤改革是必须的,让电力企业后勤员工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革是整个电力系统体质改革的一部分,这是整个国家所作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只有通过电力体制的改革才能使电力事业走向良性的发展,电力现代化的脚步才能越来越快,才能更好更好地使我国的电力系统在世界的电力系统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其次是在管理中要加强职工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建立,帮助电力企业后勤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一点是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员工一定要适应电力企业也要加入市场竞争当中的意识,明白当今的社会大方向一定是市场竞争,有适者生存的意识。整个电力系统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垄断的行业,所以后勤员工并没有竞争的意思,更谈不上居安思危,从来没有过市场经济会给自己带来影响的危机意识。所以往往电力企业后勤员工总是停步不前,在市场经济当中,一起往往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所以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一定要帮助员工建立市场竞争的意识。

2.2道德层面的建设

加强电力企业道德层的文化建设是加强整个电力后勤企业文文化建设的一个必要途径,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整个企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企业道德的氛围、内容、水准不仅仅是整个社会公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想要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组成一个企业的员工没有好的道德水准,那么一个企业就谈不上发展。所以说,电力后勤管理的改革一定要加强的员工文化道德层面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抓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人员树立起正确、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管理干部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素养。只有管理干部的道德观是符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道德观,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才能更高的帮助员工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整个系统的改革当中去。其次是管理人员要让员工树立起一个可以适应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职业道德。整个系统的职工道德行为,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本身,同时也会影响到用电的各个用户,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管理人员要让员工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在工作当中应该做的的,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使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去迈进。再次是管理者要建立起一个良好正确道德观的环境和好的运作机制,这些是建设整个电力后勤企业文化道德层面的一个基础。最后是电力系统后勤要在整个系统建立起自己的企業信用。一个企业的信用并不是靠企业自己喊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只有电力企业后勤员工通过良好的服务才能建立起来。这就使得整个电力企业后勤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之前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

2.3行为层面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坚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行为层面的建设,也就是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人员要让员工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企业从而提升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就是要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没有这些,企业就无法发展。这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管理人员要继续加强电力企业员工的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的意识,树立起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是否发达是息息相关的思想。第二就是树立起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只有企业繁荣,才有个人的成就。第三是要诚信,并且遵纪守法。四是要创造精神以及有高度的责任感。五是一定不能怕吃苦,怕受累。只有具备了上述的几个基本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电力后勤员工有相同的理想,及共同的目标才能将力气往一处使,在这样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才能使整个电力企业后勤有所保障,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也会带动整个电力企业。

3、结语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之浅析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

一、文化

本文在狭义的文化范围内展开讨论, 并进一步阐释文化是一种基本稳定的生活方式, 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统一体。

按照这样对“文化”的界定和阐释, 文化应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 特有性。文化是人类自身的创造物, 也就是说, 离开了人类活动, 一切都谈不上。动物有活动, 我们不能说动物有文化, 文化只是人类的特有物。第二, 标志性。文化反过来规定人类自身的行为, 成为人类集体行为的标志。也就是说, 没有这种标志性, 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 稳定性。文化是人类对自身需要的一种反映, 它建立了人类满足需要的恰当模式, 这种模式一旦形成, 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除非生存环境改变较大, 否则它将维持和传承下去。第四, 约束性。在人类的行为模式生成过程中, 文化对于这种模式寄予很高的期望, 赋予其特殊的价值符号, 并且成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范, 这种规范成为相互认同的基础。如果不能遵守规范, 往往会使越轨者受到惩罚。第五, 民族性。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生活样式, 演化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形成民族的价值信仰和民族情感寄托, 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内聚力。因此,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人文特征。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竞争力。他们认为, 科技显然重要, 但科技决定于具有一定观念的人, 因而, 决定人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在观念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方式, 科技活动只是人的行为方式层次, 而一种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 文化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 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 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 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 其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有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 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价值观等“软”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随着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今天, 人们普遍认为, 没有文化的企业, 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更谈不上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 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 一种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 一种能够积极地推动企业创新和变革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其基本特征已经显现出来, 它除了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外, 还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企业文化是富有鲜明个性的。亦就是说, 企业文化不具有通用性。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 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品格, 个性化的价值观, 个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及个性化的处事风格, 这就决定了在不同企业家的引领下, 在不同企业的独特环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是必然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 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只有这种不可复制性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 企业文化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的。建设企业文化, 唤起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科学统一, 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变革,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自身价值的最充分体现, 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土壤, 落脚点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因此, 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说,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服从于、并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 因此, 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企业功利色彩。第三, 企业文化是具有充分的人本性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哲学和理论, 它的诞生是企业管理发展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划时代变革。它标志着企业管理已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与过渡, 其核心之点在于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重视人、强调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 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始终坚持人是企业的主体和财富的主人, 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 这也是人本性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是社会企业的一个特别部分, 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 绝大多数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因此,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大大晚于社会企业文化建设。那么, 什么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呢?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在高校后勤“三服务 (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 、三育人 (管理、服务、环境育人) ”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理念双重功能的, 以移植组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 激励高校后勤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影响和制约的, 以高校后勤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这一文化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后勤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又称精神层, 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职业道德等, 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经营服务哲学、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等五个方面。这一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其他两个层次的基础和原因。第二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又称基础层, 主要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员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实际上是对高校后勤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第三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象层, 又称外表层, 它是企业精神的载体, 它往往能折射出高校后勤企业的服务思想和经营管理哲学等。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既作为一种人本管理理论, 又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文化, 其特点是既全面地反映了社会企业文化的人本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等基本特征, 又合理地兼顾和选择了校园文化的渗透熏陶功能、管理规范功能、传播功能和辐射功能等基本功能, 在高校后勤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育人根本性。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本质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的公益属性和教育属性, 进而规定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育人根本性的特征, 这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高校后勤企业的根本责任是“三服务”:为教学服务, 为科研服务, 为师生生活服务;根本宗旨是“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后勤工作是管理, 管理能育人;后勤工作是服务, 服务能育人。后勤理论文化可指导实践指引未来, 制度文化可约束职工教育学生, 精神文化可凝聚职工力量陶冶学生情操, 品牌文化可用规范标准的服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伦理, 员工精心营造和管理的校园环境 (主要指绿化、景观、卫生环境) 可以熏染学生的为学旨趣和心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后勤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时时处处充满高校校园, 它以无声无形的力量对高校师生产生着巨大的心理意识影响, 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感染着每一个后勤员工和校园成员。因此, 按照“三服务、三育人”的根本宗旨创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培育一代新人健康成长, 促进后勤员工全面发展, 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足点。第二, 校园文化性。后勤社会化改革发端于高校, 后勤企业脱胎于高校行政系统, 后勤企业成长于高校校园, 后勤企业服务于高校师生, 因此,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建设, 必然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校风、严明的校训、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孜孜以求的办学目标, 肯定会深刻地影响着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校园深厚的文化积淀, 浓厚的学术氛围, 优秀的人文传统, 活跃的创新思维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沃土和充足的营养, 从而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发展的层次更高, 更具有鲜明的校园文化性特征。第三, 人文关怀性。高校后勤企业立足在校园, 服务对象是师生, 因此, “以人为本, 师生至上”应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后勤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应强调人文关怀, 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满足师生的需求是后勤企业的追求, 学生的健康成长、员工的发展是后勤企业的最大效益,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培养人和发展人是后勤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尊重人不仅要尊重员工的人格, 而且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和创造, 尊重员工的个性和追求;发展人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满足, 更主要是精神上的提升, 包括员工各种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用全面的人文关怀来塑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使后勤员工对后勤企业的企业精神、价值追求、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有广泛的认同感, 是后勤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后勤保障工作 篇5

后勤管理活动的产生,是在人类靠群居、靠组成社会共谋生存,用以战胜洪水猛兽,成为万物之灵和地球的主宰,并发展到享有今天这种高度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后勤的保障也由简单到复杂,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电气化而逐步发展起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在古代的某些工程中,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很出色,如埃及建金字塔,中国建故宫、修筑大运河和万里长城等,不仅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也是后勤管理科学的成就。在当时要完成这些大的工程项目,除了有一批行政官员指挥、专业人员把关外,大量的灰、沙、石的运筹,成千上万人的注吃、行等等工作,都有专人来从事这方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和管理活动。道理很简单,当一群人从事修建长城时,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和人们的生活都得安排好,这就需要管理,因而后勤管理便出现了。

施工企业后勤管理亦称总务工作。是为施工企业职能活动正常进行而提供的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具体来说,是指从物资、卫生、技术、运输等方面保障施工企业需要的勤务。后勤工作亦日益为人们高度重视,后勤工作是施工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更好地为施工企业工作服务,为职工生活服务,还能进一步促进施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容与职责

(1)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容

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部受施工企业直接领导,直接向施工企业负责。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内容如下:基本建设管理(部分),施工企业绿化与企业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和认证;清洁用品、办公用品、电器配件等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部管理部分除外)与实物核算;施工区、宿舍财产及员工安全的保障;施工区房屋、道路等维修;清洁卫生维护;施工企业宿舍管理;宿舍分配、水电管理等;伙食供应及管理;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安全保卫管理,消防管理,安全检查;公车管理;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处理;配电系统的建立、检查、维护等,其他相关职责。

(2)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职责权利

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职责包括:对环境破坏行为依程序和制度实施处罚的权力;部门内部员工考核的权力;部门内部员工聘任、解聘的建议权;部门内部工作开展的自主权;要求相关部门配合相关工作的权力;部门预算与管理;其他相关权力。

三、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

施工企业后勤部门是一个综合性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施工企业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它所涉及管理的内容是施工中需要的一些事务,涉及服务的对象是施工企业工作人员。施工企业后勤服务工作是施工企业工作中最繁杂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施工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存在着“杂、高、多”等特点。所谓杂就是工作繁杂,除了后勤业务外,服务上的事也都在后勤保障部门;所谓高就是质量要求高,如后勤服务,既要吃苦耐劳,又要服务周到,如材料保障的工作,既要领会施工人员意图,又要雷厉风行地完成任务,要求比较高;所谓多就是被动性多,主要是由于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所造成的,特别是服务性工作很多是在工程施工具体环境下进行的,往往就处在被动状态。那么,针对这些特点,如何使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适应全局性工作要求显得非常重要。

四、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处理施工企业的中心工作与后勤工作的关系。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部门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施工企业的中心工作,协助施工企业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但是作为后勤工作部门,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部门又有自己的工作,如日常后勤服务保障等等,这些工作做好了,也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要在工作安排和人员使用上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集中力量抓好后勤工作,又要适当分工,加强施工企业中心工作,做到施工企业中心工作与后勤工作两不误。

第二,理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部门是施工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车辆管理、后勤管理等等,它关系到施工企业日常工作的运转和相关决策的实施,决不能忽视,工作总结《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但是,它的内涵决不是纯粹的管理,这种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是服务的手段和途径,是施工企业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促进管理和服务的有序进行。

五、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重点与关键

施工企业后勤部门作为施工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对施工企业至少应履行三个职能:一是管理职能,二是服务作用,三是协调作用。协调工作是施工企业后勤管理、服务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受工程管理委托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大大小小施工环节的工作,但是协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范围很广,渗透到后勤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后勤部门在发挥每一种职能作用时,都兼有协调的职能。如材料管理中,有两个部门同时要求材料,又是同工程,而且是同一天,在两个部门均无特殊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后勤部门与两个部门之间协调,力争材料保障而不耽误工程施工。因此,搞好协调工作是做好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要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后勤管理有涉及日常事务以及一些高度复杂事务的处理,因此服务面比较广,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需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如宿舍分配、部门考核等,做到管理出效益。

六、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策略

1.做好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实施

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实施都包括人员、材料、设备、方法以及过程管理等,也正是这些因素决定着最终的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质量。

(1)人的因素

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参与人员包括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后勤决策者、后勤组织者、后勤指挥者和后勤具体操作者。人的因素是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许多后勤保障技术、管理、环境和变故造成的后勤管理问题最终也常常归结到人身上。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领导者的素质、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施工企业后勤保障。重视施工企业后勤保障人员综合素质的考察、加强施工施工企业后勤保障人员的专业上岗培训、选择施工企业后勤保障人员素质较高员工,都是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前提。

(2)资源因素

首先是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材料。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施工中用到的后勤相关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后勤保障条件,没有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材料就无法施工。所以,加强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材料的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质量的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

其次,机械设备因素。施工后勤保障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企业后勤保障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最后是环境因素。在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实施过程中要应对影响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地措施,严加控制,这些因素涉及环境的各个方面,可能对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形成影响。

(3)过程管理因素

只有了解了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过程的基本程序,把握住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过程各阶段划分的要求,掌握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过程全过程的基本思路,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企业后勤保障过程各阶段的质量。因此,过程管理能够大大的提高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整体性。

过程管理作为施工企业后勤保障的一个核心部分,对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只有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做得好,才会导致总体最优,施工企业后勤保障最佳。

2.提高施工企业后勤保障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后勤工作具有“杂、高、多”等特点,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归根到底是要人具体去克服、去做、去落实,毫无疑问,人员素质是后勤服务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因此,配好后勤人员一定要选准选好,既要符合其个性特点,要会管、善管。具体说,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凡种基本素质:第一、要有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第三、要有区别轻重缓急的能力。第四、要有会管善管的能力。第五、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另外,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要经常与部门、基层打交道,为部门、基层搞很多服务,承担大大小小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在作风上必须十分严谨,不能拖拉;说话要有分寸,不能信口开河;办事要有板有眼,不可随心所欲;待人接物要平易近人,不能盛气凌人等等。

3.构建后勤保障体系

在进行施工项目策划过程中,就需要把后勤保障列入重点策划。在保障中,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周密的计划,有序的实施,及时组织协调处理各种不平衡性,增强保障中可能产生问题的预见性,提高协调力,促使保障较好落实到实处。如在项目策划时,安排1-2名项目负责人专门策划后勤保障工作,在进行项目实地勘察时,专门列出后勤保障的相关内容,对影响后勤保障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

除此之外,把后勤保障成本纳入总体成本考虑,可少发生不可预计的成本。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要把后勤保障因素考虑周全,可提高工程施工后劲。还要明确保障重点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如在施工环境不是很好的区域需要重点注意这一点,如饮水、医疗等方面。

4.增强施工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主动性

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 篇6

[关键词]企业后勤设备;存在问题;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62-01

后勤设备是企业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先进科学的后勤设备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充分发挥后勤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赢得社会声誉。由此可见先进科学的后勤设备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后勤设备的范围,主要有供水设备(包括上水,下水和污水处理等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发电机组等设备)、供热设备(包括锅炉及其配套设备等)、以及污水处理、监控、通讯、交通运输等各项设备。设备涉及范围广大,种类多。

一、企业后勤设备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设备在管理上存在着机构不完善问题

后勤系统作为企业的后方力量本身就很少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对于企业的后勤设备管理机构也很少得到企业重视。后勤系统设备管理没有形成有序的管理体系,机构松散,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效率低下,机构人员配置不齐全、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后勤系统的有序运行,限制止了后勤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后勤设备落后老化、技术水平低

企业都是根据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来选择设备配置。许多企业后勤的设备都超过报废年限,还有许多高能耗设备在运转,而企业对后勤的设备更新投入却不足,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处于落后水平,如此陈旧落后的设备技术状况使后勤系统完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落后老化的设备用的少、停的多,为维持其运转,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其中却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使本来就有限的设备维修费用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增加了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三)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人员欠缺

企业后勤的设备远没有生产一线设备创造的利润多,并且劳动强度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作为企业的后勤曾一度被忽视。设备管理的专业人员因此相对比较欠缺。一些设备的维修、使用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文化水平不高,把先进的设备及器材当成简单的工作工具。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设备,忽视其设备技术的工作原理、不了解各类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缺乏使用功能和维护保养等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四)设备维护保养不够

有些企业管理者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特别在后勤设备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有些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甚至带“病”作业。而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后勤设备往往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维护与保养,缩短了设备的寿命。

(五)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目前许多企业的后勤设备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很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设备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企业后勤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具体方案

(一)转变后勤设备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后勤设备管理的作用,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使它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应建立健全后勤设备管理机构,针对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使所有参与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不仅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也能知道自己的工作步骤,做到有章可循。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应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所有环节和部门共同的协调,保证设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好的技术状况。

(二)加大后勤设备的技术投入

目前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筹码。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后勤设备的技术投入,如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测仪器,对连续运行的精、大型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等。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如应用设备信息化管理,使设备管理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等。先进可靠的后勤设备保障能力会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三)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改变长期以来认为后勤系统是一个非技术性部门的陈旧观念。企业后勤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专业性。如小区的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消防系统等各项设备管理,无不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建筑、自动化等多种学科领域。因此要做好后勤设备的管理,如果没有一支多学科的工程技术队伍,难以适应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支队伍在智力结构上要具有适应后勤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在智能结构上要重视动手能力,在人员结构上要注意高、中、初级比例适当,即不但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要有各类中专、技校的中级技术员和各种工种的熟练工人,只有人员结构合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

(四)建立设备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首先逐级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将设备管理的好坏与各使用及维修部门密切挂钩。在设备管理考核中明确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职责、奖惩等内容条款,细化了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故障率、设备事故率等一系列经济及技术指标。其次坚持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设备管理部门应充分实施监督管理和技术督导职能作用,分月、季对设备使用及管理进行现场检查。每月对检查情况通报,每季度实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单位给予奖励,对落后单位给予处罚,奖励和处罚均分配到相应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增强员工对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重视后勤设备的运行成本管理。

企业后勤设备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体现在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方面,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因此树立设备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机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结束语:

后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科技的设备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一定要在企业的设备方面把好关,高度重视后勤设备的作用。提高后勤设备的质量,增加技术含量和科技的投入,优化后勤设备的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将后勤设备作为企业发展的综合保障基础。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会有所提高,企业就会适应激烈的经济竞争,从而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洪,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丁津,浅析如何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7

后勤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 篇7

三服务和三育人

在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后勤工作绝对不是一项能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的工作, 却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古人云, “军队打仗,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很形象地描述了后勤的作用和地位, 它不能直接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书育人冲锋陷阵, 但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的优劣却会间接影响学校目标和任务完成的速度, 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振兴升位。作为一名后勤人, 深深体会到做好后勤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重大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后勤要始终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高校后勤宗旨, 做到“为学校发展服务, 为教学科研服务, 为师生员工服务”, 明确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环境育人的要求,

记得在《我所看到的牛津》的作者史蒂文·李考克教授就曾经很有感触的提到:“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与环境。”而校园中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就能让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渐渐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这种文化的侵蚀更加自然和深刻。既然高校后勤要改革要转换思想, 要向企业化转变, 这样一来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与其他单纯的企业文化还有所不同, 其不仅带着学校的书香, 还要带着企业一样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减轻学校的负担。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正是要把这两种目标合理和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大学物质文化是指由大学教育教学物质条件构成、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或物质形态的文化, 一方面它是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的文化形态, 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其“内核”的载体, 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 审美意向等。其存在形式为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手段等有形事物。有特色的大学物质文化, 会使每一个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心理趋向, 感知、思考和把握大学物质形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 从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 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 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进而把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得以传承。

文化须扎根土壤中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方面的文化来进行, 并且, 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整个校园文化土壤中, 融入到学校文化的血液里。其中物质文化也是所说的物质层, 是企业的表层文化, 相对其他文化层面, 更容易接触到、感受到, 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一种外在的体现, 也是形成高校后勤其他文化的一个先决条件, 它包括与后勤或后勤工作相关的校园环境、绿化、标识标牌、员工的着装、后勤员工们的整个精神面貌等等方面。

建设特色鲜明的后勤物质文化,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树立与校园文化相贯通的物质化的后勤文化, 本来后勤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勤的物质文化自然就是校园物质文化在后勤方面的展现, 它一定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二, 要构建服务特色鲜明的后勤企业形象, 必须把做好服务和保障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 后勤的物质文化要以优质服务、方便师生、服务学校来建设;第三, 高校后勤是服务于师生的服务实体, 它不同于社会企业的特点就是他的公益性和教育属性, 彰显其教育属性就是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以物质化的形态表现出来, 使后勤物质文化建设服务于学校的教书育人事业。

高校后勤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后勤自身物质文化建设和学校与后勤相关的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自身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后勤形象建设, 如可以利用高校里众师生们的专长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公开征集后勤的LOGO设计方案, 从中比选出优秀作品并可采纳为本校的后勤标识, 让高校后勤的标识从校园中来, 即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又很好的跟校园结合在了一起。选定学校后勤的LOGO后又可设计出相应的标识、标牌, 让后勤各单位工作性质需求标示在相应位置。根据各部门工作种类的不同进行员工服装的统一, 服装要求大方得体、便于工作, 统一标记带有本校后勤的LOGO标志。让大家认识后勤人, 树立后勤统一的整体形象, 与此同时也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让大家在工作中时刻不忘自己肩负“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

后勤员工之家建设, 由于后勤员工文化结构的特殊性, 根据校园内各后勤部门的布局情况, 设立多个相应的高校后勤职工之家, 以供职工们有休息、交流、学习的地方, 让后勤职工感受到人文的关怀和在高校后勤这个大集体中的归属感。通过职工之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 工作经验交流, 提升员工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

后勤宣传平台建设,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公关也是不可或缺的, 建设出功能完善的网站及网上信息交换平台, 同时也要用好传统的报纸、宣传栏和简报等工具, 服务全校师生的同时也宣传了高校的后勤文化。

抓好员工培训, 每一个员工的素质都直接影响后勤的服务质量, 面对员工素质不高这样一个高校后勤普遍存在的问题, 只有靠后勤自身培养和教育来逐步提高, 为此要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文化培训、技能培训, 同时定期为后勤员工举办技术比拼及演讲等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 在活动中向优秀的员工学习, 树立起标兵、榜样, 并由此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带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自身工作的质量以及规范性, 通过学习, 让后勤员工们体会到学校的氛围, 在校园中工作, 同时也在校园中影响着学生们。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与后勤服务相关的校园环境也是后勤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由后勤员工维护的校园绿化、校园整洁、教学楼和实验室的设施完好和整洁、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校园商业等学校设施的环境等。

以学生公寓的物质文化建设为例, 它包括寝室的设施、室内陈设、寝室内个人用品等宿舍内环境, 也包括学生公寓园区的环境卫生、文化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手段所造成的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生活场景等;另一方面, 可以采取增设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室、读书角、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和手段, 为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提供和创造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再有就是在公寓园区环境打造方面, 建设与学校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 规划一些简易的健身设施, 布设一些学校的宣传栏, 可以使学校的精神、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在宿舍园区得以延伸和发扬, 使学生在休息之余能够缅怀先辈、追溯历史、畅想未来, 树立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企业后勤服务工作创新探索 篇8

关键词:后勤服务,相关理论,现状及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管理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后勤服务方面, 也存在后勤服务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局面。企业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高低, 因此在新的时期中, 加强企业后勤服务相关问题的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企业后勤服务水平成为企业后勤服务的工作重点。

一、新时期企业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多家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企业后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1. 对后勤服务工作投入不够, 重视程度应提高

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后勤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类似, 企业在后勤服务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可能给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阻碍。其次, 市场经营管理意识应提高, 虽然后勤服务工作的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关的企业的后勤服务与市场经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最后, 某些企业后勤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低, 一般情况下为非专业人员, 由于部分企业, 对后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企业对后勤服务的投入与效益。

2. 企业后勤服务体制存在一定问题

当前许多企业的后勤服务大部分为非市场化运作, 大型企业的后勤服务工作不但要涉及企业正常生产还要对企业职工的生活负责, 毫无疑问, 企业的后勤服务工作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 亦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3. 企业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对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不足导致了企业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一方面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不能很好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后勤管理服务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二、加强企业后勤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

1. 建立合理高效的后勤服务模式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后勤服务模式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着力发展主营业务, 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模式。企业在将工作重点放在主营业务的同时要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规范, 应该考虑将主营业务与部分后勤服务工作进行实体性分离, 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的后勤服务应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 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另外, 后勤服务应该实现市场运作, 以提高其自身的生存能力。

2. 制定明确的后勤服务工作标准

高效的后勤服务模式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标准, 由于企业后勤服务工作比较复杂, 因此其管理控制的难度很大, 建立统一的后勤服务工作标准可以使得后勤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后勤服务工作标准可以从责任具体化、制度明确化和工作内容确定化等方面具体实施。

3. 合理安排

后勤服务工作是一种组织性较强的活动, 通过合理调配后勤服务工作, 使任务更加有序化和规范化来体现, 后勤服务工作得以稳定, 这样才可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另外, 在后勤工作中, 服务人员要制定计划和工作流程, 这就要求服务制订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而且应当考虑到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 并确定相对的应急措施。

4.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后勤服务越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就越能体现后勤后勤服务的重要性。企业要对后勤服务工作充分重视, 着力提高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 开展在岗学习, 对于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进行不同的培训, 如联合附近消防部门现场传授消防知识并进行消防演练; (2) 组织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能力培训并考核, 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 (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5. 建立信息化平台, 提高后勤服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 提高后勤服务的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提高企业后勤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后勤服务信息平台, 迅速收集企业中与后勤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 同时进行相应的反馈处理, 如此可以实现服务要求信息的快速交换, 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的反映速度和工作效率, 降低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成本。另外, 通过后勤服务信息化平台, 企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后勤服务部门为员工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质保障, 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后勤服务工作和整个公司的利益。因此, 后勤服务人员必需牢牢树立为员工服务的基本理念, 不断提升后勤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进而改善服务质量, 为企业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肖大丽.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后勤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赤子 (上中旬) , 2015, (5) :25-26.

关于加强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的探讨 篇9

一、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一) 以人为本, 加强服务意识

在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 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矿区员工幸福指数的提高为工作目标, 后勤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 工作较繁琐复杂, 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包括各种费用的收缴, 如电费、水费、煤气费、暖气费、物业费等;矿区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 如宿舍保洁、矿区工作场所保洁、小区保洁等;还有矿区以及家属区的供暖工作, 这些工作全部属于后勤管理工作范畴。这些工作关系着企业员工、员工家属的切身利益, 所以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 将加强服务意识这项工作确切的落实到实处, 作为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来进行, 并可以创建考核及奖惩机制, 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建立起为他人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意识, 使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价值得以实现。全身心为矿区职工做好后勤, 解除员工一切后顾之忧, 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才能更好的为煤矿企业发展效力。

(二) 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矿区职工及职工家属是煤矿后勤管理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 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直接关系着矿区职工的工作态度, 影响着矿区职工的工作情绪, 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情绪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的高低, 以及工作质量的好坏, 所以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与矿区职工对煤矿企业的服务率是成正比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秉着“用户百分之百满意和百分之百用户满意”的宗旨开展工作, 不断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全力打造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煤矿企业的和谐做出贡献, 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煤矿企业后勤队伍的建设及培养

(一) 选用合适的人才

要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精、效率高的队伍, 前提是选用合适的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人员, 选用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保障后勤管理工作高效率的进行, 是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关键。所以, 根据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选择后勤管理员工时, 首先要选择能干的人, 做后勤管理工作的人员, 要具备管理知识、管理经验, 具有专业管理技能, 还得具备一定的理财管理能力, 对企业的方针政策也需要熟悉并掌握。其次选择廉洁的人, 后勤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金钱以及物质, 所以必须做到廉洁公正, 不贪图便宜, 不会将企业公共财产据为己有, 能够抵制一切不正之风。最后选择肯吃苦、热心的人, 后勤人员必须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 后勤人员还需做到五个勤快, 即嘴勤、手勤、眼勤、腿勤、脑勤, 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自己做, 尽最大能力减少金钱支出, 后勤人员既是企业的主人, 又是矿区职工的服务员, 所以必须具有全方面的素质。

(二) 企业后勤人员的培养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善于发现人才, 不埋没人才, 使每一位人才都能发挥自身的潜能, 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适当采取一些考核选拨高能力的人员, 如采用技术比武、岗位竞聘的方法, 选拨高技能人员。对选拨出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培训, 提高实战性, 踏实推动“学、练、比、聘”、“学、查、比”培训, 以及实战技能的培训, 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重点进行跨岗位、跨专业的“全能型”培训, 关键进行“师带徒”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具备超前意识, 做好关键岗位、紧缺工种的“准备型”培训, 为后勤员工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条件, 以此适应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要把高技能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 优化人才体系, 增强人才储备, 为高技能人才搭建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以此提升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各方面的素质, 培养出高素质、业务强的管理团队。

三、制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觉悟

建立健全的管理责任制度, 可以杜绝工作中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 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相互指责的情况, 因此必须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 煤矿后勤管理工作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及明确的管理纪律, 规范管理程序, 划分管理责任, 将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制度, 以此保障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思想决定着目标, 目标影响着措施, 措施直接关系到工作业绩, 因此一切要从根源着手, 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 提高思想站位, 这样才能提升工作质量, 突出工作业绩。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 能够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标准, 完善的管理制度, 才能规范一个人的工作行为。

四、结语

总之, 后勤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积极向上的服务思想, 在工作中主动扩展新领域、创建新局面,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服务技能、工作能力, 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环境,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工作效率,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在煤矿企业后勤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精细管理、文明创建、人员管理、结构调整、队伍建设、军事化管理等方面突出工作特色, 为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搭建一个优质平台, 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形象。

摘要:煤矿企业所需劳动力多, 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而后勤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后勤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后勤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 具有基础性、保障性的重要作用, 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最基本的基础性工作, 后勤管理工作直接的关系到煤矿企业职工的一切实际问题, 如企业职工的吃、穿、住、行等最基础的实质性问题。提高矿区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营造一个优质、安适的居住、工作环境, 是做好煤矿后勤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煤矿企业管理内部情况来讲, 必须探求一种与自身企业的企业宗旨相符合, 与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优质高效后勤管理模式, 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企业,后勤管理,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敏.浅谈如何做好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J].时代金融, 2013.

油田企业后勤有效管理模式构建 篇10

后勤管理部门属于一个具有制约性和独立性的功能组织, 是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而专门设立的, 它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进度。针对油田企业而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后勤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 在当前新形势背景下, 不断探索构建油田企业后勤有效管理模式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油田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

目前, 我国大多数油田企业的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也是后勤管理制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不合理的后勤管理制度极易导致抵触情况的发生, 从而需要进行大量修改, 使后勤管理制度原有的权威性不断减弱。一套健全高效的管理制度应该是长期有效的, 即便后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也应该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整改。因此, 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准确把握好企业发展中的前瞻性。

2. 后勤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后勤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执行是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后勤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后勤制度执行力的充分发挥, 从而使后勤制度逐渐丧失约束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 尽管大多数油田企业的后勤管理制度已经配备了新的标准和规定, 但实际上, 在日常工作中仍然还在延续传统的制度标准, 从而导致新的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二、关于如何构建油田企业后勤有效管理模式的措施

1. 不断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

油田企业要想构建出有效的后勤管理模式, 首先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要实现这一目标, 则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相关人员在制定并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尽可能做到简单化、清晰化以及全面化, 并且应该将各个部门人员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建立成一个专门的文档, 虽然这项工作看起来比较简单, 但必须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的内心期待, 明白文档化所有的工作规程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1]。只有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之上, 才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以及工资评定制度等各项后勤管理制度, 使后勤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并充分发挥其人本管理的激励作用, 从而使后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促进了油田企业后勤管理效率的提升。

2. 构建有效的后勤管理机制

油田企业要想构建出有效的后勤管理模式, 还必须构建有效的后勤管理机制。油田企业在规划发展战略过程中, 必须将后勤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当作专项督查和定期检查的核心内容。定期检查是指由相关纪检部分带头, 对油田企业后勤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可以是季度检查或年度检查。专项督查是指企业上下级业务部门按照各个时期和各个阶段所下达的具体工作任务, 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2]。定期检查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 充分明确该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不断总结, 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改进。同时,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相关会议的方式, 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检查人员, 并及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真实地上报给先关人员。专项督查在开展相关评估工作时, 必须严格按照专项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 并且, 针对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完成的工作, 必须进行相关复查。

3. 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油田企业要想构建出有效的后勤管理模式, 还必须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油田企业后勤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它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熟悉管理的职能和原理, 同时必须能够充分掌握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 要达到这一要求, 相关管理人员则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 具体而言, 就是必须具备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时间度[3]。广度指的是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充分掌握本岗位或本专业的系统知识, 同时还必须熟悉现代管理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深度指的是后勤管理人员必须精通本岗位的相关知识, 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的理论框架, 同时能够充分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务操作当中。时间度指的是后勤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必须能够充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实际需求, 应该对知识进行不断更新, 将陈旧无用的知识淘汰掉, 不断不充分新的知识, 为油田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在我国油田企业后勤管理中还存在着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后勤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 油田企业要想构建出有效的后勤管理模式, 则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后勤管理机制以及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以切实促进新形势下油田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促进油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油田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着重针对关于如何构建油田企业后勤有效管理模式的措施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探讨分析, 以期为油田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田企业,后勤管理,有效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王传峰.论加强油田机关后勤管理[J].管理创新, 2012, 66 (05) :1278-1280.

[2]李鹏, 马小文.油田企业后勤服务外包模式探讨[J].企业研究, 2011, 72 (11) :1156-1158.

上一篇:债务融资类型结构下一篇:分散配电、混合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