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陶瓷

2024-08-28

生态陶瓷(精选五篇)

生态陶瓷 篇1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正置身于国盛民强的历史节点上,成为当今工艺美术园地中一朵灿烂绽放的奇葩。陶瓷艺术产业显然已成为拉动景德镇地区经济非常重要的增长点,景德镇正借助陶瓷艺术产业扑面而来的春风,来推动地域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图构建一个以陶瓷艺术产业为核心的陶瓷文化生态圈,以确保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全国产瓷区中的核心地位。

1 陶瓷艺术产业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

景德镇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陶瓷艺术品产业重镇,在于瓷器是华夏的国粹之一,而景德镇则饮誉世界一千多年,有着独领风骚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陶瓷艺术传人队伍。高超的制作工艺、卓越的装饰技艺、鲜明的艺术风格使景德镇独占鳌头,成为中国陶瓷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发自一种偶然,而是一定时期、区域范围内各种元素相互影响形成的陶瓷文化。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空前活跃,在各产瓷区中率先闯出艺术陶瓷文化经济的一片天空。这种以陶瓷文化为基点形成的产业经济,为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然而,这种开局只能表明陶瓷艺术产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如果不将这有利因子和其它的要素集合起来,形成具有旺盛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态势,任凭其单打独斗,其核心地位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它产瓷区所取代。要保证这种势头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建立共生共存的陶瓷文化生态圈。

陶瓷文化生态圈,主要是指构成陶瓷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要从陶瓷文化产品、人的精神软环境、社会环境视角为切入点,以新生陶瓷经济为抓手,来催化陶瓷文化生态圈的建立对于陶瓷经济的发展、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景德镇社会环境和谐共存、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景德镇艺术陶瓷是在陶瓷产业体制的转型阵痛和重大的历史变革中,率先吹响了陶瓷文化新经济的集结号,使沉默散落的珠玑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集聚,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打造,艺术陶瓷形成了一个产业圈。然而,这个产业圈龙头还只是停留在经济层面的单向演进发展,如果艺术陶瓷产业发展仅限于封闭式的经济存在形式,不考虑非经济诉求,就有可能走向衰落或失去获得的优势。因为经济行动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它的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行动所追求的目标并非获得最大利润,而是多层次需求的满足。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只有同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功能互相满足,与其它因素串联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的陶瓷文化生态圈,艺术陶瓷产业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

2 陶瓷文化生态圈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的激发作用

景德镇积淀的深厚传统陶瓷文化,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土和来自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汇集在这里,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陶瓷文化,并通过政府和民间开展的各种传播活动,让人民大众在享受陶瓷文化、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其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知,陶瓷文化消费意识也得到了开启,消费行为得到了有效地激发。陶瓷文化在社会认同、社会导向、社会组织的推波助澜下,各种资源的集聚,造就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全国的辐射力。陶瓷艺术产业热就是这些合力的催生产物,陶瓷文化生态圈的形成条件也得到了孕育。

要依仗科学构建陶瓷文化生态圈,再创景德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辉煌。拓展政府服务的力度;改变陶瓷文化创造者的观念;培养陶瓷文化消费群;扩大陶瓷文化消费和市场;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使陶瓷艺术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聚合社会能量,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播产生辐射力和文化惠民成效,政府担当着重要角色。要把理论研究、传播开发、活动组织作为推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有效措施;以在全国营造强大辐射力作为重要抓手;以加快推进产业改革,构建科学、多层次的陶瓷文化产业,提升大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作为陶瓷艺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动力;通过产品流通、陶瓷文化走出去和文化惠民,加大传播的力度等举措,促成陶瓷文化生态圈早日形成。

陶瓷文化的创造者也应该把陶瓷文化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与报效社会,服务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相结合,目光不能只落在获得最大利润和个人利益、投机取巧上面。要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增加表现要素、丰富内涵,使之成为与时代相适应、具有创新形态,又能反映历史走向的新类陶瓷文化,要把传世瑰宝与现代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驱动力,使景德镇陶瓷文化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随着陶瓷文化的传播和消费观念的更新,陶瓷文化消费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新标志,这不仅表现在消费领域从传统物质产品消费向文化产品拓展,还表现在从单一追求功用性消费向观赏、情调、多样、个性等多元消费诉求发展。随着陶瓷艺术产品产业价值的快速攀升,陶瓷文化消费群正在迅速扩增。

在陶瓷艺术产业热的推动下,不仅形成了陶瓷消费市场,还扩展到与其有关联的各个环节,构成一种具有能动性或生产(投资)性的消费。随着陶瓷文化消费的递进,其教育、娱乐和陶冶功能等也在逐步加强。从这些方面得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陶瓷产业引发的文化,同时也离不开有较高陶瓷文化修养的民众,民众的陶瓷文化和消费水平越高,陶瓷文化生产也就越有活力。

诚然,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已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然而从目前的情形看,似乎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市场上高仿瓷、青花、釉上彩成为千人一面的格局,如果还是继续沿袭这种套路前行,不仅陶瓷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维系陶瓷艺术产业的生命线也将会因此而断裂。创新,只有创新才是陶瓷产业的活水之源,陶瓷文化的表现语言、传统陶瓷文化的外延、现代陶瓷文化的内涵、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民族陶瓷文化与世界陶瓷文化的对接等等,都将是摆在陶瓷文化创新点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当陶瓷文化自始至终贯穿于生产、消费和社会环境建设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才能实现陶瓷文化大繁荣,陶瓷文化经济才能产生持久性大飞跃。

3 在陶瓷艺术产业基础上构建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举措

在夯实陶瓷艺术产业的基础上,构建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主要举措有:

(1)进一步营造和改善社会环境,广纳各种人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之所以能够成为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就在于全国制瓷百业的能工巧匠云集昌南。景德镇要在政策、社会服务、商业、人居、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的“引凤”环境,使陶瓷艺术家、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等优秀人才汇集景德镇,形成人声鼎沸,智力密集化,为陶瓷产业持久发展营造“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氛围。

(2)从硬件上夯实陶瓷文化建设基础。建造具有商业交易、信息发布、展示交流综合功能的文化场所,它包括陶瓷产业拍卖交易所,拍卖公司在景德镇分支机构驻地;陶瓷产业信息发布厅,各种信息立体传播平台;陶瓷作品交流展览场馆,使之成为专业、权威、诚信的陶瓷文化交易、文化产业展示和文化惠民的中心。

(3)大力拓展陶瓷文化产业疆域,以本地区产业文化为龙头,组建中国陶瓷文化产业联盟,构筑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借助“三所两院一校”实施文化与科学技术融合工程,用现代的高科技改造传统制作技术,为创新型陶瓷文化展翅提供强大的能源。要实施网络工程,使互联网成为传播、销售和宣传当今陶瓷文化的重要媒介。

(4)做大做强陶瓷文化创意园,使之成为即是陶瓷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又是旅游观光、陶瓷产业的胜地。虽然,雕塑瓷厂文化创意园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地标,发展是风生水起,建国陶瓷等文化创意园也后来者居上,但是,创意园的规划、环境与国际化水准和良好的旅游环境还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成为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匹配的陶瓷创意园。要积极倡导商业诚信,杜绝陶瓷艺术品的仿冒造假和雇佣“枪手”行为,鼓励原创作品问世,擦亮“景德镇”这块金子招牌,拂去蒙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上的尘埃。

4 结语

以陶瓷艺术产业为先导,构建陶瓷文化生态圈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谋求新发展的契机,着力提高陶瓷文化生产力,促使陶瓷文化产业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尽力扩大满足人民群众对陶瓷文化产品多样化、多层面需求;使景德镇社会环境更加趋于至善、臻美、自由的生态境界,是陶瓷文化名城建设进程新的引擎。陶瓷文化文明程度取决于民众的认识水平和消费的质和量,文化消费是陶瓷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陶瓷艺术产业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又能促进文化产业得到顺利孵化。善用陶瓷文化资源可以加快实现景德镇陶瓷文化大繁荣发展的步伐,确保陶瓷产业持续升温。

参考文献

[1]何炳钦,郑欲晓.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思考[J].中国陶瓷,2008(01)

[2]秦锡麟.“景德镇学”研究“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总序[J].中国陶瓷,2005(03)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三宝村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园 篇2

昌江区竟成镇三宝村,位于景德镇市区东南6公里处,三宝村全程10公里,面积约63.6万平方米,有6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530亩,人口约820余人。据目前陶瓷界的考证确认,是五代宋初至明万历的700余年间,为景德镇瓷业生产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矿产地,宋代以来三宝的古瓷矿、古水碓、古窑业蕴育了辉煌的湖田窑,奠定了瓷都器业兴盛的基础。

三宝瓷业先民以水碓为动力,粉碎瓷石,建造作坊,精淘细炼,加工生产制瓷原料,广泛销售到景德镇的大小陶瓷作坊。清有诗“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声雷。舂的泥稠米更凿,祈船未到镇船回。”生动描绘着历史上三宝瓷矿、水碓、窑业的生产盛况河兴旺景象。

生态陶瓷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陶瓷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73-02

1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陶瓷艺术设计的过程从原料到成型再到施釉、彩绘、干燥、乃至烧成等多道工艺流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但这些环节又是制陶过程中及其重要不可跳过的环节,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工序中,面临着诸多的生态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和植被的破坏,陶瓷原料的挖掘和开采甚至危及整个生态平衡的保持,加上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及加工过程中都对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原料的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粉尘也会污染大气。说到粉尘,在制陶过程中的打磨抛光液会造成粉尘的污染,陶瓷的原料的不合理的应用及制陶人的水平差异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至此过程中还需燃料和水源。燃料烧过之后变成污染大气灰污染人们的居住环境,在施釉及洗球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污水直接排除将会污染更多地水源。在最后的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这些废料的堆积如:生坯废料、施釉废品、素烧废品、烧成废品及彩烤废品等,这些废料的堆积不仅会对土地进行二次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 解决陶瓷艺术设计中生态问题的途径

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彻底的兼顾生态效益的理念可以更进一步的减少陶瓷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污染,把生态设计法则贯穿于陶瓷艺术设计的始终,不断提高生态效益,最终促进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从制陶的各个工序下手,从选材到回收产品的整个过程来规划陶瓷艺术设计与环境的关系,降低资源的使用频率和浪费,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污染物的排出。陶瓷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法则包括避免浪费精简节约、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延长已有陶瓷的寿命、陶瓷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这些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解陶瓷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冲突。

2.1 避免浪费,精简节约

这一生态设计法则主要针对制陶在选材上这一工序。选材尽量选择最少的原材料发挥其最大的功用。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分为不同种类的陶瓷,主要有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等,陶瓷的分类不同选用的原材料的特性也就不同。陶瓷艺术设计的原材料主要有泥料、釉料、彩料等,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的特性来做不同类型的陶瓷,做到选择准确,避免浪费。让各种材料各尽其能,各自发挥发自的特性与本质。比如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其功能实用性重于艺术审美性,所以日用陶瓷应该选择耐高温的泥料和釉彩,用这种材料烧成的成品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盐及大气中碳酸气侵蚀的能力和无铅中毒的危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艺术陶瓷注重的是欣赏的艺术性,因此在烧制及选材的过程中不用想日用陶瓷那样的细致化,这样不仅减少了原料的节省,同时也降低了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又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让原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生态设计法则就从源头开始贯穿,从而保证了之后工序的生态保障。

2.2 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

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从字面上就可看出主要体现在烧制、施釉等工序中。首先通过技术的提高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出,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此过程中主要可采取以下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选择节能型陶瓷窑炉,轻质的窑炉保温耐火材料及新型涂料可以降低能耗;采用高速烧嘴,用富氧燃烧技术、微波烧结技术、自控烧成技术等对节能降耗也有很大影响;采用清洁的气体、液体燃料等方式。其次,节能减排不单单体现在烧制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原材料的选择上,对制陶的原料进行革新,也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植被的危害。从别的“地方”索取原材料而不是抗挖掘地下资源,当然,别的“地方”并不是具体的那个地方,而应该是通过提高技术,加快对陶瓷原材料的研发,可以使危及化危为安。比如利用钢铁工业废渣、磷矿渣、铬盐废渣、粉煤灰、硅灰、稀土废渣、萤石矿渣等工业废弃物,技能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能提高制陶过程中的生态效益。

2.3 延长已有陶瓷的寿命

根据生态设计法则的贯穿原则,陶瓷产品的循环使用也是一种环保的举措。陶瓷寿命的长短关乎陶瓷更新换代的周期,通过延长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来减少陶瓷产品加工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陶瓷无论从其物理特征还是化学特征来看,都是一种比较不易保存的物件,如何延长陶瓷的寿命,必须从陶瓷的制作工序入手。在制作工序中不能忽略产品的质量问题,选择较好的原材料是提高陶瓷产品物理特征的本质要求,因此研发高性能的,较稳定的原材料也是迫不及待的。另一方面,在陶瓷的艺术欣赏水平上。陶瓷设计专家也要有较高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好的陶瓷设计品不仅仅是具备功能,还要造型优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使生产出来的陶瓷产品能较长的存在时尚潮流中而不被潮流所淹没。除此之外,加强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大大满足人们对陶瓷的心里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消费者更换陶瓷产品的频率,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减少生态环境的重负,促进陶瓷设计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4 陶瓷及废弃品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

回收再利用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陶瓷成品的回收,由于陶瓷成品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的需求,可以经过回收在改造,使之变成有用的产品;二是对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在利用,减少浪费。通过促进已有的陶瓷的回收和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的负荷。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主要有生坯废料、施釉废品、素烧废品、烧成废品及彩烤废品等,利用这些废料可以生产陶瓷砖、多孔砖、陶粒、水泥、固体混凝土材料等,对这次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可大大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已有废弃陶瓷的回收再生产更大程度的减缓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由于这些被淘汰的艺术品并没有套大的外貌问题,只是在欣赏水平上与现代的人们的欣赏水平不相符,因此,可以通过产品的再设计来实现物品的价值。

陶瓷艺术设计过程的明细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浪费。坚持把生态设计法则贯穿到陶瓷艺术设计始终,从陶瓷产品的原材料的开发到陶瓷产品的退役,始终采用最环保的方式,来达到最高的生态效果。这样的生态设计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陶瓷产业的有效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冼志勇,刘树,曾令可.陶瓷行业应对节能减排的措施[J].佛山陶瓷,2009,(10).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 黄利榆,林少敏.陶瓷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8,(3).

生态陶瓷 篇4

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形成息息相关的联系,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而独特的部分, 其更加深入地揭示和形象的体现了人类的自然生态观, 而于陶瓷绘画而言亦是如此, 特别是陶瓷山水画以自然山川为表现对象, 更加集中地体现了各个时代对于自然生态的不同审美观念, 在形式与内涵上均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可以说, 纵观中国陶瓷山水画的历史演进过程, 其不但是工艺与艺术变迁的历程, 实际上也是自然生态美学观念的变迁过程, 可以说在其山水图式的表象之下隐含着一条重要的自然生态美学主线, 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中国陶瓷山水画的演变方向。

1 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特征概述

中国陶瓷山水画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美学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指人类对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其二是指人类对主观自然生态的审美。前者所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自在美的体验, 而后者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对人生、对世界更深层的思考, 并由此而导致的客观山水的主观变异。这两方面内容往往融会贯通在一起, 反映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以及由此而升华的儒学、道学、佛学等美学观念。

陶瓷山水画是一种特殊的山水画类型, 其自然生态美学有着与其他山水画所不相同的因素影响。工艺性是影响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关键因素。陶瓷山水画的自然生态美学受工艺的影响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釉上彩和青花, 在表达自然山水的方式方面即有着显著的区别, 青花更注重主观上的构建, 而釉上彩则长于客观写实的描绘, 不同工艺所产生的美学境界是大不相同的。

地域性是影响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另一重要因素, 其所反映的自然生态美学往往具有极强烈的地域特色, 特别是在古典陶瓷山水画时期, 这种特色尤为明显, 如在陶瓷山水画的主要产地景德镇, 其所表现的往往是具有江南特色的自然生态, 而表达的也主要是对江南青山秀水的婉约情感与审美趣味, 这是与创作者自身所处环境以及创作视野密切相关的。

时代性亦是影响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主要因素之一。每一个时代的陶瓷山水画都是当时自然生态美学观的反映。纵观人类发展史,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依附;第二阶段是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支配与改造, ;第三阶段是人对大自然的保护与回归。中国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并在不同阶段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美学观念, 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诠释, 这就使得不同时代的陶瓷山水画通过富有时代特征的图式语言, 体现出大不一样的自然生态美学观。

2 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嬗变历程

陶瓷山水画约起源于唐代长沙窑, 并在明清时期走向繁盛, 进入当代以后, 依然是陶瓷绘画中最重要的题材形式之一, 从自然生态美学的角度来对陶瓷山水画进行时代划分, 其大致可以分为农耕时期体现“天人合一”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建国初期体现“人定胜天”的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具有多元化形态的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

2.1 农耕时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

在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社会,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主流思想的儒家与道家美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念, 这一观念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古代艺术中。中国的陶瓷山水画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其很自然地受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生态观, 并运用于其审美形式与意蕴当中。

古典陶瓷山水画从产生之初即具有一种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寄情山林的和合思想, 唐代长沙窑采用近乎抽象的泼彩方式表现出来的意象陶瓷山水画, 表达出的是心与物游的逸情与畅神, 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明清时期的陶瓷山水画虽然有程式化特征, 但我们从其图式结构中仍然真切体会自然生命的律动与节奏, 其用笔用色接近于精妙的文人笔墨, 反映出来的是一种隐逸山林的悠远境界。

康熙时期出现的陶瓷《耕织图》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图幅中所展示的各种在自然山水中展开的耕织场景构成了一幅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即使是在20世纪上半叶, 由浅绛彩和新粉彩山水画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主体依然是文人式的“天人合一”的永恒追求, 只是多了一份沉寂和萧冷, 与明末清初民窑青花山水中的残山剩水之意境相同, 表达出对山河破碎的悲凉之情。

2.2 建国初期“人定胜天”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现代工业体系的逐渐建立, 农耕文明开始解体, 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强烈的建设之情, 使建国初期的艺术充满了一种“人定胜天”的美学观。陶瓷山水画也在新中国现代瓷业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大变革, 不再是文人士大夫借以寄情山林、隐逸遁世的把玩品, 而是要服务于广大工农, 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现实主义很自然地代替了古典主义而成为建国初期陶瓷山水画的主体风格, 在现实主义的推动下, 陶瓷山水画家转而描绘具有真实感的真山真水, 并通过野外写生达到这种真实性。而在表现题材上, 主要反映的是新中国建设的火热场景, 表现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热情, 也有的表现祖国山河的新气象, 或者是取材于毛主席诗词。其主旨在于突出体现劳动人民征服和开发大自然, 弘扬“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当然, 由于时代的原因, 这种现实主义实际上逐渐走向了空洞化的主题程式。

2.3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形态自然生态美学陶瓷山水画

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主, 思想也逐渐开放, 陶瓷山水画艺术家们有了充分的创作自由, 古典文人化的创作思想得到复兴, 西方艺术理念与技法亦涌入到中国, 使陶瓷山水画进入到多元时代, 也使其自然生态美学观变得多元而复杂。

陶瓷山水画古典主义的复兴, 使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学观重新回归到陶瓷山水画的审美理念当中, 这一曾经被压制的思想在新的时代重现生机。以西方古典或现代油画思想为借鉴而创作的陶瓷山水画, 则包含了更多的现代内容, 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待大自然, 包含着对现代化进程中破坏大自然的深刻反思。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更多的陶瓷山水画家选择了融合, 也即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随着日趋显著的商业化倾向, 陶瓷山水画对形式感的关注正在超越深邃的哲理和深刻的反思, 热衷于新材料、新技法的选择以加强视觉的冲击与震撼。

3 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的经济建设刚刚开始, 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还没有形成, 陶瓷山水画家的主要使命还在于解放创作思想和深刻反思, 因而, 这时期的创作理念主要集中在恢复传统陶瓷山水画意境和引入西方现代艺术, 并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传统、现代和融合主义并存的多元化局面。传统主义的陶瓷山水画的复兴者主要强调的是传统山水画语言和“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学的回归;现代主义的陶瓷山水画的开拓者们则关注的是以抽象化的材料肌理和富有震撼力的语言来营造理想的自然家园, 以表达对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关切;融合主义的陶瓷山水画则倾向于将传统与现代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已经成为当前主流创作理念。在各种创作思想与理念的影响下, 形成了异彩纷呈的陶瓷山水画自然生态美学的当前形态。

作为当前陶瓷山水画最主要自然生态美学形态的融合主义, 既包括富有传统自然生态美学素养的老一辈陶瓷山水画家, 他们以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心态去延续与发展传统自然生态美学, 将现代自然生态美学观念融入其中;也包括新一代接受过系统现代美术素养的青年一代陶瓷山水画家, 他们在表达反工业化的现代自然生态诉求的同时, 以回归的心态反思与借鉴传统自然生态美学理念。如图1为徐子印泼彩山水瓷板画《苍山静倚天》, 创作者以极富现代感的独特泼彩手法表现出山峦、原野的大自然原始状态, 传达出保护自然生态的现代理念, 而几叶扁舟静静地飘过苍山, 则蕴涵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体现出典型的融合主义自然生态美学思想。

以现代自然生态美学为理念的现代陶瓷山水画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呈现快速的发展, 这与中国城市化中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趋于恶化的进程是成正比的, 反映了创作者强烈的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如图2为李泉高温颜色釉山水作品《溯源》, 以现代光影处理手法营造出西部雪域高原之壮美景观, 展现了中国最少受到人为干扰与环境污染的一片圣地, 寄托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忧思与期盼。当然, 值得注意的是, 一部分展现现代自然生态美学理念的现代陶瓷山水画正呈现出一种重形式、轻内涵的形式化倾向, 注重材料的新奇和体量面积的日益扩大, 流行样式代替了沉重感, 正由创作向制作发展。

承载传统自然生态美学的传统陶瓷山水画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而近年来其回归之势更加迅猛。在这类陶瓷山水画中, 有的是一种恬静自然、洒脱悠闲的如田园诗歌般的意趣, 远离现代文明, 找不到标志现代文明的符号, 传达的是对纯天然的人性与自然的追忆, 如图3为笔者粉彩山水作品《云山无尽绿水长流》, 所描绘的是近乎无污染的原生态山水, 青山、飞瀑、古松和怡然赏玩的古代高士, 引起人们对已逝去的田园牧歌时代的遥想。这类陶瓷山水画的意义在于将传统的自然生态美学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传承, 而这些都是现代都市人所需要的, 借以使身心暂时从繁忙与嘈杂中解脱出来, 进入一个虚拟的历史自然空间当中。

4 结语

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山水画不仅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与工艺形态, 也构筑了不同的自然生态美学理念。中国陶瓷山水画的发展演变历史, 其实也就是中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变迁历史。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山水实际上仍然具有人类所不可驾驭之力量, 引起现代人们对自然的不停思考与反思, 并将山水视作生命的复归, 因此, 陶瓷山水画所蕴含的自然生态美学对当代人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它使人们走近山水、亲近山水, 在大自然中完善人生理想与生命追求, 而其所包含的美学内容也将随时代而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生态陶瓷 篇5

一、校园概况

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位于美丽的江南小镇景德镇市湘湖镇, 占地1000余亩, 四周群山环绕, 坐北靠杭瑞高速, 面南隔高岭大道与近两万人口的湘湖居民区毗邻。校区于2006年开始动工建设, 基地原为低缓丘陵林地, 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属自然次生林, 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 生态禀赋优良。

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好的部分

1、保留基地上的部分森林, 延续对场地的原有记忆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的景观结构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Forman提出了健康的生态结构, 即以大型生态斑块为核心, 以中小型生态斑块为补充, 各个斑块之间通过廊道有效连接的整体格局, 强调整体的连接性与大型生态斑块的作用, 以营造大型生态斑块为基础形成校园的整体空间格局[2]。校园中保留了部分原有的森林作为大型核心生态斑块, 周围再以人工植被形成的中小型生态斑块为补充, 之间以校园各级道路、人工绿化带等作为廊道进行沟通, 并同校园周围的丘陵山林联结, 使空间上相对孤立和分散的斑块生境成为整体性更强、关联度更高的系统 (如图1) 。

同时对原有森林的保留也将其长期演进的生境类型和在此生境中生存的动植物得以保留, 从而增加物种的丰富度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带来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更高的群落生产力, 使校园景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更好的发挥, 如涵养水源、养分循环、调节气候、生物生产力等[3]。再者, 对原有场地环境的保留也提供了新场所中生活的师生同老场地的自然建立起联系的可能性, 比较好地延续了对原有场地的记忆[4]。

2、因势利导, 依据原有地势营造丰富的台地体验

大学校园是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绿色家园, 是自然生态的延伸与组成部分。保护大学生物多样性, 既为高校教职员工提供优美的教学与休憩场所, 又为保护珍稀动植物提供安全的港湾。所以在原基地是有一定坡度的丘陵的情况下, 校园规划并未一味地求平、求大, 而是因地制宜, 合理的保留原有地势形态;因势利导, 结合高差起伏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校园中除了足球、篮球场等功能上要求平坦基地的场所外, 其余宿舍楼和教学楼大都“顺势而为”, 根据所处地势、高差、植被等“依势而起”, 其中的两个食堂、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还以双首层的方法很好地利用高差, 并便捷师生使用, 丰富生活体验。不同的地势起伏和高差变化带来了水、热、空气、矿物质养分等在景观中的不均匀分布, 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产生了景观异质性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 而区域内随着生境类型的增加, 物种多样性呈递增趋势。研究表明,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5]。因此, 校园景观异质性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对物种和校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进而对校园生物多样性和基于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有助于大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生活的一年半时间了, 更是亲身体验了丰富的校园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欣喜与乐趣。炎热的夏日里, 图书馆周围的树林总是送来阵阵清新凉爽的风, 为看书累了的学子们驱散暑意;漫步在校园中, 不时可以听到树丛中叫不上名字的鸟发出奇妙动听的歌声, 告诉我们清晨和傍晚有所不同;小路上, 经常看到各种披着金属光泽外衣的各种甲虫, 或在植物间飞动, 或在小路上奔跑;热天宿舍的灯光更是昆虫们的诱惑, 宿舍里成了蚂蚱、蟋蟀、螳螂和蛾子的会场, 你一声我一句的讨论个不停, 宿舍走廊里光是蛾子我就见到过几十种之多。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命及其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对大学这个特殊环境空间的艺术性创造, 折射了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审美情操, 是大学精神的反映和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广大师生健康快乐生活的基础和艺术创造力不断涌现的源泉。

3、保留大面积预留发展用地, 为变化留足空间

校园景观设计规划中并没有追求一步到位, 而是在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在校园中部预留一块后期开发用地, 平时作为学校的生态公园, 供师生休闲游憩, 需要时则可作为建设用地使用。确保规划满足校园的长期发展, 从而减少改建、扩建给广大师生带来的不便, 对动植物带来的强烈人为干扰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但不容忽视的是, 高校扩张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建设性的破坏”依然比较严重。且由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的规划是在2006年之前完成的, 所以在经历了十年的使用和检验后, 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也逐渐显现些许不足之处。

三、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暴露出的不足之处

1、“大草坪”, 单调脆弱的人工生境

校园中在人工植被的设计规划中唯美至上, 从审美角度考虑多, 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物种传播的角度考虑少, 生态效益差。修剪整齐的草坪偏大、偏多, 而灌木丛、树林和野草丛偏少, 教学区和主要道路两侧多为“大草坪”, 造成植物种类单一, 群落结构简单, 无法有效地吸引昆虫传粉, 小型动物的活动受到人的强烈干扰, 也无法为体型稍大的动物及鸟类提供安全的庇护空间和食物资源, 以致像蜥蜴、蟾蜍等动物正在被驱逐出开阔草坪区域, 蛇、野鸡等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不利于物种扩大繁殖, 从而减少了区域内的生物量, 不利于校园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 更无法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优质服务。

“大草坪”的另一方面影响是造成生物区系简单, 丰度下降, 多度增加2。这是因为建设“大草坪”和人为管理过程中,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强烈改造与破坏使自然生境趋劣, 使生境中的敏感种消失, 如草地频繁的施肥和修剪对节肢动物群落、直翅目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单一的生境类型也带来了物种的同质化, 由此造成生物种类匮乏。而天敌减少又使一些适应“大草坪”生境的物种种群数量激增, 如一些

植食性无脊椎动物。从而降低校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利于抑制有害生物入侵, 控制病虫害发生, 如泛滥的山蛩虫 (如图2) 。

此外, 由于用“大草坪”的人工群落代替原生的、复杂的自然群落, 导致景观的可持续性降低, 自维持力差, 不得不通过人工浇水、施肥, 消耗了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增加了不必要的生态足迹。

2、道路体系的不完善

校园如果是个有机体, 其中的道路体系就是这个有机体的血管, 是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对整个有机体产生着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因此, 应在满足基本的运输、消防等必须功能前提下, 多样化道路的组成, 优化道路的生态功能。

机动车道比重过高。可持续城市化是指整合了高性能建筑和基础设施, 适于步行并且公共交通便利的城市化模式;可持续城市的卓越先行者杰米·勒纳更是将汽车形象地比作“一个参加派对就不想离开, 巨能喝还一直咳嗽的讨厌鬼”。高比重的机动车道正是在鼓励对汽车的使用, 强化对汽车的依赖, 增加对石油“源”的索取, 加重向大气“汇”的排放, 且阻碍了步行、骑行和电瓶小巴等生态友好的出行方式的发展, 对校园生态产生了持续的消极影响。此外正如伊凡·伊里奇所说的那样, “汽车所产生的距离超过了它所架起的沟通作用。”而且一旦产生了, 就使得不用汽车进行沟通实际上变得不可能了, 所以高比重的机动车道对城市的生态恶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透水道路面积过大。校园内主要道路和广场都采用水泥和花岗岩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 阻止了原生态土壤吸收雨水的“海绵效应”, 就像铺在地表的一层有机薄膜, 降水只能在其表面流淌, 从生态平衡的理论角度来看, 非生物因子的缺失必然导致自然承载力的下降, 同时也加剧了暴雨时的地面积水。研究表明, 不透水的地表会降低水质, 当不透水地表面积超过10%后, 流域地下水环境就会受到影响, 而随着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的增加, 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更多的不透水道路意味着更持久和慢性的消极影响。

过宽的道路。虽然目前道路绿化是校园中斑块联通的重要廊道形式, 但也不宜过多过宽, 以避免生境的破碎化。因为过宽的道路会将原来连续成片的生境分割、破碎成分散、孤立的岛状生境或生境碎片, 形成“生境岛屿”, 造成“隔离效应”, 从而改变了种群的扩散和迁入模式、种群遗传和变异等, 从而影响了物种的繁殖和迁移能力, 减少了物种扩散和建立种群的机会。例如, 生境破碎化使许多爬行和两栖类动物的扩散受到限制, 降低建立新种群的机会, 进而影响物种的建殖和灭绝 (如图3) 。同时, 依赖它们传播种子的植物种类也随之下降, 从而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四、建议

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综合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 师法自然、因势利导, 减少人为的对自然生境的不必要干扰。如减少人工植被面积, 降低对草坪的管理强度;根据学校的自然地理条件, 适地适树,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切忌水土不服。

在校园绿化维护和管理过程中, 应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更好的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降低不透水道路比重, 减少对落叶、枯木、杂草丛等物种栖息地的不必要的清理等。

五、结语

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 多样化的思路是灵魂, 多样化的物种是标志, 多样化的环境处理是手法。我们应在设计实践中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景观生态学中的规律, 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作为谋求完善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的途径, 对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的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充足, 并融入到现实的设计规划中, 把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摘要: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大, 相对容积率不高, 因而应充分有效的发挥它的生态功能, 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有效补充。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中很好的保留基地上的部分森林, 依原有丘陵地势设计, 并预留了后期开发用地;但也存在人工草坪比例过大, 道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大学校园,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许姓琼, 梁娟丽, 白朝勤.景观生态学在高校校园规划中的应用研究[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建

[2]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5 (10) :75~76.

[3]翟凤文.谈高校园林生态绿化[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 2002, 5 (2) :163~162.

[4]尚占环, 姚爱兴.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J].自然杂志, 2003, 4 (2) :106~110.

[5]俞孔坚.遗产概念的再认识[J].世界建筑导报, 2005 (10) .

[6]彭羽, 卿凤婷, 米凯, 薛达元.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尺度效应及其耦合关系研究进展.[N].生态学报, 2015, 35 (2) :577-583.

上一篇: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一篇:用爱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