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

2024-08-08

辽宁省阜新市(精选十篇)

辽宁省阜新市 篇1

2011年上半年, 辽宁省阜新市生猪饲养量309.43万头, 同比增长0.58%;出栏量125.35万头, 同比下降0.56%;可繁母猪存栏28.85万头, 同比增长4.3%。在价格方面, 受全国生猪市场行情影响, 年初以来阜新市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保持上涨趋势。据监测, 6月份仔猪价格为50元/kg, 同比上涨54.2%;待宰活猪价格为18.4元/kg, 同比上涨51.3%;猪肉价格为28元/kg, 同比上涨58.3%。

导致猪肉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养殖成本的大幅上涨。6月份, 玉米价格为2.30元/kg, 同比上涨19.8%, 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00元/kg, 同比上涨20.9%。在猪市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阶段, 饲料成本的上涨被转嫁至猪价, 并最终传递至肉价。同时, 人工成本的增加也是导致猪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据一些场主介绍, 今年的人工费用比去年提高了20%-40%, 有些猪场即使调高了工人待遇也招不到人, 甚至出现了“用工荒”。此外, 物流成本的提高以及通胀压力也对猪价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生猪存栏量全国普遍性减少。2010年上半年, 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下跌, 养猪几乎陷于全行业亏损, 导致大量养殖户退出, 使得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 给当前的供求失衡埋下隐患。由于养殖周期的存在, 尽管3月份存栏量已经有所回升, 但出栏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由此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此外, 受“瘦肉精”事件的影响, 生猪行业进行整顿, 不合格的生猪退出市场, 导致供应量下降, 同样也是造成猪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2 应对措施

为稳定阜新市生猪生产, 确保全市猪肉市场供应, 市畜牧局召开专门会议, 组织各县区畜牧部门及业内专家深入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 提出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加快生猪生产发展。

2.1 积极推进规模饲养

整合财政、发改等涉农资金用于扶持生猪养殖小区 (场) 建设, 推动生猪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稳定生猪市场供应。全市已建成生猪养殖小区 (场) 588个, 发展养猪大户1.5万户, 规模化饲养水平为65%。今年计划再新建存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 (场) 100个, 目前已将指标落实县区, 生猪规模化饲养水平要提高5个百分点。

2.2 搞好品种改良

加大优良种猪推广力度, 对规模养殖小区 (场) 购买种猪给予一定补贴, 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小区 (场) 良种率要达到100%。借助项目支持, 加强生猪人工输精站 (点) 建设, 对养殖户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等优质种猪改良给予一定补贴, 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 大力推广人工输精技术, 在全市现有47个站 (点) 基础上, 再扶持新建50个, 基本形成网络。

2.3 扎实开展强制免疫

近期做好一次生猪疫情调查,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对生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疫。规模化养猪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免疫程序对生猪实施强制免疫, 散养生猪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每月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免疫, 全市生猪免疫密度达到100%。

2.4 加强检疫监督

对出栏生猪逐头按检疫技术规程实施产地检疫, 对有临床症状的生猪做好隔离观察, 不准出售;屠宰生猪严格实施同步检疫, 对待宰生猪进行查证验物, 无证或证物不符的不得入厂屠宰。加强对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 严厉打击加工、运输、经营病死生猪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2.5 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基层养猪协会、养猪合作社等中介组织, 引导、组织养殖户联合进入市场, 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保证养殖户利益。在目前有60个养猪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再发展10个, 平均每个合作组织销售猪3万头以上, 全市70%以上的生猪通过合作组织销售。

2.6 做好宏观预警预报

辽宁省阜新市 篇2

阜新市某教学楼工程造价分析

阜新市某教学楼工程造价分析

Post By:2008-5-本造价指标由阜新市造价管理站提供,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教学楼

建设地点 结构类型平米造价

阜新市太平区

工程类别 檐高 编制日期

丙级

建筑面积 3648㎡ 砖混 17.1m 层数 5 779.87 2001.04.27 砖混结构,局部框架,毛石基础,局部独立或钢筋砼基础,现工程结构特征浇钢筋砼楼板,双层塑钢窗,屋面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水磨石

地面,外墙彩色涂料,内墙仿瓷涂料。

二、造价指标

项目 总造价 土建

其中

安装

其中

暖 电

平米指标(元/m2)占总造价比例(%)

779.87 700.27

结构 装饰

555.06 145.21 79.60 10.68 38.23 30.69

89.79 71.17 18.62 10.21 1.37 4.90 3.94

三、土建部分构成比例及主要工程量

项目 分部直接费(元)占直接费比例(%)

单位

工程量/ 土石方工程 基础工程 砌筑工程

砼及钢筋砼工程 门窗工程 楼地面工程 屋面工程 天棚工程 墙柱面粉饰工程 油漆涂料工程 脚手架工程 其他工程 合计

项目

一、定额用工土建 水 暖 电

39136 1.92 44782 2.20 216596 10.62 881680 43.24 298657 14.64 53109 2.60 63265 3.10 23102 1.13 292300 14.33 70329 3.45 23114 1.13 33523 1.64 2039593

四、主要工料消耗指标

单位平方米耗用量

工日 5.74 工日 5.29 工日 0.06 工日 0.18 工日

0.21

m2 m3 0.75 m3 0.12 m3 0.33 m3 0.32 ㎡ 0.30 ㎡ 0.90 ㎡ 0.28 ㎡ 0.90 ㎡ 1.81 ㎡ 3.20 ㎡ 1.00

每万元耗用量

73.48 67.83 0.74 2.27 2.64

二、材料消耗 1.土建 钢筋 型钢 木材 水泥325# 水泥425# 水泥525# 白水泥 标准砖 空心砖 玻璃 砂子 碎石 石灰 彩釉砖 花岗岩 2.安装 电线管 电线 电缆 型钢 铸铁排水管 PVC排水管 镀锌钢管 焊接钢管

t 34.29 t 0.47 m3 0.019 t 95.67 t 131.03

14.41 千块 129.11

17.82 m2

m3 0.35 m3 0.36 t 4.06 m2

m 1.14 m 2.75

kg 0.08 m m 0.04 m 0.43 m

1.28

439.68 6.08 0.244 1226.71 1680.14

184.81 1655.53 228.47 4.54 4.56 52.17

辽宁省阜新市 篇3

关键词:阜新市;腾发量;敏感系数法;Penman-Monteith公式;气象因素

中图分类号: S1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281-03

区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对于气象变量的敏感性研究可为农作物腾发量的精确估算、在假定气候条件下农作物耗水量的预测提供参考,从而为农业灌溉提供依据[1-4]。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敏感性分析是研究气象变量对ET0变化的影响程度,国内外学者关于不同地区的气象因素对于作物腾发量的影响作了许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比如佟玲等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对ET0的影响,得出当地ET0与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好[5];曹红霞等研究得出,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是引起关中地区ET0降低的主要原因[6];张瑞美等研究了ET0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得出ET0与“温度因子”的关系最强[7];李天军等研究表明,相对湿度为关中地区ET0最敏感的气象因素[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对气象变量敏感性问题的研究多采用敏感曲线法[9-11],该方法简单、精确,但须要分析的数据较多、研究时域较长、区域面积较大。近年来出现了敏感系数法[3],该方法使用方便、精度高且能满足大时空跨度分析的要求。目前,辽宁省阜新地区正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相关指导合理灌溉的基础理论很缺乏,有关阜新地区ET0对气象变量敏感性的研究也很少。

因此,本研究基于阜新地区连续15年的实测气象数据,采用基于Penman-Monteith(P-M)模型的敏感系数法,分析阜新市ET0对各气象因素的敏感性,并计算阜新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以期为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1 辽宁省阜新地区的气象变化趋势

1.1 辽宁省阜新地区气象资料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总面积10 445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 887.44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62%;阜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03.4 mm;阜新市属于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 48.5~831.4 m,海拔最高点为西北部的乌兰木图山,最低点为东南部的十家子乡南甸子村。

气象资料主要采用阜新市气象站的1999—2013年的日气象数据。所提取的气象数据主要有降水量、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研究中用到的太阳辐射是通过P-M公式,用日照时数等其他数据换算得到的[4]。

1.2 阜新地区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

阜新市多年日平均气温、多年日平均风速、多年日平均相对湿度、多年日平均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知,阜新市全年气温变化呈抛物线形,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达到了25 ℃;最低气温在1月、12月出现,一般在 -14 ℃ 左右。由图1-b可知,阜新市春季风速较大,进入4月风速出现峰值,达到了4.5 m/s;然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风速逐渐下降,到8月出现“峡谷”;该地区春季风速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大,在夏、秋、冬3个季节风速相对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2~3 m/s。从图1-c中可见,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表现为1个波峰、1个波谷,主要原因是春季受到季风影响,水汽散发较快,造成相对湿度较低,最低点达到了30%;进入夏季后,受气温升高、降水较多、风速平稳等多方面影响,使相对湿度出现峰值,达到了80%。图1-d中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然而太陽辐射的峰值出现在6月,比气温峰值提前1个月,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最大值为 15 MJ/(m2·d),最小值在1 MJ/(m2·d)左右。

2 辽宁省阜新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变化趋势

从图4可以看出,太阳辐射与水汽压在5—9月对ET0影响最大,太阳辐射起正作用,水汽压起负作用。风速与气温的敏感系数较为接近,在进入夏季的6月、7月、8月这3个月间风速的影响小于水汽压对ET0影响。

4 结论

总体上看,阜新市参考作物腾发量对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水汽压4个主要气象变量的敏感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较为规律的变化。(1)阜新市全年气温、太阳辐射、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均呈现抛物线形,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风速在春季出现峰值,夏、秋、冬3季风速较稳,维持在2~3 m/s;相对湿度在春季、夏季分别出现波谷、波峰,最大值为80%,最小值为30%。(2) 腾发量总体上呈现抛物线形,峰值出现于5月,最大值为4.6 mm/d,最小值为0.8 mm/d。(3)从多年日平均气象因素的敏感系数来看,气温敏感系数(STA)变化趋势呈现“W”形,但是气温敏感系数全年浮动在-0.03~005,变辐较小;太阳辐射敏感系数(SRN)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形,在夏季达到峰值,最大值为1.5;水汽压敏感系数(Sea)在全年均为负数,7月出现波谷,对ET0起很大的负作用。太阳辐射是对阜新市ET0最有正影响的气象因素,水汽压是对ET0最有负影响的气象因素。从各气象因素敏感系数的多年日平均来看,太阳辐射与水汽压在5—9月中对ET0影响最大,太阳辐射起正作用,水汽压起负作用。风速与气温的敏感系数较为接近,在进入夏季的6月、7月、8月这3个月间风速的影响小于水汽压对ET0影响。

参考文献:

[1]Beven K.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enman-Monteith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es[J]. Journal of Hydrology,1979,44(3/4):169-190.

[2]Coleman G,de Coursey D G. Sensitivity and model variance analysis applied to some evapo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s[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6,12(5):873-879.

[3]Hupet F,Vanclooster M. Effect of the sampling frequency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1,243(3/4):192-204.

[4]Allen R G,Pereira L S,Raes D,et al.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R].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1998.

[5]佟 玲,康紹忠,粟晓玲.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15-18.

[6]曹红霞,粟晓玲,康绍忠,等. 陕西关中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及原因[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1):8-16.[HJ1.9mm]

[7]张瑞美,彭世彰.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气象因子响应模型[J]. 节水灌溉,2007(2):1-3,6.

[8]李天军,曹红霞.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对关中地区主要气象因素变化量的敏感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7):68-74.

[9]Goyal R K. Sensitivity of evapotranspiration to global warming:a case study of arid zone of Rajasthan (Indi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4,69(1):1-11.

[10]McKenney M S,Rosenberg N J. Sensitivity of som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methods to climate change[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3,64(1/2):81-110.

[11]Singh V P,Xu C Y.Sensitivity of masstransfer-based evaporation equations to errors in daily and monthly input data[J]. 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7,11(11):1465-1473.

[12]何 军,崔远来,李远祥. 气象资料缺测条件下武汉地区计算ET0方法适用性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68-71,75.

[13]刘 钰,Pereira L S. 气象数据缺测条件下参照腾发量的计算方法[J]. 水利学报,2001(3):11-17.

辽宁省阜新市 篇4

1、地理位置

辽宁省阜新市玉龙新城位于主城区北部, 与老城无缝连接。规划区东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南接阜新市老城区, 北临长深高速, 西连国家技术产业园区, 是阜新市主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55km2。

2、资源环境

玉龙新城自然风光秀丽, 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包括:河、山、林三大要素。基地东临高林台河, 基地内农田阡陌、林地成片, 并有九营子河、三家子河从南至北穿越基地。基地内地势较为平整, 最高点为基地东北部山体——玉龙山。基地东部有一处文物古迹——高林台汉代古城遗址。

二、功能定位

本次规划综合分析玉龙新城的发展条件, 重点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体现“创新、服务、生态、和谐”四大主题, 其功能定位包括以下三方面:

1、现代服务业集聚核

新城重点发展产业技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创投服务业, 设立产业论坛, 建设区域总部基地与创意研发中心, 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核, 使阜新集聚较强发展能力,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服务主城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新城构建集行政办事、文化娱乐、商业商务和体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弥补老城功能的缺失。

3、滨水宜居新城

新城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 创造宜居的城市新区。

三、规划理念

玉龙新城顺应阜新发展的生命逻辑, 城市结构拓展依托解放大街由海州矿、毛主席广场延伸至玉龙新城玉龙湖滨水广场, 串连起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构成起城市的中脊。未来的阜新将以海州矿为城市之根, 在新城绽放的美丽的城市生命之花。

以主题生活为特色, 以公共服务为依托。以生态环境为先导, 集行政服务、商务办公、主题商业、文化休闲、会议展览、生活居住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复合、生态共融、配套完善的现代城市新城。

四、城市设计目标

本次规划以打造“生态新城山水智都”为主要目标, 着力实现以下几个子目标:

1、智慧创新之城——财智要素汇集, 自主发展创新的功力之源

强调智慧型新城的建设, 规划企业总部、创新研发、物流服务, 产品技术与服务等功能, 成为面向阜新产业带的开放型生产力中心。

2、魅力休闲之城——现代服务集群, 功能多元聚合的活力之都

强调多元功能的复合集聚, 创造体验式休闲空间和滨水开放空间, 形成融合地方文化和现代时尚的休闲活力之都。

3、生态宜居之城——水绿交融共生, 人文多元和谐的宜居之地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创造环境优良、人文荟萃、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休闲场所, 以吸引高素质人口为诉求, 建设阜新的中高素质人群集聚区, 塑造城市品牌。

五、城市设计特征

本次规划以人、自然、建筑、空间有机融合为主旨, 形成“双轴生长、三核闪耀、绿环镶嵌、群组互动”的整体城市设计:

(1) 双轴生长

规划结合南北向解放大街和九营子河设置人文和景观两条城市主轴。

人文轴线——规划强化解放大街城市主要轴线的地位, 形成城市形象展示界面。轴线北端九营子河拓宽形成圆形湖面, 塑造起步区功能和形象核心。

景观轴线——现状九营子河是规划范围内最主要水系, 规划沿九营子河两岸控制50-100米滨水绿带, 形成新区休闲绿化走廊。

(2) 三核闪耀

规划从东向西形成3个城市功能中心:

东部高铁功能中心——东部片区结合京沈高铁阜新站打造高铁服务功能中心, 规划围绕高铁站点设置长途客运交通枢纽、公共交通枢纽、私人交通换乘等功能, 形成未来阜新的高铁交通枢纽, 同时设置商业服务、商务办公和部分多功能及居住功能用地, 形成高铁综合服务中心。

中部文化商业中心——围绕九营子河放大形成的中心水景, 规划形成圈层式功能布局模式, 内圈布置两馆一心等公共服务功能, 结合滨水市民休闲公园和滨水市民广场, 形成新区活力中心。外层布局商业综合体、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和行政服务等城市级服务职能, 形成商业商务中心。

西部活力商业中心——西部片区在自然水体与龙湖路交叉处放大形成绿化公园, 围绕公园布局现代大型商业休闲综合体、政府服务、特色商业街等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阜新商业服务档次。

(3) 绿环镶嵌

依托规划路网, 通过沿主要街道设置30米绿化景观带, 并结合滨水绿化景观带, 串联起步区各组团绿化中心, 形成串联整个起步的绿化环廊, 同时也是新区活力纽带。

绿化节点——在城市轴线和绿化廊道的交汇处设置绿化公园节点, 围绕水景设置绿化休闲公园和市民活动广场, 并布局文化商业设施, 塑造城市活力中心。

绿化廊道——强化沿新区主要干道的沿街绿化廊道, 采用单侧宽绿带模式, 形成联系新城内部各绿化景观中心的带状绿化廊道。

(4) 群组互动

规划设置七大功能组团:

核心文化商务区——围绕九营子河放大形成的中心水景, 并依托南北向干道—解放大街, 设置核心文化商务功能。

活力商业区——依托现有自然河道, 在龙湖路南侧放大形成景观水面, 围绕水面规划市民休闲公园、休闲广场和大型商业商务功能。

高铁商务区——依托即将规划建设的京沈高铁阜新站, 规划形成高铁交通枢纽, 同时围绕高铁站点设置完善的商务服务功能。

商贸物流区——位于起步区西北角, 规划设置“一站式全产业链”物流信息港。

高教功能区——规划围绕辽宁工业大学规划教育主题社区, 并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康体休闲区——规划起步区北部, 临近玉龙湖北侧布置康体休闲和疗养度假功能, 形成康体休闲中心。

生态居住区——规划起步区分为现代生活居住区、教育主题居住区、滨水生态居住区三大主题居住片区共7个居住组团, 规划强化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控制组团整体规模和人口, 组团内部地块可适当放宽控制力度, 从而增强规划可实施性。

六、结语

辽宁省阜新市 篇5

高一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说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B.区别大宗小宗 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稳定统治秩序

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4.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6.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此“怪物”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民主共和制国家

D.邦联体制的国家

7.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的是

A.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双全,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8.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2①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相抗衡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6.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问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27.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28.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牛顿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计算机 29.下列加强封建专制的措施,明清两朝共有的是

A.中央设内阁和六部 B.设置军机处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废除丞相

30.1914一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B.推卸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3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32.2003年,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推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B.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D.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3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上述社会风貌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4.“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赞叹的是

也由于县委的默许,小岗村的包干到户在那一年终于“不合法”地实行了。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材料三 1983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4个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3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0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包产到户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邓小平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深圳南岭村农村改革的特点,指出其本质。

4.小岗村和南岭村在农村改革上的成功试点,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人的影响(1983-1984)(单位:英镑)

月收入 儿童津贴 其他津贴 纳税 国民保险 实际收入 50 13.0 50.1 0-4.5 80 13.0 30.1-7.9-7.2

200 13.0 0-43.8-18.0 151.2 108.6 108.0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辽宁省阜新市 篇6

阜新市是辽宁省严重缺水的城市。随着城市近二十年来的不断迅猛扩大和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用水的需求考虑到未来城市的发展, 供水问题更加显得重要。

本次供水水源地勘察设计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周围的地下深部-阜新地区基岩地下构造裂隙水。在城市西南方向“开发区~东梁一带 (非采矿区) 阜新组地层”由于断裂地质构造的发育及大范围岩浆岩侵入体的破坏 (约40km2) “由于第三系辉绿岩侵入体沿着深大断裂及地层间软弱带穿插侵入”在形成过程中对围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接触部位产生了大量的蚀变裂隙带”增加了地下储水空间“同时辉绿岩内部致密完整性特点构成了地下水阻隔和储存作用。该层段地下水一般赋存深度比较大”其补给源有一定距离 (西部山区) 稳定较好。可作为供水水源地有针对的进一步勘察、开发利用。

2 地层物理特征

该区的目标层位为辉绿岩及其顶底板的蚀变裂隙带“辉绿岩根据其物性特征为高电阻率和低放射性”而其蚀变裂隙带的含水性根据井温曲线、井液电阻率曲线以及自然电位曲线大的异常反应也能可靠的划分出来。

3 测井项目的选取

根据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和特殊岩性 (辉绿岩) 及其蚀变裂隙带的含水性“我们确定了适合该区的测井系列项目”具体选取的测井项目见下表:

4 测井曲线分析实例

结语

通过研究该区目标层位的物性特征和实际抽水试验的数据对比说明本区采用的测井曲线来划分辉绿岩和含水层是比较可靠的。

参考文献

辽宁省阜新市 篇7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的研究主要有:朱希刚等(1995)运用Probit模型对云南贫困山区的农户采用杂交玉米行为的研究表明:技术采用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离乡镇距离、政府对采用技术的奖励与农户采用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民族特征、农户非农收入水平与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汪三贵等(1996)用Probit和Logit模型对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贫困农户接受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行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完善,对技术内容和效果的不了解使许多农户放弃、推迟或减少新技术的采用。李奇峰、张海林等(2008)从农业新技术的接受途径,农户主要的技术需求以及影响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技术的推广应注重技术的增产和增收,加大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和典型农户的示范带动。张耀钢、应瑞瑶(2007)以江苏省的农户调查数据为例,分析指出除了农户自身特征和土地禀赋等一般变量外,培训是激活农户技术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多是从农户的微观层面出发,就影响技术应用推广的因素进行分析。但就保护性耕作的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还少有人研究,本文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分析。

一、数据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9年6~8月间,选择辽宁西部具有典型代表的保护性耕作区域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的10个村的农户进行随机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由客观性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组成,二者相互补充,力求避免调查者主观影响,同时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访问的内容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土地规模、种植情况、对保护性耕作的了解认知及采用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对研究区内农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共随机选择216个农户进行访谈,剔除信息内容不完整及出现错误内容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8份,回收比例为96.3%。

(二)描述性分析

受访的208户农户中,男性占81.3%,女性占18.7%。大部分被调查者年龄在36岁到55岁之间(63.9%),平均年龄45.5岁。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以2人为主,占总数的59.1%。调查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总数的67.8%。调查的农户中,有114户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94户未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调查区域农户的种植面积较为分散,从4亩到200亩不等,其中种植玉米作物的耕地面积占总种植面积80.1%,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玉米种植面积占种植玉米作物的耕地面积的68.2%。

1、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36岁到55岁之间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玉米生产;而玉米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比例越大,尤其是自家玉米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规模的,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占75.4%。另外,家庭拥有农机具数量越多的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农机具数量在3台以上的农户,其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达73.8%。从总体情况来看,接受过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关培训的农户较少,只占24.5%,这些农户中72.5%都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可见,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更为强烈。从调查情况来看,该地区秸秆主要用于还田的比例为37.5%,而秸秆主要还田农户的保护性耕作采用率达到了96.2%。

2、农户玉米种植面积与农机具数量对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共同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种植规模小的农户相对拥有的农机具数量也少,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玉米生产的比率较低,例如调查中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的拥有农机具数量在2种以下的农户有45户,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只占37.8%。而种植规模大且拥有的农机具数量多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拥有农机具在3种以上的农户有18户,其中只有2户未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二、计量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本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对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进行分析,(1)个人特征变量,包括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和是否关注农业技术信息;(2)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包括每户玉米种植面积、家庭拥有农机具数量、种植业是否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秸秆是否主要还田,其中每户的玉米种植面积为连续变量;(3)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包括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程度和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预期收入。

根据分析的需要,将农户玉米生产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归纳为以下几类因素的函数。y=f(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随机扰动项。本研究考察的农户选择行为只有两个结果,采用和不采用,所以使用简单的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则y=1,未采用,则y=0。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二)结果分析

从模型结果检验来看,-2倍的对数函数值(-2Log likelihood)=147.360,拟合优度Nagelkerke R Square=0.651,说明该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较好,方程整体效果显著。

1、从农户个人特征变量来看,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与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的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接受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的人更能明白这项技术所能带来的应用价值,更容易接受采用该技术。

户主的年龄以及户主是否关注农业技术信息对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也有一定影响。从前面的描述性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年龄在36~55岁之间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个年龄层次,相较于年轻人和老龄人,思想较为成熟,更能理性的接受采用新技术。而户主对农业技术的关注程度越高,说明其越渴望获得新的生产技术,自然对于新的生产技术接受和采用度也就越高。

2、从农户家庭特征变量来看,秸秆是否还田与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农民都是“理性的小农”,当他在面临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时,会选择能够给他或他的家庭带来效用最大化的方案。因此,如果秸秆有更多的其他用途,尤其是出售和作为牲畜的饲料,人们往往更多的就会抛弃还田的思想,而选择较为实际的用途。

而每户玉米种植面积与家庭拥有的农机具数量对于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规模经济理论指出,一定时期内,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从前面的描述性分析中可了解,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往往拥有农机具数量越多。足够的规模,更能利用农机具实现规模化经营,从而大幅度的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

3、从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来看,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带来的预期收入对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预期是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户参与保护性耕作的实施采用既可能给他带来收益也可能给他带来成本,只有当他采用保护性耕作活动的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他才有采用保护性耕作的行为。因此,农户预期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收入增加,则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行为越明显。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是否选择保护性耕作也有较大影响。农户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其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农户对于是否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心理活动通常会经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包括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先进性的认识和知觉阶段,其认知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的沉淀后会形成心理意愿,进而产生选择行为。于是,越是了解保护性耕作的人,更愿意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4、对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没能进入模型回归结果,并不代表其对农户的行为选择一定没有影响。至于为何没能成为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显著性变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对策与建议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及农户对该技术的了解是农民接受该技术的前提条件。

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需要一个过程。发达国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场主一般需要5~7年的试验示范,才能将保护性耕作转变为自觉行动。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难度。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各层面的培训宣传工作,注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骨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

(二)秸秆的还田用途是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本质保障。

采用一项技术,就不能少了该技术得以实施的必备条件,单有意愿,还需要客观条件予以配合。从这次调查的数据来看,阜新地区65%的秸秆主要用于非还田用途,这就需要寻找替代品代替秸秆作为燃料和饲料的能源,留得秸秆去做还田处理。

(三)增收是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因。

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获得最大的收益往往是他们最终也是最真实的追求。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首先要确保这项技术能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因此配合先进的农业机械,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多方应用良种、科学施肥等农艺栽培技术,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和推广产田的质量和效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旱作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户的选择行为对其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通过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技术的相关培训、秸秆是否主要还田,以及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预期收入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logistic模型,农户,行为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启荣:“城郊农户处理农作物秸秆方式的意愿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5)。

[3]朱希刚:《中国粮食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4]刘志刚、吕杰:“辽宁省玉米生产技术选择与效率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1(6)。

[5]刘万利等:“养猪农户采用安全兽药行为的意愿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1)。

[6]李奇峰、张海林等:“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榆树县为例”,《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

辽宁省阜新市 篇8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管道输送,工艺优化,TGNET,管道储气能力

1 方法

方案一:输气主干线管径初选为DN750, 模拟计算相对较高输气压力的工况;

方案二:输气主干线管径初选为DN800, 模拟计算相对较低输气压力的工况。

2 工艺方案

为满足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一次性实施, 最终实现向辽宁省的辽中、辽西等大中型城市供气的计划, 本项目确定气体流向方案为:一条主干线、一条次干线供气方案。具体输气方案如下:

阜新-沈阳-鞍山主干线:本段管线的设计输气能力为28.8×108Nm3/a, 相当于864×104m3/d, 供应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地区。

阜新-锦州-葫芦岛次干线:本段管线的设计输气能力为8.4×108Nm3/a, 相当于252×104m3/d, 供应锦州、朝阳等辽西地区。

其余2.8×108Nm3/a, 相当于84×104m3/d, 直接由阜新首站供应阜新市。

2.1 工艺描述

阜新首站接收煤制天然气项目来气为1200×104m3/d, 来气压力2.2MPa, 来气温度为37℃, 经过滤分离后其中84×104m3/d的气体经交接计量向阜新市供气, 其余煤制天然气经压缩机增压, 增压后的气体采用空气冷却器冷却后分别进入阜新-沈阳-鞍山主干线和阜新-锦州-葫芦岛次干线。

2.2 工艺计算

输气管线的起输压力需要根据输气量、用户末点压力要求以及输气管径的选用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节计算考虑管道的季节性调峰, 模拟计算时按最大调峰气量, 即正常输量的1.2倍进行计算。业主已经跟各目标城市燃气公司达成均匀供气协议, 故本次计算只考虑稳态均匀供气。

对于长距离输气管道通常考虑高压气体输送工艺。本工程阜新至沈阳段输气管线长度约128km, 输气距离较短, 且沈阳周边城市用气压力较低, 同时考虑本工程输送的煤制天然气含有H2, 为保证管道运行安全, 宜尽量降低H2的分压。由此本工程不考虑采用过高的气体输送压力, 本工程依据各用户压力需求情况以及管线输送压损综合考虑输气管道的规格。

本节的计算中只考虑在最大调峰气量下对相应管径管道的起输压力要求, 从而确定压缩机的选型依据, 决定管线的设计压力。

通常情况下, 起输压力高会减少输气管径, 降低工程投资, 但同时增大装置的运行费用。为综合评价输气管道工程的效益, 考虑两个工艺方案的计算:

方案一:输气主干线管径初选为DN750, 模拟计算相对较高输气压力的工况;

方案二:输气主干线管径初选为DN800, 模拟计算相对较低输气压力的工况。

2.3 方案比选

工艺方案一和工艺方案二在气体流向和流量分配上相同, 只是输送气体的起输压力不同。表1对上述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以便推荐经济合理、生产运行稳定可靠的输气管道工艺方案。

通过表1可以看出工艺方案一综合效益较好, 本工程推荐气体流向方案一, 即采用一条主干线、一条次干线分别向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地区和锦州、朝阳等辽西地区各城市供气。管线起输压力为5.63MPa, 输气管线设计压力为6.3MPa。

本工程为煤制天然气工程, 管道工程的输气量宜为恒流量输送。考虑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生产装置每年一个月左右的检修期, 为满足压缩机在特殊情况下的变工况运行及业主要求, 本工程压缩机选用离心式压缩机, 驱动方式选用蒸汽轮机驱动。

2.4 管道储气能力分析

储气能力主要是指末段储气, 即最后一个压气站到末站管道内所储存的天然气, 对于沿途没有设置压气站的管道而言, 是指首站到末站管段储存的天然气。

利用PIPELINESTUDIO2.1 (TGNET7.2) 软件对管道储气能力进行了计算, 所有管线储存天然气合计为5.0×106m3。

4 结语

阜新煤化工项目煤制天然气进站气量1200×104m3/d, 进站压力2.2MPa (g) , 进站温度37℃, 经过滤、分离后有部分气体经交接计量外输至阜新市, 其余煤制天然气进入压缩机增压后进入阜新-沈阳-鞍山主干线和阜新-锦州-葫芦岛次干线, 起输压力为5.63MPa, 煤制天然气由管道输送至各目标城市。沈阳市交接压力为4.0MPa, 其余城市为1.6MPa, 以满足各城市的燃气需求。

参考文献

[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辽宁省阜新市 篇9

市长杨忠林, 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德新会见专家组。副市级干部、阜新皮革产业推进组组长柳树杨主持座谈会。

专家组先后听取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阜新皮革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实地考察了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部分重点企业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 并与有关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和部分骨干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共同研讨阜新市皮革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共性问题。

专家组认为, 近年来, 阜新将皮革产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精心培育, 重点扶持, 高起点、高规格建设, 产业群体日益壮大, 产业链条趋于完善, 环保措施得力, 效果明显, 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实地考评。

辽宁省阜新市 篇10

勘查工作区位于阜新市北部, 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塔营子乡, 南距阜新市约50公里, 北距彰武县约40公里, 阜新至平安地公路从工作区中部通过, 平安地至各主要矿点均有乡间或田间道路相连, 交通较方便。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是白垩系义县组, 岩性为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中酸性-酸性和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 在工作区的东南部大面积分布。其次是白垩系沙海组, 在工作区的西部零星分布, 岩性为灰紫色复成份砾岩、夹杂色砂岩、粉砂岩及砂质砾岩。

2.2 变质岩

区域上出露的变质岩主要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及零星分布于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之中太古宙变质表壳岩。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为小牵马岭片麻岩,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西部, 其岩性以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主, 石英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次之;太古宙变质表壳岩主要岩性为麻粒岩, 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中元古代魏家沟组变质岩出露在工作区的北部及南部, 主要岩性为大理岩、千枚岩, 其原岩为浅海相陆源碎屑岩。

2.3 岩浆岩

区域上岩浆侵入活动强烈, 其中四堡期侵入岩发育在工作区及其周边, 主要岩性为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和灰白色斜长花岗岩;海西期侵入岩发育在工作区的南部, 岩性为青灰色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印支期侵入岩发育在工作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斑状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期侵入岩发育在工作区的南部和北部, 主要岩性为灰白-肉红色粗、中、细粒二长花岗岩。

2.4 构造

区域上构造活动频繁, 期次较多, 具有十分复杂的演化历史。其中规模最大, 活动最强烈, 形成宽度最大的是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带内岩石遭受到强烈的变形作用, 形成规模巨大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 由于海西、印支和燕山早期花岗质岩石的大面积侵入, 东西向韧性剪切带遭受强烈的破坏, 目前仅在该区的北部呈较大的残留体状态分布;其次为燕山晚期的东西向、北西向脆性断裂带, 带内岩石为多为构造角砾岩, 硅化强烈, 有石英脉形成, 发育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主要的断裂有八楼子断裂, 八楼子北山断裂, 下勿呼土断裂等。

2.5 区内矿产特征

区域矿产以金矿为主, 其次为铅锌、铜矿, 但其规模较小。代表性矿床为紧邻工作区的八楼子金矿, 其矿化类型顶部为石英脉型, 底部过渡到蚀变岩型。区域上还存在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 如紧邻工作区的颜家沟南山地段, 目前发现的矿化规模较大、品位较高, 有关工作正在进行。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工作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系义县组地层, 分布于塔营子西北部。分两个岩性段, 上部岩性段为火山喷溢相岩石, 岩性为安山岩、安山角砾岩夹凝灰岩, 玄武岩、玄武安山岩, 下部岩性段为沉积岩, 其中上部为砂岩夹凝灰岩, 下部为复成份砾岩。

3.2 构造

测区位于近东西向赤峰-开原构造带内, 测区太古宙变质岩系经受了多期次韧性变形, 构造再造作用强烈, 现今显示的面状构造是多次韧性再造和构造就位的结果。测区北部出露的中元古宙沉积岩、侵入岩均遭受了强烈的韧性构造改造形成糜棱岩。

3.3 侵入岩

主要有四堡期变质闪长岩、黑云斜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 海西期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印支期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 燕山期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含斑二长花岗岩。及脉岩主要有花岗斑岩、细晶花岗岩、闪长岩、正长斑岩、伟晶岩及石英脉等。

3.4 变质岩

区内主要出露太古宙、中元古宙变质岩系。太古宙徐家沟片麻岩和中元古宙颜家沟黑云斜长花岗岩。其内的以透镜状、扁豆状、椭圆状、不规则团块状分布的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等划归为太古宙变质上壳岩, 不规则团块状分布的大理岩等划归为中元古宙浅变质沉积岩。

3.5 围岩蚀变特征

硅化:在构造断裂中主要表现为硅质带和次生石英的形成, 与绢云母共生。绢云母化:在断裂中较发育, 多呈团块状、网脉状沿硅质带内的裂隙面分布。绿泥石化:不发育, 仅在个别钻孔中见到, 呈细脉状、薄层状分布于裂隙或岩层的接触面附近。黄铁矿化:上押京地区黄铁矿十分发育, 但这些黄铁矿结晶程度较高, 多呈立方体形式分布于岩石、次生石英或构造带内, 与金矿关系不大。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呈浸染状、细脉状分布的黄铁矿较少。高岭土化:在灯笼营子-八楼子带十分发育, 多呈团块状、条带状分布于矿碎的岩石中, 其它地区不发育。碳酸岩化:在全区普遍发育, 常呈细脉状及网脉状分布于破碎岩石构造破碎带中, 在构造破碎带中常呈角砾岩的胶结物出现。石墨化:仅在上押京地区的东西向构造中出现, 可能与构造两盘的含石墨地层有关。萤石化:在大、小于家堡子一带的东西向及其次级构造中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

4 矿化特征

矿化主要产于八楼子-上押京地区的北西向构造中, 构造带规模较大, 局部地段硅化强烈, 地表见有低品位金矿化, 一般金在0.2-0.5 g/t, 最高0.8g/t。钻孔中见有多段硅化带, 并见有黄铁矿化、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等蚀变。本区的F2构造向西北延伸与八楼子金矿的主控构造相连, 既二者属同一构造, 而八楼子金矿化与铅含量呈正相关, ZK0-1号钻孔中的F3构造铅也有明显的增高现象,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较好的金矿化, 但从F3构造与八楼子控矿构造的关系上看, 仍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5 结论

本区域是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并存的地区。紧邻工作区的八楼子金矿位于北西向脆性断裂带内, 该断裂带向东南延入上押京地区。区域上东西向构造糜棱岩带的主要发育区, 具有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找矿前景, 因此在关注断裂构造成矿的同时, 应加强对构造糜棱岩带的研究。本区域围岩蚀变比较发育, 可作为找矿标志。

摘要:八楼子-大巴沟地区金矿矿化主要产于八楼子-上押京地区的北西向构造中, 构造带规模较大, 局部地段硅化强烈, 地表见有低品位金矿化。本区域是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并存。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岩化、石墨化、萤石化、找矿标志明显, 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成矿条件,金矿,地质特征,八楼子-大巴沟

参考文献

[1]辽宁核地地质调查院, 辽宁省阜蒙县八楼子-大巴沟地区金矿普查报告[R].阜新:辽宁核地地质调查院, 2011.

[2]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R].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

上一篇:足球课教学改革下一篇:新闻人应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