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汉语学习

2024-08-18

基础汉语学习(精选五篇)

基础汉语学习 篇1

在民族地区, 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而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在高中教育阶段, 熟悉掌握汉语, 对学好数理化等其他科目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目前, 西藏高中汉语教学基本上以高考和升学率为标准, 沿袭传统模式, 高一、高二教师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教课文, 高三进行知识点提炼和总结。大量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留在高三进行突击性、填鸭式的教学, 高一、高二阶段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讲读教材选编的课文。有些课文缺少知识性文学性, 有些课文又过于高深, 对这样的篇目精讲、细讲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方式落后, 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语言素材积累过少, 时间资源极大浪费,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缓慢, 新课程改革难以深入等现象。如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合理调整知识结构,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则西藏高中的汉语教学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效提高汉语教学实效, 从宏观角度说, 关键是转变汉语教学的传统模式。结合《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关于“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 同时兼顾人文性”的定性,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不断提高汉语教师素质

鼓励广大汉语教师树立课改意识, 转变教学理念, 特别是创造条件, 让更多的汉语教师参加新课改, 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特别重视汉语教师汉语素养的提高, 以汉语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平台, 有效提高教师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汉语文化理解能力、汉语教材掌控能力及汉语课堂驾驭能力。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 引导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 鼓励汉语教师切实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 用科研指导自己的汉语教学。

(二) 不断加强汉语教材建设

目前, 我区高中汉语教材虽然是参照新的汉语课程标准、在汉语教学法和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下编写的,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但教材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与汉语教学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取决于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生源水平、地区差别等因素。对汉语教材的适应性是影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学质量及制约汉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急需对当前汉语教材做出客观评价, 并组织权威专家、学者, 结合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进一步完善, 既顺应西藏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又适应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 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三) 不断完善汉语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 从学校层面上讲, 教学工作的重心主要在高考上, 教学管理者关心的是高考升学率, 因此对教学的评价基本以学生成绩为主。汉语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一是对汉语教师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主要包括学生汉语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过去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 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包括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无法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学习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标准不太可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劳动成果, 既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又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因此, 对汉语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建立以汉语教师自评为主, 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从微观层面讲, 要有效解决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不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还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 合理调整知识结构

有效总结、提炼高中阶段要掌握的汉语知识点, 例如字词、修辞、标点、句式、各种文体特征及相关知识、文学常识等, 把最重要的知识点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师对教科书的驾驭能力, 整合教材, 精选课文, 剔除教材中非重点且可读性不强的文章。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 让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汉语知识, 并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将每个篇目的教学当做是一次阅读训练, 巧设问题, 强调答题技巧。通过有选择性的教学, 节约下来的教学时间可用于大量补充课外阅读, 加大学生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三年的统筹协调, 极大地节约了教学资源, 减轻了学生负担, 避免了做无用功。

(二) 积极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方案强调三维课程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现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结合。在统筹兼顾三维目标的同时, 每节课的目标确定不能过多过杂, 突出每堂课的重点目标, 并在每课时结束前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量, 以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和达到的程度及后续弥补措施, 为下节目标的确定做好准备, 注重每节课目标的连贯性。三维目标的每一次实现可分节进行, 以单节课目标的实现作为积累, 从而实现阶段性教学目标, 并以阶段性目标作为基点, 进而实现教学总目标, 使每节课都是高效的课堂, 有收获的课堂。

(三)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根据汉语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有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富有情趣的课堂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带领学生走进课文, 开阔视野, 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课文情境。汉语有自身的课程特点, 文字的表现力有时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 比如戴望舒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我们就很难用直观的视觉手段表现, 而只能让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因此, 要在注重学科本质特点的基础上, 避免为用而用、盲目“拿来”和以辅代主,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辅助汉语教学。

(四) 因地制宜拓展阅读

多数农牧区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非常有限, 视野较狭窄, 除了教材外几乎不再接触其他语言材料, 但大量阅读对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尤为重要。因此, 教师要想尽办法, 为学生提供语言阅读材料。为节约资源, 教师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必须既贴近学生实际, 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留有提高的空间。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 给出思考题目, 要求做好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 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段落或篇目, 使学生从中学会独立阅读和多种阅读方法, 做好语言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五) 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合作探究、网络搜索进行汉语实践, 提高汉语水平。通过开展汉语角、板报和手抄报、朗诵会、讲故事、演讲比赛、课堂讨论、辩论会、组织读书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汉语实践活动, 使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 拓宽学习渠道, 营造运用氛围, 鼓励督促学生更多地使用汉语交流, 创造浓厚的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开发书法、古诗文赏析、现代文阅读等校本选修课程, 进一步提高基础较好学生的汉语素养。

总之, 在西藏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积极转变的进程中, 高中汉语教学地位特殊, 影响深远, 大有可为。对此,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 还要积极探索。特别是结合新课改, 笔者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教学理念, 拓宽教学维度, 不断探索和尝试, 努力提高高中汉语教学水平。

摘要:在民族地区, 汉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熟悉掌握汉语, 对学好数理化等其他科目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合理调整知识结构,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汉语教学实效。对此, 应在调整知识结构、拓展课程资源、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展阅读、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中汉语,教学水平,基础地位

参考文献

[1]乃比江·阿不力孜.新课改背景下汉语教师基本素养及学生汉语能力培养举措[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10 (03) :113-114.

[2]王江风.汉语教学之我见[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3 (02) .

汉语基础1 篇2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补修课程)形考作业题

(一)姓名:

学号:

古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著者是()。

2.根据六书理论,“悲”字是()字,“武”字是()字。3.假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慎说的“()”的借用,称为“(一种是“()”的借用,称为“()”。

4.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达。

二、选择题(选出下面各句中加黑字的正确解释)

1.厉王虐,国人谤王。()

A.诽谤 B.议论过失 C.讥讽

2.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A.逃走 B.散步 C.跑 3.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A.货币 B.货物 C.礼物 4.将吏被介胄而睡。()

A.熟睡 B.坐着打瞌睡 C.睡觉 5.刑法深刻,它政被乱。()

A.深入

B.深沉 C.严刻 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A.臭味 B.汗味 C.气味 7.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A.军队

B.兵器 C.士兵

”;)8.乃以吴广为假王。()

A.假的 B.暂时代理 C.假装 9.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A.大王 B.用王道统一天下 C.国王 10.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A.眼睛 B.使眼色 C.眼光

三、古文标点翻译(给下面一段古文标点并翻译全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现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1.语音具有的三种属性分别是()、()、()。

2.根据字体特点和发展顺序,汉字字体大致可以分为()、()、()、楷书四种。

3.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最小单位是()。4.同义词可分为()和近义同义词两类。5.汉字的结构单位可分为()和()两种。

二、解释下列成语中加黑加粗的字

1.无法无天 2.亡羊补牢 3.独树一帜 4.不速之客 5.图穷匕见 6.川流不息 7.无声无臭 8.刚愎自用 9.同仇敌忾 10.墨守成规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1.他办事十分武断,深得群众拥护。2.我国石油的生产,现在已经能自给自足了。3.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刻苦钻研、勤奋好学。4.谁也没有想到她当了三年打工妹出身。5.同学们把任务已经完成了。

汉语基础#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1.《说文解字》 许慎 2. 形声 会意 3.本无其字 假借字 本有其字 通假字 4.信 雅

二、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C 7.B 8.B 9.B 10.B

三、古文标点翻译

标点: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翻译:晋平公问师旷:“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晚了为什么不举蜡烛呢?”晋平公说:“那里有当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师旷说:“我那里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出升的太阳,壮年时好学习如同中午时的太阳,老年时好学习如同举着的蜡烛的光明,谁说举蜡烛的光就不行呢?”晋平公说:“很好。”

现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1.物理性质 生物性质 社会性质 2.篆书 隶书 草书 3.音素 4.等义同义词 5.笔画 偏旁。

二、解释下列成语中加黑加粗的字

1.天:指天理 2.亡:指丢失 3.树:树立 4.速:邀请 5.穷:完 6.川:河水 7.臭:气味 8.愎:顽固、倔强 9.忾:愤怒、愤恨 10.墨:墨翟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1.改为:他办事十分果断,深得群众拥护。原因:前后句感情色彩相互矛盾。

2.改为:我国生产的石油,现在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原因:搭配不当。

3.改为: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习惯。原因:结构成分不完整。

《基础汉语》教学处理思考 篇3

孟艳丽主编的《基础汉语》是面向全军外训单位预备教学的通用教材,适用对象为汉语零起点或者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军学员,是外军学员最直接接触的汉语教材之一,目前全军各大教学单位基本采用了该教材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此套教材,既有语言技能类的基础训练,又有文化知识的专门培训,涵盖了对外汉语基本学习内容,体系非常完备。它分为入门篇和初级篇两册,每册20课,由于该课本是对外军学员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是最有利于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以及军队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主要选取《基础汉语》入门篇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这部教材,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特别重要的开启意义。

二、《基础汉语》入门篇涉及的文化内容类别

到目前为止,由于正式的文化大纲尚未出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不像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那样明确而完整。正是因为如此,在文化的分类问题上学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我们目前采用《中国文化教学大纲》是由卢伟为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而制定的。他将中国文化中的三种文化项目(言语行为模式、非言语行为模式和当代国情与古代背景知识)分为10个总类,31个子类,总共涉及190个文化素(下文简称“190文化素”)。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是目前中美两国教育部之间最大的教育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通过网络为美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和中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服务。“190文化素”是最新的文化体系研究成果,受到美国文化教学理念的直接影响,建立在中美合作以及充分的中美文化对比基础之上。“190文化素”也存在不足之处,它仅是对一部教材中具体使用的文化点的归纳、梳理和整合,而且也没有对其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级。另外这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新的总类和内容。不过,“190文化素”包括总类、子类和具体的文化因素,分类较为全面。本文将以“190文化素”的分类为依据,具体分析《基础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化的层级问题。

在进行考查时,我们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提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桂诗春、宁春岩认为,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事物适合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而那些较稳定一致的、能辨认出来的处理方法和能量化的结果则适合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以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主要从《基础汉语》课文入手,以词汇为主要依据,从教材中提取相应的中国文化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统计。由于词汇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类时必须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另外,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词汇的语义也有一定的客观性,而且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词汇、功能、语法大纲,这些则是我们对文化内容进行定量处理的基础。总而言之,定性、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更有说服力。

根据卢伟“190文化素”中的十大文化类别的划分,我们提取了《基础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并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对于重复出现的文化内容,比如社会交际类的打招呼、致谢等,只算作一个。对于看似不同但实际相同的文化内容,如王老师、赵队长等,也只算作一个,记为“姓+职业”。对于同一篇课文中出现的一系列相关文化内容,如馒头、饺子、包子等,也只算作一个。

此外,任何的分类都可能是交叉和兼容的,同一文化内容从不同角度看可能属于不同类别。因此笔者从课文入手,结合具体语境对文化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最终确定其类别,以尽力确保文化分类及统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基础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类别的具体划分,详表1(见文后)。

通过表1,我们发现《基础汉语》入门篇共涉及36个文化点,总量偏少,以当代文化内容为主。文化内容分布比较平均,几乎每一课都会涉及一处文化内容。文化点主要出现在课文部分,语法、注释部分也有对课文中相应文化内容的解释说明,但数量较少。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基础汉语》入门篇中涉及的文化内容的类别分布情况,笔者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制作了表2(见文后)。

总而言之,《基础汉语》入门篇中涉及的文化内容总量较少,类别也不够全面。考虑到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限,这样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将我军的一些基本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包括军兵种的介绍,军队军衔和职务,这在以往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的,这主要是由该本教材的使用用途和范围所决定。从另一个角度也补充了我军文化形象地一个窗口。总体来讲,由于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偏少,又缺乏相应的文化解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适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补充,才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建构起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不至于以偏概全。

三、《基础汉语》入门篇中国文化构建策略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包括教师对待中国文化和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汉语学习者理解乃至依附中国文化的引导。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王志军认为,教师应当具备“多元共生意识、平等对话意识、求同存异意识、文化对比意识和文化诱导意识”。在这五种文化意识中,前三者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文化动机诱导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才能够很好的确保对外汉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其次,对外汉语教师应增加中外文化知识储备,掌握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具备优秀的汉语交际能力,这是对汉语教师的首要要求。此外,汉语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对比语言学知识,例如,了解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异同,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其母语的负迁移等干扰。以上都是针对汉语教师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关于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刘晓梅认为,汉语教师除了应当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解释制约交际行为的深层次文化因素的能力,在文化对比中挖掘文化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帮助学习者尽快消除文化冲突。

中国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曾经的,也是当下的。历史上形成的行为方式发展到现在必定具有时代的影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形成一种文化特色。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渐渐传播开来,更重的是要让外国学生理解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这对良好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才是最重要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介绍中国文化,目的是为了能够建立起中国文化形象这一重要的世界形象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教材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具备分析教材中的编写思想的能力,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是对入门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课文直接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这样的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合情合理的分析,向学习者展现全景式的中国文化,帮助他们全面、深刻的认识中国文化,从而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基础汉语学习 篇4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36-01

随着双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目前汉语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等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汉语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汉语文化知识已经成为当代非汉语专业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师要认真地引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快速入门

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汉语文化背景差别很大,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些汉语的基础知识,而有的同学基础很差。学生学好汉语的自信心不足。由于学生接触和使用的都是民族语,直接学习汉语产生了严重的学习障碍。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汉语教育,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自然跨越“拼音关”、“识字关”、“说话关”、“阅读关”、“写作关”,逐渐导致汉语学习困难学生的产生并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面对这样一些汉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同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尽可能的增加生词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单词。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地引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快速入门,使他们在理解基本基础上同时学会应用汉语,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又培养了他们汉语表达能力。

二、汉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有些汉语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较低。教师具有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文化素养较低。虽然有的教师汉语发音标准,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等,但由于大部分教师自己接受的是母语文化教育,所以对教材中蕴含的相关文化知识和内容不了解。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情进行教学。部分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较低,教师却不能根据学情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教学。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如:知识面、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等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教师应确立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决心,一本书讲一辈子的状况早就结束了。可见,不断革新知识是教师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积极参加科研开发工作,由于汉语教学的工作量很大,许多教师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中,却没有时间承担科研开发课题,但是科研是教学的源泉。如果不参加科研开发工作,就会很快落在后面,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教师在科研课题中可适当的吸收一些学生参加,从一方面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接触面广,学习和吸收能力强。这样可以做到教师和学生相互映辉。

三、课堂教学中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傅领进门,学问在自身”,可见,整个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起着内因的作用。

1、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堂是接受知识最直接、最捷径的手段,在课堂上可以听到教师对单词内容的讲解,避免走弯路。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自由散漫,经常不听课,甚至到课程结束时连任课教师都不认识,如果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一方面学生要自身约束自己,坚持按时听课,另一方面应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

2、认真按时完成作业。通过做作业,学生可以发现学习汉语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断寻求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据了解,目前很多同学的作业处于一种应付状态,抄袭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目的就是混个平时成绩,最后勉强弄个及格。所以,一方面,汉语教师应加大对作业的管理,发现抄袭作业的现象应予以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由于汉语基础教学涉及的学生班数多,人数多,作业批改量很大,应配备有合理数目的助教帮助批改作业,这样,既可以使作业批改比较细致,也容易发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四、要提高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汉语的课堂上,一位优秀的汉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的进度,做到因材施教,随机应变,要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正确的表达方法,并且要能做出文化上的分析。

在语言教学中教授文化,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汉语,从而进行有效地交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明确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使学习者在交际中的表达符合语言的各要素规则外,还应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让他们说出来的话得体,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还可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或实践,使他们可以学习到蕴含着文化因素的语言知识,同时激发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兴趣。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汉语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

基础汉语学习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效果;探索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91-02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社会、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因,虽然整体上实现了校校有汉语教师,进大学先上一年到两年的预科,语言达到要求进入专业学习等措施,但由于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普遍缺乏有关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意识不到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常常出现教师讲不透、学生学不明白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由于缺乏汉语语言学知识、文化知识和汉维对比语言学知识,教师对复杂的汉语现象难以把握,无法准确得当、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讲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激励、促进和辅导作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任务繁重,但部分时间被占用,缺少自我学习以及进修提高的时间和机会,更不能及时获悉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模式的深化和拓展,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2.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观念陈旧

教育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2l世纪是教育的创新世纪,这种创新的教育理念热切呼唤着创新型的教师。但是,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经济发展迟缓,信息技术落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固步自封。此外,汉语教学属于地方课程,中小学汉语教师参考书籍相对缺乏且更新速度缓慢,以及信息闭塞,学术交流少,难以及时获得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承担汉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很难获得进修或者外出学习的机会,严重阻碍了汉语教学的发展步伐。汉语教师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墨守着传统,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单向的教育活动,教师讲解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言教学进步缓慢,收效甚微。

3.汉语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未能有效结合

现在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一味地灌输,不厌其烦地讲解,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很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很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教学效果不佳,致使学生活泼好动的本性被压制,创造型思维被扼杀,参与欲望和成就欲望遭到无情冷落。尤为严重的是:教师单一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效果,缺乏对课下以及课外活动的参与和关注,不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兴趣索然,对汉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心理学研究证明,好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越高,就越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营造形象生动、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弥补民族地区汉语硬件环境的缺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成功的愉悦,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汉语教学效果的若干举措

在对现有的少数民族汉语言教育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转换教学模式,创新汉语言教学模式,开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新局面。要想彻底根治长期以来形成的顽疾,全面提高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学质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汉语教学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来对待,要成立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充分依靠各地师范院校的师资力量,大范围地进行汉语教学调研,找出症结所在,制定出长远的和阶段性的整改措施,从而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1.成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分管教育工作

通过小学汉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汉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院校汉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的分工协作,建立完整的大、中、小学教学体系,使大学基础汉语教学与中小学汉语教学很好地衔接起来,以求小学、中学、大学汉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能稳步提高。同时,必须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将整个汉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目前值得注意的是,大、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改革还处于各自为政阶段,或者说,还没有有机地、科学地衔接起来。在小学阶段应解决的问题,不要带入中学;中学阶段应解决的问题,不要带入大学。要避免重复,缩短“补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形成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育稳定健全的教育机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开创良好互动的新局面。

2.加强对汉语教学的管理,强化汉语教学建设

针对当下汉语教学实际,首先应当积极建立科学规范的汉语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以适应具体的教学要求,这也是提高汉语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中,通过对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吸收优秀的教学理念,以探索出能够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和措施,完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实教学管理控制模式,从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第二,通过研究中心在进行汉语教育教学观念大讨论,要分片包干,分步骤分层次进行宣传和讨论,要转变各地汉语教研员的观念,其次是骨干教师,最后是广大教师,通过系统激烈的讨论,积极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最优途径,提升汉语教学水平。

3.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的培训网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繁重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但不能因此削弱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在抓好师资培养工作的同时,搞好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严格对教学的监控,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并使之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汉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高学历层次的教师。不少人认为,预科汉语教学用不着高学历,让硕士、博士教预科汉语完全是大材小用,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抓好学校汉语教学是不能想象的。

总之,为推动汉语教学改革,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汉语教学实际的相关文件,稳步推进汉语教学改革,只有不断地改革,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教学才有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有可能持续向前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才可使汉语教学出现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李维.课堂教学理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张连仲.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于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下一篇:误上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