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

2024-08-27

中国种业(精选十篇)

中国种业 篇1

所幸, 我们有一批甘于坚守奉献、勇于登高望远的“种业人”, 就如我们本期介绍的卢洪、贾赣萍和归黎明, 他们或是从国外育种公司回国、投身国内育种业的“海归”高级人才;或是在育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经营水平上了一定规模的土生土长的育种精英;或是“半路出家”、子承父业、在这个领域埋头苦干、闯荡出自己一片天地的种业“大拿”。正是有像他们这样千千万万的中国“种业人”, 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种植业输送优良的种子资源, 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不断地攀登育种科技研发的高峰, 让我们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的确,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 我们有这样一批甘于奉献、埋头苦干的“种业人”, 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种业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 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上还有巨大差距, 在政策环境方面存在不足。

从育种技术手段来看, 跨国种业大公司在分子育种领域尝试了大概25年, 成熟使用该技术大约15年, 而我国种业公司的分子育种还未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从研发投入水平上来看, 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201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亿美元和15亿美元, 而国内种业公司, 与国外公司相比投入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而且在种业人才的待遇和科研氛围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有差距, 并不一定是坏事, 关键是我们要怎样面对这种差距。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还是增强紧迫感、奋起直追?中国“种业人”再次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像卢洪一样, 我们有一大批具有高学历、在海外大型跨国育种公司工作经历的科学家正在投身中国种业, 他们将国外先进的育种理念、育种技术、育种流程、育种平台引进国内, 使得近些年来我国的种业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通过搭建科研公共服务大平台, 为我国的育种公司提供最前沿的育种科研服务, 为我国育种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国家对种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加强, 尤其是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把我国种业定位为“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 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 对我国种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现中国“种业梦”, 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一批批的中国“种业人”。他们或是像卢洪那样的海外高知人才, 将国外最先进的育种技术带回中国, 引领种业的发展方向;或是像贾赣萍、归黎明一样, 延续着传统的育种、制种方法, 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种植业输送优质的种子资源。先进理念、现代技术手段也好, 本土技术、传统经营模式也罢, 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捍卫着中国的种业安全、粮食安全, 助力着中国“种业梦”的实现。中国的“种业人”要基于当下, 为我国种植业提供质高量足的种子资源, 更要着眼长远, 利用现代化的育种手段, 提高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新闻稿 篇2

(撰文:阚玉敏;摄影:韩思宁)

5月26日18:05由农民日报社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介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科技苑》栏目中播出。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副部长余欣荣出席本次活动现场并为获奖人颁奖。首届“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荣誉获奖者分别是袁隆平、傅廷栋、方智远、谢华安、郭三堆、程顺和、程相文、李登海、张海银、李振声。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院士育种家,也有基层科研院所的育种家和民族种业产业化的先行者。他们心系国家利益和民族需求,他们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在祖国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奉献,他们是大地之子,是为我们所有人仰望的“大家”,是推动中国种业发展和繁荣的“功勋人物”。

本次活动的访谈环节,展示了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的业绩,彰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精神。袁隆平院士讲述了自己每一次激动开心之时,就是中国超级稻每一次有了新突破之时;年逾八旬的老人谈到自己憧憬的下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第四期超级水稻突破亩产1000公斤,这是一位种业大家最最朴实的梦想。没有人不渴望辉煌的成就,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当谢华安院士喊出要打倒自己辛苦培育出的自1986起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一、高产优质的“汕优63”时,从另一方面解读了种业大家的另一种风尚;之所以要打倒它,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担心由于单一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可能导致生产隐患。前辈科学家就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忧虑普通人没有意识忧虑的,他们忘却自身荣辱,心系天下苍生。访谈期间出现了一幅比较有趣的场景:程顺和老先生品尝了工作人员准备的几碗清汤面,随后说出小麦的产区,全场观众拍手称赞。正是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深入的了解,所以尽管祖国地域广阔,程老先生依然能够精确地定位。

活动全过程参与和感受中,大家无不赞叹老先生们的光辉业绩,更惊叹他们苦中作乐的精神,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恒心,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

忘不了,那几十年岁月积累下来的记录;忘不了,那一瓶瓶,一罐罐种子标本;忘不了,那一张张玉米照片,„„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天地为之动容!然而,同样忘不了的,是李振声老先生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的厚望。有这样的前辈,我们自当奋勇争先,发扬和传承种业精神,为民族种业发展出力,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的粮食”出力!

本次活动在歌唱家杨洪基一曲《多情的土地》中落下帷幕。活动结束,却回味悠长: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有一大批老先生探好了路,打好了基础,更有一大批年轻人走了过来,承载着老一辈的种业精神,坚定脚步,铿锵有力地行动,阔步在前进的路上!

我校植物病理系种子病理与杀菌剂药理学研究室17位研究生与种子科学专业10位师生在罗来鑫副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活动的录制活动。活动中得到了学校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信息和交通方面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全体参与师生对学校引导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关注和参与行业和产业科技大型活动的支持服务表示感谢。

(首播:CCTV-75月26日18:05~19:30

走近中国种业 篇3

遍观今日之中国种业,一部“狼来了”的剧目似乎正在上演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外国种企入市中国的种子先蔬菜而花卉,后大豆而玉米,而其他,不断侵蚀着中国种业市场,导致中国很大一部分种企几临举步维艰。由此,扬我民族种业之威时不我待。

洋种子强势入驻中国种业市场着实刺痛着国人的神经,作为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种子市场,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来,已有70多家跨国种企跻入其中,更有高端蔬菜种子市场竟基本被外国公司控制,占有率达51%~60%。拿山东寿光这个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来说,其种植的蔬菜竟然有一半以上用的是洋品种。

中国是农业大国,用种潜力巨大,然而,我们的种业竞争力却并不强大,种业安全问题凸现。

诚然,由于国力的原因,抑或因体制的原因,或因文化的原因,或因某些部门及利益分配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种企从整体上来看,与外国种企相比,在规模上、管理上、持续创新能力上、资本上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傲然地宣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中国种业支撑了我国广大农民的粮食生产,基本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我们的民族种业令中国粮食威胁论悄然哑壳;更何况,至目前为止,是中国的本土种子研发一直支撑着国家农业的发展。

看吧,面对跨国种企于中国市场所渗透出来的强劲竞争优势,在严酷的市场竞争面前,种业安全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和整个种业行业的警醒,他们认识到改革种业体制的紧迫性和提高我国种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一线生产者也逐渐认识到优良品种的优越性,转而变被动种子研发为主动探求新的优质种子;新品种研究机构也树立了超前的育种理念和全新的育种思路。

中国种业 篇4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在农业科技领域奋斗了多年的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近年来, 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良种繁育、加工及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良种科研体系和种子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 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市值650亿元, 仅次于美国, 已位居世界第2位。可以说,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种业大国。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到2015年, 这一市场销售额将突破900亿元人民币。届时, 中国将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 刘旭说。

国际巨头强势进入:民族种业差距何在

然而, 对于民族种业, 国内种业界人士依然有着自己的“忧虑”, 这份“忧虑”来自真切的现实挑战。

自2001年实施《种子法》、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以来, 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业务、抢滩市场。特别是近年来, 国际跨国种业巨头聚集进军我国种业市场并加快知识产权布局, 民族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美国的孟山都、先锋, 瑞士的先正达, 德国的拜耳……截至目前, 世界排名前20的种业外商全部进入我国, 在我国投资设立持有有效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共25家。2001—2011年, 外国玉米种子在我国推广面积由2.3万hm2发展到333.6万hm2, 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比例由0.13%上升到10%。

与跨国公司相比, 民族种业差距何在

专家指出, 与外资种业大举进攻我国市场份额相比, 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 行业发展“小散乱”的现象仍需进一步改善。“从整体上看, 我国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 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 刘旭说。

反观国外的种业公司, 采取的都是以企业为主导、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模式。这一模式使新品种的选育、繁殖、推广环环相扣、有机衔接, 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从而使企业得以迅速扩张。

当前, 面对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面对与种业强国在育种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面对跨国种业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已经迫在眉睫。

种业强国梦想之路: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和人才

5月25日, 北京市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等北京种业十强企业授牌。2012年, 十强企业农作物种子总销售额达38亿元, 占北京农作物种子销售额的75%。

据北京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宝新介绍, 围绕全力发展现代种业, 北京正在努力打造“种业之都”。未来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依托, 集聚科技、资金、人才等种业优势资源和要素, 不断出品种、出企业、出机制, 把民族种业做大做强。

和北京一样, 在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民族种业已经吹响了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的号角, 踏上了从“种业大国”走向“种业强国”的新征程。

2012年, 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生物育种和产业化”专项, 扶持41家企业开展生物育种与产业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减免税收政策, 建立了总额15亿元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农业部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大幅提高了种子企业的准入门槛, 有效推进了企业的兼并重组。

敦煌种业简介 篇5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种子生产量和销售额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国家八部委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玉米制种生产、加工、销售公司。总资产33亿元,分(子)公司28家,行业涉及种子、棉花、食品、房地产、证券投资等领域。公司依托河西走廊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行 “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60万亩稳定的制种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大型种子加工生产线,拥有一整套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从亲本提纯、扩繁、田间去杂、去雄授粉、清杂晾晒到收贮保管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了完善的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委托育种、合作育种、联合开发、合资合作、整体吸纳、买断产权品种等形式,拥有玉米、小麦、水稻等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共六十多个,形成了覆盖全国不同生态区的市场营销网络,年产销玉米、小麦、水稻、瓜类蔬菜、棉花等各类农作物种子近1亿公斤。2006年,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杜邦集团先锋良种公司合资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设立了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利用先锋优势品种,扩大和提升中国玉米杂交种市场份额和品位,市场竞争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公司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又先后投资近4亿元建成建成果蔬制品、番茄制品、包装制品、棉蛋白油脂和脱水蔬菜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生产的番茄粉、番茄酱、脱水洋葱等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的主要种子产品包括有玉米、小麦、棉花、瓜类、蔬菜、花卉、牧草、马铃薯等8大系列、2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棉花相关产品主要是皮棉、棉籽、棉短绒。公司投资建设的棉蛋白油脂项目、使用喷雾干燥技术生产的番茄粉等产品也已投产上市。公司生产的“敦煌飞天”等品牌的种子、棉花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为美国、荷兰、韩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代繁的瓜类蔬菜种子。邀请选聘了2名国内玉米育种专家做指导。目前引育审定的玉米品种有敦玉

46、敦玉10号、敦甜1号等,参加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品种10多份,在各区域表现突出,有望在2-3年内获得国审品种1-2份,省审品种3-4份,并且有一大批苗头表现优异的品种和优秀种质资源,玉米育种后劲较足,成长性较好,为敦煌种业未来科技发展可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公司年玉米制种面积20万亩,在玉米种子产业化领域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2005年开始进行甘肃河西固体废弃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特点和养分含量,固体废弃物开发有机营养改土剂技术、固体废弃物开发盐碱土改良材料的技术的研究工作,于2009年11月由甘肃省科技厅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5月获酒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开始进行了“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百万亩产业化玉米制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的研究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摸清了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土壤速效氮磷钾现状、丰缺指标,土壤速效养分利用系数,土壤供肥量,不同种植年限玉米制种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制种玉米平衡施肥方案,氮磷钾最佳经济施用量和糠醛渣、沼渣、牛粪、生物菌肥、改土营养剂等化肥减量玉米制种技术。研究了制种玉米黑束病、玉米裂轴病、霜霉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玉米苗枯病、大斑凸脐孺孢病害田间危害和识别方法,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制定了河西走廊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累计推广面积2万hm2,新增纯收益为5151.93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10年 8月21 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公司保存了10多个适合制种玉米的复合肥配方,随时可供该项目生产使用,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较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种业硅谷”的土地经 篇6

海南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又是“天然基因库”。每年冬春之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的数千名农业专家、学者汇集海南,进行农作物种子繁殖科研工作。数十年来,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南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11年,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为全国提供水稻、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优良种子突破350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200万公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基地建设用地不稳定、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等问题,成为南繁育种基地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瓶颈?

海南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启动了一批建设项目,如南繁科研公共开放实验室项目、南繁转基因释放区项目等,而且正抓紧研究策划其他南繁基地建设重点项目,争取得到国家支持,努力把宏观政策、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通过实施重点项目推动南繁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同时,海南省国土部门将南繁育种科研试验基地4万亩、南繁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建设统一纳入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重点建设。

据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规划与耕地保护科何海英科长介绍,前几年三亚市国土部门投资15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61公顷。三亚市国土部门还积极配合,在国营农场争取用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等。2011年为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新增基地用地2300多亩。

“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排涝沟的疏浚,灌溉渠的修建,使南繁基地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以往一下雨种苗就会被淹,自从土地整理项目后,排灌都畅通了,土地整治功不可没,很感谢国土部门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重点打造一大批土地整理项目,目的是大力推动和服务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五年来共在三亚、乐东等地为南繁育种基地提供了9600亩新增耕地。该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该省将规划开发3万亩南繁育种基地。

海南省长期坚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独特的耕地资源优势,为国家建设了宝贵的南繁育种基地,为全国大中城市生产供应了大批量冬春瓜菜、热带水果等优质产品。

下一步海南省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机制,综合治理,缓解耕地保护压力;提高耕地质量、提供土地利用率,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加强农用地管理,扎实做好农业用地开发。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切实抓好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监督落实,继续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执行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王业侨表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是服务南繁育种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后,海南省还将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尤其是服务南繁基地建设,要精心设计、集中投入、打造高标准南繁基地,以小资源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畜禽种业》理事 篇7

主任委员:

张延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原任)

委员:

吴常信中国科学院院士

熊远著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子仪中国工程院院士

盛志廉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马宁 (女)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赵有璋甘肃农业大学教授

陈瑶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杜玉川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英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梅方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陈幼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冯维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许尚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李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杨炳壮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研究员

陈宽维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

宫桂芬 (女) 中国畜牧业协会农业推广研究员

陈化兰 (女)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理事单位

王家圣湖北桑梓湖种猪场场长

田赋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柴国祥北京金星鸭业中心总经理

李如冲宁夏农垦鲁宁小尾寒羊种羊繁育中心总经理

苏雷云南中科胚胎工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曾浩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主任

陈国宇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猪分公司总经理

陈建峰托佩克 (中国) 国际种猪公司总经理

林印孙江西正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姚彤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朝阳北京四方顺通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屠友金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维军河南华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伟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种鸡场场长

任相全山东得利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世伟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主任

李建生内蒙古超大畜牧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董领全新疆玛纳斯新澳肉用种羊纯繁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欣爱山东省莒南县东峰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孙旭初丰城市鹌鹑良种繁育场总经理

许典新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站长

余弟和安徽和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清伟重庆市渝太Ⅰ系猪原种场总经理

《中国种业》 篇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895X,

邮发代号:82-13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亦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订阅, 挂号需每期另加3元。

地址: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种业编辑部

电话:010-82105796 (编辑部)

010-82105795 (广告发行部)

传真:010-82105796

网址:www.chinaseedqks.cn

《中国畜禽种业》理事会 篇9

张延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 (原任)

常务理事长

孟宪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常务副理事长

殷久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秘书长

杨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副理事长

王家圣湖北桑梓湖种猪场场长

王振华湖北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赋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孙皓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余泽君武汉天泽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北辰北京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燕平北京金星鸭业中心总经理

李加福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种鸡场场长

李如冲宁夏农垦鲁宁小尾寒羊种羊繁育中心总经理

李红发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雷云南中科胚胎工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邵世义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主任

陈世富辽宁海城市世富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国宇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猪分公司总经理

陈建峰托佩克 (中国) 国际种猪公司总经理

林印孙江西正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姚彤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朝阳北京四方顺通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禄强四川省德福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郭庆江山东爱佳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

屠友金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文勇四川铁骑力士集团董事长

樊维军河南华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务理事

刘伟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种鸡场场长

宋先忱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副主任

张世伟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主任

李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种猪场教授

陈方斌樱桃谷农场 (香河) 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利北京长城丹玉畜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云飞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尚根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董领全新疆玛纳斯新澳肉用种羊纯繁有限公司总经理

赖学连内蒙古超大畜牧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潘欣爱山东省莒南县东峰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魏春儒石家庄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谢蜀扬北京世新华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理事

尤克强北京达尔曼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军北京桑普科澳饲料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科澳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军四川成都吞拿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照度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刘晓峰中国种畜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旭初丰城市鹌鹑良种繁育场总经理

许典新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站长

余弟和安徽和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清伟重庆市渝太Ⅰ系猪原种场总经理

张世仁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祖代种鸡场场长

李宁华广西宏华生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春根江西省吉安市春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汪翔广州市奶牛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鸿淳吉粮集团天鹏农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瑞臻福建省永安市大展牲畜有限公司董事长

郅英祥山东祥伟鹅业 (郓城) 发展基地总经理

娄连明北京精育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

施克非辽宁昌图金秋豁鹅原种场总经理

郝有彪山东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恒宁夏恒泰元种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袁树国吉粮集团天鹏农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总监

曹金泉浙江省海盐县曹金泉长毛兔良种场场长

盖永增山东莱阳春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欢迎订阅《中国种业》杂志 篇10

《中国种业》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中国种子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覆盖行业范围:大田作物、蔬菜、花卉、林木、果树、草坪、牧草、特种种植、种子机械等。月刊, 每期5.80元, 全年69.6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 82-132。亦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订阅, 挂号需每期另加3元。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5796 (编辑部) 010-82105795 (广告发行部) , 传真: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sina.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种业】相关文章: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06-08

种业科技05-08

水稻种业05-11

蔬菜种业05-28

种业质量07-08

种业保护07-10

种业基地07-19

种业现状08-18

发展现代种业04-07

国内种业发展论文04-16

上一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下一篇:阅读阅读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