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机构

2024-08-10

隔离机构(精选五篇)

隔离机构 篇1

1存在问题

1.1消毒隔离意识差

1.1.1科室布局不合理,治疗室、检验科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未明显设置,上墙的制度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

1.1.2消毒供应室人流和物流共有一个通道,污洁交叉现象严重,使用普通卫生洁具清洗器械,清洗设备如毛刷等设备不全,多数无菌包外无3M指示胶带,包内无化学指示卡,未开展灭菌生物检测。

1.1.3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观念、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不戴帽子、口罩、手套等现象普遍存在,在诊断、治疗等各种操作前后未洗手或手消毒,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2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

1.2.1无菌物品消毒、管理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无菌持物钳未干燥保存,仍用新洁尔灭等低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存在一个无菌筒内存放多把持物钳、镊子、剪刀的现象;部分医疗机构无菌物品未专柜存放,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表面有污渍和水垢,无菌包包皮不合格,包皮不洁、破损现象严重,使用中的一次性棉签、纱布、储槽无开启时间,超过24h未重新灭菌。

1.2.2周期消毒落实不到位酒精/碘伏容器等未做到密闭保存,多数不能保证每周更换2次;氧气湿化瓶未能按规定及时消毒并干燥保洁存放;超声探头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84消毒液浓度配制多数不看说明书。

1.2.3紫外线消毒落实不到位紫外线灯管积灰,无紫外线灭菌灯消毒记录,未开展紫外线灯管物理检测及照射强度测试,个别医疗机构的紫外线灯无法开启。

1.3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不符合要求

一次性医疗用品放置的环境不符合要求,潮湿不通风,无菌物品放置离地面太近,对有效期检查不及时,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超过有效期现象严重。一次性物品用后未分类处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标记不清,甚至混放,锐器盒只摆不用和重复使用现象严重。非主城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全部未进行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暂存点不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

2对策

2.1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

各级卫生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应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班,结合临床实际,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等知识讲座,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加强岗前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和技能,杜绝医疗过程中不正确、不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要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2.2建立落实消毒灭菌制度,确保消毒质量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加强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管理,严格对各种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以及保存和发放,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必须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消毒剂的使用必须按照说明书标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做好周期消毒工作,酒精、碘伏容器每周消毒2次;氧气湿化瓶、听诊器、血压计、超声探头等每天每人消毒更换,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

2.3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运输

医疗废物是感染管理的重点之一。医疗活动所产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带血的棉球(签)、纱布等均属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好会造成医院交叉感染,也可能对外环境造成污染。医疗废物管理应专人负责,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应置于有警示标志的黄色垃圾袋内,针尖、手术刀片、玻璃安置于利器盒内,应将产生的医疗废物及时交由集中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2.4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要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控制、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内感染控制等的执法检查,对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废物不使用医疗废物包装物分类收集,不按照规定路线转运和暂存点不符合要求的,不按照要求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的违法行为应依据程序,立案严肃查处。

3讨论

隔离机构 篇2

桌椅、药品柜、保健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设施、诊察床、电冰箱。

二、体检设备:

体重计(杠杆式)、灯光视力箱、对数视力表、身高坐高计(供3岁以上使用)、卧式身长计(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

三、消毒设备:

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常用消毒液。

四、常规医疗用品:

常用医疗器械(针、镊子、剪刀、弯盘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敷料、软皮尺。

五、常用药品:

1、外用药。

2、防治常见病的中西成药。

托幼机构隔离室标准

隔离室一间:室内要有床、椅子、桌子、被褥、玩具、书本、水杯、纸巾等、紫外线灯。

托幼机构申请卫生评估需提交的材料

一、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

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九大制度;

三、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分春秋季,大中小班);

四、幼儿园物品一览表、平面结构图、分班及幼师配备情况;

五、隔离室和保健室物品清单(含药品、消毒剂等);

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七、托幼机构法人(或责任人)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

八、托幼机构保健员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保健员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

隔离机构 篇3

引信机构的运动规律的准确性影响着引信设计、研发、分析及评价, 而在实际环境中, 引信机构由于其体积小、结构复杂、元件脆弱以及其在发射过程中受到的极限条件限制, 使得难以通过射击实验直接获得引信机构的运动规律[1]。通过尽可能逼近正常弹道环境条件的物理仿真, 进而得到引信机构的运动规律, 已经成为国内外引信技术研究的主要手段。由于模拟条件实现难度较大, 目前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1) 引信滚转机构稳定性问题, 引信在二维弹道环境下某些阶段的转速较高, 导致整个实验装置发生高频振动或传动轴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 2) 引信机构的体积小、质量轻, 较难做到在测量其运动参量的过程中不影响其运动规律; 3) 传感器测量信号后的存储及实时传输问题。

现阶段智能弹药弹道的二维修正主要使用舵翼及引信部速度分离, 由其内部测量元件测出其即时姿态, 计算后再通过执行元件给舵翼部分额外扭矩, 稳定舵翼姿态以实现弹道修正。介绍了对高速旋转弹丸运动模拟装置的原理设计并运用ANSYS对其传动轴系的受力及固有频率进行的仿真分析工作情况。

1 高速滚转装置结构原理

弹丸的弹道起始阶段运动状态可以分解为绕其极轴的自转、相对于速度矢量线的张动及章动平面的进动[2], 在该运动模拟装置中只考虑其一维中的高速自转, 该方向上的运动可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 高速旋转弹丸运动模拟装置以轴承支架为支撑, 电动机驱动引信, 模拟引信在弹道环境的运动规律以及其速度分离, 从而可以通过舵翼端的测量装置获得其转速并计算其内部固有摩擦扭矩, 为下一步实验提供有效数据。

如图1 所示, 高速滚转模拟装置由支承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支承系统由底座、轴承座、套杯、支承轴承组成; 驱动系统由伺服电动机、传动杆组成; 控制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及编码器组成; 测试系统由转速测试元件等组成。电动机、联轴器、传动杆、引信及舵翼位于同一轴线上。舵翼部分用一类似三爪卡盘原理的机构进行装夹, 主要作用时传递扭转力矩, 不提供较大径向紧固力; 为保证同轴度, 引信部分夹具为一内有螺纹及阶梯的圆筒并与传动杆做成一体。该实验装置主要是为测得在一定轴向夹紧力下引信部与舵翼部的摩擦力矩。

2 传动轴结构设计

轴在机械结构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不仅具有支撑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机器整体运作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也与轴有着很重要的关联, 轴的失效必然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工作瘫痪, 因此轴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零部件, 它包含强度设计与结构设计, 不仅考虑其与轴上零件或其他部件的配合, 同时也要考虑其承载能力[3]。

高速滚转隔离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试件的前后分离: 结构分离、速度分离、力矩等要素分离, 因此该机构必然分为不同的部分, 针对实验要求, 应该有高速滚转部分及低速滚转部分, 因此轴的结构设计也应相对应进行划分。

高速滚转传动轴设计要求:

1) 与电动机采用联轴器相连, 由于电动机主轴为光轴, 考虑到高速转动中动平衡问题, 则传动轴与联轴器相连部分也应为光轴。

2) 考虑到传动轴最终目的是带动试件进行高速旋转, 传动轴承完全传递转速及扭矩, 则传动轴与试件相连部分应为夹具或者直接连接 ( 销钉、螺栓、螺纹或其他方式) , 根据试件结构 ( 尾部外螺纹) , 确定该轴端为内螺纹结构。

3) 考虑固定底板尺寸及安装要求 ( 成对高速轴承) , 分析传动轴长度及与轴承相对位置。

4) 考虑高速滚转部分试验台通用性, 在风洞条件下考虑整流及防尘, 应为其增加整流罩或整流结构。

最终设计高速滚转传动轴结构如图2 所示。

同样的相对较低转速部分传动轴结构要求为:

1) 如高速滚转部分传动轴类似, 相对低速部分驱动电动机主轴为光轴如图3 所示, 选用联轴器进行与轴之间的传动, 考虑其动平衡问题, 则其与联轴器相连部分为光轴。

2) 在进行试件内部摩擦力预测量时, 该部分传动轴端应使用转速测量元件进行转速测量, 因此与联轴器相连部分应为一多用途轴端, 能够安装转速测量元件。

3) 右端与试件相连部分应可安装一个对试件进行水平限定以保持其对中性的类似夹具的部件, 因此该端应有相应的特征以进行该部件的安装。

3 传动轴结构分析

高速滚转隔离机构轴系为40 钢, 其主要特性: 强度较高, 可切削性良好, 表面淬火后可用于制造承受较大应力件, 适于制造曲轴心轴、传动轴、活塞杆、连杆等。

该材料杨氏模量 (弹性模量) :E=270 GPa;

密度为:ρ=7.85 g/cm3=7 850 kg/m3;

泊松比为: μ = 0. 29。

对高速滚转隔离机构的轴系进行模态分析, 为减少工作量和计算量, 在同样的时间内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本文将轴系视作循环隔离机构, 该机构中对轴承进行加热后安装到轴上, 冷却后可以认为无径向游隙, 视为给了轴一个预紧力, 因此将该分析视为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4]。

根据文献得到过盈力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如下所示[5]:

式中: k0———比例常数, k0= 24 800;

e———过盈量。

在高速滚转部分轴的设计中, 其与轴承接触部分过盈量为0. 011 mm ~ 0. 03 mm, 取其中间值约为0. 15 mm进行计算, D2= 78 mm, D3= 70 mm, 最终得到计算结果为:

其中, H = 20 × 10- 3mm, 接触面积为:

同理, 相对低转速轴承过盈量约为0. 015 ~ 0. 028mm, 取其中间值0. 21 mm, 最终计算得到结果为:

其中, 高速滚转轴与轴承接触面宽度为20 mm, 低速转轴与对应轴承接触宽度为9 mm。

高速滚转轴在绕于地面水平的轴进行高速旋转, 理想状态下无轴向与径向位移, 但是有周向速度和加速度, 因此分析该机构的自由度为仅有一个绕z轴 ( 柱坐标系中) 的旋转自由度, 因此对该结构进行约束设置为在于轴承内接触的面进行Frictionless Support ( 无摩擦约束) 的设置, 则该结构还剩下轴向位移与绕轴转动两个自由度, 再对其轴线端点处增加一个点固定约束, 限制其轴向位移, 虽然该分析为静态分析, 但是瞬态也可以看成为静态, 则给该分析机构一个绕轴为18 000 r/min的转速, 至此则约束设置完成。如上面所说, 对轴系的模态分析是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 则该分析机构的预应力应为轴承给轴的压力, 设置该力类型为Pressure, 大小为42 MPa, 则最终约束图如图4。

进入ANSYS经典界面对其进行网格划分, 选择单元形式为Solid95, 进行网格划分, 得到其节点数为158 130个, 单元数为107 814 个, 其网格模型如图5。

接下来进入求解阶段, 对该结构进行求解则最后静态分析结果如图6 所示。

其对应的整体结构云图如图7 所示。



其最大位移处为: 4. 04 × 10- 3mm, 最小位移为2. 61 ×10- 6mm, 最大应力处应力为94. 08 MPa, 最小处为0. 56MPa。

对相对低转速部分进行线性静态结构分析, 该结构划分节点数为300 314 个, 单元数为203 174 个。

对其进行同样的约束, 最终得到其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

同样的其对应的整体结构云图如图9 所示。

静态分析为模态分析过程中的必要步骤, 对该结构的主要研究是进行模态分析, 接下来对对应结构进行设置求解。

对于高速滚转轴按照系统默认对其进行六阶模态分析如图10 和图11 所示, 其中一、二阶模态情况下轴系基本无变形; 三阶模态情况下, 最大变形量达到了19. 836 mm, 其对应的频率为3 469. 7 Hz, 其对应的最大位移处在左端半径最大处及右端与轴承接触部分; 四节模态情况下, 其最大变形量达到了23. 91 mm, 对应频率为5 944. 1 Hz, 此时最大变形位移处在左端半径最大处; 五阶模态情况下, 最大变形量为22. 851 mm, 对应频率为8 885 Hz, 此时最大变形位移处位于两轴承接触面所夹中间区域部分; 六阶模态情况下左端导流部分结构已经完全变形, 其最大变形量达到了39. 389 mm。

对相对低转速轴进行模态分析, 结果如图12 和图13所示。

4 结论

模态是机械结构固有的振动特性, 上面对高速滚转隔离机构的轴系进行了模态分析, 得到的对应模态下机构的固有频率和在该模态情况下的变形情况, 将对结构进行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引信机构运动模拟测试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7.

[2]冯彦哲.外弹道初始段引信力学环境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8.

[3]王新刚.机械零部件时变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9.

[4]杨发昌.螺栓的预应力安装法[J].冶金建筑, 1977 (06) :44-46.

隔离机构 篇4

高压隔离开关又称刀闸,是一种高压开关电器。它既可用于隔离电源,将高压检修设备与带电设备断开,使其间有一明显可见的断开点,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也能与断路器配合,按系统运行方式的需要进行倒闸操作,以改变系统运行接线方式;同时也可用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因此它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1,2]。

隔离开关在其制造工艺质量、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环节还存在诸多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运行中隔离开关的事故几率,隔离开关事故既可能损坏一次设备,也可能影响变电站辅助系统的稳定运行,给整个电网和人身带来安全威胁,因此如何确保隔离开关安全可靠运行成为电力行业从业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3,4]。

1 机构箱渗水及原因分析

1.1 机构箱渗水现象

某750 kV变电站2009年5月投运,750 kV隔离开关为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为GW45-DW/5000,配CJ6U电动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由机构箱(箱内部安装电动机、变速箱、控制回路元器件等)、传动系统(输出法兰、机械闭锁装置、传动杆等部件,其中传动杆采用中空钢管,顶部用橡胶塞密封防水)构成,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2012年8月16日,运行人员在雨后巡视中发现756227接地刀闸机构箱底部有积水,仔细查看发现该接地刀闸机构变速箱外壁残留水滴,变速箱输出传动杆上有明显水渍,变速箱顶部铸造凹槽内残留大量雨水,如图2和图3所示。

1.2 机构箱渗水原因分析与判断

发现异常后,运行人员对异常现象及时进行分析探讨,确定如下3种可能原因。

(1)雨水通过机构箱与刀闸支柱连接处(采用螺栓连接)进入端子箱,如图4中渗水可能点2所示。在检查中发现连接处密封较好,无明显渗漏痕迹,且该处所渗积水不可能上流至变速箱,因此该处渗水不是主要原因。

(2)机构箱防火封堵破损,电缆沟潮气返入机构箱,潮气冷凝为水,存于机构箱,如图4中渗水可能点3所示。现场检查中发现防火封堵无明显破损,同时凝露产生的积水较少,现场积水较多,因此该处渗水也不是主要原因。

(3)雨水通过刀闸传动杆渗入机构箱,如图4中渗水可能点1所示。该型号刀闸传动杆采用中空钢管,钢管输出接头上部拉六方所形成的工艺孔采用塑料密封件和防水胶进行密封,当塑料密封件损坏或涂抹的防水胶不规范时,易将中空钢管内积水渗入机构箱。检查中发现,传动杆上方的防雨密封盖丢失,如图5所示,雨水进入传动杆内,会在中空传动杆内存积大量雨水,当下部密封件破损时,雨水透过机构箱顶部渗入机构箱,且降雨量越大,机构箱内积水就越多,这与现场实际相符,因此初步判断这是端子箱渗水主要原因。

2 机构箱渗水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

当端子箱渗水未能有效处理时,可能产生如下后果:

(1)变速箱传动杆及顶部就会长期处于潮湿水渍的环境下,如图6所示,易使传动杆锈蚀,如果积水进入变速箱内部,将会使变速箱内齿轮及传动件锈蚀卡涩,导致刀闸操作时不能操作到位,易引发设备事故[5,6]。

(2)当积水渗入端子箱内交流接触器上时,如图7所示,会使接触器部分节点短接,如果信号回路节点被短接,将会给后台误发信号;如果刀闸电机回路节点被短接,刀闸便会偷分或者偷合,引发带负荷拉刀闸等误操作事故[7,8]。

(3)当端子箱内积水渗入端子排,如图8所示,使端子排接线端子短路,如果交流电源端子被短接,将会发生交流电源短路或短路接地等事故,给站用交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如果直流回路端子被短接,可能发生直流单极接地,严重时发生直流多点接地,使安全自动保护装置误动或者拒动,同时当直流双极接地时,会烧毁保险,给站用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9,10,11,12,13,14,15]。

因此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该类端子箱渗水现象必须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3 检查结果及处理方案

3.1 检查结果与分析

完成对756227接地刀闸端子箱渗水现象分析后,对全站改型刀闸进行全面排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刀闸顶盖缺失所占比例为3.6%,接地刀闸顶盖缺失所占比例为8.3%,刀闸机构箱渗水率为0.72%,接地刀闸机构箱渗水率为2.8%。由此可见机构箱渗水总比率较大。且该类刀闸自投运以来,已运行1 300多天,且变电站所处地区雨季降水量大,缺失顶盖的刀闸传动杆内应存有大量积水,仅因底部密封良好,故此积水末渗入端子箱,一旦底部密封破损,大量积水就会涌入端子箱,引发上述所提及的不良后果。

翻阅验收资料,发现设备投运时,所有刀闸均安装顶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一方面由于顶盖材质为塑料,长期暴露于户外会加速老化,致使其容易脱落;同时传动杆底部法兰处塑料盖板密封破损或倾斜,使传动杆内积水直接渗入机构箱,导致机构箱出现大量积水。

3.2 处理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检查结果和分析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研究制定以下处理方案。

(1)利用停电机会,将756227接地刀闸传动杆输出接头上部拉六方所形成的工艺孔用钢板焊接封堵,并进行表面处理,杜绝从工艺孔漏水的潜在可能,更换新型连接头后可有效解决该端子箱雨水渗漏的问题,如图9所示。

(2)在756227接地刀闸传动杆垂直上部加装橡胶堵头,防止雨水从顶部进入传动杆内部,如图10所示。

(3)对未能停电处理的排查中发现的顶盖缺失的刀闸,采用在传动杆底部打直径0.5 cm的放水孔的方案,将传动杆内的积水放掉,避免冬季结冰裂化底部密封,如图11所示。

4 结论

(1)此次隔离开关渗水处理中,通过整体详细检查,查明了渗水原因,发现了该型隔离开关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为运行检修人员分析处理类似异常现象提供了参考。

(2)通过对全站该型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多台隔离开关传动杆顶部橡胶密封塞脱落或缺失,机构箱存在渗水隐患,通过采取临时措施(在传动杆底部打孔),暂时缓解了隐患继续发展问题,但未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后续应该利用设备停电检修机会实施改造方案。

(3)对尚未改造完毕的隔离开关,运行人员应在雷雨天气前后,加强该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存在的异常现象,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在后续输变电工程中,应加强该类设备的选型订货、监造验收及安装调试的全过程管理,尤其对于安装验收环节,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安装,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工作,将潜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摘要:简要介绍了某高压隔离开关机构箱渗水异常现象,分析了机构箱渗水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检查方法和步骤,根据检查结果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检修运行人员处理类似异常提供借鉴经验。

隔离机构 篇5

出现问题的弹簧操动机构使用地区在甘肃张掖,环境温度昼夜温差较大,分析后认为是低温造成润滑油脂冻结和缓冲器油变稠多种原因造成。因此我们设计了几种试验方案来验证改进后的效果。

弹簧操动机构示意图如下:

1.缓冲器2.输出轴3.拐臂4.弹簧5.转换开关6.蜗轮7.储能电机8.活塞杆

研究方案决定进行的试验项目共4种:1)常温、低温环境下机构机械传动阻力对比试验;2)低温环境下弹簧机构空载操作试验;3)常温、低温环境下机构缓冲器阻力对比试验;4)常温、低温环境下机构用弹簧力值特性对比试验。

测试过程与结果:

1)机构机械传动常温、低温阻力对比。

常温下:机构弹簧拆下,电机脱离,用力矩扳手手动操作机构运动,测得力矩值小于2N·m。

低温下:机构在-35℃环境保温10小时以上,同样方法测试,力矩值小于2N·m。

2)弹簧机构低温空载操作。

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分、合动作,分合闸到位,缓冲器到底,动作无卡滞等异常现象,动作正常。

3)机构用弹簧常温、低温力值特性对比。

常温下:用数显式压力测试仪测试,力值都在合格范围内。

低温下:用数显式压力测试仪测试,力值都在合格范围内,详见表1。

注:1号弹簧F1要求为1320±100N, F2要求为2860±200N;2号弹簧F1要求为1560±100N, F2要求为3380±200N;3号弹簧F1要求为956±100N, F2要求为2072±200N;

4)机构缓冲器常温、低温阻力对比。

常温下:用数显式压力测试仪测试,最大压力值都在65N左右。

低温下:测得最大压力值都在165N左右。详见表2~表5。

分析:唯一出现问题的就是缓冲器,力值大了100N,约10公斤左右,这会对机构动作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重新投制了4个用10号航空液压油为缓冲油的缓冲器试品,继续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经过试验,发现用10号液压油做为缓冲器油最为合适,后在常温和低温下,测试弹簧操动机构的分、合闸速度曲线,结果都满足要求,速度特性曲线如下。

常温下分闸试验特性曲线:合格

常温下分闸试验特性曲线:合格

-30℃机构分闸试验特性曲线:合格

-30℃机构合闸试验特性曲线:合格

结论:经过分析对比试验数据,证明试验方案是有效可靠的,同时还得出在低温地区弹簧操动机构应选择多种保温措施,如机构内的加热器增大功率,辅助保温板保温等措施。

摘要:GIS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广泛应用在变电站和输变电系统, 是保障电网系统安全的重要设备, 它是把各种控制和保护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 (PT及CT) 、避雷器和连接母线, 全部封装在接地的金属壳体内, 壳内充以一定压力的SF6气体作为相间及对地的绝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隔离机构】相关文章:

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1-26

自动隔离04-30

故障隔离06-11

职业隔离06-12

服务隔离06-13

隔离装置07-10

隔离控制07-18

学生隔离07-21

社会隔离08-10

隔离传输08-15

上一篇:装备教学与案例教学下一篇:股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