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新思路

2024-06-13

水产养殖新思路(精选九篇)

水产养殖新思路 篇1

1 优化渔业养殖结构,稳定常规大宗水产品养殖面积

在品种结构上,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效益对比,在湖泊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模式中提高鳙鱼的投放规格和比重,突出发展鳙鱼的养殖效益,湖泊、水库的鳙鱼放养比例由过去的30%增加到70%以上,放养的规格在150 g/尾以上,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渔业经济效益[1]。二是提高湖泊的精养化程度,主养吃食性鱼类的密度和规格都要有所提高,部分中小湖泊由主养滤食性鱼类转变为高密度的精养。三是精养池塘应开展多品种的套养,种青养鱼等减轻饲料高价格带来的经济压力。

2 加快特种水产品养殖步伐

围绕河蟹、鳜鱼、黄鳝、虾类养殖,建设水产板块,彰显特色渔业。根据全县水域及渔业资源状况和渔业发展现状,2010年以来集中建设大渡口、胜利的鳜鱼虾类养殖板块,升金湖河蟹养殖板块,胜利东流的黄鳝养殖板块,黄泥湖、东流的商品鱼养殖板块,库区渔业板块,重点发展河蟹、虾类、鳜鱼、黄鳝和鳙鱼五大品种。小龙虾全县养殖面积达2 446.67 hm2,按照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依托大渡口地区的大联圩万亩养殖基地,形成标准化的养殖小区[2]。大力发展鳜鱼养殖,强化鳜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进一步提高鳜鱼养殖的商品率和成活率,在鳜鱼养殖技术上,重点推广虾鳜混养、池塘主养技术和各种水面的套养。积极推进黄鳝的小体积网箱养殖技术。充分利用靠近长江和升金湖的良好水质条件和天然优质黄鳝苗种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黄鳝的小体积网箱养殖,2010年东至县发展小体积网箱约34 hm2, 8万多箱,网箱黄鳝养殖成为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 认清市场,正确选择养殖品种

从养殖模式更新、品种改良、品牌打造上入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淡水养殖品种的市场价格已基本稳定,但有些品种的季节性差价较大。在常规的淡水养殖品种中,草鱼、鲫鱼、鳙鱼已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名特优淡水养殖品种中,虾蟹类是主流品种,其价格跌幅均在30%以上。鳜鱼、乌鳢、黄鳝、泥鳅、黄颡鱼、鳊鱼等中档特种水产品仍然是家庭、餐饮消费的主要品种,养殖这些品种可以增收。

4 积极推进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水产养殖的关键。要规范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行为,做到记录完备,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确保水产品安全。企业应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打造安全水产品的良好环境[3]。目前,全县认证企业4家,面积8 800 hm2。绿色养殖是水产品主打的王牌,倡导自然、无毒、无污染、无药物残留、无公害,要求养殖户更新养殖模式,摒弃传统的快速、高产养殖模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模式的更新中在养殖水域选择、鱼种选择培育、饲料肥料使用、鱼病防治方式、鱼药科学使用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此外,逐步推行仿野生养殖、仿自然养殖,是促进水产健康养殖的一个有力途径。

5 灵活应变,创新经营思路

5.1 巧卖鱼

解决淡水养殖产品的季节性过剩和地区性过剩问题,要通过改变过去单季卖鱼的习惯来实现,可以通过提高鱼种的放养规格和轮捕轮放的方式,实行随行就市。另外,大力发展休闲等渔业“三产”。充分利用青山碧水、交通便捷的优越条件,积极引导发展休闲观光垂钓渔业和水产特色餐饮业。升金湖渔家乐、黄泥湖休闲垂钓中心、龙虾特色餐饮等重点发展领域要进行大力宣传发展,积极推动企业相关的“三产”发展。通过垂钓上市卖鱼不但可以解决卖鱼难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卖出较为理想的价格。

5.2 树品牌

阳澄湖大闸蟹能一直畅行市场而且价格居高不下,说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施品牌经营是水产业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5.3 重视淡水鱼类产品的精深加工

淡水鱼类产品精深加工一直是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短腿产业,淡水鱼类产品加工是一个拉动性极强的产业,对缓解淡水鱼类产品生产相对过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在淡水鱼类产品加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如产品除腥、鱼体除刺、冷冻保鲜、包装运输等关键性技术。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产业兴。搞活加工,让货畅其流,给淡水鱼类养殖生产开辟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通道。

6 重视鱼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养殖的产量

鱼病预防工作必须遵循“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 防重于治, 防治并举”的方针, 以避免和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池塘彻底消毒。养殖水体是鱼类生存生长的场所, 水体环境的优劣, 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因此, 一定要注意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二是加强池塘管理。池塘放鱼之后, 要做好鱼塘管理工作, 保证鱼的生活正常, 健康生长。三是切断鱼病传染源。控制鱼病病原的传播, 药物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是对鱼体、饵料、食场、工具和养殖水体的消毒不容疏忽。

参考文献

[1]毛洪顺.池塘养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王克行, 吴琴瑟, 纪成林, 等.虾蟹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3]李登来.水产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都匀市积极探索大鲵养殖发展新思路 篇2

近年来都匀市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开展特色渔业大鲵人工驯养繁殖。为了使该项养殖真正成为保护珍稀野生物种,农民增收致富新兴产业,市农村工作局始终把大鲵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3月7日,市农村工作局宋迷和、王宗伟副局长带领水产站技术人员一行来到我市大鲵养殖示范基地位于杨柳街镇文德村华坤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实地检查指导。该社于2011年2月初由当地文登华,高加林等村民自发成立,他们在参观学习了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等地大鲵养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后,多方筹集资金,利用本地废弃铁路隧道,周围山林密布,泉水绵源不断,非常适合大鲵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大鲵人工驯养。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目前基地养殖面积1812平方米,存池商品鲵3216尾,种鲵68尾,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社员8户养殖大鲵600余尾。

当天检查小组对该社养殖场地基础设施,大鲵生长繁殖情况,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进行了认真考察和详尽了解,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建议该社进一步精细驯养技术,引进大鲵养殖专家,派员外出学习,充实技术力量,突破人工繁殖技术瓶颈,为养殖场后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动,推动全市大鲵跨越式,健康化,经济效益化发展,检查小组与基地负责人经认真搓商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为解决资金投入大难题,可进行招商引资,以股分制方式增加投入,壮大养殖规模。

二、充分利用今年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财政项

目支持。

水产养殖七种新思路 篇3

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 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 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 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的碎料;对虾塘里混养小规格的尖吻鲈, 尖吻鲈可及时摄食死虾, 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

2、淡化驯养

许多海水养殖品种是广盐性的, 如虱目鱼、南美白对虾等甚至可在没有盐度的水体中生存。且海水品种在淡水中养殖, 生产速度往往更快, 病害也可大大减少。

3、北鱼南移

北方有许多优秀的水产品种以往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 北方地区许多广温性的鱼类在从苗种开始逐渐驯化后, 完全可适应南方的生长环境, 甚至全年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其在原产地更快, 效益也更为显著。

4、杂交优势

一个优秀的杂交种, 其优势是不容置疑的, 特别是在生长速度、抗病力、对环境的适应力等方面更是引人注目, 如杂交大口鲶、杂交太阳鱼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好品种。

5、仿野生养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并且追求绿色食品也已成为时尚, 这就必然导致了同一个品种野生的价格要高出人工养殖的许多倍。这一现象为养殖界人士拓宽了思路。如有人在四大家鱼塘里跨年度混养水鱼, 结果养出的水鱼品质非常接近野生的, 售价不菲。

6、超大规格

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品种中, 如果能养出超大规格的品种就会物以稀为贵, 其市场的接受程度也往往令人惊喜。如目前的超大规格鲟鱼 (5公斤以上) , 售价和售量都十分可观。

7、轮养

水产养殖新思路 篇4

我国水产养殖新成就与鱼类健康养殖的生态原理

概述了近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新成就,提出了促进水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论述了开展鱼类健康养殖的必要性、内涵与基本原理.

作 者:张繁荣 胡传林  作者单位:张繁荣(江汉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65)

胡传林(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武汉,430079)

刊 名:水利渔业  PKU英文刊名:RESERVOIR FISHERIES 年,卷(期): 20(6) 分类号:F307.4 关键词:水产养殖   新成就   健康养殖   生态原理  

规模场与动物健康养殖的思路 篇5

1当前规模场的发展趋势

当前各地畜牧业规模场发展较快,特别近几年逐步的向集约化、产业化、专业化方面发展。畜产品占有市场率不断增加,百姓消费的畜产品主要来自他们,规模场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有饲料加工业、生物药品及添加剂生产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同时提高了粮食的转化率,增加了效益,并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规模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小农养殖,畜牧业的发展逐渐的走向现代化生产。

2规模场的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畜牧业生产由市场来调控,规模场开始显现出发展优势,发展的速度较快,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2.1科学的管理方法每个规模场都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

2.2高新技术得到应用为了增加养殖数量,提高经济效益,高新技术首先得到应用,进行更加科学的饲养和繁育,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

2.3具有抗遇风险的能力因为规模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有一定的新技术,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所以,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2.4稳定市场能力规模场为市场提供的畜产品占有较大的比重,可左右市场,因此对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起到稳定的作用。

2.5节约有限资源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采用新的畜(禽)舍,应用新的饲养方式,增加了饲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2.6有利于无公害生产规模场执行无公害生产容易做到,按标准化生产进行监督检查,集中做好各种防疫,可控制疫病的发生。

3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

规模场的发展,特别是健康养殖,总体还好,国家采取了排污处理等措施,但是有些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

3.1畜禽健康安全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重大疫病的防制问题。国家加大力度减轻养殖户的负担,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所使用的生物制品施行免费供应,促进了防制工作的更好开展。但有的规模场怕麻烦和抱有不能发生疫病的心理,不按要求全部进行免疫,这就给疫病防制造成隐患,保证不了畜禽健康发展。

3.2畜产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药残和添加剂,国家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定,但个别场家由于利益驱动,违规添加禁用添加剂。

3.3环境安全问题这一问题较为严重,有规模场病死畜禽和粪便乱扔乱放,下雨满地流,污染了环境,污染了河流。特别是肉鸡的快速发展,大小规模场越来越多,有时进到山沟里闻到的是粪便味,看到的是病死畜禽和粪便到处堆放,污染特别严重。

4健康养殖的措施

健康养殖主要是畜禽安全,无疫病发生;畜禽产品安全,杜绝有害物质添加;环境安全,治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4.1加大监督检查工作针对规模场各种重大疫病的监督检查,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所有规模(小区)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各场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4.2规模场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所有规模场都应使用疫苗台帐,免疫时间、免疫次数、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等都要有记录,随时抽查。

4.3在建场前应将环境卫生放在首位只要是要建场的养殖户,首先向主管局提出申请,只有完善的环保措施,才能批准建场。对老场要加强监管治理,县及以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规模场环境卫生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减少和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4.4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畜禽场都要对病死畜禽进行严格处理,通过消毒、集中焚毁和深埋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二次传染。

4.5建立经济处罚管理制度对污染严重的场要提出整改意见,下发整改意见书,如不及时整改,就应进行经济处罚,依据环保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青海贵德县奶牛养殖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6

贵德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离省会西宁104公里, 辖6个以农业为主兼少量牧业乡镇和一个纯牧业乡, 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总面积35万公顷, 草场面积28.64公顷, 耕地面积1.15万公顷。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光照时间长, 太阳辐射强, 年平均气温7.2℃, 年平均降雨量328mm, 全年无霜期258d, 作物生长期223d, 年日照时数2928h。黄河由西向东横穿境内长达76公里, 全县农业资源丰富, 被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 盛产小麦、青稞、豆类、油菜、瓜果和蔬菜等。粮食年总产量达到0.5亿kg左右。

近年来, 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牧民群众观念的不断更新, 扩大种植饲草量、发展养殖业得到了普及和壮大。奶牛产业是高产、高效、低耗产业, 大力发展奶产业, 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目前, 全县种植苜蓿饲草达1000亩 (1亩合667 m2, 下同) , 年收割四茬, 亩产鲜草量1 万kg, 干草2000kg, 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加大, 种植面积逐渐增多。全县年产秸秆0.25亿kg, 除少部分作为饲草喂养牲畜外, 大部分只用于燃料或它用, 另外, 全县六个乡镇都种植复种, 面积不断扩大, 今年各乡镇饲草复种面积1.97万亩, 秋菜0.25万亩。饲用玉米也开始推广, 亩产玉米650kg, 亩产鲜草1950kg, 广阔的饲草资源, 为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 全县奶牛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目前, 全县饲养各类奶牛3814头, 其中土种奶牛2033头 (黑白花奶牛640头, 西门塔尔奶牛2033头) , 高代杂种奶牛2841头 (黑白花奶牛730头, 西门塔尔奶牛2051头) 。现存栏适龄良种奶牛1841头, 平均每天每头产奶量12.5kg, 最高达26kg;全县年产鲜奶46万余kg, 日人均占有奶量0.13kg。

2 贵德县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龙头企业来带动

全县养牛还没形成规模效益, 奶牛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 农户分散养殖, 获取技术和信息的渠道单一, 牛奶产量低, 销售不畅, 影响着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2.2 饲养管理水平滞后

全县奶牛养殖趋于分散性和传统性的养殖模式, 因此, 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着技术手段滞后, 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 温棚养殖及饲草料的配合及利用技术水平低, 玉米青贮、小麦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 又影响了产奶量和奶质量。另外, 缺乏技术完善, 科技含量高的良种繁育基地, 奶牛养殖手段滞后, 优质奶牛靠农户引进或自然繁育, 制约着奶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大多数牲畜散养, 长草整喂和农作物秸秆不经加工处理饲喂现象突出, 良种奶牛不足, 缺乏必要的质量检测手段, 牛奶质量不一, 难以适应市场对奶产品优质化和无公害的要求, 另外奶产品加工能力差, 附加值低, 效益不明显。

3 贵德县奶牛养殖产业发展思路

加快奶产业发展, 对促进我县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二、三产业, 增加农牧民收入,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气候条件好, 饲草料资源丰富, 畜牧业基础设施已形成一定规模, 群众养牛的积极性较高, 发展奶牛养殖具备广阔的前景。在推动奶产业发展上, 要以市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育, 提高奶牛单产, 大力推进规模化饲养和产业化经营, 重视发展优势饲草料生产, 加强奶源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乳制品工业发展, 提高奶类消费水平, 确保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 按照“集中连片、小规模、

大群体”的原则建立一批奶牛养殖示范村以示范村为龙头, 带动周边村社发展奶牛养殖。

3.2 抓好优良品种引进和繁育改良

对近年来养牛积极性高且有市场、每年奶牛评比获优胜奖的农户, 政府投资半价引进周岁以下的黑白花、西门塔尔母牛300头, 投放到农户, 以鼓励起示范带头作用, 提高牛群质量。大力推行先进的繁育技术, 为本地奶牛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3.3政府扶持

近三年每年购买良种奶牛1000头, 政府每头给予补助1000元。本交、冻精改良同时进行。

3.3.1筹建人工授精点10处, 其中三河地区6处, 尕让、东沟、拉西瓦、新街1处。

3.3.2每个授精点配备上门服务摩托车一辆。

3.3.3授配每头奶牛政府补助农户配种费15元。

3.3.4三河 (河东、河西、河阴镇) 地区购补胎公牛 (黑白花, 西门塔尔) 6头。

3.4 进行精深加工

在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提高牛奶产量的基础上, 通过融资、入股、引进等方式, 建立1~2家奶制品加工企业 (如软包装酸奶、鲜奶) , 对奶原料进行精深加工。政府采取政策扶持、协调服务等有效措施,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强扶壮,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 为企业发展奶产业创造宽松的环境, 达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目的。同时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带动作用, 大力推广“订单牛奶”, 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建立保护机制, 切实保护好奶农的积极性, 合理规划建设收奶站, 方便奶农售奶。奶牛集中地区实行机械化集中挤奶, 确保牛奶的卫生和质量。

3.5 统筹规划,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一是采取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等多种形式, 扶持农牧户不断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特别是将扶贫资金、农发贷款、移民扶持资金重点放在奶牛养殖上, 加强畜用暖棚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 改革奶牛饲养生产条件;二是金融部门要大力扶持奶产业发展, 要把奶产业作为投入重点, 给予资金倾斜和政策优惠;三是在技术、畜种、疾病防治上加强对养牛专业户的指导, 建成稳固的奶牛饲养基地;四是加大对分散养牛户的扶持力度, 扩大养殖规模, 提高奶产量, 逐步向养牛专业户方向发展。大力引进产奶量高的优良畜种, 采取人工授精推广细管冻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加大土种牛的改良, 提高牲畜生产性能, 提高产奶量和综合效益。

3.6 加大草产业开发力度, 建立丰富的饲草料基地

抓住机遇, 引导群众合理利用退耕还林草, 扩大种草面积, 大力推广种植苜蓿、饲用玉米等优良饲草, 扶持民营企业和有能力的农牧户积极兴办饲草料加工企业, 进行饲料精深加工, 提高青干草及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利用率。

3.7 完善基地运作和管理机制

水产养殖新思路 篇7

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打破传统格局, 突出规模养殖, 以园区 (基地) 建设为重点,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优化结构, 注重生态保护, 依靠科技进步, 做大做强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促进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总体思路

结合化隆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实际, 坚持“一稳定、两适度、三加快”原则, 突出发展特色规模养殖。“一稳定”即稳定山羊数量, 改进羊绒品质;“两适度”即适度发展奶牛、生猪产业, 积极发展乳品加工业, 加强生猪品种改良, 提高产量;“三加快”即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土鸡产业, 加快良种肉羊繁育、肉牛改良基地建设, 发展优质肉鸡生产。积极发展规模养殖, 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 继续推进“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和农区畜用暖棚项目建设, 提高规模化经营和健康养殖水平。

3 区域布局

(1) 东西部地区以草食畜养殖为主, 走草原畜牧业与舍饲畜牧业相结合的规模效益性畜牧业发展之路, 不断提高繁育能力, 加大自繁自育力度, 提高商品率和出栏率。 (2) 中部地区自繁自育与西繁东育相结合, 大力发展贩运育肥产业, 培育养殖大户, 实现增收目标, 同时在卡力岗3乡重点培育和发展土种鸡特色养殖, 通过政府贴息贷款资金扶持、吸收社会资金、招商引资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 形成公司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培育卡力岗土鸡品牌, 做大做强卡力岗土鸡产业。 (3) 沿黄地区重点发展肉牛羊、奶牛、生猪养殖, 扩大养殖规模,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建设。

4 工作目标

2012年新培育规模养殖场7个, 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25个, 全县养牛10头以上、养羊50只以上、养猪10头以上、养鸡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2600户,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到45个, 全年完成育肥30万头只。在卡力岗地区培育养鸡大户100户, 全县土鸡饲养量15万只以上。

5 工作措施

5.1 构建特色规模养殖产业体系, 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以发展规模化生产为根本, 不断提高产业生产水平和组织水平。积极扶持和引导广大农户从粗放型传统养殖逐步向集约型规模化饲养方向转变, 尽快降低散养散放的比重。通过农区小畜棚建设项目、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等资金的配套使用, 集中建设畜用暧棚, 发展规模养殖小区 (场) , 改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对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实行立项优先、建设补贴、服务配套等扶持政策, 全面推行“统一规划建设, 统一饲养品种, 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疫病防治和统一环境治理”模式, 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不断推进规模养殖发展。

5.2 继续加大投入,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 坚持集中连片、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加效益的原则, 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 结合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建设,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投资40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90万元, 修建小型畜用暖棚300栋, 共18000m2。发放畜牧业贷款1500万元, 加大规模养殖发展力度。

5.3 继续实施好“西繁东育”和“自繁自育”工程

从本县实际出发, 发挥川水及交通沿线乡镇光热相对充足、交通便利, 便于牛羊快速生长出栏和及时上市交易的优势, 以自繁自育和西繁东育”相结合, 大力开展贩运育肥。5.4依托区域优势, 做大做强土鸡产业充分利用卡力岗土鸡资源优势, 通过政府贴息贷款资金扶持、吸收社会资金、整村推进项目支持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 做大做强土鸡产业, 形成合作社 (公司) 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1) 发放畜牧业贷款300万元, 支持卡力岗三乡发展土鸡产业, 培育发展养鸡大户100户。 (2) 结合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在德恒隆乡石乃海村修建规模养殖鸡场一个。 (3) 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在德恒隆乡石乃海村发展土鸡产业, 户均养殖土鸡100只以上。 (4) 加大卡力岗土鸡技术服务力度, 乡兽医站实行站长技术承包。

5.5 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 优化畜群结构

投资42万元引进半细毛种公羊100只、绒山羊种公羊50只、藏系种公羊50只, 引进种牛15头 (黑白花种公牛14头、种牦牛1头) , 进行杂交改良扩繁。完成牛改900头、绵改3500只, 绒山羊改良1250只。

5.6 加速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水产养殖新思路 篇8

1 门源县奶牛养殖业现状

1.1 奶牛的数量与分布

根据资料:2008年全县12个乡镇共存栏奶牛10150头, 其中大部分是乳用品种奶牛, 小部分为乳肉兼用牛。乳用奶牛主要以黑白花为主, 还有少量杂交品种及黄牛。饲养方式大部分为舍饲, 还有少量放牧饲养。全部为农户分散饲养, 没有规模养殖场, 最大的养殖户也只有十几头奶牛。因此养殖户的规模很小, 主要分布在8个农业乡镇。

1.2 奶牛的产奶量及养殖效益

根据调查了解, 全县一小部分成年奶牛日产奶量在20kg左右, 以产奶270天计算, 年产奶5400kg/头, 50%左右的奶牛日产奶量在10kg左右, 年产奶2700kg/头, 另一部分奶牛日产奶量在5kg以下, 年产奶不足1350kg/头, 这样算来, 全县日产奶量约90吨。在本地区牛奶按1.7元/kg, 生产成本为1.2元/kg, 每千克牛奶可获利0.5元。这样, 每头牛产奶可获利1900元, 再加上出售犊牛的收入, 平均每头奶牛可获利2500元左右。

2 存在问题

2.1 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与奶牛质量问题不相适应

近年来, 由于市场需求及政府的支持, 使门源县的奶牛饲养量逐年呈上升态势, 但是门源县奶牛日产奶量却徘徊不前, 平均产奶12kg/日。这主要由于奶牛品种不纯, 大多数为黄牛、杂一代荷斯坦和杂二代荷斯坦, 良种奶牛不多, 使奶牛总体质量不高。

2.2 广大奶牛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欠缺

虽然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高, 但是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落后。门源县的奶牛养殖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 手工操作、设备简陋 (缺乏) , 配制出来的饲料营养不平衡, 含量单一, 饲料的吸收及转化率低, 饲喂方式不规范, 容易发生各种消化性疾病及代谢疾病。

2.3 对广大奶牛养殖户在科学知识方面的系列化服务相对滞后

农民在奶牛的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良种选育、疫病防治、饲料加工等科学知识方面缺少相关的社会化服务, 奶牛业的发展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尤其是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作为生产第一线的指导者, 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只能给养殖户以简单的技术指导, 使养殖户的生产得不到有利的技术保障, 这样就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发展思路

政府应增加投入, 特别是在良种选育上下大功夫, 要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科学养殖, 大力推广良种奶牛冻精改良及胚胎移植高新技术, 引进优良品种, 从根本上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引进与门源实际相符合的饲料生产工艺, 以门源当地 (青稞) 原料为基础, 加入适当的成分,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使饲料营养均衡全面, 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建立健全畜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兽医防疫部门和相关生产部门的技术力量, 为养殖户提供更多保质保量的技术服务, 为奶牛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水产养殖新思路 篇9

一、海晏县奶牛养殖现状

自2006年起海晏县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奶牛养殖项目、暖棚建设项目、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联点帮扶单位大力支持等, 有效地推进了农区的养殖业发展。截至2009年初海晏县农区适龄奶牛3 580头, 其中改良奶牛1 727头, 占总数的48.24%, 海晏县农区在奶牛发展中形成了以海峰镇西岔村、金滩乡仓开、道阳、姜柳盛等村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区域。农区奶牛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差、“牛奶难出”等制约因素初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二、海晏县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 品种差, 养殖效益低

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主要取决于牛奶销售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产奶量等。海晏县奶牛多属土种牛, 产奶量低, 产奶期短, 牛奶销售额低过饲养奶牛成本, 奶牛产下牛犊养殖才有经济效益, 否则就处在亏损状态。

(二) 饲养管理不科学, 技术含量低

一是饲料搭配不合理。很多养殖户缺乏奶牛营养学知识, 错误地认为泌乳期精饲料越多越好, 而干乳期对营养要求低可减少精料, 结果导致奶牛常发生营养代谢性疾病。二是奶牛养殖科技推广力度较小。近年来, 海晏县在奶牛养殖和饲料配制方面也进行了新科技推广, 但不扎实, 在养殖户培训方面针对性不强, 养殖户传统饲养观念陈旧, 建立示范户以实际效果引导的少, 影响了科技推广的作用。三是圈舍设计不合理。农区养殖奶牛一般因陋就简, 牛舍通常是利用废弃的旧房舍或搭建简易的牛棚, 建设时随心所欲, 没有科学依据, 牛舍设计不合理, 采光不好, 通风不良, 供水、排水不便, 影响正常生产。

(三) 防检意识淡薄, 缺乏“防重于治”的观念

多数农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中, 不注重防疫检疫, 不注重环境卫生, 不注重消毒, 致使奶牛出现种种疾病, 发现患病后才给予治疗, 没有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四) 繁殖上只注重冻精的价格, 不要求精液的质量

养殖户在奶牛的繁殖配种过程中, 只考虑冻精的价格, 而忽视精子的品质, 往往造成屡配不孕, 或犊牛的成活率低, 后代生产性能差, 经济上得不偿失。

(五) 挤奶时间长, 干奶期短

实际生产中, 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延长产奶时间, 直到奶牛断奶为止。这样的生产管理往往造成奶牛体质下降, 乳腺不能及时休整, 容易患乳房炎, 甚至影响奶牛以后的生产和泌乳。

(六) 奶牛淘汰不及时, 养殖效益不高

近年来, 因奶牛价位居高不下, 多数农户对年龄大而受孕低、产奶少的劣质奶牛不想及时淘汰, 造成生产成本高, 产奶量低, 经济效益低下。

(七) 奶牛疾病多, 医疗条件跟不上

犊牛死亡比例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 奶牛营养水平差, 使之自身免疫力下降, 引起各种代谢方面的疾病, 导致犊牛弱胎多, 成活率低;其二, 配种接生等环节操作不规范, 消毒不严, 引起产科疾病;其三, 一些养殖户不注意引种安全, 在购牛的同时将疾病带入。

(八) 规模养殖户少

目前, 海晏县饲养奶牛以个体饲养较多, 饲养奶牛数量少则1~2头, 多则3~5头, 海晏县百头以上的奶牛场只有西岔村奶牛育种场。小规模的养殖场没有特殊的设备, 没有大型的场房, 因此管理不好、效益也低。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海晏县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奶牛养殖的发展和效益, 使养殖户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正确引导农村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 结合实际, 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 择优选种

选好奶牛品种是养好奶牛的基础。养殖户在购买奶牛时, 首先要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鉴定奶牛的纯度, 不能贪图便宜, 要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定选购。生产性能较好的优良品种应具备以下特征:膘情适中, 头面清秀, 肢蹄良好, 后躯宽平, 乳房伸展, 分布均匀。同时要到有种畜经营许可证、信誉高的奶牛场进行选购, 选购时还要查阅奶牛的有关系谱档案、病历档案、防疫档案等相关资料, 选购系谱清晰、性能优良、无病史、防疫良好的健康奶牛。

(二) 抓好饲草料建设, 保证物质基础

有计划地种植优质牧草和青绿多汁饲料, 合理配制和使用适合奶牛各阶段生长发育和生产所需的优质精料补充料, 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搞好饲草料加工贮备工作, 保证物质基础。

(三)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养殖效益

一是农户奶牛场的布局与建设。农户养殖以10~20头的规模为宜, 在奶牛场建场选址时, 要遵循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远离交通要道、有充足水源、便于粪便处理等原则进行选址。在牛舍设计上, 从牛栏、牛槽、牛床、过道、饮水槽、运动场、挤奶台以及舍内通风等方面都要非常重视, 力图减少奶牛对环境、气候的应激。同时, 粪便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农户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牛场的粪便、污水要按照有关法规, 实现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 防止重复污染, 以保证奶牛健康、高产和奶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二是定时喂养。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喂养条件有利于牛奶的分泌和排出, 也便于奶牛的管理。为了保证奶牛的正常生理和营养需要, 要做到定时饲喂、定时挤奶、定时运动,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

(四) 确保干乳时间, 加强饲养管理

在奶牛饲养中, 干乳期时间是否充足, 饲养管理是否科学, 将直接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 奶牛产奶到第10个月末, 即进行干乳, 要停止挤奶, 保证干乳期在60天左右, 让母牛休息, 以利于奶牛产犊和再次泌乳。干乳期同样要重视奶牛的营养, 以利于奶牛在下一次泌乳期内发挥更大的产奶性能。

(五) 强化奶牛保健, 保证奶牛健康发展

奶牛体况健康与否, 是关系牛奶产品质量和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 农户在饲养过程中, 一定要善待奶牛, 搞好奶牛福利。在防检、饲料、环境、行为、卫生等方面要强化奶牛福利与综合保健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牛病流行特点, 实行定期检疫监测, 程序免疫和定期保健驱虫。平时要做好圈舍、用具等的消毒工作, 减少疾病的传播, 为奶牛高产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

(六) 加强科学引导, 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牢固树立科学养牛的理念, 大力推广良种、良料、良法的综合配套技术。引进和选留优良品种, 严格淘汰老、弱、低产牛, 及时调整牛群结构, 提高奶牛养殖整体水平。

(七) 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 增强闯市场的意识

养殖户在长期的生产营销过程中, 形成的各自为政的生产和营销方式, 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 养殖户要增强市场意识, 提高自我组织化程度, 加强奶农联合。一要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采取大户带动、户户联动的办法, 推动公司制农业的大发展, 形成农户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二要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优势绿色农产品为基础, 营销大户为主体, 按照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 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 提升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民的市场能力, 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闯市场的现代农商。三要下气力培育农民经纪人。采取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市场主导的办法, 把广大农村中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畜产品的农牧民培养成经纪人。四要大力扶持养殖大户。采取政府贴息贷款、担保贷款、以奖代助等多种形式, 把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的奶农培育成营销大户, 成为带领奶民闯市场的主力军。

(八) 抓好奶牛的疾病防治工作, 使奶牛产业能安全生产

上一篇: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下一篇:特殊的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