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测量技能

2024-06-19

立体化测量技能(精选三篇)

立体化测量技能 篇1

然而, 我院专业群中各专业具有相近的专业属性, 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相似, 能力结构相通, 素质结构相同;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上相互交叉、互相渗透, 具有共同培养的基础。《工程测量》课程就是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同时, 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扎实的实践技能上, 而“测量技能”正是我院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看家本领”。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 测量技能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一技能, 成为他们的立业之本。所以, 重点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 探讨学生技能培训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我院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建设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立体化测量技能培训模式。

立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注重加强测量立体化实训平台建设, 现在已形成以多功能演练室加强日常教学、以校内测绘教学实训基地强化技能训练、以校外测绘教学实训基地拓展实践本领、以校企合作测绘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 软硬件结合、功能齐全、贴近现场的立体化测绘教学环境。《铁路工程类专业群测绘教学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获2007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土建类专业测绘综合实训平台建设》成为陕西省省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获得省财政支持。

我院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办学特色,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学院调整教学设备购置计划, 重点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购置, 已购置多个品牌和各型号的全站仪100余台, 测量机器人1台, 普通及精密水准仪180余台, J2及J6型经纬仪220余台, 对仪器设备总的投资多达800余万元, 在同类学校测量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立体化教材建设

为了解决教材问题, 并体现测量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将普通测量从工程测量中分离出来, 成为学院大多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现代测量技术与应用》。对于每个专业而言, 本课程的侧重点不同, 并体现专业特色, 比如建筑工程专业就侧重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部分。作为《现代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的主教材, 《普通测量》包括涵盖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 十分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另外, 主教材以外, 我们还配备了教师参考书、《普通测量课间实训指导书与报告书》、试题库、网络教学资源等, 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学生技能训练

技能培训 我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和优秀师资队伍开展普通测量、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线路测量、桥梁测量、隧道测量、GPS测量等多种测量项目的实习实训, 以满足多行业、多工种的培训需求。在《现代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中, 包含课间实训和课后集中训练的学时达到总学时的50%以上, 从课时、实训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充分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技能鉴定 我院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于1998年4月, 依靠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良好的考评员队伍, 制定了科学规范的鉴定管理规章制度, 有效保障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开展。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 学院鉴定站被评为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其主要考评教师连续三年被省劳动厅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我院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 把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列入教学计划, 开展了测量中级工证书等众多项目的职业技能考证工作。其中, 测量中级工证书的考证工作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成果。我院2004~2007级每年都有80%左右的毕业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近期, 我院又取得工程测量高级工认证资格, 同时对“双证书”制度进行修正, 要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考取工程测量高级工证书, 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另外, 陕西省教育厅出台文件, 对考取相关技能证书的毕业生给予150元补助。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考取测量工证书的积极性, 使我院技能鉴定又上新台阶。

技能大赛 近几年, 我校连续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测量技能大赛活动,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先后举办“南方杯”、“索佳杯”、“徕卡杯”等技能大赛, 均得到相关企业的赞助。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丰富了测量教学环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测量技能大赛影响广泛而深远。

测量协会 我院测量协会是在院团委和测绘教研室的指导下, 由爱好测量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一个专业特色突出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自2003年11月1日成立以来, 紧跟测量科学发展的形势, 积极帮助广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测量协会下设测设部和测绘部, 共分六个小组:高档仪器组、普通仪器组、仪器维修组、软件制图组、内业计算组和对外宣传组, 现有会员1800余人。测量协会近年来多次在基地内训练测量仪器操作技能、模拟施工放线测设并举行竞赛, 效果明显, 学生工程测量工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高达92.86%, 测量协会2006年3月被陕西省教工委、团省委、大学生联合会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立体化教学方法

我院测量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六步教学法、测站法教学、案例法教学、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辅以校内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 逐渐形成了融“教、学、做”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 突出了学生测量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是构建学生立体化测量技能培训模式 (见图1) 的重要一环。总之, 高职立体化测量技能培训模式的开发和运作, 为我院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同时, 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裴有为.对高职实验与实训场地建设及有效利用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2) .

[2]林华, 魏静.高职院校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8) .

测绘测量技能竞赛方案 篇2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舜

第一章 竞赛内容与形式

本次竞赛分为技能操作。技能操作竞赛内容 1.二等水准测量 2.测绘计算器编程 3.全站仪坐标放样

第二章 竞赛地点与时间

一、竞赛地点: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二、竞赛时间:2014年11月

第三章 竞赛方式与组织

一、本次竞赛采用团队比赛方式,每支参赛队由4名参赛选手组成,选定1名队长,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给定项目的任务要求。

二、参赛对象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或周口其他高等专科学校相关专业的在籍全日制高职高专学生,性别不限,年级不限。

三、每所院校限报3队,每个单项限报2队。

四、每支参赛队可选择参赛1-3项单项。

五、每个参赛队可配2名指导教师,但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允许进入赛场进行现场指导或在赛场外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远程指导。

六、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遇有同一支队伍参加多个赛项的,组委会有权调整上场时间次序。

第四章 操作竞赛技术纲要

一、执行技术标准

1.GB/T 14912—200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2. 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

3.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4.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5.ZBA 76003-87《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6.ZBA 76005-87《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7.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8.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各项目操作考核要求

(一)二等水准测量

竞赛选手以队为单位用数字水准仪完成二等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工作。技能操作考核分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进行。外业观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在测站上完成观测、记录、测段高差计算等项内容;内业数据处理在室内进行,根据在观测期间整理的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计算出各待求点的高程。四位选手须每人分别完成一测段。参赛选手须自带经过检定合格的数字水准仪、3米标尺和记簿器(含充电器),脚架等辅助工具可向组委会借用,亦可由参赛选手自带。成果计算用计算器必须统一使用卡西欧(CASIO)计算器FX-82ES,可向组委会借用。

1.技术指标要求

(1)测段、线路往返测高差不符值≤4Kmm,K为测段、线路长度,单位为km。

(2)水准路线环闭合差≤±4Fmm,F为环线长度,单位为km。(3)测站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    视线长度≥3.0m且≤50m; 前后视距差≤1.5m;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6.0m; 视线高度≤2.80且≥0.55m。

(4)测站观测顺序为:

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后视→前视→前视→后视

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前视→后视→后视→前视

(5)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

  重复测量次数≥2次。

两次观测所得高差较差:其限差≤0.6mm。

2.竞赛批次和场地的确定

(1)每队参赛的批次和场地由抽签决定,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批次抽签,若一所学校有两支参赛队伍,则同时上场。

(2)每队4名参赛选手的队内观测先后顺序由每个参赛队自主决定,并在抽签活动结束时上交裁判组,以确保每位选手有序地分别完成观测、记录、计算的规定内容。

3.外业观测

(1)二等水准观测考核内容为施测一条由3个待求点组成的闭合水准线路。线路长度约1公里,分4个测段,四名参赛选手分别施测1个测段(每位选手往返观测为同一测段)。每测站的站点和立尺点位臵事先选定,实地作有标记,竞赛时可直接找到。部分站点的前后视距差较大,需参赛选手自行调整设站位臵。

(2)参赛选手应按安排的时间,提前30分钟抵达赛场,按规定进行仪器晾臵、预热、i角测定、记簿器连接、参数设臵等仪器设备的测前准备工作,主裁判核实竞赛人员资格,发放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交待相关事项。

(3)比赛开始前,参赛选手位于指定位臵,仪器与计簿器处于开启状态,观测程序处于选择测段观测方式状态。准备完毕后示意裁判组长,同一批次参赛选手均准备完毕后,裁判组长宣布竞赛开始并计时。裁判员全程跟随观测员对其观测过程进行测评。

(4)观测条件信息必须现场输入或记录,观测结束后不得进行任何信息输入。选手在测段观测结束后填写测段小结,测段小节信息包括测站数、视距累积差、测段距离、测段高差、测段文件名等项。测段文件名命名原则如下:往返测代码(往测为“g”,返测为“b”)+参赛选手编号(6位数,不足位在号码前用“0”补足)+测段编号(2位数,不足位在号码前用“0”补足)+重测次数(1位数,首次观测为“0”,第一次重测为“1”),如:编号为“123011”的参赛选手第1测段首往测文件名为“g123011010”。完成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后,示意裁判,裁判收回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再由另一位选手继续下一测段。

(5)全队往返观测结束,仪器设备整理完毕并完成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后,示意裁判,裁判收回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观测阶段记时结束。

(6)结束观测的参赛队在裁判员监督下,由一位参赛选手将仪器或记簿器中数据在规定时间(10分钟)内传输到指定计算机内(各参赛队自备数据传输程序),由主裁判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并备份,在现场测评表中记录检查结果。现场测评表经参赛选手确认签字后同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一同当面装袋封口,双方签字确认。

(7)传输至电脑的原始数据必须包含观测条件信息、视距长、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视线高、高差之差项。文件名命名原则同测段文件名。

(8)外业水准测量结束后,仪器实行集中保管。

(9)水准观测(包括测段不符值超限或环闭合差超限进行的重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90分钟)完成,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观测的成果作废。

4.内业处理

(1)待全部参赛选手完成外业观测后,统一安排进行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每个参赛队的四名选手均须参加,共同完成本队全部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的计算。

(2)由裁判员将各参赛队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复印1份,开始计算前连同计算器、二等水准测量闭合环计算表分发给参赛选手。计算竞赛开始后,参赛选手根据本队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计算完成水准测量闭合环计算表的填写。计算完成后,整理一份完整的计算资料,包括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水准点成果表、水准测量闭合环计算表,及时上交到裁判席,签名后结束全部竞赛。

5.比赛时间

二等水准测量考核时间为120分钟,其中外业观测考核限时90分钟;内业计算及资料整理限时30分钟。

6.成绩结构

二等水准测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时间分值30分,仪器操作分值30分,成果质量分值40分。

(二)测绘计算器编程

竞赛选手以队为单位采用卡西欧(CASIO)计算器在规定的场地、时间范围内针对一个实际的测绘项目设计模型、编写程序、计算出相关的数据。测绘项目

范围如下:单一四等水准路线近似平差计算程序;单一图根导线近似平差计算程序;平曲线(不含缓和曲线)段中、边桩坐标计算放样程序等。各参赛选手必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卡西欧(CASIO)计算器FX-9750GII。

1.技术指标要求

(1)计算器中的程序要保存,程序名和书写的程序设计报告中的程序名保持一致。

(2)程序中涉及到的角度计算均采用Deg模式;数值保留4位小数位数;(3)程序设计报告可以以流程图形式,也可以以按步骤描述的方式表达,最终都应与程序源代码相符合。

(4)计算器中的程序应保存完好,并能够经检测运行出所提交的运行报告,运行结果与提交的运行报告必须保持一致。

(5)按要求显示表达式的值,并对此表达式在计算器源程序中的代码符号进行说明。

2.竞赛批次和场地的确定

各参赛队由四人组成,每队确定一名队长。各参赛队同时进行竞赛,竞赛场所暂定为带有监控录像的教室,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3.操作要求

(1)参赛选手必须按照大赛规定的参赛时间提前30分钟参加检录,统一进入比赛场地,开机检查组委会提供的计算器每个按键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完毕务必关机。组委会提供给每个参赛队2台计算器,竞赛结束后选择其中一台作为成果上交,并在程序运行报告中注明该台计算器的编号。

(2)比赛需连续进行,竞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

(3)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测绘项目内容并现场运行程序出好报告。全部完成后应及时上交成果给监考人员,不能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所有报告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4)各参赛选手应文明参赛,比赛中不能夹带任何计算器数据线、书籍、纸条以及通讯工具等。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通知所在学校,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队的计算和编程作业。

(5)从裁判示意比赛开始起计时,到递交成果止。在裁判示意比赛开始前,仪器不能开机操作。

(6)竞赛结束后,每个参赛队提交成果资料包括程序设计报告、程序源代码、程序运行报告和存储所编程序的计算器。

4.比赛时间

测绘计算器编程考核时间限时60分钟。5.成绩结构

测绘计算器编程考核总成绩为100分,时间分值30分,成果质量分值70分。

(三)全站仪坐标放样

参赛选手以队为单位在抽签确定的场地区域里,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已知点和已知方位角,使用全站仪放样2个坐标点并测定给定点的平面坐标。放样过程中,学生不能把棱镜从觇牌上拧下,可以带觇牌从基座上拿下,也可以带基座整体进行粗测,不能使用免棱镜功能,不能使用对中杆。参赛选手须自带全站仪(含充电器)、两个单棱镜组。脚架等辅助工具可由组委会提供,亦可由参赛选手自带。放样必须使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木桩、小钉和手锤。

1.技术指标要求

(1)放样点位需打入木桩,并钉上小钉。(2)测定点的平面误差≤20mm。(3)放样点P1、P2两点间距误差≤20mm 2.竞赛批次和场地的确定

每队参赛的批次和场地由抽签决定,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批次抽签,若一所学校有两支参赛队伍,则同时上场。

3.操作要求

(1)比赛开始前,参赛选手位于指定位臵,仪器设备关闭臵于箱内,在裁判示意开始后方可开箱架设仪器,裁判同时开始计时,裁判员全程跟随比赛人员对其放样过程进行测评。

(2)根据给定的已知点(A、B)平面坐标或已知点坐标和已知方位角,使用全站仪“放样”程序,在A点放样2个坐标点(P1、P2),在P1点设站一测回测定给定点C的平面坐标。放样结束后须同时上交试题。

(3)全部工作结束,仪器设备整理完毕后,示意裁判,裁判记时结束。

4.比赛时间

全站仪放样考核时间限时30分钟。5.成绩结构

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观测时间分值40分,仪器操作分值20分,成果质量分值40分。

第六章 成绩评定与奖励

一、成绩评定

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2操作竞赛根据相应技术要求,按各项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3.根据操作竞赛的分值自高至低排列得出竞赛名次。

二、表彰奖励

1.设臵单项奖,五个项目均分别设臵单项奖,根据各队比赛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队数的10%、20%、30%。

立体化测量技能 篇3

建筑测量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技能教学是加深学生对建筑测量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施工方面的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竞争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本人对测量技能教学是这样进行实践的。

一、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技能教学步骤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实践效应。为此, 技能教学必须对技能的操作体系进行系统的构建。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 确定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技能目标,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适当调整、补充、改造现行课程与教材, 加强教学内容和实际的联系。

分析建筑测量教学内容, 主要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及综合应用。根据这些内容并结合学生、器材等安排技能教学步骤。

技能实践内容及步骤:

二、结合教材内容, 选择技能教学方式

1. 单一技能训练。

以2~4课时为单位, 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交替进行。用理论指导技能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经验。

技能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一台测量仪器中有很多螺旋, 特别是零部件在制动状态下旋转不符合操作规定, 极易损坏仪器。若不让学生触摸只许观看根本起不到动手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应先介绍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将要学习的技能是什么,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作样板, 建立起动作执行的定向印象, 让理论来指导技能实践。

技能实践中总结出操作经验, 不仅提高了操作速度, 也提高了精度。在水准仪使用中第二步, 粗平指圆水准器气泡处于居中位置。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从a到b, 再从b到c, 但如何使气泡处于居中位置呢?此问题留给学生琢磨去实践。经过多次练习, 最后学生得出一个规律:气泡的运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然后由学生再训练两只手三个螺旋同时旋转, 一步到位以提高速度。

在精平这步中介绍了观察孔中看到影像符合成一条弧线即可, 并指出观察孔左侧影像的移动方向与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一致。但很多时候在观察孔中看不到两弧段。此时引导学生在侧面观察水准管气泡的前后位置, 然后让学生旋转微倾螺旋, 注意观察状态变化, 最后总结出规律。

在单一技能训练中, 教师按实践要求, 进行规范演示, 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语言讲解与行为示范相结合, 示范动作正确规范, 讲解语言速度适中, 既结合理论知识又结合实际行为, 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对教师演示的观察、理解、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复练习、修正, 形成正确而迅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扎扎实实掌握单一技能操作。

2. 综合技能训练。

采用阶段训练的方式, 用集中的一段时间小组内分工合作, 对测量的单一技能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

1) 测定。要求学生把学校的平面图测定出来并绘制成图。事先将校园分区块, 每一小组一区块, 在本区块内完成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工作, 然后将各区块联系起来测出全校范围的平面图, 手工成图后再CAD制图。这样, 当学生拿到自己亲自完成的校园平面图时, 成就感自豪感不言而喻, 因而更加深了技能的印象。

2) 测设。结合校园环境及建设规划, 测设待建物, 这便是工程中俗称的放线。当学生看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提高操作技能, 体现自身价值,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综合技能训练中, 教师创造学生主体技能活动的情境, 激励学生的实践热情, 了解技能实践的进展, 观察学生的表现, 捕捉有关信息, 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因素, 引导学生深入持久探究。

三、分小组分步骤, 开展学生技能竞赛

学习竞赛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和尊重需要, 增强学生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激励好胜动机,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技能教学不仅要解决应知应会问题, 更要学生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操作精度。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考虑学生掌握测量技能的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竞赛, 从速度、精度、态度等各方面检查学生动手能力。

a) 合理分组, 组织多形式竞赛。3~5人一组, 分组时, 兼顾学生个人学习情况、性格、相互配合等问题, 指派管理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开展学生个体纵向竞赛、组内组间横向竞赛, 展开自我挑战, 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 培养竞争意识, 树立集体观念。

b) 科学分步, 落实各细节训练。为提高技能水平, 加快操作速度, 确保精度, 在单一技能训练中, 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对路线、角度测量的速度精度进行步骤分解, 在每一环节上加强训练, 提高技能水平。

在开展学习竞赛中, 教师先辅导组长, 后组长辅导本组组员, 教师做宏观调控, 巡回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又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强化技能训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及时总结反馈, 恰当作出评价

结束指导是技能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是进一步对技能教学劳动成果的评判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每一次技能教学结束后, 学生进行实践小结, 教师作总结评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实践过程, 得出本堂课的学习收获、成功之处及操作中的不足。教师对技能实践作出恰当评价, 讲评要讲到要点讲到实质讲到关键。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 作出的评价也不同, 男女有别, 基础好差有别。坚持“以肯定为主、以表扬为主、以鼓励为主”, 肯定其可取之处, 委婉指出不足之处, 让学生欣然接受, 从而更积极有效地学习技能。

五、成绩与不足

1. 在测量技能教学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动手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参加技能抽测、等级考证、技能比武等活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纸上得来终觉浅, 动手实践才是真”。实践表明, 加强技能教学,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合理, 专业实践课时偏少。

上一篇:商标与驰名商标下一篇:逍遥的四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