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群体

2024-07-16

学生干部群体(精选十篇)

学生干部群体 篇1

一、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塑造

学生干部既是具有学生身份的特殊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又是具有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身份的特殊学生。这两种角色定位不可分割, 相互联系。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 然后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学生身份不可改变。学生干部是兼职的, 具有志愿性质和锻炼性质, 承担辅助功能;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工作为职业, 主要靠的是权力型影响力, 发挥主要作用。

学生干部又不是一般的学生身份, 他们是通过一定的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 要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在决策、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表达和创新等方面, 他们要比普通同学具有更强的能力, 有单独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选拔、培养、监督和考核制度。

为了适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 学生干部应该加强自己的角色塑造:

1、加强角色学习。

不同的社会角色, 有着不同的角色学习的时间与过程。角色学习就是指学生干部通过各种途径, 提高角色认知的水平, 缩短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

2、提高角色适应能力。

学生干部在正确领悟学生干部角色规范的基础上, 在实际中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就是学生干部的角色适应。学生干部与其交往对象的角色互动, 是学生干部角色适应的基本形式。在角色互动的过程当中, 学生干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达成与交往对象的共识。学生干部还要根据交往对象的特点, 在自身表现出的多种角色中选择最适合对方的角色, 以符合交往对象的要求。

3、克服角色转移障碍。

角色转移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学生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对象经常发生改变, 应当根据情境的变化, 相应地转变行为模式和工作方法;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变化, 学生干部会不断遇到旧的角色的丢失和新的角色的获得, 其行为也应当随之转变。克服角色转移障碍, 学生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4、平衡各种社会期待。

对于学生干部的角色, 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面对不同的呼声, 学生干部如何寻求最佳角色,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平衡各种不同的社会期待, 明确合理的角色期待, 要很好地把握各种期待的一致性、相对性和复杂性。

二、学生干部群体特征分析

新时期的新情况使学生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问题, 做好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客观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群体特征。

特征1: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担任学生干部的出发点来说, 有的学生干部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为目的, 不想荒废大学生活, 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干部希望通过岗位的锻炼, 培养自身的能力, 为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竞争而打基础;有的学生干部以发挥专长, 满足表现欲望为出发点, 渴望在高校中充分表现自身才能;也有的学生干部是看到能够获得各种利益, 如获得荣誉、入党、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等。必须重视不同动机的学生表现, 及时纠正他们个人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

特征2: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考验着学生干部的能力。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两方面平衡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 成绩不好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 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前途, 可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学生干部又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学习中去, 两方面难以取得平衡。据调查, 如何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生干部普遍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 必须时刻提醒并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使两个方面协调平衡发展。

特征3:角色的转移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干部既要代表学生的权益, 为同学服务, 又要对学校负责, 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 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正确处理与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既要尊重领导、老师, 完成他们所交给的任务, 又要注意及时反映同学的正当合理建议, 维护同学们的利益, 做到上情下转, 下情上达, 但这方面往往不易兼顾。

特征4:做好各个层面的沟通是建立学生干部威信的基础。由于有工作中的相互交流、协作、激励和情感沟通, 学生干部之间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友谊和社交关系, 但学生干部小群体生活在学生大群体当中, 部分学生干部的社会交往往往局限在本学生组织内部, 而疏于与普通同学甚至本班同学的交流, 无形之中把自己与普通同学对立起来, 客观上在同学心目中形成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印象。必须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参加班级、学院的活动, 使其具有坚定的群众基础。

特征5:提升学生组织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干部主要靠非权力型影响力开展工作, 在教育、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承担辅助功能, 所以学生干部的“权力”较小, 甚至有些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仅存在于学生组织内部, 而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 特别是学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与其地位较低形成了反差。必须重视学生组织建设, 帮助学生组织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 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

特征6:学生组织凝聚力决定学生干部的执行力。高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内部矛盾少, 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程度高, 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高, 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工作效果。一般情况是学生组织规模较大时内部产生小集团的可能性相应也增大, 必须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组织健康发展。

三、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 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 (牵引机制、激动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 , 我们提出适合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大机制: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

1、引导机制

引导机制是通过明确组织对成员的期望和要求, 使成员能够在组织文化、制度以及其他成员的帮助下, 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 最终将成员的努力和贡献纳入组织所需要的轨道上来。学生组织应该用自己特有的文化、群体氛围来影响带动成员, 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能, 确定岗位职责, 有意识的引导成员向既定的目标去发展、奋斗。

2、激励机制

激励的本质是激发成员以满足成员的个人需要为条件去愿意做某件事, 其核心在于对成员内在需求的把握与满足。按马斯洛的理论, 人类的需要是一种本能, 产生需要时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会激发个体内在的驱动力, 而驱动力会产生寻求特定目标的行为。对于学生干部, 可以采用评价激励、授权激励、培训激励等多种方式投入工作、发挥作用。

3、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的本质是控制成员行为, 使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发展需求。学生组织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如《学生干部管理办法》、《学生干部考核办法》等细则, 使得学生干部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每个学生干部都有不同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但学生组织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必须让个人需求服从组织的需要。

4、竞争机制

实行竞争机制就是要激活人力资源, 主要有竞争上岗、业绩评价、末位淘汰等方式。竞争上岗可以通过公开竞选、能力考评、期末述职等手段来实现;业绩评价就是对学生干部是否适应其岗位进行定期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综合成员自评、成员间互评和教师与同学评价的手段;末位淘汰中的“淘汰”对于学生干部来说, 应该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 注意不要损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

[2]《高校学生干部群体行为特征分析及启示》, 江志斌, 重庆工学院学报, 第19卷第1期。

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体帮扶结对制度 篇2

为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我社区党员干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使特困家庭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困难家庭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党员也可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每个党员至少帮扶一个特困家庭,党员上门看望特困家庭每半年至少一次,党员每年给特困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特困家庭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群众、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各地脱贫致富的好做法、好经验。

2、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实现再就业,增加收入,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3、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4、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5、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2、几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子女无法完成学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户。这些特困户,靠一个党员帮扶比较困难,必须由几个党员共同帮助,而且要考虑到党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还要确定主要责任和起主要作用的党员。

五、结对帮扶要求

要充分重视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原则上机关党员100%参与结对帮扶,以此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每年年初制定党员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与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并根据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完善帮扶工作。街道党组积极对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督促,及时宣传典型,为更好的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小学班干部群体的选拔与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班干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251-02

班干部是是学生的带头人,是班主任的好帮手,是班集体的核心。他们肩负着开展学生的学习及其他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是联络班主任和学生的纽带。一支精干的班干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既対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与日常事务的有效完成有重要的作用,也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建立一批优秀的班委,可以使繁杂的班主任工作变得条理清晰,管理起来也更加有效。有一批好班干,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搞好人际关系与人合作的能力;训练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干部的作用是“火车头”作用,他们的作用,有时是班主任所无法替代的。因而任何一个班主任,都不可轻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一、班干部的选拔

当前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一些典型做法有:

1、班长组阁制。

它是班干部选拔环节的一个创新做法。即它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所有的班干部人选,而是通过竞选,只产生班长人选,再有班长负责挑选能够配合自己工作的学生担任班委,实现组阁。这个做法适合班级中有明显的领军人物或是中途换届时使用,它的优点在于班干部队伍向心力强,工作效率高,但要防止学生非正式团体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对班长组阁要有引导。

2、班干部轮岗制度。

它是班干部培养环节的一个创新做法。即它打破了班干部一个职务干一届甚至是几年的做法,采取班干部轮岗的方式,使班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这个做法适合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好,能力差异不大时使用。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班干部在一个岗位上时间长了会产生疲惫和缺乏创新,套用模式的不足,使每个班干部都保持一定的新鲜和兴奋期,既有利于以后工作中的相互体谅和相互配合,也有利于促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班干部例会制度。

它是加强干部管理的一个创新做法。它克服了以往班干部工作只是一味等待学校和班主任指示的被动、无计划的弱点,把工作常规化,即在每周五的中午召开班干部例会,大家总结一周的班级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并且确定下周的主要工作及要求,然后利用放学前的时间,在全班由分管的班干部向全体同学通报,使全班同学都能明白自己班級的状况如何、在如何发展、我该如何做。这个做法适合各个年级和阶段。它的优点就是通过常规化的管理,使班干部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有计划性,从而促使班干部更具工作责任心,也有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班干部的认同感。

4、值日班长和班级日志制度。

它是班干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做法。它打破了班长一人负责全班所有事物的习惯做法,由全体班干部轮流值日,担任值日班长,负责每天的班级常规管理,并通过班级日志进行记录和反馈。这个做法适合各个年级和阶段。它的优点在于分担了班长部分常规工作,使班长有更多时间去通盘了解班级状况,组织班级活动,同时让不同岗位的班干部都有机会站在全局的高度了解班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特别是班级日志的使用也可以让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的发展状况。

5、月述职制度。

是指班干部按岗位每月对全班进行一次述职,即把本月自己岗位所做的工作,向同学们汇报,并提出下个月的工作计划,由全体同学无记名投票,如果得票达到半数以上为合格,3/4以上为优秀,半数以下为不合格。合格者继续留任,优秀者由班级给予物质奖励,不合格的班干部自动下台,由上次选举的第3、4名顺次填补(如果第3、4名已经是班干部,则顺延,全部候选人用完,由班长直接任命)。由于这些做法需要多次的投票,李老师还发明利用考试答题卡进行投票的做法,使统计更快、更精确。

6、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的班干部“轮换制”和“二日班主任制”

任小艾老师的班干部“轮换制”和“二日班主任制”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她的做法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通过班干部的轮换,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进行班级管理角色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其他班干部和班主任管理要求的自觉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但是由于轮换的周期较短,班干部是一个月,班主任是两天,所以在实际运行中要注意借鉴的可操作性,注意先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轮换制度,避免由于频繁更换班干部带来的班级管理不连续性。

二、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的选拔只是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起点,如何培养好班干部以及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班干部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如果班干思想品德好,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在班级中有威信,再加上班主任的正确领导,就能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首先,对当选班干部的培养要坚持信任、关爱、培养的原则,既要给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又要从他们的学生身份的实际出发,注意加强引导。其次,对班干部队伍建设要具有全局、全面的意识,使班级管理工作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有一下几点:

1、培养服务意识。

端正态度,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使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真正当好火车头。

2、明确班干部的主要职责。

新学期开始,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安排班干部中班长、副班长、各委员、组长、课代表等人的具体职责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让每一位班干部深知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共同讨论奋斗的目标。

3、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在同学中树立他们的威信。

班干部在全班学生中应该象“火车头”一样。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一切活动和学习。班干部应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行动为同学们做出榜样,尽量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与此同时,加大对班干部教育力度,实行民主监督。

4、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

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就要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得到提高。

5、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的指导,当好“参谋。

培养干部,班主任要放手,不能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大胆去工作,班干部做出成绩,要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威信;发现了问题,要召开班干部会议,引导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去改进。班干部工作中出了差错,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千万不能去埋怨和指责学生。这样班干部的工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三、班干部的教育

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指导,概括起来有:

1、交友法

就是指导班干部要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把自己融入到同学群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使班干部和同学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亲近,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处理棘手的问题或班级事务中有一个好的局面,能得到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2、谈心法

就是当与同学有了隔阂或分歧或者工作受到一定的阻力,尤其是有了矛盾时要心平气和地与同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要注意讲究敞开心扉,彼此之间要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班干部和同学之间是平等的,这样的谈心才能够取得效果。

3、對症下药法

就是班干部要针对不同的同学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在遇到问题时或有棘手事件时,要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手段,有区别地对待。千人千脾气,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同学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同学之间的问题。走“到哪山烧哪柴”的道路,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处事的方法

4、冷静忍耐法

就是班干部受点委屈时要冷静忍耐,切忌只坐顺路车,不乘逆风舟。在有些时候同学会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班干部头脑要清醒,忍耐力要强,情绪要平稳。在对手锐气消失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切忌当场对攻,导致自己在同学面前有损自己的形象,破坏班级的和谐气氛。

5、精神胜利法

就是要学会自我解脱和解放,不能自己把自己装进闷葫芦里,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应有的惩罚和伤害。现在的学生也有这种“面子上过不去”的倾向,精神是内在的一种气质,它与“面子”是不同的,偶尔有时候同学或许一句话很让人下不了台,但想想也会有他的原因,可以姑且放弃这种无谓的争执也是一种好办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道:“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班委会行使日常管理的自组机构。没有班级的管理层次与有序的结构,就无法开展相应的活动,并带领班级成员实现既定目标,形成优良的班集体。”班干部相当于一个班级的"火车头",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队伍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特别重要。选举并培养好一个优秀的班干部群体,是班主任的重大职责,是班主任必备的才能之一,是优秀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班干部使用得当,可以起到班主任 “左右手 ”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反之,则可无助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所以,如何使。好班干部,是一门很深的“艺术”,需要我们用心钻研。

参考文献

[1]李宏亮 南京一中德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2]方天培,等,班主任工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87).

[3]田恒平: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4]吕周锋.让学生干部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J].新课程(小学) 2010 (12)

[5]朱丽. 浅谈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工作[J].新课程(小学) 2010 (09)

[6]李红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J].广西教育 2010 (28)

[7]吕赟.班主任应将班干部领进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0 (06)

[8]张鸿雁.如何培养班干部[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05)

[9]严莉洁.班级管理:培养小干部 树立大观念[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04)

[10]伍剑婷.班干部不是“托儿”[J] 师道 2009 (10)

[11]王峰.浅议班干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小学) 2009 (02)

学生干部群体 篇4

关键词:特殊群体,心理老化,调适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章程(1946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显然,一个真正健康的老人不仅是其机体功能正常,而且心理状态也是正常的,并能适应现代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健康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老年人来说重要的是躯体与精神两者处于良好状况。(1)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回京居住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立老人心理调适机制的经验。

1 基本情况

1970年中国地质大学从北京迁往湖北,有一批教师和管理人员也从北京转到武汉工作。退休后,根据有关政策这批教师和老干部回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居住。目前,回京居住的老干部共有221人,其中离休人员23人,退休人员198人。90岁以上的人员2人,80岁以上的人员42人,70-79岁的人员152人,60~70岁的人员23人,60岁以下的人员2人。从职务职称结构来看,该群体有局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16人,副处级干部4人,教授职称126人,副教授职称32人,中级职称24人。

2 存在的心理问题

(1)心理老化。老年人到了65岁以后,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尤其是高龄老人,记忆减退,心理老化。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2)老年人心理老化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1)心理老化与身体老化的速度不同。(2)个体差异较大。(3)与个人的心理特点关系密切。(4)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3)通过研究发现,在这批老干部中,高龄老人比低龄老人的心理功能差些,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的心理功能差些,但差异性并不显著。由于他们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读书、学习是一种习惯性活动,所以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其它老年人退化的慢。在长年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下,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明显的两面性,既有历经生活磨练形成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面,又有进入暮年,心理很敏感、脆弱的一面。退休多年他们既习惯于平淡生活,又对社会的复杂变化不理解、不适应,从而导致心理失常,加速了老化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心理失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2001年对北京市2000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和2008年的全国调查,发现约有8%的老年人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抑郁症已成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症状”。(4)抑郁症的产生,既与生理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相关,是某些心理愿望得不到满足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物价快速上涨,使老年人的心理陷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在心理上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公正的回报。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如不及时纠正,一旦内心冲突加重,必然会危害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3 应对机制

(1)政策保障机制。首先,学校领导随时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离退休部门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离退休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其次,学校还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建立起在国内高校中堪称一流的老年活动中心,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再次,在保证“两个待遇”落实的前提下,学校连续几年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制定政策时适当向住京老干部倾斜,如住房补贴、取暖费、体检、医疗等,学校在人力和物力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还经常邀请住京老同志回校参观。最后,学校领导每年专门来北京召开1-2次离退休教职工大会,向老干部(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24页)们通报学校改革情况和发展思路,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2)管理服务机制。学校离退休管理处作为直接为老干部服务的部门,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规范管理。积极了解老干部各种情况,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由原来的被动等待服务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开展家访、慰问、住院看望、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套规范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2)上传下达。针对老同志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向学校领导反映,争取早日解决。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答疑解惑,化解矛盾。(3)精神慰藉。加强与老同志的沟通与交流,当老人不开心时,及时进行疏导、劝慰,使他们消除内心的烦恼。(4)文体指导。驻京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老干处组织好各种文体活动,增强老年人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5)心理辅导。通过讲座、访视、会议、宣传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坚持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原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3)邻里帮扶机制。回京的离退休老干部大都住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里。为了倡导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更好地照顾老干部,按照他们居住的单元将一些年龄低、身体好、有热情、爱奉献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建立一支联络员队伍。联络员负责将老干部们的生活状况及时反馈给离退休工作处,确保离退休工作处与这些老人的信息畅通。同时每位联络员分工负责几家老人,有重点地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或做思想工作,帮这些老人排解孤独,送去欢乐。密切关注高龄老人和孤寡老人,遇到生活不便或突发事件时,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4)自我调节机制。世界卫生组公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7%取决于气候影响。(5)由此可见,解决老人心理问题,关键在于老人要学会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第一,要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方法。可采用回避法、幽默法、忍让法、宣泄法、换位法、升华法等,增强心理素质,从容应对经济时代的心理挑战。第二,要保持乐观情绪,做到知足常乐。乐观是治疗心病的无形妙药,不顺心的时候要心胸豁达,自宽自慰,及时驱散心中的不快。第三,克服攀比的心理,增加自身的得意筹码。一个人失去快乐的根源在于跟他人攀比,无端地承受许多莫名其妙的痛苦。老人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把婚姻的幸福、身体的健康等作为自己快乐的砝码,以此来平衡内心的失落。第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添更多的生活乐趣。健康有益的活动,可使老人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处于协调状态。

总之,提高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其葆有全面的健康,是已步于老年社会的中国各界必须重视的一大要务。老年人要更新观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轻松愉快地品味晚年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①Weseley E,et al.A Health Assessment of Older arnericans:some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Preventive Medicine1988;17:344.

②万素梅.老年心理与生活质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③绪秀敏.中老年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173.

④陈彩珍“.积极老龄化”视阈下的老年心理健康问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群体 生活学习

随着通讯功能的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超越了最初单一的通讯功能,成为了集通讯、影视、上网、拍摄、家政服务为一体的几乎全能的数字新媒体,这一发展形势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越来越受到手机媒体的影响,生活学习全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具良好的市场发展性。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异军突起,在与互联网中与其他种类媒体融会贯通,将逐渐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为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手机,实现了从最初的语音通讯工具向综合型媒体的过渡。正因为其极强的传播性和快捷性、智能化、个人化等特点,很快就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特别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甚广。

二、手机媒体对于大学生正面影响的分析

1.从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来看

手机媒体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通讯工具,在维持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快速便捷等优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会选择电话、短信、微信这些手机媒体来跟朋友保持联系。同时,我们在调查手机媒体在维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发现,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没有了手机,自己与朋友的联系大部分会中断,还有2.86%的人认为会完全中断。可见,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手机媒体让大学生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通过手机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网上购物,看电子书等,使得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一部分同学在手机媒体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已经将自主创业、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等与手机应用平台相结合。有心的同学在这场手机浪潮中抓住机遇,利用手机媒体的普及化来宣传自己。这让现代大学生的创业渠道有了更丰富新颖,广泛宣传的方式。

3.教育方式的改革

相较于几千年传统的纸墨教育方式,飞速发展的科技让我们有了更多便捷有利的电子信息接收方式,这无疑为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对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上课玩手机一方面减弱了上课的效果,但换位思考何不利用同学们对手机的热衷,制作学习软件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轻松地学习呢。现在不少老师都产生了这一想法,一部分老师甚至已经做出成果供同学们使用。

三、手机媒体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手机原本仅作为人际信息交流中介的载体,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手机媒体帮助大学生获取渴求的信息,拓宽与社会交流的通道的同时,却也造成了不少弊端。

1.手机媒体信息污染

根据调查统计,学生中有大多数都受到垃圾信息的骚扰,有56%的同学经常受到垃圾短信,有35%的同学偶尔受到垃圾短信,只有9%的同学基本没有收到垃圾短信。这些垃圾短信包括冗余、色情、虚假、广告推销等,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能力即为有限。信息污染不仅对大学生群体造成潜移默化的精神侵害,有些涉世未深的学生还涉及到人身及财产安全。

2.分散学习注意力

在本次调查中,有65%的同学表示手机对于他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有点影响或者影响很大。因此,传统书籍是否会被网络文化代替的争议此起彼伏。手机媒体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分散出去。课堂上时常响起手机铃声使课堂纪律受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此外,有些同学利用手机媒体为考试作弊服务,更加注重这一冲击的力度。

3.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问卷调查中,在“在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短信交流、网络聊天(包括qq、微博、人人等媒体)、其他”这几个选项中,有56%的大学生有选择网络聊天这一选项,而有35%的调查者没有选择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在现实中与人打交道,去正面获取信息,而寻求手机媒体的解救。

四、减少手机媒体对于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建议

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鼓舞,文化功底和文化品位得到提高,自律能力有所增强。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参与户外运动或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使同学们不要一味沉迷于手机世界,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要学会自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眼界,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逐渐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代替依赖手机媒体进行的情感交流,养成手机媒体健康使用的好习惯。并且有效利用一些方便的学习应用软件,既然无法完全摆脱手机,那就让它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王 颖.浅论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66-167.

[2]任秀芹.刘颖,颜士科,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153-160

[3]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978-7-118。

[4]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罗玉华.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中小学生同辈群体压力的引导 篇6

同辈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似地位和层次、大致相当的素质、相互认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而发生相互交往的群体。尤其是在中小学时期, 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 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1]。同辈群体压力是指当同辈群体的意见或规范与该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发生冲突时, 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同辈群体对其成员的这种影响力, 映射到成员内心, 往往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或行为。

一、中小学生同辈群体压力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 个人, 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 就显得越不独立, 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2]中小学生正处在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 在自主意识的驱使下, 群体交往是中小学生选择的普遍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和自己具有相似地位和层次、大致相当的素质、相互认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同伴交往。这种交往对中小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 也会使中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

1. 同辈群体给归属感带来群体压力

心理学认为, 个体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如果个体被群体排斥或偏离群体, 就会感到恐惧, 没有安全感。这样, 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也往往倾向于与归属群体的标准保持一致, 往往相信多数, “少数服从多数”, 放弃少数人的观点, 服从大多数人的观点。也就是说, “实际的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 想象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 也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压力, 使人选择与设想的多数人倾向一致的行为”。[3]

2. 同辈群体内互动带来的群体压力

“以往的青少年群体交往大多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进行的, 交流的对象相对稳定, 现在, 同辈群体间面对面的交往时间越来越少。”[4]当前网络交往正成为中小学生的时尚生活方式。无论是现实生活的同辈群体还是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 都提供了中小学生之间交流各种信息、看法和观点的机会, 特别是由于没有成人的参与和网络平台的特点, 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满足个人交流的需要, 既可以倾听别人的心声, 又可以更多地了解别人, 得到别人的认可, 扩大个人的交友面和社会思考力。但是, 每一个人毕竟都是存在缺点的, 交流的人越多, 交流的话题越多, 就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对待这些不足与缺点, 个体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带来心理压力。

3. 同辈群体规范带来的群体压力

同辈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后, 就会对每个成员产生一定的压力, 迫使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群体规范。同辈群体规范是非制度化的, 它对成员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随意性较强。如果同辈群体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发生冲突, 同辈群体内强大的无形的制约力就会促使个体遵从于群体行为规范。如果这种群体规范无视、忽略或违背社会规范, 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一些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组成的伙伴群体, 对其成员的健康成长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中小学生同辈群体压力的特点

1. 同辈群体的压力是无形的和经常的

中小学生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 它是由个体自由选择的, “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并且不需认真规划、反复思考和有目的、有计划进行, 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种心理认同感一旦确立, 就会使个体遵从群体意见或规范。而事实上, 每一个个体的意见和行为不可能总是和群体意见或规范保持一致, 而当自己的意见或规范与该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发生冲突时, 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 促使个体往往遵从于同辈群体的意见或规范。

2. 同辈群体的压力是强大的

中下学生同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 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显得亲密、随和和频繁。但是, 同辈群体中并不是平静如水的, 仍存在无形的压力, 并且这种压力很强大的。只要属于一定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任何一个成员就往往会以个体的形式或以集体的形式给其他成员施加压力, 从而促使其他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和行为。特别是同辈群体中核心个体的意见和行为, 更会影响其他成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核心个体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影响力使其导致同辈群体中的压力更为强大。

3. 同辈群体压力的作用是双向的

同辈群体压力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也可以起到消极的作用。同辈群体压力可以使个体保持和群体的一致, 形成共识, 从而维持同辈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任何社会, 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 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 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 个体往往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观念和行为等, 这样就会使个体失去个性。群体压力严重时, 会出现群体的错误决策和群体的错误行为, 甚至产生群体的犯罪。

三、中小学生同辈群体压力的引导

1. 正确认识和对待同辈群体的压力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同辈群体的压力, 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要认识到这种压力是必然的、无形的和强大的, 是无法消除的。因此, 非但不能去逃避它, 更要坦然地接受和对待这种压力。一方面, 我们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学会减压, 以适当的方式释放、排解心理压力。因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下, 就会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另一方面, 我们不仅要学会减压, 还要学会解压。压力管理理论认为, 我们不可能消除压力, 但要适度保持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使我们学会承受压力, 使我们不断努力, 从而增强个人的影响力, 影响其他成员的意志或观念等, 以争取思想或行为上的合作。

2. 把群体标准转化为自我标准, 内化合理的群体意见或规范

认识到这种同辈群体的压力, 就说明已经认识到群体意见或规范与个体思想或行为的差距。群体意见或规范体现的是群体标准和群体利益, 个体思想或行为体现的是个体标准和个体利益, 因此要把群体标准转化为自我标准, 谋求个人标准和群体标准的契合点以及统一。同时, 要积极把同辈群体压力转化为动力, 以合理的群体意见或规范指导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使合理的群体意见或规范得到内化。

3. 规范同辈群体, 引导同辈群体良性发展

同辈群体的性质不同, 群体压力的作用和性质也就不同。同辈群体的规范直接影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决定着同辈群体的主导价值观。积极型同辈群体中产生的群体压力有利于形成共识和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 而消极型同辈群体产生的群体压力则会使成员形成错误的共识, 偏离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甚至出现反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严重地阻碍群体中个体的成长。因此, 我们要鼓励和支持积极型同辈群体, 大力引导和教育消极型同辈群体, 促使其向积极型同辈群体转化, 并不断向社会主导价值观靠拢。

4. 加强同辈群体中核心个体的教育和引导, 避免其群体压力的消极作用

同辈群体中核心个体的意见和行为足以使整个同辈群体的性质发生变化, 进而使群体压力和性质发生变化。如果同辈群体中核心个体使其成员遵从的思想或规范是符合社会规范的, 就会带动其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引导整个同辈群体朝着健康、积极和向上的方向发展, 成为传递主流文化的重要力量。反之, 则会导致更多人违反社会规范, 偏离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 我们要加强同辈群体中核心个体的重点教育和引导, 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学校和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章志光,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对策研究 篇7

一、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分类

本文提出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那些适应能力弱、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相比同龄同学, 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在思想品德、日常行为、学习、家庭经济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状况特殊, 呈现出某些不良心理特征。大学生特殊群体根据其成因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 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学生群体

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引起的占较大的比例, 这部分学生除了面对学习的压力, 更大的压力是为生活费发愁。虽然国家有助学贷款以及一些相关的助学金政策, 但是助学贷款只能解决学费, 助学金也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活费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家里父母生了重病, 根本无法负担小孩的生活费。有个别学生, 每学期开学回校报到的时候, 身上只有几十元钱。这类学生因经济困难每天都心事重重, 压力很大, 内心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非常激烈, 造成对生活的冷漠、对未来的茫然以及极度的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 严重的进一步发展成心理病态。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 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2. 学业困难型特殊学生群体

学业困难型特殊群体又分成两种, 一种是主观想好好学习的, 但是由于来自省外的边远山区, 像英语、计算机等课程, 相比浙江省内生源学生, 薄弱很多。甚至有些学生上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电脑, 看到同学学习很轻松, 而自己一头雾水, 就感到非常的焦虑;导致一上相关的课程, 就紧张, 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出丑, 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慢慢地对所有课程都失去了自信, 长期下来, 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对大学学习方式转变的不适应, 导致学习一直跟不上, 怀疑自己的能力, 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另外一种是主观不想好好学习的, 认为考上了大学, 远离了父母的唠叨, 解放自己的时候到了, 把学习扔到了一边, 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无法自拔, 迟到旷课成了家常便饭。一年下来, 课程挂满了红灯, 把自己逼到留级和退学的边缘, 想回头重新学习时发现自己已经很难静下心来, 脑子里全是游戏, 内心充满着无助和抑郁。

3. 心理困惑特殊学生群体

(1) 人际交往障碍。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者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自身认知偏差导致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 他们往往是被动的一方, 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身体缺陷等原因,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感到惭愧、畏缩, 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 产生自卑、闭锁心理;或由于只关心自我的需要、兴趣、利益得失, 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这类学生大多没有集体意识, 缺乏集体荣誉感, 往往不合群, 交不到朋友。

(2) 情感问题。不少大学生一步入大学, 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谈恋爱。由于大学生的人格尚未成熟, 有些学生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恋爱观, 在恋爱分手后对对方产生怨恨, 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产生质疑, 失去信心和勇气, 在失恋的阴影中走不出来, 产生孤独、绝望的情绪, 进而造成心理失调, 甚至失去理智, 更有学生从此走向极端。

诱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还有很多, 像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沉迷网络、家里突发变故、对将来就业的焦虑等等。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 后果将较为严重。

二、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环境中的负面现象

(1) 经济发展水平失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 城乡差距、贫富两级分化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这些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几年南方高职院校面向中西部招生后, 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文化的差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

(2) 社会滋生不良风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 西方文化思潮强烈冲撞着我国传统文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不良风气,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 严重影响着青春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市场上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良行为深深地刺激着大学生的灵魂;还有伴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游戏、网络聊天, 色情网站等冲击着大学生的视野, 很多自控能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所有这些都使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和不知所措。

2. 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偏差

尽管现在各中小学校都在提倡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但是在小学考重点初中、初中考重点高中、高中考重点大学这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 衡量一个学校办学优良的标准依旧停留在学生的升学率上, 所以学校教育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略, 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很多特殊学生都是带着“特殊”考进了大学, 进入大学后, 虽然各高校近几年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入学后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测, 对心理问题学生建档等, 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绝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依旧停留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 不能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待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

3. 家庭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主要分为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两方面。

(1) 家庭结构因素。经过调研, 很大一部分特殊学生来自不完整家庭, 像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再婚的家庭, 还有失去双亲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学生, 这些学生从小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 不正常的家庭气氛导致这些学生心理不健康, 缺乏安全感, 感情脆弱, 不自信, 不善于与人交际, 碰到挫折更容易心理扭曲。

(2) 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影响深远。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袒护, 这类学生从小在家里娇生惯养, 父母包办一切, 形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吃不了苦, 抗压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差;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采取粗暴压制的教育方式, 经常对孩子动用武力, 会导致孩子丧失自信, 胆小, 产生孤僻的性格, 或者是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反抗、逆反心理;有些父母对子女采取强制型的教育方式, 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 经常用命令、指责的方式和子女沟通, 把自己的高期望值强加给子女, 这些学生从小在高压中成长, 容易形成懦弱、胆怯、压抑的心理, 一旦所定的目标不能实现, 会担心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心理崩溃。

4.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 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生理上已经趋于成熟, 心理上则正向成人转变, 但由于阅历浅, 经验少, 尚未完全熟悉和适应成人的角色。“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把青春期的大学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 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情绪波动大、冲动, 心理不稳定, 经常处于强烈的自我矛盾之中, 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自觉性和惰性并存, 果断性和冲动性并存, 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矫正对策

特殊学生群体在学习、品德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暂时和相对的, 如果辅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特殊学生群体可以实现向正常轨道转化。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不够健全, 而且绝大部分是辅导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众所周知, 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比较的琐碎, 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按照目前的现状, 也只能做到表面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根本不可能再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这些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此外, 虽然各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 只有2-3个人的队伍, 做好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已经是精疲力尽, 面对特殊学生群体, 往往是处于“救火”的状态, 只有特殊学生群体真的发生状况的时候才进一步介入, 但这时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弥补。面对这样的现状, 各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首先, 各个二级学院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 分管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做到专职, 才有精力去帮助特殊学生群体。第二, 专职心理辅导员一定要有相关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只有运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才能进一步矫正特殊学生群体的问题行为。第三, 不断扩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队伍, 定期组织相关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2.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帮教模式

在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转化过程中, 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 才能真正实现特殊学生群体的转化。首先, 学校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利用社会积极因素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作用, 消除社会不利因素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影响。要优化舆论导向,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最后, 学校应该加强与特殊学生群体家长的联系。通过联系, 可以让学校了解学生从小的生长环境、相关经历以及学生的一些优缺点,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

3. 循序渐进开展特殊学生群体转化工作

(1) 尊重、信任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与特殊学生群体的接触过程中, 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从内心做到无条件地接纳特殊学生, 尊重特殊学生。相比其他同学, 他们或许有着坎坷的经历, 或许遭受了人生挫折, 他们更敏感、脆弱、猜疑、困惑、缺乏自信, 其实他们内心和别的同学一样, 非常需要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2) 走近特殊学生, 用心关爱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走近特殊学生, 才能进一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他们。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 不是一两天造成的, 而可能是一段时间或者是长期的积累, 所以实现特殊学生群体的转化不是简单的一两次谈话就完成的, 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和特殊学生一起反复的努力, 持之以恒地去坚持才有可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投入非常多的情感, 要全身心地去关心、爱护这些学生,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帮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

(3) 积极运用赏识教育, 树立特殊学生群体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人人都希望被赏识与肯定, 这些特殊学生也不例外。用赏识、接纳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学生, 让学生在被赏识中树立自信。因此, 要充分肯定和学生谈话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健康的情感观念, 此外, 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并把这些优点尽可能地放大, 真诚地表扬学生, 让学生能正视并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优点, 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心理的正能量, 增强学生调节心理的能力。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需要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老师的积极配合和努力, 教育工作者只有用心对待、真心爱护这些特殊学生, 才能实现他们向正常轨道转化, 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建青, 王东莉, 王晓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漾滨.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1) .

[3]颜芳杰, 赵鹏.对构建特殊大学生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8) .

[4]徐梅顾, 佳滨.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 2011, (15) .

关注学生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 篇8

高职学生弱势群体是指高职学生群体中经济困难或能力、素质相对较弱或学习成绩较差, 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 生存状态与社会主流相对脱节的群体[1]。他们的弱势地位不但影响其本人的学业、性格、行为, 而且可能影响其未来;不但影响其本人, 而且会其影响其家人、亲友, 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高职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经济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群体, 包括特困生和贫困生。这部分学生大都能正视自己的困难, 保持勤劳节俭、勤奋努力、自强自立、人穷志不短的志向, 但也有不少贫困生存在着一些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 自立意识淡薄, 自尊、自卑与虚荣心理相交, 悲观消沉、自我封闭。少数贫困生因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了学业、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弱势, 使问题更加严重。

1.2 心理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一些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发展不健全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性格过于内向, 寡言少语, 与同学、教师主动交往很少, 在同学中很少有知心、亲密的朋友, 不关注集体活动, 缺乏参与热情。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 很难从周围环境中得到及时帮助, 受到委屈时又不能自觉地通过正常渠道去宣泄和释放, 日积月累,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发展, 甚至导致个别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1.3 学业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学习基础不好、学习困难、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往往与评优、获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无缘, 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不愿与学习好的同学来往, 更不愿与老师交流, 处处回避老师, 甚至惧怕老师, 长此以往,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更加厌恶学习[2]。

1.4 就业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在毕业时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而心理失衡, 或抱怨社会、抱怨学校, 陷入自卑的境地。

1.5 社会性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因各种社会因素导致在教育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如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难保证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健康发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班级活动中, 他们常常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 与教师、家长对着干;但又对家庭呵护及亲人与朋友的情感存在依赖和向往, 可是在寻求已缺失的家庭情感时, 极易受外部不良环境的干扰和诱惑。这些社会性弱势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教育资源时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2 关注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必要性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顺应时代潮流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关注高职学生弱势群体,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

关注高职学生弱势群体, 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诉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学生为本, 切实解决高职学生弱势群体所关注和遇到的问题, 既是对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也是做好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注高职学生弱势群体, 是构建人文校园的价值诉求。文化是高职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人文校园不仅有着现实的意义 (如创造良好的氛围, 建立和谐校园等) , 更重要的是有着潜在的影响和长远的价值, 它是学校的灵魂, 也是学校的特色和精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蕴涵着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人的道德、信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统一。高职利用自身浓厚的人文氛围对弱势学生进行关爱与教育, 营造充满关怀、理解的生活环境, 提供温馨、周到的情感支持, 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丰富其仁爱、奉献的精神世界, 通过观念文化来引导弱势学生的精神追求, 为其提供精神家园。

关注高职学生弱势群体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证。保持稳定是开展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本前提, 是高职实施教育战略的重要保证, 也是高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中大量弱势群体学生的存在, 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是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的问题。如果校园内的学生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 受教育的基本愿望得不到满足, 就会对校园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 甚至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长期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那些正常发展的学生。

3 加强高职学生弱势群体关怀的途径与措施

高职学生弱势群体事关学校的安全稳定, 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要正视高职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现实, 采取得力措施给予教育和引导, 化消极为积极, 化被动为主动,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进步,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把学会做人、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知识3方面结合在一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这一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他们对人生进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给予扶助与引导, 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 教会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并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挑战和成功的机遇, 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完善。

3.2 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对于高职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构成的贫困学生, 扶贫助困是一个非常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俗话讲扶贫贵在扶志。高职院校要努力建立和完善帮助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 努力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建立完善的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帮扶制度, 帮助学生从所在生源地贷款;加大对品学兼优学生的资助力度, 积极筹措资金, 做好各项扶助工作。建立、规范贫困学生勤工助学制度, 从规范用工、合理用工的角度, 使校内勤工助学成为帮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手段。在扶困的同时, 将扶困与扶志相结合, 引导贫困学生正视困难, 培养自强自立精神, 形成乐观向上、回报社会的思想, 做到“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只有这样, 帮困助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

高职院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 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场所, 学生应先“成人”后“成才”。由于高职弱势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他们普遍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 因此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帮助其正确对待自己面临的问题, 学会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释放心理压力, 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 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心理疏导, 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维护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促进他们面对现实, 调整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 使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和文化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 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以人为本, 构造坚实的物质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心、尊重、信任和理解每一位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为其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和社会活动, 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使学生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思想得到提高, 认知得到深化, 意志得到磨炼, 情感得到升华。

3.5 家校联动增强教育合力

现代社会, 各要素之间联系更为密切, 学生个体发展更是受各方面的影响。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学校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关爱高职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学校教育应该主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更好地促进弱势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 树立教育好弱势学生的信心, 重视孩子的感情需要等。家长也要协助教师了解孩子在课堂之外的优点, 给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合理建议等。教师与家长全面合作, 换位思考, 多角度看待学生的弱势问题, 对学生就能进行相对公正的评价,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3]。

总之,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而高职弱势学生群体工作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教育工作者应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关注弱势学生, 给予他们高度的重视和帮助, 使他们摆脱困境, 健康成长, 成为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柳忠友, 吴俊.高校“弱势学生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 2003 (1) :86-88.

[2]曲卫君.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0, 16 (2) :2.

大学生网络群体特征再析 篇9

(一) 虚拟性与真实性的交互体

体现之一: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与需求的真实性。通过注册虚拟的ID号实现匿名互动, 成员的真实材料非公开化, 成员之间互知度低, 以便于实现轻松互动。ID账号作为一种虚拟身份, 要表达大学生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中无法满足的需求, 比如解决平时相对单调的学习生活, 及时、全面了解感兴趣事物, 维护情感, 情绪低落或者不满时进行宣泄, 自由发挥, 购物等。

体现之二:实现过程的虚拟性与获得体验的真实性。通过电脑这一操作平台, 在网络空间里以网络字符、网络语言、虚拟的网络情境实现交互, 整个交互的过程都是通过虚拟化的网络空间情景实现的。成员在这些不同网络字符、语言和特定的网络情景获得情感的表达、情绪的发泄、兴趣探究的满足, 通过体验而获得满足是群体成员真实的感受。

体现之三: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校园网络用户具有相对稳定性, 使得大学生网络群体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有了一定的延伸。网络群体成员从网络走向现实[1], 网络空间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展开,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网络群体的建设。也因此而形成虚拟组织与现实群体交错状态。

(二) 时空的非限制性

具有共同需求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串联, 形成虚拟的群体, 并在网络电子空间发生群体行为。可见, 网络群体打破了地域限制, 网络群体成员只要拥有网络通信设备, 即使是跨校区、跨地区, 网络群体的活动也不受限制。

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存储功能, 对于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情, 只要通过多次的网络传播和网络情景体验, 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是成员感兴趣的事件, 无论何时何地发生, 都可引发群体的网络行为。群体成员借助快速的信息传递技术可以自由、迅速地了解任何事件, 甚至能对活动进行组织和遥控。

(三) 群体类型多样性

大学生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聚集在一起, 不同类型的群体满足不同需求。从大学生网络群体交流内容上看, 群体谈论内容从学习体育、休闲娱乐、天文地理、国内国外时事大事等, 内容包罗万象。从群体的行为来讲, 大学生网络群体可分为沟通交流型群体、消费型群体、学习型群体、游戏型群体、服务型群体等。从大学生网络群体的交互方式上看, 网络群体通过借助强大的网络平台模式, 形成信息传达群体、情景体验群体、空间模拟群体等, 当然, 这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

(四) 参与成员的广泛性

由于加入大学生网络群体限制少、程序简单, 同时网络群体突破了时空限制性, 因此, 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在某一特定的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可能有同一高校的学生, 还可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的学生。不仅如此, 网络群体成员中还可能有来地不同年龄,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习情况及不同成长背景的大学生[2], 参与的成员非常广泛。

(五) 群体价值观念的倾向性

大学生网络成员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准则持信任态度, 容易形成“同一”倾向的思维模式。一些网络群体事件可以看出, 大学生网络群体在围绕某一议题、现象的讨论体现了较明显的倾向化思维。如网络上传播爱国的口号, 渲染出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主义氛围;如折射现实生活中各种失衡、矛盾及冲突事件, 以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做出种种批评和指责, 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倾向。从近几年CNNIC公布的数据中发现, 大学生选择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频度高, 娱乐倾向显著。而以某一事件为源, 以非难、谩骂、肆意攻击、黑客、人肉搜索等行为宣泄不良情绪, 则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化倾向。

(六) 群体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不稳定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群体成员的流动性强, 因加入或退出网络群体的自主性强、准入及退出程序简单, 造成网络群体人员流动性强。其次, 尽管多数大学生网络群体都有一套被成员所认可的管理方式, 但多数情况下这种管理方式没有形成规范化[2], 约束力和影响力较弱, 如果群体内容或目标产生无法消除的分歧或差异时,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存在面临挑战。再者, 大学生网络群体组建的初衷是解决校园学习生活中的需求, 而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 一旦大学生毕业离校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中, 产生新的需求, 加入新的网络群体, 那么在校时参与的网络群体的作用开始减弱直至消失。

二、基于大学生网络群体特征的几点问题

大学网络群体满足了大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大学生成长, 有其不断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但从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特征来看, 还存在需要关注的问题。

1.网络监管不足, 且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管理教育存在缺失。从网络和高校两个方面来讲, 网络相关的立法滞后, 监管乏力[3]。对于高校来讲, 首先,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地域非限制性使得其不具备地域属性, 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其次, 大学生网络群体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交互的复杂特征, 有较强的隐蔽性, 网络传播的快速性使得及时掌握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2.高度的网络依赖性, 容易造成网络成瘾。多样化的网络平台能满足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网络群体的需求, 丰富的平台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获得感或者体验感。一定程度上, 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发展状况。可见,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活动方式及行为对网络技术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但高度的网络依赖容易造成网络成瘾。

3.依托开放的网络平台, 更容易被网络世界中非理性的、消极因素影响。网络平台的开放使得网络世界中既有各种积极的、正面的信息, 也有消极的、非理性的、极端的言行及观点。大学生网络群体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中互动, 容易受到诱导并对自身产生影响, 尤其是消极因素甚至极端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大学生网络群体产生非理性的、偏激的网络行为。

4.易引发集群行为。由于大学生网络群体价值观念的倾向性, 同时, 大学生网络群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不同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专业背景的大学生都可能是群体中的成员。当群体围绕一定议题展开讨论时, 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 由于网络的及时传播, 越来越多数量的网民为达到共同诉求而通过网络集中参与网络事件[4], 并可能向集群行为转化, 形成一定的现实影响力。

三、建议

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网络群体数量多、类型多, 且群体成员广泛, 作为实现大学生需求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网络群体也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考、习惯及行为方式, 因此, 充分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健康发展, 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基于大学生网络群体存在的基本问题, 仍需要不断提高和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引导和教育功能。不断完善高校自主网络平台的建设, 实施科学的管理, 渗透引导机制, 同时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在自主平台上展开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参与现实活动, 通过与一般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进一步明确群体及成员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摘要:大学生网络群体有区别于一般网络群体及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并且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征紧密相关。在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存在的问题予以讨论, 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群体,特征,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向远.大学生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和管理[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

[2]余佩媛, 苏翔飞.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探究[J].学理论, 2012, (14) .

[3]董环环.大学生虚拟群体及其引导与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湖南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研究 篇10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0%,特困生约占5%。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交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认知贫困和自我定位,易产生不良情绪,在得不到有效疏导后易形成各种消极心理问题,由“经济贫困”衍生到“心理贫困”。尽管目前政府和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很多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各类机构也针对贫困生采取了很多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且部分贫困生也在积极进行自助。但是,鉴于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将贫困生心理资助纳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建立并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就势在必行。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压力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孩子认知心理的形成、人格的发展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及个人早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因地区差异及近年高校教育花费的不断升高,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无业家庭而言,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多数贫困家庭只能靠外借、甚至弟妹辍学打工等来筹集学费。面对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和父母亲人的殷切期盼,贫困生在刚迈进大学校园就已经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家庭的期望值很高,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同时单调、紧张、清苦的生活时常导致学生的焦虑感。因家庭因素所致造成的人格不健全和情绪障碍,直接影响贫困生,以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二)社会因素

近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贫困生大多无坚实的家庭背景和充足的社会关系资源,存在许多先天的就业劣势。其次,在大学期间贫困生因没有经济实力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且自身言谈举止、气质涵养等方面的不足,也加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感。再者,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和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影响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加之家庭寄予他们的厚望,在重重压力之下,他们极易产生消极悲观、萎靡堕落等不良情绪。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是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第一,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收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的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并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第二,缺乏教育的針对性和系统性。第三,助困和育人相脱节。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及时得到了一定的资助,也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三、常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以及表现形式

(一)自卑

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容易对“贫困“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或是一种偏见的阴影。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容易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里经济条件比班里其他的学生差,就低人一等,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曾经遭到过他人的嘲笑,导致心理有挫折感,导致他们单一的陷入一个怪圈就是,贫困生很容易从“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等。他们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凡事不敢出头,由于时常囊中羞涩,不愿意积极建立社交圈子,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心理上的痛苦。

(二)不合群

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同学不合群,不具备正常交往能力,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且由于经济困难,无法经常参与各种集体活动,难以融入集体,甚至有自己连吃饭都要算计着花,哪有钱去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

四、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双管齐下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因此,高校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他们心理方面的资助教育,即“扶贫先扶志”。通过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开展的新生入学专题教育、宣讲会、宣传栏、校报院刊以及班会座谈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状况和社会现状,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目前的困境,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二)教育引导正确认识自己以及看待物质利益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

(三)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因贫困生心理档案材料很多信息属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管不得随意将心其外借或泄密。与此同时,贫困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是动态、持续的,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疏导。

上一篇:加强学习辅导的新举措下一篇:一次家访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