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结构

2024-05-04

创新结构(精选十篇)

创新结构 篇1

狭义的建筑结构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 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 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 (或称荷载) 的平面或空间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作为住宅, 木结构可谓历史悠久, 而现代兴起的钢结构及轻钢结构也不甘示弱。最近北京举行的科博会上, 又出现了一种竹结构房屋,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 建筑结构的创新, 可谓方兴未艾。

今年三月, 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加拿大林业协会签署了合作推广木结构建筑谅解备忘录, 这意味着利用国外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中国木结构建筑被提上议事日程。而成熟的轻钢结构集成住宅体系, 在农村旧房改造中发挥的作用已有目共睹。将这一新型住宅成功地用于农房改造的是北新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他们从2008年推出的“房屋下乡”计划, 携其成熟的轻钢结构技术, 以工业化、规模化方式,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建设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 使数以万计的农村居民摆脱了我国农村零乱无章的土胚房的生活环境, 住进了统一科学规划、环保节能抗震的美丽农村小村落里, 农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新集成房屋公司在四川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示范工程;在宁夏有超过7万平方米的新型节能住宅进入了施工阶段。随着轻钢结构住宅在新农村的推广, 他们还计划在全国率先完成100个示范新村的建设, 进而由点到面推广到全国。住宅结构的创新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 还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 (见《本刊专题》) 。

应该说, 木结构、钢结构 (包括轻钢结构) 住宅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而竹结构建筑技术似乎还是一片空白。而四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成都无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竹结构住宅技术搬到北京科博会这种大雅之堂, 立即引起参观者的高度关注。

竹结构建筑利用当地盛产的圆竹建造房屋, 不仅因地制宜、节省和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 而且成本低廉, 绿色环保。研究表明, 竹子有去除异味、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消除有害气体、阻隔电磁波防辐射功能;对硫化物、氢化物、甲醇、甲醛、一氧化碳、苯、酚, 菌等有吸收功效。

这种竹结构房屋的承重墙体为楠竹组成的密柱墙体, 楼盖格栅采用楠竹、方木或原木梁, 屋架采用楠竹、方木或原木, 可建造三层以下的住房。按房屋的复杂程度, 每建筑平方米成本在500元至2000元 (精装) 之间 (见《图说住宅》) 。

作文教学结构创新 篇2

小标题式:即把文章内容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设置一个别致的、能够统率和凸现本节内容的小标题,它能合理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和谐地组成文章的格局,显豁地表现文章的思路,让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尽快把握文章的精粹。例如,有个同学姓曾,可同学们都说他姓“牛”,他以《我“牛”不》为题,用了三个小标题(三个典型事例):“爱穿牛仔服”、“爱发牛脾气”、“爱钻牛角尖”——“牛”气十足地把自己“牛”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如作文《就这样的感动》一文中有三个小标题:忆往日、论今日、谈此时。小作者以对称、排比的小标题提示了文章三部分的内容,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文意贯通。再如作文《撒谎者》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三个题目是:真诚的谎言;无奈的谎言;高尚的谎言。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

怎样拟制好各个部分的标题?

一、运用小标题的几个要求

1、数量要求 : 作为考场作文,就在、3、4这几个层次内选择。

2、表达要求: 一要围绕作文题、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去拟制,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格局;二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练、严密、生动,既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又要前后照应、彼此协调,既要符合文章具体内容,又要保持文体色彩。

3、排列要求:排列必须有序,或并列,或先后,或主次,或层进。几个小标题谁在前,谁在后,要认真斟酌敲定。

二、选择何种类型的小标题

从小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序数式 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非语言的小标题,如文面上出现的一、二、三、四;A、B、C、D等。它们没有语言含义,其功能只能划段切块。

2、内容式 这种小标题用概括的语言点示了本段的内容,便于读者跳读。如说明文《珍珠》的三个小标题: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它们之间表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3、主题式 小标题概括了段的内容,且抽象出了段所表达的中心。如习作《人间自有真情在》用了“浓浓的亲情”、“醇醇的友情”、“深深的师情”、“暖暖的人间情”四个小标题。这四个小标题不仅表现出了全文写作的线索——“感情”,而且突现了全文的主题——记叙“情”,歌颂“情”,赞美“情”。

4、情节式读者能够从小标题上窥见故事的主要情节。如习作《新交》写了小作者交朋友的经过。作文中的小标题是:“初交”、“考验”、“冲突”、“挚友”,明显地突现了故事的情节。

5、镜头式它巧妙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设置出一种能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如有篇中考作文《复习生活剪影》拟制了这样的小标题:清晨的闹钟声——数学课上的鼾声——晚自习的笑声。

此外还有情景式、论点式、引用式、比喻式等等。

具体有:

1、时间串联式。大文豪高尔基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或于一生之中,或在一年以内,以时间为序剪辑分布。循此,就有表现师生之情的习作,拟出小标题“晨练”、“午睡”、“晚自习”,在一天之中剪辑出三个时间点的片段,以点写面表现师生间的关爱。

2、空间排列式。法国作家左拉有“三个城市”三部曲:《鲁尔德》、《罗马》、《巴黎》,意大利作家但丁有“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在空间的转换中组织材料。循此,有考生写话题作文“压力”,用了“教室”、“寝室”、“办公室”三个小标题,反映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

3、镜头组接式。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有“自传体”三部曲:《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无鸟的夏天》。三个篇名,如电影分镜头,画面感很强。循此,有一位同学写《秋》,用了三个小

标题:蔚蓝的天空、高飞的小鸟、金黄的树叶。抓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描绘出绚烂多彩的秋之美景。

4、物象组合式。巴金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黄谷柳有“虾球传”三部曲:《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水远》。通过物象的组合点明线索强化主旨。循此,湖北一学生写作文《在寻求的日子里》,分拟小标题:萌芽、新叶、花蕾、青果,撷取物象,运用比喻,描绘出自己“寻求”的种种画面,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5、情感(思想)连缀式。茅盾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表现大革命失败后主人公苦闷彷徨的心情。循此,陕西一考生以《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为文题,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分别描述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寻寻觅觅……”(李清照)、“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等四首诗词后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诗词的内在动因。

6、借用古诗文作小标题。

引用古诗文作小标题,这种创新形式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引用同一首诗词中的语句作小标题。如2003年出现的一篇反映环保的优秀作文,全文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作为该文的四个小标题,给人浑然一体的感受。再如2004年广东珠海市以《心声》为题的一篇优秀作文,全文以李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文中的四个小标题,表达了对祖父的怀念之情。这种小标题创新形式难度比较大,学生一般不容易把握,除非对要借用的那首诗词有相当深的理解和感悟。二是引用不同古诗文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如2004年江苏徐州市的一篇优秀作文《走一走,看一看》,文中分别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有一言须记取”作为文章的小标题。这种小标题创新形式相对简单一些,学生可以作为学习和借鉴的重点。

7、借用名家作品作小标题。

在2004年高考出现了借用名家作品作小标题的创新作文。一篇是江苏南通市以《神曲》为题的优秀作文,全文以但丁《神曲》的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天堂”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另一篇是江苏徐州市的《秋风秋雨牵我心》,全文以鲁迅的三部文集名字“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作为小标题。这两篇文章由于运用的小标题别具一格,给阅卷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在众多的考卷中脱颖而出。

8、用对称的句式作小标题。

如2004年福建泉州市的一篇作文《和父母交朋友》,文中的四个小标题是“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果之秋”、“沉默之冬”。再比如一篇以《我心中的珍藏》为题的作文,文中的四个小标题分别是“风之舞”、“天之痕”、“云之端”、“苍之涛”。这种小标题结构一致,句式整齐,再加上诗意的语言,出彩之处一目了然。

9、用数学公式作小标题。

学科间的综合,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前两年的考试中,出现了以证明题的形式来进行创新的优秀作文。现在又有人用数学公式的形式来拟小标题,如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文中的小标题分别是“老妈+我+书本=作业拉练”、“小Y+小H+我=basketball race”、“天才头脑+疯子头脑+累赘身体=?”再如一篇以《我最感动的事》为题的作文,文中分别以“生日—爸爸=失落”、“爸爸—‘我’=代沟”、“爸爸+礼物=爱”、“爸爸+‘我’=感动”为小标题,反映了父女之间“代沟”的产生及化解的过程。

10、运用并列词语作小标题。

这种创新形式来源于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文中一共有四个小标题,其中第一个小标题是“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第三个小标题是“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比如以《我最感激的一个人》为题的一篇作文,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是“郁闷·伤感”、“暴躁·冷静”、“悔悟·收获”。

三、语言的艺术性。

1、整齐美。作家李满天有“水向东流”三部曲:《水向东流》《水流千转》《水归大海》,每题

四字,都由“水”字领起,富于整齐之美。江苏盐城一考生写作文《木椅情深》,三个小标题:我哭了、我睡着了、我笑了,工整简明,勾勒出“我”由苦恼到奋斗再到成功的心路历程。

2、修辞美。作家杨沫有“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篇名运用比喻手法,文采飞扬。循此,有一个学生参加作文竞赛,作文分设三个小标题:“童年是一首诗”、“青年是一场梦”、“老年夕阳红”,新鲜别致的比喻格小标题,使得该文脱颖而出,卓尔不群。

3、含蓄美。作家李乔有“欢乐的金沙江”三部曲:《醒来的土地》、《早来的春天》、《呼啸的山风》。寓情思于形象,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循此,湖北有一学生以“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分别用“多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小标题,由没有围墙的“多边形”,写到有模有样的“正方形”,再到师生共建绿色操场的“圆形”,含蓄深情地表达对母校、恩师的感谢。

下面介绍一篇运用小标题写作的优秀作文。

我是“调味品”

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小女孩,也是家庭生活中“甜酸苦辣”集于一身的“调味品”。

我的嘴特别甜。有客人来我家,我总是先亲切地招呼,然后又拿糖,又沏茶,还嘘寒问暖。客人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我嘴真甜。

去年秋天,我家掰完玉米,装好了袋,可就是找不到车子运,爸妈急得够呛。这时,我看到张大叔正在不远处装车。我灵机一动,走了过去,把手中的矿泉水递给大叔,亲热地说:“大叔,您真够辛苦的。您看,俺家玉米掰完了,正等车运呢。好大叔,您帮帮忙,给俺家运一趟吧。”这几句话真管用,张大叔不一会儿就把家用三轮车开到了我家的地头。爸爸妈妈都夸我这个甜嘴子会说话,能办事。

我有时候说话爱用文言词语,爸爸常打趣说我吃了半瓶醋,妈妈则夸我说话幽默。前几天,妈妈不知为啥和爸爸怄气,我得想法儿调解一下。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您沉默寡言,和爸别别扭扭,真乃不智之举也。想当初,您患病住院,爸悉心护理,您说过,入院时,爸乃肥牛也,出院时,爸乃瘦猴也……”妈妈被我逗笑了:“你这酸丫头,躲远点儿。”

我这酸劲儿还真派用场,嘿,很快,爸爸妈妈和好了。

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用三轮车拉着两桶肥料往责任田里送。又恶心,又流汗,干这活儿苦不苦?这有啥办法,爸爸上班,妈妈浇麦,这活儿就得我干。钻进玉米地里掰玉米,玉米叶割得脸上、脖子上都是小血口子,汗水浸得火辣辣地疼;口干得冒烟儿,胳膊、手腕又酸又疼;脸像搽了黑油,脏兮兮的,这活儿苦不苦?当然苦!但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我愿意吃这个苦。

我嫉恶如仇,看到不公平的事就会义愤填膺、挺身而出。今年,爸爸干了一年的瓦工,应拿工资7000多元,可工头仅给3000元。爸爸去找工头,我也跟去了。包工头推三阻四,我可不干了。我说:“李叔叔,你什么话也甭说了,这钱你给不给吧?我学过法律,你不给,我们可以上法院告你!”说完,我拉起爸爸就走。临走,我又说:“就等你明天晚上回话!”第二天,包工头如数将钱送上门,他说:“小侄女可真够厉害的,脾气像个小辣椒!”

这就是我,家里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残缺之美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追求完美,崇尚完美无缺,但我认为,残缺也不失为一种美,而

且这种美,更有其独特魅力。

古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一个中秋的夜晚,因思念他远方的弟弟而创作的。苏轼与他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俩整天形影不离,感情非常深厚,可是长大后他们各奔东西,难以相聚。中秋之夜,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伤感地想:“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何偏偏要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呢?”但他转念一想,世上本来就有悲又有欢,有离又有合,就如天上的月儿一样,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哪有十全十美的呢?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么一轮明月。这首佳作不正是折射人世间的残缺美吗?难道我们能不为残缺美而为之感叹吗?

维纳斯

19世纪初被发掘出来的艺术雕像——维纳斯,是失去双臂的形象,但她那纯洁高雅的神态,依然让世人倾倒。许多艺术家曾设想弥补这种缺憾,设计过无数种双臂造型,可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残缺”的美感。这不正是维纳斯的缺憾成了她无与伦比的残缺美吗?难道我们能不为这残缺的美而赞叹吗?

海伦·凯勒

20世纪,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残疾女子,她就是海伦·凯勒。然而正是这么一位生命残缺的弱者,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斯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还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学家。一个世纪,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到她的著作时,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她那残缺的生命所绽放出的美而赞叹吗?

啊!残缺,你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美得让人陶醉,我为你赞叹!

这两篇作文不论从题材还是写法方面都属于创新之列。

首先,两位小作者都没有模仿,没有跟着别人写。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之美》。有小朋友说写“音乐之美”,于是,大家模仿着跟着写“画图之美”、“书法之美”、“舞蹈之美”。甚至有人更会模仿,你写“音乐之美”,我就写“唱歌之美”。而朱圣基小朋友没有模仿,而是异想天开,想到“残缺之美”。是啊,残缺不也是一种美吗?读这样的作文确实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在写作上他也不模仿别人的写法,有所创新。文章三个小标题分列,段落清楚,层次分明,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新颖写法。

当然,创新需要底蕴,那就是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全面的知识。小作者如果缺乏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没有对“古诗”、“维纳斯”、“海伦·凯勒”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显然是无法创新的。

最后,两位小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单一,即他们的思路非常开阔,非常活跃。既然有“残缺之美”,那么有没有“奇迹之美”,“想像之美”,“孤独之美”,“失败之美”?既然有“喝牛奶也是乐趣”,那么是否“睡觉也是乐趣”,“遥望星空也是乐趣”,“挨老师批评也是乐趣”,“迷路也是乐趣”,“做梦也是乐趣”呢?思路一打开,思维一活跃,创新也就能做到了。

作文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作文。

例文: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题记

起跑

那年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我坚决地拒绝复读,执意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踏上了北上 那鱼·那鹰·那人 的火车。隔着玻璃窗,我看见母亲在哭泣,父母在叹气,鼻头有点发酸,转过脸,说好不哭的。“呜——”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母亲也随即跟着火车跑,一遍一遍的挥手,一遍一遍的嘱咐。我抬头看着天空,灰蒙蒙的,它也是如此寂寞。

跑程

离开了母亲的日子是惬意的。至少我可以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用担心有人穿着围裙在门口喋喋不休;至少可以不用理会邻居们鄙视的目光,不用直视老师们失望的眼神,不会听见父母心碎的声音。但同时也伴随着心酸。每个公司去应聘,我的表现总会令人满意的,可一看到我的学历,笑脸马上变成了疑问,话语也变成了“回去等消息吧!”那一刻,我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我。

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摊在沙发上,突然一阵闪电划过深蓝色的苍穹,几声雷鸣似乎要将一切生灵唤醒。想起了父母做的香喷喷的红烧鱼;想起了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想起了家门前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想起了院里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想起了高三那年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看着金鱼缸里的金鱼。我想鱼,终究离不开水。

第二天,天放晴了,我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串最熟悉的号码。“喂,请问找哪位?”“„„”“喂,怎么不说话?”“妈,是我!”“小丹,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妈,我累了!”“孩子,累了就回家,知道吗?”“哎,妈,我要回家。”城市的夜晚依然灯火阑珊,路上的行人仍然神采奕奕。只是,我将与这一切告别,回到给予我生命之源的那片净土上去。

终点

我终究还是回来了,回到这个有着无数的气息的地方。一切都没有改变,我决定复读,我也不是不跑了,只是希望有一个更高的起跑点。后记:鱼终究是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的爱心交织成的幸福圈„„

一日三餐

生命如同烹饪一般,一切味道全取决于你的佐料与烹饪技巧,你可依照食谱与烹饪技巧进行烹饪,也可自由创造。

知识好比一日三餐,人人都离不开它。我不喜欢因循守旧,所以自创食谱,以使我健康茁壮成长。

早餐——读

耳读书而聪,目读书而明,心读书而一,神读书而注,疑读书而辩,饥读书而饱,用读书而醒,愠读书而喜,愤读书而平。阅读的需要,就如同呼吸与饮食的需要。读书吧!

如此丰富的早餐,怎能不好好享用?

中餐——思

成长,有时轻松,有时沉重,但无论轻松还是沉重,都离不开一种东西,那就是——思考 没有经过思考的成长是无痕的,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苍白的。这般特殊的中餐,怎能不食?

晚餐——勤

没有勤奋,就没有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就没有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没有勤奋,就没有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创立,也就没有生物学科的诞生。

没有勤奋,就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美谈,也就没有鸿篇巨制的千古流芳。多么可口的晚餐啊!细细品尝吧!

一日三餐,亦当三省吾身,地势坤,天行键,吾悲少年,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给雨的一封信

亲爱的雨:

你好!

之所以想给你写信,是因为你那轻盈的舞姿时常在我眼前浮现,你那透明的长袍常在我眼前飘荡,你那澄澈的双手时常在我眼前摇摆。所以今天,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提起笔来给你写一封信,诉说我对你的倾慕之情。

我最喜欢看你跳舞。

你那轻巧的足尖在太空中优雅地盘旋。于是一个个透明的精灵从你怀里溜出,争先恐后地拥抱大地,把地上的小草也感染了,挥舞着身躯焕发出点点绿意。

我最喜欢听你唱歌。你那婉转的歌声在苍穹中随意地荡漾。于是一个个透明的精灵从你怀里溜出,呼朋引伴地来到大地,把树上的鸟儿也熏陶了,扬起头来清脆地唱出嘤嘤韵律。

我最喜欢看你写字。

你那纤细的手指在大地上恣意地书写。于是一个个精灵从你怀里溜出,满脸庄重地来到大地,书写出“春荣”、“夏盛”、“秋爽”、“冬寒”。把地上的诗人也感染了,挥舞着大笔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我最喜欢听你轻语。

你那亲切的语调在大地耳边呢喃。于是一个个精灵从你怀里溜出,带着睡意地来到大地,把地上的孩子们也感染了,他们听着你那美妙的摇篮曲,渐渐沉入了梦乡。

组织结构创新 篇3

众所周知,在任何类型的机构里,创新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打断现存的制作和管理体系。制作新节目往往需要新的技巧,新的制作方法,有时也会需要新的团队。随着视听媒体快速发展,影响其成功的要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电视的发展经验:

电视实体所面临的最初挑战是“如何组织制作部门以及如何部署团队”。传统上,英国电视台的制作部门是按照电视节目类别进行组建的,譬如纪录片、娱乐节目等等。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节目制作人,部门领导有部门人事权,决策主要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有时特定的项目也会“借用”别的部门的制作人,但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部门领导很少雇佣外来人员——这种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独立制作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戏剧性变化。

如今,电视台和几百家英国独立制作公司在任用工作人员时,全凭个人能力和职业纪录来决定员工是短期合同还是自由职业。现在几乎没有“塑料饭碗”,更别提什么“铁饭碗”。没有员工奢望自己会自动地被制片人从一个项目带到另一个项目。

但维系组织机构的灵活性是需要花钱的。电视台以前的组织系统非常支持员工培训,且水准颇高,其所留“遗产”就是“英国电视产业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产业之一”。相比过去,英国如今的电视工作人员则缺少安全感,他们不得不自掏腰包以提高能力。

随着因节目风格和节目元素混搭而成的节目模式越来越多,由节目类型决定机构系统的方式正成为创新障碍。

商业电视台和BBC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最具创意的英国商业电视台Granada TV(GTV)一直都有鼓励员工跨节目类型发散思维的政策。GTV安排希望得到提拔的员工到不同的部门工作。

BBC在上世纪90年代试图打破“归类的盒子”。在当年颇具远见的总裁领导下,创办了一个新的制作部门——“青少部”,该部门可以为BBC的任何部门制作任何风格类型的节目。

不过,打破“归类盒子”的最大力量还是独立公司的成长。很多独立制作公司在向已存模式领域扩张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模式。与此相对应,制作人员在电视台和公司之间更为快速、持续地流动,使得电视节目创意跨界的土壤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能量。这是英国电视创意的基本推動力。

不过,在广播电视领域最僵化的恐怕还是按照技术来构架组织,如“电视”“广播”和“新媒体”。BBC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早些时候,BBC总裁George Entwistle在他短命的任期内表示,两年内他将取消“电视”“广播”“网络”分立的结构划分。他认为,BBC的未来取决于一种全新的数字内容,比如不能明确定义为“电视”或“广播”或其他的新型内容。尽管他并未就此清晰阐述,但是他决意要BBC从文化和组织结构上进行彻底改革。

只是,不清楚接替George Entwistle的BBC新总裁是否仍是个组织结构的改革者?

创新结构 篇4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很多企业因固守原有的商业模式而惨遭淘汰。如胶卷巨头柯达公司因商业模式创新乏力在市场中黯淡、没落。IBM于2008年进行的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几乎所有CEO都认为需要修改其商业模式,超过2/3的CEO认为需要大变革。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2个阶段后,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市场价值的先决条件。而对于技术处于全球竞争劣势的中国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至今,中国每年都评选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十强企业。全球化竞争、互联网发展以及新技术影响下的人文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应对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开放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指导。

商业模式向人们勾勒了一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逻辑系统,在此逻辑系统中展示了企业协同外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的综合作用过程。商业模式应作为一种整合多种企业理论和战略理论的全新的分析单元(Zott,2011)[2],商业模式满足了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理论诉求。商业模式研究理论颠覆了在还原论背景下形成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思维。

1 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与创新现状

Business Models(商业模式)一词最早出现于1929年。早期很多人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虚拟模型,即设定一些参数用计算机对现实状况进行模拟。随着管理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模式成为企业在动荡市场环境下创造价值的主要途径和工具,并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经历了几十年的理论争论后,对于商业模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目前来看,从价值创造和系统视角出发对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研究是最为广泛接受的2个思路。价值创造视角[3,4,5,6,7](Boulton,2000;Afuah & Tucci,2001;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Rappa,2004;罗珉,2005)主要关注商业模式的目的和作用。它的目的是什么?系统视角[8,9,10,11,12,13](Timmers,1998;Amit & Zott,2001,2009,2010;原磊,2007;翁君奕,2004)主要关注商业模式的结构,从商业模式的组成结构出发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可见,随着商业模式研究的深入,商业模式的系统结构越来越引起关注。而对系统结构之中的构成要素研究也经历了从关注其关键要素,到总结全要素构成,再到以价值实现为目的的系统要素关系研究[13,14,15,16](Timmers,1998;Stewart,& Zhao,2000;Osterwalder,2004;罗珉等,2009)。

Gary Hamel(1998)则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不仅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战略周期也越来越短[17]。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创新不只是循序渐进进行,要突破原有界限,围绕整个产业的商业系统进行。从局部的改善到根本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一般创新的程度差别。也有学者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视角分析创新的路径[18,19,20](Giesen,2007;李东,2006;高闯、关鑫;2006)。在相关的研究中,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还不够。

目前对商业模式理论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形成共识的问题是:商业模式是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由多种要素组成,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保证。从21世纪初开始,对于商业模式系统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仍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对许多问题的理解未形成共识:(1)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2)商业模式创新在复杂的系统中如何实现?

2 商业模式的复杂系统结构

结构是一切功能的内在根源,是隐藏着的规则总体和逻辑关系[21]。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商业模式结构的着眼点在于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动的结构关系,包括互补的协作关系和竞争的协调关系等。依据复杂系统的理论,商业模式是围绕价值创造设计的,由多个进行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并且可以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商业模式的复杂性定义揭示了商业模式所具备的动态适应性以及创新必然性。

由于商业模式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创造,围绕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动过程,首先将商业模式的结构要素划分为五大功能模块:价值主张、价值生产、价值提交、价值回收和价值维护。其中价值主张涉及目标顾客选择、市场定位、顾客需求等要素,最核心的是发掘目标顾客现有及潜在需求;价值生产主要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一定的成本结构生产出实现价值主张的载体(产品或服务),涉及核心资源和能力、业务流程等要素;价值提交主要解决价值载体(产品或服务)如何传递给目标顾客的问题,包括销售渠道、客户关系等要素;价值回收主要回答企业及合作伙伴如何通过商业模式获取利润,包括收入模式、利益分配等要素;价值维护作为一种保护手段,保证商业模式的持续赢利性,涉及隔绝机制、伙伴关系等要素。

五大功能模块并不是平行的,它们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按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可以将它们分为“内——中——外”3个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结构。其中价值主张模块是核心,居于内层,它的改变会带动整个价值系统发生变化;在中层,由价值生产——价值提交——价值回收模块形成一个循环圈,与价值创造直接相关,是整个价值系统的主架;价值维护模块居于系统的外层,不直接产生价值,但对商业模式的持续赢利性进行防护和支撑。

系统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也有其外在的实体结构。根据商业模式的复杂性定义,其内部的适应性主体可以简化为3个:主导企业、顾客、合作伙伴。就某一特定的商业模式而言,它们的数量对应关系是“1∶N∶M”(一般而言,N>M)。3个适应性主体通过交互界面实现联系,进行相互作用。交互界面包括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内部结构界面。在交互界面中,企业、顾客和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着大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其中,企业与顾客之间构建的客户界面主要存在着产品(服务)流、收入流和信息流,伙伴界面主要进行着资源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交换。

将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外在实体结构整合在一起,即可构建出复杂性定义下的商业模式“双结构”系统模型。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创新的解释,创新实质上是积木的发现或重新组合。“在极多的可能性中,正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带来了创新。当一种新的积木被发现时,通常会带来一系列创新。即使新的积木,也经常是通过组合更多的基本积木派生出来的,至少部分是这样”。按照上文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及其结构的分析,商业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实质上就是交互主体在内外环境的刺激下,寻找新的积木(交互规则)或者对原有的积木进行重新组合,使得整个商业模式的结构不断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

从商业模式的系统结构看,如图1所示,三类适应主体(主导企业、顾客、合作伙伴)基于内在的价值逻辑进行交互作用,构成三大交互界面,即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和内部构造界面。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直接表现为三大交互界面的改变,包括交互主体和交互规则发生变化。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客户界面创新和伙伴界面创新和内部构造创新。一般而言,这3类界面创新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当某一界面发生变化时,其他两个界面会随之改变。

把商业模式创新划分为三大界面的创新只是分析的第一步,每个界面都包含了一个创新“黑箱”,下一步则是要对每个界面的创新“黑箱”进行分析。按照前文所述,每一个界面都是通过五大类价值要素集的聚集而涌现形成的聚集体。因此,界面创新本身是其内部要素整合创新的结果。三大界面内部包含有大量的要素,在创新过程中,不必考虑所有的要素。商业模式的整体创新效果往往取决于内部关键要素的协同创新。在客户界面,可以将顾客价值、产品/服务、收入模式作为关键要素;在伙伴界面,主导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是关键要素;在内部构造界面:成本结构、资源配置是关键要素。

3 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企业内在的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在外部刺激的激发下形成了创新动机,进而产生了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微观层面上,行为主体接受外部刺激,做出创新反应;宏观层面上,大量创新反应相互作用,涌现出新型的商业模式。为保障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实现,企业需要将组织推向“混沌边缘”,转变组织学习方式,培养动态能力。

3.1 动力机制

根据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给出的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公式B=f(P,E)(其中B为行为,P为主体变量,E为环境变量),可以看出,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行动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行为学也指出,行为产生的直接诱因是动机。主体自身的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形成动机,驱动行为的产生,以达到期望的目标,这就是行为产生的一般机理。商业模式创新也不例外。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就是主导企业在一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下,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的机理。

3.1.1 内部动力机制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熊彼特主张通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供货来源和新的商业模式来获得企业经济租金,即“熊彼特租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有目的地寻求和获取企业经济租金的理性行动,是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家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家精神本身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Linder和Cant rell对70名企业高管的访谈和对二手资料的整理证实了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22]。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勇于善于承担风险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在不确定的世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前提。

3.1.2 外部动力机制

市场中存在没有被发现的市场机会,使得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动力有所作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土壤和需求源泉。商业模式概念本身就是互联网出现以后由信息管理领域的学者提出的,开始的研究案例多集中在互联网企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众多成功的企业,如国外的谷歌、脸谱,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他们以新的商业模式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众多的传统企业,如沃尔玛,利用新的技术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在竞争中获得经济租金。互联网对于企业的影响不仅仅在技术上,也改变了企业的需求环境。3Com公司创始人梅特卡夫提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节点上的用户需求成为拉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2002年德勤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发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长期拥有但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进行的努力。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理念服务,如家快捷酒店的商务、如家定位,苏宁易购的一站式购物体验无一不是洞悉消费者需求、创造消费者需求的典范。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靠内部动力或者外部动力是无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必须是内外因相结合才能促成创新的产生。依据行为产生的一般机理,内部动力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需要,外部动力是一种外部刺激。企业内在的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在外部刺激的激发下形成了创新动机,进而产生了商业模式创新行为。

3.2 运行机制

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回声模型建立了微观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在宏观上的联系,可以对商业模式创新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行为交互,对出现的新型商业模式现象做出解释。

根据回声模型理论,在商业模式创新系统中有多个位置,每个位置都有多个创新主体,创新主体基于各自的“染色体”进行交互作用,从而发生聚集、非线性、多样性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性。按照商业模式系统结构以及外在竞争环境的影响,创新主体会在3个位置上发生交互作用,分别是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和竞争界面。在客户界面,主要是主导企业与顾客之间进行资源、信息等交换;在伙伴界面,发生交互作用的主要是主导企业和合作伙伴;行业内的竞争企业与主导企业在竞争界面发生交互。

在商业模式创新系统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主导企业通过在各个位置上其他创新主体以及外部竞争者的非线性交互作用,改变自身的内部结构以及位置,进而实现了整个商业模式系统的创新演变。整体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模型如图2所示。

回声模型说明了系统涌现产生于个体间的协同效应。合作伙伴是商业模式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创新主体,包括供应商、零售商、渠道商等利益相关者,伙伴界面的交互作用会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在伙伴界面,利益分享机制是主导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最基础的交互机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系统中的各主体通过适应性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形成竞争、合作相互交替的博弈过程。在许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中,正是由于主导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利益分享失衡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因此,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可能受到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或利益共享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以保证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模型不同于“纵向一体化”模式,因为他要求协作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有效的运行协调,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双向流动,克服“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结构僵化、反应迟缓、负担过重等官僚主义弊端以及单向性、封闭性缺陷。而且这一模式能够增强组织结构柔性,形成集成化的利益相关共同体。协调好各界面关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对整个商业模式创新系统进行模糊控制,打破系统原有的界限,使很多问题由传统的“非此即彼”关系转化为“亦此亦彼”的综合体。换言之,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以界面思想指导系统结构的建立,而运行中通过模糊控制来解决相应的界面模糊化问题。

3.3 保障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主要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实现提供合适的土壤和空间。任何的创新都是一场组织变革,商业模式创新还将面临新旧模式的融合转化问题。因此可以在组织创新意识培养、流程再造、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商业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3.3.1 保持组织的“混沌边缘”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当组织处于“混沌边缘”,可以展现出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全部潜能[8]。因此,要保证企业顺利的展开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以及维持一种创新行为,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运行在“混沌边缘”的组织模式。用斯太西的语言,他要求在一个组织的“正统系统”和他的“影子系统”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程度的张力。正统系统负责维持组织的一种稳定状态,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影子系统使组织处于一种变化的趋势,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当不同的小组进行对话和学习,并考虑对现状的替代方案时,它是创新、争论和政治斗争的来源。正统系统和影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会把企业推向一种创造性空间。

3.3.2 关注创新中的流程再造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然会改变原有模式中内部流程、业务结构的不合理支出,需要在原有流程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或者完成彻底的业务流程再造。流程再造能够改变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企业正是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对旧的流程根据需要或是缩减不必要的步骤以提升效率,或是增加必要的步骤以更好的满足需要。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对最基本的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宏观层面的商业模式的转变。很明显,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目的的业务流程再造的含意与上世纪90年代的业务流程再造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业务流程再造不再仅仅停留在原有框架内的效率的改善,在很多情况下要打破原有的框架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模式提出疑问,带动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转变。

3.3.3 培养企业的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概念最早由Teece提出,他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企业内外资源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24]。在商业模式的不同界面,动态能力的内涵有所侧重。在客户界面,顾客价值主张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企业的需求发掘、机会识别能力最重要,它要求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发掘潜在的客户需求,延伸产品和服务价值。在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更强调企业资源整合和重构能力。企业不仅要加强对内部资源的识别和利用,还要用全球价值链视角来配置内外资源,与供应商、渠道商、零售商、政府、大学等建立合作,来创造、获取和集成许多不同的资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持,这也是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主动适应能力的充要条件。

另外,组织学习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过程,学习能力影响着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影响组织的生存能力[25]。商业模式创新是主导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以及环境进行大量的非线性交互作用的结果,大量的非线性作用要求企业的组织学习方式实现由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的转变。企业通过知识管理,不断改变和创造不同的规则,通过信用分派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可以更好的适应外界变化。

4 结 论

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商业模式系统结构和创新研究旨在探索协调企业内外的管理理论,有望突破管理理论的条块分化局面,建立管理理论的系统框架。企业理论的两大根基是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来源于经济学的契约理论把“市场看成第一位的,企业看成第二位的”,认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外生的。而企业能力理论在探究企业核心竞争力时过分关注企业内在,忽视企业内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商业模式的内在结构逻辑和外在界面逻辑集成了企业内外,从结构上更加系统化,从机制设计上更加注重“上天入地”。

一套系统指导企业实践的管理理论的建立,需要实践的检验,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需要健全参数系统。在商业模式实践中,价值创造是核心问题,基于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反复校正与评估是商业模式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商业模式评估的研究目前落后于商业模式定义、分类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研究价值的领域,之所以目前研究现状不理想,也正是因为核心分析单元的欠缺。下一步的研究应当采用多案例研究从商业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一个反映问题本质的分析单元,建立商业模式理论的系统架构,进一步的完善其参数系统。

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 篇5

第二种模式,美国的创造学者帕内斯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五步模式。

事实 问题 设想 解决 接受

目标——→ ——→ 行动

发现 发现 发现 发现 发现

以上五步构成了完整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包括发散与收敛两种思维形式。

第三种模式,奥斯木的三阶段结构模式和七阶段模式。

(1)三阶段模式。

寻找事实(即找出问题)一寻找构想(即提出假设)一寻找答案(即得出答案)。

(2)七阶段模式

①定向:强调某个问题。

②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③分析: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④观念:用观念进行选择。

⑤沉思:促进启迪。

⑥综合:将各部分结合在一起。

⑦评估:判断所得到的思维结果。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创新探索 篇6

关键词:结构制图;多媒体应用;教学法;探索

在服装制图课的教学中,教师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制图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制图的依据、原理及服装款式之间关联变化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服装制图的兴趣、洞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凡服装行业的同仁都有这样的同感:不管是法国巴黎的时装节,还是国内的服装汇展,总是琳琅满目,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服装的品种多、变化快,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种、规模小的生产模式,并向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这样迫切要求新一代的服装人要有过硬的本领,这对我们的服装职业教育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要求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高,应变能力强的服装实用人才。这里我就服装专业的制图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种做法——“读、议、归”三段教学法。

所谓“读”就是阅读课文内容,在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阅读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启发学生阅读,然后借助多媒体作对应的解析,并做下一部分阅读的启发。启发可以对阅读内容做引导启示,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启发——阅读——解析——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经过几个回合,便把新课内容阅读完毕,达到对新知识的认知和初步理解。

如在女夏衣的结构制图教学中,教师首先拿出女夏衣的样品,让学生感知其外形,并提出一些局部问题:领型怎样?袖型怎样?袖口又是怎样?腋下部位还有一条结构线,又是怎样形成的?同时播放对应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了女夏衣的款式形状后,带着问题阅读女夏衣的外形结构内容,读完后进行解析。然后,启发阅读制图公式部分内容,接着解析,分析它们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制图公式形成的原理,得到比较准确的制图计算公式结,再次启发阅读结构图内容,读后综合解析,这样三个回合把新课内容阅读完毕。整个阅读过程很融洽轻松,学生的阅读热情较高,效果也很好。在提问检查时,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均在85%以上,大大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习兴趣和好学动力。在多媒体方面,利用准备好的素材,把对应的内容、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渗透到到整个阅读过程。

新课内容阅读完毕后,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议论,即谓之“议”。通过“议”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时,要针对问题,畅所欲言,无所不谈。不但解决了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把作者的思想动机,制图、制作原理和方法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剖析。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直接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作对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加以总结和综合。

如议论到前胸宽的制图公式B/6+1.5时。我们作这样的讨论:就是把胸围分成六份,即前片两份,后片两份,还有袖窿两份,同时用样品和纸样模板比试给学生看,这样与实际相符,前胸宽自然是B/6加上一个调整数字了,直观易懂,很好记。同时大家都能举一反三,得出制图中的后背宽也是B/6加上一个调整数字。这样就能把制图中的公式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相对应,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探索奥秘的能力。就不会离开人体,而空谈服装,能把服装在人体架构上不断延伸和发展,很明显直观,一议则明,一明则通,达到充分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

通过议论,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加以总结、综合,再进行制图的巩固练习,使新课的内容有所归宿,最后在学生的大脑中落户,这就是“归”。在“归”的过程中,突出新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与整体有机结合。如在新课女夏衣的制图时,把公式的5分法、6分法和10分法进行归纳、综合。5分法是开领的计算方法,10分法的一半,归10分法中进行对照记忆。6分法式对胸围数的分配方法,这样作对照归纳,突出开领弧线和袖窿狐线的画法,并与各部件的结构相互衔接过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女夏衣结构。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结构制图的巩固练习,把书本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经历了以上的学习过程,基本形成女夏衣结构图的蓝本,然后在电脑上,用服装CAD软件环境进行绘图,结合现代工具和先进技术,做好充分的训练,这样突破传统的服装制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进新思想、新技术,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并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服装制图教学。从学的方面来说,教师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同时,能够实现服装制图课堂教学中诸多媒体的有机组合,充分地显示出教师对服装制图教学的主体设计作用,将教师的教学设计空间引向无限,为服装制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条件,使学生学习更加系统化、直观化与感性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层出不穷的服装世界。

通过“阅读”“议论”“归纳练习”三段教学,把“读、议、归”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进行创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制图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感到专业知识是围绕基础知识为中心,每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都是在基础知识上延伸扩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既能使每次教学都鲜明、突出,又能与原有的知识相互联系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能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时装设计和时装结构制图,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是服装专业的主课之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采取以上方法进行教学,深受学生和同行的欢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与广大同仁一道继续探讨和交流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理论及教法,为职业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研究 篇7

国内外学者关于品牌创新方向的研究,较多的是从消费者和市场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让·诺尔·卡菲勒(2000)[2]认为,品牌要顺应时代、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应每天进步,不断变化,才能富有活力。凯文·莱恩·凯勒(2003)[3]指出,市场环境将会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其中消费者行为、竞争策略、政府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品牌的命运。薛可(2004)[4]认为,通过品牌创新以达到提升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扩大市场,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并保持和发展品牌的作用。王永龙(2004)[5]认为,品牌创新是保持和发展品牌品质或品牌竞争力的一种经济或管理活动。

本文从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入4R模型,通过提升中国女装品牌的情感价值,实现女装品牌层次的创新。

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

1. 需求层次理论及情感价值基础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分析,国际大牌消费者有着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比如高雅华贵和个性专属。国际大牌具有极品性、稀缺性、昂贵性和引领性等四大特征,另外,更重要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按照萨缪尔森给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出发,对人本身影响最大的效用是幸福本身,而不是财富。这一效用既是女装消费者在对国际品牌的实物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但更主要的是国际品牌的情感价值可为女装消费者提供足够的炫耀资本,而使消费者获得一定的满足程度(如虚荣心得到满足)。

国际强势品牌致力于让女装消费者与品牌的历史传统、文化、风格产生连结,制造一种心动与感动,生成一种美感体验,并让这样的经验深植于消费者的心中,持续与消费者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都柏林集团的Larryt Keeley曾说过:“目前已经存在一种由产品特质转向生活型态或价值体系的全面趋势”。Nueno and Quelch (1998)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国际时尚品牌是“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按照朱庆安和郭君(2008)[6]的观点,国际时尚品牌之所以能够屹立百年并且持续获取高利润,在于以情感价值为核心,并受到“历史传统”、“风格主题”与“品质功能”三大要素的支撑。

本文参考张红明(2007)[7]的品牌人格化理论,将女装品牌的情感价值拓展为耀眼(Radiance)、声誉(Respect)、浪漫(Romance)和创新(Renewal)即4R的四大品牌特征。

2.4R模型的提出

(1)模型描述。

本文将国际商业研究协会(The Research Business International)构建的品牌工程(Brand Works TM)模型和戈登(Gordon, 1999)的“估价钻石法”进行演化,提出中国女装品牌结构创新之4R钻石模型,即根植于传统文化、由不同层次的品牌功能价值构成各个维度,每个侧面发展成为浪漫、声誉、创新和耀眼等四个维度的情感价值。这四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协调向上,而形成国际品牌符号(见图1)。

(2)相关指标

女装产业品牌结构创新的实证分析

1.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根据杭州大厦、银泰百货、武林路女装一条街和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不同层次的女装品牌总数,确定按照3:4:4:5的比例,然后在各个品牌层次采用抽样与典型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主要采用走访与发放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与品牌经营者面对面交流,当场记录品牌经营者的问卷作答,总计走访了157个女装品牌经营者。

2. 数据分析

信度分析,通过使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得到结果Cronbach's Alpha(克伦巴赫a信度)值为0.793,大于0.7且其系数非常接近0.8,说明问卷可信度较好,可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有以下两种:

(1) 4R模型四维度因子得分计算。

本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 (13.5版) 分别对4个维度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并特征值大于1即提取因子。当各个指标的共通性与因子负荷值大于0.5,该因子的各个变量组合有实际意义并有文献依据时, 该因子才得以保留。分别经过5次迭代后,提取因子。为了对各品牌的4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用SPSS软件分别对各主因子计算其得分。每个因子贡献率表明了该因子综合原指标信息的能力,其值越大,说明因子反映能力越大。因此,根据各因子综合反映的大小,然后以每个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因子得分的综合计算方法公式为:F=F1*28.67%+F2*25.55%+F3*21.13%。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国际品牌整体在品牌浪漫度表现突出,平均得分0.609,远远高于其他各类品牌,说明国际品牌普遍具有风格突出、情感价值丰富的特点,在品牌浪漫度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港台地区品牌的品牌浪漫度得分接近0.5,说明其品牌浪漫度正处于模糊到明显的过渡阶段。国内其他地区品牌与杭州女装品牌在品牌浪漫度得分较低,品牌风格与情感价值可辨识度较为模糊;在品牌声誉度方面,以广东为代表的国内其他地区品牌得分最高,为0.532。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态发展女装产业,受惠于世界品牌的做工精细以及强烈的系列感、可搭配性,再加上其在打造自主品牌时,相对价廉物美,因而品牌声誉度具有较为明显的辨识度。国际品牌在品牌声誉度表现略逊一筹,辨识度较为模糊,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国际品牌存在价高寡闻的现象。杭州女装品牌在品牌声誉度得分较低,声誉维度辨识度模糊;港台地区品牌在品牌创新度得分最高,表明港台地区女装品牌普遍个性化较为明显,创新度辨识度明显。国际品牌在品牌创新度维度得分也较高,为0.602。说明由于部分国际品牌定位于高端、优雅的职业女装路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品牌在品牌创新度的辨识度。但是即便如此,国际品牌在品牌创新度上仍旧具有较为明显的辨识度。国内其他地区品牌在品牌创新维度仍处于模糊与明显的过渡阶段。而杭州女装品牌在品牌创新维度得分较低,品牌个性化辨识度模糊;在品牌耀眼度方面,港台地区品牌继续处于领先地位、辨识度明显。这是由于港台地区品牌普遍定位于年轻女性群体,时尚度较高。国际品牌的耀眼辨识度也较为明显,国内其他地区品牌耀眼度次之,而杭州女装品牌的品牌耀眼度得分最低,品牌时尚度较为模糊。

(2)聚类分析。

基于对157个品牌4R模型各维度得分的计算,为进一步探究具有不同特征的我国女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异,运用SPSS16.0软件,分别对我国女装品牌与国际品牌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的方法,根据4R维度得分情况以及品牌特点对女装品牌进行细分,并进行命名。然后根据聚类结果,得出不同类别女装品牌4R模型得分比较,见表3。

根据表3所示,国际品牌中“浪漫型”品牌的品牌浪漫度得分高于其他各类品牌,即其国际品牌的地位主要由于其浪漫度决定;“声誉型”品牌的品牌声誉度远高于其他各类品牌,即其在各女装品牌中以声誉度取胜;“混合型”品牌则在品牌耀眼度与创新度见长。港台地区品牌的浪漫与创新维度辨识度较高。国内其他地区品牌4R各维度辨识度皆不高,其中品牌声誉度、创新度、耀眼度得分皆徘徊于0.5左右,而浪漫度得分较低,仅为0.338。杭州女装品牌中,时尚专业期品牌的品牌耀眼度得分较高,为0.613,说明时尚专业期品牌在耀眼维度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时尚转折期品牌在4R各维度得分皆不突出,其中得分最高的品牌声誉度为0.451,小于0.5,说明时尚转折期品牌在各维度皆不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时尚浮动期品牌在4R各维度得分皆为各类别品牌中最低,即其在各方面皆不具有辨识度,且无明显发展趋势。根据聚类结果可得出散点图2和图3。

根据图2可知,在品牌浪漫度与品牌声誉度方面,国际品牌呈现“U型”分布,即普遍沿横纵轴集中于品牌浪漫度与声誉度得分0.5以上的区域。其中Izzue、CK、TOMMY等品牌分布在横轴右侧上部,为“浪漫型”代表品牌,其特点在于品牌浪漫度得分接近1.0,品牌风格辨识度明显,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品牌声誉度得分。此外,HIRST、7cm等品牌分布于纵轴上部,品牌声誉度得分接近1.0,在声誉方面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品牌浪漫度则表现平平,为“声誉型”代表品牌;国内其他品牌在品牌浪漫度与声誉度方面呈现“α型”分布,其中不乏如阿依莲等品牌在品牌声誉度表现不俗,或是亦谷等品牌在品牌浪漫度与声誉度都具有一定的辨识度。但是,绝大部分国内其他品牌集中分布于横轴左侧中下部,表明这类品牌正处于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究竟哪些品牌能够杀出重围,情势仍不明朗;杭州女装品牌在品牌浪漫度与声誉度方面呈现“倒U型”分布,即品牌普遍集中于图形左下区域。其中,秋水伊人、唯媚、古木夕羊等时尚专业期品牌集中分布于图形中央偏左区域,即在品牌声誉度方面已经具有较为明显的辨识度,同时在品牌浪漫度也正处于模糊至明显的过渡时期。唐影、郝菲尔等时尚转折期品牌分布于图形左下部中间区域,即浪漫与声誉的辨识度仍不明朗。天衣布品等时尚浮动期品牌则分布于图形左下角落处,即两大指标皆处于弱势。

如散点图3所示,在品牌创新度与耀眼度方面,以法国宝姿、Jonn Galliano、安娜苏、D&G为代表的“混合型”国际品牌主要集中于图形的右上部,即拥有十分明显的时尚与个性辨识度;以阿依莲、播为代表的国内其他品牌重要分布于图形中部,其中阿依莲等品牌的创新度较高,耀眼度方面辨识度仍不明朗,而播等品牌则已经具有较为配套的个性化与时尚程度;杭州女装品牌在创新与耀眼方面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古木依羊、唯媚、江南布衣等时尚专业期品牌集中分布于图形中部偏左上区域,表明这部分品牌普遍在创新度与声誉度具有一定的辨识度。郝菲尔、蓝色倾情等时尚转折期品牌则主要集中于图形中部偏左下区域,即其品牌声誉度与耀眼度皆处于模糊至明显的过渡期。安·芙罗迪、伊丝贝尔等处于时尚浮动期的杭州女装品牌在时尚度与个性化方面辨识度较为模糊。

我国女装产业品牌结构创新的路径选择

1.发展前景

(1)情感价值不可或缺。

从信息传播学角度来看,就每一女装品牌而言,都会给消费者两方面的信息:其一是产品功能价值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女装品牌情感价值方面的信息。实际上,女装品牌给受众浪漫、耀眼、创新和声誉等情感方面的信息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女装的主要因素。认识女装品牌的4R趋势,是我国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的重要途径。

(2)四大维度均衡发展。

综上,国际女装品牌情感价值4R模型的4个维度之间互相支持、补充、协调,形成一个统一、明确、饱满的国际女装品牌情感价值。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女装竞争的残酷,我国女装要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品牌优势地位,重视情感价值4个维度的建设刻不容缓,其品牌结构创新应以浪漫型、耀眼型和混合型为中心,强化4R模型的4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倾力打造我国女装品牌所具有的4个维度特色情感价值。

2. 路径选择

(1)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关系是由下而上的,当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后,上一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并影响行为表现。基本上女装品牌结构创新演变大致也是如此。早期国际服装市场追求“物美价廉”的女装品牌产品,现在需要“个性化”的女装品牌产品。随着女装流行思潮的改变,女装品牌的诉求也随着转变。从过去注重功能性女装品牌产品,转换为注重文化性女装品牌产品设计的模式;从过去架构在科技背景下”设计、市场与制造”之“设计程序三角形”(ICSID, 1992),转变为注重文化之“设计师、使用者、制造商”三位一体的概念。因此,我国女装品牌结构创新路径选择的关键是情感价值。

(2)从创新文化层次来看,女装品牌情感价值可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外在或外形层次,包括色彩、质感、造型、表面文饰、线条、细节处理、辅料组成等属性;二是中间或行为层次,涵盖流行性、功能性、便利性、安全性、结合关系等属性;三是内在或心理层次,包含产品有特殊涵义、产品是有故事性的、有感情的、具有文化特质等属性。

(3)从女装品牌现实来看,我国女装品牌情感价值创新的途径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一是基于外在层次创新的“声誉型国际女装品牌”,可以从“标准化思考”入手,其主要面向成本领先战略,如完善的女装基础科技标准体系、以知识为基础和创新为动力,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制造模式和系统等;二是基于中间层次创新的“混合型国际女装品牌”,可以从“设计创意思考”入手,其主要面向标新立异战略,如未来的科技感、真实的自然感、怀旧的复古风、活力的运动风等整体概念,尤其是对流行有影响、与杭州文化渊源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提出差异化的思考方向;三是基于内在层次创新的“浪漫型国际女装品牌”,可以从“文化创意思考”入手,其主要面向目标集聚战略,如传统型。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创意活动,就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形成生活文化,营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文化创意是讲求“人与女装”互动的“社会性”;到结合“物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合适造形”,把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纳入“经济活动”,营造“生活型态”,达到“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摘要:本文在充分调研在杭州的世界品牌、国内女装品牌女装品牌情感价值的基础上,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 研究女装品牌结构与国内外差距的实际, 从中发掘出某些规律, 提出中国女装品牌情感价值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品牌,品牌结构,女装

参考文献

[1]邬关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以服装产业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让·诺尔·卡菲勒.B管理文库—战略性品牌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薛可.品牌扩张:延伸与创新 (第一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永龙.论企业品牌意识与品牌定位的互动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6]朱庆安, 郭君.试论奢侈品品牌文化中的美学价值[J].商业时代, 2008 (14) .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科技创新 篇8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优化能源结构, 推进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徐匡迪,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等分别做了开幕式主题报告, 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向、新动态, 引起了入会人员的重度关注。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 5月20日,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平行举行了“中国绿色电力产业峰会”、“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峰会”、“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与“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峰会”四个峰会会议。峰会上, 来自业界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们就我国能源各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发言, 为打造中国能源的和谐未来出谋划策。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及其结构分析 篇9

1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界定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研究几乎和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平行, 它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 一批学者把注意力放到区域层面的企业集群研究。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为代表的这些研究成果, 从区域产业 (企业) 集群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优势, 探究产业 (企业) 集群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进而探究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1]。不过 , 当初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不像今天这么令人关注, 也不如国家创新系统那样引人注目, 但是,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 确实客观地为各个国家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结合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有关论述, 参考国内外有关集群的研究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集群创新系统概念:集群创新系统是在相对狭窄的地理区域内, 以企业集群为基础, 在规制安排为纽带而组成的创新网络组织, 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信息、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交流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在这个概念中, 有几点需作特别说明。

首先是相对狭窄的地理区域。这一点与前面的企业集群定义相呼应,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企业自发集聚的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往往具有合一性, 而且, 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也比较显著的存在。

第二, 规制安排包括了由政府及其政策、法规, 以及由区域文化共同组成的支持和规范集群行为的全部要素, 如技术交易、法律、社会、文化和金融等系列政策。

第三, 创新网络组织和机构指以产业、集群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网络体系和相关关系。如研究机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商会或地业协会、银行、投资者、政策部门、竞争企业等。

第四, 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促进信息和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交流和应用, 以不断提高企业集群内部的创新产出。

2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在集群创新系统的界定中, 提出它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并结合规制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组织与机构, 这些创新网络组织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那么, 企业集群内部究竟存在哪些组织或机构, 通过什么样的规制安排, 产生什么样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呢?为此, 必须分析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中, 最关键要素是企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网络组织[3]。相关企业以网络组织内部企业为主体, 它们主要通过相关的信息流和内部联结模式进行互动 (如供应链关系, 合作和信息网络) , 此外, 也包括集群外部相关企业。其次是集群技术基础设施, 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 (如作为知识生产和提供者的研究开发机构、实验室和大学, 人力资源与培训机构, 及其它如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技术服务机构等各种服务机构) 。第三是集群环境因素, 包括社会、文化、政策、外部资源和制度规制等。这些因素往往是集群自身不可控的。

因此, 该文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三要素——核心价值链要素、可控支持要素和不可控支持要素。核心价值链要素:包括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4因素, 并由这4因素构成了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组织的核心主体, 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可控支持要素, 即基础设施要素, 包括3个因素:硬件技术基础、设施集群代理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可控支持要素服务于集群创新系统的持续创新产出, 离开核心要素, 可控支持要素就失去存在意义。可控支持要素为集群自身可控要素。不可控支持要素, 包括政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三因素。这些因素为集群所处的环境因素所构成, 它们同样作用于集群创新活动, 但没有集群这些要素同样存在, 因此, 这些要素为集群不可控要素。以上企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可概括为表1所示。

3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应展现集群创新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结方式。这些要素要对整个集群产生作用, 是通过相互的接点联结构成整体后完成的, 企业集群化过程是企业之间以及各个经济要素之间联结的数量和质量的函数, 而且, 各个要素的联结稳定程度和联结接点多少影响着集群的范围和规模。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种联结产生了创新集聚、顾客满意、高绩效的创新产出, 以及其他经济利益[2]。

首先由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要素构成分析可知, 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包括3个层次的网络:核心价值网络、可控支持网络和不可控支持网络。而这3个层次网络之间的关系是:

可控支持网络主要为核心价值网络提供资源和基础设施, 知识流、技术流、人力资源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支持, 其中的集群代理机构还作为政府和集群的代理人, 承担集群内部的制度设计和行为规范。

不可控支持网络或通过不断完善可控支持网络, 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 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 (如文化和人际关系) , 影响着核心价值网络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据此, 可画出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的核心价值网络中, 构成要素之间联结主要有垂直网络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其中:在垂直网络关系中, 包括的供需关系如:原材料和能源的供需关系;机器设备及相应服务的供需关系;以人员流动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供需关系;中间产品 (零配件、加工后物资、辅料、子系统等) 的供需关系;以技术溢出为基础的技术供需关系和市场服务供需关系 (如销售公司、网站、广告公司、专业市场、商会等) 。此外, 还可能出现基础设施供需关系, 如集群内部以独立运营的身份出现的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供需关系中, 有的以契约的方式实现, 有的以要素自然流动的方式实现。在水平网络关系中, 包括相互之间的非交易关系, 如产出上的互补关系或竞争关系, 市场开发上的互动关系, 在要素投入上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关系等。

摘要:近年来, 企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其健康、持续发展日益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如何提升企业集群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综合应用企业集群和创新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深入探讨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特征、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 以期对于认识和推动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和运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企业集群,集群创新,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夏兰, 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品集群演化和创新[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2]刘友金.企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的企业行为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5 (2) :37-42.

物探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篇10

一、物探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背景

中国石油上市后, 实行“一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依照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经营, 但其下属的各地区分公司中大多数依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旧有的管理模式, 与中国石油的总体战略、投资者的期望、建立敏捷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和规模集约化经营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当前, 石油物探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机构臃肿、责权不清、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专业化程度和运作效率普遍不高等现象。

二、现阶段, 物探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

物探企业借鉴长期对外合作过程中探索建立的合作、合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并通过多年不断的改革实践, 公司企业保持了高效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员工队伍, 管理幅度适中, 管理层次简明,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社会负担沉重的共性问题, 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外合作, 借鉴了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并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决策层通晓国际惯例, 具备较高的管理决策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物探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思路

1、创新及完善组织管理

将组织运行过程重新设计, 对流程进行改进, 重点解决职能重叠、工作效率低下和经营效益不高的问题。统一组织和具体负责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 建设专家型企业管理队伍, 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抽调既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 又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人员充实企业管理队伍, 通过外聘有关专家、领导、与高等院校合作、招标研究课题等方式加强企业管理的工作研究与科学管理方案设计工作。建立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健全工作职责, 形成工作制度。

2、效率为先, 完善岗位设置与培训

按流程组合成立各事业部, 不是原来部门、车间和岗位的简单划拨归并, 而是对其内部进行重新整合, 消除专业职能分工和管理中的无形鸿沟。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人员考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有效开展经济与管理理论的课题研究与专项调研, 重奖经营管理研究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员, 有必要把管理科学的研究纳入科研计划, 设立管理科学专项基金。同时, 采取一定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和工作经验交流。

3、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增强竞争意识

新的组织结构由于部门编制减少, 管理岗位减少, 岗位定员减少, 因而要求上岗人员应该具备较全面的知识技能或较强的管理能力。部分人员由于能力不足而落聘, 在岗人员也有了很大压力。把落聘的管理人员和没有上岗的员工作为待岗人员编入预备队, 承担厂区保洁、替岗、学习培训等多种任务。同时, 完善激励机制, 增设体现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浮动津贴、单项奖、特殊贡献奖、科研管理项目奖和合理化建议奖, 使有限的奖金真正用到能力强、贡献大的员工身上。

4、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是组织结构管理创新的有利支撑。建立信息技术管理体系, 包括与中国石油广域网直连的企业信息门户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与公司局域网直连的协同办公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油品库远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工业数据查询系统以及与Internet直连的公司外部网站。同时可以随时将这些数据转入Internet, 管理人员通过相应的授权, 随时随地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行业动态信息和相关油品市场信息, 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与此同时, 需要注意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 通过先进技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

5、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在对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重大改变的同时, 石油公司要建立良好的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继承、扬弃并融入新的管理理念和内容, 以适应组织变革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以中国石油“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为指导而建设的, 企业文化的这些内容要进一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诠释。

6、物探企业党委的领导与促进

在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上开辟专题、编发活动简报进行宣传。各单位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 进行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对照党章和党的群众观念等内容, 采取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形式, 认真查摆在落实群众路线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查找出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明确整改要求、时限和责任。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 在一定范围公布, 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

物探企业各级党组织层层召开会议, 在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上开辟专题、编发活动简报进行宣传。各单位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 进行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制度进行梳理, 进一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班子议事规则、进一步组织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摘要:物探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就在于要加大管理跨度, 增加授权范围, 灵活形成管理架构, 建立信息化沟通方式, 打造学习型团队组织, 实施网络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组织结构,创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邓荣霖主编.现代企业法人制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张道根著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比较[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上一篇:营销过程管理下一篇:临床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