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

2024-08-08

班级建设(精选十篇)

班级建设 篇1

一、制定班训、树立班风,形成班级向心力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家庭背景、个性气质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现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以往班级管理理念的影响之下,班级管理以硬性管理为主,不仅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管理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抵触行为。于是乎,班主任与学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学生学习生活不安、班主任管理处处不放心,双方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疲惫状态。班规缺失、班风不纯,必然导致班级一盘散沙。因此,优化班级管理,关键在于针对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强化班训制定、班风树立,在明确的管理目标的导向下,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以班风为引导、班训为激励的班级管理型形态。班级是一个集体,一盘散沙的管理现状,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效果,如何形成班级向心力,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是凝聚班级向心力的过程,也是塑造集体形象、集聚精神激励的过程。班级管理不仅是教师一方的行为参与,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班训的制定,增进了班集体的精神激励,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乐学善思、好问求学”、“厚德博爱砥行感恩”等班训的制定,对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个人思想品质的塑造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班风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班风的树立为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因子。整体风貌的塑造,有利于培养、塑造班级成员的良好形象,从而推动个人品德素养的发展,促进班集体良好作风的形式。“相互团结、自律进取”、“严纪守规,学风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班级,争做文明班级”等班风的树立,能有效带动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二、丰富班级管理形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内容,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新课改下构建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形式单一,管理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并在相互渗透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落实。在现有学校管理制度之下,学校班级管理多以“量化考核”为主,进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控制的状态,班级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牢笼,这样的管理形态显然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班级管理建设的需求。为此,在现有班级管理机制基础之上,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丰富班级管理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学校“量化考核”制度的基础之上,班级可以通过民主讨论方式,制定相配套的班级公约,进而发挥量化考核制度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民主讨论形成的公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班级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应靠学校、教师的“他律”,而应该做到“自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为更好地丰富并配合班级管理的开展,班级可以成立诸如“青年文明先锋队”等班级组织,让学生自我制定组织纪律、组织章程。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转变为班级管理行为,增进学生感知并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产生自觉性;再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盘活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我是班级主人翁,我为班级献计策”、“值周班长制”等管理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为班级管理创设“人人管班、人人爱班”的管理局面。班级管理不再是管学生是不是遵守纪律、是不是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而是将管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培养过程中,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在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之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自尊的满足。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班级文化建设不拘囿教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生个性好动、实践探究能力强,如何迎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课外活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为导向,做到贴近学生,将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求知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利用课外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娱乐的成长空间,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的意思。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契合班级管理建设的要求,迎合初中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让活动比赛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精神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如成立篮球(乒乓球)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比赛中体会兴趣的快乐,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以学习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形态,一直是班级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方面。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传统班级管理形成了一定的改革,但如何在“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班级管理建设的重点。教师抓学生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对课堂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文化活动氛围之中,得到有效学习、获取健康教育,消除社会不良社会文化、风气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通过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将更多时间放在课堂学习和有益的课余活动之中,有效提高学生不良社会思想、行为的免疫能力。

四、推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推进,强调“文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对于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涉及面广,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效率,规范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首先,坚持“民主”原则,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符合本班实际、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进而为班级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如通过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从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制定班级制度;其次,以创新为导向,构建新的班级管理体制。传统单一的管理制度,不仅难以适应并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而且管理效率低,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有效的管理。因此,班主任可以建立“小组负责制度”,通过对小组的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综合考评的有效性;再次,强化细节管理技术的运用,转变工作模式,强化主体班会的组织和实施。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主题班会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班级可以建立主题班会制度,周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可以多样化,能够针对每个星期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意义突出的主题班会,进而更好地强化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当然,主题班会还可以围绕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民主、法律等相关的主题班会,将社会热点与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等的认识与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推进教与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个性强、自尊心强、探究实践能力强,因此,强调班级管理应践行“生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班级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关键在于如何以创新为驱动,坚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为班级管理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内容和管理方法,更好地契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通过制定班训、树立班风;优化管理形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开展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是依托文化建设这个大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温亮宝.班级文化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5(04).

[2]李丽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上旬),2015(07).

[3]王淑兰.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的亮点[J].教育革新,2016(11).

[4]赵旭.下好“一盘棋”,共建一个家——班级管理案例之班级文化建设[J].青年时代,2015(13).

[5]张伟萍.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课外阅读,2013(06).

班级建设 篇2

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形式,而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团体并为团体成员共同接受并遵循的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指的班级精神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核心的班风、教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然后,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对班级文化认识的误解和简单的做法。有些人将班级文化仅仅理解为教室的布置、主题班会的召开这些表层方面,甚至还有些教师忽视了班级文化中的负面因素。事实上,班级文化从性质上有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也有消极颓废的班级文化,从层次上来说有表层、中层、深层班级文化。作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应该不是停留在教室的布置和制订班级公约或章程,还包括班级的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学生们的班级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班级成员对自己所在班级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荣誉感不断提高,当班级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言行代表着班级形象时,他们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形象不受损害,班级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班级成员在校际、班际等各类竞赛和创优活动中努力发挥各自特长,团结协作,为班级争光。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构建

1、美化教育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教室,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

2、提高班主任素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虽然说的未必全面也未必完全正确,但从一个侧面透视出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学识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力。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以及开展班级活动中,要十分注重从细节入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主动地影响、创建班级精神。在个人的外表形象方面,教师注重在流行时尚元素与教师职业着装要求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力求整体搭配协调,既不失端庄,又能体现个人风格。在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过程中,及时并坦诚地将所思所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参与者。班主任用自身的行动、情感去推动、促进、充实班级精神,是创建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一环。

3、培育班级文化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则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风气、班级的共同理想、班级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班级积极向上的舆论压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关键,离开了这一点班级文化则无从谈起,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4、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班级精神确立后,要保障其良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是基础。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民主思想,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班主任要做到以诚相待、以身作则,并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课余或班级活动间隙与其进行沟通,班级事务一定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才能漫漫地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文化意识,高度重视

文化是什么?文化意识是什么?认识不同其行动也各不相同。如果把班级文化仅仅看作是一些表层的东西那么班级文化建设也只能表面文章机而已。只有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具有科学的文化观念,那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科学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则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刚入校,他们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班集体中学习生活配合很好,刚开始肯定有一定的困难。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是从表层文化到中层文化再到深层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三)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全班的师生,当然也受到校园文化、社会风气等影响,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其关键班级成员的努力。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努力。而学生的努力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教师思想、行为的制约,尤其是班主任的业务水平、道德素养、处理方式方法的影响,如何稍有不慎,则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班级建设是班级工作的起点 篇3

关键词:班级建设;班级目标;班级文化

班级建设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的方法和工作程序。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之后,在还没有看到一个个新的脸庞之前,就应该提前规划好这个班级的总体模式,即做好班级建设设计,做到心中有数,为带好这个班做好准备,因为班级建设是班级工作的起点。

那么,如何做好班级建设的工作呢?小学和初中我都教过,当过将近九年的班主任,根据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我把自己关于班级建设的思路做了以下的整理,与班主任们共勉。

一、建立共同的班级目标

1.建立班级的德育目标和学习目标

我为我带的班级设立的德育目标是“根本任务是学做人,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目标设立的原则是从集体到个人制订学习目标。班级总的学习目标是“超越自我”,个人的学习目标是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个人学习的年度目标、月目标、周计划。从而教会学生珍惜时光,学会规划,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2.张贴班训,时时警醒

根据本班的班级目标设计适合本班的班训即班级口号。例如,我为我带过的六年级的一个班设计的班训就是“好习惯,好性格,好心态”。而为我带过的初一的一个班设计的班训就是“时不可迟,志不可慢”。班训设计好以后,我会将它张贴在班里,让大家有目共睹,时时警醒,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建立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

1.评选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班级的班委核心

我设立的班委核心的职务主要有中队长、班长、德育班长、劳动班长、纪律班长。另外,每个大组还有小队长。采取的是“竞争上岗”和“失职淘汰制”。选择的标准主要是品德优秀,学习态度端正,能力强。

2.评选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科的课代表

课代表的设立,我习惯每科多选几个学生,这样既可以分担繁杂的工作,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同科课代表还可以互相激励。评选课代表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优异,做事认真负责,有耐心,愿意付出。

3.评选有特长的学生作为班级的各项委员

班级委员主要是指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等,这些委员的设立能够使班级功能多样化,让每一位学生全方面地发展。评选标准主要是有特长,对班级相关事务有兴趣、有热情。

三、通过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指班级秩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成长,一定要有规矩的支撑。规矩要立在前,不可以等事情发生了才开始谈规矩。执行规矩时要人人平等,一视同仁,这样才有效力。而这些规矩的制定则需要班主任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班主任个人的带班风格具体制定。这些规矩应是涉及班级事务方方面面的制度。例如,“班级公约”“座位制度”“卫生值日制度”“考勤制度”等等。要让学生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寻找自由,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守秩序、有公德的公民。

四、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笔者认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让一个教室变得有生命,可以让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具体化、形象化、持久化地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我班着力于建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是我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建设。

1.精心布置教室环境

优美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例如,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我和学生商量之后把整间教室的墙壁刷成了淡淡的果绿色,窗户上贴上了蓝色的小鱼和蓝色的水泡,让学生有亲近自然的感觉。教室里张贴了班训及名人名言、装饰画,让教室变得知性优美。在教室布置了英雄榜、班务栏、植物角、图书角等,让教室功能多元化。另外还把全班的集体照用相框装好摆在图书角的书架上,让班级有家的感觉。

2.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各种活动的开展是一种教育的载体,可以让班主任的教育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易于接受。

(1)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尤其不可忽视主题班会的作用,认真备好每一堂主题班队会。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课外、校外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五、培养良好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一个班集体要有正气有朝气地成长需要良好的舆论和班风做向导。班主任除了做到本身以身示范外,还应该用一些方法营造良好的氛围。列举几种本人常用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

树立班级各方面榜样的学生,如学习、纪律、卫生、劳动、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榜样,这些学生身边的榜样是参照性最强、最生动、最容易激励人的。

2.情感陶冶法

利用电视中有益的栏目、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感。例如,“感动中国”就是很好的一个栏目。

总之,提前做好班级建设的规划是教育的起点。因为迎接一批新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个班主任和一间空教室,而应该是一个凝聚了班主任的爱和智慧的已有生命的班集体。当然提前的规划并不是为了日后的一劳永逸,这只是班级工作的起点,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迎来了学生之后的每一个日子里,还需要班主任不停地用爱心和智慧来浇灌。所以班主任的班级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朝阳.掌握必备技能促进班级建设[J].吉林教育,2009(15).

[2]李永生.班级性质动态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0(04).

[3]郭红.浅谈班级建设中的育人工作[J].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4]辛学伟.对待班级里差等生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张向群.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6]陈汉红.班级建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8).

[7]沙培宁.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2002(11).

班级建设 篇4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出,在构成群体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相同的情绪或者特定情绪的渲染,都可能成为形成心理群体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只需要哪怕一个偶然事件,也可能成为把这些人聚集起来的导火索,从而产生心理群体。

一个心里群体中的成员通常表现出某种反差或矛盾,这种反差是基于“个体”和“群体”的对比表现出来的。我们不必震惊于某个心理群体中的某个“个体”表现出了与“群体”性格不甚相同,甚至背道而驰的性格特征。在群体的心理特征尚未通过某一具体事件而有所表现时,我们不易察觉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因为有些特征的确是某个体独有的。以某个班级为例,三十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经历,我们姑且可以把这样的群体归入“同质性群体”的类别。该群体中的学生存在着诸多差异,而这并不妨碍学生们在全校运动会上为某一名运动员发出整齐划一、声势浩大的加油呐喊,有时他们也不明白为何要加油,甚至出现了对完全错误的对象加油助威的情况。但是,只要有“情绪”,他们作为一个典型的心理群体,往往会做出一些无意识的选择,这种无意识的选择反映在运动会上便是上文交代的“加错油”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除了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之外,也应当重视班级作为一个心理群体时所产生的无意识行为。

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本性懦弱,有的学生天生孤僻,却在运动会这样的“环境”里,表现出了共同的群体特征———盲目的呐喊、极具煽动性的口号、统一的加油动作。我们甚至没有给他们任何提前演练的机会。这正是心理群体的某种特点:泯灭个体的天性,展现出短暂,但十分明确的普适性特征———在运动员从该群体所处看台的前方奔驰而过后,本性懦弱的低头看起了手机,天性孤僻的回到了角落的看台,只有原本就喜欢热闹的学生还在叽叽喳喳交头接耳,好像先前的一幕并未发生,此时个体特征重新得到展现,群体特征消失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应当看到“班级”作为一个心理群体时,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四点:第一,情绪的煽动;第二,群体特征的塑造;第三,责任意识的培养;第四,触发性事件。

心理群体的群体特征通常在无意识现象中得到展现,但我们相信,有意识地引导或安排是塑造群体特征的手段之一。从历史来看,民意的鼎沸往往是驱动革命的强大力量,而革命的途径和方式通常是通过有意识的手段加以安排与引导。上文中的案例,我们通常会被看台上狂热的加油氛围吸引注意力,容易忽略看台下进行指挥的工作人员。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述“加错油”的现象,正是因为某一位工作人员没有从运动员的服装中准确辨认出己方选手。他的错误引导直接导致了“加错油”现象的出现。而在当场,这名工作人员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告诉了身边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可也仅此而已了,他不可能去告诉看台上的每一个同学,以致即使在运动会结束之后,该群体中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失误的发生,或许他们并不在意加油的对象是谁,仅仅在意群体性情绪的表达。因此,虽然在这个案例中,个体有意识的行为无法对群体性无意识行为的失误负责,但确实影响了群体无意识行为的展现。

情绪的宣泄在运动会上通常表现为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挫败后的鼓励与安慰。这些情绪的宣泄通常离不开煽动,不仅来自于另一心理群体,也和本群体中的某一个体的行为密不可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当相邻看台的其他班级发出呐喊,本看台的学生通常会做出以下举动,他们整齐划一地看向相邻看台,互相窃窃私语,然后有一个学生拿起扩音器,说出本班的口号,而且音量显然高于先于本班发出呐喊的相邻看台的音量。如果进一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与相邻看台“竞争”,首先发声的本方个体通常是某几位特定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其他活动中表现出相同的特质,这种特质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袖气质”。这也启示我们,在班级建设当中,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某种意义上的“敌对”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关注群体内部具有领袖气质的某些个体,在必要的时候,凭借超越群体的某种才能,他们能够做出涉及大众利益的决策。

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他们往往会发泄某些欲望,这些欲望在个人作为个体出现时,通常处于抑制之下,在群体特征中有所体现的有时是正面的欲望,正如本文案例中运动会上积极向上、群情热烈的加油助威;有时却也会表现为负面欲望的展现,这些欲望通常是退缩、逃避、消极的,出现此种情况,心理学家将此归咎于群体特有的遮蔽性往往会让“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学生在群体当中,确实会丧失责任感。比如放长假的最后一天,学生往往会找借口请假,其原因也大同小异;而若在平时,个别学生请假回家,通常都会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正是因为处于群体中时,群体这个无名氏不需要个体承担责任,学生们知道,除了自己,一定不会缺少其他请假的同学,而且这个数量并不在少数,并且其请假的理由也不会差别太大,作为管理者的辅导员或;而当某一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出现差异时,其个体责任感才发挥了约束作用。因此,即使认识到心理群体具有超越个体的特征表现,这种特征的普适性往往会消弭个性,我们仍然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体责任感的重要性,树立理性的意识和勇于承担后果的勇气。

如果一个心理群体,亦或本文所特指的一个班级,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因素,那么只需要一个触发性事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契机”,其“班级个性”便会展现出来,表现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性格。正如本文所述案例,运动会就是这个“契机”,每个班级都在这个“契机”中表现出了与其他班级不甚相同的特质。诚然,“契机”是诱发群体特征的机遇,如何运用“契机”则是辅导员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当辅导员意识到某一“契机”具有诱发正反两方面群体特征的可能性时,应当积极地把班级的群体特征往正方向引导。举例来说,上文中提到在长假的最后一天,因为群体有泯灭个体责任感的可能性,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积极引导,让他们意识到建立个体责任感的重要性,而不是为贪图一时轻松,就对学生这种逃避、消极的态度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对其个体的发展不利,也有碍于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特征的建立。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不能放弃对学生心理群体的建设,要重视心理群体对个体在无形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篇5

——谈谈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孙安全

打造“书香班级”,这是个远大的目标,或者是理想吧,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说起来还真的觉得很惭愧,总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没有做好,还需要做太多的努力。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到昭阳湖初级中学一学期多来的工作,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吧。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老师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上学期开学之初,我就利用班会课组织同学们学习讨论校本材料,从校训“和、融、竞、进”出发,明确本班的班风:和谐 奋进。这里的“和谐”是奋进的基础,“和”有协调、均衡的意思,是基于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和最后目标。而作为现代读书人,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内在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这就是所谓的“书香气”。我以为这也是“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带有“书香”气的孩子,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要从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努力去打造。班级文化有其客观的载体,需要借助于某种客体才能传递它蕴含的内容,才能发挥其功能。这不同于呆板枯燥的说教。班级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具体的人、事、物。比如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师人格和教育行为、学习气氛、班集体建设、班级制度的完善等等,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班主任的教育意向正是随着这些不同的载体,悄然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并且不断地沉积下来,形成相应的心理结构。

班级文化一般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把有关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人际的等经验渗透到周报的写作教育活动过程中。全班的师生在共同生活中缔造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班风等通过一定的平台对班级文化主体施加“定向”影响。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其他班主任也分别从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较好的阐述,都很值得借鉴、学习。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利用我们语文老师的优势,通过班级周报进行潜移默化的班级教育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的过程。上学期开学之初,我就和同学们商量创办我们自己的班级周报《湖畔金柳》,同学们觉得很是新鲜,当然热情也很高,很容易的,周报就办成了。

班级周报所传达出来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他们不易感受到的,因而是自觉自愿的、是容易接受的。

周报的运行有这样几个过程,一是每日简评,每位同学每天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简评,要求

1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关键是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立足在一个“真”。简评要有标题,围绕标题写作,表现一个中心内容。在标题前要写出当天的心情及天气。学生写作之初是兴趣,坚持一段时间慢慢变成习惯就大功告成了。对于少数不能坚持的同学,可以每天放学留下十分钟来写简评,关键是恒心。二是一周写一篇周记,不少于500字。星期六日完成,两周挑选一篇打印成电子稿发到老师的邮箱,由班级报纸主编、编辑挑选好的作品印发。三是品读学生佳作,每周星期五把周报发到同学手中,请同学们利用假日读报、改报、评报。通常是星期一利用半节课的时间组织同学评选本期佳作。好的作品当众表扬,给予鼓励。

作文写什么是最有讲究的一个方面。这里面渗透着老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比如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的主要形式。最多的像全班打扫卫生,也有如上学期的“跳蚤市场”,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等,在这些过程中,我们要求同学们认真参与,还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及身边的同学,让同学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培养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如:陈吉康的《大扫除传奇之火力全开》,苏宇翔的《劳动最光荣》,殷里鹏的《想成功,要会扛》等等就写出了同学们为班级作贡献的过程,对于勤劳能干的同学的赞美。广播操比赛,我们就发动同学写下眼中的比赛,袁鹏、陈赫鸣等一批同学就写了《广播操的战场》《那一刻》等好文章,充分表现班级同学为班级努力拼搏的精神,表现了集体荣誉感。跳蚤市场活动中,全班同学参与,人人写作,也编辑了一期同题作文专刊,同学们纷纷表达参加活动的快乐感受。

对于班级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我们也发动同学讨论写作。庞添驰的《自主管理之班规》,周一潇的《班规细则》,陆宇振的《 看网游小说的代价》,王丹丹的《“快乐”的自习课》等作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班规的看法,对于推动班规的实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读书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展开专题读书活动,在读书中写心得感悟,先后出了三四期专刊。如我教学课文《论语》,我就让同学们读课文,看于丹的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然后写作文,出“我读《论语》”专刊。假日读书也是鼓励写读书笔记。万之涵的《我读书,我快乐》,张雯倩的读《一朵栀子花》有感,张志伟的读《母爱的力量》有感等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同学们读书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读书的质量。

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中,同题作文《温暖的感觉》很多同学写出了对父母的真情实感。寒假系列活动之一“过年” 专刊中,林琪的《给奶奶拜年》,周一潇的《我给家人拜年》,殷融融的《我和家人一起过年》,许慧莉的《快乐春节》都算得是不错的好文章。

作文更注重同学们的心灵塑造,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随笔文,抒真性情。如张军洁的《心灵对话》《真正的友谊》,高慧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苏宇翔的《中秋之夜》。

春天来了,五一节放假,我让同学们写假日见闻,出专刊“又见菜花黄”,作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

开学之初我组织同学订学习计划,出专刊《学习目标》,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订立切实的学习计划。并利用班会课在全班宣读,让同学们见证,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月考,期中考试,利用周报这个平台,对优秀同学,进步之星进行表扬,并配上照片,很好地推动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班级遇到突发事件,更是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转化。有次中午,有三名同学提前到学校图书馆借书,之后看到教室门锁着,而恰好有个窗子没有关,就爬进了教室。面对这样的违纪事件,我当即发动全班同学讨论、声讨。并出一期专刊,让同学们对这三名同学展开批评,原本要老师说的话,都通过同学们的文章表达了出来,起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的头等大事,同学们也为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刘铭宇的《学习的困惑》,苏羽翔、陈吉康共同创作的《复习的学问》,殷里鹏的《论持久战》,陈吉康的《学业成了成功的绊脚石》等文章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观点,这又何尝不是老师最想说的呢?

对于我们学校,我们的课堂同学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如马冬娟的《搞笑的体育课》,杨舒舒的《转学四部曲》,周一潇的《考试**》,徐晨艳的《爱讲故事的语文老师》,庞添驰的《诚信考场》,刘鹏程的《进入初中的变化 》陆宇振的《我的爸爸》,葛书垚的《我变,变!》写尽了同学自己心中的欢乐和苦恼。

同学眼中的课程超市也自有一番景象,王子凡的《乒乓传奇 》,瞿豪的《坑爹的兴趣活动》,万之涵的《无聊的合唱课》,王丹丹的《“有趣”的活动课 》各说各的理,各叙各的情,道出了孩子心中的喜与忧。

我总是跟同学说,有理不在声高,有本事就用文章说话。很多同学由此养成了动手写的习惯,有不少同学,原来是每两周一篇电子稿,现在是每周必写,甚至有的同学动辄千言。到本周总共印发了25期,每期十二三篇文章,也就是三百多篇文章,平均每人六七篇。

良好的写作习惯,也促进了阅读习惯的养成,同学们要写出出色的好文章,就必须去阅读,而且是认真阅读,是自发的阅读,这对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疑是最好不过的。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打造“书香班级”,构建和谐班集体,润物无声,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谐地健康成长。

班级建设 篇6

优化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教室环境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情感、给人以教育启迪。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说的:“孩子所处的环境、社会氛围与孩子所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建设。优美的班集体环境建设是班级文化的外显,是一种有形无声的隐性教育。通过教室的精心布置,让教室的有限空间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这对规范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加强目标建设,实现目标和谐

要实现班级和谐,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开学初,向全体学生提出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确立个人和集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结合校训和班级实际,明确提出自己的班规班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定时期的班级现状,确立短期目标,并设计班级标语和口号。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设置了“用你行动的彩笔绘出班级的灿烂,用班级的光辉引你走向美好”等标语,这些目标性很明确的标语和口号,其精神一旦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就大为改观。班级口号作为班级和学生的奋斗目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引导,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后最终實现“成人成才”的大目标。

三、加强平等、尊重教育,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班级人际关系,将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学生成长。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建立美好的集体。其次,在生生关系上,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思想品德有优劣之分,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别,性格情趣亦不相同,但每个人的尊严是绝对平等的,通过教育学生互相尊重,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都有优点和缺点,并让他们“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指出自身的不足”,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人人平等、互尊互爱。再次,要善于帮助“后进生”发现并发展他们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以此唤起他们内在的尊严感,从而形成真正的平等意识。

四、以人为本,创立具有人文色彩的班级制度文化

以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班级管理奇效 篇7

一、实现班级管理奇效的班级文化建设需以学生为主

班级文化建设,建设班级文化,以往都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多进行代劳的。如张贴名人画像,都是班主任一买了之。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也是班主任都去一展才华。其实,我们所经常发现的现象是黑板报简直就变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装饰品,多数内容是学生都不去恭维的,那将怎可去获取相关教育效益呢?所以,对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应当思考的内容当是能否将建设的权利和权力交给我们的学生,或者就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个学生?还记得,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进行完美教室的打造时,让一个个学生去思考自己的昵称,小学生还是相当灵验的,一个个的昵称是那样的别具一格。进行完美教室的打造时,让一个个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譬如由学生去创建自己的生物角,一个个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简直就给人以丰富多彩且又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孩子们从自己的家里带来一些比较简易的盆盆钵钵的,他们在里面放上泥土,栽上自己十分喜爱的花草。如学生栽着那仙人掌,仙人掌就在教室的角落生长起来,学生们每天都在观察着,也近乎就是每天都在思考着,仙人掌怎么就是如此的神奇?学生也近乎从仙人掌的生长得到一定意义上的情感熏陶。学生不仅仅就去欣赏那仙人掌,还去欣赏同伴所饲养着的小蚕儿,他们看到小蚕儿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看到小蚕儿的一次次伏眠,他们看到小蚕儿的一次次蜕皮,最后爬上方格蔟,上山结茧,心理面充满着无穷的乐趣。譬如让学生去一期一期地轮流着出黑板报,虽然小学生的笔触是那样的稚嫩,但所呈现给人们的都是我们小学生的心声。以学生为主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将充满着生气,形成班级学生自己管理的活力。

二、实现班级管理奇效的班级文化建设需以活动为主

文化应当包含多个层面上的意义,可以是静态文化,也可以是动态文化;可以是色彩层面的文化,也可以是声音层面的文化。那文化的建设如果多去思考活动层面上的文化建设,那不仅仅就是在建设着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某些意义上实现学生精神文化的成长。以活动为主,需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活动为主,需是学生所能够去自主积极开展的活动;以活动为主,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的;以活动为主,需能够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密切结合甚至就可以是有机性的结合。譬如,到了元旦节,我们都要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在有一年的元旦庆祝活动中,让学生首先进行相关元旦庆祝的自主性思考,学生便在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中思考出许许多多,这里面不仅仅就有着内容层面上的,也有形式层面上的。学生所提倡的活动内容,不仅仅就是比较简单地唱几首歌,跳几个舞,还涵盖着相关环境的布置。因为是元旦,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学生们感到一切都应当以新的面目出现。学生们思考着新的一年的开始,黑板报的内容当有着极为崭新的意义,而元旦期间的黑板报就不仅仅就是值流者去思考着了,大家都在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所办起来的黑板报内容一新,给大家以深深的鼓舞和启迪。也不仅仅就是黑板报更换着花样,其他属于学生自己做主的墙壁也都围绕着新年说出了具有精神引领作用发挥的话语。也就在具体的庆祝活动时,一个个学生也都玩起自己所喜爱的花样,虽然有学生拉胡琴就如同在锯末屑,但学生们欢着乐着。尤其是让学生在感到自己的多多不足的前提下,在自己感到多多不如同伴的前提下,产生一种迎头赶上的欲望和行动。

三、实现班级管理奇效的班级文化建设需以创新为主

进入新时期,也就在这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创新有着比较深刻意义上的思考。作为我们班主任老师也深谙创新的活力和意义,也尝到许许多多创新创造的甜头。平时的班级管理,平时的班级文化建设,人们都开始意识到赖于学生的创新创造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平时的实践让我们能够足以自豪的是,一旦学生的创新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被激活,那文化建设将会完全意义上出现别样的风采。还以完美教室的打造为例,完美教师的打造,是个比较新鲜的话题,以往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很少有过如此之提法的。当学校行政提出完美教室打造的要求后,还要我们班主任拿出自身班级文化建设上完美教室打造的方案时,笔者感到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笔者做出这样的尝试,发挥小先生之集体的智慧,则获取着比较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去思考,你最喜欢怎样的黑板报?如果你来出黑板报,你将会安排着怎样的栏目?让学生去思考,给学生每人配一个成长袋,你采取怎样的策略为大家的成长袋冠上比较有特色的名字。让学生去思考,作为自己的班级,能够体现班级人员的具体特征,能够反映大家的欲望,你准备为完美的教室取上一个极为靓丽而且又颇具特色的名称。学生们的兴趣极为浓厚,思维也是那样的活跃,所思考出来的点子也是那样的新颖和感动人心。不仅仅就是这样,而且能够给人以理性思考的是小学生所思考出来的完美教室打造的点子还是那样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更为可喜的是我们所打造出来的完美教室,还得到了领导的首肯,同行们的点赞,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着极为优化的感染、启迪意义上的效果。

总而言之,以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班级管理奇效还不仅仅就是笔者所思考的这样简单,也并非就是笔者所实践的这样浮面,但有一点可以令自己去坚信的,无论是思考和实践,只要去思考和实践总是不可能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失败,只不过是正面或者是负面上的区别罢了。

参考文献

[1]刘明,王顺心.中国儿童青少年性格发展与教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2]万晖.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障碍极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4.1

班级建设 篇8

班级的管理, 说到底就是打造班级的文化。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 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社会, 它既是一种教育制度, 又是一种文化模式, 其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

一、以班级的行为文化丰富人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 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 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在选择和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时, 不仅要考虑显性文化要素, 而且要重视隐性文化要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二、以班级的物质文化取悦人

创建班级的特色, 明确班级的追求。通过征集意见反复讨论, 共同确定了班训:“人格+学力→成才”。明确了“人格追求”讲五心:“忠心、爱心、关心、孝心、信心”;“自我教育”要五自:“自信、自省、自治、自重、自强”;“基本要求”是五实:“诚实、坚实、扎实、朴实、踏实”;明确“学力构成”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鉴赏、劳动技能”五个方面。自己创作班歌:《雄鹰之歌》《雄鹰进行曲》。学生集体创作歌词, 由音乐老师作曲, 班歌唱出了班级的豪情。举行国旗下的宣誓仪式。学生集体审定确立国旗下的誓言后, 每周一的主题班会上举行国旗下的宣誓仪式。

三、以班级的精神文化净化人

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 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 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一个班级就好像一个战斗的集体, 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 而一盘散沙是毫无战斗力的。因此,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四、以班级的制度文化规范人

在班集体中, 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 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 从而, 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班级建设 篇9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 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 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就会加速班级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说班级文化是班级充满活力的源泉, 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班级建设成功的关键。

二、高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而发展的。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它反映了社会对培养人的基本要求。从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在教育观上经过了几个转变:最初是注重考分, 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随后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 于是向注重知识转变, 强调感知的知识教育;接着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于是提出“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加强基础, 发展特长”等口号, 进入了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最近又提出了“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观的逐步转变, 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完美的个性或人格要比智慧和能力更重要, 智慧和能力只有与良好的人格相结合, 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 尤其在普通高中, 对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差, 导致学校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转变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同时, 必须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能够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新型的班级文化,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以期待每个学生通过班级学习生活的经历与感受, 提升非智力因素, 从而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公民。

2.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 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作用。文化, 是人自身力量的外化, 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对象性存在的验证, 是自然的文化。文化的作用就是文化在外化时对人的反作用, 这种文化作用对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的动力和源泉。学校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 是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它包括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 也正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未成年人,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难题:一方面, 学校苦苦育人, 重视德育;另一方面, 学生却不愿接受, 或者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诸如自私, 冷漠, 缺乏爱心、上进心、责任心等表现总是成为班级德育的难题。如果能够化说理教育为文化教育, 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就会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理所当然地又反作用于学生, 影响着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每个班的班级文化搞好了, 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有效多了, 这样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3.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是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 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 班集体有着极大的教育引导功能, 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 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 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 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表现在:它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归属感、班级凝聚力;它有助于改进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它有助于推动班级发展, 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提升班级竞争力。有特色的、切合班级特点的、全体班级成员认同的班级文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三、高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1.构建思想文化, 引领正确导向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道德品质好、思想境界高的专业人才。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时间最长的集体, 所以,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班级成立之时, 我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班级价值观与班级精神, 明确自己的班级追求。我首先依据班级实际情况提出“细致、高效、敦品励学, 合作、竞争、志存高远”的班训, 制定了班级公约及管理细则, 后由班委会学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如本学期刚刚开学以后, 我对学生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学风浓厚、团结和谐、举止文明、环境优雅”的班集体, 在班委会学生的号召和组织下, 确定了本班的近期目标是:每月“文明班级积分”保持在前三名, 两次以上“优秀班集体”, 力争夺得一次以上“五星级集体”;远期目标是三年后人人力争考上理想的大学, 如果不成功, 但求人人成才。这样班集体有了共同的心理意识、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规则的认同感及作为成员的归宿感、使命感、自豪感, 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 而这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这是我的班级, 我是这个班级的成员。”

2.创新学习文化,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十分巨大, 一般说来, 学习风气与德育工作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 而且能够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惜时、自主、进取、创优”的学风, 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开学之初, 我利用自习时间给他们讲解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计划性, 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 自主安排好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做作业时间、复习巩固时间, 使学生每天有章可循, 充实而快乐;细化各项要求, 先后制定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复习巩固、考试规范的一系列标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每周给他们播放王金战学习方法的视频和俞敏洪的励志演讲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树立同学们的学习信心, 保持学习的恒心;同时我特别注意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 制定了每月学习行为反思录, 经常不断总结完善自我;我还特别致力于创建学习基础差距较大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模式、设置学习基础差距较小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模式等, 使学生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竞争,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使班级形成“勤学、会学、乐学、善用”的优良学风。

3.拓展活动文化, 展示个性特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非常重视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通过课外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舞台。在这些课外活动中, 学生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培养了动手能力, 增强了活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从而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在这些课外活动中, 我有意识地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 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重视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 抓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 适时表扬、鼓励, 体贴后进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如开学不久, 我将企业拓展文化培训灵活地应用于班级活动,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 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 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在学校班级篮球运动会中, 我提出“不求第一, 但求做得最好”的口号, 要求尽展我班的团结互助精神, 我及时的利用这次运动会, 引导他们要相信自己, 要敢于超越自己, 相信自己能行。通过这次运动会的洗礼, 同学们对参与各类课外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重在参与精神, 达到不断超越提高自我, 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班级凝聚力建设搭建了桥梁, 又使学生心情愉悦, 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巧设环境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 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 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例如:开学之初, 我就让全班同学把教室的里里外外清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黑板上书写班主任精心准备的寄语, 然后买许多花瓶, 把教室装饰得像花园一样, 使同学们一走进教室感觉心情非常的舒畅, 也使他们很快地进入了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又如将 “给你一个机会, 还我一个奇迹”做成红底黑字的横幅挂在教室的正前方的黑板上面, 这内容鼓舞着全班同学时刻积极向上, 努力拼搏的精神, 红色又给人积极向上的责任感。在教室的左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着各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修养;细节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率”;右墙壁贴着中国和世界的地图, 这有助于他们打开视野, 让学生知道世界有多大, 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 每周有班主任寄语, 这样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 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 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班级建设 篇10

从上世纪末开始, 伴随大学的扩招, 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改革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都给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方式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变得有些不合时代的节拍了。因此, 在微博、人人网、QQ等即时通讯方式已被绝大多数大学生熟练运用的今天, 要求高校研究校园网络的现状, 研讨网络的教育管理功能, 并就高校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事务管理新模式做出思考。易班作为正在被教育部大力推广的网络平台, 集教育功能、社区功能于一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网络新时代创新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和学生教育的新方法以及新途径。它最主要的构成单位是各个高校的行政班级。网上的行政班无疑是线下行政班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该平台下, 班级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工作的信息化, 同时可拓展学生教育的新平台, 还可以提高班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水平。从学生口来讲, 该平台集QQ群、微博、人人网、SNS、网络相册、网盘等通讯方式或网络软件于一身,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2 传统行政班管理方式的缺点分析

(1) 上传下达班级日常管理事务的不便利。班级的日常事务较多, 比如四六级报名、选课、考试通知、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等。从发出的单位来看, 有学校、各行政部门、其他学院、本学院, 来源广, 归口复杂, 而这些事务都与学生的学业或利益密切相关。如何做到有效并且高效率地将这些从不同来源获得的通知传达到每位同学?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 各个学校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1) 人工。各种通知通过学校的办公系统或纸质的发文形式通知到各学院, 学院再通知到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辅导员收到通知后, 召开大会宣布, 并将通知打印并张贴。利用学生会, 再做好大会之后的通知、宣传、表格的发放等工作。这种方式较为古老, 动用人力太多, 而效率不高, 容易遗漏通知对象。 (2) QQ、微博等通讯网络工具。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加入到QQ群中, 班主任在群中发言通知事情, 并将文件和相关的表格上传到共享中;或通过辅导员博客发通知、上传文件等。QQ平台具有很明显的缺点:在QQ中发言通知、告知相关信息, 很容易被刷屏, 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看到, 未登录QQ的同学更是无法收到信息。其次QQ共享、博客上传文件有大小和容量的限制, 很难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文件上传, 最后QQ群人数有上限, 扩充容量需要收费, 大部分学校不可能为这笔费用买单;

(2) 班级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平台。高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大学班级的建设, 认为一个优秀的班级能够有力地推动班级成员个人的发展, 但班级的建设又是一个难点。当前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 大学生思维活跃, 独立性强, 集体意识淡薄, 班级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班级成员的团结。班级缺乏一个使班级成员共同关注、交流的平台, 缺少一个“家”。QQ群的功能很有限, 无法提供该平台支持。笔者以当前较为流行的人人网和腾讯朋友网为例, 分析这两个网站在班级平台建设上的不足。 (1) 人人网。虽能找到本班、本学校的同学, 但缺乏最为核心的班级功能, 个人还是个人, 各自为战, 仍然不能将本班同学有序集合, 通过一个平台将班级和班级成员有机结合, 班级成员之间仍然是散沙。 (2) 腾讯朋友网。该网站具有班级功能, 可以将班级成员归整到一起, 但班级功能仅包括了相册、分享、留言板、通讯录, 功能单一, 班级成员加入班级后能够获得的交流机会不多, 且不允许班级成员上传文件, 无论从班级事务管理上看, 还是成员间分享资料都是很不利的。

3 易班作为班级管理新平台具有的优点

(1) 班级管理信息的网络化。易班作为一种实名互动平台, 提供了SNS、博客、微博等Web2.0应用。根据师生需求, 有话题、日程表等基于班级的特色应用。作为其中最基础的班级个体, 旨在通过该平台为行政班建立班级成员认可的网上沟通与交流平台, 并将班级事务的管理嵌入其中, 是一种和网络发展相结合, 符合当代学生上网习惯的班级管理新方式。 (1) 班级公告。班级中的各种日常管理通知、需要公示的各种文件, 都可以通过班级公告发出。班级公告板块杜绝了QQ群中通过发言通知事务而容易被刷屏、共享文件受到群共享空间容量限制的情况。并且可以将通知同时发送至班级管理者所在的所有班级中, 设置成班级公告, 这种公告方式方便且高效。 (2) 站内私信。班级的管理者通过站内私信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事务告知到每一位班级成员。班级成员登录易班之后, 会有新消息提醒他查看班级公告。实现了班级公告和班级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 彻底杜绝查收不到通知的尴尬情况。

(2) 通过班级话题版块, 高效完成班级事务。班级话题是易班班级中另一重要板块, 与论坛类似, 班级管理者和成员都可以在论坛中发新帖、发起投票。根据该板块的功能, 再结合学生工作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许多工作通过该板块完成。如, 通知学生报名, 班级管理者通过帖子将报名信息列出, 针对报名工作指定负责的人员并做出要求, 再上传报名的具体通知或报名表, 学生根据需要下载表格填写好后由负责人汇总上报;推优入党的投票我们也可以通过发起投票的形式完成, 易班投票的实名制和一人一票的制度保证了投票的准确性和规范, 可避免外班人员投票或刷票的行为, 大大简化了线下的投票过程, 无纸化、无会议, 给班级管理者和班级成员带来便利, 也符合习总书记“反对浪费”的精神。同时, 班级成员也可以在板块中发帖, 交流。

(3) 方便实用的班级网盘功能。易班网盘具有其他商业网盘不可比拟的优势-无容量限制, 同时可以建立文件夹, 把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从班级管理者来说, 可以在网盘中上传常用的文件, 如涉及教学工作的课程增删表、双学位申请表、补办学生证表, 涉及学生生活的在校证明、助学金申请表、医保报销程序等;其次, 各种经过公示的文件、发出的通知都可以放到班级网盘中进行存档。学生自行根据需要下载, 免去了学生找不到文件下载, 班主任成为“打印机”的情况。学生也可自行上传复习资料老师上课的课件等, 通过该网盘共享资料、交流学习经验等。

4 易班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易班班级具有论坛、网盘、班级公告、相册、通讯录等功能, 从功能的设置上来讲, 比当前流行的人人网、腾讯朋友网更符合大学班级的活动特色, 以易班为平台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不仅班级建设的需要也能够体现出该平台的优势。以笔者管理的一个班级为例, 该班现有论坛帖子213篇, 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独立成长, 能引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的介绍、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经验谈、班级行政管理的相关通知、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报告、各类文件和违纪处罚决定等。基本做到了学生日常管理、职业教育、学业教育、专业教育等的全覆盖。相片600余张, 每个寝室都有自己的相册, 班级活动的照片通过建立相应的文件夹独立上传。易班的班级排名反映了一个班级的活跃度, 即论坛的发帖回帖数、网盘个数、相片个数等。从易班目前的推广情况来看, 排名靠前的班级会获得丰厚的奖励, 因此, 班级的对易班的热情非常高, 班级成员都积极参与易班班级的建设工作, 无形中增加了班级成员的团结程度, 给班级文化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5 建议

(1) 结合传统的飞信、QQ群等通讯工具保证班级日常事务能及时传达到每位同学。易班有上述的优势, 但毕竟作为一个网站, 若没有访问量, 一切都是空谈。易班虽有短信通知功能, 可以告知用户登录易班查看公告、信息等,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该功能还需升级和完善:短信条数有限制而且发出之后60%的用户无法收到短信。因此要用好易班, 须同传统的飞信、QQ群的通讯工具相结合, 能快速而且有效地将信息传达到每位同学。避免易班和易班用户之间的真空。

(2) 易班同教务系统整合。教务系统是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率最高的校内功能系统, 若能将教务系统的功能内嵌到易班中, 可以整合两个系统的资源。减少学生登录多个系统可能带来的不便, 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增加易班网站的访问量。如用户的课程表功能, 可以直接从教务网中导出, 这样, 学生在易班上就可以查看课表, 而不必再登录教务系统查看。

参考文献

[1]陈巍巍.易班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6) .

上一篇: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下一篇:多电平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