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2024-06-23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精选八篇)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及国家一系列物流业利好政策的出台, 我国物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 目前国内包括货运、仓储、快递、航运等物流公司的数量已发展到约40万家。我国已成为真正的物流大国, 但却还不是物流强国。我国物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高、渠道不畅, 物流系统性不强、信息化水平偏低, 物流信息标准不规范, 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度低等[1]。

经过近几年的物流信息化发展, 虽然很多物流企业都已经在运输车辆加装了GPS模块, 但GPS模块的实际应用功能就仅限于定位监控。例如专门用于运输疫苗的冷藏车辆或专门用于运输危化品的槽罐车辆驶出后, 车辆和货物的相关信息就很有可能成了未知数,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客户都无法实时、准确地了解车辆在途中的相关状态信息, 车辆的行驶状态、安全状况、冷藏车在途中的冷藏温度是否达标、槽罐车在途中货物是否有泄漏或异常、车辆在途中长时间滞留的原因是塞车、撞车还是出事故了等。尤其对于危化品的运输车辆或存储仓库, 一旦事故发生, 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所有这些不可监控的问题, 都属于物流企业未能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范畴。所以物流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和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如何实现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已成了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针对此课题,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将设计一款可满足物流企业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1 相关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RFID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都在物流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为动态采集物流业各个环节的相关物流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为实现物流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即在技术层面, 已经可以实现物流资产的位置和状态等实时动态信息的采集, 并可以通过GPS/GPRS/卫星/RFID链路连入互联网[, 与物联网服务中间件进行交互, 并可实时传输数据到物流资产管理平台的后台服务器。可见, 搭建起智能物流资产信息的后台服务器已不是技术的难点。

据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 目前Android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90%[2]。可见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 同时WIFI、3G、4G网络也日益的稳定成熟, 所以不论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客户通过智能手机端随时随地的查看其关注的物流信息也是可实现的。

2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2.1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

本系统旨在为物流企业设计一款可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确保其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 提高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并极大地减少和避免物流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节省了总体的物流成本。

2.2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物流资产信息采集端、web后台服务器端和智能手机端[3]。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端监控和管理其所拥有物流资产, 本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2.2.1 信息采集端

在物流资产设备中部署GPS和各类传感器实现物流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

2.2.2 数据接入链路

将实时采集的动态物流资产信息通过GSM/GPRS/卫星链路连入互联网。

2.2.3 数据收集解析模块

将接收到的二进制物流资产信息进行过滤, 分组, 关联, 聚合等操作, 处理得到物流资产管理过程中对应传感器采集的可用数据。

2.2.4 数据库集群

用于储存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

2.2.5 应用服务器集群

应用服务器集群将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物流设备的逻辑业务和数据服务, 如资产管理中心、实时位置服务、实时状态服务等、配置服务、登录认证、运营管理、视频语音远程服务等。

1) 资产管理中心

负责处理用户管理相关物流资产的请求, 实现使用人员远程控制其物流资产的具体指令操作。

2) 实时位置服务

负责处理用户查询物流资产实时位置信息的请求和查看物流资产历史位置或轨迹信息的请求。

3) 实时状态服务

负责处理用户查询物流资产实时状态信息的请求。如使用人员通过智能手机端查看其物流运输车辆的燃油使用情况等的请求。

4) 配置服务

随着物流客户对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 物流业务将会不断的细分, 新的物流装备品种也将会不断的更新升级, 对每一类型的物流设备我们都需要配套相应的设备管理系统, 因为不同的物流设备, 物流企业所关注的参数不同, 即在手机端的显示界面也会存在差异, 而在手机端作为开发人员不可能要求客户安装N个APP, 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例, 开发人员也不可能一次性将各种物流设备的配置文件一次性打包到APK里, 第一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不符合手机开发的“轻应用”设计原则;第二任何开发人员都不可能预知未来所有物流设备的配置参数和个性化界面要求。所以基于以上两点, 为了提高本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将设计配置服务器专门用于存放各类物流设备的个性化配置文件。

5) 登录认证

负责处理用户的登录请求, 能够根据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通过安全认证, 防止“非法”用户的接入与盗取物流资产的状态信息, 提供私有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6) 运营管理平台

负责物流资产的优化调度管理, 采用就近发货原则, 采用云仓储物资管理调度系统实现将所有库存信息 (地址、库存品种、数量、物流能力) 记录在后台中央服务器上, 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跟踪, 实现简单直观的任务交互系统, 为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上传任务并管理物流资产的调度, 以及提高实施处理运输异常的反应机制。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 极大提高物资配送效率。

7) 视频语音远程服务

负责本系统视频语音远程服务相关的请求。如仓库的管理人员发现仓库异常时, 可通过手机端向后台发出视频语音请求, 当视频语音远程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具体请求后, 将会根据用户的请求做出相应的响应, 为仓库管理人员与其请求的协助人员建立连接, 使协助人员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准确的掌握和理解仓库管理人员所发现的仓库异常情况, 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有效应急处理机制, 快速的解决仓库的异常问题, 避免仓库事故的发生。

2.2.6 负载均衡层

1) 在物流资产信息采集端和后台服务器集群端之间搭建负载均衡层, 目的是为了均衡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服务器的工作任务, 当采集数据量在短时间内达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处理峰值时, 负载均衡层可充当缓存的作用。避免数据收集解释模块服务器端处理能力下降。

2) 在后台服务器集群和客户端之间搭建反向代理服务器, 目的是为了提高后台服务器集群的安全性和高并发的处理能力, 同时也为了实现本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个后台服务器集群对于使用人员的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 提高物流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实现更稳定、安全、灵活的交互使用, 减少服务器内部资源遭受破坏的风险。

3 结论

物流资产的数量、质量、效率和可利用程度直接决定了物流企业的货源组织能力和其他供应系统的效率[4], 物流企业实现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和保障, 也能为社会和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从未创造出更多盈利的机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的不足, 目前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大多数都还属于物流企业没有真正有效监控和管理好其物流资产的问题, 所以本文针对此研究课题完成了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旨在为物流企业设计一款可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确保其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 实现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真正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并极大地减少和避免物流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节省了总体的物流成本。

摘要:本论文针对物流企业如何实现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展开了探讨, 并设计了一款可满足物流企业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以实现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物流资产管理,物流资产监控,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阮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2]李萧然.大屏智能手机受青睐苹果跟风三星欲肉搏[J].IT时代周刊, 2013 (13) :32-33.

[3]基于智能手机的家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尹琳琳[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办法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物权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分公司、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三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原则及职责划分、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与分类、固定资产的取得及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及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处理及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日常组织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如下:资产财务管理与资产实物管理统一、联动,账、卡、物动态一致;资产安全、完整,资产的效能和效用最优;资产配置科学合理,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公司统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行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归口负责,使用保管部门(或个人)具体负责的管理体系;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单位负责人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生产技术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具体使用保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做到岗位责任规范、专人管理、责任落实、考核到位;

(三)业务协同、信息集中。固定资产使用者同时是固定资产管理者,固定资产实行从项目规划、立项、建设、竣工到固定资产投运、修理、报废、处置全过程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流程全面、执行到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工作有效、无缝衔接;

(四)优化配置、物尽其用。定期进行实物账与财务账的核对与清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第二章 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和归口管理部门

第五条 固定资产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公司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制度、办法等;

(二)建立健全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和管理责任,落实各类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部门,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资产使用保管部门设立必要的固定资产专职岗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增减变动、更新改造、修理维护、处置转移等价值核算与实物日常管理工作;

(三)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明确固定资产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四)按《物权法》的规定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权证登记工作,严防法律风险;

(五)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保证账、卡、物相符,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六)负责组织固定资产投保、索赔工作。

第六条 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

(一)财务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从价值形态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其主要职责如下:

1.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参与固定资产基本建设以及更新改造、大修工程项目的竣工现场验收,协助编定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报告;

2.负责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正确计价,按规定计提折旧,及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3.负责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定期核查;会同实物管理部门、实物使用保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

4.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会同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减、转移、报废等变动及残值回收工作;

5.负责协助中介机构对固定资产购置、投资、出租等涉及资产评估的事项进行资产评估及备案工作;

6.负责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督促实物管理部门对出险资产进行索赔,并及时收回索赔款项。

(二)生产技术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根据业务分工,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属性,承担固定资产的实物归口管理职能,从实物形态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按技术要求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具体实物管理职能归口部门如下:

1.行政部:公司所有车辆和房屋建筑物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运输设备和房屋建筑物的实物管理;

2.生产技术部:公司生产资产等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各类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实物管理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1.建立健全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体系,制定资产质量评估标准,收集、分析资产信息,动态监控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根据所负责管理的实物资产的类别、特点制定各项具体的实物资产管理方法;

3.组织和督促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建立、保管固定资产卡片副本,并与价值管理部门核对一致;

4.生产技术部按照公司预算管理程序审查、控制各单位和部门固定资产购建的资本性收支预算,审核和统筹安排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更新改造计划和大修计划;

5.组织固定资产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以及大修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督促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

6.组织监督各单位固定资产转让、报废、调拨等行为,并监督其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7.组织制定固定资产退役、报废技术标准;对退役资产的再利用、转为备品或报废等做出甄别,组织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和审批工作;

8.会同资产价值管理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保证账、卡、物相符,检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对闲置多余、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提出处理意见;

9.严格按《物权法》的规定组织办理固定资产的权证登记和变动手续,负责保管固定资产权证,确保资产的完整、有效;

10.协助办理固定资产投保,组织对出险的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负责按保险公司要求收集完整的索赔资料,及时办理相关索赔事项;

11.组织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承担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职能,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检修等进行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固定资产的使用、运行、维护保养、检修等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2.按“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将固定资产的实物保管责任落实到个人,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对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负责其安全运行、维护保养及检修等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正常使用;

4.提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检修意见,提交实物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完成; 5.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出售、调拨等处置工作时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和固定资产调拨单,提出书面处理意见,经实物管理部门组织鉴定、核查后报价值管理部门,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后方可进行处置;

6.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

7.及时做好固定资产出险通知、证据收集、现场保护等工作,配合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部门做好索赔工作;

8.办理固定资产权属登记及变动手续,确保资产的完好及安全运行。

第三章

固定资产划分标准和分类

第七条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为固定资产: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二)该固定资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不具备上述固定资产条件的工具、器具、仪器、办公用品等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临时办公房以及各类属于周转性的生产工具及设施,不论价值大小及使用期限,都不列为固定资产。

第八条 固定资产按以下口径分类

(一)按使用情况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参加生产、经营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

2.基建用固定资产是指在基建项目筹建和建设期间,为保证基建管理和施工的正常进行,用基建投资构建的各种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基建项目结束后,资产按用途转入相关资产;

3.出租固定资产是指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经批准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购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经批准长期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7.土地是指以前清产核资作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8.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指极可能出售的固定资产。

(二)按用途分类

1.房屋及建筑物是指房屋和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及房屋以外的各种建筑物;

2.固定资产装修。固定资产装修费用使可能流入公司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予资本化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3.生产设备是指公司生产部门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线等; 4.运输设备是指载人和运货用的各种运输工具; 5.其他设备是指除上述各项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

为实现固定资产的归集、统计分析、合理使用和提高使用效率等管理需要,公司固定资产应按前条规定的分类口径进行管理与核算。因更新改造或其他原因改变其原来用途,引起资产分类变化的,应予以重新分类。

第四章 固定资产增加管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购建(含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零星购置)、投资转入、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及其他途径增加。第十条 固定资产的购建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零星购置等。

(一)固定资产基本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前期、计划安排、工程建设、竣工验收、评估等各个阶段。

1.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权限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办理; 2.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项目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项目相关物权权证、项目行政许可或审批材料、合同、规范性文件和其他证明物权的凭证未办理、收集和整理齐全完整,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3.财务部根据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及资产验收清单及时办理转增固定资产。如果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的,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其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成本等资料,以及固定资产投运报告办理资产暂估入账。工程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二)固定资产大修及更新改造实行计划审批制度。每公司生产技术部下达大修及更新改造计划,各单位和部门根据批准的计划和预算组织实施,并按公司大修、更新改造管理的相关制度办理竣工决算和转固(转入固定资产)工作。

(三)零星购置固定资产实行计划审批制度。各单位根据批准的预算和计划购置固定资产,资产购置时申请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表,报经批准后进行购置,资产购入后应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交接手续,填制固定资产验收单,连同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协议、发票单证等报送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零星购置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安装完成后转增固定资产。

第十一条 购建固定资产必须履行交接验收程序,资产交接时,财务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要共同到现场参与验收,共同对资产验收清单进行确认,并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产权移交手续,确保财务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新增资产信息一致。新增资产应办理物权登记的应依法登记,做到手续完备。

第十二条 投资转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和投资合同或协议组织实施。

(一)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由经办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和投资合同或协议组织实施,按相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后,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1. 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以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估价,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如接受捐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依据上述方法确定的新固定资产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第十三条 无偿调入固定资产包括公司内固定资产无偿划转和无偿接收政府工程、用户移交资产。

第十四条 公司内部固定资产的无偿划转,由实物使用保管部门根据有关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填制固定资产无偿调拨审批表,按公司内部管理程序报经批准后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

无偿接收政府工程及用户资产,由公司实物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与移交方签订无偿移交协议,同时会同财务部对价值量进行确认(价值确认应以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或移交方提供的财务资料、中介机构的寻价报告等为依据)后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

第十五条 盘盈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保管部门查明情况,经查明确属公司所有,填制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经实物管理部门组织鉴定估价后,报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第十六条 因故发生迁改工程视同改建、扩建工程管理,其所涉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公司会计政策确定。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增加后,实物经办部门负责将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协议、发票单证等报送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

零星购置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安装完成后办理资产入账手续。财务部负责填制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留底,另外两份分别送实物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作为各部门登记建卡建账的唯一依据。

第十八条 各单位固定资产增加后,对于不动产的权证,实物管理部门应作为重要档案资料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处理执行国家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司现行会计政策,严格按照增加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入账后,除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资产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三)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五)发现原固定资产价值记录有误。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其他后续计量

第二十一条 为取得对固定资产磨损和耗损的价值补偿,推进新技术设备的运用,确保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各单位必须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办法、折旧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折旧按原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和减值准备后,按预计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各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年折旧率根据公司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相关政策需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折旧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由于其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数和预计净残值的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如果由于其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固定资产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也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上述变更应经过相应的报批程序。

第二十三条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一)下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1.所有的房屋和建筑物; 2.生产经营用和基建用固定资产; 3.不需用和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 5.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上述固定资产如果是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按暂估价值入账,同时按暂估价值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以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计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4.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后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

(四)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等,按规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五)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满时是否会取得租赁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满时是否会取得租赁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第二十四条 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第二十五条 为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修理费用和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应纳入公司计划和预算管理,各单位和部门报送部门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改造计划给生产技术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平衡后,生产技术部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大修、更新改造计划,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和部门应严格划分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改造的界限。

(一)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资本化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并在固定资产卡片中注明增加部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减少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固定资产减少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转让、报废或损毁、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无偿调拨、盘亏等。

第二十八条 固定资产转让包括出售各类固定资产(但不包括已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处理),捐赠、抵偿债务以及其他让渡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行为。

(一)固定资产转让审批权限

固定资产转让成交金额审批权限按《公司章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度等执行。

(二)固定资产转让价值的确定

固定资产转让时须按有关规定对拟转让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和备案,以评估备案价值作为确定转让价格的基础。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实行审批制度,对外投资须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

(一)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报告应报相关部门审核备案,以备案价格作为确定投资成本的基础。

(二)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审批权限按《公司章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度等执行。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置换视同一项连续的固定资产转让及购置行为,比照固定资产转让及购置的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无偿调拨原则上只能在公司内各单位、部门之间调拨、转移,未经批准,不得将固定资产无偿调拨给公司以外的单位。固定资产的调拨应由其使用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无偿调拨审批表,经过公司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后方可进行,同时应做好调拨记录、规范管理。第三十二条 发生固定资产盘亏、被盗、报废或损毁,使用保管部门要负责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单位资产损失的审批权限按《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度执行。

(一)盘亏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盘亏审批表,按内部管理程序提出处理意见,经报批准后,办理固定资产清理手续。

(二)被盗固定资产应及时报案,已办理保险的同时报送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并分清责任,按内部管理程序经报批准后,办理固定资产清理手续。

(三)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共同核对后,使用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注明固定资产基本情况及报废原因等相关信息,经实物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按内部管理程序报经批准后,报送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清理手续。

未经上述程序批准报废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下列情况下,可作报废处理:

1. 运行日久,其主要结构、机件陈旧,损坏严重,经鉴定再给予大修也不能符合生产要求,或虽能修复但费用太大,修复后可使用年限不长,效率不高,在经济上不可行;

2. 腐蚀严重,继续使用将会发生事故,又无法修复; 3. 严重污染环境,无法修治;

4. 淘汰产品,无零配件供应,不能利用和修复;国家规定强制淘汰报废;技术落后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5.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运行;

6.进口设备不能国产化,无零配件供应,不能修复,无法使用; 7.因技改、运营方式改变全部或部分拆除,且无法再安装使用; 8.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故,导致毁损,无法修复; 9.其他需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满足上述有关条件的基础上,固定资产报废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报废标准。

(七)固定资产毁损,属自然灾害造成的,按公司废旧物资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属人为破坏的,应及时报案,并分清责任,按内部管理程序报经批准后,办理固定资产清理手续。

第三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由各使用保管部门根据有关批准文件组织实施,填制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审批单,办理审批手续,按内部管理程序报经批准后,连同有关文件、合同、协议、单证等报送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清理手续。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一)固定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行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盘点,每年年末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质量状况。

(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由固定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并且应配备懂技术和了解固定资产状况的人员协助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三)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应当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及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发现重大资产损溢或有其他重要问题的,报公司决策机构审批。

(四)清查盘点报告及处理意见、有关批复报送财务部,财务部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对清查盘点结果进行会计处理。

第七章 固定资产日常组织管理

第三十五条 按照固定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日常管理构架,各单位、各部门应当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层层落实责任人,规范管理程序,形成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和架构。

第三十六条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实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从固定资产的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建设到转增固定资产、资产退役、处置结束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各单位、各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

第三十七条 固定资产卡片管理

(一)各单位、各部门应制定并落实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卡片登记编码一致,确保每一项固定资产只有唯一的卡片登记编号且不缺、不漏。

(二)固定资产卡片的存储介质采用纸质和电子形式并存,并提倡全面电子化。

1.纸质形式的固定资产卡片至少一式三份,财务部正本一份,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各保存副本一份,每年定期(至少一次)由财务部牵头核对一致。

2.电子形式的固定资产卡片应逐步实现联网运行,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和信息一致。财务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应当尽可能使用同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三)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时,财务部应及时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变动登记,并填制固定资产信息变动通知单,通知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对固定资产卡片副本做相应变动记载;固定资产实物形态发生变动时,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应及时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变动登记,填制固定资产信息变动通知单,及时通知财务部对固定资产卡片正本作相应变动记载。

(四)固定资产发生报废、无偿调出、有偿转让,盘亏等处置事项后,原固定资产卡片应继续保存五年以上。

第三十八条 固定资产编码由公司统一管理,在固定资产增加的源头即基建项目立项或设备采购时,就应明确资产名称并按固定资产目录编制固定资产编码,作为固定资产建卡及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登记台账的依据。

固定资产编码按固定资产分类编制序列号。

第三十九条

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卡片编号、固定资产名称、编码、类别、规格型号、计量单位及数量;

(二)资产原值及其变动情况;

(三)折旧率、残值率、累计折旧、已提减值准备、资产净值及其变动情况;

(四)主要附属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及数量;

(五)资产开始使用日期、预计使用年限、使用部门、存放地点;

(六)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系统所需记录的内容。

第四十条

固定资产卡片正本即为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应同时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

第四十一条

公司应积极推广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分析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利用效率及管理状况,不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

固定资产使用保管人员辞职、调离工作岗位、离退休,应在办理离职手续前将其保管使用的固定资产移交完毕,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

第四十三条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要按重要档案管理涉及固定资产的有关各类权证(包括但不限于房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资料)。

第四十四条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进行的资产清产按照清产核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对固定资产进行保险应根据资产性质和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决定具体投保险种,投保固定资产发生险情,应及时做好索赔工-作。

第八章 责任追究和考核

第四十六条

公司要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范管理程序,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资产损失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追究其相关责任,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应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一)对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盘亏、损毁、被盗的,应组织调查核实,对造成资产损失的,根据损失性质、情形及金额进行责任认定,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对在固定资产保险工作中因工作失误等原因造成证据不全,并导致索赔失败或不能得到应有赔付的,应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具体处理意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 公司将逐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效益与公司整体效益挂钩的考核机制,加强固定资产投入和产出分析,确保公司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相抵触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篇3

自从益普索SMX(Ipsos专门的社交媒体实践)的启动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如何构建和协调社交媒体数据,以使之对于客户而言更加相关、易消化、及时、价格实惠。更具体地说,我们一直专注于协调社交媒体数据和以调查为基础的数据,以便形成能够优化成本和提高洞察速度的数据混合体。我们称之为“并行智能”(side-by-sideintelligence)。它让我们能够应用社交媒体洞察,以支持多个领域的发现,如产生有关创新、创新性发展、市场结构的新见解。

社交媒体数据在品牌资产管理中的力量

对于大多数老牌品牌而言,品牌资产不会出现快速变化。正是由于这一事实,我们面临两大挑战:

1.很多客户经常质疑品牌资产追踪的价值,尤其是在品牌资产追踪费用高昂、报告缓慢、呈回顾性之时;

2.期待社会化媒体数据能够代替以调查为基础的跟踪调查的客户,发现社交媒体数据与调查数据并不相关,或并不依赖于市场中的表现。

重要的是,要了解社会数据和调查数据来自于不同的来源,而且它们也并非有意相一致。虽然你可以对社交媒体数据做拟合,使之与已知的业务度量(如销售量)相一致,但却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这些数据的预测性不会超过一个或两个星期。

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数据来探索整体周期性品牌资产数字下的洞察。调查数据提供了基准和可靠的代表性洞察,而社交媒体数据可跟踪资产随时间推移的驱动因素的有意义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将在社交媒体数据中观察到的变化付诸以调查为基础的驱动因素分析,来得到洞察。

BHT社交媒体数据的结构化

我们所采用的结构,利用的是我们从以调查为基础的品牌资产模型的所得。然后,我们设置框架,将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匹配从基于调查的资产深入研究中所获得的品牌资产措施和驱动因素(例如,匹配诸如我们的“态度资产”、“市场效应”、“资产诊断框架”和“情感上的映射”等措施,以及定制意象的选择、个性以及反映客户的特定市场的形象编码)。

调查数据驱动因素分析与社交媒体调查结果之间的这种类型的匹配方式,为社交媒体数据提供了一个对品牌重要的是什么的相关结构。这就创建了一个快速一致的跨市场比较和延展的过程。从而,可以避免从头开始每一项新的社交媒体研究的成本,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与我们的客户更为熟悉的内容相匹配的洞察结构,即透过基于调查的反馈的镜头,而垦有更大的控制和目标代表性。

并行智能

利用洞察的两大来源,以提供速度更快、价格更优惠的品牌指导(可扩展,由具有代表性的基于调查的洞察支持),并行智能提升了品牌健康跟踪。通过进行超越数量和情感的社会分析,并将其编码至(我们的或客户的)经过验证的框架,通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战略性,我们增加了社交媒体数据的价值。

品牌健康跟踪和社会智能正共同迎来一个品牌资产计划的新时代,可提供动态、快速、内容丰富的洞察,帮助开启我们对消费者认知和品牌联想的理解,这是前所未有的。

专注于增量:社会化的真正力量

我们知道,社交媒体数据并非总能容易地匹配或取代以调查为基础的洞察的可靠性。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此背景下,究竟如何该正确地使用社交媒体数据呢?我们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上。即注重通过社会化聆听所发现的增量。社交媒体数据具有不够充分的代表性,并不“等同于”调查数据,这并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在社会结构和“样本框架”中保持一致。我们想要社交媒体数据告诉我们一些新的、不同的东西。当我们追踪经编码的社会化聆听数据的增量,我们可以填补调查波次之间的差距,预测发展趋势,发现单单进行传统的研究所难以获得的新洞察。我们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可操作的早期预警数据,这样他们就可以以消费者的速度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去年秋天,我们察觉到我们为一家领先的快速消费品客户在社会化方面追踪的关键资产属性,出现了一个突然而显著的提升。“顾客价值”度量的意外飙升,让我们思考其是否能够告诉我们从调查追踪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KPI(实际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所无法告知的情况。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我们发现,社交媒体数据中的正收益的增加,实际上是与一个自有品牌竞争对手相关的评论显著提升的结果。在存有疑问期间,由于竞争对手雄心勃勃的广告战和折扣的结果,单条评论中包含两个品牌的社交评论的数量增至三倍。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能够看到,消费者认为,竞争品牌的表现在不同的质量方面,始终远远低于他们的期望。与此同时,这些消费者也重申了他们对我们客户的产品的支持和赞誉,即承认该品牌作为该品类的领导者和大多数第一选择。

只有通过社交媒体数据和调查数据之间的并行比较,我们才能够找出最终揭示隐藏的市场动态的差异。孤立地看,仅社交媒体数据本身,只能表明品牌运行状态良好。而单独的调查数据并不能捕捉到细微的动态,这可能对品牌的创新和传播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论

在新常态下,人们表达和消费会影响购买决策的源源不断的在线内容,我们的客户对快速、可靠、易消化的商业智能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通过参考具有代表性的以调查为基础的洞察(已经经过实际销售验证),是否会或如何回应社交关注。在这两个方面,并行智能定能不负众望。

智能仓储资产管理研究 篇4

关键词:智能,资产管理,仓储管理

仓储资产管理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行业竞争形势的加剧, 仓储资产管理的运转效率和运转成本成为企事业重点关心的问题。依靠传统工人记录、纸质单据以及条形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事业日益发展的需求了, 加快管理节奏, 提高运转效率和降低成本成为愈加迫切的需要。并且为了能对仓储的资产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 科学化、智能化的仓储管理是仓储发展的需求。

如图1所示, 仓储管理分为五个部分, 即从货物运来进行卸货到入库, 然后将货物运送到库房进行仓储的日常管理, 以及到物品出库, 作为仓储管理员, 由于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进行盘点, 移库以及出库, 如果均采用人工操作, 工作强度非常大, 下面结合图1中的管理流程对仓储管理进行分析, 并且提出仓储管理的新方法以及仓储管理智能系统。

1 当前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的仓储管理存在两种管理方式。第一种是通过人工记录仓储中的资产出入库情况, 这样的管理方式过于落后, 其需要管理人员付出高强度的工作, 记录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 并且要通过库房管理员人工将记录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 无法保证实时获得仓储资产信息;第二种是使用条形码, 其也是目前常用的管理方式, 库房管理员通过打印出资产条形码后, 将其贴在资产上, 然后进行出入库的管理, 下面针对第二种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条形码容易损坏, 导致之前的盘点失效。由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 条形码容易磨损, 或者被水浸湿了也容易损坏, 损坏后导致条形码无法识别, 因此, 也就导致之前存储的资产信息出现部分缺失, 进而导致整个资产信息不准确。

(2) 人工记录或条形码扫描的方式处理入库环节速度慢、效率低。目前的仓储管理多采用人工进行条形码扫描的方式进行入库处理, 由于每个资产均需要先打印条形码然后再贴到资产上, 都需要人工操作, 因此, 导致整个入库环节速度慢, 效率很低。

(3) 通过扫描条形码盘点的过程慢, 并且无法实时进行盘点。由于条形码的特性, 扫描只能一个一个的按顺序进行扫描, 因此盘点的时间会很长, 并且经常会由于工作需要而对资产信息进行调整, 如资产的使用人进行变更等, 由于这种频繁的变动使得条形码的信息无法即时更新, 因此, 无法做到仓储中资产的实时管理。

(4) 不清楚货物的真实存在情况, 无法进行动态管理。由于工作需要, 经常要把资产从一个库房移动到另一个库房, 如家具, 因此, 会导致资产管理的信息不准确, 不可能在每次资产移动后均进行盘点, 这也就导致资产的信息有不准确的地方, 无法进行动态管理。

2 智能仓储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2.1 采用超高频RFID技术和射频识别总线技术

采用无线射频标签, 其具有氧化金属外壳, 抗电磁干扰, 防静电, 防腐蚀, 并且无须外部电源单独供电, 对于大面积仓储管理覆盖, 可大大简化工程实施, 并节省辅材线缆。

如图1所示, 在仓储管理流程中, 在卸货前, 管理员可以让供货商将RFID标签贴在资产上, 在进行入库操作时, 管理员只需通过超高频RFID手持机在一定范围内对资产进行自动扫描, 扫描时当遇到资产信息重叠时, 系统会自动删减, 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资产入库工作;而当资产进入库房后, 可在库房中设置感应器, 这样当资产有变动时, 系统会自动记录移动记录, 这样当通过超高频RFID手持机进行扫描库房时, 就能自动更新信息, 并且由于采用超高频RFID手持机, 因此其可以对某些被物品或屏风等遮挡的资产进行信息读取, 并且也可以对由于物品较多而使得管理人员无法进入的库房进行扫描, 进而管理人员可实时对库房进行盘点和对资产进行移库;而当出库时, 管理员也只需通过超高频RFID手持机进行读取, 将资产信息在系统中自动更新, 由此可见, 可以解决采用条形码带来的问题, 如人工盘点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等问题, 下面将通过智能仓储控制系统对仓储管理进行更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2.2 采用整套的智能仓储控制系统进行仓储管理

如图2所示的智能仓储控制系统, 其通过智能仓储控制软件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 通过读写器读取库房设置的感应器或者RFID标签中的信息, 进行资产出入库的自动扫描, 自动更新数据库中的资产信息, 并通过读写器对资产进行盘点而后通过服务器更新资产信息。

下面结合图2阐述采用上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具有高效、实时、准确定位的特点。系统减少大量人工扫描、清点、找寻货物的时间, 并且大大提高了出入库、盘点、移库货物的效率;系统简化了各种复杂的业务操作, 节省了人工成本的开销;由于标签可存储大量信息, 因此, 管理人员能全面地了解库房中的资产信息, 并且系统能通过感应器动态监控所有库房的情况, 管理人员可以即时了解整个库房的宏观和微观信息;系统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即出货时查验资产的批次信息, 找寻先入库的资产出库, 并且通过报警系统, 查询要过期的资产信息, 因此, 可以保证资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以及即时处理过期资产;系统能够实时或定时的自动盘点, 可选择盘点部分或所有在库物品, 并自动更新;并且在管理人员寻找某物品时, 系统通过LED指示灯等方式可以容易的找到物品。

(2) 具有较强的维护特性。系统正常工作时生成仓库管理日志, 通过调取日志, 获取仓库历史使用情况, 更好的管理仓库;通过RFID射频识别总线, 可方便的根据仓库布局将一个扫描点扩展至数百个扫描点;通过图形化软件界面, 可形象的实时监控仓库货物信息, 做到全面管理;软件自行诊断总线以及感应头状况提示管理人员, 方便排查系统故障。

2.3 采用具有管理软件和监控软件的仓储管理系统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软件和监控软件, 其中管理软件具体实现卸货、入库、上架、盘点、移库、下架、出库等仓储环节, 监控软件可设计货区、货架、货位布局, 监控其范围内的活动动态信息并实时显示。管理软件出入库流程图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 当需要入库时, 读写器对资产标签进行读取, 然后将读取的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如果显示读写器读取了正确的标签信息, 则进行允许入库的操作, 系统记录标签信息进而完成入库记录;如果读写器读取了不正确或未读取到标签信息, 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操作装置, 操作装置根据控制器的信息进行处理, 如果未读取到标签信息则重新读取, 如果读取到了错误的信息, 操作装置对信息进行二次识别后, 如人工确认等, 经过系统处理为正确的标签信息然后进行入库记录;如果操作装置无法通过系统处理为正确的标签信息, 则判断该标签信息为无效信息, 则无法进行入库处理。

如图4所示, 当需要出库时, 读写器对资产标签进行读取, 然后将读取的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首先判断是否合法, 即该物资是否允许出库、出库人是否有权限等, 如果不合法, 禁止出库;如果合法, 并且当控制器显示读写器读取了正确的标签信息, 则进行允许出库的操作, 系统记录标签信息进而完成出库记录;如果读写器读取了不正确或未读取到标签信息, 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操作装置, 操作装置根据控制器的信息进行处理, 如果未读取到标签信息则重新读取, 如果读取到了错误的信息, 操作装置对信息进行二次识别后, 如人工确认等, 经过系统处理为正确的标签信息, 然后进行出库记录;如果操作装置无法通过系统处理为正确的标签信息, 则判断该标签信息为无效信息, 则发出警报, 无法进行出库处理。

并且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软件不采用常用的软件表格或文字形式的显示方式, 而以图形和动态形象的显示仓库所有物品的情况, 其具有如下的特点:

(1) 仓储中的所有信息均能在该系统中进行显示和查询;

(2) 能够实时获取仓储的存储情况;

(3) 随时获取仓储中任一物品的信息;

(4) 能实时物品的出入库的信息。

系统软件提供第三方系统接口, 通过该接口可获得及时准确的库存信息, 实现真正的实际库存与系统库存的对应。

3 结论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篇5

关键词:计量资产,智能表库系统,密集架管理系统,建设,应用

0 引言

随着电网的发展, 电力用户的增加, 计量资产规模也随之增大, 但电能计量资产的存放管理、出入库管理、配发管理一直沿用着传统管理模式。在传统模式下, 计量器具的入库、送检、返库、出库等每道流程均为人工运送, 当表计达到一定周转量时,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虽然表库能做到有序堆放和记录齐全, 但是由于管理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加, 仓库空间限制以及每日计量器具出入库频繁, 记录和实际库存状态难免有出入或差错, 有时很难寻找某一类型或规格的表计, 甚至许多表计长期闲置超过使用期需要重新检定。同时, 库存情况统计数据的困难且实时性不强, 直接影响表计管理和购置、分配计划的实施。因此, 这种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营销工作长远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大趋势, 有必要建立方便、快捷、准确、高效的管理系统对计量器具进行智能化管理。

1 主要功能概述

本着“以营销系统为后台支撑, 以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技术手段, 对计量资产进行管理”的理念, 结合计量部原有库房状况和实际发展要求进行建设, 使计量资产从购置、检测、配送、安装与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实现闭环管理, 管理过程清新、实时性强。智能表库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计量资产定位入库; (2) 计量资产仓位实时监测; (3) 计量资产定位查询出库; (4) 计量资产报表统计打印; (5) 计量资产实时查询; (6) 计量资产存放温湿度实时查询。

2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查找某些不常用型号规格的计量器具困难; (2) 防止计量器具超过检定期限需重新检定, 或者超过使用期限需要报废; (3) 发配表计操作繁琐; (4) 账物难以核对, 账物不统一。

3 智能表库系统建设情况

3.1 智能表库系统硬件建设

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 智能表库系统储存量及承重实施方案如下:

智能表库分为2个区域。

(1) 区域1放置三相电能表。每列电表数:每组7层双面可放14个周转箱, 每列56个周转箱×每箱6只电表=336只电表;电表总数:每列电表数336只×4列表柜=1 344只电表;电表总重:电表总数量1344只×每只电表单重3 kg=4 032 kg;柜体总重量:每组75 kg×16组=1 200 kg;总重量:柜体总重量1 200 kg+电表总重4 032 kg=5 232 kg。

(2) 区域2放置单相电能表。每列电表数:每组7层双面可放14个周转箱, 每列56个周转箱×每箱8只电表=448只电表;电表总数:每列电表数448只×9列表柜=4 032只电表;电表总重:电表总数量4 032只×每只电表单重1.4 kg=5 644.80 kg;柜体总重量:3 900 kg-1 200 kg=2 700 kg;总重量:柜体总重量2 700 kg+电表总重5 644.8 kg=8 344.80 kg。

房间面积:7 900 mm×7 450 mm=60 m2;每平方米受承重: (5232 kg+8 344.80 kg) ÷房间面积60 m2=226.28 kg/m2。

已建成以密集柜、流利架、周转箱、计量资产为核心的综合表库如图1所示。

3.2 智能表库系统软件建设

建立了密集架管理系统, 对表库进行控制, 使其真正达到智能化水平。

(1) 系统运行环境结构。接口:计算机通过COM口控制表柜的开、关、停、通风、档案存放信息提示;检测表柜的状态。数据对象:档案存放位置信息、档案存放取信息、环境数据。

(2) 运行环境。计算机内的系统软件对库房计量器具进行管理, 同时接收从库房采集到的数据。

4 智能表库系统特点及其功能

4.1 智能表库系统特点

智能表库系统特点如表1所示。

4.2 智能表库系统功能

智能表库管理系统对电能计量表计采取定位存放管理, 从入库定位到出库采用计算机统一管理, 采用无线扫描器对库房内的资产进行出入操作, 以实现以下功能:

(1) 计量资产定位入库。利用表计局编号与周转箱条形码对应, 周转箱条形码与流利架及密集柜对应, 达到定位入库功能。

(2) 计量资产仓位实时监测。用计算机查询仓位变化, 达到实时监测。形象直观地动态显示使各操作命令的执行一目了然。

(3) 计量资产定位查询出库。在计算机中查找所需电能表, 利用自动定位技术找到该实体, 从而达到定位出库。

(4) 计量资产报表统计打印。

(5) 计量资产实时查询。

5 智能表库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软硬件的建设完成, 智能表库的试运行调试后, 我们对各项功能进行了完善和修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智能表库的应用, 实现了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增强资产管理的实效性和可控性, 排除现场情况错乱、工作过程无法监督、资产数据不完整的缺陷, 减少资产出入库过程中由人为差错所造成的资产流失、过期。

(2) 提高资产出库及入库效率。我们通过实际操作, 将软件按照便捷操作的方向进一步升级, 达到提高出入库及电能计量配送县局工作效率和资产配发的正确率。将利用升降车提高取表速度, 保证工作安全。

(3) 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我们通过规范计量资产的摆放次序和摆放方法, 利用周转箱、流利架和密集柜的良好结合, 提高计量资产在同面积存储空间内的存放数量。

(4) 为电能计量资产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智能表库的运行模式, 使库存记录随着表计数量、状态、运行情况的变化实时更新, 随时保持最新统计数据, 并能根据需要进行库存状态分析, 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

6 结语

在今后智能表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中, 我们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优化、调整和完善系统功能, 使系统真正符合电力企业计量管理的实际发展和要求。此外, 下一步我们还应将系统与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接口对接,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统一性, 使资产管理更加过程化、智能化、动态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浅探计量资产智能化管理模式 篇6

一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使得计量资产数量巨大, 不仅计量资产工作人员的负担很重, 而且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很大。即使利用条形码技术仍不能全面地达到标准化、高智能化对计量资产进行管理的工作要求。而采用SG186系统, 将使计量中心内部的流转管理和营销部门的业务流转管理, 都建立在计量器具这一载体之上。如此, 计量器具从订货开始到验收、出入库、检测、配送、安装、轮换、报废等全流转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 其信息数据完整有效、流程有据可查。同时要求达到资产实物管理与资产的SG186信息管理并重, 缺一不可。

一、计量资产管理的内容

1) 计量资产实物管理, 按照SG186与ERP两大系统的要求正常开展计量资产管理即能保障日常业务的开展, 具体过程是由上级公司的计量中心计量一级库房管理班组根据上级部门在SG186的批准计划, 负责计量资产的验收、出入库、配送、报废等实物流程, 此部分工作都须依据SG186管理流程, 按照先系统后实物的流程完成各个实物流转环节。

2) 计量资产的信息管理, 计量资产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在地市公司营销部, 资产信息录入工作则在计量中心一级库房与各二级库房管理班组进行。资产信息录入包含了资产管理的全流程, 从订货、验收、出入库、检测、配送等环节开始一直到资产回退、报废, 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资产信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需要适时改变管理思路。在基于SG186营销应用平台的计量资产管理模式下必须重视资产信息的管理, 而按传统的管理思路着重点在于实物管理而轻于对于资产信息的管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思路明显跟不上新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节奏。自SG186上线运行以来, 有较多的不合逻辑、不完整和错误的信息反复出现并被通报, 资产信息及基础数据清理工作多次重复进行, 说明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2) 需要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自SG186上线运行以来原有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职责已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资产信息管理工作是个长期的较为具体的工作, 管理部门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此项工作。但又由于对资产信息管理的权限下放不完整就造成资产信息管理工作常态机制未形成。导致本应处于资产管理中间环节的地市公司计量中心, 沦为纯粹的信息发生者。计量中心库房管理班组疲于应付具体工作任务, 限制和局限了资产信息管理功能的发挥。从而导致计量资产管理难以形成清晰的全局管理思路。

3) 计量资产管理压力加大。a.是各单位需求计划与公司年度计划不一致。依据有效的需求计划制定检测计划是保证计量器具按期配送的基础。但目前除了每年营销部安排的专项工程计划能够得到确认外, 其他诸如城网农网改造、新装等计量器具需求计划难以做到前瞻性, 对正常的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冲击。b.是大量的基础数据清理工作虽已逐渐完成, 但是部分资产管理人员本着能用就行的思路, 不顾资产信息管理要求, 导致在SG186中不断造成的问题数据仍频繁出现,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进行修复处理。

三、计量资产管理的探究, 标准化管理是电力资产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 技术标准化、智能化

基于SG186营销应用平台的计量资产管理模式就是为了能够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的计量资产管理。因此作为计量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淘汰落后产品, 严格执行计量监督力度, 对计量资产的全流程, 订货、验收、出入库、检测、配送等环节从开始一直到资产回退、报废, 每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运作。同时, 为了能够完善计量资产管理体系要根据实际情况, 不断推广和应用SG186资产管理模式。

(二) 管理标准化

针对计量资产管理各个环节, 建立各种标准化的制度, 从而可以保证对计量资产的全流程可靠准确执行, 并能确保计量资产信息的及时准确。最后, 各个部门一定要做好配合, 确保责任到人, 做到专人专责, 从而提高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三) 工作标准化

要实现工作标准化, 企业必须要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 通过对计量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来实现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 开发人力与智力资源。要提高人员技术素质。根据企业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 还可以经常性的组织计量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其他各方面的学习。规范服务标准, 可以将服务标准细化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在国网公司营销系统大力推行使用的情况下, 如何更有效地做好计量资产智能化管理的资源共享, 各省电力公司资产管理的各项数据可控、能控、在控, 使计量资产通过推行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等一系列的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蓓等.基于闭环供应链的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与寿命[J].物理工程与管理, 2013.

[2]彭青青等.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王伟.电能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J].青年科学, 2012.

[4]索志国.电能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探讨[J].才智, 2013.

[5]杨铭海.轮电力计量资产的管理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 2012.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篇7

近年来, 随着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提出, 已有众多电力企业在此领域展开深入的实践与探索。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起源于全周期成本管理 (LCC) , 是LCC管理理念的发展, 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资产全寿命管理是以资产作为研究对象, 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 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 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实现系统优化的科学方法。电网公司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 具有资产分布广泛、管理链条长、设备寿命周期长、实物变动与价值变动不一致等特点, 给电网资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带来了极大压力。

随着山东电网的快速发展和状态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在状态评价与电力资产精益化管理方面不断深化研究, 实现状态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介绍面向服务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工作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与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集成的方法设计与实现。

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1.1 电力资产仓库管理目标分析

电力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部分, 系统目标定位从电力设备使用的现状和设备资产管理的现实出发, 以设备的运维检修为着眼点, 侧重于设备的运维管理, 建立以设备管理为核心、服务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为目标的资产管理系统, 包括记录设备基础台账数据、运行技术参数以及运行状态和检修数据, 同时还有备品配件的管理信息。我们希望通过该系统的使用, 可以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及可靠性、控制维护与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系统将目标定位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状态评价工作的效率。

1.2 电力资产仓库管理对象分析

电力企业属于资产分散型企业, 具有资产使用部门众多、使用地方范围大、资产分类复杂等特点。电力资产大致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十几大类。

由于该系统是面向服务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工作的开展而设计的, 并非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因此在管理目标的划定及分类设计上, 我们秉承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网省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运行管理规范》中的指导思想, 将电力设备设定为主要管理目标, 并涉及到与设备检修过程中有密切关系的工具器具、运输设备、通讯设备等相关物品。由于管理对象包含范围大, 为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便用户查询和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 将所有物品首先按照电力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助设备三大类进行划分, 其中又可以以电压等级、资产管理单位等方法对物品进行子类划分。

1.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目标的设定, 该系统以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为功能设计主线, 跟踪物料的入库、出库、安装、运行、维修、变更和报废。功能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仓库物料出入库管理和仓库物料调配管理。在仓库物料出入库管理方面应实现物料台账管理, 为每一件物品建立基础台账, 包括物品的名称、分类名称、入库日期、生产厂家信息、管理单位名称、物品型号、存储地点、出库日期、安装位置、物品状态等。仓库物料调配管理基于各类物品的综合查询和统计管理, 具体查询方式可以按照部门、物品类型、厂家或设备ID, 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统计出该类物品可用数量和分布位置。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设计

仓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台账管理、维护维修管理、设备查询、设备调拨、系统后台管理等功能模块。

(1) 资产台账管理:建立资产目录位置结构树, 按照公司各部门、各工区逐级划分资产归属单位, 为各部门建立电力资产设备台账;建立设备资产卡片, 建立资产卡片和设备台账对应名录。台账不但包括设备基本的入库、厂家信息以及具体的存放位置, 还包括各类设备的型号及特性参数。

(2) 维护维修管理:建立资产健康记录表, 为每一件设备建立起一份设备运行健康情况的详细记录, 其中包括设备生产日期、最后一次检修日期、缺陷记录、检修人员、厂家信息。健康记录表的建立可以方便仓库管理员掌握每一项资产的运行情况, 合理重估资产价值, 便于安排下一年的采购计划。

(3) 设备查询:可以根据设备采购日期、使用年限、供应商品牌、设备分类等多种条件进行综合查询。

(4) 设备调拨:通过电网运行状态实时预警报警功能和电网缺陷故障记录, 可获知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根据具体情况, 可调拨巡检人员需要的维修工具、替换设备、抢修车辆, 依照就近原则安排所需设备出库, 并做出库登记。

2.2 架构设计

仓库管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的一个二级子系统, 延续了主系统的B/S结构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 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检索, 为数据提供完整性、安全性控制。客户端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 通过网络及Oracle专用接口连到服务器。业务处理模块是针对各仓库出入库所需要处理的管理模块, 包括物料到货登记、入库登记、物料出库、物料报损以及缺损登记。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通过调用接口读取仓库管理系统的资产库存的电网资产相关信息, 结合电网运行状态实时预警报警功能和电网缺陷故障记录, 综合分析出电网巡检和电网抢修的最佳方案。

3 仓库管理在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主要业务模块侧重于对在线运行电力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控和预测, 仓库管理系统信息的集成可以实现对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以及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跟踪。通过仓库管理信息的集成, 展现了资产历经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掌握资产信息及变动情况。查看资产的详细信息时, 可以浏览到资产经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包括入库、出库、安装、运行、维修、折旧、报废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降低了管理人员统计维护的工作难度。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监控平台中的主要功能模块———状态预警以及状态评估, 可以指导合理有效地安排巡检作业, 科学性地判断电力一次设备的检查维护需求, 结合仓库管理系统中的物品库存信息, 可以实现现代资产盘点管理流程闭环, 有效避免人员的重复性劳动。

两系统集成后的核心功能为抢修方案辅助决策模块, 其最主要的优势为使巡视检修和抢修工作转变为流程化、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与工作流的结合, 系统可实现智能化辅助决策功能, 大大提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形成决策的效率并可以有效复用以往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磊, 曲俊华.电厂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29 (13) :80-83.

[2]张怀宇, 朱松林, 张扬, 等.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体系研究与实施[J].电网技术, 2009, 33 (13) :70-73.

智能资产管理系统 篇8

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下, 计量资产管理比较粗放且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支撑, 对电能计量器具出入库、拆回退库、资产盘点等细节琐碎、管理难度大, 存在诸多问题。如, 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 资产未按规定流程领用管理;备表工作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电能表实物出库未采用条码扫描方式;计量资产定期盘点记录不完整等。

智能化库房管理采用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手段, 实现自动化存取表, 自动盘点及计量资产的定量、定位、运行维护的全方位动态管理;实现设备自动化操作、计量器具智能化管理, 达到计量器具的可控、在控;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调度管理平台无缝对接, 实现网上实时浏览计量管理信息, 达到部门间数据共享, 确保运行及库存信息实时在控;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列式存储结构灵活布局, 同时节省仓储面积及多余过道面积, 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促使计量工作及计量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资源配置更加集约, 资产规模效应明显。

2 智能化库房的构成

厦门供电公司建立的智能密集柜库房, 由硬件设备“智能密集柜系统”与软件系统“智能表库管理系统”组成。通过智能表库管理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生产调度管理平台的互联, 实现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智能密集柜系统由密集柜、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五层智能感应箱柜机、输送系统、RFID扫描器和红外条码扫描器等部分组成。智能表库系统对库内电动密集周转箱、传输装置等设备加装RFID识读设备, 实现计量器具信息识别、自动录入功能;再结合设备管理监控平台, 实现计量器具信息实时动态更新, 能够实时监控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流动情况;采用传感器技术解决了库房内环境、动力的监控问题, 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环境动力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库房内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柜门开关监测系统、设备运行情况监测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智能引导, 对库房的各种操作进行实时语音播报, 实现异常自动告警、信息互动。如在非法出入库时, 实现语音报警, 当领用超时、库房温度或湿度超出阈值时, 自动报警等, 从而实现傻瓜式出入库操作与仓储管理;采用精确定位技术, 通过集成压力、红外等多种传感设备和运动控制装置完成精确定位表计位置、自动识别表计信息实现表计存取的无人化自动操作。

智能表库管理系统分成三层:信息管理层、实时监控及调度层、工控设备层。信息管理层配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 对外提供营销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的接口, 对内 (本地的操作人员) 提供WEB交互界面。实时监控及调度层配置前置服务器, 一方面监控各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发现异常可对外报警, 另一方面可接受信息管理层下发的指令, 转发给各设备, 并负责协调各设备的动作, 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出入库、数据采集、统计汇总等业务功能。

3 智能化库房的应用

厦门供电公司建立的智能密集柜库房主要用于计量资产的仓储管理, 包括计量资产的出库、入库、库存盘点、配送、库存预警等功能。负责和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营销系统进行交互, 生成出入库任务。库房管理人员登录系统接收到作业指令, 控制相应的硬件系统完成计量器具的出入库操作, 作业完成后将结果反馈给营销系统。

管理系统由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以及应用平台组成。目前这套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共支持21种业务, 包括:配送出库、配送入库、新装更换出库、领出未装入库、拆回设备入库、检定/检测出库、初始化入库、移表出/入柜、尾箱返柜、临时借调出库、临时借调返回入库等。下面具体举例电能表的入库与库存盘点应用:

(1) 电能表入库

智能表库以周转箱为存储单元, 入库流程如下:

新表到货后或旧表拆回后人工将周转箱从货车上卸下, 人工将确认合格的周转箱放在周转箱传送装置上面, 周转箱传送装置将把周转箱传送至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 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感应到有周转箱放入, 且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有空位, 步进马达将带动上升链条, 周转箱上升实现自动周转箱堆垛。如果无空位或者系统通知停止接收新周转箱, 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将发出位满信号, 不再接收堆垛周转箱, 等待其他部件来获取周转箱直至腾空位置。当周转箱堆垛完成后, 系统将通知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移动至多层智能感应箱柜机, 当接受到获取周转箱的指令后, 五货叉有轨箱柜机会自动伸出五对机械叉, 刚好穿过周转箱的提把手, 上提机械叉, 提起周转箱, 进而收缩机械叉, 把周转箱收入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的柜内, 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的扫描系统将对电能表进行扫描, 把信息传至智能表库管理信息系统, 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会把五货叉有轨箱柜机移动至密集柜指定的储存位置前, 五货叉有轨箱柜机伸出机械叉, 下放机械叉, 把周转箱放置在储存位置上, 收缩机械叉完成周转箱的移动。

(2) 库存盘点

智能表库以周转箱为存储单元, 盘点流程如下:

系统可以定时自动进行库存盘点, 也可以手动触发进行盘点, 系统收到盘点命令后, 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移动到自动周转箱货柜外, 自动周转箱货柜将前后移动, 开启第一货柜, 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将移动五货叉有轨箱柜机至开启的货柜内, 通过控制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上下左右移动,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依次获取周转箱到五货叉有轨箱柜机内, 通过五货叉有轨箱柜机内的扫描系统将依次扫描表记编号, 并与智能表库管理系统内的计量器具信息进行对比, 如果出现内容不一致的情况, 将记录错误信息, 盘点完成后统一通知操作员进行人工确认。

4 结束语

智能化库房的应用, 为厦门供电公司的库存电能计量器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等服务, 使计量器具在库房内做到可控在控;机械化、智能化的存取功能, 以及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 优化了计量器具发放领用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工作偏差, 达到计量器具的有效可控性。真正实现库存计量器具数据实时更新, 做到账、卡、物一致, 实现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智, 张胜男, 沈修远.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2]崔南方, 张安.现代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的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 2008.

[3]高伟.数据资产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4]周文泳.现代仓储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创新增效下一篇:混凝土核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