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

2024-07-06

欧洲债务危机(精选十篇)

欧洲债务危机 篇1

2009年10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并迅速波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形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后,经济危机演变成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并向银行和实体经济蔓延;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等先后辞职下台;示威和罢工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整个欧洲;欧盟分裂和欧元崩溃论衰歌不断;评级机构不断下调相关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投机力量大肆做空欧元,欧洲股市、债市纷纷下跌。整个欧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欧债危机”从何而来

要弄懂欧债危机,首先要弄懂三个词条:

主权债务:通俗地说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对外借债。泛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主权债务违约: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国家可能还不起借来的钱了。随着救市规模不断地扩大,很多国家债务比重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即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了。

主权信用评价:通俗地说是指对一个国家还债能力的评价。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符号来表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谁都知道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会轻易过去,但谁也没有想到第二波冲击是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起源于国家信用,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8年10月,北欧小国冰岛的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其后是中东欧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国际金融救助也比较及时,主权债务问题没有酿成较大的国际金融动荡。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下调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起初,很多人仍然认为希腊只是个例,但是,希腊问题不仅仅是希腊的问题,此后欧洲多个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欧猪五国PIIGS” (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等国纷纷爆出重大债务问题,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赤字恐将占GDP的9.8%,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欧盟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也被爆出债务与GDP比值超过警戒线。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欧债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综合来看,产生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失去动力。欧元的诞生让欧洲一些相对“穷”一些的国家比如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也能像那些相对“富”一点,国家财政政策上更谨慎一点的国家,比如德国一样以相同的低利率去市场上借钱。面对如此好事,希腊、葡萄牙等“穷国家”开始大肆借钱来补贴发展国内的福利政策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并且不断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这个时候欧洲还是一片太平,各国的经济都快速发展,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愿意把钱借给这些“穷国家”们。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穷国家”们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只能靠借贷维持其运行,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在这些国家经济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已经不够用来还债了,债务越积越多,危机开始到来。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欧元区北、南国家之间巨大的竞争力差异,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除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不平衡等因素外,经济基础和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南部国家利用欧元的低利率惯性借债,低估风险,盲目构建与其经济实力不符的高福利体系,欧元区制度缺陷等使债务负担最终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早有论者指出,欧元区国家很难解决经济上的“南北分裂”局面:北欧制造,南欧消费;北欧储蓄,南欧借贷;北欧出口,南欧进口;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则常年赤字;北欧人追求财富,南欧人追求享受……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发现,目前意、西、葡、希四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合计为1830亿欧元,而德国则有顺差1820亿欧元,两者大体相当。在他看来,欧元其实建立在“德国工业挤垮南欧工业”这个不平衡的经济基础上。

而在中国船舶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看来,欧元的疲软就体现在一个细节上:“整个欧洲只有德国这个‘大齿轮’在转着,德国人老实干活儿、干制造业,养着一帮古老的文明国家,他们不干活,在海滩上晒太阳”。希腊人63岁退休,而德国67岁退休。“67岁退休的老老头,要养希腊63岁的小老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欧债危机是欧洲多少年来的福利社会制度、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人口老龄化、经济制度僵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靠紧缩财政和释放货币,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而欧洲主要领导人应凝聚起足够的民心和民意,“让人民明白,要真正摆脱高额财政赤字和严重债务危机,需要全体人民勒紧裤袋,降低工资福利和生活水平,同舟共济”。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张茉楠把美、日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统称为“债务依赖型国家”。她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称,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

事实上,不论希腊还是美国,“寅吃卯粮、挥霍奢侈”都是一种通病。

只有1100万人口的希腊,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2010年服务业在GDP中占比达到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有14.62%。这确实是绿色、环保经济。这种产业结构,在经济繁荣期,能让希腊人过上高工资、高福利的幸福生活。教育、医疗、社保全都免费,借点债又算什么?可是,金融危机一来,旅游业、航运业恰恰冲击最大,希腊经济一夜间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或多或少都存在工业基础薄弱、对外依赖严重、服务业比例过大、房地产泡沫严重等致命的“结构问题”。

繁荣时期的超前享受,到了萧条期,反而变成沉重的负担。似乎没有银行借款,日子就没法过了。用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的话说就是,“在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下,上到国家,下到普通人,都是金融体系的奴隶!”可见,靠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永远不能实现经济的真正复苏。

欧盟:紧急“救火”

纵观本次危机,经济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各自为政。货币政策受到约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导致经济内部矛盾爆发。在深陷危机的各国为争取救援基金、解决因削减福利支出导致的社会矛盾而不断努力时,欧盟也在连绵不绝的峰会中探讨着各种“救火”的可能性。

2011年8月,德法两个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首脑进行了首次紧急会晤,决定联合提议建立欧盟经济政府,并敦促欧元国厉行节约。经过场场“拉锯”,在欧盟2011年12月8日举行的最后一次峰会上,联合提议最终通过。除英国以外,所有欧盟26国都表示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强化财政纪律,采取欧洲统一国库、严格监督欧元区财政及赤字等政策,标志着欧盟拯救欧债危机进入新阶段。

长期以来,欧盟对成员国的财政约束机制是一种软性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削弱了欧盟财政约束的力度,使财政约束机制形同虚设。欧盟26个成员国同意就加强财政纪律缔结政府间条约,无疑使欧盟财政一体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一种超国家的财政政策执行主体呼之欲出。

英国前首相梅杰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欧债危机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到它解决的那一天,世界或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欧盟。他预测,未来10年,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欧元区将改变欧洲格局。

欧洲债务危机 篇2

所谓主权债务指的是一种以国家信誉作为主要担保方式通过债券的发行而形成的债务形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在主权国家中。但由于这类债务主要产生在国际的相关机构或者是国外的政府中且多为货币的形式,所以这种债务形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借款主权国家自身的信誉降低,那么主权债务危机就可能因此产生。基于此,主权债务危机的定义应为以国家信誉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债务国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责任而产生的风险。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成因对比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由于货币形式的逐渐统一,往往会导致那些使用同一货币的国家跋足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受欧洲央行对货币统一调控的影响,这部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虽然这部分国家使用的是统一的货币形式,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优劣明显,对整体的经济发展造成限制;最后,在危机发生时,欧洲这部分使用统一货币形式的国家仅能依靠其他成员国的帮助,这导致危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国家众多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往往需要各国民众共同决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危机解决的时效性。

(二)美国债务风险的成因

相较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言美国债务风险有着其特殊性,其主要成因包含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美国货币在国际上占据着相对较高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债权范围的扩大提供有力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潜藏危机的出现;其次,受“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扩张新政策思想的影响,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的都是这种政策形势,但从实质情况来看,这种政策形势往往只能适用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但美国在具体实施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一前提条件;最后,财政赤字也是造成美国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主要是美国的财政结构存在明显的刚性特征,影响了其收入的增长导致美国不得不通过借债的方式来缓解国内的危机。

二、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方式

(一)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方式

首先,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以欧元为货币形式的国家经济其发展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有效应对这一危机,这些国家往往会采用对外贸易的形式,此时作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无意外会成为这些国家的首先目标,对此,我国必须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在做好对外贸易的同时,有效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带来的间接风险。

其次,人民币升值是现阶段国际市场非常明显的预期,因此,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时我国可能会迎来大批量的短期资本,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在这一时期内所承受的冲销压力,极易造成资金流动过剩的现象产生。基于此,我国就应当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为刺激经济的增长及危机的退出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避免因资本的短期增长而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再次,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为提高自身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就必须以多元化的方向为引导,增持以欧元为主的.外汇资产。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使欧元会出现贬值甚至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持续的贬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以多元化为主要形式外汇储备难度。除此之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元的地位,这给我国货币形式的国际化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最后,尽管相较于其他的主权国家而言,我国的债务问题明显距离国际所界定的L险标准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金融危机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全面性的,基于此,我国则应当提高警惕,针对我国实际的财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及时有效的对风险做出应对。

(二)我国应对美国债务风险的方式

首先,根据国际经济市场形式及时转变本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确保从根本上减少我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基于美国债务风险,我国的金融形势应快速实现外需到内需的转变,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鼓励激发本国内部的投资与消费需求,从根本上减少国内企业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其次,通过有效的方式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来提高国内经济形式的安全性。针对美国债务风险的产生,我国针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可采用藏汇于民的方式,基于实际条件允许的背景下,在确保企业可持有外汇的同时给予其充分的支配权。除此之外为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安全性,基于外储投资我国应转变以往仅以美国国债为主的局限性,而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目标。

再次,提出合理的附加条件。就目前来看,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越发频繁,因此选择美国国债对我国而言反而更有安全性,但为了从根本上预防经济危机的产生,提高国家经济的安全性,基于还需购买美国国债,我国还应再提出科学合理的附加条件。比如,可设计相应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需赎回其全部国债的条件并针对两国的贸易往来要求美国减少其国内的保护政策。

最后,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我国应随时给予关注确,确保能及时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我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国际上的各类热线进行监控;另一方面,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制定有效的调控机制,确保将国际金融市场形式转变下资产的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性。

三、结语

无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美国债务风险,都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相应的不稳定因素,且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中国的债权大多来源于美国,因此相较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言美国债务所带来的风险程度往往更大,因此如何做好经济调控规避风险时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比较分析[J].欧洲研究.(04).

[2]陈欣,马莉.欧美主权债务问题的比较分析与前景展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02).

欧洲债务危机发酵蔓延 篇3

一场波及多个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和蔓延。从希腊到爱尔兰,从西班牙到葡萄牙,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急剧飙升。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金融市场重现动荡,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再添阴云。

主要的债券评级机构惠誉和标准普尔先后将希腊主权债的级别从A-调降为BBB+,这使得欧元对美元出现连续大幅下跌。欧元近期所受到的冲击,不仅因为迪拜神话的破灭,更因为随时可能引爆的来自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债务危机,实际上希腊这颗炸弹已经引爆。谁都难以断定,其他的欧盟小国会不会接踵而至,许多国家已经具备了主权债危机到来之先的显著的征兆,爱尔兰和希腊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攀升到5%,其收益率曲线比起欧元区其他经济体来要陡峭得多。然而,仅仅在年初,希腊政府光是在10年期国债这一品种上就发行了约75亿欧元(94亿美元)的数量,当时,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许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政府无法在短期内从税收领域获得资金来确认这些债券的合理性,货币贬值便变得顺理成章。

欧元区似乎成为了本轮债务危机的最大受伤者,东欧国家出现的偿付危机,已经让世人开始对欧盟的银行安全提出了质疑,继而是迪拜,那个彩色的大泡泡把欧洲主要的大银行牵扯进去,而现在,债务危机开始蔓延到欧洲国家的内部,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实际上都已处于危机的边缘。

本月预告

第79届日内瓦国际车展

号称车展技术含量最高的第79届日内瓦国际车展3月5日至15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

3月1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主办,搜房网独家承办的2010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将在北京召开。

2010年亚洲酒店论坛

2010年亚洲酒店论坛将于2010年3月17至18日,在深圳茵特拉根华侨城酒店召开。论坛由亚洲酒店论坛中心和中国酒店星光奖组委会联合主办。

2010年中国室内环境展览会

2010年中国室内环境节能环保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为上海世博会创建安全健康的室内环境高峰论坛,将于3月26日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上海富豪东亚酒店召开。

中国股指期货高峰论坛

由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与财经媒体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股指期货高峰论坛”将于3月28日在京召开。

第三届亚太非常规天然气

(煤层气)国际会议

2010年第三届亚太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国际会议将于3月29至3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上月话题

我们成功进行了以扩充经济总量为目标的第一次转型和改革,今天应进行以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转型和第二次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资本市场:当我见到泡沫出现时,我是会入市的,而投资者仍需入市,跟着市场大方向走,但当泡沫成熟时,包括我在内的投资者就应出售。

——国际投资家索罗斯

中国已经到了应该考虑退出政策的时机,仅有短期超发货币、扩大赤字是不够的,可靠的办法还是要把短期政策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

如果把农村宅基地算进去,全国有接近98%的住房所有率。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说中国住房资产不够多是一种错误。不过,美国1950年的时候户均面积是91.5平方米,这是我们今天还达不到的,中国再有六十年,改善性需求都还满足不了。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

2009年股市的决定因素是货币的过度供应,而2010年则是筹码的供求,这取决于全流通的速度、大小非的态度和新股发行。而这些因素制约着股市的涨跌,我判断2010年以震荡为主基调,对于获利丰厚的长线筹码应该坚持,交易型投资者则要把握好市场的节奏。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 篇4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采取了诸多技术性的补救措施。但是,债务危机依然像幽灵一样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一、究竟是何原因致使这场危机爆发的呢?

许多学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少观察家认为是一年前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一些国家目前的债务危机。其实,全球金融危机只是让欧洲债务危机提前引爆,即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同样不可避免,因为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削弱,而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高消费习惯无法自动作出调整,而政治家为了选票必然通过政府举债支出来维持高生活水平与社会福利,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债务高居不下。

纵观欧洲债务危机的拯救史,不难发现,核心措施就一个:注入流动性,增发货币,从证券市场计划到长期融资,直至现在的直接货币交易,都是延缓危机时间而已。继续开闸放水,增加债务未必能治本。欧债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南欧人懒惰,而是货币生产体系出现了偏差。

二、欧盟最初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虽然,欧盟国家在一体化上不断完善,但是他们在制度上有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早在英国脱离欧盟时已经显现出来,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缺陷就是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而统一制度是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而欧盟在财政政策上却采取各自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统一使欧元区国家在面临经济问题时,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使用财政刺激手段,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最终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希腊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业发达,实行高福利社会政策,由于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举债度日成为常态。在加入欧元区以前,希腊拥有货币发行的自主权,国家有两种策略可用于应对政府债券可能的偿付隐患:一种是通过增发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来间接实现展期,用跨期手段为解决危机赢得更多时间;另一种是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增发货币,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压力。也就是说,希腊经济有它的风险,也有它解决风险的机制。但是加入欧元区以后,希腊失去了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上述两种策略无法实施,剩下的只能指望欧洲央行或债务重组。问题是,欧洲央行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救援一个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因为各成员国之间利益平衡问题,希腊债务问题一拖再拖。从本质上来说,欧元区的建立由于剥夺了成员国独立解决风险的可能,实际上是把一种局部的经济风险放大为整体性的风险。

三、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

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各国易于获得低廉、充足的借贷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欧盟国家在1980年至2009年间基本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重负。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这两个国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

已经背负巨额债务的五国政府,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政府信用已经不能令投资者安心充当债权人的角色。当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不能用新发债务的方式进行弥补时,债务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

四、超前的福利政策

经常听人说欧洲国家的人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很好的福利政策。而在希腊加入欧盟开始,自身本来就比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有差距,应该加大用工时间,而因为欧盟一体化在工会的压力下,希腊这些国家却享受着和法国、德国这样国家的福利水平。欧洲国家的福利体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平息民众的不满,实现欧洲各国的共同繁荣。在危机爆发之前,由于慷慨的福利体制和丰厚的退休金,希腊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3岁,在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每年还有6个星期的休假。最终希腊人仅靠自己的钱已经无法维系其舒适的生活,于是就开始借钱,不断地借钱。经济增长速度跟不上负债,进而危机逐渐积累,逐步扩大。西班牙、爱尔兰等欧元区的高福利水平国家,与希腊情况类似。高福利水平加上低生产力水平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财政收入少。而在维护高福利下,政府支出增多,这就导致恶性循环。当政府宣布一系列削减民众福利的措施后,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国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不满说明此前的福利水平已经远超该国实际承受能力。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调节手段的福利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福利开支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福利开支应当遵循适度救助社会最贫困阶层、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原则,在经济增长与福利制度之间保持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动态平衡。

五、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提高本国竞争力,欧洲国家纷纷把产业外移,导致本国产业空心化。像这次危机严重的五国,他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御危机的冲击。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意大利在危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意大利经济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的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工业基础薄弱,而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经济基础比较脆弱。

PIIGS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欧债危机真正走出困境,需要欧洲国家自己产业和技术上的相互配合。

这一在当前几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规政策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伴随经济逐步复苏,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向全球收取通货膨胀税收。后果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各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减少。本来经济发展不好的这五个国家,加上成本上升和出口减少,赤字将不断变大。

趣谈欧洲债务危机(四) 篇5

虽然欧洲债务危机久拖不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有力的主导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德法两国领导人的配合,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会陷入更加恶劣的境地。“默克齐”这一名字无疑是对默克尔和萨科齐的褒扬。

在欧洲债务危机久拖不决时,“默克齐”曾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如今,萨科齐已离开政治舞台,奥朗德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法国领导人。奥朗德与默克尔能否合作显然是一个必须要关注的大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12年5月19日)的一篇文章说,“默克齐”一去不复返了,如何为默克尔与奥朗德的关系贴上一个标签?该文章写道,奥朗德的first name(名)是弗朗索瓦,默克尔的first name是安格拉。如果把两人的first name合起来,就可组成弗朗格拉(Frangela)。但在西方,只有非常熟的熟人之间才使用first name,而默克尔与奥朗德显然还不够熟悉到使用first name 的程度。因此,“弗朗格拉”欠妥。

Homer怎么样?Ho是Hollande(奥朗德)的前两个字母,mer是Merkel(默克尔)的前三个字母。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个名字太美国化了。更为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它听起来有点像希腊语。

Merkollande是把Merkel与Hollande合起来,或许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但它太像“默克齐”了。

《经济学家》说,排除了上述几个名字后,看来只能用Merde(默德)了,即把Merkel的前几个字母与Hollande的最后两个字母合起来。

充满危机的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今天的希腊则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发源地。

6月17日,希腊举行今年的第二次议会选举。在这一幅漫画中,检票员打开的选票上都写着“危机”。确实,今天的希腊遭遇的不仅仅是债务危机,而且还有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由于政府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不愿意勒紧裤腰带的民众愤然上街游行。此伏彼起的抗议和示威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也使国外游客趑趄不前。此外,受财政紧缩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许多人的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这一切都导致社会治安每况愈下。

更为严重的是,希腊的政治家不能在危机面前同心同德,从而演出了一场一个多月时间内两次选举的政治闹剧。在国库空虚的希腊,多一次选举意味着纳税人多一份经济负担。

齐普拉斯(Alexis Tsipras)领导的左派政党联盟表示要与“三驾马车”重新谈判纾困条件,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动听的辞藻来吸引选民的眼球。极右的金色黎明党似乎已抛弃了政治组织应有的道义。该党发言人Ilias Kasidiaris居然在电视台直播的节目中对两位女政治家动武。

幸亏希腊民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6月17日的选举中,承诺继续实施紧缩和继续留在欧元区的新民主党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否则,国际社会和欧盟会更加担心希腊的前途。

但是,希腊议会选举的完结并非意味着希腊债务危机得到了解决。私人部门减记(haircut)后,债务负担依然十分沉重,财政赤字依然居高不下,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是负数(预计为-4.7%)。

如何解决希腊债务危机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忠告无疑是正确的:欧盟应利用希腊大选带来的短暂喘息机会,重新审视应对欧元危机的整套方案。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 篇6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

(一) 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与深化。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 欧盟大多数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而粮食和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进一步加大了欧元区范围的通胀压力。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欧盟各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 扩大公共债务刺激经济, 以缓解失业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从而使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进一步恶化。

除此之外, 美联储通过包括QE1、QE2操控利率等各种方法向外国转移危机, 恶化欧洲债务问题, 从而使资本大量回流, 缓解了自身的债务问题, 也进一步打击了欧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二) 国际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

在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 惠誉、标普和穆迪三大全球信用评级机构在半年间多次大幅度调低希腊、西班牙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加剧了市场恐慌, 降低了这些国家的信誉和筹资能力, 抬高了后续的政府融资成本, 进一步导致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

(三) 国际投资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掩盖财政状况

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明确规定成员国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 债务总额不超过GDP的60%上限。为了达到条约的规定尽快加入欧元区, 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制度规则等各种手段转移负债, 隐瞒财政赤字, 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以希腊为例,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以货币掉期交易帮助希腊隐藏了一笔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 从而在账面上达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标准。这种货币互换是根据欧盟统计局制定的规定实施, 在法律上和制度规则上都是绝对合法的业务。而这一互换只不过是为达到条约要求而使用的众多工具之一。除此之外, 高盛通过将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换取现金等一系列方法的运作, 为希腊降低负债率, 从而使希腊顺利通过审核加入欧元区。

当时,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采用类似手段使得财政预算赤字维持在3%以下, 顺利进入欧元区。

(四) 国际投机资本兴风作浪

高盛深知希腊债务必然会出现问题, 为了规避债权风险, 高盛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的CDS (信用违约互换) , 由该德国银行为此提供保险。当希腊债务出现支付能力不足时, 由该银行支付亏空, 保障高盛不受损失。在债务即将到期之时, 高盛公布当年希腊政府转移负债, 隐瞒财赤的行为, 大肆唱衰希腊政府的偿债能力。市场上的投机资本也纷纷打压希腊市场, 使得债务抵押债券价格大幅下跌, CDS价格则大幅高涨。高盛则通过抛售CDS赚取巨额利润。

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期间, 国际投机资本对欧洲多个国家的炒作使得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迅速蔓延。2010年2月初, 西班牙公布未来三年预算很可能高于预测及葡萄牙政府称在缩减财政赤字上受阻时, 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打压及做空欧元, 导致欧洲股市暴跌。在2010年2月3日到5日仅仅三天时间里, 德国和法国股市指数大跌, 金融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

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其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产业结构不平衡;危机国家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的缺陷, 导致无法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缓慢的GDP增长率满足不了沉重的福利保障;缺乏严格的财政纪律监管。欧盟各国为促进经济的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 扩大公共债务, 而政府税收却因金融危机减少, 使得本国的财政债务水平日益恶化, 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一) 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实现欧盟货币一体化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欧元区各国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高度融合, 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假设上。但在实际的欧元区内部, 各成员国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 缺乏统一的要素市场, 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运行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加入欧元区后, 各国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 欧元区危机国经济结构不平衡

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几个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偏重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行业, 工业制造业落后, 缺乏新兴产业, 外贸依存度过高, 过度依赖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周期性产业。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发展, 新兴市场因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逐渐吸引全球制造业向其逐步转移。而危机国家又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使得本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下显得非常脆弱。

希腊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门类不够齐全, 主要依靠旅游、海运、农业等周期性强的行业,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更容易遭受创。而出口产品主要以农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为主, 国际竞争力较差。

西班牙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和旅游业, 经济结构也过于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 房产泡沫破裂, 建筑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失业率上升, 商业银行坏账率激增并陷入困境, 私人部门消费急剧下降, 旅游业收入大幅缩水。

葡萄牙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纺织、旅游、汽车制造等。投资、出口比率严重偏低。国际贸易结构亦不合理, 2008年葡萄牙贸易逆差232亿欧元, 占整个贸易总量的23%, 外贸依存度已超过400%。

爱尔兰过度投资房地产, 因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 银行业深陷各种呆帐坏账。爱尔兰政府采取注资的方式对银行进行救助, 导致财政赤字问题恶化。

(三) 欧盟危机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GDP增速乏力

主权债务危机国家因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包括生产率低下等等, 难以形成核心国际竞争力, 市场不断被其它新兴国家所占据, 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 使GDP增速乏力。2002—2009年8年间, 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四国GDP增长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2009年, 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仅为-4.1%。

(四) 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与各国财政政策不匹配

1、作为经济联合体, 欧元区存在多种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 成员国经济实力不同, 所处的经济周期也不一致, 因此各国对于政策的需求不尽相同, 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的调控效果也各不相同。

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综合全欧洲元区具体情况加以权衡决定, 难以同时兼顾所有成员国的利益, 这就使得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可能适应所有成员国的经济状况和调控需求。

2、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自分散的财政政策。

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少了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的工具, 使各成员国运用经济政策调节本国经济的空间和措施受到限制。当遇到区内来自供求的非对称性冲击时, 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平抑经济失衡。

(1) 加入欧元区后, 欧洲央行成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政策制定者, 各成员国均不能通过发行欧元来弥补自身的财政赤字, 分散风险。

(2) 在充分享受了统一货币政策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 成员国丧失对汇率浮动的灵活掌控。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并快速获得对外盈余偿还债务。

金融危机发生后, 在货币政策使用受限的条件下, 欧元区各国只能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挽救本国经济。各成员国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就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增加就业率。特别是一旦经济形势出现不利, 各个国家都尽可能地把财政政策运用到极致, 公共支出的扩张只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借债来调节经济。据欧洲央银统计, 2009年欧元区17国政府债务增加了2200亿欧元, 为总GDP的2.4%, 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水平进一步恶化。危机发生国难以继续在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筹集资金, 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五) 社会收入分配和保障制度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欧元区各国设有以高福利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涵盖了养老保险、失业救济、教育、医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保障制度, 形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随着各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 劳动力人口下降, 生产产出减少,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失业率不断的攀升, 使得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增加, 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庞大的福利费用使政府的财政支出不断扩大, 提升了主权债务水平。

(六) 缺乏严格的财政纪律监管

由于欧元区并没有构建有效的监管机构, 因此不断有成员国严重违反财政纪律, 超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的财政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总额的上限, 但欧盟并未严格按照条约的惩罚条款进行处罚。

为了尽快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恢复, 欧盟应持续稳步推进财政整顿, 但同时应避免在短期内造成需求过度缩减。此外, 需要通过一系列变革来弥补货币联盟的设计中的缺陷, 建立更好的机制来实施有连贯性的财政政策, 包括探索欧盟机构积极参与国家预算计划的可能性;建立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欧元区金融体系, 采用共同的监管、保险和银行清算解决制度。加大对金融衍生产的监察力度, 防范对冲基金对国际金融秩序构成的挑战, 从速立法以弥补制度约束的漏洞, 应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发明, 利用财税杠杆调控社会资本流向与投资重心。

摘要: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国际评级机构和投机资本的推动下, 向整个欧盟金融市场扩散。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欧盟各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 以缓解失业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终导致席卷数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引发欧债危机的内部导火索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失去了生产性;缓慢的GDP增长率满足不了沉重的福利保障;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无法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缺乏严格的财政纪律监管等。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外部,内部,成因

参考文献

[1]楼坚.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形成原因及传导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2]董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启示[D].云南财经大学, 2011

[3]梁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传导机制与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2

再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篇7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对IMF或世界银行或其他国家的债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始于希腊, 3000亿欧元高负债、赤字与出口下滑的恶性循环, 使得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积累, 国际评级机构连续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 引发国家信用危机。

欧元区平均预算赤字占G D P比例高达6.9%, 除希腊外, 爱尔兰、西班牙这一比例都超过10%, 从而希腊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

二、危机成因

1、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

每次危机之后, 政府的财政赤字都会出现恶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各国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救市开支巨大, 部分国家多年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力, 使得目前欧元区16国平均赤字水平超过6%, 各国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本次债务危机。

2、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

一方面, 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各国面对危机冲击时, 过多依赖财政政策, 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另一方面, 欧元区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 使希腊等国能够尽享获得低廉借贷, 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掩盖了其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成本高等结构性问题。经济危机下这些问题日益凸显, 希腊和西班牙等国越来越难越履行债务, 最终引发大规模违约。

3、“生产性”不足

就欧盟而言, 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欧元区的制造业在全球化中渐渐失去市场, 非高科技产品处于价格劣势, 市场不断被挤压。由于科技水平很难短期内提升, 而币值又要保持稳定, 不能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的国家就无法享受贬值带来的益处。

4、国评级机构推波助澜

2009年12月, 惠誉、标准普尔、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评级, 开启了欧债危机之门。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 同时调降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 28日调降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 助推危机扩大和升级。穆迪5月5日表示可能再次下调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 标普、穆迪同时发布“希腊救助计划只不过是拖延时间”的言论, 导致市场担忧加剧。穆迪6号发布最新评估报告, 认为希腊债务危机可能扩散至欧洲多国银行业, 其中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和英国将是最易发生危机的几个国家, 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恐慌。

三、对经济的影响

1、欧洲市场流动性趋紧

首先, 信用评级的下调乃至违约可能会对欧洲大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如果出现减值准备引起的资本充足率下降, 银行可能被迫削减信贷。这正是“次贷”危机中危机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传导的途径。其次, 主权债务压力还反映在国债价格下降, 对拥有大量希腊国债的欧元区银行 (近2000亿欧元) 将形成中长期的资产压力;在负债层面, 融资成本亦将同时上扬。最后, 投资者对希腊市场信心下降, 已引发银行贮蓄外流。

2、中国出口受到冲击, 外汇可能贬值

债务危机如果继续蔓延, 则会增加未来出口走势的不确定性。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 但目前希腊债务危机如果在欧洲蔓延还是会影响到中国的外需。从1995年至今,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呈扩大的趋势, 2010年一季度这一比例为20.7%, 甚至高过美国。一方面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 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欧元区政府可能会把重点转移至对外贸易领域, 首当其冲中国将成为欧元区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难度增大。次贷危机爆发之后, 中国外汇资产增持更多欧元资产, 随着欧洲主权信用危机爆发, 欧元对日元与美元已经显著贬值, 并可能进一步贬值, 这无疑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难度。

四、欧洲主权债务危及的启示

首先, 我国出口企业应做好应急准备, 将出口萎缩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 政府也要继续扩大内需, 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防止经济增长放缓;

其次, 要全面审视中国的主权债务问题。虽然中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比一直处在国家警戒线之下, 但中国应从外汇储备、外债负担以及整体债务状况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债务问题。

同时, 地方债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 目前全国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 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余额从2008年初的1万多亿元迅速攀升至2009年中的5万亿元以上, 2009底达到6-7万亿, 占银行业总贷款约18%, 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约为3.7万亿, 占51%。由于很多基建项目在近两年无法产生效益, 若以2009年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计算, 偿还6万多亿元债务就需要6年时间;以2008年的土地销售收入算, 则需要13年时间, 而且这还不包括债务利息。因此, 中国应尽快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提高其运作的透明度, 推动其融资行为的市场化, 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 同时银行也应切实防范地方政府融资的风险, 推出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举措, 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1]、Lex,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放暑假”》, 《金融时报》, 2010年07月29日

[2]、 (美) 布鲁瑟著, 陈召强译, 《货币战争-债务篇》, 中信出版社, 2010.1.1

[3]、周弘, 《2009-2010-欧洲发展报告-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及启示 篇8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1、金融危机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受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金融危机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到2010年初。欧洲各国政府提出了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来缓解出口市场日益萎缩的现象。此外, 在金融危机时失业率增加导致税收减少、转移支付增加, 这使得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在2008—2009年危机之后, 欧洲各国政府并没有立即对银行进行资产重组, 因此现在处于危机中的银行正极力解决主权风险问题。未来欧洲各国将要采取银行紧急救助政策, 这使得国家财政关系紧张, 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主权风险。主权和银行危机之间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有可能会蔓延到起到国家, 进一步加剧主权债务危机。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

早期PIIGS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对外出口的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欧元区国家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制造业逐渐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新兴市场转移, PIIGS五国失去劳动力优势, 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导致经济结构失衡。PIIGS五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得尤为明显。欧元区国家财政制度与货币制度不统一使得政策调整严重滞后, 无法及时实施货币调整政策, 只能通过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使得国家负债增加, 财政赤字问题加剧。同时, 欧盟国家没有统一的公司税税收制度, 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公司税税率达到30%, 而其他国家均在20%左右。资金主要流入税率较低的国家, 但资金集中在旅游和房地产业, 对于不发达的制造业和工业资金投入较少, 容易产生经济泡沫, 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财政压力

在欧洲, 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国家支付养老金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 欧元区各国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已经超过6%, 葡萄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四国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更是超过10%, 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如此巨大的养老金支出问题已经严重成为欧元区各国的财政负担。

目前欧元区各国实行养老金现收现付的制度, 劳动参与率逐年降低的趋势也增加了政府社会福利的支出。自1960年以来, 欧洲各国就面临劳动参与率逐渐下降的问题, 养老金缴费收入的减少和养老金给付支出的增加使得国家需要为社会保障部分投入更多, 政府背负的债务逐年增加, 入不敷出, 最终引发债务危机。

二、对我国的启示

1、扩大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加强地方金融市场监管

由于欧元区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贸易交流频繁, 因此危机蔓延迅速。目前我国政府的债务风险较低, 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总和已超过4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是资金偿还能力低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 以及地方金融机构的救助上。这些项目给地方政府的财政留下隐形赤字和债务负担, 形成了结构性财政隐患, 一旦隐患爆发, 地方政府必须背负巨额债务, 当地方政府无法承担时, 中央政府就要及时提供救助。

为了避免地方政府承受过高的债务压力, 我国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地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控制地方政府举债规模, 避免给地方政府留下财政隐患。我国监管部门应当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协调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 强化政府运营资金的能力, 促使我国地方财政、金融能够健康发展。

2、注重银行流动性管理,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雷曼兄弟的破产和欧洲银行危机都表明维持稳定的流动性是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在经济萧条时期, 人们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 产生流动性风险, 如果银行不能立即调整资产结构, 流动性情况恶化, 最终银行面临破产风险。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 在危机发生时能提供大量流动资金的流出需要。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我国提供了包括流动性管理在内的四个监管工具, 为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工具支持。我国银行在实施流动性管理方案时, 应当充分考虑借贷需要和自身财务能力, 合理控制流动性储备的规模, 优化资金储备结构。同时, 扩大银行的融资渠道, 实现存款业务和债券市场相结合的融资方法, 在遵循债信政策的前提下, 拓宽融资渠道, 使中国银行业稳步健康地蓬勃发展。

摘要:2009年至今, 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欧洲债务问题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本文从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和社保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欧债危机的成因, 并提出了两点合理化建议, 为我国政府防范债务风险提供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欧债危机,原因,启示

参考文献

[1]肖潇.欧债危机近况及影响[J].国际金融, 2011 (10) .

[2]安国俊.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 2011 (18)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 篇9

2.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一是利用资本市场筹资, 如发行长期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国家债券。二是成立旨在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发展基金, 同教育基金类似, 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水利基金, 来逐步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历史欠账问题。三是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行农田水利建设贷款贴息政策, 对一些重要程度较高但收益水平较低的涉农水利项目, 由各级财政给予贴息或承担全部利息, 并为水利贷款减免相关税费。四是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 调动各种经济组织投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3.发挥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支持农田水利企业利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融资, 拓宽融资渠道。应把资本市场作为水利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加快水利企业改制上市进程。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长期票据和企业债券。二是鼓励农田水利企业以水利建设项目预期收益为基础, 发行信贷理财产品或信托理财产品。三是加快设立农田水利产业投资基金, 发挥其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专业投资的重要作用。四是发行农田水利建设彩票。可以在借鉴我国体彩发行及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发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彩票的形式进行融资, 解决当前投资不足问题。

4.发挥金融机构融资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强金融调控, 促进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水利发展。各级人民银行应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多种货币信贷政策手段,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突出差别化金融服务, 加大信贷政策向水利支持的倾斜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找准金融支持堤防加固、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的切入点, 在贷款规模上予以倾斜, 对农田水利建设贷款实行利率、期限等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探索金融支持水利建设新途径。金融机构应大力推进以水利项目未来的经营收益或收费权等作为质押, 发放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质押贷款, 解决担保抵押难题。四是设计和开发农田水利设施政策性保险, 包括对水库、重点堤坝、泵站等进行政策性保险, 从而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调动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

5.发挥民间资金的有益补充作用。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雄厚的前提下, 单方面地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存在着困难。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是增加投入、提高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非政府组织筹资渠道。二是境外筹资渠道。三是个人筹资渠道。从历史角度看, 农民资源投入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资金和劳务来源之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村庄社区内的农民, 他们是主要的受益群体, 农民筹集资金应该成为民间来源的主体。四是企业家捐助。

参考文献:

1.吴红军.借金融“东风”融水利“坚冰”[N].金融时报, 2011.2.17 (9)

2.罗化洋, 王勤.对十堰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J].金融参考, 2011 (6)

3.吴海峰.金融与水利牵手需要红娘[N].金融时报, 2011.5.31 (9)

4.郑风田, 崔海兴, 郎晓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反思.2011.2.28

5.袁迪.民生水利亟需构筑“金融堤坝”[J].金融参考, 2011 (5)

(作者单位:化安庆, 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安徽阜阳236002;李锦,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00)

(责编:贾伟)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进的历程

所谓主权债务是指一个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借来的债务。如果债务比例大幅度增加, 政府可能面临着无力偿还的风险, 这就是主权债务危机。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欧洲的一些国家, 即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等欧洲五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过高, 偿还能力下降, 信用评级下降引起来的。

期交易到期, 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暴露出来。

2009年10月20日, 希腊政府突然宣布, 其2009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2.7%, 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为113%。远远超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鉴于希腊财政状况显著恶化, 2009年12月8日, 惠誉公司便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到“BBB+”。2009年12月16日, 标准·普尔公司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档, 从“A-”降到“BBB+”。标准·普尔同时强调说, 如果希腊政府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自己的财政状况, 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另一家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也将希腊列入观察员名单。希腊债务危机正式爆发。

采用这种瞒天过海的方式加入欧元区的并不是希腊一家, 有一批国家在加入欧元区时都借用这一方法, 使得本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在账面上符合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要求, 这些国家还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 迅速传染到了欧元区的其他国家。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 (PIIGS, “欧猪”五国, 五个国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也相继陷入危机中。2009年11月9日, 葡萄牙政府表示, 2009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从原来的5.9%上升到了8%, 也远远地超过了3%的上限,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月11日, 穆迪公司警告葡萄牙政府, 若不采取措施控制财政赤字, 将降低该国的债信评级。紧接着, 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等“欧猪”国家都暴露出了各自的财政问题。西班牙同希腊一起被下调了主权信用评级, 爱尔兰的财政赤字也从7.2%扩大到10%以上。2009年, 意大利的GDP萎缩了5%, 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15.8%, 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高达5.3%。这样, 意大利也陷入危机的泥潭中。从2010年春天开始, 主权债务危机在整个欧洲全面升级。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

发生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如希腊的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造船业、文化业和农业, 其中旅游业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在20%以上。金融危机使希腊的经济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旅游业的收入急剧下降, 2009年希腊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锐减12亿欧元。西班牙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 西班牙的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 房地产的空置率居高不下, 房地产行业损失惨重。西班牙的另一支柱产业旅游业, 因前几年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迅速萧条。爱尔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爱尔兰的农业收入急剧下降。爱尔兰的经济在保持了25年的长期增长之后, 于2008年进入衰退, 当年的四个季度均为负增长, 其中第四季度同比下降了8%, 爱尔兰成为欧元区最早衰退的国家。2008年, 爱尔兰全年的实际GDP下降了3%。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意大利的经济从2008年第四季度便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 2009年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呈大幅度下降的状态, 下降幅度高达5.3%, 是近3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冲击最大的是实体经济部门, 特别是出口比重较大的工业部门。意大利的所有工业生产部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葡萄牙的经济从2008年第四季度即陷入衰退之中, 2009年葡萄牙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2%。在所有的行业中, 建筑业受到危机的冲击最大, 2008年第四季度收缩了10.5%;其次是工业, 2009年同比下降了5.9%;农业、渔业和林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为了应对危机, 欧洲各国都采取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大力增加财政开支, 以促进欧元区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发生后, 希腊政府发行了大量的国债, 仅2009年的财政赤字就是2008年的3倍之多, 增加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2009年, 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的财政赤字都超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的3%的上限。财政赤字最严重的是希腊, 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是12.7%;其次是爱尔兰, 为12.5%;西班牙为11.2%;葡萄占8%;意大利为5.3%;都超过了3%的上限。公共债务最严重的是意大利, 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为115%;其次是希腊, 占113%;葡萄牙占77%;爱尔兰占66%;西班牙占54%。除了西班牙外都超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的60%的上限。《稳定与增长公约》在美国金融危机后形同虚设, 对成员国的财政开支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惩罚作用。

(二) 内部经济失衡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尽管都是欧元区国家, 但是各国的预算状况千差万别。各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也使财政政策难以有效协调, 但是为了建立更庞大的组织, 拥有16个成员国的欧元区极力拉拢那些经济状况不符合条件的国家。加入欧元区后, 各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德国是欧元区几个大国中唯一竞争力上升的国家, 与之相比,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希腊和葡萄牙却出现了竞争力大幅度下降和贸易赤字严重恶化的现象。如希腊长期以来预算超支, 公务员队伍庞大, 公务员的消费占了GDP的一半, 私人部门赤字过大, 逃税严重, 金融危机造成政府收入下降使得情况更加严重;葡萄牙的经济增长在本世纪前10年迅速回落, 其人均GDP只有欧盟平均水平的2/3;爱尔兰经济在过去的两年里陷入衰退, 其房地产泡沫破灭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税收和民众的消费能力;意大利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 并且为高失业率和高税收所困扰;西班牙的经济在高于欧盟平均值之上增长10多年之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之中, 失业率在2009年达到18%。强势国和弱势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往在维护欧元与欧洲一体化的更高诉求下, 经过欧洲政治精英们的努力, 使矛盾得以调和, 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这些矛盾就凸显出来, 外围国与核心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欧洲中央银行无法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外围国无法利用货币贬值的手段来形成对外盈余, 也无法维持当前的财政赤字, 使其陷入一种结构性的衰退, 并且还面临着债务膨胀、外围国与核心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矛盾。

(三) “欧猪五国”经济发展落后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 “欧猪五国”的经济发展缓慢, 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银行系统的坏账率以及失业率急剧攀升。特别是希腊, 其公共事业占GDP的比重高达40%, 而希腊的人均GDP却只有欧盟发达国家的2/3左右。2004年, 希腊举办雅典奥运会, 留下了91亿美元的财政缺口, 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金融危机爆发后, 政府收入急剧下降, 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葡萄牙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曾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但是, 2006年以来, 落后的教育系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葡萄牙的经济发展逐年下降。爱尔兰政府在20世纪中期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信息通讯技术和金融业等高新技术行业, 并且重视用服务外包来吸引外资, 带动了经济在1995年到2007年持续增长, 爱尔兰也因此赢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但是, 由于本国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扩张,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 爱尔兰的房地产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房地产价格平均下降了50%, 导致许多爱尔兰民众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 而银行也无法收回向房地产商借出的资金, 整个社会资金链条断裂, 政府不得不出面担保所有银行的储蓄并向银行注资, 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意大利近些年来经济发展缓慢, 并且长年被高失业率和高税收所困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意大利国内生产下降, 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政府公共支出上升, 最终造成意大利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西班牙的中央银行操作谨慎, 西班牙的银行系统受到的冲击较小, 但西班牙的失业率在金融危机后节节攀升, 财政赤字也远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的上限。

(四) 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口老龄化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从工资水平上看, 欧洲各国是高工资, 就连希腊这样的欧洲贫穷国家, 社会工资水平也一直在高速增长, 尽管GDP的增速一直徘徊在1%~2%之间, 但实际工资增长一直高于5%, 在2008年达到8%———高于欧盟国家4个百分点。基于政党和工会组织的压力, 希腊政府多年来过量地增加公共支出, 过度提高工资水平, 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同时, 高工资政策又造成了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 削弱了希腊经济的竞争力。仅希腊政府雇佣的公务员就占劳动人口的10%, 如果算上养老管理机构等公共部门的从业人员, 这一比例还要高。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部门人员臃肿, 行政费用攀升, 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却并未提高。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从社会福利方面看, 欧洲各国建立了包括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保险、殡葬服务等包罗万象的社会福利制度。但是在老龄化、全球化的冲击下, 社会保障体系负担沉重。如希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8.6%, 是欧元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希腊人至今仍享受着最昂贵的养老待遇, 退休工人的退休金是退休前的96%, 养老金支出占GDP的15.9%, 这在欧元区是最高的。一方面, 人口老龄化使劳动人口减少, 生产产出降低;另一方面, 为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社会福利支出不断增加。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 国家财政难以支撑目前的养老体系。

巨额的失业补助是拖累欧洲国家的另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如希腊的失业率常年在10%左右, 这在欧洲国家并不算最高的。希腊15~24岁的年轻人中, 失业率超过了1/3, 超出了欧元区的平均水平。失业者应得到社会救济, 但是巨额的失业救济支出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失业人口多, 也限制了政府税收的增加, 希腊的总税收一直维持在GDP的40%左右, 多年来没有提高。就税收而言, 希腊政府对大量的偷税漏税控制不严。据统计, 希腊的灰色经济占GDP的30%左右。每年的税收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由于过度地提高工资, 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高消费习惯无法自动调整, 政府采取的任何削减赤字, 降低工资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措施都会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对。2008年底希腊爆发的全国性骚乱,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腊政府试图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欧洲, 工会势力强大, 在企业决策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且各政党为了赢得选民, 通常会公开承诺, 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政党之间的斗争, 造成了欧洲的社会福利居高不下, 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经济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社会福利水平的增长速度, 高福利政策只好依靠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来维持。同时, 过高的福利水平还消磨了企业和工人的进取精神, 助长了官僚主义和懒惰情绪, 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也降低欧洲经济的竞争能力。在经济上行时, 高福利和高赤字还可以维持。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 这种以债养债的模式便会使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逐步升级, 最终演变成主权债务危机。

(五) 统一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

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是欧元区国家的制度性缺陷。在欧元区内部, 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掌握, 而财政政策却由欧元区成员国分散运用。单一的货币政策有着降低贸易成本, 增加贸易便利性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但是, 这种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失衡, 导致了欧元区国家丧失了利用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最基本、最核心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二者松紧搭配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充分照顾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差别, 在欧元区, 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 也无论财政状况如何和进出口形势如何, 都实行“一刀切”的货币政策, 特别是秉承德国的“无通货膨胀”的单一的货币政策, 崇尚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 欧元区国家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和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也不能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缓解债务压力。而且, 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 希腊等国享受到了近10年的低廉的借贷成本, 维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同时也掩盖了其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劳动成本高的结构性问题。

当金融危机袭来时, 各国只能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且在这制度安排下, 欧元区各成员国也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动力。因为成员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同时又可以把通货膨胀的责任归昝于欧洲中央银行。各国政府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和投资计划, 造成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急剧攀升。加之这些国家的债券也成为国际市场上投机的对象, 结果造成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物价和工资水平迅速上涨,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扩大, 已完全脱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偿还能力, 以至于投资者对欧元区国家的政府债券的信心降到了冰点。结果, 美国的金融危机, 在欧洲就演变成了财政危机。

(六) 国际投机分子们的恶意炒作加剧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程

2001年, 高盛集团为希腊设计“货币掉期交易”合约时, 就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欧元区, 其经济必有远虑, 最终会出现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高盛为了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为期20年的10亿欧元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保险, 以便在希腊债务出现支付能力问题时, 由承保方补足亏空。CDS本来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债务可能存在的支付问题而创立的一种保险。即当一个主权国家被怀疑会出现支付能力问题时, 持有该国国债便可购买“信用违约互换”保险, 由承保方支付亏空部分。当希腊的国家支付能力被怀疑时, 高盛和一些对冲基金便在市场上大肆炒作有关希腊债务的CDS, 导致CDS的价格飙升, 希腊的融资成本急剧上涨, 危机被放大并蔓延到整个欧元区。

在这次危机中, 国际评级机构也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2009年12月, 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三在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 开启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大门。2010年4月27日,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主权信用降为“垃圾级”, 同时降低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4月28日调低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推动了危机的扩大和升级。2010年5月5日, 穆迪表示可能再次下调葡萄牙的主权债务评级, 标准·普尔、穆迪同时宣布“希腊的救助计划只不过是拖延时间”的言论, 导致市场担忧加剧。2010年5月6日, 穆迪发布最新评估报告, 认为希腊的债务危机有可能扩大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这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恐慌,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演变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地影响了欧元区的稳定和欧元的地位

欧元自启动以来, 凭借着欧元区雄厚的经济实力, 已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货币, 美国金融危机也为欧元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机遇。但是,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元区面临着自欧元启动11年以来最最严峻的挑战, 危机暴露了欧元体制的先天缺陷, 严重地冲击了欧元区的稳定性。希腊主权危机爆发后, 欧元区始终被恐慌的情绪所笼罩, 股市汇市暴跌。同时, 危机导致市场纷纷看空欧元, 导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迅速下跌, 从2009年11月底的1欧元兑换1.51美元一直下跌到2010年3月19日的1欧元兑换1.35美元的心理关口, 短短三个月内, 欧元对美元就下跌了10%。2010年2月, 葡萄政府称, 可能削弱缩减赤字的努力以及西班牙披露未来三年的财政赤字可能高于预期的水平, 导致市场大量抛售欧元, 引发欧洲股市暴跌, 市场一片恐慌。到2010年4月27日, 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下跌到了一年来最低点, 比2009年12月下跌了12.8%。欧元已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推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二) 欧洲主权信用危机拖累了世界经济复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信贷萎缩, 实体经济大幅度衰退。为了尽快走出经济衰退的怪圈, 各国都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来补充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但是, 在财政刺激的过程中, 2009年又爆发了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应对这场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各国又不得不采取一等系列苛刻的改革计划。如希腊政府为了应对债务危机, 不得不通过提高税收、增加燃油税、对奢侈品征收特别税、削减公务员的工资等措施, 使本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符合《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要求。但是, 这些措施一方面引起了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罢工;另一方面又扼杀了财政刺激计划给经济带来的生机。

欧洲各国为应付债务危机所采取的各种紧缩性政策, 还严重地抑制了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国内消费难以有效复苏, 投资和内需就会受到制约, 经济复苏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 如果经济增长不能恢复到合理水平, 就业状况就难以好转,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国内消费必然疲软。这样, 就会使经济在衰退中持续地徘徊。

(三)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加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大部分国家的政府为救助金融业和刺激实体经济而大量举债, 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债务国政府为了应付债务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要么通过财政平衡, 要么通过债务货币化来削减债务负担。在私人资产负债表尚未完全改善和经济复苏的动力依然来源于政府支出的情况下, 减少赤字或增加盈余来应对主权债务, 只会阻碍经济复苏的步伐。如果债务国通过债务货币化来应对主权债务危机, 那么主权债务危机将演变为通货膨胀。尤其是美联储为美国政府赤字融资所释放的过量的美元, 将使全球基础货币量暴增, 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危机不断。主权债务货币化能力的禀赋差异造成了各主权债务危机国应对违约风险的方式不同, 但其付出的代价是在经济低迷和通货膨胀之间作出选择。并且, 由于融资成本提高和银行的惜贷, 当大多数国家无法通过发新债或加税等手段偿还旧债时, 政府可能指令中央银行开机印钞, 从而将一场债务危机转化成通货膨胀危机。

(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直接影响不大, 但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从经济层面上看, 由于我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的贸易量都很少, 并且在这些国家的投资额也很小, 这些国家在我国的投资也很小, 所以这次欧洲主权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 潜在影响不可忽视。2007年以来, 欧盟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希望寄托在出口的恢复上。欧洲主权信用危机使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暗淡, 如果危机持续恶化, 实体经济受到冲击, 作为欧元区的净出口国, 中国无疑会首先成为欧元区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

总之, 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发生在欧元区一些小而穷的国家, 它们的市场规模有限, 不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不会带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也不会摧毁欧元区和欧元体系。并且, 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作为欧元区的成员国, 欧盟不会坐视不管, 任其退出欧元区, 让欧元区解体, 必然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帮助这些国家渡过难关。2010年5月10日, 欧盟27国财长决定, 联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一项总额达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 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成员国, 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其中440亿欧元由欧元区以担保的形式提供, 另外600亿欧元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提供2500亿欧元, 从而使希腊的债务危机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顾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9 (17)

欧洲债务危机的政治代价 篇10

记得毛泽东同志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左中右。

毫无疑问,不同的“土壤”滋生了不同的政治力量。债务危机爆发后,希腊等国民众百姓的收入水平快速下降,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这样一种怨声载道的社会形势为右翼政治极端势力提供了机遇。

在图一中,身穿希腊国旗长得凶神恶煞的这位壮士有着超凡的肌肉,手中拿着由“欧元”和“危机”组成的哑铃,仿佛在说“谁敢惹我?!”令人悲哀而恐惧的是,他的肌肉上长出了象征法西斯的符号。

这个右翼极端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是希腊金色黎明党的缩影。该党的党旗上有一个看起来很像希特勒的纳粹符号的图案。

1974年希腊通过全民公投改为共和制后,新民主党和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轮流执政,两党在每次大选中都能获得80%左右的选票。但在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两个老牌政党的威信一落千丈,从而为其他政党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金色黎明党的创始人是尼可拉斯·米谢洛罗亚科斯(Nikolaos Michaloliakos)。在2007年3月举行的第六次党代会上,该党表示要东山再起,向其他政党发起挑战。

金色黎明党歧视外来移民,并发誓要把所有非法移民赶出希腊。在希腊政府开始实施“三驾马车”确定的财政紧缩计划后,金色黎明党更是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各种反政府活动。凡是有打砸抢的地方,总能找到金色黎明党成员的影子。

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和换取民众的好感,金色黎明党经常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免费发放一些食品或生活必需品,有时还向那些表示愿意参加该党各种活动的人赠送健身房俱乐部的会员卡。

2009年5月,该党参加了欧洲议会选举,获得了23564张选票,相当于总票数的0.46%。在2010年11月7日举行的地方选举中,该党在雅典地区获得了5.3%的选票,米谢洛罗亚科斯进入了市议会。

在2012年5月希腊举行的第一次议会选举之前,文化部长帕夫洛斯·耶鲁拉诺斯(Pavlos Geroulanos)说:“我们是不是要看到(金色黎明党)议员在宣誓就职时像希特勒那样行礼?如果我们不能早日觉醒,后果不堪设想。”但这位政府官员的警告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在6月17日举行的第二次议会选举中,金色黎明党获得的票数超过了法律规定的3%的“门槛”,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议会。

2012年9月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22%的被调查者对该党持积极的态度。这一比重比5月的调查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当然,金色黎明党也遭到了其他政治力量的反对。由此而来的对峙甚至发展到流血冲突。该党的一位领导人曾在一次冲突中被对手击中眼睛,导致其视力几乎为零。

希腊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指出:“金色黎明党是一个极端的现象。我认为它是法西斯主义的典型,我们强烈反对他们。这是对我们历史和国会的侮辱。”

一些拥有正义感的希腊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铁蹄毁灭了希腊总人口的10%。金色黎明党这样一个新法西斯政党之所以能赢得一些人的支持,完全是债务危机在作孽。

2011年7月22日发生的挪威枪杀案未必与欧洲债务危机有必然的联系。但在这一惨剧发生后,许多欧洲政治家表达了对右翼极端势力抬头的担忧,并希望欧盟采取措施,遏制其在欧洲的蔓延。

诺贝尔和平奖的奖金干什么用

2012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欧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oern Jagland)在颁奖词中称,欧盟在过去的60年中为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作出了贡献。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一声明中说:“我不得不告诉你们,在我今天早晨醒过来时,我没有想到今天会是如此美好的一天。当我得知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后,我很激动。对于5亿欧洲人、欧盟的所有成员国以及欧盟的所有机构来说,获得这个奖确实是极大的荣誉。这是对欧盟为每一个欧洲人、为整个世界谋利益的承认。”他还说:“今天的获奖说明,在困难时期,对世界各国和世界人民来说,欧盟始终是一种鼓舞,同时也说明,国际社会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欧盟。”

但世界上许多人对欧盟获得这个奖感到诧异。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发表的一篇充满奇谈怪论的文章说,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欧盟是“使老欧洲的政治阶层自我陶醉的一个滑稽可笑的行为”。文章写道,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决定不仅对欧洲以外的人来说是一种侮辱,而且对普通的欧洲人来说也是一记耳光。文章认为最可悲的一点是,美国仍然在保护着这个政治阶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7年以及冷战结束21年后,美国仍然用它的武装力量保卫着老欧洲,使欧洲把很少的、不断减少的资金用于防务。

日本《每日新闻》在2012年10月17日的社论中写道,以永久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为目标的欧盟,如今却面临着分裂、混乱的危机。该社论指出,2012年10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希腊首都雅典时,遭遇了希腊人抗议德国政府的游行,因为德国政府要求希腊继续紧缩财政的政策。针对一些希腊人的过激行为,警察发射了催泪瓦斯,这与“和平”两字相去甚远。

在人们为欧盟是否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时,也有人想到了如何使用高达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有人说,既然是欧盟获奖了,那么5亿欧洲人都应该平分这一奖金,即每人得到0.0000226美元。也有人说,这一笔奖金应该给希腊人,让他们用来还债。

在图二中,衣衫褴褛而愁眉苦脸的欧盟拿着诺贝尔和平奖的奖牌,要把它典当给当铺,以换取一些现金。当铺老板眼睛上放着放大镜,聚精会神地检查这块奖牌是否赝品。

上一篇:政府公文下一篇:期刊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