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2024-08-17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精选十篇)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篇1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从理论走向实践,由云计算引发的云创新模式正成为当下企业界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1,2,3]。云创新使企业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商等被整合在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将企业管理活动从内部的、自我的、独立的控制转为对外向的洞察: 客户的实时变迁与需求的个性化、供应链以及资金成本的变化等,从而对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营销决策、业务流程、管理理念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云创新正颠覆传统的管理方式[4]。因此,研究云创新模式下的企业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5]。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与有效,关乎企业管理的成败,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作为当前最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对企业管理过程出现的偏差进行有效、科学的监控,并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6]。针对“云计算”为背景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2011年10月Frank EFox[7]讨论了企业云计算可能出现的风险,认为企业在将数据迁移到云的过程中不仅会对业务产生影响,而且还对内部控制环境产生影响;2012年6月,全美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8]发布了《针对云计算的企业风险管理》指南,为企业提供了如何遵循企业风险管理(ERM)规定,并通过COSO整体框架来评估和管理因云计算而引发的风险,为企业构建内部控制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国内学者卢霈[9]分析了云计算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当前云计算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应对策略;张诗敏等[10]分析了云计算背景下跨国公司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云计算对跨国公司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进行了相关研究;林少煌[11]讨论了云计算给企业IT运营环境带来的风险,并从内部控制5要素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综合现有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和机构针对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尚缺乏系统性,鲜见针对云创新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视角研究云创新模式下的企业管理问题,通过分析云创新给企业内部控制诸要素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当前云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2 云创新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新特点

关于云创新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云创新是利用云计算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把企业内外部信息、创新体、相关制度与政策等一系列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诸主体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创新的过程[12]。云创新源于云计算,但又不同于云计算。与云计算相比,云创新表现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组织边界的模糊化、交互网络的社区化以及交互方式的多样化等特征[3]。这种特性使企业在将内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与协同化的同时,也使内部控制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新的挑战。

云创新实施前,尽管IT所具有的环境开放性和数据共享性等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的内部控制环境[13],总体而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以内部的、独立的控制为主,控制活动边界至连接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防火墙为止。通常认为,位于防火墙之内的企业内部IT环境是一个可信的环境[14]。虽然传统的IT环境会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产生重要影响[13,15],但这种影响基本上局限于企业内部,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在于对内部可信环境中各种IT应用、流程、规章等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只要控制得当,一般不会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致命的威胁,这也能为国内外企业多年的信息化实践所证明。

云创新模式下,企业与云服务商、合作伙伴、用户之间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交互等以 “云” + “端”的形式存在,员工、用户、合作方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中的 “端”设备( 如各种电脑、手机等) ,通过浏览器或其他云工具,即可便捷地访问位于 “云”中资源,而“云”则可能在物理上位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受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约束,这种范式使企业内部控制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在技术层面,由于云创新所依赖的云计算是基于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的特性,这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管理边界大大拓展,传统的安全域划分、网络边界防护等内部控制机制难以满足云创新模式下的安全需求; 其次,由于信息资源( 数据) 存储、共享具有无边界性,当安全作为一种特殊服务由 “外部云”服务商提供时,传统的内部控制活动将很难对此进行全面和有效的防护。可见,云创新使企业内部控制比以往更加复杂、范围更广,如果不能对此高度重视,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下面,本文将通过剖析云创新对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作用,进而分析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后讨论云创新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3 云创新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影响

3. 1 对控制环境要素的影响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和实施有着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16]。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企业的制度规范及架构,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等,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17]。

首先,云创新颠覆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根据科斯以及萨缪尔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市场交易中存在着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的成本时,企业组织就将会以一种更加经济的结构形式出现[18]。比如,海尔公司实施的 “人单合一”模式,使海尔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 “正三角”变成为以服务用户为导向、按 “单”聚散的网络自组织结构,如图1 所示。传统的正三角组织结构下,金字塔最上层是领导,最下层是普通员工,中间则是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这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一线员工获得的用户信息不能及时在企业内部传递,这显然不能适应云时代下用户多变、个性化需求的要求。而 “人单合一”模式撇弃了传统的以企业主导为主、层级特征明显的旧模式,使领导从原来的指挥者变成了资源提供者,合作方由原来的博弈关系转变为创新的参与者,企业员工也不再是在领导的组织下工作,而是在有效服务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这个统一的全员契约下进行工作。可见,“人单合一”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员工内部协同的零距离、企业与外部用户的零距离,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管理和交易成本,达到了企业、员工、用户多赢的目的,从而帮助企业成功实现了全球品牌战略转型[19]。

其次,云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云创新的一个关键技术特征是充分利用 “私有云”和“外部云”中各类云计算平台和工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与内外部协同的最优化。这种范式使得内部控制环境不再完整与独立(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即便确有需要,用户也没法像过去那样随手按下服务器上的 “Reset”按钮以彻底关停或重新引导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也不再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的控制,也不仅仅是对企业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财务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对包括云服务商、云资源安全和隐私管理在内的诸多内容和环节的控制,这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将由传统的企业独自承担转而由企业和云服务商共同控制。显然,这与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理念相抵触,也会影响到治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进而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3. 2 对风险评估要素的影响

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辨识云创新给企业管理所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加以控制的活动。

首先,云创新增加了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评估的难度。云创新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使用与保护的 “跨国实施”风险。对这类风险企业往往较难评估,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一般而言,依据一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只在本国有效,在什么范围内实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由于云创新的无界性,致使一项在国内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方案可能由分布在境内外的多个云计算系统共同实施,其中,境内设施只覆盖专利权的部分特征,而境外设施则覆盖了剩余的特征,此种情况下则很难评估和认定该专利未在国内实施而不侵权。

其次,云创新给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评估带来了困难。一方面,企业无法及时、准确识别和评估来自外部云服务商的风险。比如,由于云服务商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云管理平台的特权接口访问或通过旁路技术窃取企业云数据,或对企业数据的过度挖掘、滥用等,这将侵犯企业隐私或造成企业机密泄露[20]。另一方面,云创新使位于 “云”端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更容易成为各类攻击的目标,企业信息资产在 “云”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20],这也给风险评估也带来了困难。如,2011 年4 月17 日发生的索尼Playstation网站遭黑客攻击造成7 700 多万用户的身份信息泄密,而索尼方面事先未能对此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估,在发现云服务器遭遇攻击的半个月时间内却束手无策,只能听任恶意攻击者随意窃取各类用户信息[21]。

3. 3 对控制活动要素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保证控制指令得到有效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策略和程序,是针对组织战略或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17]。

首先,云创新使原有的内部控制策略与程序不再完全适用。一般而言,云创新模式下企业 “内部云”所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小,但依然会面临法规遵从、软件许可、应用可靠性、数据备份以及业务回退机制等控制策略与程序问题; 而在 “外部云”环境下,企业传统的控制策略与程序不再适用,内部控制将由静态控制转变为动态控制,由传统的针对企业内部的局部控制转变为对信息全生命周期的控制,从控制财务活动到企业整个资源和业务流程的控制,从单纯的控制活动到对活动、环境、程序、风险、制度等要素的综合控制,从事后定期的监督到实时控制与反馈相结合,从对结果的控制转变为对过程的控制。

其次,云创新使风险控制活动的难度随所依赖的云服务复杂程度而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从技术层面看,云创新所采用的位于云平台底层的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 S) 模式( 一种基于内部云的解决方案) 的可管理程度最高,固有风险最小,控制活动相对有效; 位于中间层的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Paa S) 模式的可管理程度和固有风险次之; 而位于最高层的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 S) 模式( 一种基于外部云的解决方案) 的可管理程度最低,固有风险最大,控制活动的效能最低。如图2 所示。

3. 4 对信息沟通要素的影响

信息和沟通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按某种形式辨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有效沟通,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的过程[17]。

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离不开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云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全时空的资源整合创新,这种特性要求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将以一种更加顺畅、高效的形式出现。如海尔公司的 “人单合一”模式,营销人员在一线与客户进行沟通,发掘用户需求,利用Facebook、邮件等,将用户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内在营销部门、运输部门、产品组装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之间传递,企业内部各环节马上提供支持,全流程协同起来,以最快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图3 所示。显然,这种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逐级汇报、领导决策逐层批转下达,使企业实现了内部各工序之间协同的零距离、组织与外部用户沟通的零距离,确保用户需求( 信息) 在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高效传递[22]。

3. 5 对监督要素的影响

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既与其它要素共同作用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同时又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它是对控制的再控制[23]。

首先,云创新使传统的基于信息流处理的监督功能不再完全起作用。传统环境下,企业通过职责分离程序将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控制职责,如将某个业务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交易授权、在会计记录中记录交易、审核这些交易、维护和保管交易记录等,但云创新模式下,上述许多职责分离的岗位和程序将由云服务商负责完成[23]。这种特性使传统环境下对信息流处理进行监督的功能不再完全起作用,从而给监督活动的有效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云计算给审计证据的获取带来影响。一方面,作为审计证据的数据在云中通常处在云服务商和其他客户数据共享的环境中,云服务商提供的证据有可能无法完全使用,也可能使证据的可用性、可信性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云创新会给审计人员的调查取证带来不少困难,因为云环境下多个企业客户的日志记录和数据可能被存放在同一地点,如果企业不能在相关合作协议中对支持特定形式的审计调查进行事先约定,那么审计人员依靠传统方法搜集证据将是不可能的,也就更谈不上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24]。

4 云创新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4. 1 控制环境要素的应对策略

首先,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由前述分析可见,云创新使控制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原有的内部控制不再完全适用,为此,企业必须进行观念创新,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思想束缚,并根据云创新的特点,从整体上思考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完善云创新管理机制,改变片面追求利润的经营理念,着力营造有利于云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广泛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让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所有员工了解并认识到云创新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新特点,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并以此对全体员工的行为形成约束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最终固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

再次,塑造适合云创新需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在实施云创新前,企业一定要认真分析、梳理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否能有效支撑云创新的实施,如:云创新与企业组织目标是否一致? 云创新将对现有内部控制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是否制定了有效的程序对云创新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监管? 是否构建了恰当的云创新驱动机制( 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 以吸引众多有创造力的个体参与,并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创造力? 员工的能力是否胜任?现有IT部署模式与云创新环境要求是否相匹配?等等。

4. 2 风险评估要素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业务培训,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员工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为此,企业要对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所有员工进行云创新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研讨、交流和观摩等,让所有员工了解并认识到云创新对企业内部控制可能造成的影响,知晓云创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环节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为风险评估的实施奠定基础。

其次,完善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企业要重点关注云创新模式下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财务状况等因素,包括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组织机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与云创新模式运行机制的匹配情况,并对上述众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对云创新过程中信息流从产生、传输、存储、使用、隐私处理等诸多环节,以及企业现有信息系统与云环境的融合、内部云数据向外部云数据迁移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

再次,加强对外部风险要素的评估。通过现场走访、咨询使用云服务的企业等形式,对云服务商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云服务商服务器的部署等进行了解,以避免知识产权法律纠纷; 通过咨询业界专家,对云服务商的人力资源、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服务能力等进行了解,对云服务商的云用户数据隐私管理机制进行科学性评价,以避免由于选择云服务商不当造成的风险。

4. 3 控制活动要素的应对策略

首先,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在制度层面,除了要遵从传统的授权分责、监督制约、安全谨慎等内部控制规范外,还要建立业务系统的安全保密制度和机制,有效控制业务系统在运行、维护、访问与变更、输入与输出等环节的数据存储与访问控制安全; 此外,要制定恰当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有效的数据分类政策,特别的,针对那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涉及核心知识产权或非常敏感的信息,在做好各项访问控制之前,应审慎向 “云”端迁移。

其次,慎重选择云服务商。为应对选择云服务不当造成的风险,实践中,尽量选择可信度高、通过第三方认证的云服务商,以降低由于云服务商经营不善而带来的风险。第三方认证是业界对云服务商综合服务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肯定,也是考察云服务商实力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比如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公告SAS70 ( Statement on Auditing Standards Number 70) 就是一个对服务性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相关的认证标准。就国外实践情况看,通过SAS70 认证的云服务商,可保证其在法律法规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符合当前企业云创新的安全要求[25]。

再次,妥善处理好企业与云创新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云创新模式下,许多有价值的创意、产品往往来自大众参与者,企业需要妥善处理好与创新参与者的利益关系,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实践过程中,苹果应用商店( App Store) 的许可合同模式是一个可参考的范式。苹果公司通过许可合同向参与云创新的开发商提供应用软件编程接口规范,约定为App Store开发的应用软件只能在该平台上供终端用户下载; 而开发者享有定价权,苹果公司通过App Store平台帮助开发者营销产品,获得的收益按照3∶ 7 分成[26]。这种模式既保护了苹果公司自身的利益,又维护了大众参与者的权益,有效避免了法律纠纷,实现了企业与创新参与者的双赢。

4. 4 信息沟通要素的应对策略

首先,建立企业内部非正式沟通机制。云创新使信息沟通更加顺畅、高效,但现代社会,员工思想丰富、信息来源渠道繁多,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正规渠道难以获得,而通过非正式沟通则比较容易获取,因此,企业要建立内部非正式沟通机制,通过搭建内部网络论坛、博客等,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社团、沙龙等形式,关注员工的利益诉求或对企业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内部控制工作更好地开展。

其次,加强与外部信息的沟通。运用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内的多种智能设备,通过搜索引擎、邮件系统、社交媒体等多种工具进行信息沟通,确保企业与创新参与者之间信息传递的高效、畅通; 通过网站、现场走访等形式,加强对云服务商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如公开披露信息、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报告、行业期刊及其他使用云服务企业发布的消息等,使企业能及时了解云服务商内部控制实施状况、数据处理规则、以及风险管理计划等信息,避免由于云服务商与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的风险。

4. 5 监督要素的应对策略

首先,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企业要对云创新所涉及到的各类岗位、人员明确职责与分工,并对全体员工的履职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与云创新相关的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对关键岗位实施重点跟踪,以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通过聘请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士,对云创新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其次,加大对信息系统日志的审查力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云计算系统日志,记录包括用户ID、操作日期及时间、操作内容、操作是否成功等信息,并对这些日志定期审核,确保云创新环境下用户活动日志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云创新环境下生成的各类系统日志备份到专用日志服务器或安全介质内,确保云用户活动日志的完整性,为实施持续监督创造条件。

5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框架 篇2

确立和分析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

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

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的提出

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构成细胞和命脉,推动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巨大的企业信息化市场中也汇聚着行业主管、企业IT厂商和合作伙伴的多方关注,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政府、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困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企业信息化亟待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

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4月,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计算机世界研究中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进行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开展企业信息化深层次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题。例如,不同规模、处于不同信息化实施阶段的企业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应该达到的水平、与成功企业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等。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将推进工作中的各种要素加以提炼,形成可以量化的核心要素,进而帮助和引导企业对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针对性。研究的最终成果在于提炼出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要素,形成基本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指导性建议,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偏差。构成要素的主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革命性工程,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力图涵盖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既有战略层次的要素,也有管理层次、操作层次的要素;既有衡量财务性能的要素,又有衡量技术、管理的要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较为抽象的一级要素,又有非常具体的二级、三级要素。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体系结构,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全面的指导。其中五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认知与推动、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以及对于企业信息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们各自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认知与推动:其中包括企业各层领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相应的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基础、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其中包括企业信息化总体投入状况、企业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及每年增长状况、投入资金在不同项目中的分配状况以及企业信息化投资所带来的效益。

制造全过程信息化:其中包括标准与信息编码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产品管理、数据仓库及其应用、产品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生产制造系统及其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 其中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及其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及其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及其应用、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及其应用及电子商务应用状况。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国际发展环境、国家信息化政策和经济环境、行业信息化环境及关联企业信息化发展等其他环境因素。

构成要素的行业适用性

企业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推进信息化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国企业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至少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型,包括离散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企业、混合型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及服务型企业。其中,离散型制造企业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玩具生产等行业;流程型制造企业包括化工、钢铁、医药、造纸等行业;混合型制造企业包括兼具离散型和流程型特征的制造企业;商品流通型企业及项目管理型企业(如建筑业)的生产过程及管理模式与制造业存在较大差异,其信息化关注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以离散型制造企业为例,它遵循着产品本身的生产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从专业的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装配到产品分销至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制造——销售——服务体系结构。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从企业信息化投入方面分析,各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看,制造行业比较重视硬件(含自动化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投入。随着几年来持续地投入,针对低端应用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已经趋缓,但依然有10%的企业其信息化重点放在了硬件设备的添置和升级方面。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在软件方面的投资比例也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目前约为40%左右。

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主体——企业而言,在选购信息系统时应该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从企业生产流程特点入手,分清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本质和流程脉络,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斯达作为传统行业的下游企业和流程型制造企业,其核心能力就是制造能力,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成本的控制并保证按订单交货,因而成本控制和管控一体化在斯达的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联想和海尔作为IT、家电行业的上游企业和离散型企业,相对来说更加关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注重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和推动以订单流为中心的供应链同步工程。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提供商——IT合作伙伴来说,由于企业在生产及管理流程上存在很大差异,用一套ERP系统服务于所有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无论从管理学还是方法学的角度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正确对待行业的差异性,是国内每一个ERP产品提供商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课题组在研究初期已深刻意识到,行业差异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以往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60%~70%的高失败率曾经让企业裹足不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IT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核心业务了解不够,任何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包治百病。

有鉴于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的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也应该根据企业核心业务和工艺流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避免因为面面俱到,反而造成顾此失彼的问题产生,仅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阐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其构成的核心要素,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提供指导性框架。当然,各级核心要素也为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参照。即使在制造行业中,由于流程型、离散型和混合型企业的制造流程和工艺大相径庭,因此构成要素在具体指导某类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其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

相关背景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过程与方法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涉及电子信息制造、钢铁制造、化工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烟草制造、航天制造、轻工制造(造纸)、纺织制造等多个细分制造行业,基本体现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全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先后邀请多达近30位专家参与其中,不同类型的专家包括国家信息化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原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行业信息中心、相关学者以及各大企业主管信息化工作的一把手,他们之中不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程院士、教授、高工等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资深研究人士。邀请的企业专家均为部委信息化试点及推进代表,如宝钢、斯达、联想、长虹、一汽、海尔、二汽、安彩高科、广西柳工、精纬纺机、红河卷烟……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集合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并经过了许多企业信息化实际案例的检验,达到了寻找企业信息化内在规律的根本目的,并通过诸多的核心构成要素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和培训工作整体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资料收集及初期预研工作 历时1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对于目前已有的企业信息化研究体系进行研究、对当前企业信息化的资料进行了解和吸收,同时走访专家、学者和行业信息化主管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形成初步认识。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工作 历时4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三轮专家调查及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座谈、专家座谈、行业和企业座谈等小型座谈会。这期间课题组明确了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基本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框架体系。2002年11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并联合原国家经贸委、科学技术部在北京召开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高层研讨会,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应用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阶段 历时5个月时间,课题组开展了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应用的抽样研究工作,选取处于不同信息化建设阶段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研究。针对各行业的特点,与各行业信息中心联合研究制订出各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并以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结合各行业要素进行案例分析。目前已系统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化工行业和钢铁的应用研究工作,随后还将展开更多行业的应用研究工作,为更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篇3

一、内部控制要素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这与COSO报告中规定的五要素基本相同。

(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所有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包括了以下要素:

树立企业员工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诚信的理念;

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注重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经营管理者的独立性,注意他们的学历和技术职称,不定期的提高检查他们参与和监督活动的频率,规范他们行为举止;

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风格;企业的组织结构.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一般认为是由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所构成,价值链的风险来源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要能引导管理者和员工将关注点集中在那些可变的关键要素,并为不同价值链提供有效的连接。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要寻找关键控制点。施工企业根据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可对招投标、物资设备采购、施工预算、安全质量、资金等环节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获取的内外部的信息,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流、沟通,使各级人员了解自已的职责和责任并执行其职责。施工企业的信息沟通包括外部沟通和内部沟通。

外部沟通要求企业要及时获取外部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保证各级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得到足够的信息,做出决策。和其他的经营主体一样,施工企业在市场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的企业共同发展。这就是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

(五)监督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执行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提交检查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提交检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构建施工企业稳定和谐的控制环境在施工企业的具体操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一是在企业全范围内强调内控体系与建设现代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紧密联系。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首先是管理人员的理念的转变,企业通过组织培训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理念。在由管理人员分层分部向施工项目部,施工班组传达。以书面形式形成规章制度。做到“奖惩分明”,管理人员要起带头表率作用。

二是任用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核上,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考虑个人综合素质个人能力水平“优胜劣汰”。杜绝在自己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不作为现象。如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的管理目标,控制内容,业务流程等要有充分的了解。

三是企业领导机构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应对内控体系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要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提高意见的落实率。

(二)构建安全稳定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持续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从源头和过程对风险进行控制、评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追求企业持续“得到控制”,企业需要构筑灵敏的信息系统与监控系统,对工程承揽的投标风险、业主履约支付风险、原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资金风险、安全质量风险、合同诉讼风险等企业所承担的各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和专业方法分析各种分析各种风险的发生几率,分析各种风险量包括可能发生的工期损失,费用损失,以及对工程质量、功能和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几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结合企业的风险可接受程度,通过制定相关的内控指标体系,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企业内部制还应是一个能动的驾御、监测和推动系统,它不仅是面向过去实际过程的反馈型控制,也应该包括面向未来的前馈控制和过程控制;不只是简单的规避风险,更着眼于科学风险管理,重视通过业务发展降低风险;不仅要重视现行会计上已确认和计量的资产,更要关注人力资本、管理团队、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客户资源、企业文化和品牌与商誉等性产企业发展和控活动中重要用。

(三)构建严密的内控体系,规范与完善各主要控制活动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即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生产的单件性、施工生产的长期性和施工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施工企业管理目前正处在不断研究不断探索阶段,企业所属项目的性质和特点等差异很大,因此,管理理论和方法也是不断变化。施工企业的效益主要取决于施工项目的效益,这就决定了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就是要应充分理解和熟悉项目业务链流程,针对工作地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充分利用项目评估,合理确定项目成本管理考核标准,引人项目经理竞聘机制,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竞聘承诺,在项目实施之前就能大致掌控其收益状况。

(四)构建施工企业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渠道 按照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储存传递与应用进行管理。

施工信息管理目标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为预测未来和进行正确的抉择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从而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能。

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和间接形成的各种数据、表格、图纸、文字影像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应用。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项目范围内的全部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并及时整理,将信息准确完整地传递给使用部门和人员。

二是要完成对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采用编目管理建立存档,保证制度的执行。对市场信息表、新材料、机械设备、新工艺等通过及时反映市场动态,包括对自然信息的了解,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收集整理工程概况信息和相关施工信息,对工程名称、相关单位合同信息、施工记录进度与成本计划、竣工检验等进行汇总以便参考。

三是企业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要了解内部控制的制度,做到各司其职,并及时对信息上报下传,保持充分的沟通,健全防范措施。

(五)构建施工企业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控系统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强化内控监督机构,保证信息真实合法,沟通顺畅。良好的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措施和手段。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包括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保障资产安全以及业绩效考评等多种措施。控制手段要能激励管理者和员工将精力集中于那些可变的关键要素,并为不同价值链提供有效的连接。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要寻找关键控制点。

施工企业根据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可对招投标、物资设备采购、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法律事务、资金等环节分别设计控制活动。还应注意将财务和非财务控制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来克服控制中的盲点和避免控制漏洞的出现。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只有施行切实可靠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内部监督中的作用,内部审计既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控制有效,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督促执行内部控制。一方面管理者应持续监督工作人员在日常下作中能否及时获得能够判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执行情况的信息,比较外部反映与公司内部信息的反映是否吻合,定期核对财务系统数据与实物资产,检查有无落实内外部审计师提出的改善措施等;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中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和各个职能部门所从事的各种业务行为进行独立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宜霞、舒惠好:《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心合:《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导读》,大连出版社2008年版。

[3]彭文兵、马新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玉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完善》,《财会通讯》2008年第12期。

高炉框架的整体计算分析 篇4

关键词:高炉框架,整体计算

一、前言

在高炉工程的设计中, 结构专业设计的核心是高炉本体, 而在高炉本体的设计中, 炉体、炉顶框架是设计的重点部分。炉体、炉顶框架合理设计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关键。以前由于计算手段受限, 炉体、炉顶框架的计算只能分段进行, 致使计算误差较大, 也不能完整反映出整个炉体、炉顶框架的工作状况, 设计是半经验半计算分析的结果。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 现已能够对炉体、炉顶框架进行完整的分析。

本文从工程实例出发, 全面介绍了高炉炉体、炉顶框架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 从荷载入手, 采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程序, 对炉体、炉顶框架进行一阶分析, 调整杆件截面大小, 控制各层间和顶点位移。从计算结果来看, 完整反映出了炉体、炉顶框架的变形曲线, 与以前设计的大型高炉相比, 方案明显优化, 节省钢材,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SAP2000是一个应用有限元法的计算程序。有限元法是将结构离散成有限个单元, 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节点位移及节点应力, 配合一定的强度破坏准则来分析判断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

二、高炉框架体系简介

高炉框架包括炉体框架和炉顶框架, 其中炉体框架又分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 (见图1-2) 。本文中标高2.400-27.200m的框架为下部框架, 标高为27.200-44.300m的框架为上部框架, 标高为44.300-85.160的框架为炉顶框架。下部框架的梁柱一般均采用箱型截面;上部框架的柱采用箱型截面, 除44.300标高的0°、180°侧的梁采用箱型截面外, 其余的梁和支撑均采用工字型截面;炉顶框架柱采用箱型截面, 梁采用箱型或者工字形截面。炉体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炉顶框架和炉体上部框架之间均采用铰接连接。

三、框架荷载

炉体框架是高炉系统构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支承与高炉冶炼有关煤气管道 (含导出管、上升管和下降管) 、热风围管、料罐、上料通廊、炉顶检修吊车荷载、炉体及炉顶各层平台等荷载, 而且还承受炉体四周的出铁场平台荷载、出铁场厂房屋盖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和一般的高炉不同的是, 本工程设置了一个标高为8.000m的平台, 用以支承风口平台柱子、出铁主沟和泥炮荷载。上述荷载的永久荷载主要指建 (构) 筑物的自重、设备重、煤气管道, 热风围管的喷涂料、出铁场部分砂垫层及铺砖等。炉体空间框架荷载作用示意见图2。

四、内力分析方法

高炉框架由于冶炼工艺的需要结构形式和荷载分布比一般的钢框架结构复杂得多, 所以平面简化计算不能真实的反应结构受力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有限元理论分析计算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目前国内已开发出不少应用软件, 如PKPM、TBSA、3D3S、SAP2000以及国外研制的MARC、ANSYS、NASTRAN等有限元程序。

根据相关工程实例和相关文献, 高炉框架的计算采用一阶弹性方法计算足以满足工程设计精度的要求, 一阶弹性方法即分析中不关心结构的变形过程, 不考虑结构位移对内力产生的影响, 按未变形的结构建立平衡条件。在框架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时, 柱的有效计算长度是按框架的失稳类型, 采用弹性稳定理论得到的柱的计算长度l0=µl (µ为柱计算长度系数, l为柱的几何长度) 来解决框架平面内的稳定问题。

本工程采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一阶分析。

五、荷载效应及杆件计算

1、高炉框架荷载效应 (杆件内力) 组合设计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γG一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一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其中γ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GK一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K一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一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

n一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1)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 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x、My一绕x轴和绕Y轴的弯矩 (对工字形截面:x轴为强轴, Y轴为弱轴) ;

Wnx、Wny一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

f一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取γx=γy=1.05

对Q345钢, 当厚度≤36mm时, 取f=290 N/mm2。:当厚度为37~50mm, 取f=290N/mm2。

(2)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 其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一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

S一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一毛截面惯性矩;

tw一腹扳厚度;

fv一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对Q345钢, 当厚度≤36mm时, 取fv=170N/mm2;

当厚度为37~50mm, 取fv=155 N/mm2。

(3) 组合梁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 若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剪应力, 其折算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σ、τ一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同时产生的正应力、剪应力, τ应按公式 (2—1) 计算,

式中In-梁净截面惯性矩;

y1-计算点至梁中和轴的距离。

3、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1) 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一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

An一净截面面积。

(2)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ϕ一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y一钢材的屈服强度;对Q345钢取fy=345N/mm 2:

E一钢材的弹性模量为206x103N/mm2:

λ一杆件的长细比:

(3) 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的拉弯杆件和压弯构件, 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N+Mx+My≤f AnγxWnxγyWny

式中N-轴心压力;

Mx、My-绕x轴和绕y轴的弯矩;

An-净截面面积;

Wnx、Wny-对x轴和对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

γx、γ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取1.05。

(4) 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箱形截面的压弯构件, 其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ϕx、ϕy-对强轴和弱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ϕ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α1=0.65, α2=0.965, α3=0.300

l-杆件的几何长度;

E-钢材弹性模量为:206x103N/mm2;

fy-钢材的屈服强度 (或) 屈服点, 对Q345钢取fy=345N/mm2

ϕbx、ϕby-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系数:对箱型截面,

Mx、My-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对强轴和弱轴的最大弯矩;

W1x、W1y-对强轴和弱轴的毛截面抵抗矩;

βtx、βty、βmx、βmy-等效弯矩系数, 均取1.0。

六、计算结果分析

1、变形

通过计算结果分析, 从变形结果看, 变形比较协调。最大的变形发生在炉顶框架标高85.160处。下表给出比较典型的两种工况下的变形值。 (第一种工况S=1.2 (SG+SQ) +1.3γEh SEhk中, 活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没有折减, 是因为活荷载多数是设备实际运行发生的荷载, 检修活荷载很少, 所以不予折减) 。

上表仅列出几个控制点的位移。对于框架允许的变形值, 规范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地震组合作用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上仅给出了层间位移的限制:即层间位移不大于h/300 (h为层高) , 从上表看均满足。各梁的挠度也能满足要求。

2、强度

SG:恒荷载作用的荷载效应标准值;

SQ:活荷载作用的荷载效应标准值;

SW:风荷载作用的荷载效应标准值;

Sehk: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标准值。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篇5

关键词: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非线性动力分析;临界倒塌状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

结构超强系数是结构的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的比值,它反映了结构储备强度的大小.历次震害表明,结构超强的存在是结构在大于其设计地震作用的强震作用下不发生倒塌的一个重要因素[1].美国的NEHRP[2]推荐条文给出了不同结构体系的超强系数建议值(FEMA-750);欧洲规范EC8[3]对所有的结构首先考虑了保守的结构超强系数1.5,然后又通过超静定系数αu/α1 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结构由于超静定程度差异引起的结构超强的差异;新西兰荷载标准NZS[4]中的结构性能系数SP 相当于结构超强系数的倒数,取值等于0.67,相当于统一考虑了1.5 的结构超强系数.各国规范规定的结构超强系数最低限值主要是依靠工程经验确定的,之间有较大差别,但总体来说,对于低延性的结构规定的限值要高于高延性结构.国外很多学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类结构体系的超强系数展开了系统深入地研究[5-6],并给出了结构整体超强系数的建议取值.

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对结构的超强性能作明确的考虑,CECS 160-2004《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7]虽然给出了25类结构体系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建议值,但是并没有对结构超强系数的规定,只是在条文说明中介绍了结构超强的概念.中国学者[8-9]对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超强能力进行了分析,建议抗震规范应该考虑结构整体超强的影响.

总体来说,结构超强系数的大小随着结构类型、设防分区、设计延性等级和结构高度(或结构周期)等的变化表现出较大的离散性,而且分析结果还和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采用的结构失效判别准则等有关,结构超强的量化难度比较大.为了在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更合理地考虑结构超强的影响,并考虑动力效应对结构整体超强系数的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工作.

严格按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设计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采用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所设计典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得到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

1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定义

结构整体超强系数示意图如图1所示.结构整体超强系数定义为:

结构整体的超强来源于以下因素:材料自身的超强、抗力分项系数、规范的构造措施、非结构构件的参与、结构的冗余度、内力重分布的影响等等.FEMA-450 的条文说明中将结构整体超强的原因归结为设计超强、材料超强和结构体系超强3个方面.

本文采用结构整体超强系数作为结构抗震能力参数,根据结构达到某一破坏等级的最大反应,得到结构抗震能力所对应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

根据中国现行抗震规范给出的结构极限变形状态[10],将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0.02时得到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定义为其“临界倒塌状态”能力值.

采用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直到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0.02时,画出结构动力基底剪力与结构顶层最大位移的关系曲线,得到结构的最大非线性基底剪力Vy,从而计算出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

2有限元建模与地震动选取

2.1结构的设计与有限元建模

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考虑Ⅵ度,Ⅶ度,Ⅷ度设防烈度,分别设计了3层、5层、8层、10层、12层、16层总共17栋RC框架结构.

结构的平面均相同,如图2(a)所示,结构立面均为规则框架结构,立面图以5层结构为例如图2(b)所示.底层层高3.9 m,以上各层层高3.3 m.楼面活荷载取2.0 kN/m2,屋面活荷载取0.5 kN/m2.地表粗糙类别为C类,土质中硬;基本风压为0.45 kN/m2,基本雪压0.25 kN/m2.钢筋类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300.结构编号原则为:F为框架(frame),第1个数字表示楼层数,第2个数字表示设计基本烈度情况:1~3依次对应设防烈度为:Ⅵ度,Ⅶ度,Ⅷ度,例如,F81表示8层Ⅵ度设防框架结构.结构梁、柱尺寸和结构基本周期见参考文献[11].

2.2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为了研究不同地震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修正后的PEER强震数据库[12],根据地震事件参数和地震动参数进行了地震动记录的选择,力求在较宽的震级Mw(震中距R范围内)选取地震动,不考虑具有特殊性质的近断层地震动.本文在4个MwR条带中选取地震动,这4个选取条带包括:SMSR(5.8

3结构OpenSees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清华大学叶列平等人于2011年先后进行了RC柱和RC框架结构的拟静力倒塌试验,具体试验数据见http://www.collapseprevention.net/,并在全国范围邀请研究人员参与预测.作者及所在课题组参与了该次试验的模拟竞赛[14],模拟时采用了与本文有限元模型一致的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如图4(a)所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如图4(b)所示.

由图4可知,基于文中建模原则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结构整体的滞回性能.但是,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需要通过更为精细化的有限元建模解决,如考虑结构节点的滞回特性等.

4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分析方法及流程

4.1基于非线性动力法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

分析

采用非线性增量动力(Increment Dynamic Analysis, IDA)分析方法,通过将每条地震动记录不断调幅来逐步增大其强度,直到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0.02,分析得到结构的最大非线性基底剪力Vy,将其和结构设计强度Vd相比,可以得到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1)首先采用非线性IDA分析,直到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0.02;

2)根据IDA分析结果,画出结构动力基底剪力与结构顶层最大位移的关系曲线,并得到结构的最大非线性基底剪力Vy;

3)根据PKPM的设计结果,提取结构第一振型的基底剪力,确定出结构设计强度Vd,从而可以得到“临界倒塌状态”时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RSC.

4.2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分析的流程

本文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研究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的实际取值情况.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分析流程如图5所示.

5算例分析

采用选取的20条地震动,将每条地震动记录通过不断调幅来逐步增大其强度,直到结构到达倒塌点,对结构进行IDA分析,部分结构的IDA曲线如

图6中不同曲线表明了同一个结构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不同.可以看出,结构倒塌谱加速度中位值随结构层数的增大而减小,而对于相同层数的结构来说,它随结构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IDA分析,分别找到每条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0.02时所对应的地震动强度(Sa0.02),得到结构动力基底剪力与结构顶层最大位移的关系曲线,得到结构最大非线性基底剪力Vy,已知结构设计力Vd,计算出“临界倒塌状态”时,结构在20条地震动作用下的20个超强系数能力值,取其中位值如图7所示.

从图7可知,分别按Ⅵ,Ⅶ和Ⅷ度设防烈度设计的结构,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中位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11.1,4.4~7.0,3.0~4.0.按最小值原则,建议取值分别为6.0,4.0,3.0以上.结构超强系数随结构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是因为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与设计地震作用的比例对结构超强系数影响很大,若保持设计地震动作用不变,增大重力荷载代表值,则结构超强系数增大;若保持重力荷载代表值不变,加大设计地震作用,则结构超强系数减小.对于层数相同而设防烈度不同的结构,其整体超强系数都随设防烈度的增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当设防烈度低时,设计中主要由重力荷载和风荷载来控制.

6静力方法与动力方法的对比分析

将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得到的超强系数能力值,和采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得到的17个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11]相比较,其比值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分别按Ⅵ,Ⅶ,Ⅷ度设防烈度设计的不同层数的结构,此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2.2,1.2~1.9,1.1~1.5,其中位值分别为1.8,1.6,1.3.动力分析结果能够反映真实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和动力分析结果相比,静力分析结果低估了结构强度,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偏小.动力分析和静力分析得到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都随结构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随结构层数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7结论

采用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的17个RC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得到了临界倒塌状态时,结构整体动力超强系数的能力值.按中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Ⅵ,Ⅶ和Ⅷ度RC框架结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6.0,4.0,3.0,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储备.其最低值和NEHRP2000推荐条文中给出的结构整体超强系数限值3一致.

2)动力分析结果能够反映真实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和动力分析结果相比,静力分析结果低估了结构强度,结构整体超强系数能力值偏小,但是随结构层数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参考文献

[1]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Quantificaiton of building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 (FEMAP695) [R]. Redwood CA:ATC63 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 2009.

[2]Building Seismic Safety Coucil. NEHRP recommended provisions for seismic regulations for new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S]. Washington, D C:FEMAP750,Building Seismic Safety Council, 2009.

[3]Cormte Europeen de Normalisation. Design provision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structures[S]. Bruxelles:European Prestandard ENV,2002.

[4]Standards New Zealand. Gener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design loadings for buildings (NZS 4203)[S]. Wellington:Standards New Zealand,2002.

[5]JAIN S K, NAVIN R. Seismic overstrength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995, 121(3): 580-585.

[6]MWAFY A M, ELNASHAI A S. Overstrength and force reduction factors of multistorey reinforcedconcrete buildings [J].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2002, 11: 329-351.

[7] CECS 160-2004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 [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28-29.

CECS 160-2004General principles of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Trial) [S]. 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2004: 28-29.(In Chinese)

[8]周靖, 蔡健, 方小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超强系数分析 [J]. 世界地震工程, 2007, 23(4): 227-233.

ZHOU Jing, CAI Jian, FANG Xiaodan. Seismic overstrength factor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J].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7, 23(4): 227-233. (In Chinese)

[9]黄远, 易伟建, 聂建国.考虑钢梁翼缘断裂的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7):1-6.

HUANG Yuan,YI Weijian,NIE Jianguo.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rames considering the fracture of beam bottom flanges[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12, 39(7):1-6. (In Chinese)

[10]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47.

GB 50011-2010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ding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0:47.(In Chinese)

[11]崔双双. RC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系数与综合反应修正系数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3:46-50.

CUI Shuangshuang. Research on global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 and comprehensive response modification factors of RC frame structures[D]. Harbin, School of Civil Engin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46-50. (In Chinese)

[12]PEER Strong Motion Database [M/OL]. http://peer.berkeley.edu/smcat.

[13]于晓辉, 吕大刚. 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10): 8-14.

YU Xiaohui, LV Dagang. Seismic collapse fragility analysis considering structural uncertaintie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2, 33(10): 8-14. (In Chinese)

产业活动路径分析的整体框架构建 篇6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 最初的结构性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1]。就产业活动而言, 某种产业发展路子一旦进入锁定状态, 要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 因此产业路径分析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只有放在一个全面的框架中, 对路径的研究才能获得精确的定位。本文意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展开一幅世界产业活动的整体地图, 以便于在分析具体的一国或一地产业时能够按图索骥。只有在整体研究中, 才可能得知部分研究的不足。只有具备全局眼光, 产业路径研究才不会受到局限。因此在关注具体产业路径的同时, 应该建立起产业活动路径研究的一般性整体框架。在某一时期, 一国或者一个区域存在着多种产业, 有的产业在兴起, 有的产业在衰落;有的产业建立起了自身发展的基础, 有的产业还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大力扶持;有的产业在某一地区渐渐过剩, 有的产业发展却又相对不足, 因而对于某地产业而言, 各种可行路径并存, 找出有利于具体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重要, 切不可千篇一律。大至一国或者一个区域的产业规划, 小至一个企业的产业发展路子, 并不仅仅需要关注成长型产业, 同时也要关注维持型和衰退型产业, 因为这些产业都是整体经济或者整个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处理不同产业发展有利于强化整体产业或者整体企业经营的效果。

2 产业活动路径相关文献述评

具体产业活动路径的研究充斥在各类有关产业的文献之中, 研究者给出了各种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子。打开中国期刊网, 在有关产业活动路径的研究中, 国内注意得最多的专题包括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注意得较多的专题包括产业融合和产业承接, 仅引起一般关注的为产业引进、产业扩张和产业替代, 没能引起注意的为产业维持、产业寄生、产业死亡和综合路径研究 (见表1) 。各种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都有利于经济的进步, 全面的视角关系到所有门类产业潜力的发挥。本文的研究希望促进研究者和产业规划者全面地看待产业发展问题。

在具体文献的通览中, 笔者又发现了现有产业路径研究中的以下不足: (1) 产业引进和产业承接没有分开。产业承接是指发达国投资商把产业资本投到发展中东道国, 东道国只是进行产业接收而已,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种被动的产业活动。产业引进是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发达国家引进产业, 是一种主动的战略型产业活动。产业承接更多地体现以环境换产业, 产业引进更多地体现以产业换环境。在进行区域产业研究和规划时有必要将产业引进和产业承接区分开。 (2) 对产业衰落的研究较为简单。在实践中产业衰落不可避免, 但产业的退出、死亡或者转化存在着多种路径, 这些路径能够为后产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详细讨论产业衰落阶段的多种路径如产业替代、产业寄生、产业死亡、产业融合。 (3) 对产业扩张的研究不够和存有偏见。国内对产业扩张的研究更多注意到其重复建设, “一哄上马”的负面效应。没关注产业扩张同样壮大了一国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个产业只有规模上去了, 有了量的变化, 才可能有质的进步和突破。因此简单拷贝, 重复建设和模仿并非一无是处。近年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经常论及技术扩散, 产业扩张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扩散和产业扩散的过程。 (4) 对产业维持的研究不够。实践中很多产业千百年来都是依靠产业维持而生存的, 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即使对于新兴的高技术产业, 产业维持也有一定的有效期。创新需要成本, 产业维持能够延长利益收割期。 (5) 对产业路径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理清框架, 避免歧义。比如在研究中产业扩张被用于多种场合, 有时指国际贸易的对外投资, 有时指产业转移, 有时指产业的本地扩张, 有必要对之冠以合适的定义。又如对产业引进和产业承接的区分能够增强产业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意义。 (6) 对产业发展路径的整体框架至今没有形成。在具体产业研究和规划中, 产业发展思路往往见木不见林, 强调某些产业却又忽视某些产业, 没有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的协同, 没有考虑到产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研究希望在弥补以上不足方面作些有益探索。

3 产业活动路径整体框架构建

3.1 产业承接

产业承接在以往研究中获得了相当关注, 归纳起来, 目前中国在产业承接中应注意: (1) 关键产业的保护与限制。对于某些关键产业, 如通讯、邮政、金融、大众传媒等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应予以适当保护, 制定合理政策防止国外资本特别是跨国企业对这些行业的垄断和控制。 (2) 传统产业的提升与改造。对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市场前景尚好的传统产业, 应着力引人国际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予以改造和提高。这类传统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玩具、陶瓷、建材、塑料、轻型机械等。 (3) 新兴产业的培植与创新。区域经济要进一步发展, 必须扶植作为未来优势产业的新兴产业, 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应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 以及物流、咨询、教育、旅游、体育、文化、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 特别是应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龙头,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促进产业全面升级[2]。 (4) 把握好产业承接的技术能力培育主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政府和企业不应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的规模, 而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现实困境和潜在威胁。

3.2 产业引进

产业引进是一种主动型的产业发展路子。一国或者地区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 制定倾向性的政策和创造特殊的条件, 以扶持本地的战略型产业。目前, 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 以及为了改变外资过于偏向制造业而不利于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我国加大了外资利用中的引进导向比重, 相应减少了被动承接的比重。具体而言, (1) 加强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引进, 相对降低对一般工业的引进; (2) 加强重加工业的引进, 相应减少消费品工业的引进; (3) 加强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 相应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引进。 (4) 特别加强我国尚处于薄弱环节的一些第三产业的引进。我国以往引进的服务业多集中于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对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引进较少[3] (。我国在许多急待引进产业领域中, 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紧缺且融资渠道狭窄、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链不完整, 产业引进能够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即使对于我国已经有优势的部门, 通过强化竞争, 加速世界性产业集聚, 产业引进仍将有利于我国整体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我国垄断性行业, 产业引进能够带来鲶鱼效应, 提升我国的产业活力和创新能力。

3.3 产业扩张

许多文献中提及的产业扩张与对外投资有关。如“边际产业扩张论”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 (Kojima) 在对日本与其它发达国家 (主要是美国) 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时, 运用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及比较利润理论, 于1977 年提出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所讲的产业扩张仅指产业在本区域经历培育阶段后的发展和扩张。产业扩张既有技术已有一定能力具备进一步发展基础, 已有模式不断扩散的内在动因, 又有产业集聚和集中的外在动因。比如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步伐的加快, 我国产业大规模加速扩张已是势在必然。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使得产业扩张, 无论是内涵式还是外延式, 都必然涉及到产业规模扩大问题。产业扩张与市场的梯度扩张, 产业的梯度推进紧密机关。所谓梯度推进, 是指市场和产业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有序转移和递进的运动状态。它表明, 一方面, 不同地区的产业或市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得到同样水平或规模的发展, 只能顺经济大势依次推进, 另一方面, 即使是同一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产业、市场也需要进行梯次升级和换代。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内在经济规律。市场的梯度扩张主要表现在, 任何一个地区或企业在异地尤其是次发达地区的市场开拓、占领和扩张, 都不可能以同类产品、规模维持一种“恒态”。 当一轮大规模的市场扩张进入到高涨时, 如果没有新产品群的“注入”和新的市场进入策略或模式的引入, 那么原来的市场占有结构必然会发生调整, 被其他地区或产品的“挤入”而被迫压缩并逐步退出。反之, 如果该地区能利用原有的市场推广网络和品牌优势, 及时提升市场上主导产品的层次, 则会维持持续的扩张优势[4]。

3.4 产业升级

国外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源于格雷菲等人所做的东亚服装产业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 在更为普遍升级方式研究中, 学者从自主设计和加工ODM到OBM自主品牌生产OBM之间的升级应该归结为功能性升级, 也就是进入了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或者从产业的等级体系中剥离那些低附加值环节。从此产业升级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产品发展、物流系统和客户管理等诸多产业环节, 也由此又提出了产业升级中产品升级和工艺流程等产业升级的概念[5]。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趋势[6]。根据资源能力基础理论,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发展中被利用的能力和资源本身素质的提高, 以及资源和能力利用水平的提高[7]。

3.5 产业维持

当产业创新能力不强, 但当地提供了现有技术水平下产业发展的环境, 如劳动力供给或者市场, 产业在当地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目前中国大陆的很大一部分产业发展即属于此种, 很多并不具备技术优势的产业在中国存在了几十年。它们对环境的依托包括:有的以中国的巨大市场容量为依托, 产品中特别是一些对发展中国家新颖的产品生产出来后极易为市场接受;中国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成本低, 即便是低薄的利润也能维持企业运转;有的依靠的却是庞大的既有固定资产投入, 通过资本投入构建起行业进出壁垒;有的依靠的是已过折旧年限的机器设备, 依靠低成本运行;在中国的大多数低技术水平产业都依赖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往中国沿海内外资低技术产业维持依赖的环境因素包括:当地巨大的市场、充裕的劳动力、低工资水平、低物价水平、既有固定资产壁垒、依靠已过折旧年限的生产资料低成本运行、依靠长期积累的雄厚资本。但目前, 这些低技术产业所赖以生存的沿海环境条件正在迅速恶化。

3.6 产业转移

因为产业发展不平衡及产业的梯度演进规律, 产业呈现跨区域流动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总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虽然在内在动因的研究方面还至今学术界还缺乏令人满意的答案, 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确证。翻开世界经济史, 有些国家和地区往往在一段时间发展得比别人快一些, 还有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相比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产业从先进地区转移向落后地区。产业梯度, 就是产业发展表现出的高低差、层次差。产业发展存在的高低差、层次差, 具体可以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上的高低差、层次差, 也可以说是反映在产业结构上的高低差、层次差。产业是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合。导致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重大变化的技术革命并不是在所有国家、所有地区同时发生, 其结果是该重大技术革命的发生国家、发生地区获得了率先发展, 并拉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差距。尔后该技术逐步扩散所到的相关国家和地区, 使相关地方也与那些尚未被扩散到地区的产业发展拉开差距[8]。由此形成的产业梯度导致产业不断由高位地区向低位地区转移。

3.7 产业融合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放松规制, 在具有一定的技术与产品的替代性或关联性的产业间的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 进而带来这些产业间产品的融合、市场融合, 从而导致不同产业的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化, 使传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或消失的现象[9]。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内涵的有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五个角度: (1) 技术创新论。认为是某种通用技术或通用生产过程在一系列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扩散导致了融合。产业融合的本质就是技术融合, 就是通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2) 边界模糊论。如美国学者格林斯坦和卡恩纳认为, 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3) 过程统一论。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从技术融合开始, 到业务融合, 再到市场融合这样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如根据欧洲委员会“ 绿皮书”的定义, 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 (4) 产业组织论。如日本学者植草益认为, 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产业间的壁垒, 加强各产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5) 产品 ( 产业) 创新或产业发展论。美国学者尤弗亚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国内学者厉无畏等人认为,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 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特征在于融合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10]。

3.8 产业替代

替代产业是产业演进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五种竞争理论认为, 替代品是产业内竞争强弱的五种基本作用力之一, 也是产业演化的一个基本因素。产品替代有两类, 一类是直接产品替代, 另一类是间接产品替代。直接产品替代, 即某一种产品直接取代另一种产品。如苹果计算机取代王安计算机。间接产品替代, 即由能起到相同作用的产品非直接地取代另外一些产品。如人工合成纤维取代天然布料。波特在产业结构分析中所提及的对某一产业而言的替代品的威胁, 显然是指间接替代品。替代品往往是新技术与社会新需求的产物。对于现有产业来说, 这种“替代”威胁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替代产业限制了被替代产业的潜在收益, 并可能改变被替代产业的演进路径, 使被替代产业生命周期缩短或越过生命周期的发展或成熟阶段直接进入衰退阶段[11]。例如, 1992年我国13家生产录相机的企业联合成立“华录集团”, 引进日本自动生产线, 雄心勃勃地要发展中国录相机产业。但是到了1996年, 尽管录相机产品在欧美国家需求仍然不减, 而在中国, 华录集团却彻底失败, 其原因就在于产品对录相机产品的替代。又如电脑排版取代铅字排版, 使我国原属于机械行业的印刷机械产品的市场被电子行业的打印机、复印机等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如电子行业中数字系统的问世使原来依据模拟系统生产的电视机、照相机等产品面临逐步被淘汰的危险[12]。产业间的替代程度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人们需求的日新月异而越来越强。

3.9 产业寄生

寄生现象在经济学中已有不少研究, 如 (1) 寄生营销 (ambush marketing) 。有人认为在体育赞助中, 寄生营销就是一些公司作为非正式赞助商, 却试图将自己与特定赛事联系起来以获利的一种行为。还有人认为寄生营销是指由另一公司, 通常是赞助厂商的对手, 以不向赞助活动的主人付费的方式, 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寻求与赞助活动的联系, 企图从赞助商那里挖走部分观众, 吸引到自己那里去。寄生营销有如下几个基本的特点: (1) 寄生营销的本质是不向赞助活动的主人付费, 但却寻找与赞助活动的联系。 (2) 寄生营销通常是由竞争对手发动的一种行为,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 (3) 寄生营销者希望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益[13]。 (2) 中小企业寄生。寄生是企业之间一种特殊的共生形式, 寄生企业依靠“食取”寄主企业的资本或收益而生存。中小企业利用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品牌、技术溢出和市场优势, 不失时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以视为一种寄生关系。寄生途径包括: (1) 基础设施寄生。基础设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公共资源, 包括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 如交通、运输、通讯等设施等。 (2) 品牌寄生。集群品牌, 是指把产业区位作为品牌的象征, 在一个特定区域众多产品品牌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品牌形象。集群品牌可以提高区位和集群的吸引力。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 难以承受巨额广告投入的资金成本。通过共享集群品牌, 可以使中小企业节省为建立品牌声誉而需要的巨额广告投入, 分享集群品牌所带来的市场利益。产业寄生是指由于市场限制和变化, 别的产业或行业的技术进步, 或者被其它产业的产业链整合, 在产业的组织方式上, 某些产业将失去其独立的产业主体资格, 从而附属于其它产业。产业寄生不至于使原产业的技术老化或者被废弃[14]。

3.10 产业死亡

当不具备产业创新能力, 该产业在当地的生存环境恶化, 同时也不能适应其它地方的产业环境时, 产业活动面临死亡威胁。产业衰落和死亡的例子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少, 特别是对于结构单一、区位条件较差、成本较高、特别依赖资源的区域产业, 极容易遭到整体性的淘汰[15]。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60 座, 经过近50年的开采, 目前已有20 座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产业的死亡如同人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 为防止产业死亡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震荡, 区域经济组织应尽早进行产业规划和调整, 走多元化或者产业纵深发展之路, 使当地的产业知识和产业人才不至于随着资源枯竭而老化。

3.11 产业活动路径整体演进框架的构建

产业生命周期就是产业从初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 (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 的改变过程。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 (导入期) 、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通常用一条位于以销售收入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二维空间中的具有S 型的曲线表示产业生命周期。本文在原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后发的现实情况, 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产业基础培育阶段、发展阶段、保持阶段和衰退阶段。通过将各种可行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考虑, 可得出以下图1产业活动路径的系统研究框架。

4 结语

通过把产业路径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 本文对具体产业路径的考察更加精确, 定位更加明确, 从而摒弃了以往产业路径研究中极易出现的概念混淆和研究领域模糊问题。比如对产业扩张的定义, 对产业引进和产业承接的区分。

此外, 通过整体产业活动路径的把握, 本文还发现了一些未引进足够重视的产业路径研究领域, 他们都是构成整体产业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的甚至是重要部分。由于以往对产业路径的研究囿于局部, 见木不见林, 因而很多路径研究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合法地位和在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被忽视, 被模糊, 或者被淹没了。本文提出对产业引进、产业扩张和产业替代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有关产业维持、产业寄生、产业死亡和综合路径的研究还有待研究者的重视。

将产业生命周期和各种可行产业路径选择综合起来考虑对构建区域产业或者企业战略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企业要根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动适时调整竞争战略;要根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点适时调整创新的路径和内容;要根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演变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异化情况, 及时确立可行产业路径。

整体刚度对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 篇7

关键词:框架结构,破坏机制,抗剪刚度,抗弯刚度

1 引言

框架结构由于其平面布置灵活、施工方便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多高层房屋建筑,如办公楼、教室、商场、住宅等。但是由于其整体刚度小、抗震防线少、抗倒塌能力弱、震后修复困难、修复费用高,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1]。对此,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通过“两阶段”设计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并通过“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延性措施予以保证。但是在历次地震中框架结构表现出了多种破坏现象,主要有:(1)框架柱的破坏;(2)框架梁的破坏;(3)节点的破坏;(4)填充墙的破坏;(5)楼梯的破坏等[2]。在这些破坏现象中,框架柱的破坏最多,后果也最严重,引起了众多学者和设计人员的关注,目前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现行规范对框架柱要求偏低,并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柱钢筋强度等级和强柱弱梁系数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2][3]。相对于结构而言,这些都是局部的,本文以顶点承受集中荷载的框架结构为对象研究了结构整体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对其对破坏机制的影响,并找到了影响结构整体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的因素。

2 影响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因素

众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影响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因素主要有:

2.1 材料的非线性特征

框架梁是受弯构件,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柱是压弯构件,尤其是轴压比大的柱,不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因此,梁的非线性发展比柱缓慢,加之柱铰相对集中于某层,所以柱铰出现以后迅速发展达到极限而破坏[4]。设计中需要通过“强柱弱梁”提高柱的承载力,尽量减少柱铰,或推迟柱铰出现,使框架形成有利于抗震的混合铰机制甚至梁铰机制。

2.2 柱轴压比

柱的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箍筋对柱的变形能力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柱的延性大大降低。柱随轴压比的不同可呈大偏心受压破坏和小偏心受压破坏两种形态。小偏心受压柱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受拉钢筋未屈服,延性和耗能能力较低,因此必须控制轴压比,将柱控制在大偏心受压破坏范围内。

2.3 现浇板

在框架梁两端节点附近,梁承受负弯矩,顶部的楼板受拉,楼板对梁的截面弯曲刚度影响较小;而在框架梁的跨中,梁承受正弯矩,楼板处于受压区形成T形截面梁,楼板对梁的截面刚度影响较大。设计中,一边有楼板时,将梁截面惯性矩放大1.5倍,两边有楼板时,放大2倍。历次震害表明,梁截面惯性矩放大倍数偏低,楼板的作用被低估了。

2.4 填充墙

填充墙和框架的协同变形改变了框架的受力性能,当框架发生侧向变形时,填充墙起斜压杆的作用,对框架侧向刚度有较大贡献,增大了抗地震作用[5]。填充墙的布置要合理,避免短柱出现,尽量使结构的抗剪刚度、抗弯刚度对称,以免地震时产生过大的整体扭转。由于填充墙的布置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计算时,根据填充墙的多少将纯框架的周期进行折减。实心砖墙时折减系数可取0.6~0.7,空心砖或砌块时,可取0.8~0.9,当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T1≤Tg时,不需进行周期折减。当条件允许时,填充墙可仅通过钢筋与框架柔性连接,以降低其对框架的影响[6]。

2.5 梁端钢筋实际超配量

由于多种原因,实际工程中梁端截面的实际配筋量不同程度的大于设计配筋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改变了梁柱的屈服顺序,使框架不能保持有效的竖向承载力而倒塌。

2.6 整体刚度

结构的整体刚度包括整体抗剪刚度和整体抗弯刚度,结构的最终侧移形状和破坏形态由其整体刚度决定。相对于剪切破坏而言,弯曲破坏变形、耗能、延性都较大,更有利于抗震;相对于上述因素而言,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对其破坏机制的影响更甚。

3 整体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对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机理

框架结构的总体侧移包括剪切侧移和弯曲侧移,其中剪切侧移由梁和柱的弯曲变形引起,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减小;弯曲侧移由柱的轴向变形引起,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增大。如图1所示。

框架结构的总体侧移呈剪切型、弯曲型或弯剪型与其整体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有关。本文为找到他们的影响因素,以承受顶点集中荷载F的框架为对象进行了研究。

3.1 剪切侧移的计算

设第i层结构的层间变形为δiM(上标M表示由杆件弯曲变形产生),当柱总数为S时,可得

式中,Vpi为第i层的总剪力F;为本层的抗剪总刚度,;α为刚度修正系数,与梁柱的线刚度有关,取值见表1。

各层楼板标高处侧移绝对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即

由式(1)~式(3)知,ΣD越大,侧移越小,且层间侧移由底层向上逐渐减小,呈“剪切型”。

3.2 弯曲侧移的计算

弯曲侧移可由悬臂梁法或连续化方法近似计算,忽略柱自身的抗弯刚度得第i层的侧移为

式中,为顶点集中荷载F在基础顶部引起的转角,M=FH;W为结构的抗弯刚度,W=abΣLi,Li为第i根柱到中性轴的距离;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Hi为基础顶部至第i层的高度;hi为第i层的高度。

由式(4)、式(5)知,WE越大,侧移越小,且层间侧移由底层向上逐渐增大,呈“弯曲型”。

3.3 结构的总体侧移形状

结构第i层的总体侧移为(2)+(4),即,变形形状由式(1)/式(5)决定,即

式中,li为第i根柱到中性轴的距离;α为荷载作用平面内柱的截面高度;其他参数意义同上。

由因素置换法将各因素对式(6)的影响列于表2。

柱的布置对式(6)的影响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1)当结构总宽度一定柱均匀布置时,S越大,越小,式(6)越小,即剪切侧移在总侧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小;(2)当结构总宽度一定,柱总数S一定时,式(1)一定,柱越远离中性轴,越大,式(6)越大(由式(5)减小引起),即剪切侧移在总侧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大。

4 结论

通过改变结构的整体刚度,能够改变框架的侧移形状和破坏形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的是层间高度和荷载作用平面内柱的截面高度,其次是框架柱的布置位置、框架柱总数、结构高宽比和梁柱的线刚度比。因此在改变结构的破坏机制时,可以从以上几方面入手。一般情况下,对于民用建筑,考虑到结构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层间高度和荷载作用平面内柱的截面高度变化的范围不是很大,因而最易实施的是改变框架柱的布置位置和框架柱总数。除此之外,还可以加设支撑或剪力墙来改变结构的受力性能以达到改变结构破坏机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忠,董昆,彭勃.从实际震害重新认识“强柱弱梁”[J].建筑结构,2010(7):70-73.

[2]王娜.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研究分析[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0.

[3]车轶,尤杰.中欧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设计比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49(5):758-763.

[4]蔡健,周靖,方小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评估[J].土木工程学报,2007(1):6-14.

[5]孙君,周红侠.多层框架设计心得[J].建筑工程,2009(17):292.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构建研究 篇8

一、加强内部审计,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一)加强职业组织的引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确定每年5月份为“国际内部审计关注月”,其开展这一活动的一些新观点和理论,对指导我国内部审计很有借鉴价值。我国内部审计协会要积极引导和促进我国内部审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为此一方面应积极介绍国际上跨国集团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理论经验和案例,以作为借鉴和参考的基础;另一方面应促进和推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国际交流,选派具有一定风险管理知识的内部审计人员到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学习。

(二)转变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

内部审计工作只有给企业带来价值才有意义,才能被企业的领导所重视。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并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职能侧重于服务,内部审计人员除及时、准确地向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价值。服务导向的内部审计部门积极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积极参与风险管理。

(三)吸收具有风险管理知识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要求审计人员构成中除了要有财会专家,还要有风险管理专家、技术专家、计算机专家等等。为此可实行弹性人员编制,以少数职业内部审计师为主,辅以更多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内部协审员参加。在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和审计时,可临时聘请生产、市场、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以“作业组”的方式进行审计,这样可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职业化。

(四)建立健全机构,全面提高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

针对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可以借鉴国际企业成功的做法,在董事会下设置以非执行董事为多数的内部审计委员,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双重负责,并通过内部审计章程,将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责权限、业务报告程序做出规定。这样,一方面可以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向高层管理层作出及时的报告;另一方面,不至于发生领导关系混乱的现象。

二、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市场,经营业绩不好的企业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盈利企业也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以使企业顺利地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一)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

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和风险。而对企业来说,风险与收益并存,只有高风险才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企业必须正确对待风险,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克服风险意识不足的缺陷,在正常经营期间也要提高风险意识,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开展风险意识培训

企业要积极地为实施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及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风险培训, 提高全员风险意识, 树立提前应对的理念, 进而建立一支掌握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和量化技能的风险人才队伍。在战略规划、财务预算、资本分配等管理流程中加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环节, 培养重点部门的量化分析能力。

(三)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实现风险管理的专门化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单位的利益所在,谨慎地对待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好风险的规避方案、以及应付意外事件的措施。

(四)风险的具体管理措施

1、回避风险。

对一些风险过大的方案应加以回避。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风险和效益的同步分析,然后再依据效益的大小及能实现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大小来进行综合分析,寻求收益最大而风险最小的方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2、减少风险。

对于风险无法回避的,企业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风险。因此,要求企业在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对风险大小进行估计后,运用法律手段,或是通过合同及协议等手段对风险加以规定或是约束,以减少风险到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

3、转移风险。

对于企业难以回避和减少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风险转移到其他地方。其主要措施有三种:一是套期保值交易,是指通过在期货市场在套头买卖交易,规避企业重要原材料、外汇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二是转包,企业把工程和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转包给其他企业,把部分风险分散出去。三是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可以在考虑自身财力以及经营性质的基础上,权衡应该投保的险种和缴纳的保费,以降低在风险发生时企业所受到的损失。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以其自身的经济资源去创造最大的财富,维持自身的生存及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采取谨慎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防范,及时控制和处理,使得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摘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 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进行科学的企业风险管理。而进行科学的企业风险管理, 要提高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培训, 进而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风险预警

参考文献

[1]、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2]、黄园园.《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探讨 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一、前言

在B 2B、B R M等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冲击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即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明确财务评估指标,如,收益、市场风险因素、领导人偏好、社会大众等,而后综合财务风险评估结构,发出预警信号,后依据预警信息,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方案,达到最佳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应对状态。以下就是对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等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利参考。

二、财务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财务风险,即由不可预测性未来事项,引起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反的问题,最终造成企业财务遭到损失。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亦是企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合理、不匹配等信号的反馈,因而当前企业在实践运营过程中,需针对财务风险进行严格把控,继而规避无法向债权人偿债现象的凸显,威胁投资者整体利益。此外,从财务风险狭义角度来看,企业结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等均可衍生财务风险问题。而从财务风险管理角度来看,在风险管理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决策人应严格遵从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测试→风险评估程序,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种类、风险程度等进行动态化分析,且综合分析结果,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就此保障企业理财活动中收益状况。

财务风险是由企业间市场竞争衍生而出,具有不确定性、必然性、客观性、不规范性的特点,因而企业所有成员,如,经营者、所有者、活动主体,均需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管理松散程度、制度执行力、政策规范性等进行监管,而后预测、衡量、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几率,达到风险应对目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原则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从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重视起点原则,即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对财务管理环境中社会环境、任务环境等起点元素的分析,且在框架初次构建时,明确框架边界,就此保障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迅速适应企业发展战略,便于企业在日常工作实施过程中,了解运营环境中风险发生几率,并结合外部风险,抓住发展机遇,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

第二,系统性原则,即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应将“整体性”作为导向,而后针对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等进行统一整体看待,规避要素割裂现象影响财务风险管理效用的发挥[1];

第三,目标导向原则,即在框架设计过程中应首先建构目标,之后以目标为导向,针对风险管理中各项工作环节进行落实,达到长久性财务风险管理状态,并严格把控企业员工财务风险管理行经。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要点

(一)内外部环境分析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注重内外部环境分析模块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即从外部环境财务风险分析角度来看,需将竞争对手、汇率、金融市场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利率、市场上下游情况、经济政策等作为环境分析指标,而后综合指标分析结果,识别、分析、评估、预测财务风险因素,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安全性。而在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过程中,需将环境因素划分为内部情况、经营活动情况2个层面,同时在内部情况财务风险衡量、识别过程中,需将企业组织结构、信誉、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竞争实力、公司治理、市场地位等指标纳入到其中,而在经营活动财务风险因素衡量过程中需综合考虑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生产销售情况、职能发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就此在内外部环境分析过程中,及时识别风险因素,并对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达到高效益经营效果[2]。

(二)财务风险管理实施

在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框架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财务风险识别,即由于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筹资、投资等各个环节,因而在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首先应于项目实施初期,对项目变更环节中成本、进度、范围、人员等进行逐一风险识别,而后采取风险检查表、定期会议、日常输入等风险识别方法。例如,X X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框架设计过程中即采取了财务风险检查表风险识别方法,同时将财务风险项目检查内容规划为货币资金业务相互分离、付款审批权限明确、私设小金库、材料采购实行招标制度、合同审批手续、项目投资金额预算控制范围6项审核内容,并明确检查结果、检查人,就此达到高效性风险识别目的[3];

第二,交流已知风险,即基于财务风险识别工作完毕的基础上,需将已知财务风险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反馈出来,例如,定期组织部分会议,继而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并将财务风险问题详细记录于文档中,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达到财务风险管控目标。

(三)财务风险分析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中,为了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秩序化分析,可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结果转换为按优先序列排列的风险列表。例如,X X公司在财务风险驱动因素、影响程度衡量、识别过程中,即针对财务风险进行了一一列举,即1、2、3、4、5项财务风险事项分别为合同诉讼、汇兑损失大、应收账款大、利息支出大、存货较高,同时明确各个风险事项对应财务风险驱动因素分别为资金紧张、人民币升值、赊销过多、贷款过大、个别产品积压,而财务风险程度分别为特高、高、高、中、中,继而通过对X X公司财务风险因素的一一列举,便于企业员工对财务风险管理事项信息进行查阅,而后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结合风险识别结果,做好币值风险防范工作,并严格把控业务部门合同签订过程,就此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4]。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作业中,注重财务风险分析环节的落实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达到高效率风险防控目的。

(四)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待企业财务风险驱动因素、影响程度识别工作完毕后,需综合风险识别结果,生成财务风险防范方案:

第一,在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制定过程中,为了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合理化范围内,需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从宏观环境、变化情况等角度出发,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建构PEST模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中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就此便于企业迅速适应到财务管理环境中[5];

第二,在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落实过程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内部业务特点,对担保、对外投资等业务中不相容岗位风险隐患进行识别,同时基于风险识别工作实施的基础上,需制定业务操作流程,就此在规范化业务处理环境下,规避风险因素。其次,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亦需针对担保业务、对外投资业务进行严格审批、跟踪、监测,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科学预算管理工作,就此达到财务风险管控目标[6]。

(五)财务风险预警

1.静态统计。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风险预警板块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财务风险预警静态统计过程中,需建构线性判别模型、概率模型等,同时,在线性判别模型建构过程中,融合Z分数模型理念,将偿债能力、资产利润率、获利能力、变现能力、资产规模等作为静态统计参数,而后在统计指标因素确定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量自变量,就此通过Z分数模型+F分数模型的应用,衡量、预测财务风险发生几率。例如,X X公司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过程中即结合Z-score多变量模型,将财务预警模型公式设定为Z=1.2X1+1.4X2+3.3X3+0.6X4+1.0X5,其中X1=运营资产÷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即结合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等因素,预测X X公司在2016年及以后财务风险状况,并结合财务风向预警分析,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方案,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问题,达到最佳的企业财务管理状态。此外,在概率模型静态统计过程中,需发挥数量统计方法导向作用,建构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将长期负债权益比、流动比率、资产报酬率、营运资本资产等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盈利增长指标,并选定6个指标值,就此由6个指标值对企业财务风险概率进行解释,且以0.5为分界线,即计算结果Y越大,财务风险概率越高,而当Y=0时,表示企业处在稳定运营状态[7]。另外,在利用功效系数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过程中,需将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纳入到指标行列中,而后赋予各指标权数,权数之和为1,就此通过公式[(实际值-不允许值)/(满意值-不允许值)]×40+60对各个指标功效进行判断,且结合综合功效系数,预测企业财务风险警情,发出巨警、重警、轻警、无警等预警信号,就此达到最佳的财务预警状态,并对企业财务管理形成一定的导向,即结合财务风险警情,做好利润分配工作等。

2.动态预警。在财务风险动态预警环节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动态预警模块设计过程中,需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将归纳式学习方法导入到预警系统中,且于预警系统中建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而后向系统中输入数据,继而由模型计算预测值、误差,并将计算结果反馈至网络中,调整权重,直至接近真实值,发出预警信号[8];

第二,动态预警在设计过程中凸显出自学能力、容错能力较强的优势特点,且需在动态预警完善过程中明确风险预警控制区间数值。例如,X X公司在动态预警设计过程中,即向系统内导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预警值为0.00-10.00,额资产负债率预警区为70.00-80.00,借款依存度预警区为50.00-100.00,已获利息倍数预警区为2.00-8.00,并明确系统中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区分别为≤0.00,>80.00,>100.00,≤2.00,继而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目的。

五、结论

综上可知,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到了企业整体收益状况。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企业在同行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要求企业应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即在财务风向管理框架设计过程中,需从财务风险管理实施、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财务风险预警等层面入手,衡量、识别、测试风险发生概率,防控财务风险问题所带来的危机,达到最佳的财务风险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徐明辉.国有煤炭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5,12(02):64-67.

[2]任妙良.ERM框架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与防控策略[J].审计与理财,2015,11(09):37-39.

[3]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12(06):108-110.

[4]王芳.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分析与应对[J].经济师,2014,14(07):115-116.

[5]徐光华,沈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一个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12,13(05):72-76+94.

[6]周巍.基于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的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模型[J].财会研究,2012,21(17):42-44.

[7]曹元坤,王光俊.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趋势的新认识[J].当代财经,2011,11(01):85-92.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篇10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关乎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供给的历史演变考察,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应然性。进而建构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框架,梳理了整体性治理的三大机制,探求并分析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整体性治理机制的变量关系。借助于样本区域的调研数据,诠释了整体性治理机制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关系模型。同时结合非结构访谈的实践内容,厘清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的现实盲区,通过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路径的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供给;整体性治理;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040-1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创新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的大环境下,还是取得了国际社会的众多好评与肯定。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然达到46 600元,这个经济发展指标反映了社会发展从传统的生存型演变为发展型。社会发展是以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社会价值的建设作为主题性的内容,这既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然,又是对未知领域的挑战。同时社会发展也是促进人类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既能提供社会质量与生活水平,又能解决扭曲的发展困境[1]。缘起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势必衍生出新的问题以及新的困境,一是基于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已然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同时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在新阶段的“质”和“量”都具有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城乡二元发展的非均衡、征地拆迁矛盾激化、社会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的约束等。二是基于“GDP”为导向的改革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仍然施行偏向性政策,包括以城市为主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二元体制上的差距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准及供给力度逐渐偏离于城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命题之外,农村势必不能均等地享受与城市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并且这种城乡差距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新命题,再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提出从“物的新农村”到“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直接指向“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等现实目标。从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所颁布和执行政策的实践来看,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痼疾以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这是当前乃至今后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恒久课题。

整体性治理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作,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我们如何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提供了较为适当的供给视角。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且伴随着政府职能如何以更便民利民的改革思路出发,如“一站式”或“联动式”的政务中心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不断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公共服务中心,或者说村级公共事务中心的建立与完善是否一定程度适应了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村庄公共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转在什么样的机制下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历史演变,进而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的分析框架,研究整体性治理机制中所存在的不同变量,实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塌陷”区域,进而为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路径选择的建议。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碎片化供给——整体性治理的背景

(一)公社统治:制度隔离型碎片化

制度隔离型碎片化是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在人民公社体制的限制下,使得公社之间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很难实现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在人民公社时期,整个社会形态是“强国家,弱社会”,国家权力已然触及到每个社会角落,政府对公民的庇护性控制达到了顶点。基层政府(县级政府、人民公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应然主体,但是基于当时国家财政的现实以及“重工轻农”“重城抑乡”的发展次序,由于所供给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农村居民所获得的公共服务是一种低水平的覆盖。同时缘起于当时“农业哺育工业”的制度设计,致使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两种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低度发展。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对村民而言,涉及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分摊主要是在各个村集体内部预先配置,县乡级政府再通过制度外的途径进行资源的例外划拨,人民公社的集体生活与生产方式造就了农民对可支配收入的剥离。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分摊的现实,限制了农民个体收入使用与配置的自由度,进而降低了农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2]。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分摊机制是比较隐性的,这种隐性机制有可能逐步发展和衍化为供给机制的核心。其实践的反馈表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最终的供给水平稍显低下,仅仅能达到建国之前传统乡土社会中的“自给自足”状况。人民公社时期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运转逻辑与传统乡土社会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化,其微小的差异仅仅只是体现在传统乡土社会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而在人民公社时期主要以公社为单位。这种公社集合体只是把村落内部的各个家庭整合为农村共同体,进而将原子化的农村家庭通过小农经济的集体规模化发展,其最重要的成就体现在那个时期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土地整治、村级交通、农技推广等方面的重视,其下设的各个生产队在农村区域中执行公共服务供给事务时,也需要得到上级人民公社的批准。这些范围的局限性客观反映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公社体制下的内部消化,其并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协作与整合。这种公社内部的自主性供给模式是通过对原子化或分散化的个体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并得以实现供给,造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现实,同时这种供给碎片化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二)摊派筹资: 财政资源匮乏型碎片化

资源匮乏型碎片化是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资源获取渠道局限于财政支出(国家与县乡财政)的有限性,致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只能依靠于农村家庭为单元化的摊派筹资供给模式。从1981年初开始全国范围内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新体制,某种程度上明确划分和界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范围。而在农村区域主要是执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定额上交或定额补贴、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农村基层财政管理体制。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在社会中或称为“分灶吃饭”),实现了固有人民公社体制的统收统支,从这可以有效实现和调动农村区域基层财政收入的积极性[3]。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激活财政增收的地方积极性,采取财政包干体制,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换句话说,“包活了地方政府”,而另一方面却“包死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日趋紧张,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费在逐渐减少,见图1。

图1中反映出了,从1981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比重的9.9%降低1993年的8.4%。不仅如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内施行“财政包干体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村区域基层政府财政增收的有效活力,但从实践中所反馈的是这部分基层政府的财政增收值也仅能够维持基层政府的日常开支与人员工资,其财政收入余额投入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徒有形式,势单力薄。同时农村区域的基层政府几乎是以“一事一议”的摊派筹资供给模式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及时供给[4]。在这阶段时期内基层政府的财政对其自筹资金的依赖度也表现为递增趋势。随后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旨在有效调动农民与公共服务供给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包产到户的直接后果使得农业生产与经营回归到传统小农的“自给自足”发展模式,其生产经营的原子化与分散化特征,加剧了基层政府在统筹资金上的难度[5]。

由此可见,在分税制改革之前阶段,施行财政包干体制下国家财政支农表现为“有心无力”状态,乡镇基层政府对农村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已然是无暇顾及,同时又基于筹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区域内部的资源匮乏。而这种匮乏势必又会引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度依赖于基层政府的“摊派筹资”。其内部供给张力的不足、非制度化以及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外部农村环境复杂性等都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分散化和碎片化的形态。

(三)转移支付:府际竞争型碎片化

府际竞争型碎片化是指经过1994分税制和2003年农业税的改革,财权上移至中央政府,地方省份的财政收入日趋紧张,进而引致了“财权与事权”的非均衡化匹配,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严重。省级以下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在供给农村公共服务过程中相当程度上依托于以项目为实践载体的转移支付来实现有效供给。在这种供给模式中,农村公共服务是有限稀缺项目,易造成各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为项目相互竞争。政府间竞争的效应引致了府际合作的缺失性,最终致使了农村公共服务在基层供给的碎片化。

为此,中央政府为了重新有效配置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扭转“财权与事权”的均衡配置,启动分税制改革。从1994到2010年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比演变趋势见图2。

数据显示,1994年央地之间的财政收入比为1.261,此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直超过地方政府,直至2010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比达到 1.051,再加之自2003年农业税费改革之后,取消了“三提五统”,农村区域发展失去了财力资源的保障,基层乡镇政府俨然成了“悬浮型政权”。基层政府(乡镇政府)的行政结构的不完备性,同时再加之财政独立性的丧失,乡镇政府的施政能力和方略设计都有待考究[6]。取消农业税使得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社会职能进一步缩减,本当建立在乡镇政府与村庄农民之间的信任机制也在农业税费取消进程中被瓦解。在农村区域,村庄内部所面临的公共服务现实供给问题是依托于政府层面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化解的,具体供给载体主要是通过项目来实现财政经费的转移支付。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其公共财政经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对农业生产服务项目的总投入比例始终要高于自筹经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二者之间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张之趋势,项目工程对各层级政府转移支付经费的依赖度越发强烈。依托于“项目制”为主的公共服务项目,是一种由中央政府的项目发包至基层政府,并经过各层级政府的项目“流转与截留”以及转包,其经费也是有限的。而在“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压力型体制下,为了获取“有限的项目”,形成了非良性化的“府际竞争”,诸如“向上层级跑项目、跑项争资”等相互竞争样态,以期实现地方政府政绩工程的快速化完成,同时也为政府官员晋升创造了考核基础。

从纵向层级维度来看,在农村区域相互竞争态势环境中各村庄为了实现村庄个体的有效发展,以及应付和缓解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压力,县乡政府将“项目分包”到各个村庄[7],但是这部分项目资金呈现出分散化以及细碎化的特征。而从横向职能维度来看,项目抓包和发包是依据项目属性分散于政府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压力型的考核体制下各村庄也必然会向县级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申请项目,以此来获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所需的项目经费。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向上级政府申请项目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态势,也容易造成“重复立项”的浪费现象。

(四)公共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碎片化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支农资金是当前化解“三农”问题的经费保障。但支农预算管理是以既往前一年的实际支出为核算基准,并没有以农村区域和农村居民客观真实的意愿需求为根据来确定支农范围和资金比例,最终导致了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对农业领域的经费投入无法构成支农资金的现实整合力量。在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供给资金主要是依托于专项性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呈现出规模化流转,势必会形成“条块化”,进而引致财政支农资金未能实现统筹与整合[8]。一旦到达县乡政府层级,支农项目资金被条块分割严重,易发生支农资金使用和流转的分散化。支农资金专项分配过细以及各项专项之间未能形成整合,使得支农资金未能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效。比如边远山区的教育机构,设立了小学和学前幼儿园的专项资金,但是当建成之后往往又发现未能建立教师培育的专项资金,故此整体上改善农村区域学前和小学教育的目标很难实现。不仅如此,在对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资金部门化”问题。例如,支农财政资金下发到A部门的资金可能用不完,而B部门可能资金不够用,但A部门的资金不可能调剂给B部门使用,更不能有效回应农村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也由此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能。从中央来看,参与支农资金分配与管理的部门有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部、扶贫办等十部门,以及其他涉及支农业务的部门,总数多达近20个。其中支农专项和投入资金配置表现为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造成支农资金的部门分散化和碎片化。

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尽管各地方政府进行了支农资金的统筹与整合工作,实践收获效果甚微。具体的政策落地是以县级政府为整合平台实现支农资金的统筹管理,然则各地做法有诸多相似之处,“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各敬各的神”,这种县级整合模式仍然受到上级垂直部门的制约,整合工作难以进行。即便是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在部门利己主义驱使下都愿意整合其他部门,而不愿意牺牲自我部门。以2014年国务院审计工作报告中的以“农林水事务”类专项为例,其中66个专项在中央本级由9个主管部门的50个司局、114个处室参与分配管理;下达到地方后仅省一级就涉及近20个主管部门,省以下也需层层审批,足见中央自上而下在对“支农事务”管理上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状况倘若不加以整体性治理,既不利于支农部门的绩效管理,更不利于从国家整体利益上发挥支农资金的合力规模效益,最终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非有效性。

至此,基于上述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历史考察,客观要求要用整体性治理理念来审视农村公共品和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

二、分析框架——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及机制

对整体性治理的诠释在学术研究层面是伴随着对公共组织改革中有关“大部制”策略的推进,并由此引发“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这一不同于“社会管理(social administration)”运行方式的观点梳理。整体性治理是一种运用“整体政府”方法(如联合、协调、整合等方式促使公共服务主体协同工作),以此来为民众提供无缝隙公共服务的范式[9]。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多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工具,其功能的相互整合则是整合性公共服务的本质所在[10]。而其治理逻辑具体体现在“协调与整合的”工具理性和以“以公民为中心回归”的价值理性[11]。其通过组织建构层面的层级整合、从结果到结果的过程探求、责任感与制度化的工具契合、信息技术的深层应用,诠释了“逆碎片化”的“整体性主张”[12]。但是有学者对整体性治理在中国的实践也持有批判性意见,例如:在组织结构方面,整体性下的网络扁平组织与现实科层制组织之间的矛盾,再加之整体性治理的完全成功实践案例还尚未出现,因此这是有待检验的一个命题[13];整体性治理仍然是基于科层官僚制的,必然附带了科层官僚制的痼疾[14];由于科层制权威性供给的长期影响,我国在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呈现出具有依附性特征的“碎片化”供给态势[15]。尽管对整体性治理理论评价的褒贬不一,整体性治理也发挥出其应然的治理成效,如涌现在浙江的“枫桥经验”、“上杭模式”等都是整体性治理成功的典型范例。一定程度上而言,随着政府层面的“大部制”以及在政社关系层面的分权、放权的继续推进,作为一种强调信任、协调、整合的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是破解当前对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碎片化”现象的一种有效之道。

学界对作为思维范式的整体性治理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性理解,即整体性治理是一种合作互动协调型的治理范式,在诸多供给主体的参与下,以协调合作参与的方式来有效供给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最终实现辖区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有机运行。从治理内涵的阐述可知,基于协同合作化的多方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已然不局限于政府,社会与市场力量必然会充实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中,社会现实也要求政府不能只是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者,而是要与社会、市场企业等寻求供给中的合作,以此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因而要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去剖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当务之急在于梳理整体性治理的核心要素,以及理顺各要素机制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本研究所理解的整体性治理框架见图3所示,主要包括信任机制(trust mechanism)、协调机制(coordination mechanisms)以及整合与维护机制(integration with maintenance mechanism),三者之间彼此共存与发展。

(一)信任机制

要促成整理性治理发挥出实效,核心在于信任机制的建立。社会事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势必要求治理主体之间相互信任合作,以此来消解各方主体间的沟通障碍,进而有效实现治理社会事务之效,正如市场的核心是价格机制,科层制的核心是权威。网络时代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特征,客观上也要求治理组织在结构上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信任的嵌入是其必然的要素。而信任是建立多方治理主体的社会衔接桥梁和纽带,客观要求了信任必须嵌入到不同非正式化组织运行规则和组织归属感等维度,可见其兼具了非韧性和脆弱之特质[16]。但是必须看到的是,要实现治理之成效,竞争与合作相继并存与此。治理主体间基于公共服务资源的稀缺、信息不对称、甚至乡规民约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治理监督的缺位,因而能促成多方主体并且得以有效协作依托于信任机制的有效完善。

依据契约论的观点,社会公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应当归属为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17],倘若农村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县乡政府)的政府信任的下降,那么农村社会公众公民对基层政府所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满意度不高。而农村社会公众将行政权委托给基层政府部门来行使,同时农村社会公众是期望基层政府能有一个满足农村公共服务之需的积极回应,维护农村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而基层政府仅仅只是作为社会公众的代理人角色,代理农村社会公众来行使行政权以及管理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并通过政府相关职责的履行,实现农村区域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政府公信力是委托代理关系之间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因素。而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是依托于基层政府、农村社会公众等进行整合与协同工作。一旦基层政府与农村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缺失,势必会影响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与整合。这种信任危机的存在,会引致农村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的公信力的流失,从而造成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主体的缺位。

上一篇:波士顿的城市化启迪下一篇:英语口语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