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2024-07-16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精选十篇)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1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89年美国审计总署和总统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对联邦政府的“高风险”项目进行研究, 识别出多达78个不同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潜在的联邦政府债务达到数千亿美元。为解决上述问题,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首席财务官法案》, 目的在于提高联邦政府的财务管理水平。我国近些年来审计署披露的中央、地方政府部门及某些高校、基金会的违规违纪案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过去的“清水衙门”为何成了事故频发区, 它们到底是怎么管理的, 违规违纪案件为何屡禁不止?

在这一背景下, 理论界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展开了研究。英国学者John.J.Green出版的《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一书中, 以英国为例对公共部门的财政控制、预算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我国学者李建发对公共组织财务与会计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在其发表的论文“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规范”, “公共财务管理与政府报告改革”等研究成果中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加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建议。姜宏青在“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兴起与建设”一文中从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了建立公共部门理财学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构建设想。这些研究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但总体来说, 我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现有研究成果中就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某一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的比较多, 探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涵、特征、目标及内容进行探讨。

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也称为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或公共财务管理, 是指公共组织 (或部门) 组织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一) 公共组织

社会组织按组织目标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为组织成员及利益相关者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 一般称为私人组织, 包括私人、家庭、企业及其它经营机构等;另一类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 一般称为公共组织, 包括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公共组织主要指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从理论上讲, 国有企业也属于公共组织, 但由于其运行和管理方式比较特殊, 一般不把其包括在公共组织中进行研究。

公共组织具有组织目标的非营利性和多样性, 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竞争性, 行为活动的规则导向性以及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明显区别于私人组织。

(二) 公共组织财务的特点

公共组织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的处理, 其中财务活动主要指围绕组织资金的流入、流出所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活动。公共组织财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财政性。

公共组织的资金运营与财政资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大部分公共组织 (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 (2) 由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是公共财政的具体实施者, 因此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就是财政政策的具体执行和体现。 (3)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结果和效率直接影响到财政目标的实现。

2. 限制性。

公共组织是用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 缺乏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 为防止公共组织滥用公共资源, 各国政府对公共组织的资金管理一般较为严格。与私人组织相比, 公共组织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受到较多的限制。 (1) 公共组织资金的筹集、使用方向和金额应严格以部门预算为基础, 并非组织自主决定。 (2) 公共组织 (主要是政府部门) 在资金管理权限上受到限制, 如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规定, 政府部门采购大宗商品和劳务的活动要由财政部门代为进行, 政府部门在资金管理权限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3. 财务监督弱化。

私人组织的财务活动一般会受到来自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中介等多方面的约束和监督, 与私人组织相比, 公共组织由于来自所有者和市场的监督弱化, 导致其财务监督弱化。 (1) 资金提供者监督弱化。公共组织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公共组织资金的提供者不能从组织的运营中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他们既不享有经营管理权, 也不享有收益分配权, 这样公共组织就缺乏最终委托人的代理人, 不存在“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机制。因此, 与企业投资者相比, 公共组织资金提供者对组织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关注度较低, 对组织运营的监督相对弱化。 (2) 市场监督弱化。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如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往往具有垄断性, 一般不需要由具有竞争性的市场来评价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公共产品市场的这种非竞争性, 使得公共组织缺乏来自市场的竞争和监督, 这也是造成公共组织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4. 财务关系复杂。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涉及面广, 影响大, 所体现的财务关系也比私人组织复杂。 (1) 利益相关者众多。公共组织在组织资金运动, 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既涉及到与财政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关系也涉及到与供应商、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等关系, 利益相关者众多。 (2) 既存在经济关系又存在政治关系。私人组织财务活动体现的是市场规则下的经济关系, 而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所体现的既是经济关系又是政治关系。公共组织的资金从根本上是来源于纳税人等社会公众, 其产品也是服务于社会大众, 其财务活动的背后反映的是政府的政策选择, 体现着政府的意图。因此公共组织资金的流动和分配就不仅仅体现着经济关系还体现着一种政治关系。

(三)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1. 以预算管理为中心。

在本质上, 公共组织是受公众的委托利用公共资源来提供公共服务, 但它缺乏利润等明确的指标来反映公共组织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预算模拟市场机制来组织、指挥公共事务活动, 通过预算将公共组织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具体化、数量化、货币化, 使之成为代理人的具体目标和委托人控制的具体标准。预算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必然也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心。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就是围绕着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考核进行的, 公共组织的资产管理、收入支出管理、绩效考核等都是以预算为基础展开的。

2. 兼顾效率和公平。

财务管理的本质是提高资金效率, 实现价值增值。虽然公共组织开展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或提供社会管理或公益职能, 没有直接经济目的, 但公共组织同样需要讲求效率, 追求费用最低化、回报最高化以及正的净现值等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当然, 公共组织的效率目标可能会与公共组织的其他目标产生矛盾。因此, 公共组织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进行财务决策时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3. 微观性。

由于公共组织资金具有一定的财政性, 因此人们常常将公共财政与公共财务混为一谈, 用公共财政代替公共财务。虽然公共财政与财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为本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服务的, 侧重于公共组织单位微观的财务活动。而公共财政是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全面履行服务的, 侧重于政府的宏观财政收支等活动。

4. 手段的多样性。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管理目标, 而公共组织实现目标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既可借助其公共权力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实施管理如预算管理、目标管理等手段, 又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借助经济手段如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招标, 公共投资项目决策中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

三、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社会公益而不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 其财务管理目标应服从于组织宗旨。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价值管理保障组织资源的安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物质保障, 实现组织宗旨。因此,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目标是在保障社会公益目标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有效地筹集、运用和分配组织的公共资源, 实现公共组织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

(一) 保障公共资源的安全完整

这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初级目标。与企业相比, 公共组织缺乏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 财务监督弱化, 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初级目标就是保障公共资源的安全完整即通过科学编制政府公共部门的预算, 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 建立、健全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资产管理, 保障预算的严格执行, 防止资产流失和无效投资。只有保障公共资源的安全完整才能为公共组织实现社会公益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二)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这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级目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绩效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手段, 帮助公共组织科学决策, 合理配置使用资源, 注重资源的投入产出分析, 提高公共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这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高级目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帮助公共组织科学有效地组织分配财务资源,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四、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围绕着资金运动而展开, 主要内容包括筹集、投资、运营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由于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特殊性,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不仅包括对公共资金的管理还包括对各种公共资源的管理以及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 预算管理

预算是公共组织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集中反映了公共组织资金的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和方向, 是其财务工作的综合反映。预算管理是对公共组织进行财务监管所使用的主要手段, 通过预算编制可以提高公共组织对未来事务的预见性、计划性, 规范公共组织财务收支活动。预算审批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公共预算审批实质是民主参与公共资源分配决策, 提高公共财务透明度的一种形式, 是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一种事前控制。

1. 公共组织预算与公共预算的关系。

公共预算 (也称政府预算) 是综合反映一级政府年度收支的计划, 是政策性的, 反映的是政府的意图, 体现的是公平。公共预算主要用于配置资源, 分配收益和成本。公共组织预算是执行性的, 是具体部门的年度收支计划, 反映的是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

公共组织 (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 公共预算由各具体的政府部门预算和事业单位预算构成。公共组织预算是在公共预算的框架下编制和实施的。

2.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的内容。

从预算管理的流程看,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主要包括: (1) 预算基础信息管理。公共组织预算是在充分分析组织相关信息如人员数量、各级别人员工资福利标准、工作职能、业务量、业务物耗标准等基础上编制的, 基础信息的全面、准确是预算编制科学性的重要保障。在相关信息中定员定额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 定员定额是确定公共部门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 是公共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和财务管理的基础, 也是最主要的单位管理规范。受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政府机构撤销、增设、合并频繁, 政府部门原有的定员定额标准已不符合实际情况, 迫切需要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另外, 还应建立相关的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 对部门收支进行科学的预测, 提高预算与实际的符合度, 便于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2)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编制、审批程序的设计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3)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环节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规范预算调整行为,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 (4) 预算绩效考核。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业绩评价结合起来。

(二) 收入与支出管理

公共组织收入一般是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公共任务依法获取的非偿还性资金。公共组织支出一般是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公共任务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与设施。

企业的收支活动都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 所以, 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企业战略要求其收入越多越好, 并且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比关系。公共组织的收入大多是靠公共权力强制获得, 支出与收益也不存在明显的配比关系。这样, 作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有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为了部门或个人利益滥用公共权力“自立规章, 自收自支”各种收费、罚款、集资、摊派, 损害公共利益。因此,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更加关注组织收入与支出活动, 其目的是合理确定收入规模, 规范收入来源, 优化收入结构, 正确界定公共支出范围, 规范支出活动, 建立合理的理财制度。

公共组织收支财务管理制度一般有:

1. 内部控制制度。

在公共组织内部科学设置职务和岗位, 使得不相容的职务和岗位分离, 形成部门和人员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机制, 防范公共组织在资金收支活动中的资金流失、被侵占、挪用、转移和贪污等问题的发生。

2.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建立健全公共组织财务审批制度是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公共组织收支规范化。

3. 内部稽核制度。

公共组织要建立内部监督审查制度, 定期对组织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审查, 及时发现问题, 防止资金管理方面的漏洞。

(三) 成本管理

由于公共组织的公共特性,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只问产出, 不问投入;只算政治账, 不算经济账, 以致行政成本总量偏高、投入与产出明显不对等, 这种情况在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同样存在。

虽然公共组织主要目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 但并不是不讲成本与效益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为摆脱财政困境与新公共管理思潮的驱动, 西方各国政府已把注意力从资源分配转移到成本核算和控制。

公共组织成本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综合成本计算。

寻找成本驱动因素, 按驱动率分配管理费, 并归集到相应的职能、规划、项目和任务中, 以便在资源成本率分配管理费用, 和资源用途之间、以及成本和业绩之间构建联系, 从而明确各自责任。

2. 活动分析和成本趋势分析。

对政府项目和流程进行分析, 寻找较低成本的项目和能减少执行特定任务的成本途径。

3. 目标成本管理, 即恰当的制定和公正地实施支出上限, 合理控制业务成本。

4. 将成本同绩效管理目标联系起来, 实施绩效预算和业绩计量。

(四) 投资管理

公共组织投资主要指由政府或其它公共组织投资形成资本的活动。公共组织投资包括政府组织投资和非营利组织投资。其中政府的投资项目往往集中在为社会公众服务, 非营利的公益性项目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具有投资金额高, 风险大, 影响广等特点。非营利组织投资主要指非营利组织的对外投资。

公共组织投资活动的财务管理主要侧重于:

1. 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为公共组织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健全相关制度提高投资金使用效率。

如采用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建立科学的核算制度, 提供清晰完整的投资项目及其收益的财务信息。

(五) 债务管理

公共组织债务是指以公共组织为主体所承担的需要以公共资源偿还的债务。目前, 在我国比较突出的公共组织债务是高校在扩建中大量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债务。

有些学者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 本文认为是不妥的。因为大部分的政府债务如债券、借款等是由政府承担的并未具体到某个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的债务主要是一些往来业务形成的且一般数量并不大。政府债务应属于财政管理的范畴, 行政单位的债务管理属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范畴。

从财务管理角度实施公共组织债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建立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合理控制负债规模, 降低债务风险。

公共组织为解决资金短缺或扩大业务规模, 可以适度举债。但由于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偿债能力有限。因此, 建立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根据组织的偿债能力, 合理控制负债规模, 降低债务风险。

2. 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避免债务危机。

3. 建立科学的核算制度, 全面系统地反映公共组织债务状况。

(六) 资产管理

公共组织资产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 然而由于公共组织资产的取得和使用主要靠行政手段, 随意性较大。目前我国公共组织间资产配置不合理, 资产使用效率低, 资产处置不规范等现象较多。

从财务管理角度实施公共组织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编制资产预算表。

公共组织在编制预算的同时应编制资产预算表, 说明组织资产存量及其使用状况, 新增资产的用途、预期效果等, 便于预算审核部门全面了解公共组织资产状况, 对资产配置做出科学决策。

2. 建立健全资产登记、验收、保管、领用、维护、处置等规章制度, 防止资产流失。

3. 建立公共资产共享制度, 提高公共资产利用效果。

4. 完善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 全面反映公共组织资产信息。

(七) 绩效管理

建立高效政府、强化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是各国公共管理的目标。绩效管理重视公共资金效率, 将公共资金投入与办事效果的比较, 促进公共组织讲究效率, 是实现公共组织社会目标, 建设廉洁高效公共组织的必要条件。

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角度看, 主要是把绩效管理同预算管理、公共支出管理等内容结合起来。

1.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制度, 将绩效与预算拨款挂钩。

2. 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3. 在会计报告中增加年度绩效报告。

4. 开展绩效审计, 进行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美]阿曼.卡恩等编.孙开等译.公共部门财政管理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英]John.J.Green.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李建发.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规范—兼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事业财会, 2004 (1) (2)

[4].李建发, 肖华.公共财务管理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会计研究, 2004 (9)

[5].姜宏青.公共部门理财学科的兴起与建设.会计研究, 2008 (8)

[6].荣莉.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企业经济, 2005 (10)

[7].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七章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 篇2

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内容:公共事业单位组织预算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以及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非国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等单位预算。

收入预算:

1、财政补助收入

2、上级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

4、经营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6、其他收入

7、拨入专款收入。

支出预算: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支出管理:

事业支出管理;经营支出管理;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管理。

财务监督: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是指通过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活动及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评价,以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纪律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活动,规范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的财务活动,严格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预防财务腐败,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过程。

财务监督的种类:按监督的主体分类: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按监督对象分类:财政财务监督;财经法纪监督;经济效益监督。

财务监督的模式:集中型财务监督机制;自律型财务监督机制;中间型财务监督机制;财务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组织学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DF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1009-9646(2010)07-000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为代表,组织学习理论进入中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威胁下,唯一能够让社会保持持续生存能力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从危机中获取知识。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础上,本文对危机情境下的公共部门组织学习展开探索。

二、危机管理综述

1.危机的界定

对于危机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这个定义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危害性和紧迫性。危机的特性还体现在他的周期性上,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

2.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理论体系起源于欧美,其理论的提出始于1962年的古巴危机。对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上,芬克从危机管理的目的性出发,将其界定为,任何防止危机发生、为消除危机产生的风险与疑虑,所为之应变准备措施即是危机管理。雷米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作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观点,将研究扩展到危机各个阶段,将危机的事前和事中管理结合起来。

3.公共危机管理

研究发现,任何原因导致的危机,只要其危害深重,影响范围广泛,都能转化为公共问题。这时,危机就演变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过程模型:伯奇和古斯等诸多危机管理专家推崇的三阶段模型、五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的五阶段模型。在各阶段的管理流程基础上。各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危机数据和信息,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经过进一步的发掘和修正,可通过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库,在不同的危机管理主体之间充分共享。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深入研究,魏志荣对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王刚义、盛平分析了我国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任慧成指出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分部门管理模式和临时性、非常设机构的缺陷。由此可见,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是危机意识淡薄。1989年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号邮轮搁浅并泄露,给人们预防水环境污染敲响了警钟,2005年,类似这样的事件出现松花江11·13苯污染事件。由此可见,政府未能树立起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致使整个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建在一种常态假设状态之上。政府管理者习惯于按常态来规划和开展工作,但危机是非常态、高度不确定的,所以没有危机意识的管理机构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第二是信息沟通不良。在我国目前的各级政府运作体制之间,下级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采取虚假治理的行为,隐报瞒报的现象时常发生。地方政府过多从局部利益考虑问题,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从而有意地扭曲危机信息的传输渠道,致使上级政府无法掌握准确的危机信息,因此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危机决策。

第三是技术和物质准备不足。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物质准备,包括一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各种监控和测试技术、各种评估指标、预防设施、援救设施、各种物资储备。

第四是专门机构缺失。我国政府每次在灾害发生后都是根据灾害的程度,成立临时性的救灾小组或指挥机构,来协调各个部门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危机事件进行应急管理,而不是以日常行政应急工作为基础。

第五是缺乏对危机系统化的科研、培训和教育。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都未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部门组织学习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通过研究国外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发现,它们一般都有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这些机构平时负责组织各种危机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落实危机预防的各种工作,进行各种准备。危机一旦爆发,这些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就成为危机应急的指挥部。很多时间在突变之前,不仅有征兆,而且突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重要规律,正是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李志宏等学者在危机管理模型中详细阐述了危机管理流程中的知识需求,包括:危机预防的知识需求、危机识别的知识需求、危机决策与控制的知识需求、危机善后的知识需求和危机评估的知识需求。

而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使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危机事件日益常态化的今天,社会对安定生活的需求,使得公共部门越来越重视危机管理。因此,社会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需求,使得对危机管理的知识需求变的更加迫切,而知识的获取和传输就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

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起全国性的危机管理教育、训练系统。强化危机教育,增强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过通过公共部门的组织学习,培养公共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海燕,知识视角下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51.53.

[2]魏志荣,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关于松花江11·13苯污染事件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6(3):73-74.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4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 我国大多数公共事业单位是基于计划经济条件而建立和发挥作用的, 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主要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娱乐和体育等公共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因而,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事业是由政府所直接管理的, 公共事业往哪方面发展、发展到什么水平这些问题由政府进行计划, 资金由政府进行投入。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旧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逐渐显露出其弊端, 将阻碍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推向深入。因此, 如何解决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建立并健全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成了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 本文将从财务管理和组织变革的角度来简要阐述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

资金是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对于公共事业单位来说, 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因而与企业具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 这点对于公共事业单位而言也非常重要。要使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获得成功, 必须抓好财务管理这一关, 加强和规范单位的财务工作。

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 经济关系未理清。由于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资源配置、收费标准、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 因而经济关系不很明确。 (2) 财务管理职能未发挥。大多数的公共事业单位都有设置财务部门, 并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办法, 但这些办法往往只侧重于审批流程、经费开支等基础性的会计职能, 而没有把财务预算、收入核算、资产运营等重要的财务职能包括在内。 (3) 财务预算工作形式化。预算的编制未能综合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实际工作情况, 而只是被动地反映财政计划。与此同时, 未能有效监督和控制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因此普遍存在挪用资金的现象。 (4) 收费工作未能有效展开。一方面, 征收部门和机构在地理上比较分散, 难以形成全力, 因此劝收、催收等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另一方面,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缺乏强制性的惩罚手段, 遇到拒约交纳或者迟滞交纳等现象难以有效约束。 (5) 人员培训跟不上。在现实中, 公共事业单位往往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导致其知识储备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未能在工作中贯彻好相应的法律法规, 而只是依靠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 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 (6)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相当一部分公共事业单位中, 相关会计凭证、总账和明细账的编制和审核, 以及发票、印章的保存等应该分开的工作混杂在一起, 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互相制约, 因而难以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行为。

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使公共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 明确改革方向, 厘清各方责任。应该明确, 公共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准则, 通过借鉴企业会计经验, 如计提折旧、摊销费用、合理计算成本, 以做实国有资产账户。从而加强立法工作, 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 促进公共事业单位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 这样才能引导其基于非营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并积极地履行政府和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 应该将财务管理的效果纳入考核指标, 检查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检查有无挪用、挤占资金等违法行为。 (2) 加强预算编制工作。应该尽量提早进行预算, 尽可能地将预算细化, 各部门应该基于各自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详细测算支出需求, 制定合理的支出额度。除此之外, 还必须加强预算约束工作, 积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策, 完善内部控制, 保证预算工作的有效运行。 (3) 完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展开, 公共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应该转向集中管理的模式, 这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建立并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以共享财务信息和资源, 帮助公共事业单位形成其特有的管理控制模式。 (4)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应该给财务人员灌输有效管理的理念, 改变其旧有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观念。另一方面, 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适当加入一些专业知识以满足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比如财政学、公共管理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法、政府集中采购等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5)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对财务标准详加规定并依法实行, 明确的财务标准可以有效地杜绝浪费行为;其次完善财务程序, 明确财务权限, 使财务人员的行为具有相应的规范;最后可以运用社会审计, 并实施经常性审计和突击审计, 以增加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的透明度。 (6) 借助外力加强财务管理。由于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有限, 可以通过聘请财务顾问 (一般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 以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使国有资产向优质化的进程迈进。

二、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意味着改变传统做法, 这一过程会产生或大或小的风险。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 (员工) 和外部 (环境) 两个方面, 员工是否接受变革, 变革是否顺应外部环境, 都会对变革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 并带来相应的阻力。组织变革要想取得成功, 合适的变革思路和方案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变革的实施过程中能否处理好利益分配和观念转变的问题。众所周知, 要推动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理应作为战略参与者居中进行推动和协调。因此,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变革阻力, 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 可以为组织变革提供指导和借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于新时代公共事业单位的要求。目前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大多只是行政性的人事管理, 只关注岗位需求, 不重视人的发展, 只看到某一个侧面, 没有将“人”和“事”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片面强调对“事”的静态管理和控制。因而在这一模式下, 人只是一项成本、一种“工具”。 (2) 大多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和政策。目前的公共事业单位往往只在招聘、考核、薪酬、调动等与内部员工相关的事项上下功夫, 而没有考虑到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未能做到与社会环境及单位发展规划相一致。

在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中, 应该将人力资源的理念纳入其中, 可以着重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使之成为组织变革的载体。首先, 员工自身的个性特征往往决定了其对待变革的态度, 为此, 公共事业单位在员工招聘的过程中, 应该对其进行心理测试, 从而挑选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乐于接受挑战、有全局观的员工。其次, 在推行组织变革时, 应该加强对员工的适应性训练, 切实提高员工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素质与组织变革协同推进、相辅相成。再次, 应该致力于组织文化的形成, 推崇团队主义, 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进而在员工间形成愿与单位同甘共苦、努力进取的组织文化。 (2) 分析问题时, 把组织当作一个整体。在相当一部分公共事业单位里, 组织变革是分散而零碎的, 往往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在变革中, 领导者往往只改革组织系统当中的一两个要素, 看不到其他要素的影响, 这是难以形成合力, 促进系统整体的变革。举个例子, 有的单位聘请顾问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诊断和改革, 但与此同时却没有更新组织结构, 也没有对组织文化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就导致改革难以全面推行, 甚至有被曲解的可能。 (3) 必须重视员工的改造。对于员工的改造涉及到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当单位开始进行流程再造时, 应该将员工的改造纳入其中, 因为员工作为第一线的执行者, 如果固守旧有的心态和做法, 势必会使变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中, 应该重视使员工的思维转型, 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 (4) 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使其理解变革的意义。在实施组织变革之前, 公共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应该让员工认识到组织变革的急切性, 争取他们的理解, 宣传组织变革对于组织和员工自身的重要意义, 并且要保持信息流转的畅通, 澄清关于变革的不实传言, 为变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 要向员工讲清楚实施方案, 并尽可能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纳入进来, 切实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同时, 单位还应及时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 对其进行疏导, 及时沟通交流, 并在需要的时候做出相应的承诺, 以消除其顾虑。 (5) 适当地采取激励措施。在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中, 应该适当地采用一些激励措施, 以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这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 可以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 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使员工切身感受到组织变革的益处和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 可以建立相应的晋升制度, 对一些员工委重任, 使其全心全意地为单位工作。

本文从财务管理和组织变革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 可以说, 改革的方向还有很多, 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只有不断推进立法工作, 使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做到有法可依, 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只有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才能有效地利用公共事业单位的资金,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只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加以重视, 才能有效地推进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逐渐深入, 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也日显重要, 现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建设的需要, 因而有必要加以改进和革新。本文阐述了公共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并从财务管理和组织变革的角度说明了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单位,改革,财务管理,组织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曾莲.新公共管理与公共部门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8 (3)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5

官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从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公共组织群体的理论角度,以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为例,分析地级市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选聘录用机制、培训锻炼机制、培养服务机制、保障激励机制,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把有用的知识带到基层、带到农村,并服务基层、服务农村,为发展农村经济出谋划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共组织;大学生村官;管理;

一、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起源及发展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项工作自2008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六年来,全国累计有3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他们主动融入农村,带头创业富民,真心服务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大学生村官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工作战略意义逐步显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二)大学生村官的性质

大学村官是由中组部牵头,省区市组织、人事部门负 责具体的管理工作,选派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大学生村官是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由公共财政支付其报酬的,与政府的关系是由法律调节的,谋求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并为国民服务的“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属于公共组织人员范畴。随着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范围的日益扩大,使得国家行政组织在公共部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政府不仅录用行政事务管理人员,而且也广泛地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职责就包括行政性事务管理及专业技术服务等。

(三)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状况 2008年以来,西南沿海地区港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精神,共计选聘了31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除了94人考录到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20人自行创业或另谋职业外,仍由21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几年来西南沿海地区以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为宗旨,紧紧围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有发展”的目标,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健全关怀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加大考核激励等四项举措,扎实做好了各项管理、服务、培养、考核等工作,有效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为西南沿海地区港市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了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二、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分析

(一)健全选聘录用机制,提高村官队伍素质 西南沿海地区港市按照“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一是合理分配名额。该市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向下辖县区下达选聘需求计划,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基层需求,确定当年选聘数量,统一组织实施选聘工作,保持大学生村官招聘人数符合全市需求实际。二是规范选聘程序。规定了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等一套完整程序,实行职位、条件、标准、过程、结果“五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提高选聘质量。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等条件下“学生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优先”。

(二)强化培训,注重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1、通过岗前培训、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尽早熟悉农村工作,西南沿海地区每年都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农村工作实际,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各县区、乡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或培训班,认真倾听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为他们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并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增长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才干;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安排调研课题,提供可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提升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比如,从去年以来西南沿海地区在安排大学生村官工作时,就明确了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到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都要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各县区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锻炼。如,合浦县组织人事部门 每年都对大学生村官进行2次以上集中培训,主要是培训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熟悉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应对农村一些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加深了解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年初要求各乡镇制订出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计划,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镇、村(社区)举办的种养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及学历等各种学习培训,要求每年培训3次以上,努力提高农村工作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2、通过“压担子”的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

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村官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成长。银海区从今年以来就通过让优秀大学生村官挂任村两委副职的方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和能力的舞台。铁山港区则采取压担子的办法,尽可能将其安排到有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任务重、基础较薄弱的村中磨炼,在完成各项艰难工作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基层和项目建设工作。

3、通过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创业示范基地学习考察,进一步帮助增强在农村开展创业的感性认识。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拓宽视野,增进对农村社会和农村创业的了解,该市还通过现场参观,实地学习等方式开展了培训工作。如,2011年西南沿海地区港市就组织了2009年及2010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广西来宾忻城考察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学习他们的先进 创业经验。同时还选派xx镇大学生村官林茂源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农民致富骨干培训班,赴台湾实地考察,增长了致富知识。

4、成立创业基金会,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今年西南沿海地区还专门从市财政争取安排了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做为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的启动资金,成立青年创业基金会(YBC)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进行指导和扶持。预计从明年起,将全面启动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工作。

(三)有效服务,加强管理,促进健康成长。

1、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

西南沿海地区积极借鉴各地大学生村官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创新模式实行人文管理,全面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确保每位大学生村官至少有2名以上的班子成员结对子,传授村官农村工作经验,每周至少与村官谈心一次,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为他们开展农村工作夯实基础。比如,铁山港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经常利用手机信息等方式与大学生村官建立热线联系,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询、思想引导、困难帮扶等服务,为他们的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建立镇党委组织委员结对关怀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召开座谈会、深入各村走访,了解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愉快 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四级”共管的办法,全面跟踪,确保大学生村官履职履责。

为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该市通过实行市基层办、县区基层办、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四级共同管理的办法,对其履职、现实表现、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督导,保证大学生村官切实履行职责。各县(区)基层办设立热线电话,指定联络员,为大学生村官排忧解难。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通过网络经常性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等。比如,合浦县组织人事部门每季度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1次检查,每年召开1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心声。要求乡镇党委坚持不定期的走访,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动态,每季度汇报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督促检查。还要求村委严格请销假制度,做好大学生村官每天上下班的考勤工作,并定期向乡镇党委报告情况。

3、联合考核,群众评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大学生村官客观、公正考评制度。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大学生村官的德、勤、职、能,该市主要采取了由各县区基层办会同乡镇、街道党(工)委组成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组,参照本地乡镇公务员考核方式,通过查阅大学生村官的平时考勤记录,走访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社区)村(居)民、村(居)委,并组织群众进行评议等方式,全面考核村官履行岗 位职责和工作实绩等情况,特别是参与国家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农保”推广、村“两委”换届、人口普查等中心工作情况。通过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四)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1、主动协调,定期督查,落实待遇。

积极沟通和协调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医疗保险等待遇,定期对各相关单位进行督查,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及时落实到位,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比如,海城区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区选聘办及时协调街道安排外地村官入住宿舍,让他们与街道党建组织员一起搭伙,村干部、群众也经常邀请村官到家中用餐,并主动协调区财政、民政、人事等部门,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及一次性安臵费,及时办理养老、医疗和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并参照乡镇公务员工作生活补贴提高标准同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

2、关心生活,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上,市、县区委组织部、基层办领导还经常进村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关怀和鼓励。并要求各县区和乡镇在物质生活上,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待遇、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铁山港区选聘办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参加社会保险事项,还将大学生村官待遇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标准核定工资待遇,而且随着公务员工资标准的调整相应调 整提高村官待遇,保证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合浦县在办理大学生村官工资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要求乡镇政府优先给村官安排借支,暂时解决平时生活开支问题,并妥善安排好食宿。银海区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文化生活上,通过组织优秀大学生村官赴外地参观学习,开展秋游、摄影、征文比赛等活动,活跃大学生村官业余文化生活。

(五)完善激励机制,搭建再就业平台

1、完善机制,提供多渠道再就业出路。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有效解决聘用期满再就业的“后顾之忧”,该市还为大学生村官制定了再就业“多项选择”的机制,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又“流得动、有发展”的良性循环。承诺三年聘用期满以后的“出路”是:“继续留任、考取研究生、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自主创业”。对三年来表现突出且自愿留任的大学生村官,除了可以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外,待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村“两委”班子。仅2011年就有8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该市还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年纪轻、有闯劲、有干劲、有思想的特点,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2、传递信息,多方协调,搭建再就业平台。一方面该市要求各县区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关注有关的各类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招聘信息,并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信息群发方式,及时将企事业单位招聘招考的有关信息传递到大学生村官,为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 部门还积极协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用人单位,优先聘用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时传达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如去年和今年就先后两次组织有关的大学生村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再就业现场招聘会。

三、存在问题

几年来,西南沿海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待遇落实不到位。在公务员工资标准上调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得到了上调,但另一部分保持不变,各县区执行不平衡。影响了部分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培训和帮扶力度不足。每年专项培训经费有限,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培训方式方法也相对单一,难以达到真正的培训效果;部分大学生村官已有创业意识,但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扶持。三是部分村官思想不稳定。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原因很多,但部分村官想通过在村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能有机会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或者通过提拔等途径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所以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没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

四、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落实政策,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1、不打折扣,落实各项工作和生活待遇。要及时落实大学生村官有关待遇,特别是生活补贴标准,要按照所在乡镇公务员工资标准及时作出调整; 要改善生活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任职乡村的大学生村官落实食宿设施、办公地点,配备必要的宽带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使他们能够留得住、住得下、干得好。

2、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思想引导。

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重大意义;要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和名利观,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有效平台、重要舞台。

3、锻炼与信任并重,切实做到组织支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把他们当做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上将他们当做重要人才来厚待,给他们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使他们能够迅速把自身智力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村级发展、带动村民致富、促动农村繁荣。

(二)多渠道、多途径并举,深入拓宽村官成才出路。拓宽大学生村官成才出路,妥善安排好期满后工作,是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农村工作的有力措施。

1、组织进行考试录用。

根据辖区内选聘大学生村官人数,确定招考职数(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补缺时,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考录职位不少于补充缺额的20%),放宽招考条件(如不限专业等),专门针对合同期满的村官组织进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

2、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直接纳入事业单位编制。

对于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等方法,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可以直接纳入事业编制或留任村干部等。

3、积极向各类企业推荐。

组织举办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专场人才招聘会,主动为企业和大学生村官牵线搭桥。定期向期满大学生村官提供企业需求信息、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6

关键词:宪政主义;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服务理论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74-01

一、引言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施宪政的依据不是看一个国家是否有一部成文宪法,而是个人权利是否在价值行列和制度安排上被视为对政治制度的一种最根本、在先的约束。宪政主义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现代政治,它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等价值,是一种规范性政治理论,支持着一种特殊的宪政秩序,它实践的宗旨是:政府任何权利的行使,不管是代表全体公众的意愿还是部分公众的意愿,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宪政主义要求任何社会的中心价值必须是人格尊严,体现人性所存在的意义、价值和自由。

二、宪政主义理论演变阶段

宪政主义的理论演变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

(一)萌芽期:20世纪30年代之前。

1887年的现在主义对政府的影响巨大,在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受到洛克、孟德斯鸠等自由主义者的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由以为着个人的正当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即使是合法的政府在追求公共利益的时候也必须尊重个人权利。此时期的现在主义主张以宪法为根本规范,将自由列为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严格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用宪法来控制政府的行为。

在美国建国之初,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展开了一场有关联邦宪法的争论。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大的政府,扩大总统的权力。而杰斐逊则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出发,主张用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从而实现分权制衡,防止政府权力的扩张和腐败问题的产生,达到维护个人自由的最终目标。杰斐逊认为人民主权是组织政府的最高标准,政府只有保护人民的权力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杰斐逊主张实行权力分立和制衡,将权力的行使都限定在一个合法的范围之内。他被称为是现在主义的发端人。这场冲突展现出政府代理与民众自主的对立,对平等、人民主权、限制政府权力等价值的倡导,奠定了宪政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1887--1930年期间,由于政党分肥制的影响,宪政主义的发展受损。这一时期管理主义公共管理一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为主,师徒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用于政府管理之中。

(二)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随着管理主义的盛行,现在主义逐渐意识到管理主义的弊端及其给公共利益带来的威胁。现在主义认为管理主义所谓的更理性、更科学的政治干预忽视了政府存在的真正意义。且公共行政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不同的,用企业管理方法实现效率来追求公共行政效率必然会使公共行政的价值受到损害。

沃尔多反对“效率第一主义”,认为在除了效率之外还会有许多其它因素影响政府活动。他主张运用政府权力给公民提供平等机会,把职业文官变为社会改革者。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公民参与理念,尊重人民主权和公民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组织,强调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政策公开,反对权力的滥用和行政无效率。修正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中忽视环境影响的观点,主张积极面对动态的社会、政治环境,并重新调整改革组织的形态和运作模式,提供行政机构与社会公众“政策对话”的机会以解决现实问题。

弗里德里克森认为传统行政学者所追求的效率是一种“机械效率”,它过分的强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而且对社会公平的漠视也是搜批判的内容,相应的,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应赋予现代公共行政以伦理的内容,以此来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除了追求经济和效率之外,还应该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大支柱。这里的公平不仅仅是指法律所体现的公平,还有事实上的公平与结果的公平。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后(新公共服务理论时期)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风靡全球的时候,以登哈特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者在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它更关注人的价值,为塑造更具人性化的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2003年,登哈特夫妇出版的《新公共服务:服务不是掌舵》,对威尔逊的“政治中立”和韦伯的“官僚体制”进行批判,并将新公共服务定义为:关于公共行政在整个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的一整套思想,即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核心地位。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强调公共精神、公民参与和公平、公正、回应性。

登哈特夫妇为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了“规范性原则”:服务而不是掌舵?寻求公共利益?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重视公民权和改革服务而不是企业家精神?思想的战略性和民主性?重视人而非生产力?行政责任不能简单化。总之,新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在于:政府应该区分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奉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念,通过政府与社区、民众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利用公民集体智慧满足公众需要。

三、结语

宪政主义需要提高创新管理手段以提高政府绩效,强调要对权力的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腐败问题,并且有效利用这些权力去制定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公民福利,回应社会问题,培养公民的精神。

就宪政视角的公共行政规范而言,当前我国有待加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诚信政府和透明政府的制度建设。这些基本制度对我国加强公共行政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将宪政主义理论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政府应当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結构的战略调整,强化规则制定职能和市场监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少数不讲信用的政府机关,有必要加强对各级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法律法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弗雷德夏尔(美)著,佚名译. 《宪政主义的背景》. 作家立场.

[1]谭功荣. 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组织学习研究 篇7

1978年阿吉瑞斯(Argyris)和熊恩(Schon)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组织学习”这一新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为代表,组织学习理论进入中国。根据世界发展进程和规律,在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人均GDP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2460美元、3315美元,并未完全摆脱“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威胁下,唯一能够让社会保持持续生存能力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从危机中获取经验知识。本文期望结合公共危机管理与组织学习理论,探讨危机情景下,公共部门开展组织学习的重要性、过程的持续性及其主要学习内容。

2 危机管理综述

2.1 危机的界定

对于危机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赫尔曼(Hermann)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作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并且事态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奥陀·罗宾革(Otto Lerbinger)认为危机是“导致一个组织陷入争议,并危及将来获利、成长甚至生存的事件。”美国学者罗森塔尔(Rosenthal)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这个定义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危机的特征,即突发性、危害性和紧迫性。

危机的特性还体现在其周期性上,代表性的有危机三阶段论与五阶段论。斯蒂文·芬克(Fink,1986)提出企业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包括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

2.2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理论体系起源于欧美,其理论的提出始于1962年的古巴危机,在1966年前后A1 Buchan在大西洋学会出版的《大西洋论丛(Ⅱ)》发表的《危机管理:新的外交》,是目前见之于文献中的最早有关危机管理方面的论著。

对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上,芬克(Fink,1986)从危机管理的目的性出发,将其界定为,任何防止危机发生、为消除危机产生的风险与疑虑,所为之应变准备措施即是危机管理。

海耶士(Hayes,1985)认为,危机管理是指一种适应性的管理及控制过程,它是由六个管理步骤所组成。这种观点将危机的事前管理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但是对危机过程中的管理并未深入探讨。

雷米(Ramee,1987)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作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观点,将研究扩展到危机各个阶段,将危机的事前和事中管理结合起来。

2.3 公共危机管理

从20世纪60年代危机管理在西方政治领域悄然兴起至今,研究的范围已经向经济、社会领域迅速扩展,从自然灾害向公共危机领域延伸。并且研究发现,任何原因导致的危机,只要其危害深重,影响范围广泛,都能转化为公共问题。这时,危机就演变为公共危机。

张成福(2003)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界定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因此,危机管理是关于如何应对危机的模式、程序、措施的系统知识。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过程模型:伯奇和古斯等诸多危机管理专家推崇的三阶段模型、(Fink,1986)五阶段生命周期模型、(Mitroff, 1994)的五阶段模型。

在各阶段的管理流程基础上,政府需要在既定的管理目标下,开发相应的危机管理系统来支持上述管理流程。各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危机数据和信息,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经过进一步的发掘和修正,可通过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库,在不同的危机管理主体之间充分共享。同时,危机管理主体也会根据对不同类型危机的分析和处理经验来修正原有的知识(李志宏、王海燕,2009)。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深入研究,学者们审视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缺陷,也分析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不足,魏志荣(2006)对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王刚义、盛平(2008)分析了我国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任慧成(2009)指出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分部门管理模式和临时性、非常设机构的缺陷,即在事发前各自为政、彼此封闭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我国政府危机预警系统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并且,非常设机构在危机结束后随之解散,不能把每次应对危机的宝贵经验留下,也无法使危机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

3 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部门组织学习需求

知识需求是组织学习的前提与起点。学者们通过研究国外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发现,它们一般都有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这些机构平时负责组织各种危机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落实危机预防的各种工作,进行各种准备。危机一旦爆发,这些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就成为危机应急的指挥部(魏志荣,2006)。例如美国,在全国范围建立多级实验室反应网络,为有效应对威胁公众安全的突发事件,开展科学研究与实验,提供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设备供给。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并定期对公共安全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张丽莲,2009)。

很多时间在突变之前,不仅有征兆,而且突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掌握突变的一般规律,对于掌握危机事件生成的意义重大(杨冠琼,2003)。这些重要规律,正是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李志宏等学者(2009)在危机管理模型中详细阐述了危机管理流程中的知识需求,包括:危机预防的知识需求、危机识别的知识需求、危机决策与控制的知识需求、危机善后的知识需求和危机评估的知识需求。

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使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陈国权,2006)。在危机事件日益常态化的今天,社会对安定生活的需求,使得公共部门越来越重视危机管理。因此,社会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需求,使得对危机管理的知识需求变的更加迫切,而知识的获取和传输就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这个过程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如图1所示。

4 公共危机中组织学习的内容

从危机潜伏到最终被解除过程中,危机学习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组织是如何适应危机从潜伏到爆发的;第二阶段,学习在危机中组织怎样调整预定的计划和程序来达到满意效果;第三阶段,学习组织是如何研发出一套新的执行方案。

因此,本文将公共部门危机学习的内容按照危机发生的时间顺序,即危机发生前、中、后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4.1 危机预警学习

所谓危机预警,就是对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情报及时处理,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分析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危机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吴家华、曹霓,2006)。多数情况下,危机管理意在防止危机发生,而不是应对(Rob Beckly and Julian Birkinshaw,2009)。以伦敦为例,预防灾害一直是伦敦防灾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点工作。各组织机构都把危机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习。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还建立了“青少年纵火者干预体系”,对青少年进行防火教育。在汶川地震中,平时经常进行地震逃生演习的桑枣树中学,以零伤亡的奇迹,再一次证明了常态下进行危机预警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在2008年雪灾预警中所凸显出的一些问题也极具代表性:(1)对单灾演变成多灾、自然灾害延伸出其他灾害类型的巨灾等灾害连锁反应,缺乏“预见性”和相应专项应急预案。(2)相关预案之间缺乏高效连接,各部门、各地间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缺乏应对冰雪灾害经验的南方各地也没有及时请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支持和协助。(3)我国的预案体系没有落实到基层(闪淳昌、周玲,2008)。

因此,危机前的预警学习首先是培养对潜伏危机的敏感性,而不仅仅是和平时期的危机意识,因为高度的危机敏感性不仅能够防止出现单灾演变多灾时预案的单一性,也同时促使各公共部门加强平稳时期的预案沟通和联系,以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从而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并且有利于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配合和协调。

其次,预警学习不仅包括公共部门在预案的衔接配合上,还包括对基层部门和民众的危机预防演练。汶川特大地震中零伤亡的桑枣中学,就是因为平时的防震演习,在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候,才能沉着冷静的应对,从而确保了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足以见得预警演练的重要性。

4.2 危机实时管理学习

在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媒体起到了预警信息发布、危机处理实时公布的作用,作为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是避免虚假信息和信息不足造成的恐慌甚至骚乱的关键。此外,公众的反应及其社会责任需求也是危机学习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此,公共部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时机和方式,都是公共部门在信息时代所必须重视的。

美国学者J.D Velasquez等(2003)提出了在危机学习中要特别重视沟通渠道建设,他们研究指出,在危机过程中,混乱的沟通状态会导致信息数量的缺乏以及执行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他们提出了专门针对危机应对的一套系统,即危机决策支持系统,包括资源信息支持系统、信息沟通系统、地图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系统、计划和程序系统五个子系统。这套系统通过信息的联合收集与协调分配,来识别组织中最合适的沟通者、应当共享的信息以及共享的方式,使得组织可以更好的应对危机并且避免失误和冲突。

危机发生过程中的学习就应当以这些薄弱环节、关键因素为导向,以如何组织公共参与、如何进行公共沟通、如何迅速地在内部信息传递以及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为主要的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学习内容。

4.3 危机后反思学习

危机的结束并不是危机学习的结束,相反要总结、反思、评估、汲取经验教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保存危机知识。通过查缺补漏,提高应对危机的水平。

然而,除了学习危机管理经验的重要性需要重视以外,怎样将经验有效的保留和传承也不容忽视。如果每当危机发生,公共部门才临时成立工作小组应对,而这种临时工作小组不具有连续性,在危机解除后经验和知识不能够有效地保留,就不能为新一轮的危机学习提供了教材和借鉴。

危机的学习是完善下一个阶段或下一次危机管理的开始。在这周而复始的循环中,组织学习是一个无止尽的动态持续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传播危机管理经验,提高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5 结束语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8

(一)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不同学者因为研究方法或者目标设定的不同, 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笔者更倾向于,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 政府、公共部门或组织要在时间紧迫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以最有效的方法控制事态的发展与蔓延, 并且通过管理措施和手段, 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二)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为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的直译, 我国官方文件里一般称之为民间组织, (但英语翻译仍为NGO) 。国际社会中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 即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政府组织: (1) 组织性, (2) 非政府性, (3) 非营利性, (4) 自治性, (5) 志愿性。在这五个特性中, 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 (2) 这一定义的内涵正是近代西方对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分立的理解模式的反映, 由于该定义比较符合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 因而受到了广泛认可。

(三) 二者关系

近年来, 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格局由原来的政府为唯一主体逐渐呈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即除了政府居于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导地位外, 公众、非营利组织, 甚至营利组织 (企业) 、国际组织也加入到公共事务治理的力量之中。这些主体与政府形成一种既相互互补, 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但总的来说, 这种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是公共行政必然的发展方向。而这一点, 也就成为了危机状态下理清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理论基础。

从现实来看, 政府应该在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应对危机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实现危机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应对危机, 以弥补政府功能之不足, 减低政府救治成本。而这多元主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则是非政府组织。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局

多元化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急待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然而我国当前还有许多方面的不足阻碍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

(一) 责任依据缺失

我国应对危机的方式还是采用传统方式, 即主要是靠全能主义时代那套习以为常的行政控制和革命动员形式来处理危机, 这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政府主导、发动群众的运动方式。这种管理理念的背后是政府对自身能力的过度信任和对民间社会的过度怀疑。体现在非政府组织上, 表现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处理公共问题能力的不信任。这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首先, 公众对“家长式”政府的过度依赖和迷信, 会影响对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和信任;其次, 非政府组织本身也会对政府产生过度依赖, 沦为准政府部门, 而忽视自身能力建设;最后, 不利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分工, 非政府组织缺乏生存依据和活动空间。

(二) 人力资源缺少

在人力资源方面, 我国非政府组织缺乏专业人才。非政府组织都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里活动, 这样使得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某一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从而有利于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我国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的职员比例较低的局面。而且组织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岗、分流、离退人员, 人员构成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优秀人才转向企业或国外机构的流动性较大, 使非政府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

(三) 自身能力缺乏

我国非政府组织大多数仍然缺乏独立性, 其灵活性、专业性的优势无从发挥, 在危机管理中, 往往是被动地根据政府的政策、计划采取行动。公众对非政府组织了解不足, 未建立足够的信任, 互动参与不多, 不少非政府组织或是因为自身评估决策等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参加危机评估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或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缺乏参与的有效途径, 难以提升在危机管理中组织活动的层次与规格。

三、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

鉴于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更应该为非政府组织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行的运行机制, 以促使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 完善危机管理的宣传机制

对于一个非政府组织来说, 既然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要加强自身参与危机管理的能力, 那么首先要确立危机意识。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就是一定的公共性、一定的公益性, 所以非政府组织更应该时刻将视角置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时刻关注社会、人民, 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只有非政府组织自身树立了这种危机意识, 才有可能为政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建议, 将潜在危机制止在萌芽阶段, 或将危机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 非政府组织还应充分发挥其广泛性、专业性的特点, 积极投身于全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工作中去, 从思想意识上来培育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将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培养国民危机意识。

(二) 完善危机的监测预警机制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就是依法把危机管理与常规的各项规划相结合, 把构成危机管理的基础预防工作纳入日常的规划中去, 做好基本的以及不同危机事态的规划、预案, 建立、健全危机报告制度、举报制度和信息收集、通报制度。非政府组织由于其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以及其组织内容的多层性, 可将自身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 获取大量有用的第一手信息, 提供给政府部门, 为危机的监测预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利用其专业性的特点, 为政府组织制定相对科学、有效、可行的危机治理预案。

(三) 完善危机管理的信息公开机制

危机发生后, 要根据危机的不同级别, 向公众说明实情,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我国各级政府组织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 近年来, 非典等国内一系列的公共危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 表明政府与社会间的危机沟通方式与危机管理的要求不适应, 容易造成危机管理过程中社会上谣言传播, 甚而制造更大的混乱。鉴于此, 非政府组织则应利用自身广泛性、草根性的特点, 积极主动的与政府组织沟通, 结合自身的信息获取渠道, 给公众传播最真实、最快捷的信息, 以便公众对危机做出最客观的判断, 进而以己之力加入危机的恢复中。

(四) 完善危机的评估机制

完善危机的评估机制, 就是要在危机发生后, 对危机的损失、各级政府的措施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审计。危机评估的目的在于寻找防范危机再次发生的措施, 提出完善危机反应和重建行动的管理措施, 并根据危机管理中暴露的弊端,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促进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再造, 最终完善危机管理的整体治理结构和制度。

危机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调查危机发生原因, 为改进和提高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二要客观、科学地评估危机的损失程度, 作为救灾和赔偿所必需的基础, 也是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的前提;三要提出改进意见, 即对照现有的危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找出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 对原先的危机管理过程和流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对危机参与主体在公共危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估, 优化危机管理组织运行机制, 最终在管理组织和流程机制等方面预防公共危机的再次发生。

(五) 完善危机管理的责任机制

完善责任机制, 是指明确非政府组织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的作为与不作为的责任,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人的申诉机制。非政府组织虽然具有自发性, 即其成立是基于某个社会公益目的, 社会成员自发成立的, 然而其成立后要实现其公益性就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责, 如若未履行其应有的职责, 也应对其进行问责追究。

只有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完善, 才能使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也才能帮助政府组织将危机事件的数量减到最低, 危机事件的损害降到最小。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力的逐渐增强, 公共危机爆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的管理危机, 降低危机的损失, 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危机管理体制。非政府组织就是这多元化中的重要一员, 要发挥其在管理危机中的作用则需从根本上完善其运行机制。可以从危机宣传机制入手, 继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同时建立危机信息公开机制, 重点改善危机评估机制, 最后补充危机管理人员责任机制。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毛永忠.公共危机恢复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5

[2]孙静.非政府组织基本问题研究综述[J].岭南学刊2006.2

[3]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俞可平.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1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学 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改革

随着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新的面貌,这就使得高校在其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使用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要求高校领导能够及时地转变其管理理念,对教育管理组织进行改革,从而构建更加民主、公平的高校教育管理组织,能够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现状

受到传统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高校学生教育组织管理中往往还是采取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规范。且其组织机构往往是由学校的领导组成,更多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组织构成方面,由学校的领导分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负责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招生与毕业生分配等工作;由高校的党委组织部和同级院(系)党组织负责学生党建工作,总体来看,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内各个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但是就其实际的实践情况来看,各个部门为了能够维护部门的利益,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严重的影响,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服务。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的必然发展趋势

只有不断完善组织的职能,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并对组织内部分工进行更合理的划分,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不仅是新时期组织的新发展趋势,也是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的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教育消费观念,学生的教育消费观念也逐渐增强。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改革。并在高校中建立属于本校的招生以及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这也意味着高校在其学生教育管理组织工作中有了较好的开端,高校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其学生教育管理组织进行改革,是其必然发展趋势。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管理理念

学生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主体的作用。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对学生进行管理应该将学生作为其开展工作的中心,其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利益。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是高校实现其职能工作的一部分,因此也就具备了公共管理的性质。且在近年来,随着教育消费观等观念的兴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受到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在其教育管理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中。高校要将实现学生的利益作为展开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其管理实践中能够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要坚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通过采取与学生合作、共同治理等方式实现学生管理,从而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目标。

(二)建设学生服务型组织,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组织部门的服务职能

根据一些先进的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组织的实践情况来看,在其学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与职能中都渗透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理念。在高校的管理中,如果学生提出合理的需求,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这也就要求高校基于公共管理视角进行学生教育组织改革时,能够建立起高校中以学生服务的学生服务型组织。高校学生在其生活学习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这就要求高校能在其教育管理组织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并能够协调学生同教师、管理部门等之间的矛盾,还可以在其管理组织内设立学生投诉受理中心。通过建立学生服务型组织,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解决在其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学生自治组织,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服务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能够在民主、公平、自由的基础上开展,在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高校教育管理决策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实现民主化。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进行改革,就可以建立起学生自治管理组织,从而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功能。建立学生自治管理组织,也可以辅助高校的正式管理组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利益。可以成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纪律组织;也可以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成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教学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学生自治管理组织工作的质量,学校还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同时,学生在参与到自治管理组织的工作后,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运行制度等;并能加强其实践能力;此外,还对培养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财务管理 篇10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管理混乱, 资金缺口大

首先, 资金管理混乱。农村公共产品资金方面存在随意使用的现象, 对农村公共资金的管理运作方面的透明度低, 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此外, 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如合同管理方面不完善, 虽然签订合同, 也出现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情况。在农村财务管理上没有做到公开及时, 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其次, 资金缺口大。农村在大力推行农村的税费改革后, 取消了农业税, 原本应该归入农业税所构成的财政收入, 但自从将农业税取消后, 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中小学教师资金是由上级财政来支持的, 但是农村潍坊改造方面的资金却远远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当前农民为了更好的得到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与技术, 但是由于缺少公共财政资金的支持, 很长时间没有完成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

(二) 财务人员素质低, 预算编制不科学

首先, 资金管理方面的会计员素质低。由于农村会计的素质普遍较低, 没有确立完整的财务会计账簿, 甚至有的农村还存在会计与出纳由一人来负责的情况。此外, 没有严格管理会计账簿, 存在白条现象;在报销方面的手续欠规范, 具体审批方面不严, 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流失。其次, 预算编制不科学。在乡镇中虽然确立每年开展的年度性财务预算, 但是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方面不严格。特别是对农村公共产品方面预算编订、调整、执行以及决算等多个方面存在主观性, 人为方面的因素较多。乡镇领导有时候为了凸显政绩, 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 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 导致财务预算不符合当地情况。

(三) 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方面的资金被截留

国家投入到专门用在农村公共产品, 如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资金, 受到上级财政截留的现象较为普遍, 上级下达的用在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任务 (如计划生育费等) , 往往无意间加重了乡镇财政的负担。由于用在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资金遭到截留, 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发展滞后, 一直处在低发展水平, 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 资金供给财政体制的原因

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资金共给方面长期不能获得保障。虽然乡镇财政已经逐渐确立起来, 然而, 长时间以来, 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未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方式还一直存在, 导致了城市和乡村都未确立独立供给体系。实际用在财政预算方面的资金, 存在向城市建设倾斜的倾向, 导致投入到农村中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方面显得明显不高, 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存在一定缺陷, 使得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长期不能得到落实。此外, 各级地方政府在有关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划分方面不明确, 财权与事权并没有完全加以分开, 上级政府将本来是自身处理的财政法问题, 直接交给乡镇财政来负责处理。虽然上级政府赋予乡镇政府有一定的事权, 但是其资金上却没有到位, 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使广大群众的负担无形之中加大。经过实际调查发现, 本来是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各地民兵训练的经费, 在较长时间内, 都是由县乡财政与广大人民群众来负责的。再如关涉到粮食生产的水利设施本来是由省一级的财政负责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还是由村民通过均摊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二) 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观方面的原因

从公共财政理论出发, 地方政府是为辖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物品, 然而, 在当前政绩考核的激励下, 其往往将更多的资金往政绩工程方面倾斜, 在这一政绩观的引导下, 将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村却投入了较少的公共资金,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公共事业显现出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普遍来讲较低, 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 这导致了很长时间内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速度慢, 农村发展的基础不牢,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三) 财务人员素质的原因

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低, 职业责任心弱。某些会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出现老化现象, 很难胜任当前的公共产品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其按照相关的规程办事的意识比较单薄, 对相关重大项目开不开展详细的预算, 且相应的入账手续也不完善。此外, 会计人员配套建设也需要提升, 并没有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有的领导对预算与会计方面的管理法规执行方面的意识浅薄, 致使公共资金出现挪用的现象。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财务管理完善策略

(一)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体制建设

首先, 确立财政分配基本政策。为了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增加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财政政策, 对资金使用与支出结构予以调整, 确保划拨资金能够向农村农业方面倾斜, 并将相应的投入向农村民生工程、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逐渐完善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制度,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进一步深化对农村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 理顺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体系, 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建设在长期内有稳定的财力保证。其次, 科学界定事权与财权, 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充分结合地方财政体制改革, 通过积极调整并理顺好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方面的关系, 界定事权与财权, 尤其是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方面的财权与事权, 确保两者能够和谐统一, 竭尽全力减轻广大农民群众的财务负担。我国中央财政连续九年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 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切实保障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并且还将预算内的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重点向农村民生工程与农业开发方面倾斜, 特别是土地出让方面获得的收益, 全部考虑优先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土地开发方面, 这对当前兴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 尤其是对有效缓解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方面出现的投资缺口,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还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多项需求。自从在农村开展税费改改之后, 乡镇一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方面的可支配收入大大减少, 农村公共产品支出方面还需要上一级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只能确保政权与基本的工资, 并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开展公益事业。所以,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还应该继续拓宽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比如说充分考虑到可以将民间资本, 全部运用到农村公益事业当中来, 采取企业化与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更好的利用好民间资本;还可以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集体筹资, 来不断加快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县级与乡镇一级财政则完全可以考虑创建新的筹资体制, 建立完善的筹资程序, 制定相应的筹资制度, 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农村中通过的村集体公益事业, 上一级财政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助, 确保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

(二) 科学理财, 加强村财会人员管理

首先,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利益的代言人, 尤其是涉及到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以及村级的公益事业方面的事情, 应继续完善相应的公开讨论制度, 真正能够做到科学理财, 充分利用好公益事业为广大的村民服务。所以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应该协同做好民主协商的理财制度与财务公开制度, 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村财务以及公共资金的去向予以了解, 真正发挥好农村公共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其次, 加强村财会人员管理。提升村会计人员的素养。定期对村会计人员展开定期的经济法规与党性方面的宣传教育, 尤其是会计人员开展培训, 提升其职业素养与法制意识, 进而能对公共产品的管理方面实现依法理财。根据相应的财务法规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 继续完善对财会人员的编制管理工作, 逐渐形成能相互制约的人员管理方面的机制, 如村中会计人员与出纳不能由一人来担任, 在同一个村内也不能出现亲属担任会计与出纳的情况等。

(三) 强化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监督管理

首先, 强化预算编制工作。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情况, 编订县乡财政统筹综合预算, 并切实安排好县乡财政资金, 实现对资金的预算约束。如果是没有纳入到预算范畴内的资金, 坚决不能随意开支。针对县乡与村债务方面的问题, 应该加强对相应资金的审计工作, 实现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特别是对随意使用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单位与个人, 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 继续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制度方面的监督工作。从制度层面强化对县乡财政管理方面的监督。如制定相应的农村公共产品的招标与投标制度, 村民议事制度等, 确保用在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投资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此外, 应大力开展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据乡村经济发展情况, 积极探索适合县级会计管理中心的财务收支形式。一般情况下, 大力实行县级财政管理乡镇财政, 乡镇财政负责村财政的管理工作模式, 也就是在保证乡村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与审批权能落实到位。上一级的财政部应该及时各个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核, 进一步规范乡村的财务收支行为, 确保村级政权的良性运转。

上一篇:总量分布特征下一篇:留学生回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