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2024-06-0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精选十篇)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1

孔庄煤矿Ⅱ5采区地质条件复杂, 井深近700 m, 采区距井底车场距离6 000 m余, 属井深巷远条件, 现采用水力采煤。由于水采产量较低, 套用原有大粒度全水力提升系统显得过于庞大, 为此需要对Ⅱ5采区各环节进行优化改进, 设计采用小粒度分级水采工艺模式, 其工艺系统为:工作面回采和掘进下来的煤浆进入采区刮板捞坑分级, 大于0.5 mm的原煤通过刮板脱水筛脱水后运至釆区煤仓, 通过现有-620大巷皮带运至现有的旱提系统提升至地面选煤厂;小于0.5 mm细煤泥随煤水进入釆区斜坡煤水仓, 经斜坡煤水仓进一步沉淀去粗后溢流的煤水进入斜管沉淀仓净化处理, 进入斜管沉淀仓的煤水通过斜管净化后溢流至回采供水仓供回采和掘进使用, 斜坡煤水仓沉淀的粗煤泥和斜管沉淀仓的底流煤泥通过环行刮板刮泥机定量刮至仓头, 通过渣浆泵排至-620水平煤水仓后转排至地面选煤厂处理, 其生产工艺系统见图1所示。

2 生产工艺系统创新研究

2.1 煤水分级设施及硐室的研究

2.1.1 刮板分级脱水筛

刮板分级脱水筛是由SGW-40T刮板运输机改制而成, 其主要功能是分级、运输和脱水, 对于0.5 mm分级来说, 其分级基本不起作用, 主要功能是运输和脱水, 为此改制时可在刮板运输机中部槽上加装脱水筛板实现脱水功能, 筛板缝隙为2 mm, 铺设位置一般有2处:a) 在运输机出水面开始加5节~6节筛板进行初步脱水;b) 在运输机头过渡段后加2节脱水筛板对通过运输挤压出来的水进行二次脱水, 根据多年经验, 筛上煤水分基本能控制在15%左右。刮板分级脱水筛选择2台[1]。

2.1.2 溢流平台

溢流分级平台位于刮板捞坑硐室与预沉煤水仓之间, 其分级粒度的大小由溢流平台高度和采区来浆量决定, 根据多年经验, 溢流平台不低于1.5 m, 基本上能保证分级粒度在0.5 mm的要求, 平台长度与煤水预沉仓宽度相同为4 m, 宽度为1.6 m, 如图2所示, 立网1和平网采用筛缝为3 mm不锈钢筛网, 平网2应向流水方向有一定的坡度, 有利于木渣片的清理, 立网2采用2层8 mm×8 mm的编织网或也用不绣钢筛板。

溢流平台安装时一定要立网、平网与硐室接触面密封严密, 以防大块煤及杂物进入煤水仓造成堵泵等事故的发生。

2.1.3 刮板捞坑分级硐室

筛机硐室安装2台SGW-40T改型刮板运输机, 其长度受溢流平台高度、溢流液面长度、脱水段长度以及煤仓容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经综合分析并结合现场已完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筛机硐室参数为:长度43 m, 宽度3.6 m, 倾角9°, 详见图3所示。

2.1.4 煤仓

煤仓设计为直径4 m, 高度12 m的立式煤仓。煤仓下口安装K3型往复式给煤机, 由于煤仓与-620大巷皮带运输机有约30 m距离, 需要通过1台SGW-40T刮板运输机转载。

2.2 井下煤水缓冲均化仓的研究

2.2.1 煤水缓冲均化仓的功能

a) 去粗功能。由于刮板捞坑筛下水中煤泥粒度较粗, 如直接进入斜管沉淀仓, 将影响其澄清浓缩效果, 并有可能压住刮泥机, 有的矿井已发生过类似事故;

b) 均化来浆浓度。均化水采工作面高峰来浆浓度, 以减少斜管沉淀仓入料浓度的不均衡性;

c) 缓冲均化来浆量。缓冲水采工作面高峰来浆量, 以保证斜管沉淀仓在较合理、均衡的负荷下工作。

为此, 需在斜管沉淀仓前面设一缓冲均化仓。

2.2.2 缓冲均化仓

缓冲均化仓设计成长13 m、宽4 m, 仓底考虑到排泥问题, 将仓底按煤水仓经验设计成两段坡度, 靠近仓头段角度为35°, 以便煤泥在水下也能向仓头滑动, 靠近仓尾段考虑到水位下降后, 采区来水时也能将煤泥冲到仓头, 设计角度为21.45°[2]。

2.3 煤水沉淀净化复用的研究

2.3.1 基础数据

a) 斜管沉淀仓最大入浆量Vmax。斜管仓入浆量为采区回采、掘进煤水量以及采区涌水量之和;

b) 斜管沉淀仓溢流水中悬浮物浓度γ1。斜管沉淀仓溢流水主要供高压泵回采使用, 为了给高压泵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延长使用寿命, 在此要求斜管仓溢流水质浓度γ1小于500 mg/L;

c) 斜管沉淀仓硐室结构。斜管沉淀仓宽度为4.0m, 斜管区长度为26 m (见图4) 。

2.3.2 刮泥设施

排泥是斜管沉淀仓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如不及时排泥, 仓内煤泥越积越高, 最终影响溢流水质。排泥方式的种类很多, 分机械排泥和重力排泥两种, 而较为可靠的就是机械排泥, 孔庄矿选用自行设计的环行刮泥机MNJ—15, 将斜管仓内沉淀的煤泥刮至仓头用煤水泵排走。

2.3.3 澄清水的循环复用

从水采用水的循环复用过程来看, 本环节可谓前一循环的终点, 也可谓下一循环的起点, 因此必须设置足够容积的储水仓, 储存斜管沉淀仓的澄清水, 以缓冲前后循环复用水量的不均衡。实际上, 对于刚从煤泥水中分离出来的澄清水, 实为仍含有一定数量固体颗粒的低浊度水, 这种水在其储存过程中必然有一个再澄清过程, 这一过程对保证循环水水质有重大意义。

回采和掘进供水泵用水均取自储水仓, 为了满足生产并维持采区用水平衡的需要, 储水仓容积必须满足回采期间和停采期间所需缓冲容积的需要。储水仓容积设计为700 m3。

2.4 煤水转排工艺系统参数

2.4.1 煤浆量

每天需要转排至Ⅱ1采区的煤水量V=2 043 m3/d, 设计中按每天开煤水泵9 h计算, 则小时排水量为227m3/h。

2.4.2 管道参数

-620大巷已有煤水管4 000 m, 管道Φ351 mm×20 mm;该管道距Ⅱ5采区还有约800 m距离, 此段管道选择Φ273 mm×10 mm钢管。

2.4.3 煤水泵选型

根据上述参数选择100ZG-500型渣浆泵, 其运行参数为流量Q=200 m3/h~300 m3/h, 扬程H=92 m~100 m, 平均运行参数为:流量Q=250 m3/h, 扬程H=95 m[3]。

3 生产工艺系统创新研究获得的经济效益

3.1 节省了设备投资费用

由表1和表2可知, 大粒度全水力提升设备投资为919×104元, 小粒度分级提升设备投资为688×104元, 节省投资231×104元。

3.2 节省矿建投资费用

由表3和表4知, 大粒度全水力提升工程量为10 762.2 m3, 矿建投资约为1 183.84×104元, 小粒度分级提升工程量为4 829.11 m3, 矿建投资为531.2×104元, 采用小粒度分级提升减少矿建工程量55%, 节省投资652.64×104元。

经过上述估算:采用小粒度分级提升投资约1 219.2×104元, 大粒度全水力提升投资约2 102.84×104元, 采用小粒度分级提升节省投资883.64×104元。

3.3 节电效益

大粒度全水力提升年运行电耗见表5。

小粒度分级高压、煤水系统年运行电耗见表6。

增加旱提电耗。由于采用分级提升, 增加了旱提煤量, 根据其它矿经验, 筛上煤量约占产量的80%~85%, 在此按85%计算, 由此年增加旱提煤量38.25×104t, 经计算从-620旱提至地面电耗约为8.5 kW·h/t, 年需耗电325×104kW·h。

小粒度分级提升年运行电耗2 007.7×104kW·h。

经过上述估算:小粒度分级提升运行电耗2 007.7×104kW·h, 大粒度全水力提升运行电耗2 841.1×104kW·h, 年节电833.6×104kW·h, 吨煤节电18.52 kW·h/t, 年效益约500×104元余。

4 结语

通过对Ⅱ5采区各环节进行优化改进, 取得了以下几点的成效:a) 根据全水力提升设备可靠性, 结合孔庄矿现有运输提升系统能力富裕的现状, 采取分级运、提的方式, 解决了Ⅱ5采区煤炭运输问题, 根据实际测算, 分级粒度0.5 mm以上煤量占80%左右, 筛上品水分11%~12.8%, 平均为12%, 在放仓、煤的矿车运输中未出现窜仓和粘底现象, 分级脱水设备运行稳定可靠;b) 采用斜管浅层高效沉淀净化技术, 液面负荷率4.75 m3/ (m2·h) , 煤泥水经过净化后循环复用, 复用率62%, 不足部分利用采区涌水为补水水源, 实现了利用采区涌水排走煤泥, 不需外来补水的经济型水采技术, 环保、节能;c) 经过优化设计, 经济型水采硐室布置合理, 工程量小, 比全水力提升硐室工程量比减少55%;d) 经济效益显著, 与全水力提升系统相比节省投资42%;年节电833.6×104kW·h, 吨煤节电18.52 kW·h/t, 年效益近500×104元;e) 实现了单级渣浆泵长距离 (5 km) 输送煤浆, 经测定, 排泥浓度85 g/L~164 g/L, 平均132 g/L, 煤水泵流量200 m3/h~250 m3/h, 没有出现淤堵等情况, 也不需要冲洗管路, 运行管理简单方便。

摘要:介绍了经济型水采关键技术创新及硐室优化工艺系统, 即小粒度分级水采工艺模式。在孔庄煤矿水采工区的实践表明:生产工艺系统创新的应用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经济型水采,硐室优化,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毕德纯.煤矿开采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2009.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2

某省法制工作由于信息化建设某公司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特别是对通过信息化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照《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2010-2015年规划》和某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二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平台,各个系统相对孤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三是业务系统的开发还不能完全满足政府法制工作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上述问题造成了法制信息化建设步伐过于缓慢,与国家和省的规划部署要求以及本办业务需求相距胜远。因此,加快推进法制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项目总体介绍

“某某信息平台”是立足于群众需求,以法治政府应用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构建出“全景化、一站式、智能型”的法制服务模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行一站式查询,行政复议服务,让信息化服务更便民。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服务体系,将服务平台从传统窗口延伸到短信、热线、网络、自助终端和手机APP等新兴媒介,服务功能有行政复议(俗称民告官)及复议全过程跟踪服务、某省规范性文件查询、执法人员资格查询业务,服务质量从被动受理转变为“标准化、零距离、一站式”的主动服务。

二是构建智能型执法业务平台,让信息化执法更高效。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执法工作深度融合,利用移动执法客户端及时提醒待办事项,满足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开展工作,自动处理程序性事务,实时更新海量数据,智能推送执法条例和自由裁量权辅助行政执法,并支持不同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助力“执法效率、执法质量、执法服务”。

三是打造全景化、现代化执法,让信息化管理更科学。推动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实行各领域、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网络全面覆盖,图像、声音、关联信息等技术全面升级,不同系统、不同执法单位、不同政府法制办信息资源全面联动,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法治化的“某某信息平台”。

为尽快实施某省法制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及时、成功地实施法治政府平台,提高某省法制政府对法制工作的整体创新和应变能力,使行政执法人员及行政机关内外实现高效信息沟通,并帮助某省法制政府最终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政执法人员从彼此独立、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向一体化、信息共享的统一管理模式,将管理运作与管理模式提升到更高、更新的层次,实现某省法制政府管理、办事、服务的转变和升华。

三、项目主要研发内容及技术创新点 3.1项目主要研发内容:

根据某省法制工作内容,整个“某某信息平台”设计为内部应用信息平台和外部服务公开平台两大部分,对外提供公众信息服务包含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查询、执法人员资格查询,政务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等功能。对内提供智慧政务移动系统、执法证件网上考试系统、智慧移动行政执法、等子系统,同时通过统一的对外接口连接到各行政执法单位,如公安,检察院等,建立行政执法数据库,实现对全省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同时上级可接入到国发办业务系统,形成国家-省-州市-县的一体化某某信息平台。1)一个基础资源

某省政府规划了“云上云”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基础服务平台,某省“某某信息平台”基础资源平台建设需响应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要求,通过“云上云”基础服务平台为“某某信息平台”提供基础计算资源。

由于“云上云计划”云计算平台的完成建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云上云计划”云计算平台建设完成之前,“某某信息平台”基础运行环境依托于移动公司的IDC机房云计算中心。2)建设两个平台

1、智慧法制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法律资源数据库及执法资格数据库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门户网站和微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同时通过传统PC端和智能移动端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2、智慧法制内部综合业务平台。围绕政府法制中心工作,在尽快建设机关智慧移动办公系统和执法证考试系统、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政府法制工作的综合业务办公平台。(具体包括4个应用系统)3)三种网络资源

1、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网):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搭建电子政务内网,实现涉密信息处理。

2.电子政务外网:依托我省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共享信息资源、实现非涉密业务的协同办理。

3.互联网:通过省信息中心的网络安全建设,与互联网互通互联,实现公众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通过互联网提供对外公共信息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内部办公应用,并上联到国发办系统,下行接入到各州市及区县,实现信息的快速通达。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可接入全省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数据共享切实履行执法监督职能。4)四个数据库

数据中心任务是解决各个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通过数据整合,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采集到统一的共享库中,便于对其进行综合查询分析。根据数据共享、交换功能要求的分析,数据中心实际上是一个需要跨越各个系统业务数据之上,对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共享和交换。对整个法制信息系统所有应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做到数据分布存储,集中上传、统一管理。

法制信息系统需建立的数据库有:

1.机构及人员数据库。包括省、市、县三个政府法制机构及人员数据库。2.综合业务数据库。包括办公业务库,行政执法库、行政执法监督库、规范性文件本案审查库等数据库。

3.档案数据库。包括文件档案、图片档案、视频档案等数据库。4.公众信息服务数据库。包含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库、政府信息公开库、行政复议库、执法资格数据库等数据库。5)六个应用系统

智慧法制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子系统3个:

(1)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发布及查询系统,向社会公众权威发布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并提供多维度的查询功能,实现法律法规文件的推广和普法工作。

(2)执法人员资格查询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管理、行政执法证件审查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信息统计分析、行政执法证件信息发布。

(3)网上行政复议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复议案件管理、行政应诉案件管理、行政复议信息统计分析、行政复议典型案例管理、行政复议案件公众服务管理。

智慧法制内部综合业务平台子系统3个:

(1)智慧移动办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法制文件管理、工作台账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人事管理、党务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

(2)执法证件网上考试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考试信息管理、题库信息管理、考务流程管理、考试信息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信息发布,考生资料报送,执法人员证件管理。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3

关键词:5400KW/56.3+3S立磨;3500型滤袋式气箱除尘器;混凝土粉库存物料防粘结技术;粉状物料发运无人值守系统

1.引言

太钢作为李双良精神的发源地,多年来致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以彻底改变钢铁企业长期的水渣低价销售或外倒填沟形象。经过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厂与德国莱歇公司、合肥水泥院、黄石建材节能设备总厂等厂家交流、实验、结合太钢特点改进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筹划,研究开发了超细粉处理工艺。建成实践后的粒化高炉水渣立磨工艺生产超细粉技术开发及应用完全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今,太钢超细粉生产线已经平稳运转近3年,产能达到设计要求,期间无重大设备故障,且产品质量远高于国标要求,市场反应良好,供不应求。

2.主要创新技术

2.1方案设计

太钢不锈加工厂高炉水渣超细粉项目采用优化后的德国LM56.3+35400KW立磨作为主体设备,并配套有国内业内最先进的3500型气箱袋式收尘器和中空双层预热式热风炉。高炉水渣经过计量后进入立磨研磨、烘干,烘干由预热式热风炉提供热风,热风经管道进入立磨底部,将合格超细粉从立磨带入收尘器,收尘器实现粉、尾气分离,水蒸气有排空管道排入大气,剩余60%的尾气再次经管道进入立磨,实现循环利用。生产合格超细粉经密闭式空气斜槽输送到成品库,在成品销售外运时,本项目独特创新的无人值守系统可现实超细粉的无人操作自动装车、计量、数据上传等各项工作,为了生产线产品的合格性,生产线预先提高立磨运行参数,大大提高超细粉的产品等级,并在整个生产过程产品全程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2.2 本工艺生产线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2.2.1莱歇公司LM56.3+3 4500KW立磨主要用于水泥熟料研磨,太钢不锈加工厂经过与莱歇公司多次交流、讨论、试验验证后,将莱歇水泥熟料磨改进为水渣超细粉立磨LM56.3+3S 5400KW。4500KW立磨主要用于水泥熟料研磨,由于水泥熟料粘度较低,且产品成分较为纯净,没有大块异物和金属,相对立磨的磨辊、磨盘、抗震系数要求都低,根据我单位的实际要求,如水渣的产量、水渣粒度和性能、设备磨损程度控制等,确定使用5400KW水渣立磨,使立磨具有较强的抗震性,并且要求立磨耐磨件全部采用最新设计复合板,以降低产品的磨耗。

2.2.2首次采用5400KW电机、主减速机,将传统配置功率提高20%;经过改进立磨单台产量提高29%,由4500KW立磨对应平均产量127.5吨/小时,提高到现工艺5400KW立磨对应平均产量165吨/小时,使单位吨成本节约5%,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3改进选粉机结构形式,将静叶片由可调适改为固定式,动叶片由一级结构改为四级结构。

2.2.4立磨磨盘由铸钢改为铸铁,提高抗震性,降低损坏率;因立磨工况限制,立磨振动较大,铸铁磨盘由于其自身抗震性较好特点,相对铸钢件立磨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3.实施效果

太钢高炉水渣超细粉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合格超细粉10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6000万/年,并有效减少太钢冶金渣的外排,丰富了太钢结构品种,扩大太钢产业链。实施技术改造后的主要效果如下:

3.1主要达到的效果

采用莱歇公司现有技术,结合太钢生产实际,经过多次试验演算,将德国莱歇公司LM56.3+3S 4500KW水渣立磨改进为LM56.3+3S 5400KW作为生产线主体设备,该设备集研磨、烘干、选粉为一体,自动化程度高、稳定、高产、能耗低,符合太钢水渣超细粉项目大生产要求。

开发矿渣超细粉业内首次使用3500型气箱袋式气箱除尘器作为工艺收尘设备;此前3500型气箱袋式除尘器仅应用于环保除尘,降低粉尘污染,而太钢超细粉项目将环保除尘作为工艺“收尘器”大大提高选粉效率,降低了废弃粉尘排放,经检验废弃排放13.5mg/Nm3远低于国标要求。

集成创新采用中空双层预热式燃气热风炉为热风制备系统,实现系统自身尾气60%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产品能耗。

开发了库存物料防粘结技术,使用轻质高分子合成材料作为成品储存仓内衬,实现了超细粉库壁无板结。经过实践使用,方粘结效果良好,从根本解决了超细粉库壁粘结。

3.2应用情况

3.2.1太钢立磨运行参数对标表

通过对比,太钢加工厂超细粉生产线通过工艺生产过程控制使生产在短期内实现生产质量达标,其各项控制在同类型立磨中都优于其它生产线,超细粉质量平稳,社会反应良好。

3.2.2建材行业应用太钢水渣超细粉节约成本对比图

同种混凝土中掺30%水渣粉代替水泥与掺10%的粉煤灰成本相比,C45混凝土下降7.2元/m3;C55混凝土同掺量成本下降8.1元/m3;C65混凝土同掺量成本下降10.5元/m3。

3.2.3社会效益

太钢年产100万吨成品超细粉,按照超细粉在水泥中的比例,可以减少水泥行业年开采125万吨矿山资源,按开采一吨矿石40元计算可节约成本0.5亿元/年,同时减少排放烧制水泥熟料产生的温室气体100万吨。可增加就业岗位80个。同时减少了水渣无效倒搬量,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4.结论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4

钱桂敬副会长、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勋出席会议。鉴定会由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奖励办公室主任何勇主持。

会议通过了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名单, 推荐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为主任委员;推荐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卫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汪东风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谢明勇教授、浙江大学食品学院何国庆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冬生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周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张兰威教授、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院长刘静波教授以及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陈功教授担任鉴定会委员。

与会领导与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检测报告和应用报告, 查阅了项目相关资料, 并对项目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询问, 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经鉴定委员会讨论和评议, 形成鉴定意见, 认为该项目以保健酒所设计功能为目标, 应用高通量和动物模型重要筛选技术, 确定了几十余种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或抗氧化作用的保健食品原料;根据中医中药相关理论构建保健酒“配方”, 建立了“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功效及机理模型, 完成了达到分子水平的机理研究并形成了确切的人体功效验证评价;研究确定了固态小曲白酒功能性微生物并研发了固态白酒生产的纯种制曲和混菌发酵等工艺技术;完成单位创建了保健酒“一体化”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和系统控制模型及保健酒中药原料GAP基地, 通过研发保健酒生产全过程指纹图谱控制技术和近红外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明晰了保健酒质量稳定机理, 确保保健酒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该项目建立了全新的保健酒生产模式, 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并建议在全行业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5

1.关键事项

1)宏站的五个关键流程:示范站施工流程、基站随工流程、质量抽查流程、单站验收流程、工程优化流程;2)三个工作标准:随工和抽查标准、单站验收标准、工程优化标准

2.主要问题点

2.1普遍性问题

1)80%站方位角未按规划设置,采用默认0/120/240

2)RRU电源线、光缆无专用线卡

目前采用馈线卡和扎带绑扎代替,导致固定不牢,且扎带风吹日晒后极易老化 2.2线缆问题 1)标签问题

主要是光纤、电源线、馈线等未标识标签,甚至错标,例如扇区馈线的标签标反

2)走线不规范

主要是尾纤在楼顶布放、光缆飞线、馈线无防水弯。

3)线缆不固定,尾纤不加套管

 塔上RRU的光缆、电源线没有加装固定卡或者很少  室外光缆、尾纤、交直流电源线等未固定  楼顶站的普通尾纤未用套管保护 4)电源线和信号线隔离度不够  交直流电源线与尾纤绑扎在一起

 CL共址基站中电源线与2M线绑扎在一起也比较普遍

2.3天线问题

1)天线方位角俯仰角错误 方位角俯仰角与设计文件不符且与爱网优系统资料不符 2)天线平台安装错误

 设计的天线安装平台与实际不符

 铁塔平台数、高度与设计不符,施工队未确认就直接安装 3)天线遮挡问题

(两根天线重叠在一起)

2.4接地问题 1)无接地

 一体化机柜中的接地排未接至地网问题突出

(所有设备都接到地排,但地排却没有接地) 楼顶天线抱杆无接地的情况较多,起不到避雷效果

(抱杆无接地)2)接地松动

所有设备均接地,但接地螺丝固定不牢 3)接地锈蚀

 接地螺丝、接地扁钢锈蚀,减弱了接地效果  锈蚀的主要原因是镀锌层不够或者没有刷防锈漆 4)接地复接

 施工队伍发现接地线长度不够后进行接地线复接

 多设备的接地线都复接到接地排上同一个铜鼻子上 2.5设计和不按图施工问题 1)设计问题

 铁塔类型设计错误,例如利旧C网独杆塔却设计成角钢塔  方位角、俯仰角设计不合理,如集束、排气管天线设计了机械倾角  集束天线或非标准平台天线未设计RCU(塔工无法调整) 设计楼面情况与现场严重不符导致施工队伍随意安装  设计机房,但现场却为一体化机柜且无设计变更 2)不按图施工问题

 GPS位置未按照图纸安装,导致GPS遮挡

 室外一体化机柜未按照设计安装蓄电池问题突出,市电停电后基站退服  设计有RCU,但实际施工中却未安装,导致后期无法优化调整 2.6GPS、设备工艺及信号质量问题 1)信号质量问题

 基站近点测试RSRP、SINR等不达标,导致基站覆盖效果差  基站开通后扇区不工作未发现,单站验证和后台监控失去作用  天馈线接头工艺不达标导致驻波高,使得信号弱 2)GPS施工工艺问题

 GPS安装在塔体内造成遮挡,甚至有4、5个GPS头集中在一起  GPS抱杆无接地,无法起到避雷作用

 GPS没有使用抱箍固定或者使用扎带进行简单绑扎 3)设备安装工艺问题

 设备机柜安装时没有固定,施工工艺不过关导致机柜门损坏  设备孔洞未及时封堵等其它问题 2.7机房及铁塔问题 1)机房环境问题

 机房孔洞封堵不严,主要是馈线窗未及时封堵,雷雨季节易渗水损坏设备

 机房照明灯不亮或施工后灰尘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2)铁塔质量及施工工艺问题

 塔基螺丝锈蚀,或新建铁塔塔脚螺丝未及时使用黄油、防锈漆包封

 存在螺丝缺失问题及塔脚未使用垫片的问题  安全绳未固定,塔工上下塔作业时无安全保障  塔门缺失及塔门未关问题

3)资料不全问题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6

72.5k V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是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主要组成部件, 用于72.5k 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 隔离开关元件允许在没有负荷电流、故障电流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 对主回路电器设备起电气隔离作用, 还应具有切合母线转换电流的能力。接地开关元件, 用于线路检修。

2 项目研究创新点

产品的创新点:

1) 转动绝缘子及结构复杂的异形导体设计

a) 绝缘子的计算与结构设计;

b) 浇注工艺攻关;

c) 异形导体的结构设计。

2) 小型化三工位机构的传动设计及二次控制设计

a) 机构旋转角度计算;

b) 机构输出轴传动方式设计;

c) 机构二次控制设计;

3) 新型滑动导电触指设计

电联接结构设计。

3 项目创新点研究基本情况

3.1 转动绝缘子

利用ANSYS电场分析软件的模拟仿真, 进行优化计算式, 最终设计出尺寸较小, 且能满足绝缘性能的转动绝缘子。72.5k V转动绝缘子仿真模拟图如图1。

外加雷天冲击电压350k V, 绝缘子内部场强最大为20.196<31, 所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转动绝缘子外形图 (图2) :

3.2 异形导体 (图3)

3.3 三工位机构 (图4)

根据三工位触头行程计算出机构的旋转角度, 72.5k V为±117°, 和原有的GIS相比较,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采用机械闭锁, 省略了电气闭锁, 节省了一台操作机构。

3.4 滑动导电触指 (图5)

三工位电联接传动在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借鉴了原隔离开关电连接的优点, 继续采用瓣形触指结构, 具有较高的装配误差校正能力, 中间触头采用铜镀银触头, 传动方面采用齿轮、齿条啮合的传动方式, 导体和触头间设计有导向套, 保证传动精度。

4 小结

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在GIS上的投入使用, 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组合性, 缩小了产品的整体尺寸, 而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GIS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严峻, 如何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又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而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正是72.5kVGIS产品中比较重要的元件, 它的诞生大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7

2007年6月10日, 科技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暨试点启动会”, 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下简称“农业装备创新联盟”) 作为首批4家试点联盟之一正式签约。自此, 我国农机行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式正式建立和运作。农业装备创新联盟成员共15家, 包括8家行业骨干生产企业、4所大学和3家科研院所。

2010年3月25—27日,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2010年度工作会议及其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重点项目“大型农用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和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执行工作会在中国农机院隆重召开。本刊记者带您去全面了解一下农业装备创新联盟成立近3年来, 在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 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国产化, 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业水平, 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 支撑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产业联盟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 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下, 我国农机行业产值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 264.5亿元, 已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但快速发展的背后, 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我国还并非农机生产强国, 国产农业装备绝大部分是技术简单、规格类同、水平落后的低端产品, 整体与先进国家相差近30年。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国外引进, 缺少对各类产品技术应用机理、设计理论的研究, 难以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缺乏,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缺失, 低水平重复仿造普遍。农业装备企业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低, 行业利润率不足3%, 缺乏研发资金的投入能力, 高新技术难以突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从与国内企业合资, 逐步完成向独资经营的过渡, 国内品牌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外企操控高端技术和市场主动权, 设备价格居高不下, 农业装备行业市场的开放, 没有达到引进管理、技术, 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目的, 反而造成行业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技术的停滞不前和农业机械价格居高造成的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组建农业装备创新联盟, 就是要凝聚行业优势科技资源,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共同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研究, 探索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和机制, 提升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发展急需装备的供应能力。

联盟方式已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趋势, 将是未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竞争环境下, 在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重大产业技术领域, 目前的国际竞争已不是个别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的抗衡。企业逐步抛弃单打独斗、自力更生发展的传统模式, 转而以“合作博弈”的思路对待竞争。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越来越走向联合, 除了联盟成功研发机电高新技术和产品以外, 欧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套农机具等主要农机制造商的同一价值链联合创新开发和日本水稻高速插秧等共性技术装置的竞争对手间的企业联盟开发, 已经走出了联盟开发、共担风险和共同受益的成功之路。

3月25日,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农机院召开。联盟15家成员单位负责人和秘书处代表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李树君主持。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新男到会并讲话, 联盟秘书长、中国农机院总工程师方宪法作联盟工作报告。

方宪法就农业装备创新联盟2009年度主要工作及组建3年来在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作了报告。联盟成员单位就资源共享、加强内部联合开发力度和联盟今后发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李新男副司长充分肯定了农业装备创新联盟3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指出联盟在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用事实说明了通过契约形式实现产学研结合, 形成优势互补, 建立信用机制, 建立利益机制, 能够聚集行业的创新要素, 使分散的、相对比较薄弱的产业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技术支撑, 形成了农机产业技术研究的联合舰队, 使我们看到了构建我国农机航空母舰, 挺起中国农机工业脊梁的希望。李新男副司长还对今后联盟的工作作出了指示。一是充分发挥联盟专职化班子纽带、核心和凝聚的作用, 推进持续稳定开展技术合作机制;二是在信息沟通方面加大力度;三是发挥联盟秘书处协调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四是形成农机产业技术创新的路线图。

李树君副理事长部署了农业装备创新联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宣传。一方面宣传联盟3年来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通过联盟信息化, 实现联盟信息共享。二是加强联盟成员单位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对接, 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三是加快制定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 谋划“十二五”及长期发展。

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2009年,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继续组织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和863计划重点项目“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 组织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农用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的立项等, 在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农业装备可靠性与自动监测等共性技术;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大型作业机具、联合收获机械、农产物料商品化处理技术装备等重大装备技术方面开展联合研究, 推进技术创新, 有力地提升了农业装备产业技术水平。

1.“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项目基本完成

“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由中国农机院负责组织实施, 项目实施期2007年1月—2009年12月。项目共设17个课题, 分别是“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农业装备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大功率拖拉机复式作业装备研究与开发”、“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仿生智能作业机械研究与开发”、“优质草生产和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设施农业配套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生物质集储和加工利用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商品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优势农产品产后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多功能林木采育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以竹代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和“农业装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该项目汇集涵盖了农业装备主要技术与关键产品领域的重点、大专院校共计120多家单位的1 200多名农业装备产业优势科技人才, 基本整合了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 经费总额3亿元左右, 其中国拨经费9 490万元。这是新中国农机科技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多和涉及面最广的科技项目。目前项目研究任务和目标已基本完成, 总体进入总结验收阶段。

“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项目自启动实施以来, 取得了显著成效, 累计研究开发完成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和计算机软件等248项, 其中新工艺13项、新材料6项、新装置69项、新产品113项、计算机软件47项;在共性关键技术与试验检测技术方面建立了7个示范平台, 在企业得到应用;开发了21项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了105项关键产品技术, 研制了113项新产品, 建立了农业装备与设施重大产品试验示范基地63个;建成试验示范生产线21条;发表科技论文410篇, 其中向国外发表70篇;出版科技著作10部共438.2万字;申请国内专利286项, 其中发明专利121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96项, 其中发明专利29项;研制标准75项, 其中完成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8项;已有35项成果推广应用, 5项成果转让;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 促进了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力地推动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也为联盟继续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2.“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进展顺利

“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由农业装备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机院组织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和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该领域具有优势的成员单位参加。项目实施期2009年11月—2011年11月, 项目总经费预算4 932万元, 其中国拨经费1 932万元。项目共设6个课题, 分别是“秸秆收获机械特性共性技术研究”、“棉花秸秆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玉米秸秆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麦稻秸秆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根茬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和“秸秆收获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项目从共性技术研究、典型产品研制和应用示范3个层面上, 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研制棉花秸秆拔取铺条、捡拾收获与切割联合收获装备, 玉米秸秆收获、调质、捡拾成捆装备, 稻麦秸秆捡拾成捆装备, 玉米根茬起铺、收集装备。

“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是有史以来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支持农机装备经费额度最大的项目。农机装备科技列入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符合当前我国以工促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导向, 该项目针对我国大宗农作物秸秆资源特点和收集技术设备瓶颈问题, 围绕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工业利用的紧迫需求, 突破关键技术, 研制重大产品,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秸秆收集装备技术体系, 意义重大。

3.“大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项目顺利启动

“大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是农业装备创新联盟组织实施的第1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联盟所有15家成员单位都参加了该项目, 项目实施期2009年1月—2011年12月, 总经费预算4 856万元, 其中国拨经费1 856万元。该项目包括5个课题, 分别是“220.5 kW (3 0 0 h p) 级大型拖拉机研究与开发”、“可变地隙与轮距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精密播种机械研究与开发”、“种床整备联合作业机具研究与开发”和“大型油菜收获机械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究大功率拖拉机、地隙/轮距宽程调节、耕作部件曲面仿生减阻、气力精播、高地隙中耕施肥和油菜湿脱清选技术, 研制220.5 kW (300 hp) 级大型拖拉机、可变地隙与轮距动力机械及精密播种、种床整备联合作业机具、大型油菜收获机。

“大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求, 以农业增产增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开展大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 不论是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 对促进农机工业创新能力, 还是对于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等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4.“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立项论证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是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是农业装备创新联盟组织实施的第1个863计划项目。中国农机院、黑龙江省农机院、现代农装、山东五征、福田雷沃重工、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江苏大学8家在该领域具有优势的联盟成员单位参加, 同时吸纳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优势单位参与, 项目实施期2010年1月—2012年12月, 项目总经费预算5 776万元, 其中国拨经费2 776万元。该项目从强化高技术实验研究能力, 提升大型装备智能化水平填补粮棉生产技术装备空白, 以及推进丘陵山区机械作业3个层面, 开展智能化工况模拟与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开发全天候智能化工况模拟、乳品采集检测数字模拟、农产品组分与缺陷声光检测等系统, 开展切纵流智能控制稻麦联合收获, 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甜高粱为代表的茎穗联合收获装备, 棉花打顶与采棉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制, 以及开发高通过性姿态智能自动调控动力底盘及作业属具、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和轻便型插秧机, 推进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

优化资源打造能力平台

合力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农业装备创新联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1.积极推进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

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中国农机院, 是我国农业工程领域首个, 也是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行业提供服务为宗旨,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需求, 以农业机械与土壤、植物、投入物和环境的互作规律及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改善土壤条件、高效利用种肥药水等资源, 降低机器作业成本和提高产能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立足土壤与机器、机器与作物的互作规律、土壤-植物-机器系统能量传输、机器作业与土壤质构和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理生态的环境反应等理论基础以及农业装备与设施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 整合耕作、植保、排灌机械和农用机电自动化技术试验研究资源, 建立田间工况模拟、农业雾化工程技术和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单元, 形成定位准确、功能互补和专业性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自2007年11月启动建设, 在农业装备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的支持下, 已经完成了基本建设工作, 进入了运行阶段。完成的19台 (套) 实验设备 (装置)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为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先进的平台条件。其中土槽实验台、排种器测试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播种机性能测试系统、液泵性能实验系统、风机性能实验系统、喷雾量分布实验台、手动喷雾器综合实验系统、喷雾机部件耐压实验系统、φ600开敞式实验台、φ500封闭式实验台、φ250封闭式实验台、φ40封闭式实验台、中射程旋转式喷头实验台、微喷头实验台、滴灌水力性能实验台、精准喷药实验装置、变量施肥实验装置和农业机械虚拟现实人机信息交互实验台等实验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积极筹划建设农机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由中国农机院牵头, 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等联盟成员单位, 以及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盟外单位申请建设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论证。工程实验室针对主要粮食作物田间作业和粮食收获机械功能单一、通用性不强等关键问题, 以支撑粮食生产规模化和技术应用标准化为目标, 重点建设完善农作物物理机械特性实验室、种子精细加工技术实验室、精密播种和栽插机械技术实验室、多功能联合收割装备技术实验室、秸秆集储与固化成型工程技术实验室5个创新研究实验室, 构建种子数控干燥、精细化选别加工和智能化包衣试验验证线, 精密播种和栽插机械装置试验验证系统, 开展规模化制种成套工程装备、精密播种与栽插机械、多功能联合收获装备、农作物秸秆集储与固化成型工程装备有关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及产品创制研究。

3.申请国家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中国农机院牵头, 依托联盟内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江苏大学共8家单位, 整合农业机械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作用, 开展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和联合开发, 向中小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行业标准制订与试验检测、人才联合培养以及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化平台

作为首批成立的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之一,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成为了政府间交流与合作的典范。联盟参与了中国国家科技部与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和技术部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和奥地利产学研组织模式研究”, 项目实施推动了联盟建立持续、稳定运行机制。2009年11月12日, 由奥地利运输改革科技联邦委员会、奥地利科技学院以及维也纳技术大学等专家组成的奥地利代表团访问了农业装备创新联盟。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将依托现有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研究开发。一是利用现有的由中国农机院与美国农业部 (USDA) 西部研究中心合作建立的中美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 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人才培养, 同时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合作;二是组织联盟成员单位面向亚洲、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农业机械新技术、新产品输出与培训;三是组织盟员成员单位参加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为我国优势农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广阔的平台。

参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发挥引领作用

农业装备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 积极参与“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 发挥引领作用。承担完成了科技部《“十二五”现代农业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任务, 主要负责“农用物资与装备”专题。围绕现代农业物质保障能力建设, 重点规划了农业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农业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农业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方向, 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和提高产品档次;重点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以及高效肥料、环保化学农药、功能性农膜等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创制。

组织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下达的各项围绕农业装备科技与行业发展方面的战略研究、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先进制造领域农业装备战略规划》、《“十二五”现代农业装备领域战略发展报告》、《“十二五”863计划农业领域数字农业与装备方向规划》、《能源农业装备战略高新技术产业规划》、《2015年农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规划》, 以及承担完成科技部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供参阅材料《我国农业装备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发展规划》。

开放服务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1.开展科技帮扶和服务中小企业

由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机院牵头, 依托联盟成员单位技术、人才优势, 积极开展服务中小企业工作, 开展科技与人才下企业服务工作, 推进企业技术研发, 加快成果转化, 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帮扶, 在农业植保和防疫、生产恢复、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推进了灾后生产和科技服务体系恢复。科技帮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以及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赠送“情系灾区、无私援建、科技帮扶、重建家园”锦旗, 并荣获“全国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积极推进与其他联盟的合作交流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8

1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流域, 东经125°29′至127°40′, 北纬49°24′至50°58′之间的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 面积100余亩, 前茬为大豆, 喷施了短效灭草药剂。水源为宋集屯水库。气候上项目区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 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而言, 有其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 年平均气温-1℃, ≥10℃的活动积温在1 900-2200℃之间, 水稻理论生育期仅95~125天 (插秧) , 6、7、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小时, 日照是充足的, 但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 又多集中在6~8月间, 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 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

2 试验设计

根据未来“旱改水”推广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前瞻性掌握“旱改水”应用技术的需要, 以及相关国家规定[1,2], 试验方案总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农药残留降解试验。

(2) 品种选育试验。

(3) 插秧密度试验等。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 农药残留降解试验

试验共为4个处理, 处理1:用降解菌菌液蘸根处理, 10倍稀释菌液 (菌液OD600=1.1A) , 共用菌液10g;处理2:用奈酐药液100mg兑水喷洒移栽水稻茎叶, 采用喷雾法[2], 总用量10g;处理3:2倍稀释菌液 (菌液OD600=1.1A) , 采用喷雾法, 共用菌液10g;处理4:空白对照, 采与上述三个处理相同的浅湿灌溉, 保持活水灌溉[3], 处理上喷施清水 (ck) 。观测内容为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测定、叶面积指数的测定、测产及考种。试验目标为在洗田三次的前提下获得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数据。

3.2 品种选育试验

参试共计11个品种, 各品种生育特性见表1。

采用旱育稀植人工栽培方式, 用发芽箱恒温催芽, 大棚育秧, 人工插秧, 观测内容为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测定、叶面积指数的测定、测产及考种。试验目标为通过对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的鉴定, 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数据积累获得不同品种对区域土地性状、气候条件和栽培方案的适应性信息, 通过综合评判, 优选适种品种[4]。

3.3 插秧密度试验

供试品种2个:极早熟9片叶的黑交9709-1, 需活动积温2100℃左右。早熟主茎10片的长粒香型黑交06-213, 需活动积温2250℃左右。

极早熟材料黑交9709-1设置2个处理密度水平, 分别是:26.4cm×10cm和29.7cm×10cm。

早熟材料黑交06-213设置4个处理密度水平, 分别是:26.4cm×10cm, 26.4cm×13.2cm, 29.7cm×10cm, 29.7cm×13.2cm。观测内容为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测定、叶面积指数的测定、测产及考种。试验目标为通过试验数据的测定, 探索区域水稻适宜的移栽密度。

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wodr软件进行处理。

5 气象条件

本年度全年≥10℃活动积温为2358.3℃.为气温正常略有偏高的年份。6、7、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8.8℃、23.3℃、20.7℃与常年平均气温 (1959-2010平均) 分别高0.5℃、2.5℃、2.2℃.与10年前常年平均气温 (1959-1990) 17.8℃、20.4℃、18.0℃分别高1.0℃、2.9℃、2.7℃。六、七、八月气温偏高, 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虽然六月份日照时数少于常年22.2小时, 但八、九月份天气晴朗、日照时数分别高于常年8.5小时、61.5小时, 病害发生程度轻。属于水稻丰收年份。

6 结果分析及结论

6.1 结果分析

6.1.1 农药残留降解试验。

移栽后, 在6月20日, 各处理分蘖动态变化较小, 在10.2-11.1之间, 而在7月2日节点上, 以处理1和处理2分蘖较好, 略大于其他两个处理。而4个处理基本都在7月14日左右达到分蘖盛期, 茎蘖数以处理3最高, 达到16个。至成熟各处理分蘖均多于清水对照。

不同处理对分蘖期倒一叶叶长叶宽以处理2影响较大, 无论是叶长、叶宽都远大于其他3个处理。叶面积指数则以处理3最大, 达到3.2, 高于另外3个处理。

各处理物候期的返青期。抽穗期, 齐穗期、成熟期均表现为一致, 均在6月3日返青、7月20日抽穗、7月25日齐穗。生育日数为126天安全成熟。由于是同一品种, 品种影响大于处理的影响。

在产量结构上1、2、3处理的平方米穗数增加, 高于对照9~34个。而结实率也下降了17.5%~9.4%。千粒重也有变化然趋势不明显。1、2、3个处理比对照增产1.5%~7.2%。各处理对旱田农药残留对水稻的抑制有一定的缓解和增产作用。

6.1.2 品种选育试验。

在分蘖期, 以黑交01-05倒一叶叶片最长, 倒一叶叶片以外引讷河红稻最宽, 达到1.5厘米。而叶面积指数则以黑交06-213最大, 达到3.2, 远高于其他品种。在生育期短的高寒区, 在有限的时间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龙庆稻2号、哈06-216、龙粳29、黑交9709、外引讷河红稻、黑引10-046在7月2日达到了分蘖盛期, 而黑交01-05是在7月14日达到分蘖盛期, 其余是在7月26日达到茎蘖数最大值, 而从分蘖力来看, 以龙庆稻2号和黑交01-02号较强。哈06-216和东农703无效分蘖较多黑交9709和黑交06-213龙庆稻2号成熟好无效分蘖少。从数据的反应中可以认为这种类型的品种适宜高寒区栽培种植。

各品种抽穗期和齐穗期, 以黑河地区主栽品种黑交9709和黑交06-213为早, 哈06-216抽穗最晚。插秧后, 由于前期低温影响, 各品种返青较晚。今年气温较往年高, 除哈06-216外, 其它品种和材料都正常成熟。示范效果较好。

在干物质调查中黑交06-213、黑交9707、龙庆稻2号黑交01-05干物重较高。单位时间内积累的干物质也相对高。预示着又较好的增产潜力。产量最高的试验品种材料有黑交01-05、黑交06-213、龙庆稻2号。这些品种的增产潜力亩产超过500公斤。极早熟的黑交9709-1材料适宜第五积温带, 开发种植亩产 (666.7m2) 能够达到500公斤。

6.1.3 插秧密度试验。

物候期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的水稻物候期没有明显变化。极早熟品种黑交9709-1生育期120天八月底达到了黄熟期。早熟材料黑交06-213生育日数126天。都能够正常成熟。

极早熟黑交9709-1密度9*3无效分蘖比8*3高。成熟期的平方米穗数8*3高于9*3。高密度有利于形成较高产量。

早熟材料黑交06-213稀植8*4、9*4的单株分蘖明显高于密植8*3的分蘖数。分蘖成穗率和成熟期的平方米穗数稀植明显高于密植8*3。稀植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创建。

极早熟的黑交9709-1两种密度处理试验, 2个不同密度的单株叶面积、平方米穗虽然互有高低, 但最终8*3寸分蘖期和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均高于9*3寸的密度。表明8*3密度光合作用源大于低密度9*3的。更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干物质, 进而实现高产稳产。

早熟的黑交06-213相对比较来看稀密度的单株叶面积、每穴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晚熟一些的材料稀密度比高密度更有利于高产。

测产则表明:10片叶的大穗型材料黑交06-213以8*4或者9*3的产量为最高。密植的8*3寸产量最低。9*4寸的产量略低于8*4的。稀植其增产关键在于每穗粒数增加了10~37粒, 同时结实率、千粒重也略有提高的趋势。早熟10片叶的黑交06-213的其适宜密度是每平方米28~34穴为最好。

极早熟9片叶的黑交9709-1试验材料相反是密植的8*3寸产量产量最高。其增产因子是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略有增加, 总之是各个产量构成因素整体增加的效果。所以极早熟9片叶的黑交9709-1试验材料最适宜密度8*3寸的大约每平方米38.3穴左右。

6.2 结论

从本试验和田间方案实行的结果来看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供参考的结论:

(1) 实施“旱改水”地块在田间处理上应避免秋整地或更深的松、翻整地模式, 前茬旱田施用短效农药。轻耙或旋耕加耢子初整平的方案对成田后的田间作业非常有帮助, 特别是机械插秧的移栽方式。如能更进一步的一次成型防渗硬化灌排斗农渠, 情况会更好。

(2) 经过洗田的四个处理的水稻, 在生育期间没有药害发生。水稻长势较为一致。这足以证明:经过大水泡田、溶解、稀释, 再将泡田水彻底排出, 如此反复洗地3次后, “旱改水”的水稻生长发育正常, 大豆田农药残留对后茬水稻生育未见明显影响, 可放心地开发种植水稻。至少保证洗田一次, 但要充分, 最好与打浆结合, 充分沉淀, 防止土壤流失。旱改水农药残留不是水稻开发的障碍因子, 通过采取处理措施“旱改水”第一年的稻田能够获得高产稳产。而且土壤肥力较高水稻长势旺盛。这一结论为大面积“旱改水”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撑。

(3) 移栽密度是水稻高产群体创建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稻高产既要靠“插够基本苗”又要靠“发挥其增产的特性。总之水稻高产群体的创建是靠“插”还是靠“分蘖”最重要一条是不能脱离生产实际主观臆断,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旱改水”土壤基础肥力较高。与多年老稻田有明显区别。加之随着水田北扩的面积扩大, 这一区域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状况也变化很大, 因此对不同品种进行密度、施肥、移栽等方式方法的实验研究, 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增产效益巨大的。只有对品种相关的栽培措施进行实验研究, 才能形成各种栽培措施、手段的多优集成。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在以黑河市瑷珲区为代表的高纬高寒稻作区, “旱改水”条件下实现水稻正常成熟, 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品种选择应该以”立足早熟, 要求耐寒、兼顾抗病, 实现高产优质“的原则。黑河地区有效积温低、初霜来的早, 如品种熟期较晚、耐寒性差, 造成水稻灌浆期短, 出米率低, 碎米率高, 特别是遇到3~5年一遇的低温冷害年份, 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绝收。其次是田间工程不能拖后腿, 准备阶段不要怕投入、怕麻烦, 整田平地越充分初战成功率越高。第三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是把握高产的有利手段, 保证成熟是基础, 高产稳产是效益。最后不要忽视前茬的药害影响, 试验已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药害是存在的, 洗田是关键。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至少也要保证充分的洗田一次。同时利用好当前成熟的灌水模式——水田控制灌溉技术, 对植株生长, 充分光合作用, 根系发展, 物质积累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摘要:水田发展北扩战略的实施, 对于调整北部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丰富农业生产方式, 改变农村面貌可以说意义重大。过去高纬寒地水稻种植受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波动很大, 近几年在落实水田北扩战略的大环境下, “旱改水”农田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减少盲目性, 降低农户的种植损失, 通过对田间工程建设、农药残留处理、品种选择, 栽培方法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试验和方案实践, 找到影响“旱改水”种植转换成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有助于实践中技术问题的解决, 为水田北扩提供区域性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旱改水,关键技术,高纬寒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2]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SL13-2004灌溉试验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3]田霖.水稻区域试验技术及建议[J].中国种业, 2004, 3:17-18.

[4]杨秀峰.极早熟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J].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2:47.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篇9

关键词:双螺杆压缩机,装配通用工艺,轴承安装,间隙设置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中央空调市场一直在高速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新建15亿~20亿m2的城镇建筑。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出大量的中央空调市场需求。

冷水机组是中央空调的主要设备,而做为冷水机组的心脏-离心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其中的螺杆式压缩机和活塞式压缩机同属容积型压缩机,但就其运动形式来看,它又与离心压缩机类似,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所以螺杆式压缩机兼有活塞式和离心式两类压缩机的特点:(1)具有较高转速(3000rpm~4400rpm),可与电动机直联。因此它的单位制冷量的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由于属于连续压缩,输气脉动小。(2)没有活塞式压缩机所固有的吸气阀、排气阀和活塞环等易损件,故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3)因向腔室中喷油,油起到冷却、密封、润滑的作用,因而排气温度低(不超过90℃)。(4)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较,没有往复运动部件,故不存在不平衡质量惯性力和力矩,对基础要求低,可提高转速。(5)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较,没有余隙容积,也不存在吸气阀片及弹簧的阻力,因此容积效率高。(6)输气量调节范围宽,且经济性好,小流量时也不会出现像离心式压缩机那样的喘振现象。(7)转子加工精度高。

综上所述,螺杆压缩机优点显著。因此螺杆式冷水机组不仅占据70~450冷吨(200~1500k W)中等容量冷水机组市场,而且不断蚕食活塞式冷水机组原有的市场。

1 螺杆压缩机零部件装配前准备及通用工艺要求

从整个暖通空调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第二大消费国。但做为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的市场份额仍牢牢为国外知名厂商占据。我国原来从事家用空调生产的企业,现在纷纷介入中央空调领域。中央空调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其最核心的技术-螺杆式制冷空调压缩机生产技术多掌握在美国、日本的企业手中。

螺杆式压缩机是加工精度高、零部件配合精度高的设备。健壮的装配技术是制造质量稳定可靠的压缩机强有力的保障。在进行装配之前,各零部件需满足以下要求:

(1)阴阳转子经专业配对软件配对完成,并在轴端面做好了配对号标识。(2)关键零部件如转子座、排气座、滑阀座、滑阀、滑阀托瓦经高精度三坐标测量,符合图纸尺寸及公差要求。(3)其余各零部件已按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经检验合格。(4)转子座、排气座、滑阀座经清洗,并烘干。(5)装配操作者在装配之前要检查零部件是否合格及清洁度。对于具有内部油道的转子座、排气座、滑阀座用手电筒照明目测探查内部油道,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必要时在吹扫之前用端部圆滑去除飞边锐角的韧性钢丝伸入油孔左右旋转搅动数次,以便粘结在油道内壁的机加工残留碎屑脱落。(6)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干净、无污迹,加工表面不得有碰伤、划痕。(7)压缩机的装配工作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持续进行装配一线的工艺纪律检查。(8)体积大的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应放置在有橡胶垫或软木材质的存放架上,对于圆柱形零件,软木材质的存放架可制作成V形。其它零件应放在装配存放盒内。(9)装配场地应整洁、干净,装配所用的工具、工装及擦抹内腔用的白绸布必须清洁干净。白绸布的织物纤维不应挂脱。零部件机加工表面用压缩空气吹净。(10)装配过程中有配合的表面应涂少量的冷冻机油,在配合较紧需轻敲的部位,严禁用铁锤敲打,允许用铜锤或木锤适度敲击,必要时加木块、铜片或铜棒。(11)装配工熟练掌握工装、工具、仪表仪器、设备的操作,并能对其初步的维护保养。

此外螺纹联接装配在压缩机装配过程中应用广泛,并采用定力矩装配。螺纹联接装配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正确选择风动扳手工具及套筒规格,避免损坏螺母和螺栓。(2)装配前应检查被装配螺栓和螺母。被装配螺纹件应符合图样要求,螺纹部分配合质量良好,在自由状态下用手转动灵活,螺杆部分无弯曲变形。(3)成组螺栓联接装配要使螺杆受力均匀,在拧紧时应采取对称交错拧紧的方法。对于采用定位销定位的零件,应先拧紧定位销处的紧固件。(4)先装螺栓手动旋入2~3个丝扣然后用风动扳手按对角线交错的顺序拧紧,拧完一次后再从头按顺序拧起,分两至三次拧紧,最后一次采用力矩扳手定力矩拧紧。常用螺栓拧紧力矩见表1。

2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进而影响螺杆压缩机的寿命和性能。因此,轴承的安必须遵循以下方法和注意事项:

(1)轴承应存放在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2)首先轴承在配送和安装过程中不得跌落、碰撞,不得沾染灰尘。工作场所及台面、轴及轴承座清洁无污物。(3)其次注意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4)安装方法:螺杆压缩机通常使用NSK或SKF公司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如图1所示。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安装时不可以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螺杆压缩机用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分别装配,可采用以下方法:

a)通过加热轴承内圈、冷却轴承外圈的安装:

此方法是通过加热轴承内圈、冷却轴承外圈,利用热胀冷缩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轴承内圈放入烘箱中均匀加热,加热温度设定为120℃,加热时间45分钟;轴承外圈放入冰箱中均匀冷却,冷却温度设定为-80℃,冷却时间45分钟,对于非金属材料制作的滚动体保持架,应咨询轴承厂家,可适当提高冷却温度,延长冷却时间。操作工装配时带隔热手套,拿稳轴承内圈/外圈,尽快(在10秒钟之内)将轴承内圈/外圈装配到轴上/轴承座内。为防止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尽快手动旋转轴承内圈并用力使之靠紧轴肩。轴承外圈放置到轴承座内,尽快使用铜制或尼龙制工装及橡胶锤使之装配到位。

轴承外圈装配至轴承座内如图2所示。

b)通过压力机压入的安装:

此方法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轴承的安装。当轴承内圈和轴是过盈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内圈先压装在轴上。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制),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当轴承外圈和轴承座是过盈配合时,可将轴承外圈先压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外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比轴承座直径略小,内径直径应比轴承外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推力,径向尺寸为间隙配合,分别直接放置就能装入。

3 装配间隙的设置

径向间隙包括阳转子与机体壁的间隙和阴转子与机体壁的间隙。此间隙由阴阳转子和转子座的加工精度、轴承的游隙等因素决定,属于装配的前端输入,在此不再赘述。

轴向间隙则必须在压缩机装配过程中进行调整和设置。使用杠杆千分表提隙法进行调整,作业步骤如下:

(1)在转子轴端安装末端测量工装。(2)安装千分表座,将千分表探针轻放在测量工装的顶端。(图3)(3)沿转子轴线用力把转子推到里面,设置表针为“0”,再沿转子轴线用力将转子拉出,记录表针在位置#1的读数。(4)将测量工装旋转1/4圈,测量并且记录位置#2读数。(5)将测量工装再次旋转1/4圈,测量并且记录位置#3读数。(6)将测量工装再次旋转1/4圈,测量并且记录位置#4读数。(7)计算测得的四个末端间隙(即正交直径上距轴线半径相同的四点上的末端间隙)算术平均值,并且和设计图纸上规定的间隙值比对,如果测量间隙平均值超差。首先确定锁紧螺母是否安装正确,松开锁紧螺母上的4个螺栓,再次将锁紧螺母打紧使之紧靠轴承组。重新安装好测量工具,重复进行末端间隙设置。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双螺杆式制冷空调压缩机的装配工艺水平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由于装配质量受到人、机、料、法、环、测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装配出质量稳定可靠的压缩机,需毫不松懈地加强操作员工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密切关注操作员工的思想动态。保持工器具、测量仪表的完好无损。对测量仪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评估及定期校准。在维护保有目前装配技术健壮的同时,紧跟发展趋势,学习前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压缩机装配技术。

参考文献

[1]彦启森.制冷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2]机械工程师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师手册,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6.

[3]邢子文.螺杆压缩机—理论、设计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08.

农业信息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创新成果 篇10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研究员的带领下, 研究团队开展了“农业信息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1) 创建了三维模型农情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提取农情信息数据元素782个, 形成农业部《农情调度月历》;创建了全国农情信息采集技术平台, 实现了全国粮食、油料等7大类作物农情信息的规范化县域直采, 建立农情数据库51个, 成为我国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决策和农业形势研判的最权威数据源。 (2) 建立了具有自学习能力的作物生产测报智能建模方法, 提高了测报的准确率;提出了具有自组织能力的作物生长过程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和调控技术, 实现了农田环境数据自更新式处理和自进化式决策, 已大面积用于农田智能水肥管理;并实现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协同模式和基于Agen的作物生产管理竞争决策, 提高了大田复杂系统下的生产精准管理能力。 (3) 研发了主动性推送信息服务系统、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预测分析系统等软件产品;同时, 研制了基层信息员和农村用户适用的田园信息专用手机、乡村可寻址广播文本语音转换装置等硬件产品, 探索建立了多级网络型、普适终端自助型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 实现基层信息个性化、协同式精准服务。

(摘自:《农业科技要闻》第103期)

上一篇:豆腐文化下一篇:船舶动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