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024-06-0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精选十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1

农村公共事业是指关系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改革开放30年来,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善。为此,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公共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的面非常广, 内容非常丰富, 但每项内容都与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相关。说到底,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就是要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从而“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靠广大农民自身劳动, 政府还应拿出一定的财力来搞好社会保障。因为按照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 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却严重滞后,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在城市实行, 而农民处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据有关资料, 我国农民实际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1/6, 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及城市居民的1/10。”目前, 我国仍有9亿农民, 可以说, 如果农民不能充分享受社会保障, 就是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宪法第4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显然, 农民作为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得到与市民同等的公民待遇, 而其中之一就是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可见, 公正、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没有城乡之分的, 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全民, 而不存在“选择性”的保障对象。所以, 必须在广大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 “使所有的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已初步形成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但是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大大滞后, “到2006年底, 我国农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占全体居民的14.3%、12%和8.5%, 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其原因在于:

1.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 必须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否则,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很难贯彻和实施。可见, 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资金过低,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的研究资料, 1990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1103亿元, 其中城市人口开支的社会保障经费达977亿元, 占总支出的88.6%, 而用于农村人口的仅126亿元, 占总支出的11.4%。即当时2.8亿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经费达413亿, 8.2亿农民人均仅14元, 前者是后者的29.5倍。虽然近年来, 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但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速度,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短缺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善, 公共财政的阳光仍然没有普照农村。

2.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比较混乱, 出现了“多龙治水”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就是城乡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例如:一些地区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负责, 而养老保险却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 表面上看似乎是由多个部门管理容易形成合力, 但实际上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所处的地位不同, 在管理和决策上经常产生矛盾和分歧, 以致带来管理体制上的混乱, 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可持续发展, 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

3. 农民组织弱化

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说到底就是利益的分配。在利益格局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中, 具有强大组织资源、直接影响公共决策权力的利益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组织资源弱、甚至没有组织资源作为依托的利益群体, 在国家公共决策时往往难以与强势团体平等、公平谈判, 甚至没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通观目前我国的现状, 我国农民组织呈现弱化的态势, 从而导致农民无法通过自己的利益组织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也就无法引起政府的关注。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点

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农村实际, 选择重点。从当前的情况看,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主要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现阶段,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最迫切的是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 即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 也最能直接、及时地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1995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仿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有步骤地在农村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据此, 山东、山西、广东、河南等地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截至2006年底, 全国有23个省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33个县 (市) 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有1593.1万人、777.2万户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但是按照社会保障理论, 国际上通常将一定区域内人口的5%确定为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显然, 以上数据离这一目标还相差甚远, 并且即便是那些已经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 他们所享受的保障也是很有限的。为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 要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公民抵御生存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时应坚持“应保的尽保, 不应保的不保”。力争达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 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 虽然我国经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资源有限。所以, 必须对最低保障对象加以严格界定, 要防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人情因素、“走后门”等出现歪曲变形, 出现应保而未保、不应保而参保的情形。我们必须明确,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要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涵盖每一个实际需要的人,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按照国际惯例,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村居民, 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另一方面, 要制定科学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关键在于能否制定科学的最低生活标准。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一定要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物价上涨指数和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较为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为农民人均收入的28%左右 (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高, 贫困程度低, 以26%为宜;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低, 以30%为宜) 。当然,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数据, 各地还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不同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情况, 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别性, 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 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也就是说农村低保管理部门要定期审核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 对困难程度缓解且收入水平已经在低保线以上的家庭, 应停发低保金, 使其及时退出低保;对收入发生变动但仍在低保线以下的家庭, 应及时增发或减发低保金。

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 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代农村发展的实际。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 1980年农村家庭平均人口为5.54人, 1990年为4.8人, 1998年为4.3人, 2000年为3.65人。而目前农村60岁及其以上人口达到1亿人, 并以每年3.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 老年人口会增加到2.3~2.4亿, 占总人口16%, 到2050年达到老龄化高峰期时, 老年人口将接近4亿, 占总人口25%。如果不抓紧建立农保制度, 保障矛盾和压力将不断积累, 不仅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而且, 将很难化解老龄化高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为此, 我们必须以特殊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即由社会来承担养老的责任, 也就是通过一系列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是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的最根本举措, 使农民真正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 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这里, 应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 政府要增加财政支农支出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的支出;另一方面, 要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在我国, 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还比较滞后, 迫切需要加快立法步伐, 尽快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 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的这项权利确定下来,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

总之,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根据我国农村自身的特点, 从全局着眼, 从局部人手, 逐步推进, 最终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

摘要:农村公共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任重道远, 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这既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关节点。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陶纪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 载《农业经济问题》, 2004年.第12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3].李君如, 吴焰等:《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11月;

[4].朱庆芳:《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张曼:《农村社会保障关注农村民生问题》,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年;

[6].《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7].刘洪波:《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 《社会保障制度》, 2005年.第5期;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2

一、重要论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对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保险法草案、新医改方案、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改革、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酝酿出台。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要求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可以肯定,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从中受益,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经济面临困难,财政收入增长受阻,各方面又都需要巨大投入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保持社会保障事业的正常发展,因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才能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时事链接

1.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今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中国政府网接受访问并回答了网友提问。

2.2009年7月2日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中医药局五部门下发《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13日指出,意见共提出发展新农合的8条要求,使参合农民受益更多。

(1)明确目标任务,稳步发展新农合制度;

(2)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完善筹资机制;

(3)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使农民群众更多受益;

(4)加大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5)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6)坚持便民的就医和结报方式,做好流动人口参加新农合的有关工作;

(7)健全管理经办体系,提高经办服务能力;

(8)加强新农合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三、命题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从制度实施及各地实践情况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制度体系不健全,保障项目较少,保障范围窄,覆盖面小,保障标准低,总体水平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积极有效地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社会各界值得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从近两年的公务员考试的趋势来看,申论材料大部分是围绕社会关注,大家关心,政府一直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展开。因此,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热点,而民生问题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这一重要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真对待。

四、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形势也出现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使社会保障制度起到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当前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加快完善的几个方面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应对经济波动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快、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都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

1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亟待提高

养老保障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城乡居民对城乡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

2解决医疗问题依然是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

医疗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之一,一直为城镇居民所关注,在2006年的同类调查中,“看病难、看病贵”是排在第一位的社会问题。尽管这两年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很大成绩,但在2008年全国调查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排在第二位,是仅次于“物价问题”的社会问题。

3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下岗失业问题的总人数增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急剧攀升,近五年来每年都在800万人以上。但是,目前的失业保险覆盖面依然偏小,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救助。

4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社会保障的享有状况,仍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公有制单位比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要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就业的18~60岁的人口中,就职于公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

5参保人群的年龄老化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居民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社会用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负担也因此而增加,社会保障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逐渐向老龄化过渡,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及早对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近几年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医疗养老等对居民的生活压力有所下降,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家庭具有了规避生活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消费预期,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使居民放心消费,从而扩大内需。

1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保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巩固这一成果。尤其是实行缴一年费保一年的险种,还需要增加吸引力,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保群众切实受益;另一方面建立连续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通过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居民社保基金的支出能力,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知晓率。

2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减轻居民养老负担

城镇社会保障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之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摆上政策议事日程。农民最渴望解决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和扶持。

3关注农民工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除其自身的保险意识较弱和缺乏主动性外,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不愿参保,现行制度不太适合农民工就业实际状况,转移接续不顺畅,执法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下一步目标,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统筹考虑,特别是要设计一套衔接城乡的符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国性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4扩大参保覆盖面,改善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

海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设计 篇3

一、海南农村社会保障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一)海南农村社会保障实施现状

1、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开展

自2006年《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以来,海南省全力推行农村低保制度,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农村低保供养9.5276万户24.5488万人,保障金支出4.1090亿元。截止2014年6月,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到3.19万人。

2、新农保工作顺利进行

2009年11月12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复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三亚市、文昌市、保亭县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市县。至2010年9月,海南省新农保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铺开,比国家要求的时间提前了2年。2013年,全省244万农民参加了新农保。

3、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12月海南在澄迈、琼海、五指山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试点工作,至2009年已在全省18个市县全面推行。除了新农合范围不断扩大外,海南省新农合筹资水平也不断提高。到2013年,海南省新农合人均筹资平均水平已经增加到340元,是2008年的3.62倍;人均每年财政补贴280元,比2008年多196元。全年新农合参合人数490.42万人,参合率99.2%。在新农合基础上,海南不断推进医疗救助工作。目前,海南省医疗救助对象已经涵盖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及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体,救助方式包括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等。

(二)海南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二元化现象比较严重

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造成海南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城乡社保差距较大,不同区域间社保机制难以接续转移。

2、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海南省社保和就业支出总额不断增长,2013年支出1158813万元,是2008年的2.34倍,但从占比来看却不断下降,数据表明,海南地方财政用于社保和就业支出的比例从2008年的13.8%下降到2013年的11.5%。整体来看,目前海南政府在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出资不足,导致了大量拒保、退保现象;同时,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上覆盖不全,标准较低,

3、立法不够严密和健全

农村社会保障单纯依靠临时性的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立法来保证,形成强制性的保障制度。但是,海南目前立法不够严密,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4、失地农民“四无”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基础设施建设节奏加快等因素,农村大批良田被政府征收,由此带来的失地农民就业和基本生活等问题日益凸显,“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证、医疗无保”的“四无”现象越来越严重。

5、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缺失

2013年海南省农民工总数约70万人,大部分为低端操作性技能人才。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热潮,2015年农民工总数将增加到160万人左右。目前,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工资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差、参保率低而退保率高,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缺失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海南省应着手设计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二、海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一)设计目标

从长远来看,海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最终要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当不断改革和完善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法制化、多项目、广覆盖、保障体系健全、保障水平高、责任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化、利于城乡衔接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设计原则和要求

海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出以下原则:

1、城乡公平与均等化原则

农民通过上缴农业税和其他名目繁多的税费等形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应当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

2、向弱势群体倾斜原则

弱势群体包括特殊困难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农民工群体、老年人、残障人士、灾难中的求助者等,他们需要社会的特殊关爱与支持。

3、分层次分阶段管理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将全省农村分为贫困农村、小康农村和发达农村等几个层次,不同层次农村的农民对社会保障项目和标准的要求不同,应有所区别。另外,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聚推进,不要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

4、合理适度原则

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模式要与海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过低或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5、不断提高效率。

公共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通过采取有效的社会保障支出形式,保证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效益。

三、海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设计的内容

(一)完善农村低保制度

海南省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第一,虽然海南省低保户门槛不高,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确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均可列为农村低保对象,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地方设有指标限制,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无望;第二,根据属地“低标准、广覆盖”原则,海南不少地区保障标准过低,仅以一个人每月最低基本生活需要为测算依据,如30斤大米、30斤蔬菜、3斤禽肉蛋类食品、1斤食油、1.5斤酱盐,这样的保障标准,可以说仅仅能维持一个人的生命,难以保障人的“生活”;第三,尽管农村低保申请与审批设有程序:先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居)委会入户调查、评议、公示,乡镇(街道办)审核,市县民政部门审批,村(居)委会再次公示,但实际上是否拿到指标主要看村干部,部分村干部权力寻租,出现“不送礼不保”、乱保和人情保现象。民主测评环节村民代表要么不参加,要么即使参加了,对村干部指定“低保对象”的行为也是敢怒不敢言,害怕得罪他们,以后没机会获保。

针对上述情况,海南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还可发动慈善基金会、企事业团体机构等第三方共同筹资,专款专用,防止挪用,以尽可能提高低保标准,让低保真正能保障民生。同时,要发动鼓励村民发扬互助互济的精神,互相扶持。对于权力寻租行为,政府可通过自身或是购买公共服务,引入专业的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二)强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行全面保障。农村医疗保险不但给付医疗费、疗养费、丧葬费等基本费用,连入院时的饮食费、生育养育补助费也应一并包括,这样可以减轻农民就医负担,使参加保险的每个人都有受益机会,再也不用担心“有病不治”或者是“因病返贫”。具体筹资标准可参照《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2013版)》,人均筹资340元以上,其中中央财政人均补助156元,地方财政人均补助124元以上(市县区财政可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水平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个人缴费60元。

(三)加大医疗救助和灾难救助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取消救助门槛、简化救助程序和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同时还要打破病种限制,只要是生病治疗就可以享受医疗救助。改变过去由救助对象申请、村民评议、镇街审核、民政审批的繁琐程序和救助资金到位历时过长的弊端,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患重大疾病的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残疾人以及其他患重特大疾病、自付医疗费用8000元以上的家庭贫困的人员,如果经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仍难以承担住院医疗费用或门诊医疗费用,则还应给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诊疗和用药范围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的报销目录。

(四)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海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相对发达,中部、西部相对落后,区域政府财力和居民收入差别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这导致养老保障政策的制定以及工作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政策的制定应体现出保基本、广覆盖、易操作和多层次性。东部地区应以农民缴费的养老保险保障为主,鼓励条件比较好的农民尽量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中部地区,则首先要做好救助型养老保障,做好低保、大病与灾难救助等工作,并提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西部地区则应当实施缴费型养老保险与救助型养老保障并行。

四、相关公共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拓宽农村养老保障筹资途径

政府应增加在农村养老保障和就业方面的财政支出,不仅要增加绝对数额,还要提高其所占的比重。同时,社会保障是公益性事业,不单是政府的责任,应积极建立多样化筹资方式。一方面可通过慈善组织、基金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解决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另一方面,可建立特别群体社会救助基金,专款专用,由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筹集,交由专业的金融机构运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另外,还可考虑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向富人开征社会救助税。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国家层次上,建立以《社会保障法》为根本,以《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为主要内容,以某些部门法规为补充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海南可出台一些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把保障对象与范围、原则与方针、衡量标准、资金筹措与使用,实施程序、管理监控等环节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可借鉴日本的养老保障机制,推出类似《护理保险法》的法规,克服老人公共护理制度的缺陷,推出类似《老人保健法》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保健福祉计划,创建与完善供老年人使用的各种设施。

(三)完善转移接续机制,优化管理体制

建立农村新旧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跨地区间的转移接续机制,推进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解决由于人口流动而带来的退保问题。目前,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生病所在地与投保所在地可能不同,而异地报销程序则比较复杂。制定农民工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实施细则和建立跨区域结算体系,办理“医疗一卡通”,与劳动力的主要输入地和输出地进行合作,建立异地结算协议。做好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医保跨省结算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应优化管理体制,改变目前社会救助的管理模式,由“输血式救助”转为“造血式救助”,可提供创业基金、生活保障基金,交给专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

(四)改革户籍制度

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体制,弱化户籍附加利益,恢复户籍制度的登记和管理功能。降低农民工加入城镇户籍的门槛,推进递进型户籍制度:暂住-常住-户籍,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一体化”,逐步恢复户籍制度的社会管理功能。同时,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弱化城乡差别。通过提高待遇等政策引导高端技能人才和教育人才进入农村企业和学校工作,对乡镇企业和征地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开发农村旅游项目,建生态产业园、特色产业村,加快农村发展。

(五)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目前,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分别按50%、20%、30%承担。政府承担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分别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支付,实际上三方面资金全部来源于土地转让差价的一部分。这相当于政府在征地之后,让被征地农民自己承担了养老责任,政府只是以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向被征地农民酌情发放养老保障费用,未能对被征地人员损失进行充分和公平补偿。为切实保证失地农民享有土地连续使用和后续增值的利益,可探索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解决:第一,农民以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直接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国家征收土地转让交易税,这可以使失地农民按土地市场价值得到补偿,使其有足够资金购买社会保险,积累创业资金;第二,被征地农民可以以集体土地入股或出租,长期分享征地企业在该土地上进行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增值收益。比如将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份,组建“农业股份公司”,再以公司土地进行入股;第三,通过集体组织进行土地流转。调研发现80%以上农户是从村委会得到土地流转信息的。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土地委托给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通过涉农企业、合作组织等发展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第四,允许农民用按市场价格交易所得的征地补偿费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投资,获得增值。

参考文献:

[1]涂爱仙.完善海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

[2]陈少晖,李丽琴.财政压力视域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1949—2009)[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3]柏素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本文系海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专题研究(HNTJ14—07);海南大学横向科研项目(HD—KYH—2014058)阶段性成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很多地方出现了“空心村”, 若继续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则必然会导致土地资源严重闲置和浪费。

长期以来, 我国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可以进行融资的只有宅基地, 让宅基地在土地市场自由流转, 变为可以流通的财富, 既能提高宅基地的价值, 又能扩大农民进行融资的财产范围, 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当务之急, 不是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 而是在允许其合理流转的前提下,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合作医疗六项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格局已基本形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且在逐步扩大,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农村社会救助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5月, 已有4984.1万人 (2389.5万户) 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 截至2005年底, 累计救助贫困农民1112万人次;自然灾害救助也有所改善。农村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制度也基本建立。从2003年开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不断增加。2009年参合农民受益7.59亿人次, 住院补偿受益面为7.44%, 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已达到55%。

总之,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制度不健全, 保障项目较少, 社会化程度低

社会保险制度严重缺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 大多数地方集体补助无着落, 政府没有投入任何保险基金。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步履维艰, 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额度低, 保障水平不高, 且只保大病住院, 使相当部分参保居民由于交不起首次入院费而不能住院, 无法享受医疗保障。而工伤、生育、失业三大社会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在农村建立, 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目前农村主要局限于基本生活救助, 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自然灾害救助, 医疗救助制度基本没有建立, 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不普遍。自然灾害救助基本停留在生活保障, 对灾民的生产、灾后遗留问题缺乏救助渠道。五保供养制度也只是以解决基本生存为目的。社会福利体系残缺不全。农村敬老院和残疾人福利院受资金供给渠道制约而设施、条件及生活水平逐年下滑甚至瘫痪。而且, 由于村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知识文化素质不高, 农村社会互助缺少主动性的、精神方面的、集体组织的互助行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难以为广大农民提供防范各种社会风险的有力保障。

(二)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水平低, 资金来源不足

我国没有设立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专门机构, 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情况十分严重。而且, 当前我国财政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 从而造成整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

(三) 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非农产业群体人数迅速增长, 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的规定仍局限于城乡分割的旧体制框架中, 使大部分非农产业人员, 特别是进城务工经商人员, 陷入了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这种具有排他性和区域封闭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脱离了实际, 固化了非农产业群体在社会地位、就业、经济收益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较大差距, 引发了较多的问题。

(四)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社会保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性的条款只是散落在相关的法律中, 而未形成健全的体系, 且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许多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 都是通过各种行政性文件发布, 缺乏法律权威和制度刚性, 制约了社会化、规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与农村宅基地流转相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期待。

(一) 改革户籍制度

对于进城经商务工, 且在城里买了房子的农户, 其本人及直系亲属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可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享受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 其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由政府征收。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采用货币或实物补偿形式, 帮助农户解决城镇居住困难。优先解决自愿放弃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户的城镇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金没有落实的, 不得批准征用, 但自愿出让了宅基地的农户, 不能再申请新的农村宅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 在房籍、政治权利、社会保障和人员流动等政策上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 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建立统一的宅基地流通机制。

(二) 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

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 是为了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机构, 做到专款专用。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 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使农民都能得到实惠, 充分体现社会公平。而且,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 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做到因地制宜, 并且逐步与城市接轨,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真正实现“应保改保”。

(三)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体系

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相关法律, 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条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 同时要严格执法,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 多投保多受益, 能够满足农户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 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提倡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 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翠迎、黄祖辉,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D],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中心

[2].孙东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及区域性差异研究》[D], 河南农业大学

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篇5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河南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更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让农村成为和谐有序的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和健康繁荣的社会。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从1991年试点到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有5 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总额为259亿元。2003年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198万。由此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薄弱,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

1.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农村保障制度是乡、村两级统筹,造成的主要问题一是苦乐不均,二是保障程度普遍偏低。有些地方,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几十年不变,经过几次通货膨胀后,原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1.3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救灾体系没有形成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第二,没有一个具体的贫困标准和救济标准,因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时,就只能凭直觉,标准一降再

降,受救济的人数逐步减少;第三,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1.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同时难以保证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2004年,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已近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90%,且老年人口数量大体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进入21世纪,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大幅度上升。在农村,大多数老年农民的现状是一无积蓄(有的只是少量积蓄),二无保障,从经济来源到生活照顾几乎完全依靠子女。因此农民老有所养势将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众所周知,资源的流动性是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成为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互分割的,特别是所有制分割和城乡分割。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享受很少甚至根本就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待遇,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向其他所有制流动,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养老只能靠家庭,劳动力为赡养和照顾父母所束缚,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2.3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国家财力有限,这就给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中央财力的快速增长和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支出政策的加强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的经济可能性增加。

①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准备;③农民观念的更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思想基础;④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农村社会保障

提供了参考;⑤改革为农村社会保障铺设了道路;⑥原有的基础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策构想

4.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①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把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延伸到农村中的做法,受国家财力、农民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较为公平、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农业保险的纳入,则可以较好地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村、农业稳定发展壮大,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稳定。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反复无常的自然界和社会风险的侵害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如果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往往也会使农场主们步履维艰。②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它的政府强制性和非盈利性,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目的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必须确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地位,依法建立包括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互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

[1] [2]下一页

4.2具体措施①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改革农村单一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②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建立严格、高效的资金的管理和运营机制;③统一协调,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领导和宣传工作,更多地体现农民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模式;④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是重点;⑤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服务网络及平台建设。具体为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就业保障体系、职业伤害保障体系、生育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社会优抚体系等。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原

因造成的。如果农民收入丰厚,除日常所需外有多余的存款,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的重点

5.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从试点到推广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提出新的政策措施。新制度的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寻求新的筹资模式;二是扩大保障对象范围;三是制定新的待遇标准;四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体现政策扶持;五是要逐步拓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要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七是要保持政策和业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现行制度承诺的高利率问题,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2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分类保障,适时与城镇合作医疗保险接轨。

5.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弥补合作医疗保障的不足,并对其功能进行矫正。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疗保险制度尚不普及之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为此,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加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那些确实有经济困难、无钱看病的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5.4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

5.5实行社会保障“一卡”管理制。基于人口流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转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有必要以身份证号码为账号,建立“一卡”缴费账户,该账户可以随居民的流动而转移,保险关系进行属地化管理,其账户上附带的保险费,只需要随卡由迁出地划转迁入地。这一制度要求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配套,如社会保障实行城乡统一机构管理,业务实行网络化管理,服务机构要求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等。依目前社会保障工作基础看,实行“一卡”制管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可先以身份证号码建立个人账户,为未来统一管理打基础、做准备。

参考文献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6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一个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总称。”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助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其中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为补充。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

就本质而言,社会保障应是面向全国公民的,不应有农村与城市之分。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导致了社会保障在城乡间有着巨大差异。因此,农村社会保障是相对于城市社会保障而言的。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的概念具有一致性,它是指面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可将农村社会保障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农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显现出的问题

(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以居民的家庭保障为主,它并不是由国家强制实行的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的保障制度,也没有得到国家财政支持。在农村能够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入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对象(即农村贫困户和残疾人)和社会优抚对象(包括烈军属和革命伤残军人等)。但从全国来看,农村人口中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各项社会保障,而且保障标准相对偏低,社会保障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保项目缺乏资金来源

现实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是:农民自愿参保为主,集体资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或少量资助。“由于国家财政支持相对较少,而大部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集体经济不景气,导致保障资金难以到位,从而影响了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缺乏稳定性与规范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试而不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试点期间的农民踊跃参与到后来的相对停滞状态,合作医疗机制几经恢复但对农民的保障功能有限,都足以可见制度的可持续性较差。

四、构建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规体系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依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在立法过程中坚持增强政策法规的宏观性与统一性与增强政策法规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原则。

2、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为调整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在立法体制上,形成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农村社会保障法》为统率的。以国务院针对农村的社会保障主要方面制定的条例为主体,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完整法律体系。”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支持机制。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足额纳人每年的财政预算,预算安排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的比例,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2、拓展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吸取国外经验。有关部门要尽快通过社会保障税,发行农村社会保障债券和福利彩票等渠道。充实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应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以社区和国家扶持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家庭保障和个人保障的积极性。

3、强化监管,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体系内容

1、在巩固农村“五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对农村敬老院建设予以倾斜支持,保障资金来源。确定各级政府合理的资金负担比例,建立稳定而逐步增长的农村低保补助基金,完善农村低保投入机制。

2、完善农村保障体系,落实中央新医改政策。确定切合实际的合作医疗范围,立足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应该也保小病,防止农民从小病拖到大病,增加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多渠道解决合作医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探索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椎进由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等多种形式转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决策;“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已把“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了突出位置。这些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务农农民等低收人群体将以多种方式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将经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多元化以覆盖广大农民。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蛊誓考评体系

1、建立项目管理和目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密切配合。制度考核细则。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注重管理过程的检查和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增加透明度。提升效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篇7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对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社会保障, 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 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也是逐年增长。然而, 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扶持远远不能满足于当下物价的上涨。也就是说虽然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比率越来越高, 但依旧不能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假设按照国家最高标准发放福利, 也无法达到当前社会生活的最低标准。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民依旧无法解决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因此, 国家当前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1.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整体来说,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依旧不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 一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制度, 三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农村2003年实施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制度得到全面覆盖, 另外两个制度的覆盖是比较小的。大多数农民没有享受到这些社会保障。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是不平衡的, 家庭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从社会保障水平来看, 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多以“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为主, 这种方式在短时期确实给众多的贫困农民带来一定的保障。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扶贫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 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相关部门对社保的监管不到位, 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利用职权为亲戚谋利。从新闻报道中可知, 多数低保户并不是真正的贫困户, 他们多为官员的亲人或是朋友。而真正贫困的百姓并没有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扶贫资金。此外, 一些干部挪用国家所给的扶贫款, 最后到达百姓手中的补助很少。相关的部门不了解农村的情况, 没有备份相关的个人档案。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1.4 大部分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够

由于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并不是特别高, 再加上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宣传力度不够或宣传太书面化, 农民对社会保障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有些甚至不知道社会保障体系是做什么的对自身有什么样的好处。在农村除了医疗保险参保的人覆盖范围广之外, 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了解。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程序复杂, 需要开很多证明才能申请到, 而农民农活繁忙, 又对此程序不了解, 很多贫困户都放弃申请机会。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比较小, 多数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 虽然知道养老, 但是对养老保险制度中如何缴纳保险费, 什么时候可以领养老费等等问题都不清楚, 因而参保的人极少。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系统的策略

2.1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

第一, 加大对农村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支持, 逐渐建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社会救济制度, 保障百姓最低生活标准。第二,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支持, 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当下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之下, 加大对养老保险的投入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三, 相关工作部门可以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公益性活动的经验, 向社会募集资金以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2.2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方针, 才能使中国广大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一是引导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保, 并长期参保;二是逐渐完善相关的医疗保险、事业保险等;三是建立被征用土地农民的社保, 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2.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制度, 第一要做到精准识别。相关部门应核实所选出的贫困户是否真正属于贫困户, 杜绝滥竽充数的发生。第二要做到精确帮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发放补助时还应有相应的人员进行监督, 百姓也可以对此进行举报。同时, 对贫困户的扶持不仅仅从资金上进行帮助, 更重要的是依据贫困户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其长期的生活。第三要做到精准管理。工作人员要统计相关人数, 将每个村落的贫困人员的信息入档, 在后期可以随时查阅。即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4 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

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有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知识, 通过发放小册子、宣传会、电视播放、广播等方式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 让每一个农民都了解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提高其参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4.

[2]李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报告路径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网, 2013 (14) .

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范式 篇8

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许可条件

1. 城乡二元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需求

因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悬殊。2013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5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9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集中了我国多数贫困人口, 其人均收入城乡差距应比这一比例更大, 当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更低。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建机制, 补短板, 兜底线,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要“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等战略部署和要求, 这从国家政策方面为解决城乡社会保障非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 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群体的现实需求

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 城镇化背景催生出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 维护和发展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缺不了应有的社会保障。此外, 还要解决在城乡间大量流动的农民工群体 (2013达2.69亿, 其中外出1.66亿) 的社保问题, 他们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后续生活保障却被市场和社会边缘化。更有农村伤残、孤儿、家庭重大变故者、乞讨流浪人员、非农产业个体经营者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至今尚无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贫困群体和受排斥群体的话语权, 不仅是缓解农村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一种经济措施, 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手段。

3. 人口老龄化的理性需求

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4-2-1”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明显, 单靠养儿防老难以为继。据统计, 2013年我国老龄人口 (60岁以上) 为2.02亿, 约占总人口的14.8%, 预计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 而到2033年将高达4亿, 届时农村老龄人数约为老龄人口总数的65%。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特征。所以,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是社保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考虑的客观现实, 我们需不断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 做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决策, 坚持把保障老龄人口的基本权益作为根本立足点, 真正使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

二、低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立法缺失彰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缺陷

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双重体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导致了农民特别是西部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 只有一部国家的《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 但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独立的专门工作, 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然而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较为成型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颁布了一些条例、规定, 但缺少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实施程序、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等基本性的更为具体的规定, 以致于缺乏法律权威与制度刚性, 甚至出现社保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这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开展。

2. 主观认知偏差制约农村社会保障进程的步伐

主观认知不到位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对农村社保功能的认识过分强调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观念, 有土地就有基本生活保障, 就饿不着, 这就使得政府往往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截止2013年11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为106.7元/人·月, 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为243.2元/人·月, 两者相差2倍多, 然而, 现今农村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却在逐渐弱化, 这种意识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外, 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差,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 “养儿防老”成为农民传统的养老思想, 也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对农村社保制度系统性认识不够, 没有把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作为系统来构建, 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陷入被动。

3. 资金来源狭窄导致农村保障资金筹资困难

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瓶颈”, 这使得农村保障水平低且发展缓慢。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家庭和农村的集体补助, 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根据有关政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和医疗两项制度均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国家支持的筹资形式, 然而现今较为落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 使其保障功能未能真正落实;对个人缴费困难的农民需由国家补贴的政策也常因人为因素未必能落实到真正的贫困者身上。加上弱势农业产业的风险性特征, 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 承担社会保障筹资重任能力有限, 或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原因不愿参保。我国农村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千差万别, 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农村社会保障筹资难度大。

4. 管理的分散性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空间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劳动、卫生、民政等部门分别管理着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 具体表现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卫生部门会同农村基层组织负责新农合保障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救灾救济、社会优抚、新农保等业务。农村社会保障的这种分散管理, 加上各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 在决策和运行上经常发生矛盾, 监管效率低下。一些有特殊地位的人群 (如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及其亲属等) 得到了保险费补贴, 而很多符合条件的确属困难的高龄老人却没有享受到国家低保政策补贴, 这影响着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信心。再者, 农村保障管理制度存在稳定性和保险关系持续性差的事实:一方面, 跨地区流动的参保对象 (如农民工、在校大学生在户籍地所购新农合出现异地就医情况) 保险关系因转移障碍大导致转移对接困难;另一方面,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 工资得不到保证, 缴费难以持续, 导致保险关系中断。这种管理的分散性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反思

1. 完善立法体系以保障百姓真正的利益诉求

完善的立法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现有的政策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保问题必须从法律上得到确认, 其制度的建设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国家可在宪法框架下制定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法》, 对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守的具体原则、主要内容及形式、项目设置、保障水平、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基金的筹集与管理、资金的发放、对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关系等进行明确规定。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平衡性, 各地可再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 制定符合当地的相关工作条例, 如《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社会救济工作条例》、《农村优待抚恤工作条例》等, 从而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循。

2. 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运行

针对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呈现部门多头管理现状, 可考虑整合现有各部门社保资源, 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以提高社保资源使用效率。根据劳动、卫生、民政等各部门的社会保障职能, 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 设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的决策、管理、监督机构, 如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 来负责农村社会保障的重大决策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负责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等具体工作, 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定实施等, 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并兼顾各方权责利的统一。管理委员会内部设监察部, 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管, 尤其要把着眼点放在监督各级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与发放上, 以此使各管理活动有所依据。

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有序开展

(1) 强化政府投资积累保障模式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明确投资分配比例) , 根据各保障项目的性质有所侧重, 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全由政府出资,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则应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出资, 西部地区因集体经济基本崩溃, 由政府与个人双方筹资。根据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实际情况, 中央政府须在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 推行企业集体参与筹资积累保障模式

国家采取一定措施, 鼓励大中型企业到农村投资, 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其他优惠, 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如培训、招录当地农民工, 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对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要有一定比例的社保资金投入, 以扩大筹资保障范围。

(3) 多渠道集资投资积累保障模式

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经验, 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将社保基金用于购买信托或投入股市, 将其引入资本市场, 以增大社保资本收益;借鉴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 开征社会保障税, 将社会保障税作为附加税, 按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征收, 高收入者多征。

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以稳定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收入在自然灾害、资源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收益预期、道德自律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还面临一些新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潜在危害。因此, 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及风险防范机制, 也是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题中之意。

(1)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政府需主动牵头重点扶持农业保险试点项目, 鼓励农民在特色农业的种植、养殖、家庭财产等方面进行投保, 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配以完善的社会服务, 如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气象预报等, 确保农业的风险防范。

(2) 探索新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关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村改革的发展,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内容, 它是由原来的集体经济保障形式发展起来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1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 农民主要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基础, 在社会生产中缺乏参与其他环节的就业机会, 土地就成为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重点在城镇, 农村的社会保障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农民还是离不开土地, 这种状况与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矛盾,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土地使用办法,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才能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 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2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 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用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使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格局差异很大, 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 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积累的增加, 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日渐增强,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凸现。

1.3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和老龄化加剧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动摇, 医疗费用增长同农民收入差距增大, 土地绝对收益日渐减少, 农村就业机会匮乏, 农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对个人未来没有明确的归宿, 当这些不安定因素积累起来, 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诱因就会爆发, 影响社会稳定, 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消除隐患,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4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小康社会建设非常必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标志, 只有在农村建立养老、医疗、救助、就业、住房、福利等制度, 才能保证农民的生老病死等有切实的依靠, 才能保证农民劳动和生存的权利, 才能推进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好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

2.1 农村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资料重新分配, 过去, 依赖国家、集体、家庭的原始社会保障观念转变为依靠社会的力量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就业, 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社会保障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最初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上的意义超出了这两种保障制度的本来作用, 使很多农民找到了除靠家庭储蓄来养老、看病以外的办法, 冲击了千百年来小农社会留下的传统观念。

2.2 经济发展具备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

自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绝大多数集体和个人有了一定的积累, 能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兼顾农民个人的社会保障。东部沿海不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 村集体对个人的各种保障待遇实行全部负担的办法, 同时在就业、福利、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很多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标准。

2.3 实现了新旧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封闭运行、效率低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转换为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开放性、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转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有着明显的被动性, 同时也表明这种转化是必需的, 合时宜的。

2.4 开始了社会保障立法和理论探索

近些年来, 社会保障立法逐渐增多, 保证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保护了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 打下了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法制基础。有关社会保障理论的探索, 起到了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前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范围小, 覆盖面窄, 社会化程度低, 基金筹集管理不规范, 保障能力弱。这种状况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 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生产落后, 仅对灾害救济、五保户进行保障, 农民解决温饱、医疗等问题主要以家庭积累为主。改革开放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如农村养老保险, 在农村建立起来, 但主要以县级统筹为主, 参加人数少, 基金筹集较少, 管理办法滞后, 得不到农民认可, 这也与农民观念和自身承受力有关。现在农村重点建设的五保户供养制度、特困户救济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 主要解决的是农民面临的一些最迫切的生活问题, 远达不到保障的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坚持如下原则:一是, 范围由小到大的原则;农村的地域辽阔, 村户居住比较分散, 只能先建立镇村保障区, 然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立法, 扩大保障范围。二是, 标准由低到高的原则;这主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只能根据农民收入,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维持相应的保障水平, 不能搞攀比, 贪功冒进。三是, 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地域特征都有差异, 保障采取的模式、管理办法等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不能搞“一刀切”。四是, 由点到面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只是在摸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许多设想和问题都是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和发现的, 只有小步勤挪跟进, 通过搞好一个点, 树立典范, 积累经验, 逐步推开, 才能充分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篇10

1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难题

1.1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有限

近10年来, 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 覆盖率在不断地提高, 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在养老保障方面, 截至2011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50%, 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2011年底, 农民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率占全体居民的5.7%、2.48%和7.88%, 覆盖面比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仍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标准。

1.2 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有8亿的居民住在农村, 但农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 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 如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方式在农村仍属空白。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保持较高的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 占我国人口70%的农民仅享受着全社会11%的社会福利;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已达 90%以上, 而农村仅有4%。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另一明显的特征就是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同, 形成从东部到西部, 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层递减的发展结构。

1.3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 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 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在10%左右, 且这10%的投入也基本用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投入是农村的4倍左右;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不健全, 使集体补助的资金无法落实;对于个人缴纳的部分, 由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特征, 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加之物价的上涨, 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尚且困难, 更不必说为生老病死筹划储蓄资金了。

1.4 社会保障管理不规范, 法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 呈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应该由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 但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是根据社会保障项目由劳动、卫生、民政等部门分别管理。从表面看, 各司其职, 但实际上这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 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 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undefined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 监管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着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信心, 阻碍其健康发展。

另外,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法律的保障和约束。

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2.1 推行二元化的结构模式

在世界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主要有城乡保障一元化和二元结构下的分割模式。所谓的一元化模式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元化模式使劳动力的流动不会受到阻滞, 为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但是, 中国是一个有着8亿农民的庞大的发展中国家, 从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 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在财政上是无法持续的。它只是农村保障制度的长远目标, 而不宜作为现实政策的起点。

二元结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在现阶段应当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构建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笔者认为, 当前应当推行二元化的结构模式, 理由如下:一是由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城乡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味地去求制度的统一化, 将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二是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城乡统筹, 创建公平和谐的社会。城乡社保有别的前提是 “平等”, 即在我国范围内, 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 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 并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下得到均衡的提高。城乡社保有“差别”, 是国家基于农村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基于城乡和地区的消费水平的不同, 国家提供的保障水平有所差别;再比如针对农民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的特点, 可以准许异地缴费参保和不能连续缴费时的变通办法。这些看似“差别”性的待遇体现了机会的平等和实质的公平。

综上所述, 农村短期内推行城乡二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 减少工农矛盾, 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2.2 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稳定是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应当继续贯彻“个人-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资金筹措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农民自主缴纳为主体、以社会筹资为辅助、以政府财政支出为重要补充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体系。

2.2.1 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

在政府财政支出方面, 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 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比例。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并依照不同的保障项目制定相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比例。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 采取分级负担的方式筹集社保资金。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 农村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费用应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对于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费用可由政府负担其中的一部分, 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物价水平以及当地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来制定合理的保障性标准。

2.2.2 不断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渠道

为了充实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减少对财政投入的依赖, 确保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必须拓宽筹措资金渠道, 增强社会筹资的力度。例如, 鼓励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募捐活动, 将其经营收入作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此外, 应当提高在社会福利彩票收入中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比重, 用以充实农村社会保险基金。

2.2.3 加大宣传, 鼓励农民自觉缴纳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依靠农民自主缴纳。因此, 要扩大农村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农民的参保意识, 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手段, 强化征缴。另外, 应当从政策、法律上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提高农民的收入, 增强农村居民自主缴费的能力。

2.3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在农村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 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 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分地区、分层次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应当全面推进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 并借鉴城镇保险的工作经验, 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在中西部经济次发达和贫困地区, 应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 实施不同的社会保障。如在老年人集中的地方, 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区, 则积极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而在贫困地区, 则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4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 加强法制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必须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 实行统一化管理。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实行专人管理, 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建立稳定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使资金的使用要做到透明化、公开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进程, 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稳定性。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 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举措, 也是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文章对已存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梳理, 深入研究和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筹资渠道等,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新建.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1) :41-42.

[2]项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J].新农村, 2010 (11) :10-11.

[3]葛庆敏, 田丽.争议声中的探索: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 (3) :87-88.

[4]张运书, 潘淑娟.目标与范式: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3) :99-100.

上一篇:网络地理分布下一篇:医源性脾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