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情感

2024-07-21

人物情感(精选十篇)

人物情感 篇1

花千骨对白子画的爱, 是唯他的爱。若无紫薰上仙的点破, 霓漫天的刁难, 花千骨对白子画的爱永远只属于自己。正如剧中花千骨所说:“她只想守护她爱的人。”唯一的奢望, 在师父身边做永远的乖徒弟。可是, 偏偏因为她是师父的生死劫, 于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 所有关心白子画的人——无论是善意的, 还是恶意的, 总是有意无意地推动了这段本可以毫无焦点的爱情。花千骨为了救她爱的师父,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在忍受严酷的惩罚后, 她失去了她最想要的的幸福——留在师父身边。可是, 即便如此, 她也未曾后悔。因为只要她爱的师父好, 自己承受的痛苦是就是值得的, 哪怕永生永世不再相见。其实, 在这里, 这部戏向我们诠释了“真爱”的本质——真正的爱只属于精神, 无关风月。

白子画爱花千骨, 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倡导的典型完美男人的标志。玉树临风, 心怀天下, 英雄气概, 才华横溢。这位长留的尊上, 一直为天下人所仰望。他是正气的化身, 正道的旗帜, 于是注定了他对花千骨的爱只能是隐性的。在那个时代这种爱与父爱无异, 既然与父爱一般, 那么父亲对女儿怎么好也不过分。于是, 他的爱就可以合理的隐匿, 隐匿的太深, 深的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份爱的存在。后来, 当他被能够证明爱的绝情水所伤时, 他也不愿面对这份爱。尽管, 为了花千骨他可以放弃一切乃至生命。但是, 他的道德意识, 他的责任感, 不容许他正视这份爱乃至接受这份爱。直到最后, 亲手杀死爱人时, 才明白其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花千骨和白子画的爱情悲剧之所以动人, 原因有二:其一, 他们逐渐相爱和为对方无私付出的情感经历证明了精神之爱的无比强大, 这与当下文艺界物欲化的世俗情欲书写形成了鲜明对照;其二, 在白子画对花千骨的情感中, 蕴涵了个体之爱和群体之爱的矛盾, 使整部情感大戏张力十足, 扣人心弦。

杀阡陌爱花千骨, 爱的任性, 杀阡陌对花千骨的爱某种程度上是对琉夏的爱的移情。美绝六界的他, 身为一代魔君, 是正道中人所鄙视的。首先, 作为一个男人, 有如此妖致的美, 就不是传统审美能够接受的;其次, 任性的恣意妄为, 喜怒无常, 是常人难以亲近的。杀阡陌在内心是孤独的, 因为孤独所以自恋, 因为自恋更加孤独。唯一的亲人琉夏死后, 杀阡陌在自责中饱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此时, 他遇到了花千骨, 一个美丽善良热情的女孩。如东方温暖的太阳, 真心钦慕于他的美貌, 真心与他成为朋友。这份感动, 足以温暖杀阡陌孤独桀骜的灵魂。我想, 任何一位观众, 都不会假设花千骨嫁给杀阡陌, 因为杀阡陌与花千骨的这份爱, 似是爱情又非爱情, 似是亲情又非亲情, 似是友情又非友情。但是, 这份爱也足以超脱生死, 却绝不占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东方彧卿, 异朽阁主。算尽天下人, 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天下人之一。机关算尽时, 最终算计了自己。他虽然能够知道众多秘密, 貌似可以把握很多实现自己夙愿的机会, 但他也不可能算出自己会深深地爱上花千骨, 最终也因这段情缘而死。人生路上, 自负一世聪明之人, 却很少有人会看透“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道理。

杀阡陌和东方彧卿的结局同为花千骨而亡, 虽然同为唯他的爱, 但是爱的生成过程却大不同。杀阡陌对花千骨的爱因一句“姐姐”而生, 尊重, 疼惜, 怜悯, 呵护, 最后不惜付出了自己最为骄傲和宝贵的容颜直至生命。他的爱的源自本能, 源自对自己以往生命的反思。与杀阡陌相反的东方彧卿是常伴在花千骨身边的护花使者。最初的东方彧卿只不过将花千骨作为复仇计划的棋子, 那时的东方彧卿对花千骨是没有爱的, 他的爱是在不断的算计中被反噬的。因为花千骨的天真无邪, 对他毫不设防的依赖信任。在面对劫难时, 花千骨乐观的、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在危难时一个弱小女子勇于牺牲的浩然正气, 都说明花千骨是一个强大的正能量。若将花千骨的世界比作光明的世界, 那么作为异朽阁主的东方彧卿的世界无疑是黑暗的, 光明来临时黑暗必将褪去。东方彧卿最终爱上了被他算计的遍体鳞伤的花千骨。于是, 他的为爱人而死便无疑是他的爱的最好归属。无论是赎罪还是补偿, 无论是奉献还是自我救赎。东方彧卿的爱因其源自“后天生成”, 因此多了一层价值理性。

摩严, 被称为世尊, 他其实代表的是世人, 从价值取向看, 摩岩是代表正统的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取向。在整部剧中, 观众可能最恨的就是他了, 因为如果没有他, 也许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虐心。但是, 摩严有错吗?站在他的角度, 他的价值观, 他所做的一切, 也是无可厚非的。他为了天下要守护白子画的安危, 他一定要消灭花千骨, 为他度过生死劫。为了天下的太平, 他一定要消灭洪荒之力。在他看来身为长留世尊的他, 爱上魔女便是人生污点。为了洗去污点, 为了长留的名声, 他不惜杀妻灭子。他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为了他要守护的长留, 他要维护稳定的现状。他不想改变, 也不愿改变。他打着正义的旗号做了一些非正义的事, 自己却丝毫未觉察。有一位作者曾经说过:“个人仅仅代表个人时, 在利益的选择上是可以做出让步的;但是, 当个人代表集体时, 那是极端自私的。”也许, 摩岩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吧!

笙箫默, 是这部剧中的润滑剂。他被称为儒尊, 从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到笙箫默的特点。无意参与, 足立中庸, 却洞若观火。剧中每个人都很忙, 唯独每见笙箫默时很轻松。他他同样维护正义, 但是, 他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他同样爱他所珍爱的, 但他似乎更明白如何去爱。其实, 整部剧中真正幸福的便是笙箫默和他的两个小徒弟了——云淡风轻, 相携到老。

单春秋, 这位魔界的大护法。他始终与花千骨过不去, 表面上看, 似乎是因为花千骨的存在使他们的宏图大业受到了妨碍。其实, 在我看来, 单春秋是爱杀阡陌的, 一直以来他默默的守护着杀阡陌, 想给予他最大的荣耀——六界之主。可是有了花千骨后, 杀阡陌与他就不和谐了。也许作者并不想体现同性之爱, 但是, 略用逻辑推理, 却不得不怀疑单春秋对杀阡陌的忠心。他一直想帮助杀阡陌一统六界, 可是杀阡陌遇到花千骨后, 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了。作为一个有宏图大略的人才, 遇上了不争气的老大, 并且这个老大还脾气不好又任性。如果换作正常人, 干脆自己单干算了, 即使武功不如他, 大不了勤学苦练。并且一旦找到洪荒之力是天下无敌, 为什么非要给杀阡陌呢?如果仅仅是为了做魔界合格的护法, 为什么妖神出现了, 他却走了。还记得, 杀阡陌被装进水晶棺时单春秋的话吗?“你任性了一辈子, 也许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听我的。”这是下属说的话吗?

总之, 虽然《花千骨》整部剧人物众多, 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以上的几位。剧中的每个人站在自己角度的选择都没有错;可是世事就是如此, 有时个体看似没有错的选择却是群体合力制造悲剧的源头。该剧中主角的悲剧性存在和他们反抗宿命的顽强精神都是令观众为之动容的深层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 篇2

为什么会有小说这种形式呢?因为散文和诗歌有局限,具体表现为,诗和散文都是表现作家个人情感的。一般来说,诗与散文主要表现已经意识到的情感,而大量的情感是在潜意识中。诗与散文大体在常态心理结构中表现人物心灵,而小说却能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和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奥秘。感情并不是静态的、永恒的,它在不断变动,它是有深度的,是立体的、纵深的、多维的、复合的、动态的。相对地说,诗歌和散文所能表现的是比较静态的,比较表层的。这是因为人的潜在的、深层的、复合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要把它发挖出来,就不能孤立地去表现,只有把它放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中,人的情感的深层才能受到触动,才能泄露出来。也就是说,要在多元的情感交织与冲击中,情感机制才能发生动荡,其隐藏得非常深的东西才能暴露出来。诗歌和散文最明显的局限,是二者所表现的情感都是一元的,也就是自我的。而要把人的情感像开矿一样开发出来,就要让单个人进入多个不同的人的情感网络之中,让它发生动荡。而小说结构恰恰是多元情感的交织和冲击,这是诗歌和散文所不能企及的。

《荷塘月色》有诗的意境,《背影》也有诗意,但没有前者那么浓,更多的是散文的意味。因为《背影》的作者的感情受到另一个人的冲击,发生了矛盾,先是觉得父亲给自己丢脸,后来才被感动。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感情越复杂,用抒情文学来表现就越困难。形象的情感特征在诗中是很单纯的,那就是诗人自我的情感特征;在散文中也是比较单纯的,即散文家的情感特征。在有些比较复杂的散文中(主要是写人的散文),自然要表现散文家的感情,但人物又有人物自己的感情,这样,感情就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的。感情复杂性的递增,导致诗意的递减,散文性递增。丰子恺有一篇散文,写他抗战期间历尽艰辛逃难到“大后方”,稍有闲暇,把孩子抱在膝盖上,问他最喜欢什么?孩子答:最喜欢逃难。

本来,逃难是非常艰辛的,如果孩子的想法和他一样,对日本人带来的灾难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这就有诗意了。但孩子的想法和他根本不一样,这就不是诗意,而是散文的意味。如果孩子从学堂里溜掉了,家长去找他,那就更没有诗意了,就更散文化了。如果来了个坏人,把他劫走了,再冒出其他问题来,那就有情节了,就像小说了。

我们再以《荷塘月色》为例,它给我们的感觉为什么诗意盎然呢?因为是一个人的情感,“便觉是个自由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想到了些什么呢?南朝的宫廷,少男少女集体大联欢,名义上是采莲,实际上是调情。还有《西洲曲》所表现的,民间少女在采莲的时候,把莲子(“莲”与“怜爱”的“怜”谐音)当作自己的爱人。想着这样“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而且哀叹自己“无福消受”了。余光中批判他说,这个朱自清,晚上出去散步为什么不带太太?(学生大笑)带了太太,就不会有这样的自由了,(学生大笑)就不能一个人这么自由地羡慕那些个帅哥靓妺装腔作势地调情了。如果真的让一些漂亮姑娘出现在他面前,他会怎么样呢?这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根据的。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他就有了这样的机遇,但他是与自己朋友俞平伯他们在一起,还是不自由。人家拿歌曲的折子请他点唱,也就是让歌女来到他船上给他唱歌,可他就是不敢,不敢了以后又后悔,希望人家再来让他点。但可惜得很,人家不来了。

双重或多重感情特征的交织,使散文的情感变得复杂了,这就构成了叙事性。作品包含着的感情层次越多、越复杂,就越接近小说。孙犁有一篇散文《谈赠书》,说他出了书后,分赠给朋友和同事,有的人就到处嚷嚷,某某在发书了,快去!因为是免费的嘛。甚至有些老朋友问他要,要了去走后门送人,他感到很丧气。这就是散文,因为感情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送书的情义,一方面是免费的便宜。但这还不能算是小说,小说的感情要比之复杂一些,不管有没有情节的小说,它的本质特点是两重以上的感情、三个以上的感情维度。为什么说维度?因为维度是分开方向的,用到小说里,人物的情感是要拉开心理距离的,也就是不能同质的,同质就可能成为诗歌了。

以高尔基《我的大学》为例。高尔基年轻的时候,什么文凭也没有,就想到喀山去念大学,当然没有门儿。就组织一些同道,请了老师给他们讲课。有一天,老师没有来,几个人就很开心,买了一些面包、啤酒之类,小撮了一顿。没想到,撮到一半,老师来了。大家连忙把东西藏到桌子底下去。老师进来就开始讲课,走来走去的,突然把桌旁边的酒瓶踢倒了。老师就低下头头去看,大家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可老师看了后,平静地抬起头来继续讲课。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高尔基觉得,老师骂他们一顿才好。

这显然不是诗,也不是抒情散文,而是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其中有三重感情互相交织,又拉开了距离:一是老师的,二是大家的,三是高尔基的。三者不同,又结合在一个事件之中,就有了小说的趣味。正如丰子恺的儿子如果逃了出去,也会有三维的情感交织:一是丰子恺的,二是孩子的,三是可能有坏人的。三者不同,又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写小说和写抒情诗、抒情散文,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写抒情性的诗文,心肠可能很软,总是让有情人心心相印;而写小说心就要狠一点,不能心慈手软,随便让他们心心相印。心心相印,就没有戏可演,也没有性格可言了。为什么《长恨歌》和《长生殿》都是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情节却不一样呢?在《长恨歌》里,两个人是心心相印的,先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然后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弄得“从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乱”后,则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完蛋了,香魂一缕上西天。人不可复生,但多少年了,李还是想念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之极!两个人的感情从来没有冲突,一见钟情,生死不渝,充满了诗意。但写戏剧就不同,《长生殿》里李和杨就有冲突了,因为除了杨玉环外,李隆基还有别的妃子,梅妃啊,我们福建莆田人,杨玉环妒忌了,李隆基发火了,把杨赶走了,结果发现生活里就是少不了她,高力士又把她迎回来。有折腾才有戏剧性。

作为小说家,鲁迅也想写李、杨的题材,而且到西安去了,聚集感觉。但小说家鲁迅的感觉是,两个人“七月七日长生殿”,赌咒发誓。不但今生今世,而且来生来世,都要做夫妻。在鲁迅看来,爱情要用赌咒发誓来证明时候,已是心口误差,心口错位了。这是爱情有危机的表现。小说最重视的是,人物心理距离的拉开,牵动的感情层面愈多,距离越大,越像小说。

小说与散文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感情层次不是线性的静态的延伸,而是多层次与多线索的动态交织。不是说和毫无感情的人有距离,恰恰相反,关系愈密切,拉开的距离愈大,震撼力愈大。觉新和瑞钰间是夫妻关系,很亲密,但不得不屈从于陈姨太的迷信,结果导致了悲剧。如果仅仅是一个佣人,和觉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就没有情感距离,就是人死了,悲剧的冲击力也没那么强。

人物间产生了一种规律,叫错位规律。

在小说形象中,感情层次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心理差距,并不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差距。相反,人际关系差距越小,感情的心理差距就越大,形象就比较生动。也可以说,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感情距离构成反差,形象也就越生动。

这里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读者的心理。作家要让作品有震撼力,就要让人物的命运和读者的同情发生逆差。读者越是同情,作家越是要折磨他。人物的命运越是和读者的希望有反差,就越是有阅读的吸引力。苏联文艺理论家称之为“情感逆行”。

小说家在经营形象时,往往遵循着这样一个二律悖反的原则,一方面把人际关系拉近,一方面把心理差距拉大。人际关系距离的亲密,有利于心理差距拉开。拉开的原则是和读者的同情构成反差。俄国形式主义者分析普希金的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的时候说,不成功的爱情差不多有这样一个公式:

主人公A(奥涅金)爱上了女主人公B(达吉雅娜),B并不爱A,A设法让B爱上了A,A却发现,他已经不爱B了。

这样一来,人物的心理差距到最后都不能弥合,就震撼人心了。

这是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归纳出来的,有相当广泛的概括性。安娜〃卡列尼娜起初并不爱渥伦斯基,渥拼命追求,等到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却发现渥伦斯基并不完全把她放在心上,于是自杀了。心理距离拉开了,永远无法合拢,因而感染力就更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也是这样:

凡尼亚爱上娜塔莎,娜塔莎爱阿辽沙。阿辽沙爱上了卡嘉。卡嘉也爱阿辽沙。同时,涅莉又爱上了凡尼亚。

从根本上来说,规律是人物互相在情感上错位,而不一定是ABC三者的关系。

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半农奴的少女卡秋莎,爱上了大学生贵族涅赫留朵夫,怀孕了,但涅赫留朵夫遗弃了她。她从农庄上被逐出,在城市里沦为*女,受到审判,而涅赫留朵夫恰恰是陪审员,他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为了赎罪向卡秋莎求婚,但遭到拒绝。后来他护送卡秋莎去西伯利亚流放,卡秋莎嫁给了一个民粹派的革命者。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称之为“感情的错位”。林黛玉和贾宝玉也可以作出类似的解释。《麦琪的礼物》讲的是美国二战前的事,当时工人生活还很苦。美国人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太太想给丈夫送个礼物,但家中又没钱,于是就将自己的头发卖了,为丈夫买了一个表链,丈夫为了给妻子买礼物,则将怀表卖了,给妻子买了一套漂亮的头梳。二者互相拉开了心理的距离,这才有冲击力。像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男女情感都是错位的。一时接近了,不是小说要结束了,就是小说写坏了。

所以张贤亮的小说及一些有才华的小说家的小说,最后男女主人公的命运,都是不了了之的,就是琼瑶也懂得其中道理,要让读者最喜欢的人遭难,让相爱的人历尽折磨,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我再讲一个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为什么成为经典情节呢?因为在取经的曲折过程中,在大部分情况下,遇到妖怪时,师徒四人是一致的,共同打败妖精,这样很有诗意,却没有性格可言,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有性格。白骨精一出现,在唐僧看来这是个善良的女子,在孙悟突看来这是个妖怪,在八戒看来这是个有姿色的女性,三人不同的心理就拉开了距离。孙悟空将其打死,如果八戒没有私心,而是同心同德,就告诉唐僧那是妖怪,但八戒平时受孙悟空欺侮,这回要刁难他一下,就说孙悟空生性残忍。结果,孙悟空被开除了,唐僧被白骨精逮捕了。拉开了距离,人物的性格就鲜明。其中有一个人没有拉开距离,就是沙僧,他什么个性也没有,没有自己的私心,也就没有感染力。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里有一个最根本的心理学的解释,即维戈茨基的“情感逆行”学说。与读者的同情相反,他举了一个例子,是狼和小羊的故事:狼和小羊一起到小溪喝水,狼大叫一声,你把我的水弄脏了,羊说不对呀,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怎么会将水弄脏呢?狼又说,去年你曾经把水弄脏,小羊说,对不起,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呢,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小羊吃掉了。

维戈茨基分析,小羊的理由越充足,读者越感到安慰,它的命运就越坏,读者越忧虑。读者希望小羊脱险,希望小羊说得有理,但小羊越是有理,狼就越有不讲理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分析觉新、觉慧、觉明、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的性格时就是这样,我们越是同情孙悟空,他就越遭难,唐僧就越倒霉,八戒就越得意,这时的每一个动机,中间都会分化,于是孙悟空被赶走了,唐僧倒霉了,读者又难受又高兴了,难受是因为唐僧受苦,高兴是因为他非得把孙请回来不可。这是“情感逆行”学说,里面包含情怀和忧虑两重性。

这个道理有相当的普遍性,连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和人物间的情感都应该错位。如鲁迅和祥林嫂就拉开了距离。祥林嫂把希望寄托在鲁迅身上,希望他说出人死了没有灵魂,那死了也就不会到阎王那里锯成两半了。但鲁迅偏偏说得含含糊糊,使她死前怀着更多的恐惧。这样,文章就有了悲剧感。

现代小说强调的是叙述者要和人物拉开距离。现代西方小说追求控制叙述角度,使得人物叙述的东西和实际情况不同,成为读者不可依靠的信息。这种情况是从詹克斯开始的。他的《苔丝米勒》写一个天真无邪的美国姑娘。她到欧洲以后,完全不通世故人情,一切按照她的本性行事,她认为什么人可以做朋友,就和他做朋友,根本不考虑其社会地位。她爱上了一个已经欧洲化了的美国人,而这个接受了欧洲教育的美国青年,一直怀疑这个女孩子是不是一味调情,是不是很轻浮。美国姑娘为了刺激他,就故意和一个意大利小伙子交好,目的是为了引起美国青年的妒忌。最后,这个美国姑娘死了。这是现代派小说常用的手法,叙述者像傻瓜一样,叙述他感觉和范围以内的事,背后的事件、情节和字面上的叙述都被设臵在一种冲突之中。叙述者让你看到的是一回事,而他说的和让你想到的是另一回事。这就要求读者自己作出判断。

福克纳的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与此异曲同工。三兄弟对他们的同一个姐姐(或妹妹)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个女孩子却始终没有出场。读者对她的了解是从三兄弟不同的看法中得到的。一个兄弟爱她爱得不得了,但他是个傻瓜,说不清她有多好,只有一种感受:嗅到她身上的气味,看到她的拖鞋,就想起有过温馨的、能给他带来爱的感动。第二个兄弟认为,妹妹本来应该是纯洁的化身,但她最后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最后一个兄弟则对她充满了仇恨,认为这个姐姐使他失去了当银行家的机会。这样,三个人对同一个人的感情都拉开了距离。

这种倾向中产生了“零度写作”的理论,作者不能把倾向流露出来,要求“作者退出作品”。事实上,真正要让作者退出作品是不可能的。

这样,读者就变得重要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产生了,就是所谓的接受美学。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内心的错位与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拉开了距离。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由于人际关系亲近使矛盾扩大了,安娜为了在情感上惩罚他,让他后悔,因而走向死亡的末路。表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这也是现代小说很主要的特点,但内心冲突很激烈。

契诃夫的小说《文学教师》,写两人结婚了,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慢慢就感到非常庸俗。丈夫要吃一点果酱,让一心经营自己小家庭的妻子大惊小怪;主人公在打牌时,有人暗示他的丈人有钱,暗示他是靠丈人活的,他就觉得不能这样过下去了。爱情的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鲁迅《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分裂,有外在的原因,但主要是子君从原来的反抗者变得非常庸俗,关心一些琐碎的事情,例如小油鸡之类的。

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所谓的距离是心理距离,不一定有外部的强烈冲突。这也是现代小说最主要的规律。我对《白鹿原》的评价不高,因为《白鹿原》的作者不懂这个道理,有的三四千字的大场面,人物很多,但缺乏内在的距离和错位。作者没有才气。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

小说的基本规律就是人物心理距离要拉开,才能产生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和秘密。

可是小说如果只有一个人,那怎么办?把他打出正常轨道。

为什么要打出正常轨道?

极端有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小说家的拿手好戏就是人物放在顺境和逆境中反复折磨。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让他到另一种生活环境里去,他内心深处那连自已都没有意识到的强烈内在感情及意志品质全都显示出来了。

把人物放在极端顺境中,同样可以破坏人物感情结构的稳定性,使表层心理结构瓦解,暴露出人的内心隐秘来。

情节:审美因果超越实用、理性因果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后,要有情感的多层次性、因果性。

情感是人物的灵魂 篇3

命题作文:老师哭了

要求:①明确立意,抒写真情;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对学生来说,能够看到老师流泪的情况并不多。被学生目睹到“老师哭了”这一情景,应该是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老师心里产生了很强烈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表现,是由于老师的私事,还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不同的题材可反映出老师不同的情感变化。以“老师哭了”为题目进行写作,要注意反映老师爱生如子的情感态度,通过环境烘托、侧面描写、语言和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法,集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一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都要遵循“情感是人物的灵魂”这一写作思想。缺少思想情感的人物是苍白的,故要注意将老师的思想、情感、态度的变化,蕴含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从而逐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

【病文在线】

老师哭了

屋外的天阴沉着,狂风呼啸着,其中还夹杂着一群孩子的忐忑与不安。树叶止不住地往下落,连落叶都在诉说着我们内心的惶恐吗?

“你们几个,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班主任疾言厉色的一句话,让我们几个人的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马上就要跳出来了。

唉!全是跟风惹的祸。最近,我们班自残之风比较盛行,所以拥有强烈的好奇心的我们也决定试一试。可是,一个不小心被老给发现了。这不,我们几个正走在迎接暴风雨的小路上。

“报告。”

“请进。”老师简短而严肃的两个字,被寒风夹杂着,直击我们尚未强大起来的心臟。所有人立刻陷入了低气压,内心的惶恐与不安,使我们的整个天地都暗淡了。

“你看看你們,把手弄成这个样子,这样以后会留疤的,留了疤以后多难看呀,你觉得你这样好看吗?”

“不……不好看。”

“既然知道不好看为什么还这样呢?不说你自己了,你想想,如果你的父母看到你这样子,他们不心疼吗?你们是他们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你们割自己的手就是相当于在割你们父母的心啊,我……”

“老师您别哭啊,我们以后不这样了。”老师突如其来的眼泪,着实让我们有点惊慌失措,一个个都呆在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好了,我没事了,你们都回去吧。记住以后千万不能这样了,听见没?”

“嗯,知道了。老师再见。”

这次的办公室之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但还是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惊吓。虽然我们都对老师的哭表示不理解,但我觉得,正是由于她把我们当成了她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会像个母亲一样流下心疼的泪水。

天晴了,风停了,心暖了。

问题诊断

本文的核心事件选取得不错,具有典型性,写出了老师在看到无知的我们自残后的伤心,并对自残的我们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作者笔触不够细腻,很多地方显得突兀,情绪变化不自然,情感线索不明显,缺少应有的铺垫和描述,有的地方交代不清,读起来生硬,不流畅。对重点要表现的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体现得不够。结尾处在点题时,议论和抒情性的语言不到位,没能将老师那视学生如子、疼爱学生的心更好地表现出来。

人物采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篇4

笔者认为,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就是要与对方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一件小事或者一言一行来感化对方、打动对方,为采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为他打消顾虑,使他融入情感采访当中。

1 寻找情感沟通的桥梁,达到关系融洽

在正式采访之前,记者要做好外围采访工作,充分了解新闻背景和采访对象,做到心知肚明,这样就可以避免正式采访时的难堪,让记者在最短时间里与采访对象缩短心理距离,让“陌生”变为“知己”。心理距离拉近了,采访就相对容易了。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北头村有一对姐妹,父母双亡,姐姐为了让年幼的妹妹继续读书,自己辍学回家照顾妹妹。考虑到小女孩家境困难,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为正在上学的妹妹买了一些学习用品。来到了小女孩家中采访时,正赶上两姐妹在家剥花生,于是记者一边帮着剥花生,一边询问小女孩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种拉家常式的采访,使小女孩把记者看作是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了,本不乐意接受采访的两姐妹融入到我们的情感氛围当中。就这样,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接下来的采访。

2 建立信任的桥梁

采访时有个别采访对象心里有疑惑,对记者抱有怀疑的态度,不信任记者。没有推心置腹的交谈,就不能把被采访者心灵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有一句格言说:“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人心,打开人心的钥匙是真诚。”真诚是建立互相信任桥梁的基础。这就要求记者真心诚意地对待采访对象,只有以心交心,才能建起信任的桥梁。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镇一农民15年前在一个风雪夜里捡到一名弃婴并一直照顾其长大。得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立即前去采访,由于这位妇女听信了别人的传言,误认为我们是去调查情况的,所以一直不接受我们的采访,而且语言过激,搞得我们很难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耐心的对她做工作,帮助她打消顾虑,取得她的信任。这样,她不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而且很快进入了角色。

3 建立友情关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记者应把采访对象当作自己人看待,象自己的乡亲、朋友,让采访对象心中充满感情。前不久,记者到烟台市牟平开发区采访一韩国客商,虽然有开发区管委的同志引路,但这一韩资企业的老总因为自己企业规模太小,不乐意接受采访。我们坐下后,并没有急于采访,而是先问他来中国几年了,在这里生活是否习惯,慢慢熟悉以后,同行的记者把他自己买的木瓜送给了这个外商,韩国客商非常感动,因为在韩国,只有好朋友互相看望才带东西。一个小小的细节,让韩国客商把记者当作自己的朋友,记者采访起来也就方便了。

心理学家说过:人很难与机器沟通,但可以同操纵机器的人沟通;人很难与楼房沟通,但可以同住在楼房里的人沟通。实践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的任何人,都要进行情感沟通、心灵沟通。记者要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最主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他把你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你无话不谈、无话不讲,让你可以接触到对方的心灵深处,找到自己所采访的重点。

摘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对电视工作者来说是采访到真实、自然的人物活动和人物谈话的先决条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为某些因素,不愿接受记者采访或者不想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告诉别人,这就给记者采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对怎样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情感氛围,电视工作,人物采访

参考文献

[1]孙五三.实践中的农村广播电视政策法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2(00).

[2]周敏,李劲松.浅谈如何促进农村电视节目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3]张燕.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今传媒,2009(5).

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篇5

体会人物情感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谈

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中心学校

杨保鸿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爱的奉献”来编排的,课文《给予树》是本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课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课文主要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一、游戏导入,理解“给予”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做: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仔细看画面猜猜是什么节日?(课件依次出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画面,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后面圣诞节的资料袋,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圣诞节的相关资料资料后,师可以顺势而导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课文,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边看边书空课题。接着指导学生读准、理解课题,可以这样展开教学:“给予”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给”还可以读什么音?读j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合在一起还是“给”的意思。“予”笔划少,请你抬起手指书空一遍,注意书写结构布局,让字美观一些。这样做不仅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还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规范书写汉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可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扫除障碍,也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1.课前老师就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看大家会不会读这些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兴高采烈、圣诞、分享、仁爱、到处逛、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立即)指名读,齐读。2.“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暖的右半部分。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给他人温暖,这就是“援”。课文中出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3.看来读词语难不倒大家,给你们猜个字谜:丰衣足食打一字(裕),教师板书“裕”,指导书写。“即”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是单耳旁。学生在拼音本上书写一遍:裕、即。4.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对课文生字熟知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训练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1.我们班的孩子不仅字写的正确,而且美观。相信你们一定很会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3.在归纳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归纳。(出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说,就完整了。)4.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呀?(板书:金吉娅)看来,金吉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跟老师一起念念她的名字。

教学中,教师相机渗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抓住重点词,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扣重点词,揣摩人物的 2 内心活动,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过渡:圣诞节的到来让金吉娅的家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然而就在这快乐的氛围中出现了一幅不和谐的画面,细心读书的同学一定发现了。

(一)体会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1.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2.齐读这段话。3.圣诞节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啊,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动脑思考。4.指名交流。(其一,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很廉价啊?其二,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其三,金吉娅害怕妈妈责怪她。)

(二)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更深刻地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 1.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们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点击“兴高采烈”变成红色)2.指名朗读这段话,“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3.哪些动作让我们感受到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能读出哥哥姐姐兴奋的心情吗?指名学生朗读。4.看见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此时金吉娅心里怎样?(板书:担心、难过)5.指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担心、内疚、难过)6.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金吉娅没有为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内疚,同时也担心家人的责备。(指板书)同学们,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读出词语背后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语言的奥妙,只有好好学语文才能发现。7.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是这个洋溢着快乐的家庭里的不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品读重点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以读促思,以思促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讨论和追问,引发学生经过思考,体会金吉娅不仅具有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还有同情、体贴的良好品质。再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学生对金吉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可谓水到渠成,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1.面对有些生气的妈妈,金吉娅又是如何跟妈妈解释自己的行为呢?指名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小组讨论: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2.师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①朗读这句话。②请同学猜一猜,圣诞节到了,那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可能没有亲人送的礼物,也有可能没有小伙伴的祝福„„)3.尽管金吉娅的家庭不富裕,这20美元也是妈妈省吃俭用下来的,可是,与小女孩相比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有妈妈送的礼物,有哥哥姐姐送的礼物,甚至还有小伙伴送的礼物,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金吉娅走进了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内心。

六、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人物内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即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播放音乐: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出示)卡片打开

圣诞节又到了,每当圣诞节我都想哭,我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没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我多希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像我一样成为孤儿。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

爱您的小爱丽莎

2.假如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张心愿卡,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爱丽莎说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交流。

4.善良的金吉娅知道此刻给予这个陌生女孩的圣诞礼物比做什么都有意义。所以此时金吉娅内心十分坚定,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齐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表达的能力,同时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深化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征,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回归课题,理解“给予树”的含义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再引领学生回到课题上,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升华了课题,明确了学习课文的目的。

1.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听!圣诞节来临了,援助中心在商场放置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学会“给予”!所以,这棵树就叫做——给予树。

2.这个圣诞节,八岁的金吉娅给予了你什么?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齐读这句话。

3.如果说,给予家人的关心、关爱是一种本能,是一份责任,那么,像金吉娅这样给予一个陌生人的帮助,则更是一种伟大的情怀!这节课,我们从金吉娅的角度读懂了给予,下节课,我们将从她的家人、(哥哥、姐姐、妈妈)还有课文中那个陌生女孩的角度更深刻地去读懂这“给予”的含义!

浅谈戏剧人物的塑造与情感体验 篇6

关键词:戏剧人物;塑造;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J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60-01

戏剧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剧的灵魂,古今中外的所有优秀剧目,都离不开其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提到莎士比亚,罗米欧、朱丽叶的形象便会跃然纸上;而提到《白毛女》,喜儿、杨白劳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形象便会出现在脑海里,如果戏剧中的人物浅薄灰暗,不鲜明,那么这部戏剧肯定是失败的;反之,剧中人物塑造的很鲜明,但是搬到舞台上后,演员却不能将它准确的塑造出来,那么,观众感到的并不是剧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就非常遗憾了。可见,演员对于作品的二度创造是多么重要。换句话说,就是演员对于戏剧中人物的把握和塑造尤为关键。如何才能塑造好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并对角色赋予恰当的情感表现,是演员毕生都要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塑造戏剧人物,并给予恰当的情感处理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我在多年表演艺术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体现”高度地统一,才能准确地捕捉到戏剧人物的灵魂。只有二者有机融合表演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感染观众,打动观众。我们演员是研究人的专业,对生活的储存积累,不能像一般人那样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而是要比一般人更早,更快,更多地积累生活,否则就不能适应演员工作的需要。演员的任务,演员的职责,是以剧作家笔下的文字形象为基础,全身心地创造出真实的,生活的,鲜明的的艺术形象,演员得到一个角色,首先应该去熟悉剧本理解剧本,了解到剧本对于所要塑造人物的要求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真正体会到剧本情节普通表象之下所蕴涵着的巨大戏剧魅力,做到对人物的透彻理解。如果不理解剧本,不理解自己所要创造的人物,也就不可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说,“体验”与“体现”统一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形象。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找准外部“体现”的手段,其中,包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每一字的吐字发声等等,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演员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二、注重情感体验

要塑造好舞台形象,情感的体验尤为重要。无论是直接生活还是间接生活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戏剧表演中情感体验与动作程式是联系密切的,如果只有动作的程式而缺少情感的体验,那么所表现出来的程式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舞台表演艺术是一个情感性很强的艺术门类,所有的艺术表演都要准确的捕捉住人物思想感情和与人之相应的行为动作,既要有贯穿始终的,具体的思想内涵,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表演形式才能具有强烈感染力,才能达到真实、自然的目的,才能给予表演对象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人类的复杂情感是极其细腻的,这需要表演主体深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因为它是滋养其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养料,更是发挥其艺术表现力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成功的进行一次舞台艺术的演释,不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努力掌握各项艺术、表演元素,将其妥善地恰如其分地运用,更为主要的是必须将演释生活的思想情感、艺术语言贯穿到整个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去。而只有赋予了真实的情感,演员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才不虚假,不造作,而是更加地生活化,更加自然。

三、更有独到的创造

独到的创造是一个角色成功的关键。有人认为创造是剧本作者的事,但靠作者在剧本中描绘出来的思想意图表现,完全按照本子上面的去演,把台词或唱段一字不漏的说或唱出来,这显然是不对的,作为特殊的创造者,演员必须从作者提供的思想,行动出发,把产生这些行动和思想再创造出来,使固定在剧本中的激情有机地,自然而然的表露出来,仿佛是从自己的情绪中喷涌而出,只有这样,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舞台上的真实绝对不可理解成为平淡或者一般化,因为戏剧中人物永远是‘一个典型’,而是意念的产物,思想的符号”。他之所以存在的真实性,完全在于他有自己存在的目标和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一般化的语言不能提示角色内心世界和本质,不能表现角色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就不能达到所要表现的这个目标。演员的任务就是要用夸张的但合乎情理的创造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真实,从而塑造真实感人的戏剧人物形象。在任何一个剧目中,演员拿到所要饰演的人物,都要赋予这个角色新的理解、新的生活力。这个理解是演员个人独到的、有别与他人的和有创见性的。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演绎,才会实现新的超越和创新。我们知道,行动是演员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前苏联伟大的戏剧家、戏剧表演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告诉我们:“行动是戏剧艺术,表演艺术的基础。……演员要带着人物走向舞台,真实而诚挚的执行行动,别无其他。他执行了一个动作,在其中找到了真实,并相信真实,然后再去执行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因此,行动无疑是表达作品思想本质和展开人物个性的基础,并且是演员进行再创造的最好手段,这也正是一个优秀演员所必备的素质。

所以,要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需要演员同时做到以上几点的把握。“体验”与“体现”的统一是基础,情感的体验是根本,而对角色的再创造是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只有同时驾驭好这几点,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从而得到广大观众认可。

人物情感 篇7

关键词:《苍原》,风格,情感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我国歌剧萌芽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著名的儿童歌舞剧作曲家黎锦晖创作的十二部歌舞剧为标志。其代表作为《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在其首演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认可,并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开了先河,激发了更多的作曲家创作歌剧作品的的兴趣,1943年以秧歌剧《兄妹开荒》为标志,在延安形成了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为我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白毛女》达到了中国歌剧探索阶段的巅峰,是中国民族新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基石。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一批优秀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歌剧的创作基本上是沿着民族化的创作道路,以及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的表演形式这两条道路向前发展的。前者与戏曲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民间器乐曲有着直接的联系,它大胆借鉴戏曲音乐中的多种元素,以民族唱法为主。后者则在保持民族风格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探索西方歌剧的样式,以咏叹调、宣叙调,合唱、朗诵等为主要形式,以美声唱法为主。通过参考文献和专家研究后将之归结为以下四个阶段:即中国歌剧的萌芽阶段(20年代初-1949年);中国歌剧的发展阶段(1950年-1966年);中国歌剧的沉寂和反思阶段(1966年-80年代);中国歌剧的创新与拓展阶段(80年代至今)。

二、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

《苍原》是由辽宁省歌舞剧院创作并演出的,是一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并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而创作的史诗性歌剧。1995年首演至今,本剧备受好评并获得众多奖项,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歌剧之一。《苍原》取材于阎德荣所作的广播剧《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由冯伯铭、黄维若编剧,刘辉、徐占海作曲。歌剧讲述的是清朝乾隆时期,寄居于伏尔加河下游140年的一支蒙古族部落——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俄国沙皇的暴虐统治,决定举族东归,返回中国故土。在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行程万里,历时半年付出重大牺牲终于回到中国天山。《苍原》创作之时正值祖国迎接香港回归前夕,歌剧顺应民族统一的全民期盼,整部歌剧以历史迁移为主线,以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辅线,将中国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举族东归这一宏伟史诗演绎成为一支支交织着生命、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悠长牧歌。《情歌》是此部歌剧的主要唱段,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和青年将领舍愣是一对恋人,舍楞被人诬陷为部落的叛徒,首领渥巴锡将计就计,命令舍楞带领一队人马为部落寻找前进的道路,与此同时为了麻痹敌人,使众人以为舍楞已被处死。娜仁高娃蒙受了误以为爱人已被处死的痛苦,她拿着舍楞沾满“鲜血”的骑袍悲愤的唱出了感人的《情歌》,以表对舍楞的思念。

三、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情感体现,分析作品《情歌》的艺术表现。

《情歌》是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贯穿全剧的始终,在全剧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情感宣泄。《情歌》的音乐是由多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在试听的过程中,可以听到婉转悠扬的中国蒙古族民歌曲调,也可听到富有异国特色的天山音调,其中还夹杂着俄罗斯小调的音乐元素。多种不同的音乐元素相互渗透,使这种泛东方音乐基调表达的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情感体现着手,分析研究《情歌》的艺术表现及演唱理解。

《情歌》在整部歌剧中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有其特殊的情感体现,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幕中,首领渥巴锡发现有奸细告密,为了麻痹敌人,告诉众人舍楞是部落的叛徒,事实上是派他前往敌人的后方为部落寻求前进的道路。女主角娜仁高娃误以为爱人已被处死,她手拿着舍楞沾满“鲜血”的战袍悲愤的唱出了催人泪下的《情歌》,演唱时要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要充分体会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为更好的表达作品做好铺垫。技术上要有很好的气息支持,咬字要做到字正腔圆,戏剧性要强,用情感带动声音,用声音传达情感,二者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情歌》第二次出现在歌剧的第三幕中,女主角娜仁高娃受到艾培雷的挑唆和盅惑,要行刺汗王渥巴锡,为父亲和爱人报仇,族人对此不理解,要处死娜仁高娃,当舍楞立功回来之际,娜仁高娃清楚自己险些铸成大错,决心将自我流放,但又割舍不下自己的爱人舍楞,在这种矛盾情感的推动下,主题唱段“情歌”再次被演唱,这次是以独唱加女生伴唱的方式出现,第二次情歌的演唱较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演唱时更多的强调情感的表达,音色的处理较第一次更为明亮一些,主要以抒情为主。此时的情感是内隐式的,而不是第一幕中那样直白的表达,音量也有所控制,相同的旋律由于人物情感的不同,在音色、音量等方面都与第一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歌》的第三次出现是在歌剧的第四幕中,清军要部落交出舍楞,娜仁高娃为了民族存亡劝说舍楞舍身,舍楞误以为娜仁高娃已变心,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内心强忍着被恋人误解的痛楚,为了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的存亡,为了证明自己对爱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毅然扑向尖刀,以死明志。此处为女生合唱,在舍楞的嚎啕声中音乐逐渐加强继而扩展为男声合唱和多声部大合唱。音乐中回荡着娜仁高娃“爱”的代表性音调。此处的《情歌》与第一幕、第三幕相比更加壮烈辉煌,大合唱把内心的悲伤、情感的宣泄和剧情的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可谓是全剧的高潮。女主人公娜仁高娃是一位敢爱敢恨、善良淳朴的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女性的代表,她是这部歌剧中的关键人物。她的伟大、她的不幸和为民族存亡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黯然泪下。

四、作品分析及演唱体会

此作品是女主角娜仁高娃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无论是从演唱技术上还是从情感方面都是一首有难度的作品,此作品为二部曲式结构,可分为A、B两段,A段为徵调式,B段为羽调式。两段为同主音转调。

前奏:1至7小节,降B调,4/4拍,伴奏采用六连音形式的分解和弦,其旋律将人带入辽阔的草原意境。

A段:8至18小节,降B调,4/4拍,全段节奏平稳、悠长。旋律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歌长调特点。全段由四句构成,前两句长音均在强拍上,以此表现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在歌词“升”和“到”处运用了装饰音,使歌词更加的口语化。(见谱例一)后两句运用了三连音,打破了正常节奏的均衡状态,在歌词“呦”时感情达到顶点呈现出呼唤的情感。(见谱例一)演唱时歌词要与气息相结合并做到字正腔圆。发音要准确,归韵要到位。并且要与这种蒙古音乐基调相结合,对声音进行很好的控制。要深切体会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内心复杂的情感,把握A段内在、伤感而较含蓄的基本情调,尤其是装饰音的地方要和语言走向相一致,从而形成连贯舒展的旋律线条。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以情带声的演唱作品。

谱例一

间奏:19至20小节,起到连接A、B两段的作用,为B段的进入做铺垫,前后两段在节拍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式上进行了同主音转调,并在音乐感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段:21至73小节,降A调,3/8拍,由A段的徵调式转入羽调式。B段运用了四个长大的排比句式,结构规整首尾相连。全段轻盈、活跃具有很强的蒙古族民歌曲调特点。21至45小节为B段的第一部分,伴奏音型均采用分解和弦为主,14、19小节处旋律音程分别下行八度、十度进行(见谱例二),使蒙古族民歌长调的特点体现的更加鲜明。特别是“我就化作河上的清波”此处的主干音均为蒙古长调特点,演唱时可以稍带下滑音,要仔细体会马头琴的演奏特点,以表现更为深沉内在的感情。46至73小节为B段的第二部分,这部分旋律与第一部分相同,伴奏音型采用下行八分音符的三连音,赋予音乐流水的效果。演唱B段时音乐要连贯,需怀着挚爱和激情,把3/8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演唱出来。其中21、48小节的八分休止符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见谱例二)要特别注意声音高位置时要有好的气息支持和控制。

谱例二

尾声:74至95小节,降A调,2/4拍,这是一个拉宽式的尾声,材料来自B段,节拍由三拍子变成二拍子,旋律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拍子波浪式变为二拍子呈波浪式上旋,演唱时声音要有爆发力和宣泄感,要注意保持高位置声音,气息要保持沉稳,达到全曲的高潮后速度逐渐放慢,最终在幻想中结束全曲。

五、结语

《情歌》是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是一首歌颂爱情的经典之作,演唱此唱段时不能单纯的从字面意思出发,而是应该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充分体会娜仁高娃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对娜仁高娃纯洁高傲、外柔内刚的个性化音乐形象进行合理的把握。通过对《情歌》的分析与研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今后的学习及演唱中将会用相同的方法深入体会音乐作品,合理的用声音塑造音乐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3.

[2]张平平.歌剧《苍原》中情歌评析.黄河之声.2008:17.

[3]中国当代歌剧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4]简评歌剧《苍原》.乐府之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4.

探讨情感引导在人物采访中的价值 篇8

在采访中引入情感交流这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过程, 记者在采访中渐渐把被采访者引入话题, 一层一层让被采访者接受采访这是成功采访的过程, 从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去进行引导, 把采访对象引导到话题中。在进行采访时, 记者要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要提出的问题、资料准备, 在采访时引发的问题等。通过转换角色, 引导被采访者抒发情感, 尽情地诉说内心想法。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引导被采访者,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避免尴尬。反之, 记者了解任务时没有合理利用事件做好采访内容, 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只想把问题解决, 没有给人回答问题的机会, 盲目去访问, 这样只会使采访内容流失。所以, 在人物采访中运用情感引导, 对整个采访过程有着重要价值, 可以保证采访内容的质量。

2 情感引导在人物采访中的价值表现

2.1 有助于增强采访过程人物的互动

随着时代的变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 思想层出不穷, 所以在进行人物采访时要关注被采访者动向。在以往的采访过程中, 记者只对事前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 用传统“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人物采访, 限制被采访者倾诉的空间, 播放采访也显得不真实、生硬呆板。如果把情感引导加入人物采访的过程中, 使两者建立友好的交流关系, 可以缓解采访气氛使采访过程显得真实生动。所以, 记者事先要准备好采访者的材料, 对其身份、个性、家庭状况、爱好等进行全面了解。把情感运用到交流中, 使访问过程像朋友谈话一般, 同时记者要扮演合格的带领者和倾听者, 让采访对象具备更多的倾诉空间。记者采访的问题要具备建设性, 提出的问题要突出采访内容, 要用温和的语气说话, 使人感到亲切和蔼容易亲近, 从而为人物采访过程增加互动性。

2.2 有助于缓解采访氛围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情感, 情感是社会影响人们而形成的一种态度反应, 例如:喜欢、开心、快乐、悲愤、恶心、爱慕、伤心等。情感引导不仅让人物采访抓住采访重点, 还可以及加强记者和被采访者的情感交流, 有利于缓解采访氛围, 增加话题讨论。采访播出时基本只听到声音, 但是声音是整个采访过程情感的体现, 两者没有进行良好的交流就显得采访过程生硬、无趣乏味。所以记者要有探索和职业精神, 在采访时对被采访者进行深入调查, 寻找采访者觉得有趣的话题, 在采访过程适时加入兴趣话题缓解氛围。同时做记者要有“追到底”的敬业精神, 不要为完成工作而去采访, 显得采访随便、无趣[2]。首先要事前准备好材料、问题等, 避免在提问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 整个过程被采访者属于被动者而记者是主动者, 如果话题准备不充分会导致提问中断, 所以要适时加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加强两者的情感交流, 建立友好关系。相反, 如果准备不充分问题中断, 导致采访过程尴尬, 不仅不利于采访交流, 有可能导致采访失败。如果记者把情感引导加入到采访中, 有助于采访顺利实行, 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有助于记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采访过程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2.3 有助于被采访者接受采访

采访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人、事、景、物等, 而人物采访是针对各种各样的人, 他们的表情、性格、生活环境是我们要关注的。对人进行采访时, 有的内向、不善于表达, 有的是处于采访事件中被排挤的人物, 所以在采访时记者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我们要把情感引导融入到采访过程中, 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发挥情感交流的作用, 从了解问题开始。如果牵涉到青少年问题, 记者首先要找对话题, 找有兴趣、愿意采访的人去解答问题, 或者为被采访者找一个适合自身的话题进行探讨, 做到充分尊重采访者, 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他们心里就不会有负担, 会对问题问有所答尽情诉说, 使采访过程流动着情感表现。然后对采访人物事先进行调查, 可以去家里了解情况, 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成长历程、内心想法、人际关系等, 从多方面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 合理把情感引导融入采访, 使采访对象更容易接受、不排斥采访交流。

2.4 有助于采访对象敞开心扉, 采访过程顺利进行

现在传统的采访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采访, 21世纪的人类更注重隐私和自身私密空间, 接受采访向人们诉说心情也是一件难事。所以在人物采访中融入情感引导, 帮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尽情倾诉, 有利于采访顺利进行。人们往往注重隐私, 在进行采访时会显得比较拘束, 面对记者的提问会显得不自在。此时, 应采访运用情感指导, 把采访对象引入话题, 引导他们说出对问题的看法。舒缓紧张的采访氛围, 建立像朋友一样的关系, 有助于采访对象敞开心扉, 保证采访内容的质量。

3 结语

一个成功的人物采访体现在让采访对象尽情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 情感引导不是纯粹用感情去带动过程, 而是通过了解被采访者的爱好、生活背景、内心思想等去带动整个采访气氛, 运用合理的情感引导人们敞开胸怀回答问题, 要耐心把握, 带着丰富的感情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摘要:在人物采访中运用情感引导是记者提高自身采访能力的体现,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两者之间进行交流需要进行情感引导。其在进行人物采访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决定采访过程的质量。在人物采访中融入情感, 可以缓解采访过程中的紧张气氛, 有助于让记者轻松采访, 使采访对象积极配合记者采访, 使两者建立友好的关系, 做到与采访对象相互动, 了解情感引导在人物采访中的价值[1]。

关键词:情感引导,任务采访,记者,对象

参考文献

[1]倪恩泉.浅析全媒体时代类型化新闻广播听觉识别体系的三要素——以江苏电台新闻广播为蓝本[J].中国广播, 2013, (1) :230-250.

人物情感 篇9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外在流露和表现方式,因而从人物刻画的角度看,特定心理支配下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描写都间接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我”和老王的人物形象时,细读、深读作品,紧密联系时代背景,深入揣摩人物心理,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在发现和思考中去逐步领悟和感受蕴涵其中的那份感恩、沉重、辛酸和无奈。

一、老王错了吗?

我们先从老王的角度来分析,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谢意,那到底又是什么使老王对作者一家的恩情铭记在心、至死不忘呢?首先,作者夫妇的帮助满足了老王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的情况下,老王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作者夫妇却并不嫌弃,依然雇他,照顾他的生意,使他继续得以体现自我的价值。同时,在受惯白眼和欺凌的老王看来,他能够载先生,并与他们一路说说闲话,能给他家送冰,这无疑就是对他个人价值与人品的极大肯定。其次,在交往中,老王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使他孤寂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和寄托。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但作者一家却平易近人,对老王很是照顾:照顾他的生意,送大瓶的鱼肝油给他治眼疾。在老王心里,已经将他们视为朋友甚至是亲人了。最后,老王是一个以劳力为生计的卑微之人,本真而淳朴的天性使他对有文化的人,总怀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更何况是像作者夫妇这样的平易近人的大家、善人呢!

老王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无私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援助和鼓励。老王此次来,应该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之所以拖着“直僵僵”的身躯,拿着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和香油最后一次来到作者家,很显然有他内心的考虑:老王认准他们是好人,帮了他许多,而认为自己做得很少,还是自己欠人家的人情,所以至死也要亲自表达谢意,以了心愿。

下层市民社会是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和最坚固的栖息堡垒。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衔环,以德报恩。这是中国绵延千年墨守的做人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观念积淀在意识深处,成为老王性格心理的原始构成。他的思想很简单,认准他们是好人是恩人,人要知恩图报,这在他看来天经地义。

而作者却简单地把送礼与之前的帮助等同起来,忽视了老王这次上门送礼的特殊含义。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但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作者一家的感谢之意。因而,作者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的来自心灵的最真实的馈赠,这也让作者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由此可见,作者一家在老王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再者,如果作者是清高的人,那么与作者一家有过这么多接触的老王,应该早就能认识到这一点了,那么也就不会有这次送礼了。

老王硬撑着病躯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当作者谢了他的鸡蛋和香油转身进屋时,他赶忙止住:“我不是要钱。”“赶忙”一词耐人寻味,说明他马上就猜到了作者“转身进屋”的动作将意味着什么,于是马上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足可见他对此的敏感,而这也正是老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以言钱为耻,突出表现了他的忠厚善良。经过作者解释后,老王只能“站着等”,我想此刻更准确地说,老王应该是愣在那里了,一脸木然而不知所措: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她到底有没有领了我的心意呢?如果领了,那为什么还要给我钱呢?如果现在不拿,她又托人捎来,那不是更添麻烦?

不知所措地接过钱后,老王“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们仔细揣摩一下这句话,他的“滞笨”,一方面是由于生病行动不灵活,一方面是面对这难堪的场景不知所措的表现,此刻老实巴交的他不知如何说、更不知如何做。再看,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而不是一手拿着布和钱,不是马上把钱收起,而且还用了一个“攥”字,紧紧地把钱抓在手里,足以说明他内心的紧张焦虑,也足可见他的忠厚老实。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将其内心迟疑、羞愧、痛苦、失望和无奈之情表露无遗。我们不难想象,此刻的他心里一定在埋怨自己并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唉,我怎么这么笨!我该怎么办?本是来送礼表示谢意的,现在非但没有如愿,竟然还拿了人家的钱,现在反而又欠了人家的人情,自己病重如此,如何报答啊?以上描写,作者虽着墨不多,却细微传神,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神情就非常准确地把一个老实善良人的复杂心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杨绛散文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品愈醇的特征。

然而,他的苦心最终却遗憾地被作者所忽视,没有完全领会,从而很有可能被误解成为了一种简单的钱与物的交换。“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而那“脚步声”踏响的又是老王内心深处的茫然、失望和无助。而这可能在老王或者许多读者看来,不仅是侮辱,更是一种对其一片真情的亵渎,以致他内心羞赧之情无以言表,最终只能郁郁而归。但这绝非作者的本意,也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误会。

二、作者错了吗?

我们再从作者的角度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拿钱给老王呢?

首先,为表达自己的谢意。“文化大革命”中,作者夫妇受批判打击,为人所不齿,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他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这对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所谓患难见真情,对此作者是由衷感激的,甚至还总觉得自己对老王关心不够。所以,除了给钱,作者一时还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用来表达谢意。

其次,为老王的生活考虑。老王生活艰难,既残疾又生病,急需钱看病,而且又是这么重的礼。因为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这鸡蛋和香油可能就是老王不顾自己生病急需营养、平时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的。在作者看来,老王已经够可怜的了,礼可以收下,但自己无论如何也要给予他一定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讲,除了表示谢意,给钱也就成了帮助老王的最好方式。

最后,人道主义精神的驱使。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和弱者总是充满着同情与悲悯。作者对待穷苦人,素来怜老惜贫。钱碧湘就曾在《祸至不惧福至不喜———杨绛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写道:“杨先生出身大家,从来把钱财看得很轻。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乐于帮助。她凡给人经济上资助,心思细腻,只怕伤及别人的自尊心。”再者,当时的老王和作者一家都属弱势群体,饱受冷眼,可谓是同病相怜,类似的境遇更容易使彼此产生怜悯之心。而作者收下这份礼,我想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作者对老王的帮助亦是如此,出于无私,不求回报。于是,她对老王的帮助和付出,也总是物化为金钱给予回报:老王给她家送冰,尽管老王说“车费减半”,可她坚持不减;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坚决不肯拿钱”,可她“一定要给钱”。而当时作者虽是“害怕得糊涂了”,但老王抱病给她送去鸡蛋和香油,她还是不忘拿钱给他,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坚守着一种原则,那就是决不欠别人的情、让别人吃亏。而收下这份礼,对作者来说可能已经是破例了,也是出于维护老王自尊的考虑。因此,即使是在没有“害怕得糊涂了”的情况下,作者也会这样做的。

三、感恩的心无奈的情

综上所述,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帮助,绝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一种源于善良本心的同情和真诚的帮助。作者的行为,是无可非议、情有可原的。而误会是客观存在的,但绝非有心,必须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作者没有能领悟老王的心思,但只能说是“害怕得糊涂了”之下的一种无心疏忽。因为那个时候,她既无心也无暇去领悟。作者那时看到的老王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看到老王的身体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深感吃惊和意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与慌乱,这从“忙去接”“记不清”“记不起”“赶忙解释”“忙去给他开了门”等细节可见一斑。此刻作者的心理感受变化是:先是吃惊意外,接着便是担心,然后更多的是害怕,甚至“害怕得糊涂了”。但这完全出于一种本能,表现出的那种笨拙也令人同情,生怕老王误会而伤其自尊,生怕令对方有一丁点儿觉得被施舍,生怕他不肯收钱,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当老王拒绝时,作者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但由于“害怕得糊涂了”而说得含糊其辞,没有把意思讲清楚,如果我们把它补充完整,应该是:“我知道你不是要钱,知道你的心意。”这未说完整的话,一方面可能让人产生多样的理解。知道什么呢?知道“我不是要钱”,还是知道他拿鸡蛋和香油来换钱的苦衷,还是知道他上门来是寻求帮助的苦衷?另一方面,让人感觉好像这只是一时的随口应付和搪塞。于是,误会可能就由此产生了。对此,“我”是否知道,作者虽没直说,但我们仔细分析下文,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因为“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样的“不安”,不停地拷问着她的灵魂,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而且还可能让他误会了。以此传达她对人生的别样体悟,表现了她反思生活的一种精神的自省。因此,任何人对作者在这样一个特定时候的举止,都没有理由非议。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一点,那误会本身也就可以自然解开了,而“清高施舍”论也就站不住脚,不攻自破了。

当然,从这一个细节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作者与老王之间内心深处的一种隔阂。作者没有仔细询问原因,而是以自己的意思去揣测老王的来意,从而也就不能深切地体会老王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了解老王此行的目的。作者以为给钱,自己受礼就心安理得,但这不仅没有给予老王精神上的安慰,而且还在无意间伤害了老王,这也并不符合老王所认为的朋友间的相待之道。

但这种隔阂的产生与他俩的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和所属阶层是分不开的。作者夫妇是接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学牛津大学),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而老王只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无多少文化的三轮车夫,属于社会的贫民阶层。中西文化比较而言,中国文化更重感性、讲究情感,西方文化更重理性、讲究理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尤其是从像老王这样普通的老百姓的角度看,老王抱病上门送礼的举动,无疑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哪有害怕之理呢?主人恐怕连感动和招待都还来不及呢?而作者的做法,一则太不近人情了,只有道谢,没有安慰,连请老王坐坐喝口茶都没有;二则太伤人自尊,直接用钱来侮辱老王,好像他就是拿鸡蛋和香油来换钱的。但如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作者的表现不仅合情合理,反是老王重病上门去得不合时宜,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他的到来反而使作者“害怕得糊涂了”。因为一则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作者,对疾病非常敏感,所以才会如此地担心和害怕,以至于糊涂了,只是作者在文中没有直说罢了;二则西方文化不像中国文化讲究群体观念,而是更讲究个人空间,更不希望别人有过多的打扰。

偶然的相遇,使得老王有机会“近距离”地与作者交流,可这样的交流只能停留于说说闲话的表层,距离心的交流极远。而心的距离,是他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缩短的,从中我们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两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所以说,作者和老王两人都没错。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西方现代思想和中国传统观念的一场冲突。而老王的抱病送礼,作者担心害怕以致不知所措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去认识和理解作者,而不是不明就里、妄加揣测,随意批评作者是清高和居高临下的施舍。果真如此,也就不会有后文作者的愧怍了。这是一种源于善良本心的同情和真诚的帮助。否则,老王也不会把他们当作朋友甚至亲人了,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文作者的自我反省和愧疚了。

作者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帮助,得到的却是老王倾尽全力的感激和报答。老王的死,使这座天平彻底倾斜了,也让作者深深愧怍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的生活虽然不幸,但相对于老王来说还算是幸运的。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很愧怍。作者为自己没有热情招待老王而愧怍,为自己无意中伤害了老王而愧怍,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帮助老王而愧怍,为自己没有付出同等情感而愧怍,为没有读懂老王最后的送礼而愧怍,为自己没有把老王当作朋友乃至亲人而愧怍。

作者与老王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在内心里都铭记着对方的恩情,他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虽都同样不幸,但他们互相照料、互相关爱,因为他们都有一份悯人的情怀和同情心,善于体会别人的苦处而淡化了自己的愁苦,在那个无情而荒诞的年代里营造了一个美好而和善的世界。

人物情感 篇10

二、如何培养水墨人物画写生作品中的情感

好的美术作品为什么能让人留恋往返, 让人潸然泪下, 依靠的不是华丽的色彩, 流畅柔美的线条, 也不是变化多样的表现风格, 而是画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绘画的形式转化在画面上所引起的共鸣。这种艺术的修养是在长期的体验生活和写生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徐悲鸿认为: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艺术家如不在写生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强的基础, 必然造成自身能力的先天不足而乞灵于抄袭模仿。写生是任何画家都不能绕过去的一条路子, 那么如何在写生过程中培养我们的情感呢,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1. 造型能力是绘画者情感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袁武说:“如果一幅水墨人物画造型准确, 而缺乏笔墨, 这幅画可以看, 如果造型不准确, 只有笔墨, 那么这幅画不能算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可见造型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地位。写生对造型能力的提高, 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如果在写生中只把写实能力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 其思维意识与审美判断也会仅仅以再现模特本身的客观形象作为标准, 反映在作品中, 就是把中国画的水墨材料与西画的光影素描简单相加, 形成所谓中西合璧式的“水墨素描”。那如何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呢?“画画关键在于看, 会看就会用自己所学知识表达自己见到的东西, 这时手的操作随着眼睛跑, 跟着别人传授的诀窍跑。开始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上路, 但养成习惯, 眼睛就迟钝了, 就不知道什么叫敏感了。”⑴写生过程中造型的训练首先是对眼睛的训练,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整体出发观察模特的形象、特征、气质等。如果我们只盯着一个局部看, 要是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 接着第二个, 第三个, 总汇起来就是“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写生过程中我们如何学会整体观察:1、建立平面坐标, 用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来校正形体的错位。2、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形体的位置。3、用三点连线构成三角形或多点连线构成其他基本形的方法来观察物体的轮廓形状。以上的绘画步骤对于我们往往用木炭条完成, 然后再付诸于笔墨。

袁武说:“写生名曰画形象, 实为画感觉。”⑵“画感觉”一语直抵绘画艺术的堂奥, 实为不刊之论。感觉也就是主观意识, 飘忽于天地之间, 藏匿于身心之内。既是物质的存在, 又是精神的本体, 更是古往今来一切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心灵光照。梵高认为艺术是“传达自己的印象——这仅是艺术家的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 而且是最主要的任务, 是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感情。”⑶再观我们的写生, 往往带着以往的“三停无眼”、“立七坐五盘三半”等一般规律, “按部就班”的进行写生。这样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简单化、概念化, 根本谈不上绘画者情感的流露。袁武强调:“写生, 要注重一个‘生’字, 所谓‘生’既是陌生的, 又是不确定的, 具有偶然性, 现在性。”所以我们在画每一幅作品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新鲜感, 带着自己先天特有的感情去进行绘画。任何一个模特一旦走到画板面前, 无论身份相貌, 都与画家是一份缘, 都要受到尊重, 得到珍惜。模特作为有着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与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面对山水花草、动物静物尚有感情, 何况人呢?面对模特, 提起画笔的这一刻, 作何思何感, 已然决定了作品的精神境界与思想品格。因此, 对模特心怀友善与敬意, 与其进行情感的交流, 是作人物写生必备的心态, 这种心态体现着画家的境界。

2. 绘画语言的交错运用是绘画者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水墨人物画是在中国传统人物画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主要把生动的线条造型与丰富的笔墨皴染结合在一起, 以笔墨饱满、情感浓郁的形式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从而于淋漓酣畅、尽情挥洒间倾注了画家对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用笔有笔调, 古人谓之笔法。用笔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 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 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 构成千万乐曲一样。画中的笔调也是通过运笔的起伏跌宕呈现出来的频率基调。笔调仿佛音乐中的旋律, 随着绘画过程展现其价值, 情调与笔调的时间节奏相统一为“同律”。

用墨有墨调, 通过对墨的墨调浓重适合于表现阳刚、庄重、丰实, 墨调清淡宜于呈现阴柔、虚实、淡泊, 墨调润泽长于显示华滋、秀润、丽质, 墨调枯竭易于展现苍劲、厚朴、无华。各种墨调的墨法组合起来可形成有节奏的表现阶梯, 从而形成画面的节奏和韵律。笔墨不仅可以塑造物体, 也可组成单独的表现元素, 形成肌理效果, 产生质感变化, 更新画面的视觉和形式美, 不同的笔墨表现能代表不同的情感, 有一定的形式美。

三、绘画形象的生动刻画是绘画者情感最动人的元素

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主要的是对五官和手的刻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眼睛的刻画, 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顾恺之十分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和复杂性, 提出“以形写神”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手挥五弦易, 目送归鸿难。据传他画人物画长时间不点眼睛, 问其为何, 他说:“四体妍媸,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之中。”⑷这种注重人物神情描绘的观点及技法, 对后世的人物画“轻形重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家作为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 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所要表现的对象之中, 并使之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 升华为一种“意境”, 于作品本身, 于观众都至关重要。情境、意境和情趣也直接表达画家丰富的情感, 水墨人物画写生过程中情感表达是画家个人生活、社会活动、知识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画家情感的体现是最能打动观众的眼睛。最真实的情感才能在作品中流露。

摘要:水墨人物画写生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传达绘画者的情感。本文主要从造型能力是绘画者情感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绘画语言的交错运用是绘画者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绘画形象的生动刻画是绘画者情感最动人的元素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造型能力,绘画语言,绘画形象

参考文献

⑴焦小健.名师授艺.静物卷:油画示范作品.天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

⑵贾德江.高等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袁武水墨人物写生.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

⑶李浴.西方美术史纲.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年.

上一篇:蔬菜种植技术下一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