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与分析

2024-07-26

界定与分析(精选十篇)

界定与分析 篇1

“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伴随着马云的这句豪言壮语, 可以说不仅是马云的名字、“马云说……”、而更让人关注的是“类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等新名词的出现。互联网金融从出现至今, 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 人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就连刚刚召开的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上, 无论是专家、银行业还是监管层, 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监管以及对传统金融带来的冲击等等一系列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发展, 让传统金融高度紧张和戒备。那么,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经济、金融业带来哪些变革和影响呢?可谓业界褒贬不一,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任何的创新型金融工具, 我们既要做出正确及理性的分析, 又要认识到其对经济、金融的推动、促进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也要对新生事物做出更加明确清晰的判断, 给予其正确定位, 利用好丰厚资源、联合新金融势力实现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开创互联网金融业态下各方多赢的局面。

二、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与定位

1.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与认识。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属性, 在跨时资金配置、融通资金等方面具有其固有的便捷性、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在对互联网约束机制尚不完善的时期, 会衍生出许多的商业模式和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同时互联网金融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和实现陌生人之间的直接融资, 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会大大增加投融资的透明度, 这对间接融资的传统银行业具有与生俱来的颠覆性。

可以说, 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 既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结果。不能简单等同小微金融, 更不能等同P2P, 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互联网金融, 特别是从创新支持和证券市场来研究推动。它不是互联网颠覆金融业, 而是互联网出来之后, 拓展了金融的空间, 使金融的业态发生了改变。假如把传统金融机构比作“兄”, 把互联网金融比作“弟”, 兄弟阋墙, 必将家中混乱。

2.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关于互联网金融, 通俗的理解或许就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而我们更多的把互联网金融界定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信息不对称程度接近于零, 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支撑下, 资金供需双方更容易匹配, 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组合, 而是应用创新型网络技术水平, 在得到客户普遍接受的基础上, 实现的能够适应新型供需关系的模式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的几个阶段, 并且逐渐的扩展在融通资金、解决资金的供需双方更易寻找等方面, 深入到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新兴概念的出现, 讨论很多, 却很少有人站出来将其做一个系统的分类。如果说把商业银行看做是金融第一业态、把资本市场看作金融第二业态的话, 那么互联网金融则是客户自由行走于二者之间的桥梁, 并能获取相对安全和较高的收益回报。作为一个新金融业态, 看待互联网金融不能用传统视野。

三、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 互联网金融在伴随自身创新性的同时体现其独特优势

1. 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识别、匹配、定价和交易, 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这既可以缩减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 也可以使消费者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相对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更加先进, 处理相关的金融业务也更加快捷, 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并且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方便的服务, 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2. 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客户不仅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 还能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 金融服务更直接, 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 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 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 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 互联网金融将存款、货币、投资一体化。

以往的金融混业也好, 金融的综合化也好, 都是从改革的角度, 从体制的角度分析问题, 但互联网金融已促使这个问题发生改变使其成为现实。尤其是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 将流动性与收益的对立进行了统一, 存款、货币、投资一体化得以实现。支付当中含有的任何金融产品, 理论上讲都可以是货币, 都隐含着收益权, 都可以买别的东西。也就是说可以拿保险产品买东西, 拿投资品买东西, 不一定非要货币或者现金。而传统金融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是断裂的, 产品之间没有任何连接。互联网金融把所有的东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实现金融服务的无缝隙化、一体化。

(二) 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虚拟特征, 使得其本身尚存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信贷审核不足, 容易出现呆账及洗钱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初步阶段, 监管及法律约束尚不完善, 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 整个行业易受政策和法律风险困扰。同时, 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其信用审核、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均依托网络平台, 易受到木马病毒、第三方欺诈等影响, 风险发生后损失会更大。其中以P2P网贷平台比较突出, 近年来, 层出不穷的P2P网贷倒闭、高违约、高风险, 以及涉足线下。仅2011~2012年, 就有16家P2P公司关闭, 主要原因是运营不善或涉嫌诈骗。

2. 货币资源多为流动性资源, 无法应对兑换峰值。

以互联网金融为媒介的融资交易, 多数都游离在管控之外, 给传统调控方式带来了考验, 交易数据难以掌握真实的资金流向, 信用风险判断容易发生失误;违约风险, 具有不可预见性。同时, 互联网金融未设有存款准备金,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一旦出现业绩下滑、行业风险等兑出潮, 就很容易出现资金链坍塌, 甚至倒闭。

3. 监管不足、安全性弱。

创新型金融的简捷性、交互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监管真空和风险隐患。互联网金融, 线下条码 (二维码) 支付突破了传统手工终端的业务模式, 但二维码属于支付领域相关技术, 终端安全尚存风险。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在监管难以全面覆盖的前提下, 就难以保护对消费者权益, 造成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推动与挑战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是互联网金融又由于自己的不足, 不会取代现有的金融体系, 它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在起到推动性作用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一)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促进作用

1. 互联网金融创新, 推动金融改革。

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增量业务, 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到来, 除了支付手段创新以外, 还将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比如说工商银行的天天益、薪金宝, 中国银行的活期宝, 交通银行的货币基金实时提现服务, 招行的步步生金, 民生银行的如意宝, 平安银行的平安盈, 广发银行的智能金账户等。这正是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体现。

2. 互联网金融促进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普惠金融的内涵是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相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较低。如何发展普惠金融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互联网金融激发了公众的理财欲望。很多人将工资直接转入“余额宝”“现金宝”, 就等于购买了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这正是互联网金融的魅力所在, 一场普惠金融的雏形正在显现。互联网金融是普惠性、覆盖面和渗透性最强的金融创新, 使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乡镇、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 对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平台。

3. 互联网金融推动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以“市场搅局者”的身份出现的, 它起到了补缺作用, 使融资通道更市场化、平民化。互联网金融对利率市场化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化的发展是个极大的推动。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 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些不同领域的业务得以互相渗透, 分业经营和监管的格局受到了冲击。投资者可以依靠大数据提供的优势对借款人进行市场化、差别化的利率定价。在2014年3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已经表示, 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在1-2年内实现, 时间表比预期的提前了很多。

(二)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金融业的挑战与冲击

1.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业, 挤压资本利润。

统计数据显示,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在交易结算方面的垄断。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3.2%。受互联网金融冲击, 五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增速已呈明显下滑态势, 整体下滑至11.4%。其中, 交通银行净利润增速降幅位居五大行之首, 从2012年末的15.05%激降至2013年年末的6.73%;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全年净利润增长率也分别从2012年年末的14.53%和19%下滑至2013年年末的10.11%和14.63%。

2. 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客户源, 倒逼银行业转型。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的网络, 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快捷的方式, 提高支付效率。这样可以使多数客户绕过银行的账户直接完成交易, 一定程度上切断了银行和客户的联系, 对银行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如果银行失去了客户的联系, 就难以知晓客户的需求, 新产品在客户需求的适应性就难以实现。加之我国传统银行很长时间以来只注意大客户, 而忽视了众多小客户。互联网的兴起使金融更加民主化、普惠化、并且金融机构和客户可以共同创造金融产品, 如果传统银行不接受这方面的挑战将会失去很多机会, 将陷入无客户的困境。

3. 互联网金融迫使银行承担更多风险。

美国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发生存贷款危机, 其原因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和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深的迫使下, 我们已经看到, 银行不仅流失了大比例的活期存款, 同时也背负着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 这将意味着银行在承担高风险的前提下才能赚取更高的回报。而这种现象在很多中小型银行中已经出现, 关注回报率更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就是其最真实的体现。

五、结语

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以科技为基础的, 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兴起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 无论是余额宝还是其他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都是一种增量, 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实现的一种补充。尽管从现阶段来看互联网金融虽存在着许多不足, 但是未来必将是一个高增长、高增值的产业, 由其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金融、经济的影响将会难以估量。互联网金融对中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 在打破垄断、竞争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互联网金融可以倒逼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实现普惠金融的同时, 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战略力量, 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与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李钧, 肖荣华.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什么[J].金融研究, 2013 (1)

[2]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 2012 (11)

[3]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 2012 (3)

[4]宫小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 2013 (5)

[5]许瑞.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6)

[6]王元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2 (4)

体验教育的提出、界定与价值 篇2

体验与实践是紧紧相连的。体验一般可以看成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任何事情当然不可能都去亲身经历一番,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要方式还是让学生去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且主要是从书本中来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直接体验现实,掌握直接经验呢?这得从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提出背景来分析。

(一)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出的背景

其实学校学习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这就是会造成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太远,同时,也会使学生解决社会实际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正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2、3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的课题,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经验,而是指在实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当然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经验的过程。但是,经验学习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当时的美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式。杜威(John Dewey)提倡的“生活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做中学”也有相似的理念[1]。二次大战以后,人们也看到了过分强调“生活实践”,忽视学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不足之处,经验学习于是逐渐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完成人际的、情感的.或者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所倡导的理念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是只重感知的低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从历史上看,凡是某一时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重视生活实践,学生被过多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时,人们就会呼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跨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学校是经济振兴的主要基地之一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国际劳工组织在曾强调指出:“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在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中,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正越来越成为使竞争者之间拉开差距的因素。”[2]但是,这次跨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点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未来的劳动者进行适应工业发展的技能训练,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说明:未来经济发展中,传统工业的比重会逐步降低,新兴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所以,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才是未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经济浪潮的背景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际、跨文化的理解与创造才能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所以,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一节中提出:要使学习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学习方法与地点多样化。报告所强调的原则是学习的四大支柱,其中强

界定与分析 篇3

关键词:犯罪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法律范畴

一、犯罪故意的分类

从形式上来看,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但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之间的界限很难界定。所谓直接故意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己心里明明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不良结果,却从心里希望或者是放任了这种不良结果发生的错误心理态度。而相比较直接故意来说。所谓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从定义上来看,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确实非常难以界定,需要进行仔细深入的探讨。

二、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但各自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不同。就认识因素而言,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就意志因素而言,直接故意表现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这两点区别说明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所反映出来的非难可能性不同,也说明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条件不同;由于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故即使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也能查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发生的态度,因而可能成立犯罪(未遂、预备等);因为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故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难以证实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放任发生的态度,因而通常难以成立犯罪。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虽然存在区别,但二者在法律上的地位却是相同的。因此,应当把握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统一性。一方面,不可认为,“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些具体犯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因为既然间接故意都能成立,直接故意更能成立;事实上也不存在“某种行为出于直接故意时成立此罪、出于间接故意时成立彼罪”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不可轻易说:“某种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因为在刑法分则中,凡是由故意构成的犯罪,刑法分则条文均未排除间接故意;当人们说某种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时,只是根据有限事实所作的归纳,并非法律规定。

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中间形态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刑法中把犯罪故意分为两种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只要是犯罪则是二者中的一种。但在实际中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中间形态,即“明知必然而容忍发生”,这种形态比直接故意轻一些,比间接故意严重些。分析这种中间形态要从其与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不同来进行探讨。

首先来探讨这种中间形态与直接故意直接的不同。上面已经提到,直接故意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己心里明明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不良结果,却从心里希望或者是放任了这种不良结果发生的错误心理态度。这说明行为人会具有目的性,具有极强的主观表现,即具有明确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积极追求行为。而中间形态,就我们说的“明知必然而容忍发生”说明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没有追求。行为人对他的行为所引发的危害性结果却没有犯罪目的和明确的指向。这种情况是追求要达到的目的容许危害性结果的发生,本身不追求这中危害性的结果。由此可見,主观上来说,这种中间形态不能成为直接故意,完全不同意直接故意。

另外,它也与间接故意不同。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只是对自己的行为心里感觉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不良结果,却从心里放任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没有意志倾向,而中间状态中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在这种状态下,行为人的危害结果必然会发生,谈不上放任。所以它也不同于间接故意。

综上所述,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之间存在着一种状态,虽然这种结果不是行为人所追求的,但是发生这种结果又是必然的,行为人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从认识程度和意志倾向上综合分析,容忍是处于希望和放任之外的第三种意志因素。简而言之,希望是“一定要这样”的心理;放任是“这样也行”的心理,而容忍是“只有这样”的心理。容忍则表明对这种犯罪结果没有积极追求,但为了追求自己要达到的结果,也能够容忍这种犯罪结果的发生。再从意志因素上分析,所持有的态度是容忍,并不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止这种危害性结果的发生,反而是处于平静的接受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直接故意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己心里明明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不良结果,却从心里希望或者是放任了这种不良结果发生的错误心理态度。而相比较直接故意来说,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只是对自己的行为心里感觉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不良结果,却从心里放任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而所谓的准直接故意对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都不同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定罪时也区别于二者,采取了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归为直接故意会认为处罚过重,归为间接故意,可能会认为处罚过轻。但在对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上分析接近于直接故意,因此在处罚上可以对比直接故意采用从轻或减轻处罚。

参考文献:

[1]陈烨.区分故意类型定罪问题之我见《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2期.

界定与分析 篇4

建筑节能, 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 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 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服务行业, 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以降低其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目的, 提供服务与管理的经济活动的相关主体总和。其要点如下:一是以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降低作为相关的经济活动, 它有别于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 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二是这种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建筑能源消耗的统计、监测、诊断、改造方案设计融资实施、节能运行和管理、节能技术服务、节能量交易等;三是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相关主体, 具有社会公益性、商品性双重特征。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建筑节能行业的总体规模

根据EMCA (中国节能服务协会) 初步调查统计结果, 截至2008年底, 全年规模以上节能服务产业完成总产值约为417.3亿元, 合同能源管理 (EMC) 项目投资116.7亿元, 综合节能投资253.2亿元 (见图2) 。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 形成年节能能力1235.12万吨标准煤, 年减排796.85

(资料来源:中国节能服务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的市场潜在规模巨大。目前中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 并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 而且在现存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 95%以上未进行任何节能处理, 若对其中仅三分之一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按每平方米100多元计算, 就有至少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赛迪传媒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2007年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规模为24.9亿 (EMC为5.51亿) , 其后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 (EMC平均年增长61%) , 将在20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 维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 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亿, 是2005年的8.45倍。而建筑领域EMC在整体市场中的比例将不断上升, 从2005年的17.49%上升到38.74%, 比例增长一倍以上 (见图3) 。

ECMA、

3 国内外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现状

节能业务在美国开展比较成熟, 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能源服务经验, 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鼓励、建筑业主主动、企业运作为主的格局。政府通过颁布节能标准和法令、推行节能标识、提供节能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 形成建筑节能法制和经济环境。建筑业主为执行节能标准和法令, 需要寻求节能服务, 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费用支出。由此, 创造了庞大的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节能服务企业依靠专业化服务, 帮助建筑业主实现节能目标, 分享建筑节能的收益。

中国涉及建筑节能的法律条文较少, 难于操作, 政府在建筑节能方面办事效率较低, 影响企业进行建筑节能的热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也涉及到建筑节能, 但相关条文少, 内容原则化, 实践中难于操作。中国70%的节能服务项目都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 公用、民用、商用节能项目的比例小, 而后者恰恰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市场。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如美国等, 在公用、民用、商用节能领域的投资较高。从市场的绝对规模看, 由于中国起步较晚, 整体节能服务市场规模较小, 加上工业节能市场占比高, 建筑节能市场的规模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

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但是节能服务企业却很少, 市场处于萌芽新兴阶段, 技术应用和服务体制不完善。国内建筑节能行业技术消化能力较弱, 新技术、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实施节能战略以来, 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内开展了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和供热制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 但新技术新产品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率极低, 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节能服务企业技术消化能力较弱, 在配套技术、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施工工艺不成熟、节能产品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太阳能、地热、风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刚刚提上日程, 利用比例很低。

营销与微信,两者该如何界定 篇5

微信,腾讯的二儿子,马化腾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即时通讯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它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精准推送信息的同时更能形成一种紧密朋友的关系。

从微信的创建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三四年的光景,它逐步取代了许多社交工具。那么微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呢?在《拆掉互联网那堵墙》是这样描述的——微信的快速发展只有两个原因:a.庞大的QQ群体资源;b.中国的移动通讯成本太高。

微信的成功不仅从一定意义上减少了人们移动通讯的成本,也从另一个方面带来了大量的营销价值。那么我们才能把微信营销真正的做起来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我们应该了解微信的基本功能,微信账号的区分,什么是公众账号,什么是订阅号,什么是服务号,什么是第三方开放平台,什么是二维码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微信营销的常用方式和实施方法。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微信营销了。那么怎样才能把营销放进微信里面去呢。关于微信的营销方式,《拆掉互联网那堵墙》是这样介绍的:

1、二维码,企业通过设定自己产品的二维码,用户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后,可以用优惠折扣价购买;

2、LBS位置签名:企业可以利用“签名档”免费宣传,附近的微信用户就能看到企业的消息,达到营销的目的;

3、点对点精准营销:企业的每个信息都是可以推送的,帮助商家实现点对点精准化营销等多种方式可以进行营销。

其中,在《拆掉互联网那堵墙》中它有提到了一种新型的推广方式——创建自己的独立微商城。目前许多企业大多采用接入专业的微信应用开发平台来实现,当前主流的服务商有微盟、微信通、微堂weitang.com等,可以实现移动网站到微官网的自动转化,实现移动网店到微商店的同步升级。

以微堂为例,企业通过登录微堂对接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可以实现70多个行业的微信营销,自动获取一个微官网,结合好易卖电子商务系统的移动商城可以实现自主的微商城,接入认证的微信支付即可轻松完成。

期房按揭的概念界定及法律性质分析 篇6

[关键词]期房;按揭;抵押权

期房按揭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融资购楼方式。其突出特点就是购房人以在建甚至未建的预购商品房作为担保物取得银行贷款,俗称“楼花按揭”。该购楼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广泛推行,不仅繁荣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促进了传统抵押权理论的发展。

一、期房按揭的概念界定

期房,俗称“楼花”, 最早起源于我国香港地区,在我国被称为“预售商品房”。1954年,香港立信置业公司率先推出房屋“分层售卖,分期付款”的商品房预售方式。由于房屋尚在施工中便被“拆零砸碎”、分期分批地预售给广大购房者,如落英片片坠落, 故预售的商品房被称为“楼花”,而商品房预售被则被称为“卖楼花”。可见,期房是指区别于现房,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的尚未竣工的商品房。不难看出,期房不同于现房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现实、特定地存在着,到成为现房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笔者将其称作是“成长中的房屋”。鉴于此,对于有学者认为期房买卖就法律性质属于不动产买卖,笔者在持赞成态度的同时认为,①期房买卖应当是一种远期不动产买卖。与现房买卖相比它具有特殊性,即标的物的非现实性、合同履行的非即期性、较强的国家干预性。

“按揭”是个外来词,最早用于香港地区,是香港人对英美法上一种物的担保方式“motgage”的翻译, 许多学者认为“按揭” 是英语mortgage的粤语音译。也有人认为,“按揭”应是英文mortgage的半意译半音译的粤语词汇。因为,该词的后半截gage与粤语“揭”发音相近,“揭”是音译;而“按”在粤语中有“押”、“抵押”的意思,是意译。笔者认为此观点更为可信。Lindley法官在Santley v.Wilde案中为Mortgage所下的定义,被认为是英美法中对Mortgage最为经典的定义。Lindley法官认为:“Mortgage是指以土地或动产(chattel)为了担保给定的债务的履行或其他义务的解除而进行的转移或让渡。按揭(mortgage)本意是指财产中的某种利益为担保一定款项的支付或者某种其他债务的履行而进行的让与(conveyance)或其他处分。所以,就其法律构成而言,原本意义上的按揭(mortgage)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特定财产的权利转移;第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确定的取得所有权;第三,债务人享有通过履行债务而赎回担保物的权利,同时债权人负有交还财产的义务。

“期房按揭”顾名思义就是以期房作为担保物设定按揭,俗称“楼花按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将之称为预售商品房抵押,是购房人在支付首期房款后,由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将所购商品房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担保的行为。在英美法传统上按揭主要是一种不动产担保,在当代,按揭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买卖和融资活动中。以客观存在的现房设定按揭自然没有问题,但期房并非一种客观存在的房产,能否设定按揭呢?在英美法中,产业的所有权分为法定式产权和公义式产权,房地产只有取得法定产权后才能认为是真正拥有了所有权。按照英美成文法或者普通法的原则和理论,客观不存在的标的物,如期房(楼花),作为合同标的物并取得所有权是缺乏条件的。但以衡平法的原则认定,这种产权是有效的,因此,期房买卖是受法律保护的,银行也可以为期房买卖提供贷款并以期房作为按揭标的物。所以,在英美法国家以期房设定按揭并不鲜见。

根据期房按揭的实务操作,结合有关按揭的学理解释,我们可以给期房按揭下如此定义:期房按揭是指在建房屋在预售时,购房人以所购房屋作为担保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以支付购房款的一种融资购楼方式。具体而言,是由购房人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购合同》后,以转让合同项下的权益给贷款人为条件,从贷款人处取得贷款支付除首付外的房款,购房人(借款人)在还本付息后将合同项下的权益重新转回自己名下的一种法律行为。在按揭期间,只要按揭人依约还本付息并支付相关费用,期房成为现房后应由按揭人占有使用。

二、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分析

按揭分为现房按揭和期房按揭。对于现房按揭,通说认为其属于抵押并无争议。但关于期房按揭,由于其标的物尚不存在或者正在“生长”之中,具有不同于一般担保物的特殊性,又由于我国目前的立法并没有直接规定这一制度,它在担保体系中如何归属,学界争议颇大,可谓见仁见智。概括起来主要有不动产抵押说、权利质押说、让与担保说等。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期房按揭既不属于不动产抵押,也不属于权利质押和让与担保。分析如下:

期房按揭不同于不动产抵押。首先,依担保的一般原理,抵押标的物须是特定的抵押人的现有财产,而期房不是现存财产,在期房按揭设定时还没有取得所购期房的所有权,购房人向银行提供的还款担保标的是一种期待利益,即将来某一时间的房屋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的“期待权”。其次,如果依抵押说来规范期房按揭关系,将会导致实务的许多做法无法律依据。如按揭合同中一般有这样的条款“按揭期间,按揭人未经银行同意擅自处分楼花的行为无效”,以此来约束按揭人的行为、保护银行的利益。但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设定抵押后,抵押人仍有权处分担保标的物,处分行为本身有效。只要抵押人重新提供相应担保即可。可见,认为期房按揭是不动产抵押是不妥当的。

期房按揭与权利质押有相似之处,期房按揭是以期待权设定担保的,而期待权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往往很容易被误解是一种债权质。但实际上,所谓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以外的可让与的财产权利作为质权标的担保方式,期房按揭是不同于权利质押的。理由为:首先权利标的范围不同。质押在我国法律中只有动产质和权利质,不包括不动产质,而按揭则可以不动产为标的设立。其次两者权利实现方式不同。质押的出质人不按规定清偿,那么可由质权人与出质人协议将其折价清偿,如协议不成,质权人可直接依法拍卖质物(参见《担保法》第71条)。按揭的按揭人若不履行义务,即到期未还清本息时,通常的做法是由房地产开发商以房屋原价的70%左右的回购价格将按揭标的回购,并将回购款清偿按揭人未偿付的本息,若有第三人愿以高出原房价70%受让,则应由第三人购买。

期房按揭也不同于让与担保。如前所述,让与担保最典型的特征是权利(通常是所有权)的转移,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期房按揭由购房人交付给银行的房屋预购合同及付款收据只是一种权利证书。“证书是记载一定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文书,其作用仅仅是证明这种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曾经发生。证书本身与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并无直接的密切关系,权利完全可以离开证书而存在。”房屋预购合同仅证明房屋买卖的法律行为曾经发生,付款凭证仅证明购房人预付款的事实,它们本身并不代表权利,这种权利证书的转移并不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依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必须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房产证书上做变更登记并公示后方能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法律效力,受让人才能取得所有权。而银行要求将权利证书交给银行保管,并不是要求将担保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自己,在借款人偿还债务后将所有权返还给按揭人,银行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止一屋多卖现象的发生,防止按揭人违反约定处分设立按揭的房屋,从而保障担保债权的实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期房按揭”。期房按揭在我国房地产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前期是质押,竣工交付后为抵押。这既不是英美法中的按揭也不是香港法中的按揭,它是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在本质上是抵押等既有的担保方式与其他合同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契约联立,没必要将其归入某一种担保物权。也许,将按揭界定为新型担保物权的种类不符合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的利用方式不断更新,必然会促成新的物权类型产生。如果在法律上对新的物权类型不予承认,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在我国,期房销售已经成为和现房销售并存的房屋销售的两种方式之一。在实践中,期房销售一般采用先估定一个价格,购房者须先支付价款的20%左右(称为首期),待以后再分期偿付余额。这样,一方面使预购方避免一次性支出巨额购房款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为房产商筹措了工程建设款,用以解决其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对于活跃房地产市场,促进居民住宅消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启林.房地产法[M].法律出版社,1997:152.

[2]钱明星,姜晓春.房屋预售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1996,(5):22.

[3]王闯.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101-102.

[4]蔡耀忠.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一卷[M].法律出版社,2002:305-307.

[5]郭明瑞,杨立新.担保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263.

[作者简介]王媛(1980—),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徐成(1965—),男,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界定与分析 篇7

而深陷财政困境的绝非仅限美国。据英国工业联合会 (CBI) 预测, 英国经济今年将萎缩3.3%, 英国政府必须借贷1 681亿英镑的资金, 才能令英国经济走出衰退阴影。这一数额几乎占据英国GDP的12%。这将导致英国政府财政处于二战以来最糟糕的局面。印度政府也宣布, 为保护印度经济免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政府必须增加开支。据印度代财长慕克吉昨日向国会提交的临时预算案显示, 截至今年3月的2008财年的财政赤字将占全国GDP的6%, 比2.5%的目标水平高了1倍以上。此外, 日本政府目前正在就2009年财政预算案进行商讨, 并计划在该预算案通过后, 编制补充预算案。在金融危机中如何合理界定政府与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责任边界?如何防止金融危机的“财政化”?本研究基于信息传递的博弈分析视角, 拟就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的财政责任进行理性界定。

一、研究假定及博弈时序

为叙述金融市场模型, 引入以下记号:

N={1, 2}为局中人集合, 其中1代表金融企业, 2代表政府。

π={H, L}为金融企业的类型空间。金融企业的私人类型π=H表示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的项目, π=L表示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的项目。金融企业知道π的取值, 但政府不知道。概率分布p{π=H}=r, p{π=L}=1-r是公共知识。

G={-h1, h2, -w1, w2}是金融企业的行动集合即信号空间。-h1, -w1分别表示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和低风险项目的净损失, h2、w2分别表示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和低风险项目的净收益, 有h2>w2>0>-w1>-h1, 且p{G=-h1}=q1, p{G=h2}=1-q1, p{G=-w1}=q1’, p{G=w2}=1-q1’。

A={a0, a1}为政府的行动空间, a0表示政府对金融企业救助, a1表示政府对金融企业不救助。

-x小、-x大分别表示在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失败的前提下, 政府救助或不救助而产生的社会负效益, 若政府救助, 概率为q2, 金额为m1;-y小、-y大分别表示在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项目失败的前提下, 政府救助或不救助而产生的社会负效益, 若政府救助, 概率为q2’, 金额为m2。k={x, y}为金融企业投资失败时, 产生外部性的集合。t是简化后的税率。

(一) 博弈假设

1. 基于金融企业对风险的不同偏好, 可以将金融企业分为以下三类: (1)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 有p{π=H}=r>1/2, 故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净收益h2最大; (2) 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 有p{π=H}=r<1/2, 故投资低风险项目的净收益w2最小; (3) 风险中性金融企业, 有p{π=H}=r=1/2, 故投资项目的净收益居于h2与w2之间;且政府对这三类金融企业的救助金额m1和救助次数依次递减, 分别代入混同均衡与分离均衡。

2. 政府追求社会效应最大化。

(二) 博弈时序

1. 自然以概率分布p{π=H}=r, p{π=L}=1-r选择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还是低风险项目 (类型) π。

2. 金融企业了解到类型π后, 进行适当的投资, 并获得净损益G (π) 。

3. 政府得知金融企业的净损益G后, 做出是否对金融企业救助的决定。

4. 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 若政府救助, 即选择行动a=a0, 获得收益为 (-x小q1-m1q2) , 金融企业的收益为 (-h1q1+m1q2) , 若政府不救助金融企业, 即选择行动a=a1, 获得收益为[-x大q1+h2 (1-q1) t], 金融企业的收益为[-h1q1+h2 (1-q1) (1-t) ];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项目, 若政府救助, 即选择行动a=a0, 获得收益为 (-y小q1’-m2q2’) , 金融企业的收益为 (-w1q1’+m2q2’) , 若政府不对金融企业救助, 即选择行动a=a1, 获得收益为[-y大q1’+w2 (1-q1’) t], 金融企业的收益为[-w1q1’+w2 (1-q1’) (1-t) ]。

二、模型分析

(一) 混同均衡

该模型使用的意义:不同类型的信息发送者预测到自己的信息将被信息接收者所利用, 因此设法选择发送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信息, 导致信息的混同, 故混同均衡的模型适用于政府和金融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较严重的情况。政府只了解金融企业投资的最终结果, 而不了解金融企业具体的投资偏好。当金额企业投资失败时, 政府就会根据接收到的混同信息, 影响救助与否的决策。

1.一般分析。

第一阶段, 设G (π) ≡G, 金融企业投资, 并获得收益或损失。博弈树 (如图1所示) 。

在第二阶段, 政府根据接收到的信号G, 形成了对金融企业净收益π的判断p{π=H|G}=r1, p{π=L|G}=1-r1, 选择行动a (G) ∈{a0, a1}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收益值, 即求解max{r1 (-x小q1-m1q2) + (1-r1) (-y小q’1-m2q’2) , r1[-x大q1+h2 (1-q1) t]+ (1-r1) [-y大q’1+w2 (1-q’1) t]}

显然, 选择a (G) =a0的充要条件是r1 (-x小q1-m1q2) + (1-r1) (-y小q1’-m2q2’) >r1[-x大q1+h2 (1-q1) t]+ (1-r1) [-y大q1’+w2 (1-q1’) t]或r1q1 (x大-x小) + (1-r1) q1’ (y大-y小) >r1[m1q2+h2 (1-q1) t]+ (1-r1) [m2q2’+w2 (1-q1’) t]。故可得到。

在第一阶段, 金融企业可预期到政府的策略a (G) 及其推断, 根据自己的类型π求G (π) =G, 最大化金融企业的收益。

当π=H时, 考虑max{-h1q1+m1q2, -h1q1+h2 (1-q1) (1-t) }若金融企业选择G, 使-h1q1+m1q2>-h1q1+h2 (1-q1) (1-t) 时, 他希望政府能选a (G) =a0, 同时要满足r1q1 (x大-x小) + (1-r1) q1’ (y大-y小) >r1[m1q2+h2 (1-q1) t]+ (1-r1) [m2q2’+w2 (1-q1’) t]。

当π=L时, 考虑max{-w1q1’+m2q2’, -w1q1’+w2 (1-q1’) (1-t) }。

若金融企业选择G, 使-w1q1’+m2q2’>-w1q1’+w2 (1-q1’) (1-t) 时, 他希望政府能选a (G) =a0, 同时要满足r1q1 (x大-x小) + (1-r1) q1’ (y大-y小) >r1[m1q2+h2 (1-q1) t]+ (1-r1) [m2q2’+w2 (1-q1’) t]。

2. 具体分析。

(1)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因为p{π=H}=r>1/2, 所以主要分析图1的左侧。令-x小q1-m1q2=-x大q1+h2 (1-q1) t, 可得:[ (x大-x小) q1-h2 (1-q1) t]/m1=q2, 为了简化分析, 令h2和m1为变量, 有, 故政府救助的概率q2是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净收益h2和投资高风险项目失败后, 政府救助金额m1的减函数。由于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的净收益h2最高, 投资失败后产生的社会负效益的概率及金额最大, 故政府每次救助的金额m1也最大;而且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频繁的投资高风险项目, 会大大增加对政府救助的依赖, 需要政府救助的次数将居高不下, 故政府救助的总金额随之攀升。因此政府对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的救助概率q2在所有类型的金融企业中是最小的。存在一个组合 (h2*, m1*) , 使得limq2=0, 意味着即使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失败产生了很大的社会负效应, 政府也不会对它们救助。

(2) 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因为p{π=H}=r<1/2, 所以主要分析图1的右侧。令-y小q1’-m2q2’=-y大q1’+w2 (1-q1’) t, 可得:[ (y大-y小) q1’-w2 (1-q1’) t]/m2=q2’, 为了简化分析, 令w2和m2为变量, 有, 故政府救助的概q2’率是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项目的净收益w2和投资低风险项目失败后, 政府救助金额m2的减函数。由于风险偏规避型金融企业的净收益w2最低, 投资失败后产生的社会负效益的概率及金额最小, 故政府每次救助的金额m2也最小, 再加上政府救助的次数不多。因此, 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的投资失败如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负效应, 政府是存在救助的热情。

(3) 风险中性金融企业。因为p{π=H}=r=1/2, 所以要对图1进行整体分析, 分析方法同理。

影响后果: (1) 这种市场均衡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没有有效的奖惩机制, 要求金融企业披露有关投资的真实信息, 故容易形成羊群效应, 为投资形象带上伪面具 (混同效应) 。 (2) 政府面对泛滥的混同信息, 缺乏有效的甄别机制, 故救助时容易产生盲目性。

政策结论: (1) 完善金融企业对政府投资信息的披露制度。 (2) 加强政府对金融企业监管中信息搜集的有效性。 (3) 提高信息提供的频率和范围, 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4) 促使金融企业明确产权, 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提高抗风险能力。 (5) 政府提高监管的威慑力, 维护规范的监管秩序。

(二) 考虑分离均衡

分离均衡的模型适用于政府和金融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相对较轻的情况。政府不仅了解了金融企业投资的结果, 还了解金融企业投资于何种类型的项目, 即金融企业的投资偏好。当金融企业投资失败时, 政府根据金融企业的投资偏好, 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1.一般分析。博弈树形如图2 (其中x, y都小于0) 。

在第二阶段, 政府收到信号G (π) , 形成推断, 选择行动a (k) =a0或a1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支付。

对k>0, a=a0不存在, 即金融企业盈利时, 会产生正外部性, 政府不会对金融企业救助。

对k=x, 考虑max{-x小q1-m1q2, -x大q1}, 易知a (k) =a0的充要条件是-x小q1-m1q2>-x大q1或x大-x小>m1q2/q1。

对k=y, 考虑max{-y小q1’-m2q2’, -y大q1’}, 易知a (k) =a0的充要条件是-y小q1’-m2q2’>-y大q1’或y大-y小>m2q2’/q1’。

令X=m1q2/q1, Y=m2q2’/q1’。这样就可以将 (x大-x小) , (y大-y小) 所在的平面划分成四个区域:D1={ (x大-x小) , (y大-y小) |x大-x小>X, y大-y小>Y}, D2={ (x大-x小) , (y大-y小) |x大-x小>X, y大-y小≤Y}, D3={ (x大-x小) , (y大-y小) |x大-x小≤X, y大-y小>Y}, D4={ (x大-x小) , (y大-y小) |x大-x小≤X, y大-y小≤Y}。

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1, 有a (k=x或k=y) =a0, 即无论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项目, 失败时, 政府都会救助;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2, 有a (k=x) =a0, 即只有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失败时, 政府才会救助;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3, 有a (k=y) =a0, 即只有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项目失败时, 政府才会救助;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4, 有a ( (k≠x且k≠y) =a0, 即无论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还是低风险项目, 失败时, 政府都不会救助。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 金融企业预期到政府的策略a (k) 及其推断。根据自己的类型π, 选择行动G (π) , 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支付。

(1) 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1, 即x大-x小≥X, y大-y小≥Y, a (k=x或k=y) ≡a0, 政府一定会救助, 此时金融企业会考虑max{h2 (1-q1) (1-t) -h1q1+m1q2, w2 (1-q’1) (1-t) -w1q’1+m2q’2}, 若h2 (1-q1) (1-t) -h1q1+m1q2>w2 (1-q’1) (1-t) -w1q’1+m2q’2, 金融企业会投资高风险项目, 否则就投资低风险项目。

(2) 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2, 即x大-x小≥X, y大-y小w2 (1-q’1) (1-t) -w1q’1, 金融企业会投资高风险项目, 否则就投资低风险项目。

(3) 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3, 即x大-x小w2 (1-q’1) (1-t) -w1q’1+m2q’2, 金融企业会投资高风险项目, 否则就投资低风险项目。

(4) 对于[ (x大-x小) , (y大-y小) ]∈D4, 即x大-x小h2 (1-q1) (1-t) -w1q’1], 金融企业会投资高风险项目, 否则就投资低风险项目。

2.具体分析。 (1)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因为p{π=H}=r>1/2, 令-x小q1-m1q2=-x大q1, 可得: (x大-x小) q1/m1=q2, 为了简化分析, 令m1为唯一变量, 有, 故政府救助的概率q2是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失败后, 政府救助金额m1的减函数。由于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投资失败时, 产生的社会负效应最大, 需要政府救助的金额也最大, 所以政府对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的救助概率q2在所有类型的金融企业中是最小的。存在一个m1*, 使得limq2=0, 意味着即使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失败产生了很大的社会负效应, 政府也不会对它们救助。 (2) 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因为p{π=H}=r<1/2, 令-y小q’1-m2q’2=-y大q’1, 可得: (y大-y小) q’1/m2=q’2, 为了简化分析, 令m2为唯一变量, 有, 故政府救助的概率q’2是金融企业投资低风险项目失败后, 政府救助金额m2的减函数。由于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投资失败时, 产生的社会负效应要比其他两类企业都小, 需要政府救助的金额也不大, 对政府救助的依赖性最小, 所以政府对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的救助概率q’2在所有类型的金融企业中是最大的。一旦这类型金融企业发生大型的投资失败, 政府有救助的意愿。 (3) 风险中性金融企业。此类型金融企业的p{π=H}=r=1/2, 所以需要对整个模型进行分析概率分析, 同理可得政府就此类型金融企业的救助概率较大。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1. 两个模型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信息不对称下金融企业投资项目与政府救助之间动态博弈的过程;混同均衡可以转化成分离均衡: (1) 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企业得到政府救助的程度是不同的。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是政府救助的主要对象, 因此这两类企业更有动力展现企业真实的投资类型, 从而加大风险偏好型企业的“伪装”成本。当风险偏好型企业的“伪装”收益小于成本时, 就从混同均衡过渡到分离均衡; (2) 政府加强搜集金融的投资信息, 也可以从混同均衡过渡到分离均衡。区别: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是不同的, 混同博弈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重于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并不是一个不合理的均衡, 但分离均衡是一个合理的均衡, 可以排除逆向选择的干扰, 达到理想的状态。

2. 两个模型结论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需要从政府和金融企业的角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都需要加大金融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减少对政府救助的依赖;考虑到后续的跨期效应, 防范救助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政府逐渐退出救助的舞台区别: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不同, 混同均衡中政府的主导力量在于加大金融企业投资信息的披露, 而在分离均衡中则主要用于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以下是两个模型理论与时间的共同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的发展往往借助于风险的杠杆效应。当投资成功时, 金融企业借助于风险的杠杆收益发展得非常迅速;当投资失败时, 金融企业在风险的杠杆损失下加重损失的程度。而风险中性金融企业和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的发展在“中庸”之道上行走的就相对平坦。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因为偏好风险, 所以相当多的投资项目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 金融企业很难迅速回收资金。如果此时其他的金融机构 (比如银行) 不给与其资金的帮助,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最终无法可持续经营下去。这时, 如果政府想要挽救金融企业, 必须投入巨额资金, 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从源头上堵住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资金缺口, 剩下的部分则用于帮助金融企业恢复正常运营。

风险规避型金融企业因为厌恶风险, 所以很多投资都是低风险低收益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 金融企业比较容易回收资金。虽然金融企业发展的不如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迅速, 但却是非常安全的一类金融企业。

风险中性金融企业居于上述两者之间, 因为金融企业存在投资低风险的项目, 所以存在融通资金的便捷渠道。一旦某个或几个项目投资失败, 金融企业也可以根据投资成功的其他项目进行自救, 部分的补上资金的缺口。

结合上述博弈模型, 一旦高风险项目投资失败, 政府若要救助, 则救助金额m1非常大。在混同均衡中, r1q1 (x大-x小) + (1-r1) q1’ (y大-y小) >r1[m1q2+h2 (1-q1) t]+ (1-r1) [m2q2’+w2 (1-q1’) t]极有可能不成立, 所以政府的选择是不救助。在分离均衡中, 很容易满足x大-x小r1[m1q2+h2 (1-q1) t]+ (1-r1) [m2q2’+w2 (1-q1’) t]极有可能成立, 所以政府会选择救助。在分离均衡中, 很容易满足y大-y小>m2q2’/q1’, 即 (y大-y小) ≥Y, 无论[ (x大-x小) , (y大-y小) ]∈D1还是D3, 政府都会救助。

当然,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给政府传递了一个不良的信号。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频繁投资高风险的项目, 使得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不得不产生预期:这次救助是否会产生跨期效应?即:在未来若干年内, 风险偏好型金融企业是否还会因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投资失败时束手无策地等待政府的巨额救助?

(二) 政策建议

由于金融危机具有全球性溢出效应和跨国传染效应, 仅靠企业自身来应对危机是远远不够的。在危机救援中, 政府提供新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支持不仅有必要, 而且迫在眉睫。但这种救助不应是包揽一切的, 而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 双方的责任边界应当是清晰的。具体讲, 主要包括:

1. 构建基于风险偏好的财政救助机制。

放弃对风险偏好型的金融企业的财政救助, 而付诸并购重组乃至破产倒闭等市场化手段来应对其巨额救助。与此同时, 应特别重视对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性型金融企业的财政救助, 通过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财政救助机制的构建和实施, 着力营造崇尚审慎稳健经营的金融生态文化, 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

2. 加大对金融衍生类财政风险的调控力度、深度和广度。

就调控力度而言, 应注重把握调控时机和调控成本的协同。救市计划实施的过程是公共资产及金融机构资产重新分配的过程, 历史经验表明, 政府救市对挽救金融危机意义重大, 救市时机和购买资产的定价是影响救市效果和救市成本的关键。

就调控深度而言, 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 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 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 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一是在调控的策略取向上要尽可能采取“未雨绸缪”式的前瞻性、主动性、动态型转型, 而不再固守“亡羊补牢”式的危机型、被动式、静态型调控模式。二是要推行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监测与预警, 重点监测发生交易异动的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并加大对高杠杆产品的检测分析力度, 动态跟踪金融市场风险的变化情况, 确保金融市场规范运行。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是黑天鹅 (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 , 而是灰天鹅, 介于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之间 (梅拉梅德, 2009) 。因此, 我们应该思考能否对金融市场整体风险给出灵敏高效的预警。三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具有激励相容特征的风险分担机制的设计。可从产权、信誉、报酬三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产权激励具有长期激励的功能, 信誉和报酬激励分别是一种隐性和显性的激励机制, 这三个方面将形成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具有激励相容特征的激励机制。

就调控广度而言, 当务之急是要扩大监管和金融衍生型财政风险防范网, 实现对金融风险调控的全覆盖。即任何像银行一样经营的机构, 任何在危机爆发时需要得到像银行一样救助的机构, 都必须被当成银行来监管。同时, 应积极推进监管制度建设, 理顺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的法律边界, 切实加强监管, 防范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界定与分析 篇8

控制是确定合并范围的关键,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强调了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理念, 这种控制是实际意义上的控制, 而不是仅仅法律形式的控制。即在某种情况下, 虽然某一方没有控股权, 但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 对投资对象具有实际的控制权且能取得相应的控制利益, 这时也应该列入合并范围。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具体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改进:

(一) 以表决权作为是否控制的判断依据

由“权益性资本”为判断依据改为以“表决权”为判断依据, 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二)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

强调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新准则确定各子公司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 应以“控制”作为判断标准。同时, 这条规定也弥补了原规定中对虽然拥有过半数权益性资本但并不实质控制的情况的缺失。新会计准则规定,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下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新会计准则也规定“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母公司直接或通过附属公司间接控制一个企业过半数的表决数, 即可认为存在控制权, 除非在特殊情况下, 能清楚地表明这种所有权并不构成控制”的规定如出一辙。

(三) 新会计准则考虑了潜在的表决权因素

新会计准则规定,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 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四)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范围

新会计准则要求,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扩大了合并范围。也就是说小规模子公司、特殊行业子公司、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破产子公司等也要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就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债务, 并会使隐藏的债务暴露, 这可以防止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同时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真实业绩。

(五) 把子公司分为两种:纳入和不纳入

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子公司分为“纳入”和“可以不纳入”, 新规定更加明确, 赋予了合并主体更少的判断空间,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变动的几点思考

(一) 合并范围实务中注意的事项和问题

1.在判断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是否具有实质控制权时, 除了暂行规定所给出的情形外, 是否还需要对股权比例有一定的最低要求, 例如40%, 才能将被投资企业纳入合并范围。处理原则:股权关系是判断合并的先决条件, 但不必设最低持股比例, 应重视控制的判断条件而非持股比例。

2.对于母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0%, 但认为对其不具有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 是否应当纳入合并范围。处理原则:为避免利润操纵, 应纳入合并范围。

3.资不抵债但仍持续经营的子公司应当纳入合并范围。

4.母公司虽然对其子公司持有50%以上权益性资本, 但已将此子公司委托给其他企业经营管理, 或者由其他企业承包。这类子公司是否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是否还需要按权益法核算该子公司, 如果母公司受托经营管理或承包经营管理其他企业, 这类企业是否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若受托方需要合并被委托经营的单位, 是在合并会计报表层面先采用权益法进行调整再进行合并, 还是在受托方报表先采用权益法核算再进行合并。处理原则:

(1) 委托方的处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的因素包括有无委托性质、控制与否、期限长短、获利方式、风险报酬是否转移等。无条件的不合并, 有条件的应当进行合并。

(2) 受托方的处理。考虑控制与获利方式, 有股权的应当合并, 无股权的则无需合并, 同时考虑风险报酬的转移。

(二) 规范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措施

合并范围的变动, 必然会对整个合并会计报表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量等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合并会计信息的一贯性、可比性和质量。所以, 对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操作空间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 否则, 如果合并范围随意变动、变更操作被滥用, 将会加剧已经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此, 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规范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

1.尽快从理论上研究合并范围变动时如何界定其中存在的会计操纵和会计造假, 怎样对合并会计信息进行修正, 制定相应的规范以确保各期合并会计信息符合一贯性和可比性的质量要求。

2.对各种允许合并范围变更的条件需要作出明确的定性和定量界定, 并在实际实施时严格把关。

3.增加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披露内容, 笔者认为应该披露所有符合现行规定新纳入或退出的子公司的相关经营和财务资料, 并披露范围变动影响合并利润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以便报表使用者能对变动的影响作出自己的判断。

4.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笔者认为应该将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计项目和风险点加以控制,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对合并范围变动进行整体风险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而且还需要完善专门针对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审计的操作规范。

5.修订和完善有关合并报表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对滥用合并范围变更的行为采用追溯调整法。

6.虽然ST类公司利用合并范围变动来操纵利润的比例与普通公司并无很大差异, 但是相对来说其影响程度更为严重, 因此, 对ST类公司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的披露应有更明确的规定。

三、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案例分析

例1::有一家外贸企业A公司, 主业是服装出口, 但近几年受到国内外宏观政策影响, 效益一直不佳, 为扭转现有局面, 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 与其他企业合作新设了一家房地产B公司, 股本1个亿, 其中A公司是B公司的参股公司, 参股30%, 且不具有实质的控制权。但A公司并不是直接持有B公司的股权, 而是通过A公司的另一参股20%的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D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的股权, D公司其他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但A公司对C公司有实质的控制权, 因为A、C、D公司法人代表均为同一个人。在2007年末财务决算时, A公司没有合并C公司的报表, 也就是C公司属于表外公司, A公司将C公司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反映。C公司也没有将D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C公司对D公司, D公司对B公司均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反映。

分析:根据新准则规定, 2007年合并财务报表时, A公司、C公司处理不妥。正确处理应该是:

(一) A公司应当按照控制原则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二) C公司毫无疑问应当合并D公司报表, 因为D公司即是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且C公司对其有实质的控制权。

例2::续例1,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 也随着A公司对房地产市场的把握程度不断增强。A公司又与其他企业合并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E公司, 拥有E公司60%的股权;股权仍由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D公司持有, 因A公司没有合并C公司的报表, 自然E公司的资产、营业收入也无法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对此, A公司是这么处理的, 将E公司的60%股权转由A公司的另一控股公司F公司持有, 这样解决了E公司资产、营业收入无法合并进来的问题。

分析:A公司这种做法的本身, 就证明了A公司对C公司有实质的控制力, 否则怎么能将C公司对E公司60%的股权, 转由F公司持有。企业期末不如将C公司直接纳入合并范围, C公司将D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D公司合并E公司报表, 对B公司的股权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反映, 这样就很清晰了, 也完全符合新准则就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界定。新准则2008年在所有大中企业都开始执行了, 但对于新准则的理解, 还需随具体会计业务的展开而不断加深, 会计核算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当好参谋。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而如何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并购过程和结果, 这对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问题进行了规范。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规定进行了分析, 并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变动进行了探讨, 最后结合案例说明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

关键词:控制权,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Z].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界定与分析 篇9

关键词:资本含义,人力资本范畴,斯密观点,马克思观点

一、亚当·斯密对资本内涵的界定

《国富论》第二篇, 亚当.斯密对资本的性质、积累和使用作了系统的阐述。斯密认为所有资产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用于目前的消费, 另一部分能够创造收入, 即为资本。进一步的斯密又将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依靠流通改变所有者来产生收入的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不必经过流通, 也不必更换所有者就可以产生收入或利润的东西。

尽管斯密一开始认为资本是为资本家提供收入, 其来源于工人的无偿劳动, 但他后来背离了这一观点, 认为资本家存储品中用来获取收入的那部分就是资本。

针对斯密上述论述, 笔者提出三个问题, 一是资本的含义是像斯密所说的那样, 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收入和利润的资产储备吗?资本的分类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界定是否应该依据所有者是谁来划分?人的才能像斯密说的那样属于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探究一下马克思的观点。

二、马克思对资本内涵的界定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很多观点包括对资本涵义的理解都是在批判与借鉴, 吸收与摒弃斯密观点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资本, 马克思借鉴了斯密关于“资本是能够带来利润”, 但是马克思认为斯密只是把资本看做是投入生产带来收入的物品, 并没有揭示资本的实质和根源。

(一) 马克思对斯密的继承和批判。

首先,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对于资本一部分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形式投入到生产中, 如机器, 厂房, 原材料等。这部分资本以相对静止的状态存在的, 生产过程是利用其使用价值, 并不产生价值的增值。

而马克思对于斯密批判的部分, 也是其开创性的揭示资本根源的部分, 是马克思认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价值的部分。而这一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剥削的过程, 反映的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这种不平等的剥削的生产关系, 从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二) 马克思资本内涵的界定。

马克思对于资本内涵的界定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 他认为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这是其对资本最深刻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不是物, 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其次,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是往复循环的, 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不断转化成资本。所以, 我们应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认识其特性。最后, 资本是一种剥削手段。这是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深刻揭示。他通过对绝对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的分析, 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主要手段;通过考察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压迫, 来揭露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行为。马克思研究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人力资本的范畴

斯密认为人的才能属于固定资本, 即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那么马克思的观点如何呢?

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舒尔茨研究经济增长原因的时候发现经济增长除了归因于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本之外, 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和智能是资本的形态, 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的概念, 其实质是一样的。但是马克思却严格区分了资本与劳动力的概念, 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体现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由于其研究目的和角度的关系, 马克思并没有将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所理解的人力资本 (实质就是其所说的劳动力) 与资本是相互对立的, 人力资本不是资本的范畴。但是笔者根据马克思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科学观认为人力资本与资本是对立统一的, 人力资本作用于资本, 利用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四、斯密与马克思对资本内涵以及人力资本范畴界定产生分歧的原因

由于斯密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所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导致了其对资本定义的不一致。斯密生活在工场手工工业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统治地位受到生产力的限制。斯密作为这个时代的伟大的经济学家其所研究的贡献应该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增加国民财富。同时, 由于那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条件还未充分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还未激化, 斯密不可能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其研究的中心。

而马克思的时代, 资本积累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资本主义矛盾开始激化, 所以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除此之外, 对于人力资本范畴的划分, 斯密和马克思观点的不一致也主要基于上述原因。由于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 斯密认为人的才能属于资本, 因为它能促进国家财富增加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马克思质疑这一观点, 那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反映的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不可调和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对于资本的含义的界定以及确定人力资本的范畴要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和生产力以及不同的知识科学发展水平上去理解。站在马克思分析的角度人力资本不属于资本的范畴, 但是站在斯密尤其是在今天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人力资本却是属于资本范畴的, 就像舒尔茨所说“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服务, 他就成了一种资本”, 显然根据此定义人力资本属于资本。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2005[1]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2005

[2]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2]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3]任保平, 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评论, 2003 (2) [3]任保平, 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评论, 2003 (2)

[4]田爽, 丁晓楠.论现代资本内涵及外延——从经济伦理学视角的审视.经济研究, 2010 (1) [4]田爽, 丁晓楠.论现代资本内涵及外延——从经济伦理学视角的审视.经济研究, 2010 (1)

[5]刘胜军吗, 李汉铃.略论资本内涵及资本确认.商业研究, 2002 (6) [5]刘胜军吗, 李汉铃.略论资本内涵及资本确认.商业研究, 2002 (6)

界定与分析 篇10

航天机电认为, 在此事件中, 公司管理疏漏的责任在所难免, 但由于德勤所提供审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 为该出纳在2005年8月前多次挪用并侵占资金制造了机会。而德勤则认为, 出纳人员的错误属于会计责任, 是公司治理上的问题, 与审计责任应该作出区分。

究竟是审计之责还是会计之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 财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 还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 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 不得拒绝、隐匿、谎报。因此,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3条规定,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 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具体包括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由此可见, 在航天机电起诉德勤案中, 导致航天机电下属分公司2004年度银行存款余额与实际存款数额相差430万元的不符事项, 直接责任在于公司管理的疏漏。因为按照企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应定期 (至少每月一次) 由一名既不负责记账又不掌管现金的职员负责向银行索取对账单, 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账,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并报送有关主管人员复核签字, 如有不符, 应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以有效地对会计和出纳的行为进行制约。航天机电下属分公司出纳人员能够挪用公司资金629万元而未被其他人发现, 首先是航天机电公司的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 而这恰恰属于公司的治理层、管理层应负的会计责任。

那么, 为航天机电提供审计服务的德勤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究竟要不要承担审计责任呢?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3条规定,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发表的审计意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二是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而这也恰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显然, 审计准则中对审计目标的规定并没有“揭露重大舞弊”。因此, 本案中为航天机电提供审计服务的德勤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承担审计责任, 关键是看其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恰当, 而不是是否揭露了舞弊行为。因为在审计目标的导向作用下,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 是因为这些行为影响到财务报表, 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规行为提供鉴证。如果德勤发表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 则无须承担审计责任, 反之, 德勤须为其发表的错误的审计意见承担审计责任。截至目前, 对于德勤审计航天机电2004年度财务报表后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双方均无争议。也就是说, 德勤发表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所以, 为航天机电提供审计服务的德勤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无须承担审计责任。

难道在本案中, 经过德勤审计的航天机电2004年度财务报表所确认的银行存款余额与实际存款数额相差430万元的不符事项, 德勤及实施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一点儿责任都没有吗?他们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

按照相关规定,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本案中, 针对德勤及其注册会计师为航天机电提供的审计服务, 可以排除违约和欺诈的因素, 所以德勤及其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是看在其提供审计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

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合理职业谨慎。当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时, 注册会计师应负过失责任。根据过失的严重程度不同, 过失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通常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 即没有完全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鉴证业务。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完全没有遵循审计准则或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对业务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规定不加考虑, 满不在乎。

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需要考虑重要性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见下图) 。从重要性的角度来看, 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事项, 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应予以发现, 但因工作疏忽而未能将重大错报事项查出来, 则属于重大过失。如果会计报表有多处错报事项, 每一处都不算重大, 但综合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却很大, 会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严重失实, 则属于普通过失。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太健全, 注册会计师应当调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以合理确信发现由此产生的报表的重大错报, 否则, 就具有重大过失;相反,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很健全, 但由于职工串通舞弊, 导致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失效, 则注册会计师没有过失或只具有普通过失。

在本案中, 既然德勤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双方不存在争议, 即双方都认为审计意见类型是恰当的, 那么航天机电下属分公司2004年度银行存款余额与实际存款数额相差430万元的不符事项就是不重要的 (因为如果是重要的, 则需要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 未能查出不重要的错报, 德勤及其注册会计师没有过失, 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 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对于银行存款审计, 所执行的审计程序除了向银行索取对账单, 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账,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之外, 还必须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由这两道程序来保证审计所确认的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询证函应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 回函必须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 收发函情况须记录于工作底稿。如果德勤及其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了审计程序, 银行存款余额与实际存款数额相差430万元错报是应该能够发现的。可见, 德勤及其注册会计师此次执行的审计程序也并不是没有瑕疵。

总结: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是财务信息生成链条上的不同环节, 两者各司其职, 不能相互替代。注册会计师通过出具审计报告确认其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责任, 被审计单位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其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责任。即使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没有发现, 也不能因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审计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是否履行了审计责任以及履行审计责任的状况往往是衡量注册会计师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大小的重要依据。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时, 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摘要: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界定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划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承担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承担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责任, 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时, 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06: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郭强华.注册会计师审计视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改进支持向量机下一篇:档案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