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2024-07-28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精选十篇)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篇1

1 开发新系统的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C++Builder6作为主要开发工具, 选择SQL作为数据库操作语言, 能够在Windows98/2000/NT等系统下运行;在硬件方面, 没有特殊要求, 推荐配置为:PII以上CPU, 64M以上内存, 硬盘大小由数据而定。从技术角度来看, 采用的只是比较常见的技术, 如SQL语言中的Select、Insert、Update等功能;而在打印方面, C++Builder6所提供的打印功能是比较简便的, 故开发本系统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

2 系统的功能要求

2.1 界面要求

(1) 用户输入界面: (1) 送检仪器基本数据输入; (2) 送检单输入; (3) 送检仪器收款通知单输入; (4) 合格证书及检定结果通知单输入 (即检定结果输入) ; (5) 备份/还原数据输入; (6) 打印设置输入。

(2) 显示界面: (1) 送检单预览; (2) 送检仪器收款通知单预览; (3) 合格证书及检定结果通知书预览; (4) 显示查询数据。

系统操作流程见附图。

2.2 功能要求

(1) 送检仪器管理: (1) 数据录入主要在填写送检单时完成; (2) 数据管理包括查询、修改、删除; (3) 打印送检单; (4) 打印收款通知单; (5) 检定结果反馈。若检定合格, 则填写合格证书, 否则填写检定结果通知书; (6) 打印合格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 (7) 各项收费统计。根据设定的条件统计检定费、修理费等。

(2) 数据安全策略: (1) 登录, 设置管理员的权限以确保数据安全; (2) 备份, 用户可通过条件备份部分或全部数据; (3) 还原, 可根据用户需要将备份数据还原。

2.3 功能模块划分

(1) 送检仪器数据录入、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数据录入界面;管理好送检仪器的各项数据。

(2) 数据查询模块:能根据所有字段查找所需数据。

(3) 《送检单》打印模块:自动生成并打印送检单。

(4) 《送检仪器收款通知单》打印模块:自动生成并打印送检仪器收款通知单。

(5)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生成及打印模块:根据人工检定的结果, 自动生成证书。检定合格则生成并打印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则生成并打印检定结果通知书。

3 结束语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篇2

1.公司计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质量检验科是本公司主管计量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其工作是对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2)计量工作必须在上级计量部门的辅导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合作相结合,为提高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技术素质服务;

(3)贯彻国家的计量法令,制订本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4)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和设施,编制外购计量器具申请计划;

(5)组织开展计量检测,提供计量保证,负责各级力量、物资及工艺产品质量等主要参数、计量数据的监督;

(6)对企业内部实行计量监督,处理企业计量纠纷,发挥计量执法职能;

(7)制订本公司计量器具管理目录,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建卡、建档,并做好购进校验、报废封存、转移交接等手续管理工作;

(8)编制各类计量器具周期检查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须100%。

2.计量器具流转制度

(1)凡因工艺、管理需添置各种计量器具,必须到质量检验科报计划,经质量检验科同意,部门领导签字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买;

(2)购入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由公司计量员验收,重要计量器具应由公司领导参加开箱验收,并一律纳入质量检验科保管;

(3)计量器具验收内容:

1)企业未开展的项目必须进行入库核定;

2)企业开展的项目检查,如外观是否完好,有没有合格证、说明书、生产许可证、标志,有一条不符合要求就不能办理入库;

(4)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严格按周检计划进行周期检定,合格的可继续使用,不合格需修理检定后方能使用 ;

(5)在用计量器具要有坚定合格证,其检定证书由标注质贯科统一保管;(6)由于产品转移或其它原因暂不使用的计量器具,交由标准质贯科办理封存;(7)经计量检测部门鉴定无修复价值或无法修理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申请报批手续后方可报废。

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1)本公司各部门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按照国家计量管理法令、法规的规定,确保检定周期,并按检定结果及时更换器具台帐;

(2)公司质量检验科必须掌握全公司计量器具情况,编制好器具周期检定计划,送检率要达100%,超过规定期不检的要追究责任;

(3)各车间、科室所有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照送检日期主动送交公司标准质量检验科,在送检期间为不影响生产和工作,由质量检验科或本车间、科室负责调换解决;

(4)对到期送检的计量器具,各部门应同标准质贯科密切配合,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器具的送检。4.计量器具的抽查制度

(1)按计量器具的类别,每月进行分类抽检;

(2)抽检内容,采取一看、二查、三问的方式进行(看外观、保养完好状况,查是否在有效期内,问使用者的使用维护状况);

(3)抽检中如发现在用计量器具在周检期内,已不符合要求时:

1)立即停止该计量器具的使用;

2)及时分析研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

3)及时组织修理和临时调度不影响计量点的正常工作;

4)做好抽查记录。5.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

(1)各科室、车间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均要固定专人使用保管,应根据各自技术性能、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使用;

(2)非固定使用和不熟悉该器具技术性能的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启动、操作,如有擅自动手损坏器具,按计量器具赔偿制度执行;

(3)各种仪器、仪表及精密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各部位检查,认定可靠灵敏在合适的量程内方可使用,用后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按要求保养好;

(4)在使用中发现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检查原因,如发现故障或毁坏事故应保持现场,及时汇报标准质贯科;

(5)各种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存放,妥善保管,注意维护保养,任何人不得私自带出厂或借出他用;

(6)各种计量器具不得随意乱放(如游标卡尺不得放在机器、工件上);(7)计量器具不得当运输工具用(如台秤等);

(8)发现违反计量器具操作规程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罚。6.计量器具赔偿制度(1)工作不负责,违反计量器具操作规程,人为造成器具损坏、失灵者,视情节进行赔偿或承担修理费;

(2)对违反工艺计量标准给生产造成损失或严重损失者,赔偿损失的10-50%或全赔;(3)私自将计量器具带出厂和擅自借出者,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对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0.概述

根据《计量法》第九条的规定,强制检定是指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非强制检定是法制检定中相对于强制检定的另一种形式,是由使用单位自己对除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的定期检定。可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第6号公告,对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由企业依法自行管理。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实施监督管理;而非强制检定则由使用单位自行依法管理,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依法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使用单位没有选择余地;而非强制检定则可由使用单位自己执行或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强制检定的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检定机构根据检定规程并结合使用情况确定;而非强制检定的检定周期,可在检定规程允许的前提下,由使用单位自己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非强检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非强检计量器具与强检计量器具比较,只是由于使用部位 (性质 ) 不同而管理形式不同。其在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 、检验(检测) 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原材料的配比、消耗 ,工艺参数的监控 ,产品质量指标能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能耗定额考核等 ,都需要计量器具数据“说话”。

企业的计量工作经历了“自由”—“强制”—“自主”的演变过程,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作为企业不能靠外界力量来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也不能为了减少检修费用而放任不管。在企业较为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中,从用于生产管理 、过程监控到车间 、班组能源消耗的二级计量的计量器具,虽然大都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范畴.但企业却能够将它们分门别类地编排好周期,进行有计划的检定或校准,保证其量值的准确 ,满足其使用要求。靠这些计量器具来指挥生产、管理企业,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管理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出来,非强检计量器具的作用毋庸置疑 。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充分认识国家局放权的目的、意义,改变计量管理观念,从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出发,严格企业的计量管理,采用ISO10012标准建立完善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配备符合GB/T171671997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使企业的计量工作能真正适应市场,融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真正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优、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计量保证。在管理日益科学化 、规范化的企业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计量检测能力,已真正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2.非强检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形式的确定

国家已经明确非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形式和检定周期 由企业依法自主选择,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无须对其干涉。但是,并不等于非强检计量器具可以不检定、不管理。把管理和检定方式的决定权交给企业,旨在让企业根据不同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和同一种计量器具在不同使用部位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确定检定形式和检定周期。

许多企业建立了企业的最高计量标准,每年对这类计量器具进行 (3~4)个周期的检定,并进行定期抽查。其管理的严格程度超过了强检计量器具。如对于加工企业,计量检具是检测工件尺寸乃至产品质量参数的重要手段,缺一不可。而对于石化等行业,量具只是检修部门的一种工具,个别岗位甚至可以两年检定一次,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对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使用单位最具发言权,本不应该由政府硬性规定。面对非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形式的确定。企业同样可以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检定或校准。科学合理地确定非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形式,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满足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才是调整非强检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形式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所在。

3.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在非强检计量器具管理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是实施计量行政管理和依法监督的职能部门,对企业的计量工作具有引导、扶持和指导、服务的责任。尤其在很多企业计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少数企业计量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更有义务帮助他们做好非强检计 量器具依法管理的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应及时调整,帮助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方法,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使企业的计量工作逐步与国际惯例相一致。

首先,应该加大计量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使企业了解计量法治要求,认识计量技术基础工作的作用,增强计量意识。

其次,应该大力宣贯国家标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最设备的要求 》、《 计量检 测体系确认规范》和《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全力支持和扶持大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引导巾小企业、民营企业配备和完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汁量检测、监控能力。通过加强生产过程、工艺控制、质量检验、物料消耗等各个环节的计量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加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非强检计量器具对企业的作用,增强计量自律能力。

再次,应该深入实际,帮助、指导企业按照各类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和管理需要,科学地确定检定周期和检定(或校准)形式,同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计量需求,增强工业计量工作的实效性。

最后,要积极帮助和引导计量技术机构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计量技术上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正奎.谈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J].中国计量,1999(11).

[2]李晓鸣.企业计量工作的法制管理[J].一重技术,2001(01).

计量器具管理与控制 篇4

在建立和运转质量管理组织的过程中, 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识别和确定生产中每一个关键人和小组的具体质量工作, 其中包括对生产质量所承担的职责、职务及相互关系。其次是识别和确定这些人和小组相应的质量职能, 以利于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最后是在建立、健全质量组织的同时, 抓好管理本身的领导项目体系, 为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提供基本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如果没有牢靠的质量体系, 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强有力的质量组织。

质量组织的任务就是把质量体系运作起来, 并把技术系统中工作的个人和小组的活动, 纳入质量体系的框架中从而激发质量组织的士气, 刺激工人具有进取心的质量意识, 这种精神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管理部门对待质量的态度等。在单位建立一个适当的质量组织是一项涉及人际关系的工作, 许多企业试图设置一个职能机构来集中公司的质量职责, 并希望这一机构的工作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在因素负责, 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原理第一条就是“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全体人员都必须承担质量责任和义务。在实际中, 项目的各参与单位, 都会有自己的质量组织, 质量体系核心, 必须将三方的组织机构结合起来, 以保证质量体系的运转。

计量器具管理与控制是ISO9000族质量标准体系要素中的主要要素之一, 是质量管理环中的非常重要环节, 在质量体系认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实际管理中, 我们要重点做好该要素的七个控制要点。

1 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管理文件编写

质量管理手册编写好坏与否, 直接影响到体系运行的效果, 所以质量手册以及程序文件在编写时一定要符合法律、科学实用、结合实际、利于操作, 力求精炼, 而且要易于学习。对于ISO9000质量体系中的标准要求认真领会, 吃透精神, 切实掌握其中的内在含义, 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 形象化;其次要结合单位的实际状况, 认真做好质量文件编制。质量文件的起草要严格把握质量标准要求, 以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逐步修改完善, 编写出既符合标准又切实可行的质量文件。决不能不接实际, 华而不实。I S 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一句行话"写你所做的, 做你所写的"。不过, 质量文件是动态的, 应适进行修改调整完善。

2 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

根据工作性质及计量器具技术等级, 结合我大队现状对在用计量器具实行A、B、C分类管理。A类器具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主要是能源计量器具和对外计量结算交接点的器具, 用于原油外输、天然气外输流量计和拉运原油的地磅等, 此类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要求及时检定;B类计量器具主要包括联合站外输油、气流量计、以及普通弹簧管压力表和天然气配气流量计, 该类仪表精度一般要比A类仪表精度低, 对该类仪表也应定期周检, 建立台帐。;C类器具一般是指一次性检定计量器具, 主要是玻璃计量器具。如玻璃管温度计、原油含水化验用接收器、密度计、量筒等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C类器具主要是一些玻璃器具, 对该类仪表一般做一次性检定, 该类计量器具在台帐上只需统计总数。

大队计量管理小组负责全大队计量管理工作, 组长由主管领导长担任, 负责全大队的计量仪表管理工作。基层单位由一名领导分管本单位的计量仪表管理工作, 各岗位班长负责本岗位的计量器具维护工作。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积极在本单位开展计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计量小组负责本单位的计量宣传和职工计量技术培训工作。计量小组负责建立本单位各种计量器具台帐及计量技术资料, 定期上报各种计量报表。基层领用新的计量器具, 要报大队计量管理小组批准, 领用后要及时在本站计量器具台帐上登记并申请标定, 对于大型仪表必须先标定, 后使用。计量器具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出现事故要立即通告有关人员, 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周检, 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率、检定合格率、完好率应达到要求。各站计量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 保证仪表的完好, 到期的仪表及时拆卸标定。

3 新购计量器具管理

单位每年都要购置新的计量器具, 新进计量器具首先要填写“计量器具申购单”, 由单位主管业务组室明确其精确等级、口径尺寸、量程范围、等是重要参数, 提请进购申请, 经上级领导审核同意后, 方可上报采购部门。对于新进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进货检验和检定。待检验合格后, 下发至各使用单位使用, 并认真做好登记, 步入正常计量器具日常管理。

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计量管理人员认真做好计量器具台帐管理和周期检定, 对于本单位的所有计量器具都要认真统计, 随时掌握计量器具的管理状态, 每月做好计量台账的维护更新, 根据计量器具台账做好月度送检计划, 对即将到期的计量器具要及时送检。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新检定的器具要及时做好统计, 确保计量器具台账与现场仪表状态相符一致。

5 计量器具流转

对油气集输单位来说, 现场计量器具种类繁多, 使用环境不一, 在管理上有很大难度, 要做到器具帐、物、卡相符, 必须加强监管, 细心统计, 确保计量器具在流转中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报废的计量器具由大队生产办计量岗处理, 确定对其封存或拆除。单位因新表替换而拆除的仪表需上交大队生产办计量岗, 由大队统一管理。

6 计量器具的标志管理

为保证现场计量器具均有明显颜色标示, 单位的计量器具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标示, 常用计量器具检定后均贴有绿色检定合格证, 停用的计量器具贴黄色封存标示, 报废的计量器具贴黄色报废标示, 确保现场计量器具均有明显辨别标示。

7 原油及天然气流量计管理

原油及天然气流量计重要的能源计量器具, 广泛应用于石油生产、石油储运、和流通交接环节, 原油及天然气计量流量计全程管理必须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为确保以上重要能源计量器具符合使用规范, 自行制定《外输油气流量计特别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双方抄表制度, 高度重视该类计量器具, 通过执行以上制度, 取得了显著地效果。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篇5

1.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由专人(计量管理员)负责管理和协调。

2.在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医学工程处按照《计量法》的要求和有关的规定,统一管理全院的计量工作。

3.统一建立全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台账、分户账、分类账,保管好有关的技术档案和检定证书。

4.加强与计量检定部门的业务联系,做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5.采购的计量器具应有CMC或CPA标志(并附有许可证编号),不得采购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计量器具。

6.验收和检定合格后的计量器具方可入库,同时由计量管理员建立台账并编制定期检定计划。

7.对验收或检定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医学工程处提出退货报告,并办理退货手续。

8.计量器具经检定达不到原准确等级,但能达到低一级精度时,可作降级使用,并作好技术档案记录的更改。

关于做好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体会 篇6

[关键词]计量器具;检定;体会

引言

计量检定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良好的技术装备是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日常生活中计量无处不在,计量检定工作已经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可以说计量检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明确检定工作的重要性

计量的基本任务是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和计量单位的统一,其中量值传递与溯源是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与一致的基本手段和基本途径。由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定义可知,二者都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方法,或由国家测量标准开始,将其复现的计量单位传递到各等级测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或由计量器具开始,将其测量结果自下而上的追溯到国家测量标准,实现逐级向下和不间断向上的计量单位量值的统一。由此可见,检定对确保全国量值的准确统一、确保全国量值的溯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市工业计量计量器具检定方面的不足

(一)有些企业的领导对于计量工作不熟悉、不重视、不关心

当前仍有部分的企业的领导对于计量工作在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企业甚至认为计量工作都只是单纯的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是可有可无的,并且与生产经营“不搭界”,有的企业还在减员增效的时候,撤销计量机构,把计量人员下岗或者调走,很少有计量方面的投入,有的企业计量管理的制度只是个形式,不能与现有的管理体制相互适应,计量职能的不落实,导致了企业管理的混乱。

(二)有些企业的计量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缺乏依法自主管理的自觉性,导致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政府对于计量工作的实行进行依法自主管理以来,部分企业认为政府不再干预了,便放松了对于自身的管理,以致计量工作的严重失控。属于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也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和申请检定。我市被检测的100余家企事业单位中约有35%的企业尚未申报,小企业则更为严重,强检计量器具超过周期或者不合格仍在使用;例如对于某工业系统的企业的调查中,就发现超检定周期仍使用的计量器具高达80%。

(三)有些企业的计量队伍的建设令人担忧

由于计量人员的调动较频繁,计量队伍的建设不能稳定,新进人员并没有及时得到技术培训,无证上岗的现象十分普遍,计量人员的素质不高,在不同的程度上就影响到了企业计量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的计量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四)计量管理部门以及技术机构为企业服务工作不尽人意

一些检定的时间长、收费低、难度大的项目不愿接,服务意识淡薄、技术力量薄弱,对于高新技术的计量仪器的校准当中进行校准的方法的研究较少。这些都远不能够满足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计量检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强制检定方面的经费投入

计量检定工作属于技术性的工作,良好的技术装备是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目前我国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列入了强制检定目录,实行强制检定,然而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计量器具的检定手段恰恰是计量检定机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应把有限的物力和财力着重用于建立和完善强制检定的技术装置上。

(二)依法开展计量强制检定

计量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如何完善计量的配套法规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商品计量监督机制来依法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三)加强业务建设不断提高检定质量

计量检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理解计量检定和校准,还要熟练掌握计量检定方法,加大对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学习电子工程及力学和机械维修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电脑的应用,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争取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要求。认真对待计量检定人员的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从而不断提高计量检定水平。

(四)增强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性

企业强检周期执行上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要向企业讲解强检工作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陈述利害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强检计量器具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切实为企业做好服务。与此同时,计量行政部门还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从检查企业定量包装和产品质量入手,从计量认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管理入手,提高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对拒检和漏检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真正体现出技术监督的规范作用。

(五)质检发展模式

计量工作的涉及面很广,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如果单靠计量机构自身的力量去做计量检定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取得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计量工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会形成社会的合力,可以利用有关部门丰富的社会资源增加计量工作的社会价值信誉和声望,为今后的工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坦途。

四、计量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由于计量器具的结构设计和测量原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所以计量器具的检定是一项科学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知识、实践、学习、阅历、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积累、合成和应用来保证。因此要求计量人员在学习、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计量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计量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在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中厚积而薄发。为了使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干的更好,计量人员还应该具备一些以下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学习掌握专业外语知识,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相关信息能自行翻译,达到正確操作和检定进口计量器具的目的;(二)了解掌握专业计算机知识,通晓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术;(三)能够改进和设计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中所需的辅助工具;(四)针对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能够编写企业计量校准规范;(五)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对计量器具检定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创造新方法和新技术。例如针对前面提到的规程中的问题,检定人员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改进,并将有效的改进措施编制成《测长机校准作业指导书》和《量块检定作业指导书》,作为企业标准与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配套使用,起到了改进和完善测长机、量块检定质量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计量器具的性能和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一方面需要生产企业不断推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量器具,另一方面还需要合格的计量人员为计量器具提供科学、准确、可靠、公正的计量检定,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计量人员只有重视并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确保出具的检定数据准确公正、真实、可靠,经得起“考验”,才会赢得社会各方面的信赖。

参考文献

[1]孙云霞,孙友群,刘瑞峰,樊瑞昕.测长机校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计量技术,2009(7)

[2]刘瑞峰,孙友群,张惠敏,梁秀秀,孙云霞.“真值”在测量仪器示值误差检定中的正确识别和确定.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3)

提升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标准 篇7

纵观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不难看出其实践工作仍旧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首要问题在于企业计量机构不健全, 管理机构分散, 导致职责不清晰, 存在管理盲区, 更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 不能清晰明确计量管理法规, 因此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进而引发强检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检定、计量管理手段不完整等问题。同时, 在人员配备、管理培训层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单位专职及兼职的计量人员配备不足, 计量人员培训不到位, 计量检定员不能及时参加相关的检定规程宣贯, 使员工整体业务水平不能提高, 无法应对计量器具产生的不良问题。企业计量器具工作管理系统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完善性, 没能创建行之有效、科学有序的工作模式, 计量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各类主要设备运行登记不全面, 设置计量器具工作台账欠缺规范性, 令实践管理工作过多的停留在表面形式。

2 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2.1 创建有效管理体系, 实施动态化计量器具管理

企业计量器具的科学管理, 需要开创有效工作体系, 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创网络化工作体系。计量检测设施要想确保始终处在优质状态, 单纯的依靠传统工作手段还不够, 应实施信息化管控。依据企业计量器具种类繁多、工作任务繁重, 同时计量人员配备不充足的状况, 可研究开创一套信息化管理计量器具体系。针对企业应用计量器具的整体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 即由器具申请采购、登记入库、应用安装、定期检定、抽查检定与报废等阶段应实施动态化登记以及管控, 同时制定周密的考核细则, 加大奖惩力度, 保证计量器具实现科学合理应用以及可靠维护管理。

企业开展计量管理工作中, 可利用网络系统快速同步安排传达任务, 各个机构管理人员可从终端进行台账以及实物的清晰核对, 并快速察觉问题, 实施有效整改。应确保台账以及周检工作的有效集成, 做到各个流程环节工作的统一协调管控。应利用网络体系针对计量器具工作与维护状况实现动态显示, 警示工作人员快速的明确所使用量器具状况, 真正做到动态化网络管控, 实现便利操控, 节约各类资源投入。

2.2 基于企业现实状况, 完善计量器具设施分类管理

企业实施计量器具设施管理, 应遵循相关法律规范, 同时参照企业现实状况, 做好科学分类管理。通常来讲可分为三个类别, A类计量器具包括实行强制检定目录上的工作计量器具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B类计量器具包括在生产科研及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且实行非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C类计量器具包括在生产科研及经营管理中作用一般, 对其准确度没有严格的要求, 其性能不易改变、低值易耗或作为工具使用且实行非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

2.3 多元化管理, 实施周期检定, 提升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企业计量器具管理, 应明确科学的检定周期, 不应单纯的借助设备说明材料, 而应合理的依据现实状况应用多元化管理手段。倘若检定周期持续时间较长, 会令计量器具无法始终处于合格状态。而检定管理周期较短, 则会由于操作次数以及经费成本的增加导致不良浪费。还会影响计量器具使用寿命及精确度, 并对生产实践形成负面影响, 无法实现科学化、程序化的计量器具管理。

为此, 应编制科学的周期检定工作计划, 提升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确保计量器具始终处在受控状态, 使周检率达100%。依据月计划时间, 认真核对周检完成情况, 及时更新器具台账, 明确计量器具现状。应依据计量器具设施类别明确具体的检定周期, A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应执行国家计量检定 (校准) 规程。对使用频次高、精度要求也高的A类器具, 应缩短检定周期。对不具备检定条件的A类计量器具, 可以随装置检修周期安排检定, 但需要参照规程规定的周期安排比对, 上级管理部门的审核审批, 方可延期检定。B类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企业单位依据器具的检定 (校准) 规程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单其检定周期不得超过所在装置的一个检修周期。C类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由企业单位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对准确度没有严格要求, 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的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 可延长校准周期, 也可实行一次性检定。

另外, 应强化计量设施点检以及巡检管理, 明确设施服务运行现实状况。

2.4 创建周检管理台账, 保证计量器具状态快速更新

计量器具管理台账通常包括总体以及分类台账。具体类别可依据检定周期或实施机构进行分配。应参照企业计量器具的现实状况, 遵循便于管理操作的原则。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应清晰精准, 做到账物相符。针对计量器具检定以及完成情况、或是出现故障问题维修情况及封存、报废的计量器具, 管理人员应快速进行台账更新登记。另外, 台账之中记录的计量器具相关数据信息应确保整体全面, 应涵盖计量器具受检机构、名称、编号、测量范围、型号规格、精度等级、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检定日期、检定结论、制造厂家、器具分类等内容。进而令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按计划实施, 依据周期安排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计量器具的抽查以及监督管控, 明确现场使用计量器具的最新资料, 进而为计量器具的考核以及相关工作更新管理提供依据。另外, 应做好计量器具台账的全面动态管理, 确保信息流的高效畅通。应依据计划安排履行计量器具送检流程, 同时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应快速的联系台账管理工作部门及时的反馈交流有关状况, 实时更新相应的台账信息, 真正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3 结束语

总之, 为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我们只有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创建有效管理体系、实施动态化计量器具台账管理、做好设施分类管控、制定多元化实践策略、确保计量器具状态实时更新, 方能真正开创良好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环境, 提升实践效率, 更好的为企业创效服务。

摘要:本文就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石化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水平, 全面激发计量器具综合应用优势, 创设显著效益,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计量器具,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吉林石化公司计量管理办法.JHBM102.003-2013

[2]晏强, 赵武, 蒋捷峰, 李显忠.基于工作流的表计检定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量技术, 2003 (08)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与维护初探 篇8

关键词:计量器具,使用管理,维护

0 引言

计量器具仪器在社会的生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所以, 相关的企业应该完善技术的研发, 计量器具的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本文分析计量器具管理和维护的方法。

1 计量器具使用的管理规定

1.1 计量器具的特征和主要指标

在对标准的计量器具购买之前, 或者购买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和设备, 应该设计好申购计划, 然后确保公司管理部门的审批后执行, 计量管理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参数, 并且推荐相关的厂家, 完成公司的采购计划。如果购置的数量比较多, 应该选择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为了完善仪表的质量, 确保仪表检测方法的简便, 对购买的新仪器应该建立变电站的指示盘表, 对计量管理中心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 并且按照管理中心提供的性能要求购买仪器。在公司购买计量仪器时, 应该确保仪器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并且具有生产许可证, 产品上应该带有MC标志。

1.2 计量器具的种类

按照管理计量器具的标准分析, 计量器具主要包括基准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等。

2 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要求

2.1 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应该具备的条件

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 其应该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确保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可以在规定的环境下使用, 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在企业内部, 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2.2 工作用计量器具

工作用的计量器具应该包括完善的显示屏, 并且可以对计量仪表进行控制, 应该实现对工具的测量, 其是一类非法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企业在对内部质量进行管理的基础上, 按照计量检定的规范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测,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设计计量器具的检测标准, 并且经常将计量器具送往企业以外的部门检查, 企业应该自行建立计量器具检测标准。在省计量器具检测的管理方案中, 在进行计量器具检测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干预, 而且形成社会公用标准, 才能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这项规定与《计量法》中的相关规定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计量法》中, 应该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政府部门为了对各个地方的计量检测所的经济效益加以维护, 他们一般不会对企业计量检定工作认可, 也不会进行任何的授权工作。企业在对计量标准建立的过程中, 一般投入的资金比较多, 而且在维护的过程中, 成本比较高, 但是为了提高生产的质量, 以及测量的及时性, 企业还是会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 但是在对计量器具进行修理的过程中, 他们的水平也对地方的计量检测机构水平高。企业对相关的子公司进行计量的检测, 可以降低子公司在计量检测上耗费的成本, 而且也可以降低企业的使用费用。因此, 企业在对外进行工作计量器具的检测中, 有些规定会与计量器具检测的管理条例产生很大的差距, 但是不会与《计量法》产生任何的冲突。地方计量行政部门在执行相关规定的过程中, 会认为企业的有些行为不符合法规。

3 计量标准器具使用

3.1 基准器具

在对基准器具使用的过程中, 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按照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布的规定执行。

3.2 计量标准器具

计量标准器具在使用前应该在计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确保其技术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部门审批完成后, 才能使用。计量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 将装置使用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完整的记录在档案中, 并且对设备在使用中的情况进行记录, 而且设备的状况与档案记录应该具有一致性。计量的器具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如果到期还没有进行检查, 此类器具不能使用, 运用此类器具进行检测的产品无效。

3.3 工作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器具在购买之后, 经过通过技术检测, 合格后可以投入使用。而且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管理中心应该建立使用标准, 在器具的购买、储存和报废过程中, 都应该按照规定执行, 填写相关的表格, 而且必须通过审批后再执行, 不能擅自处理。进行检测的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在检测前, 都应该防止剧烈的振动, 而且不能碰撞, 防止主观原因造成的器具的破坏。器具在使用中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器具使用完毕后, 应该进行清洁, 如果器具造成损坏, 应该有相关的人员负起责任。

4 计量标准器具的维护

计量标准器具在平时应该有负责任定期维护, 器具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计量标准器具应该固定摆放在一个位置, 而且应该有专用箱进行储存, 存放的地点应该符合规定, 防止在器具携带的过程中产生振动等, 防止大量的灰尘落在计量器具上。计量器具在使用中, 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任务, 操作人员应该符合规定, 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操作, 没有资质的人员不能擅自使用计量器具。高级的计量器具一般不能供外部人员使用, 而且应该有相关人员负责, 外借的标准器具送回后应该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没有问题再收回。计量器具应该定期的清洁, 不常使用的器具应该保持外观的整洁, 按照周期进行检查, 确保其准确性, 在器具使用前, 应该提前一个星期进行器具的检测, 新的检定证书有效起始时间不能超过原检定证书的有效期, 而且没有特殊的规定, 应该按照实际的使用频率。

5 结语

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促进产品精度的提高, 所以, 计量器具在平时应该按照规定使用, 并且要定期维护, 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 在使用前, 应该对器具进行检测, 确保器具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段峰, 安学存, 陈明静, 孙波.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计量器具使用管理现状与思考[J].中国计量, 2010 (12) :21-23.

[2]杨蔚.计量器具损坏、丢失和违规使用处罚管理方法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4 (07) :100-101.

谈如何加强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篇9

1 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确保标准设备正常运行

计量器具的日常管理是确保器具量值准确的关键。为做好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除了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原始记录及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外, 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按相关文件及体系运行的要求, 对岗位风险与危害进行识别。制定风险消减及控制措施, 完善各项记录, 制订企业岗位检查表、企业现场检查表、检定工岗位规范、检定工岗位作业指导书。目的在于指导计量器具检定和计量器具现场维护各类作业活动, 有效预防事故, 保障生产质量。在日常管理中, 管理人员按照体系运行的要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监督检查办法, 按照岗位检查表和现场检查表的内容对计量器具的维护、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 管理人员还经常与计量检定人员一起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

计量标准装置用于检定工作用计量器具, 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量值传递的准确与可靠。随着计量科学不断的发展, 新型的检定仪器则在不断更新换代, 科技含量则在不断提高。只有随时掌握计量动态, 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 才能不断满足计量检测的需要和保证测量精度。以我市某企业为例, 该企业近几年来相继建立了压力表标准、膨胀式温度计标准、二等标准铂电阻标准、数字式温度显示仪表标准、变送器标准, 已能够基本满足本单位的生产需要。但是, 随着新型计量器具的不断出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该企业也对原有的检测体系进行了完善。该企业对原有的热电阻微机检定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后的系统更能适应检定的需要, 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近两年, 供热公司新建了几座大型锅炉房, 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 引进了各种高精度现场检测仪表, 尤其是微差压变送器的不断增加, 原有变送器标准已不能满足检定的需要, 因此, 该企业又专门购置了一台微压信号源, 以保证微差压变送器检定的准确性。

3 建立健全计量器具使用台帐, 进行动态管理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 是计量检定的基础工作, 也是有序开展计量检定的依据。计量主管部门应针对所在部门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 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性强的计量器具信息综合台帐。台帐上应注明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周检日期、检定单位、管理类别、安放地点等信息, 并按照体系运行的要求对本单位计量器具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在此基础上, 企业应完善企业全部的计量器具台帐。

4 科学合理确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对计量器具实行科学管理, 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最重要的一环是对计量器具实行严格的周期检定。国家标准对计量器具的检定的周期则根据计量检测设备的稳定性、预计的用途和使用的频次, 规定了适当的确认周期。检定规程上规定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是多年经验的总结, 应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且对各种计量器具都规定了最长检定周期, 对企业确定溯源间隔, 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种规定是指通常情况而言的, 在实际工作中, 情况比较复杂, 一方面应保证计量检测设备按规定间隔校准, 确保器具与检测设备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定频次, 合理地延长确认间隔, 以便尽可能降低在检定上的人力物力消耗。在计量器具管理方面, 应该根据有关计量法规的要求及各设备的具体情况, 还应结合本企业工作用计量器具的实际情况, 适当延长部分工作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 对于计量标准则严格执行标准的管理制度, 坚持按期周检。

5 加强对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和检定合格标识的管理

在合理安排好计量器具周检和建立计量器具台帐的同时, 还要加强检定合格证书和检定合格标识的管理。计量检定证是计量器具经过检定后。由检定机构出具的计量器具性能的一种证明标志。计量检定证包括检定合格证书、检定测试报告和检定结果通知书三种。每一个检定证都对应相应的计量器具, 若出现问题后可及时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在没有建立检测标准装置的情况下, 私自填写有检测标准单位的检定人员姓名, 乱贴合格证标签, 应付检查。这样做一是违反计量检定工作的权威性、执法性, 影响检测单位信誉;二是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针对这种情况,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计量检定证发放、使用制度, 加强对合格证标签的管理。同时加大监督力度, 杜绝私自乱贴写标识的违规做法, 以增强计量检定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制性。

6 以人为本, 从而达到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虽然有了完善的制度和措施, 但最终的落实还需要人去把关和管理, 这就需要提高计量器具管理人员、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和计量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他们技术水平, 直接影响到计量器具的检修质量和计量器具管理水平。所以要一方面加强计量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 提高计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检修能力, 着重对计量学理论知识、计量法规以及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等内容的全面系统学习。在提高计量管理人员、检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计量器具使用人员的培训。通过计量管理人员加强对其业务指导, 提高计量器具使用人员素质, 进一步管好计量器具, 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妥善报告、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保养计量器具。为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 企业每年应该制订学习培训计划表, 并应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确保培训工作能够系统化、规范化运行。在培训方式上应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采取由检定人员自己备课、授课的方式, 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使大家真正学到知识, 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求各部门应当有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以保证工作的延续性, 同时对基层的管理使用人员进行基本的知识培训, 包括计量法、计量基础知识、在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以及基本的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训, 可以提高计量器具使用人员的整体素质, 确保计量器具的运行通畅。

7 强化现场监督, 确保计量器具现场管理规范化

计量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计量数据管理。为了计量数据录入真实、可靠, 可以将计量器具在周期内运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计量器具的使用中, 一方面应当加强运行期间的巡检工作, 及时掌握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和及时获得计量器具的故障信息, 使之能够及时处理故障, 保证计量器具能够正常运行。同时, 应当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 对各部门的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假数据的出现, 真正起到为生产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目的。

总之, 计量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 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全的规章制度、合理的设备保养及使用缺一不可。企业计量器具的管理作为一门基础管理学科, 有待大家继续探索, 找出适合本企业的更新、更好的模式。

摘要:从七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浅谈实验室计量器具的管理 篇10

关键词:计量器具,计量基准,标识管理

实验室计量器具管理是计量工作的关键环节, 随着国家对工业产品安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 确保计量器具标准的准确性, 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高计量器具管理水平, 才能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高效运转, 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1 计量器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 计量器具的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规定:“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全国量值的统一, 首先反映在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上, 计量器具不仅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 而且是计量部门提供计量保证的技术基础。1.2计量器具的分类。1.2.1按结构特点, 计量器具分为量具、计量仪器仪表、计量装置和标准物质 (有证) 等四类。1.2.2按计量学用途, 计量器具分为计量基准器具 (主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 、计量标准器具 (若干等或级) 和工作用计量器具等三类。

2 当前计量器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施以来, 实验室计量器具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2.1 实验室采购计量器具时把关不严, 对

拟采购计量器具的相关技术指标以及其使用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等不加以综合分析, 盲目追求低价或进口货。2.2实验室在用计量器具相对落后, 仪器设备水平不能满足当前检验工作需要。2.3一些大型仪器或精密仪器购置费用高, 后期投入大, 基层实验室无力、也不愿意添置;同时也存在大型仪器或精密仪器使用率低甚至闲置的现象。2.4实验室计量器具存在超检定周期使用现象;计量器具没有完整的技术档案, 缺乏仪器说明书或使用、维护记录;多数实验室还没有实行标识管理。2.5计量器具的技术操作、维修、保养和检验工作有统一和规范。2.6计量器具管理人员技术素养和知识水平较低,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7计量器具管理缺乏交流、竞争和激励, 不利于管理技能水平的掌握和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 限制和制约了基层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和检验工作, 无法满足当前实际工作的发展要求。

3 计量器具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实验室计量器具管理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 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但是都应该遵循“全面、适用、经济、动态”的管理原则。根据我们在基层各实验室检定或校准计量器具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加强对实验室计量器具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上一篇:连接施工工法下一篇:微承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