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2024-09-01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精选十篇)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1

1.1 求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

求最短路问题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如何求网络的最短路径, 运筹学中给出了几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动态规划法, 网络图法等。本文主要运用动态规划法求供应链最短路径, 具体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

动态规划法是将问题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 以便能够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求解。在求解的各个阶段, 我们利用k阶段与k+1阶段之间的递推关系:

此递推关系为动态规划的基本方程, 其中, k为阶段变量, Sk为可达状态集合, uk (sk) 为第k阶段决策变量, Dk (sk) 允许决策集合, vk (sk, uk) 表示在第k阶段由Sk到点Sk+1的距离, f k (sk) 表示从第k阶段点Sk到终点的最短距离, opt可根据题意取min或max。且在不同的问题中指标函数vk可取距离、时间、利润、成本、产品的产量或资源消耗等。

1.2 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指在初始方案制定后, 寻找网络最短路径, 然后根据“最优化”的思想的原理, 充分考虑时间、资源、费用或成本等因素, 使所选路径在综合功能方面达到最优。

(1) 时间——费用优化, 这是综合考虑物流过程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寻求以最低的总费用获得最短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供应链中可用于物流计划等。

(2) 时间——资源优化, 综合考虑时间与所用资源之间的关系, 寻求以最少资源和最短时间的一种方法。在供应链中可用于采购计划等。

(3) 时间、资源、费用 (成本) 综合优化, 充分考虑时间、资源、费用 (成本) 等因素的综合平衡, 以达到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最少资源、最低费用 (成本) 实现最终目标的目的。此种思想方法已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一般网络优化理论与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异同

一般网络优化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优化网络中的最短路径, 使已知的最短路径达到最优。

供应链网络优化包括两层思想: (1) 是指符合一般网络优化的原理; (2) 是指以行业供应网中最短路径为基准优化其他供应链。

2 供应链网络概述

2.1 行业供应网与企业供应链

行业供应网是指在某一城市、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或全球范围内, 与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可替代产品的所有相关企业及用户组合而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体系。在此体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单一供应链并相互交叉, 都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 以实现最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且这许多单一供应链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企业供应链是指一般所说的单一供应链, 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等成员, 通过与上、下游成员相连接组成的链状结构或网络结构。所以企业供应链是行业供应网的一部分。

2, 2行业最优供应链

所谓行业最优供应链是指选择一个或几个标准或综合标准为对象, 在行业供应链网络中寻找最优或实际中存在的最佳企业供应链作为行业最优的供应链, 以此作为其他企业供应链优化的基准。

2.3 企业供应链优化

企业供应链优化是指以行业最优供应链为基准, 寻求本企业供应链与基准之间的差异, 并优化本企业供应链使差异减少, 并最终达到基准供应链的标准, 以提高企业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优化过程中, 可以通过局部协调、整体集成的方法, 也可以通过重构的方法实现企业供应链最优的目的。

3 网络优化在供应链选择和重构中的应用

3.1 基本假设

供应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为了使论述简化, 我们对供应链做一些假设, 以简化供应链体系, 使读者能比较清楚地了解网络优化的方法。

基本假设条件为:

(1) 供应网只有一个最初原材料供应商和一个最终消费者;

(2) 供应网包含三级供应商、一级制造商、两级经销商;

(3) 制造商为供应链核心企业;

(4) 行业供应网只提供单一产品;

(5) 每个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等均为最优, 即企业只成为一个节点, 不占费用、资源、时间等, 且最初原材料成本不计。

3.2 行业供应网

经过以上基本假设, 某行业供应网可描述为图1所示网络图, 此图可成为有向网络图 (箭头表示物流方向) 。图中节点为各个企业, E为最终消费者, 有向箭头为两相连点之间的交易费用、成本、时间等, 箭线上的数量为其成本、费用、时间等数值, 例如VAB1表示为A与B1之间的交易费用。图中未相连的点如C2、D2两点, 表示其中一点未达到另一点所在供应链的要求, 还必须努力才能成为其中一个企业, 或是企业的能力更强而不愿成为其中的一点。

3.3 优化步骤

3.3.1 确定行业最优供应链路径

如何确定行业最优供应链路径, 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通常可采用两种方法:

(1) 观察法, 即观察其行业内所有企业效益最佳的企业, 以此企业为核心寻求其上下游企业。此方法相对简单, 但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具有短期性。

(2) 量化法, 即动态规划法。

如图2所示, 选择v为综合成本作为唯一的目标, 即前后两间的距离。此网络分为6个阶段, 即k=6, 5, 4, 3, 2, 1。

根据动态规划原理可得:

以公式 (2) 求得最优路径为:A—B1—C2—D2—E1—F1—G

3.3.2 分析企业供应链并与行业最优供应链比较

假定本企业供应链为:A—B1—C1—D1—E1—F1—G, 与最优供应链A—B1—C2—D2—E1—F1—G相比较有A—B1及E1—F1—G相同, 所不同的是B1—C2—D2—E1段, 所以在进行企业供应链分析时暂时不考虑A—B1及E1—F1—G, 而只考虑不同点。

3.3.3 确定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找出了企业供应链与行业供应链的差异。那么是什么使两者存在着差异呢?我们必须作出细致的分析,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比较:

(1) 比较每个阶段的物流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方式、时间、费用等;

(2) 比较所有差异阶段的各项成本、费用、时间指标等;

通过比较确定差异, 为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提供依据。

3.3.4 优化企业供应链

优化企业供应链有两种基本方法:

(1) 局部协调, 假定是C1—D1段交易成本较大造成的, 我们通过C1、D1两企业之间进行协商, 可通过改变其二者之间的供应方式等以减少成本。

(2) 整体优化及重构, 仍以C1—D1段为例, 假如通过协商仍不能减少成本, 我们可考虑C1是否具有减少降级成本的能力, 是否具有核心优势。否则要考虑是否解除D1与C1之间的供应关系, 选择C2、C3企业之一作为核心企业D1的上游。假如选择C2为上游企业, 我们得到另一企业供应链A—B1—C2—D1—E1—F1—G与最优供应链指标基本相同, 达到优化的目的。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在对企业供应链进行选择和优化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行业最佳供应链。当然, 在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今天,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 行业最佳供应链也是变化的, 所以,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市场的每个环节, 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 使企业供应链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钱颂迪.运筹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195~202.

[2]张鸿庆.现代企业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187~193.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篇2

如果您需要在自己的网站建立社区,在规划和管理网络社区时,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给予特别注意。

(1)明确网络社区的定位和主题

根据社区的规模和参与者的成分,可将网络社区划分为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两种主要形式,每种社区通常又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若干版块,象我们熟知的网易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包含几十个版块的综合性社区,内容覆盖了生活、情感、文学、电脑、音乐、股票等等年轻人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25yt.com网上社区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及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而定位于网上商人社区,根据行业性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网站的商业价值来讲,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各有优势,前者通常可以吸引大量人气,首先取得网民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网络广告等形式取得收入,而专业性社区往往直接蕴涵者商机,例如一个关于汽车的社区,其会员中很可能有大量潜在购买者。

除了门户网站之外,其它专业网站或者企业网站,在创建社区时通常会定位于专业社区,那么,是不是生产什么产品的企业就建一个该产品的论坛,让消费者来发表关于某产品的意见?这样显然不行,因为社区成员之所以参与的基本原因是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并了解自己希望的信息,同时,网络社区又是一个休闲的场所,会员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2)确定社区的功能

一般来说,一个社区中最常用基本功能如下,可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决定:

论坛:也称为电子公告板(BBS),是虚拟网络社区必不可少的功能,大量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BBS完成的,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者回复信息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有些简易的社区甚至只有一个BBS系统。

聊天室:在线会员可以实时交流,对某写话题有共同兴趣的网友通常可以利用聊天室进行深入交流。

讨论组:如果一组成员需要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通过基于电子邮件的讨论组会觉得非常方便,而且有利于形成大社区中的专业小组。

免费邮件:为了避免不同邮件提供商电子邮件之间通信的时间差甚至相互屏蔽的现象,经常在同一社区的成员之间交流往往倾向于使用该社区提供的web mail。

即时信息:如果为在线成员提供类似于ICQ的即时信息交流工具,将为会员交流提供更大的方便,

留言系统:如果错过了与网友同时在线交流的时间,留言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回复通知:如果你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复,而又不能经常上网查看的话,就需要回复通知功能,将别人回复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中。

信息定制:社区可以提供管理者与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之间的多向交流,管理者可能有许多信息要向会员发布,应该允许会员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

(3)网络社区的管理

互联网上现有的许多网络社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的缺陷,我曾留意过一些商业网站的社区,参与者寥寥,一个主题下面每天只有几条信息,甚至几天才有一条信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网站访问量比较小,话题过于专业或类别过于详细等。所以,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成员来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社区在管理时,需要在下列方面充分考虑会员的需要:

利益共享:这是网络社区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会员从中不能分享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也许就不会对该社区关注。会员期望的利益包括切实的物质利益,也包括了解有价值的信息、与志趣相投者的交流、获得心理满足等多方面内容。

开放性:一个社区最活跃的是其核心成员,但仅有核心成员的参与是不够的,据估计80%以上的社区成员通常不发表任何言论,但总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进来,应该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氛围,无论新老会员,都可以自由参与。

潜在会员:由于互联网的社区很多,新用户在决定是否加入一个社区时,一般会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对于还没有注册为正式会员的用户,应该给予了解社区的机会。

会员忠诚:为会员提供附加价值增进对社区的忠诚度和依赖性,例如特别的折扣、不定期的奖励措施等,必要时可利用网下的沟通机会增强会员与社区的关系。

环境保护:不要让喧闹的广告出现在社区里,大量的广告会使会员觉得厌烦,也可以聘请主要成员参与社区管理,授权他们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帖子,或者其它非法言论、恶意中伤等信息。

(4)网络社区的推广

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不计其数,并非随便一个社区都会有大量用户主动参与,因此,网络社区建成发布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

网络社区的推广的推广方法实际上类似于新网站的推广方法,可以提交给搜索引擎的相关分类,在分类广告中发布信息,到其他相关社区发布新社区开张的消息,甚至可以利用网络广告、邮件列表等方式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3

【关键词】接入技术;宽带化;网络规划;协议检测;通信网

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和3G等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宽带入网的发展需求。时下,电信业的发展趋势也已经很明朗,网络融合水到渠成,建立以以太网为基础的宽带社区网,满足用户更多需求,以及拓展更多业务的接入技术被提上了研发的日程。近几年各种宽带的接入技术粉墨登场,比较先进的技术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光纤同轴混合网(HFC)、ATM无源网络(APON)以及交互式以太网。当然人们仍然在寻找一种已扩展、简单、高效率和经济的接入技术。

一、宽带网的概念

宽带指在某种特定且同一传输介质上,利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使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传输,速率要求高于56Kb/s。一般情况下,主干网的传输速率要求在2.5Gb/s以上、接入网速率满足不下于1Mb/s的网络才认为是宽带网。宽带IP城域网就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互联,利用电信网的易扩展性、易管理性为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接入各种宽带、窄带的用户,面向满足团体和个人的用户对各式各样的网络多媒体业务需求的综合性宽带网。接入网就是从用户的需求节点用户网络接口间各种传送和接入手段的总称。

宽带业务节点对应的是宽带接入网。宽带接入网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宽带本地交换机、用于分配业务的前端(HED)、提供宽带无连接数据业务的无连接服务器(CLS)、提供数字视频点播业务的业务节点和提供租用线的业务节点等,也可以只是以上的某几个。

二、通信网的技术分析

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要求网络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其中,网络交换层和网络的传输层已经达到数字化和宽带化的要求,但接入层因为投资巨大、接入手段落后单一、带快窄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等因素一直不能达到技术要求,显然已经成为制约通信网发展的技术难关。所以通信网络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接入网实现优化网络结构及设备接入层的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

按照功能通信网可以分为接入网、交互网、传送网三个部分,位于通信网络最底层的是接入网,也是通信网为客户提供各式服务的平台。它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位置是客户和本地交换机的连接设备,他可以给客户提供各式透明的业务。业务节点是指为客户提供实际的电信业务的实体。接入网的功能模型包括五个方面的功能:用户端口功能(IJPF)、核心功能(CF)、傳送功能(TF)、业务端口功能(SPF)和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

三、宽带接入技术探究

宽带接入技术日新月异,前面已经提到了几种常用的,下面将对这几种接入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对比,以此找到我们需要的接入技术。

1.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非对称数字环路英文缩写为ADSL,它依托现有的铜线网络,也就是我们通常用的普通的电话线,在一对双绞线传输650kbps~7.5Mbps的宽带,并且它的MODE一直与网络连接,不用总是进行网络拨号,是一种专线的连接方式。利用离散多音频技术(DMT)还可以进行语音通信。目前,通过对ADSL在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提高网络线路的检测能力、加长传输距离以及增强稳定性等,使ADSL有更强的控制功率的能力,逐渐形成了ADSL2以及ADSL+等接入技术。

2.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顾名思义就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而搭建的网络,也就是从用户到网络管理中心的通信系统都用光纤传输。光纤接入技术现今有如下几类:

①FTTx技术(FTTx,x=H for home,P for premises,C for curb and N for node or neighborhood),其中FTTH光纤到户,FTTP光纤到驻地,FTTC光纤到路边/小区,FTTN光纤到结点。

②有源点对点的以太网(P2P)。点对点接入技术就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现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送。目前,国内外市场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甚至1000Mbit/s,而且技术相对简单,安全性经过大量的实际检测也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国外已经广泛使用。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大量光纤的使用使成本急剧增加,以及大规模的铺设和节点的建设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另一种点对多的无源接入技术(PON),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但相对已有的铜资源还是很昂贵,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弊端,那就是它的加密技术,也就是安全性有待考验。

通信网的接入技术俨然成为建立大规模宽带网的技术瓶颈,随着国家物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的实际规划,一种高效、简单、经济而且安全的接入技术越来越重要。而且接入技术应经从有线方式向无线转变,笔者和大家一起期待这种新技术的问世,以及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顾淑珍,戴鑫等.宽带增值服务开发实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民,潘勇,徐荣.宽带城域网[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韦乐平.接入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4

输电网络规划分为静态规划和动态规划, 静态规划只关心某一负荷水平年的线路架设方案, 不考虑线路在何时进行架设的问题;动态规划在规划期内分为多个水平年, 需要考虑何时何地架设多少线路, 并且还要考虑到规划期内不同水平年之间的过渡问题, 这种规划一般用于输电系统的长期规划[1]。动态输电网络规划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看作多个静态规划问题的组合, 因为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 前一阶段架设的线路必定在后续阶段延续;2) 不同阶段内的投资需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效益。动态输电网络规划较静态规划问题复杂很多。

输电网络规划研究的对象是网络的结构, 各待选支路都需要作为独立的决策变量来考虑, 特别是动态规划问题还要考虑各支路在何时架设线路, 其解空间的维度和组合空间规模都十分巨大。并且需要在各个阶段都满足多个约束条件 (如线路的容量, 支路线路的上限等) , 具有离散、非线性、多峰、不可微[2]等复杂的数学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出现了:遗传算法[3,4]、进化算法[5]、粒子群算法[6]、蜜蜂算法[7]、鱼群算法[8]、食物链算法[9]、植物生长算法[10]等诸多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计算方法, 其不依赖于问题的具体领域[11], 对具有离散、不可微等复杂数学特征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求解。人工智能算法从解空间的全局进行随机有向搜索, 同时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 理论上能给出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自1975年Holland创立遗传算法以来, 遗传算法作为强有力且运用广泛的随机搜索和优化方法, 其可能是当今影响最为广泛的智能算法之一[12]。在求解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问题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间决策量, 针对此问题文[4, 10]采用了相应的编码方式, 但都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组合编码法。组合编码将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问题的动态特征隐含其中, 计算过程无需再单独考虑时间决策量, 使得动态规划问题能够类似静态问题一样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针对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问题, 采用了算术交叉、分段变异、减小罚系数等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以19节点系统对算法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较短的迭代次数内得到最优解。

1 遗传算法及其改进

遗传算法是从问题潜在解集的一个随机种群开始的, 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编码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每个染色体实际上是带有特征属性的一个解。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即多个基因的集合, 其编码 (基因型空间) 是某种基因的组合, 它决定了染色体所代表的解 (表现型空间) 。遗传算法需要实现从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 由于仿照基因编码的工作很复杂, 我们往往进行简化。随机生成若干个染色体构成初始种群, 之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生物学进化原理, 通过逐代演化产生越来越好的解。

遗传算法的基本组成部分由Michalewicz归纳[12]为:1) 问题的解的遗传表示, 即问题解的表现型空间如何通过合理的编码映射到染色体的基因型空间;2) 创建解的初始种群, 一般采用在基因型空间内按种群染色体数量随机生成;3) 构建评价染色体优劣的适应度函数, 一般针对最小化或者最大化问题进行相应的函数变换来构建;4) 由父代染色体遗传产生子代染色体的遗传算子, 一般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5) 遗传算法的参数设定, 由于遗传算法属于随机算法, 因此参数的选择一般只能采用试探的方法。

1.1 组合编码

如何将问题的解编码成为染色体是遗传算法使用中关键的一环。当染色体解码为相应的解时其基因型空间到表现型空间的映射性质存在1对1, 1对n, n对1三种情况。我们最希望的是1对1映射, 因为该映射能够保证在产生后代时不会存在无价值的操作[12]。染色体基因型空间的距离与表现型空间的距离要尽量一致, 若编码方法不合理, 一个在表现型空间相邻的解编码为染色体时在基因型空间距离却是最远时, 那么称为出现了Hamming悬崖[12], 此时会严重影响遗传算法的性能。

动态问题与静态问题的区别在于支路中线路的架设还包含有架设时间这个决策变量, 需要考虑各支路在哪个阶段架设多少线路。文献[4]中以每条线路架设的阶段作为变量, 并且采用二进制数编码。该编码方式存在比较严重的冗余问题。冗余的原因在于:1) 同一支路的各条线路之间并没有区别, 该编码方式却将其单独处理, 编码的结果会导致同一个表现型对应多个基因型;2) 阶段的数量用二进制表示时存在冗余, 例如有4个规划阶段, 那么表示1、2、3、4、5 (5表示在整个阶段都不建设) 这5个状态则需要3个二进制位, 而3位二进制可以表示8个状态, 因此出现了冗余的无效染色体。文献[10]采用了实数编码, 染色体的每一位代表一条线路, 对应位的数值表示架设的阶段。该编码方式虽然能避免产生无效的冗余染色体, 但是与文献[4]一样, 多个染色体会对应同一个架设方案, 也出现了基因型空间到表现型空间n对1的缺陷。

为了实现基因型空间到表现型空间1对1, 以及基因型空间中没有无效染色体的目的, 提出了组合编码法。由于每条支路所增设线路都有一定的上限, 且该上限一般较小, 因此每条支路在整个规划期内各个阶段的架设方案的组合数量较少。增设上限为2条线路的支路在4个阶段内的组合数量是15, 增设上限为3条线路的支路在4个阶段内的组合数量也不过是35, 从而可以通过枚举法将各个支路在给定阶段的规划方案的组合单独求出。编码过程中, 首先找出可架设线路的支路, 基因的每一位表示一条可增设线路的支路;然后按一定的组合规律计算出各支路在规划期内独立的组合方案, 对应位的值表示该支路的规划方案编号。以增设上限为2条线路的支路为例, 表1中枚举出该支路的15种组合方案, 那么对应的基因位的取值为[1, 15]内的整数。

这样的编码方式能够保证基因型到表现型的1对1映射, 表1中的编码结果也清晰表明表现型空间与基因型空间避免了Hamming悬崖的问题, 在基因型空间相邻的2个编码在表现型空间对应的2个解也是相邻的。该编码方式将多阶段的规划方案变成了各个支路在整个阶段的规划方案的组合问题, 架设时间的决策变量已经隐含在编码中不需要另做考虑。完成编码后, 将资金的时间效益考虑进来就可以采用类似于静态规划问题的方法进行求解。

1.2 适应度函数及惩罚系数的设定

动态输电网络规划问题的组合数量庞大, 为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 参照文献[3]中采用的指数变换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构造, 其中线路的容量约束采用式 (1) 所示的罚方法并入目标函数, 将其转化为无约束问题。

其中:C为线路在多个阶段的投资费用的贴现值, 计算方法在下文给出;Op为网络在各个规划阶段的过负荷量的总和, 其采用直流潮流模型进行潮流计算求出;Kpunish为网络出现过负荷的惩罚系数;Cav是种群中C*的平均值;β是一个给定的系数;M为遗传算法的进化的代数;U为适应度函数。

为了准确评估规划方案的优劣, 理论上惩罚系数应选择较大的值。但是最优解可能依赖某些过负荷的方案通过交叉变异得到, 有些接近最优解的次优解染色体可能在交叉变异过程中导致过负荷, 这些染色体携带了优良的基因信息, 为了保留这些染色体, 惩罚系数又不能选的过大, 否则很难得到最优解而收敛到那些有冗余线路的次优解。为了更好地收敛到最优解, 在迭代的初期选择适当小一点的罚系数, 随着迭代的进行再逐渐增加。为此在进化过程中, 将种群中不过负荷且投资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迭代结束的待选方案, 当进化过程中出现不过负荷且投资更小的方案时替换上一次的待选方案, 在进化结束时就能得到进化过程中出现过的最好的方案。

1.3 算术交叉

文中使用的组合式的实值 (整数) 编码方式, 其交叉有离散交叉, 算术交叉等方式。动态输电网络规划问题的编码每一位代表的是对应支路在整个规划期内的规划方案, 其每一位的状态数相对于2进制编码较多, 上述2条待选线路的支路在4个阶段的规划期内的规划方案有15种, 因此应采用算术交叉方式。常用的算术交叉方式为:λY+ (1-λ) Z。其中Y, Z表示2个染色体向量, λ为[-d, 1+d]上的随机数[12]。由于多阶段输电网络问题的染色体向量维度较多, 若对整个向量作一次性的交叉效果不佳, 本文对染色体的每一位进行均匀的算术杂交, 然后对其取整。 (d的取值一般为0~1, 本文取0.25) 。

举例如下:

解空间: ([1, 5];[1, 5];[1, 5];[1, 35];[1, 15];[1, 35])

染色体Y:5|1|3|9|13|20

染色体Z:3|1|2|20|9|16

子代1:3.24|1|2.68|8.78|12.60|15.08取整后为3|1|3|9|13|15

子代2:4.44|1|1.85|6.80|10.52|17.08取整后为4|1|2|7|11|17

1.4 分段变异

变异本身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往往通过变异能产生新的基因片段, 从而可能产生新的较优染色体。变异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输电网络规划中采取的变异方式是每次变异只随机选择2位或者1位进行变异。

在进化 (迭代) 的初期, 主要是进化那些投资费用大且过负荷也很严重的适应度很差的染色体。当某一基因位发生变异时, 表现为该支路在各阶段的组合方案发生变化, 此时网络的结构在该支路发生变化后可能会出现过负荷或者冗余等问题。若另外一条支路的方案也做相应调整, 这样就可能相互之间弥补。因此初期采取成对变异是合适的。随着进化的推进, 线路投资和过负荷达到较好的状况时, 如果继续进行成对变异则会对最优解的搜索带来不良影响, 可能难以得到最优解。一般来说, 次优解相对于最优解可能存在冗余线路, 因此在进化的末期适合采用1位变异来实现对某些冗余线路的规划方案进行改变以获得最优解。简而言之:在进化的初期采用成对变异, 进化的后期采用单独变异。

2 动态输电网络规划模型

以式 (4) 所示的规划期内投资费用的贴现值作为目标函数;并满足式 (5) 、式 (6) 线路容量约束, 式 (7) 支路可增设线路数量约束。

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式 (4) 中:lc为第l条支路增设1条线路的费用;nl, t为第l条支路在阶段t时线路数量;α为银行的年利率;C为规划方案对应的投资费用;T为各阶段的水平年;Ω为可增设线路的支路集合。式 (5) 中:lP, t为阶段t时支路l通过的有功功率;ln, y为第l条支路在y阶段增设的线路数量;ln0为支路l规划前的线路数;Plmax为支路l每条线路的容量。式 (6) 中:δli, t, δlj, t分别为支路l首端i和末端j在阶段t时的相角;lx为支路l每条线路的电抗。式 (7) 中:nl, t与式 (5) 中的ln, y相同;nl, max为支路i可增设线路的上限。

3 计算流程

步骤1原始数据读取、编码预处理:按1.1节的方法对各支路可架设线路数量在给定的规划阶段内分别枚举出架设方案得到基因型空间到表现型空间的编码表。

步骤2初始化种群:根据各支路的方案组合数量随机生成基因, 在满足网络结构连通性 (各阶段都要满足) 的约束下, 生成给定种群规模的染色体初始种群。

步骤3适应度计算:种群中每个染色体表示一个规划方案, 通过直流潮流计算, 分析各个染色体构成的网络在各个阶段的潮流, 从而计算出各支路在不同阶段的过负荷总量。然后计算各个染色体对应方案的投资费用, 利用适应度函数计算出种群中各个染色体的适应度值。将适应度值高的10%~15%染色体作为精英放入精英库。

步骤4轮盘赌选择:将种群各个染色体的适应度值形成生存概率表, 根据生存概率表构成轮盘, 通过多次轮盘赌, 选择出待交叉变异的染色体。

步骤5交叉变异:将选择出来的染色体按1.3节给出的方式进行交叉, 以一定的随机概率按1.4节给出的方式进行变异, 从而产生新的子代染色体, 子代中的糟粕染色体用精英库中的染色体代替。

步骤6收敛性判断:产生的子代代替父代进行迭代进化, 进化过程中保留无过负荷且投资费用最小的染色体作为待选的最优解。按一定的收敛条件判断终止迭代, 如设定一定的迭代次数上限。满足条件时输出迭代进化过程中最优的方案以及对应的投资费用。

4 算例分析

如图1所示为19节点测试系统[13], 其包含有4个规划阶段, 有12条支路共21条线路可以增设。对每条支路在规划期内各阶段的增设方案进行枚举, 图1所示支路2-3有3条线路可以增设, 在4个规划阶段内有35种规划方案, 该基因位对应解空间内的一个维度, 该维度的取值范围为[1, 35]之间的整数。该测试系统的解空间为: ([1, 35];[1, 5];[1, 15];[1, 35];[1, 35];[1, 5];[1, 35];[1, 5];[1, 5];[1, 5];[1, 5];[1, 5]) 。算法参数设定:种群规模为80;变异率为0.16;交叉系数d为0.25;惩罚系数初值设定为69, 并随进化代数T按69+30ln (T) 逐渐增加;精英比例为10%。按照上节给出的流程计算, 迭代进化次数的上限设定为120次。图2所示为经过92次迭代后搜索到最优解的投资费用进化图, 其投资总费用的贴现值为649.921 9万元, 该方案的基因型为:30|3|7|22|12|1|7|1|1|1|1|1, 解码后如表2所示。按上述参数重复进行20次测试, 结果如图3所示。有4次得到最优解649.921 9万元, 其余是与最优解非常接近的次优解, 投资费用的平均值为659.568 3万元。表明在较少的迭代进化次数下能够得到最优解或与最优解接近的次优解。

5 结论

本文采用组合编码法将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问题中需要考虑的时间决策变量包含进来, 从而解决了各个阶段之间复杂的协调耦合问题。该编码方式满足基因型到表现型的1对1映射, 以及基因型空间和表现型空间距离的一致性, 从而使得遗传算法求解过程中不会存在重复和无效的编码且不存在Hamming悬崖, 保证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针对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的具体问题采用了算术交叉、分段变异、减小罚系数等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算法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以1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针对动态输电网络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间决策量的问题, 提出了组合编码方式。组合编码方式将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中的时间决策量隐含在编码中, 从而使得多阶段的动态输电网络规划问题能够转换成静态规划问题进行求解。该编码方式满足表现型和基因型的1对1映射, 及表现型空间与基因型空间距离上的一致性, 从而保证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此外, 针对动态输电网络规划的特点, 对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变异方式、适应度函数、惩罚系数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进一步改善了遗传算法求解多阶段输电网络规划问题的性能。以19节点系统为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能够在较短的进化代数内得到问题的最优解。

网络规划和管理 篇5

近年来,校园网络的建设在中学掀起一股热潮,许多中学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机网并通过专线与Internet连通。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环境系统。应此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根据实践经验和,作者认为,在设计与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1.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相结合,论证和决策。根据这样的使用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校园网应具备以下三点应用目标:首先,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校园的基本功能。其次,校园网必须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再次,与Interent的联接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联接Interent可以使学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大大扩展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自由地发布消息。

2.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证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同时网络设计应结构合理,在通信网络、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另外网络应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着眼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用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工作急需的问题。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分以下5步:

(1)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软件、硬件及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存取控制和拓扑结构提供标准。因此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实现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各种网络的特点、性能、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考虑学校能够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局域网和其它资源情况,进行综合,确定符合自己需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扩充、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方案。

现有的网络技术主要有FDDI、千兆以太交换网、ATM等可供选择。,FDDI在100Mbps传输技术上最成熟,但其基于带宽共享的传输技术从本质上限制了大量多媒体通讯同时进行的可能性,且支持数字化语音、图像的新一代FDDI标准迟迟未能发展出来,FDDI正在被ATM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迅速取代。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千兆以太网是快速以太网的延续,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主干网技术,但由于千兆以太网所涉及的标准还没有全部确定,各厂家间的兼容性也有待测试,使其不能提供严格服务质量保证。在对传送视频应用等响应时间不可预测的网络中,千兆以太网将不是最佳选择。ATM技术的出现比千兆以太网早了三年多,而且目前的ATM网络市场相当繁荣,ATM能提供较高的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控制,具有适合于语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特点。考虑到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校教学中大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目前一种能满足网上大量多媒体信息传递的需要,比较先进和稳定的方案是采用ATM作主干,局域网和用户端仍采用以太交换网的方案。

(2)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

(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

选择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CERNet、Internet等国内、国际联网标准;其实要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PX、DECnet等常用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第三,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第四,应选择信誉高的网络产品公司的优质产品,其国内外有成功的使用经验,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组成校园网的硬件有以下四类: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络适配器,又称为网卡;四是连接线,学名“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或双绞线,还有不常用的光纤。

出于硬件上的专门考虑,有条件最好购置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因为服务器的硬盘存速度对网络的很大,所以专用的服务器就对数据存储、速度、可靠性都有考虑,诸如硬盘镜像、双工等容错技术一般都会得到应用。不过一般的小型校园网,采用PII级的微机,配备一个或数个的大容量硬盘和一个32位的网卡也可以满足要求。

网卡虽然有16位和32位之分,但一个网络无论用16 位或32位网卡,最好均用同一品牌,以保证良好的兼容性。一般而言,市场上兼容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对小型校园网的影响不明显。目前购买网卡应购买即插即用型网卡。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两种。同轴电缆又分为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干线(Back-bone)的建设。细同轴电缆使用BNC接口,主要用于计算机间的网络连接,但因接头易松,可靠性差,将会逐渐被双绞线取代。双绞线又分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又绞线(UTP或电话

线)。目前常用的UTP双绞线分五类和三类两种规格,一般小型局域网(10M)用三类。可靠性,速度要求高的大局域网(100M网)用五类,使用RJ-45接口。联网最好优先考虑采用双绞线连接各种设备,因其可靠性较好,价钱也便宜。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进行布线设计:第一,应符合国际开放式布线标准,并与学校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第二,应选择国际上可靠的PDS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第三,网络整体布线结构合理,有足够的冗余,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展,并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4)操作系统的选择,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 网络操作系统有较长,良好的网管功能,丰富的软件支持。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NT,它是32位多任务处理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占世界局域网主流的操作系统。对有服务器的局域网来说,新建网优先选用NT,“老”网改造采用Netware 4.10或5.0较为合适。在小型的对等网环境中,若只想共享文件和资源,要求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时,用WIN95/98很合适。

(5)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与技术和设备选型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系统集成商应有雄碍的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网络集成实际经验,有较多承揽大型网络工程的成功范例;在业界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地理位置尽量靠近,具有快速的响应和解决的能力;能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3、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依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提供学校Internet信息服务。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专业信息库,为专业教学和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学校具体专业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以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多媒体信息,在课堂上实现多媒体信息检索和课件运用;通过CAI课件调用,为教师备课、研究和学生自学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E-mail进行教学双方课后信息交流等。为实验和研究提供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有效手段,在网上建立中心,设立数据计算、CAD、模型设计等专用工作站、服务器,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快速传递,辅助科学研究。开辟网上学术交流渠道,推进学术和教学研究,利用BBS、Netnews设立学术讨论栏目,专业人员可在相应栏目中发表学术观点,报告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是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学校内的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学校部门职能来组织,应包括以下信息:

·办公信息:提供学校校史、规划以及校内新闻等。

·人事信息:提供全校职工的个人信息以及查询全校职工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

·服务信息:提供学校财务状况、工资发放等,这需要有相应权限才可以看到。·编辑部:发布校刊、校报的目录及各个部门稿件统计结果。

·图书信息:提供全校图书、书目、图书流向等。

·学生信息:提供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教务信息:提供全校的教学计划、教室分配、课程安排、试卷库管理等。·科研信息:提供学校的科研状况及查询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设备信息:提供全校的设备信息。

·各教研组信息:提供本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室安排、课程安排、教师安排、实验安排等。各部门提供并维护自己的信息,对他人的信息只能查询。

(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与CERNet、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发挥各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4、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求直接购买或自主开发或出资聘请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共同开发适合自身需求及特点的一些应用软件,如网络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PC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产品等。

5、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安全是任何计算机网络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校园网建设应把网络管理与安全放在突出地位。

(1)建立网络信息管理机构

成立网络信息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即网络信息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网络信息管理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宏观协调;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即网络信息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协调;网络管理员,即各办公室和教研组网络信息管理者,负责本单位局域网及其信息开发的协调。

(2)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使网络运行和开发应用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容包括四类: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汇报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培训制度等;信息标准和信息工作规范;网站开设、维护和用户上网规程等。

(3)正确实施网络信息管理

包括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计费管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管理。

(4)采取配套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包括防火墙设置、网络防杀病毒、数据加密和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等。

(5)人员培训

这包括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的培训,这对于以后正确地使用网络、管理好网络非常重要。

企业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的策略探讨 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内各个企业都相继进行了信息化的建设,以更好地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或者说是对管理进行改革,加强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动态性分析

(一) 企业的规模特性

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对MIS系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大型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其相应的信息量较大,数据同步困难,因此需要相对复杂的MIS系统结构;而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业务少,其相应的信息量较小,数据同步容易,因此需要相对简单的MIS系统结构。另一方面,MIS系统的软、硬件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当中,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和发展的动态性

MIS系统的结构设计以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依据,而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由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的,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进行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管理需求,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的形势,对自身的战略管理进行创新和改进,MIS系统也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或者进行规模扩张,会进行联合或者收购、吞并,这时MIS系统需要跟随企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三)MIS系统的自身多样特性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在各个过程中为满足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软件系统,或者进行不同的软件开发,MIS系统的自身多样特性为不同企业的各个管理阶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不同阶段以及相应的软件需求如表1-1所示。

二、推动核心业务的扩张策略

(一) 企业核心业务

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果,但是如果系统结构不够合理则会适得其反,浪费了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增加企业负担。因此,在进行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时,需要讲求重点,有层次的划分系统结构,这就要求要最大限度的考虑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其发展特点。企业的核心业务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MIS系统的调整要保证与其一致。

在进行企业核心业务的比较时,可以从企业类型的三个方面入手:市场导向、技术导向、知识导向。市场导向的企业是由市场驱动的,也就是在市场确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组织,这类企业通常具有高度的市场感应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其核心业务就是对市场信息进行追踪、吸引固定的顾客群、建立合理的市场感应机制;技术导向的企业是由技术驱动的致力于对技术的推进和改善,这类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顾客消费需求,其核心业务是对技术的开发、引进、改善和创新;知识导向的企业是由知识驱动的,利用无形的知识资本创造实际的利润资本,这类企业通常具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储备,其核心业务是对知识的经营、储备和创新。

(二)核心业务的扩张流程

推动核心业务的扩张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根据市场环境,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企业的类型与规模、企业的核心业务、当前企业需求的强度以及企业现有的基础条件的分析;其次是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需求进行动态规划,包括管理创新战略的规划和管理信息化的阶段分析;最后,在确定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方法的选择,进行MIS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三)风险规避

在进行基于企业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的规划过程中,会涉及到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企业各个系统的运行,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某一系统的作用或者忽略了各个系统的整体相关性,很容易造成负面效果,引起企业的运营风险。

对于风险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动机风险、变革风险和投资风险。动机风险是指企业的初始动机对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效果和企业运营的影响,错误的规划动机可能会破坏企业形象,引发企业管理的混乱;变革风险主要是指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影响,信息管理技术的变化引发管理系统的变动时,极易引起经营理念的变化,在进行变革时,要注意变革风险的规避;投资风险是针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投资收益而言的,但是这种收益是间接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不能对这种风险做科学的评估,很容易错过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管理信息化动态规划时,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展开,要注意围绕核心业务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用长远眼光,结合短期和长期效益,做到有效的风险规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7

1背景与问题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 现已成为全球范围主要的、不断增长的卫生和健康问题[2]。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越来越趋于低龄化[3,4]。2010年慢性病监测显示, 我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5%, 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管理率和控制率较低,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一直较为薄弱, 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步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的投入, 统一设计了规范的纸质健康档案, 但纸质档案的利用率很低, 无法实现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为了探索高血压动态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和控制率, 降低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卫XI项目的支持下, 我区对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采用网络信息化管理, 取得了一些成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2主要做法

2.1建立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

2.1.1开发软件, 配置设备, 初步建立区、镇和村三级网络管理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探索慢性病动态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由泰州市统一研发了《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系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要求, 涉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系统、儿童妇女管理、慢性病诊断系统、超级管理、浏览人群服务信息及统计报表等内容, 区卫生局为所有村卫生室统一配备了电脑, 安装了宽带和打印机, 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保证, 初步建立起区、镇和村三级网络管理信息平台。

2.1.2开展培训, 熟练操作, 全面启动全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工程。为全面启动全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工程, 区卫生局多次组织全区各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慢性病防治人员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上机操作培训。内容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 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和制作报表等, 为推进全区以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现场督导, 严格核查, 扎实推进全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步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突破口, 全面启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 为保证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区卫生局多次组织区疾控中心业务人员深入各镇指导建档工作, 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并对档案进行核查, 坚决杜绝档案弄虚作假现象。

2.2通过健康档案网络信息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

2.2.1开展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基线调查。2010年我区作为江苏省慢性病监测项目县开展慢性病现场监测调查,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我区4个镇12个村作为监测点, 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常住居民, 监测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 (包括空腹血糖、血脂和肌酐) 。调查结果显示, 我区18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调查时吸烟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为26.0%, 其中男性为53.3%, 女性为2.5%;饮酒率 (过去12个月内有饮酒行为者占总人群的比例) 为36.4%, 其中男性为57.7%, 女性为14.5%;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11.5 g, 其中72.6%的家庭超过6 g, 27.5%的家庭超过12 g, 18.1%的家庭超过15g;每日烹调用油摄入量49.1 g, 其中83.4%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 35.2%的家庭超过50 g;从不锻炼的比例为83.8%, 女性 (86.2%) 高于男性 (81.4%) ;居民超重率为27.9%, 肥胖率为5.1%, 高胆固醇 (TC) 血症患病率为3.3%, 高血压患病率达24.5%, 男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2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责任制。区卫生局印发《姜堰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 》, 明确工作职责,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的日常考核, 定期督查, 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为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3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全面掌握人群健康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根据高血压管理规范要求,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突破口, 在将居民的相关健康信息录入后, 能自动生成慢性病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病人。

2.2.4开展慢性病网络报告, 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按照《泰州市慢性非传染病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 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通过HIS系统每周将门诊、住院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病例信息导入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报告信息系统。尚未建立HIS的医疗机构, 对于首次确诊为慢性病的病例, 由门诊或住院医生填写《泰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卡》、《泰州市肿瘤病例报告卡》 (简称“报告卡”) , 医院防保科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报告卡, 统一录入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报告信息系统。

2.3通过健康档案网络信息, 强化高血压规范化动态管理

2.3.1加强高血压网络化动态管理的督导和考核。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利用就诊与入户相结合的方法, 将每次随访、健康教育与干预等相关内容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区疾控中心慢性病科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及时查看随访干预工作情况。为了确保网上资料的准确性, 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 分别制定了《居民健康档案核查表》、《老年人健康体检记录核查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核查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核查表》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核查表》等调查问卷, 对服务进行质量控制, 核实工作的真实性和规范性。通过电话随访或走访高血压患者, 每月进行督查, 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有无随访, 是否进行了健康宣教, 随访的服务质量, 本人是否规律服药等。如果抽查到的内容与随访记录不符, 马上联系乡村医生询问随访工作情况, 以保证随访工作真实、准确。

2.3.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高血压动态管理技能。通过网络及时上传高血压防治的相关健康知识, 为乡村医生提供学习平台, 提高乡村医生的管理技能, 更好地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服务。由卫生院定期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 为农村居民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 并给予个别咨询指导, 形成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在对高血压患者随访时, 发放入户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 在诊疗中反复强化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视程度, 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信息平台上, 开放个人用户端口, 高血压病人只要通过注册, 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查询自己的相关记录和随访情况, 了解自己的病情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可通过网络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 广泛开展高血压知识宣传。由区卫生局主办、区疾控中心承办, 与广电局长期合作, 开播电视栏目《每周健康播报》和《每日健康提示》, 广泛宣传以高血压为主的慢性病防治知识, 将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传播给每一个家庭。

3主要成效

3年多来, 通过及时与开发公司联系, 定期派人进行系统维护, 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有效。网络信息的便捷和有效为高血压患者及时发现和动态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智能提醒, 及时掌握高血压病人的动态管理情况

慢性病随访提示和高危人群提醒, 使社区责任医生工作从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 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管理情况, 如乡村医生超过1天没有录入随访高血压患者信息, 区疾控中心会通过电话通知卫生院相关人员, 指出存在的问题, 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从而实现高血压患者连续、及时和不间断的动态管理。

3.2实时统计, 自动上报, 方便绩效考评

数据实时汇总, 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业务分析报告、报表, 自动进行基层单位医生工作量统计, 便于基层单位规范化管理。实现对居民健康信息和高血压管理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 方便对基层单位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评。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实现了高血压服务数量、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信息化考核, 简化了考核程序, 降低了考核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考核人员能够更好地对高血压档案质量和真实性进行核查, 有力地推动了居民健康档案和高血压动态管理工作。

3.3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 高血压发现和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

3.3.1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由2009年的32.1%上升到2011年的85.18%, 到2013年已达99.45%, 见表1。

3.3.2全面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发现率和管理率。由表2可见, 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和规范化管理率从2010年的66.27%和60.00%上升到2013年的92.05%和89.74%, 极大地提高了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和规范化管理率。

4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镇村两级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少, 业务素质低, 乡村医生老龄化现象极其严重, 多年来又无新人补充, 出现了人才断层, 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 承担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有一定的困难。 (2) 由于受到条件限制, 目前上级医疗机构联网共享尚未实现, 患者就诊信息更新主要依靠卫生室, 一次性录入的健康信息只能反映当时居民的健康状况, 患者在其他医院的就诊信息要通过随访才能获得, 卫生室的工作量较大。系统中有些基本公共卫生报表数据尚无汇总分析模块, 系统利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下阶段打算

(1) 强化镇村公共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同时, 建议省级相关部门能够针对乡村医生队伍现状, 制定出台乡村医生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政策措施, 充实乡村医生队伍, 进一步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管理的能力。 (2) 借助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诊疗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信息共享[5]。同时, 进一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各种统计运算功能, 简化考核程序, 提高考核效率, 更好地为绩效考核工作服务。 (3) 加强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指导,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 利用高血压动态管理带动相关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

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提高高血压动态管理水平。方法 与软件开发公司共同研究公共卫生软件, 建立“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利用信息平台, 加强高血压动态管理, 从而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结果 利用网络信息, 促进高血压管理动态智能化, 实现了高血压服务数量、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信息化考核, 简化了考核程序, 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利用网络信息, 促进高血压管理动态智能化,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高血压,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高国翠, 何华国.文县碧口镇村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 (9) :80-84.

[2]容杰英, 钟波涛, 肖秀英, 等.珠海市广昌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 (3) :相关73-76.

[3]谷席娟.聊城大学新生高血压病检出情况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王2009, 36 (18) :3415-3417.

[4]新嫣, .西安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黄201115 (6) :506-507.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8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浙农商院”) 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等先进技术, 并基于毕业综合实践网络管理平台, 加强了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 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顶岗实习质量。

一、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重要阶段。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可以丰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在真正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锻炼、提高自我。结合顶岗实习特点, 我院在传统顶岗实习管理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第一, 学生人数较多, 区域分布较为分散, 学院很难准确了解实习状况;第二, 学生实习岗位变动频繁, 联络不畅通, 过程管理难度较大;第三, 传统的管理更多停留在对实习生的静态管理上, 无法及时获得指导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仍出现管理不到位、放任自流等问题;第四, 实习过程的资料收集、归档较为散乱, 未建立配套的统计分析平台。针对以上困境, 采用信息化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管理将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动态管理的有效途径。

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两大部分, 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管理平台, 主要致力于对顶岗实习过程的全面性、深入性、有效性管理和监控, 方便收集、分析、统计和归档信息, 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价顶岗实习参与者。

二、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的设计和作用

根据浙农商院毕业综合实践管理规定, 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主要模块分为系统设置、学校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中期顶岗、岗位招聘、数据统计、文档管理、短信平台等九大模块。顶岗实习模块下设实习单位、签约单位、实习周记、提问与作业、交流记录、学生计分、实习报告、过程检查八大子模块, 全方位地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动态管理。以下是根据角色管理模块对顶岗实习网络平台设计和作用进行的介绍。

(一) 公共模块

公共模块主要是用来发布学院通知和岗位招聘信息, 同时提供短信平台、使用帮助、文档管理等功能, 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在文档管理中又分为通知管理、发送文件、接收文件等, 在发布信息时, 可以根据不同权限对应不同的接收者发布相关通知和信息, 并且平台还特意设计了不同角色进入平台中必须浏览相关通知的功能, 否则不给予操作, 如学院超级管理员面向系部、学生、指导教师发布信息, 系管理员面向所在系的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发布信息, 避免了信息的交叉。

(二) 实习生模块

浙农商院顶岗实习采用“实习手册+网络平台”的形式, 实习期间主要以网络平台为主。学生在确定实习单位开始实习前, 要求学生进入平台提交顶岗实习相关信息, 以便掌握学生实习单位、住宿、联系方式等。系统根据实习单位所在地区等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统计, 学生每周按照要求撰写实习周记, 将自己的实习工作情况和想法进行总结。另外, 在提问与作业子模块中开发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线交流平台, 使指导教师能及时掌握辅导实习生的实习动态。

(三) 指导教师模块

由于实习指导教师较为缺乏, 浙农商院实习指导教师包括行政教师、专任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指导教师可以查询所指导学生的基本信息, 每周评改学生实习周记, 根据学生周记情况给予计分, 并且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 为学生解答相关实习问题。模块中还特设提醒栏, 当学生未登录过系统或教师未与学生进行过任何互动时会自动发出提醒。

(四) 学院管理员模块

学院管理员由学院职能部门教师担任, 其模块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基本信息的导入, 教师账号及权限管理, 信息发布及日常管理等功能。管理员通过平台, 可以掌握全院顶岗实习、专业对口、单位变化统计、班级统计、教师统计、学生统计、学习地区统计等情况, 以便定期在教学例会上将相关数据反馈至各系, 督促做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三、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施效果

浙农商院于2012年首次面向财会金融系2012届会计专业两个班的实习生试运行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 并于2013年面向2014届高职毕业生正式运行。从使用情况看, 与传统的顶岗实习管理相比, 平台大大地提高了对顶岗实习的指导、监控和管理。教务处、各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 教师能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反映良好, 平台操作与使用已趋于稳定。

(一) 整体应用情况

浙农商院2011级11个专业, 高职生共25个班级1010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 指导教师方面, 共105位教师参与学院2011级高职生顶岗实习指导。截至2014年3月3日, 除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外, 共注册顶岗实习单位941家, 2011级高职生通过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提交实习周记19572篇, 师生交流20380次,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撰写实习周记, 指导教师能够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二) 师生交流与联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实习生初次登陆平台被要求完善个人信息, 填写联系方式、电话号码、QQ、E-mail信息, 教师除了可以通过电话、腾讯QQ、电子邮件联系学生之外, 该网络平台给师生提供了系统交流与提问模块, 学生可以向指导教师咨询相关实习岗位的工作难题等, 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提问给予详细解答, 甚至可以将学校相关安排告知学生, 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资源, 师生交流与联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 实现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动态管理

根据浙农商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暂行办法》,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基本都能完成自己对学生的指导职责。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如实记录了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的全部过程, 能够显示指导学生次数、批阅周记数、登陆平台次数等, 这些数量指标也成为考核实习指导教师的一部分, 通过平台学生在顶岗实习每个阶段的实习情况能够完整地、具体地显示出来, 教学管理部门、各系、指导教师、班主任等能够及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各个阶段的情况, 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及时解决, 如实习单位的频繁换动、实习安全、生活状况等。

(四) 解决了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 提高了管理效率

由于指导教师除了担任实习指导工作外, 在学校仍然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难以真正地到实习单位走访, 平台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加强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确保了顶岗实习质量, 提高了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毕业综合实践网络平台, 是一种全新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它突破改变了传统顶岗实习的管理方式, 解决了高职生顶岗实习区域分布分散、指导方式有限以及难以实施统一管理等的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江勇.基于过程管理理论的顶岗实习动态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6) .

[2]施皓.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世纪桥, 2011 (5) .

规划审批档案及其动态管理研究 篇9

1 规划审批档案的概况

规划审批档案的流程如下。第一,由计划部门规划前期工作计划,相关部门可对其安排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第二,确定规划选址意见书,界定建设用地范围和控制线,指出规划设计的基本条件;第三,量定和测绘实际的地界线和控制点;第四,规划部门组织审批公示,下发许可证书,审查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上述环节中涉及的各种文件资料,都应被囊括到规划审批档案体系中去。由此可见,规划审批档案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对于建筑工程竣工档案来讲,其涉及到数量并不是很多,资料类型也相对单一;第二,规划审批档案的信息需求者是规划局,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规划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第三,规划审批档案强调的是各种手续的办理情况,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法律规定即可。简单来讲,规划审批档案的收集需要梳理法制意识,形成健全的文件归档机制,并实现与各个部门职员的权责挂钩,实现其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这不仅关系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涉及到规划审批流程的合法化和标准化。

2 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策略

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具体来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制度不断健全,但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生命周期属性不断变化,位置和界限也会出现变动,产权也存在多主体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原有的规划审批资料进行动态化调整,以保证其与实际情况相互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动态化管理是当前审批档案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不得不采取的方式方法。由此可知,审批档案内容与记录规划审批业务之间具有吻合性,档案内容可根据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实现调整,以保证管理方式符合管理内容的需求,从而实现动态化展现档案管理的现状,提供即时的档案信息服务。为此,我们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形成高效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从当前档案管理的运行模式来看,审批档案的管理主体是行政主管部门,档案保管和信息服务是由城建档案馆来执行的。这种分散化的管理模式,使档案部门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且在此过程中档案管理监督工作很有可能失效,难以保证档案的质量。为此,应积极构建高效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档案移交、档案归类和档案权限等内容,使档案管理运行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2 规避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复现象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档案管理失当造成档案信息重复的情况,这是档案管理数据采集工作的重复导致的,不仅造成档案管理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档案管理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应高度重视信息录入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日常工作,争取以最小的误差实现相关信息的录入,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3 高度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利用

实现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效能,积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去,是当前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为此,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高度重视规划审批档案数字系统的建立,将原本的规划审批档案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去,实现手工信息向电子信息的转变;其二,高度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规划审批档案管理人员懂得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去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

2.4 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激励机制

要将动态化管理理论运用到规划审批档案中去,还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激励机制。简单来讲就是实现规划审批档案动态管理效能的考核,实现其与个人绩效和薪酬管理之间的融合,以最大化激发各个员工参与实际管理的积极性。随着规划审批档案动态化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员融入其中,使动态管理效能得以最大化发挥。

2.5 优化实体档案立卷方式

规划审批档案中的许多文件原件是孤本,频繁的撤并卷方式对档案实体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改革立卷方式,尽量减少对实体档案的频繁“撤并”是当前深化规划审批档案内容信息动态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按审批阶段立卷是较为理想的立卷方式。各地规划审批的具体流程有所不同,但审批阶段基本相同,项目的审批都要经过意见书阶段和设计方案审查阶段以及建设用地许可证阶段和建设工程许可证阶段等。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可打破原有的项目界限。按不同阶段管理形成的档案,每一阶段的所有变更内容基本不与原案卷进行撤并操作,而是按形成顺序流水排列。项目档案各阶段信息及各阶段变更信息的关联,完全依赖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在系统中自动完成。

3 结语

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规划审批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是城市化建设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高度重视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积极以动态化的视角审视规划审批档案管理工作,以实现规划审批档案与动态管理模式间的融合,不断提升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规划审批档案是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记录,包括众多文件和资料,是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的依据。本文倡导以动态化规划审批档案管理的方式实现,对规划审批档案的形成、特点及重要性进行探析,并指出规划审批档案动态管理策略。

动态网络规划与管理 篇10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管理;程序

1、网络计划技术的常用方法

网络计划有很多种,主要有关键线路法(CPM)一计划中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按既定的逻辑关系全部完成,且对每项工作根据规范和估定一个持续时间的网络计划技术:为了工程应用方便,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网络计划中加注时间坐标表示工作时间的网络计划,称为时标网络计划。再根据实际前锋线分析计划值和实际值相比较确定工程是超前还是滞后。网络计划方法既可以用来编制计划,也是进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依据。它在工程投标活动、施工过程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动态网络计划产生的条件及程序

2.1动态网络计划产生的条件 动态网络计划是在编制好的网络计划的基础之上进行动态管理,按拟定的周期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将目标值和实际值进行纠偏,实现动态网络控制。要想实现动态网络计划首先具备编制网络计划的软件和对外展示的平台。市场上项目计划管理软件很多容易购买,可以选择同望的项目软件、同洲项目管理软件或者其他软件;建立”动态管理平台”作为整个项目的工作交流平台(网站)。是为计划管理提供了资源共享、审核、检查的必要技术条件。

2.2动态网络计划编制的程序 计划管理的简单流程是,首先利用工程管理软件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编制网络计划,可以形成单代号、双代号和时标网络计划:然后.建立以周为更新周期的excel表格与软件的时间节点对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导出功能,建立起关联程序:再由专职计划工程师上传空表,监理单位下载填报,总监办审核的工作流程: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分析工程的进展情况,对滞后工序进行四方会审制调整网络计划的基本流程,达到动态控制的目标。

3、加强施工管理中应用动态网络计划技术的建议

3.1建立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并落实到位 动态网络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到工程的各个方面。只有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种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要通过规范的管理体系来确立明确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并且对管理内容做到严格地控制与管理。首先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动态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频繁的设计更变更。其次,要通过动态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工程进度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与管理,避免过长的拖延工期带来成本的增加或者工期过快给质量带来隐患。此外,还要通过动态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进行全程的管理与监控,使得工程拨款能够及时跟得上工程进度,不至于拖延工程施工的进行,对工程拨款进行了合理的控制,有效防止工程款项的浪费,达到工程款项使用的最优化。

3.2企业应加强对动态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视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动态网络计划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能够投入一定的精力到工程项目中,做好进度计划,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信息管理和协调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做好,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到网络计划的实施。把动态网络技术提升到一个全面管理的高度,充分发挥网路计划管理的作用,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对此计划足够重视,能够拨入一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同时,对于所有参入的员工,也要重视动态网络计划的实施,认真配合相关领导的工作,积极探索,为科学制定管理计划作出自己的贡献,并且将此动态网络计划应用到工程项目中。

3.3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个企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企业的整理管理水平,在众多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管理水平的层次不齐,对相同项目的投入和收益也会相差较大。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编写相应的培训教材,采用动态网络技术进行相应的培训,让所有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掌握相应管理要求,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3.4加强交流和沟通 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和施工人员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施工现场出现的难题,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制定全面的管理方案,使得动态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在施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工程实例

某省级公路全长53.253公里,总投资为13.58亿元。工期紧、任务重;参建单位多,管理层次复杂:管理经验缺乏、队伍年轻是建管单位面临主要困难。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一建立“动态管理平台”作为整个项目的工作交流平台。这为计划管理提供了资源共享、审核、检查的必要技术条件。确定以周为时间周期实现数据的更新,规定严格的上报时限。实现后台上报和前台展示。设计滚动式的周报表,统计多达40多项信息内容,用EXECL根据工程需要显示。利用双代号网络图中实际前锋线和信息跟踪表的数据显示,分析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差,准确统计具体某道工序是超前还是滞后。根据分析结果,由总监办组织召开四方会审计划调整会,包括业主、总监办、驻地办和施工单位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关键工序进行滞后原因的分析和优化。重新确定时间节点,编制网络计划。实现动态管理和控制。

5、结论

计划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统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只有认真制定、实施和调整并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才能组织有节奏、均衡的施工,才能保证施工管理高速、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任务。目前,网络图计划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目管理中,但将网络计划施行动态管理并上传工作平臺,实现资源共享、图与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并不广为人知。

参考文献

[1]李亚东.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

[2]王丽.浅析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03).

[3]朱平.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上一篇:电镀效率下一篇:怎样探究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