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

2024-08-05

地下建筑工程(精选十篇)

地下建筑工程 篇1

我国的沿海城市、沿着大江大河分布的城市,往往处在I级 ~ Ⅱ级冲、洪积阶地的地貌单元上,其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含水量高、强度低,且发育有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浅,补给丰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工程规模向大面积、大深度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地下工程建设,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水文工程地质问题。事实上,我国已经先后发生了数起由于基坑渗透破坏引起的重大事故。因此,地下水控制逐渐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之一[1,2]。

地下工程的修建,一般都布设有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这些人为的外来物插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不仅在岩土开挖的施工期、而且在施工后的运营期,都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基坑降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 在地下工程运营期间因地下水位受阻、水位上升而造成原基础的抗浮力不足等等问题。这些影响可能是有隐形的、长期的、深远的。可以预计,随着地下工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而日益彰显出来。

目前,人们普遍重视基坑开挖时的地下水的控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问题,而对因地下工程对地下水流动的阻碍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短视的,片面地追求施工期的经济效益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下文从地下水环境变化角度出发,分析因大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道路、地铁等地下工程建设而阻断地下水流的危害的表现形式,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危害实例,以便唤起广大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避免工程事故和后工程问题。

1地下水流动阻碍的危害表现形式

图1 ( 照片) 为在长江I级阶地上修建的大型地下商业城基坑施工现场。基坑地下长1067m,宽23 ~ 39m,呈长条状,开挖面积达3. 3万。采用钻孔灌注桩 + 钢管支撑; 非落底式的竖向隔水帷幕( 深12. 5 ~ 14m) 加深井 ( 115眼,井深25 ~ 30m)降水的综合地下水控制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本方案有效地处置了强、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问题,既确保了基坑的顺利开挖,也有效地保护了基坑的周边环境,是富水承压水地层中深大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控制的一个成功案例[2]。

但是,如果含水层采用如图2所示的全隔断式的止水帷幕,则会阻断地下水的流动,改变自然的地下水补给、泾流和排泄条件。表1为日本因修建地铁或地下公路而造成地下水位变化的2个实例。京都地铁鸟丸线,地下止水帷幕建成后,上游侧地下水位上升约3m,而下游侧下降约5m左右。若采用通水管把上下游止水帷幕墙联通,则上游侧地下水位上升约为0 ~ 1. 5m,而下游侧下降约为0 ~2m。与全隔断式的止水帷幕的工况相比较,采取通水措施后的地下水位变幅要小得多。

注: ( ) 内数据为采取地下水保护措施—设置通水管,联通上下游止水帷幕后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

人为地阻断地下水的流动,改变了自然的地下水泾流和排泄条件,就可能会产生如图2、表2所示的一系列的危害[3,4]。在上游侧,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可能导致: ( 1) 地基湿地化,树根腐烂; ( 2) 既有地下结构渗水、漏水; ( 3) 既有地下结构浮力增大,基础抗浮力不足; ( 4) 震动液化等。而在下游侧,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可能导致: ( 1) 地面沉降; ( 2) 水井取水困难,泉水枯竭、流量减少;( 3) 河流、湖泊水位下降;( 4) 因水位下降而产生的生态改变等。

地下水的升降除受地下工程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的地下水利用及其法规、条例的实施状况。

图3给出了东京东部6个区的承压含水层水位的历年变化情况。江东区和墨田区从1964年,其他几个区从1970年前后开始地下水位上升,目前仍处在上升态势。地下水位上升了34 ~ 49m,现距地表以下1. 5 ~ 8. 2m。相应地,在1974年左右之前,东京出现大范围的地面沉降问题,之后则出现地面的缓慢回弹隆起。地下水位的变化是与对地面沉降问题的认识,实施严格的地下水利用条例密不可分的。

2地下水流动阻碍的危害实例

地下水流动受阻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和上升。人们普遍对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开裂等现象和危害认识得比较充分,在设计和施工时对地下水的下降也控制得相对较好。而事实上,地下水位上升也同样可以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地下设施抗浮力不足而上浮、基底损伤、隧道漏水、电缆漏电等事故。日本东京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工程系统,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下文择3例介绍之。

2. 1地下水位上升导致挡墙隆起开裂

图4 ( 照片) 为日本东京JR武藏野线新小平车站因地下水上升而造成挡墙的上升开裂的情况。新小平车站为 半地下式 车站,完工于1976年。1991年11月,因暴雨和地下水泾流问题,导致了地下水位上升了6m ( 相对雨季)~ 9m ( 相对旱季) ,致使U型挡墙隆起最大达1. 3m,挡墙顶部伸缩缝张开达70cm ( 图4) 。其结果,大量的泥水涌入、淹没车站,铁路停运达2个月之久。

2. 2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结构物抗浮力不足

地下水位上升可造成地下设施抗浮力不足而上浮、基底损伤、隧道漏水、电缆漏电等事故。

图5为日本东北新干线上野地下车站针对地下水上升而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该地下车站共4层,深度30m,最大宽度48m,长度840m。基础底面坐落在东京砂砾石层和江户川砂层之上,车站建设的当时,地下水位为GL - 38m。随着加强地下水的管理,1987年新干线开通时,地下水位已急剧上升到了GL - 18m。1994年上升至GL - 14m。为针对地下水位上升、基础抗浮力的不足,在站台与基础之间设置了3. 7万吨的铁块。可是,地下水位还在不断上升,2002年达到了GL - 12m左右。为此,实施了二期工程,在底板上设置了永久性锚杆。设计的二期工程措施考虑的地下水位为GL - 7. 5m。永久性锚杆施工时,必须考虑高承压水条件下的止水问题。否则一旦漏水,后果不堪设想。为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还专门研发出了世界首创的具有止水性能的永久性锚杆系统。

目前,根据东京都的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假定的最终地下水水位为GL - 5,0m,制定了视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而实施阶段性的补救工程措施方案。

可见,该地下车站的地下水位从建设期的GL- 38m变化到目前的GL - 12m,水头差达26m,期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之,地下工程为抗浮力不足而采取的工程应对措施则是长期的、艰巨的,工程费用也是巨大的。

2. 3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结构物漏水

地下水位上升可导致地下结构物渗水、漏水,并影响其结构寿命。

图6为总武快速线总武隧道因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的漏水图示。总武隧道建于1965 ~ 1972年,为一并行单线洞室。由于施工期的地下水位在隧道下方,所以没有实施二次衬砌。铁路运营后,随着地下水开采限制条例的实行,地下水位恢复超过了隧道的拱顶。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隧道漏水、轨道腐蚀、钢筋锈蚀等问题。为此,采取了灌浆止水,设置集水桶等临时性措施以及二次衬砌的永久性措施。

由上可见,线性地下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建设期的地下水位及地下水位升降对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工程运营期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化的问题。运营期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工程的潜在影响更长久,由此产生的直接危害更巨大,间接影响更深远,相应的应急措施或永久措施不仅施工更加困难,工程风险、工程费用也是巨大的。日本的地下工程建设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重视,特别是一些目前建设期地下水位深而将来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地区的地下工程,尤应引起重视。

3结语

线性地下工程,如地下公路、铁路、地铁、大型地下商场的建设,因为施工作业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而施作的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人为地造成了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升降,阻碍了地下水的流动,其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却忽视了地下水位上升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鉴于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安全,日本专门立法必须开展建设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估,在工程建设中特别重视对地下水的控制[8]。在施工期间,就必须考虑采用地下水回灌、通水管联通、通水SMW等综合的地下水流动保护技术,以确保地下水位不产生大的变化。我国也应重视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问题,开发新的止水帷幕技术,以减小地下工程止水帷幕隔断地下水的影响,降低因地下水位变动而造成的运营风险,注重长期的地下水位预测及其工程预防。

参考文献

[1]范士凯,杨育文.长江一级阶地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和实践[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增1),64~68.Fan Shikai,Yang Yuwen.Groundwater control and practice of deep foundation pits in 1st terrace along Yangtze River[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0,32(Sul.),64~68.(in Chinese)

[2]马郧,徐光黎,刘佑祥.长江I级阶地某深基坑地下水控制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5),144~149.Ma Yun,Xu Guangli,Liu Youxiang.Groundwater controlling of deep foundation pit on the first terrace of Yangtze River[J].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2,19(5),144~149.(in Chinese)

[3]西垣誠.地下水流動保全工法の現状[C].第三回文化財検討委員会資料,2002.NISHIOGA Makoto.State-of-art of preservation methods on groundwater flow[C].3th Culture Heritage Study Committee,2002.(in Japanese)

[4]大東憲二,植下協,市川悦男.堀割構造物周辺の地下水流動状態保全に関する研究[J].土木学会論文集No.535/Ⅲ-34,1996:13~21.DAITO Kenji,UESHITA Kano,ICHIKAWA Etsuo.Study on preserv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around excavated linear facilities[J].Journal of Japan Society Civil Engineering,No.535/Ⅲ-34,1996:13~21.(in Japanese)

[5]日下拓也,Sokkheang SRENG,渦岡良介,伊藤民夫,望月秋利.地下水位回復に伴う地盤隆起に関する遠心模型実験とその数値シミュレーション[J].地盤工学ジャーナル,2011,6(3):439~454.KUSAKA Takuya,SRENG Sokkheang,UZUOKA Ryosuke,ITO Tamio,MOCHIZUKI Akitoshi.Study on ground upheaval caused by the rise in groundwater level by centrifuge tests an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J].Japanese Geotechnical Journal,2011,6(3):439~454.(in Japanese)

[6]東京都地質調査業協会.技術ノート(No.30)技術トピックス「首都圏を支える鉄道網[R].東京:2001.Tokyo geotechnical consultant association.technical topics(No.30):Railway networks in Tokyo metropolitan area[R].Tokyo,2001.(in Japanese)

[7]東京都地質調査業協会.技術ノート(No.43)特集:東京の地下[R].東京:2010.Tokyo geotechnical consultant association.technical note(No.43):Underground of Tokyo[R].2010.(in Japanese)

地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2

地下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金涛涛

土木090

3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生态失衡,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相伴产生,特别是城市化的快速粗放发展,使许多城市产生“城市综合症”,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因此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地下城市正在崛起,地下已不再是阴冷潮湿的场所,而成为人类生态空间的又一延伸。城市化的快速粗放发展的一大恶果是正在中国城市中心形成的“城市综合征”。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是其集中表现。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环节城市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更具解决“城市综合征”,的有效途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地下铁道、交通隧道及大型地下综合体,并结合城市广场,修建绿地、下沉式广场等都应当又规划,有序地开发利用显得合理并具有操作性。

关键词:城市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引言

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速度目前位居世界之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近5亿„。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1998年底的30.4%,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达到45%和65%,我国的城市将由现在的600多个增加到1000多个,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因此,国际上的专家曾预言,21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事件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却引起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爆炸、破坏性建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以及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从集约化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防战备需要出发,大城市向地下空间的开拓已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因此,国际上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就是:“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则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依托地下工程建设进行的,主要解决的应当是交通系统、市政公用设施技术、方法、措施等相关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和评价,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与动因

城市化的快速粗放发展的一大恶果是正在中国城市中心形成的“城市综合征”。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是其集中表现。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环节城市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更具解决“城市综合征”,的有效途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地下铁道、交通隧道及大型地下综合体,并结合城市广场,修建绿地、下沉式广场等都应当又规划,有序地开发利用显得合理并具有操作性。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发地下空间,除了战时城市防空这一驱动力之外,还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极大关系。在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的情况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芬兰的很多公路(赫尔辛基、坦普尔等地),宁可以高工程成本修建暗挖隧道,而不以低工程经费开挖地面、修建边坡,目的就是给国民,也给动物和植物以绿色的地面环境。

荷兰提出在其“绿色心脏地带”(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特列希等城市组成的具有重要观光和自然景观的大都市区),只准建设地下工程,以确保其现有景观不被破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增加生活和工作空间的要求。

波士顿拆除穿过市中心的六车道高架路,建设8~10车道的地下高速路,原有地面变成林荫路和街心公园。这样做的结果:市中心栽植了2400棵香木树、7000 多棵灌木;增加了260英亩新的公园和开敞空间;市区空气的一氧化碳浓度降低了 12%。这个工程被誉为20世纪与巴拿马运河等量齐观的伟大工程。

3、地下工程的应用

隧道及地下工程一般分为勘测设计和施工两大阶段。

①勘测设计。隧道位置的选择一般应服从路线走向。由于隧道工程数量、造价、工期控制等因素,隧道位置在选线方案中是经济技术比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特别是长大复杂隧道线及全线或局部线路方案的成立与否,必须精心勘测设计。通过对隧道位置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要素的测绘、勘测、测试及综合评定,设计正洞和明洞的长度和结构,决定施工方法,设计辅助坑道、排水系统和附属工程。

②施工。按设计图纸实施隧道掘进、衬砌和安装作业的过程。施工方法分明挖法和暗挖法。前者多用于浅埋隧道和地下建筑。对于大多数隧道和地下工程,多用暗挖法施工,并按开挖方法和所用机具分为矿山法、盾构法和地下连续墙法。此外,修筑水底隧道时,可用沉管法;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时,可用顶管法;修建地下的池槽、厂房、仓库和地下井时,还可使用沉井法。

工程特点

①线路在穿越天然高程或平面障碍时修建地下通道,是克服障碍的有效方法。

②能够分担地面交通和人流的负荷,节约城市用地。

③承受爆炸荷载和地震荷载的能力比地面结构强,许多国防、民防工程及抗震和各类防护工程都可采用。

④地下建筑物内部的气温和湿度比较稳定,节能,可作为各类贮库和冷藏库。

⑤造价昂贵,只有在论证它有充分的战术、技术和经济效益时才宜兴建。

⑥施工期限长,施工作业面较窄,可容纳的劳力和机械都受限制。但由于工业化施工和机械性能的提高,这种情况正在改善。

⑦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遇到的意外情况比较多,工程的定位、设计和施工方法都必须随时作相应的调整,要求有关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使用管理部门密切配合。

4、对地下工程未来发展的展望

目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方法和技术屡有创新和突破。结合已有资料和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的发展趋势是:①重视TBM和盾构机的引进、消化、应用和开发。开发的方向应当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施工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此外,要使盾构技术产品化、系列化,盾构管片设计和施工符合自动化、省力化、高速化以及经济化的方向。②TBM隧道掘进机和混合型盾构掘进机的研制和应用。通过研发,使其更好地适应于复杂地质条件,使掘进机向着机械、电气、液压和自动控制一体化、智能化设备方向发展。③异形断面盾构掘进机的研究,如双圆盾构、自由断面盾构、局部扩大盾构、MMSF盾构等,推广应用ECL施工技术。④大力发展浅埋暗挖技术、沉管技术、沉井技术、非开挖技术,促进中小口径顶管掘进机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推广应用。⑤开发多媒体监控和仿真系统、三维仿真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⑥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视隧道动态设计与动态施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三“S”技术等,建立对地表及地下产生形变、位移的数据库,并开发有关自动评判分析系统;进行有关地表荷载及地下空间开拓的仿真模拟试验,以探索自然及人工开拓的复合因素作用下,地下工程施工一地质一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耦合效应,为地下工程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及时修订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⑦制定相应的有关城市地下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法规、标准等,以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和自主创新研发,从制度上给予科学合理的保证。⑧牢固树立和坚持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优好的理念和原则,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可能技术手段,适应于城市地下工程未来的大型化、深层化、综合化、复杂化等发展趋势。努力实现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新工艺)与规划勘察技术、设计计算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安全防灾与管理技术等的配套化、系列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颜纯文,蒋国胜,叶建良.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工程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一01

[2]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01

[3]钱七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防空,2002-04 [4]陶龙光,巴肇伦(编著).城市地下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01 [5]傅冰骏.国际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动向”2002年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博览会暨学术交流会”情况报导[J].探矿工程,2002,(5):54-57

[6]周文波(编著).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

[7]周文波.盾构隧道信息化施工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4):16-19

[8]赵玉光.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安全监控跫测及地质灾害动态预测与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3):36-41

[9]刘招伟,王梦恕,董新平.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8):1297-1301

[10]刘铁民,钟茂华,王金安等.地下工程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3

探讨建筑地下工程抗渗堵漏施工 篇3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抗渗堵漏;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6-0160-02

建筑地下工程在完工后,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位移,导致建筑工程顶板、底板、墙体等部位出现漏水现象,造成工程施工停滞,难以正常进行。因此,为杜绝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漏水现象,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抗渗堵漏施工措施。

1 建筑地下工程漏水的原因

设计、施工以及材料是引起建筑地下工程渗漏的主要三方面。①在材料方面,是因为选用的防水材料变形和环境适应性未达到规定要求,或者是材料本身质量不过关,或是材料结构不能有效粘结,又或者是施工与保管不善导致损坏,进而引起地下工程渗漏。②在设计方面,是因为地质勘测资料有误,或者没有认识到上层滞水和地下水对地下工程渗水的影响,以至没有选用正确的防水抗渗方案;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防水;防水和管道线路没有很好的配合,其细部构造不当,往往成为地下渗漏高危区。③在施工方面,因为混凝土配比有误,砂石中混有杂物或者是含泥量大,造成接缝不严密;混凝土少振或漏振和过振等导致麻面、蜂窝等施工问题的出现;混凝土中有杂物或对拉螺杆无防水措施或绑扎铁丝穿透混凝土层,或者是预埋管、变形缝、施工缝等结构未进行有效地留设处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薄,导致裂缝的出现,工程外部未均匀注浆,造成偏压,从而出现裂缝等,都会导致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渗漏。

2 抗渗堵漏施工

抗渗堵漏施工要遵照止水与防水相结合的原则,通常抗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仅罗列化学灌浆堵漏、大面积渗漏水的抗渗堵漏、裂缝渗漏水的抗渗堵漏和孔眼渗漏水的抗渗堵漏。

2.1 化学灌浆堵漏施工

通常化学灌浆工艺可分为单液灌浆和双液灌浆两种,单液灌浆工艺简便,只采用一套压浆系统,将浆液压进漏水缝隙;双液灌浆需要两个压力泵,将两种溶液通入混合器混匀后压进漏水缝隙,凝结时间容易控制。化学灌浆堵漏施工具体步骤为:将裂缝两侧的混凝土凿成沟槽,然后清理干净,若裂缝深度较大,则沿着裂缝将混凝土剔成V形槽,槽口宽控制在8~10 cm,深5 cm,涌水裂缝深8 cm,槽口10~15 cm;沟槽的槽口宽为6 cm,深8 cm,底宽4 cm。注意剔槽凿缝之后需清洗干净,直至没有浮灰出现。将一个PC泡沫条嵌入槽底,出气管和注浆管布置在缝两端,以速凝净浆埋管封槽,其在沟槽的厚度为4 cm,V行槽的厚度为7 cm。在剔槽凿缝和埋管封槽完成后,对其质量进行检查,不得有渗水现象的出现。压泵注浆时压力为0.3 MPa,流量为0.5 kg/m,并根据浆液损失情况、渗透扩散系数、混凝土厚度、裂缝的宽度和长度等现场确定注浆量。一般在浆液开始从出气管或裂缝流出后,就封住出气管和进浆管。

2.2 大面积渗透水的抗渗堵漏施工

氯化铁防水砂浆抹面的基层清理工作与五层抹面的方法相同。按次序在结合层抹上2~3 mm的防水素浆和防水砂浆。防水砂浆需在面层、底层抹上两遍,抹面层应在底层初凝后,并于面层砂浆终凝以前,以铁抹子压实。抹完砂浆8 h之后,需用湿草袋进行覆盖或是进行喷水养护。24 h以后,需大量浇水养护,确保砂浆的潮湿,养护期通常超过14 d。环氧煤焦油涂料适用于大面积渗漏的修补,通常涂在潮湿基层,或者迎水面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应将其涂刷3次,涂刷两次面层配方,涂刷一次底层配方。若是待涂刷的混凝土基层,出现有孔洞或蜂窝麻面,需用水泥砂浆将其抹平。环氧粘贴玻璃布适用于修补片漏,通常置于迎水面上。但环氧粘贴玻璃布通常为1.5 mm,不宜太厚。环氧粘贴玻璃布应该做在坚实平整的混凝土基层上,若是待涂刷的混凝土基层,出现有孔洞或蜂窝麻面,需用水泥砂浆将其抹平。应当凿去混凝土基层表面出现松动的部分,或者用钢丝刷去掉混凝土基层表面的浮层,以压力水将其冲洗干净。

2.3 裂缝渗漏水的抗渗堵漏施工

一般来说,较小水压的急流、快和慢渗漏水,可通过快速直接堵塞法。沿裂缝剔出宽15~50 mm、深10~30 mm的八字形槽,随后清洗干净。将水泥胶泥捻做条形,在其快要凝固时,立即填入槽内,并将槽内及四周紧密挤压。遇到裂缝过长的情况,可分段进行修堵,不过水泥胶泥间的接槎应以反八字相接,再用力紧密挤压。完成上述步骤,并检查确定没有漏水现象后,再各一层水灰砂浆和抹素灰,扫毛其表面,防水层的施工应于砂浆凝固以后再进行。较大水压的慢、快渗漏水通常采用的是下线增漏法。首先,采用快速直接堵漏法,沿裂缝剔出槽,并在槽底沿着裂缝放一条长度为20~30 cm的绳子。将快要凝固的胶泥填压进入槽内,立即压实边缘,快速抽出绳子,再通过压实,使水顺着孔流出。若裂缝较长,可逐次分段进行堵塞,每一段都留出一定的空隙。在胶泥即将凝固时,将裹有胶泥的钉子插入腾空隙中,立即用胶浆压实钉子周围的空隙,然后将其拔出,使水流出钉孔。之后沿着槽各抹一层水泥砂浆、素灰,在凝固以后,通过处理孔眼渗漏水的方法将钉孔堵住,防水层的施工应随后再进行。

2.4 孔眼渗漏水的抗渗堵漏施工

当孔洞不大、水压较小时,通常会采用直接快速堵塞法。首先按照漏水的实际情况,将漏水点作为圆心剔槽,保持槽壁和基面的垂直,避免剔成楔形槽。将槽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将水泥胶浆捻成一个圆锥体,在胶浆即将凝固的时候,将胶浆快速用力塞入槽内,以使其与槽壁能够密切结合,并擦干槽孔的四周,将干水泥散在上面。经过仔细检查,确定没有渗水现象出现,再在胶浆表面各抹一层水泥砂浆、素灰,扫毛砂桨表面,防水层的施工应于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后再进行。当孔洞不大、水压较高时,通常采用的是木楔堵塞法。首先清理漏水处的孔洞,再将圆木楔打进孔眼,将圆木周围用铅油棉丝塞紧,将漏水量降到最低。在孔眼上端将木楔打入,然后用防水砂浆填实楔顶的上部,接着进行表面扫毛,防水层的施工应于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后再进行。当孔洞较大,水压力较小时,宜用微膨胀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者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首先清理基层,将松散混凝土凿除,并清洗干净,再用微膨胀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者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如果还有小的渗漏,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堵漏。当孔洞较大,且水压力也较大时,宜用灌浆材料进行堵漏工作。

3 结 语

总之,要遵照止水与防水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抗渗堵漏施工,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对于孔眼渗漏水,当孔洞不大、水压较小时,采用直接快速堵塞法,当孔洞不大、水压较高时,采用的是木楔堵塞法;对于裂缝渗漏水,在较小水压的急流、快和慢渗漏水时,采用快速直接堵塞法,在较大水压的慢、快渗漏水时,则采用下线增漏法;对于大面积渗漏水,可用氯化铁防水砂浆抹面,环氧煤焦油涂料或是环氧粘贴玻璃布;另外,还可采用化学灌浆堵漏,以杜绝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漏水现象,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刚,曹明月.抗渗堵漏是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

[2] 王怀湘.谈建筑地下工程抗渗堵漏施工[J].民营科技,2012,(6).

[3] 陈金辉.浅谈建筑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施工方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0).

[4] 邹科华.地下车库沉降渗漏的治理[J].建筑技术,2001,(7).

[5] 魏青.有关建筑地下工程抗渗施工中的要点问题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3,(22).

[6] 杨寿坤.浅析建筑地下工程抗渗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7] 赵鉴.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6).

地下工程修补方法 篇4

查原因

地下室最常见的修补问题都与裂缝有关。但是光填充裂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必须找到引起开裂的原因。

任何一个地下室墙体的修补工程首先要做的是, 查出问题产生的根源, 要知道查找什么和怎样判断裂缝。

结构开裂可以有4种因素引起:静水压、严寒、周边土体运动以及建筑沉降。无论地下室墙是采用混凝土砌块还是现浇混凝土, 通过仔细检查裂缝的形状和方向可以确定是哪种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砌块墙体通常比较容易诊断, 因为开裂总是沿砂浆缝展开的。

若墙上有一条位于墙体中央2/3处的水平缝, 往往说明墙体外面受到往里推的压力。

严寒引起的裂缝位于冰冻线以下, 呈水平方向, 比较短。解决办法是在墙外设置排水沟, 使冰冻线下的水能排出不结冰。

墙面弓形弯曲也可能由静水压 (当排水不畅时) 和/或土壤的膨胀引起。如果弯曲的程度随降雨量而变化, 很可能是一个或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沿墙体对角线开展的台阶状裂缝要严重得多。这种裂缝表明, 房屋的一部分比另外一部分沉降得快, 可能会造成主要结构的损坏。这些裂缝常常从墙的薄弱点开始, 例如窗孔或门孔, 并发展至整个墙高。顶部比底部宽的台阶状裂缝是沉降的典型特征。

偶尔, 裂缝还可由其他一些因素引起, 例如树根、回填太快等, 有必要向专业人员咨询寻找原因。

非结构性开裂

非结构性开裂不会影响基础的强度, 并且采用简单易行的裂缝注浆技术就能解决问题。

作为修补现浇混凝土基础墙渗漏裂缝的有效方法, 低压灌注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环氧和聚氨酯灌注系统使得大多数基础裂缝的修补和防水十分简便, 可以在室内进行。

环氧将开裂的混凝土完全粘结在一起, 恢复了混凝土墙的结构整体性。这种材料可以进入发丝状裂缝, 修补回填时开裂的墙体十分理想。

聚氨酯与水反应生成泡沫, 在裂缝内部形成柔性密封。对于那些可能会随季节和土体压力变化而变动的裂缝来说, 这类产品最适合。

这两种灌浆材料都有筒状产品供应, 可用标准的嵌缝枪或双筒嵌缝工具施工。

结构性开裂

治理结构性开裂, 要数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开裂最费钱。采用基础托换常常是最佳方案, 包括在基础下安装一批钢的、混凝土的或木墩以支撑结构的重量。不论采用哪种墩, 在进行下一步修补施工前, 基础必须稳定。

对于住宅来说, 几乎没有用这种基础托换方法的。

弓形弯曲墙

墙体的弯曲变形非常普遍。大多数年代较为久远的砌块墙在中间都有约6~7 mm的弯曲, 修复相对容易些。传统的做法是用钢梁和土中锚固, 而现代的碳纤维技术则更快、更容易、外观更好。具体方案取决于裂缝的严重程度和所在位置。

1) 钢梁:是修复弯曲墙体最古老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工字梁十分有效, 用于现浇混凝土墙比砖墙来得好。

标准做法是将工字钢与墙的顶部和底部固定, 钢梁的间距约2.1~1.5 m, 有些承包商用螺栓将梁底与地面固定, 还有的用冲击钻在板上钻孔, 把梁支在基础上, 然后浇新拌混凝土将梁锚固住, 梁的顶部与托梁的一端固定。

一般来说, 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如果墙对基础有所倾斜或裂缝离墙顶或墙底只有几厘米, 可能这还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它还有另外一个优点, 由于修补工作是在地下室内进行, 因而一年到头都可以施工, 大多数情况下, 不存在开挖的问题。

当然, 这个方法也有一些问题, 如业主必须解决钢梁如何运入室内的问题。还有,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墙会使内部空间损失约10cm。此外, 施工期间, 还必须忍受因冲击钻噪音、混凝土料斗以及粉尘带来的不便。

2) 锚固:对于墙中间严重弓形弯曲的情况, 锚固方法很有效。将地锚埋在室外, 离墙3.0~4.5 m, 然后把一根直径2.5 cm或更粗的螺栓穿过墙体和地锚永久固定在一起。螺栓在室内的一端固定有一块约60 cm×60 cm钢板, 再用螺帽将螺栓固定。

有时, 施工人员将墙体外面的土挖开, 通过拉紧地锚的办法, 将墙体拉回至垂直位置。

这种方法虽然不会缩小室内空间, 但是墙板必须始终处于可操作的状态, 以便定期进行拉紧。另外, 这样做也会使地下室在装饰方式的选择上受到较大限制。还有一个先决条件是, 要有足够的位置埋置地锚。

碳纤维

最近几年碳纤维产品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弓形弯曲变形墙体的修补。有许多这样的产品, 利用碳纤维难以置信的强度彻底解决了墙体的弯曲变形问题。首先, 此类产品易于操作, 价格合理, 完成后几乎看不见施工的痕迹。

碳纤维实际上可用于任何基础的基层, 包括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甚至砖。产品有条状、U形或片状。

假如弯曲不是太严重, 多半可用这种方法。就材料而言, 碳纤维产品要比钢梁贵, 但是考虑到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工具费用和人工工时以及对产品的需求等因素, 在业主付出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承包商可以有更多的效益。

条状产品约10 cm宽, 长度可与房间高度相同。与钢梁不同的是, 这些碳纤维条厚度只有3cm多一点, 与硬币的厚度相当, 可以与墙面一样涂上涂料, 看不出差别。

最根本的是碳纤维具有不可思议的抗拉强度, 是钢的8至10倍。基础墙产生弯曲及开裂是因为墙的外侧受压、内侧受拉, 而碳纤维能使墙的内侧抵抗拉力, 墙体也就不会产生裂缝。

此外还有60 cm×150 cm的碳纤维片材,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预先成型的用于墙角的增强产品等。

不论选用何种品牌, 它们的用法很相似。首先, 确定要放置碳纤维产品的位置, 除去表面的涂层、脏物和其他杂物直至露出清洁的基层, 裂缝用环氧填补。

裂缝填补后, 施加环氧底涂料, 小心地将碳纤维产品粘贴在上面。有的制造商还要求在片状产品上涂第二遍环氧。整个过程不到一天时间, 全部固化后就可以正常粉刷。

碳纤维也确有弱点, 它几乎没有抗压强度或抗剪强度, 因而纤维必须与裂缝垂直, 裂缝必须填补以防止其合拢 (使纤维受压) 。

结语

地下工程读书报告 篇5

地下铁道由那几个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绘简图说明地铁车站的站台类型?

画出人防工程进排风人员出入口部的防护要求平面示意图,要求画出防毒的要求,以及防护的门及染毒通道等?

请写出地下结构的抗核爆的土中压缩波计算、动荷载及等效静荷载的计算公式及各项物理意义。

画出地下封闭式框架结构的受力计算简图,写出都有哪些荷载 2014秋季学期《地下建筑与结构》读书报告 论《地面与地下建筑结构异同》读书报告

随着人类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而无限扩张的城市面积势必蚕食有限的耕地和自然资源,因此,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成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的必然选择。地下空间的开发离不开地下建筑与结构的设计,虽然许多理论同地面建筑设计一脉相承,但由于其功能、环境、空间位置等与地面建筑有诸多不同,所以具有与地面建筑截然不同的设计特点。

1、结构形式

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使用的材料类似,主要还是常用的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砌体,基于同样的材料性能进行设计,因而地面结构采用的常规结构形式地下工程也可以采用。但通常考虑到地下结构的特殊作用,如地下交通隧道和战争防护等,较多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其他的如圆形结构、拱与直墙拱结构、薄壳结构、开敞式结构等特种结构。特别的是,地面结构的大跨结构与一般结构通常只是跨度大小上有所区别,设计方法上如果不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一般差别也不大。地下结构中大跨度结构通常指地下公共建筑如商业街和地下广场等,一般使用框架结构;而小跨度结构则一般指军事用途的如机枪工事等,其区别主要不在于跨度大小而在于所使用的墙体或壳体结构厚度,大跨结构一般结构厚度相对较薄而小跨度结构出于防护要求结构厚度相对较厚。

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都面临超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形、振动等作用下的次内力和裂缝问题,都有必要采用变形缝或后浇带等措施加以解决。不同的是,地面建筑受温度和地震作用较大,变形缝要求较为严格;地下建筑一者是受温度变化和地震影响较小,一者是地下防水问题较难处理,所以应尽量避免设缝,必须设缝时必须处理好防水问题。

2、规划布局

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的规划设计同样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一切设计都应以人为本,以方便人的使用、保障人的安全为根本,兼顾与环境的协调和资源的节约。在规划过程上,随着空间的日趋紧张,通常是地面建筑规划在先,地下建筑规划在后。这就导致了地面建筑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在新规划的建筑用地上的新建建筑往往不考虑地下工程的因素,而地下工程规划在已有地面建筑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地面建筑布局和建筑基础与地下室对地下空间的影响,往往地下工程都要适应于地面建筑的布局。另外,地面建筑通常不具有交通功能,而地下建筑特别是大型的地下综合体往往配置有齐全的地下交通设施,如地铁、地下高速公路、地下步行街等。这些交通设施与地下建筑融为一体,同为建筑的一部分,在规划设计上应统筹考虑。地下建筑还需要考虑市政管线的影响,在有特殊功能的如地铁、地下公路、步行街或地下工业建筑中,还需要规划专门的建筑空间供设备、电光缆、通风道等使用。相对于地面建筑对于城市外观的美学意义,地下建筑无需考虑外观而更为注重内部的装饰和空间的层次与错落感带给人的美学观感。

地面建筑的规划设计不考虑防护特别是战时防护,而地下工程由于其隐蔽和抗打击的特点,通常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其战备功能,在规划设计上注重平战结合,具有三防的能力。

3、荷载分析

地面结构与地下结构的荷载都包括恒荷载、活荷载、偶然荷载等几部分,可以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内力组合与验算,基本的表达式均为,其中表示结构重要性系数。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三点:(1)极限状态考虑的荷载组合不同,地面结构通常考虑的是恒荷载与活荷载中最不利的(如风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和检修荷载)组合,而地下结构尤其是防护结构出于战争防护的考虑,主要承重结构除楼板外均按恒荷载+核爆动荷载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而核爆动荷载按等效静载法转化为静荷载的形式加于结构体上。而且由于在核爆冲击波导致的土中压缩波作用下,结构从各个方向受荷,与恒荷载的竖向作用和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侧向作用有明显不同。

(2)地面结构抗力计算使用的材料强度是考虑95%保证率的可靠度统计出来的材料强度,而地下结构由于要抵抗如核爆动荷载这样数值巨大的动力荷载,可以考虑材料在短时作用的动荷载下的强化效应,材料强度设计值有所提高,公式如下:

式中:——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 ——静荷载作用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 ——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

(3)地面结构除了局部考虑塑性铰外基本不考虑材料进入塑性后的承载力,而地下结构考虑材料进入塑性后的承载力。

4、环境条件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意义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卫生等,建筑物地下防水工作与其他行业防水设施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物地下室的基底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容易导致基地受水流冲刷腐化,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地下防水工作。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前期准备

建筑物地下防水工程实施前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地分析,了解地下室防水设施的构造以及技术要求,结合建筑物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水施工技术方案。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等行为,地下室的防水建设材料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核,混凝土是防水施工的重要原材料,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会使防水墙出现裂缝导致碳化速度加快。地下室防水施工所用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质量必须符合标准,使用前应该对其质量保证书、材料检验报告等进行核查。卷材在正式投入施工之前,不仅要检查卷材厚度,还要对卷材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卷材的堆放要有一定的准则,按照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等级进行堆放。卷材必须垂直堆放,高度也有严格的控制,卷材堆放一般不超过两层。在运输的过程中一般平方,堆放高度不能超过四层。最后,防水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技术不达标、工作态度涣散的职工不适合地下室防水工作的需要。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物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复杂,正确的施工方法是施工顺利完成的保障。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的主要项目有:底板、外墙、防水混凝土、掺防水剂以及泵送复合外加剂等。防水施工需注意的技术主要有:配合比例设计、实验工作、求外加剂、掺合料最佳使用量、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例等。

2.1铺贴防水卷材之前,孔洞口、阴角、阳角以及管道口应该先附加一道防水层,裁剪口必须密封完整,乔柯尔聚硫橡胶密封效果极强,是密封好橡胶的最佳选择。在做好防水层和密封工作后开始铺贴防水卷材工作。

2.2外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应先做好防水处理工作。水泥砂浆具有防水性能,如果外层墙不符合要求,则可以涂抹适度的水泥砂浆来保证外强基层的防水性。另外,卷材的搭接尺度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搭配,接缝搭接尺度必须在100mm以上,如果两排卷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那么,短连接头应该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

2.3蓄水池内标需要涂上防水砂浆,防水砂浆按照1:2.5的比例调配,水泥砂浆要掺和0.2%的防水剂,水平条件下的施工缝和变形缝要用中埋式的止水带,后浇带的混凝土要微微膨胀,混凝土需要添加防水层。

(三)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流程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主要流程是:清洁修补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满铺贴防水卷材、卷材搭接封边、清理检修、验收、保护层施工。

3.1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验收合格后,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要坚持均匀的原则,不得刷出要求范围。处理剂涂刷完毕后,至少要经过六小时才能达到干燥的程度,在触摸不占手的状况下进行热熔法施工。

3.2热熔法铺贴卷材

在铺贴卷材之前,首先应该确定好卷材的大小,再粘贴好接茬,最后在水平面上滚动粘贴。喷灯嘴和卷材面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到卷材表面融化时慢慢滚铺卷材。铺贴平面卷才时,施工方法以满粘法为主,满粘法需要施工人员将卷材移动到铺贴开始的位置,必须与基准线对齐,卷材铺贴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烤粘工艺,烤粘的主要作用是使卷材与地面紧密粘贴;铺设立面卷材时,卷材应该从下开始铺设,边烘烤边铺贴。卷材里面铺贴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将卷材拉扯得太紧,铺贴时尽量保持卷材的自然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卷材铺贴工艺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保证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质量;铺贴卷材如果需要用到梯子等辅助工具,应该在辅助工具的两端包裹橡皮,防止对铺好的卷材造成损伤。

3.3卷材搭接封边

卷材搭接的宽度有严格的要求,长边和短边长短相同,均为100mm。第二层卷材与第一层卷材搭接之间的缝隙不能与卷材幅度向平衡,一般情况下要求错开三分之一。卷材搭接封边工艺需要施工人员使用刮刀将卷材搭接缝掀开,同时还要烘烤卷材,使卷材与地面粘贴牢固。烘烤的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融化的沥青,使用刮刀把凤街口刮平在进行封口,保证搭接封边的严密性。

3.4防水卷材的收头

防水卷材结构有外挂板和无外挂板两种,有外挂板的在挂板以下的位置收头,没有外挂板的在三水下收头。收头的地段必须裁剪整齐并且做好密封。

(三)地下防水施工竣工后技术保证措施

防水层施工结束之后,应该安排专人对每到防水层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第一,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搭接缝是否粘贴紧密,搭接缝不能有褶皱、孔洞、脱层、滑移等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表明防水层质量不达标,导致地下室防水工艺出现漏水或者是坍塌等问题。第二,搭接缝的长短边长度必须进行有效地控制,一般情况下都大于或者等于100mm。第三,已经铺贴好的防水卷材必须及时涂上保护层,其他施工工艺必须在保护层施工之后进行,工作人员不得穿带有铆钉的鞋子在施工现场行走。第四,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建设,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标准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安全消防注意事项

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工作复杂、危险性大,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工作人员不穿带钉的鞋子;热熔法施工时,周围的温度不能低于零下10°,雨雪天气、大风天气均不能施工。操作时要注意地下室的通风状况,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如果地下室通风性能太差,容易导致施工人员气体中毒。卷材和辅助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垂直摆放,卷材和辅助材料属于易燃品,运输过程中严格禁止烟火,堆放卷材及辅助材料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的物品,工作人员必须对四周进行严格核查后才能决定是否摆放卷材。只有满足以上要求,建筑物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保障地下室防水设施的可靠性。

结束语

上文从建筑物防水的意义着手,介绍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准备工作、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安全等做了简要介绍。操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每道工艺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道工艺的质量进行安全检查,才能保障地下室施工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地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推动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贵彬.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1).

[2]李演春.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刍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杨强安.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浅析[J].新材料新装饰,2013(12).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 篇7

1 工程概况

某市中医院综合楼工程, 建筑面积48248m2, 其中地上45103m2包括:门诊楼13324m2, 医技楼11414m2, 住院楼17190m2, 药剂楼2155m2, 车库1020m2, 地下室3145m2, 该工程门诊楼13324m2 (A区) 为3层框架结构;医技楼11414m2 (B区) 为地上4层框架结构, 地下一层地下室;住院楼17190m2 (C区) 为12层框架结构。

2 地下室防水工程

2.1 防水工程:本工程抗渗等级为0.8MPa, 设计情况如下表1:

2.2 主要施工方法

2.2.1 底板、外墙、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0.8MPa, 掺防水剂 (底板加掺密实剂) , 掺高效减水剂及缓凝、泵送复合外加剂。要认真做好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工作, 求得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最佳掺量,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控制水灰比, 坍落度及添加剂的掺量。具体施工方法见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 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前, 先做好细部节点处理, 孔洞口、阴角、阳角、管道口先作附加防水层, 对裁剪口, 收头要用乔柯尔聚硫橡胶、腻子密封完成后再开始铺贴卷材。 (2) 外墙防水先处理基层, 如果外墙基层不符合防水要求, 应抹20层1:2.5防水水泥砂浆, 冷底子油一道附加二道三元乙丙高分子卷材防水层, 立面铺贴自上而下一次完成。外立面保护层粘贴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 然后回填原土分层夯实。 (3) 卷材搭接尺寸应符合GB50208-2002的要求, 接缝搭接不小于100mm, 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连接头应错开300mm。

2.2.2 主体结构内防水。采用乔柯尔聚硫一氯化橡胶环保防水涂料一道 (2mm厚) 。

(1) 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配方及操作。a.基层处理剂:把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放入分散桶内搅拌均匀 (30s) , 然后喷涂到基面上, 不小于0.5mm, 干燥0.5小时。b.把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 (59%) 放入分散桶内搅拌均匀 (30s) , 然后撒入专用固化剂 (41%) , 继续搅拌均匀 (60s) , 人工用刮板刮一道, 厚度不小于0.5~1.0mm。c.把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 (80%) 放入分散桶内搅拌均匀 (30s) , 然后撒入专用固化剂 (20%) , 继续搅拌均匀 (60s) , 人工刮一道, 厚度不小于0.5mm, 干燥半小时。

(2) 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大面积防水施工操作之前, 应先对施工缝、孔洞、管道口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先用乔柯尔聚硫橡胶遇水膨胀胶条后用乔柯尔聚硫橡胶腻子密封, 最后做乔柯尔聚硫橡胶防水涂料附加防水层1.5mm厚, 宽250mm, 施工缝处宽500mm, 阴阳角处双向宽各250mm。

2.2.3生活污水池, 污水池以及水库的内表面抹防水砂浆, 防水砂浆为1:2.5, 水泥砂浆掺0.22%FS101防水剂。

2.2.4 水平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 做法按图施工。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附加防水层。

2.2.5变形缝防水做法采用中埋式止水带, 做法按图施工。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附加防水层。

2.2.6 深水井、管井穿底板防水做法按图施工。

2.2.7 穿外墙的通信, 动力电缆还应满足图纸要求。

2.2.8 上下水管道, 输油管采用穿墙套管, 做法按S312及图纸要求。

2.3 保证质量安全措施

2.3.1 本工程防水施工应遵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执行。

2.3.2 底板、外墙板、顶板、抗渗混凝土施工严格按施工配合配比控制, 浇筑过程中, 特别注意施工缝、变形缝、预留孔洞、门窗洞口:预埋管道、预埋件等处的浇筑与振捣, 严禁有渗漏。

2.3.3 底板、外墙板、顶板抗掺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 不应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结构厚度允许偏差为+15mm, -10mm, 通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偏差不大于10mm。

2.3.4 卷材防水贴铺前, 应在基层上预先弹线, 留出搭接宽度, 按弹线铺贴, 卷材接头应保证干燥, 清洁。

2.3.5应加强地下水降水管理, 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底板500mm, 直到回填。

2.3.6 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清洁平整、不得有空鼓、脱皮起砂现象。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涂料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 穿墙管道, 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 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2.3.7 防水涂料施工时应注产甩搓保护, 接涂前甩槎表面应干净清洁, 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

2.3.8 防水施工过程中, 要注意成品保护, 保护层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 要派专人看护。

2.3.9 防水涂料、卷材在运输, 贮存及施工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潮, 并要远离火源, 注意防火。

2.4 防水的检测。

工程完工后, 画出“背水内表面结构工程展开图”, 图上标出自检时发现的裂缝, 标明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现象, 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针对不符合一级防水等级标准的问题提出治理方案。

2.5 基础基坑支护措施。

根据施工图设计, 地下室底标高-5.6m, 相邻基础底标高为-2.95m, 基础相距:B-A轴上 (B-1轴-B-7轴段) 约2.6m、A-G轴上 (B-11至B-13轴段) 约1.5m, 范围:B-A轴上 (B-1轴-B-7轴段) 约42m、A-G轴上 (B-11至B-13轴段) 约16m, 本工程地下室从桩基及降水完成约80天, 基坑开挖需进行基坑加固及支护, 方案如下:

考虑施工效率及方便, 在施工桩基础时, 在须加固部位打入PHC-A400 (95) -12预应力管桩作为防护护壁桩, 护壁桩间距1m, 位于地下室基础筏片边缘700mm处。

说明:

(1) 护壁桩中心间距1000mm, 打桩边缘超出地下室基础边缘3.5m以上, 型号PHC-A400 (95) -12, 桩顶标高为-2.3m, 桩后土方采用水泥注浆固化。

(2) 采用YZY全液压打桩机打桩在施工住院部桩机时施工。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篇8

1.成品保护不到位。选用的堵漏材料或已竣工的地下堵漏层,因施工不慎造成破坏且未及时修补而造成渗漏。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未达到规范要求,施工时常因此而出现裂缝,造成渗漏。

3.应用于地下堵漏的混凝土配合比大多在现场配制,由于施工时配合比不准确,水灰比增大,使得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4.建筑细部构造处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施工缝、变形缝、预留接口、后浇带、混凝土主体结构等部位采取的地下堵漏措施不当。

5.对混凝土围护结构不采用地下堵漏混凝土,而只做柔性地下堵漏层。

二、技术特点

1.基础桩桩头防水采取多种防水材料进行多重设防,突破了图集标准做法,结合工程特点进行了创新。

2.基础桩桩头防水涉及多种防水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聚硫嵌缝膏等。

3.设计后浇带繁多,底板和外墙后浇带防水作为控制重点,采用多种材料进行复合防水。

4.地下水位高,施工工期长。底板结构后浇带采用超前止水做法,确保了施工期间底板防水的安全。

5.底板与外墙采用4 mm+4 mmII型聚酯胎SBS卷材,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

6.底板防水卷材与基础垫层、外墙防水卷材与外墙基层、两层卷材之间均全部采用满粘法,导墙范围内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粘,提高了卷材随结构变形的能力。

7.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结构细部构造防水,预防了质量通病的发生。

三、施工前期准备

1.审核图纸,了解其中的防水细部构造和设计技术要求,编制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专项技术措施。

2.各工序按施工主旨顺序认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采购的防水材料具备出厂合格证书,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入现场时必须按规定进行现场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施工队伍必须选择有资质的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相关单位颁发的防水施工人员上岗证书。

四、桩头防水施工方法

1. 施工工艺流程

桩头部位剔凿垫层施工桩头部位基层处理涂刷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施工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基层清理测试基层含水率基层隐检弹线找规矩涂刷基层处理剂SBS防水卷材铺贴桩根处嵌聚硫嵌缝膏防水层隐检防水保护层。

桩顶剔凿至设计标高,桩侧剔凿至混凝土密实处桩四周300 mm范围内垫层进行麻面处理,并下剔15 mm。桩侧剔出30 mm×20 mm的用以安放膨胀橡胶条的凹槽,凹槽外侧用无齿锯切割。将浮渣、灰尘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净,基面要求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

(1)按比例调和浓缩涂料与净水,调至成稠糊状一次不宜配制过多,须在1 h内用完,混合物变稠时要频繁搅动,施工中不得加水。

(2)涂料不得少于2层,最终厚度为0.8~1.0mm。

(3)涂刷时须使用半硬的尼龙刷,不得使用抹子、滚筒、油漆刷或喷枪等工具。涂刷时应用力均匀并来回纵横进行,以保证凹凸处都能均匀地涂上涂料。

(4)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料的先后搭茬宽度控制在30~50 mm,涂刷用量约1.5 kg/㎡。

(5)第二层涂刷应在第一层初凝并呈湿润状态时进行,如第一层表面干燥应喷水后施工。

(6)在热天施工时宜在早、晚或夜间进行,防止涂层过早干燥而造成表面起皮、龟裂,影响其渗透效果。

(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不得在雨中施工。

(8)涂层呈半干状态后即应开始用雾状水喷洒养护,养护必须用净水,水流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涂层。每日喷水不得少于4次,并视其湿润程度进行喷水。应连续喷水养护2~3 d:

(9)施工后48 h内,视天气情况铺设塑料布和防火草帘,以防止雨淋、烈日暴晒及污水污染。

3. 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施工

(1)桩头根部采用30 mm×20 mm的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在放置橡胶条部位的垫层表面紧贴桩头根部剔凿30 mm×20 mm的凹槽(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前进行》,用于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剔凿凹槽前应弹出凹槽外边线并用无齿锯进行切割。

(2)桩头钢筋(钢绞线)根部采用10 mm×10 mm的环形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在钢筋根部剔凿10 mm×10 mm的凹槽,用于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

(3)凹槽内混凝土面层应无浮渣、尘土,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干燥。

(4)桩侧及钢筋根部橡胶条应分别沿桩头及钢筋根部连续、完整地铺设,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闭合部位应切成45°斜角,挤压使两端头粘结牢固。

(5)橡胶条施工完毕,应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即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施工。

4.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施工

抹砂浆前,先处理基面,基面必须保证干净、牢固、湿润。EC聚合物胶和EC聚合物粉按1:4(重量比)拌合,可采用砂浆搅拌机或人工搅拌。聚合物水泥砂浆拌合后应在1 h内用完,施工中不得私自加水。配置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用刮板或抹子抹两遍,总厚度10 mm即可。每遍都必须压实抹平,第二遍应压光。砂浆各层应紧密贴合连续施工。防水

砂浆终凝后,在自然条件下覆盖防火草帘养护7 d左右即可进

行防水卷材的施工。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的冲刷。

5. 聚硫嵌缝膏的施工(在卷材施工完毕后)

(1)基层处理

嵌膏前进行基面处理,将嵌膏部位的聚合物水泥砂浆表面和卷材防水层表面除去灰尘、油污,并保持表面干燥。提前将聚硫嵌缝膏压接防水卷材表面的聚乙烯膜用喷灯熔化,以便聚硫嵌缝膏和卷材结合牢固。

(2)拌制混料按重量比100:8~10将A组分(灰白色膏状物)、B组分(黑色膏状物)混合(将A组分加入B组分),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至桶内密封剂无色差即可使用。搅拌后应在6h内使用完。施工前应少量进行小样试验后再进行正式施工。

(3)嵌填

拌合好的嵌缝膏用腻子刀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时应注意对卷材防水层的保护。要求密实、饱满、表面光滑。

(4)养护

嵌好的密封材料处于表干状态时不可触碰,固化前要注意防止附着灰砂、损伤、污染。自然养护48小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卷材防水层和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施工方法

基础底板及外墙卷材葫水均采用满粘法,细部构造防水采取多道设防,加强细茸防水能力,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1. 底板基础导墙防水

基础底板外防水采用外防内贮法,卷材甩茬完成后在护墙上千压一皮砖压顶。永久性保护墙范围内卷材点粘,且其靠结构一侧表面抹20厚1:3水泥砂浆。

2. 外墙防水

外墙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防水保护层采}延100mm厚增强聚苯板(重度30 kN/㎡)。基础导墙水平施工缝部位增铺一层卷材加强层。

3. 后浇带防水

基础底板有温度后浇带和结构后浇带,因地下水位高,结构后浇苓采取超前止水做法。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在做防水之前以1 200 mm×1 200 mm×60 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封闭,后浇带随侧竖向旌工缝采用止水钢板进行防水。

4. 卷材热熔封边

卷材搭接缝处用喷枪加热,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形成匀质的沥青条。

5. 外墙水平施工缝防水

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进行止水处理。

6. 变形缝防水

变形缝处防水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卷材加强层进行多道设防。

六、施工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在地下防水工程部位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1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现场施工不低于-5℃;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一般不宜冬期施工,如确实急需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大于0℃。雨天、雪天、五级风以上均不得施工。

(3)防水施工要与有关工序作业共同配合施工,不穿带钉的鞋上防水层,防水专业队伍与有关施工操作人员共同保护防水层不遭破坏。

(4)劳动组织可根据施工作业面变化进行调整,一般每组为5-8人。

七、成品保护措施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施工完后应用防火草帘覆盖,避免雨淋、烈日暴晒。

(2)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敷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施工,以免橡胶条被雨淋或其他因素影响,造成提前膨胀。

(3)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时,应对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条进行保护,注意不要用尖锐器具将其划伤,影响防水效果。

(4)底板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封闭马道,只允许一个马道进出施工区,并设保安24小时把守,提供软底布鞋,进入施工区必须换鞋。

(5)防水卷材采用人工搬运,用塔吊时,严禁吊物直接吊至卷材施工区,可吊至找平层上,再由人工搬运至施工区。

八、结语

与建筑屋面、室内、外墙等各个部位相比,建筑地下防水对防水寿命的要求要高的多。作为隐蔽工程来讲,做好建筑地下防水,只是片面强调“防水材料”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会造成建筑地下结构的许多问题被忽视,治标不治本,为未来的防水质量和结构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我们应从多角度出发,变被动防水为主动防水,结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鞠建英.实用地下工程防水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06).

[2]袁锐文.地下防水施工便携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

建筑工程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的方法 篇9

一、基坑开挖方法及其适用

1.明挖法

明挖法即明挖基坑, 基坑顶部敞开露天, 工程机械与土方运输设备受空间限制小。明挖基坑可以基坑四周与中部挖掘顺序的不同分为墩式挖土、盆式挖土以及混合式挖土。

墩式挖土也称中心岛式挖土, 挖掘顺序是先进行四周的挖掘, 在基坑中心逐渐形成岛状土墩, 在土墩上搭设栈桥式输土设备。基坑四周的侧壁直接挖至标高深度, 侧壁放坡坡度或竖直支护一次性施工到预定状态, 挖掘后期, 土方都通过中心岛的栈桥输送到坑外。为了防止中心土墩崩塌, 其高度有限制, 使栈桥存在一定角度, 因此墩式挖土一般适用于大型且深度小于10m的基坑。

盆式挖土则相反, 先将基坑中部挖至标高深度, 在四周形成盆状的斜坡以供运土车辆出入。待场地中部都达到标高, 再将四周的斜坡挖除, 这时就要利用基坑外面的吊运设备将四周侧壁挖掘的土方运出。盆式挖土的适用性很广, 不过一般中心已挖至基底部分要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由于盆式场地易于积水, 必须做好排水措施。

混合式挖土则是墩式与盆式挖土混合的挖土方式。一般是基坑大部分区域采用墩式挖土, 将侧壁斜坡挖除并搭设支护, 而在某一小角度范围内, 留着中心岛土墩与基坑外场地的通道。土方集中到中心岛并通过通道运出, 最后将中心岛挖除, 而通道方向的侧壁斜坡最后挖去, 无需搭设中心岛栈桥, 而吊运设备也仅需在通道方向的外侧安装, 因此应用也较为广泛。

2.盖挖法

所谓盖挖法是在地面封闭的顶盖下方进行基坑的挖掘作业。盖挖法是在地下结构逆作法的施工方案下进行的, 其顶盖上留下小型工程机械与挖掘土方的出入口, 地下结构与地面主体结构可以同时施工。不过从地下挡土结构的修筑方式来分, 盖挖法也还可以分为盖挖逆作与盖挖顺作。盖挖逆作, 指的是在盖挖施工自上向下进行挖掘时, 还未挖掘到标高, 就逐层向下修建挡土结构;盖挖顺作, 则是在未挖掘至标高时, 四周只修建临时性挡土结构, 待挖至标高进行基础的施工与底板封底之后, 再自下而上进行外墙的浇筑。

二、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1.基础的种类与施工方法

(1) 桩基

桩基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基础, 如今桩基一般分为混凝土桩与搅拌桩。

混凝土桩即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的桩基, 其还细分为预制桩与现浇桩。预制桩是在工厂或者桩基坑外部的开阔场地上用模具浇筑并养护而成。预制桩施工时, 先对基底土层进行平整、夯实, 然后挖掘埋桩坑。埋桩坑有人工挖掘与机器挖掘等方法, 如今多采用机器挖掘, 所挖的桩坑要保证垂直度小于0.5%, 并将桩坑底部的石子、碎渣等清理干净, 用起重设备将预制桩埋入。现浇桩同样挖掘桩坑, 但是直接将钢筋网笼降入坑中, 将混凝土浇入、振捣, 待其凝固则成。显然, 现浇桩省去整桩运输成本, 要更为廉价, 浇筑后也不易出现整桩沉降偏斜, 但是也可能由于混凝土凝固收缩产生过大应力而撕裂基底场地。

搅拌桩即粉喷桩, 分为干喷桩与湿喷桩, 其中湿喷桩应用最多。其采用打孔深度5m以上的桩机在基底上钻孔, 孔内深层原质土不全部挖出, 而将水泥砂浆加压灌入孔中, 与孔内土进行搅拌混合, 最终凝固而成搅拌桩。搅拌桩施工简单, 但是其关键在于所灌入用于搅拌的水泥砂浆的配比。搅拌桩的成桩深度如今越来越大, 很多都已经超过15m, 因此对于地下水位要细致勘测。

(2)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地下连续墙是广泛使用的挡土与基础综合地下结构。地下连续墙在基坑挖掘时通常可以作为挡土结构使用, 其挖掘采用专门的挖槽机械, 在基底挖出连续的窄槽, 将钢筋网箱沉降其中, 然后进行浇筑。其适用范围很广, 从6层以下的低层房屋浅基础到高层深基坑都广泛采用。在深基坑施工中, 多采用抓斗式或回转式成槽机, 开挖出来的窄深槽侧壁要用泥浆护壁, 防止崩落。由于在后期要作为地下室外墙的主墙使用, 一般采用防渗混凝土, 其防渗关键节点在于各墙的结合点。

地下连续墙根据其稳定类型, 分为自立式、锚固式、支撑式和角撑式。自立式多为深厚比较小的地下连续墙, 其沉降后依然能够依靠重力自稳定;锚固式为在外侧土层侧壁上钻孔拉锚, 借其稳定地下连续墙;支撑式类似板墙支护, 采用型钢在基坑内部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角撑式主要在场地较小的基坑使用, 依靠垂直的地下连续墙交角处的浇筑混凝土构件支撑稳定。

2.基坑支护的种类及施工方法

常见的基坑支护种类有很多, 其中地下连续墙已经在上文的基础施工中详细描述了, 下面主要介绍排桩式、板墙式支护。

(1) 排桩式支护。排桩式支护, 顾名思义, 是采用密集的竖直排列的混凝土桩进行侧壁挡土的支护结构。其源自古老的木排桩挡土墙, 稳定方式主要依靠外拉锚排桩、与排桩之间的横向连接构件。排桩的外拉锚可以采用侧壁拉锚或者坑外拉锚, 排桩之间一般在顶部要浇筑横向的一体式的框架状冠梁, 而中部也要浇筑横向的腰梁, 这样就能依靠整体抵抗侧壁土压。

(2) 板墙支护。板墙支护分为混凝土板墙与钢板墙, 混凝土板墙为预制混凝土板, 钢板墙由于抗剪力性能好, 应用越来越多。板墙分块之间以错牙进行连接, 并以砂浆或其他材料进行连接密封。板墙内侧要在基底修建型钢支撑, 一般采用H型钢、矩形钢管或者圆钢管, 横向的钢支撑下必有竖直支撑, 竖直支撑与横向支撑之间可以采用高强度螺栓或者焊接连接。

三、新兴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1.逆作法

逆作法被发明应用也已经有很多年了, 比较著名的是日本读卖新闻大楼的地下6层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 工期缩短了6个月时间。逆作法之所以能够缩短将近1/3的施工时间, 就是因为其地下结构施工与地面主体施工时同时进行的。

先将标高0.00层底板封闭, 留下几米直径的出入口, 地下开挖以灯光照明, 并辅以排风系统。过去, 逆作法多数只能采用人工或者小型机械挖掘, 驾驶型的较大机械都难以进入。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 如今, 尺寸较小但是功能又较为强大的驾驶式小型挖掘机械已经能够通过封盖的几米的孔洞进入地下作业。

逆作法如今也被灵活应用, 发展出了全逆作、半逆作和局部逆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与地下结构设计, 能够充分适应多种情况的施工,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永久性支护用作地下结构

过去, 支护结构多为临时性结构, 在地下结构施工后, 尤其是外墙施工后, 多数被土方回填掩埋, 没有额外的作用。如今, 从地下连续墙到密排桩都出现了按照永久性结构标准进行修建, 然后直接用作于地下室外墙的永久性支护设计。过去, 排桩支护在防渗等要求上往往要求较低, 不考虑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问题, 因此多数要在这些支护内部额外修筑地下室外墙。

若作为永久性结构使用, 过去关键的问题在于, 在基坑横向刚度不足的情况下的基坑施工过程中, 这些支护结构就会产生较大的位移, 而无法满足作为永久性结构使用的要求。但是, 逆作法出现之后, 事先封闭的00层楼板及向下逐层施工的楼板或支撑结构就给支护提供了足够的刚度, 使其按照永久性结构的标准建造并使用成为了可能。

四、结语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分析 篇10

1、膨胀剂的问题

目前, 地下工程中90%以上的混凝土采用添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关于膨胀剂, 第一个问题是膨胀剂的选用。如同前面提到的, 许多施工图中只是注明添加膨胀剂, 但对膨胀剂的类型并没有要求。其实, 膨胀剂在我国主要有三类:硫铝酸钙类, 如UEA、AEA、FS等;氧化钙—硫铝酸钙类, 如CEA;氧化钙类。这些膨胀剂种类不一样, 成分不一样, 使用条件也不一样。如氧化钙类膨胀剂, 其主要成分Ca O水化后会生成Ca (OH) 2, 虽然可以产生膨胀, 但Ca (OH) 2在水中容易溶解, 很不稳定, 如果用于地下工程就很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因此, 工程设计中需指明膨胀剂的类型。

第二个问题是膨胀剂的掺量。在大部分施工图说明中, 膨胀剂的掺量一般要求由厂家提供, 也有的规定为水泥 (或胶体) 用量的某个百分比, 如UEA为8%或10%等, 这种表示方法有一定问题。众所周知, 膨胀剂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冷缩, 避免混凝土的开裂, 所以, 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又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的收缩是受工程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结构厚度、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是否设有后浇带或加强带等等众多因素影响的, 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工程中膨胀剂的掺量都是一个相同的百分比是不科学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由于原材料、工艺等原因, 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类膨胀剂的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 即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也有一定的质量波动, 从这一方面来说, 膨胀剂掺量按百分比标注也是不严谨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设计单位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03) 的规定, 在施工图中明确标注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应大于等于0.015%。一般地下工程底板的限制膨胀率在0.02%~0.025%之间, 侧墙在0.03%~0.035%之间。当所选用的外加剂进场后, 外加剂生产厂家或施工单位将膨胀剂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试验室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限制膨胀率确定外加剂的具体掺量。

2、柔性防水层问题

地下工程的柔性防水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谈一谈是否有必要保留柔性防水层的问题。《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 防水等级在二级以上的明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为两道, 一道为防水混凝土, 另一道为防水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金属板中的一种。大部分工程都选择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即柔性防水层。但在实践中, 由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加强带技术的大量应用, 有很大一部分工程去掉了柔性防水层, 认为仅靠结构自防水完全能够达到规定的抗渗等级, 因此, 是不是需要保留柔性防水层的问题经常引起争论。就笔者的经验而言, 补偿收缩混凝土从理论上讲完全可以达到抗渗的要求, 在实践中也有非常多的成功例子;但是应该看到, 补偿收缩混凝土要想达到理论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它受到膨胀剂的质量、膨胀剂添加量的准确程度、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养护效果等多方面制约, 使用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后依旧产生裂缝的工程也比比皆是, 因此, 从确保工程防水质量的角度看, 柔性防水层还是应该保留的。

另一个问题是柔性防水层的选用和质量保证问题。由于工程防水设计深度普遍不够, 对柔性防水层, 施工图中一般只是注明有柔性防水层, 或者只是注明柔性防水材料的大类, 如SBS改性卷材等, 显得过于粗糙。其实每一种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都有它的最佳使用环境, 以防水涂料为例, 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或有机涂料;冬季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 如用水乳型涂料, 温度不得低于5℃;埋置深度较深或有较大震动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

3、防水设计的深度问题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规定“地下工程必须进行防水设计, 防水设计必须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同时使用强制条文的形式规定,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必须包括以下5条内容:1) 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 质量保证措施;3) 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质量保证措施;4) 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 选用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质量保证措施;5) 工程的防排水系统, 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这就对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 地下工程的施工图文件中必须包括防水设计, 而且设计应该有相当的深度, 能够具体操作且能够保证质量。

但在实际中, 大部分地下工程防水设计都达不到这样的深度, 而且在有的工程设计中只是提出抗渗等级, 其他一无所有。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施工图设计和防水设计两层皮。因为主体工程承包部门对设计单位的防水设计理念并不一定能够吃透, 而是按常规做法来操作, 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进而容易造成设计、防水产品生产厂家和防水施工队伍之间的扯皮现象。同时, 由于防水设计过于简单, 甲方或监理单位对防水施工质量的管理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 有的设计单位指出:目前国家规定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不得指定材料、设备;而防水材料众多, 相互之间性能差别太大, 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指定材料。其实, 国家的有关规定是防止设计单位指定某种品牌的材料或产品, 并没有限制对某类产品的指定, 如设计单位完全可以指定膨胀剂为UEA、AEA或其他类型防水剂, 然后在此基础上将防水设计进一步深化。

4、结束语

地下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够确保质量。在这里面, 防水设计和防水材料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在防水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科学设防, 并使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在防水材料方面, 生产厂家应该自律, 严格按国标和行标生产产品。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选材标准, 按国家规定送检, 杜绝不合格产品在工程中使用。如果相关各方都严格按规定规范自己行为, 地下工程防水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书山, 熊稚军, 邓天宁地下室底板柔性外防水层防水作用商榷中国建筑防水, 2004 (10) :20

[2]牛光全, 也谈地下室底板柔性外防水问题中国建筑防水, 2004 (12) :9

[3]郑志辉, 于英霞,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山西建筑2004 (17) :71

上一篇:检查步骤下一篇: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