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

2024-07-24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精选十篇)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搭乘高校扩招的快车,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健康有序运转的支撑, 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助推力。在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 高校不得不反思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从问题中找出路, 从创新中谋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和实践中, 逐步完善行政管理工作, 使之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工作者的预定教学目标, 借助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充分调动广大教育成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最大效益, 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顺利运行。它是实现高校教学和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有力保障。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主体承担着管理和执行的权力, 它的主要内容包含在学术与行政关系, 功能与部门关系以及人员结构与创新管理的关系中。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蒸蒸日上, 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 并充分意识到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上。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各种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的核心, 高校拥有强大的知识资源以及众多的创新型人才, 有利于产生新的管理模式, 并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能够进行不断的改革更新和完善, 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迎来了高校发展的春天, 使其在结构、规模、体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 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有利于社会主体各有归属, 各司其职, 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通过不断改革, 充分发挥其协调管理作用是形势所需。

3. 解决高校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迫切要求

高校是一艘前进中的大船,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掌握这艘大船的舵手。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在发展中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高校在前进中的步伐。这时候高校行政管理这个舵手就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控制好节奏, 把握好航向。从而保证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凸显的主要问题

1. 行政管理内部结构不合理, 缺乏竞争机制

有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的金字塔式, 因而带有明显的层级性特征, 很容易造成内部组织结构臃肿、冗杂, 很多行政管理人员职责范围不明确, 在工作中游手好闲、无事可做, 造成资源的浪费。部门之间缺少联系, 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 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制度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也没有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利于强化行政人员的竞争意识。

2. 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 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管理情形来看, 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有些行政管理人员服务观念淡薄, 工作中缺乏热情, 常常以管理者的身份压制别人, 缺乏服务意识。部分管理人员缺少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工作积极性不高, 面对一些紧急问题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因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效果不理想。

3. 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权力划分不明

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在一些高校中往往由于权责不明确致使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常常以管理者自居, 拿着行政指令当令箭, 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行政和学术权责明确才能推动高校的发展, 将行政和学术权力混为一团, 势必会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1. 建立扁平化辐射结构, 分散权力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是高校行政管理充分发挥效力的表现。高校组织结构臃肿的现象, 没有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 高校必须要健全机制, 建立扁平化的辐射结构, 分散权力, 使每个管理人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高校各个组织部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同时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字塔式的层级意识严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高校的行政管理, 现代高校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动态的网络管理体系, 辐射到高校各个组织部门,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各个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才能推动高校不断前进。

2. 转变观念, “以人文本”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 为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应当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正规化的培训, 使其转变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 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新型管理理念, 真诚服务, 热情待人。其次, 建立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服务理念武装行政管理人员。再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团结各组织部门的成员, 加强交流与合作, 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使其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甘心奉献。

3. 恰当处理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恰当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就是既不能出现行政化和学术化的倾向, 也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以学术管理为主导, 行政管理为辅助, 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才是高校最理想的管理状态, 这样才能权责明确, 促进高校不断向前发展。学术权力建立在学术背景之上, 是高校的特殊权力, 本身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行政权力是为保证高校健康有序发展而充分发挥的对各类资源的协调整合功能, 着重处理高校学术以外的日常事务。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有助于协调高校各部门的关系, 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效果。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 我国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获得的成绩积极应对挑战。相信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定会打开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晓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浅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 .

[2]朱凤平.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新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篇2

一、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人数逐年增多,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随着地方高校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校区建设得越来越好,导致学生人数超出了学校预想的能够管理的人数。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少;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辅导员的人数有限,学校便会招聘一些新的老师,但是新任教师毕竟缺乏经验,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的食堂在三餐时呈现出人山人海的状态,对学生的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同时食堂的人太多会变得特别嘈杂,难以管理;还有就是学生人数太多导致学校的某些活动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可能会埋没一些人才。

2.校园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对学生的管理难度随之增大。为了追赶时代的潮流,学生不再只单单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也会去了解社会的各种变化,导致他们的价值观、思想和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拜金主义和啃老思想,还有享乐主义等恶劣的腐败思想,将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原本很单纯的校园生活变得很复杂。学生一味地崇尚各种享乐思想,在学校里缺乏积极性和上进心,也没有远大和长远的计划和目标,整天无所事事,致使学校的管理会越来越难。

二、对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的策略

1.改善教育中存在的陈旧观念。虽然高校中的学生也是良莠不齐、各有不同,但为了保证学生有着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学校不应再开设尖子班与平行班,而是将尖子生和其余的学生插到一起,让尖子生带动其他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管理体系。当辅导员的管理幅度过大时,应该建立一些高效的、实行力强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如,在管理班级的各种事务时,辅导员可以实行分级管理的制度,可以下设一些辅导自己管理的职位来一同管理班级,选拔的重点是要求对班级负责任的、组织能力强的,在选拔之后教师要经常对这些有职务的班级干部进行培训,并听取班级干部的汇报,了解班级里的所有信息和情况,对班级干部的表现能力不定期进行考察,保证班级的有序性。

3.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学生的压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大,这时老师的思想教育和开导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也许就是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而且教师经常给学生开一下班会,做一些思想教育,会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在课下抽出一部分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当学生遇到问题或是困难的时候,教师主动帮助解决,体现平易近人的一面,让学生更愿意亲近,便于沟通了解,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将学校的知识和社会衔接在一起,构建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产生都是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将社会文化和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为学生举办专业的、积极向上的、可以提醒学生远离不良影响的讲座,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大讲堂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学到一些积极的思想以及社会文化知识,这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方高校的管理日趋复杂和困难,学校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策略,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积极地开展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学生这一面抓起,对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最好使学生从被动管理变为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约束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师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构建良好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新形势下,需要对各高校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根据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丽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大学学报,(05)。

[2]杨玲。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构建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3]杨梦姗。新形势下地方高考学生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06)。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问题探究 篇3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主要问题 创新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搭乘高校扩招的快车,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健康有序运转的支撑,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助推力。在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高校不得不反思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从问题中找出路,从创新中谋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行政管理工作,使之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工作者的预定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育成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最大效益,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顺利运行。它是实现高校教学和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有力保障。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主体承担着管理和执行的权力,它的主要内容包含在学术与行政关系,功能与部门关系以及人员结构与创新管理的关系中。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并充分意识到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上。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各种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的核心,高校拥有强大的知识资源以及众多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产生新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能够进行不断的改革更新和完善,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迎来了高校发展的春天,使其在结构、规模、体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有利于社会主体各有归属,各司其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通过不断改革,充分发挥其协调管理作用是形势所需。

3.解决高校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迫切要求

高校是一艘前进中的大船,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掌握这艘大船的舵手。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发展中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高校在前进中的步伐。这时候高校行政管理这个舵手就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控制好节奏,把握好航向。从而保证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凸显的主要问题

1.行政管理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机制

有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的金字塔式,因而带有明显的层级性特征,很容易造成内部组织结构臃肿、冗杂,很多行政管理人员职责范围不明确,在工作中游手好闲、无事可做,造成资源的浪费。部门之间缺少联系,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制度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也没有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利于强化行政人员的竞争意识。

2.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管理情形来看,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有些行政管理人员服务观念淡薄,工作中缺乏热情,常常以管理者的身份压制别人,缺乏服务意识。部分管理人员缺少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面对一些紧急问题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因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理想。

3.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权力划分不明

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在一些高校中往往由于权责不明确致使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常常以管理者自居,拿着行政指令当令箭,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行政和学术权责明确才能推动高校的发展,将行政和学术权力混为一团,势必会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1.建立扁平化辐射结构,分散权力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高校行政管理充分发挥效力的表现。高校组织结构臃肿的现象,没有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高校必须要健全机制,建立扁平化的辐射结构,分散权力,使每个管理人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高校各个组织部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字塔式的层级意识严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高校的行政管理,现代高校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动态的网络管理体系,辐射到高校各个组织部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各个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才能推动高校不断前进。

2.转变观念,“以人文本”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为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正规化的培训,使其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新型管理理念,真诚服务,热情待人。其次,建立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服务理念武装行政管理人员。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团结各组织部门的成员,加强交流与合作,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其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甘心奉献。

3.恰当处理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恰当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就是既不能出现行政化和学术化的倾向,也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以学术管理为主导,行政管理为辅助,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是高校最理想的管理状态,这样才能权责明确,促进高校不断向前发展。学术权力建立在学术背景之上,是高校的特殊权力,本身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行政权力是为保证高校健康有序发展而充分发挥的对各类资源的协调整合功能,着重处理高校学术以外的日常事务。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协调高校各部门的关系,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效果。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获得的成绩积极应对挑战。相信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定会打开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晓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浅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

[2]朱凤平.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新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篇4

一、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 班级缺乏凝聚力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 大学基本是首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开始, 他们思维活跃, 个性独特, 很多学生不明白如何与班级同学相处, 不参加集体活动, 缺乏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班级认同及归属感不高, 导致班级缺乏凝聚力。

(二) 班级小团体现象严重

当前, 很多大学生为班级服务意识较弱, 考虑更多的是自我利益的得失。我们常常看到以宿舍为单位的小团体或是以几个人为组织的小团体一起办活动, 对班级活动置之不理, 集体意识缺失, 造成班级四分五裂, 班级工作很难开展。

(三) 班级内部缺乏沟通

现行高校的班级管理还是固定死板的传统模式, 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向主要班干部传达某些通知, 沟通存在普遍单向性, 不注意学生意见的反馈。班级内部同样如此, 班干部既要传达老师的安排, 又要保证班内成员按时完成, 同学之间总是缺乏有效的沟通, 导致互相不理解。

(四) 班级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大学生视野、思想相对开放, 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自控力逐渐弱化, 加之大学管理相对开放自由,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慢慢减弱、学习兴趣逐渐淡化, 学习失去方向, 大学期间未踏入图书馆大门的学生比比皆是, 他们宅在自己的世界里, 无所事事。

(五) 班级缺乏良性竞争

高校班级管理中不和谐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奖助学金评比方面。近年来, 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力度提高, 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学生之间不去比较学习好坏, 经常对比家庭贫困程度, 致使学生氛围陷入一种恶性状态之中。还有, 多数学生不关心班级同学学习, 只关注自己, 这种非良性竞争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情绪, 而且给班内成员间带来摩擦。

二、高校班级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 班级成员个性化凸显, 集体意识不强

心理学家认为,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年的初步定型期, 是一个人自我意识从少年向成年的典型过渡期。伴随着网络信息的冲击, 受多元文化影响较大, 当前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张扬的愿望, 具有突出的自我个性, 在思想上比较独立, 行动上也喜欢独自相处, 集体意识不强。

(二) 家庭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与其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的教育中, 很多学生父母为了让孩子一心一意读书, 考上重点大学, 除了学习方面的事情, 其他事务很少触及, 这些学生缺少与人相处的经验, 不知道如何过集体生活, 如何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

(三)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顺利进入苦苦奋斗的大学之后, 在学习上便没有了目标, 感觉已经实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最高追求。家长及学生本人都认为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从此丧失进取心, 挥霍生活随意而为, 在班级里形同散沙一般, 不利于管理。

(四) 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或辅导员通常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 规范学生各种行为及思想, 矫正各种不合要求的不良行为, 班干部只从事督促的活动以满足老师, 班级其他成员只关心关系到自己的那部分事情。这种管理制度和方式不利于个体发展, 致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减弱。

(五) 集体生活之外的“吸引力”生活繁多

如今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社团、运动等传统单一的集体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现在有电脑、网购、旅游、KTV, 有宅生活、“两个人的世界”、打工生活、小团体生活等。这些“吸引力”生活方式繁多且杂乱, 很多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己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班级的归属感渐行渐远。

三、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制度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级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制度、班规、民主参与制度、班干部守则等。制度一经建立, 必须强制执行, 使其成为班级成员的行动指南, 要引导大家把被动的遵规守纪变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调控的良好行为习惯。班级制度的落实需要所有成员参与, 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这就需要班级建立监督考核小组, 监督大家遵规守纪情况, 及时考核反馈, 形成良性循环。在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的过程中, 应注意两点:第一, 制度要有可操作性, 简单精练可行;第二, 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 要做到全面公平, 使班级管理目标规范化。

(二) 组建班级成员满意的学生干部队伍

班级的整体建设, 必须依靠一支班级成员满意的学生干部队伍, 这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组织保证, 能促进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行。一方面班级内部设立各种干部角色, 使每个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管理任务, 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另一方面, 将心理委员正式纳入班委会中来。心理委员作为基层心理工作者, 以班集体为单位开展心理活动, 使同学们在集体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观念, 进行人生探索、自我成长探讨、学会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等, 同学们的积极表现必然会支撑班级的进步发展。同时, 建立班级成员成长档案, 包括学生家庭情况档案、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社会实践档案, 汇总每个人的信息, 来辅助实施班级和个人绩效的管理及动态评价。

(三) 建设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具有较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 其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形的。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 利于班级凝聚, 便于班级管理。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身心愉悦, 学习效果明显。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可以通过设立班徽、班歌、班训等具有特征符号的概念强化学生记忆, 使学生产生班级认同感;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网页、微博、QQ群等方式加强班级同学交流, 动员学生积极构筑网上精神家园, 每周或者每日定期开展网络交流, 畅所欲言;亦可采取轮流班委的方法, 强化班级每位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让其感受不同职责所要求的不同素质概念, 使其自觉投身班级建设的队伍中。班级文化的建设方式多样, 需要班级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四) 狠抓学风建设

为把班级建设成为团结向上、学习优秀的良性集体, 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广泛提高教育教学服务水平, 狠抓学风建设, 建立良好奖评激励机制及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措施, 多角度、多手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广泛依靠学生家长, 共同督促学生成长进步。对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如沉迷网络游戏, 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 他们对班集体的消极的辐射作用会很大, 班级应高度重视, 积极联系班主任单独教育帮扶。

(五) 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在学校举办各种活动之余, 各班级应该开展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活动, 积极动员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这对提高班级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班级整体精神风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活动应该做到形式多样, 覆盖范围广泛, 要有班级联欢、素质拓展、团体郊游等文体活动, 也要有心理主题班会、专业研讨学习沙龙等学习活动, 从多个方面广泛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相关技能水平,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意识。久而久之, 班级所有成员就会自觉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

(六) 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有效指导

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 取决于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干部队伍的带领以及班级所有成员的努力, 同样也离不开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有效指导。班主任或辅导员是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学校老师, 他们掌握着学生的个人信息, 指导着学生的大学发展方向, 对他们的人生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 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做好指导、调控工作,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充分唤起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他们提供尽情表达自己意愿的氛围,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总之, 班级建设在高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一个和谐、高效、团结的班集体在班级成员的成长成才、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加大学生活动投入力度, 适时有效指导各班级建设, 制订相应激励措施, 使班级建设真正为我所用, 在学校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给予正向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蒲绿荷.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2]杨芝, 黄明山.大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4) .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 篇5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格体现,是其在从事学生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特性,是学生管理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形态。也就是说,当学生管理人员开展学生管理活动的时候,能够通过对自身与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认识,形成自我的角色意识,并根据自我角色意识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做出行为选择,由于这种选择不断地重复出现而形成了其独有的道德特征。这种道德特征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他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这种表现,但他的行为却总会表现出连续一致性。传统观念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人格的影响

(1)道德为上。

中国传统的道德人格理想强调道德的主体精神和自觉精神,“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而“仁”就是“爱人”,孟子后来概括为“仁者爱人”,“爱人”是君子所应具备的首要品格。在儒家看来“仁”、“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标准,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同时也是传统行政人格的内在追求。

(2)身正为基。

中国传统人格的合理内核是强调内在的道德品格提升,学生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能用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来管理学生,自己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就能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内驱力,构筑一道无形的道德防线,有效影响和管理学生,始终保持崇高的道德情操,自觉履行各种职责,以身作则,维护教师的崇高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并为良好的管理道德风气的形成做出贡献。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人格塑造的途径

3.1 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格

学生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是学生管理人员自觉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而达到的人格境界。其实质是将外在强制变为内在自觉的过程。参照古代哲人的“修身之道”,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践经验,应着重把握以下几条:

(1)坚持学习。对我国当前的学生管理人员来说,就是要通过刻苦学习,弄清高校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为学生服务的信念和决心,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道德知识不只是见诸书本,而且见之于社会实践和他人的示范式行为之中,因此要更加注重学习道德典范和他人的经验。

(2)反躬内省。人格修养需要一种自省力。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学生管理人员要勤于自觉反省,勇于自我批评。

(3)慎独不怠。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儒家也主张“君子慎其独”,强调的是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以及由此达到的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崇高境界。能否“慎独”,是检验学生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成熟的道德人格的试金石。

(4)实践锤炼。道德修养离开了社会实践,只能是虚妄的海市蜃楼。因此,学生管理人员要能够经受复杂环境的考验,在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在长期的实践磨练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进而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

3.2 认真学习道德理论,养成道德习惯

道德理论包括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评价标准和内容。向学生管理人员传授灌输这些理论,能提高其识别善恶和选择行为的能力。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求人们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逐渐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需要结合管理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反复不断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管理人员的独立分析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改正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等自我教育能力,来督促道德习惯的形成。

3.3 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开拓创新

理想的学生管理是一种以服务作为出发点和目的的管理行为。这种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实践是高校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因此,强化服务意识是学生管理人员人格的灵魂和核心。它要求学生管理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钻研业务,甘于奉献。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改进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这同时也要求学生管理人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集中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为学生,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一是要真心诚意。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排忧解难。二是要深入学生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开拓创新是人格的重要品格。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的能力。只有在开拓创新中,学生管理人员自身的内部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3.4 诚实守信,塑造崇高人格

自古以来,诚信被视为一切德行的基础,是职业活动中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证。对学生管理人员而言,它更是“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诚信的核心是诚实,它要求学生管理人员谨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职业纪律,不虚伪欺诈,不言而无信,不弄虚作假。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必要性;创新

现如今,信息工具迅速发展,文献信息不断增长,浩瀚如海。如此丰富的信息文献使得人叹为观止,眼花缭乱。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建设速度的提升,信息服务业务不断发展,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高校图书管理进行创新能够有效突破图书馆僵化的状况,创新各方面管理工作,使得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各种挑战。怎样充分运用高校图书馆所藏的文献为读者大众服务,怎样进行图书馆创新管理成为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

管理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为了达到组织的事先要求的目的,经过规划、组织、安排、协调与控制等管理环节,以人为中心,对相关物质与非物质因素进行科学搭配与充分应用的过程[1]。但是管理创新便是为了完成以上管理内容所进行细节改动或整体提高的创新活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与创新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管理创新即是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不仅仅只是规划、安排与组织,更多的是要协调部门与部门、管理员与设备、管理员与读者及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联,发现与重组多种资源和构成,有力地调动馆内外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为达到图书馆事业的整体目的而共同努力。管理创新是高效图书馆体系创新的重大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开办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创新。

现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涌现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证实,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便是市场竞争的优势,然而创新是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关键,因此注重创新发展成为了现代管理的时代发展趋势[2]。管理创新是促进高校图书馆改革的不竭动力。新世纪是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重大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目标、内涵要求、行为方式及工作方法也随着出现了深刻变化。

二、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对策

(一)重组图书管理业务流程

目前图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图书管理应该尽量降低资源浪费。进一步优化图书资料同知识信息的购买步骤,构建科学的工作程序,使得新形势下,图书管理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当然,也必须形成正确的管理意识,使得图书管理更加规模化,充分满足读者各种需求,提高其服务质量。另外,还需要协调好图书管理产业链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加快图书管理改革。

(二)提升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校图书资源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与较高阅读能力的高校师生群体,高校师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规律与其知识掌握程度、专业、研究方向密切相关,因此各大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优质的专业新书推荐服务与咨询服务,同时统计高校学生需求量大的参考书籍、计算机类书籍、专业辅导书及专业技能考试题集,并将统计结果及时反馈到采购部门。掌握高校师生图书资源利用规律后,图书管理人员能够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因势利导,积极地整理、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提供给读者,使其完成借阅程序,这样图书馆渐渐成为读者喜爱的第二课堂,对提升图书资源利用率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

(三)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需要按照本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发展,改善馆藏布局与结构,突显文献类特色与专业特色,构建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各种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比如收集整理本校教授发表的论文及著作,进一步开发构建图书馆资源库(本校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籍数据库)。高校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挖掘、整合与揭示知识,推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从而创造出最新的知识,并不是提供单纯地图书借还服务。要将每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培养成为一名“信息知识导航员”,高度重视第二、三次文献和网络专题数据库的构建,为读者创建新的知识库[3]。

(四)变革图书馆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的管理是根据管理工作的程序,按照管理流程与内容要求,充分发挥安排、规划、协调与合作等职能,正确运用财力。物力、人力,产生强大影响力,从而实现图书管理预定目标,使得图书充分运用。常规管理及时根据管理人员自身知识与技能,扎在采取手工操作的环境下,收集与整理文献资料便是日常工作,将存储文化典籍列为年度工作目标。目前必須变革这一管理模式,,科学安排,充分发挥藏书、传播知识的作用,使得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合理化、统一化与组织化,达到高水准,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具价值的内容。

(五)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针对不同职位的管理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组织开展系统化管理技能培训活动。另外,针对图书管理骨干人员进行专业性、多样化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同时深入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利用学生讲座等多样化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六)完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功能

当前我国国内构建的数字图书馆已经具有较好的资源和技术支撑,例如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达到了标准化规定,自己构建和购买的全文数据库已经在高校图书馆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需要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和完善检索功能,并且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技术以及跨库检索技术,同时提高和健全对网络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图书管理创新是推动图书馆不断优化的内部力量。用创新来推动发展,这是图书馆意义的主要表现。因此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对照多样化阅读的需求进行改革和构建多样化服务的新模式,激发图书管理事业充满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江立功.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62-63.

[2]李薇.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突破与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03):147—149.

[3]刘春晓,张素娟,孔庆春,王晓亮,张琳琳.网络环境下黑龙江省农业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数据库资源建设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0(10):41—43.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对策探索 篇7

一、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评价、财会队伍评价和财务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财务领导体制评价、财务机构设置评价、队伍结构状况评价、发展建设规划评价、财务管理模式评价、内部经济责任制评价、预算管理评价、收支管理评价、专项资金管理评价及各类基金收支管理评价等,通过经费来源结构分析、支出结构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效果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客观地总结学校财务管理的经验,反映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使分析更加全面,应创新报表内容,增设无形资产分析表、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分析表、对外投资效益分析表、人力资源分析表、固定资产分析表、科研经费收支情况分析表等。财务分析要在现代化手段上下功夫,努力开发一些管理分析软件,使报表分析数字能直接从计算机上提取,以提高分析的效率。

二、强化高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预算管理是学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直接影响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要把预算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管理,完善预算调整制度,建立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实行零基预算,编制中长期预算,分步落实编制年度预算,并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保证预算的执行,必须在学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基本知识,制订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学校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对象。在编制预算时,应从学校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需要,也要考虑学校财力可能,把学校全部可动用资金包括财政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按一定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要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先保工资、保运转、然后才是建设”原则。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要向教学、科研倾斜,并压缩行政性开支;科研经费应根据具体立项情况逐项核定;对于特殊建设项目和基建项目经费要单独核定,专款专用。其次,要强化项目管理,尤其是重大项目预算管理,细化项目支出预算,新建项目要体现在提高教育手段、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后勤生活和学校运转的必要设施上。此外,要完善预算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预算一经核定,必须自求平衡,不搞赤字预算;要建立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预算更加公平、合理、透明。

三、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财务风险监控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管理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因此,为缓解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转变“等、拿、要”的传统观念,走“争、创、筹”的新路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各校特有的竞争优势,建立稳定增长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不断扩大收入,筹集教育教学发展所需资金,并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达到保持最佳现金流量,保证财务状况正常化的基本目标。同时,要强化财务风险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对银行的借贷项目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的“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要求,建立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一是根据国家政策、资金市场利率及项目建设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二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造成还款延期损失;三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安排偿债准备金;四是依据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确定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及预警提示制度。

四、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制度管理体系

要把制度建设这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建设,摆在财务管理的突出地位加快建设,健全财务工作经济责任制、绩效考核制,明确各权力主体的责任,把权、责、利结合起来,在坚持财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审计和社会中介组织等专业技术力量,加强对权力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用完善的财务制度规范各种财务活动程序。财务制度建设应遵循既合理合法,又及时的原则,根据形势发展和各高校具体情况,定时理清财务工作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预算、收入、分配、支出、大宗物资采购、专项资金管理、专用基金管理、后勤社会化、资产管理、融资负债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全面系统地修订财务制度。财务制度的修订、制定,是一项经常性的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各方面利益,应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和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只有反复酝酿、修改、完善,才能得到教职工的理解支持,使财务制度建设起到促进各项工作的作用。

五、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高校所承担科研活动要经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审批,签订科研合同,并强化科研项目经费预、决算的管理。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时,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同科研、财务部门共同制订项目预算,避免因对财经法规认识的偏差,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这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预算硬约束”,才能树立预算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课题验收后,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科研项目结题,科研、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及时清理账目,核实拨款与支出数目,正确计算课题实际成本,据实编制科研经费决算表,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并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应按着主管财务工作的校级领导、财务处(科)长、会计人员等三级财务人员队伍层次,从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廉政教育、大局服务意识教育、财经法制纪律教育、理财意识教育、学历教育和会计业务水平培训等方面着手,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专业财会队伍。财务人员要加强新知识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提高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国家相关财经政策及会计报表知识的培训,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高校的检查和审计,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面对高校经济成份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活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财务人员还必须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这对执行财经纪律、化解矛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篇8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类型

所谓高校的财务风险, 是指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很多不能够预计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高校经济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 使高校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根据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 高校的财务风险存在于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财务运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内容。结合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 存在的主要的财务风险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一) 债务风险

是指高校无法偿付到期债务本息, 而使高校财务陷入困境, 蒙受损失的风险。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办学条件都有了迅猛发展, 但国家的财政投入却没有同步增加, 巨大的资金缺口几乎全部来自于银行, 负债办学成了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据社科院《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 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规模高达4500~5000亿元, 部分高校的贷款规模已超过20亿元。学校每年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要用来支付借款利息, 维持高校正常运营的基本费用支出却无钱支付, 更不要说返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本金, 部分高校的资金链已经断裂。可见, 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很多高校正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风险。

(二) 投资风险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高校可以利用闲置资产对外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或与其他出资人共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虽然这些经济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但当它们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财务危机时, 作为主要投资人的高校往往要承担连带责任。导致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或投资亏损, 甚至承受其他的连带责任, 而使高校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 大多数高校都曾举办过校办企业, 如印刷厂、食品厂、建筑公司等等, 但随着校内需求的逐渐减少, 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激烈, 这些当年也曾效益不错的经济实体, 大多已经破产或倒闭。

(三) 财务运营风险

主要是指高校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 由于控制不当等原因导致高校在购置资产、材料、支付费用时, 由于货币资金不足而影响高校正常的财务结算, 甚至影响高校正常运营, 即所谓的流动性风险;另外一种是在资金回收过程中产生的, 当结算对象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按期履行付款合约时就会产生信用风险, 形成呆账、坏账现象, 给高校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外部因素

(1) 办学规模扩大, 财政拨款不足

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其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 招生规模扩大以后, 高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必须同比例增加, 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以及教育事业的健康运行, 实现上述配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事实上国家的财政拨款虽然也有明显增加, 但远远不能弥补高校规模扩张所带来的资金需求缺口, 引发高校财务风险发生。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偏低,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保持在5%~6%的水平, 发展中国家平均接近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的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 实际上一直未能实现。

(2) 政治经济环境因素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危机不断, 各国为化解危机摆脱困境频繁使用金融工具、调整经济产业政策, 如为抑制通胀就会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为促进经济发展会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以及对某些产业进行抑制或鼓励。这些政策的调整或者会影响资金的成本, 或者会影响某些原材料的市场供应价格, 这些因素的变化是高校无法预知和控制的, 但任何一个因素的突变都可能引发高校财务风险。

另外, 国家教育产业政策的推出和调整也会打乱高校的正常运营秩序, 如高校之间的撤并、扩招、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原本是为了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但是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国家只推出办学政策, 既要落实国家办学政策又要保证办学质量达标, 很多高校只能通过借债的方式来筹集集资, 从而为高校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财务风险。

(二) 内部因素

(1) 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高校的部分管理人员, 习惯于执行行政政策或决定, 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甚了解, 对财务管理理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敏感性。总是依赖经验管理财务, 认为只要不贪污不浪费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这也是引发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2) 投资决策、资产购置等缺乏科学性和战略思维

部分高校在对外投资以及单位内部大额资产购置活动中, 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 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 未能科学判断内外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项目对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 不能用长远的眼光战略的思维进行决策, 从而造成决策失误, 或者项目预期收益无法实现, 或者在资产购置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也可能对单位的资金链形成极大的压力, 酿成财务风险。

(3) 资产结构不合理

资产是指高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照资产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从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看, 包括财政投入、上级投入、依法收取、自己创收、捐赠、各种基金和负债项目等形成的资产。

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对资产价值的确认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资产以其取得的实际成本入账, 并按一定期限对其进行摊销, 以反映资产的损耗与价值转移, 期末资产价值及其构成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高校的资产结构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多, 流动资产少, 而流动资产中的货币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导致资产整体变现能力较弱, 在运营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这也是引发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指导思想

(一) 提高管理人员风险意识

首先要培养高校管理人员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意识到财务管理风险的客观存在, 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意识。一方面做好长远规划, 提高对投资项目、重大资产购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减少盲目投入,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 认识到高校资产结构不尽合理的现实,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尽量减少结算资金占用, 要做到应收尽收, 降低采购批量, 减少材料储备资金占用, 尽量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货币资金的保有量和保有比例, 提高单位的偿债能力, 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二)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高度重视制度建设, 提出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体现了中央对于制度建设的重视。作为高校也要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通过落实制度来达到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目的。如对存在风险的业务活动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内部牵制制度, 改“一支笔”签字制度为“党政联签”或“决策委员会”制度, 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 加强预算控制, 通过刚性预算实现财务运行全过程监控, 事后审计监督等内部控制措施, 以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三)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实施对财务风险的量化监控

从引发财务风险到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财务风险的聚集会在一些敏感的财务指标上有所体现。因此, 高校可以通过对这些敏感财务指标的观察分析, 及时发现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

(1)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流动, 就短期而言, 高校能否维持正常运营, 主要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货币资金用于各项支出。通过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可以将动态的货币资金流动情况全面反映出来。

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等项目都会影响高校运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 应收款项、存货等项目期末余额增加表示该项目占用大量资金, 否则表示高校资金占用较少, 大多以货币形态存在;而应付款项正好相反, 余额增加表示单位占用了其他单位的资金。高校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 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 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 建立高校全面预算, 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高校要想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营态势,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从资产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等角度入手综合评价财务风险, 构建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敏感财务指标可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定, 反应高校资产结构的主要指标有:流动资产比率、短期资金比率、资产—权益对比关系比率等;反应高校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率、累计借款占总收入的比率、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银行存款保障率等指标;反应高校运营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等指标;反映高校发展潜力的指标只要包括:毕业学生就业率、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培训费用、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等指标。

(3) 建立财务预警应急指标体系

一方面要对预警指标进行量化, 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 构建分等级的预警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同步确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针对某一管理领域某一等级的财务风险确定具体的应急措施。一旦某一领域发生财务风险可以马上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实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四、高校财务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一) 控制对外投资, 控制财务风险

高校要明确其事业单位性质, 明确国家投资兴办高校的目的在于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 高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于教学和科研而不是对外投资兴办实业。要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行为, 并要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

投资项目要控制在与高校教学科研相关的领域内, 要有利于教学科研事业发展。如科研成果的转化, 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等项目。严禁购买股票、期货、购买各类投资基金、各种企业债券以及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或金融衍生品等风险较大的投资。

高校利用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专有技术等对外投资时,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合理确定资产价值;利用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时, 所需资金只能是单位的累积结余或自筹资金, 严禁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从事对外投资行为。

项目投资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合理规划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科学测算预期投资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期, 合理确定投资项目的经营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资产管理规定编制详尽的对外投资申请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按照企业财务规则的要求加强对投资项目经营的财务监督, 确保对外投资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依法获得投资收益, 防控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 避免影响高校正常的财务运营。

(二) 多元化筹资资金, 控制财务风险

1. 多渠道筹措科学调配债务资金, 控制债务风险

高校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除国家财政拨款部分外, 主要来自于从各金融机构筹措的债务资金。债务资金属于偿还性资金, 有明确的还款日期, 到期除了要支付借款本金外, 还要支付较高的资金使用费。

为了避免债务风险的发生, 高校要尽可能降低银行债务资金总量,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节约费用。另外要分散举债银行, 争取更优惠的贷款, 并要根据资产结构合理搭配银行借款种类, 保持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结构比例相当, 优化债务结构, 控制债务风险。

另外还要科学调配合理安排银行的还款日期, 还款时间要尽可能地分散, 要根据高校资金预算合理调整, 避免集中还款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

2. 科学合理争取非偿还性资金, 降低财务风险

首先, 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国家每年除了维持高校正常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支出拨款外, 还有很大额度的定额或定向补助, 如专项建设资金、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精品课程建设资金、重点实验室建设资金、各项科研基金等专项资金, 以及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奖励等各种奖励补助资金等。为化解高校的高额债务危机, 国家出台了系列措施鼓励支持高校化解债务, 如《人民日报》2011年7月12日讯山东省今明两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 用于负债率超过100%的高校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其次, 争取中央财政奖励。力求两年争取中央奖补资金20亿元。今明两年, 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高校银行贷款还本资金, 按40%的比例给予基础奖励。高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安排、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申请资金奖励和补助, 缓解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压力, 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 盘活高校闲置资产, 开发校园市场资源。部分高校特别是通过合并组建的高校往往都有部分资产属于分别配置的, 校校合并以后部分资产处于闲置状态,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或资源。对闲置资产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科学的规划和研究, 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如对于闲置的土地、校舍等可以通过置换、有偿转让、合作开发、出租出借等方式实现增收的目的。校园的学生消费市场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也可以通过开发转让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学校增收的目的, 缓解高校的财务风险压力。

最后,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 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本身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 以及广大的毕业学生优势, 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定向培养学生、培训员工等方式获得社会资金的支持;或者争取某一领域的教育基金会的支持;或者通过校友会的方式争取毕业学生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筹集办学资金。国外知名高校的办学经费中来自于社会捐助的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以华盛顿大学为例, 该校的社会捐赠收入由2000年的11479.2万美元, 到2004年的17431.6万美元, 4年间增加了将近0.6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13%, 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经费来源, 捐赠收入已经成为了该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 完善财务运营管理, 控制财务风险

(1) 强化预算管理, 防控财务风险

近年来, 我国进行了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高校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 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 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 测算编制支出预算。并要求单位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预算超支不补。高校内部也要逐渐完善和加强预算管理, 要求各院系、各部门综合考虑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力, 打实预算年度的收入支出预算金额, 经学校研究通过后, 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控财务收支活动, 控制财务风险。

(2) 加强资产管理, 防控财务风险

高校要完善财产清查制度, 通过定期的财产清查, 掌握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等情况, 掌握资产占用资金情况。通过对流动资产特别是材料类资产的购置使用情况的分析, 可以合理确定常用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及年度采购批次, 降低材料采购储备费用;对定额以上或大批量的资产购置要报主管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 降低采购成本;对各种应收款项, 要实行责任人负责制, 及时回收资金, 减少呆坏账风险, 对于账龄超过三年办理注销手续的应收款项, 仍然不能放弃;资产管理的关键是大型设备的购置、建筑物的购建项目, 购置之前一定要结合高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作好必要性论证, 并要做好财务支出预算, 以保证预算能够自求平衡, 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结束语

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定向补助、化债奖励等方式帮助高校降低财务风险, 走出财务困境。作为风险主体的高校要在保障正常业务开展的基础上, 开源节流, 争取国家和社会更多的支持, 严格控制并尽快降低债务总量。提高风险意识, 树立科学化精准化管理高校的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蕊.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理及其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6) :188

[2]李笑霜.高等学校理财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3]曹升元.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8

[4]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财政厅.2010.8.9

[5]麻鹏波.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中政府职能分析[J].财会通讯, 2009 (6) :125

[6]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 2010 (1) :18-19

[7]杨云标.高校资产结构现状及优化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2 (04) :158-163

[8]冼永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及运用[J].企业经济, 2011 (3) :165-167

[9]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年2月7日

[10]山东高校力争两年化债百亿完不成目标将减招.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7.12

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析 篇9

一、学籍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对高校教育起到规范作用

学籍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必要的规范, 学校通过认真执行管理制度, 对各个环节都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科学的管理, 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

2、对高校教师起到了规范作用

学籍管理制度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制定一些教学质量评估与奖惩制度, 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

3、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起

宏观指导作用

学籍管理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如通过学分制建设, 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使高校教育更具灵活性, 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导向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珍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4、对高校师生的服务作用

让全校师生及时准确的知晓学校的各种学籍管理制度, 提供校内外的学习等方面的最新信息, 全国其他高校教育发展动向, 推动校风学风建设, 为学生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及学习环境等起到了服务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部新政策的推行、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在新形势下, 学生的就业难度提高了, 故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但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总体来说, 有以下几方面:

1、学籍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制度问题。高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应该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做支撑, 但是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 但制度本身不够严密、自身存在矛盾或在执行过程中掺杂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使得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目前学籍管理制度的许多条款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的, 未能体现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条款制定得不够灵活, 比如, 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多以学年为期开课, 这样, 如果学生因特殊情况需要重修或者办理休学只能以一年为期限, 而无法以半年为期, 这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 延后毕业意味着找工作难度更大。

2、学籍管理人员方面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 特别是学校实行学分制后, 使学籍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但很多高校却没有增加学籍管理人员的数量, 导致现有的人员压力过大,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 一些高校对学籍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很多高校领导认为学籍管理工作只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 在聘用学籍管理人员时没有经过任何的筛选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 更没有在任职过程中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人员流动频繁, 致使学籍管理的真正作用难以体现。另外, 学籍管理队伍与新形势、新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 学籍管理从人工操作向计算机信息化操作过渡, 而部分学籍管理人员却不能跟上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仅靠自身的经验很难达到当前形势下对学籍管理岗位的要求。

3、学籍管理手段方面

学籍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细致的工作, 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量更大, 一套比较完善、科学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各大高校急需的和应具备的, 而部分高校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还在依靠单机管理甚至手工管理, 这样就造成管理效率低、信息查询难的现象。

4、学籍管理宣传方面

很多学生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不清楚, 如何办理休、退学, 如何办理重修手续, 怎样转专业, 都要到教务处询问, 学籍管理人员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致使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 这些都与学校在学籍管理宣传方面的力度不够有关。

5、师生认识方面

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是教学, 在教学、科研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大, 而不大关心学籍管理部门的工作, 而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籍管理中的一个被动对象, 对自己的课业成绩平时并不关心, 甚至直到临毕业才发现自己尚有缺考或不及格的课程, 直接影响到毕业和取得学位, 甚至影响就业。部分教师和学生在素质存在问题, 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发生作弊行为, 直到因违反了学籍管理制度受到处分时, 才知道有此类规定;个别教师对学生违纪现象不闻不问或隐瞒实情.对严重违纪问题既不处理, 也不上报, 甚至弄虚作假, 致使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新形势下优化高校学籍管理的措施

1、在高校学籍管理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

高校学籍管理的主体和核心都是学生, 应当充分重视学籍管理中学生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学生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首要问题, 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甚至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 高校教育费用由国家和学生分摊, 毕业后学生自主择业。因此, 学生对学习时机、修业年限、所学专业以及所学课程应该有更多选择权。因此, 高校的学籍管理就必须以学生为本, 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入学后如果发现所选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不适合自身的发展, 应该有权重新选择。同时, 学校应该创造条件, 开设足够的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基础自主地选择课程。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起灵活、激励作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表现在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充分发挥其才华,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以说以学生为本是新时期高校学籍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仅靠原有的“经验型”和“手工操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学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是必然的趋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立一套完善而科学的学籍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的“实时”、“共享”功能, 可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减少学籍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劳动, 将工作人员从繁杂、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差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依靠校园网建立教师选课系统, 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直接看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名称、上课的时间地点、学生名单等等信息;建立学生选课系统, 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看到自己想要选择的课程的名称以及剩余名额;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专业、学籍异动、奖惩情况等信息汇集在一起, 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 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程表等, 随时了解自身情况。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手段, 增强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3、实现制度化管理

学籍管理中有些工作是具有周期性和稳定性的, 如学籍异动中的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 可以通过清晰易懂的流程图来表示, 做成公示板, 可以使学生家长一目了然。这样避免了学生遇到上述问题只能到教务处询问的情况的发生, 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 也能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加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

学生入学后, 学校应重视对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 可以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网上查询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学籍管理制度, 使学生不要仅仅把自己当作是被动的学籍管理的对象, 而是通过对学籍管理制度的了解, 主动地明确学习态度及学习目标。

5、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

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是具体, 繁琐, 工作量大, 且具有动态性, 连续性, 并且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因此, 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从学生入学到毕业, 方方面面的记录, 包括入学注册、成绩存档、补考、重修、休学、复学、退学、转学、转专业、奖惩、毕业证发放和学位授予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最重要凭证。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所以要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思想教育, 培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精神, 确立以教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根本, 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理念, 出色地完成繁杂的学籍管理任务。此外,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 亟待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总之,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学籍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水平, 努力实现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

总之,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 一切方针政策、措施、办法都是为了培育学生, 高校学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面对新形势, 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 不断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学籍管理制度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国家教育部通过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的工作水平, 对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本文首先说明学籍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就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最后为高校学籍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探析

参考文献

[1]谢景权, 韩冰.在学籍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9) [1]谢景权, 韩冰.在学籍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9)

[2]王仕.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学籍管理[J].襄樊学院学报, 2007, (3) [2]王仕.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学籍管理[J].襄樊学院学报, 2007, (3)

[3]梁红玉.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 (6) [3]梁红玉.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 (6)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校,就业管理,就业管理机制,创新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有效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证, 是大学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 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 需要高校资源配置上重点支持。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在很多地方还只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 就业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这样势必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存在扯皮现象, 凡事跟着感觉走, 会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变得被动。

一、国内外对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研究

对就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如欧美国家在中学就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和职业指导专家, 如帕森斯匹配理论、霍兰德的人职类型匹配理论、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等。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教育部从1998年创办《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主要提供就业研究、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职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其“理论·实践”栏目主要发布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最新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的工作交流及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理论探索, 受到就业工作者和广大大学生的好评。从事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大学生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 如吴克明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的经济学分析》、蒋菊的《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等;高校就业工作者较多地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强调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从整体研究情况来看,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如何提高高校“产品”质量, 如何实现高校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 如何调动各职能部门针对学校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高校就业工作是否需要建立就业管理工作机制, 如何构建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等问题研究得甚少。由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 经济发达程度差距也相当大, 高等教育制度、高校管理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等都与我国有着很大差别, 他们的许多经验和做法我们不能照搬, 有些借鉴起来也有不少困难, 所以探索适应国内高校良性发展的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的功能

(一)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就业既是人们维持生活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又是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稳定、维持良好社会心理的需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己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并持续攀升, 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相应增加的前提下, 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30余万, 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今后几年, 应届毕业生数量还会持续上升,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 待就业人数可能将会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大而进一步加大。如果大学生长期找不到工作, 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 甚至产生心理不平衡, 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 而建立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

(二)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高校良性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脱节, 形成结构性的矛盾。高校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对社会来说, 培养的人才如不能就业, 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高校来说, 学生没有就业, 就不能说高校很好地贯彻了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也不能说对学生尽到了责任。因此,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做好就业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果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这为高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校,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 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被社会接受和承认, 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地位。学校社会声誉不高, 就不能招收到更多的优秀学生, 而招生的行情又影响学校学费、政府拨款、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及捐资助学的经费和毕业生的质量, 从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一环, 高校没有理由忽视这个环节, 加强就业指导, 有利于学校贴近市场, 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教育运行机制, 提高办学效益, 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人才, 这将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三) 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 劳动者要生存必须通过劳动来实现。在现代社会里, 人们从事劳动谋求生计, 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 必须走上社会就业岗位才能实现。然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必要的就业常识, 很多大学生往往不能找到适宜的职业, 不能实现自己的更大价值, 有的甚至失去了就业的机会。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更是感到无所适从。在就业过程中, 又缺乏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能力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就业机会,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焦点问题。对于高校而言, 应为大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就业指导氛围和平台, 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让他们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 掌握用人信息, 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合理定位, 并在进行职业选择时, 能够把自己的需要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与所找的工作结合起来, 做到人职相配, 职能相称, 人尽其才, 在未来的职业过程中,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三、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与高校办学的关系

(一)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作为学校输出“产品”的重要的一环, 是整个高校工作运转的对外港口, 学生的培养质量和能力都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体现。在目前形势下, 如何在大学毕业生数量众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一条使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路子, 与一所学校能不能找到办学特色并培养有吸引力的学生密不可分。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作为对外输出毕业生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 一定是科学、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 从培养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始一直到毕业, 贯穿整个大学期间。

(二)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

教学与管理是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以管理为主, 服务教学并在某些环节通过教育教学实现;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最主要形式, 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都需要辅助管理活动, 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实现。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辅助教育教学的同时也为其提供重要参考, 它表现在就业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考量, 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检验, 因此,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

(三)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管理体制是一所学校能否正常运行的机制保证, 它包含学生培养中的教学、服务等各个环节。高校作为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生的场所,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对象直接与社会的对接, 即就业, 而高校就业管理机制作为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 在大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高校管理体制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机组成部分。

四、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组成与创新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管理应体现以服务为中心, 以教育辅助服务, 以管理强化服务, 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

(一) 加强领导, 构建就业管理专门化队伍。

新形势下, 国家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是面对大学生和社会的双向特点, 结合高校就业工作的具体情况, 我们认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应加强领导, 建立一支专门化管理队伍, 这支就业管理队伍应有明确的分工, 也有必要的合作。就业管理涉及的规章制度、国家政策、就业指导规范等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服务中涉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就业课程开设和职业倾向测试等也应该有专门人员负责;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开发、信息传递与汇总和资料的收集保存等也专门有人负责。因此,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至少应由以上几个机构组成, 并派专人负责, 定期对负责人进行培训, 提高服务人员能力, 建立一直专门的高素质服务队伍。

(二) 市场化运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管理道路。

高校就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与指导, 简单地讲就是高校连接学生与社会的一个桥梁。首先, 它可以通过向企业提供特色服务获得收益, 现在, 许多社会企业都通过高校就业服务中心开专场招聘会, 高校就业管理机构完全可以提供专门的场所、设施、服务等, 向社会企业和社会求职人员收取一定额度的费用。其次, 作为高度专业的人才市场信息交换中心, 向社会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同样也能取得报酬。另外, 个性化人才素质测评、人才网站信息推介等都为就业中介部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活动空间,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完全有条件逐步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际人才中介机构。

(三) 大力提升就业指导的层次和品位, 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

把就业指导进一步扩展, 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并深入、系统地向职业生涯教育方向倾斜。丰富就业指导办法, 建立职业测评, 设置一套符合各高校校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顺应“职业生涯指导学术化, 学生就业服务个性化”的时代潮流, 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家型就业指导队伍, 做到普及就业指导课程与个性化生涯设计相结合, 提升就业指导的层次与品位。

(四) 强化信息化建设, 提供就业延伸化服务。

紧跟时代步伐,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服务机制, 就是要抓住时代信息, 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 为高校大学生培养端和社会需求端提供高效服务。大力建设就业网站, 增强、扩大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和覆盖面。高校就业网站的服务, 应该定位在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及专业的就业中介机构这一目标上, 定位于本校毕业生及企业招聘岗位的最新、最准确的信息这一原则上。同时, 在目前形势下, 我们要把最新、学生最需要的信息提供给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

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定要从大学生入校开始,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教育。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做好制度保证, 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 使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永祥, 肖绍俊.高校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新论 (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2]肖建中.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国贞, 李福清.大学生就业指导.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4]代凤兰, 高亚利.创业就业指导.科学出版社, 2004.

[5]王小玲, 邢士彦.就业与创业指导.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6]高桥.大学生就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杜志敏.就业行为策划.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U盘数据失而复得下一篇:复方丹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