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中消费

2024-08-08

经济增长中消费(精选十篇)

经济增长中消费 篇1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信贷消费

1经济增长中的消费

1.1消费与GDP

消费与GDP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宏观经济领域讨论的热点, 大部分学者们认为消费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作用。现阶段, 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增长迅速。从近期数据来看, GDP由2001年的109655亿元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 经历了持续7年的高速发展, 翻了一番多, 增长速度为世界之最。据专家估计, 10年内中国GDP将保持较高增长率。目前, 中国的国内年储蓄率超过40%, 还将持续15年左右, 利用外资已居世界第二。另外, 中国潜在的国内市场容量巨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较低, 这些都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相当竞争力的几个优势。笔者认为, 中国当前的区域不平衡与城乡差距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待开发的优势, 消费水平与结构的落后、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不饱和蕴含着经济增长的空间。就具体的消费情况而言,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6.8%。分地域看,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 增长17.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 增长15.8%。目前, 中国居民人均收入早已超过1200美元, 正处于消费形态快速变化的时期, 消费焦点主要集中在住、行等价值量大的高档商品, 汽车、住房、旅游、文化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根据2000-2007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数据显示, 总体而言, 消费的作用在减弱, 投资的作用继续增强, 外需的作用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一个发展格局。连续7年我国经济的成长速度在10%左右, 这其中消费贡献在40%左右, 投资的贡献在48%, 外需的贡献是12%左右。这种格局表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 以内需为主, 以外需为辅。

1.2战略调整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 随着经济大背景的变化, 重新审视“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作用很有必要。目前, 虽然投资至关重要, 但投资过快增长也加剧了经济运行中的许多矛盾, 如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及环境等。同时, 投资所产生的供给最终要由消费需求来消化, 没有消费需求做支撑, 往往带来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 最终导致供给过剩, 引发经济波动。在2007年里, 流动性过剩突出、央行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都折射出投资的过热。出口固然重要, 但对出口的过分依赖将隐藏经济发展的风险。目前, 我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64.4%, 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会使本国经济因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处于被动地位。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使我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另外, 截至2007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过多的外汇储备将抑制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同时持有外汇储备的各种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 美元资产储备的损失风险也会加大。所以, 作为发展中大国, 只有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 立足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规范与创新相关制度和政策, 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经济增长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动力。

2扩大消费中的有利条件和突出难点

当前, 有利的条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结构从以衣、食为主逐步转向住、行方面, 并开始步入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升级转型阶段。这客观上迫切要求宏观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以促使需求和供给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2)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供给能力的增强和生产成本的下降, 许多高档消费品能够以适当的价格进入大众家庭。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销售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以及市场上充分的竞争, 使得消费者直接受益。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丰富了市场供给, 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刺激了消费品更新换代。 (3) 消费信贷快速增长。参考西方国家贷款消费模式, “量人为出”的传统消费思维正经受着革命性的冲击。在购买大宗商品时, 向银行申请贷款 (尤其房贷) 的民众数量不断增加。 (4) 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 网上购物等全新消费模式可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强大的市场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6) 在区域上, 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将是的扩大消费的大背景与契机。目前, 影响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2.1消费率下降, 投资率偏高

最近的15年, 我国居民消费额的增长一直慢于GDP的增长。与消费率相反, 投资率却偏高。而在这期间, 总资产贡献率逐年降低, 使经济局限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模式。1990年, 中国的投资率为35.2%, 2004年上升到43.2%, 199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为62%, 2004年下降到54.3%。现在, 中国的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也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

2.2预期的不明确抑制消费

目前, 大部分家庭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压力过大。房地产开发热浪高, 房价不断攀升, 城镇中工薪阶层有需求而买不起房。教育消费支出占去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也很大。当前, 一部分城镇居民和大多数农民缺乏医疗保障, 很多都是自费负担医疗, 而药价、医疗费用普遍都很高。2007年CPI上涨至6.8%, 如今仍在延续。通货膨胀使得很多城市平民积攒下来的财富迅速的贬值。很多数据的增长显得虚有其表, 如工资的名义性上涨。未来的不确定性, 生计、健康、教育的无保障导致预防动机比较大, 形成了较高的储蓄率, 挤出了其他消费支付。

2.3收入分配不公

近年来,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基尼系数扩大到接近0.5。我国低收入者和中下收入者占总人数的80%。200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3%, 农村居民则为43.1%。依据边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占财富大多数的一群人的消费倾向却是很低的。目前收入差距不仅是城乡之间, 还有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距, 这将导致社会消费倾向的下降。

3扩大消费的相应对策

(1)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 扩大中层阶级。

遵循效率与公平, 促进经济发展成果的个人分享, 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尽快提高政府公务员、国企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水平, 制定科学的企业高管人员薪酬量化标准;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和制度改革。同时, 改革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已实行的2000元的起征点还是比较低) , 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 改变全国“一刀切”的做法, 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适当提高起征点或者部分补贴项目免税。为减少失业人口, 大力发展服务业。

(2) 确保农民增收,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目前, 中西部和广大农村是中国最大的内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要逐步增加农民收入。①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阻止收入增幅下滑的局面。在取消农业税等措施之后, 要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保证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防止“谷贱伤农”的情形发生, 维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外, 要取消不合理摊派, 精简乡村干部, 抑制农资产品价格上涨。②通过转移支付体系, 减轻农民消费负担, 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尤其是要构建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③充分吸收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或非务农时段的劳动力。另外, 应当尽快淡化二元户籍制度, 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有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扫除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部分障碍。

(3) 保障消费者权益, 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加快消费模式更新换代。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增加产品品种, 建立商品标识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完善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相关法律体系、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工商、质检、物价、卫生等部门的作用, 减少因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欺诈行为。推广新型零售业——超级市场、连锁店、专营 (专卖) 店向镇乡的延伸。这种先进的经营方式、良好的消费信誉和舒适的购物环境, 而且注重质量和售后服务, 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增加了当地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欲望, 使其能放心大胆地消费, 从而将潜在购买力转化为实现购买力。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壮大保险产业。

尽快完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 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尽力稳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心理预期。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 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管理, 消除居民对教育收费的不确定感, 增加现期消费倾向。切实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稳定广大在职职工保持正常的收入与消费心态, 防止消费倾向进一步下滑及储蓄倾向的非正常上升。鼓励更多的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发挥保险的功能, 保障其生活安定, 提高消费信心。

(5) 完善消费信贷政策, 发展信用型消费。

要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变, 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适度消费观念, 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习惯, 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提前消费。在此基础上, 适当增加消费信贷的贷款消费对象和范围。大力开展消费信贷,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改变消费信贷落后局面。积极推广以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信贷形式, 方式应灵活、多样。

(6)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 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主要涉及生活设施的建设, 重点是乡镇、村落比较聚集地方的类似于下水道、通讯设备的农村电网、电视网、自来水建设, 之后便是涉及农户厨房、卫生等方面的建设。2008年初, 财政部与商务部在三个省率先进行“家电下乡”工程试点, 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13%的资金补贴, 这是项重大财政政策创新。这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以企业为主体, 工商联手开展的惠农促销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太明.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7, (10) .

[2]石红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J].消费导刊, 2007, (1)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篇2

一、 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 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 单位:亿元

年份  总消费  占GDP比重% 居民 消费比重% 政府  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1980  19.10    86.0     17.85   93.5    1.25    6.5

1981  20.64   79.6      19.16   92.8    1.48    7.2

1982 22.38    71.7      20.83   93.1    1.55    6.9

1983 24.00    70.7      22.09   92.1    1.91    8.0

1984  26.12   62.0      23.37   89.4    2.76    10.6

1985  31.58   58.3      28.05   88.8    3.53    11.2

1986  36.81   59.4      32.70   88.8    4.11   &

nbsp;11.2

1987  40.00   60.2     35.83    89.2    4.17    10.4

1988  48.7    59.0     43.22    88.6    5.55    11.4

1989  57.27  57.1     48.99     85.5    8.28     14.5

1990  66.29  52.2      48.45     73.1   11.31    26.9

1991  72.87  52.1      56.86     78.0    15.93    22.0

1992  95.58   43.4     75.18     78.7    20.40    21.3

1993  127.92  42.7      98.04    76.6    29.88    23.4

1994  156.47  41.1      124.55   79.6    31.92    20.4

1995  188.50   46.2    153.09    81.2    35.41    18.8

  208.87、 53.6     168.27    80.6    40.60    19.4

   222.33  54.5     176.82    79.5    45.51    20.5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以1988年为分界线,前后两个十年。1978─1988年,总消费占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下同)比重为60─86%,(个别年份稍低)。在较低水平经济总量情况下,较高水平的消费率必然是较低的储蓄率,总投资处于有限的低水平规模,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滞缓状态。1988─1997年,消费率为41─59%,储蓄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总投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取得迅猛发展。但是,消费率下降的滞后结果是,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需求不足。海南经济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消费为代价的,同时,低收入低消费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消费水平没有获得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增长,海南经济增长的机会成本高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海南消费水平低下。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58─60%,海南仅为41─55%,见表2-2

总消费又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上面资料看,建省前政府消费仅占总消费的5─10%,建省后快速上升到20%以上(仅有两年低于20%)。与居民消费和总消费相比,政府支出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2 、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所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

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 Y (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 Yd (2.2)

C=a+b* c* Y (2.3)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消费模型,即式(2.3)。其中,a是自发性消费,为常量,表明一个基本的消费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消费增量同个人可支配

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 C/D Yd=D C/(b* D Y)=1/b* D C/D Y (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所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因此,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海南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表2-3。

表2-3 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单位:元

--------------------------------------------------------------------------------

年份  职工平  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   人均储蓄存   居民人 农业居民 非农业居民

均工资 可支配收入 人均纯收入 款年末余额   均消费

1990  1980    1575       778        802       852     698      1436

1991  2194    1726       916        1039      866     667      1609

1992  2720    2318       1026       1680      1128    819      2252

1993  3501    3072       1320       2699      1449    1064     2813

1994  4485    3920       1620       3369      1814    1259     3723

1995  5340    4770       1872       3978      2197    1548     4345

1996  5476    4926       2156       4619      2376    1726      4444

1997  5664    4850       2382       5041      2458    1802      4458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第一、以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为主要特征。

1990─1997年,消费中量入为出观念占主导地位,消费水平低下,且增长缓慢。同期人均GDP增长了2.6倍,人均消费增长1.9倍,其中农业人均消费增长1.6倍,非农业人均消费增长2.1倍。消费水平提高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扩大,1990年

城乡消费水平比为2.1: 1,1997年扩大到2.5: 1。

第二、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

1990─1997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2.1倍,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三、非工资性收入和非货币化消费现象严重。海南经济表现为低收入低消费的特征同时,还表现为高储蓄。1990─1997年,人均储蓄增长5.3倍,超过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的高储蓄表明,? 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即灰色收入相当高,甚至超过工资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社会团体的小金库和地下经济是灰色收入的来源。地下经济有多大?占GDP份额有多少?尚难估算,也不列入GDP。但是,如果地下经济超过一定份额,将使GDP核算和经济增长测算低于实际水平。地下经济失控无疑将破坏经济肌体的健康,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 非货币消费即实物消费现象不容忽视。公有住房、医疗保健等实物分配曾一度是主要消费形式,目前这些制度改革没有全部结束,尚有遗留问题,新的货币化分配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下的实物消费情结和惯性仍在发生作用,实物或变相实物消费仍大量存在,这些因素影响着消费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小金库禁而不绝、政府支出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见图2-1。

图2-1 人均收入、储蓄、消费曲线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消费、投资、国际贸易、劳动力、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以及政府政策等等。对于投资、劳动力生产要素研究已取得相当多成果,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仍有许多空白。近两年,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需求不足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表3-1为海南1988─1997年消费、投资贡献率。

关于净出口。净出口在海南经济总量中一直占较小比重,近年受贸易政策影响,比重下降。所以净出口对海南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这里暂不述及。

2、贡献率分析

在海南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海南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88─199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省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我们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海南经济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增长道路。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尤其是十年来,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的低水平、小而全、大而全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非常突出。所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近两年,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但是,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且在宏观投资政策上,我们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1994年达到谷底水平41%,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但是,海南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如果消费贡献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再过十年,海南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就可以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再过二十年,将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1、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滞后是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1990─1997年,人均GDP增长2.6倍,职工平均工资仅增长1.9倍,农民纯收入仅增2.1倍。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以较快提高,消费水平取得明显增长。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我们牺牲掉的收入和消费增长的部分。从消费模型看,在既定GDP条件下,可支配收入高低取决于收入分配系数的大小。收入分配系数是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低收入分配政策同时也是非工资性收入膨胀和非货币化消费增加的根源。

2、价格机制改革快于收入机制改革影响消费需求增长。

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许多改革措施往往是以价格调整为契机的。价格机制成为政府和居民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市场流通领域利益驱动和立法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市场商品价格比较混乱,曾一度失控。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国内市场上的粮、糖、棉、钢材、汽车、家用电器、服装、航空客票、标准住宿费、电影票、公园门票、美容美发等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们的收入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相距

甚远,我们的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从收入分配看,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私有经济业主仅占极小份额。所以工薪阶层是我们的消费主体。由于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名目繁多的“补贴”等非工资性收入仍是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居民消费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造成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是目前影响需求不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退休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这些制度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态势,因为人们原有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惰性和情结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对收入的预期下降。这些因素使人们少支出多储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在诸多改革措施中,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仍然未提到议事日程,露出庐山真面目,同时又要面对下岗分流、子女教育费上涨等支出增加压力。因此,人们只能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

4、消费模式不利于需求不足状态改变。

海南经济发展的滞缓期比全国多十年。建省后,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才开始真正的开发建设。农业,是海南经济的主要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支配地位。所以,由于长期经济滞缓和文化背景因素影响,海南经济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海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没有多大变化。

十年来,储蓄率不断上升,1992年超过60%。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说明人们增加的收入不是用来扩大消费而是进行储蓄。高储蓄率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起步发展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将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经济波动发生时,人们在经济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必然采取多储蓄,而不是多消费。近两年的经济实践表明,在扩大内需问题上,高储蓄率是一大障碍,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统计资料显示,储蓄有增无减,国民储蓄热情依然高涨。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单一的降息货币政策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高储蓄就意味着低消费,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活上的节约简朴,就微观而言,是一种文化美德,但就宏观而言是有害无益的,是不经济的。它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一个合理支点和借口。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伴随着生活上的节约,是生产上的大量浪费和重复建设,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人才的大量浪费。在资源稀缺和经济产出成果有限的条件下,这无疑是两把杀手锏,使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在扩大内需问题上,不但要一手抓鼓励消费,一手还要抓生产环节中的浪费,要珍惜稀缺的资源。

5、影响需求不足的其他因素

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不利于收入增长,不利于消费增加。我国财政政策比较单一,主要以投资为首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经济过热时就严格压缩投资,在经济低迷时就大量追加投资。这种政策的结果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甚至有许多项目一开工就亏损。投资严重浪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低效,从而造成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我们可以算一笔帐:1997年,以全国平均水平为标准,通过扣除GDP的投资额,来调整海南消费率上升5%达到60%,那么5%的GDP就是20个亿,(1997年GDP为408个亿),相当于海南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如果以世界水平为标准,那么,就要扣除GDP的23%即94个亿的投资额,相当于海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这部分就是由于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形成的。

第二、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居民消费依靠对市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效用选择来实现的。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国际市场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高、中、低档商品分类,不应当仅仅是价格差别,更重要的应该是质量和服务的区别。居民对进口商品的热衷就是对国内市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一个规避。商品价高质差,假冒伪劣现象猖蹶,欺诈消费者现象屡屡发生,这无疑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抑制了购买力的顺利实现。同时,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也构成对消费的消极影响。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市场销售产品超过40万种,而我国市场只有10万多种,而且在工艺、质量、技术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海南经济的缓慢增长,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国家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把扩大内需做为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南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刺激消费需求,及时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长期困扰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需求不足长期存在,在投资手段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通货紧缩。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通货紧缩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通货紧缩将吞噬海南经济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带来经济的严重倒退。如何拓展消费市场?如何刺激消费需求?如何克服和避免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不足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将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长期发展战略。虽然需求不足就表现为消费率的低下,消费率提高意味着需求不足的改善,但是,在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上,首先应该注重消费率的提高。因为海南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由于过度地强调了投资的作用,忽视了消费的影响作用,造成海南经济出现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发展格局,投资与消费二者比例关系不协调,影响了海南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长质量。应当承认,这是由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引导上的失误造成的。为此,要尽快调整二者比例关系,改变原有格局,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达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消费率并不是消极的压缩投资,以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消费的增加,而是积极地扩大消费,使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在经济适度增长条件下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同时,注重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克服和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危害;注意防范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出现社会两级分化,要“效率”与“公平”并重,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保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安定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操作上,具体地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

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个人分配系数,也就是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个人倾斜力度,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将工资制度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尽快提高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将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和子女教育等项费用计入工资,消除现存工资制度中的各种补贴

和分配中的实物消费形式,实现货币化分配。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2、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所以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十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扩大。但是,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要逐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包括:? 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是农业的主要产品,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粮食价格仍有上调的空间,所以要提高粮食价格,保证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维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解决瓜菜水果保鲜、运输和销售环节矛盾。瓜菜水果已成为农业的一项重要收入,但是保鲜技术缺乏、运输和销售难的问题比较普遍,要加强“绿色通道”软、硬件建设,保证产销顺利实现;?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各种不合理摊派,实现以税代费,在目前情况下,对农民实行税率优惠政策;精减乡村干部,降低农民负担干部的系数。资料表明,农民收入中除去消费,并未全部转化为农业投资,有相当一部分被各种不合理摊派吞掉,这无疑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也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ˉ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谋求优质高效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要素瓶颈作用十分明显,劳动力大量剩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 瑁?涌炫┮稻?梅⒄共椒ィ?偷叵??S嗬投?Γ?潜赜芍?罚??蓖乒憧蒲Ъ际酰?迪峙┮挡?祷?⒄梗?佣?锏皆黾优┟袷杖耄?黾优┟裼行?枨蟮哪康摹?/P>

3、增加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水平差距。及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和失业救济金,健全社会保险机制,这是刺激消费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开征利息税,单一的减息政策未能获得实效,同时配以积极的财政税收调节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使收入向贫困居民转移。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低迷不振,是开征利息税的有利时机。通过利息税,不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收入再分配,还可以达到缩小城镇收入水平差距,从而增加有效需求。

4、加快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

需求不足与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在刺激消费需求上,要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变,从政策上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将消费提到与储蓄对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去认识,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习惯,培养人们形成积极的适度消费观念。同时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变消费信贷落后局面,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极推广以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信贷形式,方式可以多样,方法应更加灵活。大力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严重过剩项目,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并严格禁止上新的项目,对于已近饱和的项目,要严格限制新项目开工,对投资实行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克服投资决策中的官僚主义,杜绝新的重复和浪费。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加大消费市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结束语

近两年,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增长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海南经济中的消费问题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长期困扰着海南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政策措施。对于目前的经济问题,我们认为既有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在扩大内需、解决需求不足的同时,还要进行结构调整,这样才能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它还应具有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内涵,应当是经济质量和成果的综合反映。发展与增长,是两个本质意义不同的经济指标,发展反映了经济的数量,增长应当是经济质量的反映。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关注,主要是对经济质量和成果的关注。对消费问题的研究,我们也是以经济增长质量为出发点的。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那么,势必就掉入了统计数字的泥潭,做出的分析和研究会变成枯燥而毫无价值的数字游戏。经济发展的数量仅仅是一种手段,经济增长的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1998年中国经济达到7.8%的增长速度,而美国和世界平均增长速度不过1―2%,但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成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纱耍?颐侨衔???迷龀な蔷?弥柿康奶岣撸?Φ卑??肪潮;ぁ⒆》刻跫?⒔逃??健⑷司?杖胨?健⑷司??阉?健⑵骄?て谑倜?⒖萍己?康鹊雀拍钅谌荩?饩褪俏颐堑脑龀す邸?/P>

参考文献

蒋学模主编,《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杨宽宽、俞肖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李庆云、刘文忻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消费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篇3

西方经济学虽然认识到消费是经济生活的基本领域之一,但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学界始终强调生产占先,个人消费居后,以致造成产品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严重后果。“消费为本”或者说“回到消费本身”,重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是一项大胆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构想,是炎黄子孙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具有促进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消费,是经济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历来为经济学界和经济理论家所关注,更为国家实际部门和决策者所重视。消费的机理表明,消费运行的良莠,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功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增长的动力源,俗称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至35%的上限,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显,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扩展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拉动效应唯有依靠扩大内需。毫无疑问,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但从长久来看,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资源配置就谈不上有效率。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之上,才能有效拉动内需的扩大。消费的需求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我国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通常占60%左右,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0.6%的增长点。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次,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它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从一次循环看,生产是“起点”,分配与流通是“中介”,消费是经济运行“终点”。前三个环节的功效评价,显示在终点环节之上。消费显示和检验看经济运行的总效果,但从动态的循环看,消费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先导”,它引导着下一循环的投资方向,发展的结构和规模,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传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通过“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运行功效,为下一次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

再次,消费也决定着财政金融政策的实践效果和转移支付的实现力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通过财政金融手段,缩小地区发展上的差距和贫富收入上的差距,借助税收和信贷,强化落后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大这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从“不愿消费(高收入者群体)”、“不敢消费(中收入者群体)”、“不能消费(低收入者群体)”变为“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能够消费”,从而收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效应,实现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应光荣为首的年轻经济学者的研究课题,必将对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继、健康的发展,提高消费者素质和维权意识,保证消费者的应得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增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 篇4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制约因素

目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压力很大, 增强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空前凸现。

一、我国消费需求状况

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最终消费率明显偏低。绝大多数国家最终消费率在70%左右甚至更高, 我国最近几年只有50%左右。从2000年以来, 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 从2000年的62.3%降至2008年的48.6%, 为近十年来的最低点。根据钱纳里的多国模型[1], 在工业化初期, 消费率的平均水平为85%;到工业化中期, 消费率下降到80%;在工业化末期, 消费率下降到77%。与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相比, 我国的消费率明显低于模型中的标准值。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但是2008年我国的消费率仅为48.6%, 比标准值低31.4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目前的消费率水平确实偏低。

1998年以来,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最低时 (2003年) 为35.3%, 近几年开始回升, 2008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 拉动了GDP4.1个百分点的增长。消费贡献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说明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需进一步加强。

1、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1) 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理论、持久收入假说还是生命周期假说, 其共同核心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规律。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居民的相对工资较低, 而且与GDP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资增长比较缓慢。据统计, 1979-2008年间, 我国GDP年均增长9.8%,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 比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低2.6和2.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形势严峻、下岗职工不断增多以及失业率不断提高, 限制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收入增长减缓又限制了消费的增长。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是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放慢, 乡镇企业不景气以及农民工回流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难度。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养老方面, 尽管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但大范围的农民的养老还需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医疗方面, 医疗制度改革使个人的医疗支出比例增加, 此外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又导致药品价格、医疗费用增长, 这两方面的医疗支出风险都逐步转化为个人承担;教育方面, 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 居民对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很高, 居民由于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而挤占了其他日常消费支出;住房方面, 居民为购买住房而进行的储蓄, 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2、收入差距扩大制约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1, 2008年为3.31:1。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都在1.5:1左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高低收入家庭之间收入差距。据国家统计局调查, 1997年城镇居民中10%的最高收入户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是10%的最低收入户的4.22倍, 2008年这一比例已经高达9.2倍。随着收入差距扩大, 社会财富向高收入阶层集中。而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较低, 其主要收入已经开始进入投资领域。同时, 我国对低收入家庭没有健全的收入补助机制, 使得大量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费能力, 从而导致消费率走低而储蓄率增高。

3、消费环境制约居民消费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环境不佳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1) 农村消费环境差。目前农村的消费设施无论在数量、布局、规模方面, 还是在档次、质量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很大。这严重地限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 使农民的潜在需求无法转变为现实需求。[2] (2) 市场环境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充斥市场;部分商品价格过高、税费过多, 市场管理法规和制度建设大大滞后于现实的需要, 阻滞了潜在消费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3) 信贷发展滞后。消费信贷总量偏小、种类单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发达、手续繁杂, 致使大部分居民无法一次性支付高档次消费, 不得不延期实现消费需求。 (4) 消费结构升级问题。当前消费结构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是供求难以均衡, 不相适应。有效供给不足, 使相当多的潜在需求无法顺利转化为现实需求。[3]

二、提高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

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目前, 中国的宏观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之间的分配结构还没有调整过来, 百姓收入的增长仍然最慢。因此, 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提高劳动者报酬, 使国民收入分配适当地向居民倾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规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 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增收减负。[4]

2、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缩小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目前, 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差距在慢慢拉大, 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虽然很高但是没有支付能力。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包括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等。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力度。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应尽快将农村和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补充完善保障项目和保障种类。对于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 要分轻重缓急, 尽快制定和适时公布改革方案, 提高改革的透明度, 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4、优化消费环境, 维护消费者权益

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改造农村电网、信息网、公路网等, 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条件;要积极完善城乡商业流通网络, 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业态, 加快建设租赁市场和二手商品市场;政府要加强行业的监管,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打击假冒伪劣, 净化市场环境, 努力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购买商品和服务创造良好的氛围。

5、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一是增加信贷品种, 包括住、行、用以及旅游、文化教育和新的信息消费, 都可以进行贷款。二是完善服务手段, 为信用消费创造良好的条件。简化信贷程序, 取消不合理收费, 真正做到方便、快捷、高效、优质地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三是建立标准化的科学严谨的个人资信评估指标体系。为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提供有效的参考。四是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和明确银行和居民的责、权、利, 为开展消费信贷提供健全的法律环境。

6、拓宽消费领域, 提高消费层次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加快廉租住房建设, 开发经济型住房, 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住房消费模式。二是合理引导汽车消费, 积极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生产、购买和使用。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符合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行业。[5]

参考文献

[1]刘金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2]申永东.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3]朱一勇, 李华伟.我国消费政策低效的制度原因剖析[J].商业时代, 2008, (23) :58-59.

[4]徐连仲.保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促消费[N].中国证券报, 2008-12-29, (A03) .

经济增长中消费 篇5

消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根据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封闭的二部门经济中,社会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本文通过对1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考察,发现这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总特征就是:投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的.决定力量,结果造成了经济的大起大落.通过理论的探讨发现消费需求才是社会需求中的最终决定力量,并通过消费调节投资需求,进而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

作 者:李忠 任文举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重庆,400715 刊 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 分类号:F123.9 关键词:消费   投资   支撑力量  

论中国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 篇6

关键词:论中国经济增长 石油消费 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078-03

一、中国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现状

中国经济从 2002 年起重新进入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2003 年中国需求管理政策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方针和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当强化稳健货币政策的扩张倾向,有效启动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作用。2004 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 CPI 指数上涨率控制在 3.5%左右的同时实现了 9%以上的实际 GDP 增长速度,最终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

2004 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冶金,建材和化工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带动了石油需求的持续扩大,石油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瓶颈约束造成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我国从 2003 年四季度开始一直延续到 2004年的油运紧张局面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在:油价上涨直接影响运输成本,使本已十分吃紧的运力不堪重负,而运力不足又加剧了煤电供应的紧张局势。另一方面,受资源等条件约束,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较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起伏动荡,会迅速波及我国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近期国际市场油价的大幅攀升,就直接冲击了我国的原油供、销链条。

在国内石油需求量增加和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作用下,国家有关部门相应调高了成品油的价格。石油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物资,其消费量变化以及价格的波动几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但面对经济发展需要和石油资源短缺以及价格上涨的矛盾,国家还是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影响中国石油消费的主要经济因素及相关分析

石油消费作为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民经济增长、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演变、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家庭汽车拥有量等因素的影响。

(一)国民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

1.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短期内石油在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国民经济发展所赖以的能源需求结构等决定着一个国家对石油消费需求的强度。

首先,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是决定该国对石油消费需求强度的首要因素。因为,当国家经济规模较小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门类并不十分齐全,具体产业的规模也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国家的经济发展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强度也比较低下;然而,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消费需求得以强化。其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该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强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渐提高,工业生产速度提高、运输业务总量增加、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导致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石油消费需求强度加大。

2.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通过对1990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石油消费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石油消费量有着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演变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对石油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工业化进程阶段,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石油产品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强调重工业发展的结果;进入 80 年代以后,由于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为主要发展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轻工业方面,在这之后的 20 多年中,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国家再度将产业发展重点转向以发展汽车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时,石油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会更高。

从三个产业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今后十几年,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将继续加强,石油化工、建筑业、机械、汽车、电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 2010 年达到 43%;第三产业的比重将继续上升,第三产业中的运输业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在 2010年可望降至 12%的水平。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继续加强,石油消费必将持续增长。

(三)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从经济运行的本质方面分析,一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当国民经济形态从以农业为基础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中时,能源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此时,经济运行不仅强调在经济总量方面得到巨大发展,而且强调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那么,煤炭等高污染、高运输成本、低投入产出比的能源需求会相对下降;加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导致石油的需求强度逐渐提高。

(四)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石油消费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服装、高档生活用品,甚至汽车的需求上升、住房条件的提高都拉动了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水平。

2000 年,我国人口约为12.3亿,城市人口约占 32%;至2010年,我国人口约为14亿,城市人口约占40%;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约为15~16亿,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60%~65%,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增加了对住房、空调、汽车等高石油消耗品的需求,这必将增加人口对石油的需求。

(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大户,2000 年石油的部门消费结构中,交通运输业占 21.4%。近几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油消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运输工具有效存量的增多,国家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货物旅客周转量几个方面。

运输工具的有效存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规模总量和经济运行效率。目前,中国运输工具的有效存量正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运输工具的有效存量与石油产品之间有着“互补品”的特征。两者存在着正相关的经济关系。各类运输工具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对石油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布局结构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构成间接的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在“九五”期间每年的公路建设投资均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将大大带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等成品油以及燃料油的消费。

(六)家庭汽车拥有量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在分析中国石油消费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家庭汽车拥有量对汽油消费的影响。“九五”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生产布局。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行业。由于今后几年我国国民经济还将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又如推出汽车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政策,国家加大对交通的投资力度以及《公路法》的实行等等,使得汽车消费环境大为宽松,轿车将逐步进入家庭。2005年轿车保有量达到了856万辆,2000-2005年年增长率达到14%;2010年和2015年则分别达到1483万辆及2387万辆。这种消费趋势势必增加汽油的消费量。

就未来汽油消费而言,根据有关部门调查预测:2005年汽油消费量达到了4083万吨,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3840万吨及4659万吨。轿车汽油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将逐渐上升,并在2005年开始列各类车型汽油消费的首位,其汽油消费比例将由2000年的17.4%上升到2015年的48%。

三、中国未来经济与石油消费前景展望与战略性建议

(一)中国未来经济与石油消费前景展望

1.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加快发展,继续加大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2007年,在高油价滞后影响、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以及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将出现适度回调。根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所作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 3%左右,比 2006年降低 0.6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对全球能源需求依然旺盛。

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快速增长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带动产业的变迁和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尽管 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投资领域的过度非理性膨胀,对部分过热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进一步增强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经济主体自主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宏观调控及时控制了某些领域过度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避免了今后经济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和调整,为经济长时期协调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尽管增长幅度略低于 2006年的水平,但仍将达到 8%左右。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意味着能源的需求仍将持续升温,能源领域仍将承受较大的供给压力。预计2010年和2015年我国石油年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3.3亿吨和3.8亿吨。

2.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逐步体现。从 2007年的发展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增幅减缓,国际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可望有所回落。同时,原油市场供应相对稳定,新投产油井稳中趋升,因此,国际油价有望稳步回落,但空间不会太大。由于中东局势、欧佩克政策和美元走势等不确定因素仍存在很大的变数,国际石油价格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在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高度依赖的情况下,产油国为实现自身利益的短期行为与各种局部、偶然以及投机性因素相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油价的走势。

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刺激替代能源如煤炭和电力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同时,也将继续加大煤炭的运销成本,从而拉动煤炭价格的相应上升。此外,煤炭价格的上涨和电力需求的旺盛将进一步激化煤电矛盾,制约产业的良性循环。

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属于外在风险,短期内无法通过内部的政策调整有效化解。国际石油价格在目前的高位水平持续较长时间,高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对 GDP 增速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1. 国家应采取以提高用油效率为目标的节油政策和措施。(1)尽快制定出国家总体能源发展战略。在油气资源供应不足或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应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替代石油工作的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对于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只有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的长远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等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目标,才能实现能源整体优化。(2)制定、颁布、强制性实施能效标准,加强能源管理的法律保障。国家可通过立法手段,从制造业源头抓起,制定耗能设备的能耗标准,以达到广泛、有效节能的目的。应积极贯彻 《节能法》,以立法为基础健全技术标准体系。(3)积极的财税支持,加大节能研究开发和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节能投资可保障节能科研和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综合运用投资、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推广应用节油和代油产品;对耗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强油品消耗监控,提高运行效率。(4)提倡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机动车技术进步的步伐。节约用油,关注交通部门是非常关键的。但是运输用油又很难被其它能源替代。我国每年因此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所以必须调整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和短途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的利用,抑制交通运输用油的过快增长。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替代石油工作的力度,防止石油消费量过快增长。替代能源可发展的方面有:油气并举,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加快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国家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高度重视煤炭的洁净利用,对煤代油技术开发给予投资;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等。

具体措施为:(1) 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法规,或修订已有的法规,逐步建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审批程序、财税制度、安全和环保、价格、建筑设计等。(2) 设立专职机构,建立开发利用体系。专职机构的职能是:负责实施和指导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利用计划,支持高风险长远研究开发活动,管理指令性援助计划。开发利用体系包括: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建立数据库,制定各种新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标准,为开发利用项目的选址和设计提供数据,为研究制造人员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为提高用户对新产品的信任度规范测试程序,以及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等信息渠道增强公众的理解和支持。(3) 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政府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

3. 开拓利用国际石油市场,建立规模化、多元化的海外油气供应体系。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

4.国家对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和税收调节机制。国家对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库存与储备。应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能力。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国家石油应急反应系统还没有形成,这样,国际上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能出现外供石油中断或因油价暴涨,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应抓紧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石油储备体系,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可采用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的模式。石油储备量按 90 天石油净进口量来设计;在建设上,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尽快建成投入使用,不断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保障程度。二是税收调节机制。如可设置当油价高于基准价位时适当降低税收,低于基准价位时适当提高税收,以保持油价的相对稳定。税收调节的原则,一是考虑与国内石油价格波动相联系,二是考虑与国内石油供求波动相联系。比如可根据我国的供求状况及消费特点适当提高柴油的消费税,降低汽油的消费税,以缓解我国油品市场对柴油供不应求的矛盾。

5. 加快中国油品定价的市场化步伐,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油品定价的市场化步伐。如: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中国大多数油品目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可适当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遵循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原则,同时考虑了保持国内油价相对稳定的需要,由国家发改委根据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的变动情况(通常是在国际油价波动超过 8%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存在分次调整、调价存在滞后期等弊端。在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宜尽快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加快石油价格调整频率,并在竞争基础上放开油价。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这样做要比政府指导价格对消费者更为有利。

参考文献:

1.王海建.经济结构变动与能源需求的投入产出分析.统计研究,1999(6)

2.吴宗鑫等.全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能源预测模型开发与应用.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

3.邱大雄.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陈书通.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6(9)

5. 顾培亮.能源系统决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6. 李俊.中国区域能源供求及其因素分析.资源科学,1994(4)

7.张晓炯.计量经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 闰冀楠,梁彤,张维.利用协整和EMC对中国同业拆借利率的实证分析及预测.预测,1999 (2)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 上海 201800;吉林大学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经济增长中消费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GDP年均增长9.79%, 原油消费年均增长5.77%, 而国内原油供应年增长速度仅为1.67%。特别是我国不断增加的石油需求和对进口石油越来越高的依存度 (自2004年以来, 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一直位居40%以上) 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因此, 对中国石油消费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开创性研究是Kraft和Kraft (1978) 二位学者做出的, 他们发现GNP增长与能源消费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Crompton和Wu (2005) 基于1956年~2003年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耗问题, 预测在2004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Zhu (2003) 认为, 在中国如果天然气、核能源和电力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石油消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减少以及石油存储量的减少都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范雪红、张意翔 (2005) 通过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发现,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却并不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因。田澎、靳萍 (2006) 利用1953-2002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光谱 (2009) 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认为, 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在长期, 煤的消费会对石油的消费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 解释研究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基于我国1553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相关系数和冲击反应动态的分析, 表明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最后对所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

二、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 数据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 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1953年至2006年, 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二) 动态相关系数分析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GDP与石油消耗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可表示为:

其中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 分别表示两变量的标准差。j<0表示当期gt与滞后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j<0表示当期gt与超前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样本协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GDP增长与石油消费增长的动态相关系数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所有时滞范围内, 经济增长率与石油消耗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时正时负, 当期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最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接近于0.4, 这说明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快速增加会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率, 从而导致同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在3年的期限内, 二者的相关性轨迹具有负向的变化模式, 超前3年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当期经济增长率的负相关性最强, 几乎达到-0.65, 而且这种负向相关性说明前期的石油消耗增长速度将对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向影响, 前期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加会阻碍后期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 国内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 在供求矛盾日益增强、石油战略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前期石油消耗的快速增加将会减少后期石油的供给, 导致资源紧张, 油价上涨, 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另外, 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在经济长期发展态势下, 石油消耗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对石油消耗增长速度产生反馈作用, 高速的石油消耗增长量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降低石油消耗增长率。

(三) VAR结构的冲击反应函数动态反应路径分析

我们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率序列和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中的波动特征。首先利用信息准则和拟合优度检验, 选择AR (1) 过程描述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均值过程, 并估计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的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仅给出方差方程, 均值方程略) :

采用同样的检验办法, 我们选择经济增长率的均值过程为AR (1) , 然后建立并估计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从方差方程估计的显著性上看, 上述模型的估计效果较好, 表明石油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序列中存在着明显的条件异方差现象。进一步, 图1和图2给出了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条件异方差曲线。

在图1表明1953年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于参考和借鉴了苏联模式而大力发展高耗能的重工业, 1958—1960年又实施“大跃进”发展战略, 粗放型增长方式无以复加地放大了,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系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1961年国家无力再支撑“大跃进”模式, 导致了1961—1963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 1960—1963年能源消费下降幅度达到48.43%。1967年“文革”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能源消费量随之下滑, 但这一次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生产建设资金紧张, 造成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 出现1981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 我国显露出买方市场特征, 国内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产品与要素市场需求都表现出疲软的迹象, 1997—1998年旺盛的能源需求也得到暂时的降温。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从建国初到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波动的状况, 在1958-1960出现第一次波动聚类区;1966-1972出现第二次波动聚类区;19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都比较活跃, 出现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持续“多高态势”。综合图1和2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大多数年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均围绕经济增长速度上下波动, 改革开放前波动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 反映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 资源的配给制度与现实经济的不和谐。1978年后, 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波动较小,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这表明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2003年后, 大量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冲动降低了投资效率, 同时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上升,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再次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能源利用效率下降。

而采用VAR结构当中的冲击反应函数识别经济增长率波动和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对各种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我们采取含有3阶滞后变量的VAR模型 (进行阶数比较后, 发现3阶的效果较好) , 取经济增长率和石油消耗增长率的波动成分建立VAR模型, 并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 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冲击反应函数, 其轨迹由图4和图5给出。图中的横坐标是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 (以年度为单位) , 纵坐标直接以坐标尺度表示百分点数。

从冲击反应曲线当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反应模式不同:当发生一单位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首先具有负向的反应, 并在3年后达到最大值-0.03, 而后有所缓和, 在4.7年后变为正向反应, 并在7年后方向又有变化。而当发生一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石油消耗增长率在1年后达到正向的最大反应值0.057, 随后有所下降, 在3年后方向改变。

注意到图3和图4纵坐标尺度上的差异,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惰性更强一些;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显得更敏感一些, 特别是在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冲击发生的1年后, 显示出经济增长对石油消耗具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将石油消耗的波动成分和经济增长的波动成分的预测方差进行分解, 可以判断形成这些变量波动性的主要成分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所在各列表示它们在形成标准差中的贡献) 。方差分解提供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性的方法。方差分解给出每个扰动对VAR中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三、基本结论及解释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我国石油消耗与GDP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经济增长的当期 (一年内) 二者是正相关的, 只有在长期石油消耗量的增长速度过快才会阻碍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够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下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首先, 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短期内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刺激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大量的石油消耗部门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次,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 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阻碍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 这归因于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 前期石油的过快消耗可能会导致后期石油能源供给不足, “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组”对我国石油供需预测认为, 到2020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 但是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到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 然后逐年下降, 而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4.5亿吨。这些数据也更加警示我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能以石油的加速消耗为基础, 尽管在短期内会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加速石油消耗而带来的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发展, 最终有可能因为石油供给不足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最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内,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降价石油消耗的速度, 有两点原因:一方面,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加速石油生产企业、石油需求企业以及石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从而会使石油的生产技术、利用技术大为改进, 从而提高石油利用率, 进而降低了石油消耗增长率;短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的下降, 这是因为,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只有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该作用才能凸现。

摘要:本文利用动态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耗与经济增长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 在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中, 石油消耗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石油消耗的迅速增加。

关键词:石油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Yu, E.S.H., Hwang, B.K., 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ture Results”, EnergyEconomics, 6, 168-190.

[2]Cheng, B.S., 1995, An Investigation of co integration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21, 73-84.

[3]李光谱.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价格月刊, 2009 (1) .

[4]李震.中国石油供需趋势预测及供需矛盾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5]王海鹏, 田澎, 靳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3) .

2010:强劲消费驱动经济增长 篇8

一、最终消费继续保持强劲拉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的核算, 2009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中, 投资和消费是主要的拉动力。其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8%, 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 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7%, 下拉GDP增长3.6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继续保持强劲。 (表一)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正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 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换。稳步攀升的新一轮消费增长, 逐渐成为引领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显示出内需拉动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 国内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需不足的不良影响, 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二、实物消费继续高位攀升

2009年前11个月累计, 反映实物消费增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3万亿元, 同比增长15.3%,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7.2%, 比上年同期加快了近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超过17%的年度只有1985年。2009年前11个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达到了17.2%, 由此可见, 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作用, 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三、农村市场有所升温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9年前10个月, 按销售区域统计的县城和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和15.6%, 高出城市1.4和0.6个百分点, 两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均有所提升。农村市场发展快于城市, 并呈加速增长趋势, 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 也是扩内需、促消费企盼的效果。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农民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二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大规模实施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 加大了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补贴力度, 大规模组织家电、农用汽车、摩托车等下乡, 活跃了农村市场。

四、汽车消费成为发力拳王

2009年中国汽车业产生了明显的“井喷”效应, 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 对经济贡献有所加大, 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09年1~11月累计, 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220万辆, 年内将稳超1300万辆,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前11个月, 全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 分别拉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7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增速连续10个月攀升, 其中10月增长43.6%, 市场异常火爆。

多种因素共稳市场促消费

2009年消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一是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国经济发展已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新水平, 产生了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才使我国消费需求具备了一种爆发力和持续力。

一、政策是第一推动力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可分为四类:

一是直接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政策, 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二是中央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 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三是稳定和刺激大宗和热点商品的消费政策, 如汽车、住房政策;四是提供消费便利性的政策, 如促进流通政策等。

从各方面情况看, 这些政策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有效地提振了信心, 对于促进消费需求、活跃商品市场发挥了积极效应, 也是2009年消费品市场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9年1~3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 (上年同期6.3%)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1% (上年同期10.3%) 。居民收入增长没有受到经济下滑的明显影响。

二、居民财富积蓄是先决条件

一是居民手中已积聚了较强的结余购买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居民勤劳致富、勤俭节约, 财富不断积累, 目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据央行统计, 1979~200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6%。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17.5%上升到2008年的40%左右。据银行统计, 截至2009年10月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5.7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1.8%, 净增加4.6万亿元。 (图一)

二是居民消费潜力已进入加快释放期。

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居民的积蓄目前已逐步进入释放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200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消费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 将步入消费的加速转型期, 消费市场的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 消费升级将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 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 (图二)

三是高储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在46%左右, 较高的储蓄率不仅增强了居民的抗风险力, 而且在当前外需萎缩的情况下, 使国家扩消费、保增长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充裕的居民储蓄无疑是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消费不仅和本期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还与往年的收入和储蓄紧密相关;消费者购房买车及购买其他高值的耐用消费品, 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的增减, 还要取决于多年来积蓄的多少。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的大量增加, 一方面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 居民消费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度萎缩, 主要得益于多年的高储蓄积累的资金, 大大增强了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不会对消费需求形成大的冲击。

强劲消费继续拉动经济增长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最终消费仍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对经济的强劲拉动力仍将会进一步延续。主要依据是:

一、继续坚持促进消费政策

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继续推动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国家将继续保持消费政策的连续性, 进一步加强家电和汽车下乡、减免小排量车辆购置税和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力度, 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 引导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二、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3.1%, 成为经济的第一大推动力。2010年宏观政策的取向将从“稳增长”向“调结构”方向转变, 由投资向消费方面转变。尽管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 但8%只是经济复苏的初级目标, 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平均增速尚有较大距离。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经济增速比2009年将会有所加快, 需要更多依靠消费拉动增长, 培育和扩大消费, 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 且不会产生其他风险和副作用。

三、消费惯性与新增需求同步发力

长期以来,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向企业和财政倾斜, 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直接制约了消费增长。目前, 消费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三分之一, 远低于发达国家, 其中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还在不断下降。

从中长期来看,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 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 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因素, 都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城乡居民消费趋势看,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目前仅有35%, 远低于国际50~70%的一般水平, 这个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潜力。今后几年城市消费将步入升级换代的黄金时代。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 消费会追赶城市, 步入10年前城市众多耐用品消费开始爆发性增长的阶段。未来数年内, 农村的家用电脑、空调、照相机、电冰箱、手机、汽车等消费需求会有极大空间, 而且提升速度可能比城市当初更快, 由此形成的支柱效应都会对中国消费的长期增长提供显著动力。

四、汽车和住房消费再掀热浪

2010年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会成为带动消费升级的主导产品。回顾2009年二、三线城市汽车消费快速增长, 房地产销售从低迷到快速回升, 充分说明我国汽车和住房消费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还很低, 发展空间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距较大, 消费结构升级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梯度扩散的态势。发达国家汽车和住房消费持续增长延续了15~20年, 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消费快速增长至少应在20年以上。

五、农村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人生活在农村。如果8亿农村人口的大部分能达到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将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据测算, 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 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 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农民进城打工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 促进部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推动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六、城镇化带来刚性需求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城镇新增人口平均每年多达1900多万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5.7%,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达80%以上。据有关专家测算, 我国每年因人口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变化, 刚性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大约在1个百分点以上。

在看到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 也要看到一些阻碍消费升温的不利因素。一是房价居高不下,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预期, 使不少居民不敢放心大胆消费, 甚至为买房而节衣缩食, 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 房价的持续攀升严重压抑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 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 成为制约消费扩张的最大阻力;二是社会保障不足, 看病难、子女教育费用高昂, 使居民不得不省吃俭用, 压抑其他消费支出。 (图三)

深化改革提升消费贡献率

众所周知, 我国有13亿人口, 且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内部消费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潜力无限。只要政策得当, 着力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就能够使我国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当务之急是将经济增长的重点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推动, 努力使最终消费成为经济的第一驱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中央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各项方针政策, 采取稳定、长期、有效的办法, 促进消费, 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取得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率。

当前, 迫切需要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入手, 出台刺激消费需求的综合政策措施,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提升消费的贡献率, 使消费需求可持续增长。

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刺激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 廉价劳动。力降低了劳动者消费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 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和不可持续等问题。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不断提高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切实执行《劳动法》, 提高劳动者待遇和各项保障, 并保证劳动者工资随个人技能、贡献和企业发展、物价水平而合理增长。

二、尽快遏制房价上涨

目前, 中国房价回归理性刻不容缓。合理的房价是政府调控的目标, 房价有涨有跌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适当下调房价, 有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如何让房价与自住购买力保持均衡, 以及加快保障房建设让低收入人群安居等, 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因此, 中国房地产调控应坚持“稳”字优先, 把改善供给和稳定需求作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 既要防范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市场出现过度调整, 也要促进房价理性回归。

三、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广大农民的消费力不足是制约内需和消费扩大的最大问题。如果农民的消费水平不能提高,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就不能真正实现。国家财政需要进一步实施反哺农村和农民的政策, 加大对农村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财政对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环境等基本建设的投入, 改善农村教育、医疗设施,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继续扩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购置的补贴品种范围, 并适当提高补贴限额。

四、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要继续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管理, 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 可以考虑加大对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投入, 如更新供排水管道、门窗改造等,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可考虑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 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

五、稳定居民的财产增长预期

政府和有关部门多出台实质性利好, 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重树消费信心与投资信心。一是改革优化税收制度, 适当减税, 切实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二是可以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对税收制度作灵活、富有弹性的调整;适时调整消费税的覆盖范围和税率, 继续采取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减税措施。

总之, 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必须使消费者形成持久性的良好预期, 增强对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要针对当前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 从增加收入、增强信心等方面入手, 继续改善消费环境, 消除消费障碍, 改善心理预期, 促进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活跃。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超过17%的年度只有1985年。2009年前11个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达到了17.2%, 由此可见, 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作用, 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 消费升级将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 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 篇9

从发达国家来看, 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仍然显得不足, 而且呈下降趋势。1979-1982年居民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0%以上, 1983-2000年保持在40%以上, 而进入2001后贡献率不到40%。而投资和进出口却逐步增加。虽然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 但是在11.4%的GDP增长中, 消费拉动只占4.4个百分点,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占38.6%, 而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3、2.7个百分点两者占62.4%。

因此, 只有充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拉动作用, 就有可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减缓的势头, 使我过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增长。

一、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 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 计算

从1978~2006年各要素的平均贡献率来看, 居民消费平均贡献率为47.28%, 政府消费平均贡献率为15.92%, 投资平均贡献率为34.79%, 净出口平均贡献率为3.76%。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

居民消费和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1978~2000年, 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高出投资对GDP的贡献率;2001~2006年, 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急剧下滑, 最低下滑至2003年27.5%, 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迅速上升, 最高上升至2003年63.64%。

值得注意的是, 2007年居民消费贡献率再次超过投资, 但是2008年上半年, 由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及国内经济宏观紧缩政策, 居民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而同时国内经济增长步伐也趋缓。长期以来, 投资过热而居民消费疲软的现象, 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要想中国经济在未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必须依靠靠内需拉动。因此, 以消费需求结构为导向,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才能使消费与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二、我国居民消费低下的原因分析

1. 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国民经济速度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从而造成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缓慢。从今10年来GDP增长和消费增长来看, 除了1999年外, 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落后GDP增长速度 (如下图) , 而消费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增长缓慢。

2. 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平均消费倾向降低

影响消费的因素不仅是居民收入增长慢, 居民收入差距也是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造成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从而抑制居民消费, 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

首先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近年来我国城乡间及其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不仅造成城乡间及其内部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不断扩大, 而且使得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趋于降低。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来

其次, 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大。根据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来看,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 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而我国从2000年来, 基尼系数一直在0.41以上, 表明贫富差距的程度还在上升, 必然会影响消费水平。

3. 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居民消费低下

影响我国消费低下的原因很多, 从消费心理到消费预期。而经济体制不完善, 如社会保障、住房和教育体制不完善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低下, 从而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 养老体制不健全, 而医疗体制的改革直接导致广大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增加, 减低当前消费需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农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农民为了未来养老需要不得不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储蓄。受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冲击, 计划体制下城乡福利性的医疗保障制度解体, 居民医疗需求只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许多医疗服务价格的昂贵, 抑制了当期总消费需求, 消费者不得不将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 以应付未来的医疗开销。

其次, 住房体制改革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压抑现时消费。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 住房消费成为居民家庭消费重点。而我国在2002年以后, 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 商品房价格屡屡攀升和居高不下, 中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 导致居民抑制了当期消费需求。

最后教育体制改革拉升了居民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预期, 抑制其他消费。

三、对策

1. 改变过去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种不健康的发展方式应该进一步修正, 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因此, 在应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变缓的良药应该是提高居民消费, 应该改变过去的有关经济发展思路, 制定有关促进消费政策来提高经济增长。

2.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从我国居民收入和GDP增长来看, 人民并没有完全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 当前扩大消费需求, 最实在的办法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让人民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改善民生, 从而最终使我国经济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因此, 今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使人民的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地增长, 特别要注意增加农民的收入, 还要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奖金的正常稳定增长机制, 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在财政收入增长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

3. 缩小收入差距

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大, 应该调整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首先完善各种税收政度, 加强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的征收, 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其次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 增加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减少社会差距。此外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等。

4. 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树立居民消费信心

改善商品供给结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培育居民消费热点。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教育、住房、大汽车消费。大力发展服务业, 满足人们不断增强的服务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范围, 大力发展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是加快信用消费体系建设, 尽快制定与信用消费有关的法律法规, 拓展新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

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城乡商业设施, 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 支持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 为农村居民购物、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还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消费品市场秩序, 严惩假冒伪劣、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长春:金晶《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经济学探析》《商业研究》2006年第20期

[2]袁富华:《消费压抑、增长失衡及对策》, 《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6期

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篇10

一、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

消费水平偏低, 潜力巨大。农村有7亿多人口, 2亿多家庭, 但是消费总量却很小。在纯收入递增的同时, 农村的消费比重2000-2005年却有所下降。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加大及惠农政策的促进,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镇消费水平与农村消费水平的比例2000年以来一直高于3:1。同时, 农村存款储蓄增长较快, 2008年年底农村人均存款约为4761元。

消费梯形和层次性存在差异。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中、西部农村之间消费水平存在差异, 其中东西差异较为明显, 东部农村消费已进入小康水平, 西部还处在温饱消费型水平。2005年东、中、西部消费比为1.69∶1.20∶1, 这种收入差距导致的消费水平差异, 形成消费形式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生存型消费、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富裕型消费多种消费形式并存。

二、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特别是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国家长期的工业化建设, 工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这种价格转移使农产品价格持续低于价值, 农民收入偏低。与此同时, 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 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 而获利空间较小甚至亏损。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 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但是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严重偏低。2008年, 这一比重下降到3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而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 是农村居民的3.31倍。

近年来, 农产品价格高涨, 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高涨的农产品价格一方面与高涨的生产成本抵消;另一方面, 并不是全部在生产过程中上涨, 其中一部分是在流通过程中上涨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与农民无关, 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因此增长。

(二)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民消费有后顾之忧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大, 在农村则更为薄弱。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预期消费压力下, 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障碍增加, 致使其不敢大胆消费, 从而降低了消费能力, 农民的消费心理普遍较为谨慎。受农村崇俭消费观念的影响, 农民形成“量入为出”的勤俭节约型消费传统, 带有预防性储蓄倾向。近年来, 我国储蓄率大体保持在42%左右, 大大高于世界20%左右的水平。2008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为217885亿元, 比2007年的172534亿元增加了45351亿元, 呈超常规增长态势。

(三) 农村消费环境差且消费市场不完善

消费环境主要包含两方面:硬环境, 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 水电、交通通讯等市场环境的基础配套设施;软环境, 即市场环境, 包括市场信息、流通、服务及监管等。当前农村的软硬消费环境都较差, 落后的硬件环境导致现代生产企业多考虑城镇居民需求, 这进一步加剧农村市场信息匮乏, 商品流通不畅, 服务不到位, 监督管理不力, 导致消费市场不完善。当前农村的消费市场规模小、分布散乱、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消费市场上进行的多是比较初级的交换。一些不法的商贩在农村消费市场投放大量的低劣产品, 把农村消费市场变成“消废”市场, 直接损害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利益,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四) 农村核心消费群体不稳定

目前,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已占农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这部分人则是刺激农村消费的最大群体。农村务工人员在逢年过节返乡时会大幅度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但是很大一部分平常消费却留在城市, 即使寄钱回家, 农村的老弱病残人群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除了吃饱、穿暖等基本生活之外, 也不会有太多的消费需求, 这就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扩大。

三、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消费需求一直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短板, 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必须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而扩大国内需求, 最大潜力在农村。2009年我国相继出台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半, 家电、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的政策, 对拉动城乡居民消费, 释放消费潜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如何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 笔者结合到沈阳市东陵区和新民等地实地调查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 多渠道确保农民增收减负, 让农民有钱消费

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强农民购买力, 扩大消费需求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大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的投入, 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经营理念引入农业生产,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快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降低农民经营成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并逐步完善补贴机制。三是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来料加工和“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 鼓励城镇企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覆盖到农村, 积极引导农民在当地从事来料加工业。四是加强就业增收。合理调整城乡和区域间的经济布局,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就业促进创业。

(二) 打造安全的农村消费环境, 让农民安全消费

相对于城市良好的商品流通环境和较为严密的安全监管体系来说, 农村依然是消费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 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依然是劣质商品最大的受害群体, 因此打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外部保障。一是确保农民农资消费安全, 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和农膜为重 点, 开展农资定向质量监测, 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假劣种子、劣质农药等农资案件。二是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 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和“放心酒”工程, 引导经营者规范自律诚信经营。三是加强对与广大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建材、装饰材料、成品油、儿童玩具、服装、鞋帽等消费品的日常监测、不定期抽查工作。四是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 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 健全消费投诉受理机制,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杜绝危害农村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恶性事件, 改善交易和消费环境。

(三) 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及市场建设, 让农民便捷消费

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连接着生产与消费, 在扩大农村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当前, 要大力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全面提高农村流通效率, 降低农民消费成本, 拉动农村消费。一是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 努力健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二是进一步发展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 全面提高农村流通效率, 降低农民消费成本。三是鼓励农资经营企业把农资经营与农资科技服务结合起来, 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 提高农资施用效能, 同时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日用品超市, 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四是发展农村新型消费模式, 充分利用各种金融产品, 拓宽农村消费信贷领域, 提高农民的即期和预期消费能力, 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五是企业根据农村市场特点, 正确定位农村市场, 采取多种调查方法, 深入了解农村交通条件、消费水平、购物习惯、文化背景等情况, 掌握农民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和消费热点,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创新营销模式, 促进便捷消费。

参考文献

[1]孙贵荒等.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08.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胡欢欢.民生财政下的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地方财政研究, 2009, (10) .

[3]李继志.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思考.消费经济, 2009, (3) .

[4]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措施效益下一篇:排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