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责任

2024-07-10

创新责任(精选十篇)

创新责任 篇1

我们公司如何去努力前进,面对困难重重,机会危险也重重,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大机会时代要有战略耐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走在基础科学进步的大道上的。而且基础科学的发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华为有8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

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亿—200亿美元。

华为这些年逐步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去。现在华为在世界建立了26个能力中心,并且逐年在增多,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全流程地引导着公司。这些能力中心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中。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面对大流量、低延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累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我们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对话与合作,支持同方向科学家的研究,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各种学术讨论,多与能人喝喝咖啡,从思想的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势能的积累、释放、才有厚积薄发。

内部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验证,正实行多路径、多梯级的进攻,密集弹药,饱和攻击,蓝军也要实体化。并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失败中提取成功的因子,总结,肯定,表扬,使探索持续不断。

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鼓舞人们不断地献身科学,不断地探索,使“失败”的人才、经验继续留在我们的队伍里,我们会更成熟,我们要理解歪瓜裂枣,允许黑天鹅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起来。

创新本来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也要敢于拥抱颠覆。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煎蛋,从里面打破飞出来的是孔雀。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也会从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加大对不确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赶时代的脚步。

我们鼓励我们几十个能力中心的科学家、数万专家与工程师加强交流,思想碰撞,一杯咖啡吸收别人的火花与能量,把战略技术研讨会变成一个“罗马广场”,一个开放的科技讨论平台,让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局部范围内抛弃利益计算的精神。重大创新是很难规划出来的。固守成规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会失去大的机会。

我们不仅仅是以内生为主,外引也要更强。我们的俄罗斯数学家,他们更乐意做更长期、挑战很大的项目,与我们勤奋的中国人结合起来;日本科学家的精细,法国数学家的浪漫,意大利科学家的忘我工作,英国、比利时科学家领导世界的能力……会使我们胸有成竹地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

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能塑造什么样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奋斗,创造价值是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活跃,自由。我们要引导和教育,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快乐地度过平凡一生。

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叙利亚……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近期我们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发生资本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

这时,有可能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诚信 责任 创新 奉献 篇2

做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我可以大声的说一句:我骄傲,因为我是国家电网人!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灵魂塑造了我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精神,多年来,我努力拼搏,不断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做到了“服务党和人民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供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着葫芦岛公司和自身发展的一个跨越。自进入公司以来,经过公司集中培训、安规教育,我逐渐完成由学生到公司员工的角色转变,了解公司文化,养成积极主动地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诚信,是立业之本,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从自身出发,对于每个电力职工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踏上工作岗位,我始终记得要做到对同事诚信、对公司诚信、对客户诚信、对社会诚信。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亲和力,大家协同合作,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责任是公司发展的使命,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服务遍及千家万户的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承担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于一名电力职工而言,我更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把责任转化为贯彻公司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进集团化运作的统一意志,转化为推动两个转变的强劲动力,做到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对于每项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都尽力去完成,勇于承担,认真细致,为公司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创新,从公司角度来说,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变革、比学赶超敢为人先的精神。国网公司发展的历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特高压的突破,也不会有国家电网公司今天的成绩,没有创新更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国家屡次提及的加强科研能力和寻求混合动力车等新的科研项目就是售电量的增长点,就是一种创新的体现。从我个人自身来说,勇于承担责任的同时必须保持创新活力,要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思想,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多思多想多问,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更高目标,创造更大价值。

奉献是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对我个人而言,要把本职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公司和社会需要我的时候,能够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创新大国需要负责任的创新者 篇3

从个人层面看,是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不断突破屏障,追寻科技前沿,一方面引进国外领先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自主原创的高水平成果,用先进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企业特别是承担重工业等战略性行业发展使命的大型企业,为技术进步与创新投入了大量资源,在艰难时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从政府层面看,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管理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为微观主体创新创造好的环境。

创新之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在于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和体制创新。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破旧,二是立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就是要把原来沉积在高能耗、高排放等落后或过剩产业中的生产要素,转变为新兴、战略性行业中的生产要素。发现具备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并成功动员指向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入,则为立新。

就政策创新而言,近一两年采取了“定向减税”、“定向降准”等财税金融措施,以“微刺激”、“滴灌”、“盘活存量”、“区间管理”等创新性的政策方式精准发力,避免粗放刺激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同时又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业态、新型城镇化等政策优先关切领域的发展。

政策或易于调整,体制则难于变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过反思,认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从原有的国际经济规则中获益,对“国家资本主义”、“重商主义”的指责甚嚣尘上,扬言要以“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推行旨在削弱国企竞争优势的竞争中立框架。究其实质是想构建一套增加新兴国家国际竞争成本的新体制,维护自身竞争优势。

但是,消极形势之中未必不能发掘出积极因素。成本压力之下往往有效率的大幅改善。

中国设立上海自贸区,摒弃了以往制造政策洼地的做法,积极探索如何建设改革高地,就是想主动开展压力测试,表明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竞争中立”等各种强度的体制性冲击之下,中国经济能够蝶变高飞而非一蹶不振。

然而,无论是技术、政策还是体制上的创新,都需要个人、企业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妥善承担自身责任。

65年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负责任的主体在推动创新时会主动接受相关约束。

比如,创新不能脱离现实。

比如,创新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目前有一些走在前列的先进技术,可能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其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还有待仔细评估。

再比如,创新的成果应当普惠大众。中国的传统体制在这方面有较大优势,但也给企业、科学家及工程师等主体带来了较大的内化成本。未来应当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将创新主体的个体利益与社会的普惠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

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创新 篇4

“中国商业创新50人”评选活动由国内知名财经 杂志《第一财经周刊》主 办 ,诣在定义和引 领中国商业 发展新方向。

作为目前中国商业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该活动每年从CSR、企业、品牌、营销、技术、设计、商业模式等七个领域中评选出50位最杰出的创新者,为中国企业提供创新启迪及成功经验分享。

富士施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管理同等重要,并倡导“CSR即是经营管理”。富士施乐在中国已经将CSR举措全面贯穿于从研发、采购、生产、客户使用现场到产品使用后的回收,以及整合资源循环的整个价值链中。

青年创新责任论坛 篇5

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而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制度安排与环境营造是创新的根本。

作为当代新青年,是各机关单位和企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责任,而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应该有这种信心、有这种信念,要坚持弘扬创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为企业和单位的跨越式发展储备力量。

一、推动技术创新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我们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责任,只要用心,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单位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林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装备越来越多,只有把创新作为责任,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之路,掌握最新的林业技术,才能彻底走在林业科学的最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之一。而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林业科学技术,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技术创新从依赖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例如森林村庄、森林城镇的绿化,不仅需要植物学的知识,还需要园林设计学,建筑学,社会学、美学等等各个学科知识的结合。也就是说未来的技术创新将要减少对独立学科知识、浅层数据和信息的依赖,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结合体。其次,创新的主体是人,技术的创新要依赖于人类学习和整理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需要包括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整合各方面知识,从而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单位和企业要不断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加速推动创新的实现。

二、做好管理创新的责任

当代青年,作为基层技术人员的领导者,未来企业和单位发展的后备力量和决策者,在注重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探索管理的新模式,实现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和单位可持续的发展做好宏观决策。

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要找到适合企业和单位的内外环境、具体条件等实际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每个具体管理单位都不可能与其它单位相同或相类似的,管理创新是不可模仿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企业和管理单位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其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三,管理者的情况,包括管理理念、管理风格也都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管理创新不必追求所有的管理方式都必须是别人没有做过的,管理创新务在实效,关键是要适合自己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必然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一种创新。管理创新不仅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学习和借鉴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同时也应当努力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关于管理的理念精髓,根据自己企业和单位的情况加以合理的运用。

管理的理论有很多种,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理论,既然是理论,只能是一种指导,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能完全按照一种理论或是现成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实践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自己企业和单位的实际,选择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特点。这种管理方式和特点是自己单位所特有的,这就是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种责任 篇6

第一次见到杨光博士,并不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天的天空有一点阴沉,到了我们行将离去的时候甚至还飘起了小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他的实验室看到另外一种“阳光”,一种自然的、清新的、充满着豆瓣芬芳的……其实这里说到的这种“阳光”是一种被称作“大豆蛋白质基木材胶粘剂”的新型无毒生物胶,其主要用途就是代替现在广泛应用于木材企业的三醛胶,进而有望解决人造板甲醛污染这个跨世纪的大难题。至于为什么称之为“阳光”,试想,如果甲醛真的可以因为这种胶的广泛应用而从百姓的生活中慢慢消失,还给大家一个清新自然的家居环境,不似阳光胜似阳光啊,更何况它有一个那么阳光的名字——“豆宝宝”。

“豆宝宝”是以大豆豆粕为原料,经过提取蛋白质并使其改性,再添加一定的辅料后,经过特殊生物工程技术处理,获得的胶黏剂可达到预期的胶合强度,而且使用时不需要添加固化剂。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脲醛胶相比,这种木材胶黏剂最重要的特点是不散发游离甲醛,并且由于使用了大豆豆粕作为原材料,解决了原材料的可再生问题。而关于“豆宝宝”在木材加工领域的应用,也已由生产性试验证明是非常成功的。2007年10月24日南京林业大学木工学院张洋教授在“第三届国际胶合板制造技术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无醛胶合板研究报告。论述了他们采用“泓涵无醛胶”(即“豆宝宝”)制造和生产胶合板的工艺技术,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胶合板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T9846—2004规定的“Ⅱ类胶合板”质量指标。因而这项技术一经问世,便因产品以大豆为原料和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被列入“清洁生产技术”。又由于其黏剂预压强度好,并且不受冬季低温的影响,使用前不需要调胶等特点,受到众多厂家的青睐。经有关方面鉴定,此项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领先的技术,再加上其环保无甲醛排放的诸多特性,让“豆宝宝”在全球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有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建材商、木业企业打来电话,前来咨询洽谈生意。就在记者到访的同时,杨光博士还在和合作伙伴们商议第二天去见一家美国公司高管的事情,据悉这家公司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三,而这次前来与泓涵谈合作的高管似乎是CEO级别的……面对“豆宝宝”如此的市场前景,杨博士可谓是踌躇满志:“在木材胶粘剂的核心技术创新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人造板的制造大国必须走在世界前面。如果中国的胶粘剂核心技术拿不下来,就是没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何等的胸怀啊……

我国是世界人造板生产大国,2003年产量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人造板第一生产大国。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人造板产业在产量上虽然抢占世界制高点,但在产品整体质量上却处于世界人造板产业的“低端”,甚至一些企业不得不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开始关注木材工业大量采用甲醛类胶粘剂给石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并开展研究,此后全球高端胶粘剂一直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寡头所垄断。虽然我国市场需求迫切,但其技术复杂,开发难度较大。杨博士的研发成果有望突破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据悉,在欧美发达国家用可再生资源制造的胶粘剂第一大应用领域为节能建材,而目前中国95%以上的人造板没有使用此类胶粘剂,所以“大豆蛋白质基木材胶粘剂”在中国会有突破性增长。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绿色无醛胶、无醛板产业将会异军突起,成为极具亮点的朝阳行业,像“豆宝宝”这样的新型绿色无毒胶取代三醛胶已成为大势所趋。

面对“豆宝宝”良好的发展前景,杨光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让中国人造板制造业由大变强,确立中国民族品牌在世界的地位。他告诉记者:“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泓涵的最终目标是:在新材料的研究领域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成果为我国人造板制造业助力,推动国内人造板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实现全行业的整体升级换代。”

2002—2004年,美国能源部(DOE)的“大豆蛋白质基胶粘剂”研究项目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们汇集多国科技精英展开了“可替代脲醛胶、酚醛胶的抗水性增强型大豆基胶粘剂”的科研攻关。杨光博士因在我国“植物蛋白质和抗性淀粉的研究领域”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研发能力,而被具体承担这个项目的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和农业工程系选中并聘任为博士后研究员,赴美专门从事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他们确立的研究重点是攻克当时在国际天然植物胶研发领域中长期以来没有彻底解决的“耐水性差、胶合强度弱、成本高”三大世界难题。

杨光博士和他的团队后来在研究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把蛋白质胶的耐水性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国际上数十年未解决的技术难题,申请了两项美国专利。不过这两项美国专利并没有让杨博士高兴多久,因为从中国人的立场上来说,这两项专利很可能让中国在人造板这个领域更加得被动。他认为,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今后拥有这项核心技术的母公司必然会对其市场潜力巨大的技术进行垄断,用“高价成套出口”或者“高价出口原料”,甚至“再收取部分销售提成”等方式赚取高额利润,将国外一些胶粘剂和人造板企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中国作为一个人造板生产和消费大国,如果不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无法摆脱被动的局面。他觉得,“在这场商战中,中国在木材胶粘剂技术创新领域无论如何都应该走在世界前面。”于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句豪言。

责任,正是这份责任让杨光在2004年末放弃了美国的一切,回国来研发属于中国的“大豆蛋白质基木材胶粘剂”。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当时,国内对植物蛋白胶的研究开发虽已起步,但参与单位很少,研发力度较弱,而在淀粉胶的研发领域也因若干技术瓶颈问题无法解决,制约着应用和推广。杨博士回国后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从“环环增值生产工艺、吃干榨净每粒原料”上入手,进一步破解植物胶的成本和耐水之谜。2006年,终于研发成功从生产成本、耐水性、粘结强度上都超越了“美国创造”的“中国大豆蛋白质基木材胶粘剂”。经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实际应用检验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全球信息联机查询证实:目前国内无同类工业化产品(成本低、耐水强);国外同类技术尚处试验室研究阶段,未实现产业化,本项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院长我国著名木材胶粘剂研究专家周定国先生对杨博士的“豆宝宝”更是给与了“将会对我国木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评价。

创新系统构建与现代政府责任 篇7

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源起

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NSI)的概念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于1987年首先提出的,其核心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对一种由公共和私人部门共同构建的网络,一切新技术的发起、引进、改良和传播都通过这个网络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和互动得以实现[3]。如图1所示。事实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弗里曼1982年的著作中就已经形成,即用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分析创新在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中的作用[4]。弗里曼在研究日本国内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指出日本的成功应当主要归功于日本国家创新系统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技术-经济范式”,这其中“通产省”作为日本政府的代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对二战后经济社会变迁的反映,弗里曼认为,日本成功的原因一部分归功于众多日本企业对技术变迁的管理方式,另外,日本政府(通产省)发起的社会及制度性变革带来的促进作用亦是原因所在,这种促进作用特别体现在实现某些长期战略目标中[3]。弗里曼注意到了企业创新活动的非线性表征,将创新研究的视野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关注的企业活动扩展到了国家层面。这其中既包含了企业层面的研发活动、教育培训以及相关的社会创新,还着重强调了政府在技术经济变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弗里曼将政府角色置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首位来看,其对政府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视。

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化

继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后,伦德瓦尔(Lundvall)[5]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在新知识价值创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而根植于一国领域内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要素和关系构成的集合体。伦德瓦尔将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置于国家生产体系的框架下,他认为“生产结构”和“制度”是界定创新系统的两个最重要维度。伦德瓦尔的方法论侧重于分析从微观创新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互动学习”、“用户-生产商互动”和“创新”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研究考察了国家行为对“用户-生产商互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会如何左右一国的经济绩效,并由此发展出一种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纳尔逊(Nelson)则认为[6],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系列能够决定国家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的制度,他将技术变革的存在及其演进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关注了国家的R&D系统,将企业、研究型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等促进知识创造与扩散的组织视为创新的主要来源,并将企业、大学与国家科技政策之间的互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其研究的重点是知识的创造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纳尔逊看来,每个国家都有其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此相适应,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所要解决的问题、资助国内企业的程度以及资助来源的属性也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家间经济绩效差别的成因,另外,则暗示各国政府需要努力寻找各自创新体系的特点与不足,并通过提高创新体系要素之间的互动来改善一国的经济和创新绩效。此后,裴泰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认为[7],国家制度的激励结构(incentive structures)和能力(competencies)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效率和方向,或者说制度要素决定了生产活动的变迁。这意味着如果政府试图促进本国的创新活动或者提高创新绩效,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是必要的。

目前,国家创新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所有重要的、能够影响创新的开发、扩散和使用的经济、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概念集[8]。创新过程不仅受系统构成要素的影响而且受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影响所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被视为创新系统方法最重要的特征。

3 发达国家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践

3.1 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

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的创新活动明显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趋势,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升高,为了减少市场失灵、系统失灵等问题带给创新的阻滞力,各国政府根据创新活动的非线性特点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1945年,美国科技局主任万尼瓦尔·布什向国会提交了著名的科技体系发展蓝图——《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布什指出:“科学进步和政府有着而且一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利害关系。没有科学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将衰退;没有科学的进步,我们无法指望改善生活水平或增加公民就业;没有科学的进步,我们无法维持我们反对专制政治的自由。……联邦政府应该接受新的职责,鼓励新科学知识的创造和青年科学人才的培养。”[9]报告清楚地反映了二战结束后因资本、商品、人才以及知识的快速流动而表现出的各种创新要素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趋势,预测到了阿罗(Arrow)提出的部分理论成果——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市场失灵问题[10],主张利用政府资金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的支持,为现代政府加强创新系统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克服市场失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先导。

3.2 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

R&D在新科学知识创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知识又被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主要来源,因此,二战后各国政府都积极地将R&D投入作为政府的新职责。战后初期,美国在所有研发活动中都具有绝对优势,欧洲和日本都难以与之匹敌;1962年,美国的研发总支出(简称GERD)从绝对项上看大约是同期西欧国家的4倍,从相对项(GERD与GNP的比值)上看是欧洲诸国的2倍[11]。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研发投入的缓慢增长和欧洲、日本研发活动的飞速发展,到80年代初期日本和部分欧洲发达国家的研发强度已经基本追平了美国[12];而在民用研发项目(特别指产业融资)上,日本和西德更是在70年代初期就超越了美国,并于80年代开始领先全球[13]。2006年统计结果显示,日本的研发强度(R&D/GDP)是3.39,位列世界第3,韩国、美国紧随其后,德国位列第7;排名第1位和第2位的分别是瑞典和芬兰[14]。如表1所示。

3.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为了配合政府R&D投入对高端人才的需要,满足企业等创新主体对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的需求,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就成为各国政府建设本国创新体系的必然选择。基于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发达国家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从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开始。自《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指出联邦政府应当对大学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后,美国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保持了一种稳定增加的趋势,虽然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在联邦政府R&D总资金中所占的比例多年维持在6%~7%,但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机构数目和多样性在持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10],联邦政府对大学的资助力度曾一度减弱,但1988年联邦政府的研发支出中基础研究支出却首次超过了应用研究支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克林顿题为《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报告为契机,联邦政府又逐渐加大了对大学的资助;1996—2002年,联邦政府投入大学的研发资金从128亿美元增加到214亿美元,研发资金增加比例是同期其他部门增加比例的1倍多[15];2004年,美国R&D经费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经费比例分别为18.7%、21.3%、60.0%[14],基础研究所占比例与90年代相比又有所提高。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整理获得。其中,*标注的为2005年数据。

3.4 促进产学研联合

新熊彼特主义认为,创新作为现有知识、技能、资源等要素的新组合,在给定系统中的要素越丰富,要素的组合形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更复杂、更高级的创新。与之类似,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也主张创新系统的效率受创新主体互动水平的影响,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愈发依赖于外部资源。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问题上呈现出政策趋同的特征。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计划,旨在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70年代开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规划和资助下,大学中陆续建立了“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UICRC)”、“工程研究中心(ERC)”和“科学技术中心(STC)”,来实现重建大学与工业伙伴关系的构想;1980年,美国通过了《拜杜法案》(Bayh-Dole Act),规定大学对政府资助所得的研究成果拥有知识产权,大学可以将前述权利转让给企业并由大学和科研人员分享取得相应收益,该法案被OECD誉为90年代促进美国收入、就业与生产力等方面显著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了德国、日本、英国等诸多OECD国家的效仿;1990年,美国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ATP),专门为企业或者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联合体提供启动资金,以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开发;1992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和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对中小企业与高校等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补助。

3.5 引领国家创新的发展方向

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就在于了解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对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的监测,预见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导和调整国内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保持国家的竞争优势。二战后,日本实施了“技术立国”战略,通过大规模引进和消化吸收欧美先进技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钢铁产业;60~70年代初,转而扶持汽车、石油化工产业;到了80年代,转而扶持计算机、飞机产业;之后,则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这些关键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日本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对日本国内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对日本经济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起到了积极的和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90年代,日本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国家战略从以模仿和渐进创新为主的“技术立国”,调整为注重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立国”战略;进入21世纪,日本又制定了“科学技术综合战略”,并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智能机器人以及纳米和材料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2002年,日本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将知识产权作为基本国策,以此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日本的经济的活力,提高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4 对完善我国创新系统的启示

20世纪中叶开始,发达国家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技术范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结构变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确立了各自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很多国家已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财富驱动阶段转变到了创新驱动阶段。与此同时,创新的产生、应用和扩散已经无法由企业独自完成,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主体都在创新系统的分工体系下承担着相应的职能,其中政府在系统建设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面对上述变化,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亦应当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来实现,政府应侧重在以下4方面发挥作用。

4.1 加大创新投入,有效激励创新主体互动

近年,我国政府对创新系统建设不可谓不重视,研发投入逐年加大,2007年我国的R&D资金已经达到3 710亿元,投入的数额已经匹敌德国。然而,我国1.49%的研发强度(R&D/GDP)与日本(3.39%)、韩国(3.23%)、美国(2.62%)等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与瑞典(3.73%)、丹麦(3.41%)等新兴创新型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14]。因此,有效激励创新投入仍然是我国政府今后政策措施的重点。在研发投入的增量方面,我国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投入创新的财政资金总量应当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增长;我国亦应当根据创新活动的非线性发展趋势,采取多元的投入方式,拓宽创新的资金来源,在直接资金扶持的同时,灵活运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丰富企业研发资金的渠道,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提高企业加大R&D投入的积极性;对有技术潜力的企业,注意通过设立专项计划、利用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植其发展,尤其是注重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的作用;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滞后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当努力弥补市场失灵的影响,通过政府投入或者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本进入等方式解除资金存量不足对创新发展的制约。为了有效激励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政府应注意通过政府资助项目的方式,探索各类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中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机制,加快推进知识和技术的产生和扩散,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从国家科研投入中获得收益;同时,为了增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潜力,解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痼疾,提高创新的连续性,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发挥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为产学研合作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

4.2 完善创新环境,积极服务于合作创新

创新活动和创新合作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优良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投资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明显,市场规律在其中的作用发挥往往受到限制。我国应当注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利用政府的资金优势,继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机构建设,构建创新活动和创新合作需要的各种技术平台、网络平台、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建设,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创造适宜创新人才工作和生活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与创新活动相匹配的服务产业,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

制度构建作为软环境建设的集中体现,在解决系统失灵方面的作用应当被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战略在法律保障、政策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各种创新要素并未在创新系统中有效的整合,合作创新中存在系统失灵问题亟待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为此,政府需要积极推进立法工作,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及时启动法律法规的“立、改、废”等程序,从推动产学研联合、技术转移,有效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等方面,建立符合我国创新发展特点的立法机制和法律制度体系;注意利用立法、政策等制度措施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服务,将减少合作中的障碍作为重点,以促进知识溢出、技术转移、人才流动作为核心目的,注意实现人力资源价值在互动中的价值实现,加大对科技人员流动的保障力度,做好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对经过探索,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政策措施,要提早启动立法程序,推动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对于出台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或者配套的政策,以提高法律的执行力。

4.3 构建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要素互动

国家创新系统中,异质性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已经成为左右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即“创新发生在各种思想的交界处”,协作和交互式学习有利于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以往,我国的创新活动并未对创新网络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元的创新主体受到信息渠道、地理位置、社交渠道等交流障碍的影响,在信息、地位和资源等方面缺乏优势,导致创新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交换的不够充分,异质主体间的“创造性碰撞”受到阻碍,创新系统的失灵在所难免。面对我国创新主体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的问题,我国政府首先应当致力于创新驿站、开放实验室、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孵化器、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城等创新网络平台建设,为产学研联合构筑交流的渠道,增加多元创新主体之间实现互动的“接触点”;其次,针对创新主体之间缺乏互动动力的现状,政府应当有效利用科技项目、基金、信贷、税收等手段,为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提供额外激励,通过激励作用拉近异质性创新主体之间的距离;第三,在促进产学研联合过程中,对于大中型企业应当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对于中小企业可以将促进企业加速成长、培育未来新兴产业等长期规划作为目标,有的放矢地推动产学研合作,同时,注重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具有内部“粘性”的企业集群或者大型企业集团。

4.4 设计创新蓝图,科学规划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演化进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促成了日本在二战后的崛起,也酝酿了其在90年代的低迷;既确立了美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也培育了瑞典、丹麦等新兴势力。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国政府作为创新系统的“总设计师”,有责任为本国的创新蓝图做好规划,以增加创新的成功机率,提高创新的绩效。科学的规划源自对技术、产业等情况的准确把握,日本崛起的重要经验就是政府通过与产业界、学术界的频繁交流准确掌握了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方向。我国政府亦应当大力发展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研究,坚持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自主创新路线,通过对创新发展趋势的把握引领未来国家的发展;在政策措施方面,政府应当在满足创新主体发展需求的同时,从科技发展战略的视角为产业指明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过剩产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企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为了增强国家的长期竞争力,应当分阶段、有计划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见,研究和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技术和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关注产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注意培育具有潜力的新兴技术或者产业(集群),为创新型国家的长期发展做好规划。

5 结论

如何有效创新工作方法履行监督责任 篇8

一、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这样纪委的工作才有了主心骨, 才不会迷失方向。纪委履行监督责任须从抓作风开始, 抓住了干部作风问题, 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同时纪检监察部门是执纪执法的主体, 所以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加强防腐拒腐能力, 从思想工作方面入手, 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新形势下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的意见和建议

1.认清形势, 牢记使命, 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思想性

要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进一步把握好方向, 把握好大局。要牢固树立起对同志的教育是一种关心, 监督是一种爱护, 查处是一种挽救的理念, 放心、放胆、放手抓工作。所谓从高规范, 就是要求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 工作上要向上看, 高标准, 严要求, 决策上讲规范, 程序上讲规范, 管理上讲规范, 办事上讲规范。生活上要向下看, 不比排场比工作, 不比待遇比贡献。

2.紧跟形势不掉队, 突出重点, 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 开展主题鲜明, 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坚持正反结合的教育方式, 积极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 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通过剖析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 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3.把握主线, 抓好监督检查工作

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 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按照有关规定与要求, 切实加强对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4.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明确权责边界

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监督和处理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但是, 纪检监察机关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的同时, 也要受到一定监督, 也就是说监督者在履行自身的监督权同时, 必须受到被监督者的反制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在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 履行监督责任的同时, 找准定位, 明白该干什么、如何去干, 该查什么、如何去查, 才能确保纪检监察部门在行使监督权力时不会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 才能更好的履行好监督职责。

三、纪委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监督的方式方法

1.强化廉政警示教育

通过组织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参观监狱及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剖析典型案例等形式, 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强化党委委员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积极主动地接受纪委监督, 使其不敢违纪,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 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

2.转变方式, 明确监督工作重点

同级纪委要把重大决策制定执行、干部选拔使用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作为监督的主要内容, 要把监督的侧重点放在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上, 并把监督与执纪办案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四、纪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监督的方式方法

1.强化制度建设, 是保证党内监督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 把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较好的监督效果。一是加强正面教育, 积极探索好的形式, 搞好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 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是治本之策。二是对党内、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 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教育, 纠正一些不当行为。对违法违纪行为给予重拳打击, 严肃查处, 决不姑息, 讲情面。

2.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完善统一领导、集体决策机制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神圣庄严的工作, 是党的保健卫士, 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业务是干不好的, 没有坚强的党性、淡泊名利的思想是干不长的。因此, 只要抓住纪检监察人员的管理, 首先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下级纪委由上级纪委统一领导, 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监督检查直接汇报上级纪委, 由上级纪委直接派专人核实情况, 集体决策拿出处理决定。

3.完善党内监督, 拓宽监督举报渠道,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形式, 保持与群众的“热线”联系, 对违纪违法行为, 发挥震慑威力。完善制度规定, 使监督者和举报者受到保护, 为监督者敢于执法, 为群众畅所欲言、敢讲真话创造了条件。

五、在监督方式方法上, 应建立哪些评估、纠错、矫正、问责机制

1.建立健全评估反馈制度, 认真落实审查审核制度

认真收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对有关制度的意见建议, 对有关制度缺陷和漏洞及时提出修订意见建议。对于新起草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草案, 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审核把关, 确保可操作性。经评估后认为依据充分、符合上级有关要求和法律法规规章的, 要认真组织落实。有一定缺陷的, 要认真研究修订, 不符合上级有关要求、操作性不强的, 应暂缓推出。

2.建立监督纠错、矫正机制, 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坚持走好群众路线

作为党员, 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抱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勇于提出不同意见。作为领导干部, 要有虚心接受批评的肚量和知错就改的胸襟,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尤其是要落实好主要情况通报、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等制度, 确保监督纠错机制的良性运行。

3.依法问责, 加大惩处问责力度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是预防腐败发生,不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监控权利运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在创新审计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受我国国家性质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应用于监管各级政府机关干部、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国有企业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的结合了现代审计理论的特点与长处,对于现代审计工作的实践以及现代审计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可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对现代审计制度的发展以及国内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中的关系人员,其人物关系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角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由投资、直接实施审计、间接实施审计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对于我国的经理责任审计工作而言,其审计的对象不是普通投资方,审计对象主要是管理国家工作的政府相关的机关干部、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国有企业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说,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商业盈利性的审计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

二、审计理论和审计机制体系的创新

与其他国家审计理论相比,国内审计理论的发展创新,并没有和其他国家审计理论相关内容发展实现同步。由于在审计理论上,相关内容的侧重中心不同,所以,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当中,并没有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的空间,这样,就容易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提出,很难获得到更加完善的合作联系。因此,只有在审计理论整体结构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够有效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审计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另外,一个完整有效的机制体系,对于运行审计工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在我国现代化的审计实践当中,完善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体系,对于审计工作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一个完整有效的机制体系在运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完整有效的机制体系是有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在审计理论方面,机制体系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评价、完善和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工作,机制体系的创新,对顺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大的基础保障的作用。因此,在审计理论方面,建立更加全面的机制体系,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责任内容创新和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是指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担的各项责任。其中,这里的受托责任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财产项目计划责任、财政管理责任、经营管理状况责任等,由于其责任性质的不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还可以分为报告责任和行为责任两个方面。其中,报告责任是指受托人必须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进行如实汇报。行为责任是根据委托人的具体要求,以及根据受托机构及人员需要实施的经营管理, 同时,还必须承担公共财产管理的相关责任。在这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审计的指标体系条款以及具体审计内容,评估监控受托人对于相关责任的落实情况。如果评估监控的受托人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那么,在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查时,只审查其经营决策情况、资产管理效果、干部的连接性、执行力度、组织的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财政状况等,不需要审查其管理效果及管理效率、公共财产管理的经济性等,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内容极其明确。另外,审计目标理论创新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受托人来说,不仅要根据责任内容认真履行责任,还要推动事业科学创新发展,所以,受托人需遵循的标准不仅仅是财产管理的合法性,还包括任职期间的群众评价,勤政廉政的表现、经营管理的合法性等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安全隐患、腐败问题日趋突出。政府机关工作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众多类型的物质诱惑,仅靠党员干部自身自制力克制是严重不够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国家公务人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就要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来完成有效监管。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注重管理机制体系,创新审计理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稳固的审计理论基础。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审计实践与现代审计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实务和审计监管机制、进一步创新审计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审计理论创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海文.谈谈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的几个切入点[J].财政监督.2009(12):37-38

[2]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02):9-12

[3]蔡春.李江涛.王海兵.200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5):33-37

[4]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其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11-14

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影响研究 篇10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影响理论模型

1953年Bowen所提出的“商人们有义务按照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来提出政策、做出决策。”引起了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很大关注,同时很多人也就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Luetkenhorst(2004)认为,企业在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会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的产品,以生产更优质、更环保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从而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同时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企业盈利是股票价格提升的前提,因此来吸引股东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样,企业创新的资金才有保障。再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后盾,这就提出了向债权人贷款的问题,因此企业与债权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誉关系很重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的影响,企业承担对股东和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促进企业的创新;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通过激励员工的潜能、吸引高科技人才,使企业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本提高创新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影响分析

1.企业市场责任层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企业进行创新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可行条件是市场的认可度。企业在创新时所需要的人员、设备、材料、研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企业在创新完成时新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得到认可企业的创新才有意义,本文将分析得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资金增加的正相关关系,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市场认可度的正相关关系,来说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创新实现的正面促进作用。(1)股东责任和创新。企业所承担的对股东的主要责任是企业能够持续有效的运作,保持稳定的盈利状态,以保证股东能得到理想的股利分红,股东的投资可以获得高效的回报。事实证明,企业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创新能够快速的发展,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因此,企业积极履行股东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2)客户责任和创新。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所拥有的功能,还关心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企业必须积极履行客户责任层的社会责任,来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因此,企业承担对客户责任有利于企业创新。创新是一项高成本的工作,企业需要足够多的资金来保证创新的顺利实施,在企业内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借助债权人资金来支持创新。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广泛的平台。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还可以吸引像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借款。因此,企业积极承担伙伴责任,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企业社会责任层社会责任与创新。本文从政府责任和员工责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如何推动企业的创新。(1)政府责任与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是作为市场的管理者,而企业则是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根据“波特假说理论”,环境规则有利于促进企业积极创新。企业获得政府的支持后,可以准确及时获取市场相关信息。同时,政府的激励作用也会有助于企业创新。(2)员工责任与创新。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企业只有积极履行员工的社会责任,提高员工的薪资报酬、提供更多的升职空间,才能抓住员工对企业的依靠感和忠诚度,从而激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因此,本文认为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层与创新。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主要是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服务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当前,国家已经将节能减排提高到了战略角度,企业必须从长远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将自身置于政府政策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这一环境内,并积极承担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改良生产工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总结

总的来讲,无论是企业市场责任层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层的社会责任还是环境责任层的社会责任,都对企业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具体的目标,未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必然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辅相成,而不断改进的创新能力也必将成为企业长治永兴的不竭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上一篇:这个人下一篇:模板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