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代

2024-08-14

新闻时代(精选十篇)

新闻时代 篇1

1 快新闻特点

1.1 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闻又称消息,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有广播、报纸和电视等, 但这种传播方式较慢, 通常新闻发生一天后才被人们所熟知。随着社会的进步, 网络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形式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传播速度, 而快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化, 不仅能够利用专业媒体机构推送消息, 还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非专业机构推送消息。

如今,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 国家加大了反腐、反贪力度, 随之一些官员被查处。通常情况下, 官员查处新闻公布在纪委网站中,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些机构利用相关途径得到信息后将以最快速度发布至移动网络终端。最为显著的表现为: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的成立, 加大了反腐、反贪力度, 成为新闻发布的第一途径, 消息一出, 用户能够第一时间熟知。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也彻底改变了媒体抢发信息形式。现如今, 国外发达国际研究出了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一篇要素完善的新闻信息。并且, 已经将机器人代写形式推广、应用。

1.2 主动接收新闻

快新闻的出现将再一次占领主动地位, 如今,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时常接收到新闻推送, 改变了传统人们主动搜索新闻的现象。一个人手机中同时兼有多个新闻类型软件, 如腾讯、新浪等, 当新闻推送后, 人们在一分钟内会主动接收多个新闻。但这种快新闻推送形式会出现新闻重复推送, 成为多余内容, 出现这样的问题, 主要因为这种推送方式更多的是用户被动接收。

1.3 社会化趋势明显

如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人们习惯性的喜欢通过平台软件获取资讯。一些平台软件能够根据用户阅读类型推送新闻, 出现了原创新闻聚合阅读应用。例如, 用户阅读一则新闻后可以将其分享至朋友圈、微博等第三方平台中, 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阅读新闻, 向用户推荐主流新闻媒体的消息全文。

2 慢新闻特点

慢新闻主要是通过手机进行消息推送, 慢新闻内涵为:与新平台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消息传播形式。

2.1 慢新闻可读性

正是由于用户阅读习惯而生成“慢新闻”特点, 注重新闻的可读性。用户在选择新闻时思想意识容易受到迁移, 因此, 新闻消息的图片、导语等更容易吸引用户阅读, 因此, 可将传统报纸中美编设计转移到移动终端上, 以吸引用户进行全文阅读。例如:“天天快报”中, 通过用户新闻类型筛选而选择推送内容, 进而得到用户的欢迎。

2.2 多样化的媒介形式

搜索引擎、网络链接、分享等工具的出现, 使用户能够实时进行扩展式搜索阅读, 充分体现了深度阅读的可能性。随着视频影音、可视化新闻、数据信息等推广, 逐渐被应用在慢新闻生产中, 兼并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形式。利用影音、视频等形式制作, 在一定程度上使计算机人才走向媒体新闻行业中。

2.3 由大众传播转变为小群体传播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 推动了慢新闻内容发展更为专业化、集成化, 并且逐渐形成圈子化特点, 利用某一平台在群体中相互传播, 这也是慢新闻的主要维度。另外, 媒体融合时代下, 使慢新闻由传统的一次性传播转向为扩展性传播, 人们可以将喜欢的新闻随时转发、收藏。

3 慢新闻与快新闻的应用

媒体融合时代下, 快新闻和慢新闻的特点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例如:在国家话语议程设计中, 快新闻、慢新闻在不同的状态下有着不同的影响。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家文化形成中, 人们能够通过快新闻占领舆论话题最高端。目前, 一些中央级媒体在不同网络媒体中申请账号, 与国际化接轨, 在最快时间内推出了一些时效性较高的消息, 效果显著。而慢新闻更为重视新闻的感染力, 由新华社推送的“月球车玉兔”微博新闻中, 就融合了中外语言, 传播效果显著。

4 结语

媒体时代的融合, 铸就了快新闻、慢新闻不同的展现形式, 各具特点, 例如:月球车玉兔报道, 被西方国家媒体称为中国媒体的一次“意外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杰.快时代做“慢”新闻——从网络媒体误报李光耀病逝谈起[J].新闻窗, 2015 (3) .

人大新闻宣传要体现时代特征 篇2

人大宣传工作是人大形象提升的阶梯,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人大新闻宣传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重点,实现人大新闻宣传政治性、法律性和新闻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人大特点和媒体特色。如何进一步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时代特征,应突出抓好以下三点。

一、突出重点,增强人大宣传的针对性。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各有重点。一要突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宣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关于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要求,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依法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履职情况。二要突出对民主法治的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面推进民主建设的作出了重大部署,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负有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人大宣传在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渠道作用,大力加强宪法法律的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三要突出对监督工作的宣传。要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监督法规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情况,包括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开展专题询问等等。要特别重视增加宣传实质性内容,如人大常委会对“

一府两院”相关工作是如何评价的、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提出了什么意见建议、“一府两院”是如何研究落实的。特别要着眼于增强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监督工作的跟踪性报道,对人大常委会的一些重大监督事项要进行有重点的持续性报道,使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更好地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推动政府工作改进与提升。四要突出对代表主体的宣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加强对代表履职情况和代表服务保障工作的宣传,理应是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要着重宣传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密切联系群众、执行代表职务的履职成效,充分激发代表履职的政治热情。

二、选准视角,增强人大宣传的感染力。

在全媒体的信息时代,人大宣传要避免会议报道模式化、程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样板化趋势,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公众需求和信息传播业态的变化,实现人大宣传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一要改进会议报道。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政策性、程序性很强,宣传报道既要导向正确、主题鲜明、真实准确,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又要生动活泼、言之有物,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对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的报道,要在做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着力做好专题报道、深度报道、背景报道,以增强宣传报道效果。二要创新工作报道。人大工作程序性、原则性都很强,对人大开展的具体监督、任免等具体工作,如果只是一般性、程序化的报道,必然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要善于发现人大工作的亮点,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充实,在生动性、鲜活性上做文章,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三要把宣传重心下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履职有很多先进事迹,是人大宣传的“富矿”,关键是大家要有善于发现的眼力,要有心动后的行动。要坚持镜头朝下,深入反映基层一线代表在各自岗位带头、带动、带领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尽责的典型事迹,传递代表履职正能量,切实增强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打造精品,增强人大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组织策划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策划得好,报道就好,就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要克服人大宣传自编自唱、单打独斗的地方倾向,提高宣传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就要把策划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要建立新闻例会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单位、镇街人大的定期沟通,通过座谈会、策划会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新闻线索,商定宣传报道计划并抓好组织实施。二是要搞好重点策划。要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重点工作,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先想一步、先行一步,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比如:每两月一次的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都是重大事项,如何组织策划好宣传报道,把常委会依法履职的情况和效果宣传报道出来,为人大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办公室在常委会议题确定后,就要组织相关人员及时策划。三是要强化精品意识。要想写出精品稿件,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是造不出来的。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不仅要了解事件的过程,还要了解事件的结果;不仅要了解事件的表象,还要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不仅要了解事件落实情况,还要了解落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什么影响,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稿子。只有抓住人大工作中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抓住闪光点和创新点,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增强人大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切实提升人大宣传实效。

“微时代”的新闻源 篇3

《南方周末》有这样一个宣传语——“有些信息在你看到它之前,已经被转发了10万次,既然如此,它已经不再是新闻。肤浅被重复10万次也不会变得深刻。真的新闻,在这10万次也未被说尽的深度里。”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导致博主提供的新闻信息浅层化,微博作为新闻源只是线索,媒体从业者一定要透过表象进行深度挖掘。另一层信息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微博上的某条信息时,或者真的已被转发无数次了,信息的无数次转发已经让信息走形变样,甚至有无数人的猜测和大胆假设想象在其中。传统媒体在面对“微博沸点”时,无论如何不要成为“微博控”。

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记者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必须坚持实地采访,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

(崔均鹏文,摘自2012年1月《青年记者》)

新闻时代 篇4

一、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技术和社会环境改变了媒体的传统新闻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 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大数据给新闻生产带来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大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竞争力资源。大数据时代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打破了传统社会专业媒体对社会信息的垄断, 公民记者的“现场报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 在这样的现状下, 深度的信息或数据分析解读则成为作为“社会瞭望哨”的新闻媒体应该担负的职责。通过对非结构化大数据和全面信息的分析解读, 再通过易读、易懂、互动性强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对受众有意义的结构化数据和信息。“新媒体的本质就是数据分析。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到了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 如果数据被赋予背景, 它就成了信息;如果数据能够提炼出规律, 它就是知识;如果数据能够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分析的基础之上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决策, 它就是资源。”1

其次, 技术在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产、分析、解读数据, 探索一条为受众和用户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体验的媒体发展之路, 将成为媒体竞争的必备技能。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 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 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 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 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 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而对大数据的加工依赖于各种数据生成、挖掘、和数据可视化呈现技术。从前计算机时代的新闻报道到计算机辅助报道, 再到现在的数据新闻, 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第三, 社会化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对数据分析、解读和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核心资源, 但是数据新闻不是对数据的简单堆列, 而是基于各种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呈现, 向受众传达有意义的结构化数据和信息。因此,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不仅在于数据的获得, 更在于对数据的分析、解读和呈现。媒体应该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针对不同的受众, 满足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大数据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信息的冲击, 使传媒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精准性都变得越来越强。因此, 基于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数据再利用的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二、数据新闻的内涵及意义

数据新闻, 又称为数据驱动新闻, 是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的新闻生产方式。“精确新闻学”的奠基人,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飞利浦.迈耶认为:“现在是个信息过剩的时代, 对信息进行处理很重要。我们需要做两步:一个是通过分析不断变动的数据以找到其中的意义和结构, 另一个则是通过展示让用户了解哪些信息对他们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的未来。

数据新闻通过抓取和分析挖掘数据的量化方法使数据新闻报道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同时, 通过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数据的组合, 也进一步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大数据时代的新据新闻追求的不再是单一新闻事实, 而是作为整体的新闻的真实, 数据新闻呈现的是事实的全幅图景, 更加全面、完整、清晰地报道新闻。其次, 数据新闻通过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使媒体从琐细、非结构性的信息中提取出规律、结构性的信息, 发现事实发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此基础上, 可以提高媒体信息对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预测性, 更好地并有针对性地引导舆论。此外, 通过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 数据新闻业务使新闻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以文字表达为主,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图表或动画视频, 文字只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

作为精确新闻的进一步延伸, 数据新闻使新闻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 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字写作、音频视频制作技能之外, 还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计算机数据的抓取、处理、可视化、平面或交互设计、计算机编程等跨学科、跨领域的业务技能。数据新闻通过运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 应用丰富的、交互性的可视化效果展示新闻事实, 把数据与社会、数据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用可视化手段向公众展示出来, 以客观、易于理解的报道方式激发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与参与。在现行的环境下, 数据新闻已经被英国广播公司、《卫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采用。

在数据“爆炸”的时代, 媒体是社会数据的拥有着和使用者,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生产的大部分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 传统数据库通常难以处理。随着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 从互联网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揭示有意义的新的关系、趋势、和模式的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同时, 数据新闻需要多学科的技术协助新闻报道。使新闻报道从文字图片呈现新闻故事到用数据呈现新闻故事。传统新闻以文字为主、数据为辅或数据文字相辅相成。而数据新闻则是数据在先、文字在后, 数据成为呈现新闻故事的新工具,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流程, 也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

而在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的过程中, 媒体的内容生产转型是其核心。没有内容, 新闻媒体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 如同一台无效运转的机器。在各种自媒体或社交媒体消解掉传统新闻媒体“信息提供”功能之时, 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应该转向对普通、非结构性的信息或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整合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的数据新闻生产, 满足受众不断发展着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 从而重新发挥其社会功能。

三、大数据时代的传统新闻生产转型

正如在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中所提及的现状,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和数据泛滥的时代, 受众不再为信息的缺乏而忧虑。在这个时代, 不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需要制度性的社会信息系统所传递的信息来消除不确定性, 而是往日制度性的社会信息体统的功能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溶解于各种社交媒体或自媒体之中。

在信息匮乏时代, 制度性的新闻媒体是人们的主要信息来源, 人们的需求停留在基本的社会信息, 同时人们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 此时的新闻媒体具有受众市场。然而, 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种社交媒体或自媒体的崛起使人们对基本社会信息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 对传统媒体组织和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当前, 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 而是综合了内容、渠道、营销和运营的系统层面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内容为王”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传媒内容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 而更多地融合了内容、技术、渠道等层面。

因此, 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转型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即内容、技术和渠道。首先, 在内容方面, 全方位和具有深度的数据挖掘从而呈现结构性的信息成为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因该努力的方向。新媒体, 包括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即时UG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社会信息需求。以往由于传统媒体对信息渠道垄断的优势而承担的提供基本社会信息的功能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已经被新媒体所替代。所以,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来说, 只有通过对琐细、非结构性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生产出不同于碎片化或局域化的新媒体信息, 满足受众对深层次信息的需求, 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求得生存。第二, 在技术方面, 新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迫使传统媒体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型。传统的信息、数据的采编流程以及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社会技术环境。文字、图像、动画视屏、数据图表、交互设计及可视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各种形式的信息数据呈现成为大数据时代对专业性的媒体所提出的要求。第三、在渠道方面,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输的渠道也已经不再时兴。随着PC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个性化的PC终端和移动终端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如报纸、电视等必须实现新媒体渠道的转型才能实现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全面转型。

总之,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媒体内容生产转型的方向和趋势, 它融合了信息和数据内容、渠道、新媒介技术以及设计艺术等, 成为深度新闻信息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因此, 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转型应该引入数据新闻, 从理念到业务实践, 抓住数据新闻这根“稻草”, 重新塑造自己, 融入新媒体, 适应大数据时代。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彭兰.社会化媒体, 移动终端, 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 2012 (16) .

[3]人民网.大数据时代的大媒体[EB/O].http://scitech.people.com.cn, 2013-01-17.

[4]方洁, 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 2013 (6) .

[5]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 2013 (6) .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学 篇5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学

 

作者简介:张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学生。从开始担任本刊南京工作站站长一职。

你是人间四月天,柔嫩,新鲜,如初放芽的绿,散发蓬勃朝气。

你是人间四月天,舆论点燃了四面风,犀利,轻灵;顿挫,娉婷。浸润在锦绣博大的中华文化中,交舞着现实的娇艳与哀伤。

与其他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直到20世纪4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才有了初步的学科雏形。在我国,19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近百年来的峰岈路程,“素衣清颜”的新闻学浸润在锦绣博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宣扬真理的灵通,指点希望的长虹,在受众对知识的渴求与信息时代的盼切中逐步衍生出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广告学以及编辑出版学等方向。一时间,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一应俱全,新闻人才层出不穷。新闻传播学就这样如林徽因的文笔一般,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地随着时代匆匆前行。光阴疏墨笔,如今,全媒体时代的光辉,在网络与掌媒间潆洄,新闻传播学又将追随着媒介终端变化的年轮,为依梳作半面妆。一那真,那朴实如果中华文化是落雪初霁的粉妆大地上留下对现实的针砭与洞悉心扉的思想烙印。在中国,新闻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学指的是新闻学科,它包含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部分。

有人曾说,新闻无学。在我看来,这正是由于把新闻学一味地陷入狭义新闻学与新闻工具学相悖的泥淖中所造成的误导。事实上,新闻学应是一个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学论文 )尽管它需要的,并不是长袖阔带的文人墨客,抑或通古论今的先哲史家。但凡研修新闻之人,大抵须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性情。新闻学的终端,是受众的心灵世界,由此决定了它必将与读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而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要想与大多数受众产生这种共鸣,就需从本科阶段用“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储备来武装自己,拥有跨越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社会与人文学科的才情。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辨证地认识和理解同一事物,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临风叹路遥,云烟起朝暮。新闻伊始,在于洞察;新闻之学,苦于锤炼。优秀的新闻人须拿得相机、握住“笔杆”;坐得冷板凳、撑住热场面。在主题上,我们喜欢提纲挈领;于形式中,我们赞同声情并茂,图文双馨;在语言上,我们提倡流畅翔实,墨香扑鼻。我们营造的,是一种阅读的睿智,思索的明悟,是一种让受众茶香满口情悠悠的酣畅淋漓。

《新周刊》的当家主笔闫肖锋曾说:“新闻报道有过两次分离,一次是新闻写作从文学体例中分离出来,诞生了新闻文本;另一次是新闻写作从纯客观报道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社会学文本。每一次的分离都对传媒人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的确,全媒体时代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单纯地掌握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理论,草根文化的兴起使得“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也不再拥有“沉默的螺旋”。囊括新闻敏感、采写能力、综合评估,社会学想象力的主题化思考或报道已然成为当前新闻人把新闻文本变为社会学文本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

在本科教学阶段,新闻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受众研究、现当代文学、媒介环境学、社会心理学、新闻伦理与法规等。汗牛充栋的理论学习中,既有一人枯坐、独自思量的恬淡,亦有众口铄金、言语思辨的喧哗。尽管新闻算作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强大的理论储备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奠基石。专业积淀下形成的新闻敏感性和思辨能力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理性的“剖析者”“评论员”的角色上位,赶在其他人之前快速地“嗅”出事件的新闻价值,大胆突破传统舆论体系的“议程设置”,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广播电视新闻学

――那快,那鲜妍一举繁花,千韶华。如果说新▲闻学是化能自养的花藻,那广I=播电视新闻学则是要进行光和作用的蓝藻,要靠外界的“光能,进行内在的能量补给。所以,要想在广播电视领域出类拔萃,需要在汲取其他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真理下,逐步锤炼、升华自身的基本功。

20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文字报道比作是那低唱的呢喃,只用来描摹画面的流转,弥补镜头死角的缺憾。因此就有了“电视无文字”的说法。在他们看来,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压轴大戏便是拍片剪辑,文字报道则如同鸡肋,虽不弃之,但亦甚少学之。长此以往,本专业学生在这一氛围熏陶下形成的符号理论体系便成了电脑中的剪辑片断,全是碎片化的半成品,这就是有些电视节目上出现文字画面不匹配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在电视中,文字才是串成节目片的最主要因素,节目制作都是先做完同期声才到机房里面去剪片子,所以打好文字的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否认,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统治世界近百年的符号系统,首先将受众带进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使传媒领域逐渐有了地球村的萌芽。如今,浮华渐远,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不得不将传媒领袖的“百花冠冕”让位于网媒、掌媒等新兴媒体。各高校针对这个形势的转变,也纷纷顺势改革,迎合当下的媒介环境。以南京大学为例,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广播电视新闻系更名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本科阶段开设的核心课程除了以往的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新闻、广播电视及新媒介写作、电视摄像艺术、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策划、广播业务影视广告、影视美学,还增设了网络传播、媒介发展史、传播图像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和与时下媒介环境相接轨的学习空间,为今后的就业奠定环境基础。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40年前预言,电视一步一步使老的电影升格,使之成为人们情绪上珍视的艺术形式。他概括出一条通则:一种新传媒出现必然让旧传媒上升为某种艺术。现如今,随着全媒体时代网媒、掌媒等新媒体的迅速扩张,使得曾经笑靥如花,戴有传播领袖的“百花冠冕”的广播电视也逐渐升格为一门“艺术”,在新闻终端的相互交融变换中向着“窄播化”的分众传播、节目的广告化等趋势迅速演变。

广告学

――那轻,那娉婷

“繁华升起还加班的是广告人,繁华落尽,遁入空门,乍现灵光,梦偏冷,辗转一生,枯坐那一圈一圈的年轮……”这是上海BBDO天联广告的ECD(执行创意总监)改编周董的《烟花易冷》来劝慰广告菜乌在这个创意为王的广告时代创意别冷,热情勿灭。近年来,随着世界顶级4A公司在我国落地生根,广告业与本土的结缘如梦中期待的白莲,在水光的浮动中逐渐透出氤氲的倩影。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树繁花开遍了京沪广等特大一线城市。然而,浮华渐远,冷月与旧。日渐激烈的业内角逐使得广告业不得不忍受灯火阑珊下的孤帆远影,在黄泉碧落中烟起招募、绝处逢生。

有的人说广告学是造梦工场,也有人说广告业是构建服务业“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无论是哪种产业链条,都对广告人提出了相对苛刻的标准。的确,适合做广告与公关的人才,虽不至于有盘古开天、上帝造人的神勇与魄力,但也具备女娲补天的天赋与造诣;虽不至于像张爱玲、林徽因般“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也在文字中扬葩振藻,璧坐珠玑,在广告文案中徜徉恣肆、妙笔生花。

在我国,广告学以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科学为内容。广告学本科阶段开设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理论、广告摄影、广告心理学、广告视听艺术、广告伦理与法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品牌战略与管理、公关策划与实务、整合营销传播以及美术基础、电脑设计软件应用等等。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即可看出,广告学的理论学习相对较少,它在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寻找能够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的方法。

视频新闻的新时代 篇6

限于国情,很多人误以为手机新闻只有现在流行的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彩信报,事实上,在国外,手机早就已经开始提供新闻视频。早在两年前,英国独立电台ITN就大力宣传说,利用一位手机使用者提供的图像,它在报道伦敦大火时击败了竞争对手。而这不过是使用手机平台提供“新”新闻报道的序幕。在美国,CNBC、MSNBC等有线新闻网以及福克斯电视台(FOX)已经在手机上传送现场直播。不久前,美国一架单引擎飞机坠毁,第一个在现场进行视频报道的就是FOX新闻频道的一个摄影记者斯科特·威尔德。当时斯科特正在距飞机出事地点不远处执行任务,赶到现场后他拿出智能手机,摁下一个按钮,手机立刻就与FOX新闻转播室的电脑相连,于是,他在现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直接就在FOX新闻频道上向观众直播了。

用手机上网浏览视频新闻,目前在我国来讲,手机的技术已不是问题,主要是带宽的限制。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曾说,中国会在2008年以前适时地推出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而3G的规格是室内带宽2M左右,和现在普通家庭用的ADSL大致相同。可以说,如果3G时代来临,用手机上网浏览视频不成问题。

假如3G来临,用户打开手机就可以搜索海量的视频新闻资源,并将其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保存,甚至直接在线观看体育比赛、明星演唱会的现场直播。新闻网站也可以直接向用户手机发送突发新闻的视频片段。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特别顾问杰夫·格拉尔尼克从事广播和网络新闻工作多年,他以独特的视角回顾并展望手机怎样让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变。

正如同宽带技术激发了WEB2.0技术的发展,从而使互联网新闻进入草根化时代一样,3G的到来,也极有可能给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带来新的冲击,使视频新闻也进入草根化的时代。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络新闻部副总编辑布瑞南表示,随着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手机将成为即时新闻发布的一个主流平台。他指出,对新闻记者来说,网络兴起所创造的新闻环境是令人兴奋的。新闻不再仅限于来自记者采访的内容,全球各地的读者和观众也可以提供新闻信息,使新闻更多元、更丰富,新闻单位同时可以更直接、更快速地掌握受众的看法与需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聞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认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深门高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用在经济上有什么特别的投资,也不需要专业文凭和记者证;只要接入了互联网,就与成千上万的受众连接起来了,就可当上记者。

现在不少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中引入了市民或通讯员的DV视频新闻,河南电视台八套更是将《DV观察》打造成了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栏目,这种用DV拍摄的新闻因其具有速度快、真实、现场感强、贴近市民视角等优点,很能够引起市民的共鸣和支持。陕西电视台在2007年7月26日发布了一条名为《货车卡在西三环的桥下》的新闻,这条视频新闻,正是热心观众用手机拍摄的。

但毕竟拍摄DV需要一定的设备投资和技术要求,如何上传给新闻媒体也是问题,毕竟电视台的时段是有限的,对节目的质量也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可以想象,如果每个手机用户只需按两三个键,就可以方便随意地将自己的所闻所见录制成一段视频发送给亲朋好友观看,甚至上传到网上公之于众,那将会对现在的电视媒体造成多大的冲击?

以现有的情况举例,新浪等商业网站本没有采写新闻的资质,但它利用自己强大的博客平台,邀请了大量名人开博,并用整合海量信息的方法,借网友之口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跳动的视频远比枯燥的文字和静止的图片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想见,当3G时代真的来临,手机博客、播客相继应运而生,YOUTUBE、土豆网这样的巨无霸型网络视频网站,很可能将摇身一变,成为最大的视频新闻平台,进一步挤压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

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手机上网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对手机视频加以控制将更加困难。文字还可以通过关键字来进行监管和过滤,但如何判断出一段视频是否含有黄色或反动的不良内容,将困难百倍。同时,手机上网的资费问题、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否会成为制约手机视频新闻的障碍,尚需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匡文波:《手机媒体展望手机电视将出现雏形》,《传媒》,2006(3)。

(作者单位:大河网)

新闻时代 篇7

理论界公认的第一档民生新闻诞生于2002年的南京, 《南京零距离》异军突起后, 很快形成了“零距离现象”, 并在电视媒体中扩散开来, 在南京, 《法制现场》、《直播南京》、《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一批电视栏目紧随其后, 而全国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机构来江苏广电总台交流后, 《南京零距离》的节目样式和节目理念, 都被其迅速地‘克隆’开来。这些栏目由于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制作团队相对比较容易建立, 所以这些节目几乎无一例外的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统计, 2005年上半年, 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平均收视率达23.5%, 平均收视份额为53.9%;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达21.2%, 平均收视份额为36%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平均收视率达25.7%, 平均收视份额为51.5%, 均占同一时段的绝对领先地位。在福布斯公司、史坦国际公司联合评定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中, 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栏目榜上有名, 从而成为全国价值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而在体现百姓视角的同时, 一些栏目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断突破, 比如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 还采用了方言说新闻, 虚拟人物的创新手地方新闻节目“向下”的指导思想使得节目形式和风格更有“娱乐”精神, 点法如主持人对新闻内容的“肢解”性评述, 重庆台的《天天630》甚至将漫画、散打等形式融如节目, 突破了传统新闻高高在上的严肃面孔。

二、“瓶颈”来临—“后民生新闻”时代新闻栏目深陷困境

经过近10年的大力发展, 民生新闻已经成了各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主要法宝, 可是与此同时, 蜂拥而至的民生新闻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频道拥有几档民生新闻, 内耗式的竞争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看上去捉襟见肘, 是各自的市场空间都越变越小。比如在浙江, 18:30到21:30之间的时段就有《1818黄金眼》《新闻晚报》《走进今天》《小强热线》《阿六头说新闻》等5档的民生新闻节目。在湖南, 当“巨乳少女”这条新闻被发现后, 更是出现了全城追踪的蜂涌场面, 其实从百花齐放的角度看, 这样的跟风并不是一个有利于电视发展的现象。还是以《南京零距离》在苏州地区的收视率为例, 已经由开始时的20.3%降至现在不到10%。同时, 观众对民生新闻栏目的评价也由当初的狂热转向冷静,

2、部分新闻背离新闻特性

其一, 缺乏新闻价值。由于风格一味求软, 使新闻本身的信息量渐渐丧失。在追求“亲民”的过程中, 民生新闻不知不觉低估了受众的“消化能力”, 而事实上, 观众虽然喜欢喜闻乐见唠家常式的播报方式,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喜欢言之无物。

其二, 对一些本来具有较好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表现手段欠缺从而, 使其中的严肃主题与内涵没有得到全面的挖掘。

其三, 民生电视新闻普遍盛行“新闻娱乐化”, 这种潮流在民生新闻兴起的初期是很受欢迎的, 可是随着这类节目的增多, 这种表现手法的劣势就越来越明显了。从长远看, 这种方式深度不够, 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同时, 对事件主人公也有欠尊重, 缺乏对新闻人物的人文关怀, 丧失了电视在观众心中的公信力。

3、对批评报道的社会意义挖掘不到位。为迎合猎奇心理, 强调反常、奇异和骇人听闻现象, 人们看到一个不真实、被扭曲的世界。

4、“投诉热线”含金量太低, 浪费了社会资源、耽误了观众时间。目前, 很多热线成了部分人发泄情绪的工具, 而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却没有打到热线中来。

5、采访与编辑形式弱化。很多报道就像流水账化。在许多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中, 叙述的繁杂与拖沓, 镜头的重复和琐碎比比皆是, 重复性的日常生活事件常常是不加选择地在同一天的新闻中反复出现。其次是采访上的生硬与随意, 许多民生新闻的记者似乎只注重事件, 不太在意采访的艺术, 把采访当成了一般的谈话与闲侃, 一条新闻中有许多重复的采访记录和记述事件的多余表现。

6、栏目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相关规范有待完善中国最大的商业网站新浪网进行的《媒体从业人员生活状况调查》, 报告了2003年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生活状况, 尽管网上调查 (单项最多的有效问卷1717) 难以代表整体, 但是调查的结果还是不能不让人震惊。被调查的新闻从业人员中43%没有任何劳动合同, 没有工资, 没有工作证, 没有记者证, 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中享受病假的仅占10%, 享受产假的仅占7%。“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的新闻, 而这群新闻从业者本身, 也是一个需要关怀的群体。

三、新形势下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一) 提升节目品位、重构栏目构成

1、调整制作思想。

(1) 重视“社会责任”的指导原则。

(2) 坚持内容为王。当前民生新闻主要靠形式与趣味赢得关注, 如果不真正在内容上做有效的填充和丰富, 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3) 不能一味迎合观众口味。一方面, 对观众中不健康的需求不能迎合, 要加以引导, 另一方面, 即使观众偏爱低品味, 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收视疲劳, 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平庸的东西已经反感。

2、加强深度报道。

(1) 偏重专题报道、组合报道, 民生新闻一味追求“短、平、快”, 使很多宝贵新闻素材的营养价值在“制作”过程中流失了。而真正灵活多变让人耳目一新的民生新闻应该是快慢结合、深浅交错、长短搭配、张驰有致的。

(2) 强调新闻纪实性、原生态。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在做民生新闻时, 这一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来。民生新闻并不需要像传统新闻那样为了宣传和政治的需要, 把画面及话语权交给某些权威人物, 所以它能够更好地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质。首先, 画面是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 民生新闻应该善于抓细节、抓情节, 注重现场感和画面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记者在事发之时赶赴现场, 获取第一手资料, 捕捉现场气氛, 使新闻的可看性更强。其次, 在声音上, 应尽量用同期声以及记者的现场出镜采访, 故事性强的新闻还应该配上合适的音乐, 使新闻更生动更立体。

3、提高采编队伍的总体思想和业务素质

民生新闻的制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要能及时识别新闻, 并做出准确判断、真实描述、深刻分析, 就必须加强学习。当前, 民生新闻大部分工作人员为刚出校的年轻人, 富于朝气、活力与激情, 但毕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社会阅历, 难以体察民间疾苦、百姓冷暖, 难以以感同身受的角度表达人文关怀, 所以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多读多看是当务之急。

(二) 拓展生存空间, 避免同质化竞争

目前, 不同媒体所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 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在当今的传媒市场中, 有竞争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除了在内容上有所改进、内涵上有所深化之外, 在报道领域生存空间方面也有很多文章可做。

1. 不局限于某一地域。

电视民生新闻起步于地方电视台, 因此, 各台在充分挖掘本土素材上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但现状是, 同一个地区往往有多家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 过于关注本土素材, 题材撞车现象严重, 而且难免有井底之蛙之嫌。过于重复的节目设置导致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也造成电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因此, 根据需要对那些本土以外但与本土有关的素材作相关的链接, 则是十分必要的。

2、挖掘新的角度。

即使是同一题材, 如果能够在报道角度和编辑手法上下工夫, 也会形成独树一帜的效果, 吸引观众的眼球。

3、关注农民和农村生活。

广大农民历来都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反映到新闻传播上, 农民的弱势地位依旧。因此, 民生新闻在反映农民和农村生活方面还应加强。农村的趣闻轶事、农业方面的新科技等等都有报道的价值。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农民的话语权在电视上得到一定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能使城镇居民了解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 篇8

这些变化都对新闻摄影的摄影思想、传播理念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影响。数码相机的出现, 告别了经验式拍摄和化学冲洗照片的繁琐, 大大简化的数据化传输可使数码相机的图像文件在拍摄后直接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媒体, 在传输速度、输送群体的广度深度各方面都大大提升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甚至佳能6d等全画幅CMOS内置Wi Fi的数码相机使摄影记者能够在大型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现场迅速地将照片传输到新闻中心, 然后就可编辑发布。新闻摄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 网络传播等的多平台的传播方式使信息的传播发生了本质变化, 新闻传播进入了精英化变为大众化、话语权集中化变为平等化的新闻时代。新闻摄影已不只局限于新闻媒体和文化宣传部门, 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拍摄记录, 人们不再是接收信息的被动的客体, 而是参与到大众传播中。个人的心情、情感、经历、兴趣爱好等个性化的信息都成为可传播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渠道公之于众, 拍摄手段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包罗万象, 极度地繁荣了当下的新闻摄影和新闻传播。

但数字化的新闻传播这把双刃剑, 对于新闻摄影, 一方面带来了技术解放, 降低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促使了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的商业性和对名利追逐的强烈、迫切, 新闻影像呈现假、乱、俗的现象, 数字软件的后期制作也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提出了挑战。

数字软件拓展了图像表现的艺术空间, 数字软件的色阶、曲线、拼接、蒙版等手段调节亮度、饱和度、对比度、清晰度。还可利用如柔光、复古、淡雅、云端、HDR等风格进行多元素融合和个性化表现。而对于商业摄影等刻意摆拍不同的新闻摄影而言, 其图像拍摄于真实的生活, 复杂的拍摄环境使每张照片的拍摄都不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相机参数, 最终的图像效果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而数码软件就可以按主观意图添加和去除某些部分, 使修改后的图像与真实原图产生差异, 虽然有时不会对原图像所描述事件的解读发生质的变化, 但第53届荷赛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手缠绷带》却带来了这样的问题, 这组拍摄于基辅的照片是通过大幅度剪裁、色彩转换、死影调压暗和抹掉了包扎的手下面的一只脚获得的。而《手缠绷带》就是因过度后期修改, 违反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被这只“无影脚”踢出了荷赛。近年来, 因后期制作造假, 被取消获奖资格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虽然一定程度的后期修改已被业界默认, 可难道“真实面前, 就不许完美”吗?

其实可以这样看, 真实与美从不是对立的, 在保证拍摄真实性的同时注重美学艺术性, 反倒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摄影师, 一名冲锋在第一线的“先锋”艺术工作者, 对完美的追求从没有停止, 但对完美的追求, 不能凌驾于真实之上。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守则。那种在真实中动人心魄、自然流露的美, 既饱含着新闻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又通过照片展现了一个艺术的世界。

但艺术的追求不是一蹴而就的, 新闻摄影师要夯实摄影基础, 要在现场能够瞬间抓取典型对象、准确找到最佳角度与画幅拍摄。新闻摄影之所以为“新”, 其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选择正在发展和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为拍摄对象, 图像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必须与事件本质相符, 必须真实和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无论事件多么重大、人物多么知名, 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锐减。而面对瞬息万变的拍摄环境, 好的照片不是信手拈来的, 不是依靠撞大运似的“碰”新闻, 而是每次都要力争最早赶到现场, 还要有强烈的现场感、综合的专业技巧和迅捷的应变能力, 这样才能迅速地融入拍摄环境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可谓舞光弄影, 胜在一瞬。

新闻摄影师要尝试典型性、现场感完美结合。要让一张图就足以叙说整个件事、一个细节就可以打动人心。帕布劳·巴塞洛缪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和《乌干达干旱的恶果》拍摄的是在干旱、战乱、饥饿和瘟疫中备受折磨并走向死亡的非洲难民和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帕尔, 造成2万多人死亡的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这两幅照片都没有正面地详细描述灾难, 而是使用特写镜头, 将焦距对准在掩埋中毒致死孩子和白皙宽厚的手掌与一只极枯瘦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瞬间。受害儿童那双圆睁的眼睛、微微开启的嘴唇似乎还残留着他临终时的呻吟与哭诉, 干枯瘦小的手掌象征着乌干达干旱的恶果。这些虽然只是灾难中最随处可见、司空见惯一角, 但通过特写镜头、对比式语言却是如此震撼和触动。特写带给读者深思的魔力, 让读者知道背后的故事远比本身展示的信息多。

摄影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 肩负着记录瞬间、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使命。数字时代的摄影记者任重而道远, 一定要跟紧时代脚步, 夯实摄影基础, 保证新闻摄影的时效性;掌握数字影像制作的技巧, 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吃苦耐劳、深入基层, 保证新闻摄影的社会性;不要停止对艺术的追求, 保证新闻摄影的审美性;使新闻摄影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时代 篇9

首先, 不得不提的就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精确新闻, 1967年, 底特律市黑人暴动骚乱蔓延, 有着丰富报道经验的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通过对受众的抽样调查, 总结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引起暴乱的原因, 并发表了系列报道《十二街那边的人》, 这篇报道不仅内容丰富准确而且报道形式也得到了新闻界的认可和推广, 最终获得了1968年普利策新闻奖, 这也就是精确报道的开始。之后,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出版了著作《精确新闻学——一个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 他将精确新闻定义为“将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实践报道”, 并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数据统计方法、调查方法来报道精确新闻, 以及数据新闻的写作要求。菲利普·迈耶认为:“精确新闻是一种扩大记者工具包的方式, 使记者可以接触到以前无法了解的、只能粗略访问的或是受到新闻审查的主题。这对于了解少数民族和持不同政见者团体代表起了很大作用。”[1]精确新闻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用数据来加固新闻的真实可信性。之后的一段时间里, 精确新闻报道被广泛地运用在新闻报道中。

其次, 就是通过用计算机辅助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计算机辅助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在当时的社会运用于总统选举, 1952年,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是在计算机的辅助之下, 对当年的总统选举结果进行了预测。我国学者卜卫认为, 计算机辅助报道是服务于新闻采写过程的工具, 而不是作为真正的新闻报道方式, 对于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演化, 可以分为三个时间点, 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 记者通过政府提供的数据库并且使用大型机将数据进行分析而后发现和调查新闻事实;之后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 PC机普及、商业数据库和政府数据库的进一步开放, 新闻记者开始熟练使用计算机搜集数据、分析数据, 抓住数据背后的事实。此时的计算机辅助报道被看做是“以新闻报道为目的, 对任何计算机化的信息来源的处理和使用行为”;[2]20世纪90年代中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越来越多的记者通过互联网采写分析制作新闻, 这些又成了计算机辅助报道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计算机辅助报道与精确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 到21世纪初, 国外媒体开始较为系统地推行数据新闻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最早开始践行数据新闻报道。2007年美国《纽约时报》建立了一个由记者和程序员组成的团队, 用于探索在线新闻的报道形式。这个团队在《纽约时报》网站上为总统选举、奥运会等重大新闻制作推出了大量动态、互动的信息图表, 每一张图表都以数据作为支撑。2009年英国《卫报》网站创办了数据博客, 读者可以及时地获取最新的数据, 并开放数据资源与读者共享, 数据博客在数据新闻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被视为数据新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11年, 来自全球诸多媒体的数据新闻记者在伦敦Mozilla大会的48小时中, 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最终决定共同编写一本关于数据新闻的小册子, 用于介绍各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理念和案例, 也就是最终面世的《数据新闻手册》, 这意味着数据新闻以一种新的新闻形态正式走向全球。

从新闻报道形式的历史演变历程来看, 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 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的区别在于, 精确新闻是利用数据来丰富报道内容, 数据只是作为新闻报道的附属品, 是利用数据说明做调查性报道的新闻。而数据新闻是以数据为主体, 通过数据讲故事, 是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报道, 数据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是通过分析、挖掘、二次加工数据, 最后整理出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郭晓科博士认为“作为精确新闻学的进一步延伸, 数据新闻学使新闻生产过程更为精细化, 它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要求除传统的文字写作、音频制作外, 还包括社科研究方法、计算机数据抓取与处理、可视化、平面/ 交互设计、计算机编程等多个领域”。[3]而数据新闻与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区别在于, 计算机辅助报道在早期就是利用大型计算机收集、分析数据, 量化地进行分析, 在这里, 计算机是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工具。与计算机辅助报道相比, 数据新闻属于加工数据, 注意的是数据思维的展示, 将数据集合在一起, 通过数据找出与问题的相关性。

作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新闻报道模式, 数据新闻有如下特点:

首先, 数据是数据新闻存在的前提, 也是数据新闻报道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以央视2015年10月3日推出的一档全新大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 节目中搜集、挖掘了超过1亿GB的数据, 动用两台超级计算机, 同时搭建了百人原创团队, 历时6个月的时间, 挖掘提炼出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关联本质, 发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多亿百姓休戚相关的密切联系, 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新鲜内容, 真正做到了让沉默的数据说话。如此大量并且多样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一带一路”数据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众多权威数据库。数据的多样性造就了节目中超过200多幅精确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三维地图, 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沿线国家的联系与差异。

其次, 当获得了数据新闻的最基础的数据素材后, 接下来就要依靠这些数据挖掘寻找数据背后各种脉络关系, 主要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由于数据是由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而来, 其中不乏会出现混乱的、可信度无法保证等复杂纷繁的数据, 这时就需要我们全面地、谨慎地处理数据。

最后, 数据新闻是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虽然数据可视化不是实现数据新闻的唯一途径, 但是它是制作和传播数据新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数据新闻报道中, 数据可视化的技术与展现形式成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段, 这也是数据新闻本身最独特之处。一般情况下, 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会达到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与统一。数据可视化是以信息图、动态图、交互图及视频等方式配上少量的文字描述进行新闻报道, 这种方式的报道给受众一种即看即懂的体验。可视化传播包括信息图可视化、交互式可视化和数据可视化的各种交集, 之后再融入了新媒体的互联网技术, 尤其是目前的许多移动互联网终端APP、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在新闻报道中都会看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技术。

数据新闻作为当下全球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变革中产生的新兴领域, 被视为未来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国外一些新闻机构、互联网媒体、院校等都在数据新闻领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 为了鼓励发展数据新闻报道, 由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全球编辑网络”主办, 谷歌给予支持, 设立了第一个专门为数据新闻报道的“数据新闻奖”奖项。该奖项从2012年开始在全球颁布, 当年参与评奖的作品达到286个之多, 涉及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 可见数据新闻的发展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发展的新方向。目前, 我国传统媒体对于数据新闻实践较少, 央视媒体主要在“两会”期间、“春运”期间运用数据新闻报道模式, 《新京报》中《新图纸》版块和《京华时报》中《京华图解》版块都以多种方式进行了数据新闻报道的尝试。而网络媒体要远远走在传统媒体前面, 并像国外媒体一样, 开辟了专门栏目用来报道数据新闻, 如搜狐“数字之道”、网易“数读”、新浪“图解新闻”、财新网“数字说”、央视网“图解”等栏目都较早开始了数据新闻实践。可见, 数据新闻已经成为各大新闻媒体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方洁.数据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3.

[2]卜卫.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信息时代记者培训的重要课程[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 (1) :11.

时代呼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篇10

一、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宏观意识, 才能体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质

有深度、有力度, 更要有具体而针对性的要求, 这是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的采访编辑中, 要想有深度、有力度, 在日常的采访中, 笔者总结了一个小经验:下基层一线采访, 探访通讯员固然重要, 但走访一线群众, 从他们的生活细节上“明察秋毫”新闻要素, 就更为重要。尤其是一些一闪而过的“聊天”细节, 其中体现出来的“新闻点”往往能够成就一篇意想不到的佳作。曾经采写过一篇报道《“说”出一块金招牌》 (此新闻专题荣获宁夏新闻奖一等奖) , 当时, 笔者与同事到宁夏同心县采访时, 本打算采一条学校培训阿语翻译的新闻, 在与当地阿语翻译学校的领导、学生闲聊时, 笔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阿语翻译不仅是一项培训事业, 更成为回族青年走向义乌甚至国外的桥梁, 已经成为当地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小小培训大大前景, 里面蕴含的是“政府搭建平台、发展阿语翻译”的大视角, 于是我从两个“微观”成功事例着手说到宁夏搭建服务平台输出阿语翻译的“宏观”故事, 《“说”出一块金招牌》这篇有深度的新闻专题应运而生。宏观上把握机遇, 采访上深入细致, 拍摄制作讲究成果, 我想这应该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外, 《打造黄河善谷, 建设水韵吴忠》这一专栏, 同样也是深度报道的优秀之作。在这一选题的采访过程中, 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了“黄河善谷建设”这一中心, 前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研究, 从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理念的提出、吴忠的先行先试、优惠的招商政策说到中央等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区市政府的大力扶持, 更有一个个普通创业群众的故事, 各个层面展开的深入报道, 就好像一场非常集中、挖掘深入的新闻宣传“战役”, 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避免了“肤浅”。

深度报道之所以不深,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记者或编导的宏观意识还不强, 把握新闻全局的本领还不强, 在采访时, 浮于表面, 吃不透精神, 拈不准分量, 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究其原因, 主要有:主观方面, 电视记者缺乏学习, 尤其是经常性的学习, 从而导致不注意宏观意识的日常培养;客观方面, 主要有:记者每天忙于应付会议新闻, 头脑中已经被新闻事件的表象所束缚, 干的活多, 思考的问题少;再者, 有些记者不注意吃透会议精神, 不注重调查研究, 不摸不问分管口的动态, 宏观意识自然也就无法培养起来。

笔者认为, 在新闻工作中培养宏观意识,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在思考问题方面, 注意树立宏观思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注意吃透党的大政方针、地方政府决策以及阶段性工作的重点;三是注意做好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采访者的思想动态, 同时列出难点、热点, 为深度报道选准突破口。

二、新闻工作者要提高宣传艺术水平, 才能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在电视新闻宣传中, 宣传艺术已经突破了新闻写作、拍摄技巧的范畴, 更加注重新闻手段的应用, 现场采访、纵横对比、列图表、讲故事等一些宣传手段的应用, 使得新闻宣传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概念上讲, 提高宣传艺术就是指在新形势下通过新闻手段, 对各种复杂矛盾的把握、驾驭和调节, 使新闻宣传更加有效地为政治、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如《聚焦中部干旱带》这组系列报道, 记者牢牢抓住吴忠中部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联系干旱市县的特色产业发展等问题, 采用多种采访方法, 例如现场采访、纵横对比等, 宣传了中部干旱带地区各项发展的情况, 预示了中部干旱地区蕴藏的发展希望, 对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系列报道没有采用直露的、说教式的宣传方式, 也没有把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而是采用一种细腻的、有说服力的宣传形式让整个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受众的心理,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新闻工作者要重视递进性,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才更有深度

所谓的递进性, 是新闻宣传报道过程中, 把握新闻事件的中心, 多角度展开报道, 例如连续报道、系列报道、追踪报道, 都不失为提升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一种方式。连续报道讲究直向延伸, 是一种依照时间推移有序跟进的报道方式;系列报道则是横向展开的一种方式, 注重报道内容的分解, 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开。这两种报道形式都具体递进式的特点。还有一种, 就是追踪报道, 既强调结果又深化主题, 可以说是对受众的交待又是对主题的升华, 具有一种强势效果, 体现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上一篇:写好应用文下一篇:房屋建筑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