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2024-06-24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精选十篇)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1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挑战。总体来说,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弊大于利, 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利润严重缩水, 影响企业持续发展。下面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利与弊。

(一) 有利影响

1. 有利于降低我国外贸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

在进口原材料价格稳定不变或价格变动较小的情况下, 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 将使我国外贸企业对进口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大的增强。相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前, 我国外贸企业能以较少货币换取与之前相等量的进口原材料, 从而降低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升外贸企业利润。所以人民币汇率升值, 有利于降低从外国进口原材料的外贸企业生产成本。

2. 有利于缓解我国外贸企业商品出口到境外的外界压力。

在我国人民币未升值以前, 诸多国家认为我国外贸企业以价格低廉的商品抢夺世界市场, 导致物价下跌, 他国国内商品竞争力不足。纷纷出台政策从而达到限制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目的。例如, 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和反倾销政策, 欧盟实施技术性壁垒和反倾销等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这些气氛, 缓解我国外贸企业商品出口到境外的外界压力。

3. 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长远发展。

人民汇率升值以后, 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将会大大的降低, 升值幅度越大, 价格优势越低。这将会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而迫使我国外贸企业改善技术去生产质量更好的产品, 从而提高我国外贸企业技术、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这些改变是利于我国外贸企业长远发展的。

4. 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投资、建立跨国公司。

人民币升值,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将会降低, 以人民币计算的投资盈利得到提高, 这将对对外投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让我国许多企业勇于“走出去”, 在国外建立跨国公司,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免去进口原材料所产生的运费费用,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我国企业的商品在当地的价格优势。

(二) 不利影响

1. 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吸引外资。

人民币升值对已在我国外贸企业投资的外商有利, 外商的投资资产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得到增值。但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新的投资,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境外投资人在我国外贸企业需要投入比以前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 投资成本增加。这将会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对外资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造成外资“走进来”的阻力。

2. 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利润下降。

人民币升值, 意味着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 价格优势下降。这有可能会导致我国外贸企业与外商成交的商品交易量下降, 导致我们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严重缩水, 从而使我国外贸企业获得利润微薄。这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积极性造成打击, 容易导致我国外贸企业转型。

3. 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破产, 国内就业压力增加。

人民币升值, 导致我国外贸企业融资困难, 出口商品所得利润缩水。我国诸多外贸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一部分企业已经倒闭。据统计, 2008年我国亏损或倒闭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就有10万家左右, 倒闭的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超过1万家。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 外贸企业倒闭将会使大量企业员工处于失业闲置状态, 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

4. 导致作为债权人的我国外贸企业的亏损增加。

人民币汇率升值, 意味着本币升值, 美元贬值。由于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我国外贸企业以美元结算。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 我国外贸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后才收到债款, 兑换成人民币将造成企业亏损。而债款的亏损导致我国企业营业收入降低。

二、外贸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外贸企业一直以价格低廉的产品为主, 其产品附加值较低, 利润空间较小。人民币升值以后, 我国外贸企业不仅失去了价格优势, 还面临了诸多风险。其中, 美元换算风险、营运风险和交易风险是我国外贸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何规避以及防范这些人民升值带来的风险, 是我国外贸企业的重要议题。下面具体分析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一) 外贸企业要从抓质量、抓技术含量做起, 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当今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决定于其产品竞争力的高低, 而技术水平的提升, 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要保障。因此我国外贸企业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以及人才, 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行技术革新, 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研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价格优势的情况下, 维持我国外贸企业出口量。

(二) 实施“走出去”战略, 建立跨国公司

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对外投资所需要的成本, 利于我国外贸企业在海外建立跨国公司。我国外贸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海外建立跨国公司。在该战略下, 外贸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 免去进口所承担的运费。在当地销售产品, 绕开了贸易壁垒, 避免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换算风险, 提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

(三)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让客户承担成本

我国外贸企业要想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利润, 最好的办法是打造品牌上调商品的价格。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要从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做起, 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完善服务体系, 树立企业形象, 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提高产品价格, 让客户分担人民币升值所带来成本的提高, 规避了人民币升值带来利润的减少。

(四) 与海外经销商签订合同, 应该把汇率风险考虑在内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2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但也不能就说“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货币升值,而经济增长的停滞或衰退则会使货币贬值”。

(二)、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分不开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 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不仅是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外汇储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将选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作为分析指标,揭示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三)、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供应量大体上成正相关,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由于紧 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四)、中外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影响汇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刺激国际资本 流人,并减少本国的流出资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一)、人民币升值助推中国经济优化

1、加快我经济结构转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指出,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有利于逐步淘汰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和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外向型企业,促进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2、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随着美元启稳,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大都会下跌,再加上宏观调控,导致股市不可能像今年那样上涨过快(这还是乐观的说法),房价也不可能像今年那样上涨过快(这也是乐观的说法),最后再加上美国次贷危机进入第二轮爆发期,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料贝南克先生会再降利率50个BP,美国可能并不应该担心通货膨胀.而应该担心会否输出通货紧缩,而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不会减弱,因此,相应的商品价格如果换算成人民币计价的话,应该为下降,当然这是理论上是那么说的,国内的话具体还要看发改委的文件精神.应该那么说,美元启稳,人民币升值再加上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3、长期而渐进的增长,增强百姓的购买力。

4、减少贸易顺差,创造良好的对外经济关系。如今,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他们的对我国贸易都是逆差的,尤其是美国。也仅仅是因为我们对美欧等西方的顺差,导致他们对我们的不断施压,以寻求他们的利益。所以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会减少他们贸易逆差。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

1、汇率在短期内上升影响较大,恐至中小企业倒闭。人民币每升值1%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也要下降1%,这对本来利润率就只有3%~5%的企业来说简直是噩梦。不仅仅是中小业的倒闭,问题更严重的是,是导致连锁反应,将至2500万人失业,直至影响社会稳定。

2、外汇储备可能出现大幅缩水,并有长期内通货膨胀。人民币对所有外币的汇率调升,相当于股市上所有拿着“人民币股票”的人一样,手中的“货”价值都升了,人人都高兴;倒是所有拿着早前已“入货”“美元股票”的,“股票”数量没少,但“市值”却下降了,是“入错货了”。这样来说,外汇储备缩水了,从而也将会导致通货膨胀。

3、可以激发短期流动资本的投机冲动,增加金融系统不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国外的投资热钱大量涌入我国,为国内的经济投机活动推波助澜。这就好比一个不断上涨的股市必定会吸引大量热钱进入、最终在股市中形成泡沫一样。

4、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资产泡沫风险和通胀。人民币升值哪怕是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会导致我国资产出现大量泡沫。2005年至2007年我国股市的大幅度上涨以及目前还在上涨中的房地产价格,主要成因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

三、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措施

虽然人民币升值会给局部经济带来短期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汇率不但有利于国内整体经济的长远前景,而且可以吸引真正有效率的外资。因此,在人民币长期必将升值的预期下,我们现在就应从各方面作好准备工作,积极应对升值的发生,争取将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一)汇率制度我们应逐步完善健全外汇市场,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使人民币汇率有序规范地形成。

1、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可避免,人民币汇率水平不纯粹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统计数据表明,1995年末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位于8.33-8.28元/美元的窄幅区域,人民币管理浮动汇率成为事实上的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中长期看,应允许汇率进行多次小幅调整, 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让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而产生的币值调整压力多次小幅释放,逐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实际有效汇率、月度交易余额、季度国际收支余额的变化、国际储备的充足性与变化趋势、人民币利率水平等等。

2、适当放松对机构和个人使用外汇的限制,提高外汇需求。在完善现有企业和个人用汇政策基础上,提高企业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比重,提高个人出国留学、出境旅游出差等的换汇数额。我国近年已采取的措施包括:逐步放松了个人出境旅游的外汇携带数额(如从1000元人民币扩大到6000元人民币)。

(二)货币政策

1、适当扩大货币发行量。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使国内价格趋于下降,从而可能引发通货紧缩。因此,可以考虑在能承受通胀的适度范围内,适当增发人民币,以削减由升值所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

2、进一步下调利率。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多次下调利率,但为刺激需求,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取了降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国际上主要货币的短期利率持续下降,如美国已连续13次降息,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为1.0%,这为我国利率的下调带来一定空间。因此可进一步小幅下调人民币的存款利率,以缩小与外币存款之间的利差,缓解企业和个人的结汇售汇意愿并减轻国际游资的冲击。

(三)外贸政策

1、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为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1998年我国开始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力度,平均退税率由当年的8.3%增至15%。后来又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加快退税进度,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至全退,允许企业以退税额度作贷款担保,给予2000家外贸进出口企业17%的全退等。可以说我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近几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降低出口退税率,不仅有利于减轻财政的负担,而且能适当降低出口快速增长幅度,减轻由此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已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将下调3%,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2、适当扩大商品进口。应结合结构调整的需要,有目的地扩大部分商品的进口。这一方面可以缓解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减少国际贸易纠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贸易逆差,向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发展。进口的商品应保持以国内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资源和原材料产品为主的格局,前期我国政府已经组织了贸易采购团及要求美国放宽高科技产品的配额限制,这些都是扩大进口的积极做法。另外,入世后,我国为履行承诺,2004年关税总水平将由2003年的11.5%降低到约10.6%,并将取消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进口招标,这也将对进口的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资本市场

1、采取措施阻止“热钱”的进入。针对人民币升值的较高预期,要加强对外汇流入资金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审查力度,堵住国际投机资本进入我国的渠道。

2、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扩大外资的使用渠道。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为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宣布了十项措施,其中就包括积极研究QDII政策、允许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到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移民和非居民的国内资产可以兑换汇出、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国内发人民币债券;明确支持各类企业在国外投资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是我国一项长远规划,一方面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避免一次性释放长期累积的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之间偏离压力, 而对经济和金融系统将产生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应健全各类制度体系,加强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及其政策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而且,人民币升值时机的选择应是在国内有关条件较为成熟的时候:一是外汇储备要相当充实。随着我国更多地介入国际经济,外汇储备也应保持一定的增长,因此只有充实的外汇储备,才能承受升值引起的外汇储备减少的压力。二是国民经济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到位。人民币升值会对相关产业的出口及进口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必须事先调整到位。三是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人民币升值而形成的农产品进口价格优势对农业及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避免,而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问题的影响较大,就更应重视这一问题。四是我国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的提高。目前存在较大呆、坏帐风险的银行体系只有进行改革,健全风险控制体系,才能进一步抵御汇率风险。五是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这样才能在人民币升值、贸易出口受阻、外商直接投资减少时,降低劳动力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难度。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鹏,张丽芬。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评价及绩效评价[J].时代经贸,2006

[2] 毛瑞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资金运作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

[3]严行方。人民币升值会造成那些影响[J].人民币可以说不,2010

外贸增长方式对我国汇率影响分析 篇3

一、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方式

出口导向型政策贯彻的是以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为主导的粗放型贸易增长,它迅速改变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积累了发展资金,推动我国经济整体跃上新台阶。其贡献是巨大的,说明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更具有活力。但近10年来这种粗放型贸易获得惊人的增长,且引起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威胁”论,“出口紧缩”论和“出口冲击”论等论点云集,成为引发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直接因素。虽然近几年来,中国贸易顺差对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作用呈大幅下降趋势(但越来越多的短期资金流入是通过经常账户交易项目完成的),资本顺差已成为主要因素,但粗放型贸易增长对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却越来越明显。

二、粗放型贸易增长的主要表现

(一)我国出口产品以粗浅加工贸易为主

从贸易总量上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已占到贸易总额的55%。2003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85.5%、加工贸易占90%,IT类产品出口占96.2%。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外资企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8%左右。这说明,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很快。但这只是反映出我国抓住了新一轮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低利润和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的机会。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仍然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及加工贸易,主要吸纳IT产业的转移,本土企业还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自有品牌。

(二)我国出口贸易品成本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

目前,机电产品出口虽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家手中。有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已达到70%以上,可在我国,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则高达72%,技术进步仅占28%。而且以品牌为代表的外贸出口具有技术含量低、自主知识产权匮乏、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是典型的以“量”和“价格”取胜。

(三)我国贸易部门迅速扩张并未明显带动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发展

我国在过去的10年中走的是一条贸易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外贸依存度2003年已超过60%。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如果出口拉动的部门扩张能够带动国内产业对进口的增长,那么,国际收支就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但我国贸易部门在过去10年的扩张与国内经济发展的联系几乎是脱节的,贸易扩张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和扭曲的。因为中国的贸易扩张主要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超常增长。如前所述,由于外资企业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且这些外资企业主要是以粗浅加工贸易为主,进口与出口几乎发生在同一部门,贸易部门的扩张与国内其它经济部门的联系就变得不那么紧密。在一个高增长、高收入的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体内,不能指望人民币的汇率仅仅由这些少数地区的收入水平来决定。在国际收支上,中国积累起来的庞大的外汇盈余正说明整体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落后,同时也制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巨大幻觉(即“升值泡沫”),

(四)我国的贸易条件近年来正在不断恶化

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了量增价不增甚至跌价的现象,一是因为我国的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不仅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价格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内企业的自相残杀:二是因为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在目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或末端,其产业增值链很短,产品加工程度很浅,产品附加值很低,而且还面临着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障碍,很难在出口价格上得到提升。再从进口方面看,我国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高不下,特别是重、化工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长导致原料、能源等初级产品占进口的比重大幅上升。本来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就大大高于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我国进口需求的上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材料的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既意味着大量物质财富和和生活福利的净分流,损害了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表叫我旧的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的。

三、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方式如何影响人民币币值

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使我国从1991年开始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持续双顺差,其中,只是1993年经常账户和1998年资本和金融账户有小额的逆差,而从2003年之后。这种顺差开始大量的增长,到2004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686.59亿美元,资本项目达到1107.29亿美元这种贸易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一直保持的“双顺差”格局,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大幅上升,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在人民币供给不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就得上升。央行要为人民币币值稳定而干预外汇市场,进而产生相应数量的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反过来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为稳定汇率转变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建议

(一)转变盲目扩大出口的传统观念

改变一直以来的用贸易顺差多少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而是应该把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创造自有品牌作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可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与其成本的降低共同导致我国可贸易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产品而言价格不断下降,而且这种价格下跌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效应,即“生产率提高——出口价格下跌——出口增加——生产扩大——生产率再提高——出口价格再下跌”。加上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过度宣传所形成的强大社会舆论,更加剧了这一自我强化效应,“量增价减”趋势更难以短时间回头。出口的惊人增长和进口的相对减缓,自然加大贸易顺差,直接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所以,首先要转变盲目扩大出口的观念。

(二)加快我国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内容是扩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水平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以资源为基础的垂直分工要逐步弱化,以技术为基础的水平分工要加速发展。在新的分工格局下,产业转移不仅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转移资金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利用产业梯度转移这个机制,可以实现使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提升来生产更加高档的消费品,去满足该地区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另外,中西部地区借助于产业梯度转移来加快经济和收入的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贸易顺差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这些贸易增长方式是两头在外,即研发和销售在国外。加工在我国,其实加工贸易的模式就是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产品附加值很低,不仅如此,这些产品最终都算到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中。所以,加工贸易仅仅起到暂时缓解我国紧张的劳动力就业现状的作用,同时还在国际上造成我国产品欲占领国际市场的假象,使得核算出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增加,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所以,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就要加快加工贸易这种产业转移,扭转目前贫困型增长的现状。

(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活动范围的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已是当今继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之后,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贸易,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与合作最为重要的领域。在国际经济社会里,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但就我国来看,服务业发展速度比起发达国家和一些欠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货物贸易相比其发展速度也相对迟缓。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相当于美国的56%、德国的82%、日本的130%,而服务贸易规模只有美国的25%、德国的47%、日本的70%,全球排第八位。结构上也较为单一,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占55%。

因此,通过扩大服务贸易转变我国贸易增长方式,增加贸易附加值,不失为一种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有效办法。新兴服务贸易附加值高,科技水平高,长期发展下去可以扭转我国目前低端、粗放的贸易现状,缓解国际贸易争端,可谓是一举多得的缓解人比币升值的良策。

(四)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4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外贸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49-1978)

这一阶段的人民币汇率经过了单一浮动汇率制、单一固定汇率制和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1、单一浮动汇率制 (1949-1952) 。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确定人民币为本位币, 建立了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接着中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外汇管理条例, 指定中国银行为唯一办理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 成功的建立了人民币统一市场, 但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 外汇牌价不统一。

2、单一固定汇率制 (1953-1972) 。

1953年到1957年, 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借鉴苏联模式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汇率制度上, 尽管这一时期通货膨胀严重,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还是相对稳定的。1958年, 中国与苏联、朝鲜、越南以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签订了双边非贸易协定, 参照中苏之间选定商品, 用加权对比的方法, 计算这些商品的各国零售价, 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人民币与这些国家的非贸易汇率。

3、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1973-1978) 。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中美联合公报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在此阶段, 西方国家正在经历能源危机严重, 通货膨胀加剧, 汇率变动频繁。在这种国际大环境背景下, 我国制定人民币汇率的依据和方法做了相应的改变, 参照国外浮动汇率制, 选取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方法经常调整汇率。

(二) 双重汇率制度 (1979-199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的新时期, 为了鼓励出口, 汇率制度作出相应调整, 在此,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时期 (1979-1984)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时期 (1985-1993) 。

1、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时期 (1979-1984)

为使人民币汇率机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努力扭转高计划性调控下, 价格失调严重, 国内外价格相差悬殊, 出口企业的严重亏损, 外汇储备不断下降的局面, 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实行人民币两种汇价制度, 即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在两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局面下, 汇率对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使得外汇核算和外汇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2、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时期 (1985-1993)

为了满足调剂企业之间外汇余额的需要, 国家开始办理外汇调剂业务, 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 外汇调剂量的不断增加迫使外汇市场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此时的外汇调剂业务有两个特征, 一是必须经由中国银行办理, 二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限制外汇调剂价格。总体来说, 双轨制的外汇制度对促进出口创汇、外汇积累和货币流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不断显现:一方面双重汇率在促进出口的同时抑制了进口, 这遭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另一方面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 多种汇率制并存加剧了市场机制的混乱。汇率改革势在必行。

(三) 双重汇率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4-2005)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 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 主要包括:实施汇率并轨,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结售汇制度, 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 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停止发行外汇券, 已发行的外汇券, 仍可继续使用;建立统一的外汇市场, 为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相互调剂外汇余额和结算服务, 以此形成人民币汇率。

(四) 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至今)

2005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汇率制度改革, 本次改革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钉住单一美元, 而是按照中国实际情况, 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 赋予相应权重, 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节。参考一篮子货币表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汇率变化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汇率变化, 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只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

二、汇率制度演变的特征

(一) 以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为中心

从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的四大阶段我们可以看出, 在每个时期, 汇率制度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 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的, 事实证明, 这几十年来汇率改革, 我国GDP保持着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 这说明汇率制度的改革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目标是相辅相成的。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现实

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是决定着汇率制度的选择。当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高速流转, 有一个健康稳定的汇率金融体系, 对于汇率制度在价格传递效应的防范危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客观选择, 也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降低进口成本, 提高竞争能力。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使我国货币购买能力大幅度提高,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得到降低, 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2、减少贸易摩擦, 平和国际收支。

随着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通过汇率变动, 适当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 既减少对我国产品的倾销诉讼和贸易摩擦, 同时也可以缩小贸易顺差, 平和国际收支。

3、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汇率变动会使得我国的资金流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产业。随着国外原材料成本相对降低, 在国外建厂生产的利润也不断增加, 也会吸引国内企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增强在海外的并购能力, 有助于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消极影响

1、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企业产品从低端产业链向中高端产业链的发展, 提供生产劳动密集和附加值低的就业企业和就业岗位将会越来越少, 对于我国主要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劳动者来说, 就业形势必然会更加严峻, 增加国内就业压力。

2、影响外商对华投资规模。

在汇率变动, 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 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 势必会增加外商在华的投资成本, 影响了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缩小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使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机会减少。

3、外汇净资产收益缩水。

到2014年6月, 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9932.13亿美元, 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由美元构成, 汇率变动, 人民币升值, 相对的, 美元贬值, 这将意味着我国的外汇不良资产会增加, 净资产收益受损,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长远发展。

四、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后我国出口贸易的应对策略

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从长远看并没有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总量, 但对出口企业的巨大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出口企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消除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保证我国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

1、政府:第一, 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打造自主企业品牌, 加大保护力度, 同时积极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外部氛围, 激发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动力与积极性, 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二, 加大引导外资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 通过技术提升带动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 优化商品结构;第三, 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生产成本增加的不利影响;第四, 加快扶持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 加强对外服务营销的影响力。

2、出口企业:第一, 转价格优势为品牌优势, 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加强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质量和信誉, 加强宣传营销力度, 创立自主品牌;第二,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动向, 提高应对汇率浮动和变动的能力, 缩短结汇时间, 加速收回外汇应收账款, 避免因人民币再次升值带来的风险;第三, 转变交易方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完成出口贸易, 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在便捷化、现代化中规避汇率变动人民升值带来的影响;第四, 加大海外直接投资力度, 充分利用海外资源, 进行生产和销售, 在扩大国际市场的同时规避国外贸易壁垒, 确保企业出口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国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就业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1)

[2]杨雪峰.开放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解读.世界经济研究, 2008 (9)

月度贸易逆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篇5

年度贸易逆差不会出现

毫无疑问,2010年3月份的月度贸易逆差相当程度上源于以下一系列暂时因素:春节效应导致出口减少;寒冷天气导致能源进口量增多,国内经济过热推高初级产品进口数量,而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又屡创新高,连续实施数年的扩大进口政策推动技术装备和资源进口居高不下等。

中国20lO年全年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加工贸易依然占据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天然产生顺差。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只要我们的政策得当,在可预见的未来(十二五规划期间,2011 2015年),我国也不至于出现货物贸易年度逆差。但月度贸易逆差提醒我们,昔日的成功常常会创造消除这种成功的条件。由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劳动力、土地等项成本上升变得无可避免,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中国出口的价格竞争力,而且会推动一部分出口产业向外转移,因此巨额贸易顺差再也不会一直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且今后月度贸易逆差完全有可能出现得更加频繁,连续几个月的月度贸易逆差也未必不可出现。

贸易逆差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3月份的月度贸易逆差又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因为它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脆弱性,即使在绝大多数人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国际收支等方面也不例外。

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一向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桎梏,更是引爆其全面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由国际收支危机引爆的全面经济危机常常又进一步触发社会动荡迭。从20世纪80年代接踵陷入“失去的十年”的拉美国家和东欧,到1997年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东南亚和韩国,莫不如此。

再看中国的历史,自从鸦片战争前夜西方列强大举对华倾销鸦片以来,贸易逆差就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平衡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威胁,历时100余年。

倘若没有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1934年美国强制实施《购银法案》成倍提高中国货币汇率之后,中国经济受创未必那么深重。新中国成立后,经常项目逆差压力也长期是中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到1978~1981年间,连续的贸易逆差仍然迫使我国不得不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救急,还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高涨之际借入高息现汇资金,年息高达15%。1981年1月,我国更不得不公开宣布无力执行1978年已签约的一批大型成套设备引进项目,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遭受重创。可以说,当时中国与墨西哥式债务危机几乎擦肩而过。

也正是在1978年,在出现了新中国建国依赖贸易逆差最高纪录的情况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作为救急策略被提上议事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近年来社会上诟病颇多的外资超国民待遇问题根源,于当时为贸易逆差救急的需求。1978~1989年,除了1982、1983年分别出现30.36亿美元、8.36亿美元贸易顺差之外,其余历年均为逆差,1985、i986两年经济过热高潮时,贸易逆差均超过百亿美元。但在我国遭受西方全面贸易制裁的1990年,我国出口增长18.2%,实现了贸易顺差。从此至今,除经济过热的1993年出现122.15亿美元贸易逆差外,我国历年贸易收支均为顺差,正是这一点保证了中国从此不曾真正陷入1997年的泰国那样的国际收支危机,居功甚伟。

目前社会上对出口导向政策和贸易顺差多有抨击,但从当时的现实来看,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重视外商直接投资自有其合理性,我们不能扮演以目前情况去否定当初举措的事后诸葛亮,我们该做的是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对国际收支平衡掉以轻心。只要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彻底更改,本币尚未跃居十足国际货币的发展中国家,就时刻面临潜在或现实的国际收支危机风险;而美元的货币霸权又立足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霸权,要动摇甚至是彻底更改它绝非易事。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风险

目前,外汇市场上占压倒优势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这种心态之下,一些信号和问题遭到忽视,一些趋势又被无限度地解读。4月7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8259元,创近10个月新高,于是被许多市场参与者解读为人民币升值进程正在启动。然而,许多市场参与者忽视了中国经济的过去,未来,都只能建立在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制造业基础之上。由于美国缺乏迫使中国屈服而自己毫发无损的手段,中国汇率调整不会以摧毁本国制造业及其出口为代价。

既然今后月度贸易逆差完全有可能出现得更加频繁,甚至可能出现连续几个月的月度贸易逆差,既然月度贸易逆差暴露了中国国际收支的潜在弱点,那么就必然会对目前外汇市场上占压倒优势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相反压力。在10分钟就可以被认为是“长期”的外汇市场上,连续两三个月的贸易逆差足以引起汇率及其预期显著变动。

在风险爆发于此前持续多时的趋势逆转之际,无论是资本流动逆转,还是汇率逆转,莫不如此,而这两种逆转又常常接踵而至,并相互促进。我们已经看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加之美元利率低于人民币利率,不少企业对自己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开展了一系列操作,收人的外币尽量结汇,尽量偿还人民币贷款而借入外币贷款。根据外管局4月6日公布的数据,截止2009年末,我国的外债规模也已经连续3个季度回升,额度达到4286.4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4.4%,其中美元债务占67.76%,中长期外债中20.77%投向制造业。

就当前的市场预期而言,收人人民币而借用外币的操作无疑相当合算:既可以利用美元的低利率节省利息支出,又能获得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汇兑收益。然而,只要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彻底更改,发展中经济体国家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就时刻面临货币错配的“原罪”,因为他们的资产中本币计价者占压倒多数,大量负债则以外币计价;假如市场汇率发生逆转,上述操作就会放大企业的风险。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6

那么对于中国经济大省的江苏省来说, 众多的外贸企业必定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冲击。但是, 究竟是怎样一个冲击呢?根据传统理论, 汇率上升, 货币升值, 导致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 进口品价格相对下降,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外币流入减少;进口增加, 外币流出增加。最终外汇储备减少。反之亦然。那么, 这种理论究竟在中国江苏省这么一个特别的经济体制下是否适用呢?笔者根据2004年1月~2007年10的数据, 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江苏省外贸的影响。

一、数据收集、模型建立

笔者采用了2004年1月到2007年10月的46个月的月数据, 每个月选取月底最后一天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数据来源于新浪网财经主页 (www.sina.com.cn) , 江苏省这46个月以来进出口的数额, 来源于江苏统计局 (http://www.jssb.gov.cn) , 也是采用的月数据。由于研究的是人民币汇率对江苏省进出口外贸的影响, 这里采用一元线形回归模型yi=C1+C2χ+α。yi表示江苏进出口外贸, y1表示江苏外贸进口总额, y2表示江苏外贸出口总额, χ表示人民币汇率, α表示随即扰动项。

二、江苏外贸进口与人民币汇率相互关系研究

通过eviews软件运行, 可以看出, 江苏外贸进口额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存在线形关系, 并且通过eviews软件计算得出:

R2=0.801267 t=-13.31928 DW=1.539628

根据运算, 可以得出y1=692.4017-0745549χ

根据运算得出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 人民币的汇率的变动与江苏外贸进口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即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 那么江苏外贸进口总额就上升0.74559%, 反之亦然。

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R2=0.801267≈1可以得出拟合优度较为符合

T检验:t=-13.31928远远小于边界值2, 则拒绝零假设, 即人民币的变动和江苏外贸进口的变动有联系, 并且是反方向的联系, 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升值影响进口上升。

DW检验:DW=1.539628

根据查表, n=46 k’=1, 可以得出dL≈1.475 dU≈1.566

明显dL

因此, 通过模型变化消除误差项中的自相关性

重新运算后, 得出DW=2.084767, 介于dU、4-dU之间, 因此可以判断序列无正或者负自相关。

模型重新确定为) y1=669.2880-0.7160557x+0.169557AR (1)

三、江苏外贸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相互关系研究

通过eviews软件运行, 可以看出, 江苏外贸出口额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存在线形关系, 并且通过eviews软件计算得出:

通过软件eviews计算, 可以看出

R2=0.866541 t=-16.90236 DW=0.855744

根据运算, 可以得出y2=1229.094-1.385553x

根据运算得出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 人民币的汇率的变动与江苏外贸进口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即人民币每升值1%, 那么江苏外贸出口总额就上升1.385553%, 反之亦然。

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R2=0.866541≈1可以得出拟合优度较为符合

T检验:t=-16.90236远远小于边界值2, 则拒绝零假设, 即人民币的变动和江苏外贸出口的变动有联系, 并且是反方向的联系, 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上升 (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理论)

DW检验:DW=0.855744

根据查表, n=46 k’=1, 可以得出dL≈1.475 dU≈1.566

明显D W

重新运算后, 得出DW=2.208175, 介于dU、4-dU之间, 因此可以判断序列无正或者负自相关。

模型重新确定为y2=1136.050-1.267662x+0.528215AR (1)

通过对比人民币和江苏进出口外贸, 可以看出, 人民币的升值对江苏进出口外贸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特别是对于江苏出口来说, 本来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来说是一种压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江苏各公司的出口额度不降反升, 显示出了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趋势, 看来世界各国期望通过给中国施压, 使得人民币升值来缓解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算盘白打了。

同时, 因为人民币的升值, 世界各国对江苏的进口额也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当然, 影响其上涨的原因很多, 人民币的升值只是其中之一。

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方面来看, 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人民币适度升值会迫使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同时, 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 有利于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减少贸易顺差, 改善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人民币适当升值可增加我国进口总额, 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对原料、能源产品的进口。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高国际购买力, 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 而且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 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原料的负担。

从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方面来看, 人民币过快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 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 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 这将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影响了进出口企业的经济收益, 增加外汇风险。从新汇制运行14个月表现来看, 其弹性正逐步显现, 使我国外贸市场随时处于汇率变动的风头浪尖之上, 使国际贸易成本增加, 从而对外汇市场的避险功能和避险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效应不大, 从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具备刚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会不断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即顺差→外部压力→人民币升值→再顺差→外部再压力→人民币再升值……因此从长期来看, 如果屈服外部压力可能会造成人民币的恶性盘升。人民币升值应采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 切忌大幅度、快速式升值。

参考文献

关于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篇7

关键词:浮动汇率,贸易收支,人民币升值,贸易条件

引言

从2005年7月起, 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进行改革, 舍弃盯住美元, 进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点有管理的汇率浮动以来, 人民币有了持续升值的走势。现在,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打破了70区间, 降到了1美元换取人民币6.3421元, 近7年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30, 今后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会是汇率因素。人民币加速升值让我国企业出口面临了极大的挑战。

一、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研究

(一)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经历了调剂价和挂牌价的复汇率阶段、汇率并轨后的柔性盯住美元制, 以及亚洲经济危机后的刚性盯住美元制。近期, 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了更具柔性的新阶段, 在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后,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慢慢成熟, 它从刚性盯住美元制, 渐渐变成了具有市场化和有浮动管理作用的制度。近些年来, 日本, 美国、IMF和世行等国家和国际公司都不同程度地给人民币的升值施加了压力。在这个人民币升值的氛围下, 中国企业的国外项目的汇率风险管理也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对于中国企业的国外项目来说, 每个国家的当地货币以及美元是重要的记账货币和职能性货币, 但是因为中国企业仍然有很多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大型交易, 并且最终都是在中国境内交易的, 企业的报表货币都是人民币, 于是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会给中国企业的国外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 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原因

1、政策原因。

由于我国政府为对付通货膨胀所采取一些如加息等调控方式而导致了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也就是所谓的控制流动性过剩, 而主要原因并不是各国给予我国的压力。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 我们都认为控制汇率上升速度和控制通胀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为应对通货膨胀而出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都会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变大;而如果中央银行任由国内通胀而不管 (政府当然不会) , 则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于是中国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对国外本币升值, 国内货币贬值的一个尴尬局面。

2、国际原因。

由于美元贬值, 国内大量外币涌入。当前我国政府加息等调控手段是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 大量外国货币涌入也是原因之一, 因为中国国内经济竞争异常火热, 房地产和股市等行业备受人民追捧, 这样国外的大量资金就会投资于国内, 因为人民币走俏, 国际汇率市场想换得更多人民币投资, 就会使人民币汇率升值, 其实说到最后这些还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影响

在面临人民币巨大升值压力的情况下, 我们研究一下人民币升值将会给我国外贸带来什么影响。最先从宏观层面来看,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进口成本、刺激消费、控制国内物价上涨、加速结构的调整、减低贸易摩擦和促进对外投资;与此同时, 短时间内也将对一般的吸收外资、就业、出口贸易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从行业视角来看, 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都会明显受益, 这都得益于人民币的升值。这些行业主要是化纤及塑料、石化 (原油进口) 、钢铁、包括造纸。而已实现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则受到一定的影响, 主要包括机械、纺织服装。有些行业会有双重影响, 像汽车, 零部件进口将会受益, 但又会和国外进口产品降价产生激烈的竞争。可以说,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在进出口贸易方面, 如果人民币一旦升值, 国际贸易市场上中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会提高, 降低价格竞争力, 就会对出口贸易起到抑制的作用;同时, 考虑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家电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为技术含量低, 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激烈的替代竞争;另外, 人民币升值让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 使进口贸易成本减少, 对进口起到了刺激作用。可以预料,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业的影响将是十分明显的, 而进口集中在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型产品, 预期进口将会有很大的增长, 最后会减少目前的巨额贸易顺差, 使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有利影响

(一) 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在人民币升值以后, 商品的进口价格将会出现相同程度的减少, 这减少了我国在进出口环节和进出口商品所支出的费用。我国进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有天然气、航空、钢铁、电力设备、石油等, 人民币升值将使交易的进口成本大量降低, 从而相关行业的赢利状况得到改善, 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 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经济效益十分低。人民币升值将鼓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附加价值, 而不是靠低价竞销来占领市场。因为人民币升值, 一些技术含量低, 高耗能, 高污染, 只靠低成本竞争的企业将会被挤出市场。从长远来看,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转变, 这将使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不利影响

(一)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将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时间的稳定, 国内很多出口企业缺乏汇率风险意识, 在出口产品的成本中往往没有包括利率风险、规避汇率的成本。近些年来, 因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一些出口企业开始认识到汇率风险。但是, 有些出口企业因订单利润较低、谈判地位低、签约较早等实际因素, 没有来得及采用避险工具的价格空间, 从而对这部分产品的正常出口效益造成极大影响。目前, 我国外贸依赖度很大, 汇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产业。调整人民币汇率, 将影响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出口优势型产业。而且家电、纺织等出口企业在经过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后, 最后得到的利润都很低。

(二) 调整人民币汇率, 短时间内对于出口企业, 特别会影响那些已经运出还没有结汇的产品的企业

除此之外, 一些在人民币升值前就定下的合约履行起来就相当困难了。从一般结构来看, 人民币升值主要对资源密集型的行业产生影响, 而并非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国际化定价的行业也将受到影响, 包括部分国际化定价的钢铁、石化、电子元器件以及完全国际定价的有色金属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受到国际价格影响很大, 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 将使它们以人民币计价情况下的单价有所下降, 从而造成利润下降。另外, 进口产品替代行业也将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包括家电、钢铁、工程机械、汽车等。这些行业的产品和国际进口产品竞争十分激烈, 而人民币升值以后会使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导致本土产品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下降, 并进而影响到这些产业的盈利情况。

(三) 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进入我国, 而他们生产的产品除在中国国内销售外, 很大一部分产品都用来出口。3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在中国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保持了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就导致了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高, 让外国投资者的利润相对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商来华投资的发展。

五、总结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就像一把双刃剑, 既存在着对我国外贸有利的影响, 也存在着对我国外贸不利的影响。仍在增加的外贸顺差额就是我国现在的状况, 这主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影响,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避免升值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 让中国的外贸朝着更健康, 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J].2013 (01)

[2]沈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影响的思考[J].2010 (10)

[3]赵翠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J].2010 (9)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8

关键词:汇率,影响,对策

1 提出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经济的社会, 汇率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经济平衡作用, 并且汇率政策已经被认为是调节贸易和经济的必要工具。汇率对我国贸易的长期稳定增长, 贸易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实施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贸易政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1998年的434.7亿美元降至2001年的225.5亿美元。但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加快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顺差开始迅速回升至303.7亿美元。2005年中国外贸出口1019亿美元, 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顺差。2006年以来, 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始终保持在两成以上, 据估计2006年顺差将达1460亿美元, 比2005年有着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 这种短期的利益不能让我们盲目的吹嘘升值的收益。从人民币的2%首次升值, 到2007年9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近4%, 而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的数额却并未像政策的初衷那样有所缩减。

2 理论依据

著名学者托马斯·孟在分析贸易差额如何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后指出, 贸易差额的变化受到汇率的影响, 一国货币的稳定性对该国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随后经济学家大卫·休漠提出了有名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该观点认为对外贸易收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并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传递。

(1) 马歇尔—勒纳条件及弹性理论的分析马歇尔创立的弹性学说, 主要是分析价格变化对商品供求的影响。在目前来看, 很多对外贸易的学术成果都以给学说为理论前提的。琼·罗宾逊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供求价格弹性组合条件下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平衡的调节作用, 形成了马歇尔一勒纳一罗宾逊条件。被后人简称为着名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是实证分析的必要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为, 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要满足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数学表达式为EX+EM>1时, 其货币贬 (升) 值可使出口收入的增加 (减少) , 进口支出的减少 (增加) , 贸易收支逆差 (顺差) 减少, 从而改善易收支。

(2)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学术界的研究, 弹性分析法后来被证明其有一定的缺陷, 比如弹性分析法必须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 以及静态分析不适合有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等等。

1752年英国哲学家D.休谟在《政治论丛》中提出了所谓“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阐述了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国际收支具有自发调节的功能。50年代, J.E.米德首先系统提出货币分析法。后来的学派代表人物是丹麦经济学家J.J.波拉克。他们认为国际收支是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和储备的流失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过度;国际收支顺差和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货币需求过度。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 必定会出现与之相应的变动, 表现为减少货币供给量, 或者是国内信贷增加。从短期看, 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额反映在国际收支的储备项目变化上。在固定汇率制下, 国际收支均衡就是储备项目不发生变化。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相应变化可使国际收支自动平衡。既然国际收支本质上不过是一种货币现象, 因而国际收支失衡就只能用货币政策来纠正。各种调节方法, 如贬值、关税、进口限额、外汇管制和减少支出的吸收政策等, 这也为本文的建议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趋势分析以及影响

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对外贸易的趋势分析, 未来几年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由于汇率变化的成本和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故未来人民币调整幅度与调整步伐不宜太快, 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的承受力。我国政府在汇率变动问题上一直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表现在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升值之路, 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来看, 这对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这次金融危机等的因素影响, 人民币会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 升值速度较过去同期明显加快。在我国政策的影响下, 未来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波动不能很大。

3.1 汇率变动对贸易的短期影响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 进而影响进出口商品在贸易国内的需求, 对一国贸易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贸易情况下, 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和外币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而对贸易国内的经济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出口商品生产过程中, 生产原料的来源对生产成本影响重大。一般而言, 当本国提供生产原料时, 汇率变动对海外市场的汇率影响较大, 此时汇率变动的贸易促进效果最大;当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国外时, 汇率变动在对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同时, 也对其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产生同样的影响。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汇率变动的贸易效果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生产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成反比, 即该比重越大, 汇率变动的作用效果就越小;反之, 汇率变动的作用就越大。

3.2 汇率变动对贸易的长远影响

一国的汇率变动不仅对对外贸易的短期内价格形成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汇率变动通过短期贸易的促进可以激发一国潜在的、有利于动态比较竞争优势各因素发挥作用, 从各个方面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等等。由于汇率的长期作用具有隐性的, 目前, 学术界对有关汇率影响外贸的长期作用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要表现的理论为:中性论。所谓中性论是指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各个经济体较为平静。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受汇率影响的贸易体作用都将发挥, 并将逐步和完全的抵消由汇率变动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

通过对以上短期和长期中汇率变动作用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短期中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体的影响主要看一国的贸易水平和规模, 进而影响该经济体的贸易结构的调整, 通过调整逐步适应汇率的变化, 这表现为汇率的长期作用, 也就是中性论所述。

4 对策以及建议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变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 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适时调整进出口贸易的税收与补贴政策。贸易的直接承担者外资投资企业, 是我国对外商品出口的重要主体。税收的优惠极大的刺激着外资投资企业的发展, 适时调整税收的规模和幅度, 对出口企业提供免税政策, 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高, 外汇收入的增加, 以及经济发展的动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对进口商品, 要对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必然因素, 我们应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先进技术, 先进工艺设备和节能降耗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口的财政支持与补贴力度。因此, 对扩大进口的我们要有选择的进行税收优惠。

(2) 调整贸易方式, 进一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支持者, 也对我国资源的利用, 外资的引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我国部分加工贸易业处于产业链条中的低端, 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不能更好的利用出口贸易来发展我国经济, 因此, 对贸易方式的调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和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以及通过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续加工能力转移出去,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3) 适时形式, 扩大进口。主要表现在适当地扩大进口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会缩短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增强我国企业科技含量。扩大进口也是为出口打开更广阔的通道, 通过与进口的相关企业合作, 进而减少美国欧盟高技术企业对我国高科技术的进口限制, 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小凯.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及产权经济学.载于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商务印书馆, 1998.

[2]刘伟, 凌江怀.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 2006, (9) :4~8.

[3]姜璐.论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关系——1997~2005年季度数据分析[J].山东经济, 2007, (1) :113~118.

[4]沈国兵.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4, (6) :65~71.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9

自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事实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双轨制, 而中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一贯政策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到1993年我国施行的是双重汇率形成机制, 官方汇率与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存。1994年, 中国将官方汇率与因外汇留成形成的外汇市场调剂、交易的汇价相统一, 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样的汇率明显的体现着中国当时出口创汇的政策导向。1997年,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完善受到阻碍, 但我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并将汇率的波幅限窄。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至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中国实行的是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随着中国各大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2005年7月21日, 中国正式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终止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进程, 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的上半年, 中国采取了重新在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10年,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 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于2010年6月19日, 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

2 汇率改革机制重启对外贸行业的影响

2005年7月以来, 汇率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上是人民币升值。而2010年6月重启汇率改革机制, 加之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汇率改革的整体趋势还是人民币升值。

2.1 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面对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直接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抑制了出口。那么, 汇率改革对于中国的出口影响将是深远的, 并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出口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1 正面影响

由于汇率改革是重新启动的, 总结2005年汇率改革之初, 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显然是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的。在经验和教训之余, 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 在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之下, 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对于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 会更加有经验的规避并化解这些风险。

(1) 有利于出口企业强化国际经营意识

2005年的汇率改革, 让很多出口型的外贸企业的经营受到冲击, 出口企业意识到在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时候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 在增强汇率风险意识的同时, 出口企业可以凭借行业内一定的产品优势和国际知名度,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参考银行制定的远期汇率牌价走势, 以更好的转嫁汇率变动导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

(2) 有利于出口型外贸企业行业内资源的整合

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之时, 如果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在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换回的人民币收入必然会减少。在中国, 大批的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价格是偏低的 (如服装、皮鞋等) , 2005年以来, 中国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 中国信誉好、质量高的出口型外贸企业会提前考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进而会采取各种措施, 进行内部的资源的优化和调整, 或者是提高贸易合同中外币表示的产品价格, 以便在实际结汇时兑换的人民币与原来相比没有减少。这样一来, 各行业中出口型外贸企业内部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 因而也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 (如纵向一体化) 来获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保持本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在汇率改革的外在压力之下, 间接的提高了一些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1.2 负面影响

(1)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来说, 当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的升值的时候, 出口合同签订时, 出口商品的价格一般以外币表示。这样一来, 在出口商品的价格、成本均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 利润却会大大地降低, 甚至亏损。因此, 出口型企业会考虑提高产品的价格, 但是这样将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减少销售额。而制造型的企业会考虑转移其生产制造基地来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这样将不利于我国的出口, 也会直接导致一些竞争力较小的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更加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占有率, 从而进一步减缓我国的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速, 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冲击以及障碍。短期内, 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2)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财务风险

汇率改革重启, 人民币升值将有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 使得出口产品销售总量降低, 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收入下降, 这就直接导致了营业现金流入的减少, 因而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

此外, 汇率改革重启, 出口导向型外贸企业的换汇成本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对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远期结汇业务带来汇兑损失。如果出口型的外贸企业货已经发出, 但是尚未收回货款的话,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 还是按照原来的汇率进行结算, 并使得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 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带来损失, 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对进口导向性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改革重启, 人民币升值, 将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因而是有利于进口导向性企业的短期发展的。汇率改革重启之后, 人民币升值有着进一步趋势。人民币升值之后, 我国在进口商品额时候, 商品的成本和在相关的进口环节支付的手续费会降低, 从而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得以同幅度的降低。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将更加依赖于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能源, 而我国对于这些能源的进口依赖度是比较高的。人民币升值则将会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成本得以降低, 改善其盈利状况, 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如我国的某一进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是主要经营进口石油, 由于业务的标的额较大, 如果采用信用证的150天远期结算方式, 汇率发生变化, 在对方没有采取方式化解的情况下, 人民币如果升值, 那么进口的成本则大大降低。

对于汇率改革重启, 对进口导向性的外贸企业的负面影响较之对出口导向性企业的负面影响, 若采取的本币计价方式, 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外贸企业的应变对策

我国的汇率改革开始于1994年, 2005年进一步深化, 而在2010年进一步完善。这样看来, 我国的汇率改革启动已有16年, 大部分的外贸企业已经能够根据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变动趋势, 在生产环节和支付结算环节采取一定的方法, 有效的来规避或者是化解汇率风险。

3.1 整合内部生产资源并优化出口结构

在2005年, 进一步深化汇率改革之时, 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整合内部生产资源, 进一步的额降低生产成本, 使得本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同期市场上的国际市场价格。例如, 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 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 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来提高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对出口的产品结构而言, 针对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有很大比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 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保持原有利润的策略之一就是将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或者是价格提升。价格保持提高的充足理由就是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 或是改进技术, 逐渐实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

对出口对象而言, 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国家, 并习惯于以美元计价。对人民币升值的有理性预期之时, 适时进一步挖掘更有潜力的海外市场, 并采取贸易双方使用的货币进行结算, 逐步优化结算方式, 实现多元货币结算。

对于国内国际市场的平衡而言,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投资驱动型, 而扩大内需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汇率改革重新启动, 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下, 暂时将开拓国内市场取代国际市场的计划。将产品进行局部的改变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汇率风险在国内市场上是不起作用的, 因而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3.2 争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

一是选择有利的计算方式。在出口创汇的时候, 外贸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努力争取让国外的客户先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 并且尽量缩短结汇的期限, 或者是签订合同时, 采用人民币计价方式, 更或者是回避远期结汇这样不利的结算方式。出口之后, 选择有利的方式进行结算, 加速单据的流转速度, 及时结汇, 第一时间内回笼资金。

二是进口付汇尽力争取延期付款。在进口付汇时, 外贸企业应该尽量争取延期付款, 利用远期信用证等远期结算方式, 延缓进口付汇时间, 并适当的增加外汇负债, 尽力抵消外汇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

三是采用本币结算。在国际贸易进行的时候, 往往会习惯性的按照美元结算, 如果我国进行汇率改革, 那么, 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则尽可能的运用人民币本币进行结算, 或者针对出口的国家, 采用相应的外币进行结算。

四是适时结算。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结算的推迟和提前。在现阶段, 我国重启汇率改革, 中国经济较之其他国家也是平稳发展的, 国际上也要求人民币升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是理性的。对于进口付汇型的企业, 是较为有利的, 所以在保证资金流动畅通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推迟结算。而对于出口收汇型的企业来说, 人民币升值则会对相应的外贸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在合同签订的时候, 尽可能的缩短收汇期限, 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 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来说, 特别要注意贸易合同中关于汇率风险条款、收汇日期等重要条款。

五是选择恰当的交易实际进行交易。在进行人民币的远期外汇交易或者是即期的结售汇的时候, 外贸企业要选择比较恰当的交易时机。这就要求外贸企业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汇率挂牌价有波动的情况下, 进行较为合理的判断, 把握最适宜的交易时机, 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3.3 利用金融工具来回避外汇风险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了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 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汇率避险工具。例如有远期外汇买卖、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结构性存款、外汇期权、掉期交易、远期结售汇以及出口押汇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我国汇率改革重启的情况下, 掌握这些汇率避险工具, 与我国相应的金融机构沟通合作, 利用这些汇率避险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 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出口显著改善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又一次抬头,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对外贸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为外贸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 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促进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外在压力, 使得我国的外贸企业形成较为合理的贸易系统。外贸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我国的外汇市场变动情况, 把握变动趋势, 采用有利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 采用金融工具积极避险, 并积极优化出口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在适当之际, 外贸企业更要积极出击, 大胆的“走出去”以减轻国内货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摘要:人民币当前汇率是否合适, 汇率的改革与变动对国际贸易以及对外贸行业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讨。2010年6月19日, 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本文将围绕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当前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以及汇率改革对国际贸易、乃至外资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之上, 探析汇率改革的趋势使得外贸企业更好的应对汇率改革风险。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

参考文献

[1]马宇.汇率升值对我国家产品出口影响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7.

[2]李丽.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

[3]辛婷婷, 宫舒影.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J].经济论坛.2008.9.

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影响 篇10

2009年7月,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此后两年对试点地区两次扩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从2009年的35.8亿飙升至2011年的2.08万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比重显著提高。2012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全面放开。

在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交易日渐繁荣的同时,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稳步推进,为拓宽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央行于2010年8月允许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清算银行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截止2011年底,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的境外金融机构已达51家。2011年1月6日,境内机构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业务开始展开。同年10月13日,境外投资者人民币直接投资业务获准。2011年全年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近201.5亿元,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907.2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新增人民币47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12月16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RQ-FII)试点启动。

截止目前21家RQFII获批,合计金额200亿人民币。近日温州市正在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上海正计划推出试点项目,允许海外对冲基金等机构在中国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用于海外投资。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双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跨境人民币业务体系不断丰富。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推动下,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存款规模持续扩大,自2009年7月跨境结算试点至2011年底,仅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就从560亿元增至5885亿元,占全部银行存款的10%,成为香港市场除港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三大货币。此外,央行通过货币互换,可为离岸市场输送总规模达1.6万亿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预期规模将持续扩大。由此可见,人民币离岸市场已初步形成。

跨境人民币结算对离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影响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深入,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不断提高。由于离岸市场对资本流动管制较少,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市场竞争充分,人民币远期汇率可充分反映利率平价理论。在目前市场条件下,随着人民币与美元利差不断扩大,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上升趋势明显。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初期,由于强劲的单边升值预期,离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长期低于即期汇率,但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逐渐走高,并最终高于即期汇率,这一趋势一直持续至今)。目前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维持在USD/CNY=6.39左右的水平,这一汇率体现了市场均衡价格。我们可以通过利率平价理论来验证。

2012年4月27日10:00,离岸市场某银行美元兑人民币即期结汇价为USD/CNY=6.3030,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结汇价为USD/CNY=6.3865,而当日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拆借利率为2.5%,美元拆借利率为1.0%。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等于两国货币利率的差额。据此测算,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为USD/CNY=6.3030*(1+2.5%)/(1+1%)=6.3966,剔除市场报价中银行收益的影响,基于利率平价的测算结果与市场报价基本一致。

随着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及投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不断攀高。从离岸人民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香港离岸市场一年期人民币拆借利率从2011年8月的0.9%升至目前的2.5%,利率上行趋势明显,而相应的美元拆借利率则始终维持在0.9%左右的水平。持续不断扩大的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导致了人民币远期汇率的上行趋势。

由于目前在岸市场一年期CNY Shibor持续高于香港离岸市场CNY Hibor近2个百分点,离岸市场人民币融资需求会继续保持强劲态势,短期内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上行趋势明显;而美元方面,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12年第一次利率会议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0-0.25%延迟到2014年,受此影响,离岸市场美元存款利率会一直在低位徘徊,离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短期内也会因此而持续高于即期汇率。

跨境人民币结算对在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影响

伴随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高歌猛进,在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自2011年12月底,在岸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正率开始高于即期汇率,并持续至今。同时两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差逐步收窄。

由于在岸市场仍存在较为严格的汇率管制,同时货币利率市场化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从而阻止了利率平价发现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均衡价格。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两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差异明显,套利窗口短期内会继续存在。从中国银行与中银香港公布的人民币远期外汇牌价来看,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自2011年10月至今一直保持近700点以上的差价,两个市场远期汇率的偏离程度较高,短期内套利机会显著,通过对比还可发现,两个市场的汇率差呈现收窄趋势,离岸市场一年期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与在岸市场汇率差已由最高时的2000多点降至目前的700多点,市场趋同现象逐渐显现,这也说明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断推进,两市场的汇率及利率传导效应开始显现。在汇率管制与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在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主要参考出口大额订单及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报价。通过比较两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走势可以看出,在岸市场汇率变化趋势与离岸市场高度一致,说明在岸外汇市场做市商报价参考了离岸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而在市场趋同作用的影响下,两个市场的远期汇率会逐步趋于一致。

企业应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策略选择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推进,政策监管逐步放开,银行产品体系也不断丰富,市场机会不断增多。企业可通过叙做各类业务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及套利等目的。

对境内进口企业,由于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上升趋势明显,企业可通过在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此外在离岸市场利率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进口企业可以通过争取更长的赊销期限达到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

上一篇:商业广告口号下一篇:学习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