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2024-08-14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精选十篇)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1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系统性、开创性、长期性的工作,仅仅是依靠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开设几场讲座或者是开展几次创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发展学科,其本身具有多学科性、综合性、经验性等特征。从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创业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多为经验性的总结或是比较、借鉴研究,鲜有运用学科理论来开展创业教育的文章。在我国创业教育启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善用多学科理论,多视角审视、 分析、研究本体,总结发展规律,深化对学科的理解,深化创业教育科学化和理论化水平日益迫切, 需要有科学的理念指导创业教育实践。面对这一实际,本文在合作主义与协同创新的视角下积极探索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对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理论基础

合作主义的力量起源于欧洲,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合作主义运用到不同学科进行理论分析,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同时,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计划对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注重高校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合作主义与协同创新的理论对于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给本文援用合作主义和协同创新理论进行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预设。

(一)合作主义理论

合作主义(Corporatism,又被称作法团主义、 社团主义和组合主义)发源于近代欧洲斯堪地纳维亚地区,倡导的是和谐一致的社会秩序,强调国家中心和公共权威,而分层的组织化功能团体是中介,协调国际与社会关系并参与政策执行[1]。尽管目前对合作主义理论的认识和表述,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但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对其理解基本也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合作主义者试图建立的是“一种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2]。合作主义在现代更多地被认为是“三方伙伴主义”,它是现代社会中为缓解劳资冲突而形成的,是一种基于国家、 资本、劳工的利益调和的解决方式,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不同利益组织之间的协商形成制度化合作[3]。

以上可以看出,合作主义的目的就是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通过不同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协商、妥协,将不同群体的之间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整合起来,从而解决社会冲突和矛盾。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整合, 从而实现各主体利益关系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目的[3]。本文基于这种合作的理念,探索高校、政府、 企业和创业大学生个人等主体在内创业教育合作新模式。

(二)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是指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齐心协力的合作与配合,达到系统整体间最大的合力,从而产生大于各个系统之和的协同效应。协同的本质是打破各系统之间的变现和屏障,把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和信息环境等因素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产生 “1+1>2”的协同效应[4]。关于协同创新方面的理论, 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他认为在一个大的整体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会出现自动相互适应调节或是利用外部条件,产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关系,从而达到协同效应[5]。可以看出,协同创新是一个合作平台。这个平台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各种资源的共享建立的协调、合作的新系统,这个平台在运作过程中体现了多角色参与和目的性相同的特点[6]。2012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这个计划中对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协同创新的理念,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多层面和系统性,符合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7]。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共同的意愿,除了高校之外,其他利益个体创业教育的目的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外在性。根据我国高校当前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合作主义和协同创新的理念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主动强化创新理念和协同思路,积极联合校内外的新力量,有效聚集创业教育要素和各类资源,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新平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凸显合作与协同的新优势。

二、合作与协同理论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谋划

顶层设计是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保障。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示范性和引导性的特点。合作与协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同,多方参与, 使其表现出了多角色、立体化、开放性的特质,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在于:一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理念相通,目标一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良好的共同理念,缺乏共同的目标,各怀心思,拉郎而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协同与合作,最终结果也只能是浪费时间,无果而终。在这一点上,合作与协同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各主体之间目标是明确的,一致的,这也是该模式取得成功的前提;二是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创业教育资源。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社会支持方面还不够完善,高校要打破自己关起门来办教育的局面,创业教育要面向社会,积极吸收社会各类资源,有效借助政府、企事业单位、科创园区等在内的人、财、物资源,助力大学生成功创业; 三是注重优势互补,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合作与协同理论下的创业教育方式能使各主体方利益实现最大化,也使得大学生创业模式由个人 “单枪匹马式”创业变为多方参与,协同作战的方式,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方优势。从而潜移默化的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加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增强,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属于刚刚起步,创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长期存在着目标不一致、缺乏沟通、资源浪费等问题。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 要深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从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实践等全方位一体化着手,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合作与协同理论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就是要从简单地授课向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转变。通过观念、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强高校、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积极发挥地方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风险公司等作用,真正将高校办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校内外协同办创业教育的理念。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既需要有横向之间的相互合作,又需要纵向各方之间的协同。最大的难点在于合理地整合与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创业资源,有效地发挥好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团体的作用,把创业教育效益最大化,而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建立一套使各方相互合作、协同促进的创业教育体系,达到稳定有序的合作协同创新体(见图1)。结合本人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践,认为合作与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资源来源:本人研究整理

(一)以高校为主导,教学为主线,加强创业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要制定一套系统的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把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加强研究。围绕创业教育目标任务,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设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并着重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形成推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质疑,提倡独立思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学校的专业课程或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促进专业学科与创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自主选择创业教育知识的空间。

创业教育中要体现出教学主线,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和教育背景量身定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发挥好科研教学优势,建立校内外协同合作的育人机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支持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通过开展一些创业讲座、知名企业家讲堂、创业网络大赛等形式,深化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发挥好网络和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软件加强对创业政策的宣讲和解读,使每一位毕业生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用足、用好创业政策。此外,高校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校内外协同合作的多元化师资队伍,积极聘请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和优秀创业者为学校开设创业讲座, 为大学生传授创业实践经验,弥补校内创业师资创业经验不足的缺陷,使他们成为学校创业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企业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强化创业实训

高校在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同时,更要合理地借助校外资源力量,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中,企业能够给予大学生最直接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少走弯路。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相应的创业实践经验和企业管理技能,很多大学生在成果开发与转化等方面能力不足。因此,高校有必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同企业实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有效结合起来,积极主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创业竞赛等活动,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机遇和舞台。

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协同校外合作单位,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积极搭建一批诸如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践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创业集市等类型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训锻炼,为大学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提供重要的枢纽,使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成为大学生创业课堂的延伸。通过与校内外单位的协同合作,让各类实训平台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多方协作、制定适应性政策、创业资金支持、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创业大学生也只有通过在企业和孵化基地的创业实训中才能够较快适应和了解创业行业的工作性质,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创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是否选择创业提供最为客观和直接的参考依据。

(三)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线,服务创业实践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政府部门通过整合各个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给予各类政策保障,高校创业教育才会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也就是大学生创办企业投资创业时,大学生创业门槛高、手续多、贷款难是大学生创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在加大对大学生创办企业重视力度的同时,更要在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各项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从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创办企业参与创业实践。要加大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在创业经营、融资、 税务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对大学生创办企业 “开小灶”,为大学生创业松绑。

政府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对大学生创业的片面认识,支持高校实施教育综合改革,鼓励高校打破陈旧的教育模式,引导一批高校积极构建创业型大学,实现知识创新,技术转移与组织转型的协同, 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主体的责任,加强政府与学校的合作,保障校企合作项目和产学研项目顺利进行。

(四)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主线,鼓励创新创业

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者和创业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创业者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才能够获得创业成功。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所说,志趣驱动是大学生创业的本质。如果创业的学生自己都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创业成功的意志和信念,或是缺乏对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好的创业愿望也实现不了,而高校、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任何努力都可能是白费功夫。因此,成功的创业不仅需要科学教育体系,更需要创业者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为之努力拼搏。高校要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和学籍管理等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之中,通过积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和创新创业奖学金制度等,点燃他们的创业激情。高校要积极实施弹性学分制、放宽学生休学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 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制度。

大学生要在接受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的同时, 自身更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全面科学系统化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创业能力,为成功创业打牢基础。

三、结语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体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受制的因素还比较多,导致创业成功率不高。而合作主义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各种创业教育资源,建立起集合高校课堂教学、企业社会实践、 政府引导帮扶和个人自主学习为一体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突破了高校原有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可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地方政府可以提高青年创业比例,拓展地方就业岗位;企业则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开展扶持和实践教育,扩大自身知名度,做好人才储备。通过汇聚各方培养合力从而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创业氛围。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系统性、开创性、长期性的工作,应该主动强化创新理念和协同思路,积极联合校内外的新力量,有效聚集创业教育要素和各类资源,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新平台。在合作主义和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合作主义与协同创新的新视角谋划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中,实现以高校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在创业实训中,实现以企业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在创业实践中,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线。通过彼此的合作与协同,发挥各方优势,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加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增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2

二战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特色,德国重视对职业教育的立法保障,实施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重视校企合作,使德国职业教育走上了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重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协同合作,进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借鉴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对我国高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深厚的实践基础,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应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制度,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双元制”。“双元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院学习文化和理论及实践知识,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学校与学校、政府与学校等多方面协同,在德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和并行的教育体系,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制度。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使其掌握职业教育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即其职业范围领域里的所有企业的工作),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同时,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学会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这样,1 本论文是广东省教育厅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广东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zczx0007)研究成果之一 其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为自己人生的道路做了坚实的铺垫,可以更成熟、更出色的扮演其在社会中的角色。

德国教育体系

1911年德国宪法便规定了18岁以下职业义务教育。德国的教育体系有它自己的特点,从初中五年制或者六年制中学毕业之后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和家长的意愿,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学制一般为3—4 年时间。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从业, 另一部分毕业生又可继续进入高一级职业学校学习。第三阶段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管是九年制完全中学还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根据意愿都可以进入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通过读大学预科班, 同样可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深造, 形成职教与普教之间相互沟通, 纵横交错而又畅通的网络。

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

二、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中协同创新的表现

1、政府参与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德国联邦政府早在1938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中就开始从法律上确立了“双元制”的形式,规定职业教育为义务教育,并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将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重新划分了培训职业,明确规定了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之后,联邦政府又相继制定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各州政府、部门、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科教部与经济部共同制定的《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布了一些实施条例和激励制度,如对接受学生实习的德国企业免交部分国税的规定等。德国政府还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专司对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的监控。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并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一体系为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不仅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型人才, 更需要一大批能够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无疑潜伏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和发展空间。

2、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企业广泛深入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多采用项目教学方式,一方面强调工作上的技能型、知识性、责任性、纪律性等,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在社会方面培养其适应能力、协作能力进而使个人增强在工作过程中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 是严格按照行业工商协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设置的, 职业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开设课程, 教学内容由各州制定, 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的前提下, 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 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在制定课程计划时,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统筹双方互动办学的有利因素, 双方充分考虑了企业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 课程内容既有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 又有符合企业岗位的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 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 从而建立起由专业技术课和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 岗位实训课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为大多数青年人夯实持续就业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并且它通过这一基础平台使青年人具有终身职业学习能力,以促进其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3、多种层次的教育的开放性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经过几年实际工作后, 人们可以继续通过考试获得更高的技术职称乃至进人大学深造, 成为高级人才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考试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与雇员的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这种教考分离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 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4、校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职业教育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就是具有更重要的决策价值和责任空间。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职业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 是应用型教育,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 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创新训练, 在培养过程中着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 实现一专多能。

三、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比较孤立的地位,缺少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缺乏企业的参与,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升必须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指导原则,必将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关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多种办学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德国与中国无论是在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还是政治制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把“双元制”全盘移植到中国,但是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及其教育理念却是可以借鉴的。

1、建立协同创新的配套政策

我国高职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校“热”企“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支持缺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 政府应在加强舆论宣传、健全组织协调机构、出台相关法规、搭建信息平台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企业(产业)、高职院校和科研单位, 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关系。1994年,由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及随后各地相继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但是上述“产学研”中的“学”的主体主要是本科院校,基本不包括高职院校,高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推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机制。要在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建立由教育、科技、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委联合组成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负责研究、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另外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贯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各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热情。

2、以协同融合为特征的整体性体系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除了在强化企业合作意识、激发企业参与热情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还特别要着力在涉及企业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具体项目方面,争取企业信任和赢得企业参与的主导权。专业教师必须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产学研开发工作职业教育课程特征决定了承担课程实施任务的专业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职业实践者,必须熟悉企业岗位专业应用情况,才能较好地履行其职责。对于专业技能教师,更要求深入到企业一线,“零距离”参与到产品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当中,对应职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梳理归纳,准确把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方向、重点以及应用深度、广度,这样才能在技能教学和优才培养中做到“有的放矢”。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显著特点在于,能够真正以企业现场具体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通过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符合企业一线岗位要求的“实战”型人才,我们要建立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贯通的渠道,为职业教育高端人才的深造提供便捷的通道。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3、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完善实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建设,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加强高职学校建设,重点建设好高水平示范(骨干)高职学校。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强化了产品质量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以 及团队合作意识,更主要的是逐步形成了技能优才必备的良好品质。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支持;面向科学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4、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高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共建平台,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三阶段衔接、三课堂协同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22-03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创新创业已然成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引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在创新创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的背景下,大学生无疑是创新创业主体中最为活跃和最蕴含着潜力的群体,因此,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的变革之举。如何运用实践型、创新型、多样型的方式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就业质量,将会是教育界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教育部门通过“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工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引导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的意识能力远不能在社会创业这个大舞台上立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创业教育得不到重视、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教学方式单一、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等。创业能力实质上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能力,创业意识需要通过后天渗透和培养才能转化为创业能力。为探索把创业能力的培养从以往的专业外教育转变为专业内教育,笔者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野下,提出“三阶段衔接,三课堂协同”教学训练模式的探究。

一、教育:“双螺旋结构”,创业与专业的融合

经济驱动方式的转型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行,但是传统的专业教育已在职业教育模式里根深蒂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要想培养集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于一身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贯彻落实创业教育的实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教育将代替专业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打造一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专业教育发展的同时,融入创业教育,两者呈现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相互补充而且相互作用。

但是这种“双螺旋结构”受力是不均匀也不稳定的,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专业教育在整个大学阶段占据的比例较大,创业教育推行的力度不大;专业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课程体系,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待健全;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仍需要改革;创业教育强调创业实践,而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教师擅长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范围不大等。因此,要维系“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就要关注这些维持两者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那么如何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保证“双螺旋结构”处于稳定的环境中?笔者从最主要的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1.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创业教育培养人才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要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科需求和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

从内部因素来分析,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要打通各学科领域的隔墙,创业教育可以作为专业性质相似学科的桥梁,搭建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因为创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广泛,只有集合多种专业才有资本支撑得起创业活动的进行。例如,如果一个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创办一家公司,除了要运用到本专业的营销策划知识,还会涉及到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心理专业的消费心理学等。所以对人才培养机制的管理不局限于单个专业,要对个专业进行融合转变。

从外部因素来分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实践,在专业教育的管理体系下,建立校企创业实践型学分奖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走出课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探究创业事宜,并尝试着进行创业,利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平台进行创业,从校园创业逐步拓宽到社会创业,拥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分奖励,利用学分管理机制,奖励并激励自主创业的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创业项目的优越性择优参加创业大赛,以赛代训,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视野下“三阶段衔接,三课堂协同”教学训练模式的探究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目前,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课程体系,而专业教育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在各大高校已实施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显得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而且得不到高度重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一个课程体系列入育人计划中,仅仅是被看作专业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将其划分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使得创业教育远离了第一课堂教学,自然学生也就不能全面接受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占据比例不一,可以利用这种比例差距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专业教育是针对特定学科领域的高度中心化教学,创业教育是强调覆盖多学科领域的综合辐射化教学,所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必须考虑创业教育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在这里我们提出创业教育的渗透融合模式,把专业教育作为育人计划的大本营,有了基地的稳定,就可以把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的每一个学科领域中去、扎根到每一个学科领域中,只有当学生在掌握自己的专业领域时接触到创业教育的内容,才能把专业知识和创业意识融合在一起,长期影响会碰撞出创业的火花。

我们以营销专业为例来说明这种创业教育的渗透融合模式。营销专业的课程一般有管理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企业营销策划等,可以把创业过程涉及到的市场调查、创业风险评估、企业运营模式、创业商业模式等课程一并融合到营销专业教育中,这样会呈现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情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群众的消费心理,对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在企业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对营销进行策划,从而达到市场营销和创业实践的效果。这种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管理水平,传播了创业教育。

3.教师创业教学能力建设

创业教育比较强调实践操作性,师资力量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关键,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状况不能支撑着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从数量上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从质量上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要求。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够深入,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创业教学能力建设。

作为教师,对学科的专业知识的熟悉已了然于胸,但是创业教育涵盖的内容丰富,属于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教育,所以要求教师具备综合性的创业知识结构和较强创业信息的捕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的信息和方向。

要加强教师创业教学能力建设,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SYB)师资班,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把创业的知识融入通识课程的改革,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开发,将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满足学生创业者的培训愿望和需求。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师资培训班,教师前往相关企业学习,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到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制度,通过自身整理总结,形成独特的经验,把这份经历融合到创业教育中,为学生带来更加立体的创业知识。

二、创业:“三阶段衔接”,意识到实战的延伸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作为一个创新时代的号召已经慢慢深入人心,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意识需要通过后天渗透和培养才能转化为创业能力,笔者提出的“三阶段衔接”是对学生创业意识到创业实战的延伸,这三阶段分别为创业意识渗透、创业效能提升、创业实战强化。

1.创业意识渗透

创业意识是一种创业的强大驱动力,是创业者素质系统中的驱动系统。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渗透一种创业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要求和愿望来作为创业实践活动的最初动力,并且逐步把这种动力上升为创业动机,根据对创业领域的兴趣度和职业理想的追求,大胆开展创业活动,把创业意识进一步升华。

我们还是以营销专业作为例子,专业教育的课程培养了学生市场营销的敏锐度和市场形势的洞察力,一位营销专业的学生如果怀有创业的愿望,受到创业教育的熏陶之后,就会在创业之前识别商机,利用商机意识发现市场的考验,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来支持创业计划的实施。把在学校学到的营销技巧转化为智力资本和营销资本,凭借此来制定整合市场、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业计划,到达战略的高度之后,就要考虑创业的风险,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创业提供了驱动力。

2.创业效能提升

创业效能是能够成功扮演着创业者的角色和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有了创业意识的启示后,要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创业效能,创业效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创业意向,能够作为创业偏好的测量指标,决定着对创业活动的坚持性。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过程可能会跌宕起伏,需要有较强的创业效能来保证创业活动的实施。

创业效能是“三阶段衔接”中的第二阶段,也是影响最重要的阶段,创业效能对创业意识和创业实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创业效能的提高会加深创业者对创业机会和商机的识别和捕捉的敏感度,对市场需求分析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新创企业的绩效,对创业者的自我效能和企业的绩效有正面促进的作用。那么创业效能对于创业实战来说,关键是影响创业的信念和积极性,导致创业行为的进行缺乏动力,所以提升创业效能有利于强化创业实战的阶段。

3.创业实战强化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酝酿之后,要进入创业实战的真实操作中,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分析,确定创业战略、掌握创业管理、运用创业模式等来实施创业实战。

举个例子,在校园内文印的市场需求较大,而且校园内提供文印的服务不多,这样可以开设一个文印工作室满足市场需求,有了创业意识和创业效能感之后,要进行真实的创业操作。首先要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好创业实施计划,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平台获取一定创业启动资金,得到资金和场地支持,购置配套的硬件设备,一个创业工作室的雏形基本形成。接着要制定运营模式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团队成员的工作,掌握创业管理。随着市场的变化,要对创业的战略做出调整,例如增加DIY马克杯印刷的业务,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转型升级,才能让创业项目持续发展。

要强化创业实战这一阶段,要有前面两个阶段的衔接,而且在创业实战阶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业的趋势,顺应创业的市场需求发展下去。

三、课程:“三课堂协同”,理论到实训的覆盖

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的形式进行传播,“三课堂协同”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全方位覆盖,从理论到实训的覆盖,分别是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实践训练。三课堂的相互协同,实现三阶段的衔接

1.第一课堂理论教学

第一课堂为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在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下,开展创业相关的课程,向各专业的学生渗透创业意识。

营销专业的课堂理论一般包括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营销策划实务、商务谈判、大学生创业基础、消费心理学等创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这些创业课程,让学生在课堂的氛围中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注重自身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的课堂上也实现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的转变。

2.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活动,在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在校内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建设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融创业意识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而且课外活动成为了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拓展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以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主渠道之外,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贴近生活的创业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效能感。

为提高学生创业管理能力,第二课堂主要开展ERP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一方面继续渗透创业意识,同时提升创业能力,通过模拟沙盘对抗,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概况,提升对产品定位、广告策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认知;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把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如预算管理、业务评估、岗位管理等知识灵活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实现创业能力的提升。

3.第三课堂实践训练

第三课堂创业实践训练,把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落到实处,强化创业实践,引导学生把第二课堂的创业思维运用到第三课堂的创业实践训练中,而且把在课外活动中启发到的创业灵感,在第三课堂中转化为真实的创业项目进行实践操作。

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国家政策提供了不少创业平台让大学生尽情展示发挥,大学生从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出发,挖掘身边的创业小商机,利用转换意识发展起来一个可操作的创业项目,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平台,以项目运作经营为内容,进行创业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另外,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创业计划大赛,以商业界评委的商业价值观来评定创业项目,甚至有机会获得天使资金等融资,更加壮大创业规模和提升水平,达到创业的最终目的。

四、总结

在创业教育的视野下,“三阶段衔接,三阶段协同”的教学训练模式实现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业实践与专业实习、创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创业嗅觉,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使学生毕业能自信走向社会,大胆自主创业、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 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4).

[3] 余瑞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4

1 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 2013年,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213.5万亿元, 同比增长9.5%。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 为了满足就业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强烈渴求, 各高校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 以培养物流方面的人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当前我国有378所大学、824所高职和2000多所中职开设了物流专业, 院校物流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人。

伴随着中国市场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国内物流企业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行业运行将日益成熟和规范, 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物流人才同物流行业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有关研究表明, 当前国内物流企业有将近2500万的从业人员, 这些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7.25%, 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3.6%, 远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人员结构已很难跟上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一般而言, 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两年周期。一方面是物流行业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求贤若渴, 高薪招聘仍无法找到合适的物流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异常艰难, 很难适应岗位需要, 这种供需矛盾的长期存在, 影响着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双方瞄准岗位、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模式成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

2 校企协同下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岗位人才需要高质量复合型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有效实施, 需要专门的开发和管理团队全身心参与, 需要有良好素质和兴趣的学员专注投入, 三者缺一不可。

2.1 双方组建开发和管理团队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 各高校开设的这类专业往往由原有的相关专业的教师负责授课, 任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其授课内容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 与实践相距甚远。高校要采用长期的校企协作方法, 邀请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及授课教师共同组成开发团队, 互派老师与专家作为外聘教师, 提供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 进行物流人才需求市场调研, 形成调研报告, 进行专业论证, 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老师来企业实习, 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等的深入了解, 再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专业方向, 与物流企业相应的专家共同开发适合学校教学, 符合企业用人的实用型教材。

2.2 开发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比较全面, 但实践教学比较匮乏, 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和必备的实践技能,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毕业后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高校与物流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全面整合物流企业与高校各自的优势, 弥补各自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而且深入的专业课程,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技能评测的国家标准。充分利用物流企业的物流资源、专家团队资源优势, 与学院联合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精品课程, 联合开发教材及其辅助教学资源。

2.3 重点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联手打造实训基地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水平, 需要学校的帮助。学生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 为此, 学校可以组织创业大赛, 对获奖的学生给予资金支持, 鼓励创业。该院校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设立实训基地, 包含生产物流、运输物流和港口集装箱物流三大实训项目, 同时配套了21款专业教学软件和各种专业教学实训设施设备, 可以根据实训对象结构和层次的不同, 设置不同功能的实训模式, 组建专业型、实战型、研究型等不同类型的师资库, 可以个性化定制不同形式的课程表, 学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每年选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物流企业优先满足学生实习需求, 实现学生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从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好、能力强的物流专业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物流管理服务。

3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成效

3.1 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缓解了就业压力

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将物流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与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物流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物流专业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定向培养人才, 使得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人才只需经过短期培训, 甚至不需要培训就可直接胜任岗位, 为企业节约了人才培训的费用;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去物流企业实地参观的机会, 使物流专业的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物流设备进行了对照,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物流行业的了解;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 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与未来的岗位实行零距离的接触, 使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要比课本中所讲授的知识复杂的多,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学生不得不独自进行思考或者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 这样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使学生明白自身的业务能力与实际的物流岗位需要之间的差距,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进行反思, 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产学研一体, 师资能力显著提高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翼, 二者缺一不可。校企协同模式的构建为物流专业的教师提供了去物流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 了解到物流企业要求物流人才掌握的职业技能, 使得教师能够对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以符合物流企业的需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师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 深入了解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 发现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这些问题就成为教师进行科研的素材, 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改进策略, 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推动了物流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革新。

4 结语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良好的校企育人协同模式的构建能够实现高校、学生及企业三者共赢的局面, 在这个模式当中, 企业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参与者, 更是受益者。要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同高校共同组建开发和管理团队, 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编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校本课程,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开展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的环节, 校企共同构建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链接, 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朱惠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 .

[2]马祥英.校企合作模式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商论, 2015 (31) .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5

关键词:项目驱动 协同创新 设计教育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4-02

一 国内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都对大力发展设计业的研发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表明了中国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决心。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产业转型政策,以求短期内用设计带动企业产业转型。但是,企业的转型需要创新人才支撑,因此综合型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关键。近年来,国内的高等设计教育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目前,开设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由世纪初的十几所激增到几百所,设计专业学生的数量由最初的几百人增加到几万人。教学规模的扩张导致了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与师资力量不足。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指出:与设计教育规模的“非良性过渡”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国内的设计教育规模与产业发展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造成了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现象,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

设计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而高校培养学生的模式是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来制订的。一方面,课程结构陈旧,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学科改革步伐缓慢,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很难成为既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整合运用各方面资源的设计师;另一方面,课程过于针对设计的专业性,而忽视了其普及教育的价值,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及学科背景单一,不能胜任设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不能将设计提升至企业决策层级,导致设计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致使大量高端设计服务被外资设计机构垄断。

二 以项目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教育模式

近年的实践表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尤其是参加过企业项目开发或参加设计竞赛获奖的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协同创新”的能力使他们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创新模式,更好地参与企业的转型。目前,国内设计教育界已开始关注设计教育中的实践问题,但探讨内容还处于教育理念的初级阶段,还没有涉及教学体系实质性的问题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资源的不足,实施过程复杂,效果难于保证是主要的原因。设计实践教育相比传统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更多的教师、更多的教学环境、更多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以及更复杂的教学管理,这无疑让本来资源短缺的设计教育望而生畏。经过多年教学探索,课题组认为,以项目研究为驱动,团队合作、各方交流、设计竞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是目前探索创新设计教育的有益途径。

以项目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教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项目和课题研究为背景,整合社会、企业、政府、学校的多方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管理手段,推进学生与学生、老师、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营造创新实践的环境和氛围。在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改变一个教师面向多个学生的困难局面,改用“教师指导组”面对“学生团队”的模式。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项目实践,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设置一名指导教师,分工协作,综合运用设计规划、设计调查、设计分析、设计管理、设计改良、产品利润、市场营销等知识,设计出完善的产品,然后由教师组成评审组进行设计评价。成果可以通过参加相关设计竞赛进行检验。

课题组成员为本项目的实施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已陆续将以项目为核心,协同创新实践的思想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入学起就接触到团队合作、设计实践的理念;二年级开始,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创新团体,每个团体5-8人,鼓励他们跨学科、跨专业吸收同学,组成设计开发研制团队。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联合指导小组,其中有工业设计、机械基础、汽车设计、经济管理等专业,课题来源于合作项目和高水平的赛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收到良好的效果。新的教育模式首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给学生提供大量创新实践的机会。

三 “协同创新”设计教育模式实践案例

基于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教育模式为例,笔者将实际项目和政府课题引入课堂教学。目前,除基础理论课外,如产品系统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产品改良、设计调查等课程已逐步运用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是重要的系统设计研究课程,课程要求学生从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系统考虑设计。根据设计教育模式,学生在课程开始时自由分组,成立“设计公司”并分配职务,设计公司的VI系统;项目推进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和造型,还需要考虑产品成本、市场、利润等问题,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能力。指导教师除了课内和课外的指导,每周组织各“公司”进行项目进度汇报并进行点评。项目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设计评价,项目成果推荐至相关企业或投递设计竞赛。

设计调查是设计调研规划课程,通过设计调查可以对目标群体、市场环境、竞争产品等进行定位并分析当前市场中同类型产品的功能和缺陷,对下一步的产品设计提供指导。根据设计教育模式,设计调查课程要求自由分组,选定设计项目,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调查方式,分别针对用户、产品市场等撰写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的调查结果可以确立设计目标和设计角度。学生可以将设计调查的分析结果用于其他课程的设计过程,成果投递至相关竞赛。

nlc202309010233

人机工程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从人机工程学相关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产品中存在的人机工程的问题,并将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到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符合人的使用舒适性。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作为统一的整体系统来研究,从而确保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根据“协同创新”设计教育实践模式,指导教师联系某婴儿童车制造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组织设计竞赛。根据课程要求,学生以设计小组形式参加竞赛,每组提交两件作品。前期学生结合调查课程学习的内容对此次比赛进行相关调查,详细调查分析了童车产品领域的发展状况、市场前景、目标用户以及竞争产品等,确定设计的定位。随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去该企业进行参观,了解婴儿童车的结构工艺、生产制造过程以及一些设计规范,同时邀请该企业设计主管对行业市场和品牌理念进行讲解,让同学对推车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后期同学们在整个课程时间内以婴儿童车设计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人机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鼓励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协作,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会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最后以教师和公司设计人员组成评选团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最终评价。经过一系列的遴选,多个方案都获得了老师和企业的一致认可。通过此次教学模式的实践,学校和企业达到了共赢,一方面学生获得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企业也通过此次合作对公司产品设计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有益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

近几年,为提升设计类学生实践能力,并检验协同创新设计教育实践模式的成果,合肥工业大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的竞赛活动,并多次组织多种多样的设计竞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百名学生获得历届中国工业设计毕业设计优胜奖,已有数百人次在国内外各个级别竞赛中获得各种奖励。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检验了教学成果,取长补短,促进设计专业良性发展。

四 总结

项目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教育模式使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面对多个学生,而是一个教师面对一个学生小组;不再是理论依靠考试,实践依靠作业,而是理论依靠实践巩固,实践依靠项目提高;不再以专业化为目标,而是把设计与管理、市场联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旧有的教育模式师资力量不足资源短缺、教学理论知识难以应用于实践以及设计教育单一化等问题。新的教育模式使设计学科的教学紧密地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丰富的项目资源和科研团队优势互补,凸显出设计作为当代知识与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社会主流文化的特性与风采。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6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2012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吹响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号角。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催生国家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又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智慧的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要求也更高了,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新的更加有效的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目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首次正式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经历了17年的实践和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总体上看就是创业教育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现象,也说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凸显的问题很多。

(一)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成效不明显

相较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成效甚微。无论是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大学生的受众数量和参与热情,还是高校的体系建设和教学效果,我国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整体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创业教育目前可以说还刚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高校之间创业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校际差异比较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 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创业教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仍然滞后。 部分高校领导忽视了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发展缓慢。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化倾向,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如一进行完创业教育就马上让学生开始创业,希望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高校创业文化不浓厚、热情未激发

富含创业元素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涵养、创业意识的觉醒、创业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校园依然未现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远远没有点燃,校园缺乏创业的活力。政府、 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对优良的机制和环境。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发展目标、激励导向及评价体系也未见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社会依然缺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创业教育精英化倾向使多数大学生只是沦为了各种创业竞赛的看客, 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创业文化的形成。

(三)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未整合、实践不充分

校内外资源是创业教育可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当前,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整合度不高,有的学校有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的师资力量却游离于创业教育之外;有的学校学生系统与团系统各行其事甚至重复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同时,也未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产学研机制未能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难以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外围环境。诚然,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就离不开校外优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不能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机会,高校创业教育就将要面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不利局面, 创业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较薄弱、课程建设较滞后

现实中,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多数由高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人员担任,他们承担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培训本身不是问题,但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在创业实践的指导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师资力量的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也普遍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有些高校甚至还根本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真正融入到常规教学体系,不能面向学校所有学生,创业教育严重脱节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内容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这就使创业课程没有发挥出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协同创新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2011计划”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2011计划”将会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高校办学理念的巨大改变,包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在内,都应该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1]。 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更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理应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的、根本的方向和目标。而具有深远意义、丰富内涵的协同创新思想必将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协同创新的机理具有普适性

协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但其具有普适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从协同创新的本质来看,协同创新应该要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高校的协同创新内涵十分丰富, 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既包括产学研大系统的协同创新,也包括高校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创业教育更需要主动融入协同创新框架体系,更早实现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目的是要产生“1+1>2”的效果。 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组织、人、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围绕目标协同运作,就能产生“1+1>2”的效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地方政府和高校制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环境、创业知识等各个子系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在于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促使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1+1>2” 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创业教育更加良性地发展。

(三)协同创新新理念、新要求为破解创业教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协同创新可以培育高校内部的创新土壤与氛围,形成以沟通、合作、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文化,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无疑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努力构建创新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共享、有效利用的发展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实行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联动, 形成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协调培养的大体系。长期以来,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校内外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协同创新理念将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协同创新要求高校要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学科交叉与融合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业教育是在学科专业教育基础上包含经济、管理、心理、法学等多学科的系统教育,协同创新理念为创业教育所依赖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好思路、好方法。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把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来, 将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发展,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转变高校发展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将是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为要素的系统创新,尤以体制机制创新最为重要。只有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创业教育才能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一)构建重视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机制

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创业理念、创业课程、创业导师、 创业平台、创业实践、创业政策等在内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级政府、各所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共识,着力构建政府各部门之间、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校与企业及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各专业之间的战略协同,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及创业实践等方面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在出台政策、举办培训、开展竞赛等方面加强战略协同;高校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学、科研、 就业中心、团委、孵化器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避免出现政府部门、高校对创业的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归口,导致责权不明、各自为政的现象。

(二)构建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协同机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可操作性和政府执行力等原因,导致相关政策根本无法落实。可是,促进大学生创业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需要各个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建立教育、科技、经济、 文化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为保障创业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在税收、租金、人才及创业培训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并强化不同政策间的协调衔接。相应的,高校也应出台与之对应的协同政策,如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先行先试; 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促进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为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持续推进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

(三)构建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资源协同机制

对政府、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协同作用,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主要的角色,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应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搭建、优化各类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融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完善服务。 政府还应该尽快建立各高校间创业教育交流平台, 建立创业教育网络,促进创业教育资源共享。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的协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共同成长,丰富教师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指导能力,增强创业教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内经济、 管理、法学、心理等专业学科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创业导师等形式,改变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单一现状,提高创业教育整体水平。要挖掘校友企业、大学科技园企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和场所,捐资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为创业教育开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扎实根基。

(四)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协同机制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高校要注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把创业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构建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形式,努力构建立足专业知识学习、传授创业知识、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协同。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并不能从单纯的课堂教育中获得。高校要积极构建包括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协同互动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机制,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扶持敢拼敢干的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机会,获取和消化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丰富和改善创业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储备他们成功创业的各种知识。

(五)构建大学生主动接受创业教育、自觉投身创业的环境协同机制

创业文化、创业环境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及家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要对创业教育的价值有高度的共识。一方面, 全社会要共同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大家进行创业,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发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帮助家长和大学生摈弃落伍的教育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植根在社会的大环境和高校的小环境中,不仅要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化,而且要将高校和地方对接起来,把校园和社会的鸿沟弥合起来,使校园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形成互动、共生、协同的机制[2]。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无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构建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服务协同机制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7

一、什么是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一)机制

“机制”一词是英语Mechanism的意译。在《牛津词典》中,“机制”的词义是指机械装置或机体的“结构”和“共同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机制”的解释为:机器或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关联系,也指一个机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过程和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用以研究各种社会事务和现象之间的结构、相互关系和内外影响。上述定义从不同侧面对“机制”的内涵做出了界定。本文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社会领域问题的复杂性、非线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将“机制”的内涵界定为:社会事物内在具有的原理、规律,并自发的对事物起作用的机理或制度等,具有系统性、自发性、非线性以及长效性等特点。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事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即结构;事物在规律性运动中的作用发挥,即功能;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原理。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一词在近几十年来被广泛使用,衍生出了诸如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等。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目前,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一些研究虽然名为机制研究,但实质内容也主要是探讨体系、模式或者路径问题。在体系、模式以及路径等概念中,有的和“机制”概念有重叠,有的则差别较大,但毫无疑问,“机制”这一概念和上述概念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要丰富得多。基于对“机制”概念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机制”这一概念更具系统性和实践性,它不光强调体系、模式与路径的要素完整性,而且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一概念更适用用于推进具体工作的科学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所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组成要素、功能及其作用机理,是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科学推进的有效模式及科学路径。

(三)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协同学理论,该理论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在《协同学》一书中通过对丰富奇特的自然界现象进行由宏观到微观的分析,在逐级深入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协同学”的概念。他认为,协同现象存在于任何一个系统内,通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作用及集体行为,使多种力量集聚,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

在哈肯研究的基础上,后来的研究者们分别提出了各自对协同创新的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最早将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定义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我国学者任泽中提出:“协同创新是指某功能集群与群外环境之间既互相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用,产生单个功能集群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过程。”[2]综合来看,“协同创新”的理论核心在“协同”,理论目标在“创新”,主要活动方式为合作与分享,主要特点为参与人员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以及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它力图突破学科间人为设置的壁垒,通过揭示事物的复杂本质和原始内涵,推进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共生互融,达到要素间协调发展“1+1>2”的目的。在当前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协同创新以其所具有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特点,在社会各个领域获得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以协同创新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导向,以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服务宗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方式和操作模式。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的协同、组织机构的协同、教育者的协同、教育内容的协同、教育方法的协同、教育评价的协同、保障协同以及校企协同等方面。这些内容虽有所交叉,但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类:管理协同、教育协同和支撑体系的协同。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意义

近代以来,“点体世界观”和“机械认识论”等认知理论和方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导致人们看待事物的“片段观”和“分裂观”,影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科学把握。“牛顿机械论深刻影响我们的是把社会当作一台庞大的机器,我们普遍地、习惯地像建楼房一样以外在的、人为的、强制的、单项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社会、建构社会组织、处理社会问题。”[3]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日益复杂化,新的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对人类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打独斗式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承担起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利益与风险分担已经成为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取得新进步的必然选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制度、机构、人员、资金等的复杂性社会活动,其在内涵上与协同创新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研究要深入借鉴协同创新的理论精髓,深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特点、功能与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要素之间的分工协作,以产生协同放大效应。

(一)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但目前,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看,都没有实现对自身多种资源的有力整合,没有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共同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对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规划,为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果的最直接体现。通过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模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以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式、跨越式新发展。

(二)是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

系统效益的最大化来源于系统所涉及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公认的科技创新范式,有利于推进校内外纵向、横向各级各类资源的协调和整合,有利于将高校创新创业思想和理念及时转化为社会商品和现实成果,以实现高校和社会的互利共赢。哈肯在《协同学》一书中以经济的平衡状态为例对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他说:“亚当.斯密是从这样一个假设出发的:在自由竞争过程中,总会建立一种一般被认为唯一的平衡状态。然而我们已经发现有两个可能的平衡状态的相反的例子,总的经济形势非常难以从一种平衡状态跃向另一种,因为这只有通过共同的行动才有可能。”[4]可见,“共同的行动”有利于实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状态”,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事、物等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三)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规定的显著特点体现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技术开拓、团队协作、管理运行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改革成效的具体表现,是对现有高等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实践中,由于观念、体制、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获得如专业教育一样的发展机会,比如,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涉及跨学院、跨领域以及跨专业的深入合作,涉及校内外资源的充分整合,需要所有各方人力、资本、资源要素的充分合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远比专业教育更为复杂和综合。尤其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科交叉、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协调机制,就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必将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

三、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提出由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共同构成的“三维联动”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其中,驱动机制是关键,运行机制是核心,保障机制是重点,三方面目标一致、联动配合,共同作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一)驱动机制:政府提倡、高校主导、企业参与

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理论认为,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起源于人的实际需求的满足。现实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行为,对高校自身和受教育需求的考察则相对匮乏,进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不足。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部门应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在着眼于满足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个人等各类群体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类因素的积极主动性,形成多主体合作共赢、共同努力的局面。其中,政府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宣传和提倡,在全社会营造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寻找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企业则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和发展契机。此外,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在提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吸引受教育者的参与,多从满足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角度制定政策、开展实践。

(二)运行机制:专业嵌入机制、跨学院联合机制、社会化合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创造性活动,其中,课程和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并着手为之配备专业师资。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应积极谋求与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通过专业嵌入、跨学院联合以及社会化合作等方式,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磁石模式、辐射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有益经验,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具体而言,在师资方面,应着眼于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充分挖掘自身优秀教师资源,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针对校内教师(尤其是商业、金融等领域的专业教师)的专业培养,培训中要重点提高教师们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二是积极聘请校外优秀企业家来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形成校外成功人士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机制。在课程方面,也应同时建设校内优质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从目前来看,除开设创新创业类全校性选修课,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推出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而在校外实践课程建设方面,则应着重与现有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项目实施等进行结合,发挥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培计划项目等的平台优势,填充创新创业类教育元素。

(三)保障机制:完善机构、政策配套、后勤服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校内外各部门、各要素之间有效配合的复杂工程,它要求相关主体间的默契配合、良性互动。作为一项具有探索性的高度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工作归属不清与职责不明等问题。据笔者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归属上分属于校内不同部门,有的学校隶属于教务处具体负责,有的则由学生处或校团委负责推进实施,还有的属于就业部门统筹负责,这种部门归属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身份感的缺失,各部门制定的不同政策也难以在目标、理念等方面达成一致。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需要宣传、人事、信息网络、后勤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基于此,各高校应尽快探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虚拟或实体的创新创业学院),以利于统筹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政令统一、责权明确的良好氛围。

摘要: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协同创新理论对于高校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借鉴意义。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想实现新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自我创新,协同创新思想已经成为自我创新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提出由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共同构成的“三维联动”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其中,驱动机制是关键,运行机制是核心,保障机制是重点,三方面目标一致、联动配合,共同作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4-47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8

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件精神,以“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协同、 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U- G- E”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一、“U-G-E”协同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U- G- E”(高校—政府—企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协同模式(以下简称“U- G- E”模式)是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在政府主导下,充分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行业资源优势,在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场地租借、就业实习岗位、就业创业培训及咨询指导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援助,协同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高校—政府—企业”协同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现行体制下,高校、政府和企业行业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资源,各有优势而少有协同交叉,整合三方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必将达到三方共赢的目的。高校具有充分的人才、理论及组织优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并且理论功底较强,但对就业创业前景和政策知之不多,用之较少,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而企业空间广阔,但存在着员工实践能力强,理论功底差等问题;政府作为组织者协调者,既掌握政策,又掌握资源。“U- G- E”(高校— 政府—企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协同模式,就是将三者的优势融合,克服各自自身的劣势,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其次,“高校—政府—企业”协同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胜任力的需要。当前,从毕业生出口来看,企事业单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扩大,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各地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又存“用人荒”“人才荒”,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如何有效解决这种供需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结合各行业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需要展开系统剖析,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有针对性的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胜任能力,从而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顺应市场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如果没有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践证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新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而承当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重使命的高校和高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事业单位成长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越强,其对所在城市区域发展的贡献度也就越大。 同时,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也必然衍生出大量的就业实习岗位及创业机会,从而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空间。

二、“U-G-E”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协同模式的构建

“U- G- E”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协同始终贯穿于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培养教育、实践锻炼到就业创业实施,高校、 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业三方,以市场需要为目标,整合各自资源, 密切协作,共同参与,从而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 (详见 “UGE”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协同模式图)。这种培养模式既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就业率,也“订单式”提供了企业需要的人才,缩短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适应期,实现了应聘人才和招聘单位的无缝对接。此外,政府的参与,有助于大学生全景式地了解当地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成果的及时落地孵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业成功率,最终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第一,政府部门统筹规划积极推动。实践证明,任何政策的有效落实,离不开政府的积极统筹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要想落地生根当然也离不开教育、财政、工商、人社、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支持配合。政府各部门既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财税、融资支持力度,实施对大学生创业补贴和奖励政策,包括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场租补贴、创业补贴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同时,也要继续发挥各级就业创业管理部门、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创业氛围,既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也要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政策解读、项目展示、经验介绍和创业典型宣传,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广泛的舆论支持。

第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要实现协同,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在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是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所有专业教育中,鼓励交叉专业。二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实施专业建设的企校共建,试点新兴产业、热点行业需要嵌入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三是高校各相关部门也要形成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合力。就业部门指派专人进行就业创业指导与咨询,组织就业创业课题研究,指导管理创业园区建设;教务处要按照教育部创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开设就业创业课程,进行学分认证。 财务处要做好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保障。共青团组织要依托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创业竞赛、创业实训、创业项目孵化等,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搭建平台。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着“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原则, “请进来”和“走出去”,推动实现就业创业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探索打造一支“三师型”就业创业教育队伍,打造“阶梯式”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要按照教育部门公布的创业教育要求,组建理论基础深厚、教育教育经验丰富、有企业经历的校内专业研究团队或教育团队;二是抽调一批富有创业指导与服务经验的学生政工干部组成校内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要聘请成功企业家、创业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等,通过聘任企业实践导师、举办就业创业大讲堂、就业创业经验分享会、参观体验、创业实训等多元化手段,现身说法,观摩体会,开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第三,就业创业人才实践协同,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孵化基地。一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优势,加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建设,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搭建实践平台。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试行学生校企交替培养,将学生培养、毕业实习、就业招聘三个环节融为一体,形成“学业— 就业—职业”层层结合环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这种机制下,行业企业可以全方位了解考察学生,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也能直观地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加深对相关行业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三是充分发挥创业园核心作用,提升创业成功率。政府创办的创业园,一般都会提供登记注册、税务办理、专利服务、专家咨询、场地租金减免、培训服务、融资贷款等扶持措施,能够更好地为入驻的创业团队服务,但往往缺乏高科技含量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高校由于自身优势,汇聚众多成规模的科技人才和发明专利,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企业行业拥有大量雄厚的风投基金,却难以找到理想的创业队伍和创业项目。如何将创业园区、 企业资金和创业项目进行有效对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更多的服务与帮助,将会大大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三、“U-G-E”大学生创业扶持协同模式的保障机制

“U- G- E”模式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高而创业比例低下,创业难问题凸显,创业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问题而设计构建的。该模式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成立专门的就业创业协同领导小组。该小组是集高校、 政府、企业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组织。该模式下,就业创业协同领导小组,要由三方一定级别的领导参与,明确各自的职责,既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又有细化具体的任务要求。既有独自的落实阶段和规划,也有统筹合作协同的机制。按照校地合作区域,尤其在课程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领域进行具体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二是校地企三方签订有约 束力的合 作协议 。 为了使“U- G- E”大学生创业扶持模式长远发展,就要建立相应的长效制度,确保就业创业相应工作能够有章可循。为此,政府、企业、 高校三方应就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工作机制、高层次人才培养长期合作机制等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内容包含校企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校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作机制、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资源共享、增强实践、创新体制等目的,为创业扶持协同模式的长效运营做出努力。

三是政府部门可考虑探索成立县(区)级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随着就业创业热度的不断加大,县(区)级必然成为就业创业的重点地域范围。因此,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纳入公共创业服务体系范围之内将是县(区)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县(区)级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可挂靠在县人社局,为承担行政职能的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要配备富有责任感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有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实践证明,“U- G- E”模式,是实施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政府的协调推动下,整合高校、企业优势资源,通过互联互通、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必将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摘要:开展高校—政府—企业(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协同合作(以下称U-G-E),可以密切校地(高校和地方政府)、校企(高校和企业组织)的联系,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地方社会发展和企业可持续成长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U-G-E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具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模式的研究极具意义。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9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的关系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管理部门, 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和助推器的作用。创业教育主要由高校来承担, 高校是主渠道、主阵地,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 在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高层次的创业能力, 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使大学生在条件成熟时能够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决定了它除了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外, 还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创业, 具体来看:

1.1 开展创业教育, 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通过创业教育, 大学生将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 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择业观念的更新, 进一步拓展就业思路。

1.2 开展创业教育, 使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基础。

通过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 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接受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为今后创业积累不同层次、类别的知识。

1.3 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它包括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其中, 有的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知识, 再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大部分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创业实践来提升创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将来创业做好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对未来创业环境的适应力。

2 理论基础

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协同学将研究对象看作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 这些子系统彼此间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等方式相互作用, 通过子系统的这种相互作用, 整个系统将形成一种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的结构。所谓协同, 指的是系统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 协同效应则指复杂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的整个系统的聚合作用。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不是独立于大学生就业这个系统之外的, 而是存在系统中, 并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 在其它要素的支持与配合下, 大学生创业教育才能更好的开展, 从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协同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下:

协同论的不稳定原理告诉我们, 一种新模式的形成意味着原来的模式不再能够维持而变为不稳定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由于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 就业岗位供需比例不协调等原因, 原有单一就业形式的局面被打破, 也就是说, 原有的单一就业形式出现了不稳定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就业系统在其内驱力的作用下,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形式的出现, 形成了新的稳定的结构, 实现自我发展。

从协同论的主要特点看:首先, 协作性。协同论认为, 千差万别的系统, 尽管其属性不同,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系统是共同存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大环境下, 两个系统是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例如,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积极开展能够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开展。其次, 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结构整体, 在功能上, 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整体原理要求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 要牢固树立全局、整体观念, 不仅要注意发挥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功能。例如, 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 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从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最终以创业带动就业, 开拓大学生就业新思路;通过总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际情况, 检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进一步改进, 做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两个系统相互促进。

3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互动协调机制

3.1 构建大学生创业驱动机制

将加强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结合起来, 并将创业教育具体落实到与大学生创业相关联的每一个环节, 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创业驱动力。

3.1.1 要更新教育观念, 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

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首要的问题便是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从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入手, 引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树立创业意识观念。

3.1.2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提倡和弘扬创业精神, 提高师生员工对创业者社会价值的认识, 在学校形成“尊敬创业者、支持创业者、佩服创业者”的浓厚氛围。高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自觉将创业教育融入于学校整个的育人机制之中, 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3.1.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具体运行方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新型的教育教学活动, 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运行规律, 又要遵循自身所特有的运行规律。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探索创业教育的具体运行方式时, 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生源质量、不同师资条件、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情况与特点,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采取相应的对策。在目前条件下, 结合专业教学进行创业教育,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与构建具体的运行方式。

(1) 渗透式。

就是将创业教育教学的运行纳入这个专业原有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框架内, 在完成该专业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时, 努力完成与此紧密相关的创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2) 结合式。

就是将创业教育教学的运行纳入该专业原有实践实训课的活动框架中, 根据各类不同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 将创业教育的任务、要求、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 在实现该专业原有实践活动课特定教学目标的同时, 相应地实现有关创业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3) 复合式。

这种方式要求将创业教育的宏观运行同某一专业的教育教学运行整体地结合起来, 设置必要的创业教育课程, 综合采用各类教育教学措施, 确保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4) 积极探索构建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确保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目前高校内部各部门创业教育往往自成体系, 资源利用率低, 投入成本高。应整合资源, 形成整体优势, 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规划, 把创业教育的实施导入良性运行轨道。

3.2 科学构建创业教育的评估机制, 形成大学生创业反馈机制

构建创业教育评估机制是推进创业教育与实践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创业教育的评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3.2.1 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评估机制

评估专家可以由知名企业家,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风险投资家,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者, 高校创业教师等人员组成。由他们根据高校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环节等) , 创业教师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学历、职称、类型、综合素质等) , 管理制度 (激励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 , 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创业教育定期进行评估, 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3.2.2 学校内部的创业教育评估机制

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 以进行整改, 今后更好地推进。评估专家可以由校内的教学督导、现职的教学院长、有经验的创业教师组成。

3.2.2.1对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实施效果的评估。要设置对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实现程度、水平、状况的评估办法。要观察与分析创业教育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规范、可行。要在认真研究社会对各类人才需要规格, 认真参考社会成功人士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将目标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分解, 形成可操作、可评估的指标体系。

其次, 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评估。在所设课程及所教课程内容必须明确地指向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使大学生在形成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创业教育课程具有突出的活动性特征, 要研究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第三, 对师资条件与水平的评估。不仅要从总体上分析评估教师队伍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参与状况, 还要从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上分析与评估教师运用渗透式、结合式或复合式的能力与水平。

第四, 对学校组织领导创业教育状况的评估。要从校院两级领导干部的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以利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落到实处。

各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范围与程度不同, 情况各异。因此, 开展创业教育评估也要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本着有利于推进创业教育的目的, 灵活多样地进行。这种评估可以是综合性的, 也可以是单项性的;可以定期地进行, 也可不定期地进行。开展创业教育评估后, 应当积极运用评估结果, 反馈评估意见, 将评估结果同评估对象的奖惩挂钩, 以通过评估达到推进创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2]郁义鸿.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毛克平.建立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自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8

[4]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

[5]肖毅、陈晓、钱建平.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J].云南教育, 2001.27

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篇10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父母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的全过程,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特长掌握要更加权威,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帮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之类的活动,以孩子的兴趣为指导,为孩子制定一些活动的项目和计划。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幼儿期是孩子启蒙期,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自己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教育过程中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品质,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需要进行反思。

2、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的教育也很重要。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之后的人一个社会场所。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会与别人交流和沟通,分享玩具,等一些全新的人生体验,和家庭教育完全不同。因此,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孩子的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因此,在制定一些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根据教育部的纲领,制定一些教育活动和计划,来提高孩子的品德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在一些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幼儿园等机构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来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由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不错,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同,因此,我们的老师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一些管理措施,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个人品质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良好的品质,用良好的言行来感染孩子。

3、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孩子日常的生活中,社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和一些活动的气氛,为孩子的童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二、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得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会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但是,在一些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可以发现还有一些问题:一,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缺乏一定的教育模式,同时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缺乏对教育理念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二,三者的沟通不足,在一些家庭中,可能一些父母的工作比较繁忙,缺乏与幼儿园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协同不足;三,三者教育的协调性不强,影响了幼儿教育水平。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三者相互补充和促进,能最大程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三、提高教育水平的有关措施

1、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教育要想获得比较高的效果,就应该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在一些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育需要家长的合作。因此,在一些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向家长普及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一些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举办一些家长会,亲子游戏等,引起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足够认识。

2、幼儿园和社区相互配合

幼儿园还可以和社区来相互配合,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园的老师可以进行社区,开展有些活动,笔者所在幼儿园经常进入社区,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艺表演等,丰富孩子的社区活动。

3、全力争取家长的配合

为了提高教育的水平,我们还可以在于大力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家庭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家长的职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同时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包括参加到一些课程中去,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陪孩子参加活动。

4、建立资料库

幼儿园应该建立关于幼儿的资料库,同时资料库还应该包括一些家长的信息,比如家长的联系方式,家长的职业等,全面孩子的成长环境。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环境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全面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而教育则是知识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开端,更是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关键时期,制定良好的教育方案有助于提高儿童各方面综合的能力,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减少贫困下一篇:投融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