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

2024-08-15

言语交际(精选十篇)

言语交际 篇1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交际,言语,非言语,差异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近邻, 在文化方面有好多共同点, 比如都属于汉字文化圈, 都遵从中国的儒教礼仪, 都信奉“神”等, 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交往史.但是, 在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中还是时时产生误会、碰撞, 原因自然是对对方的文化、缺乏了解。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试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日文化的差异。

一、言语层面上的文化差异

在言语交际方面, 笔者的教学对象多为来自大贸易公司或是政府的日本人, 因此在文化素质和个人素质上都水平较高, 这些教学对象经过一年的学习, 大多能够达到在中国国内进行日常人际交流的水平, 所以在语言上的基本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掌握了一种语言并不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很多学生曾说, 虽然汉语已经很流利了, 但是还是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他们普遍觉得中国服务员的态度不够热情、亲切, 即使是在王府井或者星光天地这样的高档购物中心也概莫能外。比如学生曾经抱怨:“如果我试穿了几件而不买, 服务员就会冷眼相待”。而在日本, 在和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 非常注重礼貌, 不会说出拒绝或者不满的话, 也不会流露出不满的表情, 如果一个人在店里挑了很多衣服试穿都不满意, 店员会礼貌地鞠躬, 愧疚地说:“对不起, 没有适合您的衣服, 浪费您好长时间, 希望您下次再来, 谢谢您”!不过这只是表面的意思, 其实店员真正的意思是:你这个人, 真没有教养, 也不先搞清自己需要什么再来买。通常日本人会立刻领悟到店员的真正心意, 显然日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不满, 但是并不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比较直接的表现出来。外国人即使懂日语, 若不跟日本人长期交往, 也不会领悟出对方的真正意义的。

再比如, 中国人如果应对他人的邀请, 大多会直接说“不”, 或者是“好的”可是日本人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就算是不行他们也不会直接说出来, 而是说“我有事”之类的让对方领悟他不能去了。还有就是吃饭时, 当人家再让他吃的时候他会说“けっこうです。”是好了的意思, 也就是不吃。可有的时候他吃也说这句代表好的再来点, 这就要根据说话人的表情及当时情景来判断了。

日本人用“显像”和“意象”同时表达。“显像”看得见听得见, 注重礼貌, 并非真正的心意。“意象”才是真正的心意, 需要对方去领悟和体会。

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 这种显像和意象的矛盾常常发生。比如曾经有位日语很好的老师第一次教一个日本学生, 上课时学生对老师非常礼貌, 也和老师积极配合, 老师说的笑话他使劲笑, 老师问的问题也都回答得丰富多彩。但是过了两天这个学生就私下和办公室说:“这个老师不适合我, 我要换老师”。办公室去找这个老师沟通, 去问为什么, 是否上课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位老师相当诧异, 觉得上课的过程很轻松愉快, 没有看出任何不满, 怎么就要换老师呢?显然这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已经感觉不满, 但是他不会直接表现出来, 还让这位老师有课程进行地非常顺利的错觉。这其中的内涵的深奥和深刻, 以及“度”的把握绝非只通日语, 而不了解日本文化、历史国情的人所能领悟的。

其次, 即使是流利使用汉语的日本人也会有很多词汇带有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日本人典型的开场白是:初次见面, 请多多关照, 还有挂在嘴边的:辛苦了。这样的词汇虽说是汉语, 但是我们没有使用的习惯。他们学习了汉语之后还是依照日语的思维去使用汉语。所以在言语层面的背后还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二、非言语层面的文化差异

这样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言语层面, 其实更多的文化差异体现在非言语层面上。例如空间观念、家庭观念、礼仪、习俗等等, 更能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

从生活中的点滴我们就可见一斑, 比如使用的筷子两国就有不同。首先不同的是, 在日本, 男用筷子比女用筷子粗, 可是在中国没有这种区别。另外, 日本有一种夫妻饭碗也是一样, 男子用的比女子用的大, 这样就显得女子吃的少, 显出了女子的文雅, 而在中国没有这种观念。所以无论男用的还是女用的都毫无分别, 更不像日本那样规定这双筷子谁用的, 这个饭碗是谁用的。…

还有筷子的长度, 中国的筷子和日本的比起来长得多。大概是因为吃中国菜的时候, 大家围着大桌子吃, 桌子上往往有很多菜。如果用长筷子的话, 远处的菜也可以轻松夹到, 而且还可以帮自己旁边的人夹菜, 表示礼貌和好客。日本菜就不同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菜, 夹菜毫无困难, 也用不着帮别人夹菜。所以中国的筷子长, 日本的筷子短。…

…另外, 日本筷子的头儿是尖的, 相对来说, 中国筷子头儿是粗的。这个区别很难解释, 我想, 这是因为日本四面都是海, 主要吃鱼, 而中国人大部分生活在内陆, 主要吃肉。日语中有一个词叫“酒肴”解释成“鱼”, 汉语中也有一个成语“酒池肉林”。从这两个词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和中国人主要吃什么了。那么, 吃鱼时就必须用尖尖的筷子剔出鱼骨头, 而吃肉就不需要这样了。从小小的筷子就能看出中国与日本的不同, 说明各个国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都渗透在每一个细小的地方。

在日本点菜, 那是很省事的, 菜单总是一成不变, 就那么几样, 配料都一样, 大众化的料理店的定食 (套餐) 有些变化, 但基本上也是星期一什么菜, 星期二什么菜, 这是固定下来的。日本的菜单具体而形象, 外国游客到日本, 看不懂文字也没关系, 菜单上多有食物照片, 按图点菜就行了。很多料理店门口还有惟妙惟肖的食物模型, 形象逼真,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人们的食欲。日本菜单上的名称比较写实, 而中国的菜单有时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不少中国菜名比较抽象、神秘、华丽, 难以与国际接轨, 据说中国菜名翻译成外文是个大难题, 老外曾想当然地把“童子鸡”译为“没有性生活的鸡”, …把“红烧狮子头”变成“烧红了的狮子。”

在中国点菜, 多是服务员手写, 而在日本, 服务员用一个像计算器大小的点菜器输入客人所要的菜, 一按就成了, 有的料理店把点菜器放在桌面, 让顾客自己操作, 这一方面显示日本科技进步, 点菜也实现高效、高科技;另一方面也说明, 日本菜单简单, 因此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 中国的菜单变幻莫测, 客人的要求很可能超出菜单范围之外, 所以还是人工操作比较好, 日本式的机械化的点菜方式不符合中国国情。

还有一些在贸易公司工作的学生曾经诉苦说在中国想要拜访政府人员真是摸不着头脑。日本人的一般习惯是, 计划拜访哪位大人物, 一定是越提前预约越好, 比如提前三个月, 甚至半年就要联系, 好把人家的日程占上。一旦定下来, 就会讲究信用, 不能随便更改, 他们是以联系的先后来论的。可中国不是, 越是大人物, 日程越是定不下来, 即使定下来, 也不能保证不变更, 有更重要的事情一定会调整的, 所以一般不会轻易过早地答应, 中国是以重要性来论的。如果是日本人要见中国的领导时, 问题就出来了, 日本那边很早就要安排日程, 所以从上到下天天催, 而中国这边又迟迟定不下来。天天跟人家秘书联系, 人家也很烦。所以作为中间人就很为难, 因为让两边的人理解, 就得从中来回解释。

还有一种现象很微妙, 中国这边的事情是, 秘书说见不了的, 未必真的见不了, 只要领导在北京, 又没有特别重要的安排, 那就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联系的火候一定要拿捏得准确, 什么时间联系, 什么方式联系, 尤其是找谁去疏通很重要, 这一点应该是中国特色吧。

由此可见, 文化的差异无处不在, 不但存在于言语层面上, 更存在于非言语层面上。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 中日跨文化交际从广度到深度都在加大加深。我们是互相理解也好, 互相讨厌也好, 总之中国和日本不能不接触, 我们应该本着开放的态度加深两国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2 (03)

[2]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言语交际 篇2

这样,言语交际问题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研究课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现代语言学发展到21世纪,出现了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继续对语言的本体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的同时,又特别关注对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重视对语言的使用规律的探讨。于是给语言科学的研究领域带来了一片新气象。

在此我对言语交际这门学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我认为言语交际活动的复杂现象可以归纳概括为由三大要素所构成,这三大要素即是:交际主体、语境和话语。我想,这些对于提高人们的言语修养或交际修养和文化素质是有所裨益的。

首先言语交际主体因素,交际主体是指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和团体。其中的团体指各种政府或民间组织,当然也包括媒介组织。就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来说,交际中表达者和接受者都是交际的参与者,而且双方表达和接受的地位随时变换。所以,严格地说,言语交际的双方都应当视为交际主体。如果是研究整个言语交际过程,可以将双方分别称作“交际主体1”和“交际主体2”。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话语的接受者又是话语的表达者,会说话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主体的性别差异也会对言语交际产生影响。实际上,性别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常常来自于不同性别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对言语诠释框架的差异。在有些场合,女性喜欢用间接的表达方式,而男性却期待她们更为直接地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在另一些场合,女性期待直接的表白,而男性却倾向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心声。问题不在于直接或间接,而在于当时的话语诠释框架是否一致。

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言语交际能力,需要懂得分清言语交际主体与言语交际的多重关系。

其次语境因素,语境,从字面上讲,就是言语交际的环境。不过言语交际的“环境”似乎不如环境保护里的“环境”界限那么清楚。从最具体的交际活动来说,说话要一句一句地说,但总不能说了下句忘了上句;也不能说了前面不顾后面。无论有意无意。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总要瞻前顾后,既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也要考虑形式上、语气上的和谐统一。即使内容上或者形式上有所转变,也要能够显示这种转变的原因,要前后照应;不能生硬突兀,显得前言不搭后语。说话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因此。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说或者写每一句话的时候,都不是孤立地只考虑这一句话,而是把它和上面的、下面的内容放在一块考虑。在使用一个词或说出一段话时也是如此。

交际对象作为语境,除了他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在影响着主体的交际行为外,他与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发挥着语境的作用。例如双方关系的亲疏与尊卑就会影响到彼此间的言语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多使用一些尊称和谦辞。如何才能全面地认识语境,以获足够的语境知识确保交际成功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包含全面认识语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在重要的言语交际活动之前,一定要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认识语境,还只是积极对待语境的第一步。交际主体掌握了有关的语境知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去运用这些知识,主动地适应语境,接受语境的制约。在有些言语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初次见面,彼此陌生,心情拘谨,导致交际进展困难。为了营造一个比较适宜的放松的语境,有利于交际活动的开展,交际主体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进人正题,而是先做很多铺垫,如自我介绍、寒暄,或者谈一些轻松的、双方均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攀老乡、拉关系以及寻找彼此的相似的话题,通过这些方法来融洽关系、打破僵局,然后再过渡到要谈论的话题上来。这样,更能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提到的那些方法,都是以言语交际来辅助言语交际,即用交谈来改善语境。除此之外,交际主体也可以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改善语境。语境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对言语交际制约是全面的,它使语境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言语交际的质量。所以,积极地认识、利用和改善语境是主体交际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

交际者在语境面前并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还在于人可以对语境进行创造性的利用。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一次成功的交际,在对待语境时都不仅仅是小心翼翼地谨守规范。交际者还会在对语境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语境中对交际有利的因素,使交际内容不仅适应语境的要求,而且充分显示内容与语境之间的恰切、和谐。语境成为辅助交际内容的一个因素,利用语境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的交际效果。

例如,美国有一位推销员帕特,一次为推销一套可供一座40层办公大楼用的空调设备,与某公司周旋了几个月。但购买与否的最后决定权还在买方的董事会。一天董事会通知帕特,要他再一次将空调系统的情况向董事们介绍,帕特强打精神,把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话又重述一遍。但董事们反应冷淡,只是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题,故意刁难。这时帕特心急如焚,眼看几个月的心血要付诸东流,他浑身发热。“热"使他突生一计,他不再正面回答董事们的提问,而是很自然地改变了话题。他说:“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去外衣,好吗?”说罢,还掏出手帕认真地擦着前额上渗出的汗珠。他的话、他的动作立刻引起了董事们的条件反射,他们似乎一下子也感到了闷热难熬,一个接着一个脱下外衣,又一个接着一个拿出手帕擦汗。有一个还抱怨说:“这房子没空调,闷死了。”至此,董事们无需帕特催促就自动地考虑空调问题,拖了几个月之久的买卖在短短20分钟时间里获得了突破性成功。推销员帕特并不是消极地、循规蹈矩地对待语境,而是十分敏感地抓住了语境所能提供的一点点有利条件,突出语境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化被动为主动,终于达到了预定的交际目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可以利用之处。

最后,话语也是构成复杂的言语交际活动的重要因素。言语交际学中的话题,指的是言语交际活动的出发点和谈论中心,是交际主体的话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话语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也就是所说的话或写出的字。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主体根据对自己角色和语境的认识,去选择和组织话语,以实现自己交际目的过程。

如何有效地使用话语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第一,可以恰到好处的使用方言交际。我们现在都提倡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但如果能适时使用方言的话,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人乡土观念很浓,在异地异国遇到同乡,如果能选择双方共知的家乡方言,很容易唤起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交谈变得更融洽。台湾有位交际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喜欢人家说他的方言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是对广州人说广州话,对厦门人说厦门话,对宁波人说宁波话,对上海人说上海话,如果你是他的同乡,就会产生同乡的好感。即使你不是同乡,能说他的家乡方言,他也一定会觉得你的别聪明,初次见面印象可能很好。对于你的请求本来是不允许的,或许可以彼此通融。需要提醒的是,方言不可乱用,尤其在公众场合下,不

顾及他人的感受,只顾两个人单独交谈,是违反礼貌原则的,令人反感。第二,有效地利用话语意义。语言意义也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是由语言中的词汇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合成的,因此语言意义不妨看作是组合话语词汇的意义按一定的方式叠加的结果。话语的语境意义是指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指意义,或者说是在一个特定场合,在此时此地是什么意思。往往比语言意义更为明确和具体。第三,语音适用于口语交际中,在语音中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快慢等手段。语调是指话语中单个句子读音的高低声降变化。语调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感情,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意义的效果。第四,话语的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口语表达中的节奏,是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富于变化的节奏,不仅可以避免口语表达的单调平板,而且能够吸引听者的注意力,激发听者的兴趣。优美的语言节奏,既可以使思想感情表达充分,又能给听者以美的享受。因此,语言节奏,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口语表达技巧。

总言之,言语交际中的主体,语境和话语的变化发展丰富了言语交际的内容。学会利用这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我们言语交际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懂得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内容。

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应该体现为他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与其他言语交际者的互动与磨合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人能够生成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动物是没有语言的。语言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表达能力是能够正确而灵活的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从而准确的表达某种特定思想的能力。我们认为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思想修养、表达修养。

1、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言语交际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文化素质取决于一个人文化知识储备量的大小。交际者的知识储备越多,他的文化素质就会越高,他的言语交际的话题、内容就会越广泛,对话题的理解、分析和阐述就会越全面、越深刻。

2、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基础,尤其在出现突发的言语交际事件时,交际主体要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冷静的应对,从而圆满地完成交际任务。

3、观察能力交际者的观察能力是指有心智的观察,交际主体在交际的过程中善于抓住事物现象的细节,看到事物的本质,并对症下药就能够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

4、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从表达的角度上看:形象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抽象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和条理性;灵感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从而给他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5、思想修养思想修养对一个言语交际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制约着说话者对话题的理解、分析、判断和处理。一个思想修养越深厚的人越是站得高看得远。所说的话也就越能透彻深刻、切中要害。

6、表达修养表达修养是指言语交际者运用语言来准确、全面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好的表达修养,不仅能准确、全面地传达自己的心声,灵活、艺术的展开互动,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还能让其他交际者感到愉快,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

倾听能力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于听是有要求的。同样是听有的人会听,有的人不会听。会听通常体现为耳到、眼到、脑到、心到。也就是说会听也要有选择的去听,而不单纯是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用脑子去分析,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互动能力强往往反映交际双方在互动中的磨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上。

小议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 篇3

语用学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准确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話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的学科。关于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经济原则”“关联原则”等。而国内学者提出了“得体原则”“审美原则”“码本通原则”“角色认同原则”“收效原则”等。本文认为得体原则最有可能涉及表达者与接受者的种种因素,所以得体原则应是贯穿语用全局的原则。

关于得体原则,众说纷纭。文章将列出关于得体原则的各种说法,指出各种理论的弊端,并对得体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进行简要说明。

一、“得体原则”的各种说法及不当之处

(一)何自然(1991)认为:“要说话合适,得体。说话时就应该注意分寸,该说的就说,不该说就不说。”[1]关于“得体”,其理论太宽泛,不利于对言语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郑颐寿(1986)说:“文章的写作要注意语体、文体的风格得当,这条规律就是‘得体律’。”[2]言语包括书面作品和会话作品,这个理论只适用于书面作品的分析,研究范围太窄。再者,人们进行交际,总是围绕一定的目的意图展开的,该理论也没有涉及到语用目的意图。

(三)钱冠连(1997)提到“言语得体是一个带全局性的语用策略”。在分析运用“权威策略”时认为:“礼貌是策略,不礼貌未尝不可以为策略……权威破坏了礼貌策略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用足了权威也可以使说话更有效果,达到说话目的。关于是否符合文明礼貌或道德规范,还可以和社会学家好好商量……只要运用得是时候,是地方,合身份,运用权威的说话过程也可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3]文中用“效果”来检验言语“得体”是可取的,但把“效果”等同于“得体”是不妥当的。根据语用学的含义,“得体原则”作为一种有解释力的语用原则,它必须成为一种合理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所以单纯地把“效果”等同于“得体”,将无法准确说明为达到表达者的预期目的而怎么表达的实质性问题。

(四)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那些不合作的言语交际行为,于是利奇提出“礼貌原则”,对合作原则进行了有效的补救。“得体”是“礼貌原则”下属最主要的准则。与之相反,以索振羽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把“得体原则”升格为原则,“礼貌”降格为其下的准则,“得体原则”与“合作原则”分工合作。我们认为两者都存在不到之处,本文将在第二部分中进行说明。

(五)有学者以道德规范的伦理性来阐释“得体”。学者李瑞华(1994)曾对“台上言欢,台下踢脚”的交际策略进行批判,认为那种用虚伪甚至欺骗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得体”不是真正的“得体”。[4]陈炯(2001)提出“修辞的得体性,首先在于它的伦理性,把言语交际和道德规范相结合”。[5]这种理论貌似用“礼貌”来阐释“得体”,一方面无法解释不合作的言语行为;另一方面遵守道德规范不至于取得预期的好的交际效果。

(六)笔者赞同《论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争议与意义》一文中作者的观点。作者从语境适应出发,认为得体是“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6]它将涵盖目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交际效果、语境等众多涉及表达者和接受者的因素。

二、得体与礼貌

关于得体原则与礼貌原则涵盖力、解释力的比较,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言语交际的目的来看,人们言语交际总是围绕一定目的,试图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在交际的实际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有时选择礼貌,有时并不选择礼貌。例如:在《红楼梦》抄检大观园一节中,探春斥责王善保家的搜她的身时说:“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上了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探春为维护自己作为大小姐的尊严,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 ,选择并不礼貌的言语对王善保家的进行斥责,她的话合时、合地、合身份,取得了很好的交际效果。从交际目的来看,言语交际并非为了选择礼貌,而是围绕目的,使言语得体,达到最好的言语交际效果。

(二)从言语交际的过程来看,言语交际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过程,即参与者轮流扮演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往往有不同的交际目的,他们既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同时又能够借助一些语言手段来“操纵”语境因素,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从言语交际的过程来看,话语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表达者所选的言语内容和形式尽量适切语境和言语交际的目的。从交际过程来看,“得体原则指的是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这个总结是非常符合言语交际过程的实际的。

(三)从言语行为来看,利奇提出“礼貌原则”,目的是补救“合作原则”,帮助格赖斯无法解释的不合作现象。利奇把言外行为分为竞争、和谐、合作、冲突四大类。礼貌原则对合作与和谐类言语行为能进行有效分析,但对于冲突和竞争类言语行为则无法进行解释,而且礼貌是一个连续系统,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中间地带”。然而在“中间地带”,并非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十年动乱期间,葛洲坝工程科学设计的二十九孔泄洪闸方案被无理否定,代之以缺乏科学根据的十九孔方案。通过多次调查了解,周总理以严厉的口吻对工程指挥负责人说:“长江出了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国家,整个党的事,是要载入党史的问题。”总理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事实以及葛洲坝的实际情况说话,是非常得体的。可以说,礼貌是相对的,不礼貌未必是不得体的。

(四)考察英语“Tact”(得体)释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Tact”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交际对象:别人;②交际方式:说或做;③交际情境;④交际的礼貌准则:避免冒犯;⑤交际效果:快悦和微妙的感觉。由此可见,“得体”比“礼貌”的涵盖力强,覆盖面也广得多。

至于索振羽先生提出“得体原则”应与“合作原则”分工合作的观点,我们认为“合作原则”要求的适量、质真、相关、清楚、明白、有话直说,都是为了在直截了当的言语交际中,使话语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从而取得最佳交际效果。而“得体原则”已涵括目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效果、语境等众多的因素,所以它比“合作原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涵盖力,理应是最高的交际原则,没必要把“合作原则”作为交际原则单独列出来。

三、总结

文章通过对各家“得体原则”的分析,认为“得体原则指的是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的涵盖力和解释力最强。文章的第二部分,从言语目的和交际的实际出发,认为礼貌解释不了许多不礼貌的现象;而且从“礼貌”本身这个连续统来看,“不礼貌”未必不能取得最好的交际效果,所以礼貌未必得体,得体未必礼貌。“得体”比“礼貌”更有解释力和涵盖力。文章最后简要说明了 “合作”不必是原则,最终得出“得体”理应是最高的交际原则。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郑颐寿.辞章学概论[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3]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李瑞华.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J].外国语,1994,(3).

[5]陈 炯.中国文化修辞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林大津 谢朝群.论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争议与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5,(6)

[7]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9]郑荣馨.语言得体艺术[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

从言语行为角度看成功言语交际 篇4

1 言语交际的含义

所谓的言语交际就是指人们运用言语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从而使对方能够感受到表达人所要表达的言语含义, 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是伴随着言语的产生而产生。言语交际行为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沟通社会信息, 它是人类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常常将言语和行为分开, 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使用过程中言和行往往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听其言观其行”、“言语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所以说行动与言语是分不开的, 在言语交际时就是将言语与行动充分的结合, 从而增加言语的魅力,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由于言语有所不同, 他除了言语上的表述还有行为与动作上的表达。比如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可以通过语气和眼神来进行交流, 从而让被听着能够了解对方索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准确掌握对方话语的意思。除此之外, 人类在进行交流时还需要根据说话者说话的环境来进行言语的判断。在英语言语交际上也是如此, 所以言语交际它具有一定的共性, 在进行言语交际时需要交际人员充分利用环境、文化以及自身的言语天赋来组织言语, 从而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2 言语的作用

语言和言语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从而能够保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字是言语表达的一种符号, 比如在英语的26个字母、48个音标中构成了英语言语的基本结构, 而汉语则是由39个韵母、21个声母组成。所以言语的结构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设计好的, 人类在进行言语表达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来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词语, 所以他们的词义也有所不同。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体系, 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是人们运用说话鞋子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而言语是一种个体行为, 它是一个人的言语结合。言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言语能力的好坏决定了社交能力的高低。大方得体的言语形式能够在社交上受到别人的欢迎与亲睐, 同时还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及尊敬。但是在进行与外国人的交际时不仅仅要重视言语的组织还应该重视言语文化的差异, 从而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增加个人的言语魅力, 达到自身的交流目的。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 掌握好言语交流行为, 需要了解国外的言语语法结构以及外国的文化, 从而找到合适的言语切入点, 找到共同的言语爱好提高自身的英语的水平, 增加个人的魅力。

3 言语交际的必要性

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 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需要准确的应用与斟酌, 因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除此之外, 言语交际还带有个人的特色, 每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言语行为的不同。当我们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会根据场合的不同以及自身的喜好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在英语中的”look out!”句话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进行言语意思的判断。如果是在一种危险的环境下, 这句话则是小心的意思, 而如果是在比较常规的情况下则是向外看的意思, 所以在英语言语的交际时也需要对言语环境进行判断。但是在进行英语言语的交流时有时他需要遵循语语法从而来保证言语表达的准确性。比如在使用英语来表达命令的口气时一般都会应用an act in saying something这一表达方式来进行。“许诺”、“命令”、“警告”等词语在英语言语的应用中都属于上一类的使用方法。比如在该句话中In saying“I will bring the book to you tonight”, I was making a promise.则说明了说话者会将这本书带来, 证明了这是一个承诺。

在长期的言语交际中, 由于人们对言语魅力的忽视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所以言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人们要想在交际中赢得更加主动的地位就要学会使用言语交际。尤其是在进行英语的交流时, 英语言语更加灵活, 要想增加自身言语的魅力就要掌握英语的言语技巧, 找到英语言语的关键所在。言语交际顾名思义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之一, 在进行言语的交际时人们可以抛开言语自身的限定, 可以动过更多的形似来表达出表达着的意思, 从而增加言语的魅力。但是在进行言语交际时交际人员还是需要一定的交际规则, 这样能够保证言语的可行性, 表达出言语说要表达出的内容。所以在日常的英语表达中, 应该尊重英语的言语习惯, 找到英语句子所要表达出的含义, 组织好英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让语句变得更加优美, 使人们听后感到舒服, 让人感到清新亲切。

人们在进行一般的言语交际时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离不开社会群体而存在。人类在言语的交际中能够逐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哲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尊重、自我实现、安全以及相属和爱五个层出的需要。所以人类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实现自我就需要通过言语的交际来进行, 在言语的交际中人们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现自己的魅力,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我, 从而更好的去实现自我。人类在进行言语交际中能满足自身利益, 保证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 同时人类通过言语交际行为来追去自身更大的利益, 从而达到交际的某一种行为。所以说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 人们通过言语交际来表达自身的各种情感例如失落、愤怒、高兴、伤心等。言语行的一致才能够更好的达到言语交际的效果, 从而保证言语交际的成功。

4 言语交际成功的方法

言语交际的方法需要遵循不同的方式, 同时还需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进行言语交际。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人要结合实际的交际目的来进行交际, 应用适当的交际方式从而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4.1 间接言语交流

要想增加言语表述的魅力, 还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进行, 其中间接言语交流就是方法之一。间接言语交流能够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在间接交流时它增加了言语的艺术性, 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在交流时感到舒心。在英语言语的表达中经常会应用间接回答来进行交流, 比如在回答“Can I help you?”问句时, 如果对方不愿去就可以说“Thank you, but I want to try again.”意思就是说“我不想用你帮忙。”在这样间接言语的交流中, 能够表达被帮助人的意愿, 让想帮助者感受到舒心和愉快, 及时被拒绝也感到快乐。间接言语交际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场合以及运用的形式, 提高自身交际言语的魅力, 最后达到自身交际的目的。

4.2 言语理解对方

在进行交际时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谓的理解就是要理解交际人的目的以及交际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话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能够增加双方的好感, 找到交流的共同言语, 从而提升交流的空间找到合适的交际方式。理解双方还需要了解听话人的爱好兴趣等, 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进行言语的交际时会出现意见的不同, 所以要想抓住被听话人的注意力就需要对方理解你的观点, 从而找到交际的话题。交际人可以通过言语动作眼神甚至是语气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对方能够准确的理解你所要表达语句的含义, 找到双方的交流点。所要说理解是交流的基础, 要想进行言语交际, 最主要的是要学会表达自身的观点, 理解别人的观点, 从而掌握言语的精髓, 找到双方交流的切入点。

4.3 找到共同言语话题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人类因为兴趣爱好的不同, 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也会有不同的取向, 所以交流者要想成功的进行交流, 就需要了解被交流人的爱好, 从而找到共同的言语话题。在这样的人群中, 大家的爱好相同, 交流时不会出现冷场现象, 同时在交流时还应该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如果在讨论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话题时, 说话人要及时改变话题方向, 避免引起大家的反感。尤其是在英语的交流中, 还需要根据文化的差异来进行, 英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大部分喜欢谈论天气, 所以在与英国人进行交流时应该找到融入他们集体的话题。同时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还需要保证言语的简练与精确性, 从而保证被听人对语句的理解。比如有人问你“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China”这样的回答无疑导致问话人的反感, 因为来自中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在进行言语的组织与回答时应该体会问话人的意思, 找到准确的回答方法。

5 总结

综上所述, 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行为, 它既是一门言语又是一门艺术。人类在进行言语的交流时需要了解国外的文化, 同时还要拥有较好的言语组织能力, 提高自身言语魅力。所以说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言语与见识的宽广性能够更好的为言语交际服务, 增强个人交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金林.由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谈言语交际的认知机制[J].文教资料, 2011, 19 (19) :77-78.

[2]丁厚琴.浅析“恰当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J].言语及应用言语, 2008, 5 (5) :37-38.

[3]刘志茹.言语交际中误解现象研究[J].英语言语文学, 2011, 9 (9) :61-62.

言语交际试卷B 篇5

考试课程:言语交际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第1—7小题为单选,每题1分;第8—10小题为多选,每题2分;总分13分)

1、口才交际过程中,首先要把握的是()

A交际话题B交际语境C交际对象D交际场合2、单向表述中,不属于诵读三种基本形式的是()

A念读B朗读C背诵D朗诵

3、单向表述类中的模糊语病是指()

A 语词含义模糊B语句歧义C语音不清晰D都不正确

4、口才交际根据有无底稿依托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A念读式口才表述和全脱稿式口才表述B全脱稿式口才表述和即兴口才表述

C无底稿的口才表述和般脱稿的口才表述D有底稿口才交际和无依托口才交际

5单音节词发声训练的最终目标是()

A纠正口腔共鸣位置B训练字正腔圆D声音洪亮D发音饱满

6下列言行不属于迎合的口才交际的是()

A老师:“小明的观点比较新颖。”

B上中学的王明说:“那几个几岁的孩子,一起上我都不怕。”同学小红说:“你真厉害!” C警察队小偷说:“我知道你饿了才去超市偷东西吃的。”

D职员::“今天公交车人太多了,没及时挤上,所以迟到了。”领导:“早上挤车不容易。”

7抒情类演讲稿的最大特点是()

A开头部分叙事的比重很大B全篇也常有议论C主体内容情感丰富D全篇内容只有抒情

8虹吸原理给口才与演讲的成功启示有()

A表述人必须具有听众方没有的信息差,并以此为谈话内容。

B谈话要选择对方没有的信息差,做到有的放矢。

C表述方要不断积累信息差。

D要重视口才交际的辅助条件,如表情动作等。

9即兴口才表述能力训练包括()的能力

A即兴编码B思维机制对思路开阔与汇总新突出的辩证统一的控制

C对意外情况的反应控制D能保湿表情态势轻松以强化内容感染力

10、辩论训练的几种主要方法有()

A分类扣题法B追加前提法C理论不可疲软法D情境话题交流法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口才与演讲系统化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类()

2、口才交际的语境就是指口才交际时的氛围()

3、复述只有三种基本形式:压缩、扩展、变体复述()

4、“我说的这句话是假话”是一个悖论()

5、假意倾听违反了“得体准则”()

6、口才与演讲系统化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类。()

7、才表述分为念读式、半脱稿式、全脱稿式、即兴口才表述四种形式。()

8、表情风度由面部和眼睛两部分合成,但是面部表情占主要地位。()

9、语言和思维表现为一种互相依赖且相辅相成的关系。()

10、综合思维是辩论、交谈、讨论、商榷、谈判过程中雄辩式理论的思维主体方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单向表述和双向交流之间的关系?

2、听话理解训练的高级要求有哪些?

3、口才训练与应用有哪些指导原则?

4、交谈根据其应用形式分为哪几类?

5、在口才交际中,学习和研究诡辩有什么含义?

四、辨析题(判断命题,并简要说明理由。共3小题,每小题4分,总分12分)

1、朗读其实就是朗诵。

2、听话训练要求学会“内外辨析”,“内”之话语表面意思,“外”指弦外之音。

3、完全脱稿式口才表述已经完全失去底稿的依托作用。

五、论述题(共1小题,总分20分)

1、不同职业角色对口才交际应用有不同要求,请简论治学者和从政者要求的差异。

六、实例分析(共1题,总分20分)

李益是一重点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还在多次征文比赛中获奖。毕业时,参加一报社编辑职位竞聘,该报社主编请他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并且让谈谈自己的缺点。

李益于是这样自我介绍:我叫李益,湖南人,是某某大学中文系应届毕业生,我大学学习认真,成绩好,是我们学校优秀毕业生之一。我这个人性格开朗,热于助人,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爱好唱歌,打篮球。我的缺点是个性比较强,上课迟到比较多。

该主编开始决定录用他,但是听他说完这番话,最后还是放弃了。

浅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篇6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言语进行交际,运用言语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这就是言语交际。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一、言语交际原则的内容

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7年首次提出“合作原则”及其制约“会话含义”所产生的过程。他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希望能互相理解而共同配合。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即“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如下内容: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与交际目的相适应,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

4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

1983年英国学者利奇(Leech)又提出了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用于解释为什么有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包括如下内容:

1策略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表扬、异议、批评都要讲求得体;

2宽宏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4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赞同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同情原则:减少自己和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国内学者夏中华在90年代把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总结为尊重原则、相容原则和理解原则。夏先生认为尊重原则是搞好语言交际的第一原则。他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只有尊重对方、满足对方的尊重要求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相容原则是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要相容谦让。又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理解是搞好言语交际的必要保证,是言语交际尊重原则、相容原则的前提条件。因此,也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之一。夏先生这种交际原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尊人贬己、相容谦让的美德。而言语交际实质上是信息、思想等的交流,交际双方应该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可能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一些不平等,但交际中的平等、互相尊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刘焕辉先生把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协调原则。合作原则基本上采用了格赖斯的说法。在礼貌原则中,除了利奇所提出的内容外,增加了“汉语会话的礼貌要求”,提出了五个准则,即平等准则、尊重准则、同情准则、谦虚准则和赞美准则。并且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对语言具体运用时,除了要懂得这种语言本身的知识外还要掌握与交际学有关的百科知识。在这里,我们认为尊重准则、平等准则应该是与礼貌原则并列的原则,而不应该是其下位准则。因为尊重、平等是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二者交际就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礼貌应该是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的准则。

刘艳春在《语言交际》一书中认为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她认为合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而且是接近于社会实践上的合作,表现的是交际者由内到外的尽力配合。得体原则是指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时机,对一定的对象,根据一定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言语交际原则的运用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言语交际原则。在我们的交际实践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很多。而这并没有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或几项会达到比遵循该项原则更好的效果。例如,当一个被医生检查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人问医生:“我得了什么病?”医生会回答:“你没什么事,回去休息几天就会好了。”显然,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但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使病人幸福的度过余生。相反,如果严格的遵循合作原则,告诉他:“你得了绝症,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样只会增加他的痛苦。如果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可能会当场晕倒,更别谈什么和你继续交际了。所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不能作为我们在交际实践中唯一去遵循的原则。

但是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合作原则一无是处。合作原则的提出,丰富了言语交际研究的内容,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起了一定的规范的作用。合作原则不仅是后来学者研究言语交际原则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推导会话含义,进而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进行合理的分析。例如:

①作者: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

编辑:我觉得字迹挺工整。

②妈妈:你今天的作业做好了吗?

儿子:明天是星期六。

很明显,这两个对话分别违反了合作原则的量的准则和相关准则。但是我们能推导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言外之义”。作者问“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回答者应该对小说的内容、主题、技巧等全方面做出回答。而只说字迹工整,故意缺少其它方面。这是为了表达“其实这部小说写得不怎么样”的意思。妈妈问儿子“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按照合作原则来讲,儿子应该回答做完或者没做完。他却说“明天星期六”。故意说与话题不相关的话,想表达“今天该休息,明天再做作业”的意思。

人们为什么有意的违反合作原则通过会话含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合作原则本身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礼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问题。例①编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这篇小说不怎么样”,但他没有直接说。虽然违反了量的准则,但是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可是我们不能认为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一个下位准则。它们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作原则侧重理智,礼貌原则侧重情感。二者互相补益。

三、言语交际原则的层次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言语交际的原则是分层次的。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从理想化的角度讲,应该遵循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还可以帮助我们推导会话含义。从保持交际双方友好、和谐的关系的角度讲,应该遵循礼貌原则。从交际实践的角度讲,我们进行言语交际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礼貌,不是为了合作,而是为了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礼貌和合作只是我们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的是得体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得体原则,是同意刘艳春老师的观点,即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时机,对一定的对象,根据一定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可能违反礼貌原则、可能违反合作原则。但它却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我们说可能违反礼貌原则、违反合作原则,并不是说礼貌、合作不重要。而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可能去追求礼貌、合作。例如: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总理的这种做法可能是不符合礼貌原则的,但却是得体的,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取得了交际的成功。

言语交际 篇7

关键词:口译,交际主体,言语交际学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 而言语交际学是研究言语交际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语言分支学科, 是应用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言语交际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我们把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称为言语交际。其中言语交际学的基本范畴有:交际主体, 语境以及话语。本文注重就言语交际主体来分析口译。根据塞莱斯科维奇对口译的定义:口译就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 准备、流利地为听众揭示和说明讲话人的意思。其中口译的过程中, 为听众说明讲话人的意思, 不可或缺的需要口译人员即译员。根据言语交际学可以发现, 口译过程中讲话人, 听话人以及译员都属于交际主体, 其中译员在传递意义的过程中, 即是听话人, 又是发话人, 译员在这两个角色中不停地转换, 这样特殊的交际主体, 不仅需要具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规范进行交际, 这样才有利于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口译的交际主体有发话人, 通话人以及译员, 文章就分析译员对口译的影响。译员作为社会大集体中的一员,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于角色的定义, 认为角色概念显示了社会与人体之间的联结点, 这种联结包括那些占据不同地位、承担相应义务并运用角色扮演能力去使用不同类型期望的个体。作为交际主体的译员, 其中角色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将口译人员称为“舌人”或是学舌的“鹦鹉”。在西方, 译员则像“管道、回音器、传声筒、话音箱”, 相当于“语言调制解调器”、“语言转换器”, 好似他人的“喉舌”最好是看不见的“双语幽灵”等等。因此, 口译人员最好是透明的、可以“视而不见”的幽灵, 是“无足轻重”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是一种“不协调的角色”, 这是译员的隐身性。随着翻译人员地位的提高, 肯定他们在翻译过程的作用, 口译人员的角色也从隐身性转向显身性。口译人员的显身性表现在:译员是信息的把关人, 对信息内容的把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信息内容的把关, 一个是对信息内容的语言表现形式的把关。译员是共同的谈话者, 一场由当事人和译员三方的共同参与的场旨为实现某一交际目的而进行的对话, 译员与发话人产生对话关系, 又与听话人产生对话关系, 发话人与听话人通过译员产生对话关系。译员是交际过程的协调者, 由于译员作为能够在双方之间进行意义的诠释和再表达的人, 无疑获得了对谈话过程进行协调的功能, 成为跨语交流活动的“协调者”。译员的角色从无足轻重的人变成了信息的把关人, 共同的谈话者, 交际过程的协调者。

译员的地位得到提高, 进而拥有了一些权力。根据福柯的权力观, 对权力的定义为:在特定社会中于复杂情势下所采用的一种策略, 一种调度、计谋、控制、技术和操作, 形成的一种的控制关系和行为。同时, 福柯的权力思想和他的话语理解论是密不可分, 他的话语概念不是那种狭义的语言实践, 而是指广义上的人类的主要活动, 一种具有支配力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权力通过话语得以实现, 哪里有话语, 哪里就有权力的运作。换言之, 话语就是权力。作为权力人员的译员, 在口译过程中可以赋予当事人决定是否行使“权力”的权力, 例如在医疗口译过程中, 对于一些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的地方, 赋予他们话语权和知情权, 这样有利于谢步和维护谈话双方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还可以鼓励当事人行使权力。有时候在交际过程中, 当事一方或与是因为对交际环境不熟悉, 对交际形势缺乏把握, 或许是因为另一方强势地主宰了谈话过程, 因而没有得到足够的表达机会, 这是译员往往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向当事人赋权, 鼓励当事人果断行使自己应有的话语权或知情权。译员还可以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力, 在法庭口译中, 译员可以向当事人赋予知情权和表达权, 并对这些权力的实施方式提出指导或建议。译员还能直接赋予当事人权力。有时候, 或许是由于当事一方的一时疏忽, 没有就相关事宜向另一方作出说明解释, 而译员对该交际环境的程序和其他影响性因素很熟悉, 可能会直接自行生成话语, 向不知情一方提供必要信息, 即直接赋予当事人以知情权和表达权。译员的权力只要表现在以上四个方面。

拥有了权力, 要赋予当事人权力, 其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言语。译员必须具备语言能力。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 指的是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言语交际学下的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语义以及语法方面, 这些知识都是属于语言知识层面的, 是言语活动的基本保证。口译是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 为消除语言障碍, 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 采取口语表达形式, 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所以译员具备的还是双语能力, 其中还涉及熟悉度和熟练度。光具备语言能力是不够的, 同时还得具备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三个发面:语体的选择, 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语言不同, 就如出席不同的场合, 穿不同的衣服。语境的适宜, 针对不同的语境, 是否联系上下文, 是否考虑文化因素, 是否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对于口译的过程都是有影响的, 话语、情境和文化语境在口译过程中具有制约作用。客体的把握, 交流过程中除去唯一具有主动性的人之外的都是客体, 译员对交流过程的话题、方式、社会规范、语言、交际题材、对象以及环境的把握, 对于交际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对客体的合理把握, 才能促使口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译员具备了以上的一些能力的同时, 还必须遵循角色原则、忠诚原则、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角色原则指的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使用的语言风格必须是与角色本身相符的。忠诚原则指的是在对于原语忠诚的同时, 对目标语也要忠诚, 忠诚是一种人际和伦理的关系。Grice的合作原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 这个原则在交际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合作原则存在的不足, 所以礼貌原则进行补充。口译的过程中需要这些交际原则规范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

译员地位的提高得以使得其拥有了权力, 权力的行使中需要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为了口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一些原则规范交际主体的话语行为, 进而有了角色、忠诚、合作以及礼貌原则, 在一些规范下正确地使用权力, 不仅使得口译顺利进行, 并且也使得译员的作用或是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充分肯定译员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毅、钱为刚.言语交际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8

[2]刘焕辉.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5

[4]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3

[5]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口笔译概论[M].孙慧双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非言语交际与英语教学 篇8

非言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日常教学中, 多数情况是在强调言语交际的准确与可接受性, 往往忽视了非言语交际的作用。一些专家认为, 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差异比言语行为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严重。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外语教师应加强对跨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知识的输入, 将具有交际作用的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按照功能进行系统分类, 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有意识地将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这样才能和谐有效地完成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交际的内容。非言语交际一般包括:体姿语、脸部神情和体距处理等。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在中英文化背景下, 比较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内涵与传递信息的情感色彩。

1.体姿语。“体姿语” (Kinesics) 指人们在实际交流中有意或无意的姿势和动作。体姿语大体包括手势语 (gesture) 、姿势 (posture) 、触摸 (touch and feeling) 、服饰 (artifacts) 和体嗅 (olfaction) 等。本文着重从手势语和姿势方面比较和总结相关非言语交际的知识和行为。

手势语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肢体语言 (bodylanguage) , 它丰富多样、直观、收效好。然而由于各民族间的文化背景差异, 不同民族使用的手势语在形式和意义上存在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时, 手势在交际过程中是一个容易造成歧义的方面, 若理解错误, 就会引起交际误解。如: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将一只手或两只手轻拍自己的肚子;美国人则是用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 手指伸开, 掌心向下, 通常是指“到这了” (I’m full.) 。与英美人交际时, 常看到他们耸肩 (shrug one’s shoulders) , 摊开双手 (shrug off) 的姿势, 这些肢体语言表示“莫名其妙、无可奈何或没问题”。

每种姿势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中都传递着一定信息, 反映出交谈双方的地位、等级及关系亲密程度。在西方, 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长于坐者, 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在中国, 晚辈或地位较低者以站为礼;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常坐着, 处于支配地位。

2.脸部表情。脸部表情 (Facial Expression) 是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们通常认为西方人脸部表情丰富, 而西方人认为东方人喜怒不显于色, 难琢磨。不同民族脸部表情所传达感情的方式与程度也存在差异。

笑和哭是脸部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一场合,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如, 一位美国人在用餐时, 不小心碰倒了一个餐具, 他本来就感到窘迫。此时, 一位中国人看到了就朝她示意地笑了笑, 意在表示“没关系”, “别放在心上”。可是这位美国人却以为自己被取笑。在大多数国家, 人们常以哭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伤感、痛苦;而在英国西海岸岛屿上居住的祖芬格族则用哭来抒发他们的“愉悦”心情。于是, 每逢喜庆佳节, 他们便聚集一起痛哭。

另外, 在传递细微情感方面, 目视能起到其他非言语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 且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约定与含义。在中国, 人们认为讲话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 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 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以示尊敬。而与英美人交流时, 回避对方视线或目光飘忽不定, 都被认为是不诚恳、不礼貌的表现。所以, 在英美流传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

3.体距处理。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对空间的要求和与空间相关的交际规则是因文化而异的。在西方国家, 人际交往的距离一般可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指从直接的身体接触到45cm之间的交往, 是最私人化的交往距离, 通常发生在夫妻、家庭成员和亲密的朋友之间;个人距离为45~80cm, 常见于朋友或亲戚之间;社会距离大约为1.3~3m, 如一般的社交活动;公共距离大约为1.3~2m, 如大型的社交聚会会

除上述列举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差异外, 在中国, 人们往往坚持劝酒、敬烟或帮他人点烟, 认为这是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是建立和谐友好气氛的一种途径。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样有强人之嫌。等等诸如此类的非言语交际文化内容, 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总结。

综上所述, 非言语交际行为繁多, 不同文化背景所传递的非言语交际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存在差异。跨文化交际中, 非言语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 它贯穿于整个交际的始终。因此, 外语教师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为学生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知识与行为,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有意识地将非言语交际贯穿于教学实践中, 把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信息的理解, 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胡文仲 (主编) .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论非言语交际与跨国营销 篇9

Ray Birdwhistell (1970) 认为, 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 信息的传递不到30%是语言行为, 剩余多达70%是非言语行为。Mehrabian (1981) 通过研究提出, 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 93%的信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 其中38%通过声音传递, 55%通过面部表情传递。非言语信号更多与我们的内在情绪、内在感受、潜意识相联系, 反映人的真实情感或情绪状态。当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矛盾时, 人们更倾向于相信非言语渠道所传递的信息。文化不同, 各国非言语交际习惯也不同。

1 非言语交际概述

非言语交际是指交际中除了语言以外的其它所有线索, 如肢体动作、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时间知觉、空间位置、沉默等七个方面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有效的非言语信息可以用于肯定、加强、重复、反驳或者代替语言信息。然而, 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对非言语交际符号所传递信息含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甚至南辕北辙。一种文化中被认为友好、友善、礼貌的行为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为侮辱性的符号。

1.1 肢体动作

就肢体动作而言, 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的人们讲话的时候动作较多, 动作幅度也较大, 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少, 幅度也较小 (其中, 中国、日本、朝鲜属于动作较少、幅度较小的文化) 。有人曾经开玩笑的说, 意大利人若是上肢做了截除手术, 就会将不出话来, 可见臂膀动作对他们有多重要。

1.2 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能传递大量的信息。眼珠的转动与人的内心思想境界紧密联系。训练有素的商务人员会特别注意通过对方眼神的变化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尽管眼睛在非语言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对于怎样运用眼神和目光, 文化之间的差异较大。在美国文化中, “看着我的眼睛!” (look into my eyes) 是人们所崇尚的, 跟对方说话时不看对方的眼睛, 会被理解为躲避、试图隐瞒、不诚实、不敢面对、不感兴趣等负面含义;而在阿拉伯国家, 直视对方往往会被理解为挑衅、不尊重、不顺从, 目光低垂则表示恭敬、顺从或诚意。

1.3 面部表情

不同文化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方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讲, 同东方人相比, 西方人的面部表情较多。但同是东方人的日本人和中国人在面部表情上也有很大区别。在日本人看来, 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这从人类学家祖父江孝南的记述中可以得到证明:“我做大学生的时候,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 他在日本数年, 日语熟练的近于完美。和我们用口语谈笑的时候, 我们完全只能看见日本人的样子。可是, 有一次, 他家乡的朋友偶然到哪里来探望他, 一开始用汉语讲话, 他的神态突然的全部变了:表情夸张, 神情兴奋, 姿势夸张, 眉毛一起一落在那时显露出来的已经是完全是地道的中国人的样子。‘哦, 他仍然是中国人的样子呀!’我们从一旁看着他, 心中暗自感叹”。

1.4 时间知觉

时间在社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同文化单元的人对时间知觉的理解不同。开会时, 阿拉伯人会接手机、上网收邮件等, 他们认为这是善于利用时间的表现, 而德国人认为这是不专注、不讲效率、不尊重其他人、不善于利用时间的行为。在安排生产计划时, 美国人会坚持完成一个阶段后再开始实施下一阶段的任务, 中国人则可能提出看看往年的纪录再制订新计划。

1.5 空间位置

空间语是人们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信息的无声“语言”。个人空间指一个人与他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或距离。人们对空间位置的理解也是后天形成的, 因此,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面对面沟通中人们相互间的体距的大小有不同的偏好。“空间”就像围绕在人体周围的气泡,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而放大、缩小、随人们而移动, 当其被打破或受到侵犯时, 人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通常, 阿拉伯人没有个人空间被侵犯的概念, 因为他们喜欢聚在一起, 碰对方, 感觉对方, 具体表现为见面时常常互相拥抱, 触碰彼此鼻子, 抚摸并闻对方的气味。而与之相对的是德国人, 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 对侵犯距离的理解是以视觉为区分界限的。在他们看来, 只要你被对方看见, 就算对方打扰了你。所以, 德国人尤其注意间隔, 以此来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领域。

1.6 沉默

不同文化对沉默持不同的态度。土耳其语中有俗语说, 沉默是金, 开口是银。老子言, 惜言自然。在此类文化中, 沉默可以接受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谈话策略。有时候沉默是故意制造出来的, 不需要打破, 沉默可以表达尊敬或尊重, 因为沉默不是空白。但在另一些文化中, 沉默被视为无话可说, 沉默表示不愉快, 应该打破。此时, 人们对沉默的理解往往携带负面含义。Katayama (1982) 分析了504条日语中和“语言价值”有关的谚语, 他发现, 其中63%对语言持否定态度, 认为沉默或不开口更好, 25%持肯定态度, 12%持中立态度。Inagaki (1985) 对3600名日本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82%的人同意“祸从口出”。

2 非言语符号与跨国营销

一个人所发出的非言语符号或是先天就有的, 或是后天习得的, 其中后天形成的非言语交际习惯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后天习得的非言语交际习惯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即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他的非言语交际习惯。跨文化语境中, 我们会更多的观察到语言和非言语信号的失调:如一个中国人收到一美国人的礼物, 除了礼貌的致谢“太感谢你了!我非常高兴!”同时面带微笑外, 在美国人期待的眼神中中国人再无任何进一步的举动。美国人对此可能判断:“通常人们收到礼物后会感到惊喜, 会马上拆开包装, 看到礼物后还可能欣喜若狂。对方表现出的却是淡漠, 虽然口头上说自己很高兴, 但表情却非常平静、语调平缓, 是不是对方不喜欢我的礼物呢?还是我不该送这份礼物?”通常, 我们在解读非言语信号时, 通常带着自己文化的有色眼镜。由于非言语信号不像语言信号那样外显, 人们往往不会特意去求证对这些信号的理解是否正确, 从而可能导致跨文化冲突的产生。

跨国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针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文化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所在国子公司的营销活动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进而形成卓有成效的营销管理过程。跨国营销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规避面对的文化风险, 减少文化冲突, 促进文化融合, 以期待营销方案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但实际操作中非言语层面的文化差异却容易被人忽视, 形成一种无形的壁垒, 影响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1) 案例一:成龙脚底向人犯禁忌《燕尾服》海报泰国遭禁。

2002年成龙新片《燕尾服》在泰国遇到了麻烦, 原因是成龙这次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中摆出的踢脚姿势, 这一姿势导致电影海报在泰国被禁止悬挂。泰国是佛国家, 他们认为用鞋底指向人非常不礼貌, 因此他们要求更换海报。成龙的威禾公司亦决定“入乡随俗”, 更改海报设计。

(2) 案例二:立邦漆“龙篇”广告。

2004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 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 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 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 左立柱色彩黯淡, 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 龙却跌落到地上 (如图2)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 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并结合周围环境进行了贴切的广告创意, 这个例子非常完美。”这则广告的刊登同样掀起了轩然大波。广告专家认为, 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 这个创意没有问题。但是, 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 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 在我国的文化中, 龙的内涵非常丰富。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 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发了关于此事的声明, 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声明说, 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这种油漆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木器表面光滑, 防止产生小刺。广告希望借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产品功能。“在创作过程中, 我们曾经征询过公司以外人士的意见, 均认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因而忽略了在部分人心中衍生的其他意义和联想。”

(3) 案例三:耐克“恐惧斗室”的篮球鞋广告片。

2004年耐克推出了一则名为“恐惧斗室”的篮球鞋广告片, 该广告片的播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如图3) 。该广告共长90秒, 主角是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 内容主要描述詹姆斯在“恐惧斗室”里面临的五道闯关考验, 分别是“夸张失实”、“诱惑”、“嫉妒”、“狂妄心魔”以及“自我怀疑”, 片中詹姆斯一路过关斩将, 最终战胜最大的敌人———自己。国内甚至海外华人观众认为, 广告含有“侮辱”中国人之意, 其原因是被詹姆斯打败的五个对手中, 有三个“影射”到中国人:一位身穿长袍、须发花白、形似中国老人的武林高手 (如图4) 、酷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的中国妇女 (如图5) 以及两条在篮板旁吞云吐雾的两条中国龙 (如图6) 。在很多中国观众眼中, 广告片中的“中国老者”、“飞天”、“龙”都应被视为“中国元素”, 这三者是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或符号, 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而广告片中的男主角却将他们一一打败, 这样的情节很容易使华人认为“中国元素”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庄严性, 并且被歧视甚至是亵渎。

耐克公司认为“恐惧斗室”广告创意是借助包括中国香港上世纪70年代功夫片等不同电影风格并融合了武术、漫画、嘻哈音乐和篮球等多种当今青少年文化的时尚元素。“恐惧斗室”广告宣扬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虽以詹姆斯为主角, 但耐克希望籍此鼓励亚洲青少年直面恐惧, 勇往直前, 表现个人篮球风格。耐克公司表示“广告的初衷在于鼓励青少年勇敢的突破障碍, 并无意损害中国文化之意, 也并非有意伤害中国人的感情”。

3 结论

非言语符号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 既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非言语棱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非言语信息负有“文化使命”, 粘连着一层文化色彩。从事跨国营销及其他商务活动的商务人士尤其应该注意文化环境在整个商务活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销售到日本的产品最好避免四个一组, 因为日语中“四”与“死”谐音, 日本文化认为“4”字不祥;送予中国商人帽子禁送绿色的, “绿帽子”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 等等。语言信息是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的, 而非言语交际符号的传播却是经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营销活动要考虑到文化因素, 忽视非言语信息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性会使商务活动陷入尴尬境地。

从“侮辱性广告”本身来讲, 其实企业本意并不想伤害消费者, 但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却导致了跨文化冲突的产生。就企业而言, 他们发布广告的初衷是想通过宣传扩大自己产品的积极影响, 谁都不希望自己发布的广告产生副作用, 他们无意表达对对方文化的任何不尊重, 他们有的可能仅仅是对对方文化某一方面的忽略或误解。但对企业而言, 它损失的却不仅仅是金钱 (如广告投入) , 其更大的损失在于“侮辱性广告”对其企业自身形象、品牌美誉度及市场占有率方面的负面影响。

当今的世界在飞速融合、发展, 机遇大于挑战。但在后经济危机时代, 如何进行高效的营销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命题。笔者提出在跨国营销中应秉持“低碳营销”的理念。低碳营销要求以营销活动与目标环境的和谐为目标, 结合文化的多样性 (尤其注重非言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来实现跨国营销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低碳营销的前提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没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低碳营销无从谈起。要做到地毯营销, 首要的是对商务活动中的目标环境 (包含目标文化环境这一范畴) 的充分研究。重视营销过程中的非言语符号所传递信息的文化性可以避免各类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有利于低碳营销的成功进行, 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赢得先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跨国营销日益频繁, 竞争日益激烈。文化的多样性促使各国营销人员不得不注意学习、研究对方的文化以保证跨国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 仅仅注重语言方面不足以保证跨国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渠道的信息传递同样重要。介绍了不同文化对肢体动作、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时间知觉、空间位置、沉默七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性在跨国营销中的应用, 指出消除非言语符号这一无形壁垒对跨国营销的成败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国营销,文化性,绿色营销

参考文献

[1]Hickson, Mark L.and Don W.Stacks.Nonverbal Communica-tion:Studies and Applications[M]Lowa:Wm.C.Brown Pub-lishers, 1985.

英汉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篇10

一、语音语调层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 物体发音的高低与它的大小、粗细、薄厚、长短、松紧有关。所以, 人类的发音器官声带的诸多特征就决定了声音的高低。男性的声带长而厚, 与之相比, 女性的声带短且薄, 发音部位靠前, 故音高并锐利。

在汉语语境中, 男女性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有北京的男青年在比较随便的场合说话时, 轻声音节特别多, 而且常把舌面辅音发成卷舌元音, 比如把“反正”说成像“反二”, “不知道”说成像“不日 (rī) 道”, 语音比较含混。这种现象在同龄的女孩子中却很少出现。原因是女性总是较男性更注意发音正确与否, 这通常被认为是她们身份教养的重要标志。如果女孩子带有这种含混不清的语音特征, 容易被视为粗鲁的, 不文雅的。

在英语中, 大部分男性习惯把位于词尾的“-ing“发音成为带前鼻音的/-ⅰn/, 而女性则一般发标准音/-ⅰη/。例如“Are you comin?”通常为较典型的男性语言, 而女性多使用“Are you coming?”。

两性在语调上存在差异。在英语中, 女性使用表示不肯定或不确定意味的升调机会多于男性, 而且女性的语调较为温柔, 高低起伏的变动比较大, 相较于男性更富有表现力。女性通常倾向于使用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来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例如, 当表达一个要求或命令意义时, 男性可能会用“please close the door” (请关门) , 或“close the door” (关门) , 而女性则更倾向用“will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可以请你关一下门吗?) 。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 即使是回答问题时也常用表疑问、征询的升调, 而不像男性那样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来回答。

这样的现象在汉语中也很普遍。如男性说“就这样吧“时, 常用降调, 表命令、要求;而女性说“就这样吧”时, 往往选择用升调, 委婉地表达要求, 有征询意见的意味。

二、词汇层面的差异

在词汇的使用上, 女性倾向于使用那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副词。对同一事物的形容也通常比男性有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女性会在语言中使用如dreamy (梦幻的) , heavenly (十分美好的) , charming (迷人的) 等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男性在表达同样感受的时候更倾向使用一个简单的good。例如, 女性在派对结束后感谢主人时会说“You’ve held the most dreamy party that I have ever met.” (你举办了一个我所参加过的最梦幻的派对) 。英语中女性比男性更多用so (很) , extremely (极端地) , terribly (非常) , tremendously (极大地) , 等具有强调意味的副词, 以表现女性性格中夸张、感受力强的一面。例如“The game is tremendously interesting!” (这游戏简直有趣极了!) 。

在汉语中, 女性也常常在语言中用“十分、如此、多么、极”等词语来强化语气;有时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女性甚至还会将几个感情色彩浓重的词语重复或叠加使用。如“我是多么多么地想念你啊!”;男性一般则多使用表一般程度的“很”来加强语气, 如评价一家餐厅时, 男性通常会这样陈述:“那甜点很好吃。”;而女性往往会这样表达:“那甜点太棒了, 简直好吃极了!”这种现象与女性试图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对方, 从而营造一种积极互动的谈话气氛有很大关系。

三、句式选择上的差异

在英语中, 男性通常使用陈述句或祈使句, 而女性则较多地使用附加疑问句。因为附加疑问句有较强的征询意味, 可以避免过于生硬的表达。例如, 当妻子询问丈夫两件衣服哪件更好的时候, 丈夫往往会说“This one better.” (这件比较好) ;而当同样情况下丈夫询问妻子的意见时, 妻子往往会说“This one looks better, isn’t it?” (这件看起来更棒, 不是吗?) 。在汉语语境中这种情况也十分常见。例如, 当夫妻二人将外出用餐, 妻子询问丈夫的意见时, 丈夫通常会说“今天去吃火锅。”而当丈夫询问妻子的意见时, 妻子则会说“今天我们去吃火锅好不好?”或者“你觉得我们今天去吃火锅怎么样?”使用附加疑问句之后, 语气变得更为舒缓, 有利于谈话继续进行, 也表达了期待对方给予肯定回答的心态。

四、交际风格的差异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 性别差异在语言运用上更明显的体现在交际风格中。例如, 男性喜欢控制谈话主题, 在谈话时常打断别人, 与他人争论, 让谈话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 充分体现出竞争原则;而女性则更遵循礼貌原则, 她们在谈话中轻易不打断别人, 并常在对话中通过表扬或赞同对方的观点来鼓励对方继续话题。

五、结论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并不是绝对的。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更多受到的是文化及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女权运动的兴起, 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她们的言语交际风格也有相应的变化。相反, 一些从事艺术、医生、幼儿教师等职业的男性, 由于工作需要, 他们在言语风格上多表现出礼貌得体、委婉客气、语气和缓等较为女性化的特征。所以, 在现今社会中,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 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形势下, 研究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对我们也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英美国家与我国有所不同的社会文化, 更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是交际进行得更顺利。

参考文献

[1]郑立华:《语言与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导论》, 外语教研出版社, 2003年9月。

[2]王丽琴:《女性交际语言学》,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3年6月。

上一篇:两岸经济合作新进展下一篇:朗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