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课

2024-08-24

法律基础课(精选十篇)

法律基础课 篇1

其中,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方向、是灵魂, 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是重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这五方面不可割裂, 更不能互相取代。职校“法律基础课”, 既是一门法律知识课, 又是一门德育基础课, 它在给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 也发挥着独特的德育功能:

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利义务观, 使学生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 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由于法律和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 知法、守法与加强个人道德具有一致性, 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 道德水平也得以提升, 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能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形成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而且逐步形成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法纪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在走上社会后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法律基础”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与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确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法律基础”课可以从法律观念着手, 使学生树立和坚定依法办事的观念;克服义务本位的观念的影响, 树立和坚定权利和义务统一的观念, 从而调节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法制心理。

由此, 我们也可以看出, 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观念, 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 从而内化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职校生是介于少年和成年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又有少年的稚气。从年龄来说, 应该走向成年人的成熟, 但由于心理的失衡, 充满了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既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 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 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茫中随波逐流, 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那么, 如何去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思想行为, 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法律教材, 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设计:

其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 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不光要灌输理论知识, 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 提炼典型案例, 让其自我教育, 明辨是非,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 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的双重目的。

其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 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权利文化是与人道主义文化、科技文化一起构成当今世界三大文化主流的文化之一。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人与国家具有三种关系, 即义务领域的服从, 自由领域里的排斥, 权利领域里的依靠和参与, 于是就产生了社会和谐。权利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公民意识的勃发, 而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则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 树立宪法至高无上,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概念。

其三, 通过学习《民法》, 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 (诚实信用) 的形成。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从本质上讲, 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应受到以《民法》为主的法律法规的保护, 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民事主体间签定合法、有效的契约 (即合同) 。通过学习, 我们的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

其四强化诉讼意识, 树立新型诉讼观念, 让学生具备维权意识。我们要教育学生将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 以及捍卫这种权利的正当行为。鼓励学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大胆地运用法律武器, 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 能帮助规范学生的言行,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具备法律意识, 纪律意识, 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 并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童之伟.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J].法律科学, 2007 (6) :14.

[2]张献勇.宪法学教材问题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105.

法律基础课 篇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实现依法治校的需要,还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从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环节和改革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发挥其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渠道作用.

作 者:曾咏辉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社科部,重庆,涪陵,408100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素质   培养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管窥 篇3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215—02

法律既是当今社会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人们用来自我保护的武器。我国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懂法、守法之人。同时,也对学生能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切实履行公民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校目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使这门课程讲授得更加有效?本人拟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借此向诸家求教。

一、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及现状

要做好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工作,首先就要明确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以往人们多认为既然称之为法律基础课,自然就是传授法律知识和进行普法教育。这种认识很容易把法律基础课同法学概论课混淆起来,甚至还同法学院的专业课程相混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法律基础课首先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因此,法律基础课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一般法学基础理论和有关法律知识,为适应依法治国家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1998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两课”调整与改革的通知》,确定了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法律价值、内涵及其功能。然而,这一通知并未能引起高校的特别重视,以致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仍然我行我素,流于形式。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目前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课程设置、教学主体两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设置方面,一是教学时数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2003年的规定,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提高法律素质”。这一表述应该说是十分完善的,反映了法律教育的完整性。因此,目前高校使用的该课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各基本部门法等我国十多部重要法律,几乎涉及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全部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庞杂,成了法律专业教材的大拼盘和浓缩版。然而如此庞杂的内容与规定的课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1]。①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又囿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就只好泛泛而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课堂陷入“入座率低、抬头率不高”的窘境,更严重的是影响到法律基础课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失偏颇。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普遍存在重法律、法规,轻法的基础理论;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只知道法律条文,却不理解法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的状况,把条条框框当成法的全部。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就很难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三是法律基础课的课程性质无从体现。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法律基础知识课,同时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就课程的性质而言,还应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因此,法律基础课无疑属于公共课而非法律专业课,它应重在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高校并未体现出它特有的性质,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法律知识的传授上,对教学内容片面地追求系统、全面,使这门课变得面目全非。

教学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由于该课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讲授该课的教师多是由政教专业、党史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有的学校由机关干部或辅导员担任该门课教学任务。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法律基础课的教师理应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能够全面透彻地将法律知识及其所体现的价值传授给学生。但目前的现状却是有相当数量的非专业人员在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只能避重就轻,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二是教学方式呆板。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少、内容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学,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

二、应对策略的探讨

针对高校法律基础课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改革,同样应从课程设置、教学主体方面入手,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要尊重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法律基础课本科为34学时,专科为28学时。在如此短的学时内,要完成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已经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少于教育部规定的课时,这是完成课程的最基本保障。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把握课程的核心,同时针对不同班级的专业情况,还应有所侧重,避免面面俱到、面面都不深入的弊病。这就要求教师对本校的专业都要有所了解,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除宪法以外,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对税法讲授多些、深入些;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在经济法方面多些、深入些。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与我国当前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也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也可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其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性质,彰显道德教育功能。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法律基础课在属性上,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该课在内容上不能仅仅把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局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还应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我国的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法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国著名学者蔡荫恩曾说过:“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则法律亦有时而穷,故二者必须相辅为用不可偏废也。”[1] 法律与道德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作为法之基础的道德的支持,作为道德传播手段的法必然也会陷于瘫痪。因此,法律基础与思想教育不可分割,教育部将思想品德课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的初衷也正在于此。最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经常接触的也是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及其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熏陶和感召作用。因此,法律基础课的教师自觉修养师德,应是教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校方而言,在接收法该课教师时也应尽可能吸收专业人士,逐渐改变师资素质。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教师水平的有效发挥。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利用多媒体和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已成为十分普遍的手段,多媒体的直观性、效率性已无可置疑。因此,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声音、图像、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律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枯燥的特点,如将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授课,不仅能够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鲜活,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的法律依据,把抽象寓于具体、枯燥寓于生动、概念寓于形象、理性寓于情感之外,这种教学法显然比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款更加生动、深刻,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而且学生自然也会更加清楚自己所应有的公民义务和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法律问题,多积累典型案例,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视觉冲击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接受法律知识,了解更深层的法律意义,达到“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之目的。

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点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法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还应开展实践教学,并明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同目标要求: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视的是学生思维能力、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则应侧重于学生对于法律的实践。实践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最直接和有效的还是组织模拟法庭或到法院旁听庭审。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法在保障社会稳定,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并就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方式,也都可起到引导学生关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理清民主与法的关系,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都会大有裨益。

以上我所谈到的都是有关法律基础课改革主体方面的内容,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教育主体做什么、怎样做,都还是要通过教育客体发生作用。因此,除了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考核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也应成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法律基础课以往的考核方式多是提交小论文,还有的是开卷考试。这类考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课上不听,同样可顺利过关,这对督促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益处不大。我觉得采取闭卷和开卷考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更好。闭卷可以考察学生对法律理论、概念及规范的掌握程度,开卷形式更便于学生阐发自己的不同见解。为鼓励学生创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供了可能,自然也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具有创造性见解的答案,尽管可能还不十分科学、合理,但只要能遵循法的基本原理,符合法的精神,而且言之有理者,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学生这门课程的最后总成绩有开、闭卷的分数,同时还需兼顾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最后求得出学生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蔡荫恩.法学绪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79:38.

对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篇4

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法律基础课教学简单等同于法律知识的传授通过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向学生传授有关法律基础课的知识,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 了解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最终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使他们能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地履行义务, 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从而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这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然而在法律基础课实际教学过程中, 过多强调了法律基础知识的讲授, 忽略了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把法律基础课简单地等同于法律常识课, 把知识教育等同于意识观念教育, 认为学生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 就必然具备某方面的观念、意识, 强调其知识性而忽略其教育性和思想性,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简单归结为知法、守法, 而没有上升到用法、护法的层面上展开教学活动, 更没有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想目标的高度上去深化和升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指向, 从而偏离了在价值塑造方面应发挥的育人功能。所以, 卫校法律基础课在加强法律知识传授的同时, 强化学生法律意识, 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用法和护法的习惯, 把传统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卫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设置一般为30~34学时, 所使用的《法律基础知识》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广泛性。这本教材选择的法律规范多而广, 既有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这样的基本法, 也有行政法、劳动法、税法、经济法律法规这样的部门法, 内容几乎涉及法律专业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二是知识性。这本教材在结构上多以介绍部门法的基本规定为主, 一般都是对各部门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特点、范畴、要点进行归纳介绍;三是法学化。这本教材与法学专业教材编写的思路大致相同, 只是在内容上简单一些, 其实也就是一本包括各类法学知识的实用手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缺乏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今后所从事的医疗卫生职业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的内容, 难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也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例如2003年5月9日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4年8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5年1月5日颁布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2008年5月12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在职医务人员开始了认认真真的学习, 但是卫校学生却知之甚微, 似乎这些法律法规与己无关。合格的卫校学生不仅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起码的人文素质,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熟悉基本法律制度, 清楚卫生法律法规。卫校学生没有及时学习、掌握卫生法律法规, 他们在学校学习、临床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很难认识到这些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也不利于他们依法行医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法律基础课教学形式单一从卫校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情况来看, 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法律基础课由于内容多、时间紧,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课堂上, 教师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表演”,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只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器皿, 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授, 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很少, 卫校这种以法律基础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灌输, 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些课堂举例、学生讨论及参观考察, 教师都会将学生的讨论和参观引导到教材的结论上去, 希望学生以此能够对教材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 而法律实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在运用中加以体会和理解。这种教学形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 但是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致学生以“应付考试”的心态来学习,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 唯独淡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学生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 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

加强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对策

合理设置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目前, 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就是讲授法律基础知识, 缺乏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法律知识的内容, 不能适应卫校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笔者认为, 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法律基础知识, 如刑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主要讲授法律基础知识, 可以作为常规的普法内容;二是医疗卫生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责任保险法、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加强一次性物品临床使用管理通知、药品管理实施办法等;三是其他国家法律知识介绍, 为学生到国外就业打基础, 如美国护士职业保险、注册护士管理法等。法律基础知识在第一学年开设, 医疗卫生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法律知识介绍可以在第二学年以后开设。在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所学专业对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和取舍。如结合学生求职就业和日常生活, 选择劳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讲授护士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 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讲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同时有选择性地介绍欧美、日本等国的医疗卫生法规和其他国家常用法律知识, 为学生到国外就业、学习打下基础。我校已有护理专业学生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就业, 也有学生赴日本留学, 2008年又有两名英语护理专业学生赴英国带薪实习。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笔者在《浅析卫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中提出, 卫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 对采用先进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也愿意接受, 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具体方法为: (1) 案例教学法。法律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 利用案例教学便于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案例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医疗卫生行业, 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理论联系实际, 使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 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法律基础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 充分利用案例向学生传递法律知识, 生动贴切, 学生学习兴趣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好, 利用多媒体资源, 可打破传统教学格局, 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目的。

改革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方式长期以来, 法律基础课考核都是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学生担心不及格, 比较重视, 无故缺课的很少, 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 学生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 很难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笔者认为, 法律基础课教学最终要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学生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有口试和笔试, 但是口试工作量大, 耗费时间、精力, 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操作难度大, 笔试比较合适, 笔试有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两种方式。笔者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 即平时考查 (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与定期考试 (期中、期末以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 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改变过去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

注重培养学生权利意识在我国对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更多强调的是义务, 忽视了个人权利, 以致个人权利意识淡薄现象十分普遍。受到这种传统思想影响, 卫校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权利意识, 遇到问题往往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现在发生了医患纠纷, 人们往往同情患者, 指责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然而, 在医患纠纷中, 权益受损的并不总是患者。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 在326所医院的医患纠纷中, 医院被打砸的占43.86%, 对医院设施直接造成破坏的占35.58%, 医务人员受伤的占34.46%。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如何保障?靠谁来保障?答案就是:法律。卫校法律基础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既要懂得尊重他人权益, 也要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而言, 一是要培养学生法律至上的观念。笔者在卫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发现, 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他们把权力和人际关系看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忽略了法律。我们就是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 使他们明确法律是具有最高效力的行为规范;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权利观念。在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 通过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的学习, 促进学生形成权利观念, 既要清楚自己的合法权利, 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对卫校学生来说更要知道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患者享有平等的医疗护理权利、知情同意的权利、要求医务人员保密的权利等, 而医务人员有专业被尊重、人格被尊重的权利、要求合理待遇的权利等。

卫校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权利意识的重任。卫校学生法律素质状况如何, 既关系到学生自身发展, 也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乃至影响我国的法治建设。因此, 加强卫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与效果, 是法律基础课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先东.关于职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职业, 2009, (23) :85-86.

[2]丛焱.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83-84.

[3]许惠英.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1.

[4]徐水琴.护理专业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存在的问题[J].护理研究, 2004, 18 (5下) :935-936.

探讨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论文 篇5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仍是当今高校的育人方向。因而,作为高等学校现行的法律基础课,它不仅仅是一门法律基础课,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传导出其思想教育功能。但是,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还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甚至存在重法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轻思想教育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新课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教学作用,使得其德育功能有效地体现出来,进而提高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效率。

关键词:德育论文发表

一、法律基础课德育功能的概述

德育功能,指的是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在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获得知识的愉悦以及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等,从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积极发挥。主要体现在:通过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对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时代要求以及个性发展起限制作用的因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进而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德育又能通过一定的规范来约束、规定学生的思想行为,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正规化。

二、高校法律基础课的现状分析

1、高校人才教育理念滞后

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强调“做人”教育。高校法律基础课程从其教育内容来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大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还有许多高校在进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时往往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只重视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也是以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而忽视了德育的教学,教育理念显得比较滞后。由此可见,忽视实践教学,将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使得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高校德育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调查显示,管理育人与教书育人脱节是我国高校的一大问题所在,从而使得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影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育协调性和整体性。由于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转折与适应问题,进而通过该课程的德育功能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品质,但是,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以协调与整合。这样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又因重复而让学生产生厌倦应付心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如何现实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1、明确法律基础课的学科性质是发挥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其法律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法治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石。因此,高校在开展法律基础课时,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提高改革教育方法,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而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与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协调高校教育中德育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堂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与法律基础的认识为基础,但若要让理论真正地进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必须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原则与信念,同时还要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指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践行理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建立与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协调高校教育中德育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有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进行无限的实践,进而丰富学生的学校园生活。

3、高校要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法律基础课 篇6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的特色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这也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大特色。首先,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选好切入点和侧重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作为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经常深入大学生,通过谈心、座谈、咨询、或问卷调查等形式,观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听大学生的谈论话题,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大学生的具体事例,善于发现大学生思想理论上碰撞点和困惑点,引导大学生从高层次、多层面,多角度分析看待社会各种问题。其次,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当代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很关心,而且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新事物接触快、反映迅速、不唯书、不唯上。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涉世不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法律基础课教师要在教学中联系社会现实,把深奥抽象的理论还原为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生动素材,使枯燥的原理论述转化为富有生机的时代话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功效。再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只有把法律基础课教学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之中,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增进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二、坚持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是把原来单向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改变了以往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大学生参与;重知识结论的记忆,轻问题的探索过程等现象,着力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功能,由教给大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大学生启发性学习。这种教学是一个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大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在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的同时,鼓励大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且还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教学法与西方现代的教学法糅合在一起,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最大的特点是发挥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学生改变了以往那种上课动手不动脑的习惯,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积极思维,激活了大学生的思维灵性,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法采取的是双向沟通的方式,使大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听老师授课,而且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大学生由以前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思维、培养大学生智能的教法,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循循善诱,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路,从中悟出道理,意境得到升华,思想产生飞跃,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去认识问题。

三、坚持法理与案例相结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坚持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案例,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以案说理,以理解案。法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法是法律基础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法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增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趣味性,使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采用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相比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多,生动得多,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公式或理论,内容形象、直观、有趣,而且能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大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找到与大学生思想的契合点,引起大学生思想的共鸣,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很多还可能是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一点对大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采用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选用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典型的真实案例,或设计具有故事情节的案例,凡讲到主要观点时或从剖析案例入手,引入教学,或以案作证,虚实结合,既显得生动有趣,集中大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开阔知识视野,锻炼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采用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大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能将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方式或影视直观方式呈现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记忆,并能保持长久,甚至刻骨铭心。

采用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还有助于提高法律教学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法理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法不是简单地搜集一些材料,组织大学生分析讨论,而是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精选那些既能紧扣主题,又能引起大学生思考的,富有时代性、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实例来组织教学,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出怎么切入,如何引导,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法律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把眼光从书本移向现实,转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现实社会的生活百态,教学对象的所思所虑纳入自己的视野中,并且还需要有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感悟力以及具有驾驭大学生思想和课堂讨论的能力等。

四,坚持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现代化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结在一起,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复制、精选一些信息新、时代感强、有较强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优秀影视片、录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手段,组织大学生收听、观看,使法律基础教学能视听并举、图文并茂。能够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在艺术氛围下创造出感人的教育情景,以其可感性引起大学生共鸣,寓教于观赏之中,寓教于熏陶之中,达到以往法律基础课教学难以达到的程度和深度。

同时,要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必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从“教”的方面来看,电教片只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不能取代教师的课堂讲授,相反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教师在使用教学片之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和熟悉教学片的内容,还要根据教学片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片内容相呼应。从“学”的方面来看,教学片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大学生摆脱了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局面,能吸引大学生主动地去感知、去思维,大学生通过看、听、思,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对教学内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善于应用,便于记忆,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目的。

法律基础课 篇7

一、教材内容与课程结构改革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 教材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法学教材内容的主导方向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 法学教材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法学教学效果的好坏, 法学教材质量的优劣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法学基础课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教材内容应该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 围绕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展开, 能提供给学生很多思考分析的机会, 让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责任, 而不只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当前, 教育部审定的法律基础课教学大纲规定, 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这些内容都没有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 与公民生活实际联系不强, 只是理论和知识的传授,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在再次修订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2005年起, 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科, 取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名称可以看出, 在这门课中, 思想道德修养是主体部分。从大纲的规定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占了六章, 而法律基础的内容只占两章。从课程结构上看, 法律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小, 重要性被淡化。这反映了我国教育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 但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相悖的。在课程改革之前, 法律基础课是单独一门课, 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现在法律基础的内容被压缩到一门课程内容的四分之一章节。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体验, 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见成效。因此, 按照现行的大纲, 公民意识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很难进行, 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 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课时量。

二、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创新

不论教学内容如何调整, 好的教学方法对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授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是知识灌输型教学目标下的产物。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教学, 必然要求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诚然, 一定的讲授式教学对于公民价值的认知目标是完全必要的, 但也要注意调整优化讲授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加重要的是, 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走出教学困境, 取得更好的成效。我认为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 目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 它的重点不是知识的灌输, 而是思维和意识的训练。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意识, 这势必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公民意识教育重在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和责任意识、程序意识等。而启发式教学侧重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潜能, 这恰好能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需要。

2. 专题式教学。

公民意识教育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脊梁”。针对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纷繁庞杂、重点小突出而困扰教师的教学的这一现实问题, 我认为, 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整合教材的内容, 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中心开展专题教学。法律基础课并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法律知识为评价标准, 而是衡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强弱。这就决定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法律专业课有很大不同, 法律基础课可以把教材内容进一步整合, 围绕核心提炼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重点, 进行专题式教学。目前, 有的教师尝试采用专题式教学, 但是往往就是一些专题的拼凑, 没有中心线索贯穿其中。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专题式教学, 应紧紧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核心展开。这样, 在课程结束时, 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轮廓体系, 才能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

3.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非常有益。它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意识等。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好方法。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死板的法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 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研究, 亲自体验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大学生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经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学习分析能力, 使全班性的广泛的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 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然要涉及权利义务等一系列法律关系, 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不同的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分析, 并且进行比较学习,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因此, 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更加容易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三、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公民意识教育必将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形式。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上述特点和规律, 决定了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必然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才能应付新的挑战。

1. 教师自身要牢固树立公民意识。

教师自身牢固树立公民意识, 才能保证公民意识教育正确的方向,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基木原则,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因此, 学校要尽量引进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校教师公民意识的培训。

2. 教师要了解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和学生的实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民主法治的进步, 我国公民意识近几年来有明显加快的发展态势。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突出、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 教师应广泛关注社会动态和学生周围的事情, 从现有材料中挖掘有关公民意识的鲜活的“第一手”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和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要积极进取, 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 从理论法学到应用法学、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国内法到国际法等都有涉及, 还涉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 我国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加速推进, 法律实践日益丰富, 公民行为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在具体的法律知识中挖掘公民的价值, 要把最新的立法、法律实践和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带到课堂, 自己必须首先学懂吃透。而且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 学生可能提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疑问, 教师要全面准确地回答, 就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夏利民, 李恩慈.法学教育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蕾.在法治社会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浅议法律基础课对和谐德育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德育,教育

德育一词的含义, 不仅仅只包含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应该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高校中的“法律基础”课, 是法律课, 同时又是德育课。该课程在对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传授法律经验的同时, 也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功能, 起到和谐德育的效果, 是高校和谐德育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政治教育功能

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熏陶学生的政治观念和培养其政治责任感, 其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相关的政治制度, 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等。法律和政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正所谓政法不分家。“法律基础”课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 可以通过阐述法律和政治之间的各种联系, 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政治, 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了解国家政治价值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政治, 继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开展“法律基础”课, 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法律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 也包含宪法等基本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法律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具有阶级性的, 因此法律就不可能与政治相剥离。譬如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 其基本内容里所规定的诸如国家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都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而这些内容也是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紧密相关的。所以说, 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法律教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中利用法学的基本观点, 来阐述和解释国家相关的政治制度原则, 让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和政治有一个较为深刻和清晰的认识。

二、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的内涵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 主要是进行观念教育。而诚信就是法制观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

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诚信经济, 市场依靠合约的约束, 而合约的履行依靠的就是诚信。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之本, 是成事之基的道理。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 都要讲求诚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过:“说真话的成本是最小的。”在他创业过程中他是这样做的, 在他点评“赢在中国”时, 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在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时候,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 也就是要求大学生行为要诚信。从市场经济角度看, 法律的遵守就是履行合约。买东西是履行交易合约, 教学合同的实现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履行教学合约。安全公约的签订就意味着学校与学生之间达成一致约定, 学校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学校在什么情况下不承担责任, 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不承担责任。一纸合约, 一锤定音。

三、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培养正确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建立正确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趋于完善。生活中, 法律与道德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的联系的, 法律凌驾于道德之上, 而道德对法律有一定的补充, 两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好的法律观念必须有好的道德自律观念。

发挥“法律基础”课的道德教育功能, 要做到:首先, 在教学中引导受教育者分清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认识到法律与道德内在的一致性。与其他课程中道德教育想比较, 在“法律基础”课中融入道德教育将得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 可以使学生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 提高道德意识。

第二, 强化道德观念教学。具备了道德自律观念的同时才能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法制教材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如讲授《婚姻法》时, 缔结婚约的双方必须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即双方自愿的缔结婚约, 这种自愿很大程度上由道德范围来调整。《婚姻法》中的赡养老人的义务, 结合地方的法规, 沿海地方年赡养费高达人均3000元, 赡养两位老人是6000元, 这相当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年总收入量。很显然, 法官在处理类似案件时, 只能酌情递减。这种于法应当而于道德不合理的情况, 只能由法官依事实酌情判决。法自身的特点是硬性规定, 而道德是软规定, 灵活处理。法律的作用离不开道德的补充, 而道德舆论无法控制的情况只能交由法律来解决。

四、法纪教育功能

法纪教育其目的就是强化法纪观念, 从而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明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利益。高校“法律基础”课通过以下几条来实现其的法纪教育功能:

第一, 在教学中灌输法律平等的意识。平等的观念是现代法律所崇尚和追求的目标, 中国许多行业已进入国际行列, 平等和争取平等的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而法律在实现自己职能的同时所努力达到的就是趋于平等或者尽可能的去接近平等。做任何事不得超出法律所规定的范围, 不能凌驾在法律之上。大学生日后都将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必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二, 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在法律基础课的日常教学中必须强调对大学生的法纪教育, 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和习惯, 这样在明确知道法律规定的同时, 才能逐步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法纪素质, 才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正确地发挥作用, 在步入社会后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总之, 要根据法律教材, 认真开展法律基础课, 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贯穿德育教育, 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的以上五个德育功能, 响应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和谐德育教育的号召。

参考文献

[1][美]艾伦·沃森著.李静冰, 姚新华译.外国法学名著: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01.01.125.

法律基础课 篇9

从2006年开始, 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合并, 把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与法律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力求达到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可见, “能力”培养是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取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 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 “法制手段”将无孔不入地涉足于各类现实的社会关系, 无论何种职业, 从设立到终止、获取到运行及其由此引发的利益危机调整, 都需要借助“法律干预”来完成。一定的法律素质是任何类别从业人员立足现代社会的必备条件, 并且, 在职场领域“跨职业能力”的适应性方面, 法律素质将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高职法制教育开展的现代意义, 不仅仅是追求传统德育上培育价值观念的作用, 还应该起到塑造现代高职教育目标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

二、法律基础课的现状

从本人教学实践中发现, 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责任意识, 严重缺乏责任感。行为上我行我素, 学习上放任自由, 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要混个学历就行。还有很多学生认为, 只要专业课好好学就行了, 其他学不学无所谓, 更没有意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以至于学生走向社会后, 不会依法维权, 甚至走向犯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周一超, 时年22岁, 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 已通过笔试、面试, 但健康检查不合格, 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 产生报复念头, 遂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 最终导致行凶杀人。大学生犯罪目前有增长趋势, 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与大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 能够予之以较为恰当的解释是: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 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 学了民法和刑法等, 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 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心语中, 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检讨意义的启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一学期, 共54课时, 有九章内容, 仅有一张内容涉及到了具体法律知识, 事实上法律内容庞杂繁多, 教授者只能是简单地蜻蜓点水, 学生学习时, 不能真正的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因此, 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 更有甚者, 学校私自删减课时, 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 处于课程最后章节的法律内容根本形同虚设。

三、对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的探讨

(一) 教材的内容要有选择性

目前, 不同类别的所有高校, 统一地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应付“法制教育”, 由于课时少, 内容庞杂繁多, 教授者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习者往往疲于应付过关考试, 师生都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因此要精挑细选法律课的内容,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 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 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 (行业) 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 使“法制教育”贴近高职生的生活, 融入高职生的内在性需要。

(二) 改进法律教学方式

法制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 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 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 较适宜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首先, 教师应该在讲授中结合学生实际, 了解学生的需求, 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其特殊性, 对他们的教学要切合实际, 适宜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 对案例的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调查显示44%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采用多媒体。最后, 尽量多一些实践。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采取讲授、情景教学、辩论、案例分析、讨论、观看法制教育片、举行“模拟法庭”等方式,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注意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育,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以法律逻辑思考问题的习惯, 从而把他们所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变成法律意识和法制信仰;即对自己权利的追求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真正相信法律, 遵守法律。

(三) 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高职院要积极打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 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多渠道、多形式、不间断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还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要积极构建校园法制文化的浓厚氛围, 营造人人学法, 事事讲法的良好氛围, 突出“依法治校”和“学生管理法制化”, 形成高职校教育法制化的良性机制。

结语

法律意识的自觉养成和法律技能的娴熟掌握, 不是通过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能及的, 对高职生的法制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 不能断线, 并且在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 发挥各有关专业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事实上, 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更有利于学生“内在性”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 进而增加学生学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2]、《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04期

法律基础课 篇10

一“基础”课的特点与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的特定要求

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基础”课内容涵盖大学生活全过程,包括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都是和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相关的,所说的都是学生自己今天和明天的事,学生完全能够直接体验到、感受到、验证到的。做与不做的差别、做好与做坏的后果,与学生的前程利益直接相关,或者是短期可见的,依理应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投入。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是否得当、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灵活、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否开放。

“基础”课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特定要求。“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1]从教材建设上来说,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从教材作用的发挥上来说,要有会使用教材的教师。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教师手上所发挥的作用相差甚远,所以,有了科学的课程设置和高质量的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这里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特定于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把握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积累教材相关内容的知识背景,特别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体系整体的认识和掌握;是否充分了解先修后续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并合理加以运用;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把教材理论化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二是如何把握学生,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本专科学生不同的政治理论基础素质。三是如何增强专业针对性,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特性,实施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特定性关联非常密切,课程教学要立足专业特定性,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要把教材内容的一般性意义转化为具有专业特定性的教学内容。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发挥、能否发挥、发挥的程度如何,首先在于学生对自身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其次教师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是否充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能力如何,最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相关内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常说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在这里什么是学生实际呢?笔者以为学生的专业特定性和成长阶段性就是教学过程要面对的最直接的实际。

二教材体系的处理要与学生的成长阶段性差异相关联

“基础”课首讲适应大学生活,多数学校从课程特点考虑,在大一上学期开设这门课程,有的学校因师资力量不足或从教师课程教研方向的专业性出发,把全校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大一上学期开课,另一部分在下学期开课。新生入学初期是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关键阶段,如果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基础”课,可能会使多数学生错过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减弱,特别是“基础”课绪论部分,其适时性就在于针对新生入学后的最初阶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基础”课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贯穿大学生活四年,时间、程度、层次跨度都很大,无论在哪个学期开设这门课,对教与学双方来讲,都是极有挑战性的。从学生方面来看,大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学会适应大学生活阶段,对大学生涯还没有感性体验,很难理解和把握课程中之后几年他们才要接触的问题,所以,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学生考试成绩无法准确体现出来的。

根据“基础”课教材体系的具体情况,课程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征,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材体系处理方式,体现适时性要求。

大一学生———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实现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道德观、法治观、人生观,爱国爱校、立志成才。

大二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人生问题。

大三学生———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勇于探索的精神,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和人生责任,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四学生———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应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调整就业期望值。

但是,目前“基础”课教学管理基本上是一刀切,一门课程一个学期一贯制,实际上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不仅忽略学生不同专业的特定性,无论什么专业都以同一个要求、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案例、同一个教法;而且忽视学生成长阶段思想变化的渐进性差异,把涵盖成长成才全过程的一本教材在一个学期对新生讲完,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超前”与“滞后”的现象并存,这种教学设计不利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当然如何对“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解,有效地进行阶段性教学,使之与学生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更好发挥这门课的功能,却是一项涉面极广的工作。同时,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分解后的教材内容如何落实。按照有的学者的观点,“基础”课是落脚点,那么这一点要如何来落呢?

三教材内容的讲授要与学生的专业特定性差异相关联

1“基础”课的特点决定了与专业关联的教学思路的可行性

专业关联不足必然使“基础”教学缺少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基础”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理应适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要求和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大学生适应大学特定专业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活的要求服务的。“基础”课绪论部分“适应人生新阶段”讲大学生活特点、树立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讲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三章“创造人生价值”讲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讲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讲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2]专业的学习特点,理想的专业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专业条件及专业实践,职业、择业、创业与专业的关系,实体法律制度在不同专业及其职业中的体现等等,各章的教学内容中专业特定性无处不在。这里的专业特定性指相关内容、案例要有专业针对性。如计算机专业,适应这个专业的学校生活、专业学习特点、专业理想信念“对专业的信心”、专业的职业道德、专业的法律规章及违反的后果等等。没有专业针对性将使得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空泛,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其教学效果不如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有效,但事实上,“基础”课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做到联系不同专业的特点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专业关联性的教学要求对“基础”课教师提出严峻挑战

联系不同专业的特点,在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中,以专业特点为导引,更容易缩小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顺利展开。比如案例教学中,比较现实的案例应该来自学生自己专业的学习生活体验、各种形式的专业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来自学生自己活动的成功与失败。这些绝大多数学生能亲身实践或体验的鲜活事例,由实践回来的学生现身说法式的事例,这种事例来源更广泛、内容更多样、更新最便捷、参与更方便,有更强真实性,更具现实性,更好共鸣性,更有实效性,更具操作性。

但这样势必给任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我们要求学生“广博精专”、“文理兼修”,“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多数人与理工科专业、甚至与文科许多专业也基本上是形同陌路,对学生的专业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从专业特点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因此,要实现专业关联性教学必须发挥“基础”课教师的团队力量。根据专业特点实施“基础”课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对相关班级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专业成功范例、专业目前形势、专业就业趋势、专业发展前景等有基本的了解;其次要搜集掌握相关专业的案例,如与专业有关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再次要掌握教学内容与专业相关性的对接能力。这些工作不仅量大,而且难度更大,以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并及时更新资料、资源共享,使“基础”课教学能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的变化发展,真正做到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与学生的行为表现相关联

“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1]据此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是理论素养与道德品质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评价应该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体现在课程学习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在于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否转化外在的实际行为表现,也就是说理论学习成绩与实际行为表现是否具有统一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脱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有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优秀,却在专业课考试中作弊;有的学生刚刚学习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作弊;有的学生被确定为入党考察对象,甚至处于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期,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却较差。(2003级某院系一位学生会主要干部,入党考察期满,即将确定为预备党员时,却在期末《思想道德修养》课考试中,成绩在全班最后一名,而且仅得28分。)

学习成绩、内在品质、外在表现相脱离是谁之过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考,到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效果,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失败。根据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历和十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结,影响理论学习成绩与实际行为表现统一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比如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教来衡量,满意率的统计数字掩盖了实际效果存在的缺陷。学生的满意率往往有多种因素形成的,有的教师很会迎合学生的喜好,虽然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不怎么好,但学生的评价往往很高。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双重标准。理论成绩考核与思想表现考察各自倾向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课程理论教学,根据课程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效果,重在检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能体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成果的内化及其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重在考察学生日常行为及其后果,无法考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是真实思想在行为上的表现,还是投机心理作祟。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教学与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在各高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部门职能的分离出现了学习成绩与实际表现相悖,实际上使双方的工作成效都受到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没有纳入或没有及时纳入、甚至主观上不予纳入思想表现考察范围,割裂理论学习与行为表现的一致性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来说,若能把学生的行为表现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考核范围,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行为表现统一起来,更能起到理论学习与行为表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体制上的难题、管理上的难题、教学上的难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无法突破的。事实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区域内高校之间从资源共享到学历互认,已经逐步走出体制的局限,高校内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管理割据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从体制因素、管理因素、教学因素进行改革。

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关联性意识,即把“基础”课教学建立在学生成长阶段差异性和专业特定性点基础上。如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仅盯着教材内容,只关心教材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大纲的规定性和教学内容的既定性,忽视教学对象成长阶段思想变化的差异性和专业的特殊性;只备教材、只讲教材,不备学生、不看专业,既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课堂教学缺少灵活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事实上既不利于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课教学应该努力重视课程教学与学生成长阶段和专业特点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Z].2005-02-07.

上一篇: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下一篇:铁路运输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