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民族服饰

2024-07-18

金平民族服饰(精选十篇)

金平民族服饰 篇1

一、莽人族群自然特点与社会状态分析

对于我们来说, 莽人是一个相当陌生的群体, 不但一直居住于我国边境, 交通闭塞, 位置偏僻, 而且人数稀少, 极少会有研究人员或是学者去专门对莽人族群的文化进行探究与挖掘。目前则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及云南旅游资源被不断开发的大背景下, 隐秘的莽人族群也逐渐走进外界的视野之内。

(一) 自然特点分析

关于莽人发展的历史, 我国尚无较为详细准确的历史文献记载, 莽人族群现在在云南省金平县的金水河镇下辖南科、乌丫坪等处聚居。此区域多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 有着茂盛的丛林植被, 且广泛分布着河谷坪坝, 到这里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傣族韵味与风情, 但是莽人虽然在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上相近于傣族, 但与傣族相比, 其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却迥然不同。

20世纪50年代前莽人的生产生活主要以原始形态为主, 即穿着以树叶、树皮、树枝编织而成的“衣物”, 以竹剑、弩弓等作为武器, 在森林中繁衍生息,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曾被当地人误认为是“野人”。同时由于他们在热带密林高山地区的长期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风吹日晒, 使他们大多都有着黝黑的皮肤, 身材并不高却相当有力健壮, 多食用野生植物、动物, 清洁卫生条件较差, 得病死亡率极高, 这些原因也是造成莽人人数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这样的生活环境也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相当淳朴、单一, 生产力水平更是与西南其他地区不可同日而语。

(二) 社会状态分析

莽人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样决定了他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其族群内部有着频繁的交往, 但与外界民族却几乎没有融合与交流。随着我国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大, 民族间的固定界限已被逐渐打破, 文化交流与民族经济来往日益频繁, 在这样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 莽人族群受到影响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再加上我国政府对于莽人族群的关注与重视, 使他们也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政治、经济雏形, 逐渐开始学习种植农作物、传播文化知识, 从原始生活中走出来, 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样得到了大幅提升。

另外, 随着人们在旅游中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神秘的少小民族, 莽人的歌舞特点、服饰类型、饮食文化等也都将会得到较为系统的规划与整理, 成为地方吸引游客纷至踏来的重要卖点。特别是莽人族群的乐舞形态, 由于基本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原生态乐舞更是别具韵味, 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瑰丽的一环。

二、莽人民族民间乐舞生态学特点研究

(一) 原生态性特点

作为莽人民间乐舞最为显著的特点——原生态性特点是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以及居住于原始森林而形成的。莽人族群从思想到行为、物质到精神都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长久以来, 他们始终秉承“天人合一”的祖训, 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也就是对于大自然的一种服从与敬畏。同样的, 莽人的乐舞中也渗透进了“天人合一”的色彩。这种原生态性特点已不单单是单纯的堆砌舞蹈元素, 而是表达与诠释自然生态、生命过程的一种方法。莽人自觉遵守着自然规律, 以天的旨意与安排生活, 以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莽人乐舞已不仅是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更是与自然沟通的方式之一。这样一来, 乐舞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莽人生活与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也是原始生态与自然生命的最好象征。

(二) 封闭化特点

莽人乐舞的封闭化特点的存在则是由于他们长期与外界缺少交流与沟通, 生活自成一体而形成的。这种对于自然与生命的崇拜与歌颂已经深深融入莽人的乐舞之中, 不存在刻意的表演与编排, 只有原生态的流露。但是这样的封闭化特点也会因与外界乐舞缺乏融合而无法吸取与借鉴其他乐舞的长处, 使其始终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传承, 阻碍了莽人乐舞的发展。

其实莽人乐舞就是创造于日常生活中用于将自己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精神生活载体, 它充分反映出莽人族群的宗教信仰、思想特点、交际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如果从表演地点与时间上来分析, 可大致分为丧葬祭祀类歌舞、结婚类歌舞、丰收类歌舞、祝酒以及过年类歌舞等, 同时在这种封闭化的条件下, 莽人乐舞被得以完整保留。由此可见, 莽人乐舞其实只是自然描摹了原生态生活, 同时也充分诠释了本民族特有的美学、民俗学、民族地理学与民族社会学等, 它是了解和研究其民族文化溯源的活化石。

(三) 图腾崇拜与仪式化特点

在莽人眼中, 万物皆有灵性, 尊重、崇拜自然, 他们愿意与森林为伴、以高山为伍。因此他们的乐舞中充分体现了自然生命在其中的原生态渲染效果, 并在重要节日中逐步演化成为仪式化的程序。其中浓缩了他们对于自然与生命的依附感与认同感, 并成为固定的程序与模式。当莽人无法征服、支配自然界时, 他们就借助这样的程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自身的存在。

另外, 莽人的氏族图腾崇拜也是其乐舞的一大特点, 在乐舞中融入图腾崇拜, 不仅使族群的归属感与集体意识得到升华, 而且为乐舞赋予了神圣色彩与情感力量。可以说, 莽人的这种独特乐舞文化, 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华丽瑰宝。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莽人乐舞文化认同构建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族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加,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原有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已被打破, 实现了民族间的融合, 期间的界限越来越薄弱。同样的, 许多少数民族的乐舞文化在现代歌舞元素的影响下, 乐舞的内容与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失去了原有的纯正与基调, 过于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 特别是在涉及旅游业的乐舞上, 甚至融入了庸俗的内容。而莽人乐舞状况目前仍然处在相对纯净与稳定的成长与发展环境中, 保持了自身的民族化与生态化, 因此, 在这个多元文化背景之下, 如何构建起莽人乐舞文化的认同感, 对保护莽人原生态乐舞的现状来说, 显得意义相当重大。

(一) 加大力度整理与挖掘莽人乐舞文化

由于莽人乐舞的一系列特点, 进一步整理与挖掘莽人乐舞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莽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无法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自身的乐舞文化, 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整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 许多乐舞的类型与概念也将渐渐消失。

我们首先应培养出专业的民间乐舞人才, 如果让对民间乐舞不甚了解的人去从事民间乐舞工作, 则会起到反效果。特别是莽人族群成员较少, 就更需要细致、深入的研究与调查, 才能真正将莽人乐舞的文化精髓充分掌握。其次, 应对莽人艺人加强保护, 相关职能部门应设立专业的委员会用以保护与甄别民间乐舞文化, 以荣誉奖励或经费扶持的方法对莽人乐舞人才进行鼓励, 建立起莽人自己的乐舞文化基地。在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与调查数据后, 再对莽人乐舞文化进行归纳与整理, 并融合进现代乐舞中, 使现代乐舞的发展内涵与渠道得到拓展。在构建文化认同的同时, 也使莽人乐舞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继承。

(二) 将学校作为文化载体

现代文化与知识的传播手段中, 学校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要推广与发展莽人民间乐舞, 学校教育手段同样必不可少。由于莽人民间乐舞的影响力并不大, 因此将它纳入学校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之中,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莽人民间乐舞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点, 使学生对于莽人的了解得以增加, 进而增进其接受莽人乐舞文化的程度。莽人民间乐舞发展与继承的内在支撑就是其民族文化, 因此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莽人族群的行为模式、心理特质、生活习惯、地理位置、历史起源等, 对于学生掌握乐舞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推进作用。如此一来, 莽人民间乐舞就不会很浅显, 而是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文化思想与特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以莽人民间乐舞来构建文化认同并不是说纯粹的将乐舞作为所有教学内容, 而是要建立在中华各民族文化整合之上的。

(三) 依托旅游业, 开发利用莽人民间乐舞

虽然莽人族群生活的地区偏僻, 但是胜在自然环境秀丽、优美, 又地处旅游胜地云南省, 它将是政府发掘的新兴旅游资源之一, 在旅游资源中, 莽人的歌舞特色、饮食起居、衣着服饰都应纳入其中。这对于莽人乐舞文化认同构建来说, 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其实从游客的角度上来说, 吸引他们的已不仅仅是乐舞本身, 而是乐舞背后的民族特色与神秘感。

作为我国精神文化遗产, 莽人民间乐舞文化认同的构建不但为当地人民创造出了丰富的旅游收入与资源, 将他们的生活水平提升, 更为莽人乐舞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道路。要想让莽人乐舞文化认同构建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在立意拓展的层面上应有机结合莽人文化资源、乐舞表演以及自然资源, 从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合理定位, 利用莽人的吸引力与族群优势, 通过各类宣传方式与手段, 定性化、定型化莽人乐舞形象, 从而找到旅游资源与乐舞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近年来得到发掘、继承与发展的莽人文化来说, 我们在充分利用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让外界更多地认识与了解莽人族群的同时, 应通过莽人乐舞这一媒介手段构建其文化认同, 从而在继承与发展莽人民间乐舞的基础上, 真正实现双赢, 让人们在观赏到原生态的莽人民间乐舞的同时, 增进全民族的认同与情感。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应该是此类研究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道金平作品欣赏 篇2

Born in 1966, Dao Jinping was graduated from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maj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Instructed by famous masters including Jin Jian, Yang Guoguang and Guo Yicong etc., he was skilled in the calligraphy and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 He has dedicated to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many years and won grand prizes. Besides, he also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道金平,1966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研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班郭怡孮花鸟艺术工作室及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曾师从靳鉴、杨国光、郭怡孮、张鉴诸名师,擅书法、花鸟。多年从事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参与编辑出版了《环县道情皮影志》、《环县道情皮影》图文书等著作。2013年获庆阳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暨第五届梦阳文艺奖。中关村画院、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画家。

nlc202309032022

金平民族服饰 篇3

1 哈尼族服饰文化概述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独特的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和工艺等既是该民族生存环境的反映、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 更是哈尼族人民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精神品质的体现。

2 服饰的款式结构

哈尼族服饰无论男女, 衣身整体造型皆为宽松型。女士上衣分为内衣和外衣两种, 上衣整体造型为梯形的长袖薄褂, 左襟, 门襟与衣身用各色盘扣相连, 无领或立领。袖口和衣摆底部一般有约十厘米的纹样装饰, 纹样各不相同, 以几何纹样为主。外衣形制类似马甲, 不同之处是从腋下到下摆有大开口, 开口处用银链或粗线链接, 可调节宽松程度, 外衣布满了对称的几何纹样, 用蓝色或红色填充, 纹样边缘用立体细线包裹, 再用银珠点缀装饰, 外衣整体色彩华丽, 装饰丰富。哈尼族男子上衣较为简单, 青布对襟上衣, 袖口和衣摆底部亦有不同几何纹样装饰, 但是颜色和式样较为简单, 没有女士上衣那么多彩华丽。下装无论男女皆着裤, 女士较为修身, 男士较为宽松, 裤脚到膝盖下部有不同样式的纹样图案装饰。女士的头饰为黑色包头, 主要用黑色毛线绳子编织的粗长辫盘绕, 然后头顶用一块宽约1 米的黑色土布方巾折叠改在头顶, 方巾或有彩色刺绣纹样装饰。男士着圆柱形的平顶帽, 头顶或盖有刺绣装饰的对折方巾。

3 服饰的面料、色彩构成

哈尼族男女喜欢用自织土布做衣服, 善于用蓝靛色染布, 由于染同料的分量、染色时间及染色手法不同, 布料的最终呈现靛蓝、青褐和黑色等不同颜色。靛蓝、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要色调, 是伴随哈尼族人民在耕作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 不仅耐脏、吸热、具有保护作用, 而且认为其庄重、深沉、圣洁, 并视其为吉祥色和生命色。女士的头饰包头为黑色或蓝色, 上有五彩刺绣装饰。男帽亦为黑色, 有彩色刺绣装饰。哈尼族的盘扣色彩以浅色系为主, 各个颜色皆有, 以红、绿、蓝、褐色为主。哈尼族服饰的辅色、配色丰富多彩, 色调以冷色为主, 与衣身的靛蓝、黑色协调统一, 但不乏明艳的色彩, 尤其是衣襟、边侧或袖口裤口处有五彩线包边的刺绣装饰, 十分艳丽。此外, 本地哈尼族服饰尤喜大面积的深蓝色作纹样填充, 以显示对天的敬畏。饰品主要是银器, 以银链、银珠和银币为主, 银色提亮了整体偏灰冷的服装色调, 并增添了一丝奢华感。

4 服饰的工艺

哈尼族服饰中常见的工艺是棉纺织工艺、靛染工艺、刺绣工艺和布贴工艺。哈尼族的衣服由土布制成, 经由自家的织布机通过棉纺织工艺纺织而成。哈尼族服饰以靛蓝、黑色为主, 是通过当地的蓝靛叶染色而成, 深秋采叶浸泡发酵数日, 加入适量石灰并搅拌后过滤掉清水即得染料。根据浸染的次数、染料多少、靛染手法不同, 最终呈现的服饰色彩基调不尽相同。哈尼族人民普遍运用刺绣对服饰进行美化装饰, 其中包绣手法最为常见、最具特色。哈尼族族服饰纹样几何纹样图案为主, 在纹样的边缘通常会加细棉线包边装饰, 增强立体效果, 然后用各色绣线将包边棉线一圈一圈紧密包裹, 并穿以银珠点缀。除包绣外还有平面绣、套绣和锁绣等手法。哈尼族服饰大量布贴工艺, 通常和刺绣工艺结合出现。布贴工艺就是将不同色颜色的布料剪成预先设计好的图案纹样贴在衣服上, 然后在用刺绣工艺或对布贴进行包边或在布贴上进行二次刺绣加工。布贴工艺与刺绣工艺相结合, 使整个纹样图案看起来成半立体状, 简洁但极具装饰性。

5 服饰的图案纹样

哈尼族的图案纹样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造型生动优美, 能非常直观的体现出哈尼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取向。在众多图案纹样中, 又以几何图案纹样数量最多、使用最广。哈尼族的这些几何图案纹样特征十分突出, 将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提炼, 高度抽象成点、线、面, 再予以重组加工, 加入本民族的自己审美理解最终组合成了独特的结构造型, 极具节奏感和装饰性。直条纹是最常见的纹样之一, 简洁、直观, 粗细皆有, 常见于衣袖、前襟、下摆、袖口、裤腿下部等处, 几乎每一件哈尼族服饰皆有直条纹装饰, 色彩丰富艳丽, 而且以堆积的形式大量出现。菱形纹也是哈尼族最常见的纹样之一, 连续、完整、变化丰富, 常见于袖口、裤腿下部、后背、下摆等处, 常和直条纹同时搭配出现, 菱形纹同直条纹一样, 颜色众多且大量连续出现。水涡纹常见于哈尼族女士服装中, 盛装尤为常见, 水涡纹常作为主要的装饰图案出现, 因此无论图案纹样的单个大小还是整体面积都大于直线纹和菱形纹, 甚至一些款式的女士外套会布满水涡纹, 当水涡纹作为辅助图案纹样时, 通常会和直条纹一同以重复堆积的形式出现, 极大地增强了服装的装饰性和地域特色。

摘要:哈尼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云南金平县阿得博乡哈尼族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等的不同, 在服饰文化上又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服饰的款式结构、面料色彩、服装工艺、图案纹样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

当王金平遭遇马英九 篇4

再往外延展,马英九高调召开记者会“铡王”,也给很多国民党内同志以相煎何急的观感:他的态度至少是粗暴的。他仍然是那副“不粘锅”的形象,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他对王金平的批评最初着力点在王对司法独立的干涉,在台北地方法院做出有利于王金平的初步裁定后,他也只能保持对司法的尊敬。

王金平通过司法诉讼扳回一局,暂时继续保留行使国民党党员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担任“立法院”龙头老大的角色。此时,他仍然没有口出一句恶言,反而声称马英九和“行政院长”江宜桦为“菩萨”,“他们就是让我力争上游,在逆境中继续成长上进的力量,所以还要继续感谢他。”

“不粘锅”马英九和号称“万应公”的王金平比起来,反差实在巨大。马英九和王金平,这两个个性特质迥异的国民党巨头,在相互斗法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拉深了这份反差。即便是在台湾,我们也很难说,制度可以决定一切;领导人的不同风格所引领的社会方向终有差异。

马英九的选择

马英九的麻烦从8月31日开始。这一天的23点,“检察总长”黄世铭夜奔马英九官邸,汇报了这起台湾“司法史上最大关说丑闻”,马英九当场双眉紧锁,表达出震惊的神色。

在“关说门”的处理引爆争议时,这一个晚上,时常会被拿来和5年多前作对比。那时的台湾“总统”还是陈水扁,但其家族涉嫌洗钱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关注。台湾“调查局长”叶盛茂把国际洗钱机构提供的相关情资,向陈水扁做了汇报。结果是,这个案子被“吃掉”,没有曝光。直到陈水扁下台后才被披露。

虽然同为“总统”,和陈水扁不同的是,马英九并非涉案的嫌疑人。不过,黄世铭仍面临“泄密”的指控,即便他将关说案处理为“行政不法”而非“刑事不法”。他之所以将案情通报给马英九,乃因涉案人位阶太高,需要马英九的支持。

此时的马英九,也面临几种选择。

他同样可以“吃案”,就如同台媒所报道的,陈水扁2003年掌握李登辉“国安密账”的部分情资后,曾在一个小纸条上写了几个秘密资金账户的名称给李登辉。“卖人情”也好,暗含威胁也好,马英九未尝不可以在“吃案”后,将信息通告王金平,换取王的感激与日后合作。

但马英九做了另外一个选择,公开案情。

此时他还有一个分寸的掌握。或者,在特侦组公布案情后,任由其发酵,自己不做过多介入;或者冲在第一线,在“总统”和国民党主席身份间腾挪跳跃,引领事态发展。选择前者,几乎可以肯定,王金平能保留住“立法院长”职位。马英九选择了后者,意味着他不想给王金平机会。

在马来西亚参加女儿婚礼,让王金平躲过了第一时间必须为“关说门”表态可能出现的词不达意。虽然马英九促请其尽快回台,但在9月8日婚礼结束后,王金平直到10日晚上才抵台。第二天上午,国民党考纪会将决定是否撤销其党籍,这是他回台的最后时限。

王金平身段柔软,在机场与接机的“立委”们密室协商后,于记者会上号召党内团结。他强调,包括马英九在内任何一任党主席交代的任务,不管有再大的杯葛,或许有时间的落差,但他一定会设法完成目标。在接下来递交国民党考纪会的陈述书中,他以“中国国民党永久党员”的悲情话语,强调自己始终与党同舟共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在整个发言中,虽力批特侦组滥权违法,但王金平并无一句非议马英九。王金平诉诸情义的做法,和马英九神情严峻的点名指控形成鲜明对比。

马英九公开的解释是,“立法院长”关说司法个案,已经不再适任。这符合人们对他的一贯认知。“总统府”前副秘书长罗智强也说,如果换成他关说,马英九同样不会有任何犹豫。

但马英九在记者会上高调定位此案为台湾“民主法治发展最耻辱的一天”时,很多人联想起了陈水扁家族的弊案。很显然,后者带给台湾民主法治的“耻辱”更为巨大。作为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当然可以诉诸党纪,但他利用“总统府”平台的所有发言,都被认为逾越了应有的权力分际。马英九用力过猛,唤醒了民众“马王心结”的政治斗争记忆。

“没有敌人”VS“没有朋友”

在李登辉被开除出党,宋楚瑜出走另组亲民党,而连战也在与陈水扁的接连比拼中失败并退役后,王金平成为国民党内资历最深的政治人物。而马英九则风头正健,咄咄逼人,对王金平构成挑战。他们是国民党内最有竞争力的两位巨头,终将以火拼的方式较量实力。

1999年起,王金平一直担任“立法院长”职务。时间再往前推,他还有6年的“立法院副院长”历练。从1975年成功当选“立法委员”以来,他已是“立法院”最大一棵常青树。在国民党内的辈分自然也高,2000年起,他就出任国民党副主席职务。这些职务不能完全显示王金平的广泛社会影响力,30年的“立委”生涯,给他游刃在庙堂与江湖之间提供了很大便利。

关于金平县文化建设思考 篇5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端, 东隔红河与个旧市、蒙自县、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 西接绿春县, 北连元阳县, 南与越南接壤。县城距省会昆明477km, 距红河州府蒙自135km。这里历史悠久, 山川生态俊秀别样, 民族文化古朴多彩。金平边境线长502km, 全县国土面积3677km2, 辖13个乡镇, 总人口35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跨步发展, 精神文化建设水平赶不上物质文化建设步伐的问题是日益突出。当我们审视居民的生活时, 发现他们在走向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 却走进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沙漠。本文就金平县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同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为提升本县文化建设质量献计献策。

二、金平县文化建设现状

1. 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

各级各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支持力度不到位, 相关的制度措形同虚设, 经费投入不足。同时, 当下农村居民外出打工的较多, 留守的多为老弱病残, 及时配置专门的文化机构, 也多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 村落文化机构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不到20个。而且, 大部分的文化队伍多是自发形成, 没有负责人、没有经费支持, 难以有效持久的开展下去。

2.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前几年在金平, 遇到重大节假日也搞过一两次的文艺比赛, 但是就参与人员来看以基层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 农村参与度比较低。或者对他们来说, 根本就没有实现文化需求的愿望。据统计, 目前在13个乡镇中, 电视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0%, 镇政府所在地地达到了75%的覆盖率, 常年观看电视的人数达到各乡镇人数的60%。这些”电视村民”除劳动以外的大部分时问都在关注电视节目, 几乎不关心阅读等其它娱乐方式, 他们关注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消遣, 而不是刻意的学知识或增长见识。

特别需提到的是传统的民俗活动 (如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等) 近年来越来越少, 使得民俗活动陷入低谷。由此可见, 许多民俗文化已逐渐商业化, 甚至已经背离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3. 文化活动内容低俗

在金平, 也有一些乡镇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尝试性的开起了录相厅和台球室, 有的还成立摩托车协会, 可见居民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渴求。但是由于这些活动形式多为自发组织、内容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 甚至有恶俗之嫌。部分不法商贩利用居民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的空虚大肆组织违法活动, 其中封建迷信活动和利用台球、扑克、麻将迸行赌博之风甚盛, 还有偷偷传播下流书刊, 观看黄色录相的”黄色”暗流。这种低俗文化控制着整个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使青年陷入了文化误区而无力自拔。

三、金平县文化建设思考

1. 地方领导要重视县域文化建设的力度, 落实好文化建设工作

综合来看, 金平县县域文化开展情况不乐观, 跟地方领导不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改变这种不重视态度, 扭转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颓势, 地方领导必须端正态度, 身先士卒, 落实好文化建设的工作。一方面要重视基层文化生活结构形式的创新, 重视文娱项目创兴, 结合实践探索, 有效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建设有生力量的培养, 尤其是重视青年文化群体的文化建设, 逐渐转变他们“金钱至上”的文化理念, 提供各种文化学习的机会, 加强其文化素质的再教育。

2. 协调发展城镇与乡村文化, 实现文化共同的繁荣

就文化结构层次而言, 城市和农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 使着城市文化结构层次略优于村落, 显得更为斑斓夺目、目不暇接。虽然与城镇的现代化无法披靡,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落有着其独到的乡土魅力, 独领风骚。由此可见, 时至今日, 城镇文化和村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两者是完全可以各取所长、实现共同繁荣的。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 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地方民俗文化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城镇文化的优秀之处, 实现共融、和谐、发展。

3. 创新特色文化项目, 为县域居民生活增光添彩

结合金平县实际情况而言, 本县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民俗项目丰富, 像是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傣族泼水节等等, 都极具文化传统。由此, 加强本地文化建设, 必须要认识到这些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世界文化理念不断冲击下的金平, 更应该充分发掘那些浓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项目, 并重点打造、营造品牌文化形象。这样一方面可激发广大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广大, 推动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极具现实意义。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巩固县域文化阵营

优秀的文化队伍对于推动金平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 金平文化建设各有关部门应该通力合作, 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力量。同时, 建议从县域范围内培育选拔一批有文化、有理想、有专长的文化带头人, 重点扶持、重点培养, 作为地方文娱活动开展的带头骨干力量。

在软件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 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规划力度, 因为文娱活动开展的前提需要好的文化阵地依托。在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积极发展与农村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科技活动室等等的配合, 资源共享、共同管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晶, 綦群高, 张涛, 等.南疆三地州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 :55-59.

[2]马振华.铸造新农村之魂——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分析报道[J].农村工作通讯, 2006, (8) :9-11.

金平民族服饰 篇6

金平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分了批在全县13个乡镇实施, 于2007年开始启动, 第3批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已接近尾声。项目实施以来, 金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把该项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成立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领导机构, 按“六个一”目标要求狠抓落实。经两年多的努力, 截止2009年7月, 取得了明显成绩。

———选派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以来, 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3个, 科技特派员为当地农村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作好指导工作。

———培养科技辅导员。共培养科技辅导员93名。全县93名科技辅导员身为农村最基层的科技人员, 经常深入到田边地角为基层的人民群众解决了不少在技术中存在疑难问题。

———科技活动室的配备和完善。共配备和完善科技活动室99个 (村委会及部分村民小组) , 其中:建盖科技活动室3个、配备完善科技活动室96个。在99个科技活动室中, 配备电视机39台、DVD39台、铁皮书柜47个、办公桌11套、课桌椅738套、数码相机13部、沙发4个、科技活动牌子98块、科技光碟3900碟、科技书籍5250本。科技活动室配备完善以后, 为当地的农民群众提供了科技培训、学习园地、文艺活动等场所, 基本解决了农“学科技难”的问题。

———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组织16个, 即:橡胶协会3个、香蕉协会3个、西瓜专业技术协会1个, 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协会3个, 花椒种植协会1个, 中草药种植协会1个、板蓝根协会1个、茶叶种植协会1个、石斛种植协会1个、中草药协会1个。

———科技培训。紧紧围绕香蕉、橡胶、草果、茶叶、西瓜、花椒、生物药材种植、土鸡养殖等产业发展抓科技培训, 共计培训955期8.76万人次, 通过培训, 基本实现每个成年农民掌握1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示范样板。建立香蕉、橡胶、草果、西瓜、茶叶、花椒、石斛、瑶药、板蓝根、冬早蔬菜等特色产业项目13个, 示范种植面积6.27万亩 (1亩=1/15ha) 。

金平民族服饰 篇7

近年来, 人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 对哈尼梯田形成原因、文化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等进行了探索, 还有一些学者对哈尼梯田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土壤重金属分布, 景观地表水营养物质和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作了研究。但是对于金平的哈尼梯田研究较少, 鉴于此, 本文在研究了绿春哈尼梯田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养分特征的基础上, 选择金平代表性梯田开展土壤养分和传统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以期更全面的了解梯田土壤养分和传统农业发展状况, 为哈尼梯田的保护和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金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山区, 地处东经102°31′~103°38′, 北纬22°26′~23°04′, 境内最高海拔3074米, 最低海拔105米。全境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为滇南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冬干夏湿, 冬暖夏凉, 四季不明显,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2330毫米, 年均气温18℃。本研究以金平县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为研究对象, 主要开展土壤养分和传统农业利用现状调查研究。哈尼田村地处东经103.218179°-103.222263°, 北纬22.819638°-22.822625°, 海拔高度在1323-1431m。新发寨村地处东经103.355872°-103.364180°, 北纬22.886978°-22.888581°, 海拔高度在1254-1351m。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壤养分研究

针对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梯田进行布点。采用GPS进行定位, 根据哈尼梯田自身特点, 采用自上而下原则, 将整个山丘的梯田分为上、中、下三个片区, 在每个片区内沿着山脊线等距离采取3个样品。每个样品均用5点采样法采集。采集时用挖掘法, 挖掘深度为土表0~20cm, 每个点约采集1kg土壤, 然后将五点的土样混合, 用两次四分法留取约1kg土壤为最终样品。土样采回后自然风干、研磨, 分别过1mm和0.25mm筛, 贴标签、装瓶备用。土壤基本养分的测定采用常规方法进行。

1.2.2 传统农业发展调查研究

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对金平县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进行实地走访、入户调查。哈尼田村共310户, 走访95户, 走访比例30.65%;新发寨村共194户, 走访37户, 走访比例19.07%。分别采用问卷和现场访谈向村长和村民采集有关哈尼梯田的基本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基本养分分析

哈尼梯田村土壤p H在7.10~7.41, 平均值7.32,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51~35.24g/kg, 平均28.12g/kg;全氮含量在1.20~1.55g/kg, 平均1.30g/kg;全磷含量在0.39~0.62g/kg, 平均0.50g/kg;全钾含量在8.23~17.32g/kg, 平均12.43g/kg;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在3.15~96.6 0mg/kg, 平均48.03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在36.21~125.60mg/kg, 平均69.68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在75.32~183.21mg/kg, 平均104.18mg/kg。

新发寨村土壤p H在6.38~7.21, 平均值6.92,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8.93~62.19g/kg, 平均35.78g/kg;全氮含量在1.20~2.66g/kg, 平均1.53g/kg;全磷含量在0.28~0.74g/kg, 平均0.51g/kg;全钾含量在7.18~19.85g/kg, 平均14.56g/kg;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在17.50~163.10mg/kg, 平均70.04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在15.71~150.08mg/kg, 平均57.59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在65.34~195.45mg/kg, 平均112.29mg/kg。

哈尼梯田村土壤属于中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在中等;全磷含量缺乏;全钾含量中等;土壤水解性氮缺乏;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中等;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

新发寨村土壤属于中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在丰富;全磷含量缺乏;全钾含量中等;土壤水解性氮中等;土壤速效磷含量在缺乏;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

2.2 传统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2.1 村民基本情况

对两村随机调查显示, 在村寨单户人口方面, 两村人口在2~12人, 哈尼田村单户人口数主要为4-6人;新发寨村单户人口数主要为3-5人。从两村总体看, 单户人口数主要为4-5人。在村民受教育程度方面, 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的村民受教育程度均偏低, 中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偏少, 比例不到30%。对村民两村村职业调查显示, 村民在家务农的人员不足30%, 超过70%村民外出打工。村民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有建筑类、农业类、工厂工人、和自主经营等, 而主要集中在建筑类行业。

在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方面, 两个村寨的村民主要经济收人来源于外出打工和在家务农, 各占50%左右。其中在家务农主要收入来源于传统水稻、玉米及部分蔬菜种植, 10%左右来源于特种经济作物种植。

2.2.2 种植结构

目前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均以水田种植为主, 旱旱地种植面积较少。水田主要种植杂交稻、大粒香 (红、白) 、长毛谷、糯谷等水稻品种。哈尼田村种植水稻品种以哈尼梯田传统品种为主, 占种植面积的54.41%,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较少, 仅占种植面积的20.73%。新发寨村种植水稻品种哈尼梯田传统水稻品种与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相当, 分别占种植面积33.69%和32.61%。

旱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哈尼田村的旱地主要种植玉米、甘蔗、西贡蕉、蔬菜、大豆和辣椒等经济作物;新发寨村的旱地主要种植果树、药材、玉米、草果等经济作物。

2.2.3 田间管理

两个村寨灌溉水均主要来自位于梯田上方森林涵养水, 村里修有引水水渠。哈尼田村的灌溉水管理采用“刻木定水”的方式专人专管, 村民以钱或谷物为报酬支付给管理人员。新发寨村已很少使用该方法管理梯田用水, 而是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两个调查村化肥使用量远高于有机肥。哈尼田村施肥方式有“水冲肥”和人工施肥两种。人工施肥主要施用尿素、普钙和复合肥等化学肥料, “水冲肥”主要施用农家肥。新发寨村靠人工施用化肥, 农家肥施用较少。

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2.2.4 梯田退耕分析

在调查的两个村寨中, 哈尼田村的梯田保存较好, 规模较大, 较为典型。村民对梯田的保护意识较好, 仍然依赖梯田种植水稻, 梯田的退耕比例低, 单户村民的梯田退耕比例最高为28.42%。新发寨村民族较多, 有哈尼族、彝族、瑶族、汉族等, 村民的生活条件相对于哈尼田村较差, 村民对梯田的保护意识较弱, 梯田退耕比例大, 最高达72.93%。

退耕梯田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梯田改旱地种植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二是将梯田出租给他人种植;三是将梯田丢荒外出打工。

3 讨论

从土壤基本养分状况来看研究两个村寨土壤均属于中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土壤氮含量在中等以上, 土壤磷含量缺乏, 土壤钾含量中等。与文波龙等研究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土壤和张德刚等研究绿春哈尼梯田土壤养分相近。均属于较肥沃土壤。而金平哈尼梯田土壤磷素较缺乏。这可能与该地区土壤母质及村民的施肥习惯有关。

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 云南金平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上与白艳莹等研究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结果有相似之处, 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各村寨又有一些不同的传统习惯。但是云南金平和红河两地区哈尼梯田区均存在劳动力外出流失、梯田退耕及传统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哈尼梯田传统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哈尼梯田的保护产生影响。

提高哈尼梯田传统农业产业价值是哈尼梯田区留住劳动力维持梯田传统农耕的重要出路。结合大量研究我们认为利用哈尼梯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肥沃土壤来发展具有“世界遗产”品牌的有机农业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4 结论

(1) 从土壤基本养分状况来看研究两个村寨土壤均属于中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28.12g/kg, 新发寨村为35.78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30g/kg, 新发寨村为1.53g/kg;土壤水解性氮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48.03mg/kg, 新发寨村为70.04mg/kg;土壤全磷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0.50g/kg, 新发寨村为0.51g/kg;土壤速效磷磷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69.68mg/kg, 新发寨村为57.59m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2.43g/kg, 新发寨村为14.56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04.18mg/kg, 新发寨村为112.29mg/kg。

(2) 两村寨村民受教育程度均偏低, 中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不到30%。超过70%村民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人员不足30%。两村寨均存在梯田退耕现象, 其中, 新发寨村梯田退耕比例大, 单户村民梯田退耕比例最高达72.93%, 哈尼田村梯田退耕比例较小, 单户村民的梯田退耕比例最高仅为28.42%。

(3) 目前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均以水田种植为主, 旱旱地种植面积较少。哈尼田村种植水稻品种以哈尼梯田传统品种为主, 占种植面积的54.41%, 杂交水稻仅占种植面积的20.73%。而新发寨村种植传统水稻品种与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相当。两个调查村化肥施用量远高于有机肥, 农药使用也逐年增多。

摘要:选取金平县哈尼梯田典型村寨——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两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梯田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并对村寨进行传统农业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1) 研究区土壤属于中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28.12g/kg, 新发寨村为35.78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30g/kg, 新发寨村为1.53g/kg;土壤水解性氮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48.03mg/kg, 新发寨村为70.04mg/kg;土壤全磷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0.50g/kg, 新发寨村为0.51g/kg;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69.68mg/kg, 新发寨村为57.59m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2.43g/kg, 新发寨村为14.56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哈尼田村为104.18mg/kg, 新发寨村为112.29mg/kg。 (2) 两村寨村民受教育程度均偏低, 中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不到30%。超过70%村民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人员不足30%。两村寨均存在梯田退耕现象, 其中, 新发寨村梯田退耕比例大, 单户村民梯田退耕比例最高达72.93%, 哈尼田村梯田退耕比例较小, 单户村民的梯田退耕比例最高仅为28.42%。 (3) 目前哈尼田村和新发寨村均以水田种植为主, 旱旱地种植面积较少。哈尼田村种植水稻品种以哈尼梯田传统品种为主, 占种植面积的54.41%, 杂交水稻仅占种植面积的20.73%。而新发寨村种植传统水稻品种与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相当。两个调查村化肥施用量远高于有机肥, 农药使用也逐年增多。

关键词:传统农业,土壤养分,哈尼梯田,金平

参考文献

[1]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角媛梅, 张丹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05) .

[3]角媛梅, 杨丽萍.哀牢山区哈尼梯田的分形特征[J].生态学报, 2007 (11) .

[4]姚敏, 崔保山.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垂直特征[J].生态学报, 2006 (07) .

[5]张德刚, 刘艳红, 罗文珍等.云南绿春哈尼梯田湿地水稻土基本养分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 2010 (05) .

[6]文波龙, 任国, 张乃明.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土壤养分垂直变异特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1) .

[7]张德刚, 刘艳红, 全舒舟.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梯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潜在生态风险[J].西南农业学报, 2010 (06) .

[8]宗路平, 角媛梅, 华红莲等.哈尼梯田景观水源林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持水性能[J].水土保持通报, 2014 (04) .

[9]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10]白艳莹, 伦飞, 曹智等.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红河县甲寅乡作夫村和咪田村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06) .

[11]张永勋, 刘某承, 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机生产转换期农产品价格补偿测算--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作系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15 (03) .

金平民族服饰 篇8

金平水电站右岸防渗墙 (坝横0-59.5~坝横0+45) 采用混凝土防渗, 其中坝横0+75.375~坝横0+000 (3 033.2~3 093.5 m高程) 为右岸坡防渗墙, 防渗墙嵌入基岩1.0 m。混凝土防渗墙厚0.8 m, 最大深度约49.6 m。岸坡段防渗墙下部土石分界线处, 坝横0+75.375~坝横0+48.75 (3 033.2 m~3 054.5 m高程) 覆盖层较浅, 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到基岩, 后浇筑混凝土防渗墙。

2人工开挖防渗墙工艺流程

人工开挖防渗墙槽孔采用将防渗墙槽孔分段开挖、护壁、浇筑、接缝处理的施工工艺。

3人工开挖防渗墙槽孔施工方法

3.1 人工开挖防渗墙槽段划分

岸坡 坝横0+75.375~坝横0+48.75 (3 033.2 m~3 054.5 m高程) 覆盖层较薄,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 将人工开挖防渗墙暂分为5段 (可根据覆盖层厚度进行调整) , 采用人工分段开挖, 人工开挖至基。为保证混凝土安全稳定及受力, 采取台阶法开挖。坝横0+75.375~坝横 0+59.13 (前3个槽段) 开口开挖宽度由设计0.8 m调整为2.0 m;坝横0+59.13~坝横 0+48.75 (后2个槽段) 开口开挖宽度分别由设计0.8 m调整为2.3 m和2.6 m。以上放大开口槽段开挖到底部基岩逐渐缩小到设计宽度。开挖方式:采用人工开挖装入斗车改装的吊斗, 5t卷扬机起吊, 开挖出的覆盖层由斗车人工运输至搭设溜渣槽位置 (每一槽段搭设施工平台和溜槽) 弃料至大坝底部, 再由20 t自卸汽车运至1#弃渣场指定位置堆放。开挖至基岩接触面时, 开挖深度为入基岩1.0 m采用爆破开挖。人工每开挖1.2 m深后, 采用现浇C20钢筋混凝土护壁, 钢筋采用φ14@20×20, 每间隔1.5 m高度设一横向和竖向18工字钢支撑, 每一槽段设2排。

3.2 成槽

主要采用风镐、十字镐及其他辅助工具人工掘进, 采用卷扬机及人工综合除渣工艺。

3.3 护壁

人工开挖防渗墙要求每往下开挖1.2 m就护壁一次, 当护壁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往下施工。护壁采用的钢筋混凝土上宽30 cm、下宽15 cm, 钢筋为φ14, 纵横间距为20 cm, 水平方向的护壁与护壁之间的钢筋预留10 cm搭接长度, 上下护壁之间不搭接。每一槽段打一部分φ25插筋, 用于支撑悬挂护壁钢筋, 插筋长0.7 m, 间距1 m, 外漏0.1 m。每间隔1.5 m高度设一横向18工字钢支撑, 横向18工字钢支撑在竖向工字钢上, 每一槽段设2根横向和2根竖向工字钢。

背后正面开挖采取挡墙和工字钢支撑, 前一个槽段防渗墙混凝土浇筑完成时, 预埋2排φ25插筋, 插筋长1.2 m, 间距0.5 m, 外漏0.5 m。防渗墙上浇筑C20混凝土挡墙, 用于工字钢支撑背后土质边坡。具体见附图《人工开挖防渗墙平面图》和《人工开挖防渗墙支护图》。

护壁混凝土采取现场拌和浇筑, 混凝土标号为C20, 二级配。

1) 搅拌站场地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将搅拌站布置在1#支线路末端3 054.5 m高程处 (人工开挖防渗墙顶部) , 以方便砂、石及水泥堆放, 搅拌机拟采用J350型滚筒搅拌机搅拌, 采用斗车人工上料。

2) 混凝土输送。

混凝土输送采用搭设溜槽输送, 但浇筑高度>2 m时, 安装缓降器装置, 以避免混凝土离析。

3.4 预埋管的埋设方法

防渗墙预埋管为帷幕灌浆管, 帷幕预埋灌浆管为φ110, 间距1.5 m, 帷幕灌浆管工程量约为2 571 m (含岸坡人工、机械槽段和坝肩水平段) ;帷幕灌浆管的埋设在防渗墙槽孔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施工。具体埋设采用钢筋支架 (简易支架) 的方法进行, 钢筋支架分节进行安装, 按每节6~9 m控制, 支架节间连接采用搭接焊, 搭接长度10 d。灌浆管固定在钢筋支架上, 管间连接采用帮条焊接, 依次将灌浆管下至孔底。灌浆管埋设严格按施工图纸规定及监理人指示进行, 埋设完毕后进行校核, 并报请监理人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5 墙体浇筑要求

护壁混凝土采用手持式振捣器捣实, 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制, 搭设溜槽。用漏斗与导管法分层浇筑, 分层厚度 (30~50 cm) , 均匀振捣。

1) 由于基槽深度均在10~20 m左右,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导管φ≧216 mm (导管直径大

于骨料粒径的3倍) 。

2) 导管底部离混凝土浇筑仓面不高于2 m, 以避免混凝土离析。

3)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卵石粒径<5 cm, 骨料应清洁, 无杂物。水泥与灌浆水泥应为同厂同标号, 同样要进行物理性能检测。

4) 拌合楼混凝土塌落度为10 cm, 以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和易性, 有利于保证导管法施工的质量。

5) 控制混凝土在地表临时料场堆放的时间, 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6) 浇筑混凝土时, 在槽口导管及漏斗夹具下方设置移动装置, 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可沿防渗墙轴向灵活移动, 以保证防渗墙整体浇筑质量。

7) 防渗墙浇筑期间, 槽壁保持稳定且不掉块, 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6 接缝处理

人工开挖槽段每一槽段接缝处采用凹槽型加凿毛处理, (见图1) 。

3.7 安全措施

1) 护壁混凝土高出地面20 cm, 并向两边浇筑50 cm宽, 以防边坡落物。

2) 向槽内通风换气, 以保持槽内空气新鲜。

4结语

实践证明, 该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 安全可靠的, 开挖完成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 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摘要:金平水电站岸坡人工防渗墙槽孔开挖方案设计合理可行, 对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岸坡,人工,防渗墙槽孔

参考文献

[1]SL378-20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

与王金平的一次接触 篇9

王金平办公室门外的总台小姐,长相甜美,气质像台湾电影里的沈佳宜,她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会客室,轻声细语问我们要喝茶还是咖啡,还送来刚刚烘烤过的糕点。一会儿,来了一位干练的女士,他们都叫她参事,事后打听,大约相当于王金平办公室的主任。她说:“很抱歉,王‘院长’在外面公务,但我想他会很愿意见见你們,你们下面什么行程?如果你们愿意等,我马上联系王‘院长’,看他能不能赶回来。”我觉得这不可能吧,也就客气地表示愿意等。没想到参事到门口打了一通电话回来,告诉我们王金平答应赶回来,并叫大家不要白等,就请张寒青带我们到“立法院”各处参观一下。

实地“考察”完一圈,王金平还没有赶回来,我们就在走廊里等,“沈佳宜”跑过来喊我们到会客室坐。我们怕添麻烦,说在外面等一下没关系。但女孩诚意相邀,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又回到会客室,刚才我们喝的茶点茶具已经收走,结果女孩再一次给我们奉上“院长咖啡(茶)”。我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我们不过是一个城市媒体,用不着对我们这样高规格的礼遇,莫非是王金平有什么信息要通过我们传递?我开始有些紧张和兴奋。

王金平终于回来了,热情诚恳,宾至如归的感觉,但只是寒暄,没有任何要传递什么信息的迹象,最后送我们一人一盒阿里山好茶。言谈中,我们间接知道,刚好又来了一批台南乡亲,正在隔壁等着。我突然恍然大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信息要传递,更没有什么特别的礼遇。这就是王金平和他的身边人常规的待客之道,他们不过是把我们当作跟隔壁一样的乡亲。不同的是,我们是来自厦门,隔壁的来自台南。

王金平当时和我们寒暄的内容,现在早已模糊,记忆最深的却是那个两次把我们迎进会客室、两次给我们端茶送水的女孩。我一直想:假如我有一张选票,跟王金平及其身边的人打过一次交道,会不会就把票投给他?

1975年,王金平在34岁时当选“立法委员”,1999年起任“立法院长”,历经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时代,创下“十连任立法委员”、“五连任立法院长”的纪录,被岛内舆论称为“政坛常青树,立委不倒翁”,在台湾蓝绿对立如此激烈的政治生态中,王金平的蓝绿通吃堪称奇迹。之前,我一直好奇王金平左右逢源、绝处逢生的“生存秘器”,这次我从王金平的身边人找到了答案

(摘编自《南方周末》,有删节,原题为“临时工是领导的里子”)

金平民族服饰 篇10

关键词:社区贫困,资源分配,调查研究

1 引言

公共财产资源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有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同时对于那些较为贫困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来说其后果更为严重, 因为对于这类人群来说, 这些公共财产资源是他们维系生计的主要来源, 很少有其他可选择的途径, 同时, 还存在不公正现象。许多研究发现, 社团中较为贫困的边际群体常缺乏影响他们周围生活的能力, 因为他们很少有接近、放弃和控制这些资源的权力。对于这类人群来说, 所拥有的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 较少的土地、牲口、财富等等, 因此, 大大制约了他们利用这些资源的机会。导致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均等性问题, 因为在某一社区中, 对于绝大多数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员来说, 相对社区中的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说, 就更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和获得这些资源。基于此, 特别需要从政策途径和文化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这些公共资源分配制度的建立过程, 需要考虑在操作时是否真正做到了公正与公平, 需要考虑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来说, 是否存在不公平的资源分配, 需要考虑和分析这些资源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对这些人群的生计和生活可能产生的后果[1]。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翻天地覆地变化, 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有了很大地提高。为了解决广大村民的吃饭和脱贫问题,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扶贫攻坚计划, 以加速加快农村特别是山区的脱贫致富进程, 各级政府亦根据当地实际, 制定了相应的扶贫计划, 并多方筹集资金,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开发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许多农村社区及农户摆脱了贫困, 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 在一些山区, 特别是一些边缘、高寒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所实施的农村扶贫与改革政策及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部分社区村民仍未解决温饱, 部分村民尽管解决了吃饭问题, 但因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和消除贫困的对策措施, 因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或人为因素又返回到贫困状态。调查研究发现, 在中国的山区, 还有一类贫困群体, 主要是由于不能得到用于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农地、林地、牧地、水等自然资源而引起的贫困, 这类贫困常称之为资源贫困。调查发现, 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引起的贫困现象越来越突出。通过该案例研究, 真正了解社区村民生计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了解耕地、农地、牧地等使用不均引起贫困的严重性以及对资源有效保护的影响, 对于真正推进我国扶贫进程, 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2]。

金平作为一个集边疆、山区、贫困融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全县不仅有十分丰富的林地资源, 而且有保存完好的原始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6元, 人均粮食320kg。居住在保护区周边高海拔, 尤其接近保护区边缘的村寨, 其经济来源主要靠在保护区内种植草果及采集林副产品如:菌类、竹笋等。尽管金平非中央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天然林保护重点县, 且有关天然林保护的政策及规定仍在该县实施[3]。同时, 金平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除有交通、信息、技术、山区、原战区等造成的贫困外,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资源分配等因素也是造成部分农户贫困的原因。此外, 金平作为一个边疆和少数民族自治县, 一些社区并没有真正地执行中央和省制定的一些政策及法规, 因此常按照当地社区自己的习俗和习惯分配、管理和利用资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资源分配不均复杂化。通过调查分析因政策、习俗等原因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而引起的贫困, 就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途径。

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公共资源均等性与社区贫困的关系。基于此,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社区村民的主要生计类型, 社区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社区森林资源及管理利用调查, 包括资源状况、利用权属、管理与利用类型, 森林资源分配与社区生计关系;社区贫困与森林资源均等性关系调查, 重点调查了解社区森林资源分别制度, 贫困及边缘群体对森林资源的可接近程度、利用与管理情况等等;与公共资源 (农地、林地、牧地、水) 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当地社区及落实情况;调查了解公共资源均等性与当地文化、习俗的关系;调查了解与中央和省出台的与森林资源使用均等性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全县的实施情况;为解决因公共资源均等性问题引起的贫困问题,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3 森林资源与社区贫困

3.1 贫困的概念与理解

贫困可视为一个相对的概念, 亦可视为绝对的概念, 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学者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尺度和标准。中国学者多数把贫困理解为衣、食、住等物质生活困难, 西方学者则有较为广义的理解, 如过不上像样的生活、没有健康的身体、缺乏受教育机会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受到歧视等都看成是一种贫困。贫困地区的贫困其表现形式并不只是收入低、口粮少, 还有一些其他很重要的共性的表现形式, 如缺乏安全的饮水, 缺乏受教育的条件, 缺乏可靠的能源来源, 缺乏乡村道路, 缺乏医疗条件等等。引起贫困的原因应该深入实际,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健康等多方面入手, 真正了解农户或社区贫困的原因, 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1]。

对于贫困的尺度或标准应该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我国1995年以前, 常用双四百来确定某一农户或地区是否脱贫。然而, 在很多的贫困地区, 从农户当年生产的粮食数量来看, 已远远超过该数量, 应该够吃, 但因缺乏必要的资金以用于生产垫本和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因而, 在粮食收割后, 不得以将当年生产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 因此, 导致当年的粮食不够吃, 甚至差很多。基于以上情况, 目前主要采用经济收入这个指标来衡量某一农户或社区是否贫困, 若人均纯收入在当年贫困线以下, 则说明该农户处于贫困, 若在之上则说明已脱贫。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2011年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从政府的年度统计报表了解到, 2011年度马苦寨人均粮食362kg, 人均收入2097元。从全县2011年统计数据来看, 马苦寨人均纯收入都较全县平均水平偏低, 人均粮食则约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从2011年我国的贫困标准来看, 马苦寨人均收入水平在贫困线以下, 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寨。

3.2 社区贫困群体确定及主要应用指标

从粮食生产来看, 若当年生产的粮食不出售的话, 马苦寨绝大多数农户的粮食应该够吃, 少数农户尚有剩余粮食出售, 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草果和喂养牲口。据农户调查了解到, 马苦寨90%左右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草果, 草果收入户与户之间相差很大, 最高的农户年草果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 最低的不到1000元, 大部分农户在3000~6000元之间, 且年与年之间相差甚大。由于马苦寨经济收入低, 且单一,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全村绝大部分农户每年年初都要到乡信用社贷款以购买优良种子 (水稻和玉米) 、化肥和农药, 据调查, 全村每年贷款的数量在8万元左右。为了归还贷款和购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 粮食收割后, 他们不得不出售部分粮食归还贷款, 因此, 导致部分农户每年缺粮1~3个月, 少数缺粮达4~6个月。

通过调查组与社区中领导、妇女、贫困农户等不同人群的座谈和走访调查, 大家一致认为, 房屋的好坏、是否有草果地是当地社区衡量某农户是否贫困的主要标准。若某农户仍居主在哈尼族传统的毛草房, 说明该农户缺乏劳动力、粮食不够吃、无经济能力修建当地时兴的石棉瓦房;若某农户无草果地, 表明该农户缺乏劳动力而无能力经营草果地, 或是刚成家的年轻农户, 因此, 这些农户无经济来源, 因此, 成为社区中较为贫困的农户。基于上述标准, 村民们将社区78户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富裕群体, 目前仅2家, 其中1户有大量的草果地, 每年草果收入都在20000元以上, 另1户是因为1人在外工作, 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第二类是贫困群体, 共有5户, 主要是因丈夫死亡、生病、老人等原因导致劳动力缺乏而引起的贫困, 最明显的特征是房屋差、粮食不够吃、无草果地;第三类叫做温饱型农户, 其主要特征是粮食基本够吃, 且有草果地, 但面积不大, 草果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 这类农户是社区中的主要群体, 约占社区总农户的一半以上;第四类可叫做资源型贫困农户, 主要由社区中刚结婚立业的年轻农户组成, 这类农户主要是因为无足够的耕地和林地资源, 因而存在粮食不够吃和缺乏经济来源, 因此, 暂时无能力修建房屋, 所以, 相对村寨一般农户来说, 比较贫困, 该群体约占社区总农户的1/4左右。从以上社区农户分类可以看出, 目前, 与资源分配、使用有关引起的农户贫困主要涉及社区中的第二、第四类这两大群体, 这两大群体处在社区的低层, 是社区中最贫困的群体, 也是最需要帮助和扶持的群体。

3.3 社区贫困与森林资源分配的关系分析

从表相来看, 在调查社区, 无论从林地资源的分配, 还是从管理角度等方面来看, 调查社区体现了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均等性。但是, 通过调查深入调查和参与社区的一系列活动, 调查组发现, 社区森林与贫困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农户, 特别是大家公认的社区贫困农户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4]。

3.3.1 林地资源的占有与经济收入

长期以来, 马苦寨都实行社区集体所有和经营管理的模式, 但这主要体现在对林木的采伐和竹笋的利用等方面, 对于除木材采伐和竹笋采集以外的方面, 如林地的使用、其他林副产品的采集等等, 社区集体管理很少。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导致社区农户在占有林地使用的面积上相差甚大, 且质量上也明显不同, 通过在林地上种植、经营草果, 获得的经济回报将相差甚大, 因而导致社区贫困的产生。从调查中发现, 该社区中个别农户经营的草果地遍及整个集体林和保护区内, 面积达到几公顷, 每年的草果收入上20000元, 社区中大部分农户每年从草果种植上的也在3000~6000元之间, 但是, 对于社区中大家公认的最贫困农户来说, 由于缺乏劳动力, 没有能力在集体山林、甚至保护区内占用一些地块种植草果, 即或以前占有一些林地, 但因无劳动力经营, 而没有什么收成, 因此, 对于这类农户来说, 因缺乏劳动力, 失去了经营草果以获得主要经济来源的机会, 因此, 他们成为社区中最贫困群体。社区中无林地使用权的另一类群体是刚成家立业的年轻农户, 草果生长因为需要特殊的环境, 因此, 无论是集体山林或是自然保护区, 一些有利于草果生长的林地环境早以被占用, 对于这些刚成家的年轻农户来说, 他们只能从父母、兄长处分得属于自己的份额上精心经营管理, 获得收入, 不能再开辟新的草果地, 基于此, 这类农户的贫困也主要是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等性, 使他们成为社区中相对贫困的群体。

3.3.2 烧柴的采集

根据《村规民约》, 为了保护集体山林, 近几年来, 村民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采集烧柴, 且只能砍一些死、干的柴禾。该规定对于一般家庭来说, 应该算是公平的, 但对于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家庭来说, 就有失公平, 因为, 对于这些平时劳动力就非常缺乏的家庭来说, 能够将田地经营好, 解决吃饭问题就很不一般了, 还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全年的烧柴准备好, 否则, 则视违反规定, 受到处罚。因此, 从《村规民约》本身来说, 就失均等, 没有考虑社区中老弱病残农户的利益。

3.3.3 建房用材的采伐与利用

依据《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 社区村民的确需要建盖房屋的, 可口头向护林员提出申请, 同意后即可采伐。实际上, 该规定是为社区中经济条件较好和一般农户制定的, 未顾及社区中最贫困的老弱病残这部分农户。因此, 林木采伐利用也失于资源的均等性。从调查中发现, 社区中最贫困的这部分农户至今居住在矮下的房屋中, 就连喂养牲口的圈舍都难以建盖, 因为, 他们没有资金和劳力砍树修建房屋, 当然就没有提出这些要求了。

3.3.4 非木材林产品的利用

除草果种植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外, 采集竹笋、野生蔬菜和各类野生菌类野生社区农户重要的现金来源之一。但是, 对于上述的有老弱病人的家庭来说, 也是望尘莫及, 因为, 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投入, 因此, 只有失去获得该经济来源的机会。

3.3.5 参与社区森林管理的决策

由于该调查社区处在一个边远的和少数民族集中的山区, 男女存在很大的不平等, 村寨许多的集体活动都只能由男人参与, 无论在家庭还是村寨集体等许多事情的决策上, 都是男人说了算, 因此, 对于那些失去丈夫的家庭来说, 他们就无缘参加社区集体的一些活动, 因此, 就不能将自己的困难、想法或需求说出来, 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就从社区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分离出来。

4 相关问题讨论及建议

4.1 相关公共资源均等性使用的政策及法律滞后

依据中国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 社区公共资源主要包括由社区农户使用和经营管理的农地、林地、牧地等自然资源, 其所有权属于社区集体或国家所有, 使用权可属于社区集体、社区农户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及企业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为了有效、合理地管理与利用公共资源, 自新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 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农地、林地、牧地等公共资源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表1) 。然而, 就这些公共资源使用的均等性、公共资源使用与农户贫困的关系, 特别如何考虑、顾及社区中边缘群体的利益等方面研究甚少, 相关公共资源分配、使用、管理中也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如何保护和支持社区中贫困农户、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权力和利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的扶贫, 特别是社区中贫困农户的真正脱贫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制造了障碍。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 就需要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确保社区中的贫困群体真正获得公共资源使用权和均等性。

4.2 与公共资源分配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滞后

4.2.1 耕地

自1980~1982年以后, 耕地主要实施以农户个人为主体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 即依据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的原则, 在社区范围内依据耕地的类型、质量和距离远近, 按人分配, 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管理。为了确保该政策的延续性, 1998年出台了延续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同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002年8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 。这些系列政策和法规 (表1) 的出台, 明确了农地使用和经营管理的主体, 为解决农村贫困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然而, 在本案例调查及其他许多地区发现, 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对1998年出台的土地延续承包与调节政策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们仅仅是将原来1981年的土地承包合作重新登记罢了, 因此, 一些农户土地过剩, 而一些农户特别是刚分家的年轻农户无耕地可种。调查发现, 在金平以及其他地区, 一个3口或4口之家的农户, 仅经营一人或二人的土地 (多数为丈夫原来的分配份额, 而妻子和子女无土地) , 为了维持生计, 他们只得外出打工或者出高价租赁他人的土地。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农户人口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所致。例如, 原来一个5口人的家庭, 因出嫁或死亡, 现在可能变成了2口或3口之家, 或者, 原来一个5口之家, 因子女结婚和分家, 现在就可能有10口和2家、3家人或更多的人或家庭经营原来仅有5口人的土地。即或一些村寨做了调整, 但退出耕地的一方也多是将一些边远或者质量差的耕地退出来, 因此, 进耕地的一方就可能在多个地方拥有耕地, 因此, 这就为耕地的合理经营和集约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

4.2.2 林业用地

国家林业部于1981年在出台了以稳定林地林木权属、划定自留山责任山和确定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政策, 并于1981~1985年在中国特别是南方集体林区实施。据调查了解, 金平县除少数社区无山林可分外, 仅在1981年一年内就将全县99%的集体山林 (54000hm2) 都划归农户个人经营管理。然而, 该政策实施至今, 没有作任何调整, 致使林地分配极不公平, 一部分农户有山林, 一部分没有。因此, 林地使用权属不均等现象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特别是对于社区中年轻农户无林可用更为严重。迫于生计, 他们不得不到其他农户的山林或者自然保护区内砍伐林木、采集烧柴以及其他林副产品, 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偷砍盗伐林政案件的发生。

4.3 公共资源均等性与农户扶贫的关系

无可否认, 农地、林地、牧地、水等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均等是导致农村部分农户, 特别是一些边缘群体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 我们反过来分析, 如果解决了这些贫困农户生计所需要的耕地和林地资源, 或者给予他们比一般农户更多的资源, 他们就不贫困了吗?回答可能未必如此。因为, 导致农户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 其中包括了资源分配的均等性和不合理问题, 也有他们的技能、能力、信息、观念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如生病、残疾、缺乏劳动力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他们的贫困, 要从更本上帮助这类群体摆脱贫困, 需要采取综合方式, 从资源使用的均等性、能力与技能建设、信息、市场等多途径方式入手, 才可能真正实施社区中这些弱势群体脱贫的目标。因此, 建议该项目在解决好公共资源的均等性问题的同时, 开展一些实施和可操作性的项目, 以在资源均等性与扶贫方面做一些尝试。

4.4 如何提高妇女在公共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本案例调查发现, 妇女, 特别是本案例涉及的哈尼族妇女, 她们是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者, 但受民族传统和习俗的影响, 他们也被排斥在管理和决策之外, 就连基本的与外界交流的渠道都不畅通 (因文化教育低, 不会讲汉话) , 怎么能将一些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技术、技能传递给她们, 而她们又如何将自己的一些问题、想法无顾及地说出来, 同时如何改进当地的习俗让妇女们真正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中区, 所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以提高妇女在森林资源及其他公共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如何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

在案例调查村, 当地村民为了确保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 当地村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系列规定和措施以保护属于社区集体的山林。但是, 对于社区集体外的森林, 如自然保护区、其他国有林区等, 社区村规民约涉及很少, 部分村民认为, 这些森林不是他们的, 因此, 他们时常到保护区内砍烧柴, 采集竹笋, 种草果, 甚至砍伐林木。在调查村及其他一些村寨发现, 社区集体林管理的很好, 但紧靠的自然保护区或国有林就不一样了, 不仅有砍伐林木和采集竹笋现象, 而且林下种植了大量的草果, 林相破坏严重。如何改变村民目前存在的片面观念, 使社区集体林、国有林和自然保护区都得到有效地管理, 目前看来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汪三贵, 李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

[3]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局.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志[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上一篇:艺术家的春天的故事下一篇:儿科门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