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2024-08-02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精选十篇)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广州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术后1个月以上的病人94例, 男65例, 女29例;年龄22.84岁±9.73岁;肿瘤的组织病理分型主要为骨肉瘤 (75例, 79.8%) , 其他包括尤文氏肉瘤、软骨细胞瘤、软骨肉瘤;肿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周围 (包括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 ;接受保肢或截肢术后1.1个月~14.6个月 (4.32个月±2.96个月) 。纳入标准:确诊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接受保肢或截肢手术后1个月以上;年龄≥10岁, 能理解并完成问卷;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疾病与治疗资料 (疾病诊断、肿瘤的组织病理分型、确诊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 。

1.2.1. 2 功能性活动评估 (functional

mobility assessment, FMA) [4]FMA是目前较全面的综合评价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的量表。FMA共14个条目, 6个维度, 包括疼痛、功能[上下楼梯计时测试 (timed up and down stairs, TUDS)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timed up and go, TUG) ]、支具的使用、对行走质量的满意度、参与学习工作与运动、耐力 (9min步行测试) , 每个条目评分0分~5分, 总分范围0分~70分, 得分越高, 显示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越好。 (1) TUDS测试要求病人以最快的速度上下12级楼梯, 可以借助扶手。使用秒表记录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并记录完成后的心率和完成过程中的自觉用力程度 (RPE) 。 (2) TUG测试要求病人从坐位到站起, 步行3m, 转身, 返回到座椅处, 然后坐下。使用秒表记录完成所需的时间, 并记录完成后的心率和自觉用力程度 (PRE) 。RPE评分标准:6分为完全没有用力的感觉;7分为极之轻松;9分为非常轻松;11分为轻松;13分为有点辛苦;15分为辛苦;17分为非常辛苦;19分为极之辛苦;20分为尽最大的努力。 (3) 9min步行测试要求病人以最快的速度行走9min, 测量病人行走的最远距离。记录完成后的心率和RPE, 计算生理消耗指数 (PCI) 。PCI=[步行后心率 (/min) -静息心率 (/min) ]/[步行速度 (m/min) ]。

1.2.1. 3 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中使用的FMA在国内还未见使用, 由作者对英文原量表进行翻译并检测信度和效度。首先将英文原量表翻译成中文, 并对其中部分条目进行调适, 以适合中国文化习俗;请英语专业、对原量表不知情的人员将翻译成中文的量表进行回译, 请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及骨科临床专家对原量表及回译后的“量表”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 找出表面上看来不同的部分, 并进行相应的修改。量表经专家检验, 一致认为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对10例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手术后病人进行预试验, 对研究工具进行检测, 使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Cronbach’sα) 反映量表的信度为0.926。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担任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者, 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调查, 所有问卷均由研究者统一发放和收回。取得医院和病房负责人的同意后, 向病人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参与的自愿性, 取得病人的同意, 向病人详细解释问卷填写的要求, 待病人充分理解后当面填写, 客观测量指标由调查者测量并如实记录。填写完毕后所有问卷当场收回, 立即检查完成情况, 及时补漏和纠正错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93.5%, 有效问卷94份, 有效率94%。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两 (多) 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术后的躯体活动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病人躯体活动功能得分在19分~55分 (41.40分±7.94分) 。见表1。

2.2 病人术后躯体活动功能的影响因素

为了解本组病人躯体活动功能的影响因素, 将病人的一般资料、疾病治疗情况及康复训练情况作为自变量, 以FMA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病人的肿瘤部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时间, 对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有显著影响。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的躯体活动功能

本研究中, 躯体活动功能主要是指病人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性活动的能力, 包括体位转移 (床上移动、床椅转移、椅椅转移等) 、体位转换 (卧位翻身、卧坐转换、坐站转换等) 、行走、转身、上下楼梯等, 要很好地完成这些活动, 不仅需要各个关节的功能良好, 还需要全身骨骼肌肉系统良好的协调、平衡能力。FMA不仅反映病人能否完成这些特定的功能活动, 还反映了病人在完成时的效率 (PCI) 、总体的疲乏水平 (RPE) 、运动时的能量消耗 (HR) [4]。本研究中, 病人FMA得分为41.40分±7.94分。Victoria等[4]应用FMA评价下肢骨肿瘤术后1年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 结果显示病人的FMA得分48.6分±8.2分, 骨肿瘤术后病人的FMA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55.9分±4.28分, P<0.05) 。在本研究中, FMA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病人的行走速度慢, 平衡、转换能力下降, 完成TUDS、TUG所需时间长, 9min步行测试行走距离较短。本组病人完成TUDS、TUG的时间明显延长, 完成TUDS的平均时间在24s以上, 完成TUG的时间平均在20s以上。正常情况下8岁~14岁儿童完成TUDS的时间是7.1s~8.3s, 完成TUG的时间是5.0s, 成人所需时间更短。病人完成TUDS和TUG的时间超过20s时, 进行功能性行走时就存在困难, 不能较好的外出行走, 而且需要行走辅助器[5]。

完成TUDS、TUG的时间和9min步行距离, 结合完成过程中的HR、PCI、RPE评价, 方能较全面地反映病人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效率和能量消耗。在某些情况下, 病人可以完成该活动, 不代表在完成过程中没有困难, 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花费更多的精力、消耗更多的能量去完成该活动, 而使用FMA测量, 可以量化的评估病人能否完成, 以及完成时所需要的能量消耗, 更能反映病人整体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状况。本研究中, 病人在完成TUDS、TUG、9 min步行测试过程中能量消耗水平不高, 自感用力度在非常轻松和有点辛苦之间。反映了在本研究中, 病人可以完成这3种活动, 但是完成时的效率较低;还反映出病人完成平地行走、体位转换与转移等活动时困难程度较小, 而完成上下楼梯等需要关节活动度较大的活动时困难程度相对较高,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2 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躯体活动功能的影响因素

3.2.1 肿瘤部位

本研究显示, 骨盆和股骨中上段肿瘤及胫骨上段肿瘤术后FMA得分最低。这是因为骨盆周围和胫骨上段肿瘤部位特殊、解剖结构复杂及手术切除范围广泛等原因, 导致病人术后伤口愈合慢[3], 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影响其躯体活动功能的恢复。

3.2.2 术后时间

本研究显示, 术后3个月内病人FMA得分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以上的病人, 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 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P<0.05) 。术后早期由于疼痛、石膏固定、卧床等因素, 导致病人活动减少, 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 关节活动度受限, 同时早期由于负重限制, 病人需要使用行走辅助器, 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穿鞋袜、使用交通工具等能力都受到限制。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 病人的躯体功能逐渐恢复, 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支持治疗可以加速病人的功能恢复, 很多相关文献都支持这一点, 这也就提示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术后时间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指导, 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术后的功能。

3.2.3 术后并发症

本研究显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躯体活动功能恢复有影响。早期伤口局部的并发症 (如感染等) 会延迟伤口愈合, 增加疼痛, 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纤维化;骨不愈合或愈合不良, 增加了术后骨折的发生率;晚期并发症主要是人工假体松动和脱位, 一旦发生, 往往需要再次手术修复, 甚至截肢, 对患肢功能造成更大的损伤[6]。只要出现术后并发症, 都不可避免的增加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 使病人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延迟, 延缓了术后功能的恢复。提示医护人员在病人术后要密切观察术肢情况, 对于并发症提早预防、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降低其对病人功能的影响。

3.2.4 手术方式

本研究未能证实保肢和截肢术后躯体活动功能存在差异, 国内外很多研究也都未能证实。可能因为截肢病人术后卧床时间短, 早期可以下床活动, 功能限制较少, 术后并发症较少, 住院时间短;而保肢多采取人工假体置换术, 术中切除广泛, 病人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动和限制负重, 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较晚, 并发症较多。也有其他研究证实, 保肢和截肢相比, 在以下活动中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功能水平上的提高, 包括移动、上楼梯、驾驶、参与体育运动[7]。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 要严格掌握保肢手术的适应证, 避免因选择不当, 造成更高的复发率, 危及生命。截肢术对病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带来较大的打击, 难以被病人接受, 有的病人宁愿放弃治疗都不愿意接受截肢, 尤其是膝上截肢, 提示我们要对术前病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使病人知道截肢术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恐怖的手术, 术后安装假肢后如果实现较好的代偿功能, 可以恢复较好的躯体活动功能, 实现自我照顾, 甚至参与工作、学习。

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躯体活动功能有明显的下降, 病人在完成体位转换、行走、转身、上下楼梯等特定的功能活动时有一定障碍。肿瘤部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时间等因素对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有显著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协助病人及家属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指导, 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术后的躯体活动功能。

摘要:[目的]调查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的躯体活动功能, 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 应用功能性活动评估 (FMA) 对94例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的躯体活动功能进行研究。[结果]94例病人术后的FMA得分为41.40分±7.94分;影响病人躯体活动功能的因素有肿瘤部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时间。[结论]下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术后躯体活动功能下降, 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 以提高病人的躯体活动功能。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下肢,躯体活动功能,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正东.实用骨肿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

[2]Dorfman HD, Czerniak B, Kotz R.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of bone[M].//Fletcher CDM, Unni KK, Mertens F.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Lyon:IARC Press, 2002:227-232.

[3]王臻.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及展望[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6, 20 (10) :961-965.

[4]Victoria G, Marchese SN, Claire A, et al.Assessing functionalmobility in survivors of lower-extremity sarcoma:Reliability andvalidity of a new assessment tool[J].Pediatr Blood Cancer, 2007, 49:183-189.

[5]Zaino CA, Marchese VG, Westcott SL.Timed up and down stairsas a new measure of functional mobility: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validity[J].Pediatr Phys Ther, 2004 (16) :90-98.

[6]王晋.四肢少见部位恶性肿瘤的功能性保肢[D].广州:中山大学, 2005:1.

恶性肿瘤的治疗对策 篇2

做为一个从事专业肿瘤专业20余年的临床医生,深深感到当前肿瘤治疗面临着诸多问题,很多患者因为没有采取正确的肿瘤治疗对策,经受了不该有的痛苦,缩短了可以继续灿烂的生命,无论有否人看此内容,都觉得要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恶性肿瘤的治疗对策――肿瘤综合治疗概念

“癌症”即恶性肿瘤,在半个世纪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但现在已经是当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在城市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屈居第二位,还有发展的趋势。我们的周围的亲朋好友或所熟识的人患了恶性肿瘤已经不是什么希罕的事情,那么患了恶性肿瘤到底怎样治疗,也就是要采取什么治疗对策是关系到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也是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即使是专科医生也不一定会完全把握到位,因为从事肿瘤治疗的临床医生也分为不同的治疗专业,有外科、放疗、内科及其它专业,由于专业的局限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会采取不完善的治疗对策,这对于很多肿瘤患者而言可能是个灾难。首先肿瘤专业的医生要有丰富的肿瘤全科治疗知识,其次要摒弃专科偏见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再者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凭良心做医生的态度;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到正规医院的肿瘤专科就诊,不要听信漫天的广告宣传,否则一定会走到治疗的误区。几乎所有成功的肿瘤治疗都是综合治疗,但不是简单的治疗方法的叠加,要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才能使成功率提高,综合治疗确实可使肿瘤治疗成功率提高,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提高。当今肿瘤的治疗所常见的弊病是大多数医院有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但确不能综合利用,甚至各自为正,直到自己不能处理才愿将病人送到别科治疗。首诊病人没有

能够定出一个完整的治疗对策就开始了治疗,所造成的治疗时机丧失是无法弥补的。虽各学科有自己的优势,但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肿瘤的综合治疗就是根据病人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及病理分期、机体的整体状况和可能的进展趋势,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它不排斥任何有效方法,不但重视疾病的整体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全身状况。

肿瘤的治疗手段笼统的讲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其它杂类治疗,前三类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相对临床经验也较为成熟,但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法,第四类治疗虽然不是广泛应用,但就个体而言也可能是最好的治疗,科学的组合适合个体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其实第四类治疗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很有可能某项治疗是肿瘤未来治疗的方向;第四类治疗主要有肿瘤热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冷冻治疗、光动力治疗、电化学治疗等等,其实象肿瘤介入、肿瘤热化疗(热灌注)、超声刀、氩氦刀等治疗也可以单列为一项治疗。上述治疗如何组合,也是

肿瘤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比如食管癌,这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河南是全世界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其特点是首发症状明显,也就是容易早期发现的肿瘤,在河南有句谚语叫“吃麦不吃秋”或“吃秋不吃麦”,意思是吃到夏粮吃不到秋粮,吃到秋粮吃不到夏粮。的确,如果不做治疗,食管癌的自然病程在3个月左右,主要是进食通路的梗阻及转移、衰竭而亡,但现在早期病变单纯手术的5年生存率都在80%以上,如果错过了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不足20%,而且对化疗有效率欠佳,笔者就遇到过首发症状后到内科就诊而为患者先行全身化疗而错过了手术机会的病例,勿庸置疑,患者预后很差。也有相反的例子,一位晚期胃癌患者,由于首发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期发现,就诊时肿瘤广泛转移,甚至直接侵犯了胰腺并出现门静脉癌栓、衰竭、严重贫血,著名的大医院放弃了治疗,但经6次腹腔热灌注化疗后,患者绝大部分癌灶消失,高质量生存4年余,而当时按常规治疗,估计病人的生存时间应该不超过3个月;另一例乳腺癌病人,确诊时已经出现远处区域淋巴结转移,行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4次,转移灶消失后行肿瘤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

手术,患者生存10余年,而常规病程很少超过3年,当然,这些成功的例子中还应用有其它很多辅助治疗。

总之,每项手段治疗肿瘤的优势体现在某些病种及某一病种病理进程中的某阶段,不是在肿瘤治疗中的任何时候占主导地位。衡量每项手段和综合治

疗肿瘤效果的标准是生存期长短和生活质量,原则是最大限度的消除癌灶和最大限度地保持正常组织和生理功能。

肿瘤的综合治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未知领域甚多,尚需漫长的探索,但关键在于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是否有综合治疗的概念,各学科的肿瘤临

床医生只要共同努力协作,肿瘤的治疗将会不断进步。

卵巢恶性肿瘤 篇3

卵巢恶性肿瘤以上皮性癌最为多见。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恶性子宫内膜样癌、恶性透明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卵巢内胚窦瘤(卵黄囊瘤)、颗粒细胞瘤等。早期的卵巢癌可无症状,多在手术中及病理检查确诊。晚期常有腹胀、下腹部包块或包块长大迅速。可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伴有疼痛、发热、贫血、无力及消瘦等恶病质表现。如肿瘤破裂或扭转可致急腹痛。某些卵巢肿瘤可分泌雌激素或睾丸素,可发生异常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继发性闭经、男性化等内分泌症状。

手术是治疗卵巢肿瘤最重要的方法。少数的早期年轻病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患侧附件切除术。大多数的卵巢癌手术需要切除全子宫、双侧附件,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及病灶切除手术。术后大多需要辅助8~12个疗程的化疗。之后终身定期随访。一旦肿瘤发展到晚期,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病灶,5年的生存率仍仅有1/3。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确诊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患者48例, 其中,男26例,女22例,男∶女=1.18∶1;发病年龄6~ 76岁, 平均(50.06 ±18.34) 岁, 其中,10例(20.8% ) 为40~50岁,15例(31.3%)为60~70岁。 同期病理确诊胸部恶性肿瘤5155例,气管恶性肿瘤占同期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155)。 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确诊, 时长为12 d~5年,平均9.7个月。 17例(35.4%)患者有吸烟史。 上述患者均签订接受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符合广州市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1.2诊断方法

35例经可弯曲气管镜诊断,13例直接经外科手术诊断。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为咳嗽(72.9%)、 气促或者呼吸困难(58.3% )、 咯血或血丝痰(29.1% ), 其他包括咳痰、 喘息、声嘶、胸痛等,所有患者颈部均可闻及干啰音,常见症状与体征见表1。

2.2胸部影像学

胸部X线片能提示病灶的26例, 阳性率为54.2%,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15例(57.7%);胸部CT阳性率为100%,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片(χ2= 28.54,P=0.00);CT测量病灶长度1.0 ~7.2 cm, 平均3.3 cm,病灶CT值为10~79,平均为42.7 (SCC:44.8 ACC:42.3), 增强后CT值为40~217, 平均值为80. (SCC:79.0;ACC:75.6)。

2.3病变部位及病理学类型

病变位于气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15(31.2%) 9(18.7%)、24例(50.0%)。 组织病理类型中腺样囊性癌和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两者分别占37.5%、35.4%,见表2。 肿瘤生长方式为膨胀性(20例)、浸润性(18例) 外生性(10例,即菜花样或蕈伞样)。

2.4临床分期

参考Bhattacharyya标准(2004年)[2],Ⅰ 期10例(占20.8%),Ⅱ期6例(占12.5%),Ⅲ期12例(占25.0%) Ⅳ期20例(占41.7%)。 其中,18例腺样囊性癌分期 Ⅰ期4例(占22.2%),Ⅱ期占2例(11.1%),Ⅲ期6例(占33.3% ),Ⅳ 期6例( 占33.3% );17例鳞状细胞癌分期:Ⅰ期1例(占5.9%),Ⅱ期2例(占11.8%),Ⅲ 期5例(占29.4%),Ⅳ期9例(占52.9%)。

2.5误诊情况

共17例患者早期误诊,占35.4%。 最常见误诊为支气管-肺炎(8例),其次为支气管哮喘(3例),其他为支气管扩张症(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1例)、声带麻痹(1例)、咽喉炎(1例)、肺癌侵犯(1例)。 8例误诊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均为咳嗽,其中仅有1例胸片能提示病灶,其余均最终靠胸部CT及支气管镜活检诊断。 误诊的患者中,仅有2例胸片能提示肿瘤病灶。

2.6治疗结果

经支气管镜治疗28例, 其中放置支架13例,其他方法包括圈套器切割、APC、高频电刀、冷冻等;外科手术治疗14例;化疗11例、放疗9例;有8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

2.7预后结果

经电话随访,截至2014年12月,共有23例患者存活,死亡11例,14例失访。 所有接受外科术手术的14例患者均能随访,13例存活, 且生活质量可(KPS评分均>70分),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死亡。

3讨论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国内外未见该疾病大样本量的病例报道,每年发生率为0.6/10 000~ 3.1/10 000[3,4]。 美国癌症研究所发现1973~2004年共有574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约为2.6/100 000[5]。 Ahn等[6]报道1989~2006年仅有23例,占同期胸部恶性肿瘤0.5%。 苑星等[7]报道该疾病仅占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1%~2%。 在本研究中,较系统地回顾性分析了5年48例的临床资料,是国内较完整、例数较多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该疾病占同期胸部恶性肿瘤的0.93%,与上述及其他相关报道大致接近[6,7,8,9]。 然而,孙国珍等[10]回顾了1980~2000年60例经气管镜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气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该疾病占同期肺癌的3.62%,但该研究所有病例均由支气管镜活检诊断而缺少外科诊断病例,同时此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各医院对胸部恶性肿瘤诊治的病例数量及诊治技术特色有关。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因此,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痰中带血等,单从症状难以与其他肺部疾患鉴别困难。 晚期时,患者的气道重度狭窄,出现呼吸道梗阻、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继发感染等相关症状,如喘鸣、干鸣音、肺部感染。 本研究资料显示,该疾病容易误诊(35.6%),临床上多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这可能是就诊时患者主要主诉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症状的特异性不强,并且早期胸片肺部无明显异常,难以发现气管肿瘤病灶有关。 因此,临床上若出现长期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喘息、进行性呼吸困难而久治不愈的患者,排除其他疾病情况下需考虑此疾病可能,应尽早行气管支气管胸部CT检查或气管镜检查。 目前,胸部CT及气管镜检查为确诊该病的主要手段,胸部CT能有效发现病灶,且能够明确定位病灶,为外科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提示重要参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 胸部CT检查也应注意应用薄层扫描和选择窗宽、窗位,重视三维重建。 而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方便,活检容易,诊断阳性率高,是确诊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本研究提示气管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与鳞状细胞癌(两者占72.9%),这与Urdaneta等[5]、Meyers等[11]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气管肿瘤可起源于气管的任何位置,40%~50%的气管肿瘤起源于气管的下端和隆突,30%~35%气管肿瘤为气管上段,10%~15%气管肿瘤则起源于中段。 在本研究中,气管下段有24例,占所有气管肿瘤的50%。 气管恶性肿瘤主要见于气管下段,这可能与病理类型有关。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起源于气管黏膜下浆黏液腺体的低度恶性肿瘤,多位于气管主干或主支气管,最常见于支气管下1/3段。 也有学者认为,气管下段隆突处发病高是由于隆突分叉处气体形成涡流,使细菌和有害物质滞留所致。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其首选[12],本研究分析由于气管恶性肿瘤早期难以发现待症状明显多数已经为中晚期,因此只有35%的患者合适外科手术(含1例气管镜局部处理后再手术病例)。 近年来,随着介入肺脏病学的发展,经支气管的介入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3]。 本研究的患者(包括手术后复发)经支气管镜姑息性治疗,其方法主要包括支架置入、圈套器切割、氩等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刀、冷冻、局部粒子置入等,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20%~ 30%[14,15],在本组患者的随访中,有23例存活,值得注意的是, 本组生存患者中, 多数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时对所有术后的病例进行随访发现,除1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3例均存活且生活质量可提示对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重点应早期诊断,明确诊断后尽快手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以刺激性咳嗽咳痰带血、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颈部可闻干啰音,由于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 诊断主要根据CT和支气管镜,诊断时多数已属于晚期,病理类型主要为腺样囊性癌和鳞癌。 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好。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占同期病理确诊的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155);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76岁,平均(50.06±18.34)岁,其中,40~50岁10例(20.8%)和60~70岁15例(31.3%),症状主要为咳嗽(72.9%)、气促(58.3%)、咯血痰(29.1%),所有患者颈部均可闻及干啰音;17例(35.4%)早期误诊;26例(54.2%)的胸部X线可发现病灶,胸部CT均能见病灶,病变位于气管上段15例(31.2%)、中段9例(18.7%)、下段24例(50.0%)。35例经支气管镜诊断,13例经外科手术诊断。18例(37.5%)为腺样囊性癌,17例(35.4%)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中Ⅰ期占20.8%,Ⅱ期占12.5%,Ⅲ期占25.0%,Ⅳ期占41.7%。经支气管镜治疗28例,其中放置支架13例,其他方法包括圈套器切割、APC、高频电刀、冷冻等,14例采用外科手术,11例采用化疗,9例采用放疗,8例放弃治疗。所有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例术后感染死亡,其余13例均存活。结论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容易误诊,诊断主要根据CT和支气管镜,诊断时多数已属于晚期,病理类型主要为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者预后较好。

黄色瘤并非恶性肿瘤 篇5

黄色瘤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是结缔组织变成脂肪及色素沉淀所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下眼睑内侧,双眼对称,数量及大小不等,也可在眼睑四周出现,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出现,但比较少见。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的丘疹样或斑块状扁平隆起,不肿不痛,发展缓慢。黄色瘤是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而非恶性肿瘤,对眼睛功能一般无影响,亦不会恶变。

出现黄色瘤的人常有血脂、血糖增高,肥胖或心血管疾病。

黄色瘤好发于糖尿病人,往往突然发生于眼睑或其他皮肤上,可自行消失或又发生。若黄色瘤发生于眼底,则其后果较为严重。

高血脂的人可发生结节性黄色瘤,不但侵犯眼睑,而且在四肢关节部位可见,可随血脂的高低增多或渐行消退。

黄色瘤可不作任何处理。如果有碍美容,也可做烧灼、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由于老年人的眼睑松弛,移动性很大,所以即使较大或同时有多个黄色瘤也可同时切除。任何一种方法治疗,黄色瘤都有可能复发。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1

男, 79岁, 住院号08216。反复右下腹疼痛1年, 加重2天。于2008年04月05日入院。体检:右下腹压痛 (+) , 反跳痛 (+) 。白细胞11.0×109/L, 中性0.72。B超:右下腹探及5.3×2.0cm低回声区, 形态不规则。手术:回盲部肿块约5.5×2.5cm, 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阑尾腺癌。由于患者年龄较大, 拒绝化疗。随访目前健在。

1.1.2 病例2

男, 21岁, 住院号110355。反复右下腹疼痛3年,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 呈持续性, 阵发性加剧。于2011年06月03日入院。体检:右下腹压痛 (+) , 结肠充气试验 (+) 。白细胞8.8×109/L, 中性0.73。B超:右下腹探及4.6×0.9cm低回声区 (考虑阑尾炎) 。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 阑尾6.5× (0.5-1) cm, 质硬, 中段膨起。病理诊断:阑尾类癌 (0.5×0.5×0.5 cm) , 浸润肌层至浆膜, 阑尾根部切缘阴性, 末见肿瘤。IHC免疫组化结果:S-100 (+) NSE (+) Syn (+++) CgA (+++) CK20 (-) 。未做化疗, 嘱半年后结肠镜回盲部活检。

1.1.3 病例3

男, 57岁, 住院号110436。右下腹疼痛24小时, 既往有多次类似发作史。于2011年07月:17日入院。体检:右下腹压痛 (+) , 结肠充气试验 (+) , 腰大肌试验 (-) , 闭孔内肌试验 (-) 。白细胞14.5×109/L , 中性0.78。B超:慢性血吸虫肝病, 右下腹少量积液。手术:阑尾长约4×1.5cm, 与周围粘连较重, 质硬, 界不清, 切除阑尾。术后病理诊断:阑尾中分化腺癌, 部分粘液腺癌浸润浆膜外, 管腔内见血吸虫卵沉着。建议患者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 被拒后转上级医院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1.2 结果

阑尾类癌1 例, 腺癌1例, 腺癌伴粘液性腺癌1例, 均经手术治疗。1例腺癌一期回盲部切除, 1例类癌单纯阑尾切除, 1例腺癌伴粘液性腺癌在上级医院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术前无1 例获正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 类癌直径<1cm的阑尾类癌行单纯阑尾切除即可。对直径1cm~2cm的阑尾类癌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行单纯阑尾切除, 并彻底切除其系膜。直径>1.5cm者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 腺癌及粘液性囊腺癌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2 讨论

2.1 发病率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较少见, 仅占全部肠道肿瘤的0.5%[2]。阑尾类癌是最常见的阑尾肿瘤, 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5%, 全部阑尾肿瘤的80%, 占全部类癌肿瘤的15%, 大多发生于成人, 男女之比约为1∶4。原发性阑尾腺癌较为罕见, 发病率为0.01%~0.08%, 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1%, 发病年龄平均为50岁左右, 男多于女。阑尾黏液肿瘤据报道发病率约为0.14%[3]。

2.2 临床特征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术前和术中极少获得明确诊断。

2.2.1 阑尾类癌

阑尾类癌是一种潜在性恶性肿瘤, 病变起源于黏膜下, 病灶小, 直径<1cm的约占70%~90%, 1cm~2cm的约占25%, >2cm的约占2%[4]。大多生长缓慢, 类癌多位于阑尾尖端或中段, 同时病变局限于阑尾。瘤体长度通常为1~2 cm, 一般认为瘤体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肿瘤大体呈结节状隆起, 小者眼观不易发现, 呈实性、质较硬, 界限不清, 切面灰白色或亮黄色, 表现为慢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 仅当其刺激浆膜下神经末梢或阻塞阑尾腔时才表现为急性右下腹痛, 与急性阑尾炎无法区别。阑尾类癌一般没有类癌综合征, 一旦出现类癌综合征, 则意味着病程已进入晚期, 多数患者为肝脏广泛转移所致[5]。绝大多数阑尾类癌为良性生物学特性, 转移率很低, 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原发部位、大小及其浸润程度[6]。

2.2.2 阑尾腺癌

阑尾腺癌多发于阑尾基底部, 恶性程度高, 易转移穿孔。临床上表现隐匿, 只有当阑尾腔梗阻、腔内压力增高, 引流不畅继发细菌感染时才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常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慢性阑尾炎及其他疾病 (如肠出血、肠套叠) 。有时阑尾炎与阑尾腺癌同时存在。

2.2.3 阑尾粘液性囊腺癌

阑尾黏液性肿瘤并非真正肿瘤, 实质上它是潴留性囊肿, 囊肿一般不超过3cm×8cm, 黏液中不含分泌细胞, 不会产生腹膜假性黏液瘤。瘤体小时常无任何特异性症状, 往往表现为急性阑尾炎。随着癌肿的不断增大, 右下腹可触及活动的肿物, 如继发感染易与阑尾周围脓肿相混淆, 临床上遇下述情况应考虑本病的可能:①有阑尾炎、阑尾脓肿病史;②右下腹肿块, 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囊性感, 经抗炎等治疗无明显消退;③B超及CT提示右下腹囊实性肿块, 囊壁厚薄均匀, 呈长条状或椭圆形, 与盲肠关系密切, 可有钙化;④标本剖开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胶冻状液体。

总之, 阑尾原发肿瘤没有特异性症状, 症状隐匿, 术前诊断困难。大部分因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施行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 术前明确诊断十分困难。有报道[7]无1例在手术前获确诊。我们提倡:急性阑尾炎诊断一旦确立, 应及时手术切除阑尾, 特别中老年人。有慢性右下腹疼痛者, 应作消化道造影、B超及CT等检查, 以提高术前诊断率。重视手术中阑尾的肉眼观察。肿瘤多发生在阑尾末端, 呈现非化脓性实体样变, 质坚硬[8]。故术中必须仔细探查。凡阑尾切除术中发现阑尾有炎症以外其它异常情况者, 有条件时尽可能行术中冰冻检查, 明确诊断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如无冰冻条件时应完整切除阑尾及病变, 甚至包括部分盲肠, 必要时可扩大切除范围, 以达根治目的。笔者体会造成误诊原因主要是对这种少见病缺乏认识, 具体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对本病认识不足, 加上阑尾切除术多由低年资医师操作, 缺乏经验;②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急慢性阑尾炎相似;③对一些病人, 尤其是急症病人, 术前检查不详细, 没有进行必要的B超等检查;特别是基层医院还没有CT或MRI等检查;④肿瘤发生并发症的症状, 掩盖了原发病;⑤目前有的基层医院尚未开展病理检查, 应正确认识病理检查的重要性, 以免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苏亦斌, 等.原发性阑尾肿瘤诊治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 8 (2) :81.

[2]徐云林, 金庆丰.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12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 (7) :417.

[3]王夏, 等.原发性阑尾肿瘤诊治分析[J].腹部外科, 1998, 11 (3) :105.

[4]余佩武, 王代科.阑尾类癌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 (3) :137.

[5]李德春, 陈易人.类癌综合征[J].中华外科杂志, 1995, 33 (4) :246.

[6]陈宏, 姜波健, 涂长龄, 等.阑尾类癌21例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 (9) :540.

[7]陈忠年, 等.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376.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4例, 男性38例, 女性26例, 男女之比1.46:1; 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52±3.6岁。其中腹痛不适36例 (56.3%) , 黄疸24例 (37.5%) , 呕吐20例 (31.3%) , 上消化道出血20例 (31.3%) , 上消化道梗阻4例 (6.3%) 。

1.2 辅助检查及方法

64例PMTD患者中, 56例行十二指肠镜检查, 确诊48例 (85.7%) , 其中32例显示壶腹部占位, 16例显示十二指肠占位。52例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40例 (76.9%) 发现病灶。52例行CT检查, 24例 (46.2%) 显示十二指肠内占位性病变。全组病例均行B超检查, 其中24例提示可疑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占位, 24例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 8例提示十二指肠肿瘤, 12例B超显示无异常。

本组64例患者中, 16例主动放弃手术出院, 手术治疗48例。其中, 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6例胃肠、胆肠吻合术, 4例肿瘤局部切除, 4例局部十二指肠肠段切除术。肿瘤切除率66.7% (32/48) 。本组无一例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 5例切口感染, 4例肠瘘, 3例胰瘘, 经治疗后, 痊愈出院。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56例, 乳头上区和乳头下区各4例。腺癌56例, 恶性间质瘤4例, 绒毛状腺瘤局部恶变4例。

2.2 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2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 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 (21/24) 、37.5% (9/24) 、20.8% (5/24) 。4例行局部肠切除患者, 术后18~20月复发死亡。4例局部肿瘤切除者, 术后15~18月腹腔转移死亡。16例行旁路手术患者, 术后生存5~12月。4例放弃手术治疗患者2~10个月内死亡。

3 讨论

3.1 PMTD 早期无特征性临床表现, 故诊断困难, 随着肿瘤的进展和病情的发展, 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 肿瘤本身的特点及病程[2]。本组资料显示, PMT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不适、黄疸、呕吐、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梗阻等。

3.2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早期确诊中,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尤为重要。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是目前早期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3]。十二指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和范围, 并可取材定性, 诊断率达90% 以上, 是目前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最好方法[4]。本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消化道气钡造影、CT检查的确诊率分别是85.7%、76.9%和46.2%。

3.3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主要根据十二指肠肿瘤所在的部位和病理学类型决定手术治疗方案[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手术) 适用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乳头部的十二指肠解剖位置比较特殊, 易侵犯胰头和胆总管。作为根治性手术和标准的治疗方法, 该术式能完整切除肿瘤, 彻底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腺周围的淋巴结, 远期疗效好。本组资料24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分别为87.5% (21/24) 、37.5% (9/24) 、20.8% (5/24) 。

总之, 影响PMTD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病变部位、浸润范围转移扩散、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等, 并且与手术方式有关。PD手术优于其他术式, 应为治疗PMTD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吕厚君, 吴向坤,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 11 (19) :3575-3676.

[2]郑宝军, 吴敏兰.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附45例报告) .中国综合临床, 2003, 19 (8) :739-740.

[3]吴健雄, 邵永孚, 荣维淇, 等.十二指肠癌的诊治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8) :465-466.

[4]方红, 夏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安徽医学, 2010, 31 (5) :475-477.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骨肿瘤患者52例, 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32岁~56岁, 平均年龄 (39.8±7.7) 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 均为四肢单发骨肿瘤, 24例为原发恶性骨肿瘤, 28例为原发良性骨肿瘤。

1.2 方法

采用Infinia HawkeyeⅡSPECT-PET/CT (美国GE公司生产) , 运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 窗宽20%, 能峰140Ke V;患者取仰卧位, 肘静脉“弹丸”式注射亚甲基二磷酸盐740 MBq (20 m C) ;以1帧/s的速度采集120 s, 获取检查部位的血流相;以400~500 K计数/帧采集5 min、10 min、15 min的血池相;3 h后采集骨骼延迟相。

1.3 观察指标

利用ROI技术在血流相上对感兴趣区进行勾画, 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 获得计数率达高峰时间以及最高计数率。利用ROI技术在血池相及延迟相上对感兴趣区进行勾画, 计算患侧/对侧 (T/NT) 的计数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参数对比

血流相中, 良恶性骨肿瘤患者最高计数率和计数率达高峰时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延迟相和血池相中, 良恶性骨肿瘤患者T/NT比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三相骨显像定量分析诊断结果

三相骨显像定量分析诊断的符合率为82.7%, 灵敏度为79.2%, 特异性为85.7%, 见表2。

3 讨论

原发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 早期诊断以及良恶性鉴别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1]。以往多采用CT、MRI或X线进行诊断和检查, 但临床证实各检查方法均有局限和不足。三相骨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与骨中羟基磷灰石晶体通过表面吸附的方式沉积在骨基质上, 而沉积速度和数量的影响因素为骨血流量、骨基质无机盐代谢水平、骨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放射性药物转换率等[2]。良性骨肿瘤新生血管稀疏, 病灶血容量少;恶性骨肿瘤侵袭性生长, 依赖新生血管形成, 因此新生血管比较丰富。三相骨显像可以对病灶新生血管的丰富程度进行反映, 由此可对骨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以往使用三相骨显像进行主观判断, 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 但定量分析是从客观角度对病灶进行鉴别, 其准确性更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良性骨肿瘤最高计数率较低, 计数率达高峰时间较晚, 与恶性骨肿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提示恶性病灶的血供丰富, 血流灌注早;延迟相和血池相中, 良性骨肿瘤T/NT比值明显低于恶性骨肿瘤 (P<0.05) , 提示延迟相和血池相中恶性骨肿瘤中的血流量较大, 继而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此外, 本文中三相骨显像定量分析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2.7%, 79.2%, 85.7%, 其中三相骨显像诊断5例恶性病灶呈假阴性, 包括尤文肉瘤2例、骨纤维肉瘤3例;诊断4例恶性病灶呈假阳性, 包括骨巨细胞瘤2例, 骨软骨瘤和动脉瘤样骨囊肿各1例。

综上所述, 三相骨显像能够客观反映骨肿瘤的代谢特点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状况, 可作为鉴别诊断原发良恶性骨肿瘤的可靠手段。

参考文献

[1]孙云钢, 冯会娟, 刘金华, 等.99mT c-MDP骨三相扫描诊断四肢单发骨肿瘤病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 (9) :1719-1722.

[2]王新华, 赵艳萍, 陆海健, 等.SPECT/CT显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意义[J].中华核医学杂志, 2010, 30 (2) :106-109.

四肢恶性骨肿瘤治疗进展 篇9

关键词:影像学,细胞因子

1 化疗

近20年来,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 这是由于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的开展及逐渐完善, 特别是新辅助化疗概念的形成及其原理的应用[2]。在开展化疗之前, 骨肉瘤及尤文肉瘤等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是截肢或局部广泛切除及放疗, 局部复发率及致残率高, 5年生存率低于20%。1979年Rosen等[3]正式提出新辅助化疗概念, 这是因为以前的化疗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用的。新辅助化疗强调术前化疗6~10周, 然后行肿瘤切除, 根据肿瘤坏死程度制定术后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为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及功能带来了希望[4~6]国内报道5年生存率为50%~60%[7~8]。国际上5年生存率超过80%[9]。目前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模式已得到公认。骨肉瘤采用阿霉素+顺铂+甲氨碟呤+异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尤文肉瘤采用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化疗后观察肿瘤对化疗反应的主要依据[2]: (1) 临床评估, 主要是依据患者主观症状减轻, 特别是疼痛缓解和一般情况改善, 临床检查肿瘤是否体积缩小, 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肿瘤周围水肿反应带缩小, 邻近关节活动度改善。 (2) 影像学方面, 化疗前后X线平片对比, 肿瘤的钙化、骨化增加, 软组织肿块影界限清楚, 肿块的大小缩小、与正常骨之间的界限清楚。增强CT及血管造影检查明显示肿瘤新生血管减少或消失是观察疗效的客观指标。 (3) 化验室检查, 血中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下降也是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 (4) 同位素扫描, 对化疗前后同位素骨扫描结果进行对比表明, 放射性同位素的浓集程度和范围也是观察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5) 术前化疗疗效最重要、最敏感、最客观的评估标准是肿瘤对化疗药物的组织学反应, 同时也是指导术后化疗的依据。如肿瘤不死率>90%, 术后继续原化疗方案, 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坏死率<90%者, 5年生存率低于50%, 应调整术后化疗方案, 联用依托泊苷进行化疗。

2 手术治疗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截肢术一直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方法, 其5年生存率并不令人满意。患者面临生命和肢残的双重威胁, 目前保肢治疗已成为恶性骨肿瘤手术治疗的主流和发展方向。Weis[10]对截肢和保肢2种术式的局部复发率和总的无瘤生存率回顾总结发现。两种术式之间无明显差别, 保肢功能明显优于截肢。

2.1 截肢

许多学者认为对一些Ⅲ期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病理性骨折的骨肿瘤患者, 仍以截肢为妥[1]。减少了局部复发和并发症出现的机率, 疗效良好。

2.2 保肢

新辅助化疗为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 术前化疗是保肢的前提, 能使肿瘤分界清楚, 血管减少。坏死增加, 钙化增多, 肿瘤体积缩小及水肿消退。保肢不仅是单纯保留肢体, 而是保留一个有功能的肢体。因此保肢应包括肿瘤的广泛切除、骨与软组织缺损重建和肢体功能重建3个方面[1]。 (1) 人工假体置换:人工假体置换是目前保肢重建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方法。术前根据化疗后MRI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 所有操作须在健康组织内。截骨平面在肿瘤边缘以外3~5cm, 软组织切除范围在反应区外1~2cm。瘤段切除后予人工关节置换, 包括股骨、肱骨全骨置换。因膝部肿瘤最多, 膝关节置换最多。假体有定制式、可调式 (为儿童应用, 可定期调节长度) 和组合式 (翻修时只更换某一部件) [11]。 (2) 骨移植:70年代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早已用于骨缺损和骨肿瘤的保肢[12]。长骨中段肿瘤切除后, 能保留远、近端关节的可用自体骨移植, 用钢板与残端固定, 能获得很好的功能。常用自体移植骨有髂骨、腓骨、肋骨, 以带血管腓骨移植最常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 用腓骨小头移植, 具有良好的外观及功能。自体骨移植因具有愈合快、无排斥反应等优点,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骨缺损重建方法[13]。异体骨移植也可用于重建骨缺损, 使用超低温骨库的同种异体骨, 快速复温后重建骨缺损, 可降低免疫源性。但易出现感染、骨折、骨吸收、排斥反应, 须长时间自体成骨爬行替代, 适用范围窄。瘤骨灭活再植, 瘤段骨切除后去除肿瘤组织, 用酒精、高渗盐水浸泡、射线或煮沸、微波灭活后再回植固定, 具有简单易行、良好生物学重建、无免疫反应的优点, 但亦有感染、吸收、易骨折、易不连的缺点, 至今仍是我国保肢术中重建方法之一。 (3) 旋转成形术:股骨中下段肿瘤节段切除后, 小腿旋转180°, 代替大腿, 踝关节代替膝关节, 再装假肢。

3 放射治疗

骨肉瘤对放疗不敏感, 其主要原因是骨肉瘤细胞经传统放疗方法辐射后, 其潜在的致死性损伤修复功能增强。传统上, 放疗与化疗相结合应用于小圆细胞肿瘤治疗, 包括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瘤和骨的原发淋巴瘤。逐渐的, 放疗被应用于术前化疗后, 以及用于处理外科手术后的肿瘤阳性或可疑存在微小转移边界。放疗也可用于对于巨大的, 难以切除肿瘤的常规治疗, 如侵犯骨盆、骶骨、脊柱这些部位很难达到广泛的切除边界[14]。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 如采用组织间近距离放疗、高能直线加速器以及三维适形放疗使不敏感肿瘤也取得了较好疗效[15]。

4 免疫治疗

骨肿瘤患者往往手术时已有微小转移, 根治性手术只能解决局部肿瘤。化疗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针对性, 杀灭肿瘤细胞同时, 也损伤正常组织。免疫治疗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辅助疗法。多种多样的免疫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 一些方法已取得一定的效果[16]。 (1)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及细胞因子治疗。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如卡介苗、棒状杆菌、内毒素、脂质F、海藻糖、胸腺肽、细胞壁骨骼等, 分组临床试验显示肿瘤切除后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疗效优于对照组。细胞因子是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在体内起重要免疫调节和造血调控等作用的生物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抗肿瘤作用较强的为白细胞介素-2, 集落刺激因子具有很强的造血调控作用, 放疗、化疗后白细胞数量减少, 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后能使白细胞数量及功能尽快恢复, 避免感染。 (2) 主动性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使其主动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进入20世纪90年代, 人们成功克隆到某些人类肿瘤相关抗原 (TAA) 的基因, 证实了肿瘤细胞上确实存在着人类肿瘤特异抗原 (TSA) 。此外对免疫细胞如何识别、结合, 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认识, 为不远将来制备“分子疫苗”对肿瘤主动免疫打下基础。 (3) 过继性免疫疗法,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限制了自身免疫功能, 把患者免疫功能放到一种避开肿瘤抑制因素的理想环境中加以激活和扩大, 再将扩大后的免疫功能回输给患者, 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适合这种疗法的免疫效应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来源的LAK细胞和NK细胞、细胞毒T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等。 (4) 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的特异性导向疗法, 即“生物导弹疗法”, 利用抗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 将弹头即细胞毒物质 (放射性核素、化疗药物、毒素) 导向至或带到肿瘤部位, 将肿瘤细胞杀死, 长海医院自1990年始应用自制单克隆抗体标记[3]Ⅰ对骨肉瘤病人进行定位诊断治疗近百例,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小小孩儿,何来的恶性肿瘤 篇10

人们往往认为恶性肿瘤是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疾病。其实,儿童肿瘤的发病率点儿童发病数的1.5%-2%,其中60%左右为恶性肿瘤。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和后天影响是儿童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父母带来的恶性肿瘤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右侧肢体明显肥大,合并尿道下裂的婴儿来就诊,经过肾脏B超检查后,证实这个孩子患有肾母细胞瘤。原来这个婴儿的父亲患有肾母细胞瘤合并单侧肢体肥大和尿道下裂综合证。由此可见,有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这个孩子的恶性肿瘤正是从他父亲那里遗传而来的。

在受精卵的细胞中若带来某些由父母遗传而来的基因,一旦被激活,可导致一系列异常细胞生长,引起小儿的恶性肿瘤。

胚胎发育——生育和怀孕时期留下的祸根

曾有一位出生仅2个月的女婴,因为阴道恶性肿瘤而不得不被切除全子宫及阴道,经病理证实为儿童极为罕见的先天性阴道腺癌。当医生追问父母的病史时,孩子的父亲断然否认,而母亲只是低声抽泣,似乎有什么难言之情。原来这位母亲婚前即患有梅毒,瞒着丈夫结婚生育,种下了这个令她终身悔恨的苦果。

父母在生育时期患有某些疾病,或者长期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将对他们的后代产生重大的影响。绝大多数小儿恶性肿瘤是在胚胎发育时期某些细胞畸变的结果。父母在生育期间接触过苯类化学物品,或接受过电离辐射及放射治疗,他们孩子的白血病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常与母亲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关;父母长期应用雌激素会导致新生儿先天性腺癌……因此,年轻父母必须注意生育时期的健康。患有某些慢性或感染性疾病者,应该在完全康复后再考虑生育;同时,尽可能避免在服用某些药物时,或长期服药后停药不久受孕。

孕妇在妊娠期尤其在妊娠早期,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药物是导致婴儿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比如 母亲在妊娠期患有梅毒,则其生育的女婴发生阴道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未来的母亲在为自己将为“人之母”而欣喜和骄傲物时候,千万要注意妊娠时期的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核素、超声等检查,服用药物时必须谨慎,就诊时应主动明确告诉医生自己正处于妊娠期。

后天影响——环境和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和成人肿瘤的发生一样,儿童出生后的环境和生活中某些致癌物质的长期刺激,甚至饮食等生活习惯对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多由一些后天因素的长期应用等。婴儿时期患过病毒性肝炎的患儿,在青春期前发生肝细胞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幼时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儿,青春期易发生皮肤癌、白血病;而有高脂肪、少纤维饮食习惯者易发生消化道腺癌……

一些先天性畸形或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发生恶变的机会很高。有一名出生时即发现背部有一块黑色的毛痣的女孩,在她高兴地背上书包上学的第二天,发现腑下长出一个鸡蛋样肿块,经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原来是背部黑色毛痣恶变并导致淋巴结转移,一朵尚未盛开的鲜花就这样夭折了。除些之外,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等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癌变的比例可高达50%-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相关文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05-09

原发性骶骨肿瘤的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09-10

原发性痛风05-11

原发性甲亢07-26

原发性肝癌试题04-19

晚期原发性肝癌08-26

原发性骨肉瘤09-14

原发性高血压04-27

原发性食管癌05-15

原发性糖尿病06-27

上一篇:胆管囊肿临床治疗体会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