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素质提升

2024-07-24

辅导员素质提升(精选十篇)

辅导员素质提升 篇1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现状

近年来,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 高校辅导员队伍得到了不断充实, 吸收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队伍的学历层次显著提高, 年龄层次明显降低, 学科背景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一支政治素质高、作风硬、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但辅导员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 自我学习时间不足, 使得他们的知识陈旧、知识面窄, 对新知识利用少, 重经验轻创新。也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对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咨询服务和教育引导。所以, 从总体上来看, 尽管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增加了很多, 整体的层次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但辅导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当前, 高校辅导员更多地是做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然而, 辅导员工作并不只是管理学生纪律、评奖评优、提供咨询服务那么简单, 辅导员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 担负着重要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教育职责, 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做支撑, 必须专业化, 尤其应强化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 国内外新形势和环境的变化, 使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 如国内外政治格局的新态势使辅导员的任务更加艰巨;思想文化领域的错综复杂呼唤辅导员承担新的使命;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其次,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迫切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当务之急, 其方法和途径很多, 最理想的就是通过外部因素和辅导员自身内部因素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辅导员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 这就要以辅导员的学习、感悟和反思作为前提, 同时, 作为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和各高等院校也要为辅导员创造学习与交流的良好环境,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引导, 采取激励机制, 稳定辅导员队伍, 解除辅导员后顾之忧, 提供发展空间, 这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又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

(一)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高校辅导员整天忙于学生日常管理事务, 往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主业”, 使得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职责做得不够到位。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从辅导员自身来说, 应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根本前提,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提高理论素质的根本方法。从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讲, 应把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作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素质的基本方法, 把积极鼓励辅导员结合实践开展理论研究作为提高辅导员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 鼓励辅导员走专家型而不是经验型的发展道路。通过加大理论研究力度, 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成熟程度, 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从而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二) 构建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

当代社会,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大学生思想活跃, 求知欲强, 接受新事物快。同时, 他们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对政治、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管理等多方面知识都要有所涉猎, 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 重视传统美德的传承, 并不断优化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 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从而提高管理行为的实效性。

(三) 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为辅导员, 要引导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自己首先应当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 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辅导员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辅导员的健康心理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 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 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定位。辅导员要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 避免消极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保持乐观开朗、积极上进的心境。

(四) 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

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要使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健康发展, 就要改变辅导员培训、学习及交流机会少的局面。一方面, 要定期召开辅导员研讨会, 开展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交流, 形式可以多样, 可以是全校性的, 也可以在学校部分学院之间交流, 这样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通过交流找出差距、取长补短, 促进工作。另一方面, 高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 各高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对辅导员开展不定期的讲座、参观等交流培训, 让辅导员有更多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这样有助于辅导员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提升和促进辅导员工作效能。

(五) 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其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能力的提升, 影响实际工作的效果。要让辅导员像专任教师一样成为长期从事的职业, 就要为辅导员创造、提供科研的平台, 引导辅导员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工作感悟作为科研的第一素材, 进行归纳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 开展科学研究, 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取得工作实效。同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 可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增强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 不断激发出工作动力和热情。

参考文献

[1]袁媛.浅议辅导员自我素质提升的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0) .

[2]张海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再思考[J].时代报告, 2011 (9) .

[3]寇跃灵, 牛金玲.谈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10) .

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这一次的辅导员培训时间为期一天半,时间虽短,但是内容丰富,涉及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工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及学生学费的催缴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一批刚要赴任的新辅导员来说是十分有用而实际的。本次培训的开场白是学院党委书记朱书记作的动员报告。在报告中,朱书记首先介绍了我院的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我院各个辅导员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他也指出了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研究不够、教育管理方法有待提高等。在报告的最后,朱书记提出了对我院辅导员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在意见中,他强调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高、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学院领导,只有学院领导充分重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那么我院的辅导员工作必定会更上一个台阶。其次,要加强辅导员的组织建设,在数量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努力达到每个班级都配备一个专职或兼职的辅导员。再次,要加强辅导员职务建设,要加强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朱书记对我院辅导员也提出了要求,他要求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也会划拨专项培训经费,确保我院的辅导员培训工作。我们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有过硬的政治素养,才能够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辅导员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德高者为师,对于学生我们要做到以德服人。再者,辅导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要求辅导员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如电脑、绘画、网络等。听了朱书记的动员报告后,自己对于以后的辅导员工作更有信心了。朱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信心和动力,学院领导如此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展拳脚了,有学院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会更加努力。同时,对照朱书记对辅导员提出的要求,自己找差距、找不足,我对于自己在以后工作中就注意的问题、要提高的方向都有了一个正确的把握。我想,这是我对朱书记的动员报告的最大的体会。

学生处凌主任做了题为《学院学生工作的相关思考》的讲座。这个讲座涵盖了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风建设、双创工作、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职业情感等内容。我们全面的了解到学院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要把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具体来说就是: 以维护学院稳定,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道德建设和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学风建设和文明双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围绕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三项基本职能,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严格管理的机制,加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校园主题文化,为迎评促建打下坚实的学生工作基础。作为一个辅导员,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本,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个性突出自信自主而又对人充满依赖,自我意识很强,对于别人的说教几乎是置之不理,所以我们的工作方式就要相应的改变,不能再用以前的那种说教的方式,教训的口吻来管理他们。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让现在的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加之网络的消极影响,一些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渗入到他们的意识中,因此,我们的道德培养工作任重道远呀。而要引起他们这群新新人类的注意,自己本身也要了解一些时尚的、年经人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寻找共同语言,打通交流的桥梁。对于新生的政治工作来说,入学的第一堂政治课-----入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堂入学教育中,要介绍和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刚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的学生们,要让他们感到集体的重要和归属。要在第一次课就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这样的以后各项班级工作和集体活动的开展就容易多了。还要介绍学校的校情及专业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和所学专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虽然我们学校很年轻,但年轻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没有历史上的包袱,我们可以轻装前行,也许我们会前行的更快。我们的专业虽然艰苦,但是我们的前途是美好的,我们的就业前景是光芒万丈的。再次,就要对学生进行法纪校规的教育了,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学生可能会开心,但是往往是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和校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和学校许可的范围内学习生活。还有就是要加强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了。由于学校对门就是天井湖景区,所以学生的安全就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在夏天前去游泳的学生会很多,一定要劝阻他们。再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自己不是很擅长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讲座。总之,要在第一堂课上引领好新生,让他们有个大概的意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这次培训中,也有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通过他们的工作实际,我确实深有体会。他们的经验对我们真的很有帮助。而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困扰我们自己的问题。经过他们的努力,有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为他们感到开心。有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大家的探讨也能得出一些方法和启示。这样的经验交流确实很有必要。

在本次培训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学生的就业指导。姚春元主任以他多年的学生就业指导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窍门。首先,对于还未面临就业的学生应该指导他们确定实际的就业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而主要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有人才市场、校园人才市场、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求职、朋友介绍和中介介绍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要主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求职程序、求职材料的准备及学校相关政策的宣传,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尽量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学生在顺利找到工作后的3-6个月内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辅导员要及时的予以关心。对于学生的烦扰和报怨要先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再将他们的不适和报怨整理归纳,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能安心的工作。

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 篇3

关键词:辅导员 意义 问题 素质 建议

一、引言

“辅导员”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而作为政治辅导员制度是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于1953年提出来的。一直以来,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意义

我国历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高校的扩招,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辅导员管理体制不佳等因素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弱化现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多元分化的社会价值背景下,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相应地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文中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刻不容缓,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具体的意义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改变过去经验型、封闭型、单向性的管理;改变过去事后教育的阻碍性辅导模式为发展性辅导模式,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局面。

2.促进辅导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时期,高校扩招,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贫困生问题突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多样,要适应新形势,辅导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新情况,解决新课题来提升自我,同时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3.通过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历来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地,目前,在价值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在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更需要高素质的辅导员。是建设和谐高校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辅导员在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下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需要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与技巧,需要在发展中学习,辅导员专业素质有着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是有许多困惑围绕着广大辛勤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辅导员们,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1.定位不清楚——辅导员身份尴尬。目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不力,管理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制度不全,往往以人治代替法制,缺乏如王国维在论学校管理中所说的“法备”。他说一所学校办得好,教育效果的好坏必须“人、法、物”三因素相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甚至错位,有的学校把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一切工作都归辅导员管,致使辅导员事务性的事情太多,成为高级“保姆”,而真正属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应该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学生党建和团建、评奖评助、学生的违纪处理、班集体的管理,课外活动的指导、学习与做人指导、求职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当前辅导员还应该具有科研的能力,辅导员首先应该是一个教师,一位学生工作的研究者,而不是客观上的一般行政管理人员。造成辅导员目前这种尴尬身份的局面与历史偏见有关,与领导层的认识有关,也于部分辅导员本身的素质有关。

2.高校辅导员准入缺乏标准。许多学校的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重心偏离、.专业能力偏弱、专业态度不甚理想。许多学校招辅导员只要本科以上文凭,不管是什么专业背景都行。好象辅导员只要是大学生都能胜任。这就导致准入门槛太泛,缺乏严格标准。这样这支队伍水平就会参差不齐,影响工作效果。实际上,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特殊而艰苦的研究人的工作,更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成功地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更需要付出许多智慧与汗水,还需要很高的处事技巧,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3.所做与所获不成比例,看不见出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阶段段性的岗位,而不是一种让人终生追求的职业。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转岗做行政工作;要么转教学,做专业教师。比起同入校的专业老师,自己做过几年辅导员之后,专业就会落在别人后面,即使捡起来,也要比别人差一大截。同时做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工作成效有迟效性、滞后性,在领导眼里,就是整天与一群学生待在一起,没什么专业性,所以在学校没什么地位,职称评定也不是单成系列,要么挂靠思想政治系列,要么挂靠教师系列,反正就是没有自己。工资待遇与专业老师相比也相差一截。许多人努力工作,目的也只有一个,争取早日离开这个岗位。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对策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高校体制改革深化的今天,高校将加强服务其社会的功能。因此,提升辅导员本身的素质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这也是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体现,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1.理清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改善工作环境,让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这一论述,明确界定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职责范围。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导致一些如宿舍卫生、大学生医保等这些本属于后勤职责范围的事情压在辅导员身上。从而使辅导员整天忙于这些事务性的事情,没有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学校首先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对事不对人,按制度办事。划清学生职能部门与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对事不对人,按制度办事。还应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与办公条件,让辅导员在工作之余也与专职教师一样有自己的业余空间,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要使这支队伍相对稳定与高效,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使得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能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一项事业,踏踏实实为学校育人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俗话说,欲与取之,必先与之。

2.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强化辅导员的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态度。丰富专业知识是素质的构成要件;提升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结构的优化,可以实现有效分流。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制定辅导员选拔标准,从思想政治水平、学历学位层次、性格人格特点、知识背景、阅历等综合素质加以考核,择优录用。有研究提出辅导员胜任特征的清单;包括知识、能力、社会角色、动机和特质六个层面。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实现辅导工作的专业化。这是社会分工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有的高校开设了辅导员专业的博士专业,将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辅导员专业,这就从源头上解决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高素质。所谓专业化,主要是针对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来说的。并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辅导员。就如医生律师会计等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一样,高校辅导员也是一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体系的一个社会职业岗位,上岗者必须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掌握专门知识,形成专门技能,对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所遇的困惑比较清楚,并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人生阅历为学生提供指导。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开展制度建设,严格职业准入制度、建立适度的专业标准、完善分流机制,组建专业功能团队。这也是避免职业倦怠的一种途径。拓宽辅导员的“出口”。一些有管理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可以作为后备干部储备,有教学科研能力可以走向教学科研岗位。上海的经验值得大家参考。目前上海已经初步确立了三个方向的专业化辅导员,一个是职业发展教育专业化辅导员;一个是心理辅导专业化辅导员;第三个是生活园区住楼辅导员。在这种专业化的思路指引下,必然会使一部分有思想有抱负的辅导员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的转变。

3.要有相应地激励机制。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建立有利于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发展的管理体制。这是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体现,其中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与院系双重领导,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其中辅导员提升困难,职称难评是目前大多高校的现实。辅导员由于长期与学生在一起,科研基础差,科研课题立项的机会少,所以职称评定就处于劣势。应制订具体措施改变辅导员在职称评定中与专业教师相比处于劣势的状况,根据辅导员的业绩与能力提拔使用,解除他们的前途之忧。只有解决了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也就解决了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上海辅导员职称评定单列是一个先例,也给广大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们带来一线曙光。

总之,辅导员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校组织目标与辅导员个人目标的双向共赢,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的一个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廖敏.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高校辅导员独立专业发展标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2]陈建文.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3]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篇4

一、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一)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决定了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有着独有的特点, 一方面, 他们受教育程度高, 独立意识强, 有很旺盛的求知欲, 有很强的自尊心, 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但另一方面, 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 缺乏实践经验, 情感较为脆弱, 容易被错误的思想所诱导。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 网络、媒体铺天盖地, 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充满着诱惑, 这对于缺乏社会经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讲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在学校这个集体里, 他们之间的生活水平、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等方面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往往也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 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决定了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因此, 辅导员的工作也就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辅导员, 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包括学籍管理、宿舍管理、学生考核奖惩、贷款补助、实践活动、制度管理以及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等等;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 做好工作;等等。可见, 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要将如此庞杂的工作任务做得得心应手, 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 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决定了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辅导员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 这就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不应当是刻板、保守、一成不变的, 而应当是灵活多样并且细致入微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不仅仅是找学生谈话、说教, 还包括其它很多种方式,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引导和帮助学生, 并且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的帮助他们排疑解惑。

二、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政治理论素质。

政治理论素养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基础。辅导员要切实肩负起历史重任, 不辱使命, 首先必须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 坚定理想信念, 只有这样, 才能给大学生正面引导, 增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 才能自觉投身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伟大事业中去, 切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同时, 大学生也只有在理论上弄清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 才能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坚信不疑。

(二) 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关键。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包含很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概括起来有:第一, 学习研究能力。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是相当快的, 知识在不断更替, 新生事物会不断涌现, 作为辅导员, 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紧跟时代的步伐, 做到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同步, 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上。第二, 组织管理能力。辅导员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和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又要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既要从宏观和全局上进行决策和调控, 又要从微观方面和具体细节上进行指挥和引导。第三, 协调沟通能力。作为辅导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 能帮助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使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第四, 语言表达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大量的学生工作都离不开宣传动员和说服教育, 辅导员的语言表达既要生动形象又应富有哲理, 严谨、深刻而又不乏风趣。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五, 开拓创新精神。社会环境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在客观上要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只有不断地探索创新, 吸取各类优秀经验, 才能保证高校工作具有生命力。

(三) 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养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保障。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第一, 热爱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 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既是对学生应有的崇高感情, 又是对学生一种高度责任感的体现。辅导员对学生的爱将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更强的信心和乐趣, 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完善提高。第二, 敬业奉献。辅导员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艰苦的, 需要感情、时间、精力,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琐碎辛苦, 没有热情和责任心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第三, 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本, 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激励学生是辅导员应掌握的工作技巧, 也是辅导员应具有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三、促进高校辅导员素质提高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辅导员应具备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深入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应时刻关心国家大事, 了解国内外时事, 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运用马列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做出明确的解释;同时应善于抓住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 把握时事政治, 因势利导, 用先进的思想和崇高的信仰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进而对学生群体思想意识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二) 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学习和锻炼是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一, 要多读书, 读好书, 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在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第二, 适时参与各种培训和进修, 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 要善于观察, 向优秀的辅导员学习, 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第四, 要乐于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第五, 要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对自己工作中的成绩要予以肯定并总结经验, 对失误的地方要认真思考, 找出问题的根源, 吸取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将成为日后工作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求真务实, 做到权力上自重, 思想上自省, 纪律上自警, 工作上自勉, 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严于律己,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服务的思想, 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 应以满腔热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引路人。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决定了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辅导员只有加强学习、积极实践,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薛秀琍, 周宁.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2] .肖瑞华.提高高校专职辅导员素质和能力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朋辈心理辅导员素质 篇5

及职责 余 洁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3、按心理困扰或者说是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划分,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分为一般性朋辈心理辅导和障碍性朋辈心理辅导。其中一般性朋辈心理辅导是指来访者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不足以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而障碍性朋辈心理辅导则是指其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了来访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譬如,来访者与其异性朋友闹分手,整日伤心,情绪低落,睡眠不好,无法安心来应付日常的工作。4、按照来访者与辅导员的性别划分,可分为同性朋辈心理辅导和异性朋辈心理辅导。就朋辈心理辅导的性别差异来说,女性间朋辈心理辅导较容易发生。女性之间的友谊多是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相对于男性,女性有较多的幻想,心中的伤心、失落、自卑、苦闷、痛苦、悲愤等都希望找人倾诉,而朋友的理解、抚慰、同情更使她们觉得朋友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女性之间的友谊就起着一种感情的渲泄的作用。相反地,由于受“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大丈夫”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之间的朋辈心理咨询不太容易发生。而事实上男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也不完全是情感交流,除接受对方的鼓励和安慰之外,更多的是扩展到更广的方面,即在工作和事业的上相互帮助。一般来说,就人生发展的历程而言,同性朋辈心理辅导发生的概率比异性朋辈心理辅导的概率要大得多。因为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可能在同性之间交谈,而不能在异性之间交谈。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基础㈠ 朋辈心理辅导的条件1、要有牢固的友谊和信任关系。朋辈心理辅导的最大优势就是,来访者与辅导员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2、辅导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由于双方已具有较为可靠的信赖关系,沟通上较为容易,与专业性的辅导相结合,可以收到相辅相

成、事半功倍的效果。3、以宽容、接纳的心态面对来访者。这一条为心理辅导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辅导员以宽容、真诚的心去面对以来访者身份出现的朋友、同辈。4、在辅导时学会理智的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来访者的身份较为特殊,辅导员可能会难以把握心态,在咨询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理智的头脑进行分析和判断。㈡ 朋辈心理辅导的个人素质1、信念:① 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的。大学生应该有能力解决一般性的问题。②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越好,越有能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③ 朋辈心理辅导是有效的辅导方法,通过训练朋辈心理辅导员 , 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同学和别人解决问题。④ 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示范和群体活动,同学们是能够在校园里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行为和氛围的。2、品质:① 渴望成为身心健全适应环境,追求自我实现的人。② 诚心渴望自己能帮助别人。③ 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④ 有能力处理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事件。⑤ 有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群体气氛。⑥ 有良好的敏觉力和同理心。⑦ 能在心理训练和督导中成长,有收益。3、素质① 要有“五心”即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同理心。② 做到“五认”即认知、认真、认同、认可、认识自己。③ 对人负责、不作价值判断,不指责,不批评,一视同仁。④ 投入助人,聆听,共情,关爱心灵,关心生存,触抚心情 ⑤ 掌握基本辅导技巧。㈢ 朋辈心理辅导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并最大限度地维护来访者的合法权益。1、为来访者保密 2、对来访者负责 3、对来访者的行为不作道德评判 4、不替来访者作决定 5、坦诚(真实,和谐)6、尊重(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7、共情(神入理解)8、倾听㈣ 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技术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所谓积极倾听 , 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 , 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持续的高度注意。朋辈心理咨询的谈话过程所需要的就是这种积极的倾听。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⑴ 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⑵ 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的“嗯”、“哦”、“噢”等。2、情感反映。它是指咨询员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扫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来访者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语言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咨询员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长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是 Jourard 于1985年提出的,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员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员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5、解释。它指咨询员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咨询员解释的理论依据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6、对质。它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所作出的反应。咨询员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咨询员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 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 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 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 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职责明确朋辈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心理网络(不同级别有不同心理功能)一级网络:由大学生组成的心理保健防护即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辅导。二级网络:各院心理健康教育专干老师组成的心理咨询防护线。三级网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由专兼职心理专家、老师承担心理咨询任务。1、在心理咨询专干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参加学院安排的心理咨询室值班,接待来访者登记、预约,及时向专干老师汇报在接待中发现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3、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危机信号,及时向学院心理专干老师汇报和反馈。4、努力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咨询水平,并承担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服务工作。湖南师范大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心理委员是由学院各班推选的,负责本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和实施的班干部,其工作职责如下:1、制定每学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学期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2、做好班级平时宣传工作,做到专栏、心理小报等定期更新。3、落实完成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结合班级成员特点、心理需求开展相应的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5、关注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出现的异常心理状况及时向辅导员、学院心理健康专干老师汇报。6、组织本班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同学开展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谢 谢大 家!博奕游戏 —— 团队间的竞争 1、分组。2、市场经营的规则:①所有公司的利润都维持在 10%。②如果有三家以下的公司采取降价策略,降价的公司由于薄利多销,利润可达 13%。③如果有三家和三家以上的公司同时降价,则所有公司的利润都只有 7%。3、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谈判,讨论降价与否,各小组达成协议。4、小组内部经过讨论,做出最终决策:降还是不降?并将决定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5、老师公布结果。6、讨论: ①作为小组代表,在和别组代表讨论时,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②回到自己的小组中,你们的决策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你们是否遵守了几个小组达成的共识 ?③你们是否运用了博弈? * *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辅导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本身的相互信

辅导员素质提升 篇6

新媒体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辅导员作为髙校阵地的思想守护者和学生管理者,自然也与新媒体密不可分。未来,高校中辅导员、新媒体、学生将组成一个重要的生态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掌握新媒体的形态、懂得并运用新媒体,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成为学生的线上辅导员、学生的线上知心老师就更加困难。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职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髙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与高校辅导员关系

新媒体时代带给大众的最明显的改变是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从电视、报纸、广播、电话的传播转变为互联网客户端及时通讯和多图文交互式传播,它让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化、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它也带了传播理念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打破了传统的“权威”信息唯一源头论,让信息都变得更加多源化,让信息真假难辨。这些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也变得复杂。

1.新媒体时代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机遇

首先,新媒体时代,为辅导员了解学生拓宽了渠道,也为辅导员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路径。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没有机会让自己的思想展示在大众的目光之下,只能通过日记本或跟好朋友聊天抒发感情。辅导员面对传统媒体时代,缺少了与大学生多渠道及时沟通和联系的桥梁。而在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可以通过任何互联网的通讯和展示平台与每一个同学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其次,新媒体时代,辅导员与学生更容易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传统媒体时代,主要是通过面对面开会、授课、谈话的形式开展。在今天,辅助利用各种网络客户端进行互相交流,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也真正让辅导员走入学生的心中。

2.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首先,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接触到的都是经过权威媒体核对后发布的信息,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新媒体时代"多对多"的传播便得任何人都能随便发布真实或虚假的信息。大学生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里能够接触到和了解的所有信息,而对信息&实度的辨别却变得更加苍白无力。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局面也会变得手无举措,工作的挑战性加大。

其次,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加快了人们交流方式的转变,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华。在虛拟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肆无忌惮的用匿名的方式发布着信息,甚至说话不计后果,人际信任缺失的情况。当大学生习惯了新媒体时代的交往方式后,回到现实社会中依然抱着同样的心态进行交往,出现不相信他人的真诚和自身缺乏真诚性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自已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人生和世界观,这些也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1.重视新媒体学科背景下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

高校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的秘诀便是通过引进学识渊博的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高校如果希望发展好辅导员队伍,也应该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第一,继续通过引进一批具有人格魅力、思想品德较好,学识和修养较高,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互联网知识的辅导员人才加人都辅导员队伍当中。第二,积极引进具有新媒体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的辅导员进人到相应岗位,为辅导员队伍注人专业化的人才,丰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领域,实现知识、互补。

2.建立健全新媒体知识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

现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一套考核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导致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知识掌握较少,思想较为禁锢。首先,为辅导员建立一套长效的新媒体背景下的管理考核机制,督促辅导员提升自身新媒体素质。其次,建立健全辅导员的激励和淘汰机制,针对日常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教育和沟通交流学习较好的辅导员进行奖励,思想保守和抵制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的辅导员进行警告。定期进行工作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3.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新媒体相关专业

辅导员在国家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了其重大的意义,在髙校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在部分高校中开设辅导员专业试点,让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辅导员专业,积极为国家和髙校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辅导员人才。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2468万人,我国相关政策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岗位。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推算,届时全国需要佩服辅导员约50万人,数量庞大的需求,也为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其次,在部分髙校开设新媒体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聘请专任教师进行教学,或者让辅导员进行授课。

4.加大辅导员队伍培训力度,让辅导员与时倶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引导者和密切接触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做事方式。因此,要打造一支思想品德好,素质高的队伍应该不断让辅导员进行学习,让其与学生和时代同歩,提高辅导员的信息化能力。首先,加强与其学生工作管理相关的内容培训。继续对管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基础内容进行培训,时刻让辅导员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做法和最前沿的知识。其次,加强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现阶段我国在互联网及新媒体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且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数人群不了解、不熟悉。因此,加强辅导员的法律法规常识,能够进一步通过辅导员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大学生。再次,新媒体相关传播知识培训。辅导员虽然在大学中保持着学习状态,但是新媒体的速度发展之快令每一个人应接不暇,辅导员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对当下大学生中流行的新媒体软件进行学习和应用,这样才能紧跟大学生的潮流,从而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进而引导他们。

三、结语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概念和定义在业界与学界至今没有比较普遍认可的看法。传统意义上,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现阶段,大众普遍认为:"新媒体指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媒体本质"。新媒体作为发展的媒体,其具有与时俱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新媒体会变成明天的传统媒体。因此,新媒体的概念在发展,新媒体的内容在发展,使用新媒体的手段也在进歩。

参考文献:

[1]杨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提升方法探讨[J].科技风, 2015,(12).

[2]郭再泉,赵癸萍.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与创新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试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 篇7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该是优秀辅导员的必备素质之一。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就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从而始终积极而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工作。这是因为, 良好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是辅导员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的前提。反过来说, 消极情绪则会给工作对象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辅导员不能合理地调节自身心态, 对自己的心理情绪加以控制, 很可能影响到辅导员所承担的本职工作, 甚至是他的个人生活与未来发展。如果辅导员的心理状况产生了问题, 那是必须导致他无法正常履行辅导员职责, 也无法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和相关班级事务加以准确的判断与合理的指导。

二、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分析

辅导员心理问题的诱因大部分来源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上, 具体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 高校辅导员可能遇到的职业相关因子导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指:

1.繁琐事务带来的心理厌烦消磨学生工作热情与活力。辅导员日常所面对的是大量繁琐的事务工作。一般来说, 一位高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人数在百人以上, 所需要承担的工作是非常繁复的。许多辅导员在最初从事学生工作时, 往往热情高涨, 但渐渐地、年复一年地、工作热情会被慢慢消磨掉, 甚至开始对学生工作产生厌烦感, 逃避工作, 或者态度消极。

2 . 辅导员的责任分散性、模糊性, 以及成果的“无形性”导致学生工作的挫折感。辅导员责任的分散性模糊性, 是指学生工作“千条线一根针”的特点, 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 执行者一般都是辅导员。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辅导员们有时还要承担起教务方面的部分责任和工作。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似乎只要是事关学生的工作, 都会落到辅导员头上。在这种情况下, 辅导员就会对自己的职责感到无所适从。

工作成果的无形性是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很难形成明显的成果。学生工作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类型的工作, 强调在日常的每一天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辅导员们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却未必有太多出彩的机会, 也不能像学术工作那样有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于是, 学生辅导员会在工作中产生挫折感, 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1.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水平, 更新思想观念。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辅导员应该讲求付出精神, 要乐于奉献, 甘于付出。

2.要善于转化压力和化解压力。辅导员可以积极拓展自身的社交范围, 在积极乐观的人际交往中, 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情商, 坚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多面手, 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另一方面, 辅导员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适当的娱乐与休闲中, 排解压力, 调节心情。

3.要注重心理健康辅导, 加强个人身体健康锻炼。不少高校专门为辅导员设置了心理知识普及讲座、心理辅导课程, 等方式了解辅导员们的心理状况, 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辅导员自身来讲, 也应该主动地去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 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而加强个人身体锻炼, 是因为现代医学已经指出, 心理状况往往是和人的生理状态相联系的。

总之, 要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 是一项很困难也很艰巨的任务。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 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 同时肩负德育的重任, 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高校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导员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必须将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纳入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师资培训系统之中。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 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而人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又是以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 所以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升就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l]徐静波.浅谈辅导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2]潘玮丽, 王任达.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刍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5.

[3]汤涛.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心理教育, 2007, 26.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篇8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观念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观念, 进一步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从核心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 把各种教育场合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起来。用深厚的理念、自由的体制、民主的文化为基础来提升其心理素质, 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部分高校辅导员存在缺乏挑战精神与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任务就是要使其具备高尚的人格素质, 突出其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崭新的教育时代理念。

2、注意统筹兼顾的方法, 实现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制定提升高校辅导员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实施方案, 提高综合素质, 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综合发展。重视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观念。高校辅导员要注意在工作中统筹兼顾, 心理素质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思想的领域, 心理素质提升以增进高校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为重点, 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高校辅导员的世界观和价值道德观为重点。因此, 我们在实践中只有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统一结合, 才能有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平, 提高其心理素质的健康程度。

二、以高校管理改革为契机,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机制

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工程要具有系统性, 以高校管理改革为契机, 讲究时机性、注重时效性, 按照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管理队伍应具备的品质要求, 完善心理素质机制。

1、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防护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了心理防护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突出了高校辅导员的培养目标, 两者都提出了创新提升辅导员心理素质体制的意义。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 辅导员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心理素质是一个涉及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心理素质管理中应全方位地促进心理素质协调发展。针对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心理调查、心理疏导、和适当的训练, 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防护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自我承受能力。

2、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

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适当的调节, 重视辅导员自身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确保管理功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通过参加高校改革实践来加深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思想道德教育, 在具备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 理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在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将心理教育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系统理论与科学方法, 强化心理教育能力。

三、以探索高校思想教育新模式为实践, 创新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环境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挑战,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环境, 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使其能动地适应环境。

1、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实

践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拓宽思路, 以创新的方式, 生动的实践,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保持平和心境和乐观情绪, 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良好人际关系, 尊重信任学生, 要不断地完善自我, 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2、培养其高度的道德自律性, 强化乐于奉献的意识

高校的各级部门应尊重辅导员的地位, 了解辅导员的内心需要,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 鼓励辅导员大胆工作。组织辅导员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纲要, 明确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辅导员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综合性的服务来缓解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加大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的力度, 塑造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将献身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和实现自身价值有机结合, 促进高校辅导员优秀的心理素质。

四、以取得双赢效果为宗旨,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应当是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批驳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在意识形态领域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立足知识前沿, 掌握本专业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最新成果

在实践中,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将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融于一体的,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知识素质。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专业方向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知识与最新成果, 以时代发展与职业期望为基本需求加大适应新情况的步伐。高校辅导员要使自身的言行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水平和专业潜能, 力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双赢效果。

2、不断提升道德品质, 着力打造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感召力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有力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优秀道德品质是取得学生信任的良好基础, 一个正义坦率、心地宽广、团结助人、言行一致的高校辅导员, 自身就是潜在的教育力量。其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 而自身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平静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前提。人格感召力的核心要素是道德品质。作为深受学生真正爱戴和发自内心尊敬的辅导员, 具备一定的人格感召力必须经过工作时间的积淀和教育经验的历练, 是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一种综合体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注意统筹兼顾,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观念;抓住高校管理改革的契机,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管理体制;把握探索思想教育新模式的实践,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环境;以取得双赢效果为宗旨, 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科学内涵, 增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取得大学生理解和信任的基本因素。本文探讨创新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提升高校辅导员整体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创新,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文芳.高校辅导员人格本位校本课程体系构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 (03) .

[2]邹兴平.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0) .

[3]王国良.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探析[J].理论导刊, 2007 (3) .

[4]肖文娥, 王运敏.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J].教育研究, 2000 (10) .

辅导员素质提升 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途径

1 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 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 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有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 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作为与学生沟通最为频繁、交流最为直接、联系最为密切的特殊群体。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离开, 辅导员都将与他们共同生活、学习。如果是因为辅导员基本素质不高或对工作不负责, 都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影响。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 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的引导着, 辅导者和指导者, 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2 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1 注重政治理论学习 ,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 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只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才能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能很好地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政治理论水平越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越好。

2.2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 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

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严重趋势, 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相对滞后。在许多情况下,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 辅导员要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 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些素质主要包括: 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辅导员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 摆正自己的位置, 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把握言行的分寸, 正确对待矛盾冲突, 适时调节心理状况, 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3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 不断提升信息网络素质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必须紧跟网络时代步伐, 认清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辅导员要具备强烈的信息观、敏锐的信息意识, 做网络时代的有心人, 注重培养开发信息、选择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 发现和确认有用信息, 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选择, 使其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利条件,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2.4 通过学习 、培训全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首先,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工作之余不断地扩大知识面, 逐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更加出色的状态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次, 高校应充分重视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为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搭建良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辅导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再次, 高校还应当充分重视辅导员的实践锻炼, 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或到外校学习考察, 还可以通过考核选派优秀的辅导员到上级机关进行挂职锻炼, 积极地创造条件, 有计划地把辅导员放到各种岗位去磨炼, 帮助他们拓宽工作思路、获取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2.5 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评及考核工作体系

建立起公开、立体、动态、客观的高职辅导员考核机制, 是选准人、用好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核;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进行考核。坚持高职辅导员考核工作规范程序, 完善高职辅导员考核方法, 将考核情况作为高职辅导员职务晋升、评优等工作的依据。考核方式应以自我评、学生评、学校评相结合, 抽查评比、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相结合。每年对辅导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和政治思想方面进行考核, 有利于逐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困境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2) :125-128.

[2]张砚清.高校辅导员任务专业化建设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3) .

[3]乔治林.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的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

辅导员素质提升 篇10

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也是最核心的素质修养。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的政治信仰, 鲜明的政治立场, 较强的政治鉴别力, 同时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正确的思想观点,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方针、路线, 运用系统、科学、扎实的理论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而且对大学生的教育也起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要热爱学校, 以校为荣, 尊敬领导, 团结同事, 踏实肯干, 乐于奉献。其次, 热爱本职工作是衡量高校辅导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 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管理工作有力的思想保证。干一行, 爱一行, 把学生工作当作体现自我价值的一项伟大事业, 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价值的体现。此外, 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关心和热爱学生。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丰富的情感和对学生的爱是高校辅导员最好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要带着感情去教育引导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高校辅导员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要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三、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是一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 也是一项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工作。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宽, 思想活跃, 求知欲强, 喜欢探索。高校辅导员担当着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成长成才的重任, 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难以胜任的, 因此,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高校辅导员只有全面拓展业务素质, 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政策、规定和科技知识, 才能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及就业指导等工作。

四、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是运用各种知识独立地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学生的优秀表现,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重大活动的成功组织, 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因此, 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保证。

1、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其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辅导员要经常召开会议, 组织活动, 协调关系, 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 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 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即主要体现为工作魄力和号召力。同时善于发现学生潜力, 开发学生干部的资源, 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判断认知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要善于接触、观察和了解学生, 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思想活动的动向和特点, 掌握第一手资料, 正确把握学生的整体思想动态, 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对于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具有敏感性, 透过现象, 把握本质, 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语言表达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与学生的语言交流, 把正确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述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接受并内化在具体行动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体现辅导员清晰的思维, 而且也体现着辅导员的气质风范。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 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五、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高校辅导员健康的身心素质是自我完善和塑造学生人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实现对大学生群体有效影响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工作既是脑力劳动, 也是体力劳动, 工作的复杂性、繁琐性以及随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紧急突发事件, 都需要辅导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1、正确的自我意识

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2、良好的自控能力

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境, 不为情绪冲动所左右, 以稳重、冷静、正常的心态去应对。

3、稳定的情感品质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 冷静理性, 积极向上, 对生活充满信心, 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遇到复杂问题或突发性事件时, 能临危不惧, 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门传开, 罗鹍.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J].魅力中国, 2010 (23) .

[2]张砚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03) .

[3]陶中书, 徐家林.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高教论坛, 2009 (06) .

上一篇:呼吸道细菌感染下一篇:大棚分布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