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2024-08-22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精选十篇)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篇1

在中医药学中, 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 还是临床诊治实践, 辨证论治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 它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灵魂。在中医临床诊治中, 应避免对症治疗、对症用药之误。

1 辨证用药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是中医学的精华部分, 也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生命线。辨证, 既是医生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四诊”诊法收集病情资料 (包括症状、体征及检查资料) , 通过医生综合、分析、归纳, 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及邪正关系, 并判断出是何证型的整个诊断过程。“辨证用药”是根据辨证的结果而实施相应的治则治法、选药处方的治疗过程。总之, “辨证用药”虽言简, 但它全面包容了中医认识、诊断、治疗疾病及选方用药的全部过程和内容。

2 准确“辨证用药”的意义

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包括诸多环节, 其中最关键最精要的环节就是辨证。说其精要, 一是指它的重要性, 二是指它的难度性。辨证是判断病情实质的过程, 它直接指导着治法的设立和处方用药的实施, 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可以说它是一个中医医生的医学知识、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的集中体现。

准确辨证用药, 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一生追求的目标之一, 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评价其临床疗效的客观标尺。辨证用药的准确率越高, 临床疗效就越好;反之则越差;若辨证错误, 治疗也就错误, 不但疗效谈不上, 甚至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辨证”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 对中医工作者而言, 也许人人知道。但因临床疾病的千变万化和错踪复杂, 若要做到准确辨证用药, 特别是对每一个疾病都能做到准确辨证用药, 极不容易。当辨证模糊时, 医者较易出现对症治疗之误。这样做, 虽然有时也能取得暂时缓解的效果, 但对“治病求本”之原则而言则是违之较甚矣。这也失去了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要旨。

3 辨证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举隅

某患者, 男, 41岁, 干部, 素患“鼻渊”病 (曾确诊为额窦炎) , 经常头痛头重, 头昏头胀, 记忆减退, 鼻流浊涕, 时轻时重, 反复发作。前数次发作均以清热利湿、通巧止痛之法取得良效。近几日患者宿疾再发:眉棱疼痛, 头昏头重, 心情烦躁, 鼻塞流涕。治遵素法,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治疗十余日, 头痛虽有减轻, 但仍无明显好转之象, 症反见乏力自汗, 面白无华, 纳差, 舌淡苔薄白, 脉弱无力。

详究其因, 此病未变, 虽有邪气, 但因久病迁延, 正气不足, 无力托邪外出, 继予苦寒攻伐之品, 虽见微效, 但终因正虚而不能收功。是以调配并重用益气健脾之人参、白术、黄芪为君;配以利湿之茯苓、泽泻, 通窍排脓之辛夷、白芷、苍耳为辅;佐以银花、黄芩清热解毒燥湿, 加桔梗、甘草开提肺气及调和诸药为使。综合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扶正祛邪之功。遵方两剂, 病情明显好转, 再续方治之而收功。

此“鼻渊”患者之治, 素以清热利湿之法而收效良好, 为何此次发病而疗效甚差?究其根源, 关键就在“辨证”。患者原属湿热雍滞, 以邪实为主, 用清热利湿之法当然奏效;而现在患者病虽未变, 但其证候实质已发生改变, 证属脾虚气弱, 邪恋滞留, 虚实夹杂之证。临证时未加详辨, 卒持素治, 此乃虚虚之误, 安能取效?

4 结语

人类历史的进程已跨入21世纪, 医学的发展正在突飞猛进, 日新月异, 中西交融, 日益细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医学愧宝———中医药学, 同步于世界医林之中, 虽不乏传统古朴之气, 但同样具有光芒耀眼之锋。

首先在认识疾病上, 中医创立了“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 综合脏腑气血、精神心理、环境气候、水土地域、饮食劳逸各方面因素去观察、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诊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局部病变必受累于全身整体的变化, 受累于自然界的影响, 受累于人体精神心理的刺激, 而不仅仅是局部组织的病变和表现。如心脑血管疾病, 其组织病变在心脑血管, 但它的成因却是全身、饮食、情志、环境、水土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铸造的恶果 (如平时不起眼的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精神刺激、劳逸不节等) 。故此中医方有“膏粱之变, 足生大丁”及防治心痹始于孩童之经论。

再者, “辨证论治”、“辨证用药”更具中国医学的特色, 它充分体现了诊治疾病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的诊疗特点。当然, 临床疾病是复杂多变的, 中医之“辨证论治”、“辨证用药”也是灵活而有原则的。作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 努力进取, 发扬传统, 接纳先进, 中西结合, 病证结合, 严格掌握中医辨证论治、辨证用药的知识和技能, 在临床工作中力求做到辨证正确、处方用药准确才能使自己的中医药学水平、诊疗技术和临床疗效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晓辉.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

[2]张珍玉.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261.

[3]詹宇坚.中医五官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59.

[4]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29.

[5]王义祁.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7.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 篇2

【关键词】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1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2例,全部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作为治疗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年龄26~78岁,平均44.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其中胃脘部疼痛58例,痞闷或胀满62例,嗳气35例,泛酸12例,嘈杂8例,恶心呕吐12例。另外选取同期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9例,女性43例;年龄26~79岁,平均44.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其中胃脘部疼痛59例,痞闷或胀满60例,嗳气34例,泛酸12例,嘈杂8例,恶心呕吐1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胃脘痛的特点,临床辩证分为五种类型治疗。①脾胃虚寒型(29例):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畏寒神倦,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出入: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8g,炮姜10g,甘草6g,大枣5枚,饴糖30g(冲)。②湿热内阻型(21例):胃脘胀满,疼痛,胸闷纳呆,口腻口苦,泛恶。舌苔黄厚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连朴饮加减:黄连5g,山栀10g,厚朴10g,姜半夏10g,淡豆豉10g,石菖蒲10g,干芦根10g。③寒热错杂型(8例):胃脘胀满作痛,胀痛连胁,呕吐酸苦,嗳气嘈杂,肠鸣泄泻,四肢乏力,舌苔白兼黄,脉滑。治宜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10g,黄芩10g,高良姜5g,太子参15g,黄连3g,蒲公英15g,木香6g,白芍12g。④阴虚胃热型(7例):胃痛隐隐,胀甚痛轻,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甚则舌苔剥,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阴益阴,疏肝柔肝。方用一贯煎化裁:川楝子10g,当归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北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五味子10g,乌梅5g,甘草6g。⑤肝郁气滞型(7例):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时时太息,疼痛因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苔多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5g,甘草10g,绿萼梅5g,佛手5g。均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上下午2次温服,疗程5周。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服用胃炎干糖浆,每次5g,每日3次,疗程5周。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痊愈: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有好转,参考症状及体征恢复如常人;显效:主要症状消除,6个月~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好转,参考症状、体征改善;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6个月~1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相应主项理化检查改变不大;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无改变。

2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72例中痊愈13例,占18.1%;显效24例,占33.3%;好转28例,占38.9%;无效7例,占9.72%;总有效率87.5%。对照组72例中痊愈8例,占11.1%;显效20例,占27.8%;好转30例,占41.7%;无效14例,占19.4%;总有效率87.5%。

3讨论

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分为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起居失宜等。通常我们认为胃脘痛主要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所致。根据肝脾胃的生理功能调治,胃脘痛虽然以胃发生病变,但与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清气,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正常,则无疾也,病时则生理功能紊乱,调治,使其恢复生理功能。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浊气得降,清气才能上升,升降有序,气机和顺,自无壅滞之患。通降包括疏利,祛瘀、化湿、泄热、降逆、消积等。因此在治疗胃痛时,首先要辨明虚实,根据胃脘痛的不同分型而立论。正确辩证,抓住主要矛盾是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根本。本组患者胃脘痛大体分为五型,每型症状比较复杂,寒热虚实夹杂,湿热并存,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等,把诊所得的复杂资料加以认真分析,综合找出证的产生原因、部位,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胃脘痛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胃脘痛病人中多数为器质性病变,少数为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中以胃炎和溃疡病常见,其中与幽门镙旋杆菌感染,胃窦黏膜生长抑索的分泌,胃功素分泌异常,胃泌酸功能失调和运动功能紊乱不无干系。患者要做好自己的心态调节,合理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等。

参考文献

[1]吴彼.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19-20

[2]韩立.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39-540

卵巢早衰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05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平台发表的关于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

1.2 纳入标准

治疗组为纯中药复方治疗, 药物组成明确, 病例数≥20例, 有效率≥70%, 均设有对照组。诊断标准[1]:1年龄<40岁, 除外妊娠, 闭经时间≥4个月;22次查血FSH>40IU/L, E2<73.2pmol/L (20pg/mL) , 2次间隔至少1个月。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动物实验性、综述文献;内容重复文献。

1.4 统计方法

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 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参照《中医妇科学》中“闭经”章节[2], 对其中医证型及治法予以归纳;依据《中药学》《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3], 对其中药的频数、类别、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48 篇, 选方52 首, 用药93 味, 病例数1 716例。

2.1 中医证型及治法归纳

主要证型为肾气不足型 (29.08%) , 肝肾亏损型 (21.97%) ;治法以补肾为主, 详见表1。

2.2 中药出现频数

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淫羊藿、山茱萸等。详见表2。

2.3 中药归类、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药物出现次数最多的为补虚药 (63.41%) , 药性最多的为温性药 (28.75%) , 药味多为甘味 (40.76%) , 归经最多的为肝经 (28.45%) 、肾经 (26.36%) 。详见表3~表6。

3 讨论

3.1 卵巢早衰的病机、证型及治法

统计表明, 卵巢早衰的证型中肾气不足型最多, 其次为肝肾亏损型、阴虚血燥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及寒凝血瘀型。

“胞脉者, 系于肾”,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 主生殖, 肾气盛则天癸至, 肾气虚则天癸竭, 《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肾气本虚, 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若先天不足, 或后天失养、六淫侵袭、情志失常、房劳过度、堕胎、手术及药物等因素耗伤肾气, 肾气不足, 冲任胞宫无以为养, 可引发闭经、不孕。

肝主疏泄而司血海, 肝肾同源, 精血互化。肝肾之藏泄功能共同作用于冲任胞宫, 使月经藏泄有序。若肾精亏耗, 肝血亦虚, 冲任亏损, 乃至闭经。《校注妇人良方》云:“夫经水, …其为患, 有因肾水亏不能生肝血而闭者。”“妇人以血为本”, 若脾失健运, 气血乏源, 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 血海燥涩干涸, 月事停闭。情志失常, 肝失疏泄, 气滞血瘀, 胞脉不通, 月事不来。若寒邪客于胞宫, 或虚生内寒, 寒凝胞脉, 经水不行。肥胖之人, 多痰多湿, 或脾失健运, 湿聚成痰, 阻滞胞脉而经不行。

综上, 卵巢早衰发病以肾虚为多, 治疗以补肾为主, 同时不忘养肝健脾。

3.2中药在卵巢早衰中的应用

据上文研究, 治疗卵巢早衰的前10味高频药物分别为: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淫羊藿、山茱萸、枸杞子、白芍、茯苓、甘草、山药。上述药物大多属补虚药, 熟地黄能养血滋阴、填精益髓,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菟丝子能补益肾精、养肝明目,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山药功在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枸杞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统计表明, 补虚药使用频率远超其余类别药物, 可见, 补虚扶弱是治疗卵巢早衰的总纲, 但补虚药多滋腻, 注意补而兼行, 可适当加入健脾、理气, 或活血、清热类药物。文献中出现最多的药性为温性, 因卵巢早衰病人肾气不足, 精血亏虚, 久病虚寒内生, 温补肾气可振命门真阳, 鼓舞肾气, 通达胞脉, 经水自来。出现最多的药味为甘味药,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 肾虚为卵巢早衰发病之本, 常伴诸脏虚损, 故多使用甘味药补益真气。出现最多的归经为肝肾两经, 肾主生殖, 肾气虚则天癸竭, 而肝肾同源, 一损俱损, 肝肾同治, 精血充盛,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方可恢复, 这些与本文统计结果大致相符。

综上所述, 卵巢早衰的主要病机为肾虚, 治疗以补肾为主, 同时不忘养肝健脾。高频药物为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淫羊藿、山茱萸等。用药多为补虚药、温性药、甘味药, 多归肝肾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近十年有关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文献, 对其中医证型、治法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 以方便医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有关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8篇,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其中医证型、治法及中药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证型为肾气不足型 (29.08%) , 肝肾亏损型 (21.97%) ;治法以补肾为主。2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淫羊藿、山茱萸等。3药物出现次数最多的为补虚药 (63.41%) , 药性最多的为温性药 (28.75%) , 药味多为甘味 (40.76%) , 归经最多的为肝经 (28.45%) 、肾经 (26.36%) 。结论:卵巢早衰以肾虚为多, 治以补肾为主。用药多为补虚药、温性药、甘味药, 多归于肝肾两经。

关键词:卵巢早衰,中医,用药规律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97-499.

[2]尤昭玲, 袁家麟.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48-159.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篇4

【关键词】 六经辨证;传统辨证;浅析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83-02

本世纪初,日本汉方医学大家汤本求真对《伤寒论》有高度评价:“本于伤寒之诊断、疗法,推述万病之证治,能悟其真髓,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伤寒以六经提纲证作为其辨证机要,对《伤寒论》的研究及运用,多围绕六经辨证方法而展开。然而在临床上,六经辨证作为伤寒之辨证工具,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不足,故在临床辨治之时,仍需参考例如八纲、卫气营血、脏腑、经络辨证等传统中医辨证方法的补充与支持,以多途径、多角度、多模式的辨证方法提高临床的论治的准确性。本文就此对临床上伤寒的六经辨证与传统中医辨证各自的特点、异同、互补之处进行浅略探讨。

1 六经辨证的特点

《内经》是《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医学理论来源[1],六经辨证源自《黄帝内经》。仲景将临床所见杂病以三阴三阳统领归纳,提出了分属于六经的提纲证、各经的变证、不同经证的交叉见证等,形成了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所谓提纲,是指能反映本经病证特征的条文,它不是描述一种疾病的证候,而是高度概括一类疾病的特征,并在其下分列出各系统的变证。故六经纲领证为《伤寒论》辨证的第一要义,也是其最具临床指导意义的特点所在。笔者试例举六经提纲证及其备要如下。

1.1 太阳病提纲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条揭示了太阳病的脉证,太阳主一身之表,表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总以恶寒为要,故第三条更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后世医家“有一分恶寒未罢,便有一分表证未解”的说法即是由此而来。

1.2 阳明病提纲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故此条揭示阳明病的病机为有形或无形之邪壅滞阳明腑脏所致,以“实”为要。

1.3 少阳病提纲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少阳病之提纲证,后世医家自成无己注解1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始,多认同将半表半里作为少阳之病位所在,但其概念模糊,至今难有定论。少阳为枢机,可出表,如柴胡桂枝汤证;亦可入里,如大柴胡汤证。少阳之提纲证多为自觉症状,而有其表里皆达的特性,可散见于其余各经证中,难以通过望闻切而得,但总以枢机周转不利为要。

1.4 太阴病提纲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下之,必胸下结鞭。”关于太阴病病机,虽然多以脾阳不足为多见证,但亦不可忽略脾阴不足,故而以太阴湿土,喜燥恶湿,与阳明燥金燥湿相济为用,升降协调,以运化通利、气机升达为机要分之。

1.5 少阴病提纲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为君火所在,又为水脏,其真阴真阳至为重要,故张景岳有“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之说。病至少阴,人体阴阳水火俱损,“脉微细”提示不但阴虚,阳亦虚,从而表现出阴阳衰竭的状态。故有阴阳不足之见证,可为少阴辨证之要。

1.6 厥阴病提纲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之病机亦是历代医家之争论焦点,即主热、主寒、寒热错杂三个观点。故其争议焦点亦可作为揭示厥阴病病机的切入点。张喜奎教授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厥阴病期为极期,综合厥阴病的内容,邪入厥阴,从寒而化,则有寒证、极寒证”[3],他同时认为两极之间应有一过渡带,故而在对待厥阴病机的同时,应以分寒热极为主、慎辨错杂为机要。

2 传统辨证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八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以及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归类方法,此外还有辨标本、顺逆,辨体型气质,以及方剂辨证、五行辨证等多种提法[2]。辨证从层次上区分,有纲领证、基础证、具体证的不同。八纲为纲领证;病性和病位是基础证,尤其是病性为关键与重点;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为具体证。但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人患病作为“变”态,则总有某一“常”态作为参照,否则何以证其病?故笔者认为传统辨证的内涵在于知常达变。

2.1 传统辨证的归纳 笔者私以为具有概括性和最具临床实用性的,当属“十问歌”。“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后有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增补:“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笔者曾跟师张永树教授,张老将此高度概括为:“中医的辨证优势说到底,在于承认差别,这是最高级别的医学。”身为中医要深刻认识个体、时间、空间之间的差别,同证不同人,同人不同时,同病不同地,都应当区分对待,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治法。面对每一个病人,必须灵活通过阴阳五行辩证,或假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各种思路对其病症进行剖析,才能找到病之根本。

2.2 传统辨证的拓广 当今疾病谱不断拓广、社会发展迅速,有许多病证难以通过单纯的望、闻、切来判断,四诊合参当以问为重。在问诊时,除了了解患者目前最急迫的症状(即主诉),还必须对患者既往史、生活工作环境有所重视。不仅如此,医者应该有广博的人文和自然见识,民国大家章次公就曾说:“为医者,仲景之书固不可不读,而于历代名家医集,晚近中外科技书籍,以及其他笔记小说之类,凡有关医道者,胥应浏览,识见广遽,而后临床辨证论治,自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为医者面对的不单纯是病,而是看病的人,人与自然、与社会、及人自我的身心都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

【摘 要】 《伤寒论》在传统中医辨证的体系上建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论述了六经的提纲证和各种变证,并提供了证治方药,不仅在理论上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医学,并具有极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传统的中医辨证体系与六经辨证各有其优点,也有其不同,本文在此浅要归纳六经辨证与传统辨证的特点所在,并例举病案对其特点、区别及临床运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六经辨证;传统辨证;浅析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83-02

本世纪初,日本汉方医学大家汤本求真对《伤寒论》有高度评价:“本于伤寒之诊断、疗法,推述万病之证治,能悟其真髓,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伤寒以六经提纲证作为其辨证机要,对《伤寒论》的研究及运用,多围绕六经辨证方法而展开。然而在临床上,六经辨证作为伤寒之辨证工具,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不足,故在临床辨治之时,仍需参考例如八纲、卫气营血、脏腑、经络辨证等传统中医辨证方法的补充与支持,以多途径、多角度、多模式的辨证方法提高临床的论治的准确性。本文就此对临床上伤寒的六经辨证与传统中医辨证各自的特点、异同、互补之处进行浅略探讨。

1 六经辨证的特点

《内经》是《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医学理论来源[1],六经辨证源自《黄帝内经》。仲景将临床所见杂病以三阴三阳统领归纳,提出了分属于六经的提纲证、各经的变证、不同经证的交叉见证等,形成了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所谓提纲,是指能反映本经病证特征的条文,它不是描述一种疾病的证候,而是高度概括一类疾病的特征,并在其下分列出各系统的变证。故六经纲领证为《伤寒论》辨证的第一要义,也是其最具临床指导意义的特点所在。笔者试例举六经提纲证及其备要如下。

1.1 太阳病提纲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条揭示了太阳病的脉证,太阳主一身之表,表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总以恶寒为要,故第三条更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后世医家“有一分恶寒未罢,便有一分表证未解”的说法即是由此而来。

1.2 阳明病提纲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故此条揭示阳明病的病机为有形或无形之邪壅滞阳明腑脏所致,以“实”为要。

1.3 少阳病提纲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少阳病之提纲证,后世医家自成无己注解1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始,多认同将半表半里作为少阳之病位所在,但其概念模糊,至今难有定论。少阳为枢机,可出表,如柴胡桂枝汤证;亦可入里,如大柴胡汤证。少阳之提纲证多为自觉症状,而有其表里皆达的特性,可散见于其余各经证中,难以通过望闻切而得,但总以枢机周转不利为要。

1.4 太阴病提纲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下之,必胸下结鞭。”关于太阴病病机,虽然多以脾阳不足为多见证,但亦不可忽略脾阴不足,故而以太阴湿土,喜燥恶湿,与阳明燥金燥湿相济为用,升降协调,以运化通利、气机升达为机要分之。

1.5 少阴病提纲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为君火所在,又为水脏,其真阴真阳至为重要,故张景岳有“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之说。病至少阴,人体阴阳水火俱损,“脉微细”提示不但阴虚,阳亦虚,从而表现出阴阳衰竭的状态。故有阴阳不足之见证,可为少阴辨证之要。

1.6 厥阴病提纲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之病机亦是历代医家之争论焦点,即主热、主寒、寒热错杂三个观点。故其争议焦点亦可作为揭示厥阴病病机的切入点。张喜奎教授认为:“厥阴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厥阴病期为极期,综合厥阴病的内容,邪入厥阴,从寒而化,则有寒证、极寒证”[3],他同时认为两极之间应有一过渡带,故而在对待厥阴病机的同时,应以分寒热极为主、慎辨错杂为机要。

2 传统辨证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八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以及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归类方法,此外还有辨标本、顺逆,辨体型气质,以及方剂辨证、五行辨证等多种提法[2]。辨证从层次上区分,有纲领证、基础证、具体证的不同。八纲为纲领证;病性和病位是基础证,尤其是病性为关键与重点;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为具体证。但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人患病作为“变”态,则总有某一“常”态作为参照,否则何以证其病?故笔者认为传统辨证的内涵在于知常达变。

2.1 传统辨证的归纳 笔者私以为具有概括性和最具临床实用性的,当属“十问歌”。“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后有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增补:“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笔者曾跟师张永树教授,张老将此高度概括为:“中医的辨证优势说到底,在于承认差别,这是最高级别的医学。”身为中医要深刻认识个体、时间、空间之间的差别,同证不同人,同人不同时,同病不同地,都应当区分对待,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治法。面对每一个病人,必须灵活通过阴阳五行辩证,或假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各种思路对其病症进行剖析,才能找到病之根本。

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辨证分析 篇5

1 病因病机

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 大多是根据病因而分类的。主要有气、血、痰、湿、食、虚、实、寒等不同。胃脘痛的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 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 但往往虚实夹杂, 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脘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 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

2 辨证论治

为便于归纳总结将相似各型合并, 临床大致可分为四类:肝胃气滞型、脾胃虚寒型、痰滞食积型、血虚作痛型。现将其辨证介绍于下。

2.1 肝胃气滞型

症候特点:胃脘胀痛, 痛连两胁, 口苦恶心, 泛酸或泛清水, 时兼有中腹部疼痛, 腹中觉有气窜痈, 苔根淡黄或厚腻, 脉濡弦或弦滑。对于本症的治疗多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 芍药9g, 川芎9g, 郁金12g, 香附12g, 陈皮9g, 枳壳6g, 佛手15g, 甘草6g。随症加减:胃痛较甚者, 可加川楝子、延胡索;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中和胃酸;嘈杂吐酸, 口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加黄连、吴茱萸。

2.2 虚寒胃痛型

症候特点:胃痛隐隐, 喜温喜按, 得食则缓, 受凉后发作, 泛吐清水,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脉虚弱或迟缓。对于本症的治疗多采用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g, 桂枝12g, 生姜10g, 芍药9g, 炙甘草12g, 饴糖9g, 大枣6枚。随症加减:泛吐清水较多, 宜加干姜、制半夏、陈皮、茯苓;泛酸, 去饴糖加黄连、炒吴茱萸、乌贼骨;若兼有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可用附子理中汤温肾暖脾。

2.3 痰滞食积型

症候特点:胸闷, 嘈杂泛酸, 恶心呕吐, 恶寒身热, 脘痛拒按, 苔薄腻或黄腻, 脉濡弦或弦滑。对于本症的治疗多采用运湿祛痰, 和中化滞。选用温胆汤、二陈汤加减。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5g, 炙甘草10g, 枳实10g, 竹茹3g。饮食不消, 夹湿滞热导致胸脘胀满之疼痛者, 方用保和丸加减。

2.4 血虚作痛型

症候特点:脘痛喜按或拒按, 饱胀嗳酸, 便秘色黄, 或吐血, 腹痛, 头昏神疲, 苔薄色黄, 脉弦涩或弦数。治法:和营养血, 理气止痛。方药:加味异功散:当归15g, 炒白芍15g, 党参12g, 炒白术15g, 茯苓10g, 甘草6g, 陈皮12g。适于气血双虚, 面色萎黄, 不思饮食之脘腹胀痛的患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砂仁10g, 柴胡12g, 党参15g, 甘草6g, 炒白术15g, 炒白芍12g, 炙甘草6g, 生姜6g, 大枣6枚。适于肝郁脾虚胃脘胀痛为甚者。

2.5 兼治疗法

疼痛连绵不绝, 偏寒者, 药用加味良附散:良姜10g, 炒香附15g, 乌贼骨15g, 沉香6g, 共研细粉, 一日两次, 每次服6g, 用温开水冲服。嗳气泛酸过甚者, 药用瓦楞子散加味:煅瓦楞15g, 乌贼骨15g, 刀豆壳10g, 共研细粉, 一日两次早晚服, 每次服3g, 用温开水冲服。大便隐血, 痛有定处者, 药用如意散加减:乌贼骨30g, 台乌15g, 炒白芍15g, 当归12g, 炒枣仁12g, 水煎服, 一日两次, 每次服3g, 用温开水冲服;便黑可加三七、白及化瘀止血。大便不解者, 药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6g, 肉苁蓉15g, 山楂10g, 火麻仁15g, 水煎分服, 一日两次。脘痛呕血者:药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15g, 五灵脂12g, 檀香12g, 砂仁9g, 丹参12g, 水煎分服, 一日两次。疼痛发作日久合并热象者, 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9g, 栀子12g, 当归15g, 元胡12g, 金铃子15g, 香附12g, 乌贼骨15g, 川贝母12g, 水煎分服, 一日两次。疼痛剧烈者, 治宜辛通苦降法, 药用复方左金汤:苏梗10g, 白蔻仁15g, 炒黄连10g, 炒吴茱萸12g, 肉桂10g, 乳香10g, 没药10g, 良姜10g, 炒香附15g, 共研细粉, 一日两次, 每次服6g, 用温开水冲服。

3 体会

胃脘痛施治须紧紧扣住中医之精髓——辨证论治这一纲领, 症因结合, 而以病因为主, 如肝胃不和症, 治则疏肝和胃, 这是对因治疗, 若伴嗳气、胀满, 则须宽中降逆。再如其疏肝和胃、辛通苦降、益气健脾、温胃止呕等法要仔细辨证、随症用药。同时要分清胃脘痛标本缓急, 本着“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的原则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其本。

胃病初起在气, 气滞日久则影响血络通畅, 以致血瘀胃络。治疗应重视活血化瘀药的运用。常用郁金、延胡索、田七、莪术、红花、赤芍等。但在运用活血化瘀法祖方时, 要根据辨证配合其它治法方药[1]。慢性胃痛病程长, 病情缠绵。从起病原因看, 本病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从虚实辨证看, 虚多于实, 因实致虚, 虚证贯穿于全过程, 所以, 治疗本病要补虚以固本。慢性胃痛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原则, 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以健脾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重用黄芪、党参;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 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又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之品。对于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 具有气阴两虚之候者, 可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并举。胃痛持续不已者, 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 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 忌粗糙多纤维饮食, 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 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总之, 胃脘痛是临床的常见病, 病情有轻有重, 各种证型可单独出现, 也可同时出现, 同时出现时较为棘手。临床采用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治疗, 可进一步提高胃脘痛的临床诊疗效果。

关键词:胃脘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中, 男87例, 女41例, 年龄最大87岁, 最小48岁, 平均63岁;50岁以下3例, 51~60岁30例, 61~70岁50例, 71~80岁33例, 80岁以上12例;急性期89例, 病程最长20 d, 最短2 d, 平均8 d;恢复期15例, 病程平均2个月;后遗症期24例, 病程最长13年, 最短6个月, 平均3年;按中风病病类诊断:急性期, 中经络78例, 中脏腑11例;按西医病名诊断:脑血栓形成71例, 脑出血18例, 脑梗死后遗症31例, 脑出血后遗症8例;35例为住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1例, 冠心病病史21例, 糖尿病病史12例。

1.2 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全部病例按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1986年6月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①肝阳上亢型;②肝风痰热型;③气虚血瘀型;④阴虚风动型。

1.3 统计学处理

急性期的有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急性期临床治愈及显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1.4 辨治方法

依据以上辨证分型:①肝阳上亢型:方用天麻钩藤饮;②肝风痰热型:方用天麻钩藤饮合温胆汤;③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④阴虚风动型:方用镇肝息风汤。肝阳上亢型和肝风痰热型予清开灵注射液4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 1次/d;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 ml和生脉注射液20~4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点滴, 1次/d;颅内高压者, 用20%甘露醇或速尿适当脱水,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及早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

2结果

急性期89例, 其中临床治愈40例, 显效25例, 有效22例, 无效2例, 分别占44.94%、28.09%、24.72%、2.25%, 总有效率97.75%。恢复后遗症期39例, 其中临床治愈2例, 显效11例, 有效21例, 无效5例, 分别占5.13%、28.21%、53.85%、12.82%, 总有效率87.18%。患者住院最长125 d, 最短6 d, 平均住院天数36.3 d。

3体会

关于中风病机, 历代著述颇多, 《灵枢·剌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临证指南·中风》“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 木少滋荣, 故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说明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在本病的发病机制占有重要地位, 本组病例亦与之相符。清开灵注射液由《温病条辨·上焦篇》安宫牛黄丸化裁, 由胆酸、水牛角、珍珠层粉、黄芩、金银花等八味中药材经现代科学方法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现代研究认为, 该药能纠正代谢紊乱, 改善脑循环, 减轻脑水肿, 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 从而保护脑细胞, 缩小梗死面积, 促进血肿吸收[1]。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丹参和降香经提取制成, 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作用, 能抑制凝血及血小板聚集, 激活纤溶, 促进纤维蛋白降解, 减少血栓形成, 调节免疫, 加速改善脑循环[2]。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 具有益气复脉, 养阴生津之功, 能降低细胞的聚集性, 促进纤维蛋白降解, 增加血液的流动性, 改善组织灌注[3]。依据传统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 肝阳上亢型和肝风痰热型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经本组病例使用,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经本组病例可知, 中风病急性期以肝阳上亢型和气虚血瘀型为主, 恢复后遗症期则以气虚血瘀型为主。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 注重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针剂点滴, 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练。这样, 就有利于降低病残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全国中风急症科研协作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急症临床研究.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8, 11 (3) :21-24.

[2]李治平.丹参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新中医, 1994, (6) :62.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4月入住该院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70例,且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79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5例,年龄范围在41~70岁,平均年龄为53.8岁 ;治疗组85例 ,年龄范围在39~71岁 ,平均年龄为56.2岁。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病程长短、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中成药治疗 (对照组) 根据患者的生理情况选用以下两种中成药进行治疗。

1患者口干舌燥、 烦渴多饮现象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服用消渴丸,生产厂家为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45,3次/d,每次5~20粒, 于饭前半个小时服用。 服用本药期间禁止服用优糖药。 连续服用一个星期,每一个星期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2患者血糖异常、三多症状情况明显、体重减轻明显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服用降糖甲片,生产厂家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国药准字Z11020266,口服,3次/d,6片/次。 连续服用一个星期,每一个星期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1.2.2辨证分型治疗 (治疗组 ) 根据各症型的外在表现,作出正确判断并给予服用相应的治疗方药。 具体分型以及方药组成剂量如下述。

1阴虚热盛型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是由于久病而不能愈产生,导致津液不足,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小便赤红,大便干结,烦渴多饮、饮食无节制,浊气上升导致口气难闻,骨蒸潮热,烦躁易怒,夜间盗汗、尿量增加、 大便干结、唇干齿龈痛,舌苔薄白,脉细数。 等。 阴虚热盛导致患者其他器官异常亢进,肾脏亏损严重。 故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具体治疗方药:选用生地黄23~25 g、 地骨皮15~20 g、原麦冬15~20 g、五味子10~15 g、小川连15~18 g、山茱萸12~16 g、丹皮13~15 g、冬桑叶12~ 15 g、 丹皮10~15 g、 沙参10~15 g、 石膏12~14 g、 牛膝10~15 g、知母12~15 g、黄连10~12 g、石斛10~13 g、玉竹10~14 g、女贞子12~14 g、柏子仁10~15 g。 以上药物加水煎熬,取其汁液服用,取其汁液200 m L,每天早晚进行服用,连续服用10 d,每10 d视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2燥热炽盛型多发于疾病刚开始时,来势凶猛,临床表现为食量增加,烦渴多饮、情节严重者会产生饮水无度,口干舌燥,小便颜色赤黄,大便干结。 舌苔厚黄且腻。 及时做好措施可以减少患者获得糖尿病的可能性。 治疗时采用清热为主。 具体治疗方药:生石膏25~30 g、 麦冬20~25 g、天门冬20~25 g、粳米20~23 g、地骨皮15~20 g、黄芩10~15 g、甘草8~10 g。 以上药物加水煎服,取其汁液150 m L,1剂/d连续服用10 d,每10 d算作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3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多为人精气缺损较为严重。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现象严重, 患者全身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精神不足,夜间盗汗,心悸气短,小便甚黄,大便干结。 舌苔厚重黄腻,严重者可以刮出。 治疗时要以补气固本、滋阴清热为本。 具体治疗方药:熟地10~15 g、山茱萸15~20 g、山药15~18 g、 泽泻15~18 g、五味子10~15 g、人参20~25 g、黄芪20~ 25 g、 桂枝15~17 g、 茯苓14~16 g、 麦冬10~15 g、 丹参12~15 g、天花粉13~15 g、甘草10 g、丹皮10~13 g、川芎10~12 g、黄精10~12 g。 以上药物加水煎服 ,取其汁液200 m L,一剂/d连续服用10 d,每10 d算作一个疗程 , 共三个疗程。

4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多见于疾病发生后期, 患者的能力消耗增加,损及肌理,少气阴虚。 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气色差,畏寒畏热,四肢发凉,发质干枯无华,疲倦乏力,腰酸腿软,耳聋耳鸣,夜间盗汗,小便赤黄且频繁,大便稀溏等,情节严重者会产生并发症,导致酮中毒,舌胖大且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疗时要阴阳齐补,保持阴阳平衡。 具体治疗方药:人参20~25 g、黄芪20~23 g、熟地20~22 g、枳壳20~24 g、补骨脂18~22 g、 山药18~20 g、苍术10~15 g、肉桂15~20 g、丹参15~18 g、 五味子15~18 g、山芋肉15~17 g、丹参13~16 g、甘草10~12 g。 以上药物加水煎服,取其汁液200 m L,一剂/d连续服用10 d,每10 d算作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5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多发生于中年患者,这个年龄患者的肾亏损较为严重。 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 女性患者的腹部尤其畏冷,男性滑精阳痿,胸闷气短, 腰膝酸软,轻微耳聋耳鸣,夜间盗汗,小便量多且清长, 严重者小便失禁,大便稀溏,舌胖大、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时以健脾补肾、固本壮阳为主。 具体治疗方药:附子25 g、黑木耳20~25 g、小核桃20~23 g、黑芝麻20~23 g、 薏米18~22 g、炙黄芪18~20 g、大枣18~20 g、白芍18~ 21 g、干姜18~23 g、茯苓15~18 g、党参15~18 g、炙甘草15~18 g、白术18~20 g、肉桂13~15 g、杜仲13~15 g、补骨脂10~15 g,山药10~13 g。 以上药物加水煎服,取其汁液200 m L,每日一剂连续服用10 d,每10 d算作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6瘀血内阻型淤血内阻型多见于糖尿病经治疗没有明显好转,出现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的情况。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现象没有减少,体重逐渐减少,胸闷气短、刺痛感明显,全身肢体麻木、严重者半身不遂,面上有斑块,女性月经色紫黑有血块。 舌上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细涩。 治疗时以化瘀为主。 具体治疗方药:川芎20 g、桃仁20 g、红花20 g、柴胡20 g、甘草12 g、桔梗18 g、麝香17 g、红枣20 g、老葱18 g、香附米15 g、当归20 g、大黄20 g、黄芪18 g、黄连18 g、 地黄18 g、淫羊藿16 g、鲜姜20 g。 以上药物加水煎服, 取其汁液200 m L,一剂/d连续服用10 d,每10 d算作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判定标准[2]

显效:糖尿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监测血糖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停药一个月后未见复发现象。 有效: 糖尿病临床 症状明显 减轻 ,血糖监测 较入院时 减少25%~30%。 无效:糖尿病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甚至没有减轻, 血糖监测较入院时减少10% 以下。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数 *100%。

2 结果

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P<0.05)。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折磨也是长期性的,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世界各国都在作进一步的研究,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等。 西医多采用口服降糖药, 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由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因此治疗效果不明显[3]。 但是对于中医的治疗方法没有将糖尿病进行一个系统的分型,因此各种分型方法都存在。

该院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大致将糖尿病分为六种类型,阴虚热盛型、燥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内阻型。 针对各种类型进行了方药处理。 根据不同的分型,治疗时首先要明确每种分型的发病原因,体内气血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阻断药物,选取药物时在采取“君、臣、 佐、使”的用药原则,明确主药,再选取其他味药。 同时选药时要注意中药的配伍禁忌, 严禁出现 “十八反”、 “十九畏 ”。 并且根据患者本身还存在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药物与治疗糖尿病的主药进行正确的配伍, 最好做到在治疗了糖尿病的同时, 能够将其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减轻,最好能够彻底治愈。 资料显示,地黄、山药等能够保护细胞, 因此中药在治疗疾病的不但能够到达疾病病灶发挥作用, 还能够对机体其他部位发挥作用,达到一定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的作用。 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是一种健康的方式,更值得采纳。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男69例, 女31例, 年龄26~62岁, 平均 (47.4±5.9) 岁。均与《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符合, 并经病理活检证实。以脘腹胀满为临床主要表现, 兼食欲减退、嗳气、上腹灼痛、恶心等。其中萎缩伴胆汁反流及糜烂64例, 单纯萎缩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方案, 给予保护胃粘膜、促进胃动力治疗, 具体为:枸橼酸铋钾0.3g/次, 2次/d;吗丁啉10mg/次, 3次/d, 于餐前及入睡前30min口服, 患者经检测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 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应用, 以使幽门螺杆菌根除, 以28d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本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为原则, 组方为:法半夏9g, 柴胡20g, 黄连6g, 白芍12g, 檀香6g, 丹参20g, 泽泻14g, 赤芍12g, 白蔻仁12g, 南沙参15g, 半枝莲14g, 北沙参15g, 炒白术14g, 茯苓20g, 炙甘草6g。随症加减, 胃寒重者加附子、干姜;脾胃虚弱者加升麻、黄芪;胃阴不足者加百合、麦冬。依据胃镜病理表现, 结合辨证分型施治加减, 肠化生者加土茯苓、黄芪;黏膜充血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胃黏膜明显水肿者加薏苡仁、猪苓。均加入500mL水, 煎30min, 取300mL汁液, 温服, 1剂/d, 分2次服用, 以28d为1个治疗周期。

1.3疗效评定

显效:黏膜形态胃镜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 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病理检查消失;有效:黏膜炎症胃镜检查减轻,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经病理检查程度变轻, 仍有萎缩性胃炎;无效:病理检查、胃镜检查无改变, 临床症状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所选择的病例中, 经统计显示总有效率为92.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一种消化内科慢性炎症, 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于胃黏膜而损伤所致, 肠腺化生或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2]。若有异型增生伴发, 需警惕胃癌的可能。中医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义为“胃痞”、“痞满”范畴, 以情志失调、内伤饮食、外邪入侵所致, 病机以脾胃升降失职、中焦气机不利为主[3]。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脾胃同居中焦, 肝主疏泄、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对脾胃气机加以调节。肝气顺达, 则气机顺畅, 胃降脾升。病因均对肝、脾胃造成影响, 使脾胃正常升降失调, 气机不利, 而诱发痞满形成[4]。脾胃病变与肝有密切相关性, 痞满在不同病因诱导形成下, 相应病理机制也存有差异, 故临床采用中医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辨证施治。首辨虚实, 患者为实痞类型时多以痞满能食, 食后病情加重为主要表现, 脉实有力, 伴便秘。虚痞者以饥饱均满为主要表现, 时作时止, 食少纳呆。湿热、气滞、湿阻、血瘀为实性胀满[5];阴虚、气虚为虚性胀满。另外需辨寒热, 患者痞满程度较轻者, 得热则减, 脉数者为热, 脉沉者为寒[6]。

临床治疗需以清热、健脾为原则, 本方中法半夏燥湿;柴胡疏肝解郁, 透表泄热;黄连泻炎解毒、清热澡湿;白芍敛阴收汗, 缓中止痛, 养血柔肝;檀香开胃止痛;丹参凉血消痈, 祛瘀止痛[7];泽泻利水渗湿;赤芍行瘀止痛;白蔻仁燥寒湿、理气宽中;南沙参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北沙参养阴;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8];茯苓渗湿利水;炙甘草调合诸药。共用起清热利湿、祛瘀活血、健脾疏肝功效, 并随症加减。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安全性, 使预后明显改善, 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钟伟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新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 33 (1) :81-83.

[2]熊有明, 邓碧珠, 唐茂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 2007, 20 (3) :639-642.

[3]姜英辉, 周琳, 徐广鑫.从肝郁气滞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吉林中医药, 2008, 28 (9) :634.

[4]王仲征.自拟化瘀五花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 (6) :30.

[5]陈贵银, 郭喜军, 安福丽, 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和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5) :3913.

[6]谢晶日, 李明, 张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体会[J].中医药信息, 2008, 25 (6) :52-53.

[7]王秋生.活血化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四川中医, 2007, 25 (11) :63.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73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蛇虱”“干癣”等。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以青壮年男女多见。一旦罹患,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若服药不当,或使用刺激性大的外用药,或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则加重病情或引发红皮病,故护理特别重要。近年来,笔者根据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运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穴位贴敷护理、药物熏蒸及涂药护理的综合护理方法,对银屑病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临床观察和辨证施护,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血热证

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损不断增多,颜色焮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瘙痒显著。伴怕热、便干溲赤,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护理方法:①情志护理:由于此期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急躁、情绪紧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清本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及中医的治疗、护理方法和措施,使其稳定情绪、消除疑虑、积极地配合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②饮食护理:宜食用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苦瓜、芹菜、萝卜、白菜等,则有助于治疗,忌食辛辣刺激食物。③病情观察护理:小便短赤者,可用茅根60g,车前子30g当茶冲服;大便干结、皮损焮红者,可用地黄30g,牛蒡子30g冲服;瘙痒甚者,可用扁蓄30g,地肤子30g,白鲜皮20g冲服。④药物熏蒸护理:药用生地、苦参各100g,甘草、黄芩、白鲜皮、地骨皮各60g,大黄、芒硝各30g,适量开水化开后放入熏蒸机舱中,每次熏蒸半小时(如无条件也可放入盆中,用浴罩熏洗),每日1次。出舱后勿受风冷,注意保暖。⑤局部涂药护理:外涂除湿止痒软膏,隔日涂抹,1日2次。⑥穴位贴敷护理:新癀片10片研细末,凉开水调糊贴敷于脐部,12小时去药,日1次。以上护理方法均与医生的治疗同步进行。

血虚风燥证

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稳定期或斑块型银屑病。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皮肤干燥,小腿胫前部呈苔癣样变,或关节部伴有皲裂、疼痛,或皮损肥厚浸润,迟迟不退,伴头晕眼花,面色白,舌淡苔薄或舌有瘀斑、於点,脉细涩等。护理方法:①情志护理:由于病程长,且部分皮损长期不消,患者有悲观失望情绪,应告知其病情稳定,需坚持治疗,使其增强临床治愈的信心,则有助于提高疗效。②饮食护理:宜食清热活血、化瘀散结、生津润肤之食物,如三七鸭汤、银耳羹、百合粥等,助其活血润肤。忌食煎炒、油炸上火之物,多是蒸煮食品。③病情观察护理:皮肤干燥、苔癣样变者,用地黄30g,玄参30g,麦冬20g冲服当茶;皮损肥厚浸润者,用桃仁、红花各10g冲服;皮损皲裂、疼痛者,用白芍、甘草、百合各30g冲服。④药物熏蒸护理:药用桂枝、桃仁、丹皮、赤白芍、当归、鸡血藤、火麻仁各60g,熏蒸方法同前。⑤局部涂药护理:外涂紫草油(当归、紫草、血竭、地黄,由本院制剂室制为油剂),日2次。皲裂处用白及适量,蜂蜜调膏封包,日换药1次。⑥穴位贴敷护理:地黄、玄参、当归各20g,除湿止痒膏适量调膏,贴法同前。

湿热蕴结证

相当于脓包型银屑病或掌趾脓包型银屑病。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屈侧部位或掌趾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浸润流滋,或掌趾部有小脓包。伴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困重,或带下增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护理方法:①情志护理:湿邪缠绵难化,故本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患者心情烦躁,焦虑,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疏导,讲明湿邪致病的特点,使患者心中有数,消除烦恼,接受治疗护理措施,则有助于早日痊愈。②饮食护理:宜食清热利湿食物,如薏苡仁粥、山药粥、赤小豆粥、茯苓饼及冬瓜、芹菜、萝卜等健脾利湿之品。忌食油腻、甜食或糕点等助湿生热食物。③病情观察护理:对有脓包的皮损,用金银花、蒲公英各30g冲服代茶;对糜烂流滋者,用车前草、萹蓄各30g冲服代茶;对病程久,反复发作者,用白术、藿香各30g冲服代茶。④药物湿敷护理:皮损糜烂、浸渍流滋者,用苦参、黄连、茯苓皮各1份,诃子、五倍子、枯矾各半份(根据皮损面积酌定剂量),用开水冲泡后湿敷,每次半小时,日3~4次,以清热燥湿、利水、收敛,使渗液减少。忌用软膏类外涂。⑤局部涂药护理:对脓包或无渗液的皮损,用黄连适量,开水调涂之,日2次。⑥穴位贴敷护理:苍术、黄柏各30g,藿香正气水调糊,贴法同前。

热毒炽盛证

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大量脱屑,伴掌趾角化,指(趾)甲增厚,或伴高热寒战,关节肿痛,头痛,便结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洪滑数。护理方法:①情志护理:该证为重症银屑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医护人员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向患者及家属表明,病虽较重,使其免除烦躁与恐惧心理,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密切配合,保证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到位,以有助于疾病的救治。②饮食护理:服用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果汁。高热者服绿豆粥以清热解毒,助药退热;头痛、关节疼痛者服芍药、甘草、薏仁粥,以缓解止痛。忌食辛辣、鱼腥等助湿生火食物。③病情观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对症处理。如高热者,用柴胡20g,黄芩10g,石膏30g,知母15g冲服代茶;大便干结者,用牛蒡子30g,生地黄30g冲服代茶。④熏蒸护理:石膏300g,知母100g,地骨皮、丹皮各60g,栀子、赤芍、槐花、地黄、麻黄各30g。熏蒸方法同前。⑤局部涂药护理:皮损弥漫潮红者,地黄、甘草适量,开水冲泡后外搽,日3~6次;脱屑多者,紫草油(见前)外搽,日数次;掌趾角化指(趾)甲增厚者,涂润肤膏(地黄、玄参、桃仁、红花等,本院制剂室制)并封包。上述各药均应小面积试用,观察无不良发应时,再大面积用药。忌强烈刺激性药物外用,以免加重病情。⑥穴位贴敷护理:地黄、赤芍、丹皮各20g,白芷10g,清开灵注射液调膏。贴法同前。

讨 论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都很重视临床护理,强调了护理的重要性。据临床护理观察,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80%以上与情志有关,故使患者心情舒畅,树立临床治愈的信心,则有助于早日康复和减少该病的复发。其饮食宜忌既有助于药物的疗效,亦能大大减少复发的机会。因部分患者由于过食辛辣刺激食物而诱发。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冲服代茶的方法,也是内服药物之补充。清•徐灵胎先生云:“外治可补内服汤药之不足。”药物熏蒸、穴位贴敷和局部涂药,不仅能使药物直达病所,还能通过皮肤和经络俞穴而发挥药物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等作用,与内服药相比,可收异曲同工之妙。如此,内外兼治,综合护理,多管齐下,能使疗效倍增,以达扶正祛邪、促进早愈之目的。

中医辨证用药临床分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89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30岁~50岁, 均为女性。病程最短12 d, 最长11年。

病例选择标准: (1) 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 与月经周期有关; (2) 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3) 钼靶乳房X线摄片或红外线检查, 必要时做活检排除乳腺癌。

2 治疗方法

经前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其药物组成为:柴胡15 g、香附15 g、川芎10 g、郁金10 g、白芍10 g、丹参15 g、穿山甲10 g、王不留行10 g、贝母15 g、橘核10 g、牡蛎10 g、山慈菇12 g、甘草6 g。于经前2周开始服药, 每日1剂, 水煎服, 经期停药。经后补肾养血, 软坚散结, 其药物组成由:鹿角胶15 g、补骨脂15 g、旱莲草15 g、鳖甲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王不留行10 g、香附12 g、贝母15 g、橘核10 g、牡蛎10 g、山慈菇12 g、甘草6 g, 每日1剂, 水煎服, 月经干净后连用1周。

3 疗效标准

痊愈:乳房肿块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 钼靶X线摄片或红外线检查恢复正常, 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较治疗前直径缩小1/2以上, 疼痛减轻;有效:肿块直径缩小不到1/2, 疼痛稍减轻;无效:肿块与疼痛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本组89例患者, 痊愈40例, 显效31例, 有效1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1.01%。

5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38岁。初诊日期:2007年11月20日, 因双侧乳房周期性疼痛2年, 加剧1周就诊。患者平素乳房周期性疼痛, 经前明显, 经后缓解。现适逢经前, 乳痛加剧, 触痛明显, 舌暗红, 脉弦涩。查体:两乳外上象限扪及肿块, 左侧约3 cm×3 cm, 右侧2 cm×2 cm, 边界清, 活动度好, 压痛 (+) , 腋下淋巴结未扪及。乳腺红外线检查:双侧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辨证:肝气郁结, 气滞血淤。治以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药物组成:柴胡15 g、香附15 g、川芎10 g、郁金10 g、白芍10 g、丹参15 g、穿山甲10 g、王不留行10 g、贝母15 g、橘核10 g、牡蛎10 g、山慈菇12 g、甘草6 g, 每日1剂, 水煎服, 经期停药。

月经干净后二诊:自诉服药后乳房胀痛明显减轻, 经后腰酸软, 疲倦乏力。四诊查;舌淡红, 苔白, 脉细。治宜调补肾阳, 滋阴养血, 软坚散结。药物组成:鹿角胶15 g、补骨脂15 g、旱莲草15 g、鳖甲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熟地10 g、王不留行10 g、香附12 g、贝母15 g、橘核10 g、牡蛎10 g、山慈菇12 g、甘草6 g, 每日1剂, 水煎服, 连用1周。

按上法治疗3个月后, 经前乳痛消失, 查体:双乳肿块消失。乳腺红外线检查:乳腺恢复正常。

6 讨论

上一篇:通信项目下一篇:不同初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