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挂靠

2024-08-11

车辆挂靠(精选七篇)

车辆挂靠 篇1

所谓的挂靠经营, 是指“挂靠者” (个体运输业户、自然人) 依附于“被挂靠者” (另外一个经济实体、企业法人) , 对外以“被挂靠者”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为了运输业务营运过程中的方便, 挂靠者将车辆登记在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名下, 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运营, 并由挂靠者向被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

一般个人购买车辆后, 要以挂靠单位名义到车管部门登记领取车辆牌照或其他资格手续, 挂靠单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车主。在现实中, 客车运输、道路货物运输、汽车租赁、危险货物运输等行业中都存在着这种车辆挂靠的问题。挂靠车辆未经过户倒手转卖, “名义车主”虽然对其失去控制, 但必须为其缴纳各项行政收费, 代办保险, 并进行一些日常的管理活动。一旦挂靠车辆引发交通事故, 造成人身损害, 挂靠单位被告上法院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那么挂靠车辆发生事故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有关问题的经验总结》中指出:挂靠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按照下列规定处理:若挂靠单位收取了管理费或得到了经济利益, 挂靠单位在收取的管理费和得到的经济利益总额内承担连带责任;若挂靠单位未收取管理费或未取得其他经济利益, 仅仅是基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要求挂靠或强制挂靠, 挂靠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挂靠车辆的违章, 也应该来比照以上规定来处理。但在现实中, 有些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却不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车辆违章处罚了挂靠车主后, 还把挂靠公司列入黑名单, 使其办不了年审, 从而给挂靠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011年5月18日, 武汉市仲裁委员会道路运输仲裁中心接待了一家车辆挂靠公司的咨询。他们公司与程某于2008年12月6日签订了挂靠合同书, 合同期限为三年。2010年10月9日, 程某开着挂靠车辆在汉川被当地运管处以车辆违章为由进行处罚。此事直到2011年该公司办理年审时才知道情况, 于是交管部门以该公司车辆违章未受处理为由不予年审, 导致该公司无法正常经营, 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许多车辆挂靠公司在挂靠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都作了明确的约定, 如在挂靠期间因交通事故或其它原因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赔偿, 均由挂靠车主自行承担。但现在有许多挂靠车主在签订挂靠合同缴纳了部分管理费后就杳无音信, 和挂靠公司失去联系。不仅每年的挂靠费用收不回, 而且当车辆出现违章后根本就找不到挂靠车主来配合挂靠单位去交管部门处理交通违章, 所以就造成挂靠公司被列入黑名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此, 挂靠公司目前还是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上述案例看, 如果挂靠单位 (企业) 在签订车辆挂靠合同之前选择由武汉市仲裁委拟定的《车辆挂靠经营合同书》并经过武汉仲裁委的确认,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确保挂靠双方的权益。

首先, 合同书上有详细的挂靠车主的现在住址、身份证住址、常驻营运地点、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详细的信息, 挂靠单位 (企业)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联系上违章的挂靠车主。

其次, 即使发生纠纷后不能联系到挂靠车主本人, 武汉市仲裁委可以通过公告送达方式, 在规定的时间内挂靠车主不出庭, 可以缺席裁决维护挂靠单位 (企业) 的合法权益。

车辆挂靠合同 篇2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地址: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协议如下:

第一条:挂靠车辆简介

乙方拥有产牌型,发动机号:

车架号:,汽车牌照号 ,汽车

第二条:挂靠期限

乙方车辆挂靠在甲方,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共计五年)。挂靠期间必须服从甲方的管理,并支付挂靠费,如不服

从甲方管理报停车辆全部手续和场站协议及电子车牌。

第三条:车辆保险

乙方挂靠车辆必须按甲方要求和标准以甲方名义由甲方投保,保险

费用由乙方承担。第二年提前半个月投保,如自行投保者本公司将停办所有手续。

第四条:车辆所有权

挂靠车辆归乙方所有。合同生效之日乙方向甲方交纳本月挂靠

费,集装箱车的准运证及其他营运手续终身归甲方所有,不允许车辆办理过户,如私自办理车辆过户本公司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条:车辆的经营管理

1、车辆由乙方自主经营,由此引起的债权债务问题,概由乙方自行承担,若因挂靠等原因致使甲方承担连带责任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2、乙方营运中发生交通事故、商务事故,必须及时报警通知有关方面,并在24小时内告知甲方,甲方可以协助处理,费用由乙方承担。若因乙方原因处理不当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3、乙方必须保证挂靠车辆的性能良好。车辆的维护、保养由乙方负责,且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4、甲方须在车辆的年检、审验之日前15天通知乙方,并统一组织安排参加。若临时审验。甲方应及时告知。年检、审验的相关费用均有乙方承担。由于乙方原因延误年审或其他审验,一切后果与甲方无关。

5、在合同期限内,乙方不得私自将车辆转租、转让、赠与、抵押、拆卸、改型等,如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6、乙方所雇用的驾驶员,必须严格审查,并到甲方进行驾驶员身份证、驾驶证登记。

第六条:违约责任

1、乙方未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付各种款项的,将承担应交款项每日千分之五的违约金,预期10日,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将车辆依法拍卖或变卖。

2、因乙方原因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包括连带责任损失、执法部门罚款、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交通费等),乙方须于损失确定后(以甲方通知日为准)10日内支付,预期将承担应付款项每日千分之五的违约金,预期10日,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将车辆依法拍卖或变卖。

3、如出现本合同中“将车辆依法拍卖或变卖”的情形时,甲方将优先从拍卖或变卖车款中扣除乙方未支付的各种款项,剩余车款归乙方,如有不足由乙方另行给付。

第七条:合同期满后,甲乙双方须重新签订挂靠合同。

第八条:合同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九条:如在合同履行期间发生争议,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菏泽市巨野县人民法院裁决,本公司电话XXXXXXXXXXX

第十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年月日 年 月 日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车辆挂靠 篇3

2009年12月15日5时许,原告周某之夫王某驾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王某当场死亡。事故车辆的实际车主是本案被告张某,车辆的法定车主为该车的被挂靠单位某运输公司。交通事故发生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事后,因双方当事人就相关的赔偿未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周某遂以某运输公司和张某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二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争议:

被告某运输公司即被挂靠单位是否应对死者承担赔偿责任?

评析:

律师认为,被挂靠单位某运输公司无需对本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在本案中,某運输公司作为被挂靠单位,其虽然是车辆的法定车主,但对车辆无运行控制和收益处分权。本案应由挂靠人即被告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挂靠人与其雇佣的雇员之间发生纠纷的,是挂靠人与雇员之间的关系,不能牵涉到被挂靠单位,因为雇员是挂靠人雇佣的,并不是被挂靠单位雇佣的,雇员与被挂靠单位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的损害只能依据相关法律由雇主承担。结合本案,死者王某是车辆挂靠人张某的雇员,其在从事雇佣活动的过程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遭受的损害,依照相关的法律理应由雇主张某承担赔偿责任。具体依据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挂靠车辆保险纠纷的分析 篇4

下面, 我们使用现有的法律框架分析被保险人是否存在保险利益。

一、责任保险——有无责任?

根据《保险法》第65条第4款规定,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

上文所述现象中, 投保人所投的保险正是责任保险, 其典型的一种乃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 (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 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我国现行法律对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 被挂靠公司应否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并无明确规定。最高院于2012年3月发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对此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是名义经营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方案二是名义经营人与实际经营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部分地方高院对此也做出规定, 因内容较多, 在此即不列明, 但可观察到比较多的省的立法赋予被挂靠人责任。

在审判实践中, 各地法院对于挂靠经营情况下的责任承担存在的比较普遍做法是:将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列为共同被告, 由挂靠者和被挂靠者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以上种种, 有观点认为被保险人对挂靠车辆存在保险利益。但实际上, 这里存在以下一个矛盾和一个认识错误。

1、《侵权责任法》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所列举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为机动车所有人、使用人、转让人、受让人、盗窃人、抢夺人、抢劫人。挂靠单位并不属于这个范畴。

虽然挂靠单位是机动车在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登记的名义所有人, 但车管所的登记不是判断机动车所有权的终极标准。因为根据《物权法》第24条的规定, 机动车物权变动采登记对抗主义, 未进行登记仅因缺乏公示手段而发生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但并不影响所有权的转移。所以, 登记机关的登记不是判断机动车所有权的终极标准, 对于机动车所有权的认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挂靠单位虽然收取管理费, 但并不参与经营, 车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享有机动车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有权能, 是机动车的所有人与使用人, 挂靠单位不是。

虽然比较多的省高院纷纷出台规范性文件, 对被挂靠人课以责任, 但是其效力位阶远低于《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而且规范性文件为主体设定义务 (责任) 的效力还值得探讨。

2.还有观点认为, 挂靠单位收取了管理费, 负有管理之责, 其不作为行为侵权, 应在管理费的范围内与车主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因为车辆挂靠分实质挂靠和形式挂靠。前者指“被挂靠者”为“挂靠者”提供诸如代办代缴各种税费、协调进站发车等服务与管理, 对挂靠车辆采取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公司化经营管理。后者指“挂靠者”以“被挂靠者”的名义从事运输服务活动, “挂靠者”向“被挂靠者”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 “被挂靠者”不为“挂靠者”提供任何服务和管理。在车辆挂靠的情况下, 被挂靠人对挂靠车辆没有责任利益。

二、保险公司的同意——合同利益?

原告可能抗辩:虽然被保险人不是车辆的所有人或使用人, 但车主同意其作为被保险人, 且保险公司在明知该种情况下仍同意承保, 这种情形属于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提出这种意见的理由可能有: (1) 弃权和禁止反言规则; (2) 保险公司违反最大诚信原则。

弃权和禁止反言规则要求, 合同一方任意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 将来不得再向对方主张这种权利。新《保险法》第16条第六款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 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 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是, 这一条并不能适用, 因为《保险法》第12条第2款规定: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即关于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的时间上, 仅要求保险事故发生之时。不过, 如果将保险公司的同意视为对告知义务的违反, 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救济原告。

保险合同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的一种射幸合同, 诚信原则对保险合同当事人的要求较一般的民事合同要求更高、更具体。新《保险法》第5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机动车挂靠经营目前在客运、货运领域广泛存在, 保险公司应该十分清楚被保险人为挂靠单位时合同将来的履行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保险公司的未诚信地履行说明义务, 未将这种风险揭示给投保人, 否则投保人不会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投保人愿意投保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善意地相信保险公司会履行保险金赔付义务) 。

单纯的沉默是否构成欺诈, 应依法律、合同或交易习惯上是否有告知义务为断, 有告知义务而不告知的, 为欺诈。但是, 民事生活中人们有相当程度的沉默权, 不能动辄判定为欺诈, 欺诈的构成须发生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如前所述, 保险公司不履行告知义务、保持沉默, 使投保人保持错误, 可能构成欺诈。

参考文献

[1]张新宝, 解娜娜.“机动车一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解析[J].法学家, 2008, (6) .

[2]刘成安.试析挂靠车辆交通肇事损害赔偿纠纷中被挂靠人的民事责任[J].法律适用, 2006, (8) .

营运车辆挂靠协议 篇5

甲方:

(挂靠公司)

乙方:

(车主)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乙方将购买车辆(车型:

车牌号:

车架号:)志愿加入公司,双方达成协议如下:

一、车辆使用权和车辆财产权属于乙方所有,乙方在不损害甲方权利的情况下可以对车辆做出售、赠与等处置行为。

二、车主(乙方)必须按时交纳各种税费(保险、年检、车队服务费等)。车辆转入、转出由甲方专人统一办理。乙方未经车队准许不得私自办理该车的任何业务,如发现乙方私自办理业务没有通知车队(甲方),按违约处理,乙方应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赔偿违约金人民币伍千元。

三、甲方应按时通知乙方各种税费缴纳时间,乙方要按照甲方要求的时间及时将款项交到甲方,逾期不交,乙方同意由甲方收取滞纳金,滞纳金收取100元/天/台。乙方每年向甲方交纳服务费

元,此款于每年年检行驶证时一次付清。

四、本合同既不是劳动合同也不是劳务合同,乙方及乙方所聘请、雇佣的人员与甲方无关,不属甲方职工,不存在与甲方之间的劳动用工关系,如发生损害由雇主(乙方)依法对其承担赔偿责任,与甲方无关。

五、如乙方发生交通事故和经济纠纷,由车主(乙方)自行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及连带责任。

六、如乙方车辆转卖,新、旧车主必须同时到车队(甲方)办理过户手续,重新签订协议。之后车辆使用权和车辆财产权属于新车主所有,新车主在不损害甲方权利的情况下可以对车辆做出售、赠与等处置行为。更换新车主,如没有通过车队(甲方),发生交通事故或一切经济纠纷、公安交警部门的行政处罚等均由原车主自负。甲方不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经济责任及连带责任。

七、甲方要求乙方车辆必须保险险种(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额100万,车上人员险按合格证相关人数每人20万元、火灾爆炸自燃险、不计免赔、货险)如乙方自行办理保险,视同乙方违约,应向甲方一次性缴纳违约金5000元,同时必须按以上保险险种足额投保,未按以上车辆保险足额投保或没有按时上保险的,发生交通事故和经济纠纷由乙方自负,甲方不承担经济责任及连带责任。

八、乙方机动车不得擅自加长、加宽、加高和改型,严重超载、违规造成经济财产损失一切后果由乙方(车主)自己负责。

九、甲方要求乙方必须遵章守法营运,车辆如果在营运管理和运输期间非法运输违反交通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因此造成损害的,保险公司拒赔的,由车主(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连带赔偿责任。

十、当乙方车辆出现交通肇事后,保险公司给予理赔的款项直接给予甲方(如客户按时还款,保险公司同意理赔款赔于车主,我司也同意赔于车主),如理赔款打入我司账户,扣除还款其余部分打入车主账户。

十一、乙方一经加入车队就应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规定的相关税费,否则逾期未缴纳的后果自负。

十二、本合同所指的车辆所属权是乙方,甲方只负责检车、审证、落户、上交保险。该车的经营收入归乙方所有,该车运营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车辆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所造成的他人人身及财产损失和其他事项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十三、乙方发生拖延缴纳税费、管理费情况,在甲方催缴限定期限内,乙方应全额补足并如约缴纳滞纳金,本合同方可延续。超出应缴期限10日内办理车辆转籍手续,所需费用乙方负责。10日内如不办理车辆转籍手续,给甲方造成损失应全额赔偿。

十四、甲、乙方、双方必须信守协议,如乙方违约,将对甲方的直接、间接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交由合同签订所在人民法院(香坊法院)管辖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签约地址:

车辆挂靠 篇6

(一) 车辆挂靠的概念

在我国, 车辆挂靠是指由个人或者个人合伙出资购买车辆, 车辆购买人为了交通营运过程中的方便, 将自己所有的车辆登记为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名下, 以该单位的名义进行运营, 并由挂靠者向被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的车辆运营方式[1]。其中车主被称为挂靠人, 运输企业被称为被挂靠人 (被挂靠单位) 。车辆挂靠关系一般是通过挂靠人与被挂靠人缔结车辆挂靠协议而产生的, 车辆挂靠协议通常对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加以约定。

(二) 车辆挂靠的特征

1. 关于挂靠车辆的所有权方面, 存在着名义车主与实际车主之分。

挂靠车辆名义上是被挂靠单位的, 但实际所有权人是车辆购置人, 而车辆由挂靠人出资购置, 被挂靠单位不是挂靠车辆的出资购买者。

2. 由于被挂靠单位不是挂靠车辆的所有者, 因此不

具备一般所有人对其所有物所具备的四项权能, 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3. 名义车主提供个人从事交通运输业运营的资格, 并因提供这种运营资格而获取一定得利益。

当挂靠关系终止时, 车辆所有权归挂靠人所有, 有关营运权仍属被挂靠人所有。

4. 通过挂靠合同来约定车辆挂靠人与车辆挂靠单

位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挂靠单位为挂靠车主代办道路运输的开业、停业、歇业及车辆挂牌、报停手续, 代缴车船使用税、运输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收等;而挂靠车辆在约定的时间按期交纳一定的管理费[2]。

(三) 车辆挂靠的类型

在现实的车辆挂靠经营中, 存在着实质和形式挂靠经营两种情形[2]。

实质挂靠经营是指, “挂靠者”自行出资购置运输工具, 以“被挂靠者”的名义从事运输服务活动, 并向“被挂靠者”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形式挂靠经营是指, “挂靠者”以“被挂靠者”的名义从事运输服务活动, “挂靠者”向“被挂靠者”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被挂靠者”不为“挂靠者”提供任何服务和管理。

二、车辆挂靠关系的法律性质

(一) 承包承租说

此说认为, 车辆挂靠经营关系是以车辆承包 (承租) 为标的物的承包 (承租) 合同, 其只不过是由经营者带资承包 (承租) 而已, 在形式和实质上与承包 (承租) 合同并无差别, 对车辆挂靠经营关系, 套用承包 (承租) 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即可。

(二) 联营说

此说认为,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间系协作型联营关系, 双方以合同为纽带, 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 分享利润。就共同出资、分享利润而言, 挂靠与联营确有可比性, 但其与联营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挂靠无共担风险这一联营最基本的法律特征。挂靠经营对外以被挂靠人名义进行, 由被挂靠人承担责任, 对内风险往往根据合同约定由挂靠人承担[3]。

(三) 挂靠说

此说认为, 车辆挂靠类似于企业挂靠, 由个人出资和实际经营, 却使用被挂靠人的名义。笔者比较赞同挂靠说这种观点。车辆挂靠经营关系中, 挂靠人出资购买车辆, 是车辆真正的所有者, 并由自己运营;而被挂靠人只是名义上的车主, 其提供的只是运营资格。

三、车辆挂靠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一) 学界观点

近代西方侵权行为法的发展中诞生了危险责任和报偿责任理论, 形成了“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学说, 并据此来确定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西方的危险责任, 又称危险控制理论, 是指谁能够控制、减少危险就由谁承担责任。所谓报偿责任是指作为机动车经营的法律主体, 因能从管理使用机动车的活动中获取利益, 故当机动车损害他人利益时, 由其负担损失。

就车辆挂靠关系而言,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 挂靠者出资购买车辆, 享有车辆的实际所有权且实际控制车辆的行驶和运营, 而被挂靠人只是提供前者运营资格, 让挂靠人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运输业务, 其只是车辆的名义所有人。因此, 根据国外的危险责任思想和报偿责任原理, 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 在车辆挂靠关系中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方面, 被挂靠人只能承担垫付责任或者有限连带责任。此外, 学者们还提出, 最高院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 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也已经逐渐采纳了“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理论。

(二) 立法规定

关于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然而, 上述法律规范均没有对具体的车辆挂靠关系中道路交通事故双方的责任承担进行细化, 作出明确区分。

目前, 我国关于车辆挂靠关系中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问题可以寻求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便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际车主肇事后其挂靠单位应否承担责任的复函》 (2001) 民一他字第23号中的批复:“……实际车主肇事后, 其挂靠的从挂靠车辆的运营中取得了利益的被挂靠单位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三) 司法实践

由于我国法律无明确统一的规定,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含义模糊, 造成了司法实践中, 法院对车辆挂靠关系中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案件的判决尺度无法统一。为解决这一难题, 地方各高院相继出台了一些不同的审判指导意见。当前, 审判实践中存在以下几种判决:

1. 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 被挂靠人负连带赔偿责任。

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相对称, 是由违反连带债务或共同侵权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其不问责任人各自应承担的份额, 也不分先后顺序, 权利人均有权向一个或数个责任人主张全部或部分权利。连带责任是为保证受害人获得全部赔偿或债权人获得全部给付而设立的。

2. 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 被挂靠人负有限连带赔偿责任。

被挂靠人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指被挂靠人在收取的挂靠费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山东高院《民事审判会议纪要》[鲁高法 (2005) 201号]规定, 对于机动车挂靠经营情形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 原则上应由挂靠人或者实际车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但被挂靠人从挂靠车辆的经营中取得利益的, 应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3. 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 被挂靠人负垫付责任。

垫付的概念, “垫”按照《辞海》解释是指代人暂时付款或预先拨付款项。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垫付”是指暂时替人付款, 是指在挂靠人的财力不足以全额向赔偿权利人清偿全部赔偿款时, 由被挂靠企业替挂靠人暂时清偿的一种法律责任。

4. 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 被挂靠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判决的理由主要是被挂靠单位仅向挂靠车辆所有者收取了少量的管理费, 只是名义上的车辆所有者, 其并不参与经营, 让其参与分担责任显失公平。

5. 被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 挂靠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责任承担方式又叫直接赔偿责任, 即由被挂靠企业直接对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挂靠人不对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重庆市有的法院规定, 被挂靠人系法定车主, 应以车辆所有人的身份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四) 笔者见解

1.“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学说在我国无适用之经济制度和法理基础。

西方“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工业革命时期侵权行为法中的危险责任和报偿责任理论的发展结果, 而其推行的立法结果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的确立, 西方经济学上的风险分散理论在该特别法上得到了明确充分的体现。

在西方, 危险责任理论畅行的经济基础是保险业的高度发达, 而我国的保险业尚不发达, 公民的保险意思较弱。目前我国城乡差别大, 无法确定危险责任的最高赔偿限额。最高院《人损解释》仅规定了赔偿的项目和范围;《道交法》只规定了第三者责任强制险, 故我国推行机动车危险责任, 无完善的保险制度基础。

2. 适用严格责任归责原则, 由被挂靠人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在大量的判例中, 法官往往依据是否存在“管理费”或“挂靠费”来认定挂靠关系是否成立, 从而使“费用”成为判断挂靠和担责的最主要依据。事实上, 这种认识忽略了作为被挂靠单位的注意义务, 对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是极为不利的。

首先, 不论被挂靠单位是否收取了“管理费用”或者“挂靠费用”, 也不论它所收取的费用数额多少, 挂靠经营作为一种商业经营行为, 被挂靠单位应当意识到机动车使用中存在的高度危险, 那么其也就必须承担这种经营风险。

其次, 被挂靠单位作为机动车的名义所有人, 实际上是对经营资格的准予, 而且被挂靠单位在给予挂靠人该种经营资格时, 有义务加强对机动车使用的管理。被挂靠单位为挂靠人提供的服务, 是对其本身经营风险降低的需要, 并非仅是一个服务费的对价。

最后, 被挂靠单位与挂靠人之间的协议不能对抗合同之外的第三方。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效力应维系在当事人之间, 除法律另有规定不能够对合同之外的第三方产生效力。

结语

“无救济则无权利”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谚, 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则必须加紧完善现行立法, 加快明确车辆挂靠关系中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主体及责任承担的类型, 以为受害人提供最及时有效的救济。

摘要: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其中挂靠车辆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我国现行的理论研究及有关法律规定中却鲜有涉及。由于法律无统一明确的规定, 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存在对该类案件的多种判决。为统一司法, 为受害人提供最及时有效的救济, 我国法律应该明确车辆挂靠关系中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主体及责任承担的类型。

关键词:车辆挂靠,严格责任,连带责任

参考文献

[1]赵忠孚, 刘文华.现代企业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138.

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的事故归责研究 篇7

关键词:车辆挂靠,归责原则,连带责任

一、车辆挂靠经营的概述

( 一) 车辆挂靠经营的概念

所谓“挂靠经营”, 就车辆挂靠而言, 是指一个交通运输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 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从事运输经营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 有经营资质的运输企业为被挂靠人; 相应的车辆的实际所有人即车主, 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为挂靠人。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 由挂靠人自己购买及运营车辆; 而被挂靠人只是出借运营资格, 向挂靠人收取服务所需的管理费。

( 二) 车辆挂靠经营的法律地位

“挂靠”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从行政法角度分析, 挂靠经营属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 行政许可在依法取得后, 只能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转让。从事运输业应当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 应当得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车辆挂靠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运输资格的出租行为, 为了规避法律, 使未得到行政许可、不具有从业资格的主体得以从事运输行业。①早在2001 年, 交通部就在《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纲要 ( 2001—2010 年) 》第三条第 ( 三) 项载明: 建立和完善资质管理制度……坚决清理和取缔运输车辆挂靠经营。2012 年国务院修正的《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六条也规定了非法车辆挂靠行为的违法处罚。

由此可见, “车辆挂靠经营”在我国道路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并没有对应的法律地位。现今我国仅有货运车辆挂靠经营和出租车辆挂靠经营, 是得到合法承认的车辆挂靠经营模式。另外根据行政法和合同法, 拥有运营资格的企业私自与独立个体车主订立合同, 车主以企业名义经营交通运输业务, 其行为本质就是转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 民事行为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 挂靠人和被挂靠人签订的合同其实是无效的。

二、司法实践中车辆挂靠的事故归责原则

目前社会现状, 车辆挂靠经营的模式仍旧比较普遍。国外的立法在界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时, 基本上都使用了以运行支配权与运行利益归属之“二元说”作为判定标准。②而在我国审判实务界, 各地法院对车辆挂靠经营下的交通事故, 却有不同的归责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01) 民一他字第23 号案件, 关于“实际车主肇事后其挂靠单位应否承担责任“的复函认为: 被挂靠的公司从挂靠的车辆运营中取得了利益, 所以被挂靠人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在康安官等诉张彪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 法院判决被挂靠人康泰物流公司就张彪驾驶挂靠车辆肇事, 所造成的损害赔偿承担补充责任。2007 年12 月23 日, 张彪驾驶超重的皖S13133 车辆与曹伟醉酒驾驶沪CO1289轿车, 在上海市奉贤区光泰路同福易家丽南一门路段相撞, 致使车上四名乘客当场死亡。后经认定, 曹伟负事故主要责任, 张彪负事故次要责任。经查, 车辆皖S13133 的实际车主是张彪, 挂靠于康泰物流公司; 即康泰物流公司是事故车辆皖S13133 的登记所有人及挂靠经营单位。主审法官认为, 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 被挂靠人虽然不是车辆的实际运营者, 但基于管理义务和所得到的收益, 为了更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利益, 判决被挂靠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合理的。

2004 年11 月, 黄某在驾驶小型汽车途中与一辆摩托车相撞, 致使两人当场死亡。经认定, 黄某与摩托车的司机对这起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另外查证, 黄某驾驶的车辆挂靠在某运输公司名下。双方在2004 年10 月签订了合同, 某运输公司对黄某的车辆没有运营支配权, 但某运输公司按协议向黄某收取一定的服务和管理款项。2005 年2 月, 受害人的近亲属向法院起诉了摩托车司机、黄某以及某运输公司。法院审理判定, 某运输公司在收取的服务费用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案的主审法官事后阐明, 挂靠人只给与被挂靠人非常有限的运营支配权; 被挂靠人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 并不对车主的实际盈亏负责; 而且两者之间并不是帮工或者雇佣关系。如果只因出借其运营资格让被挂靠的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违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加重了被挂靠人的责任。所以, 应当是被挂靠人在其收取的管理费范围内承担有限的连带责任。

三、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事故归责的立法统一

以上审判意见的不统一, 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司法层面, 对于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各方法律关系认定的模糊和差异。故此在2012 年, 关于车辆挂靠运营模式下的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作了相关规定: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 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 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 ( 2014) 湘高法民再终字第31 号一案中, 由于春运期间欣运公司运载量不足, 临时调用了雷勇自行出资购买的大型客车运送旅客。雷勇作为实际车主, 将车辆登记在新国线公司名下并挂靠该公司进行经营。因长途行驶需要两名司机, 雷勇临时聘请了刘忠福代班与该车司机程立春一起运送旅客。在刘忠福驾车过程中, 与一辆小型客车相撞, 发生了本案的交通事故, 造成了杨尚伯等四名乘客的死亡。另外已查证, 刘忠福驾驶车辆时其驾驶证已经过了有效的审验期限。经认定, 刘忠福的过错行为为一般过失,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应负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申请人选择以侵权纠纷起诉, 高院再审后判定: 欣运公司作为受害人的承运人, 应对本次交通事故余下40% 的损失承担侵权赔偿责任;雷勇与新国线公司在驾驶员选任和车辆管理上存在过错, 新国线公司应与雷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本案实际情况, 由新国线公司与雷勇, 在欣运公司承担的赔偿范围内连带承担50% 为宜。刘忠福作为雷勇雇佣的司机, 刘忠福的责任应由雇主雷勇承担。

四、结论

对于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的事故责任, 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对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有利于增强被挂靠人的责任意识。前述可知, 车辆挂靠经营其实际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是无效的民事行为。明确双方连带责任, 加重被挂靠人的责任, 与法律对挂靠经营行为的否定性评价理念相符; 同时能够引起有营运资格的单位对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视。赋予被侵权人向被挂靠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也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作为弱者的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为有营运资格的企业为了扩大业务量, 赚取更多财富, 让没有资格的车主在自己名下从事运输行业, 其实际加重了整个运输行业的危险性。而且, 车辆挂靠经营模式下, 被挂靠人应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 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全面地保护无责任受害人的利益, 践行侵权责任人文关怀的理念, 受害人可以对连带侵权责任人中的一人、数人或全体, 同时或先后请求全部或部分履行赔偿给付。以及, 无论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是否以有偿的方式签订协议, 其挂靠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都应承担全额的连带赔偿责任。

注释

1颜国容, 金瑞彬.车辆挂靠单位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承担的责任范围[J].人民司法, 2011 (22) :105.

上一篇:现场应急指挥下一篇:房屋产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