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

2024-07-21

三峡文化(精选十篇)

三峡文化 篇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层面, 借助体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与方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为建设科学、和谐的试点学院体育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并为区域性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1、研究的对象、方法

1.1、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针对三峡大学试点学院学生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 其中收回564份, 有效率为94%。

(1) 研究的对象。

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现状。

(2) 调查的对象。

三峡大学电气学院在校大学生、院级教师及学院领导。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的部分搜索引擎和在三峡大学图书馆对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文化现状的论文期刊查询, 从理论上对本论题进行可行性论述, 为论题的设计, 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问卷, 先在小范围发放问卷, 回收经反复修改后对三峡大学校内发放问卷600份, 男女各300份。

(3) 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中各级指标内容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 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 得出结论。

(4) 访谈法。

就本研究有关问题对研究对象中涉及到的学院领导、院级教师进行了访问, 并针对本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了座谈, 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2、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1、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在学院体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统称。本调查从试点学院体育硬件设施以及设施的使用情况两大方面入手, 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的现状。

(1) 体育硬件设施状况的调查于分析。

学院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 各种体育设施是学院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 其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各个场地是够用的, 但是以上的场地调查只是距离试点学院最近的场地。大部分体育场地都是多个学院公用场地, 如果将其他学院包含进来那么这些场地数量是完全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篮球场地的缺乏, 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打一场篮球要跑到其他学院甚至校外。除此之外很多场地的维护不当, 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2) 体育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试点学院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表》、得知, 多数学院体育场馆器材仍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的需要, 体育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阻碍了学院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在学院体育宣传方面, 学校体育传媒, 不仅可以推广、传播体育知识, 创造浓郁的体育氛围, 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 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从《试点学院体育宣传调查表》可看出试点学院的体育宣传设施偏少, 宣传的方式单一、力度弱, 因此宣传的内容、效果欠佳。

2.2、试点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体育精神文化是指学院内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精神层面上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本调查从试点学院体育观念以及体育风尚两方面着手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的现状。

(1) 体育观念的现状与分析。

体育观念就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通过回收《试点学院体育观念现状调查表》, 从体育活动是否有助于丰富业余生活、是否能够增进人际关系、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是否能宣泄不良情绪、是否能增强自信心、是否能体验快乐六个方面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健身, 改善心情的功能持肯定态度, 分别达到65%和53.7%在体育对情感的调节功能及对智力、个性的影响作用上, 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

(2) 体育风尚的现状与分析。

体育风尚在此是指由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师生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自觉的体育行为、习惯。良好的体育风尚, 是学院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有助于师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陶冶其情操, 优化其心态, 从整体上推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从《试点学院体育风尚现状调查表》分析, 半数以上的学生还不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缺乏体育锻炼的自发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和经常阅读体育报刊的学生分别为62%和28%, 这种状况可能与学校体育场馆、器材及相关图书资料的相对缺乏有关。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上, 绝大多数学生是自己自由活动, 学生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分别仅占15.8%和5.8%, 表明平时学院中的体育活动只是学生自己散漫的进行, 体育活动组织的相关团体及部门还没有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院中还没有形成较为普遍性、稳定的体育行为风尚。

2.3、试点学院体育制度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应的规章制度, 健全规范的体育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作用, 为学院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合理的制度保证, 从而推动学院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体育传统调查表》可以看出学院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是运动会, 只有一般学生对与其他学院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了解。这表明学院的传统体育活动过于单一, 没有与其他学院活动结合起来。

《体育制度调查表》的调查项目分别是运动生理知识、运动心理知识、运动技术知识等几个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术知识 (68.4%) 的需求远远大于生理及心理, 表明教师在体育实践课中的领导性意义。

从实践可知, 学院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 教师的个性品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一半的学生能够把老师当作朋友表明试点学院的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比较高, 能够很好的与学生相互沟通。但从实践可知, 体育教师能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的只占28.2%, 这反映出体育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体育课堂之外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时间不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效果。

2.4、试点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本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时间以及次数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式调查表》显示试点学院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都是和同学一起 (64.6%) , 表明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够强烈。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自身健康意识要求不够高。

(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状况。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表》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每次活动时间以60-90min居多, 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有87.3%能维持在30-120min。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每次活动时间以30-60min居多, 其中有77.6%的女生能维持在30-120min, 但是总体上还有5.5%的学生锻炼的时间在30min一下或者不确定。

(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状况。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状况表》显示, 试点学院学生每周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从总体上来看并不怎么太理想, 无论男女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周只参加一次体育活动, 同时还有少不分同学根本不参加体育活动, 这反映试点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并不理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物质层面上, 各种体育硬件设施相对缺乏难以有效的发挥其载体作用;

(2) 精神层面上, 各学院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及体育观念尚需加强;

(3) 制度层面上, 适用于学校本身的各种细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有待规范化;

(4) 存在相当一部分以通过考试为动机的在校学生, 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3.2、建议

(1) 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基础保障在于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尤其需要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以便在资金投入上及宏观指导思想上给予保障。

(2) 以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营造文明和谐的体育文化。

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 在建设学院体育文化的各种途径中坚持贯彻体育的各种道德精神, 使其逐渐融入到学生的身心, 培养其正确的体育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等, 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集体、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 使学院体育文化真正体现出育人的作用。

(3) 完善细分化、明确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体育文化的形成因素之中就包括制度文化, 因此, 规章制度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保证。学院相关部门应多组织学生参与多样性的趣味运动会, 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应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魅力。

(4) 利用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加强各学院之间体育活动的交流, 以从整体上丰富试点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 (室内五人制足球) 。

室内五人制足球是本校体育文化展现的窗口, 它所展现出的体育中的健与美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与其他学院之间课外体育活动的交流, 展现了本学院体育道德、精神风貌, 活跃了各个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气氛, 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

摘要:本文对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的四个层面——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并且结合三峡大学特殊背景及特征, 探讨和提出构建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的设想及对策。

关键词: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林.安徽省高校学院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2015.

[2]许迎红.大连大学学院体育文化现状分析[J].文化·视野, 2012, 20 (3) .

[3]马洪全.大学城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4) .

[4]潘丽萍.大学学院体育文化特征体验及现状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 2014, 36 (5) .

[5]尹干闽.福建省福州大学城高校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篇2

李阳

学号:20100513598 学院:化学学院

三峡位于北纬28°00′至32°12′,东经106°54′之间,总面积达到了

5.67万平方公里,三峡游高三峻岭,有低山峡谷,地势形态各异,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7%,平原、坪坝、盆地占总面积的4%。其中高山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多样的地势条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总量多达60多种。

三峡三峡,顾名思义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由西至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峡谷长约90公里,宽谷月长103公里。三峡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命,其中兽类就有80多种,爬行类有27种,鸟类更是多达300多种。三峡地区,总人口有1780.22万人,人口密度250人每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53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三峡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红苕、小麦、蚕豆。目前三峡地区的主要概括就是工业十分的落后,资源量很大,但是开发难度也大。

三峡考古文化,刚说了三峡,现在来说说考古文化。学习了此门课程,我了解到考古的定义,考古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人类发生、发展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祥瑞志》记载:“建元元年(公园479年)十月,涪陵郡娫民田健所住岩间„„或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娫人以为为神物奉视之。”这大概就是三峡考古最早的记载了吧。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者格尔阶·纳尔逊和美国传教士埃德加发现了巫峡大溪、跳石、碑石等,以及一些植物标本。这大概就是近代三峡考古文化的开端,1959年至1975年间发现了巫峡大溪遗址;1972年、1980年、1983年发现了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柳林溪等遗址。至今发现的地下文物埋藏总量面积多达30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不得不说是华夏文明的重大闪光点。

综合各个阶段考古发现的资料概况,目前发现的巫山猿人出现在距今200

多万年前,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还要早上许多。为亚洲才是人类发源地的学说取得了铁定证据。

三峡,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说到巴渝文化,就不得不说巴文化了,巴文化

是我们巴渝文化的发源,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所以说巴文化是非常久远的一种文化。而且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始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从发掘物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器,另一种是陶器。其中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割、剥皮或刮鱼鳞等,陶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底器、三足器等,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柄豆、花边口沿口器、尖底杯、三足规鬲、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座等。这些遗物的发掘地主要在川东的涪陵小田溪、陈家坝子,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而且据研究表明在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点有不少相

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发展而来的。这不得不说是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目前三峡文化遗址正面临迁移的局面,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这些丰

富的文物古迹资源将被淹没或受到严重影响。及时保护抢救好这些地面文物,系统发掘地下文物,搞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三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人们的共同心愿,也是衡量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成败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峡工程库区各地地面文物保护工作正在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的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都已基本到位,建筑物落架拆除工作进展顺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项目复建把关严格,质量较好,能够按计划完成地面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其中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忠县“汉代双阙”,奉节县瞿塘峡壁石刻、清静庵、永安宫,湖北省巴东县清风亭,秭归县青滩民居、江渎庙、屈子桥、水府庙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己经完工,保护工程质量良好,并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等使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水文石刻,忠县石宝寨,巫山县大昌古镇古民居,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祠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工程施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工程进度正常,项目保护施工质量良好,能够按期完成有关地面文物保护工作任务。保护抢救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建立三峡文明工程形象及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历史研究、艺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因此,我们要按照依法、科学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由此看来,国家对三峡文化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高的水平。不得不

说,三峡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中之重,是西南地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文化,我们不仅要保护三峡文化,更要将三峡文化发展下去。

学习了本门三峡考古文化的课程,不仅是我的知识增加,而且了解到三峡

三峡生态的文化反思 篇3

从三峡目前遇到的生态问题来看,我们还需要形成一种文化共识,也就是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应把生态利益当作一切公共利益的基础。

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制约,改变其中一个部分,往往会对其他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客观地看,人类当下的科学认知,对整个自然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还很浮浅,也很不全面。对它的起源和动力机制,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弄清。所以,人类在从事大型公共项目,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做任何不可逆的改变。这条戒律应当成为我们进行公共决策和讨论公共利益时的第一要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生态看作一切价值基础。儒家说的“天人合一”“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都是奉行生态第一的哲学。值得一谈的是《礼记》的《月令》篇,它的核心就是强调顺时而动,一切以尊重生态利益为最高原则。这些思想虽然朴素,却成为指导古人日常生态和政治生活的一种律法。比如春季“天子命祀山林川泽,禁止伐木”,夏季“无伐大树”,只有到了深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月令》对保护动物也有清晰的规定,对鸟禽,要求“不覆巢”“不卵”,对走兽要求“不歼夭”“不杀胎”,在春夏两季,因动物繁衍,更是禁止对动物进行捕捞、猎杀。中国古代典籍中,这样的字句比比皆是。比如《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吕氏春秋》也要求人的一切行动遵循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的原则。

今天人们讨论公共利益时,不能忽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共识。不仅要把保护生态利益,视为对人类和生产力的保护,更需要把生态利益看作一切公共利益存在的基础。因为人类构建任何价值体系,都无法把自身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出去。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这种社会意识。当年,田纳西州一个造价1.16亿美元的水利工程在修建中,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挽救一种体长不及三英寸的蜗鲈,曾命令其停止施工。眼看建了一半的大坝将半途而废,当时的田纳西州长曾哀叹:“这可能是给世界上最小的鱼建造的最大的纪念碑。” 后来,直到国会证实蜗鲈移植成功,国会才通过修建的议案。可见当年的美国,已把生态利益看作是公共决策和公共利益的基础。

重建这种生态文化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工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公共决策要体现对生态利益的保护和尊重,已变得越来越迫切。这意味着在论证这类重大工程时,仅有以人为本的视角还不够,还需要有以自然为本的思想,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生态利益的重要,那我们的公共决策机制和法律就应当保障这部分人的合法诉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尊重生态利益的公共决策机制,让人们不再为他们做出的选择而后悔。

编辑/独渚

三峡文化 篇4

作为三峡库区高校中的美术专业教师,如何把三峡地域题材和版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同学们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发挥好版画的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样也是责任。版画作为西南地区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三峡文化是重庆乃至全国的重要名片,而版画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理应承担起表现三峡题材、传播三峡文化的重要职责。利用好三峡文化资源,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展现三峡文化和提升同学们的艺术创作水平都有着积极作用。

具体措施:

一、通过课堂讲解和外出考察,使同学们了解三峡文化,热爱三峡。清楚表现三峡题材的艺术意义:1)三峡文化底蕴深厚,地域风貌独特、人文气息浓厚,历史上也出现许多有影响力的大事件,这些无疑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2)作为处在这个地域中的艺术创作者,理应去表现三峡精神、三峡人文、三峡风貌、三峡大事件。将三峡文化向全国范围传播。扩大三峡文化的影响、加强学术成果的深化。3)而运用版画艺术进行三峡题材的创作更是亟待进行。版画艺术语言丰富,其多种艺术效果很适合去表现各种与三峡相关的画面。4)在全国范围内,专门运用版画形式进行三峡题材创作的艺术成果还非常欠缺。

二、对三峡题材范围的挖掘,大致包含:1)三峡自然风貌。其自然风光多样化,秀丽的田园风光、峻美的高山峡谷、波澜壮阔的长江等等。2)三峡民间美术元素的获取。三峡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民间艺术样式,精美的石刻石雕、木刻窗花。独特的建筑形式,既有传统的各式中式建筑,也有民国留下的西式建筑。全国闻名的梁平年华,竹器、藤器。还有扎染的蓝印花布,巴蜀刺绣等等3)三峡人文。三峡地域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有远古的巫山人,有苦难的长江纤夫,也有离乡背井的库区移民,有李白杜甫留下的千古绝句、也有近代诗人何其芳的著名诗篇等等。4)三峡大事件。三峡地域发生过很多有影响力的事件。巫文化遗迹的发掘、万县惨案、三峡大移民等等。

在课堂中,需加强对版画语言全面的探索,版画艺术语言多样,大致有凹、凸、平、漏四大版种。每种版画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语言都不相同,这是版画艺术的特征。必须要针对每个版种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其研究重点:如何运用版画丰富的艺术语言去反映三峡题材是研究重点。不同的题材对版画语言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木刻版画大刀阔斧,简洁明快;铜版画沧桑质朴,有浮雕感;石版画细腻生动,可深入塑造;丝网版画当代活泼,色彩明快。不同的版种给不同的三峡题材带来无尽的表现空间。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三峡自然风貌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2)三峡人文精神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3)三峡大事件题材的表现和版画语言的关系。研究难点:如何利用版画语言恰当的表现不同的三峡题材,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过程。不同的题材对画面形式以及气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每种版画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怎样将两者以较好的方式得以结合,是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难点。

在将三峡文化和版画课程结合的过程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提炼三峡题材,找到最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草图构思(构图形式、基本关系、肌理表达、色彩运用等)。2)运用木刻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对三峡题材的创作进行呈现。

课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收集文献资料和图像资料,外出考察获取与三峡题材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整理归纳,作为创作素材。2)确定题材方向,在素材获取的基础上,确定版种语言的选择和具体表现方向的选择。3)确定画面的基本面貌(打稿),用手绘或其他形式进行草图练习,不同色调、黑白关系等进行分别打稿,并对画面每个部分的具体肌理形式有所准备和设计。4)正式进行版画创作,具体过程分别是:制版——拓稿——制作——印制——装裱。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求同学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动手实践,概括为:1)文献研究法;2)归纳法;3)内容分析法;4)实践操作。

长江三峡文化考察报告 篇5

这个国庆节,我和我爸妈、大姨、大姨父,还有另外一家三口(据说其中的父亲是我大姨父的上司,反正我没看出来),一共八人来到了三峡。我和我父母从上海出发,其余五人从烟台出发(因为他们住在烟台),在重庆汇合。下面我来讲讲我们的行程。

10月2日

飞机不给力,晚点了半个小时。不过我们依然比他们早到了一刻钟。当地有人来接我们吃午饭。重庆属于川菜系,可我一来吃不惯辣,二来嗓子不太好,想吃个一两口就算了。然而,一口入乡随俗,二口水土不服。当天我就拉肚子了……(当然可能是因为体质太差)

第一站,我们到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本身南山上有一个南山公园,因为下大雨,我们就只在一棵树观景台看了看。这里的南山并不是“寿比南山”的南山。我们从观景台观赏XX市景,灰蒙蒙的一片,只能看清穿行于市区间的长江。感觉长江的水特别浑浊,比黄河还要黄。这个是俯瞰,接着我们就到了长江边上平瞰,又因为有雾,我们只能看到对面的那个码头,也就是晚上乘游轮的朝廷门码头。虽然饶饶比我们早出发好几天,不过他们的船是10月3日的,比我们晚一天。我们在那里拍了一点照,就到了下一站。

第二站,我们到了重庆好吃街,不过我们并没有品尝很多小吃,而是去看了旁边的解放碑。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就是看看上面题的字。后来我们到了商场里避雨,逛商店的逛商店,休息的休息。我和我爸到了一个吃甜点的地方,感觉还是挺特别的,之前我从没有将凉粉和冰激凌弄在一起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和来接我们的人告别了,因为我们要登船了。我们的游轮叫凯娜号,上面有很多外国人。游轮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像个宾馆一样。我预想的就两三层楼,只有楼梯用来上下楼。然而这个游轮有六层楼,其中六楼有一部分是供人观赏风景的观光甲板。因为楼层数较多(相对于其他游轮),所以它还配备了电梯。我们有四间房间,两个人一间。十点,船就启航了。

10月3日

我又对这个游轮产生了新的看法——这儿的东西很好吃。

好吧这不是重点。早晨九点多我们来到了丰都鬼城。我们鹿鸣团和其他一堆人(总共也就十来人)是第四团。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叫鹿鸣团。当初关于这次三峡之行的大部分准备工作都交给了我大姨,包括游轮上的一切事项。当时在填团队名的时候,由于我大姨住在鹿鸣小区,便取了鹿鸣团这个名字。

导游之前提醒我们,说过一切的桥或门等等东西都要听他讲怎么过,否则撞到什么东西就不是他的事了。这里叫做鬼城,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到了检票口,是一个非常华丽的大厅,墙上正中央摆着xx题的字“丰都名山”,还挺大气的。鬼城要爬三百多级楼梯,旁边有自动扶梯。不过那个扶梯千万不要用,因为那是给鬼走的(真实原因:正在施工)。爬到一半,导游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并看看对面的天堂山,挂着一幅字“登天堂圣山,幸福享安康。”旁边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玉皇大帝的头,还有一座塔。再往上走,看到了一个庙,外面有一幅“五福图”,主体是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蝙蝠的蝠与福相像,所以蝙蝠代表福。“寿”字是用青花瓷碗敲碎而拼成的,所以“五福图”寓意吉祥长寿。古人奇妙的制作工艺以及创意震撼到了我,现在很少再能看到这样的事物了。

现在来讲讲鬼城这个名字的由来。东汉时期有两个道教的人,一个叫阴长生,一个叫王方平,都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官。但他们厌倦了当官的生活,来到了鬼城的所在地,苦练了三十五年,然后就飞身天堂。当地人忘了他们的名,但记住了姓氏“阴、王”。阴王,阴间之王,所以便被当地人叫做鬼城。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诗句,更使鬼城之名远扬。

丰都鬼城有三关,奈何考罪鬼门关。奈何指的是奈何桥,刘三姐也提到过。考罪是指考罪石。我们先到了奈何桥。奈何桥,亦称夫妻桥,如果你是已婚,那你需要和你的丈夫或夫人手牵手,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对方,九步走过桥,这样来世能再做夫妻。单身或像我一样未成年的,男左女右,即男的先迈左脚,女的先迈右脚,走一步或三步或五、七、九步过桥,因为在佛教中,奇数是吉祥的数字。桥前面的三个台阶不算步数。鬼门关一关我觉得是最简单的了,和过普通的古代建筑的们一样,男的先迈左脚,女的先迈右脚,不要碰到门槛,棒!你成功了。而最难的我认为就是考罪石了。你需要在圆形的石头上做金鸡独立式(即一只脚踩在石头上另一只脚抬起)保持三秒,才算成功。这跟你的人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穿了高跟鞋,后果我就不用说了。而像我们一行人一样,碰到当天下雨,那成功的概率就更低了。而且石头旁边还有像护栏一样的东西围了一圈,我把脚伸进去了没踩到……所以说,这关完完全全可以衡量你的人品。

途中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五根手指在佛教中的含义。做一个很简单的手势(这个手势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然后把两只手并在一起,大拇指是可以分开的。大拇指代表你的父母,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要离开父母。食指代表你的亲戚,也是可以分开的。中指代表自我,知道那个手势的朋友肯定知道中指是分不开的。无名指,如果有能够分开的朋友,那我建议你去看一下医生,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是分不开的。这代表你的伴侣。而小指是可以分开的.,这代表你的孩子(可以是将来的事),因为总有一天他要走上自己的路。

我们去了阎王殿,里面有一个执法者,拿着一本小册子,导游告诉我们这本册子里面记录的是所有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执法者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然而姓孙或者属猴的朋友不用怕,因为当年孙悟空已经把那些名字撕掉了。然后我们还走了黄泉路。在黄泉路上千万不要回头,如果有电话千万不要接。这都是黄泉路的风俗。如果你回头的话,黄泉路上的鬼就可以重返人世,你就得永远留在这条路了。而关于接电话,其实这并不属于风俗,只是导游之前接过一个团,走黄泉路时有人接了电话,是那人一个朋友打来的,朋友:“你在哪儿?”那人(不假思索):“我在黄泉路。”朋友(心脏病犯了)。大家都理解了,对吧?

下午我们到了第一个自费景点石宝寨。这一次我们鹿鸣团是和另外一个高法团一起。由于那个导游实在不咋地,讲不出什么东西,我就和另外一家三口中的女儿和父亲一起先往前走。

石宝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宝寨位于重庆XX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XX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本段来自百度百科)

石宝寨高十二层,而最后一层要用梯子上去。我们在第十一层看了风景之后就下到连接十一层的平台。大家都知道我胆子很小,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惧怕梯子(甚至要超越我对过山车的恐惧。想想身上就有冷汗……),我敢爬但不敢走上去,我爬到将要到最高的地方时一定会原路返回,不会再上去。

不说了。原本石宝寨是三面环水,是一个半岛,而石宝寨建立在高山上。由于三峡大坝的建造,水位抬升了107米,石宝寨所在的地方成为了一座孤岛,被誉为“江上明珠”。我们在下山的时候看见江中只有一叶孤舟缓缓地像远方划去,极有韵味,可是旁边的水是黄色的又觉得很恶心……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了,污染环境的力量也太强大了。

后面就在船上听歌看书睡觉……无聊地度过了这一天的剩余时间。

10月4日

早晨七点半我们上岸游览白帝城(和谁一起已经不重要了吧?)。

白帝城也是四面环水的孤岛,原本也是一个半岛,成为孤岛的原因和石宝寨一毛一样,我就不多讲了。

白帝城名字是这么由来的:原本公孙述到了这里修建了这座城池,起名子阳城。渐渐公孙述有了野心,想自己称帝。后来城内白鹤井里有一股白气冒出,公孙述觉得这是吉祥之兆,便将城名改为“白帝城”。

爬山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瞿塘峡的入口夔门。这个地方处于XX县,古称夔,于是便叫夔门。到山顶有一个城门,这个城门有着明代的建筑风格,上有九条龙。而后我们又到了白帝庙,这里有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感人故事。据记载刘备战败回到白帝城,将自己的儿子刘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对他说,如果这个儿子能继承我,那就让他做王,如果不行,你就做王。但是诸葛亮后来一直都忠心耿耿地俯视着刘阿斗。这能够体现诸葛亮的忠诚以及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虽然写起来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够这么做到。

接着我们到了明良殿,里面陈列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雕像。这四尊雕像给人一种神圣、威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最后我们到了碑林。碑林里放着七十多块碑,其中最有名的是竹叶诗碑和凤凰碑。竹叶诗碑将诗书画合一,右上有几个小字,旁边画着竹子,仔细看才发现竹叶里有字,连起来是一首诗。凤凰碑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只是一幅画,象征富贵吉祥,也很大气。我喜欢淡雅一点的竹叶诗碑。

离开了白帝城,我们的船马上就驶入了瞿塘峡。瞿塘峡全长8千米,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谷,西起白帝城,东至大溪镇。而瞿塘峡的入口夔门也是非常美丽的,10元的毛爷爷背面就是瞿塘峡的夔门。

接着进入巫峡。巫峡最著名的就是巫山十二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女峰。我向神女打了招呼,虽然我觉得那石头有点像四不像……何况我还不知道打了招呼之后会怎么样,不过不打白不打。

接着我们换乘小船游览神农溪。我们看到了巴东长江大桥、象鼻山等景观,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悬棺。悬棺是古人在极高的山间石缝或山洞里摆放的棺材,原本有很多,因为三峡大坝抬高水位,很多悬棺被移到了博物馆中,现在只剩一两个。我们看到的那个悬棺距离抬高后的水位有30米,那原本是在水上137米,真想象不出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又换成了小木船我们体验了纤夫拉船的感觉。其实并不怎么样,因为想要演纤夫,可以这么说,是做不到的。纤夫靠的是一种常年累积的经验,比如力用在哪里最合适等等,没有这些经验就和普通人拉船无异。不过还是能够体会到纤夫的苦。

晚上我们经过了双线五级船闸,因为太困了所以只看了进闸,没看到什么。

10月5日

我们先到了三峡大坝景区。我了解到双线五级船闸通过需要三到四个小时,运行原理就和楼梯一样,为了缩短时间,目前正在造一个三峡升船机,可以使三千吨以下小船通行,只需半小时。因为运行原理类似于电梯,所以当地有一句话:“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东西。

接着我们就经过了西陵峡。西陵峡风景很美,又有了三峡人家与葛洲坝陪伴,我感到心旷神怡。不过我个人还是对三峡大坝的建造持否定意见,从风景角度来说,虽然我不知道没造三峡大坝之前是什么样,但是现在三段峡谷并没有大的区别。

中午我们的船就到了,我们乘坐动车抵达武昌,准备明天行程。

10月6日

上午我们去了户部巷。不知道为什么,和在重庆一样,我又水土不服,拉肚子了。于是我又没有品尝到很多小吃。

接着我们来到了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黄鹤楼有五层,是道教圣地,每层有十二个棱角,代表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年有十二个月。清代损毁极为严重,这座楼是1985年重建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虽说改了材料,但还是少了一点古代的韵味。

职工文化建设助推三峡工程梦想成真 篇6

三峡大坝已巍然耸立,建设历程仍历历在目。三峡工程开工之初,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建设大军迅速汇集到这个只有15.28平方千米的三峡坝区。当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按照新型管理体制的要求,业主单位与几十家参建单位之间没有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的行政隶属关系,只是合同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如何号召、动员、激励全體建设者用长达17年的时间去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的艰巨任务,是摆在三峡工程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当时,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三峡工程的业主,后发展为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的决策者们认为,要完成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仅靠科学的组织手段、严格的经济合同和完备的技术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追求。如果说经济合同是业主单位与参建各方的经济纽带,那么,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全体建设者的精神纽带。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就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是如此,一个民族工程的建设也是如此。为此,三峡集团响亮地提出了“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口号,高举起了“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大旗,并立即得到全体建设者的响应和认同,成为三峡建设者的共同心声和精神支柱、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全体三峡建设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甲方还是乙方,正式工还是农民工,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十几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无数险阻,用自己的勤劳、汗水和智慧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变成现实。

为了让这面浸润着爱国主义思想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三峡工程职工文化建设便伴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工应运而生。

自从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三峡集团就十分重视职工文化建设,把职工文化活动作为弘扬三峡精神、宣贯核心理念、凝聚职工队伍、引导追求目标、激发首创精神、规范职业道德、选树劳动楷模、提升职工素质、展示良好形象、构建和谐工区、建设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通过搭建各种职工文化活动平台,创新职工文化活动形式,丰富职工文化活动内容,打造职工文化活动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让决策者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各种衍生文化落地生根,变成为广大建设者的观念自觉和行为自觉。

建设五大基础工程

奠定职工文化坚实基础

构建领导体制机制。由于三峡集团与各参建单位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创造性地成立了三峡坝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各参建单位的党、工、团组织负责人组成,同时党工团组织分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共同理念指引下,既发挥各个组织的优势开展活动,又统筹协调,统一布置,共同推进。

建设文化宣传阵地。创办《中国三峡工程报》和《三峡工程建设》杂志,建设三峡门户网站、三峡党建网、三峡工会网、三峡青年网和三峡职工文化网,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职工文化的宣传展示,广泛宣传三峡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的最新成就和广大建设者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建设职工教育阵地。建立建设者培训中心,开办职工夜校、农民工夜校、班组学习室、职工书屋,建立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等学习教育培训平台,为开展职工思想教育、业务技能及各类学习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建设文体活动场所。投资五千多万元建设包括综合体育馆、室外体育场、影剧院、游泳池、网球场、篮球馆等各类文体设施,对两万多名建设者免费开放,充分满足建设者在长达17年的施工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需要。

建设职工文化队伍。举办各种工会干部、团青干部以及企业文化师、社会体育辅导员、各单项文艺体育骨干队伍培训,提高他们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之成为职工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上述五项基础工程的建设为全面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打造职工文化品牌

广泛开展职工文化实践活动

为实现职工文化建设的功能目标,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三峡集团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和三峡特色的职工文化,打造了一批深受广大职工欢迎的职工文化品牌,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全面实现了职工文化的价值引领、素质提升和精神愉悦作用。

大力选树劳动模范,用劳模精神引领人。劳动模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时代普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企业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年,三峡集团的决策层就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在三峡工地评选十大优秀建设者,并为他们披红戴花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

从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开始一直到2009年主体工程完工,三峡集团每年在全体三峡建设者中开展一次优秀建设者和先进集体的评选活动,15年一共评选出了245名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涌现出了10名全国劳动模范、3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三峡精神,我们在三峡工地多次召开劳模事迹报告会,并到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报告他们的先进事迹。

创造性地持续开展劳动竞赛,用竞赛活动凝聚人。三峡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管理体制新、科技含量高,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建设好三峡工程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广大建设者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和爱国奉献。为此,三峡集团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劳动竞赛的新思路,从1997年开始有组织、有系统、有规划地持续开展了13年,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和激励机制,同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一起共同构成三峡工程“4+1”的工程管理体制,通过劳动竞赛把所有参建单位紧紧凝聚在一起。

nlc202309081421

三峡工程开展劳动竞赛的成功经验随后在国家其他重点工程建设中广泛推广,2006年全国总工会在三峡工地召开了有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京奥运项目、上海世博园项目等国家重点工程参建单位参加的劳动竞赛经验交流会。实践证明,三峡工程劳动竞赛活动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有力调动了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推动三峡工程建设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用强大力量激励人。由于三峡工程的特殊性,自从开工之日起就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牵动世界的神经,引来各国媒体的关注,同时也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它独特的魅力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也让这里成为中央和省市文艺团体为三峡建设者加油鼓劲的大舞台。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中央和有关省市文艺团体在三峽工地举办20多次大型文化活动、50多次慰问演出,如: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五一”晚会、中秋晚会、中国职工艺术节等,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让建设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欣赏到了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得到艺术的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慰问,带给了建设者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有力地增强了全体建设者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组织建设者文艺演出,用文艺作品鼓舞人。除了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每逢重大节日,三峡集团还要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开展建设者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活动。比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55周年、60周年、喜迎香港和澳门回归、庆祝“五一”劳动节等,我们都要举办大型群众歌咏晚会和文艺演出,以激发广大建设者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表达三峡人热爱三峡、建设三峡、愿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豪情壮志。每年春节来临之际,策划组织一台三峡建设者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通过建设者自己创作的歌曲、小品、相声、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把每一年的建设成就、先进人物、阶段目标以及核心理念等艺术地展现给观众,打造出一台台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精品,不断将三峡的职工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举办这种职工文艺演出,一方面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鼓舞广大建设者一路向前。

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用体育精神锻炼人。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是三峡工地精神文明建设、职工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弘扬三峡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我们通过建设场馆设施、组建各种体育协会、培养骨干队伍、搭建网络平台、提供资金保障等措施,采用“工作统一谋划、场地规范管理、活动分级开展、工会牵头组织、协会具体承办”的30字工作方针,组织开展了200多次职工体育交流比赛活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太极拳、棋牌、钓鱼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建设者的业余文化生活,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遵守比赛规则、遵守体育道德、增强团队精神、加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用职工文化陶冶人。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我们一方面组织开展比较大型的文艺体育活动,营造强大的声势气场,另一方面也开展许多小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我们多次举办演讲比赛、摄影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引导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展示青年职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面貌。邀请余秋雨等一些文化名人和刘长瑜等一些艺术家来三峡工地举办文化艺术讲座,提高三峡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开展征集歌颂三峡工程和水电建设者的歌曲活动,结集出版了两本《三峡放歌》(一本歌词集,一本创作歌曲集),一批优秀歌曲在三峡工地和其他水电建设工地开始传唱。组织广大文学爱好者开展文学创造活动,结集出版了多套职工文学丛书。这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使三峡的职工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开展对外展示活动,用文化交流激发人。为进一步提高三峡人的文化素养,展示三峡人的精神风貌,我们还经常组织三峡建设者外出参加地方省市、电力行业及全国的各类文化交流和体育比赛活动,通过交流比赛激发三峡建设者的斗志。在这些交流比赛活动中,三峡人曾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桥牌赛、羽毛球比赛、全国能源系统网球赛、国际太极拳交流赛等多项冠军及其他各个等级的奖项。在第二、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上,三峡人更是获得戏曲类、声乐类、舞蹈类、摄影类等多项大奖。三峡京剧票友协会还多次参加全国京剧票友比赛交流活动,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鸣惊人》戏曲比赛中,凭借精心创作、精益编排、精美呈现,一路过关斩将,从周冠军到月冠军,最终获得年度总冠军,三峡京剧票友协会也成为三峡集团的一张文化名片。

开展职工关怀活动,用真情实感温暖人。三峡建设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长年生活工作在三峡工地,为了建设伟大工程,他们长期不能照顾家庭,不能抚养孩子,不能赡养老人,不能与家人团聚。三峡集团从工程建设伊始,就十分重视对职工的人文关怀,除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外,每年还开展夏送清凉、秋送月饼、金秋助学、春节慰问活动,关心青年职工婚恋,举办集体婚礼等,通过这些暖人心的活动,把组织的温暖送到广大建设者的心坎上。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养、精神引导,从而达到一种行为目的。三峡工地的职工文化建设通过上述八大措施,基本达到了价值引领的目的。

坚持六个结合理念

建立职工文化工作长效机制

20多年来,三峡集团始终坚持两坝同筑(物质大坝和精神大坝)理念,在三峡工地大力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为促进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点工程建设中职工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做好“六个结合”: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构建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三峡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时,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作为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大力开展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建好民族工程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nlc202309081421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我们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职工文化活动之中,坚持以“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为核心,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时代特征,以坚持创新、实现一流为价值取向,以甘于奉献、超越自我为人格品质,大力宣贯科学民主、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三峡精神”,将企业的价值理念通过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多种载体和形式深入职工的心头,化为职工的行为。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三峡工程建设既要有“三峡精神”的引领,也要有职业道德作支撑。在职工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各项职工文化活动中去,大力提倡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尽善尽美,为建设“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三峡工程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共享发展相结合。从事水电建设的大部分职工长年工作生活在深山峡谷,远离闹市,远离亲人,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共享發展理念的具体措施加以实施,以满足广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职工享有更多获得感。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职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推进和发展;同时,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文化修养,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把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构建和谐企业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促进“四有”职工队伍建设,也是我们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建设和谐企业的有效载体。

在开展职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各种荣誉和褒奖,三峡集团先后被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产业系统职工文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峡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职工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三峡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海峰)

三峡文化 篇7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1 引言

森林旅游是发展生态文化的载体[1], 生态文化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必要条件[2], 同时又是森林旅游区别于一般性旅游活动的主要标志。森林公园作为我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 大量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大中小学生们的科普、夏 (冬) 令营、实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成为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3]。如何提升森林公园的吸引力, 不断发挥其林业生态的宣传、科普作用也就成为今后森林公园建设的重要课题。

2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概况

宜昌三峡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地处三峡工程库首北岸, 国土总面积72km2。森林公园于1992年设立, 属副县级事业单位, 与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峡库区湿地保护管理局、大老岭林场管理处合署办公。内设9个科室, 下辖3个管理站、1个农业村、2个码头、4个居民点, 辖区总人口966人。近年来, 大老岭根据国家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 围绕“生态、活力、开放、和谐”的奋斗目标, 多方争取、勇于实践、克难奋进、转型生态建设, 取得了可喜成绩, 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十佳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并连续两届被授予宜昌市、区两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

森林公园物种资源丰富, 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稀有性特点, 森林覆盖率90.4%, 森林蓄积量67.5万m3, 森林的质量和蓄积名列湖北省同类前茅。有维管束植物2354种, 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418种, 5万多亩原始森林保存完好, 珙桐、铁杉、亮叶水青岗、高山杜鹃群落独具特色。

森林公园是三峡库区的天然水塔和生态屏障, 为维护三峡库区岸坡稳定和大坝安全具有重要地位, 被国务院三峡办确定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地处我国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 是武陵山脉与大巴山脉生物区联系的桥梁, 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的关键地区。

大老岭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地文、水文、人文、生物、天象等旅游资源, 有8大类22个亚类52种基本类型, 尤以三峡云顶、绝色林海、避暑胜地、养生天堂广受称道, 被誉为“宜昌的庐山”和“宜昌城市后花园”。

3 大老岭生态文化特点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保护自然山水为主, 充分利用森林、溪流、瀑布风景资源开展休闲旅游活动的大型森林公园。公园以绝色林海、三峡云海为载体, 多样的植被类型形成了丰富而多变的森林景观。大老岭的生态文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清秀深邃的山水文化

大老岭千峰竞秀、万壑皆幽、植被葱郁、古木参天, 四季如画, 静谧如诗。森林公园平均海拔1300m, 最高峰天柱山2008m, 登上主峰, 一览众山小, 绝色云海尽收眼底。春来百花齐放, 鸟语花香;夏日郁郁葱葱, 清凉宜人;秋天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冬季林海雪原, 冰清玉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2万个/m3, 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尤以三峡云顶、绝色林海、避暑胜地、养生天堂广受称道, 被誉为“三峡明珠”。

3.2 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

森林公园地处大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物种资源丰富, 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稀有性的特点, 有维管束植物2354种, 238科957属,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国家濒危珍稀30种, 是华中地区“物种基因库”, 5万多亩原始森林完好保存, 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关键节点和库区生态环境的一个巨大生态源, 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中规划建设的三峡库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区。森林亦是珍禽异兽、彩蝶昆虫等栖息之所, 公园内有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418种, 昆虫269科1499属2412种, 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金雕、林麝等, 是我国中部候鸟南北迁徙通道的关键节点。大老岭旅游资源富集, 开发价值巨大, 被誉为“绿色宝库、动物乐园”。绿色森林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游憩环境, 增添了野趣。

3.3 寓教于乐的科普文化

森林公园不断发挥资源、人才、区位优势, 深入开展科研科普工作, 丰富了保护工作内涵, 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科普教育文化。先后出版了《三峡大老岭科学考察报告》、《三峡库区大老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三峡库区濒危保护植物彩色图谱》等专著3部;建立10个高校科研教学基地, 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2个;加强生态监测, 建成气象站和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6个, 三峡云顶气象站列为国家级高山无人气象站;扩建三峡珍稀植物园800亩, 建立监测样地样线20处3000亩;建成动植物标本馆和种质基因库, 馆藏动物标本300多号、植物标本12000余号;建成科普展示厅和数字化信息平台, 初步建成“数字大老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爱鸟周活动和森林文艺创作。大老岭已成为众多科研院校、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科研、实习和生态文化学习参观的教育基地。

3.4 底蕴深厚的山乡文化

由于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危机已经使人类警醒, 因此更加珍惜那些世代相传的、传统的, 并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化[3]。大老岭的森林植被是在大老岭人60余年坚持不懈地保护和促进下发展形成的, 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与艰苦求索、团结奋斗的大老岭人精神共同形成了大老岭特有的生态文化传统。由于大老岭特殊地理位置, 还为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诸如屈原故里的屈原文化、五指山的宗教文化、兴山南对河的昭君文化、邓村的茶乡文化, 这些特有山乡文化的融合成就了绿色大老岭以及大老岭旅游业。

4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主要经验

大老岭作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一个重要节点、宜昌后花园和未来三峡国家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长期以来, 大老岭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厚重的生态文化底蕴、良好的区位优势, 围绕生态文化建设, 努力把旅游资源的亮点变成热点, 使热点变成卖点, 不断提升经营能力。

4.1 强化规划引领, 生态文化建设有章可循

近些年来, 大老岭始终坚持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2000年编制了《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 2012年又聘请省、市相关规划部门专家进行修订完善, 充实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 用于指导具体工作, 力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使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截至目前已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改造升级盘龙岭、三峡云顶、药王溪、猪槽沟原始森林、植物园等五大景区, 初步建成“2008会议中心”、新宫科普中心、千斤园“农家乐园”等接待中心, 有效地保护了项目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开发出融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科普宣教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品, 使林木良种基地资源与科普教育、生态休闲实现有机融合。“三峡云顶、绝色林海、避暑胜地、养生天堂”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实现综合产值2亿多元。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文化硬实力逐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以国家实施生态建设为主战略为机遇, 坚持打“三峡牌”、“生态牌”, 依托三峡后续规划、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工程和垃圾填埋场、水库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地等环境工程, 累计争取资金8000多万元, 用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办公、住房8处8550m2, 硬化林区公路50km, 科技楼1500m2, 科研人员公寓楼2500m2, 全境电子监测系统18路, 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1个, 气象站6个, 三峡珍稀植物园800亩, 解说步道3条4.2km, 监测样地样线20处3000多亩, 生态监测管护站2个、观鸟基地2处, 垃圾填埋场1座。为人们了解森林、探索自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3 强化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窗口作用

公园每年与邓村乡政府、旅游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以茶文化节、帐蓬节、观鸟周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活动, 让旅客在参与式娱乐中受到科普文化教育, 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 公园还与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15所院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中科院、中国林科院长期在此开展各种科研观测。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科学考察。累计完成完成科技项目28个, 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8项, 发表论文138篇, 出版专著2部。

4.4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旅游品位不断提升

根据大老岭资源特点, 不断挖掘森林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科普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的发展潜力, 并将其建设发展为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 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老岭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 除注重“生态”, 倾向自然的共性外, 还突出各自的主题形象和内容。初步形成了以新宫、植物园为代表的林业科普文化中心;以2008接待中心、盘龙岭为代表的渡假休闲文化中心;以三峡云顶为代表的自然摄影文化中心;以猪槽沟原始森林为代表森林文化中心;以五指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中心;以千斤园农家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中心。

4.5 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 生态文化大课堂越办越好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建设了高标准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 积极开展各种自然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公园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观鸟基地、湖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受训人数超过10万人次。

4.6 注重人才队伍培养, 生态文化传承能力逐步提升

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 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这一直是大老岭人的共同目标。由于受多重管理体制的局限, 公园管理人员既是公园生态建设参与者, 也是生态保护的管理者, 更是公园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说员。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态文化素养, 多年来, 大老岭始终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 先后有20多人通过培训和自学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

5 对策与思考

森林公园中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 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精髓。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是大力提升森林公园建设内涵的本质需求。虽然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在公园建设中, 始终以提升生态文化品位, 增加文化内涵为目标, 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实行分级、统一管理, 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4], 与当前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在今后的建设中, 必须将生态文化建设这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使森林公园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化的重任, 成为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 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 为繁荣生态文化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5.1 理顺管理体制, 提升管理水平

为加强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推动森林公园的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尽快克服影响公园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 抓好“五个结合”。即把森林公园功能作用与经济社会对林业多元化要求相结合、把公园自身发展阶段特殊性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相结合、把对资源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把生态林业发展与民生林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把世界自然保护地发展珍贵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当前, 影响森林公园深入发展各种因素的根源在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改变“国有资源, 必须国家经营”错误观念, 使森林公园三权分离, 可有效地克服森林公园面临的各种困难[5]。因此, 一是要建立规范的生态效益评估机制, 通过对林木资源、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等生态资源的评估, 完成生态产品从定性评价向定量分析的转变, 实现无形资产的有形化转换, 为三权分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彻底打破国有企业围而不建, 圈而不投, 无偿使用的历史格局, 充分发挥国家森林公园应有的作用;三是强化森林公园行业管理的行政地位, 积极争取将各级森林公园行业管理机构纳入行政管理系列, 落实人员编制和工资待遇,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2 挖掘生态潜力, 提升顶层设计

探索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就是高层次的科普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 从而满足旅游者对于生态文化体验的需求。旅游方式也由单纯的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进行的自然观光向生态文化的体验与感受方向发展[6]。为此, 必须结合保护区总体规划, 强化顶层设计:一方面是要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团队为公园发展定位布局;另一方面是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结合本地实际, 深挖本地生态潜力, 创造性开发具有大老岭特色的生态文化项目;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申报国家公园, 从更高层面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生态功能。

5.3 加强森林保护, 提升资源质量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的发展之本和生存之基, 离开森林谈生态文化, 无异于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必须在强化资源保护, 提升森林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项目建设中, 要建立生态影响评价机制, 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达标的项目坚决叫停;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森林保护和恢复等建设力度, 把大老岭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三是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健全森林管护网络体系。

5.4 拓展融资渠道, 提升硬件实力

当前正在实施的国有林场改革、国家公园建设、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为森林公园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要抓住政策机遇, 通过争取国家林业生态项目投入、招商引资等不同方式,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步伐, 提升公园硬实力。

5.5 强化环境教育, 提升文化品位

一是要在完善原有科普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生态文化教育项目, 使更多的民众在游玩中享受文化氛围。二是要加强人员素质养成, 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生态文化素养, 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来感染群众, 努力形成“自觉文化”。

5.6 推进精准扶贫, 提升生态内涵

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依托森林公园的发展带动乡村旅游, 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推进精准扶贫, 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双赢目标, 以此不断拓展生态文化建设的外延, 进一步丰富生态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7】10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通知》[R].北京:国家林业局, 2007.

[2]徐高福, 钱小娟, 胡奕锋.浅谈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 (3) :161~163;

[3]赵敏燕, 陈鑫峰.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与管理[J].林业科技, 2016, 52 (1) :123~124

[4]唐芳林.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质是完善自然保护体制[N].中国绿色时报, 2015-08-11 (A2) .

[5]闫金亮, 李吉跃.中国森林公园管理体制现状与对策[C]∥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2411.

三峡文化 篇8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就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培养目标, 并对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强调了要“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因而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是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必须履行的职责, 更是新课改的迫切要求。

所谓校本课程建设 (选修课程建设) , 即学校根据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和已形成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核开发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本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地方性、特色性、适用性。地方性凸显的是校本课程的区域特征。我国幅员辽阔, 呈现出风土人情相左、文化特质各异的特点。新课程选修学分Ⅱ的要求正是基于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所提出来的。特色性彰显的是学校自身特色与课程开发的有机结合。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积淀下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本课程建设一旦离开这个灵魂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难免陷入为校本而校本的怪圈。适用性体现的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功用性。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 它既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定不同基础”, 还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上, 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承载着传统课程所不具备的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和创新功能。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趋势, 终身学习的人才发展需求, 使传统的课程功能在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下变得捉襟见肘。因而进行全新的校本课程建设, 已成为学校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打造一个全新的, 既能符合时代特征, 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

二、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与灵魂

校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所贯穿的理念, 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理念。因而校本课程无可质疑地成为学校文化, 特别是学校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理所当然的承载了塑造学校文化, 实现特色学校目标的任务。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是一所学校所独有的, 它的区域性和特色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学校特色和个性的集中反映。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正因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多年来积淀的结果, 其必然有别于他校, 从而导致学校文化百花齐放之局面。校本与学校文化这一共性, 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当然二者并非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 它们是以不同的存在方式诠释着学校特色的精神和内涵。“校本课程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的产物”, 以课堂为阵地, 以指向明确的目标为宗旨, 以完成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为途径, 自然地成为学校特色的彰显渠道。“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 从而构成校本课程资源的特色”, 这一课程资源特色究其本质就是办学特色的一种体现。学校文化本身就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构成, 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 都围绕特色展开。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以后, 它就变成统摄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所以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最集中, 也是最明确的体现。

其次,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 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为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手段、媒体等核心机制”。传统课程以智力追求为终极目标, 往往忽略了课程的文化功能。而校本所具有的丰富、多元、开放、民主、自由、平等的特点, 为文化的彰显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学校文化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必然渗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 也必然决定着校本的价值取向和校本的育人功能。学校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而居于构成校本课程各元素的首位。不管是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还是生本的课堂的建立, 一旦抽离了文化这个“神”, 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 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形成以后, 便趋于固定, 在学校这一范畴中, 往往以一种优势文化身份排斥其他区域的文化。如果丧失了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文化将失去其作为学校精神和灵魂的功能。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管理政策, 依据学校实际设计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 “新课程的理念、理论、制度、方法、策略乃至教学设施的不同等新鲜元素都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气质, 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上的参照和实践层面的具体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校本课程的包容与开放, 使学校文化精神内核不断得以充实与更新。校本课程的开发, 也已成学校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校本课程建设有利地推进了我校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的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学校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的一种集中而鲜明的展现。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实现学校特色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我校在创建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校本开发为突破口, 不断打造特色课堂, 完成向品牌学校迈进的目标。

我校把三峡红叶做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文化载体, 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三峡红叶人文内涵也极为丰富。不仅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更深沉的含义还在于它在险山恶水中欺风斗霜的伟岸情怀。山峡红叶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为我们彻底地阐释了经霜而艳、蓬勃向上的生命内涵, 体现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为了来年的万紫千红、果坠枝头, 又将自己傲霜的身躯悄然飘落, 化为春泥。这种献身精神于壮美中又包含着一种壮烈。无私奉献正是三峡红叶所包含的另一崇高内涵。

我校于1941立校于巫山老县城西三十余华里的朝阳洞, 在七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学校经历了抗战的烽火、文革的冲击, 沐浴过改革的春风, 经受过移民大潮的洗礼, 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这一过程不仅有时代赋予的契机, 更浸透着巫中人几十年如一日顽强拚搏、无私奉献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我校把三峡红叶这一意象做为学校七十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的载体, 正是由于三峡红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巫中人文精神高度的统一。三峡红叶自然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形象代言。

为了更好地诠释红叶文化内涵,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始终把这一特色鲜明的意象作为灵魂的。确立了“片片红叶展风采, 千姿百态成人才”的文化主题。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充分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和发展方向, 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数学与应用”、“物理与生活”、“化学与实践”、“计算机运用与创新”、“英语口语”等实用性课程, 扩大和丰富了课堂的外延与内涵。“三峡红叶诗文赏析”、“本土地理地质研究”等课程, 其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注脚。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 除关注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及价值外, 还把视线转向个体的音乐、运动、美术等方面, 成为课堂教学不足的有效弥补。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是建设人文校园, 彰显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建设只有注入了特色文化的精魂,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摘要:打造一个全新的, 既能符合时代特征, 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 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红叶精神,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催生学校活力与特色》吴乔《北京教育》2008.4.

三峡文化 篇9

关键词: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传统文化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 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在传统旅游工艺品中占很大比例的手工艺产品, 往往是与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比较接近, 又暗含人文价值, 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成功的旅游工艺品的系统开发设计, 既能带动旅游区经济的发展, 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旅游区文化的作用。

宜昌三峡风景秀丽,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然而宜昌三峡在旅游工艺品开发上还远远落后于其他旅游相关产业水平。宜昌三峡的旅游工艺品设计如何找准自己的方位, 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去体现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是目前许多旅游工艺品设计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旅游业的兴盛, 必定扩大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市场。这是宜昌三峡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展的一次机会, 但是面对外省市企业对这种机会的竞争, 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感受更多的是挑战。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只能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再次崛起。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应全面增加其文化含量, 赋予其自然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内涵, 创造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新的文化灵魂, 形成独特的宜昌三峡旅游文化体系, 使宜昌三峡旅游成为购买宜昌三峡文化、消费宜昌三峡文化、享受宜昌三峡文化的过程。

一、旅游工艺品凸显文化资源特色的必要性

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物质资源特色, 还应考虑到文化资源特色。旅游工艺品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为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需要对本地文化艺术进行挖掘, 以生产具有艺术性、地方性、纪念性的旅游工艺品, 这有利于本地文化艺术的复兴与弘扬, 也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 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地位。首先, 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要充分地使用山、水、土、树、竹、石、草、虫等丰富的物质资源;其次, 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典故、名胜遗迹、民间风俗、故事传说等文化资源。

旅游工艺品若想充分吸引消费者, 在设计时凸显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内涵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 旅游工艺品设计, 一定意义上也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要在符合科学技术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旅游工艺品的物质功能和形式的审美表现力。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审美创造要遵循发展原则, 以适应人们趣味追求的变化和新鲜感的要求。对游客而言, 文化差异就是吸引力, 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前景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游客们都喜欢地方特色浓郁的旅游工艺品, 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进一步而言, 要使各类旅游工艺品成为真正有效的消费选择对象, 文化的介入是必然的。在旅游工艺品开发、管理和经营过程中, 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就谈不上竞争力。

因此, 在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中, 要把宜昌三峡文化与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有机结合起来, 赋予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更多的文化含量, 塑造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活的灵魂, 使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更具有灵气, 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快改变宜昌三峡旅游形象, 加快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赋予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文化内涵, 提高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档次

宜昌三峡的历史文化是十分深厚的, 一般游人难以在有限时间内了解。这方面的资源开发已有成果, 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还应当分门别类, 对诸如古今名人、诗词楹联、自然风光、民俗民情、故事传说等进一步发掘整理, 以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

1、深入研究宜昌三峡自然生态文化, 赋予宜昌三峡旅游为生态科学知识文化之旅

我们要把宜昌三峡自然生态科学知识挖掘出来, 赋予在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之中, 对宜昌三峡自然生长的一草一木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生存条件和功能作用都要做精深研究, 以此去解释好宜昌三峡各种自然生态现象, 把自然生态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之中, 研究宜昌三峡著名景点文化。

宜昌三峡民间造物思想注重“天时”、“地气”等自然规律, 主张尊重和适应自然因素的态度, 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共荣的境界。“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 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 亦是宜昌三峡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

“天时、地气、材美”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宜昌三峡古人素来讲究应天之时运, 承地之气养, 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对造物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将顺应天时与地气作为造物原则的重要内容, 便是受宜昌三峡民族文化精神深刻影响的造物观念。

2、充分挖掘宜昌三峡民俗文化, 开发民俗特色旅游工艺品

宜昌三峡民俗文化是宜昌三峡特色文化。在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开发中, 如何利用好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 打造宜昌三峡旅游形象, 是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的主打方向。我们在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设计上要着重突出民俗特色, 塑造宜昌三峡旅游独有的个性和鲜明特色。

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文化形态,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宜昌三峡文化的发展延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具有原质特色的文化意涵为今天的艺术设计积累了丰厚的资源, 这座丰裕的宝藏, 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深广的文化延展空间。具有吉庆性、寓意性、完整性、装饰性的宜昌三峡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行为方式, 在生成与结构、稳定性与变异性、传承性与创造性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均有不容被忽视的风格特征,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解决方案理所当然要从宜昌三峡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中去找寻。宜昌三峡传统民间美术中蕴积着大量的民俗意涵, 可以说是民俗人文景观的一个形象世界。具有浓烈民族性的民间美术焕发出的独具风采的人文情怀。

宜昌三峡地区传统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长期沉淀, 具有非常独特的工艺、式样及款式, 地域产品应该具有较高的差别化。再加上宜昌三峡文化的神秘性和原始性, 宜昌三峡的民族传统工艺品更应该具有独特性。

3、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民间工艺, 旅游工艺品的开发, 就是要“求异”

苏杭有绣品, 贵州有蜡染, 景德镇有陶瓷、潍坊有风筝等。如果宜昌三峡以三峡民俗为题材进行构思的旅游工艺品就应具有宜昌三峡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都能给旅游者一种积极购买的暗示。如工艺品上印上当地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民间传统的题材, 用当地独特的材料制作, 并发动当地居民或民间艺人, 加强旅游者与他们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这些会使旅游者切身感受到当地民风的淳朴和文化的纯粹, 从而产生了“要带走点什么”的想法。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风光的自然资源, 设计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在宜昌三峡旅游开发中, 还要把宜昌三峡民俗文化与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有机整合起来, 让更多的人了解宜昌三峡民俗文化, 使产业间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如围绕宜昌三峡民俗特色, 重点开发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玉雕、石雕、瓷器、泥塑、刺绣、玩具、木器、根雕等纪念品和工艺品系列等等。

4、适度开发宜昌三峡神话文化、历史遗迹文化、历史传说文化, 赋予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几千年来形成的宜昌三峡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 积淀丰厚, 内涵多彩, 颇具特色,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有茶文化、巴文化、楚文化、高峡平湖旅游文化、昭君文化与三峡旅游的融合等。还有三峡大坝、三峡水文化和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陆宋文化、楚辞文化等。

宜昌三峡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人们崇尚的是平和、重德、重传统、重主体的生活方式, 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有时远高于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必将不断被发掘, 与自然的和谐、对人性的尊重、对物品文化内涵的追求等传统造物精神必将会通过现代工艺品设计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

宜昌三峡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 决定旅游工艺品开发必须体现“民族”特色。宜昌是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历史渊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工艺亟待挖掘和光大。目前市场上的竹木工艺品系列、手编艺术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已初步有了市场, 如果能有组织地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艺术水平, 将会使之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更具民族特色。

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 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 还需要向传统工艺学习, 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 使民族设计元素用在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 这样, 我们旅游工艺品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旅游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它所蕴含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 是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特色、生活习俗、地理资源的沉淀。旅游工艺品像是活的民族历史, 它的衰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 更多的是文化上的遗憾。因此将宜昌三峡传统工艺文明融入现代工艺品设计, 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工艺品设计文化以推动和延续宜昌三峡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束语

宜昌三峡旅游的特色, 一是山水, 二是民族, 三是文化, 因此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必须能够体现这几个方面的特色, 才可能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宜昌三峡地域特殊, 历史悠久, 三峡文化享誉世界。

总之, 进一步深入设计开发旅游工艺品很有必要, 如何将其做大、做强、做精、做规范是现在的主要问题。相信经过各行业共同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具有文化特征、时代特征、艺术特征、纪念特征和实用特征的优秀旅游工艺品将呈现在游客面前。

参考文献

[1]旅游小工艺品制作——农副产品特色加工丛书[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张敏、方百寿: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真实性探讨[J].民俗研究, 2006 (2) .

[3]胡飞:论中国古代造物的设计文化观念[J].艺术百家, 2007 (4) .

[4]潜铁宇、孟永刚: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和谐观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 2005, 26 (5) .

[5]张夫也、孙建君:传统工艺之旅[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三峡文化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竹琴,文化产业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三峡库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 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活态文化, 深刻地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库区人民曾经拥有的共同生活习俗的社会环境和原有的文化生态, 很大程度上动摇了非遗文化生存发展的基础, 如果再不及时对三峡库区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抢救与保护, 则这部分地域文化瑰宝必将走向消亡。

国内对川东竹琴的研究中, 部分学者对川东竹琴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考证, 但并没有就川东竹琴的传承发展提出具体的意见。总体而言, 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概念上, 或者部分上升到如何抢救与保护上, 而关于其文化经济产业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的文章为数很少, 各地对于开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还不够重视。

1.2 文化产业

1.2.1 文化产业概念

文化产业一词蜕变于文化工业, 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就是将工业的大量标准化生产流程渗透进文化生产当中, 将其赋予了批判和否定的意义。

如今, 文化已成为现代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主题项目。1997年, 英国的文化传媒体育部门建立“创业产业项目”, 藉此概念超越文化工业带有的批判性与仅对高雅文化的拥戴。现在通常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群。

1.2.2 文化产业特征

(1) 产品的精神性。

文化产业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其产品的精神性, 是人类的精神构成了产品的基本内核。尽管文化产业也有一定的物质形态, 但物质形式只是一定精神文化内容的载体, 精神的内容才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因此精神内容的生产始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源头。

(2) 消费的娱乐性。

在消费的形式上, 文化产业提供的价值主要是娱乐功能, 这也是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和直接原因。对一般大众的文化消费而言, 娱乐价值是文化产品价值的基础, 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文化产品的其他价值都是以娱乐价值为基础并通过娱乐价值起作用的。

(3) 产业的依附性。

产业的依附性, 是指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 文化产业对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政策、制度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和附属性。首先, 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其次, 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 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精神性和意识形态功能, 其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状况及政治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

2 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我国当代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是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和基础, 而这种将文化限定在非遗文化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研究是必要的, 也具有可行性。

2.1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是时代的选择

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促生文化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了非遗文化的破坏。如果只是单纯地被动保护, 一方面很难阻挡非遗文化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式微势头;另一方面, 投入大, 产出少, 为数众多的非遗文化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因此, 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 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一些非遗文化项目, 应当自我图强, 走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一直强调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所以非遗文化的参与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2.2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是保持非遗文化活力的有效途径

非遗文化要健康而有力的发展, 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而面对数量众多的非遗文化, 政府的投入显得杯水车薪, 而又常常顾此失彼。而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道路给非遗文化提供了市场和资金, 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 产生了巨大的利润, 为非遗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润滑作用。不可否认, 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而言, 现代产业化运作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 但产业化一定是保持非遗文化活力的一个有效的重要途径。

2.3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能更有效地传播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运作与事业运作相比, 文化传播的优势十分明显。产业运作容易突破事业运作的时空限制, 传播地域更广, 速度更快。通过产业运作, 文化产品或者当场为消费者消费, 或者依附在物质载体上, 通过各种商业渠道, 迅速流转到消费者手中, 其文化传播扩散效应十分明显。

2.4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对文化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追求品味、时尚的新消费群体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消费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可以集精湛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长, 提供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产品。

3 川东竹琴的文化价值

3.1 历史价值

川东竹琴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 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 独具韵味。川东竹琴的唱词多取材于历史与生活, 记录着三峡库区历史变迁, 是三峡人民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具有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历史智慧等积极功能。

3.2 艺术价值

川东竹琴的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表演艺术方面。川东竹琴表演时讲究“一打二讲三唱”, 强调气息是演唱的原动力, 强调表演时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气场。川东竹琴也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享有“气绝大观”“四川奇葩”等美誉, 备受业内人士的推崇。

3.3 人文价值

川东竹琴是承载了三峡文化传衍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结构、言语模式、社区结构、政治经济体制、宗教及艺术的具体文化事项。依据人类学的观点, 文化的功能不是单一的, 而是具有丰富的层次性, 它在个人、社区、族群、国家、全人类各个层次上都发挥着功能。这些功能虽有重叠, 却各不相同, 各层次间既具关联性, 又具有阶梯差异性。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川东竹琴具有维护族群认同、丰富文化多样性等功能, 极具人文价值。

4 川东竹琴发展面临的困境

4.1 生存空间变小

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作机制, 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而逐渐走向没落。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消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 消解了原本可以被川东竹琴等传统曲艺占领的市场及原有观众群, 使其失去了其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此外, 随着生态环境破的坏, 川东竹琴制作所需的竹子近乎绝迹。原料的缺失也导致川东竹琴自己的生存空间变小, 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迅速没落, 几近消亡。

4.2 人才匮乏

川东竹琴传承至今, 是历代川东竹琴艺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川东竹琴要得到传承和发展, 人才是关键。但是, 目前川东竹琴的人才情况却不容乐观, 人才匮乏是川东竹琴面临的一大窘境。另外, 川东竹琴表演艺术在具有极大艺术价值的同时同样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 川东竹琴多变的指法和丰富的唱腔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以川东竹琴为代表传统表演艺术的市场需求量小, 经济效益低, 致使更多的年轻人甚至部分传统艺人纷纷投身于新型舞台表演之中, 有志于投身川东竹琴传统艺术表演的人越来越少, 继承人选基数小。

4.3 不完善的表演体系

缺失完善的配乐体系和舞台表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川东竹琴的舞台表现力, 制约了川东竹琴的发展。

川东竹琴发展至今, 依旧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约定俗成的表演体系, 表演带有较浓色彩的自发性与草根性。川东竹琴与京剧相比, 艺术价值不亚于京剧, 川东竹琴并没有规定的伴奏乐器, 而京剧却早已形成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的伴奏乐器体系。另外, 传统的川东竹琴多在茶楼等群众集中的地方表演, 一般不在大型正规剧场演出。如今川东竹琴传统表演场所逐渐流失, 以致川东竹琴在建国后的较长时间里都缺少专业演出。即便有川东竹琴的演出, 也多带有自发性和草根性, 舞台表演体系并没统一。

5 川东竹琴的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 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要实现川东竹琴表演艺术的文化产业化, 就应当形成以政府为推力、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的融合性产业链,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文化行政管理是政府文化行政系统对社会文化事务的组织与管理, 包括政府自身文化行政系统的管理和文化行政组织对文化产业行使职能管理两个方面。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 是国家意识形态完整独立的需要, 是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合理进行产业化转化, 就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万州的“全区体制”下, 川东竹琴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赞三峡》等表演参展获广泛好评, 并参与万州区城市形象的宣传录制。

5.2 制作文化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视对技能、技艺中所蕴含着的民族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与文化意识等信息的传承, 而文化产品将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川东竹琴形制单一简单, 缺乏美感, 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川东竹琴的发展可将普通的川东竹琴表演艺术品改造成一种文化产品, 进行川东竹琴产品的销售使川东竹琴走出川渝, 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潘光正等竹琴传人探索发现PC塑料管制作出的竹琴音色稳定洪亮, 穿透力强, 成本相对低廉, 根据不同材质的PC管可以制作出高音、中音和低音竹琴, 解决了川东竹琴原料寻找困难的难题, 使川东竹琴能实现大批量制作, 为竹琴的市场化销售和运营创造了条件。同时, 川东竹琴的主体部分为琴筒, 琴筒为空心圆柱体, 同笛、箫一样属于管制乐器。川东竹琴相比于笛和箫, 其拥有更长、更粗的琴身, 可再创造和美化的空间大。而且经试验, 相较于笛、箫这类吹奏乐器, 作为弹击乐器的川东竹琴即使对琴身进行一定的雕花和镂空, 对音色也少有影响。因而川东竹琴进行形制美观, 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极具可行性。

5.3 开拓演出市场

随着科技发展, 投入单位劳动力的物质产出己然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复制技术, 表演团队仅仅一次的演出, 就能够大批量制作成音像制品, 甚至制成电子格式在互联网上大范围传播。不少有天赋的川东竹琴艺人放弃川东竹琴表演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川东竹琴如今不景气, 市场化程度低, 经济收益小才选择的放弃。川东竹琴配乐体系的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川东竹琴的发展。川东竹琴艺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发现, 弹拨乐器是最适合与川东竹琴进行合奏的, 其中以琵琶、大阮、中阮、月琴为主体进行配乐, 效果最好。完善川东竹琴的表演体系有利于川东竹琴表演艺术的市场化运营与推广。如果能加强川东竹琴表演的市场化程度, 解决川东竹琴表演艺术者的收益问题, 就更容易吸引更多有天赋的表演艺术家加入,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4 塑造文化品牌

精神经济时代, 文化产品内涵与普通物质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 品牌成为产品的核心要素之一。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产品中的精神内容, 以及消费者对精神消费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对于文化产品, 品牌是一种文化的再现和体验过程。品牌效益对于表演艺术团体更是尤为重要, 具有品牌效应的表演艺术作品从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大半。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营造自己的品牌, 确定自身的品牌定位, 并通过品牌要素的整合导入品牌形象, 发挥品牌效应做行之有效的营销。资本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因素, 是文化与市场对接的关键。因此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转化就应当学会在资本市场游泳, 在产业市场淘金。

6 结语

上一篇:绿色贸易壁垒负面影响下一篇: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