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类大学生

2024-07-22

美术类大学生(精选十篇)

美术类大学生 篇1

关键词: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思考

1 养成教育的概念及积极作用

1.1 养成教育的概念

对于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等多方面的养成。有的专家则认为养成教育是对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持续的有序管理和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校风校纪内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养成教育重在“养成”,教育是一种手段。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养成教育从始至终都是靠一定的管理、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的,使大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学校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场’,将受教育者的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按照规范设计的方向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①其次,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养成教育不能仅仅靠说教,它的主要形式是做。通过行动,逐步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逐步将一些外在的规范内化成自己独有的品格。学生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发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帮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习惯的巩固更需要时间,养成教育的效果检验仍然需要时间,所以,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需要坚持做下去的教育活动。

1.2 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1.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古以来,人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不断变化,但人类一直都存在一个意愿,那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人们通过教育来完成人们的意愿的传承,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接受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指导外在行为。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将社会规范和规则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1.2.2 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教学法。在表面上看,受教育者能够领会和体会教育者的意思,但在实际行动上,受教育者往往不会践行他所学的知识,这就容易导致知行脱节,学习的是一套,践行的是另外一套。

养成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评价体系——行为是外显的。人们评价养成教育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其理论掌握得有多深刻,不是看学生们的感想有多丰富,而是要以受教育者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它的教育重点是人的行为,它的教育方法就是行为训练,它的成果可以被明确衡量。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2.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德育的体系和深度

大学生德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大学生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在理论灌输方面,养成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既有古人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又有歌德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既有陶行知先生所重视的“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又有杜威强调“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个体的道德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育,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效果,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水平。

2 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挑战

2.1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于美术类大学生效果甚微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冲击。大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都是与时代脱节的、滞后的,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渐渐丧失权威性。

美术生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更是出现抵触情绪。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他们在大学之前就对德育类课程存在误解,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所谓的“有用”的专业学习上,而在思修课、主题班会活动中经常出现缺勤的现象,即便是在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走神、睡觉等现象,更遑论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2.2 美术类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周期性较长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美术类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感,对感人励志的故事也会产生共鸣,但对于坚持习惯养成就比较困难。美术类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往往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可能对日常学习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要改掉一种习惯进而形成另一种习惯就更加困难。

2.3 养成教育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阶段关于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管理模式,学校不可能去以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规定学生如何去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学生不会或者不能适应这种自我管理模式。大一新生往往缺乏自制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自理能力,缺少健康常识等等;老生们则表现出来的是宿舍脏乱差,晚归现象严重,睡懒觉不吃早餐等等。

(2)责任意识淡化,集体观念淡漠。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越来越淡薄。同学们不断增强自己竞争意识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集体合作精神。虽然在职业教育或者素质教育过程中,从未中断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但收效甚微。学生们在日常表现中更注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却淡化了自身对于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美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从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使得他们渐渐丢掉了以前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高考前的奋力拼搏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高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因而产生松懈的思想。目标的缺失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使他们没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60分万岁”成了部分大学生为自己设定的新的学习目标。

(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急功近利、争强好胜,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加上当代大学生又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顺境中长大,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 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经验

随着学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养成教育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成都大学自2014 年开始下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指示,结合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点以及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争取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在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3.1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落到实处。要把养成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的始终。高校领导者必须重视养成教育,承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几句口号,几个活动就可以获取显著效果的。必须形成长效的机制,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宣传,为养成教育的运行形成氛围;必须整合资源,为养成教育的长期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美术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上而下贯彻学校精神和理念,充分了解美术生的特点,挖掘美术生在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习惯养成方面的困难,召开院班子会议、班主任会议、团学干部会议等,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的统一,通过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对养成教育的活动高度支持,为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整合资源,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养成教育不是领导、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某一方面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必须是多种力量通力合作。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实践范围,在不同生活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都会对养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

养成教育自学校学生处发起后,学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校在进行养成教育,会严格各方面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请家长给予谅解和配合,并请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其次,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朋辈之间相互引导,先进带后进,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在美术学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培养氛围;第三,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由于学院学生相比于文化科考生来说,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逆反情绪,这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格外高,因此学院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自身特点,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在学院、朋辈和家庭等多方面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

3.3 紧密结合专业,丰富活动内容

养成教育,它属于德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单纯进行理论灌输是行不通的,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效性。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能简简单单地提要求,要使教育对象切实体会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要善于创新。对于美术生来讲,简单的灌输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使得养成教育事倍功半。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

美术类学生对于其专业的热情十分浓厚,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培训积累下来的是对其专业的高度认可,专业功底好的老师和同学容易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专业交流能够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面对这个现象,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制作宣传海报,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养成教育;在宿舍文化上,鼓励学习家装设计的同学设计寝室模板,使自己的寝室更加温馨;在全学院开展“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文明礼仪形象大使”选拔活动,在选拔过程中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并鼓励同学们为文明修身活动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4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分门别类,点面结合,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出特色。

美术类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全面铺开,但收到的反馈效果是很慢的,有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并在日常过程中执行,但还有部分同学对于养成教育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方面通过特色活动凝聚愿意接受并积极践行良好习惯的同学,使他们成为养成教育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学院组织领导、辅导员等与不肯接受养成教育的同学结对子,不断关注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接受养成教育。

通过一系列举措,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的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院会在以后坚持养成教育,并将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注释

11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200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篇2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美术类招生专业为:雕塑、设计学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均隶属于大连校区建筑与艺术学院。学院下设建筑系、艺术系、城乡规划系、工业设计系,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专业硕士(MFA)学位授予权。学院具备完善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和系统的高级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雕塑专业注重对学生雕塑技艺及运用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力、想象力、设计逻辑能力和设计技术能力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注重对学生视觉思维能力和对色彩、图形、图案、影像、文字、符号、图像等视觉元素的组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专业均具备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本校或外校研究生资格。毕业生专业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多在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文化企事业单位、房地产企业等从事创作、研究、设计及设计管理相关工作。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专业(大类) 学制 招生计划 学费 招生区域 招生科类
雕塑 四年 15 每人每学年

 

1万元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山东省

河北省和辽宁省文理兼招,其他省区只招文科
设计学类

 

(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四年 50

注:各专业分省招生计划数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1、招生对象:具有参加20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资格的美术类考生。

2、报考条件:具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美术修养,符合专业体检要求。

三、专业考试

考生须参加高考所在省份美术类专业统考,我校不单独组织校考。

四、录取原则

1、考生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高考所在省份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线,高考投档成绩不低于生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外语单科成绩合格(原则上为70分)的情况下,按照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成绩计算方式为:综合成绩=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60%+高考投档成绩×40%。

3、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高者;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投档成绩均相同者,依次优先录取语文、外语、数学成绩高者。

五、领导机构、监督及复查机制

1、大连理工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将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管理,规范程序,接受社会监督。

2、我校美术类专业招生的全部工作在学校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保障下进行。

3、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将进行资格复查,如有弄虚作假,则取消其入学资格。

4、如有其他违规行为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政编码:116024

咨询电话:0411-84708375

传 真:0411-84707507

网 址:recruit.dlut.edu.cn

七、其他

1、本简章如与教育部年关于美术类专业招生规定不一致时,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美术类专业 大学生思想状况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0-01

一、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基本情况

以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为论题,以高职院校的180名美术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在21-23岁之间,其中男生69人,女生111人。调查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分别从学习状态,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就业观,学生道德观等角度来开展,希望实现对于美术类学生思想状况的全面了解。调查问卷发放180份,回收168份,其统计数据有效。

二、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1.从学习状态的角度来看

对于学习状态进行考量,问卷内容涉及到选择美术类专业的原因,学习美术知识的最大动力,学习成绩的自我追求以及考勤情况。其中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美术类专业,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有25%的人是从未来发展角度入手,剩下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分数限制而被迫选择。在学习动力方面,有超过45%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有25%的学生认为满足父母的希望,有25%的学生认为可以找到好工作,剩下的原因都比较个性化。在学习成绩自我要求方面,有超过90%的学生都认为可以做到优秀,仅有10%的人觉得及格就行。从课堂考勤来看,75%的学生可以保证将逃课控制在偶尔的水平,剩下的学生没有逃课记录。

2.从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看

对于自我界定会反馈出学生的心理状况。此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评价:94%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水平界定在一般,剩下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满意;其二,对于个人形象的评价,有42%的学生认为处于满意的状态;有8%的学生对于自己形象不是很满意;剩下的50%学生对于自己形象的评价为一般;其三,在对于大学生活进行界定的时候,有超过40%的学生认为处于无聊、得过且过的生活状况,有50%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去规划,学习生活还是比较充实的。

3.从学生就业观的角度来看

在对于学生就业观进行考量的时候,主要是从就业地区考量,择业考量因素,就业初级阶段薪酬期望等三个方面来进行。从统计获取的数据信息来看,有47%的学生选择的就业地点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剩下的学生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或者学校所在地;在薪酬期望方面,有60%的学生认为,一开始从事对应职业的时候,其薪酬应该在3000以上。

4.从学生道德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学生道德观的情况进行考核的时候,其主要是从诚信看法,大学生具备优良品德的看法两个视角来探究。有43%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有35%的学生认为诚信应该是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剩下的学生认为诚信需要看情况来践行。

三、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问题的解决对策

从对于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当前美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习目标定位比较高,但是实际学习状况不佳,并且存在逃课、课堂无心听讲的行为;其二,学生的道德标准存在偏差,在大学生道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多数都停留在语言上,很少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其三,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期望太高;其四,学生的自我评价中存在部分消极自卑的案例,这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改善和调整。

对于上述提及到的各种思想状况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善和调整:其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并且依照其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其二,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校风学风建设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其中,使得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其三,关注职业规划课程的开展,让学生系统的去认识学习职业规划的知识,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其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于部分美术类专科学生存在自卑或自负的问题,应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其营造良好的自我认识环境,制定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保证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喜忧参半,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这些问题,积极以各种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最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保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调整,由此使得美术类专科学生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下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郝凤艳.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5,22:22-23.

美术类大学生 篇4

美术院校的学生既有着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的共性, 同时由于专业特殊性, 他们思想活跃, 自我意识过强,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 自由散漫。而随着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 艺术与设计市场的逐日升温, 社会上出现了太多“一夜成名, 身价百倍”的急功近利思想, 严重影响一些学生无法静心学习, 难以在专业技艺方面投入大量时间进行修炼。有些学生认为基本的专业技能学会, 就可以到社会上赚钱, 疏于和轻视文化理论与专业基础的学习与修炼。

李某, 是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09级学生, 多次无故缺席晚点名班会与旷课, 通过侧面调查了解, 发现该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性格执拗并自我, 平时一人独来独往, 经常不在学校, 同学都不知道他不在校期间的行踪。通过多次深入谈话, 最终了解到其旷课原因为, 该生看到周围同学良好的经济状况, 不满足于现状, 认为自己现学的课程大多为理论知识, 不如自己直接在外工作与接活赚钱, 并欲准备退学开办自己的公司。

二、案例简介

2011年, 笔者接任西美环艺系09级辅导员不久, 发现李某出现三次无故缺席每周日的晚点名班会, 于是将其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初次谈话问及为何无故不去晚点名, 并给他说明这严重触犯到系里的规章制度后, 他表现出的态度极为强硬, 对老师的态度也极为不尊重。我并没有直接给予严厉的批评, 而是从侧面对该生进行了解, 该生平时并无要好的朋友, 在宿舍也只是晚上回去睡觉, 与同宿舍人并无过多交流, 同学只知他在外好像工作赚钱。

针对学生李某的情况, 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入谈话。通过谈话, 我的第一感觉是:李某是一个外表成熟, 有很多想法的学生, 但又十分自我, 不愿接受与他不同想法的人或事。从与该生的交流沟通中, 我发现他对于学校的管理与讲授的专业知识并不认同, 认为学校是禁锢自我发展, 当今的艺术市场能短时间就能赚取高额利润, 只要进入市场就有利可图, 不如直接去市场真刀真枪实践, 见效快、赚钱快, 存在着一种严重的“读书无用论”想法。同时, 再看到家境富足的同学使他感到社会的不公, 他更不满于自己的现状, 甚至有想退学开办自己的工作室, 认为只有现在赚钱才能在这座城市里立足, 毕业证对于他这种专业类的学生并不重要。

综合该生各方面情况后, 我作出了以下分析:

(1) 从宏观角度, 我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期, 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 尤其西安艺术市场的价格虚高, 同时网络信息化的发达, 给美术类大学生很多直接感官上的刺激。加之, 他们年龄尚轻, 对于事物缺乏自己准确的判断力, 容易随波逐流, 受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2) 从学校的角度, 确实无论从文化课, 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比较轻实践锻炼。

(3) 从李某个人的角度, 由于艺术类院校学生家境普遍较好, 作为李某一个外地县城来到西安美院求学的学生, 不论是整体的城市环境, 还是周围的人际圈子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并且, 经过三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从潜意识中的自卑, 到现在的自负与自我, 周围从学校到老师, 到同学都瞧不上。

(4) 从平时的学校教育方式, 由于学生众多, 不可能一一照顾得到, 一些特立独行的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有限, 易产生老师高高在上, “就是来管我们的”的思想, 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综上, 该生仍处于青春懵懂期, 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及未来都没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与判断, 并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受到社会浮躁、不良的思想影响。

三、解决方法及结果

综合以上的分析, 在接下来的几次沟通与接触中, 我运用了以下方法和思路:

1.首先积极关注, 尊重该生的人格, 认真倾听, 让他接受、认同和信任辅导员, 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在和李某的谈话过程中, 他想法很多, 但大部分都是与主流、正确的思想观念不同。我并没有刚开始对他横加指责。而是选择性的给予他想法的肯定, 如肯定他这种进入社会提升自己素质的想法, 并且有创业的意识与魄力值得肯定。他受到鼓舞, 说从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听他说这么多的, 对我也不再是抵触的情绪, 愿意和我交流更多的东西, 包括他的家庭。

2.使学生信服, 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专业理念。在谈话的过程中, 我发现他是一个内心很自傲的学生, 看不起比他弱的人, 崇拜强于他的人。我顺着他的思路, 结合我本科、硕士的经济管理知识对他进行分析, 既然要开办工作室或公司, 他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如何开拓业务、进行财务计划和风险控制。经过这一番谈话后, 他对我开始信服, 乐于接受我的建议。我对他提出如果只是在公司里打工学习专业操作知识, 永远只能定位于初级作图人员, 而非站在一定高度的设计大师和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是错误的, 也只有有了理论层面的积淀, 专业基础的修炼, 才能真正从综合素质上站到更高。

3.帮助他融入同学, 认可学校。据多方面了解, 他从不参与学校的任何活动, 与同班和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一般, 这也是他在学校没有归属感的原因所在。我结合他的想法, 鼓励他参加校内的创业比赛, 并鼓励他组建自己的团队, 将他的创业梦模拟演练一下。在活动中, 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据反映人也开朗了许多。

4.持续关注, 助其成长。这之后, 我并没有阻拦他在外打工, 但给他提出了要求,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上课、学习的状态下, 可以走出校门学习一些实践经验, 但不要顾此失彼。并以一个朋友、亲人的角度去关心他的生活、学习, 同时我还经常与他班的班委及舍友沟通, 和他要多沟通, 多加关心, 让他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充满关怀的大集体里, 而不是什么都能用金钱买来的。

这学期开始到现在, 该生从未旷课一节, 每次晚点名都按时参加, 同宿舍的说现在大家关系都挺好, 经常还一起吃饭, 作图。

四、分析与启示

上述案例表现出来的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一些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困境, 如何在尊重、认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共享对话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导致“读书无用论”思想

《中国青年报》曾有一篇《他们为什么从大学逃走》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零零星星地知道大学校园里的另一道风景, 很多学生失望、无奈、厌学、逃课, 这是一个庞大的”逃课族“。艺术类学生更是普遍轻视文化课, 同时又发现专业课的实践性亦不高, 与社会相关专业的需求脱节, 许多毕业生要在工作岗位上重新学习专业实践知识。高校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 学校教育质量逐年下降。这种教育状况已成为部分学生厌学弃学的借口, 甚至产生了大学生“上学无用论”的思想。因此, 高校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生厌学, 与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深化教学改革, 革除旧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二) 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对学生影响很大, 尤其是艺术市场泡沫化的发展, 使大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产生急功近利与“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厌倦学习。学校的培养, 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 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这就需要通过全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促使其观念反转变。

(三) 学生工作应从个体出发, 达到有效沟通, 做出正确引导

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各不相同, 成长经历、爱好特点、气质、性格各异, 就连语言、生活习惯也不一致。加之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易情绪化, 行为随意, 突显自我, 呈现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道德规范甚至求学目标皆多样性, 甚至是与社会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主流观念有部分冲突。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 然后因人制宜, 因事制宜, 潜移默化, 因势利导, 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相反, 如果辅导员只是以“权威者”、“领导者”的形象自居, 高高在上, 不能站在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 企图“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 这就会导致沟通仅局限于从上到下的单向沟通, 并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无法达到有效沟通。

(四) 优化自身素质, 提高沟通能力

在美术院校中, 很多辅导员都是非美术类专业出身,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 使得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产生排斥感与不信任感形成沟通障碍。所以, 美术类院校的辅导员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所学学科范围, 应与时俱进以完善自我, 加强对所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了解, 俗话说“志同道合方可共事”, 而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沟通的方式更使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 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并引导学生专业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

另外, 作为美术院校的辅导员应健全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需的系统知识能力。辅导员所肩负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项日常工作, 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具备相关专业技能, 熟悉工作规律的基础上, 树立起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包括沟通能力、语言感召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与学生进行沟通与教育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也才能把健康、先进的思想渗透给学生, 使学生对辅导员心悦诚服, 而不是对辅导员“权威”的屈服, 真正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来提高学生教育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晓蕾.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探寻人生意义——一则具体案例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1) :33-34.

[2]陈德堃.用理性鉴别真相用感性化解危机——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 (3) .

美术类大学生 篇5

考生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根据我校专业计划按照考生志愿和专业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合格;

专业加试成绩合格【美术学(教育方向)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达到自治区划定的美术类专业加试统考合格分数线;其他专业取得《2013年西藏大学艺术类专业加试合格证》】;★ 绘画(藏族绘画方向)专业除达到自治区划定的美术类专业加试统考合格分数线外,藏画《白描》加试成绩也须合格,录取时按照“美术类统考成绩”+“藏画《白描》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文化课成绩达到自治区划定的艺术类本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

美术类大学生 篇6

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的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淡薄,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被动接受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差,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变为学生“吸入式”教学,将教学的聚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并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作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从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已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组织形式由“个体”转向“合作”,能力培养要求由“接受”转向“探究”。这是新课标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重要转变。对于教师而言,因应课标要求进行教法转变。新课标更加强调教师在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学生不能再依赖于教师给出答案,只能主动地去寻求答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了个体的潜能和个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探索活动,并从活动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

所谓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期的教学过后,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并非在于教师教得怎样,而在于学生学得怎么样。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实践并发展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定位为“导演”,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善“导”。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就感,进而内化成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让学生进入“学习——成功体验——学习需求——继续学习”的良性循环中。其次,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交际性,可以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学习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合作学习令学生脱离个体思维的局限性,通过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让学生体验到集思广益的好处,学习如何在群体中求同存异,并在这种个体思想的碰撞、摩擦和融合中令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去解决学习问题。最后,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设置有效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要能激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重组,从易于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设置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课堂提问,令学生能全情投入并体验成功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新课标下针对美术类学生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索实践

有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英语学习的几个主要的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由此可知,学生自身的因素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美术类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困难,还是要回归到原点“兴趣”,也就是学习动力上。美术类学生在造型、空间想象和图像记忆等方面特别敏感。因此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多设计涉及美术方面题材的活动,不拘束于教材,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笔者在主语从句的教学中采用小组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进行,并整合运用课外资源,以电影故事的情节片段作为教学的主线,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语从句”进行教学活动。由于所选的素材适合视觉学习型的美术类学生的共同“兴趣”,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广泛调动。除此以外,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能水平的探究型教学活动并通过激励性与竞争性的游戏让学生能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就感,进而提高了此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要提高新课标下美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五能”,即能充分了解学生,能做好资源整合,能做好分层教学,能寓教于乐,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五能”,即使再难教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交际活动”中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在“探究学习”中巩固和进步。

美术类学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7

1 美术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就业的整体环境严峻。近年来高校扩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加之现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再加上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依然很被动,没有主动迎接挑战的意识,所以就业难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2)“艺考热”造成的艺术生源质量不高。如今很多的高中生钻艺考的空子,通过短期的集训考上美术类专业,但是他们并没有艺术的天赋,所以造成了很多的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时候就很痛苦,同时扩招使得美术类专业的教学资源紧缺,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整体教学质量在下降,这些都最后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欠缺。

(3)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未完全打开,美术生对口的事业单位的岗位趋于饱和状态。目前,美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和创业的居多。以前被美术类学生所看好的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都已趋向饱和状态,能进入美术馆、画院工作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一些美术类的研究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本科生想进入这类的事业单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4)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求职技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由于美术类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他们相对而言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进行创作,所以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不多。一些学生更重视专业技巧的培养,不注重修炼自身的人文素质。许多学生职业定位模糊,求职准备不足,对所应聘的职位缺少了解,这些都使得他们的就业渠道更加狭窄。

2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2.1 内因

(1)加强基础知识。在学校期间一定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美术学、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分支,它理应具备人文学科所共有的文史哲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积累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美术类学生的基础知识除了文史哲知识之外就是专业基础知识,以美术学专业为例,专业基础包括三方面,即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理论、各种美术技法。我们在积累这些知识时,需要融会贯通,既要微观也要宏观。既要懂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也要懂现在国际化的艺术风格、潮流趋势。同时要多出去看展览,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眼界。

(2)及早做好职业规划。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有的同学喜欢研究事情本质的东西;有的同学喜欢自由、创造;有的同学擅长与人沟通、交流。我们要扬长避短,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会是一个人最终能够持之以恒去坚持的理由。也有的大学生说,他所学的专业和自己喜欢的不一样怎么办?如果确实是这样,可以转专业,如果不能换专业,就得保证在专业都及格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时间投入在哪儿,成绩就会在哪儿。

(3)增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塑造完美人格。仅仅有好的知识结构和拥有完美的职业目标,都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践,不去实践就不能够判断,就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现在社会对一名大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大约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如打电话、接待客人的礼仪、规范,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等等;第二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三是自我的管理,如时间管理、健康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等等。这些职业素质不能仅仅从课堂上,书本中获得,还需要学生们通过做班干部,通过参加社团组织自己去慢慢的体会。除了这些基本的职业素质外,面对不同的职业还会有不同的职业素质,比如有些工作需要长期的出差;有些工作需要较好的英文表达能力;有些设计类的工作需要每天都加班,要经常性的熬夜。这些存在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在校生也要去了解,要在课余的时间里去接触那些目标性工作,这样才会真正的知道,自己到底具不具备在这个行业中所需要的一些素质。只有实践才会进一步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你是谁。

(4)在校期间要树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稻盛和夫说,一个人的成功等于一个人的智商乘以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再乘以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这里智商的分数是从1到100,努力的分数从1到100,但是人生态度是从负100到正100,那么人生态度如果是负1的话,你整个人生就全是负数。所以,我们美术类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建立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一个自己的核心的价值观,无论外面社会怎么变,内心的价值观不能变。成功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最终靠的都是自己,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坚韧态度。其次是要培养自己诚信的品质,做一个讲实话的人。最后,对美术类毕业生来说,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能从众,这可以通过涉猎很多的书,多与不同的人交流,多游历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如今,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生活中对美术的需求正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我们美术类的学生来说,我们要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外在

(1)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可否逐步提高对美术类学生文化成绩的要求,特别是文科成绩。美术是建立在大文科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文素养不高的学生,他可以把美术学好。(2)多组织学生看展览,不拘一格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多聘用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给学生上课,多组织学生看展览,听高质量的讲座,不断的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3)从大一就要要求每个学生开始尽早为自己设定职业规划。最好要求学生们能够提前完成他们的毕业创作和设计,且学院在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尽量不要安排课程,确保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实习、找工作。(4)美术类院校与同类院校之间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应多进行交流,多探讨,以期不断提高其教学育人的质量。同时高校应建立校友联系网,以便于毕业生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关于美术类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本人的努力是内因,外在环境是外因,怎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好的就业,更好的发展,这还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索的问题。

摘要:目前,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拟从学生内在原因和外在环境,试探讨美术类学生的就业、发展问题。

关键词:美术,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顾平.谈美术学博士生学术格局的建立[J].研究生园地:198.

[2]唐晓育.美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困境突破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11.12.

美术类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浅析 篇8

关键词:本末不能颠倒,艺术兴趣可以培养,社会的介入,就业问题

这是摘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一段话:“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继续加强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被列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国家发展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人民需要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就更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可喜的发展,10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近1300万人,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

然而,我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期间,教学过程中,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孩子的就业希望。种种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使我感触良多,我默默地思考着,如何找到一条能够解决这些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路子。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曾多次向各种各类学校提出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之所以觉得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如此重要,是因为艺术职校学生的年龄、个性、经历都有其特殊性。如果在教学之前不先解决好这些问题,教学活动几乎无法开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了解到有几个重要的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这些问题像一个无形阴影笼罩着他们,使他们几乎透不过气来。现在,把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拿出来分析。

误区一:都忙着要打工挣钱。挣钱第一,学习第二。本末颠倒。

对于第一个误区,下面有一个案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後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後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后,於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启示?”“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2)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对于人生旅途中出现的事件也应如此处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处在哪一年龄段要完成哪一年龄段应完成的事,否则,时过境迁,到了下一年龄段就很难有机会补救。例如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学习阶段没能掌握好技能科学知识。如各种应用软件的运用,如摄影基础、造型训练等,到社会上工作你能完成好各种设计任务吗?就算有就业机会,能把握住吗?

误区二:对上学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对于第二个误区,其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我在一所美术类职业学校调查中发现,几乎每十个美术类职业学校学生中都有四个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每个班级都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希望转专业。这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爱好选择比较模糊。学校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需要多想些办法。(1)改善学校环境,在这一方面,艺术类学校的学生老师都是强项,但真正能去实行的却很少,例如在学校征集CI策划,在学校的整体视角传达方面尽量做到庄严整体。如学校标识、教室识别牌、学校动线牌、各科室识别牌、学校雕塑、对外开放学校作品展示厅等。这既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又能促进学校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一举两得,这方面也可以参考中国美术学院。有了这些,学校才能有一个浓厚的艺术氛围,而这种氛围是感染学生使其产生艺术兴趣的重要途径。(2)增加户外艺术实践活动,如环境设计类的实地考察、摄影类和写生类的外景练习等。通过户外实战练习,既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教育秩序。在古代的中国,许多的教育都是在室外进行的。现代西方国家的户外教育发展水平也较高,许多课程经常在户外进行,夏令营一类的户外教育活动也较多,有的国家还有专门的户外教育学校。相对而言,我国现代的户外教育发展水平偏低,近年来比前些年更甚。有专家为此呼吁,为了民族的未来,中国学校教育也该改革进步,增加户外教育活动。对于孩子的户外教育,也许我们也应在观念、制度、经费乃至执行细节上下点工夫了。

误区三:来自家庭的问题,信心危机。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等现象。给这些家庭中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心理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对于这些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孩子,教师的正面鼓励很重要,但仅仅是教师和学校的关怀实在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介入,如民政局或者希望工程等。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去克服困难。在这些困难家庭中还有些家庭因为特殊的原因,处于非常艰难、温饱都几乎无法解决的境地,有的还住在几乎就要倒塌的危房里,有些家庭父母亲人有疾病。虽然这些家庭的孩子读书都不用交钱,但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因素还有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生活的担心。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短期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实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或生活条件,让这些孩子能够吃饱饭、穿暖衣、安心去上学。

误区四:就业难,认为所学知识与将来的就业问题关系不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着许多暴发户,富二代,以至于学生有一个错觉,知识解决不了将来的经济问题,职校毕业后就是去打工,用不了许多技能。事实上,在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步入就业市场的今天,就业毫无疑问是一个社会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学校和培训机构都不是万能的,学员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以为交了学费,就会分配一个工作,这个思维方式显然行不通。正确的做法还是要与时俱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就业的优胜劣汰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目前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难题。但一些大学生没有选择消极等待,或者转嫁矛盾,而是选择了就业不错的职业教育进行短训,从而顺利就业,起薪也不错。这种积极的方式不仅有效,也值得鼓励和提倡。相反,一些职校生在就业面前,或仅仅寄希望于学校,或者父母的关系,或对就业信心不足,或是要求过高,最终的结果真是很令人担忧。对此要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埋怨别人,埋怨社会。(3)

我们不禁要问,把握命运航向的是什么呢?贝多芬耳朵聋了,他说:“我听到我的心在演奏”;霍金要不是一肚子的学识,没准会在哪个疗养院终此一生呢?答案找到了,是知识,是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一个有知识的人确实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就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国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曾多次向各种各类学校提出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去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当然,我们所希望培养出的是身心健康的孩子,但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从小不停的被迫读书考试,不良的竞争造成诸如“实感冷漠”(4)等等的心理因素已经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了。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这些孩子们的身心能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使他们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接班人。综上所述,解决艺术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他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①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2010-07-12.

②黎洁.鹅卵石的故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心海拾贝.

③凤凰网资讯.2010.8.

美术类大学生 篇9

1.1 学生就业基础较好, 但各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略有不同

美术类高校学科的专业性较强, 适应我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号召, 近几年来, 此类大学生普遍都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尤其是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 设计学科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 适应用人市场近年来对设计类“能工巧匠”的招聘需求, 此类学生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急需聘用的对象。造型艺术类学生虽然与市场联系不如设计类学科紧密, 但由于专业性水平较高, 且社会上高层次人才紧缺以及近些年来社会上对艺术类作品需求持续旺盛, 这类学生有的虽不能在第一时间求职于心仪单位, 但一般都能通过自主创业经营画室、合作经营工作室, 或灵活就业、自由择业等形式获得不错的收入。美术教育及美术史论类学生由于受美术类高校整体氛围的影响, 一方面表现出考研率较高, 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工作选择的差异性较大, 既有从事教师岗位的, 也有从事艺术设计、自主创业、自由择业或灵活就业的。综合以上观点, 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整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工作岗位流动性较大。不少大学生毕业离校后, 换工作的频率较高; (2) 灵活就业或自由择业意愿较强。美术类大学生在实际工作状态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于受用人单位约束, 而宁愿选择灵活度较高的工作, 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1.2 学生就业心态过于平稳, 对应聘求职存有过高的期望

美术类高校由于学校教学安排和学习氛围的特点, 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 (或五年级) 仍有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 一般都要忙于准备毕业设计 (毕业创作) 和毕业论文, 而不同于有的高校学生在大学本科最后半年或一年能全身心投入于求职择业, 另外, 美术类学生由于受同类专业师兄师姐的影响, 即使临近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年, 相当部分学生仍不急于与单位签订稳定的工作合同, 有的学生则对工作单位抱有过高的期待, 片面追求少干多得的工作, 有的学生则疏于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凭一时喜好盲目选择, 学生频繁跳槽的情况屡有发生。

1.3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突出, 学生对课程的专注度有待提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在校大学生校园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 目前授课教师多数是院系辅导员, 一方面辅导员能较好地认知和了解学生情况, 能有针对性地更好开展就业帮扶和个别指导, 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 进行职业生涯督导。但院系辅导员一般都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日常工作任务, 自身业务拓展和学习的时间与精力都会比较有限, 授课时难免会感觉捉襟见肘或有心无力, 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较好地吸引和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 使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1.4 学生创业的意愿较强, 但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和专业培训

美术类高校由于学科本身具备一定的市场附加值, 能较快的获得预期市场回报, 不少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主创业愿望, 在校期间通过合作创业、参加社会兼职的大学生比例较高, 如合作经营画室教学、自主经营工作室、微型创业等, 虽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好的市场回报, 但创业形式仍显得比较单一, 且缺乏针对性、系统的创业辅导和专业培训, 有的微型企业仍属于小本经营, 不管从企业经营方式和融资模式来看, 都缺乏长远的推广价值。

2 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2.1 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层次,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针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应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层次, 发挥校、系 (二级学院) 两级就业指导联动机制, 在系 (二级学院) 层面:增设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员, 及时发布就业资讯和掌握本系 (二级学院) 就业动态, 协助系 (二级学院) 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在学校层面:不断建立健全和定期维护学校就业网、开通并及时更新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博、运用学校就业指导QQ群在线交流, 不断建立完善用人单位QQ群和校友QQ群, 并定期跟进联络交流。每年结合实际情况, 定期举办3~4场大型用人单位供需见面洽谈会和几十场名企专场宣讲会, 以及在学校就业网上每天不定时发布单位招聘资讯, 并及时通过校园学工QQ群和各学生QQ群告知学生, 丰富拓展网络新兴媒体信息传播的作用, 使外界就业信息和院系就业动态及时对接传播, 建立健全立体、多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2.2 开展“个性化、全天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服务, 探索案例教学和职业生涯跟踪调研

美术类大学生受专业学习追求个性发展的影响,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总希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或总是乐于展现自身特立独行的一面, 多数学生表现为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文化课程和其他方面学习的一面, 或者可将他们理解为重视专业学习进步, 不太重视其他方面的学习和领悟, 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业务, 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用心去学习和领会, 比如: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或会议上多次强调, 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一知半解的状态。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一方面是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 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美术类高校学生的实际而进行的应对策略。在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中, 努力探索案例教学, 积累学生的相关咨询辅导案例, 并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定期进行回访和生涯跟踪调研, 不断积累相关素材。

2.3 健全系 (二级学院) 就业派遣与跟踪服务工作, 及时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动态

美术类高校应努力探索建立健全系 (二级学院) 就业派遣和跟踪服务, 使系 (二级学院) 就业工作人员在毕业生就业派遣过程中不断熟悉就业系统的操作环节, 既提高业务水平, 又能顺利解答学生相关类似问题, 避免出现只有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熟悉相关业务工作, 而系 (二级学院) 就业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不熟悉、不知情, 导致降低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 影响学校整体的就业工作效率。定期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就业跟踪服务, 掌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 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的形式,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跟踪调研, 既是对学生就业状况的及时跟进和掌握, 同时信息反馈至教学部门更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

2.4 调动多方力量和发挥校友资源, 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以笔者观感, 一定要善于调动多方力量, 包括: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宝贵的顾问资源, 专业教师长期耕耘在学校教学第一线, 优势在于能充分了解、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 美术类高校专业教师既是课堂授课的教师, 同时多数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 对学生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尽可能地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单位推荐、实习介绍和物料宣传辅导等方面的作用, 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 他们是学生当中的旗手和生力军, 是有效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能够协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收集、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 能协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发布就业资讯和用人单位招聘公告, 其作用十分重要。管理干部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 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备资源和后勤保障。美术类高校校友资源中, 不乏知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发挥校友的作用, 聘请他们来学校开展相关专业的讲座、专题报告或参加学生代表座谈, 丰富学生们的专业学养, 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认知水平。

2.5 遴选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 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 并使其与院系相应学科的教学情况对接, 尤其对于设计类相关学科的毕业生而言, 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期能够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践锻炼, 并合理将实习分数列入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成绩, 这样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 使得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二、三年级寒暑假期间的实习锻炼, 使用人单位能够了解并认知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更为熟悉, 许多学生正是由于在用人单位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得到单位的认可, 从而顺利在相应的单位就业。

2.6 邀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环节, 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实践课程, 既要立足课程理论, 又要结合学习实际。在一些教学环节, 应邀约专业教师参与到授课的环节中来, 开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授课形式可以考虑去工作室参观、企业学习交流、专业教师访谈、学习沙龙、对话访谈等多种形式, 发挥专业教师传帮带和对学生人格引领的作用。针对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较浓厚的特点, 高校可合理引用创业指导课程, 如SYB、KAB培训等, 对学生进行创业辅导, 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由省市组织的各类创业培训。

摘要: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从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探索案例教学和生涯跟踪调研、健全二级学院就业派遣与跟踪服务、调动多方力量和发挥校友资源、遴选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以及邀约专业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课授课环节等方面, 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聘

参考文献

美术类大学生 篇10

一、城市型大学内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1. 外部环境的支持

四川省成都市是一个创业都市, 近些年大力鼓励和发展大学生创业。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办发〔2014〕26 号) , 相关政府部门下发《成都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人社发〔2014〕20 号) 等支持政策, 助力大学生创业。成都大学美术学院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队伍, 建立相关的扶持政策, 重点孵化有潜力的学生孵化团队。

2. 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我校开设了创业课程, 建立了菁蓉学院, 每个月一次全校性的创业讲座, 该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创业咨询的辅导员岗位, 因此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强。美术生的创业意识强, 对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品质较了解, 因此, 普遍认为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越到高年级, 一方面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可选择道路的增加, 另一方面对专业知识和自我认识的加深了解, 创业的人数会逐渐减少。

3. 目前美术类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美术类大学生学科专业性符合现代社会审美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学生创业中具有优势。在2014 年学校入住孵化园的6 支团队中有3 支为美术学院学生组建。据不完全统计, 美术学院近5年毕业学生中创业的企业有11 家。

二、目前城市型大学内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美术类专业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明确

美术学院现共有5 个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绘画。设计类的美术生大多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发展较为明确。而动画和绘画两个专业分别有67%和58%的学生认为, 由于专业领域较宽, 选择性较多, 而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2. 创业教育相较于就业教育滞后

目前学校中负责就业创业课的教师大部分都为理论型教师, 没有创业经历, 因此在这方面的课程上显得比较吃力。而从外请来的成功创业家则有实践的经验而没有丰富的理论, 单单从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上感染大学生, 但是结束后学生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1]

3. 想创业的美术生缺乏实践经验

实践弱是目前美术生想创业的普遍问题。有89%的美术生表示自己的实践较弱, 很少参加美术类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原因在于美术生动手能力较差, 很多实践项目多依赖于企业和专业老师的资源和指导, 缺乏实战能力。

三、加强美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与意见

1. 学生创业团队应加强创业知识的学习

学生创业团队想当然地认为创业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74%的美术生认为创业中最重要的品质是沟通能力。而创业学生中94%以上的美术生认为创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两块还需要认真学习, 不清晰团队如何运营。学校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资料收集起来, 定期跟踪考查, 给予专业的指导。

2. 学校应在师资方面加强引导

学校可将美术类创业校友引进创业课堂中。既有美术类的专业知识, 又有相关专业的创业经验, 是最为适合的。在课堂下, 增强第二课堂的指导, 让想创业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3. 在综合性院校内应加强学院创业团队的交流与合作

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除了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外, 综合性也强。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美术的宣传功能。例如, 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开发APP, 和旅游学院联合设计展区的开发, 和生物产业学院合作产品的设计和包装等。因此, 建立校级的创业平台, [2]合理调节和利用资源, 能够更好地发挥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价值。

摘要:在目前全国创业的大浪潮下, 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有独特的方式和发展特点。通过对美术类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目前美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缺乏实践、创业指导不足、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并提出改善现状的教育意见。

关键词:城市型大学,美术类,创业

参考文献

[1]巴玉玺, 王珩.高校应重视对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J].文教资料, 2012 (02) .

上一篇:鼓式制动下一篇:广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