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2024-06-03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精选十篇)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篇1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广大基层的文化公共设施日益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系列化。但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堪忧的现状, 一是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 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弱化, 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 道德滑坡、世风变浊。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流入文化市场, 恶化了社会精神环境。三是宗教活动频繁, 封建迷信抬头, 危害社会风气。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 落后文化习俗抬头。

反观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 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深刻领会党的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的基础上, 把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把“软实力”抓出“硬效果”。

第一, 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 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 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以上决议,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保障中央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配套落实到位。加强对“农村书屋”“基层文化工作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 真正发挥其文化教化的功能。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文化活动经常化。创新服务供给机制, 采取政府购买、委托、补贴等方式,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 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进行补贴, 免费向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文化服务, 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二, 发挥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功能, 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法和路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书报、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但是, 随着宽带网络和家用电脑在广大农村和社区得到普及,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 这就需要各级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唱响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文化宣传可以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市场企业积极参与主旋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研发。基层可通过开展社区文明网站创建和评比活动, 充分发挥网站、论坛、贴吧、集群、微信公众服务号等网络平台传播信息、互动交流的功能, 来进行群众性文化教育宣传, 发布文化活动信息, 组织群众为文化活动开展建言献策。只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真正开展一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才能永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三, 发挥基层组织文化创新的载体功能, 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党员、凝聚人心的主阵地, 是思想建设的主阵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 是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 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 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 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创意征集活动, 集中民智, 发动民力, 为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挖掘深厚的资源和人力禀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是支撑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承载着文化强国战略的重大使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在广大群众中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意义深远。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深入挖掘当地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创新的高度热情,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对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责任担当, 坚定不移的走出一条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摘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柴发柏.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 2010 (9) .

[2]刘刚.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J].政工学刊, 2008 (8) .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思考 群众 基层

1.基层群众文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石

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先进性,成为当代基层文化的闪亮的徽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

2.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使经济的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深厚基础上,其中心环节是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在我国十三亿多的人口,九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这些年坚持下来,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层,深入到厂矿、村镇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3.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勃兴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基层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经历着选择、裂变、融通和创造。这是一片被文化激情燃烧的大地。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引发了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从而造就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召唤结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对群众提出了以各种方式参与学习的要求,引发了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潜在动机。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这样的目的。

4.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而且,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領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一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其他事情-忙,就把文化工作给冲了;二是表面上看中文化,但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虽然热闹几天,给老百姓恶补几天文化大餐,但这种“做秀”给基层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工作举步维艰,时时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社会方面对基层文化的漠视也令人心忧。

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基层文化工作者困于“守摊子”;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以立项,有的进入施工了又成为“胡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基础薄弱,许多站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张桌子、一间房子”的“四一式空壳站”;文化专干待遇不落实,专职人员调换频繁,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得不到补充,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管理体制没理顺,有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阵地短缺,而且公共活动文化场所常被占用。文化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影响活动的展开。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对群众吸引力不大。个别地方文化市场违规现象严重,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群众反应强烈,严重阻碍了两个文明建设。

直而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扛起时代文化中的这份沉重。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雄视阔步、昂扬进取的年代,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风帆已经升起,基层文化工作完全能够完成它对时代、对人民的伟大承诺。

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努力繁荣文艺,在生活的深处含英咀华,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下更大的力气作好社会文化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我们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漫议 篇3

一、思想建设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第一个层面, 是思想建设。这虽然是一个“软系统”, 但却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与能量之源系统。

所谓“思想”,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 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谁也无法从根本上颠覆思想对于行为的指导作用,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了历史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 也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开始与基础。

同样,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 也必须首先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与先导, 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基层思想建设是群众文化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改革创新。新形势下, 我们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他特别提到“基层工作创新”, 把基层的地位与作用, 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思想建设, 内容很多,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以“两个巩固”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坚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 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生机活力。

二、组织建设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第二个层面, 是组织建设。这是一个保证系统, 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系统。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组织建设, 重点是落实基层文化组织的专职人员, 例如乡镇文化站站长、村文化室主任、社区文化室主任等人员。做到专职专用、责、权、利三合一。目前的问题是:基层专职文化干部不专用, 而成为“打零杂”或“一人多职”, 有的成为领导干部的“文化秘书”, 有的成为领导干部的“临时特派员”, 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 而干与此不相干的工作。

与此同时, 还要具体落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员与参加者。例如戏剧队、舞蹈队、合唱队、文学创作小组、绘画创作小组、书法小组、摄影小组、剪纸小组、曲艺小组等等, 要根据不同基础单位的不同文化情况, 具体落实。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组织建设, 还要做到科学化、现代化、重点要搞好现代化的“组织设计”, 内容包括职务设计 (组织成员个人职务的设计, 包含完成职务的目标、任务、组织成员的能力与发展等) 、群体设计 (将组织内部相关的人员及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群体, 以便更好地实现总体目标) 、结构设计 (一个组织内部各个构成部分相互确定关系的设计, 又分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 。

三、制度建设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第三个层面, 是制度建设。这也是一个保证系统。

所谓“制度”, 指的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3]制度建设又称“整章建制”, 即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作为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制度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基层文化单位的规章制度, 如乡镇文化站工作制度、农村文化室工作制度、社区文化室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本身的内容, 又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评价标准等, 要具体化、量化。通行的基层文化工作制度是岗位责任制, 要定岗定责, 一切按制度行事。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制度建设, 不仅要制订各种制度, 更要认真执行制度, 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并有必要的奖惩制度与监督、检查、考评制度与之相配套, 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认真执行, 避免制度形同虚设。从而把制度作为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可靠保证与有力依托。

四、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第四个层面, 是设施建设。这更是一个物质保证系统, 也是一个硬件系统。

所谓“设施”, 指的是“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4]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设施建设, 包括农村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脑室、阅览室、歌厅、舞厅、网吧、电影放映室、体育活动室、健身器材、篮球场、台球厅、棋牌室等等。

目录,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 是资金不足。解决之道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是向文化主管部门与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投入。基层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要主动向政府部门与文化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工作, 宣传、强调基层文化工作乃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沿与基础, 取得领导同志与领导部门的认可与理解, 在资金投入上能对群众文化的基层单位给予倾斜, 以确保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与齐备。

二是开源节流, 努力创收。群众文化基层单位, 要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 努力创收, 在“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过程中,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争取企业赞助捐款。群众文化基层单位, 要想方设法为企业服务, 并以此争取企业赞助与捐款。可以把某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冠名权与企业的赞助挂钩, 以取得互利双赢的最佳效果。

四是鼓励私人兴办文化事业, 投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 实现产业化经营。例如私营图书室、私营网吧、私营歌厅与舞厅、私营台球厅、私营棋牌室等等。做到国营与私营并举, 使群众文化基层文化设施得以全面开花。

综上所述, 可见群众文化基层建设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 其中又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构成“四轮定位”的大格局, 而这四种建设, 又是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雊树刚.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北京:人民日报.2013.

[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论文 篇4

一、加强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重视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

为了加强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改变对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文化建设部门的领导,要明确意识到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需要将该项活动内容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发展战略的层面。不仅相关领导人员要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而是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对村民的举动产生影响和带动作用。并通过广播、板宣传手册等途径加强对基层文化的宣传,使村民对基层文化建设有进一步了解,从而使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观念深入人心。

(二)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建设活动的管理力度

基层文化队伍是文化建设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因而为了增强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效果,需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再教育、聘请专家及外出学习等途径,培养出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精英,为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机构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加强对文化建设活动的管理,注重对村民文化活动的指导,端正其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导向,加强文化活动的监管,坚决抵制迷信、低俗及腐朽文化,促使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基础设施

在开展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需要政府资金作保障,因而需要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同时也可以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采用募和投资合建等方式来获取文化建设经费,科学合理对各项经费进行支配,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为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要不断丰富文化建设活动形式,例如露天电影放映、大型歌舞表演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群众性强的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培养其凝聚力,陶冶情操。

(四)创新内容,树立品牌文化

在新时期的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与不断进行创新,融入时代元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可以利用信箱、数字电视和网路远程教育等途径,在为村民提供日常娱乐活动的同时,向村民传授医学保健、生活小窍门和耕种栽培技术等,使文化功效最大化,是文化真正为群众服务。另外,要加强与各大专业院校的联系,从中吸取新鲜血液,保持文化建设的活力与创造力。近些年很多明星都来自农村,如小沈阳、大衣哥朱之文等,还有其他一些优秀的表演团队,他们在文化表演中,流露出了真情实感,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新时期,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要不断挖掘出新力量,形成当地富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比如,可以结合村民的日常实际生活编创一些小品、相声等,并要融入当地风俗,也可以播放与传播当地民歌,将其作为广场舞的主题曲等,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推进农村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二、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篇5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管理;和谐社会

1.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助力农村基层管理

1.1群众文化建设是增进群众沟通的助推剂

我国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打破了集体化的劳动生活模式,日常的各种集中管理活动逐渐变少,同时,随着这些年经济生活的提高,人们逐渐的被电视、智能手机、电脑所吸引,私人活动已经远远高于集体活动,很多人更多的愿意呆在家里,这就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少,邻里关系愈发淡化。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将群众吸引到一起来,进行共同的合作、协作,增加人们的沟通机会。如唱歌、跳舞、聊天、表演,等等。大力发展这些活动,能够给我们的农村基层管理带来无法估量的作用。人们通过参与共同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必须的精神生活需要,同时,也增进了人们的沟通,增进了理解,进而建立起互惠互信的交往基础,促进了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群众文化建设是群众管理逐步组织化的融合剂

人们之所以形成社会,是因为需要集体的力量进行生活,个人是孤立软弱的,很难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旦其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又无法获得来自集体组织的帮助,极易走极端,通过极端方式寻求解决方法。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通过跳楼、自杀、攻击其他人员、攻击政府部门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无非是要获取集体的帮助。

群众文化的开展具有广泛性和基层性、多样性等特点,它通过吸收社会基层群众参与到不同的活动集体中来,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政府通过对这些组织进行合理规范的引导,使之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这些制度能够很大程度的对成员进行约束,极大地增强了组织的自我管理,同时,组织成员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关怀,能够将一些小的问题在组织内部消化解决掉,而且这些组织能够为成员进行一些合理的诉求的传达,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有孤立无援感觉,极大地减少了极端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的管理质量。

1.3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激活点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乡村作为一个群居村落,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自然也有自己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具体表现在乡风,而乡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的是乡村的管理质量。好吃懒做、赌博成风的地方,其社会必然混乱,容易引发社会安全问题。由于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观念正在逐步的取代集体观念,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变得有些混乱,致使当前的乡风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淳朴,另外,由于乡村的生活相较城市而言,过于单调枯燥,人们在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迷恋上麻将、打牌等娱乐方式,进而导致赌博成风。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群众文化建设来激活乡村文化,逐渐形成健康向上、和谐的乡村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本就源于群众,最能够激活乡村的文化,其不拘一格的文化形式,能够最大化的融合乡村的文化,同时又能够提升乡村文化的质量。

1.4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有力补充

农村基层管理除了强制性法律管理,还需文化的软控制。只有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时候,才能实现农村基层管理的自我管理、法制管理。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变的过渡阶段,群众内部有着各种价值观、人生观充斥其中,进而造成了人们的思想的多元性,这些思想有好有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内部的秩序的稳定。单纯的依靠法律已经无法全面控制矛盾的萌芽。

群众文化的开展,尤其是一些宣传政府政策、思想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快速的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老百姓,实现上下思想一致的效果;群众文化的开展,特别是一些宣扬道德文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群众文化的开展,能够将有共同喜好的群体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形成更易于管理的组织,能够疏导群众中的一些不良情绪,缓解社会压力,将矛盾自我消化掉。

2.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要相得益彰

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使得社会管理更加的简单;而社会管理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到几点:

2.1遵循内在规律

遵循规律,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自然规律。群众文化建设要抓住“群众”才是基础这个关键点,不能脱离的群众,搞理想主义工作。群众是群众文化的直接参与者与享受着,群众才是基础,一味的最求政绩而不联系实际,势必被群众所摒弃,就想宜州一位老百姓说的“鬼才愿意参加”,那就太失败啦。

2.2培育坚实的基层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要专业还要热诚,要积极吸纳群众人才,形成一支有“指导人才、积极分子、民族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现代歌舞人才”等人才构建的综合性专业队伍,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将群众文化发掘出来,还要发扬光大,将周边的群众都带动起来。除了积极培育各种专业队伍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模式,藉由市场带动文化产业队伍的发展壮大。

2.3开展“满意”的文化活动

所谓满意,指的是群众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参与,认知上是否提高的活动。它同样关系到了群众对于管理者的满意度问题。如何把握“满意”这个尺度呢,我们应该从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几个方面入手,將我们的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而又有意义。

2.4开展有创新题材的作品

2.4.1接应时代气息

国家的发展、政府的工作、领导的方针政策、群众的生活、社会的动态、舆论的热点、世界潮流文化的方向都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只有将我们的作品结合时代的背景,才能碰撞出精神的火花。

2.4.2融合传统与现代

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结合,不仅能够使得传统艺术得到发扬,也是的传统艺术更易于被群众所接受。保护艺术文化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发掘其精华,并与新的思想进行碰撞。

2.4.3因地制宜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群众文化发展,就不会出现冷场的情况,如扭秧歌就不适合在南方的城市进行推广。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当地的文化习俗的情况下,进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改变,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导。

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利国利民,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乃至基层,都应该重视起来,将群众文化建设当作长期的战斗来进行。

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 篇6

一、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基本特点

(一)类型多样性

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分类可以看出,多样化的群众文化团队类型成为了它的主要特点,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摄影、 书画,又或是棋牌、国学等群众文化门类, 都使得基础群众文化团队的多样化类型更加突出。文艺团队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类型,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促进了群众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专业辅导力量的不足也导致团队组织问题遭遇发展瓶颈。

(二)组织松散性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特殊性,自发组织成为了其团队建设的核心推动力,这就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团队自然具备了一定的组织松散性特征,这样的不稳定因素也使得基层文化团队在组织管理方面显得较为混乱,群众的文化活动参与度往往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社会功能的发挥显然极为不利。

(三)发展依赖性

从社区文化团队的建设需求出发,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在经费投入方面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就使得团队建设在资金使用方面难以与社会资源相契合,单一的财政模式自然滋长了群众文化团队的依赖性。 在积极利用社会舆论导向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考虑到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人员配备问题,从专业水平与组织能力等多方面提升活动组织的质量,减少对外来志愿者的依赖感。

二、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纵观社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团队的建设问题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基础,是现阶段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传播与导向作用。从社会价值与影响力考虑,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问题需要从团队组织与人员管理的双重角度突出文化团队建设的有效性,在积极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组织网络,谋求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基本现状不难分析,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表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人员培训问题。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人员布局可以看出,其人员结构基本为退休人员或者自由职业者,这一人员构成缺乏了必要的专业性特征,无论是对活动组织还是培训工作的开展都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组织管理问题。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在组织管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松散性, 这也使得文化团队在管理机制构建方面显得相对滞后,而活动场地也是一个主要问题。第三,基层文化团队建设中资金问题的解决大多依赖于政府拨款,这就使得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开展受到了单一经费筹措的尴尬,类似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的道具、场地、设施等都显得相对匮乏,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关于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问题是社区及乡镇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种体现,这项工作的开展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因素,只有真正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落至实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依赖于民智的开发,更依赖于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发展与人民进步基础之上,只有真正体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与先进性才能从根本上落实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基本要义,将科学理论与文化实践有效融合。除此之外,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还应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从爱国主义及集体精神方面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体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价值。

(一)基层文化团队建设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核心推动力是人民群众,作为群体文化内在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有力象征,人民群众在基层文化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置喙,因此基层文化团队建设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团队建设问题通过主体活动组织的方式与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应当与实际生活相契合,无论是组织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当在群众理解范围之内。

(二)落实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资金投入问题

关于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得以解决:其一,利用政府专项经费来加快群众文化建设步伐,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来实现对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甚至可以通过村级或是乡镇力量的组合来达到投资合建的目的,以此解决现阶段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二,关于资金筹集之后的流向问题,基层单位在对资金进行处理时需要确保资金使用的作用, 保证专项资金能够真正用于解决群众文化活动与团队建设问题,像一些基础性设施建设如基层的排练室、培训室、社区阅览室等,也应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内。

(三)整合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以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开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植根于群众同样也应服务于群众,因此对于地区优秀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文化形式多样性角度出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与文化团队的建设应从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与内容方面作出革新,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像是群众性的歌唱比赛、广场舞比赛、全民健身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都是地方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扩大文化团队建设的影响范围意义重大。

(四)突出协作交流在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基层文化单位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工作时还需要考虑到群众文化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合理规划工作事务实施程序的基础上为群众文化团队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提供机会。群众文化团队除了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之外,还需要通过外部交流的形式来扩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传播范围,体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基层文化单位可通过街道文化活动汇演的方式来密切各街道文化团队之间的联系,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多指引文化团队建设走出社区,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网络资源的利用在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视,文化网站的建立、文化活动的开展等都可通过网络文化专栏的方式得以呈现在公众面前,这对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四、结语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 篇7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及其目标

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是在人们的职业之外的, 而且由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主要是面向人们群众的文化, 它主要是将人民群众组织在乡村、街道、学校、车间等等这些最基层、最前沿的机构, 而群众文化正是要面向这些机构, 并且在这些地方来开展的。

基层文化建设目标, 基层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而不应该停滞不前, 并且以始终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主要目标。基层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不管是对于共产党、国家还是中华民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共产党来说是思想上一面旗帜;对于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 更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储备, 是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

社区文化队伍对整个基层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是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直接影响着整个基层文化发展的成效。

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指导队伍建设。指导队伍主要有两大类组成, 一类就是社区干部, 而另一类就是文艺骨干。社区干部在整个社区文化的建设中起着指引的作用, 主要是将一些有责任心、有领导能力的优秀人才, 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 并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相关培训, 使得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社区专职文化管理队伍快速形成, 让管理队伍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积极性。文艺骨干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因此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并且加强培养有特长的文艺骨干, 让他们各自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也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形式引进一些有一技之长、热心社区文化, 想要为社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加入进来;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 开展重点培养、下基层锻炼等各式各样的方式进行专业人才输送, 从多渠道提升群众文化整体素质、水平。

其次是加强社区文艺队伍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建设, 我们应该考虑社区内居民的爱好和特长, 可以根据社区内不同居民的爱好、特长、才艺等进行分组, 组建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团体;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 充分挖掘有潜质的文化人才;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的爱好, 有针对性的开办文化技能培训班, 让有兴趣的人参加进来, 培养一批有一技之长的文化能手。总之就是要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 让社群文化更加繁荣。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最近几年, 基层文化骨干、专业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人员老化不说更有甚至民间艺人的绝技近于失传。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那么将会出现基层文化匮乏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坐等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留住人才, 给予文化人才合理待遇, 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 尽可能发挥其业务专长, 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对于民间艺人绝技失传的现象, 应当组织力量将绝技整理流传下来并且发扬光大。通过不定期进行开设一些培训班, 让那些村组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充分参与进去, 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也可以通过进行组织乡镇、村组文艺汇演、文艺比赛充分发掘农村文化人才。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让群众文化持续发展

基层文化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场地、场所、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 同时要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在社区内建设一些图书馆、展览室、文化长廊、老年活动中心、民间艺术中心等, 形式多样的活动场室, 不同爱好的居民可以到不同的场室去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

在加大社区文化建设投入的时候资金一定要保证, 这是前提条件, 在保障资金投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可以通过政府部门设立专项社区文化资金, 实行专款, 专用;也可以通过社区与企业联姻共建企业为社区文化赞助一定的资金等方式从而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

众所周知, 任何一个城市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小区建设, 对于一些新建小区来说在建设之前都要预留文化活动中心和一些供休闲娱乐场地, 可以将这些条件作为重要的审批条件。对于新社区在建成之后要及时将开展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图书等文化资源配置好, 在配置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详细做一个规划, 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施, 把小区居民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一步步落实到位。

对于一些达不到标准的旧城社区文化设施, 也应该做进一步的调整, 可以通过更新、新建、扩建、置换等多种方式进行解决, 从而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

四、发挥文化载体, 组织健康的文化活动

现阶段,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小型活动为主。群众的参与度特别低而且热情不高, 活动仅仅以自娱自乐为主没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这就是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存在的一大弊端。因此社区文化活动要想持续发展, 必须要改变现状, 走品牌化道路, 坚持群众的广泛性、娱乐性、公益性, 为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走品牌化道路的时候要找准品牌定位, 充分考虑民族性、地域性、季节性差异, 通过挖掘、整合、分析资源优势, 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特色品牌战略, 塑造出具有个性魅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要想建立一个真正成熟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必须要经过不断打磨和人民群众的逐步接纳,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要循序渐进更要持之以恒。

要加强基本文化活动方式, 在进行文化活动方式的时候要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我们可以把群众自娱自乐自发组织的一些小型活动, 与城镇政府定期举办的文艺汇演、文艺比赛进行完美的结合;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宣传思想道德建设和科技文化卫生知识, 通过编成一些歌曲或者是一些舞蹈让人们在唱歌、跳舞的过程中, 将知识牢记于心, 不仅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付晓.基层群众文化之我见[N].中国文化报, 2010-9-20.

[2]张燕妮.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8) .

[3]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 (1) .

[4]虞敏.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 2009, (8) .

试论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篇8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 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帮助群众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其次,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 物质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 更多的人在不断地追求精神文化的发展, 在十八大报告中, 就特别强调“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于群众。”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 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要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乡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文化活动的经费不足, 导致文化设施的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不能够满足乡镇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阻碍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二) 人民群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作为偏远乡镇的农民, 交通条件和信息条件比较闭塞, 接收不到城市多元化先进文化的影响, 还有一些村民思想保守, 不愿意学习一些比较开放性的文化;同时, 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在认识层面上不够重视, 没有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2。

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面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 政府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认识, 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

首先, 政府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看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认识到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影响。

在工作过程中, 要认真贯彻当的领导方针和政策, 运用战略的眼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 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思维和领导能力进行考察, 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明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建设形式等。

同时注意引导群众认识到进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积极进行文化素质的培训, 激发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开拓群众的视野, 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 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 进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 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的建设是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要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 对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调查分析, 合理修建体育器材、教育设施、图书馆、老年活动区以及青少年板块等, 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进行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 加强当地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提高群众对基层群众建设的认识, 进而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3。

增加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要与政府的其他部门, 如文化部门、宣传部门等进行协调, 提高办事效率,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在思想上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

(三)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文化活动, 将文化生活与人

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做到依靠群众发展文化的同时确保文化建设为群众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所以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人为本, 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累, 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积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场所, 同时, 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的文化建设活动当中来。比如在元宵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时, 在当地的集会上融入一些文化性的内容, 将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同时要丰富文化的形式, 开阔群众的文化视野, 可以举行一些有奖文化活动, 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对群众进行技术的培训, 提高群众的专业技术。

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水平,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要及时进行文化的建设,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将资金投入, 同时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形式,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释

11.吕波.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神州, 2014.14:207+209.

22 .常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5.14:102-103.

浅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 篇9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因此, 就要求我国的整体科教文卫等全面扩展、提升。全面针对于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的不断强化, 让基层群众能够最大化的掌握文化知识, 让基层群众队伍的先进性始终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脚步相协调。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 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一般是需要一个载体进行承接的, 通过工作、生活、职位、人际关系等相互连接。因此, 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经过长时期的开展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化教育, 不仅能够被广大基层群众所接受, 甚至是喜爱, 同时也为广大基层群众的特有才能给予发挥的空间与平台。因此, 对于团结向上、积极的基层群众力量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我们在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中, 始终保持着“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正面、全面的引导广大基层群众形成统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全面扩大、深化对于社会的责任, 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2. 凝聚队伍, 促进和谐

我国基层群众队伍的各项文化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的凝聚与整合作用的, 为整体的我国基层社会发展具有思想、情感的构建作用。通过各项的文化建设与内容丰富, 积极的树立“为人民、强国家”的思想。通过强化与增进人民与国家彼此间的信任与沟通, 逐步的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奉献精神、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等高情感与高品质。

3. 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 对于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通过积极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建设, 让基层群众始终能够具有良好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温暖的心灵, 始终为构建基层群众和谐队伍而保持着新鲜感与积极性。

二、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匮乏

针对目前而言, 我国的基层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与文化知识基础, 还有待于提高。主要是由于曾经我国的教育与文化体系所致的结果, 严重的影响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旧时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还影响着一部分人, 这样的思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素养及知识的建设与普及。因此, 只有摒弃这种思想, 从根本上吸收新的知识与文化才能够不断的激发与强大基层群众队伍的力量。

2. 日常文化生活建设缺陷

尽管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 其整体的文化活动与建设的方式等还没有正规、完整的纳入到全面的文化素质建设中来。很多的文化构建, 只是趋于形式化, 完全没有从日常的文化生活中体现。这样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 更加弱化了基层群众队伍的文化建设。

3. 基层群众队伍不能保持先进性

随着我国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 其整个基层群众队伍的建设上并没有能够与时俱进。主要的原因是从企业、事业、政府等相关人员存在的地方其对于文化建设的创新力严重缺乏。改革与发展完全没有波及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中来, 至此其先进性就无法保持, 对于工作、文化等的建设也因此存在着落后性。

三、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完善基层群众队伍管理

1.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是应该遵循“四个重点”进行构建与管理, 即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文明的素养提升、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只有完全的依照着上述进行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 势必能够建设与管理出具有丰富内涵、高知识、高水平的基层群众队伍。以此, 保证国家的繁荣与经济的有力增长。

2. 正确处理好基层群众的参与性

只有不断的强化与扩大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与基层群众队伍的管理, 才能够通过保障其积极、稳定的参与性来强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的通过高度重视与鼓舞, 极大的发挥其凝聚作用, 让每一位基层群众都确实的看到自身的作用与力量, 让其能够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繁荣做出一定的贡献, 是群众们参与的首要积极性。因此, 各阶层、各行业等应全方面的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提供便捷, 以此才能够不断的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 用先进的文化力量去浇灌国家文化之花, 让其能够绚丽绽放。

3. 开拓全新文化建设思路

通过正确的树立文化建设的基础与文化发展的理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断的强化与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精神、生活等水平, 不断的提升着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等, 让其始终能够具有科学性的文化建设, 积极向上的引导中国人民进步。通过丰富文化建设与基层群众队伍管理的多样性, 让艺术与文化、素质与品质相结合, 建立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基层群众队伍。

4. 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从基础抓起

针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 我们必须具有针对性的掌握其建设的特点与方向。通过青年人, 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上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影响性。通过开展教育、用事实论证、讲道理等逐步的提升文化道德修养, 最终做到高品质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 让中国的基层群众队伍建设与管理始终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了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为未来更好的管理与构建基层群众队伍起到指导作用。我们只有不断的通过建立高端的文化信息传播与共享, 始终保持着基层群众队伍建设所需的一切资源, 才能够有效的管理基层群众队伍, 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与动力, 以此保障我国基层群众的基础文化素养, 帮助我国不断前行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刘艳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打牢基层和谐之基[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9 (05) 。

[2]曲战胜:浅谈基层先进性建设与队伍各项管理工作[J]。中国建设, 2007 (11) 。

[3]李忠昊, 陈雪樵:基层文化建设的奇葩[J]。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2) 。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整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前言:

随着在我国在自身实力上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整体现状已在逐渐与外国发达国家不断减小。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群众对于国家整体上的建设有着重大的贡献。这样的贡献表现在了基层群众自身各个方面素质上的提升。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是应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前提下存在的,所以政府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福利与生活保障是其自身最为主要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能单单只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在文化的需求上要给与群众最大程度的满足。所以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对于基层文化队伍,我国相关人员及部门必须要充分了解并予以保护,维护好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的氛围。

一、群众文化队伍的具体结构

(一)队伍主要力量

作为基层文化队伍,其内部的主要中间力量当属基层百姓。整个队伍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其目的是更好带动我国总体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工作主要面对的是群众,所以整个队伍以基层群众为主。但也不能仅仅只存在基层力量,起领导作用的应该是具有实际权利的政府或是相关部门。队伍中的基层群众知识成员,在发展文化活动上的经验明显不足。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正确的领导与指正,避免建设工作和发展方向出现偏差[1]。

(二)文化队伍的特点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基层群众依靠其自身发展文化建设容易出现不当的情况,所以文化队伍将直接引导基层群众在此方面的整体走向。究其文化队伍的特点,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有效传递对于精神建设领域上的主要思想标准,实现理念上的正确传达。在一点就是队伍整体化、统一化,在建设上有着统一目标,有强大的群众凝聚力,可以系统的保证整个基层群众文化环境的统一。

二、当前基层文化队伍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基层文化设施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上来看,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需要被提高。提高的手段需要被注意。最为有效又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加基层文化设施。这种类似的公益性设施和场地在城市的各个地区都可以看到,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某些角度上,设施的建设与实用程度也证明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虽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但却对基层群众工作之余有着巨大的意义,对于总体生活水平与自身精神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日常工作生产中对文化的传导

社会是由各种分工不同的团体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文化上的建设应予以投入到各个层面,不能仅局限在业余时间。在各个领域中,将文化这一概念具体化,作为一种实际理论向各行各业传达,将会对文化概念的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日常工作生产的队伍管理与队伍建设,是保障我国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上的必要手段,也将会整体拉动我国整体文化方面的进步,在传播教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2]。

三、未来我国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走势

(一)文化队伍实力的提高

为满足我国均衡发展需求,基层文化队伍的自身素质将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目前的文化体制处于良好稳定状态,但远远不够。国家需要进一步健全文化发展的体系,需要依据自身发展前景制定相关的社会文化政策,不留余力的投入到整个实际操作中去。对于文化队伍的建设就更应该格外关注,在整个队伍中加强各方面的培养,将其内部成员的自身文化底蕴提高。对于领导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班子来说,要格外严加把控,保证思想传达上的准确无误,确保相应手段能够将整个队伍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基层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我国相较于外国发达国家,需要学习并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基层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势。所以在未来,大力建设基层文化队伍并不断强化是必然趋势[3]。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国家的首要任务。生活水平上就包括了物质水平与精神水平。在物质层面,我国已经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精神需求也就是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好文化队伍能有效将目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拉上一个新高度,对于我国的发展意义也影响重大。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上仍需投入更多精力。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强大与否,将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对于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建设文化队伍的发展,也就是在保证和谐社会的稳定,对我国我来发展的整体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与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艳瑜.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4,07:23.

[2]周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及文化队伍的建设[J].戏剧之家,2014,18:334-335.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材下一篇:萃取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