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2024-07-23

印度之行(精选九篇)

印度之行 篇1

关键词:印度之行,文献对比,1924年

一、1924年文献研究内容概览

本文研究了1924年出版的40篇文章,并做了粗略的统计。关于文献的研究内容,做了以下分类。

1924年文献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小说整体评价、主题、人物、情节的研究上。其中小说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关系。人物研究主要涉及:摩尔夫人,医生阿齐兹、阿德拉、菲尔丁。还有人把驻印英国人、印度本地人、穆斯林、印度教徒、分别作为群体来研究。情节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下几个主要情节:医生阿齐兹和摩尔夫人初始、搭桥聚会、山洞事件、法庭。

二、1924年文献的研究内容

1.人物形象研究。Rose Macaulay文章中分析“摩尔夫人是最有洞察力的、敏感的、文明的、理智的、真诚的在她的圈子里。“阿德拉是一个古怪的、没有魅力的、文明的、理智的、诚实的女孩”。Sylvia Lynd说到阿德拉是一个平凡的、小心谨慎的姑娘。有一篇在Critical Heritage未署名的文章中对医生阿齐兹进行了分析这个医生,他背诵关于伊斯兰教衰退和爱的神圣的波西诗歌,他生气勃勃、真诚、不信任别人,是受过教育的印度人行为和感情的缩影。H.C.Harwood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阿齐兹是中心人物,他是个头脑简单有点幼稚的人。Sylvia Lynd提到阿齐兹出于虚荣和友好的复杂动机,组织了去山洞的旅行。R.Ellis Roberts提到阿齐兹年轻、坚强却也却也烦人和暴躁。E.A.Horne提到Fielding是福斯特的代言人,当被问到怎么去看到真正的印度时,回答说:“去认识印度人”,由此开始了故事。

L.P.Hartley关于菲尔丁是这么说的“菲尔丁,那个不按惯例的英印人校长,被有地位的女人恶意地叫为‘杂种’。摩尔夫人和菲尔丁,政府大学的校长,可以克服和阿齐兹成为朋友的阻力,因为他们明白阿齐兹感情上需要亲密交流的需求。L.P.Hartley提到英印人身上有很多福斯特不喜欢的特点:不敏感、官僚作风、愚蠢、专制、粗鲁。印度人是自然的孩子,他们有感情、有礼貌、热情,却也不负责任、任性。

2.小说主题研究。

(1)政治主题。H. C. Harwood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政治实现了这本书一半多的价值。

Rebecca West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印度之行》首先是一个政治文件”。‘C.W.G.’在review, Englishman (Calcutta)25 September 1924, 11提到这类的小说想避免政治意义的影子是不可能的。也表现了这本小说的政治意义。

(2)民族感情主题。Gerald Gould提到福斯特觉得一个英国人人去理解一个印度教或穆斯林是不可能的,或者印度教或穆斯林去理解一个英国人也是不可能的,他觉得一个人去理解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他书中的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都互相怀有敌意。Ralph Wright提到福斯特选了一个很难的主题:种族感情。英国人没有欲望去更好的了解印度人,因为他们觉得不值得,印度人觉得跟英国人成为朋友是没有用的,即使那图些刚来的人很愿意跟他们亲近,不久也会被他们的同伴同化的。

Forster’s picture of India From Bhupal Singh, A Survey of Anglo-Indian Fi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chapter 9,221–32.提到他把民族冲突作为主题。‘C.W.G.’提到民族而不是个人是这个故事的角色。Clarence H.Gaines提到福斯特描写了试图在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友谊的徒劳。Edwin Muir提到他的主题是对立,主要是印度一个小城中的殖民者英印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对立。Rose Macaulay提到《印度之行》是关于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墙的故事,双方间偶然间去跨越的尝试也是徒劳的。

(3)人际关系主题。L.P.Hartley提到《印度之行》不仅仅是表达民族之间对比和障碍的一本书,它更是人的是宇宙的。作者并爽哦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是个人的宇宙的,但是为我们的主题研究拓宽了思路,跟我们现在的“联结”研究是一致的。福斯特个人也表示过,这不是一本政治书,是描写人际关系的书。 R.Ellis Roberts提到《印度之行》中有三个世界:英印人的世界;有教养的印度人的世界;第三个世界是前两个世界都依靠的——一个旧的、原始的、未受教育的印度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非常的聪明、果断、执拗。

E.A.Horne提到这本书不是关于印度人的,也不是关于印度问题的,而是关于印度人的。

(4)多主题角度。Leonard Woolf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福斯特的书之所以这么卓越,是因为它有很多主题,用微妙的创造力互相编制,为这本书构织了美丽的纹理。他提到的一层又一层的主题从表面到核心,先是友谊的失败,再到英印人和印度人之间的政治主题,再到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神秘的主题,幻灭的主题。

三、写作手法

Elinor Wylie提到这本书的写作具有魔幻流动性,是美感、讽刺和清晰的结合。H.W.Massingham提到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是讽刺的对比。H.C.Harwood提到这是一个讽刺的时代,并且提到福斯特也是有讽刺精神,

四、心理方面研究

有一篇Critical Heritage未署名的文章在Times of India (Bombay) 23 July 1924, 1327 June 1924, 10写到我们没读过更完整的描写被驯化的印度人的心理----机敏、敏锐、富于同情心但是不抱幻想。R.Ellis Roberts提到阿齐兹和他的反应是它成为我这些年读过的最好的心理小说。

五、研究意义

随着知识的发展,现代关于《印度之行》的研究更加多样化。现代的研究主要有文化联结研究、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写作手法研究、象征主义手法和意象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研究、与其它作品比较研究、生态主义诗学研究、人物形象研究、人物关系研究、心理研究、节奏艺术研究、译本研究、哲学观研究。跟现代相比,1924年的研究主题更加局限,思路也比较少,主观性强,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对小说的一种主观感受,研究也比较宽泛,没有从一个角度挖掘下去。虽然早期研究有着以上诸多不足,但它毕竟是继小说出版后的第一手资料,表达了人们对《印度之行》最初的想法,文献提到的很多问题虽然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的启示。例如,关于小说的主题,现在研究也是比较多的,它究竟是一本整治小说,还是人际关系的小说,在1924年很多人就已经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后来对这本小说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这跟1924年很多人关心的民族感情是一致的。现在,也有学者把《印度之行》当成一本心理小说来分析,在1924年的文献里,心理方面显然不是重点,也没有深入的被研究,但是给后来的研究也带来了思路。

《印度之行》早期文献回顾 篇2

【关键词】印度之行 文献对比 1924年

一、1924年文献研究内容概览

本文研究了1924年出版的40篇文章,并做了粗略的统计。关于文献的研究内容,做了以下分类。

1924年文献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小说整体评价、主题、人物、情节的研究上。其中小说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关系。人物研究主要涉及:摩尔夫人,医生阿齐兹、阿德拉、菲尔丁。还有人把驻印英国人、印度本地人、穆斯林、印度教徒、分别作为群体来研究。情节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下几个主要情节:医生阿齐兹和摩尔夫人初始、搭桥聚会、山洞事件、法庭。

二、1924年文献的研究内容

1.人物形象研究。Rose Macaulay文章中分析“摩尔夫人是最有洞察力的、敏感的、文明的、理智的、真诚的在她的圈子里。“阿德拉是一个古怪的、没有魅力的、文明的、理智的、诚实的女孩”。Sylvia Lynd说到阿德拉是一个平凡的、小心谨慎的姑娘。有一篇在Critical Heritage未署名的文章中对医生阿齐兹进行了分析这个医生,他背诵关于伊斯兰教衰退和爱的神圣的波西诗歌,他生气勃勃、真诚、不信任别人,是受过教育的印度人行为和感情的缩影。 H.C.Harwood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阿齐兹是中心人物,他是个头脑简单有点幼稚的人。Sylvia Lynd提到阿齐兹出于虚荣和友好的复杂动机,组织了去山洞的旅行。R.Ellis Roberts提到阿齐兹年轻、坚强却也却也烦人和暴躁。E.A.Horne提到Fielding是福斯特的代言人,当被问到怎么去看到真正的印度时,回答说:“去认识印度人”,由此开始了故事。

L.P.Hartley关于菲尔丁是这么说的“菲尔丁,那个不按惯例的英印人校长,被有地位的女人恶意地叫为‘杂种’。摩尔夫人和菲尔丁,政府大学的校长,可以克服和阿齐兹成为朋友的阻力,因为他们明白阿齐兹感情上需要亲密交流的需求。L.P.Hartley提到英印人身上有很多福斯特不喜欢的特点:不敏感、官僚作风、愚蠢、专制、粗鲁。印度人是自然的孩子,他们有感情、有礼貌、热情,却也不负责任、任性。

2.小说主题研究。

(1)政治主题。H. C. Harwood 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政治实现了这本书一半多的价值。

Rebecca West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印度之行》首先是一个政治文件”。‘C.W.G.’在 review, Englishman (Calcutta) 25 September 1924, 11提到这类的小说想避免政治意义的影子是不可能的。也表现了这本小说的政治意义。

(2)民族感情主题。Gerald Gould提到福斯特觉得一个英国人人去理解一个印度教或穆斯林是不可能的,或者印度教或穆斯林去理解一个英国人也是不可能的,他觉得一个人去理解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他书中的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都互相怀有敌意。Ralph Wright提到福斯特选了一个很难的主题:种族感情。英国人没有欲望去更好的了解印度人,因为他们觉得不值得,印度人觉得跟英国人成为朋友是没有用的,即使那图些刚来的人很愿意跟他们亲近,不久也会被他们的同伴同化的。

Forster’s picture of India From Bhupal Singh, A Survey of Anglo-Indian Fi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chapter 9, 221–32.提到他把民族冲突作为主题。‘C.W.G.’提到民族而不是个人是这个故事的角色。Clarence H.Gaines提到福斯特描写了试图在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友谊的徒劳。Edwin Muir提到他的主题是对立,主要是印度一个小城中的殖民者英印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对立。Rose Macaulay提到《印度之行》是关于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墙的故事,双方间偶然间去跨越的尝试也是徒劳的。

(3)人际关系主题。L.P.Hartley提到《印度之行》不仅仅是表达民族之间对比和障碍的一本书,它更是人的是宇宙的。作者并爽哦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是个人的宇宙的,但是为我们的主题研究拓宽了思路,跟我们现在的“联结”研究是一致的。福斯特个人也表示过,这不是一本政治书,是描写人际关系的书。 R.Ellis Roberts提到《印度之行》中有三个世界:英印人的世界;有教养的印度人的世界;第三个世界是前两个世界都依靠的——一个旧的、原始的、未受教育的印度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非常的聪明、果断、执拗。

E.A.Horne提到这本书不是关于印度人的,也不是关于印度问题的,而是关于印度人的。

(4)多主题角度。Leonard Woolf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福斯特的书之所以这么卓越,是因为它有很多主题,用微妙的创造力互相编制,为这本书构织了美丽的纹理。他提到的一层又一层的主题从表面到核心,先是友谊的失败,再到英印人和印度人之间的政治主题,再到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神秘的主题,幻灭的主题。

三、写作手法

Elinor Wylie提到这本书的写作具有魔幻流动性,是美感、讽刺和清晰的结合。H.W.Massingham提到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是讽刺的对比。H.C.Harwood提到这是一个讽刺的时代,并且提到福斯特也是有讽刺精神,

四、心理方面研究

有一篇Critical Heritage未署名的文章在Times of India (Bombay) 23 July 1924, 1327 June 1924, 10写到我们没读过更完整的描写被驯化的印度人的心理----机敏、敏锐、富于同情心但是不抱幻想。R.Ellis Roberts提到阿齐兹和他的反应是它成为我这些年读过的最好的心理小说。

五、研究意义

随着知识的发展,现代关于《印度之行》的研究更加多样化。现代的研究主要有文化联结研究、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写作手法研究 、象征主义手法和意象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研究、与其它作品比较研究、生态主义诗学研究、人物形象研究、人物关系研究、心理研究、节奏艺术研究、译本研究 、哲学观研究。跟现代相比,1924年的研究主题更加局限,思路也比较少,主观性强,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对小说的一种主观感受,研究也比较宽泛,没有从一个角度挖掘下去。虽然早期研究有着以上诸多不足,但它毕竟是继小说出版后的第一手资料,表达了人们对《印度之行》最初的想法,文献提到的很多问题虽然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的启示。例如,关于小说的主题,现在研究也是比较多的,它究竟是一本整治小说,还是人际关系的小说,在1924年很多人就已经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后来对这本小说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这跟1924年很多人关心的民族感情是一致的。现在,也有学者把《印度之行》当成一本心理小说来分析,在1924年的文献里,心理方面显然不是重点,也没有深入的被研究,但是给后来的研究也带来了思路。

从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到,关于《印度之行》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了,也比较多元化。以后的研究还有什么新思路吗?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关于人物研究,还是比较集中的,主要是阿德拉、摩尔夫人、菲尔丁,小说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印度教人戈德博尔,并且在第三章中是他把阿齐兹和菲尔丁重新连接起来,所以这可以成为我们接下来研究的方向。A.C.Benson在letter to E.M.Forster14 June 1924 提到他对戈德博尔也是手足无措。Sylvia Lynd,在‘A great novel at last’, Time and Tide v, no. 25, 20 June 1924, 592–3中提到福斯特描述了这样一群人:英国人、穆斯林、印度教。并且提到戈德博尔跟阿齐兹不同的是前者是婆罗门而后者是受过教育的伊斯兰教徒。这里给我们启示可以从宗教方面去研究这本小说,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不多的。

参考文献:

[1]E.M.福斯特.杨自俭译.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Rpt.in E.M.Foster:Critical Heritage.Ed.Philip Gardner.London:Routledge,2002.

[3]王博.分裂或联结:从后殖民角度分析《印度之行》的主题[D].河南大学,2004.

[4]李燕.从分裂到融合:析<印度之行>中的象征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4.

[5]黄曦.对《印度之行》中回声的多角度探寻[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6]刘丹翎.印度之行:通天塔的徒劳—对《印度之行》的“分裂”主题的分析[J].国外文学,2003.

印度之行 篇3

福斯特在1913年刚刚结束第一次对印度的访问时开始写《印度之行》, 但是, 到1921年, 他又开始第二次印度之行, 这部小说才得以修改并完成。这次他是作为德瓦尔斯省高级长官的秘书。1924年, 《印度之行》发表, 该小说审视了在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即将结束的时候以民族误解和文化冲突为特点的复杂英印关系。

《印度之行》是对英印关系的一个探索, 福斯特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在印度的两种社会。在小说里, 跨民族的友谊障碍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当面对融合的时候不同的文化会怎样误解彼此, 以及会带来的后果。福斯特刻画了人与人之间不能成功交流和不能去除对彼此偏见而关系建立失败。

印度和英国的文化冲突

当英国人和印度人正面交往时, 产生了很多文化差异, 虽然这不是小说的主题, 但是, 对于深化主题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下文将以小说中几对主要的人物关系为起点, 分析他们交往中的文化冲突, 及对揭示主题的重要作用。

一、印度和欧洲的宗教

基督教的代表是莫尔太太。她带着一颗善良和通情达理的心来到印度, 对基督教充满信任, 但是离开时却忧心忡忡。可能是被戈德博尔的歌吓到了, 也正是这首歌让莫尔太太和阿黛拉陷入思想混乱中, 莫尔太太虽然对于印度教的大统一也是以开放的心态接受, 她在印度的经历也让她对她所感知到的基督教的狭隘感到不满。

然而通过莫尔太太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切生灵同一性的恐怖。当想到缺少差异很恐怖后, 莫尔太太对人际关系的世界失去了兴趣。尽管福斯特本人也大体上赞成印度教一切生灵合一的思想, 但他也指出这一思想可能存在的固有问题。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第7章中, 莫尔太太和阿黛拉小姐都感到很失望和不解, 因为巴塔查尔亚一家没有像当初承诺的一样用马车来接她们去家里参观。阿齐兹谴责了信仰印度教的巴塔查尔亚一家的无礼, 然后邀请两位女士去他自己的家参观。但是, 让他惊恐的是阿黛拉马上接受了他的邀请, 还向他要了家庭住址。阿齐兹对于自己破旧的屋子感到很羞愧, 马上和阿黛拉聊起了印度的建筑, 以此来分散她对自己家的兴趣。

事实上, 当阿齐兹要邀请两位女士去参观他的家时, 他所有要表达的仅仅是对于她们的礼貌, 对于英国人的热情而已。阿黛拉却欣然接受, 这种曲解让阿齐兹很不舒服, 因为他对自己的家境感到很难堪。这种文化差异下的语言使用的断裂, 是在小说中是英国人和印度人的重要分歧之一。

三、阿齐兹医生和莫尔太太

整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阿齐兹, 一个前德波尔城里的穆斯林医生。他在清真寺遇到了莫尔太太, 而且两人在后来的交谈中, 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的相同点让他们聚在一起, 他们的种族和身份背景却让两个人分开。

除了言语上的交流, 莫尔太太和阿齐兹医生之间好像还包含了宗教和神秘的色彩。他们的相遇在一个清真寺里, 在莫尔太太到来之前, 阿齐兹在思考伊斯兰教与爱的融合在清真寺的建筑建筑结构上的表现。后来, 我们也看到莫尔太太意识到, 精神的崇高是建立在对世间万物热爱的基础上的。

在开头的章节中, 莫尔太太和阿齐兹在清真寺的相遇被认为是英国人和印度人唯一成功的交际。因为他们二人都是以平等姿态真诚交谈的。阿齐兹觉得莫尔太太有用直觉而非理性的分类来认识事物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次相遇才有了第一部分的标题“清真寺”。

四、阿齐兹和菲尔丁

在小说的所有角色中, 菲尔丁应该是和福斯特本人最接近的人, 在前德波尔的英国人当中, 菲尔丁在发展和保持与当地印度人的关系中是最成功的。和其他英国人不同的是, 菲尔丁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当地印度人的种族区别。他觉得印度人是能够用互相尊重, 礼仪和智慧连在一起的一个群体。

在小说的最开始, 阿齐兹对英国人是很瞧不起的, 觉得他们很滑稽, 自己会完全忽略他们的存在。但是, 在清真寺和莫尔太太在直觉上的相知, 打开了他和菲尔丁的友谊。在小说的前半部分, 阿齐兹和菲尔丁代表了积极自由的人道主义:菲尔丁觉得如果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可以像他和阿齐兹之间相处一样——把对方作为有价值的个体, 用坦诚, 智慧和仁慈对待彼此, 那么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就会很成功, 英国人也会受到尊重。

在他们去了马拉巴山洞后, 阿齐兹和菲尔丁的友谊因为菲尔丁对阿黛拉的尊敬和拥护而破裂。阿齐兹觉得阿黛拉让他进了监狱, 应该赔偿他;菲尔丁却认为阿黛拉的勇气是值得赞扬的, 而不能在经济上损毁她。阿齐兹和菲尔丁在这件事上的分歧也展示了两个人世界观的分歧。尊崇理性和推理的菲尔丁看到阿齐兹的变化无常和感性, 他把自己感情建立在直觉和菲尔丁无法理解的一系列联系上。相反的, 阿齐兹也觉得菲尔丁屈从与英国人的物质主义。

五、阿黛拉和男性的关系

阿黛拉, 就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女士, 是受过教育的能够自由思考的个人主义者。当她和莫尔太太一起来到印度时, 她的性格发展是和莫尔太太平行的。但是, 莫尔太太的愿望来自于她对印度真正的兴趣和喜爱, 阿黛拉却是完全出于理性要去了解印度;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 而不是发自内心。

阿黛拉在山洞的经历让她游走于理性和感性的边缘。在她指控了阿齐兹之后, 她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阿黛拉意识到对她的侵犯, 和一直回荡的回音都代表着一种在她正常理解范围之外东西。她意识到自己对于阿齐兹和其他人造成的伤害, 但是, 她却不能对自己的过错作出补偿。然而, 阿黛拉还是勇敢的面对了法庭之后的困境, 这些举动, 也让她赢得了菲尔丁的友谊, 菲尔丁觉得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士, 而非自己民族的叛徒。

虽然阿黛拉聪敏的个人主义让她和其他的英国人不一样, 她还是拘泥于英国的写实主义。阿黛拉和阿齐兹的友谊就是这样的, 她想要了解真正的印度, 并希望阿齐兹能够展示给她。这是她的第二个错误, 即使她找到了一个单独的印度人, 真正的印度也是存在于无数个面具下面, 没有哪个单独的个体能代表整个印度人。

结语:

尽管《印度之行》是极富有象征性甚至神秘的文本, 它也是一个现实纪录片。记载了主要在前德波尔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对于印度人的态度。福斯特用大量的章节描述英国人对于受自己控制的印度人的不同的态度。对于女性, 福斯特文笔是严厉的, 充满了性别歧视和自我为中心。对于英国男士, 却赞赏有加, 虽然可能在印度人眼中不同, 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都很尽职。福斯特批判了英国统治印度的方式, 但是对于英国是否有权统治印度却没有疑问, 他觉得如果英国表现得更仁慈, 更有同情心, 会得到和他们相处的印度人更好的服务。

福斯特把探讨英印关系放在菲尔丁和阿齐兹的个人友谊层面, 但是两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趋向, 友谊不得不一次次破裂。福斯特最后展现的英印友谊的可能性是悲观的, 因为这种友谊只可能存在于英国的土地上或印度解放以后。也许最终是可能的, 但是“现在还不可能。”

参考文献

[1]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in, Literary Theory:An Anthology, ed.By Forster, E.M., A Passage to India, (St Ives:Penguin, 2005)

[2]崔少元,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通-《印度之行》一个后殖民主义读本, 国外文学, 2000 (1)

[3]李琨译, 《文化与帝国主义》[M],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4]陶家俊, 启蒙理性的黑色絮语—从《印度之行》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民族一国家意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5)

[5]杨自俭, 邵翠英译, 《印度之行》,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6]袁霞, 《印度之行》中的文化误读, 山东外语教学, 2002 (4)

印度之行 篇4

【关键词】印度之行 反殖民思想 菲尔丁 阿德拉

取材于惠特曼的长诗“通往印度之路”,《印度之行》描绘了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殖民者与印度人民的分岐与斗争。而自萨义德发表《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发展迅速。从后殖民视角,殖民者菲尔丁和阿德拉身上体现着复杂的反殖民思想。

一、菲尔丁的反殖民思想

作为英国派驻印度的文化官员,菲尔丁努力实现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联结”。菲尔丁没有狭隘的种族情感,信仰自由并反对欧洲中心与帝国思想。区别于那些英国官员对印度人冷嘲热讽,“他不太了解这个地方的情况,也不敌视这里的居民”。他渴望与拉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建立真正的友谊。菲尔丁竭尽全力邀请阿齐兹参加他的茶会,努力构建英印交流的桥梁,为阿德拉和莫尔夫人提供真正了解印度的机会。菲尔丁和印度人真诚相处,“但是他和自己的同胞之间的那条鸿沟,却在令人痛心地日益加深”。他摒弃偏见,不与麻木高傲的帝国主义同胞为伍,并与他们背道而驰,尊重被殖民者与当地人相处融洽,真诚的对待阿齐兹并多次促进阿德拉与其的交流。“英国人的官僚作风依然存在,他像烤人的阳光一样遍布各地,令人厌恶”。在联谊会上,他厌恶同胞的无礼举动,力争在心理上安抚印度人。阿齐兹因山洞事件蒙冤被殖民官员恶意拘禁,而他坚信阿齐兹的清白,支持他度过难关。这也是菲尔丁对英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专横统治强烈与公然谴责。菲尔丁选择抛弃身份,抛弃殖民者的优越感并在某种程度上与同族人为敌的情况下,公开为阿齐兹进行辩白,这正是菲尔丁反殖民主义思想表现最为强烈的时候。然而,他也没有能够摆脱英帝国作为宗主国的政治局限。但菲尔丁从白人集体主义的立场,不顾阿德拉对其的伤害劝阿齐兹如果要报答就免除阿德拉的赔偿费。然而,当菲尔丁再次主动与阿齐兹和好,却说“你需要谁来代替英国人,日本人吗?”,帝国意识或殖民地位对菲尔丁来说又是难以逾越的政治身份。然而,在充满了殖民不平等、文化和民族巨大差异的印度,菲尔丁的种种努力都告于失败。尽管菲尔丁友好地对待印度人,菲尔丁理想中的自由人文主义还是无法摆脱殖民主义的政治根基。

二、阿德拉的反殖民思想

除菲尔丁,福斯特在《印度之行》小说中刻画的另一个典型的具有反殖民思想的人物即传统的英国贵族女子阿德拉。阿德拉挣脱欧洲殖民主义和强烈种族歧视的影响,决定以平等的原则在印度之旅中与印度人民友好相处了解神秘的东方。然而,文化同源的英印人将她们置于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地位,用侵略性的欧洲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态度看待印度人民,受殖民主义道德体系的控制。在印度,大不列颠像一张大网束缚着印度,那些垂直交叉的街道都以战胜印度的将军的名字命名。阿德拉渴望看到真正的印度在朗尼看来是一出滑稽戏,英印人中一位夫人惊叹说:“要看印度人!听起来多新奇啊”,唯独菲尔丁真诚地回应了她“那就得去看印度人。”。“特顿夫人一听到菲尔丁的名字就闭上眼睛,并且说菲尔丁不是上等人,最好他和奎斯蒂德小姐结婚,因为她也不是上等人”。在印度女士招待会,阿德拉努力促成交谈打破障碍的尝试都告于失败。以卡伦德夫人和莱斯利夫人为代表的英印人对印度人冷酷与不屑一顾,她们用嫌弃与鄙夷的态度心安理得并傲慢地享受着印度人的服务与恩赐。眼前的种种矛盾促使阿德拉的反殖民思想愈加强烈。阿德拉在心灵深处追求着人文主义追求着与印度人民的友好关系。然而,反殖民道德之下隐藏着内心深处对印度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虽然她一直想认识印度,但她并不能真正接触印度的神秘。山洞的回声和印度的神秘使她失去理智。她认为阿齐兹侮辱了她的幻觉正是其内心濒临解体的殖民主义道德体系依然存在的疯狂表现。欧洲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在阿德拉心里有所弱化却并未消失。殖民者的身份让阿德拉迷失方向,阿德拉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出民族优越感和殖民者的高傲。然而,当阿德拉最终说出:“我一切都要撤销”,撤销了对于阿齐兹的指控,并试图书信像阿齐兹解释,是其反殖民思想战胜其殖民者身份的诠释。友好愿望未能实现,她选择离开了这个殖民主义势力强大的国度。阿德拉说是她不理解的一种力量控制住了她,并使她渡过了难关。这股力量正是阿德拉的人文主义情怀,是她达到巅峰的反殖民主义思想,她终结了英帝国殖民主义道德体系在她心中的存在。阿德拉代表了帝国主义走向穷途末路时殖民者的一种道德取向,维护自身的信仰并冲破殖民主义的束缚而走向新生。

三、结语

菲尔丁和阿德拉的失败也证明了如果殖民主义不被彻底瓦解,英印间的平等不能真正建立,尤其精神上的隔阂不能超越,英印两国人民的真正的友谊联结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在这个“反殖民”主题的背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福斯特去实现更高的理想——努力实现人类真正的平等与和谐,这正是《印度之行》的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Said,E.W.Orientalism[M].London: Penguin Books,1995.

[2]Said,E.W.Culture and Imperialism[M].London: Vantage,1994.

[3]石海峻.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J].外国文学评论,2002(3).

《印度之行》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篇5

关键词:《印度之行》,文化帝国主义,意识,批判

引言

E·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他擅长以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手法, 讽刺、批评英国社会, 往往相信实现“爱的原则”后社会矛盾可以和解。 他一直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 他一生撰写过以下小说:《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A Room with a View, 又译《窗外有蓝天》) , 《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 》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 《 最漫长的旅程 》 (The Longest Journey) , 《莫利斯 》 (Maurice, 又译 《墨利斯的情人 》) 和《霍华德庄园 》 (Howards End) 。

《印度之行 》被公认为福斯特最杰出的作品, 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他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作品。 《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 该小说的揭露性与批判性超越了福斯特以往对一般中产阶级所持的暧昧态度。 英国另一位杰出的作家D·H·劳伦斯对《印度之行》爱不释手。 当很多读者和研究者对阿苔拉小姐的岩洞幻觉感到困惑和不解时, 劳伦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 那是因为阿苔拉小姐对棕色皮肤的阿齐兹情有独钟, 压抑的环境使她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幻想变相地表达了出来。 阿苔拉小姐的这种欲望正是福斯特钟情深色皮肤的印度男子的间接写照。

《印度之行 》讲述二十世纪初, 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 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 另一个则是看望这位未婚夫。 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 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 在幽暗的山洞里, 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 于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 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 自古以来, 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表现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流入、渗透和改造上”[1]。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和腐朽的, 是一种垂死的、垄断的资本主义,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对内残酷压榨劳动人民, 对外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 文化帝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汉斯·摩根索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 求和平》中说:“它的目的, 不是征服国土, 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 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 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 ”[2]

二、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

在小说《印度之行》中, 福斯特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及本质。 一方面, 他十分猛烈地抨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和犯下的滔天罪行, 另一方面, 他描述了印度民众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行径的奋起反抗。 福斯特既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 又在作品中折射出他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一) 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

在《印度之行》中, 通过福斯特的描述, 读者可以清楚明确地意识到: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 是指英国无时无刻不在印度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让处于弱势的印度民族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处于无力的依附状态, 而且使印度的文化自主性被急剧瓦解, 从而使印度民族在英印各方面的交往中保持沉默, 并丧失文化发言权, 从而使印度文化彻头彻尾地依附于英国文化。

《印度之行 》的故事发生在印度昌德拉普尔小镇。 它原先是印度北部 (那时还是莫卧儿帝国) 通往海上的必经之地, 几所漂亮的住宅便是那个时候修建的。 城内城外的景象相距甚远。 城外除了离城二十英里处的马拉巴山洞之外, 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 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这里以后, 在这儿所看到的一切, 都是那么卑微而败落, 那么单调而无生气。 街道鄙陋, 寺庙冷清, 巷子里污物成堆, 人人不望而却步。 恒河从该镇缓缓流淌, 原本是印度的圣地, 如今河边连沐浴的台阶都没有。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原来被印度人居住区挡住的酿酒棕榈树、楝树、芒果树和菩提树现在清晰可见, 可从这边看, 这些树又遮住了那印度人居住区。 说到那座行政官署, 它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既不惹人喜爱, 又不令人厌恶, 显然这里是按精确的设计建造起来的。 这块地方没有丑陋的东西, 但只有风景是美丽的。 可以看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入侵印度小镇后, 对他原有的建筑风格做了彻底的改变。 原有的印度特色的建筑或消失殆尽, 或完全被遮盖。 视觉所到之处尽是殖民者强加给小镇人民的建筑和风景, 显得不协调不悦目。 所有这些都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文化层面对印度的侵略, 是殖民者文化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 “这块地方与城区除了共有头顶上那个圆拱形的天空之外, 再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3]。 通过这句描写, 福斯特道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危害。 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见一斑。 自诩给印度带来文明的英国实际上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贫瘠。

(二) 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在《印度之行》中, 福斯特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细腻刻画和景色充分描写, 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因种族歧视而表现出的骄横狂妄、粗俗浅薄的丑态, 充分体现了他对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的同情和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厌恶之情。 这似乎让读者感觉到福斯特是从印度人的立场考虑的, 是支持印度民族的。 但是, 不可避免, 由于阶级立场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 在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同时, 福斯特本人也表现出这种意识。正如福斯特在1935年发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他的年纪和他所受的教育实际上决定 “他是依附于大英帝国而非支持它”[4]。这句话告诉读者:福斯特既不是法西斯主义者去支持法西斯, 又不是共产党人去支持共产主义。 他既不赞成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其印度的殖民统治, 又不完全反对它。 这一点在小说的人物刻画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东方总是作为一个与西方相对应的‘他者’形象出现的, 处处流露出一种西方中心论的民族优越感”[5]。 由于印度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 因此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本身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优越的、至上的, 从而“认同殖民统治者的文化, 体现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民族羞愧感”[6]。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 才致使印度人常常用殖民主义者的所有文化价值标准评价自己的为人处世标准, 评价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福斯特在描述除阿齐兹以外的其他印度人时, 笔端充满了对他们的不屑一顾, 带着种种歧视的目光和偏见的态度。 在文中, 福斯特借着殖民主义者的口吻, 武断地认为“生活在纬度三十以内的炎热气候里的土著都是畜生”[3]。 他把印度教徒戈德博尔教授刻画成一个毫无责任感的、 非人道主义的和滑稽可笑的人物;还极力丑化另一位印度教徒, 即潘纳·拉尔医生, 认为医生是个邪恶的、狡猾的和奸诈的人物。 总之, 福斯特把他们描述成一群十分危险的人物, 认为他们是松懈的、懒散的、古怪的。

结语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刻画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分享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转变, 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探讨了东西方联结和实现文化的交融的可能性。 但是由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 最终实现的不是文化交往的平等和谐, 而是文化交往的失衡。 东方文化处于弱势文化的态势, 西方文化处于优越、高高在上的态势。 这篇小说的这个主题对于今天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的交往不应该是强制输出的, 不应该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而应该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文化输出与输入。只有这样的文化交往才是和谐的文化交往, 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邹广义, 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36.

[2]汉斯·摩根索, 卢明华, 等译.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 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3]E.M.福斯特.杨自俭, 译, 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4]E.M.福斯特.李辉, 译.福斯特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39.

[5]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 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99.

印度之行 篇6

霍米·巴巴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人文中心安妮·罗森博格英美文学及语言讲座教授, 是当今世界上后殖民理论最主要的阐释者之一。于1994年首次出版的个人论文集《文化的定位》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是其后殖民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重要经典之一。在这部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中详细解释了杂合 (Hybridity) 与第三空间 (Third Space) 两大概念。

杂合一词本是一个生物学术语, 后被广泛应用到其他社会科学的领域。喻指在掺杂的社群里, 具有发生交流双方的特点, 但又不同于双方的混合体;也指代不同传统的汇合和重新阐释。杂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基本的语言、文化;也包括种族, 甚至是意识形态。杂合通过否定的方式战略性地颠覆占主导地位的殖民统治。在后殖民语境中, 杂合隐含在殖民本身矛盾的场域中, 在殖民地矛盾混杂的情形下, 被殖民者对殖民者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模拟, 使得殖民者自身或是种族的、或是语言文化的优越性逐步被迫瓦解。因此, 隐现在殖民场景中的杂合是被殖民者用以挑战并抵抗殖民权威的有利策略。

霍米·巴巴认为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 如种族、信仰、身份、性别等只有在不同文化你来我往的接触点处容易产生“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是我们可以感知并轻而易得的周遭的世界;第二空间是我们想象的世界, 它是一个被描绘出来用以象征的世界、其实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与建构的方式。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都具有固定模式, 因此第三空间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利于打破先前占主导地位的既定印象, 更有助于展现空间的本来面目。这一空间并不是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外的独立存在的某一空间场域, 而是包含在这两个空间之中并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一种超越。这个超越永远呈现开放的态势, 因此第三空间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空间。但是, 巴巴指出, 这一空间的产生并不总是合作性的或对话式的, 更可能是对立冲突的, 甚至是不可通约的。

二、英属印度殖民地杂合中的第三空间

在英国殖民者的眼中, 印度人总是光着脚, 腰间缠着一块布, 被殖民者的形象永远都是未开化的, 不文明的, 落后的, 愚昧的, 甚至是肮脏的;在被殖民者的眼中, 红鼻子的英国殖民者虽然特顿先生作为昌德拉普尔市的市长偶尔让哈密杜拉觉得有平和亲切的感觉, 但是从阿济兹的遭遇看, 英国殖民者总是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盛气凌人的感觉。当阿济兹带着沮丧的心情从上司凯林德先生的家前往附近的清真寺祈祷冥想时, 慈祥温和的摩尔夫人在进清真寺前就脱去了鞋子, 这一简单的动作却很少被其他女性殖民者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摩尔夫人的谈话让年轻医生阿济兹心生崇敬之情, 禁不住感慨说摩尔夫人就是一个东方人 (an Oriental) 。轻松愉快的谈话打破了先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对彼此的既定印象, 但是二者之间的交往着实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在菲尔丁先生的茶话会 (Tea Party) 上, 小说的几位重要人物终于见面了。摩尔夫人儿子朗尼的到来打破了和谐的谈话氛围, 出身高种姓地位的印度教中的婆罗门种姓的音乐教授戈德保召唤印度教神明克里什那的唱词预示了马拉巴山洞一行的艰难曲折。名字本身带有探索 (Quested) 意味的阿黛拉小姐 (Adela Quested) 在马拉巴山洞一行探索发现了真正的印度。在途中遇到的又像树枝又像蛇的东西让她回想起与朗尼在那瓦巴 (Nawab) 的车里发生车祸时的情景一样,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撞到了汽车。漆黑山洞中那个单调的声音一直纠缠着她和摩尔夫人, 洞中的燥热让她产生了被阿济兹强暴的幻觉。对阿济兹的指控让菲尔丁为他的朋友退出了英国殖民者的圈子, 抛弃了与那些傲慢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殖民者站在同一战线。

马拉巴山洞一行让摩尔夫人与阿黛拉小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正如神秘的戈德保教授所说的, 印度教里善即是恶, 恶即是善, 没什么能轻易分辨出好与坏,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万物合一的。摩尔夫人虽然在返英的轮船上客死他乡, 但小说最后一章戈德保教授在庆祝印度教神明诞生时所作的冥想体现了摩尔夫人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的博爱思想与印度教的一切归于自然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一致。阿黛拉小姐此次印度之行, 不仅对未婚夫有了新的认识, 更对自己有了深刻的了解。婚姻应该是性与爱的和谐统一。在小说第三十二章, 菲尔丁将威尼斯的美观有序与印度殖民地的混乱不堪作了鲜明的对比。当他第二次返回印度, 与阿济兹谈到神明克里什那诞生节时, 才深刻感受到他的妻子, 摩尔夫人的女儿斯黛拉与儿子拉尔夫虽然都是西方人, 但理性的菲尔丁却缺少像他们那样的内心平静, 而这才是最接近印度的核心精神的最佳途径。

三.结语

后殖民理论家、女性主义批评家、印度裔学者斯皮瓦克就曾指出, 印度对印度人来说是可以随意设想的, 这是它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小说中几位主人公的交往形成了霍米·巴巴所说的第三空间, 但这一过程却是折磨痛苦的。殖民地的矛盾杂合使西方殖民者的理性至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哲学思维被打破, 被殖民者的弱势文化在与殖民者的艰难互动中有所增势。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 只有承认并接受彼此的文化差异, 才能够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地位, 更应该因时因地因情来采用相应的哲学与文化方式, 这样的交流才是平等有效的。

参考文献

[1]Forster, Edward Morgan.A Passage to India[M].London:Penguin Classics, 1985.

[2]Bhabha, 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C].New York:Routledge Classics, 2004.

印度之行 篇7

关键词:穆尔夫人,回声,精神危机,宗教信仰,《印度之行》

1 Introduction

A Passage to India is E.M.Forster’s masterpiece.The novel not only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gulf between English colonizers and native Indians, but also mysteries of India, especially the aftermath of the incident happens in the Marabar Cav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rabar Caves is indicated by the emphasis given them in the opening chapter, which begins, “Except for the Marabar Caves?”.The final sentence of the last chapter returns us to the caves:“These fists and fingers are the Marabar Hills, containing the extraordinary caves.”Indeed the caves remain mysterious throughout the novel.Among all the mysteries, the echo which is the specialty of the Marabar Caves, is supposed to be the one that need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In fact, the ech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novel.It is the direct cause of Mrs.Moore’s religious crisis and Adela’s accusation against Aziz, which intensifies the racial tension and leads to a wider racial gulf in the end.

The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echo from Mrs.Moore’s side only.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h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will be achieved in some way.

2 The Echo’s Influence on Mrs.Moore’s Religious Belief

2.1 The echo heard by Mrs.Moore in the cave

tion.Whatever is said, the same monotonous noise replies.“Boum”is the sound as far as the human alphabet can express it, or“bou-oum”, or“ou-boum”, ——utterly dull.Hope, polite-“boum”. (Forster, 1985:63)

seemed to reproduce the same monotonous noise“boum”, which frightened her greatly.It looked as if that everything was the same, whether it was the elegant words such as“hope”and“politeness”, or the vulgar ones like“nose-blowing”and“bootsqueaking”, and all would finally turn into the single“boum”.In some degree, the integrated sound of echo seemed to infer that there existed no difference and nothing has value in the whole world, which was the same as to the Christianity.At this moment, a despair of belief to God was creeping over to Mrs.Moore, since she“didn’t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anyone, not even with

The trip to Marabar cave was actually a vital turning point for Mrs.Moore.The echo she heard in the cave had given rise to her spiritual crisis as she was immersed into a state of apathy.She lost all her interests in human beings and their affairs and turned back to them.What she wanted was just peace that she could be left all alone.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o show her state of mind by this time:“Am I to be bothered for ever?…I have listened too much.It is time I was left in peace.” (Forster, 1985:87) When Aziz, her“real friend”in India, was arrested, “she had taken no interest at the arrest, asked scarcely any questions”. (Forster, 1985:87) Even when her future daughter-in-law, Adela, asked her for help since the cave accident, Mrs.Moore just responded her with these words“If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I can’t help you.” (Forster, 1985:87)

In fact, Mrs.Moore’s change was not done at one stroke since there were some other factors that accumulated her disappointment.As it was said in the novel“the mood of the last two months took definite form at last”. (Forster, 1985:64) The echo could actually be considered as a catalyst that led to her final spiritual outburst in Marabar cave.

2.2 The echo Results in Mrs.Moore’s religious crisis

A very devout Christian as she was, Mrs.Moore cherished an omnipresent love for everything around her.She often had a very strange and unspeakable feeling about the mystic power coming from God, sky and heaven.With a firm belief that the whole world was controlled by God, she took the whole world as a one.She spiritually became relaxed with feelings of real calmness from the harmonious existence of moon, stars and human beings.Mrs.Moore believed that“God is love”:he has put people on earth to love their neighbors and to show it——“God is omnipresent”.He shows His love to every one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and“see how people are succeeding”, even in India.

However, the closer she approached India and people around her, the stranger she became.The indifference of the English officials, the coldness of her own son, the arrogance of the British ladies——all these hurt her feelings and destroyed her belief in the world as she could find no trace of Christianity love remaining in these Anglo-Indians towards the natives.God, in the sight of Mrs.Moore, seemed less efficacious and satisfactory here in India.

The trip of the Marabar Caves led her uncertainty to the final disillusionment because in her heart she could no longer accept her former religious beliefs as the final and absolute truth.In the caves and afterwards come her spiritual crisis, for the caves represented an unsolvable mystery, a mystery which Mrs.Moore’s Christianity could not cope with.Since Mrs.Moore heard the echoes in the cave, she fell into a state of apathy.Because of her religious uncertainty she could hardly accept this with equanimity like Aziz and Professor Godbole.She reacted almost violently, and for her the echo of the cave robbed everything of truth and value:“Pathos, piety, courage——they exist, but are

Afterwards, she lost all her interest in human beings and their affairs and got apathetic to anything and anyone.The same was true to Christianity;she“didn’t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anyone, not even with God”.She intended to retire into a state of peace, or ease that nobody could disturb.

All her changes in her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or the world are showing one point that her Christianity love, which is the base of all her pathos, or sympathy, is fading away.She becomes peevish and petty, unwilling to comfort Adela or to testify at the trial on behalf of Aziz, though she believes him innocent.

2.3 The echo’s relevance with the hinduism

One fact worth mentioning is that the echo seems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natives, but just the Britons.This reason will trace back to Hinduism.

For Hindus, it is a blessing to be integrated as one.All the living creatur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unified whole, in which the echo is simply a representative of harmony in the universe.According to Hinduism, there exists the unity of Brahman (universal soul) and Atman (individual soul) .Brahman is the One-absolute reality of universe.Atman is the identical one with Brahman, which inhibits in the individuals and awaits oneself through meditation to unify his Atman with the Brahman to obtain the state of enlightenment, a state of tranquility, ease and peace.From above overview of the essence of Hinduis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unification is a positive phenomenon to Indians.

Moreover, all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Marabar hills, the caves emptiness and darkness, or the echo’s indistinction and nothingness in the novel, are actually related to Hinduism.“The echo in a Marabar cave is not like these, it is entirely devoid of distinction.Whatever is said, the same monotonous noise replies.” (Forster, 1985:63) To some extent, the echo is a kind of unific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harmony of universe;it is the unity of selfness and otherness.It eliminates differences and then transfers them into a whole one.If someone tries to distinguish them, he will surely lose himself into confusion, which is the case of Mrs.Moore as the Christianity“disappears”in the cave.For her, the echo is only a form of monotone and chaos.

In fact, it was not a coincidence to combine the Hinduism with the cave and the echo for Forster, who had twice visited India before he accomplished his masterpiece A Passage to India in1924.For his each visit in 1912 and 1921, Forster had spent almost half a year there.As a result, he had got well acquainted with Hinduism during his two visits to India.In his opinion, nothingness, like all other similar words such as emptiness and darkness, had left no other impression except pessimism.Therefore, he endowed the echo with a pessimistic effect tha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Mrs.Moore’s religious crisis.The echo’s connotation with Hinduism was what Forster intended to make in underly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Hinduism.

Why Mrs.Moore was so greatly influenced even if she came to India with a caring heart to other nations and culture?That is Though she revealed good intention and befriended with the na tive Indians, s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m and their reli gion under her own religious belief.Christianity is confined to rea sons with little reference to transcendence, mystery and eternity in Hinduism.

Hinduism has a wide range of inclusiveness.It holds tha god exists in all things and all the creatures.The Hindu inclusive ness and pantheism represent the primitive tie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Compared with Christianity and Islam, Hinduism em bodies more in Indian life:grand celebrations, mysterious wor ships and inharmonious voices, which represent chaos and myster ies in India.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this religion is the total ac ceptance of things as they are, which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 the true spirit of India.

However, these chaos and mysteries were totally disastrous for Mrs.Moore and resulted in her crisis of faith.When she stepped into the cave, she could not see her God and she became psychologically and spiritually disinherited.The unconsciousness of Hinduism destroyed her Christian spirit and value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the form of the echo.In this way, the existence o Christian was ruthlessly wiped off in a Hindu cave.

It demands enhanced willpower and determination to accep the new theology of Hinduism and abandon one’s former longcherished belief.To Mrs.Moore, Hinduism is a total otherness to Christianity that she is not prepared to give up her former selfcenteredness for a universal soul that transcends the materia world.Thus, she is trapped in a spiritual muddle without any tiny resistance by the echo in the Marabar Caves.Her passage to In dia and Hinduism is doomed to fail,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is trying to open mind to Indians and Hinduism.

3 Conclusion

The echo, therefore, as far as Mrs.Moore is concerned, can be paralleled to an activator, which drives her disappointment up to its utmost and let outburst at last in the cave.The echo is en dowed with some religious implications in Hinduism which re veals the underlying conflict of Christianity and Hinduism.To some extent, the incompatibility reflects the conflic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As a metaphor of the gulf, the echo indi cates that the predication for the intimate intercourse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is not only time for them to make successful connec

Subjectively, the caves stand for a kind of spiritual caves.These caves are like barriers that hinder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Hindu and Christian, Britons and Indians, whites and nonwhites.There exist differences in each cave, so does the echo that reflects.When it extends to the world, the echoes of race, religion and class are mixed together;it will result in the mental crisis.Echo is chaotic, but it also symbolizes the unity in diversity of the universe.Culture is likewise:it is the unity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ach culture must be of equal importance.It is not acceptable to rudely deny other culture merely because of its disparity to the native culture.

As it is implied in the end of the novel:

Why can’t we be friends now?…It’s what I want.It’s what you want.

But the horses didn’t want it—they swerved apart;the earth didn’t want it, sending up rocks through which riders must pass single file;…they didn’t want it, they said in their hundred voices, “No, not yet, ”and the sky said, “No, not there.”

The same is true for all human beings that nothing can bridge their differences and gaps.The failure in religion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reveals a sad and undeniable fact that harmony and universal love seem to be untouchable dreams for human beings.

参考文献

[1] Hawkins H.Forster’s Critique of Imperialism in A Passage to India[J].South Atlantic Review, 1983 (1) .

[2] Stone W.The Caves of A Passage to India, A Passage to India: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M].London:Macmillan, 1985.

[3] Forster E M.A Passage to India[M].Harmondsworth:Penguin, 1985.

[4] 金光兰《.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J].兰州大学学报, 2000, 28 (2) : 146-152.

[5] 刘丹翎.印度之行:通天塔的徒劳——对《印度之行》的“分裂” 主题的分析[J].国外文学, 2003 (3) :50-54.

[6] 李新博《.印度之行》:福斯特对人类及世界的探索之旅[J].四 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7 (1) : 29-31.

[7] 刘苏力.福斯特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文化根源——解析《印度 之行》[J].甘肃社会科学, 2010 (4) : 159-161.

印度之行 篇8

1.意象形式上的联系

从《霍华德别业》到《印度之行》, 我们可以理出一条意象发展并复杂化的线索。

首先看《霍华德别业》。利维斯在评价这部小说时说:“作者在这本小说中所取得的成功仰赖于他在陈述他的结论时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形象和由文字构成的活动与冲突。”我将这部小说中的意象进行归纳整理, 大致分为四组:自然意象、非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抽象意象。自然意象包括霍华德别业、榆树、干草等, 霍华德别业虽然是一所老屋, 但是因为它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并且象征了人与自然的联接, 因此我将它归为自然意象;非自然意象有汽车、枯草热、书籍、宝剑等;人物意象有威尔考克斯夫人、海伦和巴斯特的孩子等;抽象意象可以归结为类似的短语如由“电报和愤怒”组成的生活、人内心深处的“惶恐与空虚”、我们脚下的“无底深渊”等。

这些意象在《印度之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意义上的文本互涉性。比如《霍华德别业》的中心意象是霍华德别业那所房子和旁边一直守护它的榆树, 象征着与商业文明和工业化相对的一种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以及英国的传统精神遗产———对家和根的追寻。这一意象在《印度之行》中扩展为代表整个宇宙的印度, 以及作为印度和宇宙象征的马拉巴山及其岩洞, 表示与英国和西方理想主义相对立的神秘而混乱的宇宙性力量。海伦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听到的在事物深处的“惶恐与空虚”在《印度之行》中则具象化为马拉巴山洞中虚化一切意义的回声。在《霍华德别业》中象征着与大自然相联系与融合的干草在《印度之行》中变成了象征永恒印度丛林的黄蜂的意象。在《霍华德别业》结尾处代表三个阶级的联合, 以及作为英国传统文化继承者的那个新生的婴儿发展为《印度之行》中重生的爱神“黑天”, 可见, 在两部小说中, 福斯特都把联结和融合的希望放在新的生命的诞生上。

2.意象内涵上的一致性

福斯特总是以一种二元的形式组织自己的素材, 这种形式因在象征意义上具有一致性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之间的相似而获得了加强, 但很少有人注意的是福斯特小说中的意象也包含了这种二元的形式。特别是在《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这两部小说中的意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 表现出作者悲观与乐观相结合的二元性哲学。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霍华德别业》似乎比《印度之行》更为乐观, 也许还更充满柔情。……另一方面, 《印度之行》显然标志着作者更为成熟、更为现实、也更为悲观的态度。……如果说书中有什么希望存在的话, 那也只是对未来的一线渺茫的希望, 而且只是暗示, 绝无明言。”但是, 仔细分析这两部小说中意象的内涵, 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 《霍华德别业》中即使象征希望的意象也包含了很多悲观的因素。霍华德别业是小说的中心意象, 如同《印度之行》的第一章, 小说通过海伦·施莱格尔写给姐姐玛格丽特的两封信引入了这部小说主要的人物、意象和主题。在信的第一段, 海伦就介绍了那所“古老而精巧的红砖房子”, 以及守护着它的挺立在花园和草地边界上的那棵巨大的老榆树。玛格丽特在参观霍华德别业时体会到:“正是在这些英国农场中, 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一个人才可能坚实地看待生活、窥见生活的全部, 同时看到生活的短暂无常和永恒的青春, 联接———不带痛苦的联接, 直到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兄弟。”在这里, 福斯特提出了一种联接的方式———乡村生活, 并认为那是各种价值的源泉。只有当玛格丽特的视野从现代生活、城市上面转移到这所小庄园, 只有返回过去, 她才能把握生活的全部。走进霍华德别业时, 她重新“被空间感所抓住, 这是所有尘世生活的基础, 她试图从霍华德别业来认识整个英国”。可见, 霍华德别业既是一所真正的房子, 同时又是古老英国的象征, 并作为一种古风的遗存而被作者赋予了一种理想和象征的愿望。但在小说中, 作为英国的象征的霍华德别业却被英国本身的发展所威胁, 在它身上, 体现了作者悲观和乐观的共同理想。这并不自相矛盾, 作者所期望的和现实本来的发展本就不相同。从书名来看, Howards End本身就是一个双关语:“最后, 《霍华德别业》的标题就变成了一个关于死亡和破坏的双关语, 一个始终在小说中回荡的双关语。”小说以施莱格尔姐妹与亨利和谐地生活在霍华德别业的画面结束, 并且这所房子将由巴斯特和海伦的孩子———三个阶层联合的结晶所继承, 但是作者却将这样一所代表希望和联接的房子命名为“Howards End”, 直译为“霍华德结束了”。这是否意味着由霍华德一家所继承的英国的过去和传统精神终将被以威尔考克斯一家所代表的商业文明和汽车文化所取代, 宁静、优雅、象征着与自然联接的霍华德别业终将被“伦敦的红色铁锈”所吞没。结尾的乐观和书名的悲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部小说蕴含了一种悲观的情绪, 正如史瓦西所说:“《霍华德别业》确实和《虹》一样, 由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的二元性所构成:施莱格尔一家和威尔考克斯一家、习俗与金钱、爱情与真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它们所应该呈现出来的, 个人生活与商业、工业王国, 想象与理智, 表面生活与内在生活。”

除了意象本身体系的二元性以外, 意象之间的关系包含了对立的因素, 比如干草和枯草热这一组意象。小说以威尔考克斯手捧干草漫步于草坪上开场, 又以婴儿玩耍干草, 海伦惊呼:“好大的草坪!我们一直看到最后收场, 真还从没见过打下这么多的草!”结束, 提醒我们这个故事是在一种永恒的自然模式下展开的, 但是伴随着干草这一意象的是威尔考克斯一家人 (除去露丝) 所患的严重的枯草热 (hay fever) , 这一病症始终阻碍了他们与自然的接近, 象征着他们对自然的过敏反应。即便最后被玛格丽特软化, 亨利依然只能呆在屋里, 使她的胜利中有种“怪诞”的意味, 象征着大自然与亨利所代表的商业文明是不可能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这种二元对立性在《印度之行》的意象体系中同样很明显。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比《霍华德别业》更悲观, 但很多意象的内涵兼有希望的因子。首先来看题目:A Pas sage to India, 这个书名取自惠特曼1871年所作的一首哲理性抒情长诗《向着印度行进》, 这首诗本身充满了乐观和激昂的调子:“向着印度行进!看哪, 灵魂, 你不是一开始就看清了上帝的旨意所在吗?大地将被跨越, 为网状物所连接, 各个民族, 近邻将通婚, 海洋能够逾越, 遥远的将成为靠近, 不同国土将结合在一起。”印度在诗中, 是灵魂前进的目标, 是上帝“爱”的所在, 是人类灵魂对于时间、空间和死亡的胜利。惠特曼认为印度是人类宗教、文化的发源地, 是灵性和生存的最终意义的一个象征:“对于人类说来, 这是他思想的归航, 回到理智的最早期乐园, 回到智慧的新生, 回到单纯的直观, 又一次回到美好的创世时期。”这些内涵和象征都融入了福斯特关于印度的意象中, 印度不仅仅是混乱、非理性的象征, 还是一种与宇宙、自然和谐的原初生命力的象征。虽然阿齐兹和菲尔丁在“现在”“这儿”不能成为朋友, 但是在磅礴的印度雨季和混乱而热闹的庆典中却体现出铲除联接障碍的蓬勃的生命力。最终, 阿齐兹作出了结论, 他对菲尔丁说, 当印度和英国真正平等时, “我和你一定会成为朋友”, 即使要为此花上“五千五百年”的时间。正如惠特曼要在诗中表达的:“英雄们的神圣努力, 以及他们所实践的观点, 最后必然奏效, 即使长期推迟也定要完成的。”可见, 和《霍华德别业》相反的是, 《印度之行》的书名蕴含了人类联接的无限希望, 因为无论如何, 始终是有一条道路 (passage) 通向印度的。

此外, 作为印度混乱和无理性象征的马拉巴山的皮肤却“比任何动物身上的毛皮都美丽, 比无风的水面还平滑, 甚至比情人更富有肉感美”。同时, 山上的岩洞具有“圆形的洞室”, 墙壁被磨得很光滑, 使山洞内部具有一种“协调和完美”。圆形或拱形是小说中很多意象所共有的特征:天空是圆拱形的;清真寺的建筑外貌是圆拱形的, 而且里面有很多连拱廊。天空和清真寺的意象在小说中都象征着一种秩序和沟通的力量, 这两个意象都呈现出圆形的特征。约翰·马丁阐述道:“弓形和圆形物体代表了印度人关于秩序的观念。……弓形和圆形物体是模仿天空的凹形而创造出来的, 它们大大加强了人类关于世界是有序的观念。”不仅如此, “圆”的形象还是印度文化的精髓, “圆”象征着创造、生成和毁灭的循环, 是梵、毗湿奴、湿婆的三位一体, 这说明“圆”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对立因素的象征。因此, 如同印度所具有的内涵一样, 奇特的马拉巴山有美丽和谐的外表, 而黑暗而神秘的山洞却有象征秩序的“圆形洞室”。所以, 山洞中产生的回声一方面使阿德拉产生幻觉而控告阿齐兹, 另一方面却使她认清了自己的内心, 以及与朗尼的爱情, 并使她完全清醒过来。福斯特的二元哲学在这些意象中贯穿得较为彻底。

摘要:本文通过对E.M.福斯特两部代表作品《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中主要意象的分析揭示出这两部小说意象体系的内在联系。这两部小说的意象在文本形式上具有互涉性, 在内容上都包含了二元对立因素, 充分体现出福斯特的二元对立哲学。尽管这些意象和其象征意义之间仍有不和谐之处, 但从这两部小说意象体的相互关联中仍然可以看出福斯特小说创作中现代主义倾向的特点。

关键词:E·M·福斯特,《霍华德别业》,《印度之行》意象,一致性

参考文献

[1]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美]惠特曼著.赵萝蕤译.草叶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3][美]吉伯特著.李新博译.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别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4]王佐良, 周良主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5]Forster, E.M.HowardsEnd, PenguinBooksLtd, 1987.

[6]Forster, E.M.Aspects of the novel, Harvest Books, 1956.

印度之行 篇9

《印度之行》[2]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他声望最大的一部小说, 他致力于探索人的心灵,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几次访问印度, 认为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衬托出英国人性格中的缺陷与殖民统治的粗暴。杨自俭[3]两次翻译《印度之行》融合了他不同时期对福斯特思想的理解, 他也在视域融合中形成了新的重译版的《印度之行》。

一.《印度之行》的译本与理解中的视域融合

加达默尔认为文学阐释学的理论原则包括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视域就是看视的领域, 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的所能看到的一切。[4]8按照加达默尔的说法, 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是封闭和孤立的, 它是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 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 形成视域融合。

杨自俭所翻译的《印度之行》主要内容是:英国妇女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去看望在印度昌德拉普担任法官的朗尼, 朗尼是穆尔夫人的儿子也是阿德拉小姐的未婚夫。在印度医生阿齐兹带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去游览具有印度风情的马拉巴山洞时, 阿德拉小姐因为陌生的山洞景象产生混乱脑中出现回声, 误以为阿齐兹要非礼她, 从而将他告上法庭, 最终清醒之后在法庭上承认阿齐兹无罪的故事。福斯特以这一件小事来写英国与印度、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复杂的关系, 来说明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结之路还很漫长。

《印度之行》在国内有四个译本, 有漓江出版社的张丁周、李东平译;杨自俭、邵翠英分别于1990年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译林出版社的两个版本;以及季文娜翻译的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于2008年出版的版本。文章主要分析杨自俭于1990年翻译的和2003年重译过程中体现的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视域和第二视域, 以及在文学阐释学角度下的视域融合。

二.杨自俭的翻译与视域融合中的实践

关于视域融合中的视域, 殷鼎在《理解的命运》中这样理解, 加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是由两个视域融合在一起, 加达默尔从海德格尔处承接过“前理解”和及其三个方面的内涵———先有、先见、先知, 将其置于视域之下, 形成殷鼎所理解的第一视域。第二视域即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特定历史语境。我们的理解与阐释就从在第一视域--理解的起点上到达第二视域。杨自俭在翻译与重译的过程中就分别体现了第一视域与第二视域, 并在理解基础上形成视域融合后的《印度之行》。

杨自俭在1990年《印度之行》出版之后就发现许多不满意、没理解和译错的地方, 因此在重译之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如阅读福斯特的散文选、福斯特传记、其他评论福斯特及其作品的文章, 查看涉及背景的著作如《印度文化史》《古印度神话》等, 对小说中关于印度、宗教、神话的理解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与此同时他对所要翻译的《印度之行》的内容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了解, 这是2003年重译后比之前理解更深的地方。从阐释学角度看, 对文本所存在的历史语境的理解属于第二视域, 属于阐释学中所说的被解释者的内容, 杨自俭对《印度之行》内容理解的加深说明了, 在1990年和2003年版本的《印度之行》中, 虽然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 但由于译者理解水平或知识水平的差异, 对文本产生不同程度上的误读, 从而使阐释者杨自俭自身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

根据阐释学的理论, 理解是从第一视域起步而达到第二视域, 在这一意义层面上达成两个视域的融合。杨自俭在90年译本中是在从文本所在的一二十年代通过语言传递一直到90年代的第一视域形成自己理解的起点与第二视域的被解释者的内容产生联系从而形成视域融合。2003年的重译本也是从第一视域走向第二视域达成视域融合形成自己的阐释。因为杨自俭的重译本在第一视域的先见性和第二视域的内容上都和1990年的译本相比都有所进步, 所以在视域融合上的重译本对《印度之行》的阐释也是有所发展的。

三.结语

正如所说:“‘阐释’就是‘误读’, 而‘误读’又是思者的思想源泉。”[6]47在翻译基础上的重新理解与阐释, 既体现了译者自身的理解的不同时期的视域与融合, 又体现了文学阐释学中的偏见与误读, 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文本意义的追寻。杨自俭翻译的重译的过程既是对自己的理解发展与审视的过程, 也是对《印度之行》文本的原初意义和对福斯特的终极关怀探究的过程, 因此杨自俭翻译和重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便有了价值的依托和探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英]E.M.福斯特著.杨自俭, 邵翠英译.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3]杨自俭.关于重译《印度之行》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 :48-53.

[4][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5][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著.李时译.金蔷薇[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印度之行】相关文章:

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的艺术风格解读11-16

印度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礼仪05-24

印度经济06-29

印度游记08-17

美国印度05-27

印度宗教06-07

印度企业07-05

印度佛教07-06

印度经济08-01

印度制造08-15

上一篇: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下一篇:死刑的限制保留